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报表总结

财务报表总结

时间:2022-12-06 14:2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报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报表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作用

近年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同时,市场经济在所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不被时展所抛弃,各个企业都进行了一些变革,同时,这在无形之中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做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管理者关心的问题。而企业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且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则是 整个企业运营情况的方向舵,是协助企业管理者调整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一、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是反映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在进行报表分析时,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各方面经济的比率、经济体制结构、组成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首先,准确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能够更好的分析诸多衡量指标,并且总结出企业所拥有资产数量,而且进一步解释出企业当前发展水平的原因,进而以当前数据为依据,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借助于财务报表分析所得的结论,管理人员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其次,财务报表分析还可以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重要的参考;众所周知,企业资产和盈利能力的有效分析是投资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同时,当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偿债能力时,企业财务报表中对资产流动性的分析也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再者,经营者及时的对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及时的发现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是因为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对企业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的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及时的反应出企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所以,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度,如此,才能使财务预算更加有效,进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一般来说,根据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的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又有以下几种:首先,对于债权人而言,报表分析后的资产流动状况和盈利能力等指标能够及时的反应出贷款的风险,进而为债权人是否向企业贷款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对于经营者而言,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及时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经营情况,进而有助于经营者为提高经营业绩而做出准确的决定。第三,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资产分析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对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这为投资者是否是否进行投资提供重要的依据。最后,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为企业的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财务分析,这包括企业的纳税情况、职工的收入水平等等。所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不同的人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而为改善财务决策、提高经营业绩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2.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所包含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报表分析所得出的内容,能够更好的反应出企业的各种经营状态。而且当管理者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负债能力以及财务运营状况等指标的判断时,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提供更加关键性的依据。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又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这是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还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短期的偿债能力分析,这往往要通过对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分析来实现,它包括运营资金和流动比率等,在一方面就是长期的偿债能力分析,它是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的分析进而得出的结论总结。第二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衡量企业盈利状态的重要标志,是反应企业在某一段时间管理的好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及时的反应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让管理者及时的采取对策,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就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该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资产构成分析、权益构成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这也是反应财务信息的重要指标。

3.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我国现阶段最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除此之外,图表分析法和项目分析法也是两种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两种方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所以不被企业广泛应用。

三、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财务报表分析都是由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三部分组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效的会计信息才能为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下面,笔者对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等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段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它通过对企业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的统计来揭示企业实际价值的一种报表。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投资金融分析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这是因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一栏是反应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信息,同时,资产也是投资的保障,只有准确有效的对资产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确保企业获得更加可观的利润。再者,资产负债表中还有所有者利益一栏,这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的结果,这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融资方式,在资金的融通下,企业在投资中才能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这也是获得高额利润的重要基础。最后,企业的价值分析是资产负债表分析的重点,合理的价值分析有利于报表中的相应计划的实践,进而转换为现实价值。由此可见,通过使用资产负债表所传达的信息,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及时的了解到各类财务方面的各类信息,才能将各类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结构及其数量进行一一对应,如此,管理人员在进行运营结构、方案的调整时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2.利润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利润表是两个资产负债表相互结合后的产物,而且能够总结出一定期限内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成果,同时也是反映盈利状况、总结企业价值的重要载体。利润表中所包括的内容都是对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收入和耗用费用的总结,并且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进行综合概述。再者,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企业获利情况的分析时可以结合利润表中不同时期所反映的获利信息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进而总结出企业日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

3.现金流量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状况的变动表,该表在进行编制时的基础是财务情况,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反应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现金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时刻处于流动状态,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则直接反映出企业的健康情况,是揭示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此外,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结果能够让财务管理人员看到企业内部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而为日后的经营判断提供参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而财务报表分析又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的财务部门都应该注重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环节,如此,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下,企业才能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怡然,郭小婷.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投资者经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0).

[2]金亚文.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6).

[3]张爱娜.关于财务报表分析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

[4]赵晶.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

[5]刘盛瑜.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

[6]李宝茹,马广烁.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第2篇

【关键词】 抵销分录 内部交易 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通过先加总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财务报表数据,然后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剔除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往来而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重复计算的事项,最后汇总抵销后的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从而编制完成合并财务报表。可见,抵销集团内部交易事项是编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下面将从三方面归纳总结如何抵销合并财务报表内部交易事项。

一、集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处理

母子公司或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和债务项目,是指母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项目。这些项目在关系双方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反映为资产和负债,但从集团整体来看,内部债权债务不会增加集团的资产和负债,它只是集团内部资金运动。因此,直接加总个别资产负债表存在重复计算的因素,需要编制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分录予以消除。分录为一般形式――借:债务类科目;贷:债权类科目。

这里举例来说明编制集团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分录的“三步曲”。

例1:P公司20×3年向S公司销售商品发生的应收销货款为50万元,20×4年和20×5年内部应收款的余额分别为70万元和30万元,假定P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为5%(分录如表1所示)。

二、内部商品购销的抵销处理

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内部购销交易的情况下,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以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销售企业(如母公司)将集团内部销售当成收入确认,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并计算当期内部销售利润;购买企业(如子公司)则以购货价款作为入账成本,若对外销售其内购商品,就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并计入企业当期利润;从企业集团来看,这种购买和销售业务都只各自实现了一次,其集团整体销售成本是销货企业(母公司)对集团内购货企业(子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成本(若为自制,则是生产成本,若是对外购买,则为购买成本),集团整体销售收入也只是集团内部购货企业(子公司)对外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所得。集团内部之间的商品购销实际上是企业内部物资调拨,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也不会实现利润。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抵销个别财务报表中重复反映的内部销售成本与收入,以下就内部购销商品业务初次编制抵销分录和连续编制抵销分录的情况作了总结。

1、上年内部购销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若上年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则本年不用抵销上年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本年发生的内部购进的抵销处理与初次编制报表时的抵销处理一致。

例2:母公司内部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0万元,成本为40万元,子公司以60万元全部对集团外出售,如图1所示(图示中数字单位均为万元)。

如图1所示,一方面,母公司先以40万元的价格对外购进商品,然后以50万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子公司,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40万元(此三笔分录如表2中①列所示);另一方面,子公司要以50万元从母公司购进商品,并将其赊购商品以60万元的价格对集团外出售,同时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此三笔分录如表2中②列所示);再次,集团整体方面的合并财务报表上仅反映为以40万元的价格对外购进商品,另以60万元对外销售商品并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40万元(以上三笔分录见表2中③列所示)。可以知道,在母公司分录①和子公司分录②相加的基础上得出集团分录③,需要编制抵销分录④,因此,抵销分录④应为:④=③-①-②(分录如表2所示)。

2、上年内部购销商品未完全实现对外销售形成期末存货

在上年内部购进商品未实现或未完全实现对外销售而部分形成期末存货的情况下,由于上年做的抵销分录只是体现在上年的工作底稿中,没有并入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账簿,对个别财务报表并没有抵销,所以集团在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要继续抵销以前年度集团内部已经抵销的业务分录,上年抵销分录中影响上年的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要结转到本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在考虑上年内部购销业务(全部售出、全部未售出或部分售出)的基础上,根据本年企业集团发生或没发生内部购销商品,这里以表格形式总结了如何编制上年与今年内部购销业务的抵销分录。

三、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是企业集团内部一方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或者自身的固定资产,出售给集团内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业务。一般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内部固定资产进行内部交易的情况比较普遍,故下面以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例题,归纳了如何编制企业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分录。

例3:P公司以30万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S公司,其销售成本为27万元,因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利润3万元。S公司购买该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按30万元入账。假设S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3年的使用寿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该固定资产交易时间为20×9年1月1日,本题为简化抵销处理,假定S公司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按12个月计提折旧(分录如表4所示)。

本文通过例题和图表的形式总结了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路径,与现行会计准则直接根据交易实质编制抵销分录的处理结果是一致的。另外,基于上述思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对应抵销分录的借贷方关系,也可以更容易地找出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第3篇

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呢?我认为要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从三大主表着手,比率为重点,经纬度来对比,实际相结合。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首先要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财务报表,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体现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分析既是对已完成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完整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项主表,可以为决策者提供行?I分析及策略分析,可以为决策者评价当前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面对不同的报表使用人,分析的目的也会因为不同的使用人而不尽相同。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全面概括起来,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从三张主表着手,比率为重点,经纬度来对比,实际相结合。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着手,运用财务比率对企业各期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有全面性也有针对性,也可对主要经济事项进行专项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完成一份完整的财务分析大致有如下内容:

(一)企业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除了面对企业管理层,还要面对金融机构及税务统计等部门,企业概述必不可少,让不同使用者可以快速了解企业大致情况。再列明企业组织架构,特别是集团性公司,说明企业架构,按层级分别说明,每级公司再分别说明股权结构,这样就可以清晰展开企业层级与股权比例。

(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一般来说,会计报表使用者比较关注经营情况,拿到一份财务分析往往先看经营成果,即利润指标等完成了多少,效益如何,比历史同期有无增长,因此财务分析先满足此方面的需求。可采取与年初预算目标、上年同期等进行对比,着重从收入、利润及成本三个方面,抓住重点和异常进行分析。分类总结出差异变动原因,比如是收入未实现,还是成本项目增减的变动。

也可以抓住几个大类,比如总资产、净资产、负债总额及资产负债率,加以总括性对比说明,对大致掌握企业情况起到初步作用。

(三)资产项目分析

列明资产各主要指标占比变动,各项数字需要与期初数字进行对比,分析增减变化差异。需要列明明细的,比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等主要指标,列明细分析。还可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分析,根据企业内外部因素,行业性质、未来获利和偿债能力来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分析。其次运用比率来分析资产运转能力,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得出资产使用情况及运转能力。

(四)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是分析企业偿还各种短期和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经营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来得出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做出正确的筹融资活动。偿债能力分析从负债结构的变动及其负债成本的影响着手,对于负债明细也要对比分析增减变动情况,列明利率、到期日及担保人等详细情况,同时加以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来分析。

(五)经济效益分析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标。盈利能力主要是财务比率的计算,如销售净利率,通过数值来挖掘内在因素,分析金额变动及结构变动,其次确定利润表各重点项目,深入到各项目内部进一步分析,需要收集相应详细信息,比如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来进行分析,较年初计划数及预算进度加以对比分析。

(六)成本费用分析

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只有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利润。按照成本费用的具体明细来列举,较上年同期及年初计划等来进行分析。着重关注同期变化较大的项目,深入分析变动原因及对利润产生的影响。

(七)现金流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现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和变动原因,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情况,评价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

可以从现金流量项目着手,经营、投资、筹资逐一进行分析,关注当期及累计时期内的现金流情况,更简单直接呈现给决策层。再用财务比率加以辅助,现金流量自身的客观性就能为其他财务指标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八)其他事项分析

第4篇

1、贯穿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挑选出两个或以上的上市公司,通常这两个公司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比如同行业、规模相似和发展状况相近等。可以通过在分析整个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加以对比、研判和分析,使大家在了解这几个上市公司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财务报表中各财务指标的比对更深刻的了解财务指标和如何进行分析。例如,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解中,将四川长虹和深圳康佳两个公司作为比对分析,从财务报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流动能力到发展能力都将这两个公司进行比对分析,使得财务指标的讲解不仅有着具体公司的形象案例,也使学生认识到财务指标不是简单存在,而是伴随着当时经济背景和公司特定特征来综合分析的。

2、特定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特定式案例教学法,就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解过程中,针对某种财务能力或者某个指标,选取一些真实的上市公司,通过分析它们的财务报表和真实发生的案例,来阐明这种能力或指标的含义。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简明易懂的解释给学生。例如,在讲到财务报表中营运能力的时候,我们举出李宁和安踏两个公司,在提出为什么李宁业绩下降,而安踏却上升的问题时,通过比对它们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公司营运能力的差别,也了解了营运能力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性。

3、研讨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将财务分析中有疑问的、必须结合公司特征或时代背景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在课下准备、课上分组、统一研讨等形式进行。研讨式案例可大可小,范围可广可窄,不拘泥于形式,旨在共同研习、探讨问题可能的结果。该种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联系实际,在获得相应结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讲到公司财务营运能力时,通常会说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营运能力越高,但是,是不是越高越好呢?然后结合公司案例来解释。显然,通过这种研讨式案例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综合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综合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围绕财务分析的某一章节,或者整个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时,通过引入某一有特色的上市公司作为例子,来整体分析该公司某方面财务能力或整体财务能力状况。利用上市公司案例来综合分析公司财务整体状况,有利于学生对财务分析状况的整体把握,并实际应用于公司中,从而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讲贯穿式研究的案例最后做一个综合性分析,既将分项研究联系成一个整体,实现前后贯通,又将案例公司财务状况做了一个全面分析和描述。

二、案例教学分析方法的准备和应用

1、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

财务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应针对不同的、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案例分析方法贯穿其中,交叉使用。诸如在每章、每节的开始都采用引例式案例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固定的案例表达方法;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信息基础等基础理论主要以认识、介绍公司财务报表为主,通常采用特定式和研讨式案例分析为主,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意义和重要性;具体的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效率等指标分析将贯穿式案例分析法、研讨式分析法和特定式案例分析法交叉使用,以使财务指标分析更易于理解、掌握;针对财务综合分析及财务绩效评价、前景预测和价值评估等应用内容,更多的采用综合式案例教学法,辅以研讨式案例教学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分析的整体状况和具体应用。因此,各种案例分析方法并不是没有目的的随意使用,而是有机结合,交叉应用,以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2、针对不同案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编写案例

财务分析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需要依赖于教师充分的准备和设计,这主要表现在财务分析教学案例的撰写。这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首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来选取相应的案例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撰写和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和应用都是基于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果来设计编写的,不能只是简单地通过花哨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其次,案例的选取应尽量选择最新的、具有代表性和与教学内容贴切的上市公司案例。这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书报资料、财经网站等途径获得实际案例,也可以根据平时搜集的实际财经事件自我编写案例,或者找一些业绩较优、较差或具有热点效应的上市公司,以他们的财务报告及重要财务事项为基础、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写案例。再次,应以公司财务报表作为案例选取基础,以围绕财务报表中财务指标引发的问题作为研究核心,摈弃大一统的、笼统的财务案例进行简单充斥。

3、针对不同案例教学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针对不同的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和总结。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下准备:对于研讨式、总结式和部分特定式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讲授、组织课堂案例讨论之前,提前几天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资料,或者给出相应的题目、背景资料让学生根据案例讨论要求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独立做好必要的分析,为案例讨论和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讲授:对于引例式案例分析、贯穿式案例分析和部分特定式案例分析,通常采取课堂直接讲授为主,问题的提出比较直接,问题的讲述也可以直接给出答案,也可以逐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解答逐步得出。

(3)课堂讨论:对于研讨式、综合式案例分析教学,可采用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一是课堂提问、逐步诱导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二是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中间总结提醒和最后总结阐述来进行。这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集中讨论的形式进行。

第5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比较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差异,我们可能比较的是该企业本期与上期的差异数,也可能比较的是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法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便于我们发现数据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优缺点,方便我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推断和决策。(2)比率分析法:①偿债能力比率: 偿债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②营运能力比率:是指企业的运营行为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③获利能力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些利润指标,而且也是衡量资本和投资利用效率的和。(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现代统计学中一种较为重要而且实用的分析方法,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

二、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1)沃尔比重评分法。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指我们选定一系列的财务比率指标,将这些财务比率指标用线性关系表达出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将其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2)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几种财务比率间的内外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特别是从财务的角度理解企业绩效的一种较为经典的方法。他的基本思路就是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层层划分,分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这样对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帮助。

杜邦分析系统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关系如下:(1)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2) 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3)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4)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数;(5)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①尽管要求企业管理者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但是企业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粉饰财务报表,隐瞒一些有必要披露的事项,这就导致财务报表并没有披露全部的财务信息。②财务报表分析是在已经编制好的财务报表下进行的,在时间上反映的是过去时,我们要根据过去的财务信息分析出未来的战略决策,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可能对决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怀疑。(2)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①比率分析法,主要针对财务数据之间的比率关系进行分析,分析较为片面,而且使用的都是过去的财务数据,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测有一定的缺陷。②比较分析法,比较对象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值得我们考量的问题。③因素分析法,企业分析评价的基准不同,我们做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也会不同。分析结果是在事先假定前提下得出的,我们必须保证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如果前提假设不合逻辑,将会妨碍分析结果的有效性。(3)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局限性。①如果财务报表分析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那么对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不能做出高质量的评价和分析。②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财务信息即货币性的信息,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影响企业未来战略决策的因素还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力度等。③财务报表通过一系列方法的分析得出结论,受主观性的限制。个人判断有其差异性,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些结果并不是十分精准的,是通过合理的估计、折旧和摊销等会计处理得来的。

总结: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较多,有利有弊,扬长补短对企业未来决策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6篇

1.收入及工作量指标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

收入指标主要包括每百元固定资产收入和人均收入,前者体现了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从中可以总结出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益,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后者指的是医院员工的人均收入,通过分析可以评定员工个人对医院发展的贡献,反映出员工的个人业务价值,从而为优秀员工的选拔和员工潜能的发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工作量指标可以通过人均住院床日反映出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比较来评定住院部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且可以直接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决定每个员工的奖金数额。总之,通过分析这些有效指标,可以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经济管理能力,增强医院的经济效益。

2.现金流量指标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只注重医院收益的多少,还需要控制好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信息反映出了现金净流量和净收益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由医院的内部和外部活动所决定。医院内部的医疗服务和外部的融资活动都会形成大量的现金流量,前者通过医患之间的经济服务往来实现现金的迅速流动,反映出医院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后者则反映出医院的筹资策略,为医院的长期经营提供帮助。在财务分析中工作中,财务人员要重点分析这些每年都在变化的经营活动,根据医院的经营策略控制调节现金流量,使其尽量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以促进医院的长期发展。

3.负债及偿债指标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

统计医院的总资产中通过借债而取得的资产量,可以得到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医院的长期经营,因此要根据医院自身的情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增加医院的经营风险,说明医院的偿债能力不强,发展能力正在减弱,应加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因此要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过低会使杠杆比率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会削弱医院的盈利能力,影响医院的长期经营,这时医院管理人可以考虑借入适量的外部资金来扩展业务范围。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比率应该控制在65%左右,一旦资产负债比率超过80%,管理人员就要提高警惕,即刻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防止情况恶化。

二、医院财务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财务报表取代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部内容,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产生了错误的观念,简单地将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分析等同。财务报表为财务分析提供了很多数据资料,医院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财务信息了解医院在一段时间内的内部和外部业务活动,掌握医院的发展现状,并根据每一项业务的收支盈利状况调配资金,做出有利于医院长期经营的管理策。此外,财务分析不仅要考虑报表的内容,也要结合市场现状、统计结果等相关信息,更全面地分析财务状况的背后原因,总结经验,以促进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管理者对医院的业务活动质量和经营结果做出更准确地评价,预测医院的发展能力。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时,要全面盘点清楚医院的债权债务、财产物资等内容,对各项资产检查评估,做到实际与报表相结合,实现财务分析工作的实质作用。

2.财务分析是对个体的分析

医院可持续经营离不开经济大环境的支持,任何宏观的经济形势变化都可能给医院的经营带来冲击,医疗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疗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资金补助。有效缓解了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也促进了整体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医院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和员工收入的提高提供了机会,而这些又与我国GDP的增长率密切相关,故而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亦有所助益。因此财务分析不能只针对于医院个体,而要把眼界放宽,全面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财务人员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提出顺应时展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方案,努力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

3.财务分析是对结果的分析

在现实的财务分析工作中,财务人员常常只注重结果,忽视对过程的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医院的财务分析是对过去业务工作的总结,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内医院的经营成果,但是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状况,为未来的管理策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当医院的经营出现状况时,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找出状况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总结经验,实施有效的改革措施,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财务分析是对过程的分析,因此财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财务数据资料,注意资金流动变化,关注医院的发展趋势,以便于总结出哪一项业务工作有发展前景,哪一项需要深化改革,从而对整体的财务结果做出详细解释。

三、正确发挥财务分析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研究资金流通

完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对资金流通的研究,但是目前很多医院都忽视了这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掌握资金流通的具体方向和金额数量,才可以实现对资金的合理运用,统筹整个医院的发展方向。另外,要尽量完善财务报表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类,多添加一些备注内容。例如,在医院的财务报表中,可以标注哪个科室出了什么问题,哪位病人产生了医疗纠纷,方便使用者快速了解报表详情,做出合理的总结和分析。图文并茂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利用图表可以将数据进行对比,也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其变化趋势。总之,财务报表所记录的数据要具体可靠,形式也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多变,这样才能发挥其实质作用。

2.稳固风险预测及评估系统

医院的财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风险预测能力,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和自己收集的一些相关数据资料对医院下一阶段的经营情况进行预测,这不仅有利于医院自身的发展,也是对就诊病人的负责,保证他们可以顺利接受日后的治疗直至痊愈。财务人员要注意经济市场形势的变化,时刻关注面临的风险因素,为医院避免一定的风险,同时也要健全医院评估系统,提高抗风险能力。

3.提高内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很多财务管理的失误都是由财务人员的失职造成的,因此提高内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十分必要。在招聘财务人员的时候,要注意公平公正,选拔优秀的财务人员。不仅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培训,使其熟悉医院的基本业务流程,积累一定的经验,降低工作失误率,避免因其失职而造成医院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请相关专家对财务人员进行工作上的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能力。

四、结语

第7篇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要:在企业运行管理当中,其会计管理者往往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财务或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并评估,然而当前企业中使用的财务报表以及其评价指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使得财务报表不能完全发挥其有效作用,导致进行财务评估的结论不能使人信服。本论文对财务报表中影响其发挥有效作用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同时根据探讨结论给出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促使财务报表在企业运行中发挥最大作用,使得报表使用者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关键词 :财务报表;局限性;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48-01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常甡(1981-)女,河北满城人,中级讲师,研究方向:财务。

引言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也叫做财务分析,其基本原理如下几步:首先对财务会计报告中有用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第二步,根据数据以及其它扩展信息,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估;最后是通过以上评估结论指导企业的运行管理工作。但是同时,我们应当有个明确的认知,也就是这些财务分析和结论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原因是我们在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而使得财务报表不能完全发挥正常作用,使得财务分析有一定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分析结论可能不符合预期,达不到人们的要求。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分析中,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在实际中不能完全对应,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财务评估结论不是很可靠。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报表分析时候列入表中的只是能够使用的货币资源,而现实条件中,企业里还有许多经济资源未能在报表中显示,不能显示是因为这些经济资源受到现实条件或者是被会计管理限制。

(二)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分析能力有限

财务分析的主体是人,也就是说,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是由报表分析者进行的。而现实情况里,财务分析者不同,他们对财务表都有各自的认识和判断,这些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财务报表认识不同;②对财务报表的解读能力不同;③对财务分析理论认识差异。这些不同点使得分析结果不同。除此之外,在进行财务报表时,分析者仅仅根据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不光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在实际工作里的实践经验。

(三)财务报表的数据结果失真

财务报表的数据质量与其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素质息息相关。企业的目标就是为了挣钱,同时当前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基本出发点,这样一来企业的内部员工可以根据这一出发点自己设定一些他们理想中的财务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能够使企业满足最大收益。总之,不管是财务报表自己的不足,还是企业运行着对财务数据的不真实的处理等等,都会使得财务报表有很大误差,会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不利影响。

二、针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提出的改进措施

(一)注意财务比率分析体系内各指标的内在联系

所谓财务比率分析指的是一个具有系统联系的、不能人为改变或者独立提出来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各个因素互相关联,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财务比率分析时,应当将各个指标有效结合一起进行考察探讨,单独分析一个指标是不科学的,不能正确的分析企业整体情况,对考察来说没有意义。主要原因在于单个财务比率在没有其他比率作用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实际中,如果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对一个企业的运行状况考察的时候,应将该企业所在的行业、行业内其他企业、企业之前的成绩以及市场环境这四点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样才能很好地认识到该企业处于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之后发展趋势等,能对该企业的运行状况做出一个全面的考察。

(二)注意所提供比率的及时性和可比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也就是会计电算法的发展,“适时”财务比率应用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能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最快时间的将“适时”财务比率送达到相关信息使用者手中,最快的发挥财务比率分析的有效作用。同时电算法会带给信息使用者多种方法计算得出的财务比率,而不需要额外增加投入,同时在不同财务比率下企业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横向上的比较

(三)注意所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状况等大环境因素

财务比率分析应该考虑到整个行业的状况以及周围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该企业在这个行业中处于何种地位,还应该考虑周围经济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因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都有各自特点,所以财务比率也差别特别大,有时候即使是一个行业,不同企业也有不同的财务比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外界经济形势对企业财务比率的影响,比方说,通货膨胀很厉害,或者说经济衰落时,销售收入以及利润降低就很正常,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除上述两个因素之外,还有季节性因素,很多企业往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状况,在处于旺季时候财务比率和淡季时候财务比率一定会有很大差别。

总结

上述内容是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不足的分析讨论,并对其解决方案具体深入研究。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会意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结合当前财务分析的特点,取长补短,不断通过对深化财务报表内容等许多方面进行改革分析,会很大程度上帮助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为完善和发展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篇

财务分析和财务审计在理论研究上历来是两门相互独立的课程,各有各的体系和方法。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先从理论方面详细地将两者的概念、目的、程序、方法、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再从实务操作出发,浅谈两者的相互关系。在实务操作方面纯粹是本人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和体会。与同行一起交流、探讨,由于是个人观点,难免有一些地方与课本理论表达的不一致,甚至相左,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一、财务分析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两者的概念不同。财务分析亦称财务报表分析,是运用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财务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查,以证实其与既定行为标准的一致程度,并将审查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的经济监督活动。两者的目的也不相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分析是从财务数据人手及时发现企业总体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审计的目的是监督、鉴证和评价企业账务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审计适当提高财务资料的可信性。可以说财务审计是从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的核算过程中发现财务数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两者的概念和目的不同,决定了两者的内容也就不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动态的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进行相关联的比较计算出各类财务比率,从而分析总结出有意义的信息供决策者使用,重点在计算和分析。财务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济业务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重点在核实和监督,内容不同就要求两者在实际操作上使用的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方法很多,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里又有很多分支。这些方法有些财务审计同样可以应用,有的财务审计人员却不会应用,或者应用后对财务审计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财务审计的方法是由取证方法和查账方法结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方法在财务分析过程中都无法应用。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两者的渊源相同,两者最初的渊源都是从会计实务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了解的需求。两者的工作基础对象相同。财务分析和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对象都是财务会计和财务经营活动。但财务分析工作更注重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的应用,丽财务审计更关心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两者的服务对象基本一致,基本都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或所有权人,或是债权人,或是企业经营篦理者,他们与企业的资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一定的责任风险。财务分析人员对其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审计人员也同样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有时会由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财务凭证自身存在问题,而是财务分析人员和审计人员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也就存在了责任风险。

三、财务分析与财务审计的依存关系

财务审计可以为财务分析提供更为准确的,真实反映企业情况的会计报表,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准确性。我们知道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工作的基础,因此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报告的正确性。虽然通过财务分析也可以发现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财务数据,但是仅靠财务分析自身是无法核实清楚准确的财务数据。这个时候如果在财务分析前先开展一次财务审计,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全面的核实和调整,财务分析使将会有一个非常接近真实状况的财务报表数据来作为工作基础。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准确应用财务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地发现我们的审计重点。例如我们运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快速发现公司财务某些方面(销售利润、净资产或债权债务)出现了异常波动。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运用因素分析法便可以快速推导出哪些财务科目(彰响销售利润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出现了异常波动,可能存在严重的做假行为。这样再结合常用的审计查证方法便可以查证核实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报表作出必要的调整处理。

笔者简介:笔者先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3年,从事财务审计工作8年,从事统计及财务分析8年,先后参与大型高校院所的校(院、所)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0多次。出具各类审计报告、财务分析数百份。

第9篇

摘 要 通过注册会计师去执行审计的工作,从而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发表审计意见,是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目标,也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由于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对象、目标等都不相同,这就产生了选择审计方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比较,分析出两种审计方法的优点。

关键词 财务报表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比较分析 优点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审计的过程中,降低审计的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率是审计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通过对两者审计方法的比较,分别分析其审计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审计工作的效率。

一、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不同之处

1.1审计的对象不同

由于审计对象所呈现出的形式是不同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对象是财务的使用状况以及业绩,而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对象是控制审计的过程以及审计的结果。两种审计方法的审计对象不同,使得审计的重点和审计的结果也不同,每个审计方法都有其优点,相关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审计方法。

1.2审计的目标不同

在审计的过程中,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目标也是不同的,财务报表审计主要是发表关于财务报表审计的意见,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进行监督,而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目标是发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意见。两种审计的审计目标不同,各自发挥着其具有的优点,通过对财务报表审计发表意见,可以很好的掌握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内容,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避免了舞弊现象的发生,使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都更加的正规,企业也朝着可以获得更多利益的方向发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可以分析出经济运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保障了企业发展的目标。虽然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目标不同,但是都可以对企业的管理做出贡献,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1.3审计的业务类型不同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业务类型是不同的,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责任方的审计业务,而内部控制审计为责任方鉴证的审计业务。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应用的情况直接发表意见的,并且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是需要提及责任方制定的财务报表的,以便于审计过程的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企业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的,不需要提及财务管理情况,也不用发表自己对于责任方管理财务的意见。所以,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鉴证业务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相关单位可以结合自己的发展需要,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

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同之处

2.1审计的程序是相同的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程序都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解和的评价过程,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表师在充分了解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之后,要准备好审计的进行程序,做好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的监督工作,在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中,审计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充分控制了解,来保障审计程序的顺利进行。

2.2审计的取证方法是相同的

审计证据的提取,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是审计师通过审计过程得出审计结果的重要步骤,在审计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信息的全部来源,获取证据的方法可以通过访问、检查等方式获得相关的证据。在获取证据的时候,审计人员也要讲究访问和检查的方式,从而来使被审计人员积极的配合审计工作的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获取证据的方法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取证方法是相同的,两种审计取证的方法都是非常可行和高效的,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水平,节省了审计的成本投入。

三、总结: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审计方法,行使着很好的监督权利,是规范企业运行的重要措施。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出现,这时就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取证和调查,及时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的改正,规范其经营的方式。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虽然在审计的目标以及审计的业务类型上都是不同的,但是都可以有效的完成审计工作,通过不同的任务划分,节省了审计的投入,带来了更加高效的审计效率,是我国审计工作不断提高的重要方式。由于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程序上和审计的取证方法是相同的,也提高了审计工作进展的速度,使其更好的行使自身的权益,无论哪种审计方法,都是非常高效的。

参考文献:

[1]陈汉文,李荣.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国际发展.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2(10):102-103.

第10篇

一、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辨析

(一)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的特性是造成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客观基础,主要表现为:

1.编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其性质主要是财务的,一般用货币单位来定量并表述;

2.编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近似计量的结果,而不是精确计量的结果,除少数例外以外,各种计量都是依据规则和惯例的近似计量,而不是确切的数目;

3.编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已经发生的业务和事项的财务结果;

4.财务报表只是对企业作出经济决策所需的一种信息来源,决策者需要将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与来自其它方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信息结合起来;

5.通过编制财务报表来提供和使用信息,要花费一笔代价,代价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提供信息的资财,还包括披露信息可能对某一组织产生的不良影响。

(二)合并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集团内各法律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为合并财务报表拓展了会计主体的观念,从经济主体的角度,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合并财务报表把两个或更多的独立法律主体的资源和业务活动,作为一个实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把合并主体的资源和业务活动结合在一起。合并财务报表强调的是经济实体,而并非是法律主体。企业集团内各子公司的个别经营状况和经济绩效,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得不到揭示。就集团企业内某一个别公司的债权人来讲,就不能满足其对信息的需要,因为企业集团内个别子公司的债权人,他需要了解的是该子公司这一独立法人的还款能力。因为假如该子公司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却无权要求母公司偿还其债务。此外债权人以合并报表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可能会导致误解。比如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债务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可能向子公司的债权人提供不同于按法律主体计算的资产保障率。这样合并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对各子公司的债权人有一定的局限性。合并财务报表是把整个集团的所有成员结合在一起,其中某一家子公司的流动财务状况不好,可能被另一家流动财务状况好的子公司所抵销。

(三)合并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总资产,并不是企业集团所能动用的总资产。因为有些企业虽然是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但控股公司并不拥有子公司的全部股份。未拥有的那部分股份,为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所拥有。拥有这少数股权的股东还需要使用子公司单独的财务报表。即使控股公司享有100%的股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合并财务报表上所披露的资产项目并不能代表企业集团所能动用的总资产。例如:控股关系仅是暂时性;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实际发行的有表决权股份50%以上,但子公司处于法律上的改组或破产过程中;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经营的业务性质完全不同;子公司所在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子公司的外汇收入并不能完全汇入国内。在控股公司有少数股权的情况下,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就不是企业集团全部的股东权益,因为其中剔除了少数股权,而且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价。其属于母公司权益的部分,是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价的(采用购买法合并),而属于子公司的少数股份的权益部分则仍然是按账面价值计价的。

(四)合并财务报表虽然能向母公司的股东提供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的信息,但它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价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将来的股利分派提供依据。股利分派取决于每个企业的留存收益政策、资产构成、法律限制以及企业对将来的财务预测,所以,合并资产负债中即使存在大量的合并留存收益以及较强的现金流转能力,并不能保证纳入合并报表中的每个公司都能够分派现金股利。同样母、子公司法律上是独立的,子公司所实现的净收益在股利分派之前,母公司并不能动用。在跨行业的多样化经营公司,由于母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内容相差很大,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不能按行业标准比率分析。在合并财务报表上计算出来的各种比率如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率等,往往既不能反映子公司的绩效,也不能代表母公司的绩效。

(五)在一些跨国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上,其金额是按选定的某一汇率对不同国家的货币折合的结果。但在不同的国家,货币购买力水平是不同的,特别在外汇市场剧烈变动的今天,这种折合还受外汇汇率、利率、各国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币报表的换算方法又有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时态法、现行汇率换算法等多种方法。所在国的会计理论和惯例也不同,这样一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相当复杂,即使是集团的各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折算方法,各国货币购买力水平不同也制约着合并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况且,要求拥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的跨国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相同的折算方法,又谈何容易?

(六)合并理论的不成熟性制约着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有购买法和权益法。而合并企业选择哪一种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主观性,由于两种方法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处理上有许多差异,结果会影响企业合并的各个方面。例如采用购买法时,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项目按公允价值合并到母公司中,这有悖于历史成本原则,因此产生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其处理又有多种意见。有的认为应把差额记为商誉(负商誉),而商誉的处理又有三种不同的方法。采用权益结合法不会出现商誉和资产增值等问题,但它的使用受到各种限制,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中,明确规定采用权益结合法的12项条件。

随着企业兼并和合并现象日趋频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日趋复杂化。当母公司分次取得子公司控股权益时、母公司出售子公司部分股份、子公司不按此比例向原股东增发股份、集团内部企业相互持股等,对这些问题,合并理论需要不断补充和发展。

二、克服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思考

(一)严格限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范围。并不是所有企业合并的形式都要编制合并报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际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情况的企业可以不予合并,但应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二)要体现效益大于耗费的原则。合并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合并财务报表的效益是难以量化的,只能通过报表者使用信息进行决策后所产生的收益而加以合理估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要发生耗费,即在整理各项会计资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要采取一切措施,使耗费最小化。如果耗费过大,会得不偿失。

(三)统一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能涉及到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不一致,有的是日历年度,有的是自然营业年度或其他期限。这就要求子公司按母公司的会计期间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此外,母、子公司各自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必须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会计政策弹性给会计信息带来的差异,使得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真实性加强。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健全企业会计机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有许多财务问题需要会计人员妥善处理,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的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也是减少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有利因素之一。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财务报表

良好的财务信息决策能力是每个经管类学生的必备素养。目前,财务会计教学以了解会计工作流程、编制会计分录为主,对于财务报表并不重视。在以往的教学中,财务报表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效果上不突出,不符合应用型本科的要求。只有先从整体上认识财务报表,以“财务报表”为起始,再落脚到财务报表上,才符合目前“业财融合”环境下对业务人员的要求。只有真正理解业务的本质及准则内涵,才能了解报表中每一个分录的真实含义,才能将会计知识从理论学习转为实践。因此,对财务会计的教学改革应侧重于财务报表的运用,以财务报表作为学习的开始,最后落脚到财务报表的教学上,把财务报表的案例融合到教学中。

1财务会计教学现状

目前,财务会计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讲解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填制等,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在的教学改革依赖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一个突出的缺点是不能够将会计知识进行串联,有一些会计案例脱离了实际,学生不感兴趣。财务会计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脱离实际业务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只让学生学会借贷的会计分录,脱离了实际业务,学生基本上只学会了理论知识,不理解财务报表的含义,不知道具体的科目和财务报表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只能硬套理论知识,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不能灵活应用。

1.2教学脱离认知规律

目前教学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学生对会计的学习比较吃力,易混淆会计科目。很多学生不了解经济活动的实质,只是机械地记住会计分录,这不利于以后会计科目的综合运用,一旦离开学校到了工作岗位,发现业务依旧不会处理,而且会计的准则更新比较快,如果脱离了财务报表,单纯地学习准则制度,会让学生难以接受。

1.3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

财务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常常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生动现实的案例,教师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效果的体现。

1.4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简单地学习会计要素含义、借贷复式记账法原理、几大类型的业务处理。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都是教师讲例题,学生练习会计分录。学生对业务知识的理解比较模糊,处于比较抽象的阶段,不太理解会计的整体循环,故急需创新教学方法。

2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改革的意义

目前,会计学的教学改革大多数都是以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法多是单一的案例,教学的知识不成系统,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而采用“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更加接近实务要求。

2.1案例系统化

“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在编写案例时,要更加注重案例的系统性,不再以某一章节的知识点为依据搜集案例,而是将财务报表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每一块的内容对应的财务报表位置,将知识系统化,并且用同一个案例贯穿教学的始终。

2.2理论与实践结合

“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改革在原有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公司报表内容,并且在编制报表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教学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符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

3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改革目标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财务会计系列课程以“填鸭”教学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在当下案例教学中,所谓的案例都是单独一个一个的案例,不能将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不仅会引入上市公司的案例,还从财务报表着手,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此外,“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实用化。

3.2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传统的会计教学把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知识割裂开,教师单独讲解会计凭证的填制,学生单纯学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及会计账簿的填报,这不利于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学生的财务会计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层次。以“财务报表”为导向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解决了目前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3.3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目前,教学集中于会计分录学习,一般学校的会计实训里也多是重复的会计凭证填制业务。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会计教学不再把财务报表的编制作为最后一个课程内容,而是将财务报表的学习贯穿到整个学习环节,这样更加容易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不仅可以编制报表,还可以简单地分析报表。

4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改革内容

以金课“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为指导,财务会计的教学改革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需要学生掌握会计实务中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形成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财务会计案例库,设置完善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案例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

4.1案例改革

目前,编制案例的教师大多是教学岗位的人员,缺少实务锻炼,且案例都比较老旧,单独的案例不成系统,不符合“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要求。另外,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科研压力也比较大,缺乏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学改革上。故改革案例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4.2课程设置改革

目前,财务会计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在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中明确学生的位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学生建立财务小组,教师讲课为辅,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设计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实务案例,以会计活动为主线,最终形成财务报表。

4.3课程效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要侧重于课程三大教学环节的过程性评价,而不仅仅是期末结果性评价。在教学中要适当提高学生平时作业的分值,对最后形成报表的完整度进行考核。课程的评价机制不再是单一的平时考勤加上期末考试成绩,而是渗透到学习的过程中。

5财务报表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5.1案例编写

首先,财务会计教研室应组建专业团队,充分重视案例库的编写,成立相应的案例编审委员会,将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和会计教师纳入案例委员会,同时聘请会计一线人员以及一些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参与案例的编写和审核。其次,做好案例设计的总体布局,结合相关的会计实务活动循环编写实际案例。在财务会计中的相关课程中明确每位教师的职责。每学期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进行回顾和总结,提出修改建议,经完善后编入相关业务内容的案例库。已经编写好的案例及时发送给相关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出修正意见,完善案例,要时刻结合会计准则以及财政制度,不断调整案例的相关内容。

5.2课程改革

整体课程改革可以进行五个模块的设计。模块一,学生分组组建公司,以内容比较全面的制造业为主,用同类型的经典的公司报表让学生观察,重点引入报表,展示会计信息查找过程和报表项目,讲解反映财务成果所对应的报表及其联系;模块二,设置过渡模块或是理论讲授模块,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包括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方法等;模块三,日常业务核算,从筹资业务、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到利润分配业务等主要的业务流程,学习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凭证的填写、会计账簿登录等,在学习业务流程的课程中,要了解日常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业务流程,了解票据的形式,并且要熟悉基本税务知识,学会简单的报税环节;模块四,落脚到会计报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上,将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事实整合到财务报表中;模块五,结合典型的会计案例,学会阅读报表、分析报表和决策管理,形成闭合学习思维。

5.3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

在课程具体内容设置上,既要满足传统教学任务的要求,也要具体实现财务报表的作用。财务会计教学的具体改革思路见表1。

6结束语

目前,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要求,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导,将实务活动贯穿其中,模拟公司情景,以财务报表为学习启示,落脚到财务报表上,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这需要涉及到课程案例改革,课程内容改革以及课程效果评价改革,具体可以从案例编写、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滢.非会计专业以“财务报表为导向”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思考[J].市场观察,2020(9):50.

[2]高惠.基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会计,2020(13):14-16.

[3]任慧敏.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问题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2):69-70.

[4]王晓军.《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以延安大学为例[J].财会通讯,2020(9):165-168.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 局限性 措施

我国的财务报表工作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进行。一般地,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披露遵循的原则是客观性、重要性、相关性、及时性。财务报表作为企业会计工作最终的产成品,是企业对外揭示并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对内对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财务报表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自然资源配置的效率。

一、财务报表的局限

(1)对无形资产反应度不够。在提供信息时,财务报表应涵盖诸如货币计量的定量性以及货币性等信息,由于受到会计惯例的约束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有众多的经济资源没有在报表中没有获得体现。例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等等。同物质资本投入不一样,这些资源在转换为生产力的时候并不具有直接性,对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和信息产业中,相比于有形资产,企业整体价值的增加大多来自企业的无形资产。

(2)时效性不能得到解决。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决定了其反映的财务信息有用性。针对于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而言,在披露以及传递会计信息的时候,做到愈快愈好,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点就是及时性。企业的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这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所规定的。从此规定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时间间隔太长,不存在及时性。

(3)反映的主要是历史性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部分企业一般展现的都是先前的成就,其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却一落千丈,致使投资人员受到财务报表的“欺骗”,进而遭受不应该的损失。此种情况表明,从提供和需求的角度来讲,会计信息具有供不应求的矛盾。先前的历史信息是现行财务报表给予的主要信息,难以体现出企业将来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也不存在对使用人员将来决策具有主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当前,只有上市公司被规定在年度报表中应披露盈利预测的信息,而其他企业都没有被要求在财务报表中体现有关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性以及前瞻性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也是现行财务报表普遍不具有的,然而,众多的信息使用人员所需求的刚好是企业将来发展的情况,从某种角度来看,历史信息即便能够预示未来企业的前景状况,却很容易步入一叶障目的境地。

(4)制定重结果,轻过程。财务报表一般仅可以表明企业在某一个时点的理财成果与经济效益结果,对于企业的理财和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却不可以具体的阐明,难以体现企业经济内容的实现过程。例如,报表使用人员仅能够通过损益表明白企业获得收入有多少,但是对与企业获得收入的过程,即怎样详细地得到的,他们不容易了解与明白。

(5)片面性地理解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这是《企业会计准则》11条所规定的。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例如物价、财政以及税收时,依据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国家审计部门、税收机关以及财政部门能够对以下情况进行检查:①企业不同税金的缴纳状况;②企业遵守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以及财务纪律与否;③企业资金使用以及利润形成分配状况。这种报表方式的形成源自计划经济,服务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是财务报表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当今,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企业已发展成自负盈亏和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也具有多样性的投资主体,企业财务报表的目标应向实现经营人员的信息需求以及社会公众、债权人等同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集团的信息需求。

二、财务报表的改进措施

(1)改进单一反映财务信息的状况。从大体上而言,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已经能够满足信息使用人员的需求了,然而在会计报表使用人员进行经济决策中却不可以达到其需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报告使用人员的进行经济决策也会受到部分非财务信息的影响,所以,在现行报表中以货币计量的信息外,还要对其他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例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主要竞争对手及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等。

(2)提高财务报表的时效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进程中,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受到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已不得不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在时效方面,仅依靠原先根据月和年编制的财务报表早已不可以达到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了,信息使用者不仅对企业定期的财务报表有需求,而且还需要更短时期的财务报表,从而实现即时投资决策的需求。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变为可能,财务报表能够在各个期间随机产生。通过建立健全实时报告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财务信息滞后的难题,尽早地、及时地为投资人员给予决策有用的多方位的财务信息。定期财务报表依然存在,在财务成果分配时可以作为依据;此外,在决策中,编制实时报表能够作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发展状况,应实时地记录财务数据并及时地解决财务业务,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同时到网上,形成动态性的报告,信息使用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从而使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得到提高。

(3)编制预测财务报表。在新经济形式下,人们不但应注重过去与现在,而且要重视未来。信息使用人员日趋地注重起决策的有用性,而决策是面向将来的。现行企业财务报表总结的知识企业过去出现的事项,但是投资人员更为关心的是企业将来的发展情况是否良好,然而,报表使用人员却缺乏经验以及技术,并且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高,难以合理有效地预计企业的将来发展状况,所以,报表使用者亟待要求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表,在财务报告中加入预测财务报表。当前在我国,仅有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以及上市公告中对盈利预测信息进行了公布。此外,对预测财务报表进行编制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求。

(4)注重表外信息的披露。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财务报表已经难以涵盖更多的信息,加之人们对有关的信息要求不断滴提高,财务报表内的部分信息若没有说明,则不容易明白。财务报表之外体现的信息有以下几种:采用同报表不一样基础编制的信息、有助于了解财务报表的主要信息以及表明企业理财的过程、经济效益以及内容实现过程的信息。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以上的表外信息的地位在日渐地凸显。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改革会计,使之同国际及早地接轨一直是我国努力的方向。同时应注重表外信息的作用,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制度。对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进行有计划地规范,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以及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从而实现报表使用人员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要。为了帮助使用人员可以明白与使用报表信息,应通过各种形式,例如表外附注说明等进一步地阐述基本报表的信息。鼓励并支持企业编制人力资源报告、预测报告以及管理当局的探析等等,以便给信息用户的决策给予相对强的关联性信息。

(5)增强财务报表的实用性。加强财务报表的实用性,为财务报表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经营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报表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财务报表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首先应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服务,具体地说,财务报表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国家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其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抽样调查等间接方式获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对内对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从而使得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日趋明显,这些局限性给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改进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提供更符合信息使用者要求的报表,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