时间:2022-03-04 07:1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整车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汽车行业 职业教育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VDMA)公布的一项报告中说中国汽车产量在2008年就已经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量的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汽车行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也极大地带动汽车制造、服务、营销、维修、检测等行业,这就使得市场对汽车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汽修行业人员素质低下、专业人才短缺等相关问题也迅速凸现出来。因此如何依据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汽车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只有培养出大量汽车专业人才能促进汽车行业的飞跃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汽车职业教育现状,并结合作者三十年的汽车职业教育经验对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策略。
1、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同时教授给学生。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汽车总成配件而定,有些不容易掌握的汽车拆卸会增加学生的畏惧感,因此要选择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进行简单的操作,再逐步开展复杂的拆卸。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所学技能,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课时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一组一套工具。实操车间应设置发动机模块、电喷发动机模块、高级电器模块、普通电器模块、底盘普通模块、底盘高级模块、整车模块等,这些模块要实施专人专管,做到管什么设备就进行相关设备的实际操作课程,教师在这样的体制下就可以对自己所管理的实训设备有更详细的了解,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实训。
2、注重教师形象和修养,关心学生成长
教师为人师表,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不但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注重自己的形象,加强个人修养。有优秀品质和良好修养的教师能给学生以信任感,而且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个合格老师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要做到上课要提问,因为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由被动变听课变成主动听课。在教学过程要严格执行各种考核,达到优生能得到表彰,差生有人批评的效果。
3、校企合作促进教学
要鼓励学校开办校办企业,同时可以联系校外企业实现实验设备、检测设备、实操设备等的校企共享。办理汽修厂是学校创办企业的一种模式,把汽修厂办在学校中可造成一种修理基地的气氛,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修理厂的工具使用和对维修常识熟悉,而且可以使学生毕业后不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培训就可以直接融入到公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引进先进仪器,实施专业教学
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想培养高科技人才“一支粉笔,一本书”是不行的,修理工也不可能“一把钳子,一个手锤”走天下。培养的学生要满足市场需求,不但要学会传统的维修方法,还要学会运用各种先进检测工具。小到,量具的使用常识,大到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综合分析仪,示波器,尾气检测,学生都应该掌握。
5、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整车
汽车是一个整体,在将各部分进行分割教学之后,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整车维修检测教育。而汽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引进多种拥有先进技术的整车。引进具备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箱,GPS、BS、SR、AS巡航控制系统,动力液压转向系统,自动空调,防盗系统等具备现代化新技的整车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不拆卸,摆放在实训车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通过教师的实地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先进设备的了解。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热情。
参考文献:
[1]詹波代淑娟.职业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7).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重组;内容调整;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成立于2005年,自专业设置之前,就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论证工作,构建了以适应汽车后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结构。课程分为四大部分:通识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和职业拓展知识模块。在几年来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政策指引下,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重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布局
随着本专业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实验实训条件的不断提高,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和实践论证,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重组。
1.开设了《汽车概论综合课》。《汽车概论综合课》由原来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汽车概论》理论课和《汽车认识实习》实训课合并而成。整个课程包括四个部分,全课程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课,每班级两周集中授课,实行全年级滚动式教学,设在实训楼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避免了原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弊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改革后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著名汽车厂商及品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教师主讲和穿插《汽车百年》大型纪实视频播放,使学生在了解汽车历史的同时也培养起了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为汽车行驶原理与汽车总体结构。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及时穿插发动机装拆、汽车整车认识实训、底盘四大系统认识实训和汽车电器认识实训,使学生对整车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和深刻的认识;第三部分为汽车的使用性能、汽车安全驾驶和汽车销售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讲解、汽车试驾操作和校外4S店参观实训穿行,丰富了课堂形式,寓教于乐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第四部分包括汽车运动,汽车展会等汽车边缘性文化,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讲解和汽车娱乐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汽车文化知识。
2.开设了学时为三周的《专业岗位认知》实训课,取消原来的《汽车驾驶考证实训》课程。由于各地区对汽车驾照的考试实行了区域性管理,使得原课程体系里的学时为四周的《汽车驾驶考证实训》课程的进行受到限制。并且,驾驶考证在一个月内很难全部通过,这样使得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专业核心课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取消了学生在校考试驾照的课程,让学生寒暑假在家就近考取驾照。
《专业岗位认知》分三个部分:第一周为汽车整车维护和保养,一个班由两个实训老师带,在校内实训车间进行,以全校汽车为服务对象,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在一周内集中强化学习,进而掌握汽车维护和保养的全程知识和技术;第二周为发动机维护和检修岗位认知实训,第三周为底盘和电器维护和检修岗位认知实训,第二第三周实训课均分别由两位具有多年实训经验的高级技师指导,同年级各班滚动进行。
3.组合开设《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理实一体化课程。由原来《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和《汽车故障诊断仿真实训课》合并组成。《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在二年级第四学期开课,设在实训楼多媒体教室上课、发动机电控实训室和汽车故障诊断仿真实训室进行,整个课程学时三周,有主辅两位教师任课,采用任务驱动和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全年级实行滚动式教学。
二、创新课程设计,改进课程教学
1.课程设计体现“三创新”的特点。(1)创新课程设计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和思路进行课程开发。(2)创新学习情境构建,以汽车系统故障现象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3)创新学习情境内涵,充分体现学习情境开放性和灵活性,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在企业进行。
2.课程教学体现“三为主”的特色。(1)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即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2)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习工作单引导,让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检查,培养学生独立排除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3)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咨询者、服务者。
三、调整课程内容,夯实学生专业知识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确定教学目标,重新设置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开发了围绕“汽车构造与原理”为主线的六模块《汽车机械基础》校本教材,整个教材分为“汽车材料、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汽车常用零部件、汽车常用机构与传动、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液压和气压传动”六大知识模块,全课程分上下册在一年级全学年开课,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为了较真实地考核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采用了平时学习考核占10%,实践能力考核占20%,期末闭卷考试占70%的考核模式,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过关的现象,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拓宽和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四、改进教学模式,彰显工学结合教学特色
1.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改为《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车身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这6门(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展以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前的传统模式,采用边理论边实训练习的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体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调整综合技能课《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实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是对大学三年专业课程的一个全面总结和提高。本实训课程内容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大部分。严格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汽车维修工(中级)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通过汽车维修工考证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达到汽车维修工中级水平,并考取资格证书。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为:理论和实训课时比例为1∶1.5,总学时为4周:前两周在校内实习厂进行,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汽车各大总成进行系统强化学习;第三周为以进口日本朗逸车整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教学实训为内容进行综合检测技能培训;第四周为校外实习厂实地操作技能培训。
考试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必须达到60分。应知部分为理论考试,从国家汽车维修工(中级)题库中随机抽题成一份试卷,闭卷考试。应会部分为实际动手操作考核,由三人以上的具备汽车维修工考评员资格的专家组成考评小组对考生分项进行操作考评。
五、结 语
培养高职高专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注意专业内涵建设,适时改进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丰富、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针对不同课程采取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为社会所需求的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涛.浅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J].辽宁广播大学学报,2010,(4).
[2] 谭克诚.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1,(15).
体验学习法最早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杜威写了一系列论证经验和学习之间关系的书,其中最有名的是1938 年第一次出版的《经验与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在书中,杜威提出了新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的亲身体验作为教学内容。体验教学模式经过杜威、皮亚杰、库伯等人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等多学科理论重新演绎后,体验式学习法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一种优秀的学习理论。[1]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方向课,同时也是该专业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是培养公估机构急需的二手机动车鉴定员、机动车公估机构公估员必须的技能课程。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进行教学过程中,许多项目需采用与汽车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需提供多辆整车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且该门课程是在大二开设,实训所用的车子学生大一就开始整车拆装到大二还采用实训室的车辆进行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相关技能的掌握。并且学生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获得,对二手车交易市场缺少直接接触,对二手车交易实际运作过程不了解。从事机动车鉴定、评估相关工作的学生要经过单位的再培训才能上岗。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具和场地等问题都困扰着教师,制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在《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体验式教学改革尝试。
1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内容
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习及领悟,在实际体验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程教学内容研究过程中要与岗位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与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是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最终培养企业需要的符合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人才。
1.1 教学内容岗位化
通过调查分析二手机动车鉴定员岗位的实际工作,确定基于二手机动车鉴定员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转化为二手车评估教学过程。基于二手机动车鉴定员工作过程设计符合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的具体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最后围绕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
图1 二手车评估工作与二手车评估教学内容关系图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基于就机动车鉴定实际工作选取教学内容,以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二手车为载体,设计了四个实践项目,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项目一:静态检查
组织学生分组实施体验教学,借学院老师自己的若干辆较新的私家车,对车辆进行静态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是识伪检查、外观检查。并结合汽车评估方法进行价格估算,使用较简单的方法如重置成本法中的使用年限法。培养学生现场拍照、记录、信息查询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
项目二:动态检查
组织学生分组实施体验教学,借学院校车队若干辆车子,对车辆进行动态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是发动机运转状况检查和汽车路试检查。为了确保安全起见路试阶段由老师当驾驶员学生当乘客完成。并结合汽车评估方法进行价格估算,使用重置成本法中综合检查法、现行市价法等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进行评估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项目三:市场调查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以整个学院的停车场假定为二手车交易市场,并且对车子的品牌、经销商、排量、年限等进行调查分析,然后进行估价练习,对就业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课外组织学生对宁波市的二手车市场进行调查。
项目四:整车评估教学录像制作、评估报告撰写
每组学生选择一辆车子进行整车评估,对二手车评估工作进行体验,评估过程全程录制,并撰写评估报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用专业知识进行评估的能力。
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2 教学过程体验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开放式体验性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积极体验;唤醒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有机融合实现多元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把学校的停车场、汽车的驾驶室当成课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表达。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解决教具、场地等问题。如教具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借用学校老师的私家车、学校的校车等,利于学生对不同品牌车型进行评估训练。场地设置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学校现有停车场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进行真实情景的实战教学,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深度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供体验平台,根据教学内容随堂随地随时地变成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演示的场所。
以项目二为例来进行说明,项目的组织教学情况。
第一步,准备工作――教师:准备好教学用轿车;学生:准备好摄像用工具、准备好已完成的PPT。
第二步,教学实施--理论内容讲授,采取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形式。
第三步,制定计划――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制定工作计划,采取组长负责制,工作分配细致到个人。
第四步,分组实施――学生按小组的形式开放性的分散到指定的学校停车场,进行体验式教学。
第五步,分析总结――学生分析总结体验结果,现场制作PPT。教室内允许使用电脑,借助网络协助完成项目总结。
第六步,汇报反思――学生现场汇报,教师评定反馈。
第七步,拓展训练。
1.3 教学方式多元化
课程组成员不断改进与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任(下转第218页)(上接第125页)务中主要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在技能训练中主要进行任务驱动法;在项目训练中主要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组织中研讨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有机融合;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演示、示范等体验,让学生感悟 “这是我的工作”,引导学生今后正确进行择业;通过讨论、辩论等体验,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能力,让学生感悟“我怎样做好这份工作”,引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份工作。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调查;在分析总结阶段,学生以小组为中心合作式完成项目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交际和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感悟“在这个大环境下我怎样做的更好”。
图2 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1.4 教学资源企业化
把企业的办事方法和工作资料搬进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案例素材、工作单证样表来源于企业一线,实现学习和工作的对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
课程教学中的项目过程记录单,来源于宁波二手车市场交易的工作单;实践项目的演示教材来源于二手车评估机构岗前培训教程。
1.5 教学考核科学化
考核方法注重形成性考核,关注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关注学生实际能力提高的过程。考核遵从“过程化、真实化、多元化”的原则。
在强化课程考核的同时,课程组还非常注重及时的教学反馈,结合学生的反馈,企业的反馈,课程组的反馈以及教学督导的反馈,四位一体,全面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我国面对全球竞争加剧,环境资源约束日趋严峻,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挑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全面振兴,以旨更加有效地为各个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装备及其服务的保障。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是有基于此,各地都把发展高端制造业作为“强省兴市”,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目标诉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五个细分领域。未来十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达到15%;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带动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发展动力十足,成为装备制造业的新增长点,但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快增强,特别是在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运行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包括(1)部分装备行业核心技术过于依赖国外;(2)基础技术、基础机械和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3)有些装备市场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导;(4)部分行业在软硬件方面与发达国家“落差”较大;(5)装备制造质量水平、技术水准、劳动生产率,以及作业技能与先进国家业界相比“差距”甚大等。
纵观上述问题,其中多数是客观存在的,且予以突破与改变,是需要综合实力作依托与支撑,并需要时日的;然而,装备制造加工的质量水平、技术水准、劳动生产率,以及作业技能的“差距”,是可以且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予以缩短的,综观今日中外装备制造的整个要素环境与过程,“硬件”、“硬实力”,已经相差无几,主要是“软件”、“软实力”,关键是掌握与操作装备制造人的综合因素及其技能,此间的“反差”,还十分明显,例如:在高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大约是中国的3.7倍;又如:在发达国家,一个工人可以凭借机器人或者自动生产线,看护数十台机床,而在中国则是数个工人围着一台普通的机床“团团转”等等,这其中的效率差距不言而喻。因此,加快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大在线工人的职业与岗位培训,增强劳动力素质与作业技能水平,对正在全面推进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说,可谓:迫在眉睫。
正是有基于上述,专致于产业经济领域岗位与职业智能化、数字化情景模拟高端培训的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作为,积极聚焦国家及各地倾力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一流专家,集成优势资源,率先研发且创新构建国内首个以定向定标培训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线、在岗员工为主体目标诉求的,具有指标示范意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情景模拟技能培训中心,以旨全力打造“中国版”装备制造智能化培训港。
以“景业崇德、格物致知”,为企业机构发展理念的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职业教育、引领专业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师资培训服务15年,是国内专业从事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虚拟仿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创新型+专业型”培训机构,是国家“双软”认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已于2014年2月成功挂牌上市;上海景格凭借其优势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为国内外职业教育机构(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师资培训、专业课件合作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为职业院校提供专业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包括:仿真教学软件、虚拟实训软件、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平台、考试系统软件、实验实训设备等;多年来,上海景格相继为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提供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培训资源建设、培训课程开发和校企合作咨询管理服务。上海景格的合作伙伴遍布中国、香港、台湾、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安哥拉等12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数量逾3000多家。以下是上海景格构建与打造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情景模拟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的整体构架。
一、“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的中英文标准冠名
1. “国家装备制造业(上海景格)智能化培训港”;
2. “国家装备制造业(上海景格)智能化培训营;
3. “国家装备制造业(上海景格)智能化研修中心”。
二、“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聚焦的主要产业领域
“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首轮开设的高端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聚焦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智能化农业装备、机器人制造业,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等国家与各地急需的先进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
三、“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
“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的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服务功能:一是为“中心”重点聚焦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门类中的各道重点工序与各个关键岗位及其员工,提供智能化与数字化的作业技能培训;二是为“中心”重点聚焦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门类所制造装备的使用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在线在岗操作技能培训。
四、“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开发的主要培训产品
“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为“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智能化农业装备、机器人制造业,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提供的主要系列培训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其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汽车制造业/方面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汽车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
2. 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新能源汽车维修等。
(二)机械加工制造业/方面
1. 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2. 数控技术应用、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等。
(三)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方面
1.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等;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等。
(四)轨道交通制造产业/方面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
2.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专业等;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等。
(五)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方面
1. 通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2. 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五、“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的智能化培训模式
为了满足且确保“景格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首轮聚焦的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需要的目标诉求,“中心”正在邀盟业内外专家,加紧分门别类地设计开发智能化培训模式,现将“中心”已经成功开发,且已在“汽车制造”与“工程机械制造”两个产业领域在线实施运营的智能化培训模式,简介如下:
(一)汽车制造业智能化培训模式
1. 网络培训课程定制开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愈发成熟,国内外的整车企业对网络培训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愈发地提高网络培训课程存在着覆盖面广、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场地及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等优势,“景格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已经帮助BMW等国内外整车企业开发了众多的技术及非技术类WBT课程。
2. 整车虚拟实训系统开发 整车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利用对整车的真实三维建模,采集车辆真实数据,建立起虚拟的实训环境,能够帮助整车企业解决员工的初级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的培训效率。景格从2008年至今,已经陆续帮助长安铃木、上汽集团等国内外整车企业建立起整车虚拟实训系统,提升了企业的培训效率,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3. 生产线工艺流程培训 通过视频、三维、FLASH等表现手法,让企业生产线一线蓝领员工在实际上工位之前,预先了解到企业内部每一个工位的操作内容、技能要求、劳保知识等一些有用的技术知识,帮助企业缩短员工岗前培训时间,节省了新员工从进入企业到实际产生生产价值的过程,变相地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二)工程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培训模式
1. 工程机械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发 采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人性化的视觉设计和交互体验,基于科学的教学培训设计理念,为全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开发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工程机械售后服务 、工程机械制造生产线的培训课程(WBT)、虚拟仿真培训系统等数字化培训资源。其优越性不仅仅表现在节省资源、节省资金、节省场地、节省能源等方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发挥着实物培训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如危险性实验实训、小概率事件的发生、破坏性过程、微观过程观察等。
2. 工程机械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发 针对职业能力培训特点的数字化网络培训及学习平台,在完善培训的功能外,更增加了交流、协作、评价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强大的易用性和丰富的功能模块,使讲师可以有效地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制作网络课程、管理课程、创建和布置作业、在线考试和加强协作学习。使学员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帮助企业实现网络培训的实时控管和提升,更富乐趣、更有效果,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3. 工程机械模拟器开发 景格以高度仿真形式实现培训内容硬件装置与软件系统的交互操控。通过结合三维虚拟场景,运用真实的操控装置实现实验实训项目在模拟工作环境内的实时仿真操作,有效弥补了真机训练时间不足、场地受限的缺陷。让学员在安全、环保、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机械操作的技能技巧,为快速熟练学到真机实机操作技能奠定了基础,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智能化培训的主要平台
作为综合性与系统集成型的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培训中心,“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将由以下六个“智能化培训平台”(或“功能载体”)构成:
(一) 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制定请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支持与产业导向政策,因此,作为“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来说,首先应该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其对内对外的双向功能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对内/第一时间汇集与掌握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导向政策(或“法规”),有利于“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在设计开发培训课程与服务项目时“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对外/在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与使用高端装备企业,提供“智能化技能培训”服务的同时,还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产业导向服务,以及企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等增值服务,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功能模块”系统集成港
“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将由若干个“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模块”组成,以旨打造成一个具有指标意义的智能化培训系统集成港,其中包括:“汽车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功能模块”、“轨道交通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功能模块”、“工程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培训功能模块”、“农业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培训功能模块”,以及“机械加工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模块”等,每一个“培训模块”,都配置本“培训模块”周边系列培训服务配套系统,以形成一个个独立运作的技能培训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载体。
(三)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信息情报支持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与前沿技术的不断导入,高端装备及其制造技术也将不断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步,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技术水平与技能培训水准,也将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因此,应用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设置,在“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建立“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信息情报支持中心”,是必要的且是必须的。因为,通过“信息情报支持中心”,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与掌握,以致导入与引进国内外最新、最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技能培训”信息、方式,致使“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实施的“装备制造技能培训”解决方案,始终与国内外前沿、一流的“装备制造技能培训”水平保持同步。
(四)“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教研交流中心
加强业界教研交流,是提高教学水准与质量的主要途径,“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亦然。“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旨在建立的“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教研交流中心,其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界的教研培训互动交流,取长补短,集成优势,充实与完善技能培训内容、调整与改进技能培训方式、优化与提升技能培训质量;二是,通过“教研交流中心”的平台,为国内的同行业界,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技能”培训机构;同时,为这些地区的“培训机构”培训“培训管理与实操人才”。
(五)“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平台
“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除了担负“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人才”正常教学培训任务之外,还积极作为,主动承担“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的推荐与交流工作,“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旨在建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1)对优秀的技能培训人才进行表彰,并向技能培训人才的输出企业进行通报;(2)设立“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奖励基金”,对在“技能培训”中,有创新实践,特别是有独到创见的技能人才,除了及时总结他们的作业操作法,还视创新创见的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3)建立“装备制造业优秀技能人才信息库”,对有意邀盟与受聘的企业, 以及技能人才,提供交流服务的机会与咨询服务的平台。
(六)高端装备制造业职业技能鉴定咨询和考核服务平台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作为上海乃至国内装备制造业界的首创之举,上海景格完全可以通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国家先进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主管部门的权威认可与授权,以获得为国内参加不同级别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人员),提供“报名、培训、考核,以及发证”等“一条龙”服务的名分与资质。
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与授权的装备制造业/职业鉴定咨询和考试发证服务平台,其专项的服务内容包括:汽车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数控机床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港口机械制造与作业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模具加工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等。
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与授权的装备制造业职业鉴定咨询和考试发证服务平台,其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国家级先进制造装备情景模拟/技能培训网络学习平台;国家级先进制造装备情景模拟/技能培训考核中心等。
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与授权的装备制造业职业鉴定咨询和考试发证服务平台,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国内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各类在线在岗从业技能人员。
1.1区域环境及人才需求状况
1.1.1区域产业环境分析全国高速公路建设已完成西部开发8条公路干线中的高速公路,实现了“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广西高速公路、国道公路建设突飞猛进,2010年已建成高速公路2574公里,2011年新增1163公里,2013年达到4000公里。已基本建成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公路运输系统,与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筑了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了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人才需求供不应求,同时为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必须提升公路运输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柳州市汽车产业是广西第二个千亿元产业,柳州市第一个千亿元产业。现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15家,已形成了年产微型车88万辆、载货车8万辆、多功能乘用车5万辆、专用车5万辆、低速车2万辆、发动机100万台的生产能力。2011年2月16日在柳州柳东新区奠基的广西柳州汽车城,到2015年将形成年产10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工业产值1500亿元,建成带动全区,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制造、贸易等为一体的国际汽车城。汽车后世场服务岗位从业人员急速增加。柳州市2010年汽车保有量约35万辆,为柳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公路运输服务、尤其是公路收费服务的工作人员需求越来越多。柳州市正在加快柳州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路网建设,重点加快三江至北海、三江至桂林、阳朔至鹿寨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桂林—柳州—南宁高速公路扩建改造,加快推进建设柳州至梧州、桂林经柳州至南宁第二条高速公路,力争“十二五”期末覆盖柳州的高速公路达到8以上,市区高速公路对外出口增加3个以上。广西柳州汽车城有泉南高速(G72)、汕昆高速(G78)和北环高速,规划建设的三江至北海高速、河池至桂林高速、鹿寨至阳朔高速以及柳梧高速,依靠高速公路网络可快速进入京广、沪渝、沪蓉等国家骨干高速公路网,实现广西柳州汽车城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重庆北部新区汽车城和广州花都汽车城快捷联系。广西各级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公路管理、收费服务及相关的公路运输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人才培养针对性、迫切性使我校建设公路运输管理实训中心变得十分可行也非常必要,实训中心建设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我校“公路运输管理———高速公路方向”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1.1.2人才需求现状分析我校是广西唯一开办“公路运输管理———高速公路方向”专业的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主要安置在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收费站服务,从事高速路收费、道路监控、路政管理等工作,同时有部分学生进入到客运公司(如柳州总站、南站、莲花站等)从事售票、站务、乘务员(巴姐)工作。对口就业单位主要有桂柳高速公司、南柳高速、宜柳高速、柳州北环高速、柳州国联运输南站、广深高速公司、深圳机荷高速公司等。近两年我校“公路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仅今年4月份到校面试招聘2010级学生的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柳州市大桥管理处就已签订了32名学生的就业协议(截至2012年4月20日止),学生将于5-6月陆续进入高速公路收费站以及城市道路收费站(柳石收费站、柳江收费站、沙塘收费站等)从事收费员工作。同时广西柳桂高速公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全兴高速公路公司、广西钦州高速公路公司、百色高速公路公司、桂海苍郁高速公路公司、桂林港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及广深高速路拟到校或通过视频面试招聘我校学生为高速公路收费员。公路建设突飞猛进,2013年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将要达到4000公里。同时城发展道路建设及城市交通发展将增加不少工作岗位,学生就业前景好。建设公路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训中心、培养对接公路运输服务岗位的人才是中职教育、专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项目选题价值1)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发展改革示范建设学校的需要。2)是中职学校与企业职业能力对接的需要。3)通过项目研究与实践,使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建设更加适应柳州公路运输业市场的需求。4)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建设好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尝试“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新型模式,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速就业,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项目总目标
按照学校“依托汽车、校企合一、重德强技、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根据广西、柳州公路建设及公路运输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情况,建设优质、高效、便捷化、信息化的公路运输管理实训中心,创新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广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
2.1实训室设备建设建成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以公路运输收费业务流程为基础,以收费亭设备设施为依托、以公路运输收费系统为平台,完全按照真实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布局建设。
2.2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材建设(1)撰写“高速公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教学方案”。(2)根据收费员岗位群工作模块编制实训教材。
2.3实训基地机制建设
3项目主要内容
3.1实训室设备建设遵循“技术领先、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原则进行建设,建成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以公路运输收费业务流程为基础,以收费亭设备设施为依托、以公路运输收费系统为平台,完全按照真实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布局建设。通过建设我校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实训中心,购置专业教学及技能训练必备的硬件软件设备,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公路收费人员。
3.2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材建设1)撰写“高速公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教学方案”。以收费员岗位活动为载体构建专业实训课程,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实现学习目的与工作目标相通,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相通,教学过程与工作流程相通,技能训练与岗位实操相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根据收费员岗位群工作模块编制实训教材。对应收费岗位工作场景、作业流程进行教学实训工作任务设计,制定课程教学模块,研究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方式。开发基于高速公路收费岗位工作过程的主要课程及配套部分课程的校本教材及讲义4本。
3.3实训基地机制探索积极探索实训基地机制建设,在进行创新探索中,坚持以下几点:1)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培训都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提升;2)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所有财务活动纳入到学校财政账户进行管理;3)有利于鼓励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生产经营活动;4)有利于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建设。
4项目实施的思路与方法
4.1项目实施的思路依托柳州蓬勃发展的公路运输业和我校不断壮大的汽车专业,紧密围绕汽车后市场企业的发展,紧紧抓住汽车消费升级的市场机会,通过改造实训设备、提高教师团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创新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和水平,创新实训基地经营模式和机制,打造校企合一的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4.2项目研究的方法手段本课题将综合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采取动态式的推进方式。
5项目实施的方案和进度
项目实施的方案和进度(1)项目实施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初期———立项准备;第二阶段:项目进展中———检查和督促;第三阶段:项目结束———结题验收。(2)项目实施的进度:第一阶段:调研阶段;第二阶段:制订方案;第三阶段:实施阶段;第四阶段:改进及总结阶段。
6项目成果形式
通过智能教学的实施,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目标的实施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知识目标,主要针对汽车维修的各个部件、系统、结构等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技能目标,主要是掌握汽车电气的各个系统、汽车设备的组装和拆卸、各个部件信息等,通过对各个技能的理解,在汽车维修中也便于理解和处理;能力目标,对能力的目标来说主要是以培养为主,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作为提升学生维修的主要能力,例如,汽车电气的各个设备掌握的能力、对电气各个系统的掌握能力等。通过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另外,可以加强对学生电路、电气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能力,使得学生能更有效的掌握解决汽车故障的技能,而且智能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出“举一反三”的教学,发挥学生主动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充分提高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效果。
2.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过程
汽车维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当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比较简单,只需照本宣科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既可,然而,这种过分依赖理论性教学的方式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采用智能教学的方式则会凸显出汽车维修工作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应用到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教学过程非常详细,如,汽车维修基础知识介绍、现场教学、实训等,而且涉及到的教学工具也非常多,如,汽车维修中应用的各个部件、汽车设备、蓄电池、万能表、发动机台架、整车等,但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相比于传统简单的教学方式,智能教学更有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优势。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1对学生做好汽车维修基础知识的了解教师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汽车维修间的工作、在平时多翻阅一些汽车维修资料或观看一些汽车维修视频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的了解,掌握汽车维修的定义以及基本知识,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收集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可以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自己对汽车部件、结构以及设备的理解,如,通过一些图片、实物、文字等方式,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一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提高自主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对学生掌握的汽车维修专业水平进行分组教学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诺干个小组,通过分组实践实训来指导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能掌握的汽车技能主要有:零件、设备、部件的拆卸;各个零部件以及结构的功能;掌握各个结构的组成,以及组成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解和掌握;掌握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结构的工作原理等。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二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对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
2.3组织学生讨论,增加学生的总结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上一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讨论,通过讨论的过程来发现汽车维修实训中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总结,而在此过程中,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来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在今后汽车维修专业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4对汽车维修实训的提问在实训总结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归纳能力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汽车维修的实训状况对学生展开关键知识的提问,如,汽车大致分为几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每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部件等。而学生在实训中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学习、去操作、去理解,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或对汽车维修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偏差之处,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的效率。
2.5总结再实训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中哪里出现误区、哪里掌握不全,通过翻阅一些资料、同学之间的探讨、观看一些视频等方式来完善自身理论性知识,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组织实训,通过再次实训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与上一个实训过程不同之处是在于知识的掌握面以及实训的目的性,上一个实训过程是学生自主的发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实训操作,而这个实训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完善操作的过程,对学生汽车维修整体操作性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2.6布置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智能教学以后,充分提高了学生对汽车维修技能的掌握,为了提高学生汽车维修技能,要将智能教学发展到课后作业,通过留取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去翻阅资料、自主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智能教学主要体现在实践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去走访一些车间、企业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结束语
关键词:汽车电器 实训 探索
面对汽车的社会化普及和汽车电控化的出现,部分高校的汽车实训教学不只限于对汽车专业学生开设,同时也延伸到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但目前教学的单一、枯燥等问题制约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发展。本文结合汽车电器实训台在实践教学中的成功应用,主要探讨汽车电器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1.汽车电器实训课程特点
1.1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特点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通常是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练习部分,对各系统的总体感性认知和理论分析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掌握。因此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熟悉各电器系统、整车电路,并经过反复实践操作才能领悟其中的原理。但对于非汽车专业学生学校不会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去实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将理论有侧重点的浓缩讲解,并通过易于理解的实践形式去快速吸收相应知识。
1.2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都为汽车专业学生开设的,只有少数学校在探索着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认知型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并且在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中全国相关院校都采用购置或自制实验台、示教板或教学车辆等形式进行。同时,这种教学专业性太强,不适合普及性教育。
除了教学硬件各院校投入不同外,从事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也制约了教学的发展。
2.汽车电器实训教学改革方向
针对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现状,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自2009年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时结合学生认知性实训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2.1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硬件建设
自行改造的汽车电器实训台是以原理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必须了解控制原理和看懂原理图方可进行正确连线。从实习学生掌握知识角度看,此实训台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自行改造汽车电器实训台是以桑塔纳2000的汽车电器为模型,综合了点火开关、照明、信号、刮水,洗涤、电动后视镜、车门玻璃升降、电喇叭等电路的接线训练。除实训台外教学中还配备了相应器件的实物,方便教师讲课过程中的示范和增加学生的兴趣。
2.2汽车电器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大多汽车实训练习都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实践,但对于非汽车专业学生没有安排相应理论课。在实训中兼顾理论讲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汽车电器实训模块化教学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各专业学生侧重点不同,在实训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汽车电器实训课程分为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与仪表系统和辅助系统等六大模块。但对于认知性实训教学,该实训以电路连接训练作为主要内容,兼顾系统功能介绍和主要元器件介绍。
2)采用电教化教学手段
枯燥、生硬的理论讲解后减少学生对实训的兴趣,为了能将理论讲解的更加形象生动和深入浅出。我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将难于理解的部分用图表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演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理论结合实物讲解
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难于理解,需增加直观性,例如:讲到起动系统时,火花塞的工作原理尽管配合动画仿真讲解但是从工作过程讲解,学生并不解实物的结构,此时,教师将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其自己观察总结,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4)讲解、示范、总结相辅相成
教师的讲解是教学中老师传授知识的必要途径,通过老师示范讲解强调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增加学生的自信,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更正时间,通过教一练一改一教的方式能提高实训效果。
5)实训考核的科学性
实训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指导老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学习态度、纪律性、安全意识、节约意识等,并做相应记录,练习结束后老师规定题目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考核。
6)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教材建设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要求实训指导老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讲解、示范、指导等操作过程,这就需要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应职称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必要。
3.结束语
汽车电器实训在非专业院校进行教学,是目前少数学校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是学生与时俱进更新实训内容的必要过程,本文结合南昌航空大学自制汽车电器实训台在学生实训中的改革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比如在实训课之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相应理论选修课等。因此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模式改革还需大家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徐长英,杨作文.汽车电器实训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35.
[2]蒋璐璐,骆美富.高职院校汽车电器课程开放式实训教学的他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4):57―59.
[3]索文义.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J].甘肃科技,2007.23(5):115-116.
[4]张志勇.《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模块教学体系架构及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8):25-26.
[关键词]民办院校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28-01
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人单位急需那些既懂汽车专业知识,又懂汽车服务、贸易、管理和保险的人才。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育部于2003 年正式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纳入招生计划。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或“实用型人才”,以解决技工与本科生之间的人才衔接问题。该专业不同于传统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厚基础重理论精英教育模式,也不同于职业类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模式,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民办院校纷纷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省内多家民办院校的考察得到如下结论。
1、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
(1) 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
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从传统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翻版而来,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模式教育,明显轻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以参观学习为主,忽视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突出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更没有考虑到民办院校生源的实际文化基础。这样导致学生学不懂过难的理论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没有突出的表现,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 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
分析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国办院校经过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硕士或者博士,来校任专职教师,其汽车理论功底较为深厚,而实践动手能力很薄弱;另一方面是外聘国办院校的教师兼职进行授课,由于该类教师已经习惯了本校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很难尽快转型,采取适应民办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的教学方法,同时该类教师自身实践教学也不是强项。再则由于汽车服务行业人才紧缺,使得社会上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薪酬较高,而且这类人才也不愿意进入高校教师行业工作。
(3) 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民办院校没有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又是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对于不得不考虑办学成本的民办院校的确是不小的投入。这就造成实践教学设施配套不足,同时民办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举步维艰。
2、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发展分析
民办校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并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民办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现提出实践教学环节发展的几点分析。
(1) 实践教学进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段式,即二者是割裂开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板书和多媒体方式进行理论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集中实训,这样的教学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理论没有完全理解,拖延一段时间后无法在实践中理论重现,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同时学生也无法深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的难点不是理论深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考虑学生实际知识基础不会讲授过难的理论知识,关键是给学生建立起空间立体的总成部件构造,让学生清楚汽车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动力传递及动态运转状态。建议院校在讲授此类课程时采用多媒体、板书加实物的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动画加实物多次多角度的进行演示,将重要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在黑板上。理论讲授结束后立刻将学生分组在教室内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设施上进行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种教学方法虽不能解决学生熟练动手能力,但对学生直观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有很好的效果。
(2) 集中有限资金重点建设拆装实训室、创新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院校应该建设好例如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等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训室,除了规定的实训拆装学时外,应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拆装汽车总成部件和掌握工具使用方法。
在创新实训室,前期由教师在实训设备上设置故障,由学生写出故障分析书及诊断步骤,然后由教师确认其诊断方案可行后,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故障诊断。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自行设置汽车故障或同学之间互相设置汽车故障,以锻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能力,达到创新实践的目的。
综合实训室模拟汽车服务企业或4S点的售后服务工作,实训室内设有服务顾问岗位,内燃车间、钣喷车间、配件车间及客户回访岗位等,并配有整车,使学生在校便可以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模拟工作。
(3)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顶岗实习
院校要积极走出去,寻求适合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建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共赢,互利互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好坏是学生顶岗实习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一般院校顶岗实习都会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这一年,也是学生马上走向社会独立寻求企业录用的关键时期,而且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真正做到顶岗、轮岗,而且要派专职教师负责与企业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真正锻炼。同时也可派教师进入基地进行学习,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 总结
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面临着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成为摆在民办院校面前的难题。要想推动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民办院校首先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特性,结合本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集中力量重点规划,同时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尽可能的多创造实践动手机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生产性实训 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校企合作开展实训教学的有效手段,已逐渐被高职教育所采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项目建设期间,项目院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设了一批产学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立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9月完成建设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期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企业共同建设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基地等多个集模拟、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本文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其建设过程、管理模式、实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1.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创办于2000年,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中的重点建设专业,得到了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建设期间,该专业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项目化、生产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改革,先后投入300万元资金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汽车运用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1.1基地概况
基地按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的标准改造场地和配置设备,结合教学需要建设了兼具实训教学功能和对外汽车维修服务能力的厂区,成为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学研结合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中心,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训基地。目前,基地设备总值近200万元,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员工39人。对外承接汽车大修、总成维修和各类汽车专项维修、维护保养等业务;对内承担学生企业见习、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同时还是教师挂职锻炼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的重要场所。
1.2基地建设与运营管理
①建设模式
因学校教学与管理人手紧张、缺乏经营经验及客户资源等原因,学校从基地设计伊始便制定了“筑巢引凤”的建设计划,决定引进一家规模较大,具有经济实力和丰富客户资源的企业参与建设及承担经营管理。经过公开招标和多方筛选,学校与海南宝驹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基地于2011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称为海南宝驹乐(博世)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汽车维修站。目前,基地已成为德国博世公司授权的博世汽车维修站。
②经营管理
按双方合约约定,合作企业向学校支付风险抵押金和年度管理费用,负责实训基地日常经营和教学所需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和保管,添置各类耗材配件等。学校选派人员担任基地的副总经理,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双方在责权利明确的基础上,及时沟通解决各种问题。在保证生产经营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确保基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承担提供教师挂职岗位、推荐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及向全校教职工提供优惠的汽车维修服务等合同义务。
1.3实训教学项目的开发、实施与保障
按合约规定,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教学项目开发团队,负责设计和开发实训项目。既保证了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主要开展的实训项目有以下几类:
①专业见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询问等方式了解企业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要求,认识各类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熟悉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环境等。
②现场教学。任课教师在实训基地工作现场开展教学工作,包括案例教学、课内实践和专项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典型故障处理能力等岗位技能。
③顶岗实习。经实训且已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学生,将以合作企业员工的身份按企业要求带薪顶岗实习,增强综合实践能力,为就业做准备。
1.4保障机制
① 合约保障。在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除了对资金、设备、场所、人员、项目管理等作出约定外,还明确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如基地常年提供多少工位、多少时间、多少项目用于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等。
②组织机构与制度保障。学校专门成立校企合作处,负责指导和协调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保障各项教学任务顺利实施。
③工作机制保障。为融洽基地经营与教学关系,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学生跟岗见习、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等事宜以及双方的协调工作。
1.5教学效果
为了解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过去一年的教学效果,特针对该专业学生和教师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经前期测试,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可信度(Cronbach's Alpha)分别为0.85和0.72。今年5月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共收到教师问卷8份,学生问卷75份,其中三年级学生9份、二年级学生37份、一年级学生29份。调查结果如下:
①实训教学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学生主要参加的是专业见习类实训;二年级学生在已完成多门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开展了专业见习、课内实践和专项训练等实训教学;三年级学生已进入毕业实习阶段,部分学生被安排在该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②学生对基地的满意度
【关键词】虚拟维修;汽车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变革,我国汽车维修业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上升期,电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在汽车上的应用,从而形成了利润客观的“汽车后市场”并且给维修技师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当前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汽车维修精英”的艰巨任务,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及高等职业教育资金短缺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教材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更重要的是,学校实验设备消耗过快,设备的陈旧与汽车市场的日新月异极不相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老套,以及与汽车市场的发展想脱离,且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致,且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一体化”教室,由指导老师给学生讲解、带领学生操作,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反复练习,但由于学生较多专业教师不足,且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刚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而使得“一体化”教室形同虚设。如果能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表达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必须改革教学方便,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虚拟仿真零部件的拆装与装配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
二、虚拟维修技术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可严格按照汽车整车结构提供的汽车各个零部件来设计3D实物模型,所有3D实物模型都完全根据实物尺寸来建模,将零部件的结构真实的反映出来。利用3D设计软件可将抽象的原理动画制作的生动、形象,如变速器的运行和换挡过程、起动机的运行、ABS系统运行、自动变速器的油路等系统的原理演示,并伴随着多样的显示方式,如透明、半剖、爆炸等,原本在实物中无法看到、抽象的系统运行状态和原理,现在学生可以清晰、直观的查看到,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由地切换档位和调节速度,来观察3D模型的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亦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可供学生查阅。利用虚拟维修技术也可将汽车电路图真实的表现出来,所有汽车电路图都来源于实际。例如如果学生选中电路图上的零部件,则可查看到相应的实物模型。它还提供放大镜功能,学生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查阅细节部分,当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学生可使用虚拟万用表来测(电阻、电压)的变化。
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可以设计独具特色的故障设置与检测,如发动机系统、变速器系统、空调系统和 ABS 系统的故障。并且可提供了多种虚拟测量工具和手段,包括诊断仪、万用表、排放表、油压表和真空表。当学生设定故障后,与系统相关联的物理值会改变,如电流、电阻、排放气体成分、油路压力等。这时学生可在工具箱里挑选合适的测量工具去检查故障,排除系统故障后,故障症状将消失系统恢复正常,同时相关的测量值也恢复正常。为使学生熟悉拆装步骤,将装配界面分成装配区、零件摆放区这两个区域。装配的零件模型需要有序的摆放在零件摆放区,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装配习惯并且学生之有按特定的装配顺序进行装配,才能完成装配任务。
三、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汽车3D虚拟维修技术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既可以节约教学资源、投入资金,更关键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技能水平。其意义总结如下:
(一)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如一次汽车维护保养的全过程需要近两个小时,实践指导教师需要具体详细的讲解工作步骤、操作要点、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一般情况一个上午只能给一个班讲一遍,而汽车3D虚拟维修技术平台提供演示讲解功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速度来学习,教师只需要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学习的方式“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变为“一对一”的学习方式,且平台支持反复观看,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而“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往往老师讲完了没理解也就放弃了。
(二)变革了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现在学生可以坐在电脑跟前,亲身感受着逼真的虚拟场景,按自己的需求控制速度,还可以进行交互练习,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只能按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调节语速,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惑,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通过虚拟平台还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自己设置故障点加以排除,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保证,汽车维修车间场地大、不可能装配空调,夏天闷热,而汽车仿真实验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知识的不断更新。 由于汽车维修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所学内容往往陈旧不堪了。而虚拟维修技术,具有不断升级的功能,可改变车型参数来更新的车型数据,学生所学知识始终跟紧新车步伐。
(四)产生的经济效益。学校如果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只要有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多个班同时实现虚拟实训教学,大大减少了学校的投入成本。
(五)虚拟实训课程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经过我们对几个试验班的成绩对比分析,使用虚拟平台来学习的同学综合成绩更高一些,在故障诊断技术的考核中很多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恢复系统状态,特别是在维护保养的实践中,很多学生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规范进行演示。由此可见,虚拟实训课程确实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开展虚拟仿真汽车维修实训教学也使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经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虚拟实训在汽车维修实践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汽车维修 项目教学 教学实施
引言
以行动导向下的项目教学法被许多职业院校所借鉴,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影响,设备、师资、学生基本条件和就业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借鉴、实施项目教学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使其切合国情、地区情、校情等实际,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为此,本文就以汽车维修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法为例,浅谈职业教育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失败者或者没有参加过高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厌恶课堂理论教学;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馈乏,思维方式大多在表象思维的阶段,理解分析问题时对事物的表象和工作环境依赖性强,不适于理论与实践截然分开的学科型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项目选择了职业岗位中真实的生产任务,并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生产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按项目内容展开教学:可实现在“做中学”和 “学中做”,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职业习惯,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体现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二、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条件
项目教学是一项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实施项目教学,首先需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分析研究支持项目教学的必备条件,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基础。
(一)调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项目课程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以教育部指导性教学方案为依据,以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鉴定标准》和《机动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考核大纲》为基础,参考企业维修生产实际拟定出与从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主干学科课程群和汽车维修专门化课程平台,并在各学科中按企业作业需求和教学规律设定教学项目,以项目为单元展开专业教学。完成了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形成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改进后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以汽车维修专门化选修课程平台的方式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轿车与载货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多种总成维修,从而实现课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例如以机修、电器维修、车身维修等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以汽油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空调维修等总成维修专门化对接专项维修或各式快修店。
(二)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只有完备的教学设备、设施的支持,才能营造职业活动的教学氛围,才能满足项目教学中学生分组实训的需求。例如,汽车维修专业设备配备,除按照教育部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外,还应依据各自院校学生数量、汽车技术进步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设置技能实训室并配备相应设备、仪器。我们学院是2008年北京市批准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之一,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完备,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的坚实的设备基础。
(三)师资条件
项目教学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来承担项目教学任务。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控制
下面以“汽车底盘检测——汽车挂档困难故障检测”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步,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引进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设计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任务。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可以请学生参与,学生的意见可以提高项目任务的可行性。依此,教师明确该项目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对一部有挂档困难故障的汽车进行诊断并排除。
第二步,制定计划。
根据项目任务和目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并与老师讨论,由项目小组写出计划报告。
第三步,实施计划。
学生首先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包括查询资料、调研、使用学习软件、拆装实训等,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工作。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成果展示。
完成项目任务后,对形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工作成果可以是语言文字、图画,也可以是实物形式的模型、工件等。小组通过汇报答辩、技能比赛或者应知应会考核的方式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此次项目是采取实际故障排除的方式。
第五步,评估总结。
学生先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工作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和评价,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有些内容可以延伸为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初始调查。项目教学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不能简单地评价为“对”或“错”,而是评价为“好”与“更好”。
四、结束语
实施项目教学,要依据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有限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实必须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依据社会和职业岗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有计划、按岗位作业需求拟定教学项目,从而完成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让学生成为项目教学的主体,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强化其指导、控制项目教学过程的作用。真正实现项目教学以改变学生行为、提高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技能型、实用型技术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晓哲.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课程设置;“理实一体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0-01
1 前言
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授课方式,而是理论教学和实习训练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2011年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来,一直处于探讨和摸索中,到目前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一体化教学实施进行阶段性总结。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从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模块化课程设置、“理实一体化”考核、一体化配套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等几个方面入手的。
2.1 “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配套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我校于2011年建成了1600m2的汽车实训综合楼,包括整车故障检测维护车间;发动机维修实训室;底盘维修实训室;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室;电气设备维修实训室;汽车仿真模拟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实训区;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区;汽车示教室等9个实训场所,并且安装了投影仪等设备,基本满足了汽车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试验开出率达100%。实习实训设备一应俱全,设备价格总值560余万元,夯实了我校汽车专业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2.2 模块化课程设置
将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革新,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完成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考核标准、教学效果等内容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建设,构建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学习领域,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划分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门化能力训练模块。专门化能力训练模块包括焊接、钳工实训;发动机拆装;汽车二级维护;空调系统检修;四轮定位;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等7个训练模块,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在四个学期集中完成。同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同时实践教学还根据课程的需要安排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助实践教学。
2.3 “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编写(校本教材)
传统的教材普遍都强调理论知识的片面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很难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求,因此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适合专业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现已编写了《钳工实训教程》、《汽车二级维护》2本校本教材,另外《汽车维修基础》、《电控发动机维修》、《汽车保养与维护》正在编写中。
2.4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建立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每年都会派出2至3名汽车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外出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到目前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75%以上。
2.5 理实一体化考核
在考试环节上,学生的最后成绩由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现场问答三部分构成,共同作为评价学生本门课程学习好坏的标准。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还能判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作出一个更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果
3.1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块化课程设置的优点是,在一段教学时间内,把一个部件总成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成为重点的认识对象,从构造、修理工艺到维护与排故,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构只有这一个,使学生缩小了注意目标,就会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应该注意的主要目标,可以较短时间在大脑中形成对该总成结构系统的完整知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由于激活了兴趣和积极性,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3.2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找到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教师任教科目负责到底的教学管理方法,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教学效果。
3.3 学生在专业技术理论指导下对各汽车部件总成的解体、零件的检修、组装及按工艺要求调整,既保证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又保证了教学设备的完好,职业责任心也得到了培养。
3.4 实施一体化教学后根据人数将一个班级分成2―3个小班,每个小班一般为15人左右。实行小班教学,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教室设在实训室,理论课和实训课融合在一起进行,真正起到了教、学、做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这样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学生认为上课不像以前(初中时期)一样枯燥无味,特别是上实训技能课时,老师使用多媒体、动画等教学设备和实物操作演示手段把技能操作的过程直接展示给学生看,使得上课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乐闻乐见,知识重点难点更易懂、易接受,然后再经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并在老师的配合指导下,技能掌握更快更扎实。
4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间较短,加之教师培训往往受时间、工作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很多的知识,更多的知识还是要靠自学来获得,目前我们汽车专业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能圆满解决。
4.2 学习中存在重练轻学的现象
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学习枯燥理论,这样理论知识匮乏,技能的提高就很困难,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适时的引导,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方法陷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4.3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相融合的还不够深入
由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经验不足,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进行的理论和实践两块教学,会导致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所以在以后的授课中教师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并应及时讲授,具体形式可以是中途个别讲授,也可以课后总结,或是课前的集中讲授,或是不同形式的反复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