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1:0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校个人学期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微博的定义及其特点
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中有三方面的理解: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可以包含图片和音视频等内容。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
微博的特点有以下两点:
1.1微与博的统一
微博是微与博的统一结合。这有两层意思,(1)就使用者的身份而言,取的是人微言轻之意。微博使它的使用者的门栏很低,普通百姓和名人一样可以使用它,一样能用他来吸引很多的听众,实现博聚的目的;(2)所传播的信息及听众的回应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而言,微博的内容要求很少,只有140字左右,其中多数只有只言片语,可以说是微言。而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却可能是很大的,可以说是大义。微与博的统一最好的例子是2011年4月,邓飞,一个普通的记者与一群爱心人士共同通过微博平台发起了“免费午餐”公益行动。之后全社会积极回应,捐款1700万元,而后政府对此举进行了肯定,拨款160亿给农村贫困学生作为午餐费。
1.2微博信息的及时性及一对多模式
微博由于其途径的多元化,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及其相关网络服务的推广,使得微博成为信息的一个最佳最便捷的平台。而微博特有的关注功能及话题功能,使得其发言的对象不是针对个人,而是对听众或者粉丝的一种广播。
2成人大学学生的特殊性与用微博进行英语翻译教学的优势及可行性
成人大学的学生多是己参加工作,有了一定的经历而来抽时间参加学习进修的,其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强,主要是把其当成取得文凭或为个人发展铺平道路的一种工具。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其特殊性。而微博这一工具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特殊性,使英语翻译教学更符合教育的规律。
(1)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源自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合作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而在传统的翻译课的教学中,教学方法采取“教师举例一学生试译一教师评价”的方式,这对于有过工作经历、注重工具性效果的成人学生而言无法引起其的兴趣。而通过鼓励学生使用微博进行小组、乃至整个班级的讨论,把练习和评价的时间给了全体学生,教师只是适当的加以指导和讲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及其沟通的有效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微博信息的及时性及一对多模式而其一人对多人的特质,使得学生能有许多听众,进而充分激起其表演欲,能有更佳的社会助长作用。
(2)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内容也能全面扩增。成人学生由于有工作或生活的原因,要常规性的抽出一段时间来集中学习较难,而微博这一可以手机为媒介的学习工具,使得学生学习翻译时间和空间都不受到限制。而微博与互联网良好的兼容性,使得学生能便捷的搜寻到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材料,能够做到学习的因人而异。
(3)体现了教学方法上建构主义特质。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它认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学生在于情境的交互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动的建构起来的,包含了学生的价值追求。这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实现,因为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而微博的一对多,使得教师可以关在多个学生的表现,并及时帮助其进行学习的建构。此外,学生本身也可以关注多个学生,实现生生互评,相互帮助建构翻译学习。
(4)有利于实现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一致性。相比于传统教学,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使教师能便捷实时地看到上课时每个课堂成员就要讨论的译例的所作的努力,进而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也可以通过关注教师来了解教师在评价中是否掺杂了个人情感,是否用了统一标准,从而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而科技的进步,也使得用微博进行英汉翻译教学具备了可行性且创造了更佳的学习途径。
(5)手机上网用户激增,为成人微博英语翻译教学奠定了设备基础。截至2010年12月,手机网民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20-29岁年轻用户是手机网民的主流群体,手机网民年龄向成熟化方向发展,而且以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占主体为特色。这点在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已经习惯了手机上网,为微博教学的开展准备好了硬件^
(6)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料利于英语翻译学习。在中国最火的新浪微博中搜索微博“英语”得到500多个用户,而找微群“英语”共得2332个微群,每个用户或微群的发言数基本都成千上万,总的发言数目算起来是极其庞大的。而为了兼顾大众的理解,其中绝大部分是英语名言附带汉语翻译,或者英语内容加汉语翻译。这对学生积累翻译语料,对比翻译作品无疑是个很好的平台。
(7)微博本身的特性提供了英语翻译教学的学习平台。传统课堂除了硬件,更多的体现在课堂关系,大的来说有两类,一教师与单个学生或学生集体的关系;二是学生与单个学生或学生集体的关系。微博通过一点对多点,一点对一点的方式,很好地还原了这种关系,而且能更好地实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能方便的进行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再加上方便的相互评价,其互动作用无疑要比传统教学平台要好。
3微博在成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本人以新浪微博为平台,要求学生注册新浪微博,加入封闭的微博群,开展了一学期的微博英语翻译教学实验,初步形成了微博教学的框架,具体如下:
3.1课前应用:了解学生基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上好英汉翻译课,课前除了要备教材,备教法之外,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传统的做法可以采用做试卷等,但是这样要印制,还有详细评阅,费时多,而且针对翻译这种主观性较强的学科,其效果也不佳。而课前预习于成人高校学生而言,很多由于时间原因也不会去做,结果导致上课听得稀里糊涂的。为了了解学生,也为了让学生能够实现发现式学习,更为了学生能便捷地了解下节课要学的内容。本人在微群内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和话题。首先利用微博的投票功能,提供若干个翻译理论或译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以断定其对特定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把握,方便在上课时对学生翻译上的普通倾向进行讲解。其次是开展话题活动,分专题让学生围绕着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技法有那些,请基于译法举几个你觉得好的译例等进行讨论,并规定学生必须要有评论。这些方法使我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及预习情况,学生也由于能利用一些松散的时间进行课前的讨论而形成了一定的观点,并且对在讨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形成了心理预期,在课堂上就会更专注、更积极。
3.2课堂运用:精讲多练,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有了课前的调查和讨论,教师上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之前的投票和话题进行分析、讲解了。但此段的讲解当精炼,注意要进行引导和概括式教学,尽可能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精讲之后要对本堂课对应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话题栏里输入今天要训练的内容,学生就训练内容进行练习,而后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互评活动,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答案和评论进行实时点评,最后再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全面评析。3.3课后作业:有的放矢,鼓励扩展由于前面课程内容的灵活机动性,学生所暴露的问题也许与教师预期不同,课后作业的布置应在总结前面内容后再有针对性地布置。依然可以采用话题的形式来开展,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完成,教师就此进行点评。除了每个专题的练习,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布置一些如名作赏析之类的材料,使学生能更学习到翻译名家的精妙之处。或者设定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有自己的评论的基础上多去转一些较好的翻译材料,以拓展翻译学习的资源。
4微博用于成人大学英汉翻译学习问题及对策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学生在上网登陆微博的时候也会看到别的微博用户的发言,尤其是在用微博进行课堂练习讨论的时候,可能导致学生在微博里发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或者就此在课堂上走神。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课堂纪律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在上课时确保自己的内容精彩而且可以采用点名的方式来防止学生走神。而为确保练习、讨论与课堂要求一致,可以用微群和话题的方式来展开,同时对发表无关言论者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能在多媒体教室用投影仪实时更新大家回复的方式则能从技术上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5总结
微博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由于其良好的互动性能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对其研宄还是很不够,尤其是用于英语教育方面的研宄。本文就微博的特性及其能用于成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并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的模式,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及解决办法。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与同仁。
参考文献
[1 ]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一一以新浪微博在《大众传播学》中的使 用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3).
[2] 黄艺琴.浅谈微博在大学生英语课外学习中的应用U].开封大学学报,2011 (6).
一、远程环境下加强特色学科教学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各大学提高自身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阶段,大学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开放大学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赢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尽可能多地争取社会资源外,还必须使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学校地位、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所在,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所以,广播电视大学必须反思我们正在实施的远程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的学习资源以及导学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国家开放大学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进行特色教学实践改革,注重开设特色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必须进行远程环境下特色学科教学改革,必须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是怎样的,学生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必须研究学生的特征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决定教师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等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课题《远程环境下特色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远程环境下学习者特征及学习需求的变化分析
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习者关于当前所学概念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直接接触,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分析,并通过很系统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确定学习者的特征,可以做到比较客观和准确。因此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结论可以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作为基础和借鉴。随着网络的应用和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学习者为主体,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网上学习,并可以充分、自由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并为今天所提倡的终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由于我国远程教育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征、学习需求变化以及适应该变化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成为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设计的主流理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越来越被重视。网络的发展为其推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基础和条件,使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成为当今风行一时的新理论。尤其是在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更是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根据已有认知结构建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由此可见,学习者自己对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清楚认识和学习者主动根据自身经验去创新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主要由教师单方面进行的,学生几乎没有主动的参与到这个关乎他们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教学设计中来。因此学生这两种能力很少得到培养和发挥。而在远程教育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和远程教育学生人数的众多,导致教师很难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对每个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所以,进一步强调学习者自己主动对自身特征的分析,发挥其主动性,同时结合教师的分析和指导,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和强调,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远程开放教育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1.远程教育学习者自身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决定远程教学策略的差异
目前按照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进行分类,学习者可分为文盲、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等类型,即远程学习者的自身知识基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学习者未来自主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及教师教学策略的差异。要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分类,使学习者明确自身所处的类型并做好自身未来的学习设计。与此相应,教师要针对不同分类进行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将教学内容制作成适合远程教学的导学课件,努力提供在网络环境下供学习者有效使用的文本资源、学习软件等各类导学媒体资源,这些软件的制作应该尽量作得生动有趣,避免呆板的检测,并且应该经常对学习者进行鼓励和赞扬。在建构性的学习中,应该想方设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可以用一种很生动有趣的试题来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测试,指出他的强项与弱项,提出要求并在每次课后结合所学内容自动给出相应难度的巩固提高训练。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真正贯彻了建构主义的学习思想。
2.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对远程教育教学软件的制作水平及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学习风格包括学习者在知觉反应方面的差异;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如依存性和独立性、沉思型和冲动型。远程教育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远程教育教师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和分类,要以学习者的不同知识基础为起点,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设计出最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教学策略并制作成适合远程教育的教学软件。其次,把这几种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软件置于远程开放教学平台之下,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学软件进行学习,同时还要设立反馈机制,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软件等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改进。
3.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其中动机特征在远程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高度重视。根据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成分组成的。这三种不同成分的动机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能具有,但三种成分所占的不同比例,则依年龄、性别、文化、社会地位和人格特征等因素而定。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内在动机,同时更要注重外部动机,特别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可长期起作用的强大动机,它包含更为强烈的情感因素――既有对成功和随之而来的声誉鹊起的期盼、渴望与激动,又有对失败和随之而来的地位、自尊丧失的焦虑、不安与恐惧。在远程教育中,由于教师与学生地理上的分离导致交流上的不便,使得传统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利用。教师不能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进行单独的教学辅导;也不能经常根据学生的兴趣、情绪的改变和内驱力的强弱帮助和督促学生进行调整。在远程教育中,学习完全靠学生的内驱力来维系。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是在远程教育教学设计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远程教育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软件等多种媒体自愿的制作提供以及学生最终的应用效果。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要在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习者主动参加到教学设计中来,自己主动对自己的特征进行分析,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结构,从而更有目的、有动力地进行学习,最终实现自身期望的学习目标。
(三)远程环境下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分析
学习需要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客观反映,是学生对学习的主观需要,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经历、教育背景、学习水平、学习中的难点等,也包括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如学习动机、学习信心、学习态度、对课程的期望、学习安排和希望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国开大学所提供的远程教育就是要不断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远程开放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求学者学习需要来开展。对于求学者的学习需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必须广泛了解,深入研究。
基于对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分析,我们对唐山电大直属会计专科班的学习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5张,收回50张,回收率为76.9%,并采用了相应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1、调查对象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主要是四校(高中、技校、中专、大专)毕业生和离开学校多年的在职人员,在职人员中有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这些学习者年龄集中在20岁~50岁。
2.学习者学习需求变化的表现
(1)学习动机趋于集中
学习者为什么会接受远程开放教育?他们希望获得什么?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学习的动机明确,接近一半的学习者是为了“获得文凭”、“获得晋升”“学到知识”等。为什么选择到远程开放教育,大多学生认为学习方式“方便自由”,可以不用到学校学习,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在网上学习。由于工学矛盾,他们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到学校集中学习,因此他们更多地关注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难度、学习方式和考试难度,对教师面授导学的要求远不如以前强烈。
(2)学习目的受就业影响较大
从调查结果来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中希望获得文凭的占40%(20人);想要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占46%(23人);准备获得晋升机会的占14%(7人)。他们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应家长的要求或是受同学的影响,目前更多受就业、择业的影响。
(3)学习条件改善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必须依靠网络平台的支持,学习者学习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收回的被调查的50人中我们发现“自己有电脑”的学习者有44人,占88%;没有电脑的占12%(6人);掌握电脑技术“一般”、“比较好”、“很好”的人分别占62%(31人)、26%(13人)、8%(4人);还有近4%(2人)的学习者根本不会电脑。因此学习者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设备条件已经具备。对于少数没有电脑或不会使用电脑的学习者,教师则首先要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并指导其获取网络学习资源。
(4)学习习惯不同
在调查中了解到,学习者能够坚持“按照计划学习”的有22人,占44%;有计划但没有做到坚持的24人,占48%;根本没有计划的4人,占8%。由此可以发现,自觉性强的人能够坚持自学,自觉性差的人需要教师督促、提醒。
(5)教学方式需求发生改变
调查中了解到,学习者选择在家里学习的有30人,占60%,在单位学习的有7人,占14%;在学校学习的10人,占20%,其余的学习地点不固定或者和同学一起学习的占6%。远程教育开办初期,近60%的学员愿意在学校集中跟随教师面授学习,而目前有接近60%的学习者倾向于网络学习,并且热衷于案例教学法、研讨法等教学方式,这就要求远程教育教师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6)学习辅导形式多样化
调查发现,学习者在进行远程开放学习时身边没有人辅导的38人,占76%;有辅导的12人,占24%。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又难以解决的时候,首选最希望得到“同学帮助”的有19人,占38%;其次希望得到“老师帮助”的有23人,占46%;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的有7人,占14%;还有个别人“放弃不管”。由此可见,各级开放大学的辅导教师做好网络答疑等教学支持服务的同时,指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依旧是十分必要的。
(7)对学校的期望
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习者希望“资源更丰富”的占52%(26人),希望“平台运行更快捷”的占38%(19人),希望“视频更流畅”的占36%(18人);希望“考试方法更加灵活”的占72%(36人),还有18%(9人)的人希望“增加面授学习辅导”,其余10%(5人)的人希望增加网上答疑等。从上述调查的情况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呈多样性,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完善网上学习支持服务,同时又要提供适度的面授导学。
三、目前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目前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管理不科学,各级电大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是由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内地的远程教育系统。这种系统性,使国开大学能在最大程度上汇聚其资源,然而享受系统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因系统带来的不平衡性。因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发展不平衡,国开大学各分部相应地表现出不平衡性。一些分部(或基层电大)依旧存在机构不健全、办学条件差、规模小、形式单一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开放大学事业的发展。
2.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兼职教师队伍稳定性差
原则上,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理应是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汇集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专家,由他们担任课程教师和教材主编,为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及其教材。但是在实际实行中则不然。地市级电大分校,尤其是县级电大工作站,其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教职工水平总体相对偏低,某些基层电大甚至出现“有学生而无教师”的尴尬局面。同时,一些地方基层电大分校普遍存在专职教师较少的情况,需要聘请较多的兼职教师,一些特殊专业如护理、药学等专业面授教师以外聘兼职为主,由于兼职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兼职教师队伍稳定性差,这些也严重阻碍了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3.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滞后,资源开放与共享不充分
由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特征及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国开大学的培养目标、教育手段不能是一个标准、一种形式。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各分部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上仍实行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计划,没有考虑到学生层次和发展方向的差异,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消耗殆尽,教学质量低下。且长期以来,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中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管理队伍不如师资队伍重要,忽视管理队伍建设,管理模式陈旧,开放大学管理队伍建设远远跟不上实际的发展速度。另外,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和教学资源本是开放大学办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实中,各级地方电大自行开发制作的教学资源,一般只在本辖区内使用,很少互通,资源不能实现共享,有效应用率较低。
4.面授辅导质量低,效果差
开放教育模式下,面授辅导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助学形式,是学习支持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了解学习资源,掌握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目前许多基层电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计划课时的1/4安排了一定比例的面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双休日或晚上,从学生面授到课率来看,新生好于老生,专科好于本科,面授到课率比较低,并呈下滑趋势。
5.学生自主学习难以到位,小组协作学习流于形式
开放教育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就目前来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学生花在自学上的时间是严重不足的,学生认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交互式、小组协作式学习不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还是主要通过自学和直接找辅导教师解答,直接上网找同学交流的占很少部分,远程交互和小组协作学习的自主学习方式还是流于形式,实效性差。学生上网主要是浏览网上期末复习资料,网上多种媒体资源利用率低,其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6.网上教学资源交互性、有效性不足
(1)网上教学资源“静”多“动”少
目前各级电大网上教学资源中大部分是以文本资源(课程介绍、各章重难点辅导、习题及期末复习等)简单再现,部分课程也有IP课件作为视频资料放在了网上,其中,大量资源是教材或授课的简单重复,存在很多“垃圾”,且“多静态”、“少动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资源太少,有效性差。
(2)优质网络课程少,具有交互功能的作业与学习测试系统严重缺乏
所谓网络课程一般应包含主页、课程资源库、教学平台和教务管理系统等,是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的教学资源,目前许多基层电大网络课程占比太低,自行开发的具有交互功能的作业与学习测试系统的网络课程更是严重短缺。大部分网络课程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而不是“如何学好”,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交互性和反馈评价不够,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技术水平以及教学观念,努力提升开放教育网络课程的制作品质。
(3)网上课程教学资源的不完整性
目前国开大学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上缺乏完整性。因为教学计划中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中央电大教学平台只有统设课和部分限选课的网上学习资源,没有选修课以及省市电大自开课学习资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都是构成学生知识体系结构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地方电大自建的选修课或自开课网上资源放到了“电大在线”的二级平台或三级平台上,国开大学无法实现全系统的资源共享。因此,国开大学教学平台应提供一个“指引”。
(二)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因分析
1.国家开放大学宏观管理不到位,系统性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由原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教学点)四级组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体系。由于系统办学的战线长、环节多,覆盖面广,学生层次复杂等原因,使得管理难度加大,信息很难畅通,办事效率不高,国家开放大学缺乏足够强的宏观管理,致使系统性的优势尚未正常发挥。尤其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很大阻碍,各级电大研发出的教学资源通常仅仅在各自的区域内使用,不能实现全系统的共享。
2.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由于教育竞争的加剧,国开大学的许多基层办学单位打着生存的旗号,“重招生数量、轻办学质量”,在办学理念上形成了偏差,教学管理“漏洞百出”,工作模式陈旧,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教学及管理质量严重下滑。
3.资金不足,技术条件落后,研发能力差
远程教育是技术密集型的教育形式,不仅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需要较高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但不少电大受制于资金瓶颈,无法及时购置更新现代化设施和管理软件,也不能吸引人才、掌握技术,缺乏全面更新教学手段、管理手段的能力,导致开发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媒体资源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4.多媒体制作技术人员不足制约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
由于许多基层电大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没有专门的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制作团队,而专职辅导教师往往不是计算机类的教师,多媒体制作技术水平不高,加之基层电大对开发网络课程的奖励力度不够,教师压力、动力不足,导致一些网络课程的开发制作起色不大,甚至处于徘徊不前的尴尬境地。
5、多种因素制约面授导学课到课率偏低
调查发现,导致面授导学课到课率低下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生对面授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学员不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只重视期末临时突击,很少参加面授课。二是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片面强调学生网上学习而疏于面授教学,认为几次面授导学课不起作用,导学内容设计欠合理,教学手段无创新,结果是教师照书念、学生跟着勾,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面授导学教学效果差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三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考试,若面授辅导课对学生帮助很大,绝大多数学生肯定乐意参加。但开放教育实行教考分离,面授辅导教师一般没有命题权,考试内容也只能凭其多年辅导经验揣摩,所以这些辅导教师的面授导学课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学生听课与否并不影响考试,因而面授导学课到课率低、质量差。
四、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变化,加速推进开放大学特色学科教学实践改革的具体对策(以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为例)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因其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校应该如何做好教学支持服务,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让学习者真正学到知识,从而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呢?通过调研和教学实践,结合《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的特点及要求,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明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优化学习环境
完善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是构建《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优质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前提。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呈现个别化、多样化,所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是一个系统工程,唐山电大课题组建议从下面几点来考虑:
1、做好新生入学调研,明确学习者学习需求
首先,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为学习者提供技术或资源的支持服务。如《纳税基础与实务》课教师要围绕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做大量前期的调研,如在新生进校之初,通过问卷、访谈之类的方式,了解学习者的想法,如会计专科学员是否已经或将要从事会计工作?是否将来准备考取会计证、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等会计资格?这些前期调研可为辅导教师做好《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导学资源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学习者要明确自己的需求,要避免盲目选择所学专业及课程,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使其明了自己的学习需求,要让学习者自己在不断的变化中学会自己总结和提高。
2、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征及学习需求,我们认为国开大学各级分部、各办学单位应为学习者提供必需的硬件设施和网络学习环境,如《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应建立一个师生交互平台,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及学习资源。通过网上答疑系统、多媒体课件、专业或课程论坛、QQ群等网上学习手段,让学习者充分利用这个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等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可以真正摆脱时空的约束,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和进行查询。
3、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开设应用型强的课程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来进行,并具有动态性,因为学生毕业后往往要应聘新工作,需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建议财会专业、管理专业应该多设置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管理会计、国家税收、纳税基础与实务、纳税筹划、审计学等课程,以便引导学生及时参加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考试。同时国开大学教学计划中前后学期课程的开设必须考虑课程开设的前后知识的衔接性及系统性,各地方分校要避免因不同年级合开课程而导致专业课开设在基础课之前。
4、教材编写力求与现行财经政策法规及实际操作相一致
目前,国开大学的教材内容普遍滞后,应该及时吸纳现行财经政策、财经法规于教材中,确保学生学以致用,不能造成教材内容滞后于工作实际。远程教材的编写要将以往的“课堂教学教案”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教学设计是教材的“魂”,是远程教材开发的关键,解决远程教育文字教材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教学设计。
5、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国家开放大学的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有效进行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的导学,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真正自由的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可从网上查询自己想学的课程和资料,同时学习者的网上学习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
(二)“一中、一导、六支持”交叉式是《纳税基础与实务》特色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式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从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学习资源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资源建设的主体,通过情景的创设和体验,设计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交互性强的网络资源等,通过体验式、交互式和协助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具体到《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唐山电大课题组构建了“一中、一导、六支持”交叉式特色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式,其中:“一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为学生服务;“一主导”是指以课程教师为主导,是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六支持”交叉式是是指课程教师要全力为学生提供教材使用、面授导学、网络资源导学、交互答疑、作业评阅、在线学习测试系统六种支持服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在课程教师提供的六种支持服务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而最终通过课程终结性考核,以达到提升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纳税基础与实务》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以开放和共享作为核心理念
“开放”与“共享”是国家开放学必须秉持的核心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全系统的共建共享是打造国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远程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应包括三个部分,即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资源获取障碍的消除和资源的创新应用。目前国开大学依旧存在着可持续性发展的障碍,必须从制度、资源和技术这三个发展的核心要素着手对全系统的共建共享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创新性重构。例如唐山电大课题组开发的《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及在线作业与学习测试系统在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在全系统的推广试运行。
(四)构建适合学生需要的《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视频导学软件,以灵活、交互性强的网上特色多种媒体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升远程教育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的开发应考虑到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经历不同,其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课程的难度设计要适当。课程资源要从方便学习者学习,便于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角度来建设。网络课程是资源建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提高网络课程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保证资源“好而有用”。
唐山电大课题组积极开发了《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视频导学软件(lectora),该网络课程导学软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做到:
(1)按课程章节进入视频教学,并可以调整进度条,调整听课进度。
(2)视频中的内容完整的包含了《纳税基础与实务》教材所要求掌握的所有重点内容,同时进行了大量相关内容的调整,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掌握,能化解难懂知识点,采用了大量习题讲解,讲练结合,突出了实践技能教学的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应用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
(3)该导学软件的横向目录包括课程说明、考核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含综合练习、往届试题、学法指导、课程结论等)、微课、形考作业、测试系统等子目录,进一步完善了此软件系统的导学功能,尽量使学生通过本系统一站式完成学习过程,其中在教学辅导中提供了学法指导、期末复习指导视频讲解、三套综合练习题、二套往届期末考试题并带有题解;微课中提供了有关消费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视频精讲;形考作业部分提供了作业与作业提交方法;测试系统提供了学生人机交互的个人学习效果的测试环境。
(4)软件使用Lectora设计主体结构并,支持网络运行,使用浏览器观看。
(5)软件使用Lectora也了独立运行版本,可网络下载后离线运行,支持全屏查看,使用灵活。
(五)开发《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测试系统,不断完善网上教学支持服务
打造优质的服务体系能及时为学习者提供资源和信息,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提供学习过程中的帮助,加强学习组织管理。唐山电大课题组开发了《纳税基础与实务》网路课程在线学习测试系统,该学习测试系统包括课后练习、强化训练、形考作业、正式考试、考试记录、学习收藏、成绩单七部分。在整个课程练习与测试设计中,从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测试的设计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资源建设采用了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在课程练习、作业、模拟考试环节,学生还可以在互动平台“学习测验”平台,有针对性的进行章节练习、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类考试题的强化训练以及考前模拟考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边练边学,把有难度的题目提交到习题收藏中,反复强化练习,一直到掌握为止。另外练习测试系统还存储了学生的练习测试记录以及每一次的模拟考试、正式考试的成绩单、测验考试用时等信息,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果和学习成绩。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该课程的所有习题资源库中有机整合了整个学科体系所涉及的所有知识考核点,使之成为网状结构,不论学生处于哪个学习节点,均可以快速定位到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习题的选择上也根据难易程度进行了分类。除此之外,该考试系统还支持手机端的正常访问和使用,使得学生在测试练习方面更便捷,真正的实现了“处处可学,随时可练”。
《纳税基础与与实务》在线作业与测试平台如下图:
(六)开发交互性强的《纳税基础与实务》在线作业系统,不断完善考试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