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

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

时间:2022-02-15 17:2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

第1篇

财政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

 

(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财政管理服务水平

 

增强工作主动性,顾大局、谋长远、算活帐,培养务实精神,实现财政职能的两个转变:即由被动型财政向主动型财政转变、由收支型财政向调控型财政转变。

 

一是将财政工作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目标体系。

 

二是实现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收支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优化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加强对财政、经济重大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我区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制订,积极支持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全区各项重大改革,并主动进行经济形势分析、经济运行跟踪、经济宏观管理,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收、支、管、调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努力加强经济发展动力,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一是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培植新的财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发展意识,加快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围绕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采取相应的财政措施,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用好科技三项费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整合政府资助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是进一步完善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机制,促进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

 

三是完善区街财政体制,强化激励机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界定各街道财政支出责任,相应调整财政收入划分体制,严格控制街道财政供给人员经费,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强化财政体制激励机制,调动区街两级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壮大区街两级财力,促进全区经济加快发展。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民为本,围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服务观,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各项事业支出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抓好农村城市化经费保障工作,确保把各项城市化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安排好再就业所需经费,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促进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财政保障机制,保证卫生经费依法增长;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对基层和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落实,支持以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

 

(四)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继续推进和完善以部门预算、国库管理、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推行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深化以综合财政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编制改革,抓好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统管工作;加强绩效管理,对部分单个项目50万元以上的部门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项目预算安排与项目执行效果评价有机联系的绩效评价机制,切实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修定的“深圳市党政机关公用设施配置标准”,切实落实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资金等,严禁超标准采购高档办公用品;加强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在明年的部门预算中,考虑用部门(单位)结余资金安排部分新增项目支出。

 

二是稳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围绕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和支出拨付程序,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对预算内资金全部实行集中拨付,扩大基本建设资金直接支付范围,积极探讨区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支付中心转轨,加强国库管理工作。

 

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法规政策宣传,不断细化采购预算编制,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网络,建立专家库、供应商库、商品价格信息库,实现由网下采购逐步向网上采购过渡;依法加强对采购机构的监管,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不断提高采购效率,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公开。

 

四是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监管。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项目管理,杜绝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账户管理,将所有各项收费、基金及其它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或专户管理,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财政票据管理,保证应上缴财政收入及时解缴;建立非税收入征管经费补偿及奖励机制,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

 

(五)强化财政监督,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监管,规范财政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预算一经批准要严格组织实施,非经法定程序不作调整;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增长,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继续完善临时用款管理办法,严格单位临时用款管理,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审核支出标准和范围。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通过加强可行性研究及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密切跟踪资金使用去向,合理评估资金的使用效果,规范资金的拨付管理,纠正截留、挤占和挪用等行为,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继续贯彻落实《会计法》,加大《会计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业水平;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将区级所有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纳入集中核算范围,扩大网上帐务查询系统,全面实行项目核算。

 

(六)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第2篇

关键词: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3

当前,商丘作为一个尚在发展阶段的地级市,要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军,必须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步步抓牢、环环扣紧。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强有力的领导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可靠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其列入重要议事议程,甚至要在某个阶段当成工作的重点,认真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认真查找思想观念、实际工作中的差距,及时恶补赶超。

一要统一认识,下定决心。第一,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含金量非常高、影响力非常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树立现代城市新形象。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创文意义重大、势在必行。第二,要认识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难度大,一定要有紧迫感。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内容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硬件、软件的综合评价。商丘当前的底子还比较薄,离目标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转、以创促变,积极向目标靠近。第三,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正确的创文观,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抓文明城市建设,不是为了夺牌子、不是为了争面子、不是为了树政绩,而是抓科学发展、抓环境优化、抓民生改善。创建文明城市只是手段,营造美好的生活才是真谛。创建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创建的过程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就是富民、育民、惠民、便民、健民、安民的过程。第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时期长,所以,不仅要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更要形成长效机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要把握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六城”联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创建总体规划,囊括指标细化、任务分解、整体宣传、财政投入、创建时间表等工作计划。创建工作涉及到的县区、单位要根据分到的任务制定具体操作方案,细化、量化各项分支指标,根据总体的时间表制定创建路线图,交由创文工作组审核把关后确认。力争把测评体系的每项指标都具体到单位和相关负责人。

三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第一,建立从到底、横到边的创建工作责任制。市委、市政府或“六城”联创指挥部、创文工作组与各区党委、政府,市直单位,驻商单位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特别是8个工作组和三区要树立全局观念,本着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把承担的任务落实好。第二,“六城”联创指挥部及创文工作组要做好协调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诸如卫生、环保、旅游、交通、双拥双建、财政、教育、文化、城管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六城”联创指挥部及创文工作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齐头并进。根据工作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涉及到单位的联席会议,共同对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研究协调,确定实施办法,逐项解决。第三,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进度,适时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包括前段工作的总结,各区、各单位对创建方案的落实情况,以及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第四,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管理机制,强化街道的管理职能,建立由街道直接指挥的综合执法队,合理调整街道、居委会人员编制,加大投入,充实街道财力,加强居委会及公建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创建精神文明城市提供硬件保障。第五,要把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效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第六,充分重视基层干部的力量。城市管理,三分制度七分落实,而直接落实政策的正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可以说,基层干部的干劲直接关系着创建的成败。对基层干部要加强教育和培训,让其通晓创建指标,并提升其管理水平。同时还建议将创建绩效与晋升机制挂钩。第七,加强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职能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设立创文办公室,负责创文活动的协调、组织和指导等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赋予文明办更大的工作权限,增强其工作权威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健全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干部、完善有关的工作制度。其它有关的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建,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第八,创建过程中不要积压工作,不要“临时抱佛脚”,要时刻在行动。

二、广泛有效的宣传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力推手

一要着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一,利用传媒主阵地呼吁全民齐创。在商丘政府网、商丘网、商丘文明网、《商丘日报》、《京九晚报》、商丘电视台、商丘交通广播等各种受众较多的媒体上要开辟专题、专栏报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闻,同时呼吁全社会参与创建活动。第二,要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宣传创建新进展、商丘新变化,给市民信心。同时广泛宣传《商丘市民守则》,特别要倾向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实践精神。第三,宣传时要加大密度,增强震撼力和冲击力。尤其是在创建的关键时期,报纸要不断在主要版面刊登创建新闻,广播、电视要不断播放宣传片和公益广告。第四,在扎实开展本级宣传的同时,积极向省级及中央媒体报送相关新闻,全方位推介、宣传商丘创文情况。

二要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第一,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优秀公益广告征选活动,调动广告公司以及市民的积极性,既是一种宣传又能获得优秀公益广告作品。第二,市宣传部、文明办要把自己管理的所有广告牌全部换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公益广告。第三,市各区、各单位在管理范围内充分利用各自的广告牌主题公益广告。第四,工商、城建等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加强合作,规范对户外广告牌或广告灯箱的管理,并要求按10%或更高的比例设置创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第五,要注重公益广告的质量,要有说服力,能让市民有所触动,以保证广告的实效。

三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可以利用电子显示屏、公交车站橱窗、横幅、拱门、在建小区围墙彩绘、出租车、公交车的车身喷绘、优秀公益广告和漫画作品巡展等方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载体灌入式宣传,让创建文明城市的信息铺天盖地、随处可见,力争家喻户晓。

三、良好的市民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因素

市民是创建的主体,有了文明的市民才会有文明的城市。良好的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和关键。群众知晓、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群众公认,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文明城市测试的重要标准。要引导每个市民都争做创建活动的参与者、文明城市的宣传者、文明新风的践行者,不做文明成果的破坏者。

一要制定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组要细化出若干衡量指标,并通过实证调研了解当前商丘市民的文明程度,找出和要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所需市民素质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而制定出详实的提升计划,具体任务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

二要加强公共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做到以创促学。开展公共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活动。比如市委党校、各大中专院校可以开发相关专题课并作为公开课面向社会开放,或到机关、学校、社会去宣讲。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课程、电视广播专题访谈、报纸连载、漫画巡展等方式普及文明礼仪相关知识。还可以利用对比的方式冲击市民的视觉。比如,制作并分别播放环境优美、市民言谈举止比较文明,环境脏乱差、存在不文明现象这样两种效果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短片,让市民能深受感触,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要着力打造榜样,力争引领文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商丘好人”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培养“商丘好人”,打造“好人城市”,让其成为商丘最亮丽的名片,探索一条“以‘商丘好人’引领城市文明,以道德楷模塑造城市之魂”的创建之路,实现城市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双提升”。第一,建立评选机制,为好人辈出提供组织保障。制定类似《“商丘好人”评选表彰办法》的相关文件,使评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市县乡村层层设立“好人”评选工作办公室,也可设在文明办,作为一个分工部门,专门负责本地本部门的评选工作。第二,大力宣传好人,为好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巡讲团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宣讲好人的动人事迹,还可以制作高质量、能入脑入心的宣传片、宣传画在电视、报纸、公交站牌、广告牌等媒介大密度宣传。第三,关爱好人,引领更多的人学习好人。划拨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商丘好人”,并可探索在市县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和劳动模范评比中提高“商丘好人”比例,让“商丘好人”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四要重新包装商丘传统文明,激发商丘人的荣誉感。文广新局、各院校、新闻媒体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组织有关人员重新包装商丘的传统文明。商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应该深挖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培养市民生活在商丘这片土地上的荣誉感。侯方域故居、月老传说、火神台、玄鸟生商、应天书院、梁园等都有厚重而充满传奇的故事可以诠释。可以制作漫画、宣传片在电视、LED大屏幕高频度播放,使商丘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恒久魅力和迷人风采让每个市民都能深切感受到。

五要切实加强实践,唤醒市民责任感。道德实践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法。比如借助法定节假日开展全民性的义务活动,维护各类硬件设施的保护执勤、义务打扫环境卫生、义务植树、义务助残、义务维护交通秩序等等,让市民体会人家的疾苦以及交警、环卫工人等工作人员的不易,同时唤起市民维护自己生活家园的神圣责任感。

六要加快文体场馆建设的步伐,为市民成长提供场所。要加快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体育馆等文体场馆,同时文化部门创立或者通过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创立免费书屋,为市民学习、成长提供场所。

四、社会总动员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坚实后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意义重大而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只是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建。

一要大力发动群众,集中民智。在文明创建发动中,要把创建工作的意义讲清楚,更要把创建工作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讲清楚,发动市民、依靠市民,同心同德搞创建。第一,在《商丘日报》或《京九晚报》以及商丘网或商丘政府网上同时开辟“城市家书”专栏,让市民为工作、生活的城市这个大家庭寄封家书,为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商丘这个城市建言献策。对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择优刊登,并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二,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借力征文活动大力讴歌指挥部、工作组、各区、各单位、各社区在创建工作中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鞭挞社会生活中不文明、不卫生以及其它与“六城联创”、创文工作相背离的言行,以及获取对“六城联创”、创文不同角度的认识、看法、意见和建议。对优秀作品进行公开评奖和表彰,并集结成册风发各区、各单位、各社区,以借鉴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开展活动时要尽量扩大影响面,不仅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参与,市民也可以以个人名誉参与,而且要把优秀作品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要争取各界力量的支持和配合。第一,市委、市政府或“六城联创”指挥部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协调市直单位、驻商单位以及驻商部队参与创文,力争获得它们的支持和配合。第二,抓好窗口行业的形象塑造。服务单位和行业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载体。要规范学校、医院、银行、车展、宾馆、邮政、通讯、交通、商店、水暖气电等公共服务部门的行为,提高服务人员的文明素质,努力打造现代文明城市靓丽的窗口形象。第三,规范各类协会特别是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要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第一,积极组建文明志愿者队伍每位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树立商丘良好形象。比如,动员学生在寒暑假到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交通关口开展志愿服务。动员市民在节假日、周末到火车站、汽车站、重要路口参加文明出行志愿服务,负责指路,并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动员退休人员作为安全员在公交车站牌以及公交车上志愿服务,为市民安全提供保障。第二,宣传部、组织部和文明办要对文明志愿者加强培训,提升其服务质量,增强志愿服务的效果。第三,加强监督,志愿服务不能流于形式,否则不仅不能为文明加分,反而对文明城创建工作是一种破坏。

五、科学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路径

一是城市规划要科学。在做城市的整体规划时,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把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道路改造、绿化工程、城市文化场馆、公厕、垃圾处理场等等考虑进去,避免无处可建。

二是基础设施要完善。各部门要对照测评体系进行全面排查,列出项目清单,一项一项落实。尤其是公共厕所、垃圾桶这些必备硬件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市民行为的文明程度。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场的建造和使用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清洁卫生。这些基础设施要花大力气科学布局。

三是市容市貌要美观。市容环境是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城市文明不文明,最直观的标准就是城市形象是否亮丽、城市环境是否整洁、城市秩序是否规范。对于城市出入口、公共场所、商业大街、小餐馆、早点摊、夜市等重点对象加强管理,对占道经营、随意停车等不良行为,城市牛皮癣等顽疾加大整治力度,突破一些死角死面,彻底摆脱脏乱差,打造一些亮点、看点。

四是城市管理重心要下移。加强城市管理要从深化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尽快建立、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城市管理要依法行政。法治是一个城市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城市管理必须与依法治市结合起来。第一,建立和完善具有商丘特色的配套完善的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改变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第二,加强城市执法管理队伍建设,改进执法管理方式,用制度管理城市。城市管理要严格依法行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罚缴分离,坚决排除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干扰,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罚代管的现象,全面提升执法水平。第三,要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增强震撼力。要改变处罚较轻、收效不大、放松管理就反弹的状况。对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实行严厉打击,对触犯刑律的要处以刑罚。

六是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领导干部要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勇于担当的精神率先进入创文迎战状态,努力在创建工作中争上游、创一流、当最佳、站前排,不能被动应付,为市民做好表率。

六、大力度的监督和惩治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六城”联创指挥部及创文工作组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督促各区、各部门对创文的规划任务和各项指标一项一项地严格落实,对考核结果要及时通报并重奖重罚。建议建立创文专项奖金。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没有特殊原因不完成指标任务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创建不力甚至阻挠创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惩不贷。

二要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在电视台开辟“曝光台”栏目,着重对交通秩序、违章建筑、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的不卫生、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报道,同事也加大对创建工作进展缓慢、问题比较突出、整改不力的单位要加大曝光力度,绝不包庇。

三要动员全体市民广泛监督。发挥市民监督的作用。开展“随手拍”活动,鼓励市民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通过手机、相机拍摄下来,发到指定网站或邮箱,对贡献较大的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张丽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发展进步的助推器[J].学理论,2014(19).

[2]王书南,刘振洪,倪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与思考[J].精神文明导刊,2013(11).

第3篇

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全省领先、西部一流”的总体目标,牢牢贯彻“三二一”发展方针,加快推进“四个转变”,着力建设“四个”,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8.30”地震灾害的巨大冲击,整体经济出现明显“滞涨”迹象,灾后重建任务异常繁重的严峻形势下,区政府依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坚持全年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自加压力、迎难而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预计(下同)达到217.6亿元,增长13.5%;区属经济增加值突破100亿,达到100.8亿元,增长15.6%,超计划目标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达到4.03亿元,增长38.5%,超计划目标8.9个百分点。与年度计划相比,其他各项指标也全面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7.8%,超计划目标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增长22%,超计划目标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38元,增加630元,超计划目标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890元,增长15.5%,超计划目标0.85个百分点。

(二)各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57.2亿元,增长10.8%。为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区、两线、三圈、四带”的总体构想,明确提出了近期重点发展的支撑性项目。加大名品名店的引进力度,沃尔玛总部正式批准同意在攀设立分支机构,必胜客、星美院线、劲浪体育等招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利川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二期、旅游产品特色街积极推进,“第四届山城啤酒节暨首届火锅节”、“迎新春购物月”等节会活动成功举办,传统商贸业档次不断提升,市场消费保持活跃,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1.5亿元,增长19.3%。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阿署达景区、弄弄沟至大黑山风景区规划工作全面启动,体育公园前期工作扎实开展,玉佛寺景区建设进展顺利;烟草物流中心、汽车4S产业带开工建设,密地粮食物流中心、密地综合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服务带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阿里巴巴全国西部二级城市首家电子商务平台成功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14%。洁宇加气砖、宏冶高速线材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攀阳煤基还原铁、攀航钛材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00万吨表外矿等项目已初步具备开工条件,钢铁冶炼及延伸加工、采选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巩固,钒钛新材料、都市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大扶强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3户,区属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增长3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入园企业占区属地方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6.7%,实现利税近亿元,园区已被省发改委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范畴。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200万元,增长1.8%。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办法,密地二社、倮果三社、沙坝二社的征地、拆迁工作积极开展,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初显成效。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双龙水库及配套渠系建设已完工,弄弄沟村通社入户公路、阿署达村至水保牌坊道路建成通车,龙岗水库加坝扩容工程接近尾声,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特色种养殖业的培育取得新进展,成都新希望万亩优质水果、秦氏咖啡、安国枣等特色农业基地不断壮大,双龙滩大型养猪场初具规模,干热河谷人工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加快建设。

(三)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呈现新变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增长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5亿元,增长19.2%;更新改造完成29.2亿元,增长61.3%。投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一是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国有、民间投资分别完成32.1亿元、24.5亿元;二是服务业投资提速,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3%的情况下,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12.4亿元,增长38.5%,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5个百分点;三是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投资2亿元,增长25%,占投资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四是环保和生态建设加快,完成投资2.56亿元,增长34.7%,占投资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共实施项目278个,113个项目竣工或投入运营,149个项目在开工建设,30个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城市面貌得到新改善

继续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落实“三同时”,新上项目全部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控制了新的污染。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24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对15家高污染企业实施了关停淘汰,全年削减二氧化硫总量2008吨,超市下达目标22%。强化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圆满完成了中汇、攀阳等重点企业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据初步测算,万元GDP综合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5.6%和7.3%。全力以赴推动创模工作,着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马家田沟综合整治、大渡口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迁建、饮用水源保护区沿岸违章建筑清理拆除、沿江保洁等工作积极开展,辖区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抛洒扬尘、工业企业面源污染、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等专项整治,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创历史新高,全年平均达到86.45%。城市功能不断健全,积极主动配合市里完成了金瓯广场、滨江大道后段等项目拆迁及配套工作,建成了炳草岗垃圾中转站、医疗危废集中处理系统、后山公园休闲健身通道、湖光休闲广场,启动了小区煤气管网改造。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从突击性整治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

(五)各项改革有序进行,对外开放显现新成效

政务服务中心和群众接待中心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启动并实施了新一轮街道、镇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办法,实施了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阶段性验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全面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加快推进。攀钢集团公司辅业改制工作有序进行,钢城企业总公司改制工作顺利实施,钢城集团正式挂牌;市属企业改制移交工作全面完成,部分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参与承办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项目对接会,参加了第九届西博会、首届川商大会等招商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客商40余批次,与众多商会、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严格重点项目责任制,大力推行重点项目督查督办制,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对外开放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4.3亿元,增长35.3%。

(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扶持重点科技项目13个,帮助企业申报专利15项,2家企业被评为省市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市专利试点企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区属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稳步实施,高中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全面完成。全年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学校13所,新增校舍面积4000余平方米,维修校舍25000余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医疗和食品卫生市场进一步规范,辖区无重大疫情发生。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社区小广场46个,第六届社区艺术节成功举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通过验收,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启动。物价、档案、妇女儿童、残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七)惠民工程稳步实施,和谐建设有了新进展

促进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救助等十大惠民工程大力实施,年初确定的33项惠民项目全面完成年度预定目标。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506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07人,“4045”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6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转移农村劳动力2300人。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参加五大保险的人数平稳增长,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强力推进惠民帮扶工作,全面建成了街道(镇)和社区(村)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站点,各类帮扶活动广泛开展。在全市率先创建3家惠民超市,1800余户城市低保户享受了日常生活用品购买补助。认真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辖区所有村民均享受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零利润”药品覆盖率达100%,城市医疗年人均救助95元,农村医疗年人均救助106元。继续实施“寒窗助学”行动,全区共有3607人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其中487人次享受“三免一补”政策),支付经费65万余元,无一名特困职工子女因家庭贫困辍学,1194名农民工子女就学得到妥善安排。改造完成廉租房453套,为1367户居民发放廉租房补贴382.8万元,农村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全面完成,银江镇敬老院主体工程完工。

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区上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积极组织救援人员200多人次奔赴灾区一线展开救灾,及时支援灾区帐篷、食品、衣被、药品等物资,安置灾区学生239名,捐赠人民币955.6万元。在“8.30”地震发生后,快速启动三级响应应急预案,动员全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9150人、临时安置43850人、妥善安置受灾学校6000余名师生,发放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160余万元、组织捐款210万元,全面开展了24小时安全巡查、卫生防疫等工作,有效防止了灾后疫情的传播,辖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地震灾害引发的不稳定事件。同时,抓紧编制和启动恢复重建规划,筹集恢复重建资金6400余万元,快速实施应急工程和恢复重建项目,保障了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从总体上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接了近几年的良好势头,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自身优势发挥不充分,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节能降耗压力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方式的转变任重道远;土地、融资成本上升,机制、措施缺乏创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度和要素流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财政支出的压力日益加大;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仍然较重。

二、计划的初步安排

(一)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

受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攀钢等大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中小工业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亏损,走出困境仍有待时日;受整体经济低迷的影响,消费领域不容乐观,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行业仍可能延续低增长态势;受盈利预期无法实现的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下降,发展后劲受到严峻考验;国家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但其效应尚有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我区当前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自身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甚至一些困难和问题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挖掘有利或潜在的有利因素,从而更好地寻找应对的策略。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现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保增长、促发展成为政策的主要取向,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趋紧的状况会得到极大缓解,企业将得到更多实质性扶持,钢铁、建材等行业景气度有望在巨额投资的带动下提升。全省、全市经济从地震灾后的低谷中有力回升,并将继续受到灾后重建的拉动。从自身条件看,随着“双创”成果的逐步显现、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三产设施的兴建,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来临,我们发展的环境日益改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招商选资的渠道更加通畅。随着100万吨表外矿开发、谷田三期扩能等项目的建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随着攀航钛业钛材等项目的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打开,我们发展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

为此,我们既要充分估计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保持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正确认识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有效应对。

(二)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在计划安排上,总体把握“四个加快转变、五个更加注重”的原则。“四个加快转变”就是加快传统农业向近郊休闲旅游业转变、加快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快由协助配合城市管理向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管理转变。“五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上取得新进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增进和谐上迈上新台阶;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建设,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生态文明上取得新成效;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统筹上迈出新步伐;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优化环境、完善制度、增强活力上力求新突破。

(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9%,第三产业增长13%,区属经济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收入增长8%。

——节能减排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以上。

——改善民生指标: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2%;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以上。

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强力推动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完善项目生成机制。紧紧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来源,增加项目储备。加大财政对城市、园区、民生、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放大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领作用“引导项目”;以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为重点,积极面向国内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招项目”;为抢占产业前沿和制高点,把前期工作延伸到实验室,参与中试“抢项目”;立足区情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围绕资源“开发项目”;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灾后重建机遇,抢前抓早乘势而上,向国家和省市“争取项目”。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执行重点项目部门和区级领导责任制、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制、重点项目督办制。切实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的管理,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对重点工程和在建项目,强化组织协调,确保按期推进。对新开工项目,抓紧完成各项审批程序,落实开工前的各项建设条件,确保如期开工。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二)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和落实市区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切实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承载能力,全年服务业吸纳新增就业不低于3000人。

不断提升消费业。(1)加快构筑新的高端时尚商圈。推进旧城改造,力争启动二街坊商业综合体、桃源街商住项目;加快新区拓展,推进炳三区商会大厦建设。促进连锁经营、特色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2)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引进一批名品名店,完成旅游产品特色街的打造,加快推进曼哈顿商业步行街和利川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二期、西海岸市场三期等专业市场建设,建成三星级屠宰场。(3)办好节庆活动,通过啤酒节、乡村旅游节、房博会等活动的开展,广聚人气商气,繁荣辖区市场。(4)以发展近郊休闲旅游业为重点,以阿署达至玉佛寺、弄弄沟至大黑山为主要景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近郊休闲旅游景点,适时开发沿江休闲项目。(5)推动龙江明珠、水木风华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发展。(6)把发展服务产业与发展服务事业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的产业化进程,力争启动体育公园、沙滩排球基地等项目建设。(7)深入推进“社区双进”和“万村千乡”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促进服务业从城市向农村快速渗透,逐步构建节点畅通、城乡相连、点片互动的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生产业。(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密地综合物流园、密地粮食物流中心、倮果战略装车点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攀西烟草物流中心、金利医药物流、汽车4S产业带、矿产品物料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实施。(2)抓好三大平台建设。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引进为重点,着力打造投融资服务平台;以阿里巴巴网站为核心,加快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带的建设为依托,努力形成制造与服务有机融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3)大力培育法律、会计、人才、科技咨询、信息技术等中介组织,努力建设门类齐全、体系完备、水平较高、竞争有力的区域性中介市场。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按照“做强传统、培植新兴、重点突破、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从传统向新兴转型、从做大向做强转轨、从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

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把支柱产业和现有骨干企业的稳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2)引导现有企业正视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3)加快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抓紧培育钒钛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下大力气抓好钢企100万吨表外矿、谷田三期、攀阳煤基还原铁、攀航钛材、顺腾碳化钛、久欣氮化钒等一批有利于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

抓好工业发展载体建设。(1)以建设生态环保型园区的理念为指导,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完成高梁坪园6.2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力争通过华山园工业用地规划评审。(2)大幅提高园区建设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园区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拓展步伐,完成倮果三社搬迁、补偿、安置及项目入驻,分片启动流沙坡园开发,积极探索地企共建园区的新路子。(3)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园区管理,促进各类要素向园区有序集中,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抓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1)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期投入机制,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行动,逐步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提高项目单位面积投入强度和整体利用效率,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的准入和考核机制。立足于挖潜与开发,着力在盘活土地存量上下功夫,推动部分园区用地实现“零地增长”。(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钢铁研究院、学院国家级钒钛新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钒钛制品检测检验中心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园和中试基地,并适时引入风险创投机构,引导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全年力争建成1家工程技术中心,至少培育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促成3-5个项目关键技术突破并转化实施。支持地方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全年培育和发展市级专利试点企业2家,力争新增专利10件。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1)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科学设定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健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2)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汽车4S产业带、密地综合物流园、高梁坪园区拓展等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和承载能力。(3)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结合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完成村六社、密地村二社、倮果三社村民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阿署达村、弄弄沟村、沙坝村二社等村民集中安置区建设,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4)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各类实用型专业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将新增社会事业投入向农村倾斜,在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适度发展特色农业。(1)优化种养植(殖)业结构。与近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重点抓好阿署达花香果园特色农业园、秦氏咖啡种植示范园、干热河谷人工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双龙滩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盛唐生猪黄羊养殖基地建设,支持绿景公司DM生物菌有机肥生产项目的实施,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2)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抓好咖啡深加工、禽蛋深加工、果品深加工等项目,逐步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弄弄沟小流域治理。建成弄弄沟村、阿署达水保牌坊至机场路口道路,启动阿署达至玉佛寺公路建设,全面完成龙岗水库加坝扩容。

(五)夯实民生之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着力改善民生民本。(1)加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建设,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现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迈进。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进程,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贯彻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积极实施灾害应急救助,深入开展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帮扶活动。探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全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建设。(3)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推进就业促进、社区建设、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十大惠民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1)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学校灾后重建方案》,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确保两年内全部完成学校灾后重建,努力争创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区县第一。(2)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启动区、镇、农村(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3)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完成银江镇卫生院迁建,力争将妇幼保健站建成国家一级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严防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积极推进健康教育、五小行业及食品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4)统筹推动其他各项事业。深化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强化人口与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做好审计、物价、妇女儿童、交管、档案、民族、保密、“双拥”等工作。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1)完善社会政策和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2)切实加强工作,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置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保障社会和谐安定。(3)建立健全城市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抓住源头、聚焦重点、完善机制,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共建美好家园,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有力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将灾后重建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从灾情实际出发,优先和重点抓好农房、学校等受损较重区域的恢复重建,并通过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合理调整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