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2:0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与法治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总节数:3
执行
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1.通过密切结合实际生活。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都各有不同。
2.
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到因为大家各不相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两片树叶,多张心形的叶片
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修改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一、激情导入,感受不同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叶子,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学生认真观察。
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颗书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学生在叶片上写下自己的特点。
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预设:生一:
生二: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二、我给圆圆设计新形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
生:观察课件中的图。
师: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又会给圆圆设计什么样的新形象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你的想象画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形象设计。
学生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教师选出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在同样的圈上作画的结果。
请同学讨论,为什么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的缺不相同呢?
三、课堂总结
师: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
第二课时
总节数:4
执行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修改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一、与“不同”友好相处
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点,结果会怎么样呢?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12页“周同同日记”
师生共同观看。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班内交流意见,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师注意做正面引导。
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有与你“不同”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师:孩子们,有些同学和不同的同学相处,心里会有一些小疙瘩。怎样才能解开这些小疙瘩呢?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方法。
教师课件展出示教材14页提示的与人相处的好经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二、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不同的树叶在同一棵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那么,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就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三课时
总节数:5
执行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修改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一、“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15页的两幅画。
师生共同欣赏。
师: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答案预设:
生一: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二: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庄家精彩纷呈。
生三: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散发着不一样的果香。
生四:大自然中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二、课堂总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我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倡导“以教促学”。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主要研究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怎么评价,旨在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因此教师过分地依赖教材和教学大纲,而放弃了职业教师的创新作用,在讲课中,多以“告诉式”为主,把教材中现成的结果告诉给学生,而这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及生活经验太远,因此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不可能的。因而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课堂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就此谈几点在日常教学中的转变:
一、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感受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无顾虑地进行质疑。因此,要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就要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走进教室,充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情绪,要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互动,不要只是站在讲台上讲,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情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七年级上册《丰富多样的情绪》中有关喜、怒、哀、惧的词语及下册《人生难免有挫折》中将描述挑战者、放弃者、半途而废者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词汇让学生自愿上黑板写,由于我教的班级比较多,我就把这样的活动进行班与班的比较,学生为了给自己班争得第一,都踊跃上黑板写,写错的也由其他学生进行纠正,这样经常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踊跃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要形成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学案导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和优化课堂教学形态,创设主动愉悦教学氛围,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改变,实现“以学促教”。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控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教师的施教也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助产士”,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学习,不仅授以“鱼”,更要授以“渔”――“捕鱼”的本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学习的核心目标在于“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发展”,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想着如何把知识塞进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以便在新的情境下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模式
学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助学-课堂拓展延伸―课后巩固与反思几个环节。设计时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学案主要是一种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利用课前导学环节,把教学目标、知识网络两部分,授课之前展现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初步了解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自学搭建了平台,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课后巩固与反思,检验学生的知识达标。教学中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多种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展示案例,创设情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教学过程包括:框题导入、星网传播,自主置疑、预习交流展示、课堂拓展、收获与感受等几个环节。其中预习交流展示环节,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了契机和氛围。星网传播、自主置疑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交流大量有关现实生活中教学资源,这些丰富的生活资源,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学科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每位教师在授课之前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生活中存在哪些疑问,需要我们去解惑,以便充分挖掘实际生活中蕴含的“理”,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思品课堂已成为必然。多媒体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和动化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限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切合了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为此,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自己在网络中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发表自己的研究意见。
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程整合,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建构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主要做法是:
(1)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研究性、自主性和协调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2)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
(3)更新教师的信息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力争人人都建立起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各种教学资源的进行优化组合,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要转变教学理念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它是渗透道德与法治的主渠道,教学过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课会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来教学,或让学生自己来教学,或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谈认识、体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政治就在我们身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兴趣很高。
四、要在教学中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集体教研 教学语言 精简 准确 主动反思
《教师话语系统研究》指出:“教师话语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传递着知识信息,影响着学生接收信息的准确度。另一方面,语文学习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观点,具备“说”的能力。对于正在学习表达的孩子而言,在从“听到”到“表达”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表达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值得教师好好研究。
基于这方面的认识,在我校开展的集体教研活动中,小学语文教研组团队和道德与法治赛课团队把教师的教学语言列为听课过程中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下面笔者以本校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论述如何通过集体教研助推教师改进教学语言。
一、变繁为简,直指目标
在一节课中,导入部分是能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语言能否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能否直观地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面的教学起到关键作用。
我校谢老师第一次执教《我的环保小搭档》(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后,赛课团队对谢老师的教学语言进行了整理,发现在导入部分,学生看完关于环保的图片之后,谢老师是这么表述的:“同学们,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为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环保呢?如果有个帮手就好了。小帮手又叫小搭档。环保可以有搭档!”从当时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做到环保要有帮手,环保可以有搭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所能接受的教师的语言应该不会太长,太长的一段话会阻断学生“听”的连贯性,影响学生对此做出反应。所以针对这一部分,赛课组其他教师与谢老师一起思考,将导入改为:“孩子们,我们也可以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光靠自己还不行,我们可以找小帮手!”这样改了之后,语言指向明确,能让学生很快明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去找小帮手,避免了之前学生游离于课堂的情况。
无独有偶,我校周老师第一次试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在这节课的导入中,周老师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 1. 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2. 说说课文中的这个屋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 这样的房子要是让你住,你会不会住?4. 想想平时生活中,我们住的房子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个图片中的房子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在这一连串的问题当中,听课的备课组老师发现了两个问题:首先,学生在这一问一答当中消耗了很多时间,而这当中的一些问题对后面的教学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比如“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这个问题提出的意义不大。其次,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存在重复,如“我们住的房子,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还有“这个屋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这个图片中的房子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重复提问。
当备课组提出这两个问题后,周老师也明白了教学问题之所在,于是经过集体讨论,结合后边的教学目标,周老师直接把导入改为两个问题:“房子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看看书上这个房子有什么不一样?”这样,通过两个对比,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这样倾斜、破旧的房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样顺学而导,就是语文课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
二、寻求逻辑,准确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语言修养的重要,并列举了一个例子,其中提到:“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清……”[2]正是由于教师的语言混乱,才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混沌”不堪,容易出现学习疲倦现象。
在集体教研的听课过程中,语言是否符合逻辑,是每一个听课老师最敏感的内容。这也对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要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这个时候是一件好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年轻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很容易情绪紧张。一紧张就容易前言不搭后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感到迷茫。而学生的不理解又加重了教师的紧张情绪,这样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教学目标落实失败。这样的问题几乎每位年轻教师都遇到过。
还是谢老师的《我的环保小搭档》这节课,在第一次教学设计的总结环节,她是这么说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身边的环保小搭档,明白了如何环保。我们身边就会到处充满着保护环境的行为,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够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分析后,赛课团队的教师提出质疑:“到底是先明白了如何环保,并找到身边的环保小搭档,还是先找到了身边的环保小搭档,再明白了如何环保?”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话语权威”,教师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达方式。逻辑清楚是准确表达的前提。同时,谢老师也在大家的质疑中发现了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用词不当。“我们身边就会到处充满着保护环境的行为”这句话是一个病句。而且这样的总结并没有太大的新意。本着精炼和提升意义的原则,谢老师最后将结语与时政结合起来,改为:“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为了环保,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环保小搭档。(出示相关图片)其实呀,为了守护我们祖国的这片‘金山银山’,我们的家乡南宁开展了低碳骑行、守护母亲河等活动,我校也开展了丰富的环保活动。大家都在为保护地球行动着。同学们也要积极行动,做一个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这样的结束语不仅总结了这节课的内容,也结合图片让学生明白当前社会为环保所做的努力,同时告诉孩子要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做“环保小卫士”。不得不说,这是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的。
而在语文课堂当中,教师针对教学目标设置课堂练习是常有的环节。教师在布置练习的时候,语言更应该有逻辑。比如,在习作教学中,周老师打算根据课文中的要求,让学生接龙编关于“瞌睡虫”的故事。周老师是这么说的:“下面请同桌合作编故事,你先编一段,他再编一段,别忘了加上你们创作出来的小伙伴,给他们编一个美好的结局。”十分钟过后,正如备课组教师所料,同桌两个人编的故事完全没有任何衔接,就是两个单独的故事拼凑在一起。这显然是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表述不准确造成的。第二次试课之前,备课组教师各自根据教师用书中的教学建议,为这个环节设置一段话,以准确地表述该环节的学习要求。经过六位教师的发言,最后将本环节的过渡语设置为:“下面是考验同桌之间默契的时候了,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一起合作接力编故事,一位同学先编一部分,同桌再根据故事可能怎么发展接着编后边部分,别忘了故事的主人公可以用上你们刚刚用拇指画创作出来的小伙伴。”教学语言这么一改之后,后边几次的试课,学生都明白了这个环节是同桌之间接龙编故事,故事是有承接性的,而非胡乱拼凑,教学效果也提升了一大截。
三、反“守”为“攻”,主动锤炼
我校开展的听课活动让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都受益匪浅。一方面,执教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接受团队其他成员的“找茬”,慢慢形成主动反思自己语言的习惯,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促进了他们的教学,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周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详案上常常改了又改,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衔接语反复推敲和锤炼,力求简单而明了。另一方面,教研组要求组内听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主动反思,养成关注教学语言的好习惯。团队中的其他教师从这样的教研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录下自己上课的全过程,通过对课堂实录的回放,察觉自己在语言上的不足,及时改进,力求每节课不说废话,说有用的话。慢慢的,教师关注自己每节课的语言的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变成了无意识的习惯。这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与那些仅仅靠自己一个人去摸索教学门路的教师相比,显然多了一条成功的捷径。
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学校更关注的往往是教师的教案设计、教学方式的呈现、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教师个人才艺的展现,而教师的教学语言却容易被忽视。团队教研恰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个空白,听课教师作为旁观者,更清楚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及时地提出来,共同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听课的教师不仅帮助授课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启发。教学语言只有被学生所吸收、接受,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形成对教学语言的反思习惯,离具有语言魅力的教师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