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舆情调研报告

舆情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05 03:25:07

舆情调研报告

第1篇

(一)县纪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县纪委以宣教室为网络工作的主阵地,安排专门人员从事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研判、分析工作,搜集信息的网络除国家的大型网站外,注重当地的网站及论坛,及时了解当地的民情信息及舆论导向,对于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报送有关领导,并及时加以引导,对于网络舆情的搜集工作作为县纪委宣教室的一项常规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及报送制度。

(二)建立网络舆情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县纪委利用大宣教工作格局的有效条件,充分利用大宣教工作机制,联合县委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工商局等多家单位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网络信息及舆论导向及时进行沟通,有利于网络舆情工作的开展。

(三)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为了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量,加大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每个乡镇配备一名网络评论员,全县共有网络评论员36人,为鼓励评论员的工作积极性,县纪委专门制定了奖励措施,评论员在网站上及时发帖,开展正面引导舆论导向工作,同时利用网站开展网络宣传工作,建立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联动引导机制,对于突发性事件做到发现及时、引导及时。

(四)组织网络舆情工作专项培训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县纪委宣教室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学习,及时更新技术手段,了解网络舆情新形势。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网评引导和网上管控能力和水平,学习利用技术手段自动跟帖、顶贴,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网上引导管控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是对网络舆情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由于网络舆情工作的特殊性,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容易看到,并且很难有一个可以衡量的考核标准,许多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对网络舆情工作不重视。总体上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已经进入良性轨道,日趋科学规范,“主动回应网上关切、主动处理现实矛盾和问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共识,但个别事件在应对技巧和回应方式等方面仍有欠缺,语气过于生硬、过于绝对。

二是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建立纪检监察系统网络监舆情工作机制,顺应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建立一套成熟可行的工作机制,才能让网络变成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耳目”;只有确立一套有效的搜集、研判、分析的程序,才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网络的开放性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即虚假信息的泛滥。它妨碍人们获得真实信息,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而一些含有违纪线索的信息也会因其偏激或者极端情绪化的言辞而广为散播。有的部门应对机制存在着滞后性和职能缺失,往往出现“事前不问、事后救火”的被动局面,从而丧失主动权,损害公信力。

三是相关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场形成越来越迅速,某一现实事件一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过程中,便会迅速出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圈子中,瞬间在网上形成热点,某些事件甚至会被网友利用手机同步直播;从传播介质来看,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甚至会有播报人即时的旁白评论。网络舆论场形成的即时化、参与介质的全媒体化,对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滞后于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形势,不能做到“监测即时化、应对即时化、调控即时化”。

(一)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纪检监察组织牵头,网络安全、新闻宣传等相关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网络舆情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通报网络舆情动态,会商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将纪检监察现有的网络举报、执法纠风监督与行政效能投诉板块进行整合,对其中的投诉举报信息纳入网络监督信息统一办理。另外,对于影响力较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在利用官方微博或政务网站及时播报事件进展同时,通过重点新闻网站集纳网上相关报道,还原事件过程真相及处置结果,能够起到一锤定音、平息炒作的效果。

(二)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加强与政府网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沟通与联系,及时获取网上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编辑策划;分析研判;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45-02

一、按新闻学规律客观处理信息的能力

1.舆情编辑工作特殊性。舆情编辑工作,就是披沙拣金。网络共生的环境下,民意就是考量政治环境的晴雨表。这就要求我们对地方网络的公共治理,按新闻的性质和规律看待舆情焦点在于民生民情。网络舆情通过网络传播,将编辑意图、正能量的声音发散出去,有效地提升了平台的感召力、影响力。舆情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编辑应具有明辨是非、立场坚定、把握全局的政治素质,筑牢思想防线,抵御谣言、谩骂、刻意诋毁、颠倒黑白的不良信息,培养从复杂舆论中客观分析和提炼要害信息的能力。

2.舆情信息处理的编辑立场。舆情编辑从搜集舆情信息统计、分析、判断、综合的各个方面来看,编辑立场关系到社会热点引导、改革政策为稳定大局倾斜等的重点问题,目前,自贡市政府的门户网站,在实施运行中能及时用网站平台政令、经济社会动态信息,开设了网民诉求通道,有关回应网民敏感问题,该上升到政府工作议题的能从制度上、源头上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编辑立场能敏锐快捷提炼要点,有效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在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上发挥了编辑作用。

3.新闻价值决定引导方向。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新性,这里即指网上新近发生的新鲜事件、最新言论、政策变化、社会动态等广泛内容。此间,以网络传播规律来看,这时,“舆论领袖”影响受众的作用非常明显。当网络出现一些不明不白似是而非的信息时,网民往往分不清客观事实而无所适从,他们就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进行舆论引导,编辑挺身而出以“舆论领袖”的方式,澄清事实内容,以此作为编辑决策的依据。同时,编辑需要建立稳定的用户群,寻找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我们的网民有空前的话语权,较为自由地表达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1]。”需要编辑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包括维护法治、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地方经济,衡量其新闻价值,引导舆情发展有着重要的方向作用。

二、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和建言

自贡市舆情中心每天要浏览监测网络舆情有关的信息,经常关注市内外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或论坛等。论坛主要关注天涯社区、四川在线、猫扑大杂烩网站、搜狐社区等;新闻网站重点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四川新闻网、自贡在线等;微博类主要关注新浪、网易、腾讯等。在网页监测浏览中,切实注意和自贡市有关的敏感的话题。

自贡市舆情监测引导系统,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网络素质高的网络评论员、舆情网评员队伍,每天负责对网络论坛开展日常监测和重点网站舆情巡查,对此进行汇总、登记和总结;二是坚持对舆论热点、媒体关注焦点、舆情级别、发展走向,及时地准确地全面掌握,做到及早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的处置状态。对那些网上举报线索不准确的含糊的舆情,找准线索查实,在调查疏导中、采取事后善处等措施,确保主流舆论引领;三是从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群众最关心的根本利益着想,思考和修正工作偏差,再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四是目的明确,建言为上。舆情编辑最关键的是,洞察舆情走向,化解舆情矛盾。编辑应说服当事人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误会,使可能引起的舆情事件转化为积极因素;以平等公正善意的态度获得公众的信任认同,利于舆情危机消除或化解。在建言时,在大量舆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供合理、恰当的处置意见,对其处置手段优缺点和时间节点的把握和推测,要有参照系、预见性和前瞻性,不仅能回答情况是什么,还能回答怎么办。

进行网络舆情反思性分析研判,具体针对舆情可能诱发的危机事件,交流舆情研判中、决策中得失的总结。应定期组织召开网络舆情评析会,讨论预警方案和判断标准的制定,以便有针对地开展编辑策划。网民讨论的话题繁多,涵盖社会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话题发现能力和网络舆情追踪技术。

1.编辑熟练掌握舆情分析系统工具的必要性。在当今网络各种舆论繁多而杂乱,各种论坛网友爆料已成为披露社会阴暗面第一现场。要从海量信息中找到热点的敏感话题,并对其趋势发展变化及时跟进引导,已成为舆情分析研究的重点,并实现话题发现与追踪。舆情分析系统十分重要,编辑能使用这个工具,要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引导舆情、处置舆情。我们所使用的v2014.3 绿色特别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支持搜索各类论坛、博客、微博、新闻网等。在运行中,要注意初始化设置是做好舆情分析的第一步,你关注的主题自动程序会自动搜索,并给予实时提示。自动程序还可以把舆情发送到编辑的手机上,随时随地提醒,在任何情况下知晓舆情有无变化。在这个监控系统中,关键词检测、追踪,以信息聚类为基本技术手段,即“将文本聚类问题转换为话题特征聚类问题,并依据事件对语言文本信息流进行重新组织与利用。[2]”

2.抽样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知识在舆情抽样统计分析中十分重要,针对舆情的影响力、民众利益的关切度和对公共形象的破坏程度,设置参数与数据分析框架。抽样应选择有权威性、影响力大的论坛、博客和新闻网站,关注点击多、回复多的新闻或者帖子,多选新帖兼顾不同倾向性言论,做到意见最大化材料丰富性。为了保障舆情分析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抽样遵循目的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因为科学规范的抽样是进行舆情事件分析前期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舆情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如事件发展概况与脉络、民众主要观点与情绪、与有无行动计划性、对社会体制构成怎样的冲击,甚至有无被支持或利用的可能性。

3.构建舆情报告真实、全面、及时。通过判断特征词类型,并进行特点标注,从而构建倾向性语气词典和标准数据集,从而为倾向性深入研究分析提供支撑。形成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的信息传播,又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及时采用“化解、澄清、删除、正听”等策略原则,化解舆情危机,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引导舆论。如果缺乏相应系统和技术获取分析信息,就很难使舆情报告及时做到全面性、真实性。常见的舆情报告有条目型、综述型和专题型。条目型舆情报告是将搜集到的相关热点资讯进行摘编,按照正负面顺序,将消息以条目的形式罗列出来。比较条目型、综述型舆情报告适用于进行较为全面、综合地描述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发生的引起某个阶层或团体强烈关注的、又有争议的热点事件,通过对事件进行综述性总结,点评其影响及解决办法的理由等。至于专题型舆情报告,则是对某个行业、某个范围,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持续发展变化的事件。专题型报告以叙述为主,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网上传播的情况作统计,如跟帖多少、转载多少、网民评论的观点比例等都要简单描述,最后是报告的结论是最重要的,它必须建立在编辑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果包含翔实的数据和图表。

4.舆情编辑的策划。编辑的策划,倾向于广泛听取民意而集民智,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工作流程,是对整个工作全面而系统的筹划和安排,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以看出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工作的复杂性,从策划起对舆情信息的需求和发现开始,到分析结果成为策划者操作的整个过程。其中策划和需求是起点和终点的交叉利用,各环节指编辑工作规划-舆情汇集-整理和评价-舆情分析预警-报送和反馈等,它们共同构成主体是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工作报告。在更普遍的状态中,信息需求可以在舆情评价时,确定对某些研究对象的评价依据和标准,包括指标名称和数值,以及策划者怎样主动听取群众建议和呼声、怎样最大限度寻证民意认同,怎样在对话中协商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怎样以一种适宜的倾向性消除群众误解和网民的隔阂。同时,也应注意网络了解民意的局限性,网络是不能取代编辑的实地调查研究,更不能取代政府的政策研究、专家的战略思考。所以对网络出现表露的民意民情,需要编辑一双“慧眼”分辨是否良莠,辨别优劣是非,是慎重判别和认真选择的必然。

构建网络舆情策划指标体系,是按目标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将网络舆情的特点表现出来;“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相联系的部分,通过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透彻认识整体,并准确定位关键制约因素。[3]”基于舆情编辑工作特殊性和素质要求综合性特点,体现在具有按新闻学规律客观处理信息、监测、引导和建言的能力上,才能建立舆情编辑策划分析研判系统,构建舆情报告的真实、全面、及时,使舆情能够促进社会对话,发挥正能量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8).

第3篇

首先,在喧嚣多样的舆情状况下,尽量保持公允,避免过早站队表态。舆情为群体性的心声、意愿、情绪,往往在一些群体性的事件或关涉群体利益的时刻集中表露。抢新闻、先发声是媒体的行业惯性,但在对舆情无确切把握的状况下,报道应平衡反映各方意见,待到对舆情状况有比较准确的判断时再有选择地报道,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舆论引导。

其次,对媒体介入舆情的报道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获取反馈信息,用于修正对舆情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报道。舆情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媒体的反映往往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引导和介入也很难保证准确无误,后续的跟踪研判是提高舆情研判准确性的必要手段。

第三,除了关注形诸舆论的舆情之外,还应注重潜在舆情,以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性。目前,一谈到舆情,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网络上的各种言论所呈现出来的声音,并以此作为舆情研判的依据。但相比沉默的大多数,在网上发声的人毕竟是少数,不足以代表真实的民意。媒体关注舆情研判不是为了平息舆论,而是为了赢得公信力,因此,媒体应注意线上分析与线下调研的结合。

最后,媒体对舆情的研判与介入应有独立的立场。媒体人应面向公众,给出合乎社会文明进步、合乎人性发展的新观念。这个观念有些时候也许会与既定的观念相悖,也有可能与现实的民意相违,却是媒体引导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张桂芳/《青年记者》)

互联网思维:中国社区报转型的关键

当前,80后、90后一代正在逐步成为社会中坚。他们的观念和习惯都同父辈人产生了较大差别。作为在网络浸淫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正逐步从传统媒体向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平台转移。这就更显示出互联网思维在社区报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互联网思维尤为重要的则是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社会化思维。用户思维,即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真正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与体验,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报的建设与发展中来,增强其归属感。大数据思维则是要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深入挖掘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平台思维即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具体说来,就是要把社区报做成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社区居民和周边商铺、餐馆信息共享的平台,进而取得社区居民之间的共赢,取得社区居民和周边商铺、餐馆之间的共赢。社会化思维,简言之即要利用社会化媒体推动社区报口碑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实现社区报建设的“众包协作”,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

(孟书强、凌夏/《中国记者》)

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

数据新闻弥补传统新闻宏观叙事的不足。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新闻叙事注重细节的捕捉,擅长微观的表达,这导致传统新闻宏观叙事能力的不足。数据新闻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客观数据,对事物和现象做充分而客观的中宏观报道。但这并不是说数据新闻不具有微观报道的能力,通过现代网络交互技术数据已经能够将中宏观和微观很好的联通在一起了。

开放数据运动拓展数据新闻的报道领域。数据新闻报道的领域在理论上并没有疆界,除了官方发布的开放数据,众多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市场调研公司都会定期发布各行各业的行业统计信息。记者要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找到更加有价值的方向,并掌握更加现代化的可视化的呈现形式。

数据新闻改变以文字为中心的传统新闻叙事方式。在过往的新闻理论中,文字始终是新闻的中心和主体,即使有图片、数据,也只是新闻“材料”、是“配角”。在数据新闻中,数据成为新闻的主体,也是叙事语言。在特定的新闻主题上,用巧妙的可视化方式能取得比文字更好的叙事效果,让用户更容易认知复杂的情境。(郎劲松、杨海/《现代传播》)

如何报道本地突发新闻

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报道突发新闻的基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亟待从媒体获取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这时会出现庞大的信息缺口,而率先填补这个缺口的媒体则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暂的信息稀缺时期获得大量的受众关注。在报道本地突发新闻时,地方媒体因其接近事件发生地而更具报道时效的优势,更适合做填补信息缺口的角色。

第4篇

摘 要: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而突发网络舆情的频繁出现,持续升级,使得政府传统社会治理能

>> 新媒体视野下提高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研究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媒体审视”误区与引导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舆情传播特点及引导对策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自媒体使用现状下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调查与分析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监引导研究 自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探讨 试论自媒体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优化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建设及引导机制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监控与引导研究 网络媒体监督与舆情引导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的涉警舆情引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2016-11-23〕.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4〕蒲红果.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5〕腾讯网.2016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EB/OL〕.(2016-11-15).〔2016-11-23〕.http:///a/20161115/003171.htm#p=1.

〔6〕孟建,裴增雨.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

第5篇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3

(2012)

购买建议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版No.3)/新媒体蓝皮书》编著者尹韵公。作为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全面盘点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遒。当前新媒体发展进入一个极为特殊的成长阶段。一方面,新媒体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力量;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双刃剑”功效凸显,新媒体治理成为世界普遍难题。专家解读新媒体热点:网络对谣言是否真有自净化作用,微樽传播为何具有中国特色,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世界政治,全球新媒体发展动向,中国网络舆情的特征……新媒体在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中成长。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亚马逊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目录

BI 总报告

B.1 成长中的新媒体: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一 发展态势:新媒体成为推进中国社会成长的新力量

二 传播转型: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三 成长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生态

四 应对策略: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和治理之道

BⅡ 热点篇

B.2 网络对谣言的自净化作用研究

B.3 微博的发展态势、传播特征及治理策略

B.4 微博舆论形成与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B.5 微博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B.6 社会化媒体:网络时代的关键转折

B.7 世界政治中的社交媒体与数字行为主义

B.8 三网融合背景下建设中国广电网的宏观战略思考

B.9 2011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

B.10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B.1l 社会转型风险与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的实证研究

B.12 中国网络舆情监测产业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

B.13 全球新媒体的发展动向

B.14 中国新媒体产业园区发展报告

BⅢ 网络媒体篇

B.15 2011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

B.16 中国主流媒体网站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B.17 “2012年两会”互联网专题报道效果分析

B.18 2011年新媒体视频发展报告

B.19 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报告

B.20 2011年数字音乐发展报告

B.21 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报告

BⅣ 移动与电子媒体篇

B.22 新闻网站移动化发展报告

B.23 《前线手机报》:党刊的移动化传播探索

B.24 移动APF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B.25 2011年中国IPTV发展报告

B.26 20l年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报告

B.27 20l年中国手机报发展概况

BV 借鉴篇

B.28 欧盟的数字化战略与新媒体发展

B.29 2011年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

第6篇

相比于汽车行业的70%,白酒行业的90%,医药行业的50%,空调行业的60%,食用油行业的70%,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的房地产业,网络口碑整体健康度只能用“不及格”来形容。通过对2009~2010年度房地产行业22个知名品牌的监测结果显示,平均网络口碑健康度仅为16%。这是本报委托网络调研机构瑞意恒动所做的一份房地产品牌网络口碑监测报告中显示的数字。

房企的网络口碑有可能将作为中国房地产报每年推出的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榜的新增研究项目,拟定期发布研究数据及趋势报告,以此作为房企提升企业形象、品牌管理的可参考数据。

关注度与健康度

根据瑞意恒动公司研究总监梁海宏介绍,这份报告针对的是2009年至2010年年度部分主流房企品牌的网络舆情。

报告显示,房地产企业整体关注度较高,但健康度低。健康度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企业在网络上的舆情口碑健康状况,是负面房地产品牌信息与正面房地产品牌信息的比较值。研究者特别强调,舆情口碑健康度差并不一定是品牌本身及其产品有问题,只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的网络舆论、口碑状况,某种程度上指出了企业在网络品牌维护、推广中的不足。

从该监测报告中有一份完整版的房地产品牌KPI排名榜单,即通过选取22家品牌地产企业作定向舆情监测,最终根据网络关注度与健康度做出排名。但由于涉及到诸方因素,该报告并未向市场公布,本报此次只披露部分内容。

所谓网络舆情口碑,通俗的讲就是互联网上针对某个企业或产品的各类舆情、网议的汇总。随着互联网舆论影响的深入,消费类企业率先意识到网络口碑监控及调研的重要性。最初的舆情口碑监控依靠大众版的搜索引擎,但由于互联网数据增长过快,普通的搜索引擎根本无法全面、及时、详细显示企业所需信息,尤其是各种社会化媒体例如论坛、、、SNS中的网评,行业更缺少相应的分析研究,因而专业的网络舆情口碑研究应运而生。

近年来,汽车、家电、个人护理、IT数码等行业舆情口碑监控、研究发展迅速。但房地产业显然落后于大趋势。梁海宏认为,这是由于房地产近年超常增长所致,房子不愁卖,以及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粗放管理,使得本应重视的口碑建设被长期忽视。

“该报告的数据基于其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iWOM-Trends,全天候24小时实时抓取信息,并通过自动、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符合甄别条件的有效信息。”梁海宏表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房地产行业22个品牌的平均健康度为16%,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

口碑营销缺乏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网络营销方面的重视不够是导致网络口碑健康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尽管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互联网宣传,但在网络口碑营销方面似乎并未引起重视,比如一些正负面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分析工作并未被重视。

而这些,恰恰是影响企业品牌的关键因素。

另外,在企业品牌网络建设上也有一定欠缺,例如一些知名房企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站或公司完整信息,给客户的直接印象是不正规或不可信任感。对于网络中的负面消息没有足够重视,如果不及时纠正或解决就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开发商更愿意将宣传费用砸在单纯的广告宣传上。

房龙网创始人肖勇告诉记者,房地产网络口碑不佳的主要原因有几种,行业整体形象不佳、企业硬伤、用户体验被放大以及竞争对手攻击。

截至2009年6月份,中国网民数量突破3.38亿人,如此庞大的受众群是网络营销市场发展的根基。

专业人士表示,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年龄结构多元化,随着网络营销的逐渐成熟,广告主选择网络广告投放的意图日趋明朗,品牌推广和促销相结合,成为广受欢迎的营销模式。口碑营销作为网络公关的重要手段也应引起开发商的重视。网民的意见与建议给房地产企业撑起了新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地完善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口碑。

行业浮躁隐忧

监测报告显示,在网络上,房地产行业在品牌和营销话题方面以正面话题为主,而在产品方面,负面评价较多。

具体来看,产品中,周边配套及小区品牌受到较多的肯定,而房屋品质的负面相对突出;品牌方面,诚信感与责任感是普遍存在的负面,而企业实力的正面声音较高。此外,营销方面的正面话题主要集中于推广活动方面。

“房地产行业的竞争程度远低于汽车、IT数码,乃至FMCG等行业,这些行业中有很多竞争的交叉项,而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交叉就明显要宽松很多。过去1年中不同的品牌给客户留下的印象差异很大。即使包括大品牌也因为一些特殊事件被与特定的标签联系在了一起。”梁海宏分析。

从关注度较高的品牌竞争环境可以看出:万科在2009~2010年度被贴上了价格标签,恒大的推广活动则被提及较多;保利、富力和绿城在企业话题上有一定竞争关系,如企业实力、诚信与责任感等。有很多真正意义上跟品牌有关的网络“好标签”尚处在待领状态,例如好的房屋质量,好的物业服务等。因此房企的网络品牌发展及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在当前行业低谷期更应重视完善基础性工作。

梁海宏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些知名上市房企,在2008年以前一直埋头做基础工作,但这两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越发火爆,这些企业也不甘心埋头苦干了,转而疯狂拿地、卖房。“因为当时不管你做与不做,房子都照样卖。因此踏踏实实做事的房企越来越少了,行业里充满了浮躁”。

从监测结果来看,房屋质量为万民所诟病。如果房地产企业不在产品质量上全面改善,行业网络舆情口碑健康状况就难以提升。长此以往,房地产业在百姓尤其是广大网民心中的口碑会越来越差,真正影响到的是今后房地产行业整体形象的健康度。

舆情监控不应或缺

随着房地产企业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网络舆情口碑监控与管理亦被部分品牌企业所关注。

“有些企业网络舆情口碑健康度不佳并非企业产品不好,而是对网络舆情口碑不重视或产品后继服务不到位。”梁海宏说。

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某些房企的负面评论可能是被对手攻击,被放大,而被攻击企业却不能做到及时监测并采取措施。这对企业本身以及消费者的认知都是一种伤害;另一些情况是企业相关服务出现问题被用户网上曝光后未及时与用户沟通,使差评积累并扩散,甚至达到爆发的程度。

据记者了解,2010年初,河北某房产项目在北京设售楼部,因网上负面信息较多,引起了一些记者的注意,并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是部分负面信息属实,部分信息不属实。

对于一些不属实的信息,开发商对记者表示:“很冤枉,发布消息者并没有到项目售楼处核实”、“没有想到网络口碑的作用这么大,那些负面的帖子我们也是刚刚看到,以后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维护了”。

最近,记者在该楼盘业主论坛上发现,负面消息已经逐渐少了下来。公司对于项目将要延期交房的负面事件也公开进行了说明和道歉,并表示做出相应赔偿。这样一来,增强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另外,高竞争的FMCG、IT数码、汽车灯行业企业的做法也值得房企借鉴。

梁海宏介绍,如某些国际品牌的汽车、家电、化妆品等就开展了网络舆情口碑24小时监控,一旦出现网上投诉,企业可在当日获知投诉帖出现的论坛及投诉内容,企业可在第一时间与用户沟通,补充服务或排除误会。监控还可以查明恶意攻击的源头及路径,及时应对,从而消除不必要的品牌资产损失。

第7篇

《惠州日报》的《民生在线》是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惠州日报社联合主办、重点经营的民生新闻栏目,也是探索实现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栏目开办一年多来,坚持“三贴近”原则,围绕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出了近50期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深入报道,推动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促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越来越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和认同。在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民生在线》栏目引起了省和部分兄弟市人大机关有关领导的关注,他们期待惠州在这方面作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为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提供更多、更成熟的经验。因此,办好这个栏目,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坚持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途径

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都是我们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党和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并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两种监督形式。人大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代表人民对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情况、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代表社会公众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揭露问题的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舆论监督和人大监督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舆论监督又同时是党委、人大、政府的一种监督手段。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把两种监督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整体效能,是各级人大和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惠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民生在线》栏目,就是在这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下称《监督法》),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应向社会公开,以法律形式确定人大监督公开原则,为今后各级人大更好、更深入地推进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法律依据。

《监督法》除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监督公开原则之外,还在各章作了5处“向社会公布”的具体规定:一是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划;二是常委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三是常委会听取的专项报告和审议意见,以及“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执行相关决议的情况;四是常委会听取的计划和预算报告、审计报告和审议意见,以及政府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执行相关决议的情况;五是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以及“一府两院”对其研究处理情况。《监督法》作出上述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大工作本身尤其是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要增强公开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要让人民群众知晓并监督政府工作,尤其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改进工作的情况。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人大常委会尽管在审议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过程中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但由于时间、人力不足等原因,对其研究处理情况跟踪督办不够到位,个别部门存在敷衍、应付现象,使人大监督实效受到影响。而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形成有效的舆论压力,加速了问题的解决。事实证明,实行监督公开,可以使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与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有效结合,提高人大监督的力度和实效。

要正确对待人大和新闻媒体开展的舆论监督,配合和支持宣传报道工作

政府部门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在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检验,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此,舆论监督是一个不可回避、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监督法》关于监督公开的具体规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内容,以及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这是具有法律强制力、必须贯彻执行的法律规范。还有,在当今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的时代,政府部门工作的不足和失误如果不通过主流媒体进行适度、客观、准确的报道,就很容易出现两种不利后果:或者经过非正常的信息传播渠道被歪曲、夸大,影响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或者被蓄意掩盖而得不到及时纠正,长期积累下来成为严重问题,一旦爆发就对事业、对干部造成严重损害。

现在的问题是,少数政府部门和领导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怕上级批评,不怕群众上告,就怕上电视上报”。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一是说明部分同志还不能正确对待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二是说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确有威力。为此,政府部门要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思维,正确对待人大和新闻媒体开展的舆论监督,以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的姿态改进工作。要切实端正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媒体的监督,正是社会关注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体现,不能错误地认为是唱对台戏。政府形象不能靠拒绝批评、回避问题来维护,关键要靠良好的作风,包括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意见、积极改进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来树立。要建立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为新闻媒体的采访工作提供服务。除了依法必须保密或者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的敏感信息之外,应该坦诚向新闻记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要理性地回应媒体的批评报道,对报道中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要冷静分析,坚持从善如流,有则改之,积极回应。必须强调的是,新闻媒体不是专业调查机关,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家新闻媒体可以做到新闻报道百分之百准确。对一些存在瑕疵、不够准确的报道,政府部门不要出现过激反应,而是要向人大机关或者新闻媒体提出意见,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

人大机关和新闻媒体要以高度的大局观念和自律意识,开展客观公正、具有建设性的宣传报道

人大与新闻媒体共同开展舆论监督的根本出发点,在于通过适度地反映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督促政府部门切实改进工作、加快民生问题的解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要树立高度的大局观念和自律意识,着眼于解决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不能为逞口舌之快而批评、为吸引眼球而曝光。

一是报道选题要深思熟虑。要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从人大常委会听取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中进行选题,重点报道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迫切要求解决、政府部门能够解决而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而对报道后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地方政府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或者因体制等原因无法在近期内得到解决的问题,都不宜作为报道选题。对此,人大机关和新闻媒体要加强沟通和配合,认真分析研究,权衡利弊,慎重选题。

二是采访工作要深入细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尤其是在人大主导的舆论监督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不仅是对读者、对政府部门负责的体现,更是突出人大工作特色、维护人大权威的必然要求。新闻记者一定要严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广泛接触群众,加强与部门的沟通,作深入细致的采访,全面、准确地掌握情况。绝对不能通过非正常的信息渠道或者道听途说来获取所谓的“新闻事实”,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无中生有。

三是报道内容要客观公正。对通过采访获得的素材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事情的本性,准确把握报道的切入点,客观反映事实真相。不能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也不能把局部问题当作全局问题。在适度反映问题的同时,要重视反映群众的意愿、部门的说法,更要重视反映对政府部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有帮助的建设性意见。人大机关作为主导方,要切实做好稿件审查工作,必要时可以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8篇

进一步增强开展舆论监督的责任感

要运用多种形式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切实解决新闻舆论监督者存在的压力不大、信心不足、责任感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搞好教育引导,不断激发大家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要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促使大家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三是要学习借鉴外地报社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经验做法,使大家受到教育和启发;四是要严格奖惩,把激励机制作为一种制度贯穿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始终,把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与评选先进挂钩,同个人职称评定、获得奖励挂钩,做到赏罚分明,努力营造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科学把握舆论监督的重点和要求

首先要正确引导舆论,做到有利于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作,有利于被监督对象改进工作,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要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注重社会效果。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舆论监督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要区别情况、讲究方式、遵守纪律,该请示报告的要及时请示报告。要把握适度,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不看影响、不计后果地刻意炒作渲染。

其次要出于公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全市工作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帮助市委、市政府改进工作。要抓住群众关注、领导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材料,多方核实情况,用事实说话,防止以偏概全、感情用事。相关批评稿件要酌情与被批评对象见面,征求意见,防止失实和激化矛盾。要办好报纸内参,使其成为新闻舆论监督有力的特殊渠道和市领导联系各方面工作、快速准确知情的通讯刊物。

最后要进一步发挥党报的职能作用,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办出地方党报舆论监督的特色与风格。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讲求实际效果,多报道对社会生活有普遍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打假、环境保护、治理行业不正之风”等实质性内容,克服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批评报道,在批评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权威性、指导性上狠下工夫。要改变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文风,努力形成党报舆论监督的风格与特色。要整合报纸资源,优化版面结构,把舆论监督做活做实,不断增强舆论监督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研究做好舆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组织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者系统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素质和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不断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强化“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意识,不断强化舆论导向的祸福观、政治观、党性观。

加强舆论研究,搞好监督策划。要根据市委、市政府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任务和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及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等,搞好监督策划,制订报道计划,在增强引导性、导向性、针对性上下工夫。组织好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和大规模、系列化报道,同时慎重把握尺度,力求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客观、公正、真实、合理、规范、有效。

创办舆论监督名牌栏目,树立党报品牌形象。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专栏作用,通过栏目突出新闻舆论监督强势,丰富版面语言,构成版面亮点,提升报纸品位。栏目要突出服务宗旨,注重受众需要,兼顾社会影响,增强贴近性、实用性和社会性。要在巩固以往舆论监督专栏的基础上,创新群众喜爱、党和政府满意的独具特色的名牌专栏。

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工作的基本制度

制度就是法规,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科学性和规定性的特点。要坚持从制度入手,加强报纸舆论监督工作。除上级党委政府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要求必须遵守的制度外,根据地市党报的实际情况,还要建立、完善并坚持落实以下基本制度:一是党委领导商议报纸舆论监督工作制度。党委领导每季度应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主要汇报分析报纸舆论监督的形势和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协调相关矛盾,拿出解决的办法,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应把握的问题。二是业务研讨制度。编委会和相关业务部门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业务研讨,主要是针对一个时期、一个阶段舆论监督工作进行小结,商讨有关版面批评稿件的安排及改进意见,布置下阶段舆论监督工作。三是评选舆论监督好新闻、好论文制度。相关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评选,年底再从这些好作品中评选出精品,将评出的精品推荐参加上一级的评选活动。四是稿件送审制度。坚持按要求、按规定进行层层把关和送审,确保舆论监督不出差错和问题。五是情况通报制度。主要由相关业务部门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总编辑、社长汇报拟见报的批评稿件的安排情况,以便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六是量化考评倾斜和奖罚兑现制度。主要是通过利益的调节和严格的管理,不断增强新闻舆论监督人员抓好舆论监督的动力和活力。

第9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摆位;应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0-0199-02 DOI:10.16607/ki.1674-6708.2015.21.122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安全生产工作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转轨进入新常态发展。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作为有力推进领导妥善进行安全生产决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高效开展安全生产新闻宣传活动、科学实施网络舆论引导管理的重要举措和必要信息技术支撑,应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1正确处理好网络舆情工作摆位问题

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从顶层设计层面主动适应安全生产新常态,进行新摆位、新谋划、新思考,努力构建舆情工作新常态。

1.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职责和立身之本。舆情工作始终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想高层领导所想、急安全生产所需”,以不断优化安全生产舆情工作、提升安全生产宣教水平与舆情应对处置引导能力为宗旨,进一步明确舆情角色功能定位与服务责任要求,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做到服从全局、服务全局,努力形成合力,实现舆情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协调统一有序发展。

1.2服务决策、推进发展

服务领导决策、推进稳定发展是网络舆情工作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和关键载体。深化发挥舆情联系群众、汇聚民意、增进互动交往的桥梁作用。突出重点,把握热点,找准难点,深入分析网络舆情走势,主动研究一些政策性、导向性问题,加大舆情分析研判力度,从舆情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意识、安全监管监察服务能力和效果。

1.3服务基层、深化落实

网络舆情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重点体现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坚持“身子往下探、眼睛往下看”,将重点应放在最具全局性、领导最关心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的监督落实上,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落实上。深度开发应用安全生产舆情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大舆情体系,着力为安全生产领域各层级、各部门、各主体提供更广泛、综合、立体化的舆情服务,有效推动决策顺利实施,使问题及时得到反馈、解决。

2明确舆情监测方向与重点任务

明确今后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重点监测方向与任务,确保在重大事件、重要时段、重点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雪中送炭”式的舆情分析服务。第一,紧密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大局,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政策措施出台、重大活动事件等的舆论反馈。第二,重点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工作精神、指导要求与决策部署,以及、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重点论述。第三,重点关注煤矿、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新闻报道,特别是相关事故、事件的评论观点,并根据安全生产季节性特点,对相关领域高发、易发事故进行关注与预警。第四,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把隐患当成事故的理念,重点关注国外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有一定典型性意义和舆论影响的重大及以上事故,国内有典型意义和警示教育作用的舆论影响较大事故、重大涉险事件,媒体曝光的安全生产隐患、事故苗头、未及时发现整改的问题、事故瞒报漏报迟报、职业健康危机等负面信息。第五,重点关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基层工作与先进人物报道。加大反映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及其成效。第六,重点关注在经济形势多变的当下,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如腐败问题)、机(如采购保养失职问题)、环境(如地理环境对安全生产影响)等方面信息。第七,重点关注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加大信息公开与财务审计透明力度等方面信息。特别注意及时监测反映涉及到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机构、机制等的信息。第八,重点关注围绕安全生产行业发展、安全生产科技提升、安全生产格局定位等衍生出的一系列安全生产周边话题。第九,重点关注国内外其他行业领域、系统部门进行安全规划、安全管理、安全运维、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理念。第十,重点体现专业媒体、业内专家和一些有思想的理性网民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言论与创新观点。加大反映民众在安全文化宣传、知识普及中的困惑、疑问和误解,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提供线索。

3进一步规范建设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设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体系是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顶层设计理念落地生根的必要阶段和关键步骤。

3.1进一步提升专题舆情监测分析水平

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分工,实施“定岗、定人、定责”的信息监测分析方案,科学落实人机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从信息的监测分析、监测时间段分配与衔接、数据统计归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细化、标准化,以加强对专题舆情的持续跟踪监测与汇总分析,力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无缝化闭环运作管理,做到无论是在任务交接、人员轮转,还是具体执行监测分析任务等方面都保持高度的前后一致、连贯有序,确保零误差。

3.2探索创新外媒信息监测分析机制

鉴于国家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规定,安全生产舆情监测分析目前无法涵盖外媒信息。面对在国内外都产生重大舆论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着力于主动探索创新外媒舆情监测分析机制。一是依托安全生产舆情系统平台,监测检索由中文主流媒体综合报道的相关外文消息。二是充分发挥现有舆情分析人员力量,加强外媒信息的监测分析,将英文媒体报道及时翻译汇总制作成舆情报告。三是积极寻求与第三方合作共建。主动联系在外媒监测方面有优势的媒体单位,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其丰富的外媒信息数据资源,制作舆情报告。

3.3开展安全生产行业领域网络舆情工作规范研究

为深化发展舆情综合应用服务,在充分借鉴吸收其他行业舆情监测分析业务发展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全流程、全系统、全人员管理的高度统一研究安全生产行业领域网络舆情工作行业标准、指导思想、实施规范、要求细则等,为今后整合统筹全国安全生产大舆情建设做好技术与理论储备。

3.4开展安全生产大舆情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对上服务能力强,对下服务能力弱;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于舆情工作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舆情工作格局,应努力围绕安全生产新常态、新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大舆情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对全国安全生产网络舆情整体性、系统性、联动性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研究,按照各地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具体实际,推行舆情试点,在试点过程中逐步探索成熟高效的合作模式和市场拓展模式。借助主流新媒体与其他舆情技术力量,加大对安全生产系统新闻发言人、安全生产记者和通讯员、网络评论员等的专业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日常工作用得上、重大事件顶得上、关键时刻靠得上”的舆情工作力量。

4加大舆情信息资源增值利用力度

充分利用大数据集成分析、云计算与云存储、信息可视化、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探索开发安全生产网络舆情信息高效转化及综合利用价值,建立安全生产舆情信息案例库,建设发展安全生产舆情创新应用工作研究机制体系,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最有效的技术支撑保障。

4.1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引领

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性、区域性和经营性壁垒,加快吸收转化其他舆情监测分析服务机构的先进经验、成果、理念,在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推广运用自主研发的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服务标准体系,通过试点示范、引入第三方服务等手段,创新合作服务模式,切实激发和提升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与内生动力。

4.2坚持产用互动,协调发展

全面深化网络舆情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的双重提升;增强新媒体舆论环境下安全生产工作应对网络问政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网络舆情信息技术应用与安全科学发展的融合互动、协调发展。

4.3坚持多方参与,协力推进

在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工作总体发展思路和规划部署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务院信息办、新闻办、其他相关部委、信息管理机构、研究院校单位、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的沟通交流、合作联系,创新舆情工作机制,以己之所需,采众家之长,全面统筹协调、合理发挥利用,着力构建多方参与、紧密配合、协力推进的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创新发展体系。

5结论

安全生产新常态下,网络舆情工作应持之以恒做好技术与信息支撑保障服务,加快自适应调整转变,加大改革创新发展,最大限度确保创新成果及转化应用能及时有效地体现到日常舆情监测分析工作中来。不仅在舆情信息监测方面日臻完善,还能进一步增强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能力,加强舆情成果展现可视化、具象化、直观化技术应用,做到安全生产网络舆情信息服务有据可查、有根可溯,有本可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线上线下应急处置与保障服务协调有序联动。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

[2]邵培仁,等.媒介舆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0篇

在一些西方观察家看来,“阿拉伯之春”是堪与上世纪90年代初“柏林墙”倒塌相比肩的重大历史事件。那么,时隔五年之后,阿拉伯人是如何看待“阿拉伯之春”的呢?

阿拉伯政策研究中心近年来的舆论调查报告显示,阿拉伯民众对于“阿拉伯之春”的负面看法持续上升,2015年持负面看法的人数首次超过了支持“阿拉伯之春”的民众。在2012~2013年的舆论调查中,61%的受访者认为“阿拉伯之春”及其后果是“积极的”或“一定程度上是积极的”,只有22%的受访者对其持否定态度。在2014年的舆论调查中,持两种观点的人大体持平,分别为45%和42%。2015年的舆论调查报告则显示,59%的受访者对于“阿拉伯之春”及其后果持负面看法,只有34%的受访者认为“阿拉伯之春”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持负面看法的理由主要是:“阿拉伯之春”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使国家和国家制度陷于崩溃;造成了更大范围的不稳定,使混乱、无序和不安全感四处扩散。持积极看法的受访者认为:“阿拉伯之春”了独裁和腐败的政权,为建立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政府铺平了道路;这场变革为民众提供了表达的自由,恢复了阿拉伯民众的尊严。由此可见,民众对于这场社会政治变动的看法正在渐趋理性和务实,当初对于“革命”的狂热和激情已经开始减退。2014年尚有60%的受访者认为这场变革“可以实现其目标”,如今只有48%的人坚持这一看法。另有34%的受访者认为“阿拉伯之春”已经结束,被的前政权势力正在卷土重来,持此类观点的人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多。

促使阿拉伯民众改变对于“阿拉伯之春”看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毫无疑问,“阿拉伯之春”以来的惨痛事实让不少民众意识到了被西方奉为圭臬的“民主政治”并非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万能良药”,民主并不必然带来真正的“良治”。阿拉伯世界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质上是其现代化发展受挫所造成的,比如政治腐败、工业落后、发展失衡等,通过简单的政权更替未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正如世界银行副总裁哈菲兹・加尼姆所说:“一个缺乏民主传统、机构不甚健全的国家又如何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善民生、建立良好的民主制度?”伦敦一家媒体在评论中指出:“突尼斯革命震惊了整个中东地区,开启了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起义浪潮。然而五年之后,追随突尼斯的国家一个个糟糕透了,民众的希望早已被新独裁者、内部纷争、内战和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圣战’分子所掏空……在中东各地,民众起义并非新春的开始,而更像是严冬的前奏。” “阿拉伯之春”改变了什么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政治腐败”和“民生问题”一直被大多数观察家视为这场政治变革的主要根源。如今,阿拉伯民众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政治发展问题上,阿拉伯民众对于军队和安全机构的信心要远远高于对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的信心。比如,对军队和国家安全/情报机构有信心的受访者分别为58%和37%。相比之下,对政府和司法机构有信心的受访者只有25%和22%,对于政治性政党和代议制机构有信心的受访者仅为7%和17%。而且,91%的受访者认为本国的政治腐败状况“非常普遍”、“普遍”或“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只有6%的受访者认为本国的腐败现象并不流行。除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和毛里塔尼亚之外,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不相信本国政府在认真地解决国内腐败问题。至于司法正义问题,25%的受访者认为本国的法律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21%的受访者认为本国完全不能依法办事。与此同时,高达54%的受访者表示本国法律对某些群体存在关照,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在民生问题上,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43%的受访者对本国经济形势持积极态度,56%的民众对本国经济形势持负面看法。20%的受访者表示,其家庭收入在扣除各种必要开支之后还能有所盈余,48%的受访者大体上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另有29%的受访者则生活在入不敷出当中。在生活“入不敷出”的受访者当中,53%的人通过各种借贷来维持生计,20%依赖于家族和朋友的帮助,9%的人需要从政府或慈善机构获得救助。

显然,历时五年多的动荡不仅没有给民众带来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反而造成了更多新的社会问题,国内政治也并未因此而变得更加清明和公平。仅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为例,发生政治变动的阿拉伯国家要么因政治动荡而经济止步不前,要么因缺乏政治共识而陷入了血腥内战,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成就在战火中被付之一炬。在发生政权更迭的阿拉伯国家当中,只有利比亚和也门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保持了一定经济增长。然而,随着国际油价持续回落,其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加。被视为“革命样本”的突尼斯近年来经济增长率一直在2%~3%之间徘徊,明显低于“茉莉花革命”之前。2014年,突尼斯经济增长率为2.4%,国内失业率和通胀率却高达15.2%和5.7%。自2011年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经济增长率也一直在2%左右徘徊。在2012/2013和2013/2014财年,埃及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1%和2.2%。与此同时,这两个财年的失业率高达13%和13.2%,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高达13.7%和12.8%。作为埃及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旅游业更是一蹶不振,旅游业收入从2011年前的每年100多亿美元跌落至目前的50多亿美元。至于内战正酣的叙利亚,在战火纷飞、遍地废墟和大量民众流离失所的情况下,谈论经济增长恐怕无异于痴人说梦。 “民主”还是“安全”?

“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民主”和“自由”曾一度成为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时尚。如今,在“民主”这一诉求之外,“安全与人身保障”也开始成为阿拉伯民众的新关注,2015年的调查报告反映了这一点。

相比威权政治、伊斯兰“沙里亚”制度和伊斯兰代表制等政治体制,仍有79%的阿拉伯民众认为民主是最为合适的政治制度。相比之下,反对民主制度的受访者只有22%。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受访民众对于“民主政治”的理解和立场却存在很大分歧。一方面,受访者对于“民主”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各执一词。比如,35%的受访者认为“民主”就是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26%的受访者将其定义为“保障平等和正义”,强调“提供安全保障”和“改善经济状况”的受访者也各占6%。另一方面,支持“民主”的受访者未必接受“民主结果”。比如,40%的受访者表示将会反对他们不认可的政党在选举中上台。民众围绕伊斯兰政党和非伊斯兰政党之间的分歧更为明显。比如,57%的受访者担心伊斯兰政治运动,同时有61%的受访者担心世俗化的非伊斯兰政治运动。

和往年的舆论调查结果相比,2015年阿拉伯民众对于安全和人身保障问题的关注有所上升,这是2014年以来的新特征。比如,46%的受访者在本国安全问题上持消极看法,52%的受访者对本国政治状况持负面看法。在受访者当中,23%的人希望移民国外。尽管大多数人表示经济问题是移民的主要因素,但事实上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是基于政治和安全考虑而移民的。在伊拉克,因缺乏安全感而希望移民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二。或许是受到恐怖袭击威胁的影响,反对“伊斯兰国”的受访者在2015年进一步增加,多达89%的受访者反对“伊斯兰国”。至于“伊斯兰国”崛起的原因,38%的受访者认为是阿拉伯地区和有关国家内部冲突的产物,50%的受访者认为是外部大国造成的。至于如何打击“伊斯兰国”和其他恐怖组织,受访者也远未形成共识。比如,有人建议支持本地区民主转型(28%)、有人支持解决巴勒斯坦问题(18%)、有人要求结束外部干预(14%)、还有人主张加强军事打击(14%)或解决叙利亚危机(12%)等。

值得一提的是,9.11后一直在阿拉伯世界积极推动“民主改造”的美国也被11%的受访者看作是对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排名仅次于以色列(27%)和伊朗(12%)。2015年的调查还显示,对美国的阿拉伯外交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从2014年的49%上升到了65%。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达成和解,以及在叙利亚问题上无所作为等是对美国持负面看法的主要原因。阿拉伯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毫不讳言:奥巴马不愿为席卷整个中东地区的混乱承担责任,美国中东政策在其任期内“不会发生任何重大变化”,“在奥巴马任期尾声依赖美国的国家不过是自欺欺人。或许对于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府而言,这是一个让自己从美国的监护下解放出来的大好时机,只是要获得这种自由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该项调查的内在缺陷和盲点

“阿拉伯舆论指数”项目设立于2011年,旨在对阿拉伯世界从事公共舆论调查并相关报告。迄今已经了四份报告,其中2012~2013年为双年度报告,其余为年度报告。研究团队采用综合指数进行舆论调查分析,误差范围在正负2%~3%之间,每年调查样本量近两万人,其范围包括阿拉伯世界十余个国家,号称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公开舆论调查。其调查结果虽然可以为我们观察阿拉伯世界提供一扇重要的窗口,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和盲点。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食品安全 舆情引导

一、新媒体视域下食品安全舆情新特点

1.信息源广,情绪化表达明显。

大众可以通过新媒体随心所欲地通过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描述自己在遭遇食品安全事件时所见所闻、表达观点、探讨话题[1]。 但是由于者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受限,对问题的看法和描述不见得完全准确和全面,有些者甚至是带着极其严重的情绪倾向在发帖,情绪化表达明显。

2.信息交互传播,且“把关”缺失。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及时迅速的进行交流互动[2],信息流向多元化、及时化。而在新媒体传播生态中“守门员”(即把关人)的缺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没有“守门员”的严防死守,不负责任的信息就会滋生和蔓延。

3.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时效性极强。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摆脱了版面印刷和定点播出的传统模式,提升了传播的时效性,并且传播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显示,在 2010 年 138 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 89 起,占比 65% ,特别是在新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如“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 等,都是新媒体抢先介入,传统媒体再继续跟进,继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呈现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4.信息具有突变性,负面消息更容易传播。

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可控性差,传播结果很难提前预测。很多消息越传越走样,所以会导致一些正面消息变成负面消息。2010年,美国尼尔森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

二、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原则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言论表达平台,也改变了社会舆论场的生成和存在方式,其中利弊兼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民数目的不断增加,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如何更好的引导网络舆论已成为事关社会的热点.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公开透明,以疏代堵原则。

2.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协作原则。

3.以人为本提高政府与公众媒介素养。

三、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论监督与引导策略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式逐渐承载起了舆论监督与引导的重要职能。通过新媒体舆论监督,积极发现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实现对舆论积极、科学、有效的监督与引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权威信息渠道。

制定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

普通网民“人云亦云”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三人成虎”现象的产生,进而导致谣言的泛滥。因而政府部门科学及时、公平公开的权威信息就成为从源头上预防谣言产生的最有效渠道。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如“平安北京”等,当谣言出现时,官方微博权威的信息来澄清事实,及时辟谣,避免了谣言在微博上的扩散。

2.培育“意见领袖”,加强舆论引导。

“意见领袖” [2]的概念源于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通常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他们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要培养网站及其论坛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舆论。他们的发言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导、控制整个论坛的舆论走向。

3.强化媒体“把关”责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3]。

要强化媒体“把关” 责任,过程基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媒体(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的“把关”主要是对网络平台上的虚假信息要及时过滤。并且把关者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做出刻意迎合受众心理的报道。

4.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

这种检测引导策略可由预警、分析、处理、公示四个阶段组成。针对这四个阶段,应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去处理。

一是建立舆情监控体系,积极应对媒体舆情。如通过对报纸、广播、网络 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应专设食品安全舆情观察员,不定期登录本地有影响的网站 论坛,及时捕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舆情动向,对收集到的重要敏感信息,认真分析研判、梳理汇总。

二是整理舆情报告。认真整理网民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言论,及时上报,保证涉及的部门在第一时间得到网络言论情况,争取工作主动。

三是加强舆情引导。发现情况后,在上报的同时,积极引导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对群众有疑惑、有怨言的食品安全舆情,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工作,防止以讹传讹,影响扩大。

四是深化舆情分析研究。对于研究成效,分析处理过程中的好的做法和不足的地方,寻求更加完美的舆情引导机制,为以后工作提供参考。

人们对健康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新媒体在食品安全舆情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科学引导食品安全舆情,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注释:项目来源: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2-5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1-ZX-109。

参考文献:

[1]殷琦.新媒体时代的食品安全舆论监督与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11(12):21-23.

第12篇

[关键词]地方党报 舆论监督 权利“寻租” 报道失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使经济运行市场化,市场秩序法制化,对社会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这使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更加突现出来。反映社会中的偏差行为,监测经济运行中的不良现象,表达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加强对权利结构和利益结构各种关系的监督调控,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监督重要的现实任务和历史使命。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与中央级媒体及城市生活报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地方党报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地方党报普遍认为自身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窘境。因此我想通过研究目前地方党报舆论监督的现状,找出其症结所在,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党报特点及其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党报,权威性是其长期以来所具有的固有属性。众所周知,如果单纯地论权威性,地方报纸比不上中央及一些覆盖面较广的大报,但地方党报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天线”不灵“地线”灵。中央级党报接近上层,对党的大政方针接受快、反映及时、解读准确;地方党报则更接近基层,是名副其实的“基层报”,“地线”易通,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得怎样?落实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群众有什么呼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地方党报最易掌握,群众有什么事也可以直接到报社来反映。二是面不宽“根”深。目前,一些地市级党报的发行量都在10万份以内,发行范围一般都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覆盖面不算宽,但反映的都是当地的事,在一个地方的长期“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读者心中扎下了根。以上两个显著特点,决定了地方党报的优势是接近基层、接近群众,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适合一方群众的口味。

综上所述,地方党报的权威性决定了其在这一地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它的公开性很强,因此它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能够给被监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对这种监督迅速的做出反映。地方党报由于具有党和政府的“喉舌”属性,它总是能够及时地获得上级的指示精神,先人一步地获得信息,这使它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能及时的和党和政府的精神保持一致,不容易犯政治、思想上的错误。而地方党报更接近基层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大众真实的声音,在监督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反映的问题也能更具体。所以作为地方党报能够“上下兼顾”。如果只顾“上”而不顾“下”,容易脱离群众,无法准确而及时地反映舆情民意;只顾“下”而不顾“上”,则容易使舆论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实现引导、教育作用,甚至出现误导。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舆论监督才能既使党和政府满意,又让人民群众满意。因此,地方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充分加以利用的话则能收到很好的监督效果。

二、地方党报舆论监督中的问题

1.监督权利的“寻租”

有些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当事记者均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错觉,进而有了利用舆论监督的“权力”寻租行为。“《鄂东晚报》出于创收的冲动,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这是典型的拿舆论监督‘换饭吃’。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传媒调查中心副主任季为民认为,《鄂东晚报》反映了传媒自律缺失,教训深刻,值得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现在有些记者左手持批评稿,右手持表扬稿,去要挟被采访者给赞助,不给钱就立刻刊发批评稿,给钱就刊发表扬稿。”这是滥用记者舆论监督权的重要表现。他说:“记者的权利是双重的,既有公民的权利,也有职业权利,如话语权、舆论监督权,记者去拉广告、搞赞助,已经远远超出了记者的权利。”

2.记者的角色错位

在当前的舆论监督中,记者的角色错位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超越法律的界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干预法律生活,在自己的采访报道中常有命令指挥司法部门如何行为的言词;其二是超越普通公民的界限,以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言人,在采访报道中常以自己的意见代表大众的意见,对公民中的不同意见特别是与自己相左的意见不予支持,甚至全部否定。由于角色的混乱和错位,不仅影响了其他角色者的意见表达,同时也使我们的舆论监督报道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影响到舆论监督的效果。“新闻传播活动不属于国家的管理活动,无论是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活动还是新闻报道的内容都不具有司法、行政的强制力。记者不可能指令人们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新闻工作者享有的不是权力而是权利,不是司法、行政权力而是政治权利、民利。人民并没有把自己的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等权利授予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所谓‘记者是人民的代言人’的说法,是从道义上说的,不能说人民有了代言人,自己就不用说话了。新闻工作者是作为人民的一分子,与广大人民一起来行使这些权利的。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权和通信权、传播权等等,只是公民行使表达权和知情权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一种职业权利”。

3.报道失实

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一定要保证批评报道的内容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时,也是避免舆论监督出现负面效应的前提和依据。监督的内容如果无中生有、合理想象、夸大其辞、捕风捉影、张冠李戴,新闻的基本事实虚假,就会出现新闻侵权,对监督对象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同时也败坏了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舆论监督借助的工具是大众传媒,一旦报道失实,其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参考文献:

[1]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姚福申.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童兵.新闻科学:观察与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张诗蒂.新闻市场的规范与法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7]蒋安.新闻监督学.新华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