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19:1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板书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和技术,是备课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设计,不但能使教学变得有序可循,而且能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明显。可见,只有设计好了板书和设计好板书教学的教案,才能把课上好,把学教好。如何才能如何才能设计好板书及板书教学的教案呢?我是一反常规的设计法,通过下面两个步骤来完成的。第二步,化板书设计为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步: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板书设计
我见过很多教师教学用书里的教案中没有板书设计,而在教案后面附有板书设计,且与教案不配套,这样的板书形同虚设,教师用这样的教案上课时,附在教案后的板书设计是写不在黑板上的,这样的板书设计实属床底下躲雷公――无用,教师应该在上课的过程中,按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把设计好的板书写在黑板上。伟大导师曾教导我们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其实,板书就是个纲,纲出现在黑板上,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才有整体感知和把握,学生在自学时就明白了自己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即通过学习后自己要学到那些知识,懂得什么等。可见板书是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缩影,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检验自学是否达到板书要求达到的目标,
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板书不仅能直观地显现课文的特点、表现手法及写作手段,还能直观地显现课文的脉络,教学设计的脉络,课堂教学过程的脉络。怎样才能设计好板书呢?教师要熟悉课文后,把课文的各部分内容和所含的知识及教学目标,通过化复杂纷繁为简明扼要,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做为板书设计写在教案中,如同教学论文的提纲一样。上课时,教学那个环节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后,让学生概括出所学的主要内容及所获得知识和感悟做为板书写在黑板上,也可以把教学内容做为各个教学环节的自学提纲,先由教师工工正正书写在黑板上,辅导时,再让学生总结出所获得的知识及感悟也写在黑板上做为板书。这样的板书才有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
第二步:化板书设计为教案
板书设计好比人的骨骼,它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概括,教学设计要设计出如何有效地完成板书中的教学内容的方法方式,以达到板书中要求的目标,因此,教学设计好比长在骨骼上的肌肉,板书设计与教学设计骨肉相连,合为一体。教师要把板书做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题纲,写在教案里,然后在各个题纲下面以三维目标为设计理念,选择恰当可行的教学活动的方法方法方式,设计教学,完成提纲中的教学内容,以达到题纲中要求的目标。这样设计出来的教案才层次分明,教师上课才能井然有序,学生学起来才能循序渐进。
最后,我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电化教学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板书和板书教学并非没有用了,而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色、音、像、动画等在课堂上并茂,板书与多媒体一同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研究
我们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很必要的。它要求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还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做了以下实践与思考。
一、小学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第7册第19课《能干的脚》一课时,我是这样研究教学设计的。
【教学过程】
(一)以情激情,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带来一个大纸箱,想不想知道这个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生:想……
师:好,下面我想请同学上来体验一下,把手伸到箱子里面去摸一摸,再告诉大家!谁愿意来……
生:我……
师:(请学生上来)要摸仔细。
生:(摸一摸)(说一说)一只脚。
师:(教师打开箱子,揭示“一只脚”)非常好,箱子里装“一只脚”。“脚”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1:……走,跑,跳……
生2:跳舞……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你们知道: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教师拿手的石膏体)
生:说一说……
生:……
师:嗯!很好,脚的用途有很多,脚与手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能干的脚》——教师揭示课题(板书)。
研究导入新课教学设计意图:教学活动的情感性。为了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美术教学氛围,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1)教学民主,相互尊重;(2)以情激情,以美激情;(3)师生互爱,合作学习。
(二)新授内容,彰显学生自主性学习
师:你们都了解自己的脚吗?谁来介绍一下!
师(授课):请同学们先想一想:(1)不同年龄人有什么特点?(2)不同性别的人,脚又有什么特点?我想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好,谁来回答!
生1:动物的脚比人类的脚更灵敏、更能干、更重要……
师:说得很棒,好,你是怎么认为的?
生2:说一说。
师:如果你注意观察动物的脚,你会发现他们千姿百态、奇特又美丽。刚才呢!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欣赏3张简笔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画分别画的是什么动物的脚?它们在造型、色彩、材质、装饰方面怎样做到奇特又美丽?
1.蚱蜢的脚
师:这是什么动物?
生1:蚱蜢……
师:非常好。(教师揭示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造型的腿?
生2:镰刀形……
师:哦!镰刀形的脚。请坐,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3:三角形……
师:不错,想象力真丰富,还有吗?还有吗?(不同看法)
生4:像……
师:动物的脚是千姿百态,非常奇特。
2.大猩猩的脚
师:再来看,这是什么动物?
生5:大猩猩……
师:可以学一学大猩猩走路吗?(掌声鼓励)
生:表演……
师:(教师揭示图片)什么形状?
生:说一说……
师:运用了哪些色彩、材质来装饰的?
生:毛线、布、彩色卡纸……棕色……黑色……
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颜色来装饰各种各样的脚。
3.鸵鸟的脚
师:这又是什么动物的脚?
生1:鸵鸟。
师:(教师揭示图片)什么形状呢?运用了哪些材料?
生:三角形……卡纸……
师:这只刚劲有力的鸵鸟脚是由哪些颜色构成的?
生:红、蓝、绿……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思路;完整;主次;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30-03
在作文课上,学生往往写事写得不具体,文章也写不长。其原因是思路狭窄,写作的思维受阻,这是学生写作的通病。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能享受思维,教师必须引导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的写作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一、找准材料,明思路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找不准材料,而偏离了主题。所以“找准材料,明思路”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环节。找准材料就是在学生写文章前,先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所写的内容,把它定下来,即要讲清什么。它是写具体的主要方法,但这也是学生感到最难的。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先制作一些图片、幻灯、录像等来点燃学生的思维,其次可通过情景创设来“再现”生活中发生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往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次,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巧设一些找准材料方面的问题,使再现的往事能比较顺畅地说出来,达到预设的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如在教《童年趣事》时,教师可设计几张小时候的爱迪生孵小鸡、华盛顿砍树等图片,并配上音乐,让学生享受着中外名人的童年趣事而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教师可请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为了能使学生能再现往事的思维,并以写具体为目的,明确选出的趣事要表达什么意思,要写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并找出事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等。这样,学生对趣事的“趣”有了更好的把握,对写趣事就有了一定的思路,思维得到了训练,这是把事写具体的基础。
教学案例:
在作文课上写《童年趣事》时,有一学生受到中外名人趣事的启发,结合自己童年的往事,想出了小时候曾给塑料娃娃打针的一件趣事,闹出的一段笑话,使至今想起来还感到可笑。突出了“趣”字,明确了思路。
读幼儿园小班时,一次考试我考了100分,妈妈开心极了,给我买了一个塑料娃娃。这个充气的娃娃戴着一顶简爱帽,穿着一条背带裙,活像电影里的小公主。当时,我真高兴,把那个充气的娃娃当做无价之宝,晚上睡觉,也要它伴我进入甜蜜的梦乡,睡觉也不要妈妈陪了!
爸爸回来了!他听说我考了好成绩,决定带我到绍兴去玩。我有多高兴啊。爸爸驾驶的船刚好走绍兴到钱清的线路。我带上自己心爱的娃娃去旅游了。途中路经华舍的医院,医院托爸爸带五瓶葡萄糖去那里。我最怕打针,也不喜欢挂盐水,但我特别喜欢针筒和输液器,于是我对爸爸说“:好爸爸,你给我拿一只。”爸爸起先不答应,但经不起我再三纠缠,还是答应了我。我拿了一支针和爸爸出了医院。拿了针,当时,我总是想尝尝给别人打针的滋味,但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当我扫兴时,一眼瞥见放在椅子上的洋娃娃。对!就给它打针吧。
我用粉笔和水拌成药水状,用针吸了筒“药水”,没有酒精棉球,我灵机一动,从棉被里扯出一团棉花,蘸了点水。我怕洋娃娃哭,不断地哄它:“乖,阿姨给你打针,不疼的,这样病才会好。”其实哪有什么病,是我自己骗自己呀。我拿了针筒,摇了几下,试试,还行!我用一块棉絮擦了擦洋娃娃的小屁股,然后,我扎了下去,我还哄着它:“打完针,阿姨给你吃糖。”
“啊,洋娃娃,你的病好了,可以吃糖了,瞧!多壮实。我去给你拿糖。”我转身,一看,傻眼了。娃娃呢?娃娃呢?怎么不见了?咦,这是什么?我捡起地上的一张塑料皮,真像那个洋娃娃,是我的洋娃娃。“呜—”我哭了起来。
哭声引来了爸爸,他一看,明白了八九分。爸爸说“:算了,爸爸以后给你再买一个更棒的。”说完,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朋友们,你们看,童年的我是多么有趣啊!
二、确定材料,写完整
在作文课上,教师在学生确定了写作材料后,如何根据文章体裁的要求,合理地找到写作的素材,这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导学生写具体的关键。由于学生在写作时,只看到事物的一个面,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这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受阻。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按不同文章体裁的教学设计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写事的,可从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同时找出同事情有关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如何。写变化的,可从吃、穿、住、行的对比来设计。写景色的,可从春、夏、秋、冬的演变来设计。这为文章写完整提供了一定的写作材料。
如在教《家乡的景色》时,由于题目抽象,要想写好文章,实在是有点难度。对这类题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景色进行有目的地分解成四个季节,因为在不同的季节里家乡的景色是各不相同的,有各自的特色。对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的情趣和爱好也各有不同。通过这样分解,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了训练,文章能写得更具体了。
教学案例:
在一次写《学校的早晨》的作文课上,学生们一时都感到学校的早晨没什么可写,都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找到要写的材料。教师在写前设计了春、夏、秋、冬的学校早晨景色的图片,学生就感到有写不完的材料。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学校的早晨是风景如画,书声琅琅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小说教学;虚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03-0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明确小说虚构的意义――虚构是小说的灵魂。②理解小说虚构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深刻的真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理解人生,把握人生。
学习重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1和2。
学习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2。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糟,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是这样吗?”那人说,“可是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管这段江面的,这儿禁止钓鱼!”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发票本,要记名罚款。 狄更斯连忙反问:“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负责虚构故事的,虚构故事是作家的事业,所以,不能罚我的款!”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知道小说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吗?虚构。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来明确小说虚构的意义、理解小说虚构的真实。
设计目的:激发兴趣,引出本课教学目的。
2.整体感知。(师生一起梳理故事情节)
明确:一个退休了的图书管理员从一个推销员那里买了一本圣书,叫《沙之书》。一开始他沉迷其中,转而开始害怕和逃避,最终他把书放在图书馆的地下室里了。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便于下一步对文本深入探讨。
3.互动解疑。
第一步:学生分小组探讨导学案上的问题:①“沙之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找出对沙之书的描写语段,并说明其特点。②这样的书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③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④你觉得博尔赫斯写《沙之书》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⑤这篇小说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很真?文章中有哪些因素使故事趋向合理性?
第二步: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目的:增强学生质疑问难,交流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教师点拨。下面两个问题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和对教材重难点的解读整合出来的。
方式: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小说以“沙之书”为题,言下之意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我们感觉这本书不存在? 请你有感情地读出来。
明确:异乎寻常的重量、页码很乱、封面和手之间总有好几页、找不到第一页、找最后一页照样失败、页码无穷无尽、一页上印着面具、角上的数字大到九次幂、烧起来无休无止。
教师引导: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无限、神秘)显然这些是虚构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虚构,这篇小说会怎样呢?(无趣味、无意义)
教师点拨:可以说,没有虚构,也就没有小说。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等实用文体的生命,那么,“虚构”则是小说的灵魂。
设计目的:训练学生对作品的细读能力,明确小说虚构的意义。
(2)这本沙之书是虚构的,但给人感觉却像真的存在一样。它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①细节描写真实;②开头部分的几何原理(数学术语,哲学合理性);③第一人称重点;④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有现实价值:象征无限的世界;⑤揭示的事理(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心理)更为真实。
教师点拨:①小说可以虚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胡说八道,作家在写小说的时候,尽可能把虚构的东西写得仿佛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一样,真实和虚幻编织在一起,就像冰融化在水里一样。②所有的这些真实中,最深刻的真实是什么?揭示的事理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设计目的:理解小说虚构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深刻的真实。
5.课外拓展。阅读小小说2001全国卷优秀作文《天堂的审判》(四川一考生) 并思考:这篇虚构的小说,真实性体现在哪里?
主要内容:文章未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凭自己的丰富想象,把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放在一起写,卡西莫多因一生诚信而上了天堂,守财奴葛朗台却因一生缺乏诚信而下了地狱。
真实的事理:诚信是永恒不变的灵魂。
教师点拨:所有的这些想象应该说都没有离开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设计目的:举一反三,加深对“虚构的真实”的理解。
6.总结收获。(学生总结)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内容和手法等方面总结收获。
7.课外作业。(续写下面的科幻小说)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
8.板书设计。
真实(深刻)
虚构(手法)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资源、教学反思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检测、教学反思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 注重非认知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可行的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与方法”中。在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基本上会遵循新课标这一要求。但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认知目标为教学的主旋律,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演绎活动,追求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基本技能的演练,忽视了探究、创新等能力培养的非认知知教学目标。作为基础科学的初中生物学,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资讯已非常发达的当今社会,要获取知识并不太难,而难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转化知识视角,力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真正做到把教学重心从认知目标向非认知目标的转变。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客观上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要制定出层次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通过努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要制订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订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2 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选择高效的教学策略
建构高效课堂教学,应从教与学的关系着手,突出以学生为本,结合具体的学情来设计教学策略。
2.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指挥者为引导者
在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一直倡导新课标教学理念,但或许是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或者教学中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太尽人意。要变教师指挥者为引导者,教学设计就得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诸如如何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程序;如何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如何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并自我反思与评价;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获得学习成功等。例如,文德学校蔡晶晶老师在“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中,就采用了问题式教学,在复习红细胞这一知识点时,她设计了5个问题:① 红细胞为什么呈现红色?② 红细胞形状有什么特点?③ 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④ 红细胞有什么功能?⑤ 如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将会怎样?教师通过把知识点设计成问题串,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种问题式教学就正是变教师指挥者为引导者的具体体现。
2.2 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结构最优化,课堂效果最佳化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个性特征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做到课堂结构最优化,课堂效果最佳化。在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在大比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如翠园东晓分校张多仲老师在“消化和吸收”一课中,课前,她就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实验小组,在学习小肠内壁结构特点时,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名成员将培养皿中的两段小肠剪开,翻开内表面,另一成员将强光手电筒照射小肠内表面,小组成员间轮流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壁,通过各自观察、小组成员间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学会、会学、乐学的情境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2.3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中一项教学技术,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例如,东湖中学肖名胜老师在“消化与吸收”一课中,就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是一颗西瓜子,主人在吃西瓜时,一不小心,连我也吃了下去。在主人肚子里,我经历了一天危险的历程。首先我遇到像轧钢机似的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我压得粉碎;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我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我走了很久很久,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我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么地,我与一些臭臭混在一起;直到主人上厕所时,我才脱离险境。请你帮西瓜种子分析:① 它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② 它在哪里遇到“酸雨”?③ 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④ 为什么许多“朋友”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⑤ “死胡同”是什么部位?⑥ 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肖老师针对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自觉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 精心设计试题,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设计开放的课堂检测
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有一个规定动作,也是创新之举,就是每节课后必须有5 min当堂检测,并把检测成绩纳入到评比成绩中。课堂检测是教学效果的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检测的结果直接反应了教学是否高效的程度。做好课堂检测,试题设计是关键,初中生物试题的设计既要体现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性知识,还要体现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方法性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题量、时间和效率的统一等。例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邓林老师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课中,就设计了如下检测题。
(1) 心脏瓣膜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心室心房动脉 B. 心室心房静脉
C. 心房心室静脉 D. 心房心室动脉
(2) 血液在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分别为( )
A. 1、1 B. 1、2 C. 2、1 D. 2、2
(3) 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 )
A. 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B. 体循环炎症部位
C. 肺循环炎症部位
D. 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4) 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及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① 图中标号③的结构名称是 ,血管F的名称是 。
② 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上血液循环途径的名称。
③ 图中①是指 ,请在图中,血管E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
④ 由于在组织处发生气体交换,使BA处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
这份检测题既检测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特点等有关基础知识,又能检测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通过检测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建构起血液循环的知识网络。当然,一份高效的课堂检测题,最好还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索的开放题,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设计好课堂检测,可有效地反馈与矫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4 理性思考,善于总结,撰写有益的教学反思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的高低。因此,设计一份好的教学方案带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我们的追求。然而,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常常考虑的是“我”如何教,而忽略了教与学的另一面——“学生”如何“学”,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方案的适宜性。从最终目的来看,教学设计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引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与具体的“学情”紧密相连,离开了对“学”的真切关注,教学设计就如无本之木。可以说,高效的教学设计要以对学情的充分研究为基础,正确地把握学情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学情”吗?我们的教学设计离真实状态的“学”究竟有多远?又如何去了解学情?如何基于学情设计高效的教学方案?
事实上,我们在了解并顺应“学”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常常出现误判学情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学”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基于学情分析探索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本工作坊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
二、研究的过程
我们选择了《分数的意义》一课为学情研究的载体。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们普遍觉得“分数的意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理解,教师难教;二是对于分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两次教学,第一次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直观的图形初步认识了分数(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第二次是五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这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有哪些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有哪些影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难以理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能背出概念却不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教师如何依据学情改进教学方案?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做了三轮次的学情调研和教学设计改进,以期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储备,以及诊断出学生建构分数的意义过程中的“真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第一次教学:基于经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为了解老师们平时对学情的把握,我们决定首先由工作坊的李文钊、梁晓红老师等教学方案设计组成员从教师的经验出发,分析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一个月饼:一个月饼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2.出示下图:哪幅图可以用分数表示?哪幅图不能,为什么?
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请学生判断图(1)、(3)、(4)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学生交流: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强调“它们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二、认识“一些物体的”
1.操作:请学生画一画、圈一圈,分别表示出4个月饼和8个月饼的。
2.交流:怎样找到4个月饼的?
教师提问:是把谁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谁是谁的?
教师强调“把4个月饼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并让学生仿说。
3.依照上面的教学程序,学生交流:怎样找到8个月饼的?
4.比较总结:在三幅月饼图中,分别把几个月饼当做一个整体?为什么每幅图的月饼数量不一样,但都可以用来表示?都是,为什么每份的个数都不相同?
5.揭示单位“1”的概念: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都可以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叫做单位“1”。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
三、再探分数,形成概念
1.请学生利用下面的五角星创造一些分数。
2.交流:你创造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把谁当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这个单位“1”的几分之几?
3.概括分数的意义:说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教师总结概括并板书。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概念。
4.认识分数单位
四、课堂练习
课后,工作坊成员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1.学生对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掌握程度怎样?是否需要进行“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的复习?
教案设计组的老师们认为,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时隔将近两年,学生对这一知识已有所遗忘,教学中一些学生不能完整地叙述“表示什么意思?”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有必要进行复习。但也有老师提出,复习用时较长,旧知、新知平均用力,教学重点不突出,怎么办?
2.在学习分数的意义之前,学生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完全不了解吗?
梁晓红老师认为,三年级上学期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发现,学生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有认识的。比如,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家有3口人,我是我们家人数的。”“妈妈买了5个面包,我吃了1个,我吃了。”诸如此类的回答,说明学生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有生活经验的,但不了解有多少学生有类似的经验。
3.教学中教师反复引导学生表述“把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这是为什么?概念背后的隐性知识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分数的本质?
老师们纷纷表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概念中的“单位‘1’”“若干份”学生都不甚了解。教师让学生反复表述“把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无疑是为了强化对概念的记忆,但是记住概念就是真正地理解了分数的实际含义了吗?同时老师们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显性知识——概念的表述时,十分注意隐性知识的渗透。比如,让学生比较三幅月饼图,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相对性,感悟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变化关系。而相比较概念的表述而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更能体现分数的本质,这一点应在教学中进一步关注。
4.单位“1”的教学方式恰当吗?学生理解单位“1”了吗?
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前,学生对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有初步的理解、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也有一些认识,但是对于单位“1”,学生感觉陌生、抽象。因此,对单位“1”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也是重点,需进一步落实。
(二)第二次教学:基于前测分析的教学设计改进与实施
老师们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针对第一次教学研讨中存在的困惑,我们决定在未学习《分数的意义》的班级对学生进行前测,以期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学情,改进教学方案。
前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掌握情况;二是考察学生对新知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感知情况。通过对前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学情有了新的认识。
1.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题一: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请写出相应的分数。
问题二:下图中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你能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吗?
【分析与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一的第(1)、(3)小题正确率达100%。而在回答问题二时,所有的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的意思,明白分子、分母的含义,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使用“平均分”一词来描述。那么,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学生不理解分数产生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平均分”呢?经过将问题二与问题一答题的情况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问题一中的第(2)题只有5名学生填写了错误答案“”,说明这5名学生才是真正对分数的认识不够全面、准确,而其余的学生则是表达不完整,遗漏了“平均分”一词。
由此可见,学生对“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是理解的,建立了较为清晰准确的表象。但大部分学生对用语言准确描述分数的含义还有困难,即由形象的图形感知到抽象的语言表述,学生还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因此,“分数的意义”教学前的旧知回顾环节是有必要的,但针对性应更强,着重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且要规范地表达。
2.学生对新知“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感知情况
问题三:下图中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请在括号里画“√”。
问题四: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吗?试一试。
【分析与思考】问题三的第(1)、(3)小题,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均为100%,再次说明学生对三年级学习的知识掌握良好。出乎老师们意料的是,第(2)小题正确率为96%,只有2名学生判断错误,第(4)小题的准确率也高达66%。可见,对于“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学生虽然还未学习,但已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认为这种情况也能用分数表示。那么,学生是不是确实具备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从而获得分数的意识了呢?我们进而对“问题四”进行了分析,发现92%的学生在表示的时候仍然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只有2名学生表示出了4个苹果、4个三角形、4个笑脸的,还有2名学生表示出了8个笑脸的。可见学生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是无意识的。
此外,学生是怎样对问题三中的第(2)和第(4)小题做出判断的?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意义了呢?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分别选取9名对这两道题做出正确判断的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的话题为“你是怎么知道涂色的部分能用表示的?”结果是大多数学生依靠联系生活经验,凭直觉感知做出判断。比如,“觉得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猜的”“3个中的1个就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意义。可见,认可并不等于理解。
对前测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学生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有所感知并认可,但学生的认知是内隐的、无意识的,真正理解意义的不多。这一学情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分数是由“分”而生的数,起源于“分”,分数这个概念本身就直观而生动地表示了这种数的特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由于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所呈现的图,都是已经平均分好的,学生只需判断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就行,没有经历“先分后数”而得到分数这个动态的理解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做出判断。教学设计应着力于引导每个学生经历“分”的过程,进而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基于前测对学情的了解,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而本次教学设计改进的重点,就放在如何给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先分后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位“1”
1.看图说数。
出示1个西瓜,提问: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出示1盘梨(3个),提问:还能用“1”表示吗?一群人、五个汉堡呢?
小结:三个梨、一群人、五个汉堡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
二、回顾旧知,规范表达
提问:同学们在三年级就认识了分数,能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吗?
(此处做弹性教学设计。如果学生在表达“”的含义时遗漏“平均”一词的现象较多,可出示下面两幅图,规范学生的表达:在这两幅图中,哪幅图更能准确地表达你对“”含义的理解?为什么?)
三、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1.在操作中认识“4个月饼的”:去年中秋节,何老师带来了一盒月饼,要分给办公室的4位老师,每位老师可以得到这盒月饼的几分之几?
分别出示1个、4个、8个月饼图:它们能分别看做一个整体吗?
学生操作,在图中分别表示出1个、4个、8个月饼的。
展示交流学生的操作,讨论:你是怎么找到1个、4个、8个月饼的的?
板书:分数
2.比较总结:三幅月饼图的数量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同样是,这里的1份是一小块月饼,这里的1份是一个月饼,而这里的1份是两个月饼呢?
3.认识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以用“1”来表示,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称为单位“1”。
4.巩固:下面各图分别把什么当做一个整体(单位“1”)?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5.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动手操作,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1.把12个五角星分一分,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到这些分数的?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以学生创造的分数为资源,再次理解每个分数的意义,并教学分数单位。
2.游戏:说分数,拿糖果。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1)请A生拿走9颗奶糖的,B生再拿走剩下糖果的。
提问:大家都拿走奶糖的,老师公平吗?为什么?
(2)请C生拿走这些糖果的。
交流:B生拿走的是,C生拿走的是,为什么都是2颗呢?
(3)请学生说一个分数,自己来拿糖。
本次教学进一步简化了“回顾旧知”环节,使得新知探究前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为分数意义的建立做好了知识准备。教学中强调“怎么分”的活动就是学生动态地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与形式,让学生暴露出认知矛盾并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理解意义,掌握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活动,先体会分数是“先分后数”得来的数,再体会“先分”的价值,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个整体数量多了,先分后数方便而准确,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此外,本次教学除了通过比较三幅月饼图,还进一步设计了“说分数,拿糖果”游戏活动,进一步从三个角度让学生体会分数的相对性:一是“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是不同的;二是单位“1”不变时,不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是不同的;三是单位“1”不同时,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却可能是相同的。这样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本质的感悟。
可是,学生在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环节中,设计了三次学生操作活动:在图中分别表示出1个、4个、8个月饼的。老师们觉得方式雷同,没有突出重点。由前测我们知道,学生在“4个月饼的”和“8个月饼的”上的认知难度是不一样的,学生认识“8个月饼的”要比认识“4个月饼的”更难一些。既然如此,这两个层次的教学如何各有侧重?如何突破学生的认知难点?
再者,由前测中我们知道学生对于“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有生活经验的,有初步的感知。那么,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呢?
(三)第三次教学:基于前测再分析的教学设计改进与实施
为什么学生认识“8个月饼的”比认识“4个月饼的”更难?学生的认知难点是什么?工作坊成员经过再一次讨论,一致认为:分数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个数与总数的关系,忽略了表示份数与平均的份数的关系,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认知上的困惑:8个月饼的为什么是2个,而不是1个?即学生习惯于把一个看成一份,还不习惯把多个看成一份,因此常常误认为分子是几,得到的个数就是几。
同时,我们觉得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学习的最佳起点,利用学生在前测中画图表示的“”作为教学的材料,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走向深入理解。
根据对学情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再次调整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一、回顾旧知,规范表达
出示学情调研中学生表示“”的部分作品:同学们能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各不相同,还真是丰富多样。能不能也用语言说说“”表示什么含义?
(此处做弹性教学设计。如果学生在表达“”的含义时遗漏“平均”一词的现象较多,可出示下面两幅图,规范学生的表达:在这两幅图中,哪幅图更能准确地表达你对“”含义的理解?为什么?)
提问:(1)在同学们的作品中,哪些跟他们说的一样,也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
(2)这些图形都不一样,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可以用来表示呢?
(3)在这些图形中,涂色的部分用表示,那整个图形用什么数表示?
二、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1.深化学生对已有经验“4个物体中的1个也是它的”的本质的理解。
针对学生作品(4)、(6)、(7),提问:这里还有几幅作品,其中的一份也能用来表示吗?
学生均表示认同。教师追问:明明是1个苹果,你们怎么也用表示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原来,同学们是把4个苹果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此时这1个苹果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用什么数表示?
提问:为什么也选择用表示?
学生比较、交流:作品(1)、(2)、(3)、(5)和作品(4)、(6)、(7)都可以用来表示,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认识单位“1”: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以用“1”来表示,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称为单位“1”。
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
3.在操作中认识“8个月饼的”:去年中秋节,何老师带来了一盒月饼(8个),这8个月饼能看做单位“1”吗?何老师要把8个月饼平均分给办公室的4位老师,每位老师可以得到这盒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活动:在图中表示出这盒月饼的。
展示、交流学生的操作活动。交流:你是怎么找到8个月饼的?
板书:分数
讨论:为什么的分子是1,同学们涂的却不是1个,而是2个?帮助学生明确里的“1”表示的是1份,而不是1个。
4.比较深化,感悟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李老师也带来了一盒月饼(4个),平均分给4位老师,猜猜每位老师可以得到几个月饼?(个、1个、2个、3个……)为什么都是一盒月饼的,得到的个数却有可能不一样?
5.巩固:下面的各图分别把什么当做一个整体(单位“1”)?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6.概括分数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深化对分数的认识。(与第二次教学环节相同)
本次教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学材料由教师提供改为由学生提供,这些材料正是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之前的生活经验。因此,把学生的画图作品作为教学的材料,就是把学生的经验带进了课堂,学生利用材料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或同伴经验的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逐步由内隐走向外显,由感知走向理解,由生活走向数学。同时,把感悟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看到分数源于分,在平均分的情况下,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深化学生对分数本质的体验和感悟。
三、反思与启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在收获的同时也有了进一步的反思。
1.对学情的研究显然不仅应局限在课前,如何在课中、课后读懂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在课后读懂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本次学情研究是以南宁市某城区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那么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的学情又会有怎样的差异,如何依据差异做出教学设计的调整,值得我们思考。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教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是以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二章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为例,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78-02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中学会相应的知识点。案例的设置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1)教学案例应该与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选择教学案例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讲解某个知识,与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2)教学案例应该是学习者所熟悉的。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充分了解学习者是否熟悉这一案例,以免陷入无限举例解释的圈子。例如: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中课本导入环节选择的是杨叔子打猪草的例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猪草,有的学生对猪的认识都不深,面对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案例。
(3)教学案例最好不要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们思考班主任平时是怎样得知学生表现的,并展示了一张班主任从门后面偷看学生情况的图片,这样也许会使学生感兴趣,但是,会不会影响学生对班主任的印象?所以,教学案例还应该注意传递正能量。
二、案例教学法实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然后一一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这样一种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①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②学生在获取信息时能够正确地定位信息需求并且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获取到相关信息;③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其教学案例的设计如下。
1.课堂引入
展示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找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这首诗歌说明生活中到处都存在信息,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引出本章学习内容为信息获取。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师用“大武汉春秋”这个笑话(易中天和于丹都是在《百家讲坛》上的名人。易中天说:“我出了一本新书,叫做《大武汉春秋》。”于丹却说:“老易出了这本书,我只看书名就知道是本科幻小说,武汉哪里有春秋啊?”)来说明武汉天气变化无常,那么获取明天武汉天气是很有必要的,然后让学生思考获取武汉天气信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看天气预报、看报纸、打电话以及网上搜索等方法,说明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学会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让学生回答最想采用的方式,为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引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定位信息需求
展示《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宣传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穿越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穿越了会是什么情况?假如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穿越,但机会只有一次,你应该做哪些准备?通过学生的回答(想好自己穿越到哪个时代的哪个时间,什么地点,那个时代的情况,然后再搜索相关信息),教师总结怎样定位信息需求:考虑时间、地点、内容三个方面。
4.选择信息来源
教师提问做好穿越准备,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取到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而引出信息的四种来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的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并让学生尝试分析各种类型信息的优缺点,教师再总结。最后教师再将话题引向媒体(以电视、报刊、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因特网为核心的新媒体),让学生对媒体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5.确定信息获取的方
教师询问学生:班主任平时是怎样得知你们表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观察法、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网上搜索等。
6.评价信息
教师先告知学生评价信息的几个角度,然后通过几个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信息。其中,以香蕉和苹果的例子(我想要一根香蕉,可是你却给了我一车苹果,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是,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来说明相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以《我是歌手》这一热门节目引导学生想想平时是不是收到过“《我是歌手》栏目组”给出的中奖彩信(展示两张中奖彩信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信息的真伪,从而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这个方面来辨别信息的真假;以兰德公司在朝鲜战争中预测到“中国将出兵朝鲜”但美国军方没有采用的例子说明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最后,以孙悟空的图像结束本节课,希望学生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正确地评价信息!
三、教学设计反思
本设计采用教学案例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的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本教学设计也是几经修改,第一次是想通过一个“请带我到______旅游”为话题进行探讨,贯穿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但发现这样做难度很大,学生兴趣可能也不会很高,所以,又一次修改:通过天气的例子引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然后,一一剖析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使用不同的例子。在第一次讲课后发现学生兴趣不大、配合度不高,又再一次修改,增加了一些比较有趣的话题,尤其是引入了穿越这个热门话题。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教学效果较好。这也说明教学法在设计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备好一堂课,让学生爱学、乐学,这样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王维哲,朱永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0,(04).
【关键词】 课堂 动态生成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95-02
一、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更是一个动态生成、创造与发展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不同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方案、轨道进行,相反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奇特、富有个性的鲜活内容。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开发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及时调整预设内容和教学行为,不仅可以化解教学矛盾,而且还可以化尴尬为契机,让课堂更加精彩。
《圆的认识》是我在校际联合体的教研活动中所执教的一节研讨课。课后领导的评价更是让我切身体会到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教学例1之前,我给学生播放了在网上收集的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在学生对圆的形状和曲线特征有了感性认识后,我叫学生用自己所带的工具在纸上想办法画一个圆,然后再叫学生汇报他是用什么画的圆:
生1:“我是用圆柱形的筒描摹出来的。”
生2:“我是用透明胶里面的圈画出来的。”
生3:“我是用茶杯盖描出来的。”
太好了!预设的用不同实物描摹画圆的方法出来了,我不禁暗自窃喜。“同学们真棒!会从生活中找出不同的物品来画圆!”正当我喜滋滋地准备按预定的“轨道”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时,黄鑫同学突然大喊一句:“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由于平时的课堂我都鼓励学生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倡导解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学进程被突然打断这种情形我已司空见惯,而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能应对自如,所以听到黄鑫说还有别的方法时,我不假思索,大方地请了黄鑫来汇报他的方法。
“我是用圆规画的圆,只要固定圆规的一个脚,另一个脚绕着画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把我第三环节要讲内容都讲了出来,该怎么办呢?是趁势利导,马上调整教学环节,将后面的内容提前讲?还是按原来的设计进行?如果在平时,我肯定选择前者,但今天有领导听课呀,万一调整了教学设计,乱了手脚怎么办?更何况这节课是昨天下午临放学时领导才通知我上的,因此教案和课件也是连夜才赶出来的,还不熟呀!我不敢冒这个险,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哦,黄鑫同学通过预习还知道用圆规可以画圆,这一知识等会我们就会学到。现在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圆各部分的名称吧!……”
就这样,我把黄鑫同学的方法,也是最科学的画圆方法“打”了下去,继续了我的下一环节。而黄鑫同学呢,则不甘地坐了下去……
片段二: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时,我安排了一项动手操作活动:“把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此项活动,旨在通过折一折,让学生对直径、半径和圆心有一个逐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在揭示它们的概念。)
生1:“我发现怎么对折这个圆都可以完全重合。”
生2:“我发现几次对折后,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蓝天同学:(这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学生)我发现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刚好是刚才所对折的折痕,也就是圆的直径;圆的直径有无数条,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也有无数条;圆的大小是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的。所有的直径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的圆心。”
哎呦!好蓝天同学,直径、半径和圆心的概念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不就是老师叫你们动手操作后逐一想要揭示的吗?你一股脑儿就给我讲了出来,那我后面精心设计的探索性问题以及直径和半径关系的探索活动不就白费劲了吗?如何是好?蓝天同学的发现和归纳太出色了,我不能不理不睬,这样会扼杀了他的学习和探索热情,但怎样才能将他的发现和我的预设连贯起来,做到既尊重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使我的课堂前后不脱节呢?稍作停顿后,我决定冒险一次,顺着蓝天的思路,及时调整原来的预设,将“先探索后结论”改为“先结论后验证”,走一步算一步。“蓝天同学真棒!有那么多的发现。但什么叫做直径、半径和圆心?判断是不是直径或半径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56~57页,仔细阅读,然后与同学交流。”
不久,教室响起了窃窃私语声。全班汇报的时间一到,同学们都纷纷举起了小手。
“我认为判断是不是直径或半径,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通过圆心。”
“我认为直径不仅要通过圆心,而且两端都要在圆上。”
“还有一点,不论是半径还是直径,都是线段,而不是直线或射线。”
“我通过测量,知道了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我是通过刚才的折痕,以及半径和直径的概念,知道了两条半径刚好组成了一条直径。”
……
多么精彩回答呀!我又一阵暗自窃喜:原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地调整教学设计,同样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一知识的获得,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发现,来源于学生的探索实践和交流。再回头看看蓝天同学,他的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我真为自己这一次的“冒险决定”暗自叫好!
三、案例回眸
回顾这堂课,我对两位有超前意见的两位同学的不同处理:黄鑫同学“超前用圆规画圆”,我为了换取教学的严谨与流畅,漠视他的方法,使得他“不甘地坐了下去”。(更有甚者,后来听听课的老师说,为了得到大家的肯定,黄鑫同学竟然舍弃几分钟的听课时间,教旁边的同学画圆!)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处理方法呀!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师生互相促进、互相接纳的过程,我竟然漠视学生的不同思维,不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但可喜的是,在对蓝天同学“超前发现”的处理上,我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将“先探索后结论”改为“先结论后验证”,并因势利导,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交流中获得了知识,而且还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真不愧是一种明智的处理方法。
四、案例反思
传统的教学,过分地强调预设与封闭,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预设的标准答案,精心设计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结果造成课堂教学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没有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藏在瓶子里学习”、循规蹈矩的“乖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纬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因此,课堂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外的新信息,新情景、新思维和新方法。教师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引用叶澜教授的话),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妥善处理教学与预设生成的关系,才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1. 正视意外,给意外喝彩。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课堂上随时会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意外的出现,证明了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舞台是宽广的,学生有了创造的苗头;意外的出现,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机遇,也使教师有了自由发挥的天地。因此,面对意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回避意外,正视意外,给意外喝彩,给意外正名,善待意外。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课堂才会涌动出生命之花。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实践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地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
首先,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内化的主体,是新旧知识的主动联结者,并不是受老师或家长刺激后被动接受。而作为教师,我们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是向学生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前后所学到的知识。
第二,建构主义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与学习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其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且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回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又体会了建构主义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的应用,笔者也试图将这一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设计中,所以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课文《搭石》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我在解决生字词、朗读课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搭石是如何联结着故乡的小路,如何联结着乡亲们美好情感的?”回答第一个问题很容易,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出“由于秋天天气变凉,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回答第二个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会纷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这些句子能够很好地体现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比如第二段的第四句,体现了上了岁数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很强的责任感。第三段体现了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第四自然段体现乡亲之间礼让、关怀、孝敬老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等。学生从这些细节中能够体会乡亲之间那种淳朴的民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尊重的美好。
从这个设计中,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教师并没有告诉他哪一段哪句话体现人性美,完全是学生自己从课文的细节中体会到的。此外,设计的这个总问题是来自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在学习完课文,然后回顾全文时,很容易发现,课文是按照分―总的结构写的,在分写时,一定要注重细节描写,所以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建构主义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发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到的知识是经过自己思考或小组合作获得的。笔者通过看名师教学实录,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法,并将它运用于教学设计中,让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这也是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最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黄飞莺.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朱虹.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初探[J].科学之友,2010.7
[3]关闳.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8.4
一、高效课堂要精心设计导语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语的设计是否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关系到这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是否能把学生引入课堂的关键。我们在导语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设计《“神童”的秘诀》的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童”的秘诀》第一自然段,知道“神童”就是刚刚五岁半的(),大家称他为神童,是因为他年纪(小小),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神童”多么令人兴奋的赞赏!你们想不想成为神童?想不想知道神童的秘诀是什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教师在讲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节课在即将结束时,教师把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学生提出建议、发出号召等等,使本课的教学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神童”的秘诀》的结束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奋。’我们有很多学生和一样,我们既有很好的一套学习方法,又非常勤奋。老师相信同学们只要做好这两点,在我们班这些同学中也会出现很多的神童,你们有信心吗?”异口同声回答着,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高效课堂要优化教学环节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我们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很好的抓住切入点,进行充分设计教学环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我们在精心设计课堂是要注意合适的信息量、训练量,思维量、使我们课堂教学策略更有效。老师要做到精讲、逻辑性强、表达准确、条理清晰、讲解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该放则放,观察学生是否能发现问题,如果学生能发现问题要让学生说出来,不包办代替。老师要注意针对学生有疑问的重点去讲,讲解透彻,要切中要害。如在《吹泡泡》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们对吹泡泡并不陌生,已经身有所感,我就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玩的过程,仔细读课文,找出“放,加,和弄,蘸、扇”等词语理解吹泡泡的过程;而描写泡泡的美时,学生已经很快就能找出相应的词语,因为那些泡泡就像是在他们眼前一样。
三、高效课堂要巧妙设计提问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务实的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很好集中他们课堂注意力,能很好引导他们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使他们通过自己大脑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充分提高学习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课堂问题,我们应该在备课时要精挑细选问题,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要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注重问题重要性。《“神童”的秘诀》一课教学重点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诀是什么。在导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找出神童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学生快速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奔主题,找到神童的秘诀。然后围绕着这个秘诀,让学生画出是怎么做的?学生们找到了“一边……一边” 高效课堂“ 入迷”等词语句。这样的详略得当的教学设计,省时高效,突出重点。
四、高效课堂要重视习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过去有一阶段时间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打破常规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写别人所未写。这样不断地积累佳句美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提升。
五、高效课堂要优化学习方式
在高效课堂教学别是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自主探究和作学习要相互结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也要提倡学生合作学习。我们要把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在讨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策略,教师所做这些工作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中我提出问题:“你觉得使用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好,好在什么地方呢?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打算怎样做?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学生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谈学习的方法,说自己的打算,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高效课堂要塑造健全人格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以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历史积淀,为塑造完美人格提供了文字基础和精神条件,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将塑造健全人格纳入语文教学之中。
如《一夜的工作》《群众也在淋雨》等篇目中的人物形象更闪耀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群众的美好品质。教师可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采用多种教法,诱导学生形成对祖国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积极品格,就会储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改变,能正确正视自己。学生们乐在其中,他们才能体验美,发掘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声乐训练;教学设计
一、识学情
从知识储备上看:通过半年较为系统的学习,学生对于基本音乐知识有一定得基础,掌握了一定得声乐演唱理论与技巧,也有一定得舞蹈基础,为本课的歌曲演唱学习与创编节目都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上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往往存在会唱不会教的问题,运用技能与创新能力需要加强训练。
二、说教材
1、教材优点:我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谢莉莉老师主编的《音乐》(基础版),该教材力求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降低声乐部分难度,加大幼儿歌曲比重,突出就业导向,很好地诠释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2、课程地位:声乐训练《故乡的小路》选自第四单元声乐部分的内容。声乐课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重要的技能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材处理:我们不但提倡用好教材,更要追求用活教材,所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学情及就业去向,我将幼儿园教师实际的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当中,将本单元幼儿歌曲《娃哈哈》移到上节课,在本课中让学生进行小型做课展示。
4、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要求,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理念,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正确的歌唱理论、气息的支持原理、喉咙打开、咬字吐字、高位置发声方法。技能目标: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学习演唱歌曲,能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将歌曲情感处理到位。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热情,通过角色扮演、分组创编发展自身的职业素养,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感,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5、重点、难点及关键:通过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知: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学习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并能争取分析作品,把握歌曲的情绪情感。难点是:歌曲的弱起节奏的掌握,变音的音准把握。关键是: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做中学,通过真实的职业任务的布置,分组创编,为学生积累创编经验和表演经验。
三、述策略
根据学情及教学目标,秉承“做中学、做中教”理念,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技能技巧,体验了实践的乐趣,发展了自己的职业素养。本课通过布置学生角色扮演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模拟训练复习儿歌,激发学生的艺术情绪,然后进入声乐基础训练,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情景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视听结合学习歌曲,最后通过真实任务的布置,分组创编表演歌曲小合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学生舞台表演经验,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发展自己的职业素养。教法:情境教学法、视听结合法、任务驱动法。学法:听唱模仿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
四、解过程
(一)情境导入。利用5分钟的时间,设计我是“我是小小老师”环节,由一名学生提前备课,做老师试讲,其余学生扮演幼儿园小朋友,创设幼儿园课堂教学情境,复习上节课所学儿歌《娃哈哈》。[设计意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弹唱跳的技能技巧,更要有有教授课程的能力,我通过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幼儿园教学情境,每节课学生轮流做老师,即复习了儿歌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提升了职业素养,同时通过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艺术情绪,让学生从身心两方面都预先进入到声乐演唱的状态,为后面的课程内容做好铺垫。
1、基础训练。呼吸练习:张大口呵气练习。要求:像打哈欠一样软腭上抬,下巴下放,喉咙后拉,吸气鼻翼张开。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学生感受到歌唱的气息并不神秘,使学生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找到歌唱时喉咙的感受。
2、哼鸣练习:要求:气息保持深呼吸的状态,均匀地向上流动,腰围有明显的支撑感,嘴里有含半口水之感,眉宇间有振动感。
3、发声练习:要求:气息流畅,喉部放松,口腔打开,声音统一连贯。
(二)学唱新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组关于小路的图片,启发学生,提问学生看图片中反应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感受?进入对故乡的小路怀念的意境。展示歌曲的歌词,启发学生为歌词添加题目。
(三)拓展任务,合作创编。
1、在学生熟悉演唱歌曲的情况下布置任务:六一儿童节到了,为幼儿园的文艺演出编排一个节目《故乡的小路》(可以是教师节目,也可以是幼儿节目,形式自拟)要求:分小组创编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编排类型,并适当编排动作。
2、检查创编:竞赛中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本环节采取学生分组演唱表演,相互观看、学习,巩固歌曲,提高舞台表现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开阔创编思路,教师点评,给予肯定,使学生体验创编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四)迁移任务,课后作业。我一直很重视作业布置,我认为作业属于课堂知识技能的迁移,我希望作业是丰富多彩的。
五、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06-01
摘要:树立正确的数学知识观,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文主要探讨内容。
关键词:双向构建;优化;新数学概念
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实践及数学探索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得到解题快乐,增强求知欲,树立自信心。”因此,树立正确的数学知识观,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广大教师应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知识观
正确的数学知识观是什么呢?纵观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根据加涅的知识观,即数学知识是客观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是可以通过教学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内部加工过程,从而使学习者更容易获得知识、累积智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则强调数学知识是发展变化的,是学习者与环境双向构建的结果,反对知识客观存在的观念和外部事件作为促进学习发生的方法,而是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个人建构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主观知识和概念,使得他们与社会所接受的知识和概念相适合。”
究竟哪个正确或更好?实质上两种知识观是由哲学层次认识论的不同所造成的,前者倾向于客观主义,后者倾向于相对主义,它们都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念,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我们认为应当将两种观念互补,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经历教学觉醒树立这样一种理解,即数学知识是客观知识与个人建构、社会建构并存的状态,并在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上趋于融合,并深切体会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有关数学知识主张,即“数学是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活动始终是建构性的。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已经形成的系统。”
树立正确的数学知识观意味着数学教育主体的回归,意味着对数学教育真正的理解和诠释。
二、优化教学设计
1.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使用计算机,学生能解决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机把教师解放出来,去完成只有教师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与学生一起去探索、猜想。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画图的手段,它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去表达数学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可拓宽学生学习的方式,如通过网上交流,能使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同时也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方便,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根据学习任务,利用学习课件或现代学习工具(如《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等)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甚至可能取得创新成果。因此,在数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中要充分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猜想论证、探索与推理、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解决、计算与检验等,以加深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学生有为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与此类比,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可以“不教而学”呢?如果是这样,哪上课讲什么呢?
先打一个比方:假定一个数学老师只会做一道数学题,那么他会觉得解这道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他会非常详细地讲解每一步;假定一个数学老师只会做两道数学题,那么他会觉得解这两道题时所用到的共同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而他在讲课时就会重点讲授这些共同的方法,这位老师如果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讲解这两道题,他所需要的讲课时间也许并不比第一位老师多;……依此类推,一个教师会解决的问题越多,他就越能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本学科的知识,要讲的东西就会越少。
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主干知识。更为形象地说,传统备课我是在做“加法”,现在的备课我是在做“减法”。因此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三、优化教学过程
1.研究课本例题、习题,发挥其功能作用。
例题是解题最规范的解答过程,它和习题一起控制了教材的深度和知识辐射范围,课本例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精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例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处理好例题是落实知识到位的关键一步。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对例题的处理采取一看、二议、三评、四挖的教法。例如: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pn+q其中p、q是常数,且P≠0,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如果是,其首项与公差是什么?此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揭示等差数列在公差不为零时通项的性质,即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pn+q (P≠0)即a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这一性质对解决许多与等差数列有关的问题是非常有用的。
2.教学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发展规律。
认知发展,要经历多种水平,多种阶段。教师的教学要设计有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可接受性。
(1) 所谓直观性,虽然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由具体运算进入了抽象运算阶段,但是即使他们在整体上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抽象运算的水平,在每个新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仍然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仍采用具体或直观的方式去探索新概念。中学课本的设置都是从特殊性到一般性,从具体到抽象,教师需要在直观性的驾御上做些科学的合情创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电脑等多媒体的应用为利用直观广泛性,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模型、动画,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为抽象思维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