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我教育论文

自我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23 21:2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我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我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人格教育,人格,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

 

1.引言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及研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已有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康人格教育的比重极小,很少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入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3】;同时,少量相关的实证研究仅探讨了人格教育对心理健康的有效性,而没有提出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4】;心理健康教育多从问题矫正或行为调适而非发展入手,积极干预措施不多【5-6】。本文作者在人格心理学教学和人格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知识讲授,人格教育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人格教育发挥出更大的功效。笔者曾使用两种不同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方法,并且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素质教育论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两种不同人格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有什么样的不同影响,从而从人格教育的角度提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次实验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河南某高校07级和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两个心理学班级8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07级43人作为对照班级,08级44人作为实验班,共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研究。

2.2 研究工具

(1)大五人格量表采用周晖、邹泓根据“大五”人格结构编制的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为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

性。各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3-0.85之间。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共9个因素,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能够较为准确地测查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3 研究程序

2.3.1前测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前测。

2.3.2 干预程序

针对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讲授教材(人格心理学郑雪编),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记为主。

针对实验班,采用杨眉教授的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该模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健康人格模型介绍+核心人格特质训练+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健康人格模型介绍:向学生介绍西方人格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这些心理学家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艾里克森等。教学中,把这些人格心理学家的健康人格观提炼并介绍给学生,向学生提供一个视野非常宽泛的对比参照。 核心人格特质训练:在理论讲授之外,对学生的责任感、共情能力、自信心、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做专门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体验:教学中遵循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非指导式教学方法。尊重并信赖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学中,把团体咨询的技术用到课堂上,充分利用团体动力,如通过课前短讲、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分享、小组活动以及注重此时此地的鼓励、支持与提倡情感表达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自己指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知行统一的能力素质教育论文,课堂上安排了约2/5的操作训练内容,包括各种技能训练,训练中我们还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2.3.3 后测

当学生学习完课程后,再使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后测,作为干预后的数据。前后两次测量均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独立完成,问卷不记名。

2.4 分析方法

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干预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大五人格各因子比较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五人格问卷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特征是否有较大影响?我们以是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分类变量,以前测大五人格问卷得分为协变量,以大五人格后测问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单因素的协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习者人格特征的影响。如表1所示,在干预进行之前,两班学习者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班的后测也无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对照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班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两班的后测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以上结果表明,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特征在一些方面有较大影响。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五人格问卷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班实验班

(N=43) t(N=44)t t

外倾性 前测 33.52±4.1334.13±6.34 4.23

后测34.22±5.24 4.17 33.27±4.55 5.643.25

神经质 前测 34.42±4.25 33.43±5.16 5.26

后测29.52±3.24 5.24* 23.19±4.25 4.58**6.47**

责任心 前测 36.71±6.2435.23±4.34 5.47

后测42.35±2.27 5.68* 48.53±6.26 6.27**4.35**

宜人性 前测 35.42±6.14 34.25±5.14 6.57

后测41.15±3.26 6.37* 47.33±4.24 5.46**4.39**

开放性 前测 41.42±4.3542.33±5.14 3.25

后测42.12±3.25 3.14 41.16±4.17 3.576.58

注:*:p<0.05素质教育论文,**:p<0.01;下同

3.2干预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比较

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症状自评量表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班实验班

(N=43) t(N=44)t t

躯 体 化 前测 1.51±0.231.54±0.34 4.21

后测 1.47±0.34 3.251.42±0.43 4.243.57

强迫前测 1.62±0.331.59±0.26 3.43

后测 1.54±0.35 3.651.47±0.35 6.244.65

人际敏感前测 1.72±0.131.64±0.33 5.13

后测 1.52±0.23 5.27*1.31±0.25 4.34**4.32**

抑郁 前测 1.63±0.271.67±0.25 5.13

后测 1.47±0.24 3.27*1.26±0.35 3.55**2.15**

焦虑 前测 1.59±0.331.62±0.233.13

后测 1.41±0.24 4.38*1.17±0.35 5.44**2.35**

敌对 前测 1.62±0.231.73±0.34 3.53

后测 1.49±0.24 3.15*1.27±0.35 4.24**2.65

恐怖 前测 1.52±0.131.55±0.31 2.27

后测 1.42±0.27 4.621.39±0.55 4.243.65

偏执 前测 1.54±0.331.51±0.24 5.21

后测 1.46±0.21 3.171.44±0.25 6.245.16

精神病性前测 1.55±0.131.57±0.27 5.24

后测 1.46±0.34 4.511.47±0.56 4.244.55

SCL-90总分 前测 37.52±11.1738.23±12.14 6.23

后测 28.22±8.44 4.17*23.227±9.65 5.64**5.26**

由表2可知,在干预进行之前,两班学习者在SCL—90的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班的后测也无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及SCL-90总分上,对照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班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两班的后测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的干预对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效果。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

4 讨论

4.1 两种人格教育方式都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了人格心理学课程后,在大五人格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上的得分都发生了变化,心理健康水平较之学习之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人格学课程的学习确实能改变学生人格特征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说明从人格教育入手,通过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是完善学生人格和解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议各高校应重视人格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向学生系统进行人格教育。

4.2两种人格教育模式的教育成效存在很大差异。

尽管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都有一定成效,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素质教育论文,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这说明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论文开题报告。即讲课、讨论、训练与作业分享合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使他们降低了防御心理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同时,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也向学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特质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满足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建立同一性的成长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学生产生幸福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4.3 人格教育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而非全部。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五人格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两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外倾性和开放性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是人格中较稳定的成分,很难通过课程的干预有所改变,神经质虽然也有其生理基础的制约,但通过学习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依然会有显著改变。而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主要是个体为人处事的特质,这两个方面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改变较为容易,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也发生了显著改变。

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两班在人际敏感性、敌对、焦虑、抑郁因子上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躯体化属于生理方面的改变,强迫、恐怖、偏执则属于神经症性问题素质教育论文,精神病性则属于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很少出现这三种心理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改变的问题。而人际敏感性和敌对则属于应对人际关系时出现的问题,通过训练可以有所改变。焦虑、抑郁则属于不良情绪问题,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情绪管理技巧,也会有所改变。

5 结论

5.1 人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

5.2 人格教育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而非全部。大五人格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人际敏感性、敌对、焦虑、抑郁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心理科学.2007年第2期.

[2]王秋英.心理教育课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第5期.

[3]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卷第5期.348-349.

[4]林澍峻.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8):23-25.

[5]杨眉,等主编.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6]杨眉: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第3篇

一、“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理念和特点

“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是:

1 生活化的教师观

教师不只是一种社会角色,而且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生活兴趣、人生追求、社会责任。理解教师,不能仅仅理解教师的社会角色,简单地以社会名义对教师发号施令。理解教师,必须理解教师的整个生活和人生。只有很好地生活的教师,才能很好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注重在教师的生活中培训教师,以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生活素质。

2 自主发展的专业观

教师是一种专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水平。每个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自我教育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教育。因此,“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十分重视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促使教师自我培训。

3 能力本位的培训观

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切实提高教师岗位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与学生交往与协调能力、指导学生成长的能力等。“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十分强调教师参与各类专业活动,在活动中吸引教师投入其认知和情感,开展专业探索与反思,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时的喜悦和困惑,形成与自我、与其他教师的互动,让教师在参与中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实施

1 开放式课改论坛

教师是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达到一定水平,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其发展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创办“课改论坛”改变教师“我是来接受教育的”的被动心理。目前,课改论坛已进行了九十二期。

这种学习型组织方式有显隐两类。显性的,指教师在约定时间、约定场合与约定的人员进行交流互动。隐性的,指教师不定时,不定场合与不定的人员通过网络的“教改论坛”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开放式“课改论坛”一方面克服了培训者信息的陈旧和日渐枯竭,另一方面重视教师自身经验,既明确了教师参与的义务和责任,又增加了教师的参与机会;同时,论坛的主题集中在教师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论坛结果能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效益,有利于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课改论坛”的开放性体现在内容、形式及参与者的开放。专题由教师们自己提出,提出者为主要发言人,论坛参与者自由论辩,参与者主要是本校教师,同时又向学生、家长、外校教师及社会开放。

2 讲自己的教育故事

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是通过在个人头脑、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正式、非正式活动之中,借具体鲜活的故事来反思自己,启发他人,类似于案例式培训。包括讲故事、讨论故事、诠释与研究三个基本过程。教师针对故事进行学习、研究、反思、感悟、借鉴。通过讲故事,把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使讲述者与听述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培训,实现潜在意义的明晰与深化。进而在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中,主动将新课改理念熔入意识,改变行为,重构态度与价值观。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是借助三种层面的学习型组织予以实现:个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形式更为灵活、便捷。教育故事能承载许多深刻的教育理念。建构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我校实施的“讲故事”,实际上就是被专家们称为“叙事性研究”的具体化。

在个人“自构”层面,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使教育研究从神秘的金字塔走向了大众化,研究与生活融为一体,教师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同时也是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在“内述”自己教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实践与思辩的同步,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探索课程改革的思路,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成果。

在个体“合构”层面,讲自己的教育故事,有利于诊断和剖析教育教学的疑难困惑,寻找突破点:有利于促进教师反省、反思行为的养成,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有利于在课改实验中将新课程推向实施。

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将Blog(网络日志)作为教育故事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老师们积极参与“课改论坛”、“教研沙龙”、“网上跟帖”等专题探讨等,积极撰写“教后记”和“我的教育故事”等反思性文章,是“参与式”学习型组织校本培训方式的创新。它使教育故事数字化,使叙事研究成果更易保存、流通、复制,Blog方式实现了学习随时进行、学习型组织随时体现的理想,使叙事研究突破了研究的圈子,与更多人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3 教学现场观察会诊

教学现场观察会诊是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由专家、教研人员、听课教师与任课教师构成的一种“参与式”学习型组织活动方式。它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共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学现场观察会诊一般包括课前研究、现场观察、课后讨论分析、形成新教案、再次试教等五个步骤。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组织化观摩活动,并落实观摩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引导教师在观摩中获得于己有益的信息。与此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组织化观摩,包括随堂听课、互相听课、课例诊断、反思性说课等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这既能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

4 校际教学联谊式培训

校际教学联谊式培训是各地课改实验学校组成的学习型组织方式,它以教学为联谊纽带,围绕某一专题,各自提供课例、出研究心得,再围绕课例共同研讨。由若干所学校组成联合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学区内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

足的问题,克服校本培训中“近亲繁殖”的弊端,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并进行跨市、跨省、跨国的校际协作。我们认为,要搞好校本培训不能闭关自守,要以开放的心态向兄弟学校学习,以虚心学习的心态向兄弟学校展示,以协作互助的心态与兄弟学校交流,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5 有计划的指导性读书

有计划的指导性读书是形式结构比较松散的学习型组织活动方式。学校通过教科室为教师提供课改相关情报信息和获取课改新信息的渠道,有计划地指导教师上网、看报、读书,寒暑假制定读书计划,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并检查督促,组织开展网上转贴跟帖等读书交流活动,使教师把读书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挂起钩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眼光能够与时俱进。

6 优秀教师导师制

优秀教师导师制是形式结构比较固定的学习型组织方式。它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这一宝贵资源,一带几地把整个教师队伍都带起来。优秀教师与所带教师之间既有定向的指导示范,又有相互间的切磋;既有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又有对论文写作的指导;既有对新课改新理念的探讨,又有对具体课题的共同研究。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培训,形成帮带培训网络:学科带头人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成长型教师,老教师带新教师等。这种传统的教学相长方法在校本培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还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7 参与式小课题研训

参与式小课题研训是一种鼓励教师人人积极参与的、指导教师围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进行研究的培训方式。小课题的立项报告不拘形式,只要说明问题即可;研究的过程必须符合科研规范;成果的呈现不限形式,既可以以教育叙事、案例研究、教育论文、动漫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断想等形式呈现,也可以以教育专著形式呈现,只要能达到立项时的预期效果即可。小课题的开题论证以集体答辩形式进行,结题由学校负责组织。参与式小课题研训的意义在于让科研重心下移,让课题研究贴近课堂、贴近老师。在研究与培训互动中,既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和把握新课改的能力,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变为现实,使我校校本化科研的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8 与专家对话互动

学校根据课改进程确定重点专题邀请专家讲座,并引导教师就自己在实施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专家对话,破解困惑,提高认识。校本培训过程中,在明确了自身需要和教师需要后,应切实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教科机构的研究员和优秀教师来校指导,把教师们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吸取养份的过程,使理论学习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二者间的融合真正成为可能。我校率先成立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王林、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育博士赵明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邵博学为成员的“后海小学博士协作站”,我们通过专家讲座,与专家视频交流、进行网络异地互动等方式开展校本培训,确保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

三、关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若干思考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基本摸索出了“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区内外、市内外、省内外逐步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后海小学的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素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1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如何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

(2)如何高效开发与应用学校校本培训资源?

(3)如何合理评价理解性参与式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2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方法论

在前几年研究中,我们主要应用行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在方法论上我们将更系统地应用行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将更加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加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价值研究。

第4篇

现将20xx年上学期期末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动贯彻落实学校以及各职能部门各个阶段和突发性的工作要求

,做到坚决服从、动作迅速、部署到位、落实有策,经常性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小结环节工作。与其他班主任一样,经常性加强对学生的集会、早读、课间操、卫生清洁、午休、晚自习等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阶段性地或持续某段时间坚持每天对早读、午休、清洁卫生情况或晚自习况进行突击检查,经常性、随意性地观察其他课任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纪律状况,力求更多的感性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动态管理,在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并且督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之示范效果。

二、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

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该班“难得”的班干部从总体上说:“领头雁”几乎没有、表率网射作用差、胆小怕事常拖拉。针对本班学生干部胆小怕事、明哲保身而不能形成班集体的核心这一状况,深入学生生活,善于洞察和了解情况。我更多的采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个别谈话,分析研究之根源、指出教育其不足、授之建议以方法;同时进行职责分工,做到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培养出像曲超、刘玺、王琳、那荣威、张一烁等这样一批较为得力的班干部,使班级管理有了良性的互动,此一状况在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始终贯彻分层次教育,做好教学工作计划,

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针对本班如:杨恒、李忠阳、杨行、杨磊、曾超、李文君、蔡思阳、王照、金善、邵楠等纪律或学习双差的后进生多、且突出之头疼状况,我班实行了《学生每天情况登记表》、《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每天公布》制度,坚持每天登记、每周公布、每月小结的做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做到“小犯指出批评、多错检讨通报、大错约见家长、累犯严肃处理”,更主要的是班主任经常性加强督促和引导,充分利用班会、集会小结、召开座谈会、电话通知其家长、开展“告别不良行为,重塑文明形象”等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从情入口、感之以心。同时,有的放矢地“约法三章”,狠治各种歪风邪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和家长的配合督导;充分利用班(团)会、课余时间以及校内外各种方式的活动,结合《德育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文明学生的评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核心集体,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些“暖处理”给他们定目标限期改正,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和班风。通过坚持不懈的“苦心经营”,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特别是大力加强班主任与课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经常“合力教育”,违纪现象有效地得到了遏制,班级纪律迄今终于有了根本性的扭转。

四、主动联系和协调各课任教师,共同努力搞好教育教学研究,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和后进生的帮教,增进师生情谊。本学期面对后进生工作面积大、难度大、反复大、转化难的“四大一难”,本人竭尽全力,一改一些成效不大的做法,保持了幽默、风趣、耐心的帮教与引导,配合家长,擒贼先擒王,促使如杨恒、李文君、蔡思阳、杨磊、李忠阳等一大批纪律差生首先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转化效果明显。

五、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邀请家长来校面对学生一起商讨教育对策。本学期第一次检测后及时召开了11位后进生及其家长和科任教师的面对面座谈会;按学校的安排于开学初与中段检测后召开了家长会,绝大多数家长都能依时到会,缺席家长后来通过电话、写字条等也取得了联系,有力密切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有力配合了对学生的及时教育。

六、积极、依时参加学校、年级(组)召开的各种会议,

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及时上传下达,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依时完成学校、级组的各种材料汇报和上交事务。

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教育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主导作用,主要是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教师的“导”要“导”在以学为主体、授之以渔上,要导得恰到好处,要点到为止。要在导趣、导情、导思、导疑、导法、导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那么在新课程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二、新课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冲击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既要关注“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运动性得不到发展。普遍存在着以“接受性学习”作为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必须进行改革。

三、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突显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即自我监控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所以化学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和挖掘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这是决定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从总体上来说,那些宏观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实内容比较适合自主学习,如有关空气、水、金属等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共同体中心环境”,通过共同体使学生间、师生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提供学习反馈、增加学习机会、增强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质量。

在班级里,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氛围以适合于化学学科学习,这种班级学习规范应重视对理解的探究,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2]

另外,化学学习还要与更为广泛的共同体联系,我们应努力使化学课堂体现社会、体现生活、体现真实,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充分应用化学知识,使所学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采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气体摩尔体积”,教材对“气体摩尔体积”内容的处理,渗透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建立“气体模型”,解释了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共性。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模型方法”内容,明确地将“模型方法”的运用作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凸现了科学方法的教学,又使学生对气体的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五、结束语

与世界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正朝着课程内容综合化、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等方向发展。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师范毕业生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从而活化化学课堂教学,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增长知识才干的场所,营造一个活化的课堂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浅谈新课程下化学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7:68

[2]苏伶俐.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74-75

[3]郑桂华,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1),24

[4]赵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心理换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6,1(200),61

[5]陈奇峰,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中国教学资源网,教育论文,初中论文:

[6]史金艳,化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活力,2005,7:148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价值观 专业提升 教师成长 教学

教师作为一个蜡烛,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才可以更好地起到引导的作用呢?

“德是教师之魂,爱是教师之根”,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以爱为根本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老师,爱自己的学生是必要条件。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平衡和自信,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要偏向于谁,给出的爱都是平等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儿童。”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坚厚的爱生情感。有了爱生情感。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其次我们应该以德的模范力量去教导好学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要求我们老师应该有高尚的师德,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最基本的应该是先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学者,不仅让学生学,我们自己也要不断的学习,在自我能力方面,我们应该狠下功夫,首先应该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跟得上时代的学者,一个终身学习的学者。让学生在汲取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是为了学。那就是:先学后教,学主教从,一切的教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学习。如果你的教学深入浅出,以简驭繁,循循善诱,亲切可爱,真切感人,因材施教,简洁高效,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肯定会喜爱你。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老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就在于教师要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饶有兴趣的、正确地学习。讲课就像惊险的生活秀,如果你为课堂赋予像剧情一样的情节,那么学生也会做出令你意想不到的反应。引导学生正确地去理解,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一味地去记住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五官去感受,这样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更喜爱。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还不要忘了跟家长的沟通交流,跟家长一起合作,一起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时代在改变,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作为新时代的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该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武装自己,从多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老师。

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植根于现实,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应富有时代感。教师必须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无法落实新课程理念,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民教师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也为了学子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快速的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科学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

当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启动,使教育和教师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特别是农村青年教师,就更需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学会“用教材”,即要具备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等。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农村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这是压力,是挑战,更是机遇。所以,青年教师如何在这种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实现改革的神圣使命,显得任重而道远。

“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借助读书和思考来实现,只有敬业乐业的教师才能真正愿意读书和思考。教师应该阅读大量的书籍,在学习中成长。如果不读书,不与大师对话,很多事情你就必须从头开始,你就面临着你的前辈甚至前辈的前辈他们的那种起点。只有不断学习,你才有更多的积累,也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教师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才能更从容地面对“那一双双充满好奇、渴求知识的眼睛”。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应该感到自己不懂、不知的东西越多,这反而能刺激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教师的收获更多。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善于思考。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教师才能不断反省自己,才能“对症下药”寻找对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提倡教师阅读教育理论,撰写教育论文,常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真正做到蜕变.

除此之外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组内评课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在互动互助中锻炼成长。如此师师团结合作,资源共享,就能共同进步。在这样和谐、民主的学术教研氛围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着力解决薄弱学校“弱”的问题

1、农村薄弱校工程建设有效推进。我区在全市首家启动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年,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五套班子及区直部门挂钩帮扶农村薄弱校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两年多来,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农村薄弱校建设实施方案,全区共投入资金1975万元,购置电脑1570台、课桌椅7000张,铺设塑胶操场11个,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逐步健全城乡教育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五中等18所城镇学校与31所农村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对口帮扶。去年5月日报教育版用较大篇幅以“给农村薄弱校输血——区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介绍我区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举措。

2、农村学校校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上级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校舍抗震改造新机遇,采取了抓排查、抓规划、抓鉴定、抓建档、抓调整、抓手续、抓推进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年,西厝中学教学楼等9个校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年,我区把校安工程建设纳入区政府本年度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48个项目,重点推进十二中学生宿舍楼、青山中学综合楼等42个农村学校校安工程项目建设,目前18个项目竣工,24个在建。年建设47个项目,其中农村学校占42个,今年秋季,十二中学生教学楼、实验综合楼,龙桥洋西小学教学楼,霞林街道中心小学教学楼,下黄小学教学楼等大部分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3、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效明显。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为东沙中学、东海中心小学等13所学校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塑胶跑道,完善办学条件。目前13所学校已通过标准化学校省级验收。同时,完成东沙中学、柯朱中学、西厝中学、常太中心小学、青山中学5个卫生校园建设。

4、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取得成效。投入资金200万元,购置电脑300台和一批电化设备,完成东沙中学、西厝中学、东海中心小学、十二中等12个信息技术教育试点的建设,全区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今年要继续加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投入力度,促进18个新信息技术教育点的建设。

今年要继续推进农村学校42个校安工程项目建设,分解区财政200万元专项资金,为农村薄弱校添置电脑、课桌椅、铺设塑胶操场,改善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今年要完成33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至2013年,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二、着力解决城区教育规模“大”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学校扩容方面成绩突出,全区校园面积新增305亩,校舍面积新增25.79万平方米,学位新增3000多个。重点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改造工程建设,五中新校区学生食堂、体育馆、学生公寓、运动场、看台、教学楼1建成投入使用;今年8月所有项目全部建成,实现五中与三中校园互换,促进三中办学规模扩大。文献中学南、北教学楼,南门学校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区第一实验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棠坡小学升格为区第二实验小学;正在筹建华林学校、文献中学新校区(园中学)。逸夫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幼儿园与小学剥离,扩大逸夫实验小学办学规模。城区学校扩容建设后,有效解决文献中学、南门学校、逸夫实验小学等校班生规模过大问题。

三、着力解决农村学校资金“缺”的问题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一是统一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年度始,我区实行城乡和农村统一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每生每年由原来28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由原来420元提高到550元,每年增加农村教育经费410万元,确保教育经费持续均衡增长。二是清欠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年度,我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进行全面普查,全部清欠了19所中小学校债务,投入清欠资金1323万元。三是倾斜农村薄弱学校经费。年度,投入资金945.65万元,专项用于薄弱学校设备购置和校舍维修。四是积极鼓励民资捐款助学。2008年以来,全区多渠道筹资达3000多万元。年、年春节期间,东海、灵川两个沿海镇发扬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利用民营企业家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召开多场新春联谊会,募集资金达1200多万元;十八中以校庆为契机筹资312万元,这些资金专项用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2、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生学杂费。年度,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近4万学生受益,共补助免除学杂费资金900多万元;二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年度,免费提供农村中小学生教科书共19844人资金182.1万元。三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年度,对2207个寄宿生补助生活费72.47万元。同时,全面启动“免费营养早餐工程”,确保农村寄宿生每天“一杯豆浆、一个鸡蛋、一至二个馒头”。四是减免“一、二女户”贫困高中学生学费。年度,共对239人“一、二女户”贫困高中减免学费,减免资金6.14万元。

今年,要继续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财政安排上,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认真落实年校安工程配套资金,确保48个项目有效推进。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和贫困家庭、低保家庭子女“两免一补”等优惠扶持政策。继续教育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1.5%—2.5%核拨,有效落实教师培训专项资金。重视职业教育,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兴学,营造浓厚的捐资助学氛围,弥补教育发展所需经费的不足。

四、着力解决学校布局“劣”的问题

以“校安工程建设”为契机,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拟在农村四个学校设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文件,撤园头小学并入园头中学,设立园头学校;撤青山小学并入青山中学,设立青山学校;迁建常太中学并入常太中心小学,设立常太学校;撤濑厝、埔柳、隆兴小学并入埔柳中学,设立埔柳学校。同时,投入1123.5万元,迁建华一中心小学,华一原校址并入十二中,扩大十二中校园面积。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实现了中小学教师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防止了校舍重建出现闲置浪费,节省建设资金近千万元。

五、着力解决队伍建设“差”的问题

着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干部和教师队伍。

1、出台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文件。年,区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交流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师待遇等多项措施,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了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提升了我区师资素质和能力。每年暑假,组织实施中小学校级干部绩效考核,由副局长分别担任组长,从区教育督导室、进修学校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考核组,对中小学校级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加强了对校级班子的管理。

2、本科生首次进偏僻小学任教。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实施师范类毕业生公开竞聘考试,三年来择优招聘师范类毕业生198人,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年本科生首次进偏僻小学任教,有效解决农村紧缺学科教师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和学校无法开齐开足课程的问题。

3、支教挂教31个薄弱校。落实支教制度,安排43位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校支教;组织公开课、学科教学观摩近80场次;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及部分区级骨干教师送教下乡25人次;16所城乡学校实施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互访;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援31个薄弱校,这一系列活动有力促进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高。

4、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给予偏僻山区教师每人每月150元、山区教师每人每月100元、普通农村教师每人每月30元的津贴,调动农村教师积极性。今后要持续增加农村中小学中、高级职称职数比例,切实调动基层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倾斜农村教师评先评优。隆重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有60多名农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同时邀请受表彰的农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观看庆祝教师节暨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晚会《放歌教育》。出版《教育探索》一书,其中收入27篇农村教师论文。同时,鼓励农村教师踊跃参加“教育论坛”、说课大赛、课件制作、优秀论文评选以及教学公开周和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今年要开展全员性远程网络培训、举行名师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举办第七届“教育论坛”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做好“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优秀论文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区教学质量,争取高考中考再获丰收。

六、着力解决教育管理“软”的问题

1、抓教学质量提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教学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教职工请假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从去年9月份起,抽调督导室、进修学校人员组成督查组随机对中小学常规管理进行督查,对督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跟踪督促整改落实,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多形式开展教育论坛、说课大赛等教学教研活动,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年,高考中考再获丰收。五中高考成绩实现了的历史性突破,中考26个教学质量指标中,我区19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一,7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二。

第9篇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导师责任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5-02

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在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中导师制的普遍实施,对教师和导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突出创新教学环节改革浪潮中,强化导师责任心教育,将成为新理念下实施导师负责制改革的切入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在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过程中,实施了导师负责制,其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也具备条件和可行性。探讨研究和实施中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主要环节;建立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激励措施,完成了《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指导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加强和提高导师科研能力及科研实践水平方面;在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方面;在加强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在完善导师负责制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在导师负责制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是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基础

在研究型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即在本科生的大学第二年开始直到学生毕业实行导师制,对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加以指导;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保持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创新教学等实践和创新教学环节事宜,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大学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层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难看出,导师在本科生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地、富有责任地、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树立榜样,加以引导。指导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学习途径及方法的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大学的指导教师更不同于其他教师,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深远的老师。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导师既然要跟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教育,不是单指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而是更需要教师要有更加严谨治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尤其在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可以把责任心理解为爱岗、敬业和在爱岗、敬业基础上的精业,就是在爱岗、敬业的同时,要不断的掌握广泛文化科学知识,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新教育技术,不断的反思总结。在使自己的专业更“精”的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只有这样子才能用更为适合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责任重大,尤其在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她的使命崇高,更需要精业态度、责任心。大学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大为改变,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途中,加之当今社会价值观、思潮的混乱,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独自解决,大学生们急需获得一些来自学养深厚的教师的真诚建议。再者,初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教育科学缺乏认识,进校后学习盲目被动,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对今后的学习的前途深感困惑;而且,目前一个年级只有一名辅导员,平常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因材施教”难以落实。单靠辅导员工作不够,必须让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与课堂教学相互关照,以制度保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动实践之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2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从学生和导师自身意识抓起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造成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前,把有关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其内涵和意义,具备条件和可行性,以及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等,下发到学生班级和各位教师,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与学习,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实施导师制不无裨益:师生之间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不仅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教师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们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同时促使大家积极拓宽知识面,多方面提高业务素质,使学生易于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养成逻辑思维和富于反思批判的精神,并在落实中更默契地配合、互动。比如,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赋予任务的驱动、领导的重视

本科生的导师制是一种培养本科人才、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新的教育方式。总结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本科生的教育中需要明确导师的职责与任务,并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手册。在事实施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有些教师并没有学习下发的资料,对于导师制的宗旨、意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是凭着感觉在催促下敷衍完成任务而已,更有甚者视而不见,还抱怨太麻烦多事、任务繁重,平时难得见上老师一面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把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任务的意识性提高。

首先,领导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任务、细化任务;其次,领导要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最后,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机制。另外,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比尤为重要,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带,出现班主任级别的导师,试想是否有能力带好。对于还带有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授规定每届带本科生不超过两名,带有硕士生的规定每届本科生不超过4名,最好3名,使总体的师生比不高,每位教师最多带8人即可。

4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要不断的进行培训

教师的培训是一项有效培训策略,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它的特点:一是有效性强;二是受益面大;三是针对性强,通过双向选择、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等合作指导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实现“双赢”,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各系成立导师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监督考核工作。着重在于培训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师德建设,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接受培训教师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培训教师构建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指导备课和撰写教案,培训教学技能,提高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艺术。培训教师指导科研工作的能力,如课件制作、课题申报、研究和论文的撰写等;培训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接受培训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切实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石英.本科生导师制―― 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122-123.

第10篇

论文摘要:情智是情感和智慧的统称,教师教学情智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学时加大情智的投入,是改革传统粗放教育为精致教育的必要前提。

教育改革在带来我们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考中,逐渐凸显它的人本化教育目的。教育是一种人一人的活动,“实质上是以知识(人类文化)为武器,去捍卫和解放人的主体性,去促进人的素质的和谐发展,去释放人的本质力量,去拓展人的独立个性、智慧人生和精神世界。”土承载这种智慧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恰当的情智,教师的教学情智投入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教学情智投入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投人”是指个体的心理体验,即全身心地致力于某事的意思。概括而言,教学情智投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感情和智慧,以实现教学目标。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主观体验.它由情绪和情感构成,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教师的感情投人便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具体表现。以情优教是教育活动的一个理念,也是山教育活动自身本质决定,教育的培养对象决定教师要投人积极的感情“在形成教育感情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情投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就没有教师精益求精的热情。教师热衷什么或嫌弃什么往往受其兴趣的影响,诚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关于“智慧”有学者总结为“积累的见闻、哲学或科学的学问学识,积累的专门知识或本能的反应,学识的明智运用、识别;内部性质和主要关系的能力判断力;心智健全。智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对“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的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的生存状态。”教学智慧投入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生成问题敏锐的体察、明智地判断、果断地处理的一种教育机智的体现。

教师教学中的感情投人和智慧投人合称为教师教学的情智投人。二者在理论上是分开的,但在实践中是彼此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因为情感虽能成为撼动我们内心的巨大力量,但同时我们也应明自感情是盲目流向的,这就耍求智慧为感情指向、感情为智慧启航。

二、教师教学情智投入的价值

从教学活动的间接要素来看,教学投人又可以分为教学情智投人、教学行为投人和教学认识投人。教师的教学情智投人在众多投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由情智自身价值决定的。

(一)实现师生同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智的投人,巧用其疏导功能,用积极的感情影响和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理解投人和学习投入,进而构成了师生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的教育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遵循学牛感情、认知与行为的规律性,循序而进、分段而施、缘因溯果的场域,是学术性较强的师生在不断建构中发展的场域,是通过努力提升效率实现学生生命可能性的内在场域。

教与学的活动本无苦与乐之分,教学活动中伴随的苦与乐具有动态性,这恰恰正是教师是否投人情智的一种动态表现。教学过程的苦与乐的关键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当学习满足学生需要时便有乐的休验,当学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时则有苦的体验,学生乐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通过情智投人,用心捕捉教学情景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并巧用情智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会在需要得到满足的世界中突破自己的视界,趋J飞接近教师的态度、价值观,逐步达到视界的融合,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和积极感情、认识和观念的逐步潜移。

(二)富集教育资源

教师通过情智投人可以富集教育的理解资源,进而充分利用师生自身所内涵的人力资源。教师通过积极的情智投人能深切体会到耐心倾听、积极暗示、满足需要等资源的宝贵。“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便获得了学生积极性这种最为宝贵的资源,学生会协助教师做事即学生成为教师的助教,这为教师带来下作质量和效益。同理,学生理解老师,往往会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教师的热情与鼓励。教师巧用情智可以富集教育中的智慧资源。从理论上来讲,“作为哲学概念的智慧有很强的统领性和兼容性,它既能够容着诸如智力、能力、聪明、机智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同时又能将这些概念整合到一个更好的层次和境界,即真、善、美的境界。投人教学情智的教学是真正能做到“刚柔相济”的教学。教师巧用情智实际上就是巧用自己的智能和机智,同时又在实践中提升师生的智能和机智。

(三)凸显教育的智慧性格

知识彰显智慧、智慧生成知识。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在教育中犹如“形”与“神”的关系。“所谓教育之‘神’是指教育的灵魂、精髓和神韵,所谓教育之‘形’,是指教育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教育中‘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形’与‘神’的关系。如果说‘爱知识’或者‘传知’是教育的‘形’的话,那么‘爱智慧’和‘启智’就是教育的‘神’,这个神也就是教育所独有的性格特征及其魅力。0i81然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曾一度遗忘教育的智慧性,而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这种一味注重教育的知识性而忽略其智慧性的教育被视为所谓的粗放型教育。这种体现“苦干精神”的教育往往很难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寻求一种突破,教育质量难于持续性发展,彰显教育的智慧性需要教师的情智投人。智慧型的教育是精致型的教育,“精致型的教育是指通过增加内涵性投人(主要指情智投人)如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发展教师的德行与情智等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它主要依靠师生的‘巧干精神’。比如,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先分析其原因,满足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总之,教育活动是一种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是充满智慧的活动,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教学情智的投人,就没有教育的钾慧性格的彰显。

三、教师教学悄智投入的实现路径

自然赋予发展的儿童以天赋,但同时使这种天赋具有潜在的可能性,我们只有通过教育深度挖掘才能使其变为现实。但同时我们也应明确:“一个人一贫如洗,决不可能对别人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育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投入情智,自己首先应具有掌握情智和运用情智的能力。 (一)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立法”的依据,是教师正确认识教育事业的关键。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能使教师摆脱教师职业不过是谋生手段的狭隘认识,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厘清教师的职责,让教师真正明白教育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生命唤起生命的教育。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能使教师明白教学事业不仅是理性的,更是有感情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认识到感情先行、智慧并举的重要。同时,道德素养较高的教师能够深切体悟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面对教育“问题”时,能够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不会推卸责任,更不会浅尝辄止,而是巧用自己的情智追根溯源,实现真止的精致型教学。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教师能够为人师的基础,更是教师投入情智的关键影响源。所以,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素养的培养,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教育事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二)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

对于在职教师而言,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习得巧用情智的重要途径。理论学了包括基本的教学原理、方法、策略等,还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常见案例研究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可以避免教学中的无错和盲目。在理论学习中汲取教育中的情智,在实践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智。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精致型的教育教学。

同时,教师的学习又必须从教学实践中来,“一线教师一直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学,首先他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无论这种学习是对好的教学实践进行监控和调节,或者完全以教育学的推理模式来做分析,教师从这种活动生动实验中获得新知识,获得对学生、学校、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解造成他们职业实践的一部分。叶澜教授也曾在“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课题中提出“同期互动”教师发展原理,实际上就是教学、学习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教师的实践性、反思性。《教师自主发展论一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一书中调查发现影响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有:人生追求与目标、知识资本和教学研究。但凡成为教师发展极的教师(即专家型的教师)都是能够在教学中树立坚定的教学信念,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的教师。《理解教育论》中也肯定了教师在实践巾反思的重要性,其中,“反思创读,多重循环”的教学模型实际上是对教师生成教学情智最好的解读。

(三)聚焦思维共享的合作交流

教师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就是所谓的对话学习,是教师“对于学习的关系论的接近”:X27。近似于热力学上“借力做功”现象,意在学习主体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学习,使得自身以最小的能损耗获得最大值的效应。自主学习是内发性学习,是学习的重要力量,也是教师巧用情智的关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话学习的重要。这“因为一方面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行为洞察是有限的,他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不够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有‘当局者迷’的一面,他们在开展的反思活动中各自囿于自己的思维,难以逃出自己的思维定势”网。因此,如果教师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群休合作的优势来探究教学行为,那么教师的教学情智发展就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合作学习因空间上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校内合作和校外合作。校内合作主要包括师生、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师生对话即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启发,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水平。师生对话学习中的“自诊疾病”是教师巧用情智的重要体现。例如:对吸烟的学生开展教育,可以让有吸烟行为的学生做主持人,通过主持、讨论、总结、分析吸烟的危害,使学生真正从内心体悟教师的用心并真心愿意改过。其实自诊法是最好的情智投人法。教师之间的合作的主要形式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听课、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探讨和交流,相互学习经验,达到资源共享,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小组还可以通过共同分析教学中的案例,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理念、避其所短,从而提升自我教学情智的运用。

第11篇

今天,大学改革迫在眉睫,然而一些基本的认识问题并未得到很好地认识。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如果不弄清纽曼的大学理念,我们就无法理解大学理念的发展历程,无法对今日大学理念的得失作出评判,更无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理念。本文重点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按照大学是什么、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在大学中的地位、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大学应当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展开,对纽曼的大学理念进行探讨。

大学是什么

大学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探索学问的机构,纽曼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在《大学的理念》中,他指出:“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明‘大学是什么?’,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在他看来,这个表述意味着,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同一个地点,探索普遍的学问。“如果人员不是来自世界各地,就不会有探索各种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是聚集在同一个地点,就根本不会有任何学校。因此,从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

然而在历史层面上,大学在探索什么样的学问方面,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大学的做法并不一样。最早产生的两所意大利大学是在医科学校和法律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少。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则涉及学科领域较多,到了19世纪则又出现了以应用性技术为主要学科领域的大学。在这种情况下,纽曼指出,大学不是探索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的学问的场所,而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书中他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并认为“这种普遍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学术机构之所在”。

纽曼指出,他之所以强调知识的普遍性是因为“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知识的所有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知识的题材本身是紧密统一的,正如它们是造物主的行动和作品一样”。纽曼强调知识完整性的大学理想对今日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如果说纽曼在一百多年前强调的是包括神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的相互联系、强调知识传授的整体性的话,那今天的教育则要求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内进行知识间的相互合作“在强调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使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融合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为此,大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向学生传授普遍的完整的知识,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探求真理,掌握真理。

大学的职能

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18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教学一直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到1809年威廉・洪堡在德国创办柏林大学。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大学是为科研而设,大学之所以还要进行教学,是为了扩大和延续科学研究事业。柏林大学一经产生,便对西方大学的理念与实践产生了影响。正如克拉克・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中所指出的那样:“在1852年,当纽曼写作的时候,德国大学正在成为新的模式。科学开始取代道德哲学的位置,科研开始取代教学的位置。”从“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出发,纽曼在知识传授和知识教育层面上,提出了大学教育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智性目的而非道德目的;另一方面,大学教育旨在进行知识的传播而不是着重于知识的创造与提升。

同时纽曼还从大学“传授普遍知识场所”的本质性界定出发,提出大学的基本功能应定位于教学,而不应立足于科研,更不能以科研来代替教学,因此,他提出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功能性定位。在对大学的功能定位上,实际上纽曼是在驳斥为中产阶级建立只提供专业教育的世俗大学的功利主义思想。他明确提出科学研究与教学相分离,既然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就应为传授知识而设,为学生而设,以教学为其唯一功能。总之,在他眼里,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为了使人变得有学问(非研究性),也不是为了工作作准备(非专业性)。也无法使人变得崇高神圣(非道德性)。而是为获取知识作准备(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的培养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纽曼所说的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培养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于一身的绅士。“我们在他身上可以发现到最高度的正直、体谅与包容;他处处替他的对手们设身处地地着想,替他们辨正错误,他对于人类理性的弱点与优点、范围与限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如果他是不信奉宗教的,他高深的见解和开阔的心胸必使他不至于讥刺宗教,或有反宗教的行为;他一定很聪明,所以他虽然无信,却不至流于武断或盲动”;“他视死如归,因为那是他注定了的命运”;“他有很好的修养,不容易受轻蔑言词的冒犯”。可见,纽曼要求大学为社会培养“社会良好成员”,培养通才和绅士。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人才呢?纽曼以其自由教育论、知识的普遍性和完整性理论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为知识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是进行这一教育的重要途径。他反对在大学里进行狭隘的专业教育,用他的话来说,“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日换言之,一个人如果掌握的知识越具有特殊性和经验性,那么他就越没有知识,教育就越不是自由的。他运用“好”与“实用”两者的关系,来论证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用的并不总是好的,但好的却必定是实用的。”两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因为自由教育培养的人有能力马上从事相关的科学和专业工作。

为了实现这种自由教育,除了坚持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外,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

它。思维必须行动起来,半道迎接迎面而来的事实,你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你是为了问答教学而来的。这种教学存在于你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中”。他的理想大学中的学生,不仅要主动、积极、开放、交互式地进行学习,还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他主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分类、对照、协调、匹配、整合等手段,使新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学生的才智增长。由于学生“不可能攻读每一门向他开放的学科”,为了实现大学应提供普遍的与完整的知识的教学目标,他主张使大学成为“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也即让学生生活在“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之间”,强调学生在一种洋溢着普遍知识的益智团体氛围中进行自我教育。

其次,纽曼认为大学不满足于传承知识,如果它自足如此,它就不是大学。“它的目标在于发展人的心智”,纽曼所强调的智力实质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他相信,“一个受过良好智力训练的人能从事任何一门科学或专业。”在他看来,“智力训练最适宜个人发展,最适应使个人承担起社会责任。”它给人带来力量和优雅,使人做好他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和职业,从而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因此,他断言:开发智力是大学的职能,大学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智力,探求真理,并掌握真理。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大学生 创新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尤其是高科技迅猛发展加大了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内涵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及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要改变用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已成为热门话题和研究课题。然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占高等教育研究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大学的培养方案和成功经验,建立系统的、可操作和实施的、效果显著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使之纳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之中,是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存在的现实问题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研究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笔者通过走访江苏创办较早的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了解到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树立新时期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生源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同时,发现民办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首要难题是,我国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存在创新能力较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的毅力、兴趣及创新所需的观察力。由于大学生长期集体生活和学习,这种现象会蔓延扩散,有可能从个人变成集体问题。

2.选修课程开设门类有限。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面向学生开设的通识培养课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开阔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使其建立相对传统知识结构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师工作不到位,教育教学的硬件资源不足等因素,造成公共选修课比例偏低、课源紧张,没有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限制了学生求知欲望,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目前,教师都具备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的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很少,受传统型教学模式影响较深,这些影响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4.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目的性、社会性等特点。由于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和民办身份的两个特殊原因,制约着民办高校教学设施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有些专业的教学设施和基地在学院的发展规划中慢慢得以健全,但仍存在实践时间较短、内容不足、脱离实际、要求不严,不重视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方法上下功夫。导致在校实践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对教学设施和基地不健全的专业来说,只能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和练习,根本无法开展实践训练。

5.大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深度和广度。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外学习和生活中最为感兴趣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笔者从考察中了解到,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还难以承担育人平台,发挥育人功能。其原因是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主管部门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活动开展深度不够,社团娱乐性活动较多,专业性、知识性活动偏少。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思考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须重点突出“创新”。笔者认为,民办院校无论是从社会生存环境压力,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都必须脚踏实地的将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千方百计的为大学生构建创新平台,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应用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氛围是基础。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对于学校来说,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营造一个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处处体会到人文的关怀和温暖。

其次,要营造一个自由的言论氛围,保护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不怕强手、主动参与各种竞赛。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层次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既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给个人和学校带来荣誉及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第四,要营造一个激励的氛围。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解决后顾之忧。

2.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是前提。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因此,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须在深化教学改革及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

其次,要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第三,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保障。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实现信息整合、知识创新的最重要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大学生创新平台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要注重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等活动,成为“进得课堂、下得工厂”的“双师型”教师,这是能够培养好学生创新能力前提和要求。

4.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手段。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努力应克服困难,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专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搭建实践平台。

一是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和提升,校外实践基地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必不可少的。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把所学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是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实训条件。目前,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基础。

5.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关键。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大学生检验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批判能力、领导能力与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与课堂教学有着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层次分明、制度规范、符合实际、扎实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为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途径,笔者依托所在学校,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的建设工作。学院组建科技园这样一个平台,教务与学工、团委共同配合,通过项目立项、评审、进园实施等,充分挖掘了一批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学生。实践发现,建立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是目前条件下,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适应市场的最快途径。要作好这项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的定性和定位。我们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定性为创业与创新相统一,主要承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业能力和创新理念的任务,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勇于创新,追求成功”的环境。定位要做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应是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实战的基地,是教师实践性教学和实战经验积累的平台,是学院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基地。

第二,科学的创建思路与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应坚持专业团队参与、学院扶持与市场化相结合、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三个原则;以学生自愿申报为主,借助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创新训练项目进行意向选拔和培育为辅,确定进园项目;并要成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评审、指导、检查和管理等工作。

第三,配套的保障措施。场地保证和经费扶持是大学生创业科技园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认为,学院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提供专用场地,低廉或免费的提供给各项目组,确保项目运行有固定的场地,从而营造一个创业、就业和创新氛围集中的地方;同时,学院设立大学生创业科技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从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氛围。

五、结束语

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准确定位,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科学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大力提升教师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