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 21:5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经验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县采取八查八看的方式,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有效规范工作程序,完善项目工程资料,及时跟进认真开展监督检查,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审查项目立项审批资料,看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是审查标书文件等资料,看标书文件编写、方案制定、评标办法等是否规范完整、符合规定,是否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发标开标时间、会议议程、参会人员、监督机构的确定等是否合规合理;
三是审查信息情况,看是否按规定在四报一网上工程项目招投标信息,是否按规定在县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网上公开项目工程各环节有关信息;
四是审查招投标整个过程,看发标投标全过程是否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投标企业、项目经理是否具备相应资格,招投标工作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程序是否完备规范,评委确定及评审活动是否客观公正,机构、勘察、设计、监理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相关监督部门是否全程参与,工程招投标活动是否存在串标、围标、泄露标底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项目管理实施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招投标过程中是否存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违法干预招投标、为亲属朋友介绍承揽工程、谋取单位和个人利益以及贪污受贿行为;
五是审查标后工作程序,看是否按规定公开公示招投标结果,合同的签订是否与标书一致,工程价格、质量、工期等是否按招投标结果如实载入合同;
六是审查工程建设整个过程,看是否存在转包或变相转包等不良行为,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以劣充优等现象,是否存在随意变更工程设计、增加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等行为,施工期间项目经理、监理是否充分履行职责,建设单位负责人及负责施工人员是否存在等不良行为;
七是审查工程资料,看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材料采购等工程资料是否齐全并按规定整理存放;
八是审查资金拨付情况,看是否建立工程专帐,拨款、付款及结算等是否按规定执行,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截留工程建设资金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一、培训背景:
在近一个学年的时间里,去年新进人员已经基本熟悉和掌握了所在部门的工作职能,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并且凸现出了一批较为优秀的人员。在新一届学生会领导班子即将换届的时候,为加大校学生会学生干部的梯队建设,完善校学生会干部层面的多元性,特策划此次培训。
二、培训目的:
将一年来表现较为突出,能力较强的学生会部委,统一组织安排培训。使其在办公职能,处事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人员,推荐成为各部门副部级以上储备干部。
三、培训安排
1、理论知识学习。(4月23日—30日/5月10日—15日)
2、策划强化训练。(5月1日—6日)
3、虚拟职务锻炼。(5月10日—15日)
4、工作经验交流。(4月29日—5月21日)
5、培训心得总结。(5月21日)
四、具体安排
1)、人员推荐:
1、由各部门自主推荐两到三名09级大一部委至人力资源部汇总。
2、被推荐人填写个人材料交人力资源部后由部长会审议。
2)、推荐人员范围:
所有在编的校学生会部委(原则上不包括08级及以上年级成员)
3)、理论学习:
1、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在图书馆查找相关培训书籍,记录下详细书目,在部长会上审议决定。书目内容要求包括公文书写、人力资源管理、社交礼仪、为人处世等方面书籍(附件1)
2、每天晚上7:00—9:00统一安排在图书馆进行理论自修。
3、每一阶段自修结束后,本人需在两天内提交一份20__字以上的读后感,读后感一式四份,分别交至主席团,秘书处,人力资源部,所在部门。
4)、策划强化训练:
1、根据校学生会日常工作开展及各类活动制定三到五套活动计划。
2、策划要求格式正确,考虑周全,内容充实。
3、所有培训人员在制作完成策划以后,写一份自我评价,要求出现对自己策划案的优缺点分析及认识。
4、策划案及自我评价要求一式三份,分别交至主席团,秘书处,人力资源部。
5)、虚拟职务锻炼:根据人员所在部门,要求其以部长的身份,出台一套部门管理办法,活动开展构想,部门工作计划等。
6)、工作经验交流:
?1、参与每周的部长会议,在正常工作会议结束后,参与工作讨论及提问。
2、培训结束后一周内,提交一份经验交流心得,心得一式四份,分别交至主席团,秘书处,人力资源部,所在部门。
7)、培训心得总结:在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培训人员需要提交一份培训心得总结,要求出现对培训的各个项目中的收获,自我剖析,对所在部门,校学生会新的认识及个人构想。
五、培训执行:
1、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开展此次培训及考核。对于无法完成培训工作计划的培训人员,取消培训资格。
--声明:()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节能降耗作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龙游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先行、项目推进、重点突破、政策配套”的总体思路,以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施节能降耗,促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下降5。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明确思路
节能降耗的核心是引导企业依托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企业发展水平,重点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理清思路,对此,我县先后委托或组织编制了《龙游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龙游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龙游县集中供热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通过规划编制,一方面在反复征求企业意见的同时,提升企业的认识,明确节能降耗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空间布局、资源整合、项目设计、推进时序上理清思路,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大力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区域生态产业链。
二是设计载体,推进项目
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推进,主体是企业,关键是项目。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每年安排一批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加强服务,及时协调,大力推进企业实施节能降耗,重点抓好三类项目:一是清洁生产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近年来,全县14家重点清洁生产企业共投资6650万元,实施清洁生产方案391个,每年可节煤20030吨,节电1886万度,节水526万吨,减排COD、SO2等污染物20以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二是节能项目,以废物、废料、废旧物资的合理利用为重点,着力推进一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节能工程,绿得公司通过建设综合节电、节约蒸气、废气废渣回收利用等项目,年节电达到280万度,节约蒸气折标煤5127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0,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下降率为85,固废排放下降率为82。三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结合龙游产业特性,推进一批企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浙龙山建材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内先进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成总装机2×3000千瓦的纯余热发电项目,为公司解决了1/4的用电量,年节电支出近1700万元,既充分利用资源,缓解了电力矛盾,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节能降耗工作,重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结合龙游发展现状,着重从区域、产业两个层面循序推进,以点带面。一是从区域上,突出龙游工业园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创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高新技术立区、环保绿色建区、精品特色兴区”理念,严格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坚持环保一条红线,在产业、项目的引进上从严把关,杜绝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项目入园建设。同时通过项目科学布局,推进产业空间集聚,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努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二是从产业上,重点围绕水泥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能耗产业,大力推行节水改造、节能变频、纯余热发电等技术,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形成了绿得农化、恒达纸业、腾龙竹业、青龙山建材等一批节能典型示范企业,并进而推进了整个产业的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加强领导,完善保障
节能降耗工作即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当前一项相对薄弱的工作,为全力推进这项工作,近年来,我县先后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电力迎峰度夏工作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完成。同时通过加强组织协调,提高电力、煤油利用效率,在用电上,通过争取电力部门支持网架配套改造,提高电力输出能力,同时通过实施科学的接用电方案,合理调配电力供应,引导企业有序组织生产,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建立煤、油供应应急预案,加强对煤、油市场供应的预警,合理配置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制订《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2006年度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行动方案》、等政策意见,充分体现政府导向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对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省绿色企业等给予资金补助。
但
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力推进节能降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主体发展理念上,与节能降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下步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05年下降20,年均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强度下降30,年均下降6.8。我县准备组织实施“1479”工程,即到2008年,创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浙江龙游工业园区、示范企业4家——绿得农化、恒达纸业、腾龙竹业、青龙山建材,实施7个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完成9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审核。并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编制节能降耗规划。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充分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深化节能降耗规划编制工作,立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挥,明确阶段性节能工作具体目标,并纳入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之中,全力推进。并通过规划带出一批项目,加快能源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全力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能源节约工程,继续鼓励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电厂等能源开发工程,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改造。二是清洁生产工程,以减量化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继续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造纸、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材的开发和生产,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有序推进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三是切实抓好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节能降耗是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加速阶段,即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要素资源紧缺的背景下,要坚持政策规范和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抓好龙游工业园区的试点,根据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创建要求,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从而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严格把握产业发展导向。要结合龙游产业现状,根据金衢丽产业带和钱塘江流域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明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工业布局,严把产业门槛,重点打造特种纸和竹板材两大制造基地,加强培育和提升。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决策咨询制度,着力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专用机械、绿色食品等新型产业,严格控制高能耗、有污染产业发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能源替代、“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回收处理等先进技术。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完善落实现有政策规定的同时,探索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479”工程的建设。对实施节能降耗工程的企业,在供地、供水、供电、信贷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工作。
《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力推进节能降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主体发展理念上,与节能降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下步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05年下降20,年均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强度下降30,年均下降6.8。我县准备组织实施“1479”工程,即到2008年,创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浙江龙游工业园区、示范企业4家——绿得农化、恒达纸业、腾龙竹业、青龙山建材,实施7个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完成9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审核。并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编制节能降耗规划。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充分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深化节能降耗规划编制工作,立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挥,明确阶段性节能工作具体目标,并纳入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之中,全力推进。并通过规划带出一批项目,加快能源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全力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能源节约工程,继续鼓励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电厂等能源开发工程,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改造。二是清洁生产工程,以减量化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继续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造纸、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材的开发和生产,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有序推进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三是切实抓好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节能降耗是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加速阶段,即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要素资源紧缺的背景下,要坚持政策规范和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抓好龙游工业园区的试点,根据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创建要求,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从而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严格把握产业发展导向。要结合龙游产业现状,根据金衢丽产业带和钱塘江流域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明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工业布局,严把产业门槛,重点打造特种纸和竹板材两大制造基地,加强培育和提升。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决策咨询制度,着力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专用机械、绿色食品等新型产业,严格控制高能耗、有污染产业发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能源替代、“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回收处理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评价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38-03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级的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1-2]。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带动下,作为培养医学专业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自2009年起,开始启动实施“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了解学科前沿、锻炼实际才干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了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现总结我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1 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组织形式
1.1 总体指导原则
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秉承“自由申请、导师指导、择优资助、立项管理、严格验收”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从课外学术研究、实践创新、信息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申请,进行有益尝试。选题力求充分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性原则。课题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批准立项,划拨资助研究经费。
1.2 合理的监督机制
为了促进课题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课题立项批准后,课题组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项目组定期填写研究活动进展情况和科研体会,导师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每月对研究活动作出评价,并给出书面意见和建议。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组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中期研究工作报告,学校将根据项目的实施时间,组织中期抽查。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要撰写项目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1.3 适度的奖惩办法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办法。验收成绩合格的项目(含优秀、良好、合格)可按规定报销课题使用全额经费。验收成绩为“不合格”或 “项目取消”的项目取消课题经费资助。参加国家、市级等各项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课题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课题组成员在年终评功评奖、优秀学生评比、免试研究生、毕业留校等方面,优先考虑。
2 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一个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课题是一个创新项目成功的前提[3],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首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9~2011年3年的统计数据(图1),从立项课题的研究方向上看,平均每年基础科研占31.3%(蛋白质表达、细胞器功能及作用机制,基因表达、致病体鉴定、纳米材料、组织损伤及保护等);临床科研占27.3%(研究疾病治疗、临床检验和疾病发生机制等);药物研究占12.6%(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合成、药物成分分析等);管理及人文类研究9.2%(系统研发、教学改革、培养状况调查等);特色医学研究8.4%(保护研究等);中医5.8%(药物活性、纳米材料、医疗设备研发等);护理5.3%(康复、健康调查等)。
各选题紧扣相关学科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反映了学生积极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及进展,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特点,考虑到科研工作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了选题范围过大,无法完成,又注意防止研究面过于狭窄,缺乏空间,使所选课题合理可行。
3 科研创新硕果累累
2009~2012年,3年内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共立项260项,其中重点课题59项,面上课题201项。绝大多数课题能够按照立项计划进行,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为文章,获奖,专利和总结交流等形式。
3.1 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在形成的文章中,研究性论文占绝大多数,其实验方法科学,数据真实;综述性论文观点新颖,文章逻辑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反映了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扎实的科学实验基础。所发表文章质量相对较高,以2009年为例,在已发表的16篇文章中有7篇为核心期刊,有3篇文章发表至SCI收录期刊,最高篇影响因子达5.0分以上。
3.2 获得数项奖励与专利
在创新课题的带动下,学生们先后获了众多科研成果奖励。以2009年为例,有7项课题分获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奖励。其中3个项目参加首届全国医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分获三等奖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荣获市选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参赛并获此殊荣。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级,市级等各类学术会议,并对各自创新课题展开热烈讨论,广受好评。同时课题组成员注重成果转化,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数余项。
3.3 重视总结与经验交流
绝大部分课题组重视科研的细节,能主动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指向性的观点。部分项目能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各课题组能较好地对科研活动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并在每年学校定期举办的“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暨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交流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4 效果评价与完善措施
“创新培养计划”的本质是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实施“创新培养计划”活动把教师、本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形成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研究与教学的统一[4]。
纵观历年立项课题情况,各项课题的选题既能紧扣相关专业的热点问题,又能立足本专业特点,合理选题保证课题按时顺利完成。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将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5]。但是,课题实施过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4.1 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性
例如,部分项目源于指导老师自身的课题,不能明显地体现学生选题的自主性,达不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自主选题能力培养的锻炼效果。甚至个别课题组上报成果为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章。
针对此类情况,在监督机制上,做了相应补充,例如在项目结题验收时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记录作为验收报告作为支撑材料,同时需要学生注明具体参与哪部分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4.2 课题完成质量良莠不齐
大部分课题组能够按照预期进度,顺利完成课题工作。但也存在部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对课题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实验操作的难度及设备要求不能适当的评估,加之未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实际问题,如学年课程安排,自己业余时间,是否即将要实习等情况。导致部分实验未能如期进行,进度缓慢[5]。
针对此类情况,一方面要求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及时良好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另一方面,也对于指导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带教学生加强指导监管力度,在课题设计、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遇到困难、时间进度安排,结题报告撰写上的指导进一步加强。
4.3 课题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针对于面向个人申请者的“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立项课题相对较少,参与学生有限等情况,学校还同步开设了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申报者由不超过5人的团队组成,每个项目都是一个集体,组员可以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项目的选题、申请答辩以及实施项目,均须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学校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通过参加创新课题的实践锻炼,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兼顾开展创新课题,以及如何提高该项目实施的效果,让更多大学生认可它,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5]。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简报第一期[R].北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
[2] 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
[3] 罗超.对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选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6):20.
[4] 吕朴,崔冉亮,戎凯,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71-472,486.
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州温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教育科研“重过程、重实证、重应用”的工作思路,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以深化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区域科研引领为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学校德育课程、学习指导课程的培育,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为区域教科研质量提升服务
1.完善教科研工作五大机制。
(1)研究机制:编制《州温市“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立足我市实际,将区域课程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研制重点课题招标制度,吸纳高校专家学者、区域教科人员、一线骨干教师参与合作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级课题,创新课题研究机制。
(2)成果推广机制:做好第一批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项目的总结,从推广路径、应用效果与成果深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梳理,拟出版应用成果集;跟进指导9项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深化研究项目的研究活动,形成“应用-深化-拓展”一体化的州温教科研成果推广机制。
(3)过程管理与指导机制:以《教师课题研究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研究》课题为载体,研制课题管理新常规,开展年度省级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与指导,形成课题常态管理与指导机制。(4)优秀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优秀教科研成果、优秀德育课程、学习心理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等资源学习与共享机制。
(5)教科研成果评审机制:通过全市统一的课题、论文评审,加强州温市课题论文专家团队建设,形成指向整合的州温市课题论文评审机制。
2.做好三项评选工作。
(1)做好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和省第五届成果推荐工作。树立新一批课程建设、课堂变革、学科教学、教学管理等领域中创意好、实践深、有影响、可推广的典型。(2)做好2015年省、市级各类课题的结题和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和省2016年教科规划课题立项推荐工作。
(3)协助院办做好第二批课堂变革示范学校、示范学科、优秀项目的评选活动。
(二)为区域深化课程改革服务
1.推进课堂变革项目。(1)做好《“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省级课题结题工作,召开专家论证会,提炼研究成果;(2)对《“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讨论稿)》进行跟进调查,拟定课堂评价标准试用稿及操作方案;(3)启动基于数据的学情研究,丰富“学情研究”方法。
2.深化课程改革项目。以省教研重点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为载体,在义务教育阶段组建课题研究联盟学校,本学期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拓展性课程建设、学校课程整合三项研究;协助基教处做好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工作,重点做好市实验学校委员会会员单位试验工作,召开市小学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
(三)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
1.协助直管处做好市局直属学校“家门口好学校”项目的科研引领工作,帮助学校明晰项目价值、明确操作路径、开展教研活动。
2.成立教科研视导团队,蹲点做好学校教科研视导工作,帮助学校提炼经验、发现亮点,培育特色,重点帮助学校制定课程规划,推荐选用可操作的三条路径。
3.配合省教科院做好瑞安虹桥路小学、鹿城区双屿小学两个省级教科研孵化基地的研究推进工作。
4.开展市第三届“教育创意项目”系列活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四)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1.做好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修班第三、第四次活动,召开结业汇报会。
2.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经验交流会,引领教师做真实地研究。
3.加强跨区域教科研交流,组织参加年度长三角教育科研城市群联盟活动。
4.继续深化教科研活动策划与改进行动,提升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策划能力和学术品位。
(五)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1.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着重做好生命教育、学习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加强学校心理辅导站运行机制建设,规范和普及学校心育工作;加强危机监控,落实危机预防辅导方案。做好上岗证管理工作,扩大心育教师队伍。
2.德育课程研究。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培育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初中以公民教育为主题,培育价值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学习规划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
3.营养与健康专项研究。做好《区域推进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立州温市学生营养教育联盟,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方案、读本或教材征集评比;做好“州温市学生营养与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举办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周活动。
教育科研(德育)活动表
周次普高周次日期内容地点对象
预备周
18.24—8.30
普高学校学生报到,始业教育,正式上课
28.31—9.6
省教科研先进个人、集体推荐与材料报送
推荐对象
2015年各类课题结题与优秀成果材料报送
各县(市、区)课题管理负责人
39.7—9.13
2015年省市各类课题成果评审
49.14—9.20
《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结题论证
另定
课题组成员
59.21—9.27
中秋节放假(9月26-27日)
69.28—10.4
2014年度省教科规划优秀成果推荐
710.5—10.11
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开题论证会
课题组成员、研究联盟学校
810.12—10.18
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一)
有关学校
课题应用负责人等
910.19—10.25
市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第三次活动
乐清虹桥中学
1010.26—11.1
期中考试
普高学校学考选考
1111.2—11.8
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省2016年规划课题申报
1211.9—11.15
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成果汇报会
1311.16—11.22
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调研与指导(一)
永嘉
乐清
1411.23—11.29
市小学深化义务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暨实验学校委员会学术年会
乐清实验小学
实验学校委员会会员单位、课题组学校
1511.30—12.6
市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结业汇报
市第三届“教育创意项目”征文评选
1612.7—12.13
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二)
有关学校
课题应用负责人等
1712.14—12.20
学生营养教育研究成果征集评比
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编写会
12.21—12.27
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活动
1912.28—1.3
元旦放假
201.4—1.10
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调研与指导(二)
泰顺
苍南
211.11—1.17
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提炼研讨会
231.25—1.31
摘 要 本文以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推进内部成本对标工作的案例为依托,对内部成本对标管理的目的目标、实施方法、对标方式、体系建设等进行论述。介绍了如何设计、建立、运行内部成本对标体系,发挥内部成本对标在提升改善内部成本管理,促进成本改善,加强内部的管理协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内部成本对标 构建与实施
亨通集团是服务于信息通信与电力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是国内光电线缆行业的领军企业。顺应中国通讯产业的发展大潮,集团光纤光缆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更好的服务于客户,集团积极谋划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在苏州、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地下设多个制造基地,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随着 “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3G、4G的加速建设,各公司产能充分释放,产销两旺。但是繁荣背后也有着隐忧,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扩张,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同质化竞争引起了激烈的价格战,利润空间被大幅度压缩,成本的压力浮出水面。因为是全国化的布局,各生产基地相隔甚远,各公司又是自主经营,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自发地进行成本管理,各公司内部的交流沟通缺乏一个长效的机制,信息没有有效共享,内部的协同性也比较欠缺,难以形成合力解决共性问题。
为在企业内部树立标杆,有效对标找差,通过对标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改善成本管理,降低工艺损耗,提高产成品合格率。亨通集团在光通讯主业各公司开展内部成本对标活动,采取边试点边完善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内部成本对标体系。现将内部成本对标相关的技术方法、实施步骤、体系建设等事项重点解析如下:
一、设计成本对标方案,完善相关基础资料
内部成本对标因为数据来源可靠,可以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对标分析。所以我们在设计方案时,首先关注对成本影响度高的关键因素,围绕成本构成结构,从多个维度逐层深入分析,我们分为以下两类数据。
1.财务成本数据: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燃料动力、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等。
2.生产运营要素:合格率、材料利用率、加工时间、人工薪酬、人员结构、采购价格、设备能耗、存货周转、包装物耗材等。
两类数据互为补充,首先要建立财务成本和生产运营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逐一找到关键的成本驱动因素,然后采用因素分析法,逐一分解对比剖析成本差异。
内部成本对标方案就是以财务成本数据为纲要,各生产运营要素为本源,探寻形成成本差异的实质性原因,通过对各生产运营要素KPI指标的量化分析,计算影响成本的金额,进而清晰地反映出每项细分成本要素的差异的原因、差异金额、差异程度。
内部成本对标的方法主要是三种:
1.同一时期横向的各公司各类财务成本数据、生产运营KPI指标的数据分析、差异原因、差异金额。
2.不同时期纵向的同一公司各类财务成本数据、生产运营KPI指标的变动差异、差异原因、差异金额。
3.不同时期不同公司各类财务成本数据、生产运营KPI指标的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为了使成本对标更加客观可比,需要先开展数据标准化工作,统一成本定额标准及规范统计方法(统一工艺定额、统一计算方法、统一统计口径、统一分类标准等),设计相关的统计模版、为更好地开展标准成本管理和内部成本对标工作奠定基础。
二、改进成本核算方法,优化成本分析事项
在实施内部成本对标前,因为缺乏对产品生产过程、产品工艺的深刻理解,各公司的成本核算比较传统,主要以品种法为基础,简单的归集成本费用,用产量、车间工时等简单进行各类产品的成本分摊。这样的成本核算简单、笼统、平均化,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制造成本,也不能支持成本管理所需的各类明细数据。在成本分析会上,经常是财务部认为某类产品账面成本较高,制造部门认为实际成本没有那么高,市场部门反馈集采招标我们报价太高,争取不到订单。各部门各执己见,都难以拿出量化的数据一锤定音。
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大家深刻意识到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所以借助内部成本对标,我们组成跨部门的成本对标小组,在梳理成本定额,规范工艺标准的过程中,财务部门也在深入剖析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重构成本的脉络,推出工序成本核算法,主要方法如下:
1.根据产品的加工过程,细分成本核算的步骤,精确核算产品各主要工序加工成本信息。
2.整理产品技术系数、加工工艺等基础资料,制定各类成本定额,可以计算各类成本差异,为深入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并为后续开展制造部门内部成本管理微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3.根据成本驱动因素使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更合理的进行各类成本的分配,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度。准确的成本数据为生产经营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支持销售报价和竞标,改善销售结构,选择重点发展的产品。
通过工序成本核算法的推广应用,不仅是可以精确核算产品成本,更重要的是为深入分析成本差异提供数据支持,开始追踪关键的经营数据,生成更加具有相关性、精确性的成本信息以供经营决策使用,为持续的成本改善提供方向和数据支持,以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助力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三、全面开展成本对标,对标找差提高改善
设计好内部成本对标的方案,同时落实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就具备了内部成本对标的基础,接下来就要实际开展成本对标工作,其流程如下:
1.确定成本对标的产品(服务)及主要对标项目。板块的龙头企业牵头各公司选择参与内部成本对标的产品或者服务,根据产品的工艺特点和加工流程选择构成和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作为成本对标项目。
2.优选成本对标指标。板块的龙头企业牵头各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选取主要的生产类、质量类、财务类核心指标,并和各公司管理层研讨后,优选指标体系,突出驱动类指标,厘清驱动指标和结果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尽量做到可理解、可对比、可对应,为成本对标分析厘清对比分析的重点。
3.统一产品分类标准、定额系数等基础资料,制定各类成本定额。梳理并细分产品分类标准,统一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系数,规范工艺结构。
4.设计成本对标模版,收集汇总成本对标数据。财管中心设计成本对标的模版,每月各公司上报成本对标的数据,财管中心汇总分析各公司的成本差异,编制成本对标分析报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点,并反馈给各公司。
5.对标找差,分析原因。各公司通过内部成本对标发现自身和先进成本管理水平的差距,找到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分析形成成本差异的原因。
6.发现问题,持续改善。各公司根据每月板块汇总的进行对标报告,深入分析成本差异,研究与先进公司的差距。在分析差距和找出原因的基础上,明确成本改善的方向,确定成本改善计划,制定应该达到的追赶目标,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
每年初根据成本对标中暴露的薄弱环节,根据重要性原则制定年度的成本改善目标及改善计划,每月定期追踪目标的达成情况。
7.总结经验,推广应用。总结各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推广经过实践验证的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及技术,通过深挖内部潜力、学习先进经验、推广先进技术,持续进行成本改善等方式,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有效降低成本和费用,从而促进年度各项经营目标和成本目标的达成。
8.开发配套的信息系统。为加强信息共享,要重视开发或者导入生产管理系统,依托各类成本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同步开发配套的信息系统。
四、构建对标沟通机制,推进内部管理协同
对标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寻找差距,学习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所以需要建立畅通的对标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疑难问题协作解决、成本管理协同等功能。
根据内部成本对标的需要,我们构建了对标沟通机制:
1.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平台之后,板块内各公司可以就管理方式、理念、成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即时交流与沟通,实现经验共享,共同进步。再者,对标工作揭示的问题多是系统性问题或跨部门问题,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强化分公司、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降低对标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难度。
2.按月定期编发“对标简报”,对主要工序制造成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行业的位次及先进企业指标、各子公司对标活动中取得的一些好的成绩、好的做法及时通报交流,以便学习其他分公司、部门的先进工作经验;
3.板块龙头企业按月定期编制板块内公司成本对标报告,详细分析各公司成本对标项目的实际状况及与先进公司的差异,本年度各项主要成本对标项目的趋势情况,并及时发至各子公司进行对照交流。
4.建立各公司各类产品工艺参数、材料定额数据库,做到“分析工作全面深入、标杆选择先进最优、对标比较准确客观、工作实践积极稳健、整改工作及时持续”,达到对标工作“有数据可依,有报表可查、有经验可学”的目的。
5.各板块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先进经验交流学习会议,组织学习先进经验,推广先进技术,开展现场学习取经,组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目前亨通集团内部成本对标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标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为了持续推动“改善、巩固、再提高”,企业对标工作必须形成动态机制。为此,我们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中的PDCA工作方法,对企业对标工作实施闭路循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指标体系的先进性,促进了企业对标工作的不断深化,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卓越水平靠齐,努力争创新的标杆业绩,实现不断超越。
参考文献:
[1] 蒲志辉.浅谈集团公司成本对标管理实施细则(方案)[J].时代金融,2011(12):47-49.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内业人员;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0—01
一、前言
近年来,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速度迅速加快,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众多高速公路相继开通。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31亿元,是前五年的11.6倍;新增通车里程1308公里,是“十五”前建成总量的2.4倍。规划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45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这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进入高峰期。鉴于高速公路数量的飞速增加,以及对于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养护内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所谓养护内业是相对于养护外业而言,习惯上把对养护工作劳动力支出、物资消耗及机械台班使用等资料的整理与计算工作称为内业管理。高速公路养护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而养护内业又是养护工作成果的内在反映,这就决定了养护内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细致性。因此,养护内业人员须具备如下的职业素质,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如此复杂的养护内业工作。
(一)认真的工作态度
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日常维护工作,养护内业也随之具有任务量大、内容繁琐复杂等特点。如道路春季灌缝、植被养护、路产维修、路面维修、除雪防滑等工作的记录及资料的整理,文件的上传下达等都是繁琐细致的工作,因此需要内业人员具有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细致耐心地及时完成任务。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内业工作是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内业人员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并应熟悉道路灌缝、路产维修、除雪防滑等日常养护内容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以便准确地记录养护过程并预算材料耗费量。
(三)丰富的外业经验
作为内业工作的实践基础,外业经验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了内业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因此,养护内业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外业经验,才能对内业工作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作出更为准确的记录和材料耗损量的计算,以此不断提高养护水平。
(四)熟练的分析能力
养护内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养护生产。科学准确的养护内业数据分析与预测,对养护工作计划的制定,养护资金的调配,养护效益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养护内业人员应具备熟练的分析统计能力,以制定经济高效的养护方案,节省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
三、提高养护内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措施
(一)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复杂繁琐的养护内业资料,内业人员难免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并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鉴于此,首先内业人员应具备“细(致)、全(面)、真(实)”的工作态度,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过程细致耐心。其次,应规范工作过程,通过制定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案,确定最佳数据采集时间,及时加工与整理第一手资料,对每一笔原始数据仔细核对,综合衡量,遇到疑问还要重新统计、核实,确保原始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与此同时,内业人员应加强对工作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对同一类问题应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避免重复劳动。
(二)加强专业知识,促进经验交流
内业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养护内业工作完成的情况,因此,提高养护内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至关重要。对于内业人员,管理部门应组织其参加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以开展主题报告和研讨会等形式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其授课,并促进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同时,内业人员应谦虚上进,工作中遇到疑点难点,及时记录并查阅资料或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切勿搪塞应付。此外,各分局的内业人员之间应加强联系,经常交流工作经验,共同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和疑难问题。
(三)深入养护实践,积累外业经验
养护内业与养护外业均是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外业工作是内业工作的基础,内业工作又为外业工作提供指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现实工作中,很多内业人员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注重内业资料的整理,却忽视了外业工作的重要性。由此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导致养护内业工作脱离了实际的养护过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在日常的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内业人员应重视并积极参加道路养护实践,熟悉各项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熟练掌握机械台班使用数量、人工工时、材料消耗等基本数据,积累丰富养护操作经验,以此支撑内业工作,使工作成果在质量上得到提升。
(四)注重分析统计,提高总结能力
养护内业不仅是对养护资料的简单记录,而应进一步统计分析,寻找出更加省时省力的优化养护方案,这是养护内业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养护内业人员的工作还只停留在表层,只是如实记录高速公路养护过程及养护工作劳动力支出、物资消耗及机械台班使用等情况,缺少对以往养护资料数据的分析整理,不能对养护外业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如针对冬季雪情和路况等历史数据,提出除雪过程中撒盐量和防滑料量的优化组合方案,将为外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加有效地服务养护工作,以最小的资金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任务艰巨,内业管理工作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养护内业人员只有保持积极良好的工作态度,加强道路养护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深入到养护实践工作中去,积累丰富的外业经验,注重优化养护方案,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寻求解决对策,才能使养护内业管理水平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吕晶.谈公路养护内业的规范化管理[J].北方交通,2007,(1).
1目前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出现的问题
工程预算中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尚未健全,经常性的出现借用定额或者定额调用的做法,但是由于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所用的标准不同,预算、材料等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工程预决算内部控制系统也需要适度调控,因为目前预决算内部系统失控现象尤为普遍,再加上建筑工程是由立项、汇报、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多个部分构成,工作量大且繁杂,这便使得预算、决算工作之间极易出现失衡,导致预决算工作衔接无法切实做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及管理
2.1加强工程预决算专业的管理队伍建设
要尽快适应新颁布的预决算计算方法,加强人员预决算基础知识的学习,做好自身良好的职业素质建设。在工程量计算之前,要对定额说明、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工程施工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预算编制分项和对应工程量计算工作,对单价进行合理套用,避免出现漏记、错记等情况,同时结合计算机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来汇总各项费用和利税有助于减少预决算工程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人为错误的出现,但是由于机器操作,因此更注重工作人员操作的正确性,要提高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才能有效使用计算机来汇总计算。相关单位在遵循相关经济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编制预算,以求预算方案能真实体现工程造价各具体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编制人员也应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做好经验总结工作。施工单位方面也应结合自身情况确定合理报价,并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条文的基础上组织安排施工事项,做好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工作,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预决算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并非是静态的、局部的,只有全过程的跟进工程预决算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促进施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真正意识到构建专业素质过硬的预决算人员队伍的必要性。比如对内部造价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切身到施工现场考察学习,通过多方面地了解建筑工程,使得其业务处理能力得到实质上的提高。同时,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调节力度的加大,建筑设备材料价格和人工劳务费用方面较之以往都有所上升,行政部门也应该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将市场经济中的动态因素和工程造价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使工程造价预算的各项依据和标准均能紧跟市场经济发展。
2.2健全科学的工程预决算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来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科学的全过程预决算管理体系,促进各相关部门交流合作。行政机关方面就应该发挥其在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指导作用,对工程造价定额、材料设备价格等方面做好动态管理,结合当地工程项目开展实情,健全各相关经济法规,全面审查部门上交的预算计划书,跟踪监控已批复的工程投资项目。此外,也应做好预决算编制和管理的学习交流工作,比如可以举办工程预决算培训班,来对各单位的优秀预决算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或者不定期召开编制管理的各学术讲座、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推广预决算工作方面的先进办法及经验,做好及时分享、共同进步。设计单位则应在遵纪守法的情况下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充分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收集各相关资料,比如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和地形测量图,以便工程施工计划能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可行。同时也应掌握一定的工程预决算编制办法及规定,促进预决算编制质量的提高。建设单位则重视好合理合法地开展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而且应杜绝一人多职现象,设置专门的预决算管理部门,安排专业的预决算工作人员,促进人员预决算工作的切实开展。
2.3注重对工程预决算工作的审核
要定期开展对工程预决算的审核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维持建筑行业的良好运行。审核工作要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调查工程预决算的相关资料,理清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的依据。
作者:王虹辉 单位:山西三元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审计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法律文书;向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审计专报、审计信息以及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书面材料,以及经验交流材料和审计案例材料等。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审计成果的开发与利用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发与利用审计成果,已经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关注的共同课题。在因审计管理体制和审计经费受制于财政困难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根本问题不能解决,审计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的现有条件下,笔者认为,审计成果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一些:
一、推行审计结果公告,拓宽审计信息渠道
(一)推行重大案件查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成果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但在目前,审计公告制度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并未真正执行,有的地方虽然公告了审计结果,但只是形式上的,是在真实的审计结果的基础上作了较多的粉饰,并没有真正发挥审计公告的作用,审计成果的利用也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是:我国行政型国家审计具有浓厚的政府内部审计色彩,政府的某些行政活动有悖于法律,或存在短期行为,或区域利益、行政级次利益、部门单位利益冲突时,影响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不少问题审计机关查出来了,但本级政府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以及政绩和面子,不让对外如实报告和公告,审计机关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审计质量与审计结果公开要求还有差距。审计结果公开,增加了审计工作量和审计风险。我国有关审计公告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一是通过完善法律,在体制上解决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二是将公告审计结果这个审计机关“法律权利”改为“法律义务”,将“可以”改为“应当”或者“必须”;三是处理好审计结果公告与保密法的衔接;四是明确审计公告是一种行政处罚;五是明确审计公告与审计对象的权利;六是通过完善审计法规和行政规章,明确规定几个操作实务问题,如公告的内容、公告的方式、公告的时间、公告的批准程序等。
(二)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拓宽审计信息传播渠道,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使用者手中。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保密与公开的关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摆脱“保密”思想的束缚,只要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审计结果,大胆地公开,使政府和具有知情权的社会各界以及纳税人都能够了解审计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状况,了解财政资金的结构和去向,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政府行为真正“阳光”,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动审计成果流通的制度建设,地方要向审计署学习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初期可以选择试点项目实行结果公告,并逐步扩大对外公告的数量和范围,保障审计部门如实传播审计信息。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审计,比如说与报社联合开辟审计视点专栏,随时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情况和相关政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审计调查结果等信息深受老百姓的赞同。四是突破传统观点,创新思维和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公开、透明披露审计成果,将会大大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要以政务公开为契机,充分利用政府内网办公系统公告审计结果,宣传被审计单位好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内部控制制度信息,使各被审计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五是创新审计成果的形式,使之更便于信息传播,更便于社会接受和应用。
二、开发提炼审计“精品”,提升审计成果可利用价值
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使之能够接受审计结果公告的检验。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要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必须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一要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规定,做好审前调查、细化审计方案、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保证审计结果客观、公正,一定要经得起有关各方的质疑。二要加强“审计产品”应用和转化。在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时,就要基本明确将来审计结束后要形成哪些“审计产品”,解决哪些问题。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要基本清楚将来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如何应用,审计结果是否公开,运用哪种“宣传载体”进行宣传。安排工作要着眼宏观,服务大局,从满足领导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对查实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体制、机制的高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形成有较高价值的审计成果。把审计的成果变成政府的决策行为,促进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改善管理,修改完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建立审计结果综合分析制度。建立健全分解审计成果整合任务、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根据职责分工,确定责任部门和协作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多部门分工协作,对同类项目、同步项目和某一时间段项目的审计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的整合、分析和提炼,能够提出被审计单位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满足被审计单位的需求。
三、建立成果利用长效机制,督促整改落实要到位
加强审计成果利用,强化审计效果,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使之为构建强有力的内控制约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服务,既需要有相关制度与之配套,又需各方紧密协作。
(一)审计机关处理问题要动真格。
促进审计问题的整改,是强化审计效果的有效途径。对问题的整改过程,其实是一个加强业务辅导并伴随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过程。对已发现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保证政令畅通,进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否则,审计工作将会失去意义,审计效果也将无从谈起。
(二)相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
目前审计范围已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搞好审计工作,单凭一个审计机关、若干审计人员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显然是不行的,这不是一个人的战役,审计机关打雷,被审计单位不下雨更无效果。为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各业务部门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全方位的通力合作才能奏效。
四、加大审计实务培训力度,开展案例教学,转化利用审计成果
(一)加强审计机关人、法、技建设,提高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开发与利用审计成果的能力,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机关要充分重视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要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配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要求,通过采取召开相关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持续地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促进审计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质量,促进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加强审计系统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是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成果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审计成果在内部运用上表现的极其不足,因此应当:
一是审计项目终结后对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探求审计工作规律,相互借鉴,成果共享,缩短和减少摸索过程,提高审计效率。
二是通过建立机制,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局内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同时便于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领导检查监督审计成果利用情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与纲要》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出效益,提效能,创效率。在促进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作为衡量教师的一个标尺,促进教师努力的一种导向,将显得意义深远。
(一)评价指标项目内容
(二)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奖励机制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采用统一的等级,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学校成立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评价工作,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评价结果将作为学校评价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评聘高、中级职务的必备条件和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为不合格(总分低于60分)的教师,通过限期整改提高、调整教学岗位,使其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改进。
学校按照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的奖励性部分设立了教师教学绩效专项奖和绩效综合奖,表彰在教学绩效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并以此推动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的具体措施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为教师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学校以此推进新课改,进一步推出加强课堂教学的各项具体措施,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加强理论学习。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订方案,确定专题,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学习中做到“五个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
(二)重视教学反思。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一是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三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四是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五是记教学再设计,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单元、期中考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学期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三)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要求每位科任教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把自己制作或他人的优质课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六化”(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主体化,师生关系互动化)。倡导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倡导帮带之风。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相互指导,开展“一帮一”、“新老互促”的教师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而青年教师要增强自我成长意识,新上岗的教师要制定《三年成长规划》,对自己的成长目标及具体做法进行设计规划。制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制度,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措施。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以促进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五)落实教研组活动专题化制度。制订教研组活动专题化制度,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有明确的主题来主导整个教研组的活动。以从教学反思中提炼出来的、能体现同学科教学共性的问题为研究专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与实践活动,促进教与研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成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六)落实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说课方面,采用个人思考撰写个案交流讨论形成新教案演示实验解剖反思完善升华的方式。先由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就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教学的策略与方式、训练材料的选用等进行集体研究,共同设计课堂教学,再由教师自主上课,再进行教后交流、反思、提炼和升华。这样,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听课、评课方面,明确听课的节数,制订听课和评课的具体细则和要求。特别是严格执行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周听课制度和教育教学顾问听推门课等制度,使学校的听课、评课制度得以更好地落实,充分发挥其研究、诊断及评价的功能,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落实“四课型”公开课制度。坚持每年举行旨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高级教师、一级教师教学示范课和市、区、校优质评比课,以及新课程教学试验等课题试验课和青年教师教学汇报课的“四课型”公开课。做到每学科每学月公开课不少于两次,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还举行面向全区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提供机会,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以成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还是在读高中时,听说大学生每年暑假都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我既感到神秘和好奇,又非常羡慕和向往。步入大学后,通过几年的社会实践以及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观察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暑假期间走农户、进车间、下矿山、积极调研,深入实践,主流是好的。但是,理性分析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尚存在目的不明确,信息不灵通,关系不协调,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通过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1、应付差事型。一些同学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加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因此对参加实践活动思想上懈怠,行动上消极,实践活动的内容表格或靠打电话问熟人,或凭空想象、主观臆断去填报。实践活动的鉴定不是家长填写,便是家长找人填写,这种现象势必造成高分低能,知识僵化,最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
2、单枪匹马型。独立特行,有想法、有抱负、单独前往企业调查,无可厚非,但由于个人经验欠缺,知识及阅历局限,虽然身入心也入,实地参观了企业,了解了运营形式和管理模式,却难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调查的问题无法提出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3、闭门造车型。数据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一切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调研,都离不开翔实的数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掌握重要的数据和资料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唯数据是听、唯材料所用。一些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只注重查看企业的简介、历年的工作报告及经验材料,忽视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对被调查企业的困难和挑战视而不见。调查材料洋洋万言,但空洞乏味,苍白无力,被调查单位一无所取,自身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4、雾里看花型。笔者了解到一位学习法律的大学生,暑期回到家乡县级法院实习一个月,每天上班8小时,所做的工作却是收文发文,接电话叫人,打扫卫生看门。法院开庭他因值班不能旁听,群众来访说他因经验不足不让参与,偶尔看到案件卷宗,却不能直接见到当事人,分析案情,解决纠纷,好似雾里看花,难辨真伪,致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形成“两张皮”,互不关联。
5、观光旅游型。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行动上随意浮躁,放暑假后七八个人聚集在一起,既不商议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也无人牵头做准备工作,而是攀亲比贵,找关系显能耐、借车辆、要物质、兴师动众,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活动内容,不但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自身没有受到锻炼,而且在群众中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6、打工挣钱型。极少数同学因家庭困难,利用暑期打工挣钱。不可否认,打工本身也是体察民情、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增长阅历的好形式。但一般大学生打工主要是做零活,而不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得到一份收入。因此,不但所学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巩固,而且更不能很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时还会导致本人丧失学好专业的信心。
上述六种情况的存在,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组织领导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现实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事关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活动的质量呢?笔者认为,把握好“三个结合”至关重要。
1、把个人积极准备与学校组织培训相结合。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必须准备充分。这种准备包括思想认识的升华、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技术资料的收集等各个方面。尤其是要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安排、活动方式、调查提纲及服务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应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重点培训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吃苦精神教育;二是传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三是确定好负责人并做好组织方面的落实。通过培训,让同学们掌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和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克服盲目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建议学校公开实践活动的内容、经费、考核标准、奖励办法,对考核标准要有硬指标,以期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把个人努力与地方支持相结合。调研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但需要自己的积极努力,更离不开被调研单位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大学由精英教育转为平民教育,人们对大学生没有了过去的神秘感,但对90后在心理上却有一种怀疑抑或不放心的态度。尤其是被调研单位,既要介绍情况,还要关照吃住行,所受麻烦较多。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首先要放下架子,用吃苦耐劳的精神,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淳朴的语言,感激的心情,打消人们的疑虑,赢得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使调研活动有意义,有收获,真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一份心,尽一份责。
3、把个人心得与同学们的经验交流相结合。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调研涉及方方面面,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们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程度上都有许多收获和经验,有的同学对专业问题有了新认识,有的同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新理念,有的同学对民生有了新体会等等。辅导员应适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广泛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实践活动所触及的社会消极腐败现象,要采取科学引导的办法,解疑释惑,提高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实践出真知,调研出智慧。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需要不断输入新的内容和内涵的课题;既要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支持。要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教育体制、机制和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与生产科研的联系越来越紧,千百万大学生暑期实践蕴藏着巨大知识和能量,只要组织有力,注重实效,就能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强大动力。
一、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新的内涵
(一)能精通和解读教材
教师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的价值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设置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价值观的教学要素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体育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帮助学生建立起动作与动作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为教学的顺畅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益,改变师生的学习交流方式,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在优化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具有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以及进行课件制作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善于整合教材和教材以外的“材料”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质量指标的主要凭借,但既定的教材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的驾驭和取舍。要寻求教材以外的各种“材料”,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种种具体情况加以“微调”,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重组,应善于挖掘、善于扩充、善于超越。要关注其他学科、关注现实生活,使课程资源变得丰富鲜活起来,这些同时也是现代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意识和能力。
(四)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功
教育科研功,是教师更高、更深、更具有内力的素质功。重视教育科研,练就教育科研功,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棋。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矛盾,问题和矛盾必须通过研究,才能形成认识,才能解决。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功,来推进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
二、提高体育教师基本功的有效途径
(一)勤学苦练,孰能生巧
教学基本功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勤学苦练、扎实掌握,才能熟能生巧。结合体育教学项目内容繁多,练习方法手段不尽相同,教学对象差异性较大等特点,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勤加练习,做到“拳不离手、令不离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普通到特长,力求各项基本功项项精湛。
(二)参加培训,快速提高
参加培训,是提高能力的一种快捷方式。通过听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可以逐步掌握和积累体育教学基本功的相关经验;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采用听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可以迅速提高教学基本功的水平;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展开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合作研究,可以高效地促进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通过细心观摩省、市教学基本功竞赛,使自己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并在观摩后互换角色、加以分析、逐步积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勤于反思,促进发展
教学中深刻反思是体育教师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有效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方法包括:(1)总结反思――主要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诸多教学行为是否正确、合理、有效;(2)对话反思――主要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3)磨课反思――主要通过“磨课”磨出教学素养、教学技巧和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