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1 03:0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软件工程实习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已经实习将近5个月,虽然在脚本组期间,编码能力被别人甩在后头,但至少具有了一些测试经验。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实习报告范文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已经实习将近5个月,其中有2个月是属于完全被流放的。最先在内部系统组参与内部管理系统开发(struts+mysql+spring+hibernate),之后是去做网络交换机软件的脚本测试。现在又回归内部系统,虽然在脚本组期间,编码能力被别人甩在后头,但至少具有了一些测试经验。
至少自己做的东西,是真正交付到了客户手上,到也稍微有些成就感。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测试是脱离了软件工程范围的工作,不以为屑。但在实际情况中,测试是既重要且难以精湛的.其真正的压力,在于找不到bug,责任在你,而不在于编码人员。一般的测试人员不懂编码,他们靠的是日以累计的经验总结和想象力。而要做到高级测试工程师,则一定要懂编码,因为这是你完全掌握整个系统的方方面面具体运作的前提。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大型系统的集成测试经验。实际项目中,编码时间一般只占30%左右,真正耗费时间的是IT阶段的找bug与对应bug,此阶段基本评定了coder的编码质量。
有些人,以为教学视频和代码看多,自己就懂的多,实际做起来,却不知从何下手,问题在那?如何定位?如何解决?通通跟一样能力有关,debug追踪能力,也称调试。在项目组工作不愁源码资源,但问题是蛋糕摆在面前,你如何去消化?
有位同事告诉我:代码看几遍都没用,要去抄,例如一个查询模块,在此基础上去做具体记录的历史记录查询模块,你可能会觉得很简单,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报一堆异常,配置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以及数据库字段,传值问题等等,一大堆对于新人来说很郁闷的问题。但不用怕,只要学会调试,一个个问题去追踪,一个个去解决,自然而然,那段“源码”才真正属于你。
如果你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看到问题点在那,放下断点去追踪,出去找工作,绝对没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光看代码,要用实际行动去追踪运行期间的具体值,那是最好途径。eclipse是个很爽的ide,这点做的很好。例如页面内容显示不是自己想要的数据,我们要先从数据库查询语句去下手,设置断点,一步一步step over,让sql字段(存取最终sql语句的字符串)运行到有值,inspect进去看,如果还看不出来,就点击它,copy后在sql客户端去实际运行,看看实际查询出来的表是什么,如果是对的,有可能就是页面调用的错误或者action逻辑的传值问题。
页面错误的调试,基本方法是用右键点击实际网页查看源代码,copy到editplus,就能看到具体错误发生在那几行。通常有几种常见的错误,例如:缺少对象这种很多时候是有些被你调用的字段有可能为空的情况出现的,可以加if(xxx=null)语句加保护。追踪的方法基本就是用alert语句,放在有可能出错的地方。
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无从下手再找高手帮忙看看,注意他帮你看的思路,别在一旁闲着,看多了自己也会了,不然你一辈子都停留在那种水平,从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远远比书多的多。
解决了一个问题后,要去究根问底去找到问题产生的起因,以防你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再浪费同样的时间。
把代码写的漂亮,注释、空行、规范一样不能少,可读性是放在第一位。曾经看过一个高手写的代码,真的一看就是不同水平的人写的,几乎很完美,读起来很流畅,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
通过开展实习活动,使大学生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软件开发顶岗实习报告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软件开发顶岗实习报告一
一、公司简介
国内物联网领军企业——_科技集团(深市A股上市公司:__) 下属子公司,作为信息产业实用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面向高校、职业院校进行产、学、研校企深度合作,是_科技集团产业报国、回馈教育的直接执行者。
二、实习岗位说明
1.负责Android手机软件的开发及设计;
2.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Android产品的分析;
3.对Android平台开发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其缺陷并改正更新;
4.根据用户需求研发新的Android产品,并测试其性能,进行改进;
5.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学习并快速掌握技巧;
6.平常要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使团队快速成长起来。
三、实习项目要求
1.天气预报app
1)获取网络上的天气数据,进行解析之后,存储于本地,以供断网时使用;
2)用数据库保存搜索记录,以九宫格的形式展现;
3) 用fragment代替activity,方便移植到实验平台上;
4)熟悉点阵LED屏的协议,将结果显示于LED屏上;
5)对代码的封装,规范化。
2._二期优化
1)帮助界面的实现,使得学生掌握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
2)实验类别的在线远程更新,用户下载量的统计;
3)UI(用户界面)的调整;
四、任务完成情况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实习项目大部分都顺利的完成了;
首先是天气预报的项目,从百度api获取所查询的城市的天气数据,对其进行解析,在展示到界面上的同时保存最近搜索的天气数据到sharepreference中,以供断网时使用;搜索记录的保存以及点击跳转,都方便了用户了使用。此外,在相应设备上外接LED屏可显示当前天气信息;
其次,是_项目的优化,利用同事提供的接口,解析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异步加载,下载对应的图片资源,更新用户界面,实现实验类的更新;制作本地html文件,用于webview的加载;
此外,在实习期间,我也完成了国创项目的_客户端最初版本的设计与实现,并着手制作一款轻量型的手机安全卫士。
五、自我鉴定,成果描述
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我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我脚踏实地的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工作始终以“热心、细心”为准则。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问同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这简短的实习生活,虽然紧张,收获也很多。但给我的仅仅是初步的经验累积,对于往后迈出社会还是不够的。
我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软件开发顶岗实习报告二
本人自_年9月份参加工作至今, 六个月的实习时间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实践让我的技能不断增长, 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发现自己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死, 知识面很窄, 以前做的练习项目的实用性也不是很好。在开始的几周公司给我们实习员工培训了__平台的使用,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__平台的优势, 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随后我就加入到"__x税源控管系统"项目的开发中, 成为开发小组中的一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边是同事们的悉心指导, 一边是自己反复琢磨与理解, 几个月下来大大提高了自己业务和技术两方面的技能, 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技巧, 而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模块的开发。
通过实践, 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的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技术, 面对技术难题我总是直接面对, 没有逃避, 也因此自学了好多新的技术, 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也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要负责的信念。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困难, 在经理和同事的帮助下也顺利的解决了, 在此表示感谢。
在开发团队中, 加强了自己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感, 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团队认真负责。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技术也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大体流程, 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项目维护等方面, 使自己不仅从一个代码编写人员的角度还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整个项目开发, 加深了软件开发概念的理解。
不断学习使我对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不懂就学、就问, 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有大学专业课的底子和参加过专门的java培训使我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知识能更快的理解和掌握。工作中时常遇到新的问题, 就需要查阅相关资料, 请教同事和经理,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的克服, 不仅将原有知识温习巩固, 产生新的理解, 而且学到很多新知识, 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但某些认识都还是肤浅的, 还需要我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深入地理解。
现场开发与维护使我不仅从一个开发人员的角度而且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项目的开发后期, 也就是项目即将上线的阶段我与其他几位同事被派往现场去开发与维护项目。以前的开发都是根据需求分析来进行, 功能要求一般在分析里面都写的很清楚, 但是在现场开发直接面对客户, 客户提出的需求一开始只是一个大体的功能描述, 如何将这个只是语言描述的功能转化为技术实现需要很强的抽象能力和对业务的深入理解, 这个过程大大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第一时间接触客户的需求, 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只有更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更合理的设计软件的结构, 功能。
软件开发顶岗实习报告三
转眼已经在东软实训这样的大家庭中生活快10个月时间了,之前的兴奋、喜悦如今已经让我熟悉,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会让我有成为一名真正“财富”拥有者的冲动。也许对别人来说,一定不能体会为什么在这不到10个月的时间会让一个人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变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产生的。
在东软的实训生活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自己做为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职业中崭露头角,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健康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己在以后的途中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都立于不败之地。这正是本次实训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训中心老师的课堂讲解与企业化标准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从而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或同学进行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只有我们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更了解我们,才能跟真切的对我们进行培训工作。由此,班级的文化“共享”就在生活中慢慢形成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应用中所学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我真真领悟到“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涵义。而老师在专业认识周中所讲的,都是课本上没有而对我们又非常实用的东西,这又给我们的实训增加了浓墨淡采的光辉。我懂得了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是怎样应用与实践的。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团队中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使我们的组合达到更加完美。
这次实训带给我太多的感触,它让我知道工作上的辛苦,事业途中的艰辛。让我知道了实际的工作并不像在学校学习那样轻松。
人非生而知之,虽然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还很差,但是我知道要学的知识,一靠努力学习,二靠潜心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次实训让我在一瞬间长大:我们不可能永远呆在象牙塔中,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总是要走上社会的,而社会,就是要靠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来推动。这就是我们不远千里来实训的心得和感受,而不久后的我,面临是就业压力,还是继续深造,我想我都应该好好经营自己的时间,充实、完善自我,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空白!
实训中除了学到不少专业知识,也了解一些社会的现实性,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方式及相关礼节方面的内容,对于团队开发来说,团结一致使我深有体会。团队的合作注重沟通和信任,不能不屑于做小事,永远都要保持亲和诚信,把专业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不仅加深我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还让我拥有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开发经理,这是也是实训最大的收获。
现在我对“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他的人生经历和关系网络”这句话非常的有感情,因为它确实帮了我们不少。除此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通过实训,我班同学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技能急需提高。
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现在可以熟练的按照流程开发软件,这都与我班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十个月的实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同时也锻炼了大家踏实、稳重的能力,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训机会。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从整个大学来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发展自己的特长如网络研究方向,可选择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网站规划与信息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对于一些主要课程,都可设置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一)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根据计算机课程在培养方案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它们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如: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比较稳定,但如果仅从纯数学角度提出这些概念就显得很抽象,而且它的大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因此这门课的内容既“抽象”又难学。本科阶段的后续课程也较少直接应用它们,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不是很明确。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不仅强调概率统计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其中的逻辑和证明,对于培养抽象思维和统计推理能力极为重要,而且强调其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将概率统计课定位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的结合部,大量引入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科学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抽象数学概念也是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同时,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等作为其后续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其它方面
对一门课程,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在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教学规章制度、实验室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才有可能把一门课程建设好。
三、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一)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按照“问题式”教学法的思想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反对将课堂教学视为一个封闭的体系。例如: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讲解;还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
1、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由于专业课程的理论与技术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是发展中的科学,我们还鼓励学生撰写自己的小论文或总结报告,让他们时刻跟踪本课程的最新动态。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程基础。
2、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个方面是规范实践内容。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大纲,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实验报告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的培养,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的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个方面是采取“实践―查漏―再实践”的方式进行上机实践。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相关课程精心设计了几组不同类型的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作为实习题。不仅抓实验过程中的辅导,同时还抓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熟知本次实验目的、认真编写程序,保证在实验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杜绝学生在上机时临时编写程序。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调试程序,一周后给出一个示范程序,要求学生对照示范程序发现自己程序设计中的漏洞或不足之处、改进或完善示范程序,然后再修改、调试自己的程序。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批改后,对学生的上机实习情况做及时总结。通过这种“实践―查漏―再实践”的方法训练,对实习问题的深入分析、剖析,避免上机变成简单重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课程设计着眼于全课程,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块化、信息隐蔽、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来实现程序。
(三)加强教学监控和考核措施
建立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参与的课程建设检查指导小组。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听取校、系专家的听课意见,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每学期开学前任课教师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表,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把关听课制度和教学问卷调查,可进一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试内容除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外,还特别强调结合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双主”教学模式
网络的平台作用、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都是关系到互动式网络教学的因素。我们的教师在基本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即“双主”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解决问题,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问题、项目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双主”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有利于学习者认知潜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认知能力。
四、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探讨,在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必须体现三个目标、三个层次和四个方面。三个目标即学生不仅是计算机使用者,更是软件开发者、设计者;三个层次即要求学生掌握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这三个层次;四个方面即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应用层的编程开发能力,而且还需深入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内部组成原理与工作机制,同时,还应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当然,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或者重点用某种方法再辅以另一种方法,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参考文献:
[1]杨晨宜,黄陈容,袁宗福,廖雷.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6).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工作过程 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
绪言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猛成长,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软件技术专业。但是,尽管高校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相当庞大,软件公司和企业却反应招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也抱怨找不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高校对口就业率低。这就是当今高职高专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脱节,即学生找工作难,企业人才难求。归根结底,导致这种尴尬结果的原因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开发经验,而这正是企业所要求的,于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所需,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改革迫在眉睫[1-4]。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成立于2006年,是在充分调研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对软件应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完全根据市场动态开设专业方向,目前开设的方向有Java Web开发方向、C# .NET Web开发方向和手机软件开发方向,拟开设软件测试方向。近年来,本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我校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大胆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与探索。经过不断的努力,软件技术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实习实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一、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就必须完善相应的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条件的提高和完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条件。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学的硬件资源建设,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特别是在2010年,为满足我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实现突破的需要,由市政府批准,依托现有马鞍山师专资源,于6月挂牌成立马鞍山师专软件学院。同年年底,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软件学院获批“2010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出资150万,学校配套资金150万,共计300万元用于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现有标准化多媒体教室28间,其中60座21间、80座3间、120座4间。机房4间,主流配置机器260台。一体化教室5间,有手机软件实训室、Java实训室、.NET实训室、软件实训工厂、系统集成模拟实训工厂,这些教学设施完全满足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及实训需要。
二、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深入企业。最好、最直观、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校企合作,使学校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技术要求,让企业辅助学校教学,双方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从而有效地推进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我校软件学院联手一大批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办学,以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实施集中培养。软件学院理事会单位由安徽清华紫光国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视聆通软件园有限公司、上海狂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开源软件有限公司等近三十家企业组成。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
(一)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有一套科学、规范、相对稳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根据社会产业的经济结构变化以及市场的需求,不定期联合软件学院理事会单位、省内外多家软件公司召开会议共同研讨,不断地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新,采取“将企业引进学校”、“把专家请进课堂”、“把教师送到企业”等模式施行校企合作办学,使得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可操作性强,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
(二)企业参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
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开设公共基础课和职业素养课,其中职业素养课程由校企联合开展,如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介绍,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开展讲座,优秀校友论坛和到校开展专业技术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专业潜能测试等。经过一学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各专业方向的基本情况并且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规划有较清醒的认识。
(三)企业参与课程实训
2011年1月,我校2010级软件技术Java班与中软国际ETC(无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在第二、三学期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期间,由中软国际ETC(无锡)的项目经理到校开展为期1-2周的课程实训,如Java SE桌面项目实训(1周)、Java SE桌面数据库项目实训(2周)、网页设计项目实训(1周)、Java EE Web项目实训(1周)等。2012年1月,2011级软件技术.NET班又与中软国际ETC(无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这使得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就能较早的了解企业对该门课程的需求以及该门课程在培养职业岗位能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较早的接触企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双教师授课
在第四学期,学生在校内开展项目实训,由中软国际ETC(无锡)到校实施。在企业项目经理到校开展课程实训和校内项目实训过程中,配备一名校内专任教师随堂,实行双教师授课,这样做的优点包括:让教师在校内就有机会学习企业一线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风格,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还可以起到监督和辅助作用,一举多得。
(五)引入“双证书”制度
我校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如程序员、软件设计师、SCJP认证等。在教学计划内,将理论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形成模块化,构成的与之相应的职业证书教育体系,为每位本专业学生储备对应的能力基础。
(六)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加强与完善校内实践条件的同时,我校还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至今已与上海狂龙数码、东华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晟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开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贵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9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及技术交流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充分发挥了企业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校外实训基地每年接纳顶岗实习学生150人以上,这为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第五、六学期开展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改革
(一)实行大类招生,“1212”分段培养
我校在2010级新生中实行计算机大类招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行“1212”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期(“1”),开设公共基础课和职业素养课;第二、三学期(“2”)开设专业课程;第四学期(“1”)组织进行校内项目实训。第五、六学期(“2”),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完成与岗位相符的毕业设计。
大类招生的优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相应专业和专业方向学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学子在专业选择上的迷茫和无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二、更好地满足志愿选择,督促教与学,实施大类招生给考生一个机会先进大类,再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和老师学习和教学的激情与热情;三、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按照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就可以打破专业界限,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组合班级,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确定目标,因材施教;四、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和资源利用;五、利国利民,平衡所谓的“冷热”专业。
(二)构建“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技能培养体系
以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简化理论教学,加强实践。如我校软件技术专业(Java Web开发方向)的职业岗位是Java开发工程师和程序员。根据软件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课程规划与建设,全面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达50%以上,同时注重课程和实训项目的综合化建设。
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标准,序化教学内容。如分析“Java工程师和程序员”的岗位工作过程,邀请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分析完成该工作过程必须具备的各种核心技能,将知识融入工作过程。
跟踪新技术,融入教学,拓展职业能力。如在《数据库基础及Java数据库编程》教学中大胆引入新技术、新工具,以工作任务为专题,讲、练一种工具MySQL,演示、扩展SQL SERVER 2005,了解Oracle。教会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多个工具的解决方法,力图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改革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由多媒体教室加机房授课改为在一体化实训室组织实施,具体教学安排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引导,激发兴趣,任务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
教学中首先构造一定的场景,在场景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建构解决问题的知识准备;引出新知识,演示典型案例的实现过程;学生模仿完成类似的任务,对工具的实现产生认同感,完成一定量的任务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之后解决实际场景中的任务,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将经验升华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后的实践。
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由典型、实用的软件项目,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展开。整个项目按照“项目背景――项目分解――下达任务单――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教师总结――学生再实践”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微观课堂教学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依据工作过程分解的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浅到深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如下图1所示:
同时教学中结合使用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和专题研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改革考核形式
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上机考试、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校内企业实训项目考评、论文答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实习成绩由带队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习情况和实习报告进行评定。在学生的实习情况表上需有企业人员的评语和签字并加盖公章。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软件系统开发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定。
成绩评定后,任课教师进行成绩分析,查找在教与学、命题、阅卷等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改正、完善和提高,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加强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师德建设,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我校在教育教学中不但从企业引进有经验的教师到校内讲学,同时还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先进的理论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实行教师导师制,师徒互助,共同提高;
(2)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及校外组织的各种培训;
(3)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
(4)听课:鼓励青年教师听课,指导教师随时检查其教案和课堂教学;
(5)教学研究:在进行完一轮教学后,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论文。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已经打造了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一支业务精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正在快速的成长。
五、结语
我校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专业特色鲜明,办学思路科学,教学设施、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网络资源建设日臻完善,构建了“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培养教学体系,并积极探索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对校内专任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明显提高,教科研方向稳定,成果突出。近年来,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大部分在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及北京地区等软件企业就业,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基金项目: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大类招生前提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编号2011xjrcpy02)
[参考文献]
[1]何婕.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5):628-652.
[2]曲桂东,张诚洁,丛迎九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0,(Z1).
[3]姚寿广,卢兵,吴学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改革的系统设计与实践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73-75.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5-5687-02
1 概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编程能力一直是该课程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目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多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方面的研究[1-6]。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并不多见[7, 8]。为提高学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以C++语言为例)进行程序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该文提出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学,通过模拟项目运行管理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程序设计的语法层面、方法学层面、工具层面和算法层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实践能力。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编程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面向对象技术方法和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让学生有实际动手编程的机会。目前,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面向对象思想和方法学在上机实习中体现不够。学生上机实习的实验目标不明确,往往只是把实验教材上的习题输入计算机试一下,没有真正理解程序设计的核心与精髓在于设计。对于教学过程中提到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越性实践验证不够,不知道如何采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解答实习作业和实际问题。二是上机实部分停留在示范操作层面。实验前教师集中讲授实验目的、原理与步骤,然后操作示范,学生只能在限定时间范围能跟随操作,甚至用手机录屏,不需要主动思维和创新,这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此,为强化实践教学,我们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两个部分:实验教学和综合实习。
实验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和面向对象技术基础的练习与理解,并初步掌握可视化的开发环境与和工具的使用。这部分主要解决的是程序设计的语法层面和工具层面的实践问题。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DE(如Visual C++、Code::Blocks、QtCreator等)的初步掌握与使用;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编程基础;3)类和对象;4)继承与派生;5)多态性。
综合实习主要是让学生练习综合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知识,让其熟悉和掌握使用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和开发工具(Visual C++ IDE)来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的软件项目的方法和过程。与实验教学相比,综合实习主要解决的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学层面和算法层面的问题。综合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面向对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UI库(如Visual C++的MFC、Code::Blocks下的wxWidget、QtCreator的Qt)的了解与使用;2)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的综合使用;3)软件项目开发过程。
3 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设计、编程能力。项目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面向对象课堂教学中[9-11],但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较少。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就是整个实践过程围绕一个项目进行,将面向对象的类与对象、继承与派生、多态性等基础内容融合到一个大型的项目任务中,采取“模拟项目”方式进行教学。该方法以学生为项目合同乙方,也作为主体成立项目组,选举项目经理,承接项目合同甲方—指导老师的项目任务,通过一个模拟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培训,引导学生总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掌握初步的软件工程项目研究与开发方法,体验相关软件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
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的实战性:以真实的软件公司实际软件项目为蓝本,基于实际数据和需求,模拟软件项目或软件产品研发的各个过程,通过实战性的训练,提升学生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四个不同层次(语法、工具、方法与算法)的深入理解。对于学生以后就业或从事相关软件研发大有裨益;2)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成立的项目组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指导老师作为旁观者,主要扮演项目合同的甲方代表,提供数据支持、专业技术顾问、质量监管等角色,不直接干涉项目组日常运行;3)考核的全面性:学生的考核成绩由考勤、项目经理评分、实习报告评分、平时进展汇报评分等构成。这里项目经理评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权重最大,因此项目经理人选必须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较好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项目经理由各组学生自由选举产生,项目经理的成绩则由指导老师根据整个项目组的情况进行评分;4)过程的完整性: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必须自觉查找资料,攻克技术难关,加强团队协作,学习软件设计与开发方法,通过项目实战锻炼了学生在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及管理等过程环节中的专业技能,同时团队合作也训练了学生协同工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项目组的划分一般以10-15人为一组。项目组内部的小组由项目组自行划分。以项目组为单位对指导老师给出的软件开发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和系统集成与测试。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他们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都有待提高,并且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对于教学的成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作为指导老师需要高超的组织能力,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做到每个阶段都要有预案,实习进度要严格控制,多用启发和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软件项目开发,使其体会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面向对象实现(OOI)和面向对象测试(OOT)等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的优越性。从而保证更好地兼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法、方法学、工具以及算法四个层面的实践教学内容。
4 项目案例与过程管理
项目驱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关键是项目的选择和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过程管理。对于项目的选择,需要遵循易学、有趣、有用的原则。所谓的易学,就是项目的选择虽然来源于实际项目,但项目的起点应该较低,容易入手学习。对于需要较多专业背景知识的大型的实际项目,需要对其进行抽象简化,或选取其局部作为实习用的项目案例。所谓的有趣,就是项目的选择需要让学生感兴趣,最好是和其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相关度的项目案例。所谓的有用,则是这个项目做出来后要有一定的实用性。遵循这三个原则选取出来的项目案例有利于激化学生的求知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项目案例的选择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项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应该覆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四个层面的内容,即要涉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法层面的类与对象、继承与派生、多态性等基础知识,也要涉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学、算法方面的高层知识,还要结合具体的开发工具选取适合的项目案例。例如,如果采用的开发工具是Visual C++,项目开发是基于MFC的,那麽项目的界面设计部分应该涉及到MFC的文档/视图结构、用户交互—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对话框、各种常用控件以及各种鼠标、键盘消息响应等内容。2)项目案例中的功能应该都是在实际项目中实现过或者验证过的,并且可以看到实际演示效果。这样学生容易弄懂需求,自己编程实现的目标直接可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与欲望。
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项目过程的可控管理非常重要。既要尊重学生项目组的独立自治性,同时也要防止其自治能力不够而导致的无所事事或无所适从的局面出现,需要引导学生项目组制定明确的分阶段目标和计划,以及明确的项目任务分工,要明确到每个学生个人头上。由于项目组内学生个人能力有差异,在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项目组员的同时,也要允许、鼓励相互帮助完成任务,实现团结协作和团队学习的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其专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结合本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从程序设计的语法、方法学、工具与算法四个层次讨论了如何使用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易学、有趣、有用的实践教学项目案例的选择与项目过程的可控管理,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程序设计的全局观,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优良, 徐昌荣, 陈淑婷. GIS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 地理空间信息, 2010,8(1):151-154.
[2] 吴跃, 陈峥.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改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0(8):60-63.
[3] 柳宏川, 宋伟. 以“类”为中心进行C++程序设计的教学[J]. 福建电脑, 2011(1):198-202.
[4] 黄璐, 于红, 李向军, 等.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建设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29(3):92-93.
[5] 张麟华, 孔令德,杨慧炯. 面向图形图像处理的C++课程案例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13(4):88-91.
[6] 胡明晓, 刘海霞, 励龙昌.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层次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时代, 2013(3):58-61.
[7] 彭召意, 朱艳辉, 周玉.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0(5):151-154.
[8] 孟繁军, 刘东升, 张丽萍, 等.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26(3):126-129.
[9] 张丽, 夏斌. 项目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 2010(10):92-94.
论文关键词:网络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都受到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就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训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大量调查表明,在目前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一方面,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2.黄淮学院网络技术专业现状与分析
2.1 黄淮学院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黄淮学院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以 “实物、实景、实岗、实干”为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服务目标行业相融合,与毕业生就业相结合,按照岗位要求来设计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工人,使他们毕业之后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掌握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岗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的最佳方案,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紧密,学习时间越紧凑,学习效果就越好,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具体化、生动化、实际化。
2.2 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领悟能力水平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够等弱点。但同时也存在喜欢动手操作、思维活跃等长处。另一方面,鉴于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适宜于偏重理论学习学科导向的普通本科教育,而不适合以技能教学为主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学院专门成立网络技术专业教育教研室,专门负责网络技术专业学科的教育与教学。对同类院校进行调研得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包含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二是学生所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造成上诉情况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去实施教学;三是很多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过于理论化,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脱节。
2.3 对策
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观点,黄淮学院对网络技术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3.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法
3.1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坚持应用能力的“宽窄”结合,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专业应用能力,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开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
3.2 优化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技术技能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专业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以及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必须确保一定的学时,不得随意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3.3 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一、采用诸如项目设计、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二、采用组建网络教室、建设小型校园网、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三、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3.4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教育、教学、督促和引导功能、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等,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平时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相结合。对于不同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二是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鉴定性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构建考核方式多样化。
4.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结合起来,模拟实际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虚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地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领悟计算机网络较为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今后能更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在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由任课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根据实验实习条件将学生分为6人或8人一组。 同时由每组成员推选一名组长,具体负责学习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其间负责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二,任课教师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通过实例,讲解学生将要操作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有所区别)。
第三,给学生下达工作项目(工作内容),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分配每位组员具体操作工作内容,要求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真正掌握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最好是对工作内容反复做几次,成员之间相互调换岗位,以达到全面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与任课教师沟通,之后由组长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组员要积极进行讨论,努力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涉及的知识和技能。
第六,任课教师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组工作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七,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总结本次课的学习要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
网络技术专业从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的设置、防火墙的设置,以及双机互连,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等,都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既是工作过程又是学习过程,而且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
5.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经过检验的非常适合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要真正运用好这个教学方法,必须经过反复的实验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先进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真正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项目教学法就无从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使整个课堂无法控制。
(2)要培养组长的组织指挥能力。组长是一个组的灵魂,所有工作安排都要组长具体落实。实际上组长就是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任务能否完成,组长的工作是关键。
(3)要注意对各组的巡视,以了解各组完成项目的情况,及时予以帮助,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蔡开裕.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谭移民,钱景舫.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教育研究,2001.2.
[3]要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 王永茂,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9.
[5] 付团结,项目教学法在职教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