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4 10:0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一历史必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泡桐树中学的课程体系中,初中历史隶属于“初中人文与社会领域”,为学生必修课。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学习部分和游学部分。在课堂教学部分,初一到初二四学期每周为一课时,初三每周为两课时。在每学年的选课时段,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学科班级。正式开课后,学生需要到历史学科教室进行持续1学年的学习。课堂学习之外,我校整合与利用成都地区和周边资源,设置游学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小学段内实施,每位学生三年内要选择4个游学课程,而历史是游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的自主开发
在泡中课程整体规划之下,历史教研组对初中历史课程做了如下的自主开发。
(一)重视学习环境,以教室建设开发课程资源
走班制下我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室。历史学科教室在国外的历史教学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设施,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建设历史学科教室时,我校历史教研组将历史学科教室定义为一种课程资源———通过建设历史学科教室,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必要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梳理出建设历史学科教室至少要遵循学科性与活动性两大原则:其一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其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活动的空间。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学科教室进行了如下设计。1.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追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在教室门上粘贴了两幅卡通画,上有两个问题,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通过设置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所探讨的是人类的过去,而学习历史重在以史为鉴。2.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提供历史学习工具为了创建历史学习情境,一方面在教室摆放了历史地图、历史模具或文物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实物;另一方面在上课前会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浓浓氛围。此外,历史学科教室中设有历史图书角,张贴有中国古代朝代表、中国和世界地图等工具,以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3.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展示空间在教室的后方和侧面设有白板和软木板,用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其中后方白板为定向展示区,分为“历史上的今天”“我们的历史”和“历史故事”等板块。而教室侧面的软木板上是自由展示区,多用于展示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的成果、课后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等。
(二)编制学习任务书,促进历史课程校本化
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历史学习任务书”的呈现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开发。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衔接初中会考与高中课程,整合教材内容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以时间为序,按中外历史主题分别编写的,初一为中国古代史,初二为中国近现代史,初三为世界史。成都初中会考考点模块分布是:中古史(初一)17%,中近现代史(初二)28%,世界史(初三)50%,成都史5%。鉴于此,在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以课程标准和初中会考要求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最后于初三上期完成教学内容,为复习争取了大量的时间。高中历史必修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思想文明史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内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联系古今,贯穿中西。而成都初中历史会考在近几年特别重视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鉴于此,在编制新课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注意将古今中外知识进行对比,分政治、经济和思想三大模块,按专题重新编排内容。2.强化历史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某些学习内容的呈现上比较松散,重点不够突出,学生比较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在编写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做了如下调整:(1)按时间顺序,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梳理该部分历史大事件,方便学生宏观掌握历史大势;(2)每学习主题编订“单元概述”,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梳理本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3)调整顺序,将相关性强的内容编排在一起。比如在处理七上第5课“春秋争霸”、第6课“战国争雄”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时,我们将三者整合为一课,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作为百家争鸣的背景来处理。3.大量补充历史资料,还原历史囿于学时,在历史课堂上对很多知识都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就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够有趣,慢慢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鉴于此,在编制学习任务书时,我们设置了“课中链接”和“课后延伸”两个板块,补充大量有趣的历史资料,尽量多给学生事实性知识,还原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历史概念。比如在学习“”这个历史概念时,我们补充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全民炼钢铁”“小麦亩产八千斤”等回忆性资料,让学生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多方面地了解的相关史实,继而形成对“”的科学认识。
(三)立足课程标准,开发历史游学课程
史料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游学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史料,了解课本之外的实实在在的历史。然游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史料甚多,如果任由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有所收获,故此游学课程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泡桐树中学游学课程目前已经开发了西安、广元、重庆等六条路线。历史教研组对游学课程的开发有以下步骤:第一,游学踩点,发掘和选择有价值的资源。第二,立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每个游学景点的学习目标。每个景点至多三个目标,尽量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以碑林为例,该游学点的学习目标被定为:1.通过了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李小孩石棺”等碑文和文物,理解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2.观看拓片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制作工艺;3.欣赏碑文书法,感受书法之美。第三,在游学景点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精选资源,制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至少涉及历史史实、历史原因和历史评价等三方面,其中须以历史知识为基础,而此三者的比例关系可根据学生年龄等情况进行调节。此外,制定学习任务时,建议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手和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管理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第四,设置评价标准。游学不是游玩,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监测其学习情况。由于游学课程的开放性,评价标准设置应模糊化。评价的内容为学生一整天的表现,学生需在每晚的总结分享会之前将游学手册交给辅导员。
三、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开发的反思与设想
在海外建立实习基地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学院领导的决心和支持是促成此事的首要因素。对于我们来说,潜心完成大学四年中的专业学习,多么希望自己能在专业上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实习,提供给我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实践自己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机会,是锻炼和检验自身专业素质的最好方式,也是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时自我考核的一种必要手段。鉴于此,我想再次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所做出的努力,感谢梁院长和高老师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海外实习机会,感谢刘老师在异国对我们一行五人的指导和关怀。使我们在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人生阅历,巩固了在校所学的专业内容,获得了看待问题和事物的新的视角,同时在工作之余也了解到些许热土外的风俗文化,增长了见识。
yonok大学在这项交流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双方领导达成对这次实习的意义共识,yonok大学的幸老师则对我们的实习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幸老师的热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异国的个人奋斗经历成为激励我们不断上进的动力。在成长过程中结识到优秀的人是我的福气,幸老师与梁院长和高老师一样,看到了对外实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我们指点和帮助,让我们在此次短期的实习工作中受益匪浅。
来到泰国之前,我对泰国的了解,对泰国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对泰国学生的心里印象,可以说是完全不成体系的主观臆断。那时的依据只能是媒体的报道、他人言论的传播和小范围社会对其的普遍认知,没有自我的感受和实际的经验体会,缺乏对异国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使自己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免狭隘、片面了许多。
在泰国经历了为期5个月的教育实习,我亲身感受着这里的一切。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同的学习氛围,每一种新的认识和体验都成为丰富着我人生的资源和乐趣。
一、泰国南邦康朗中学
在yonok大学完成了为期十天的泰语学习后,我们一行五人分别被分到了不同的学校进行汉语教学。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南邦市郊,是南邦府教育局下属的一所公立中学,占地面积280多亩,学校在职教学员工100多位,初、高中学生一共XX多人。
初到康朗中学工作,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而又模糊复杂的。想着自己为人师表站在讲台上身兼重任为给异国学生教授自己母语,无限的自豪感和言语的亲切感不时涌上心间。但是,如何开始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起步时就接受并喜爱汉语,如何和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更多更现实的问题顿时又成为我倍感兴奋之余的担忧。
2010年5月18号是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校明确了对我的管理及要求。布置给我的教学任务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授给学生汉语。我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和高一年级的学生,程度全部是零起点,每周正常教学时数为十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外加周四下午一课时的兴趣活动课(兴趣活动课为学生自选课,主要介绍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活动内容安排为编中国结、学习书法、学唱中文歌等等)。
我所带的初一汉语课属选修课范围。周二a班选修人数为23人,周五b班选修人数为24人。高一汉语课是必修课,一周六课时,学生一共39人,必修课要求学生自备课本。
康朗中学开始汉语教学的历史已经有五年了,这期间先后聘用过三位中文老师。郭老师作为这次我派往海实习的当地指导老师,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实习之初,我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专业理论与实际教学的契合点。在积极向郭老师请教教学起步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和必要的方法的同时,也在学习和准备必要的教学用语,为了尽量减少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陌生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余保持他们对学习汉语的热情和新鲜感。并从对自身提高要求做起,让学生在先接受老师的情况下,乐于接受一门新的语言,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的自觉主动而不是被动怠倦。
在康朗中学工作的这段经历,成为我走向社会,展示专业技能运用的珍贵财富。康朗中学校长的信任以及老师们的无私与慷慨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学生学习汉语和使用汉语的热情是我曾想象不及的。
二、实习工作总结
下面,我将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到的教学方法汇报如下:
(1)结合时事整理教学内容。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生动而富有情感的交际工具。大众语言的传播,需要话题和事实参考为材料依据。因此,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会结合国家时事,地区大事件和学生感兴趣的校园话题,把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为日常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便于学生理解并且主动使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2)对较低年级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教具的使用是必要的。
初一学生的心智发育程度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阶段,用单纯的语言现象去授课也许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辅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图片、教学卡片、拼音挂图、各种形象手段及实物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活泼氛围。使学生在习得第二外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生词和对话。
(3)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虽然学生都是汉语零起点程度,但是我在安排教学的时候必须区分对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授课内容。对高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必须具体而系统,对初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兴趣出发,将语音教学和日常对话教学相结合。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角度的不同,必须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合本国母语进行教学。
因为学生不是在目的语国家进行学习,只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接触汉语,如果教师一味用汉语去授课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状态是用汉语去解释汉语,但是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汉语知识的积累,没有用汉语思维去思考语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所在国语言。在教学中不断拿所在国语言去对应目的语,逐渐培养学生对简单目的语的认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总结规律。
教学中遇到挫折和困难都是些在所难免的事,尤其对于我们来说,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课业难题上不免显得生涩。因此,总结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成为实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汉泰语语言结构及语序的不同成为教学中分析和解释句子内容的重点。
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泰语和汉语一样是一种分析型语言,语序和虚词同样成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语言习惯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固守的标准不同,汉泰语在表达句型意义时所遵守的顺序也不尽相同。
例如:我很高兴。
在泰语的表达中将副词放在形容词后表程度,当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我”、“很”以及“高兴”这三个词之后,他们很容易将句子表达为“我高兴很。”依此类推,他们的习怪表达便是“我喜欢妈妈很。”“我爱吃苹果很。”“你可爱很。”
在对低年级的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便引入语法的概念。初中或者年纪更小的学习者在习得第二外语时很难在头脑中构建系统的思维。因此,我在对此类问题的教学上将语法概念转变为语序概念,告诉他们在汉语句型中针对此现象的顺序定义,并且巩固练习,使得低年级学习者在接触后就能够记忆并且灵活运用,在今后更加高层次,更加系统的学习中最终掌握语法。
(2)熟练运用教学活动中的经典框架,预习—习得—复习。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同样是零起点学生,高中和初中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和最终掌握程度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中学生的思维发育和能力完善程度要远远超过初中的孩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各个不同阶段年龄段的学习者分门别类,从他们最现实的情况出发,总结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具有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的自主能力,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酌情减少预习和复习的时间,以增大课时限度内的知识容量。而对初中以及更小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工作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讲授,需要运用个人的创新精神,不断寻找语言学习的兴趣点,运用趣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加大对学生的监督和学习程度掌控,让语言现象和片段不断出现在学生面前,加深记忆,从而达到最终活学活用的目的。
近年来,泰国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大力提倡中小学学生学习汉语,在本国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鼓励的同时,中国国家汉办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只从康朗中学来看,汉办每个学期都会寄来最新版本的汉语课本以供学校参考使用,并会在中国传统节日临近之际,寄给学校有关节日的礼品或节日介绍。就此来看,中泰两国友好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前景是很实际并且可观的。
栉风沐雨,百年攀登,南京市人民中学在几代教育人的倾心和关怀下,从教会学堂慢慢成长为有口皆碑的省级重点中学。从2015年起,学校将调整校制,恢复“南京市汇文女子中学”校名,在“汇文书人”的教育理念下开展单性教育。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一所办学成绩突出的重点中学缘何要复建女校?重新复名的汇文女中又会体现出什么样的教育特色?翻修改建后的校园将展示出何种风貌?一些大大小小的谜团笼罩在正谋划转型的百年老校上。本刊记者走进南京市人民中学老校区,专访主管改造工程的张耀斌副校长,透过校园细节设计慢慢揭开这所未来女校的神秘面纱。
:单性教育曾是20世纪中叶的主流教育形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式不断变化、丰富,男女混合校更多地取代了单性教育学校。如今,南京市人民中学提出复建女校,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动因? 转变校制的教育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耀斌:随着教育改革日益深入,为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的教育政策更加民主、开放,倡导教育创新,鼓励特色教育。而复建女校正是源于学校对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创新。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男性和女性在成长阶段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为了让女性在这一阶段享受更符合其性别特点的教育,我们开创了因性施教的思路,并开始对女校进行研究、筹备。
在现代教育政策和先进研究理念共同引领下,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独有的女校历史经验为基础(学校前身为1887年由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士创建的沙小姐学堂,以西方观点和方式教育中国学生,开启女性教育历史;沙小姐学堂于1902年正式更名为汇文女中),总结出“发扬女性智慧与精神”的女校教育核心。学校挖掘历史积淀的传统办学文化资源,整理和弘扬潜在历史价值,充分利用女性教育传统与特色, 有效扩展优质资源,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风格,凸显个性,在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新路。
值得一提的是,复建女校的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多级教育部门领导的支持。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就表示将给予学校全力支持,希望“汇文女中” 办成江苏省一流的女子中学。江苏省省委常委、南京市市委书记杨卫泽更对学校做出亲笔批示:“积极探索、热情支持汇文女中的发展”。
:在筹建女校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张耀斌:从普通中学教师转变为女校教师,需要在教育观念、能力、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完善。为更好地完成转变,陈仲翔校长带领部分教师组团赴台湾学习女校办学经验,聘请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领导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分批选送优秀教师前往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和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学习交流。
2011年,学校尝试开办“女子实验班”。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各招收了一个班,增设英语口语外教课和形体课,开展小班化教学。这次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两个女子实验班各科的学习成绩均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并在各项校园活动中表现积极、突出。
成功的试点经验为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我们继续推行了一系列女校复建举措。在市、区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区校领导小组、行程规划小组、建设小组、宣传小组以及教师准备小组, 通力合作,共同筹备恢复“汇文女中”的事项。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专家杨四耕教授和南京市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向红到校指导工作,研究确立了“汇文女中”的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等。学校最终恢复确立了“汇文书人”的办学理念:通过融汇中西文化,帮助学生“书写”美丽人生。在学生培养方面,坚持以“零缺陷”的态度为每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多元发展以及美丽人生奠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一轴三线”的特色课程结构(又称“E”型课程)。该体系以基础学科课程为主轴,辅以女性修养类、女性智慧类、女性才艺类三线课程协同发展。学校坚持控制周课时总量,坚持非考试科目的最低课时量,创造性实施课程方案,培养知书达理、秀外慧中、致力于让未来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智慧女生”。
女子实验班课堂
学校现任教师都参与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某一方面的特色课程深入研究、开发。目前,学校已经拟定出一批适合女生在校学习的特色课程,其中包括女性修养类课程:少女课堂、女性与法、少女审美、成才女性、社交技巧、演讲口才、女生心理、形象礼仪、生活哲理、文学戏剧、国际理解以及女性领导力等;女性智慧类:趣味数学、数学思维、创意空间、生活中的科学、学法指导、科学实验以及科技制作;女性才艺类:趣味陶艺、书法篆刻、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设计、汽车模拟驾驶、琴棋书画、茶道插花、女子形体以及女子防身等。这些课程中,既有必修也有选修,学生将通过6年时间完成。
:基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校在校园室内、室外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特别的设计?
张耀斌:自2013年暑假起,学校就一直在进行“校安工程”建设,借此契机,除对现有实验楼、体育馆进行加固改造外,还将重建1万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5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并将老“汇文楼” 改建为校史馆,全面升级现有办学条件。学校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联手完成了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出具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格的古朴校园,既体现学校对昔日女中的怀旧之情,又能确保新旧建筑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使校园在肃静庄重中不乏精致优雅。
人们往往会用“漂亮”“柔美”“坚毅”等词汇形容女性,学校也从中找到了布置室外环境、打造区域景观的灵感。新校园预留出了充足的绿化空间,利用园地种植娇艳的鲜花,使校园墙壁“爬满”蔷薇, 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认识美、感知美,成就“最美”的自己。学校通过创造“水景”表现女性的柔美和灵动,挖灌出人工池塘,种植水生植被,放养观赏鱼类,让学生在颇具“江南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水”既柔且韧,不仅可以静置观赏,还可以动感地体现出更多的内涵。学校就根据“滴水穿石”的典故设计了类似的校园景观,让学生透过贯穿磐石的晶莹水滴体会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校门前的古树是学校重点保留的自然景观之一,饱满的树冠庇护着每一位在这里成长的莘莘学子;而每一片树叶也都因园丁的辛勤浇灌在阳光下绿意耀眼。学校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园丁默默付出的教育仁心,都在古树上淋漓尽致地体现。
而学校的教室建设则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为基础课程、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证。除建有常规的理科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教室外,还新建了多间书画教室、陶艺教室以及舞蹈教室,针对琴棋书画、陶艺、舞蹈等艺术课程提供相应服务;新建汽车模拟驾驶室,让学生在智能、仿真的环境中研习驾驶技术,提升综合技能素养。
普通教室建设从细节入手表现女性特征,给予师生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例如自主设计窗帘样式与图案、柜子的造型与外观等,让大家生活在健康、舒适且极具个性化的班级环境中。
女性对环境有更细腻、敏感的感知力,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每一处景观的构建、每一间教室的布置都凝结着学校的教育理念,润物无声地惠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置身校园便能感觉到教育的力量。
: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进行了哪些信息化改造?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装备?教师又将如何利用这些装备开展教育教学?
张耀斌:学校通过添置信息技术装备,改造无线网络环境,更新了校园系统,为打造平安校园、美丽校园、智慧校园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校园监控设施、门禁设备等可以有效保障师生在校期间的安全;IC卡、在线登录系统等可以让校园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智能、便利;多媒体装备、电子大屏可以让教学方式更加多样,信息获取更加快捷、准确。
改造后的教室将装配集成化的多媒体设施,兼具大屏显示、智能书写、无线上网、短焦投影、实时录音等多种功能,让教师在教学资源灵活、充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综合利用多种表现方式,将学生带入生动、活跃的教学情景中,全身心地进行课程学习。
校园网站建设也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精心设计的网站除实现信息公开与、经验分享、学校形象宣传等基础功能外,还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活动组织机构,通过各式活动引导师生在线互动。例如, 推出“为教师点赞活动”,让学生颂扬他们心中的优秀教师,以正能量案例和形象影响更多的教师;开办“汇文女中复校建言”栏目,广开言路,通过网络平台让师生畅所欲言,共议女校发展大计。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直瞄准“超前”的目标努力,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校园装备与设施,大胆地更新改造。除上述措施外,还将进行系统的弱电改造,新建录播教室、移动课堂等,综合利用智能录播、无限互联等技术开发“未来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随时随地、智能高效地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
:学校的改造工期将会持续近3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校将如何安置师生,保证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张耀斌:在市、区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兄弟学校的共同支持和帮助下,学校将6个年级的1 350 名学生分散安置到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3所学校的4个校区内。高中年级学生分别安置在玄武高级中学太平门校区和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年级学生则被统一安置进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2个女子实验班被安置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及各教研组随学生分配至不同校区,部分常规校级部门则留在老校区办公。
一、暗示对于班集体形成的作用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是社会和人际影响的形式之一。暗示的形式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四类。暗示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就暗示和模仿而言,两者的区别在于: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常以含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模仿过程,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显然,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的角色不仅在人格上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做学生的模仿者;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人生观形成给予启迪,做一个暗示者。即有目的地设计教育活动,并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而暗示的方式往往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易形成民主协商的教育气氛,从而一改传统的指令式的班集体建设形式。
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或教师若能正确把握暗示的方式和契机,可使自己的教育成效达到事半功倍。原因在于,暗示作为一种心理上的沟通,在外在表现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是直接发生于处于主动层面的教师和处于被动层面的学生个体之间的一种潜在交流,这种交流的方式在师生的心理上构成一座桥梁,通过双方的会意达到教育的效果。亦即暗示的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饱藏着教师的热爱、理解、尊重、依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在内的复杂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反映为教师的一种心情。它通过教师各种暗示的方式——语言、表情、动作等,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会有力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应答。它不仅能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毅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这对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显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利用暗示建设班集体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人的生理发展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的交替阶段,生理的发育使其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童年期天真、幼稚的心理表现与日渐少,心理的成熟度逐步提高,成人感趋于明显,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建立。也昭示着这一阶段是人生最难把握的时期,有人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危险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外来的各种信息都持有很大的热情,能否使其有所选择地接受其中正确部分并形成正确的自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设班集体,用集体的感召力去同化每个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则是一条重要途径。
暗示的外显:建立班级发展的目标体系
班级能否形成一个健康优良的班集体,正在于班级的各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差距,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就在于将各个体目标在存异(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教育行为达到求同(形成班级意志和目标)的过程。由此也界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意图有效地内化为每一个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把社会要求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多重的目标集合,并形成整合一致的班级目标系统,使之成为每个个体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表现为: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尚未形成中学生的观念,部分停留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初二学生已基本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但伴有不稳定性,又因学习科目和知识难度的增加,每个学生在学业上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学习压力,学生整体表现为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初三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和价值观日渐形成,处于基本懂事的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根据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按这一构思制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实效。这一目标体系可概括为三级目标体系,即:初一年级的目标为“做一个最好的我”,初二年级的目标为“告别童年、拥抱青春”,初三年级的目标为“脚踏实地、迎接挑战”。所有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着分段目标逐级推进。目标体系从暗示的角度看,属于直接暗示,它直接传递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能够对班主任的教育意图一目了然。在班级目标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是班集体的感染力和学生的心理现状。
集体的感染力是在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通过建立正确的规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的心理凝聚力;其作用是能够对学生的动机和行动产生直接的暗示和规范。
学生间的素质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个性品质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表现为:劳动观念淡薄、生活习惯差、自私、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等。
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及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网络体系去贯彻教育意图,增加班集体的感染力,并同个别教育相结合,促使每个学生在政集体中健康成长。实践证明,随着班级感染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参照、效仿集体意志的动机会被有效激发,使得直接暗示逐步上升为自我暗示,从而为班集体的集体目标的贯彻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者的教育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客体等的心理现状。应该说,目前的教育现状也暴露出不少人为造成的教育障碍现象,部分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尚存在一定的误区,亦或自身存在不足,处理犯了错误的同学
或后进生问题采取的工作方法简单、草率。比如: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学不问青红皂白就责令其先写检查、大声斥骂、停课思过、罚做作业或劳动,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育者的配合程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机制是改变班主任工作被动局面的有效策略,当这种平等对话深入人心后,也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心理承受度。在这种氛围中,班主任所希望的目标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暗示,而不致出现相抵触的消极暗示。
暗示的落实:设计系统的主题教育流动
班主任对学生而言,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形象本身也可理解为暗示,但其影响力若不通过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活动去落实,则有可能很快地被学生所遗弃。因此,班主任将期待目标巧妙地融化于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寻求自我角色定位的过程中逐步去感受或得以陶冶,则这种暗示才有可能被激活。亦即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显着特征。
第一,明确目标指向性。班级主题活动是班级发展目标体系下的一个操作子系统,每一次主题活动要在阶段总体目标基础上加以个别化设计,虽每次活动都具鲜明的主题特色,教育意图是实现目标体系中的某一个教育层面。这就要求每次活动的设计应具备鲜明的教育倾向,它不仅蕴含着对群体的规范,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共同志趣。
案例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对初一新生进校新组建的班级来说,这次的设计是有十分必要的。笔者采用的方式为每日上台讲演,时间二分钟,利用每日晨会完成,每天8-10人,时间持续一周。通过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刺激,貌似重复,但因学生不同能促使学生间的互相暗示和借鉴,易使班级目标在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中趋于明确。
第二,凸显个性化。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中的班主任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决不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强行灌输,这显然不会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只有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巧妙地暗示给学生,才能逐步树立班主任的威望,而个人威望的不断提升又可有力推动暗示的作用效果。我想,班主任的威望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个性化风格的形成,即构建自己的教育特色,而不致使班务工作落入俗套。同时,班级活动的个性化也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案例二:春游和秋游。这是每所学校教育活动的必修课,大多作为学习之余的散散心而已,常陷入形式化。笔者将春秋游上升为社会实践考察课程的高度去认识,精心组织,巧妙安排,对外出的目的地、考察项目、活动流程等让学生一清二楚,并编辑宣传小报,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整个考察课题。让每个学生在外出之前,选好自己的考察重点,订好考察计划。流动完成后,写出富有个性思考的考察报告,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因活动的目的明确且各具个性特色,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互助合作品质等人格素质,同样于无声处得以落实。
第三,体现文化性。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对潜在教育资源越来越重视。而主题教育活动正是班级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所以班级活动的设计就不得不立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围绕班级文化品味的提升去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活动。
案例三:班级读书周活动。在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学生读什么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性别特质,如初一男生喜军事、武侠类,女生喜情感、心理类;初二渐转入名着类等。这类活动适宜每学期进行一次,或期中、或假期,在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之后,进行班级的整体交流。实践证明:集中性的读书活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并因读书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探讨又形成了浓厚的互相教育和互相促进的班级气氛,学生获得的是远比班主任说教更具丰富内涵的一份体验。
第四,具有时效性。班级活动的设计是否适当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选取活动的时效性,这反映出班主任的教育敏锐度,即能否在班级动态的发展中捕捉到教育契机,并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班级活动。这可从两个方面作出思考:一是从时间发展的线索进行一些传统节日的活动设计;二是针对班级发展过程出现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有利于班集体的巩固和提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则显得更为直接,在短时间内对班集体的促进作用可谓是注入一次兴奋剂。
案例四:六一庆祝活动。初二学生已走过童年期,六一已走进了个人的历史,这时设计有关的“成人教育”的主题活动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班上设计过“告别童年,拥抱青春”的主题班会作为初二阶段的一个总结性主题教育活动,收到过十分可喜的效果。学生的成人感明显加强,班集体的感召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是显着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初三阶段学习上的“会战”奠定了理想的心理基础和浓郁的班级学风。
第五,形式多样性。作为班级活动决不能陷入程式化,让学生感受的是班主任总是那么“老三篇”式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不能形成有效的积极暗示,而且随时间的推移,暗示将朝着反方向发展,形成消极暗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主题教育活动应属典型的间接暗示,即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动为中介,把要传达给受暗示者的关于某一事物或行动的信息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这是一种主要的暗示方法。由于它一般不会使暗示者产生心理抗拒或其他问题,所以效果往往大于直接暗示。可见,主题教育活动是传达班主任教育意图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应注意的是:作为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也应兼顾到间接暗示和直接暗示相结合,防止活动的涵义不能为学生所理解,从而失去暗示的价值。
暗示的活化: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个性培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班集体建设就必须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鲜活个性和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人才的高度去认识。班集体的建设理论强调集体目标同化个体目标,但决不是否认学生个性的自由发/ !/展。要让在集体意志控制下的班集体鲜活起来,班主任的强制、灌输、说教、一厢情愿,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让每个个体鲜活起来,才能换得集体的鲜活。在此并非否定集体的教育意义,而是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自我只是一个空壳的现状而言的。
身为校长,陈兆兴将“发展幸福观”融入办学治校之中,让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相连,获得“三赢”的成果,即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的共同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最终引领师生在体验当下点滴的发展和进步中追求幸福。
一、理念——让师生享受幸福的人生
陈兆兴用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诠释教师的职业追求,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引教师的专业化途径,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生存、享受、发展”的理论剖析教师的职业状态……以这些理论为依托,陈兆兴提出“让师生享受幸福的人生”的办学理念,倡导“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位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各位家长收获成功的喜悦”的教育理想。如此善于总结和勤于思考,陈兆兴不愧为一位“思想型”校长,并在区域内享有盛誉。近年来,陈兆兴多次受邀做区域性专家讲座或教育教学现场会专题汇报,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当然,陈兆兴的区域影响力不仅有理论的支撑,更有实绩的证明。四十一中的生源属于广州市第五组生源,虽然入学起点不高,但经过学校三年的精心培养,本科以上上线率连续两年获广州市第五生源组的第一名,且超越第四生源组的平均水平。2013年,四十一中高考本科以上上线人数193人,占年级高考人数的51.3%,超出市预测指标95人,既以196.5%的达标度完成广州市预测指标,又以142%的达标度完成重点本科指标;大专A线以上348人,占年级高考人数的93.8%,以137.8%的达标度完成广州市专A预测指标。总之,全年级有99.5%的学子考上大学。这“低进高出”的漂亮成绩说明“让师生享受幸福的人生”的办学理念已在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中熠熠生辉。
二、教师——在思想上引领、技术上提升
“发展”是四十一中的一个关键词,在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的发展中,首先是教师发展的引领作用。陈兆兴认为,教师发展的关键在于思想的引领、技术的提升。学校通过引导、培训和检验等手段,既能使教师更新理念,又能令教师提升技术,还能呈现“爱学生、肯负责、会教书、有成绩”的优秀教师特质,最终体现实际的教育教学成果。
1.进步即优秀:一位沉迷网络的教师的改变
在四十一中,每位教师都不会被轻易放弃。在陈兆兴眼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2011年,四十一中的一位化学教师引起陈兆兴的特别关注。他年纪轻轻,却拖沓懒散,作息不规律。原来,他沉迷网络游戏,根本无心备课,导致教学质量不佳。通过和他悉心交流,陈兆兴认为,他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未找到职业幸福感,对人生缺少规划,因此,需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并促使他有意识地自我发展,以督促他努力追寻和深深体验职业的幸福感,最终规律地生活,专心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名化学教师真的有所转变。他与另外两名化学教师一起创造了四十一中化学科中考成绩雄踞公办学校全区第一的好成绩,又身兼两个初三毕业班和两个高一班的化学教学,还积极申请担任班主任一职,显露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陈兆兴认为,对于教师,学校既要尊重、理解和引导,又要提倡适当的竞争,以造就优秀教师。其实,每个进步的教师都是优秀教师,如果能激发教师在体验当下点滴的发展和进步中追求幸福,那么整个教师群体的精神面貌便会焕然一新,学校教师的发展将提升到崭新高度。
2.“三级五维”式校本培训促专业成长
基于四十一中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学校将青年教师作为主要培养对象。
目前,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以“三级五维”式校本培训模式展开,分别对“新入职教师”“工作不满5年教师”和“工作5—10年的教师”这三个不同级别的教师分别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面上培训、微型培训、对点培训、横向联系的非系统性培训以及外出交流考察等五个维度渗透其中。
由于近年来招聘的教师较少,所以培训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培训,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对入职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实施“沃土工程”,引导他们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形成个人成长案例;二是对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工程,通过专题沙龙等活动,促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学习,以凝聚教师群体的智慧,最终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例如,在“沃土工程“中,四十一中精心安排了校长和副校长的“引领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以及专家指导的“展示课”,既让青年教师观摩学习,以领悟有效教学的内涵,强化学科集体备课,又让青年教师参与集体磨课,以挖掘同伴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不仅主动积累经验,更追求有效教学。
其实,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与反思不仅是学校最普通、最常规的教研形式,更是校本培训最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只有在各种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中,教师才能真正参与,真正有发言权。例如,在各类微型训练活动中,让培养对象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自我提升、总结和反思。
为了完整记录培养对象的成长轨迹,呈现过程性评价的结果,四十一中为每个培养对象建立“成长档案”,搜集记载培养对象的教学计划、教育学案、工作总结、代表作品及公开课等,以指导教师形成对自我实践、反思和提升过程的记录与分析,从而主动积累经验,最终达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高考“大备战”成就业务骨干
四十一中在生源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低进高出”的目标,坚持“学案教学”,即所有教学资料在投放课堂之前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挑细选并编成学案。教师上课之前要认真研究,以了解学情;下课后要回收,以检查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效果。另外,教师要在每周周末利用学案帮助学生进行错题分类、整理和重做。
在各个重要阶段的备考伊始,学校副校长亲自上阵,召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五大高考学科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以听取各位任课教师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小结和下一阶段学习的计划,旨在及时肯定和纠正,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鼓励教师,使其充满信心。
每个备课组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制定正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学科教学质量目标,整体驾驭、深层把握教学内容,剪裁重组,抓好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例如,高三各备课组每周例行集体备课,大型考试(以下简称“大考”)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科备课组内的反思和总结。每次大考结束后,级组都会尽快做好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并把相关信息反馈到备课组。由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的任课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规划下一阶段须重点训练的内容。二是级组方面的反思和总结。年级在每次大考结束后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质量分析会,通过校间的横向比较和历次考试的纵向比较,既让任课教师明确自己的备课质量,又利用分析会让学科间的任课教师有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三是班级方面的反思和总结。以班主任为核心,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相关会议,并针对本班现状,制定临界生名单,帮助其适当减少相关科目的作业,以减轻课业负担。
这样,在激烈的“高考攻坚战”中,四十一中不仅在“讲练结合,打好基础,渗透方法,提高能力”的教学策略上摸索出成熟的手段和方法,更培养出众多组织和协调能力较强,且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
三、学生——主张人文关怀,倡导个性发展
陈兆兴认为,基础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不是所有人的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的平均发展,而是基础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教育过程的公平在于:使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所以,陈兆兴希望四十一中的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努力做到:阳光自信,习惯良好,勇于担当,善于合作,富有个性,身心健康。
⒈“校长来信”传递教育情怀
陈兆兴喜欢给学生写信。在他的电脑里设有“写信软件”,其中包括所有学生的姓名和一个自动生成的注解,注解的主要内容是:这一次比上一次进步了多少。为了使“校长来信”更具针对性,陈兆兴为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版本的信,由班主任在家长会时交给家长,再由家长转交给学生。
“校长来信”通常出现在两个重要时刻。一是初三和高三毕业班毕业考试结束后的家长会上,陈兆兴会写信向学生表示祝贺。二是初一新生入学时,陈兆兴要求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信,再根据来信内容悉数回信。为此,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个版本的复信内容。
陈兆兴认为,校长给学生写信是调动学生自我发展内驱力的一种方式,可以激励学生进步。毕竟,死板的说教毫无用处,因此,学校要引领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2.励志活动唤醒潜在动力
人的成长需要机会和动力,因此,励志教育被四十一中视为唤醒学生潜在动力的“法宝”。
学校通过举办田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成人宣誓和无偿献血活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各班通过班歌、班旗,团结和激励学生……一次次励志活动让学生越战越勇。例如,高三毕业班的励志活动开展得热血澎湃。教室的“心愿树”上挂满了学生写下的高考理想,墙壁上贴满了学生自创的励志标语。学校借助18岁成人仪式和百日誓师大会,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和理想教育,并送上深深的祝福。又如,高三毕业班择机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举行主题班会。高三(5)班的一模成绩不理想,于是,据此召开主题班会,由学生自主策划,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主题班会上有两个重点:一是播放科任教师的采访录像,表达他们对学生的鼓励;二是校长意外现身,呼吁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图强,以投入新一轮的学习。经历了实战总结和精神鼓励之后,全班学生再度斗志满满。
3.STSE特色课程提升科学人文素养
“天人合一,和谐相生”的STSE(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特色课程是四十一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在国际教育趋势的引领下,四十一中以和谐课程文化为核心,以实现“天”(自然学科)与“人”(人文学科)的和谐、师生间“人际”的教学和谐、各学科间的和谐以及学科自身必修与选修的和谐为目的,系统、全面地构建STSE特色课程,并付诸实施。陈兆兴认为,STSE特色课程将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既与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不谋而合,又在众多的选修分支课程中充分延伸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课堂教学中,STSE特色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及拓展,也就是既要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发展他们的人文素养,又要在文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用科学知识解释历史文明成果,以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总之,STSE特色课程具有三个意义:一是从内容上探索理科课程怎样从纯科学的框架上解脱出来,二是从方法上更多地锻炼参与、交流、合作、适应、决策以及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三是从策略上总结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一句话,STSE特色课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还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更加完善。
关键词:音乐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调式;音调;节奏;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是古老的诗文之邦,各民族因语言语音及地域的差异,而有着各不相同的源远流长的各类“读”诗文的方法。这种“读”的方法,随着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延续,其自身也成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富于特色的一个部分。汉语古代诗词文赋创作、传承的语音方式,主要有诵、吟、歌三大类。诵,即诵读,强调清晰准确和语气情感,虽有起伏,但没有音阶;吟,即吟哦,是一种抑扬顿挫、带有音乐性的“咏诵”;歌,即歌唱,是有旋律有节奏地“唱”出文词。“吟”与“歌”的区别是:“吟”以语音为主,乐律为辅;“歌”则以乐律为主,语音为辅。吟也罢,歌也罢,均要求“音声韵,三合一”,其目的就在于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充分、更有感染力地表达出诗文中的情感与意境。
先秦两汉以前,有歌有诵,言之凿凿。孔子教弟子们“诵诗三百”(《墨子·公孟》),其弟子子游、子路皆能弦歌《诗经》,而弟子曾子歌《诗经》之时,更是“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孔子本人,则是“弦歌诵书,终身不辍”(《列子·仲尼》)。关于“吟”的记载,《楚辞·渔父》中有屈子“行吟泽畔”,此或可称之为“吟”的滥觞,但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东汉以后,既有歌有诵,亦有吟,记载很多,汉乐府诗题中含“吟”的作品亦复不少。但是,历代的诗歌(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人们没有掌握如何用“阳春白雪”般的音乐之声去“歌”的时候,其内在的声韵美与音乐性,也就主要靠那“下里巴人”般的声腔去“吟”,去表达和传递其美感了。须知,大凡文人皆会“吟”,大凡诗文皆可“吟”。“吟”,是一种歌唱式的“咏诵”,有着比较自然、随意的声律和节奏。它既是对诗词内涵的欣赏和推敲,也是对诗词蕴含的音韵之美的展示和品味。通过抑扬顿挫、低徊往复的“吟”,诗词文赋的音韵之美和内在情趣、意境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特别是唐宋以降,不仅文人们“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而且社会各种阶层、各种人群都吟诵成风,唐人有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之说。“吟”是古人接触诗词的惯常形式,清人总结学习经验说:“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诵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家训·字谕纪泽》)道出了吟咏对于领会古人诗文内涵旨趣的重要作用。昔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也是中国诗歌学习与吟诵的密切关系。因此,“歌”与“吟”,可以说是最具我们民族特色的“咏诵”诗文的方式,它是一种从诗与音乐奇妙“姻缘”中派生出来的古老艺术和国粹。
一、传统吟诵的现代命运
岁月悠悠,中国的歌吟咏诵的传统,在上世纪初以来的社会变迁中,薪火几近熄灭,令人太息。在中,歌吟咏诵(以下简称“吟诵”),与其所附着的传统文化一道,又遭到主流文化的否定;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各种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吟诵之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受到贬斥。随着曾经接受过传统私塾教育的老一辈诗人、学者的老去,中国诗词吟诵已渐成“绝学”。现今,我国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自身已很少会“吟诵”,更不用说向学生们传授了。这不仅成为诗词创作、欣赏乃至研究中的一大先天缺憾,而且也时常成为汉文化圈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尴尬之事。因此,国内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恢复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重新关注“吟诵”传统,通过有效手段,刻不容缓地挽救这一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20世纪以来,在吟诵传统式微的大趋势中,也不断有知识界人士致力于对吟诵传统的保护与复兴,其中包括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唐文治、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等人,他们在学校教育和文学欣赏中,进行过恢复吟诵传统的尝试。如1920年唐文治先生在其创办的无锡国专中,大力提倡吟诵,1934年、1948年两次录制吟诵唱片,并向海内外发行。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致力于对吟诵传统的整理和研究,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他从个案角度,对“常州吟诵”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赵元任先生本人曾多次用其家乡——常州的方言吟诗录音、灌制唱片,并依据常州吟诵记录下乐谱,进行有关吟诵的探究。上述诸位先生对中国当代吟诵的传承和研究,其贡献是绝对不可低估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些努力,在当时尚“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收到复兴绝学之效”。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内地文化界,沉睡已久的吟诵传统再一次地悄然复苏。在这一场复兴吟诵传统的努力中,主要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参与其巾。
其一,吟诵传统的继承者们。
这一支队伍的主体,是一批年长的文史学者,他们早年曾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过吟诵的传授与训练,至今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吟诵为手段,进行诗文的欣赏与创作,并从中得到慰藉和获益;因而,作为这一传统的传承者,他们以自身的示范、彼此间的切磋、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倡导和呼吁,进行着吟诵的传承、保护与传播。笔者收集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吟诵活动的珍贵录音,这次活动中的吟诵者,包括胡国瑞、金启华、舒芜、程千帆、曹慕樊等一批老先生。他们以不同的师承和方言进行吟诵表演,其目的除了相互切磋之外,还明显具有宣传、倡导和传播的意图;许多著名学者,如赵朴初、启功等,也曾留下珍贵的吟诵录音以为示范;叶嘉莹、范曾等先生,更是利用讲堂及新闻媒体,进行吟诵的示范和讲解,表现出更为明确的弘扬、传播目的(据悉,由叶嘉莹教授领衔投标的“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已获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还有一些学者,在吟诵实践之余,致力于吟诵规律的总结和研究,如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谢桃坊研究员等,均对吟诵进行过很有见地的研究。特别是陈少松教授编著了《古诗词文吟诵研究》(1997年),对古诗词文的吟诵方法、要求、技巧及腔调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其二,民族音乐工作者。
作为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者、教师或研究者,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吟诵”这一与民族音乐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的魅力,进而从专业的角度,对吟诵的形式、规律进行总结、研究。早在1961年,著名中国传统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在其《语言音乐学讲稿》中,就提出了对吟诵音乐的抢救和研究的构想。近年来,以音乐教师秦德祥先生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对常州吟诵进行了卓有成绩的采集、整理和初步研究工作。这一工作,承继了赵元任先生对常州吟诵音乐记写和研究的成果,对传统吟诵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并具有代表性。由于从个案角度对“常州吟诵”的整理和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6月14日,“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37)。较之文史学者们的实践和传播,音乐工作者们的研究工作,有着自身的侧重和特点。秦德祥先生将其发表在国内各学报上的吟诵音乐研究文章,汇集成《吟诵音乐》一书,并附吟诵录音CD,由中国文联HJ版社于2002年出版发行,这是截至目前,当代学者从音乐角度研究吟诵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2010年,秦德祥等又记录整理了《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一书,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内地吟诵传统重新得到各界的关注,是与近年来广泛的学术交流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吟诵在港台地区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和重视,也有着更多的参与者。而在东亚日韩等国,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辐射,汉诗吟咏也比较发达,至今还有所谓世传职业“诗吟家”。在汉文化圈的文化交流中,外来学者对吟诵的重视,也引起我们自身的关注,比如,2006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邀请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李明先生,举办了“中国的吟诵音乐”讲座,受其影响,此后不久,中央音乐学院就成立了“龙之吟——中央音乐学院诗词吟唱社”,并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研讨互动。
近年来,一批关注吟诵的学者,在全国20多个省市抢救性搜集吟诵调并加以整理,不断进行吟诵表演、交流、学术研讨等宣传和推广活动。在各界的积极努力下,2009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联合主办“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韩国、日本的学者、吟诵家们聚集一堂。此次活动,官员出席,媒体关注,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2010年1月,全国性的吟诵团体组织——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又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
“吟诵属于‘小众文化’(或云‘精英文化’)。……优秀的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同铸就了民族文化的辉煌”。正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文人“小众文化”)近年来逐渐引起各界关注的大的背景和趋势下,本文研究对象——“楚调唐音歌吟”浮出水面,进入学术界、新闻媒体的视野,并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楚调唐音歌吟”流派
本文研究对象——“楚调唐音歌吟”,是对曾流传于湖北蕲春并传入江西南昌的前代文人雅士吟咏诗词方法的概括性命名。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适应现代汉语对双音节词的偏好,“吟”在近现代以来又被称作“吟诵”、“歌吟”、“吟咏”、“吟唱”等,目前学术界一般使用“吟诵”这个概念。笔者以为,由于“吟”法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与音乐结合的紧密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吟”偏于“诵”,有的“吟”偏于“歌”,因此,究竟以何种称谓来统一,尚有待商榷;各个“吟诗”流派,似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命名,暂且难以统一。因此,为了兼顾目前学术界的惯例,本文中凡泛指诗词“吟”法时,一般沿用“吟诵”一词,但在特指“楚调唐音”流派时,则根据其自身特色,使用“歌吟”称谓,这也是“楚调唐音”在申请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所使用的概念。
“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南北方音的差异,于是中国传统的读文(即‘吟诵’——引者注)方法呈现复杂的情况和缤纷的色彩。现在我们可将传统读文按地域分为北方、江浙、岭南、湖湘和巴蜀五系。”谢桃坊先生对全国各地吟诵流派的划分,乃是着眼于吟诵流派与地域方言的联系密切,应该说,这是抓住了吟诵的特点。
按照上述这种大体的划分,作为传统吟诵众多流派中的一个分支,“楚调唐音歌吟”应归之于“湖湘”派系。其使用方言,是以湖北蕲春方言为主,因传承人的迁徙,这一歌吟在上世纪40年代被带到与湖北相邻的江西九江(庐山),后又落户南昌。事实上,由于此时传统吟诵早已不受重视,在缺少广泛交流的情况下,因此,传承人只是将其作为吟诗作赋时自娱独乐的方式,凭借着自己的偏好,孤立而执着地保存着这一吟诵样式。
缺少了文化环境的支撑,也离开了方言的土壤,但是,“楚调唐音”仍然伴随着传承人的奔波迁徙,顽强而无恙地生存着。其实,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全国各地的吟诵爱好者,都是在缺少交流的状态下独立地传承着各自的吟诵方法,但这也正体现了吟诵作为种“小众文化”的特点,那就是:吟诵与方言、民间音乐等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设想一下,旧时文人离开故里,或宦游在外,或迁客他乡,其身边的子弟也往往难以接受地道的家乡文化的熏陶。而子弟们的塾师,也未必是故乡人。那么,这些子弟的吟诵,自然使用的则是另一种方言。方言只是吟诵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来说,吟诵是一种植根于诗文典籍自身、且受传统诗词音韵格律影响很深的艺术。只是由于一些方言保留着更多古音,才使我们在今日研究吟诵时更为关注方言的因素。“我们考察当代宿儒名师的各具地域色彩与个人风格的关于古典诗词的吟诵,它们虽然有诸多差异,但都体现了汉语读文的传统,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应研究各种吟诵的各自规律,最终总结出中华吟诵的总体规律。这正是从学术层面上进行“楚调唐音歌吟”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楚调唐音歌吟”的传承特点与当代传人
吟诵艺术,历来口耳相授、代代相传。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南北方言语音的差异以及独特的传授方,式,吟诵在长期传承过程中,一般会发生种种变异,并包含着历代传承者根据自身条件和理解进行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在历史流传中,吟诵往往呈现出复杂的风格流派。
“楚调唐音歌吟”,可追溯的历史源流比较模糊。作为一种显然有着悠久历史的吟诵方式,今人对“楚调唐音歌吟”传承关系的考察,只能上溯到19世纪后半叶。其实,不仅“楚调唐音歌吟”难以准确描述其历史渊源和流传脉络,当代浮出水面的其他吟诵流派也都是“传承关系零星分散,体系不够清晰”的。“常州吟诵”的研究者秦德祥先生就说:“吟诵具有千年以上的传承史。但若求逐代向上追溯,以明确当前常州吟诵的传承体系,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吟诵本是旧学中一种极为普通和普遍的读书方式,并非一门课程,不少吟者只是由于当时普遍的风气、家庭的熏陶、个人的喜爱等而吟之,并不重视学自何处、何人。”
根据“楚调唐音歌吟”当代传人的追忆,“楚调唐音歌吟”目前可知的最早的传承者为前清举人、湖北名士张幻尘先生(生卒不详),目前我们只知道他是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的学生。张幻尘先生将自己的吟诵之法,传授给胡薏园先生。胡薏园(约1889—1971),湖北蕲春人(蕲春自古是文化名城,是李时珍的故乡,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是国学大师黄侃(1886—1935)的同乡与同窗,相交甚笃,黄侃英年早逝,胡薏园为黄侃撰写祭文。胡薏园先生早年与陈三立之子陈隆恪先生(陈寅恪先生胞兄)同时留学日本,均学习经济学。在日本期间,他们曾就吟诵之法与日本汉学家有过交流,日本汉学家认为胡薏园先生的吟诵之法很规范、有法度,激赏之,誉之为“唐音”。胡先生回国后,曾任教于武昌中华大学。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胡薏园先生受当时客居湖北蕲春经商、行医并传授气功的宗渭贤先生的聘请,辞去了大学教授之职,任宗家家庭教师达八年之久,故此,“楚调唐音歌吟”当代传人宗远崖先生得以师从胡薏园先生。
宗远崖(1918—2010),笔名羽岩,江西南昌人,早年师从胡薏园先生专攻古文辞八年,同时得到“楚调唐音歌吟”方法的传授。“后与陈散原一门交往,,与陈隆恪、任传藻、熊艾畦、欧阳祖经、王易、吴天声等前辈为忘年之交,并同结‘宛社’。抗战前,入江苏无锡国专就读。”无锡国专是由国学大师唐文治1920年在无锡创建并亲任校长的官办现代书院(“国专”初名“国学专修馆”,后改称“国学专修学校”,抗战时期曾迁于上海等地,抗战胜利后改称“国学专科学校”,毕业生享受本科待遇)。唐先生系江苏太仓人,师从安徽桐城吴汝纶(1840—1903年),特擅吟文,以“唐调”之称誉满东南,并撰有相关论著。唐文治先生在无锡国专大力提倡传统诗文吟诵,宗远崖先生重视歌吟传授,其中也许不无母校的影响?但毫无疑问,宗先生对于诗词的热爱,是他自觉传承吟诵艺术的根本原因所在。上世纪40至60年代,宗远崖先生先后任教庐山中学、浔阳中学、江西教育学院。“1966年5月,‘’全面展开,下放九江,后又辗转修水南岭数载。1975年夏,解脱回九江。1978年7月,于庐山区中学退休。此后,卜居庐山之麓,吟诗作赋,著书立说。……主要著述有诗集《编磬集》、《屈原赋疏证》、《高适诗详注》、《唐诗漫抄》、《庄子·韩非子寓言故事选注》、《列子补注》及《庐山东西林寺志》(主编)等。”宗远崖先生与胡薏园先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宗远崖先生诗集《编磬集》中,收有多首与胡薏园先生交往、唱和的诗作,这类诗的写作年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
宗远崖先生酷爱诗词。已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著名学者姚公赛先生在《宗羽岩先生编磬集序》中说:“羽岩癯面长身,神情轩举。每相晤,羽岩必言诗,非诗则无与言,而一言及诗,又必声大首摇,娓娓不倦。”宗远崖先生在《编磬集自序》中则说:“意有所得,兴有所极,辄徜徉吟啸,不能自己。”读书、吟诗,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有“诗魔”之名。宗远崖先生对于诗词创作和吟诵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儿子宗九奇。
宗九奇(1943-),江西南昌人,宗远崖先生次子,文史名家,别号豫章散人、匡山人、匡庐山人。1943年5月出生于江西庐山。四岁半发蒙,开始了颇为严格而系统的国学教育,启蒙老师也是胡薏园先生。及长,在高校研读建筑专业。后历任南昌八一公园主任,滕王阁工程筹建处副主任,滕王阁重建总指挥,滕王阁管理处副处长、滕王阁文史办主任等职。现为中国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理事,江西省文史馆馆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古建园林高级工程师,述作颇丰。2011年6月,宗九奇被列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调唐音歌吟”的代表性传承人。
宗九奇先生少时随父亲身边学习,耳濡目染,受惠至深,其对于古典诗文的领悟力和关注度远超过一般孩童,青年时代即掌握了国学主要典籍。他特别留心诗词歌赋,歌吟作为少年时期一种每日必修的功课。尽管胡薏园先生也曾为宗九奇先生的发蒙,但宗九奇先生的歌吟,主要还是跟父亲宗远崖先生学习的。宗远崖先生每日“把卷吟唱诗文,旋律节奏动人,如歌如诉”,“吟诗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同每日煎汤品茗一般”。《编磬集》“作者简介”中记载:宗远崖先生吟诗之时全身心投入,忘情之时,声震瓦舍,这种状态给家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宗九奇先生的回忆中,歌吟最初并非父亲有意传授,而是他自己无意之间“听会的”。因此,当父亲听到儿子的小声吟诵时,颇为奇怪,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传授过儿子,于是要求九奇大声歌吟来听。一听之下,颇为欣喜。此后,宗远崖先生便时常有意关注儿子的歌吟,并着意悉心地加以指导。
应该说,宗九奇先生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掌握、传承前人的歌吟,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是分不开。这颇合前人吟诗的传授方式。事实上,吟诗学习一般都是在诗文学习中自然领会的,师长们的不断示范,加上个人的留心和浓厚的兴趣,是前人学习吟诵最普遍的途径。“常州吟诵”传人之一屠岸先生曾回忆道:“母亲说,她学吟诵,不全是由伯父耳提面命,至少一半是耳熟能详,听得多了,自己也就会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自己能吟古诗也是一半听母亲吟诵而听会的。”这与宗九奇先生学习歌吟的体会和经历是很相似的。
九奇先生自幼记忆力超群,对于少年时期学习的歌吟之法尤其印象深刻,数十年之后,仍记忆犹新。他对“楚调唐音歌吟”方法有着全面扎实的继承和掌握,在省内外文化交流中受到各地诗词名家、吟诵传习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与其他吟诵传人不同,九奇先生不仅热爱吟诵,而且善于对吟诵实践进行总结概括。他将“楚调唐音歌吟”的基本调式总结为十八种,并提出歌吟同一首诗(词)可以有如歌、如诉、如泣三种腔调之别。这种概括对于推动吟诵的当代传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正是在他的热心传授、积极倡导下,“楚调唐音歌吟”正在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动。
“楚调唐音歌吟”在传承之中与其他吟诵流派之间较为明显的不同是:由于传承人的迁徙,“楚调唐音歌吟”较早移植到了另一地域,并在另一地域得到传承。这是一种偶然的文化移植,并非自然的文化传播。
“楚调唐音歌吟”源自湖北。宗远崖先生早年在湖北蕲春接受私塾式教育并得到歌吟传授,“楚调唐音歌吟”使用的是湖北蕲春方言,“楚调唐音歌吟”应属于湖北吟诵的一支。但宗远崖先生的祖籍却是江西南昌,并于抗战前夕就离开了湖北蕲春,长期生活在庐山、南昌、九江等地。也就是说,宗远崖先生20岁就离开了“楚调唐音”的方言环境。宗九奇先生则出生于江西庐山,由于长期在父亲身边,其从小生活的家庭语言环境仍属湖北蕲春方言,但在家庭之外大的语言环境却已是不同。因此,“楚调唐音歌吟”乃是在文化移植中得以保存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从宗远崖老先生到宗九奇先生,“楚调唐音歌吟”的当代传承线索是单一的,并没有一块由众多同一源流、风格类似的吟诵者聚居、交流而形成的文化土壤。这种状况,也许并非传统吟诵传承的通例,而是在吟诵传统式微背景下,一种带有较大偶然性的文化遗存现象,是一种特例,因而也就更具有“文化遗产”的特点。由于岁月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如今在湖北蕲春,已难以寻找到吟诵的传承者,即便是有能吟诵者,与“楚调唐音”也未必一致。这正是传统吟诵的特点——每一位吟诵的传承者,都会因自身的不同的素养、经历,乃至个人的嗓音条件、音乐天赋而影响到吟诵的表现形态。
这种单线传承的状况,也给“楚调唐音”的当代研究带来一种便利,那就是:宗九奇先生的歌吟,完全得自父亲的传授,由于缺少与同一源流的歌吟者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其歌吟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宗远崖老先生的歌吟特色。也就是说,“楚调唐音”由于离开了生存的地域文化环境,使这一吟诵方法(或称流派)有着十分完整、本真的传承和保存。宗九奇先生对于这一点有着充分的自觉,他一再强调:“我的歌吟不是我自己的创造,我没有创造,我只是原汁原味地继承。”
(二)“楚调唐音歌吟”名称的由来
宗九奇曾就“楚调唐音”四字,以书面形式对笔者做过如下解释:“楚调,是流行于楚国一带的歌诗吟诗的调式,其源至远,所谓‘歌永言’也。楚调传至今日,乃世世代代口口相授,它有着相对固定的古雅优美的旋律,其节奏的轻重缓急则由歌吟者自由控制……”“唐音者,唐人之音也。古体诗中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风长短句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形式完美,平仄声调极其和谐。据传,歌吟到唐代更为规范,如歌、如诉、如泣的调式基本有了定式。唐音之歌吟,与古曲古谱有异曲同工之妙”(《楚调唐音歌吟篇目选·编者片语》,未刊)。
由于其原来的流传地及其所运用的基本方言特点,这一吟诵流派称之为“楚调”不难理解,至于“唐音”之谓,则是对于这一吟诵流派的充分肯定,因为唐代是律诗的成熟期,以“唐音”命名,自然包含着一种极大的赞誉之意。据九奇先生说,对这一歌吟流派冠以“唐音”两字,是日本汉学家提出的。当年胡薏园先生在日本留学,与日本的汉学家进行过诗词吟诵交流,在交流中,日本汉学家对胡先生的歌吟十分欣赏、倾慕,认为传达了唐人吟诗的风范,故推之为“唐音”。由于“楚调唐音”给日本汉学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还有日本汉学家专程赴庐山向宗远崖先生登门请教、交流。《编磬集·后记》记载:“(宗远崖先生)博闻强记,过目成诵,每以‘楚调’把卷吟唱诗文,旋律节奏动人,如歌如诉。曾有日本诗家慕名造访,聆听后誉之为唐音,此乃传统的古调雅腔。”
可以肯定的是,“楚调唐音”这一名称并非自古有之,但也并非今人的创造,乃是前代学人根据这一吟诵派别的特点进行的命名。“楚调唐音”得名的过程,颇符合吟诵的传承特点。因为古人从未将吟诵当作一种专门的功夫进行传授,也就自然不会有命名的兴趣。但进入到20世纪,学人们对吟诵的自觉意识增强,故根据其特点加以命名。即便如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州吟诵”,最初也是由赵元任等现代学者命名的。
宗九奇先生对“楚调唐音歌吟”这一命名是满意的,认为能够体现这一吟诵流派的特点。概括而言,“楚调”指这一吟诵流派产生及最初流传地域是在古“楚”地(今两湖一带),“楚调”即楚地的调(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调”,即包括音乐调式,也包括吟诵所使用的方言);而“唐音”,则是说这一吟诵流派所使用的调式规范,符合唐人创制定型的格律,平仄声调十分和谐。
至于以“歌吟”二字来称呼这一吟诵方式,也是有道理的,突出了“楚调唐音”的特点。
关于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吟诵”这一称谓,“常州吟诵”研究者秦德祥先生在其《吟诵音乐五题》中有如下说明:“我们以它的基本特征——介于读和唱之间——作为考虑的出发点:诵读,是吟诵音乐的基础,吟诵不仅在节奏方面以诵读为基础(平长仄短),而且在旋律的音高和走向方面,也基于诵读中的平仄声调(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因而,一个‘诵’字断然不可少。吟唱,是吟诵音乐的重要特色,没有吟唱,可能成为朗诵、快板、评书等等的其他艺术门类,而不能成为吟诵。这样,一个‘吟’字又至关重要。将上述两者合起来,‘吟诵’便是最为恰当的专用名词。”
应该说,秦德祥先生对吟诵特征的把握和描述是准确的,但是,在用词上还可斟酌。如仔细分析“吟”、“诵”二字,尽管在“吟”的本义中,有歌唱之意,如《战国策·秦策二》:“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东汉高诱注曰:“吟,歌吟也。”说明“吟”就是“歌唱”。但在当代汉语的语义演变中,“吟”的“歌唱”的义项已经越来越淡化,往往指拉长了调子像歌唱似的“读”;至于“诵”,则指有节奏的读文方式,而当“吟诵”二字合用时,一般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缺少“歌”的意味。因此,以“吟诵”这一称谓,至少还难以表达“楚调唐音歌吟”所要表达的含义。
这里就牵涉到不同吟诵流派在音乐性、旋律性上不同特点。著名吟诵家陈炳铮先生也对此进行过思考:“传统吟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吟读,读‘四书’的方式就是吟读,或者叫朗吟。就是语音的夸张,念中带吟、吟中有念,都是古体诗长篇歌行、非韵文的古文。另一类的吟唱,或者叫吟咏……”。陈炳铮先生所说的“吟读”是一种缺少音乐性的读,而“吟唱”、“吟咏”则有着较强的音乐性。“楚调唐音”之所以名之为“歌吟”,正是突出了其较强的音乐性。“歌,所以长言之也”(颜师古注《汉书》),“歌”即指引声而唱,“吟”,则指在旋律上以平仄为依据,声调抑扬。“歌吟”二字,较好地体现了“楚调唐音”较之其他吟诵流派更富于歌唱性和旋律美的特征。
2000年5月底,在江南名楼滕王阁,宗九奇先生曾与“常州吟诵”传人之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就吟诵进行过切磋、交流,相处三日,互赠礼物,并合影留念。对于宗九奇先生所掌握的歌吟,屠岸先生真诚地表示,其优美超过了自己所学的“吴调”(也即“常州吟诵”),并评价道:你的吟诗很规范,“是有腔有调的”。屠岸先生以其行家眼光,敏锐地看到了“楚调唐音”的突出特点:旋律优美,调式规范。
三、楚调唐音歌吟的基本规律
“楚调唐音歌吟”的传承人宗九奇先生,对传承吟诵有着充分的自觉意识,并有着极其丰富的吟诵实践。他用“楚调唐音”可以吟诵各种诗词体裁。“楚调唐音歌吟”,作为一种吟诵方法,有着自身完整的体系。以下拟从调式、音调和节奏三个方面初步探讨“楚调唐音歌吟”的若干规律。
(一)“楚调唐音歌吟”的调式
宗九奇先生指出:“楚调唐音歌吟”,“有着相对固定的古雅优美的旋律,其节奏的轻重缓急则由歌吟者自由控制。”“楚调唐音歌吟”的调式,可首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律诗的歌吟,一类是古风和长短句歌吟(赋与古文的歌吟之法暂不作讨论)。
第一类,律诗。
由于律诗对每首诗的字数、韵脚、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每首限定八句(也有只有四句的绝句和超过八句的律诗,即所谓长律或排律,但其韵脚、对仗仍遵循规定),因此在歌吟上也就更为规范。其调式可粗分为五律、七律两类(五绝、七绝以及长律或排律的歌吟之法同五律、七律基本一样,是对五律、七律的压缩或延伸,故从歌吟角度可归入律诗)。两类之中又有“平起”、“仄起”之区别,这样就有4种不同的调式;如果再细分为首句用韵不用韵,则4种基本调式可扩展为8种。
每种调式在实际歌吟时,根据内容和情绪的需要又可分为高、中、低三种“腔调”。这种不同的“腔调”,不仅体现为音高的不同,也往往产生旋律、节奏上的较大的差异,必须分别注意学习和掌握;而遇上两句间平仄“失黏”不合律的诗篇,则还要有所变化。复杂而又严格的调式,对应着律诗复杂而又严格的格律,充分体现出古典诗词在吟诵上严谨、丰富而复杂的音乐性。这种种变化,都是前人长期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和升华,这也正是这一口头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之所在。
第二类,古风与长短句。
古风与长短句的歌吟,由于每句字数不等,与规整的律诗不同,所以更为复杂而多变,故难以归纳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固定调式。宗九奇先生曾对笔者总结道:“古风长短句的歌吟,与律诗有别,更富变化而复杂。古风长短句的歌吟之法(调),可用于律诗;但律诗的歌吟之法(调),无法用于古风长短句。古风长短句的歌吟更具可塑性和弹性,自由度相对要大些。”
宗先生与笔者反复讨论、验证,得出的一致看法是:歌吟在对待古风和长短句这类相对自由的体裁时,往往采用“模块组合”的方式。所谓“模块”,是指构成诗词篇章的由不同字数构成的长短不一的句子(这些句子少则三字多则七字、八字、九字乃至更多字),每一类句子往往有一种或多种相对固定的歌吟旋律。这种针对不同字数句子,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旋律,就成为笔者所谓的“模块”(有些短句之间有一些固定的搭配组合模式,也可形成相对固定的吟法,也可视为“模块”)。
一个歌吟者,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模块”的歌吟之法,当他面对一首未曾吟过的诗词时,只需根据内容及情绪表达的需要,针对每一诗句选择合适的歌吟旋律,并加以组合、连接,便可基本吟出一首完整的诗词,这就是所谓的“模块组合”。
九奇先生向笔者对此打了一个非常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每一种字数不同的句型,都可成为一个或几个乐汇乐句的音乐模块,如同古建筑中的斗、棋、梁、柱、枋等——这些形式不同而又有很规范的部件一样。歌吟不同的诗词,就有如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部件加以组合拼装,而构建成不同规格的亭、台、廊、榭、楼、阁。”
“模块组合”之法,由于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因此适应面比较广,不仅可用于古风、长短句的歌吟,也可吟诵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散曲等,甚至还可用于律诗的歌吟。(但是,律诗的歌吟之法,就只能用于歌吟律诗,而无法用于古风和长短句等。)
(二)“楚调唐音歌吟”的音调
一般认为,吟诵不具有调高的意识,调门的高低主要是根据吟诵者不同的声音条件、吟诵之时的情绪状态以及不同的场合随机而定。秦德祥《常州吟诵音乐的采录与初步研究》中说:“吟者通常不具调高概念,又无乐器为之伴奏或定调,吟调的高低,便因人、因诗、因兴而异。具体说来,决定吟调高低的因素,首先是吟者的嗓音条件,其次是所吟作品的内容、吟者当时的兴致、精神状态以及各人的习惯等。”
在“楚调唐音歌吟”中,一般如何起调,也是无严格规定的。但是,“楚调唐音歌吟”有一个十分特别之处,就是无论古风、律诗还是长短句,均可以有高低不同“腔调”的吟法,根据宗九奇先生的归纳,这种不同的吟法依据“腔调”高低可以细分为三类,即所谓“如歌”、“如诉”、“如泣”,宗九奇先生指出:“歌吟之腔调,同一首诗(词),有如歌、如诉、如泣之别,‘高腔’用于如歌,‘低调’用于如诉、如泣中。高腔用颅腔鼻腔共鸣之方,低调采口腔胸腔共鸣之法。”宗先生以“如歌”、“如诉”、“如泣”三种“腔调”来概括“楚调唐音歌吟”在音调高低上的表现和规律。是极富于创意的,因为,这一归纳不仅区别了不同的歌吟音调,而且敏锐地发现了不同音高的歌吟,具有不同的情感表现力,适用于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心境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一般情况下,在书斋中独自吟哦或三两好友相对切磋,以“浅吟低唱”为主,音调偏低沉,音量也不必大,歌吟者进入一种沉浸状态,此时的“腔调”,自然以“如诉”为主;而当歌吟者心情抑郁、借吟诗以排遣,此时也自然会选择更为低沉的音调,通过“如泣”的歌吟,将内心的压抑与歌吟旋律达成共鸣。至于“如歌”的歌吟,往往在歌吟者心情激越之时,借诗词歌吟以抒发昂奋的情怀,此时,音量也自然会加大,说明音调高低与音量也有关系。正因为如此,近时出于推广歌吟的需要’,歌吟者在大庭广众之中表演时,往往也会选择“如歌”的调门,以便让听众能够听清歌吟的内容。
对于吟诵中不同“腔调”,冯其庸先生在谈及其老师朱东润先生的吟诵时,有如下的叙述:“……朱先生能朗诵诗(即吟诵)和文,朗诵的音节、情韵都是随着不同的作品内容而有所不同的。……有时如叙述,有时如哀叹,有时如呼号,有时也有点像啜泣。特别是他朗诵七律《秋兴》八首和《诸将》五首等,则是感慨苍凉,一唱三叹,令人为之低徊不已……使大家感受更深的是一种诗人的情韵,是一种俯仰古今的感慨,是一种人生的咏叹!……”冯其庸先生的这段记述,与宗九奇先生对于“腔调”的论述是一致的:冯先生虽然没有说明朱东润先生在表达不同情感时具体音调的变化,但所谓“有时如叙述,有时如哀叹,有时如呼号,有时也有点像啜泣”的声音和情绪变化必定要引起音调的变化,秦德祥在引述以上文字后指出,“我们不难据此想象得出,吟者的音调必是丰富多变的,决非运用某种比较固定的音调”,这一推断是确切的,由此可见,以不同音调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是传统吟诵固有的特点。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三点:
其一,音调高低,音量大小,是可以自行控制把握的。
“高腔”与“低调”的差别,与气息的控制是紧密相关的,外行能听出音高音量的差异,内行则知道关键是在共鸣腔体部位(颅、鼻、口、胸四腔)的运用上有别,腔体共鸣部位不同,其声音效果与所表达的感彩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二,以往人们认为,歌吟者选择不同的音调来吟同一首诗,并不会影响歌吟的旋律,其实不然,在“楚调唐音歌吟”中,不同的“腔调”固然也可以用同一种旋律来表现(如词的歌吟,往往在选取不同“腔调”时,旋律大体一致,而略有微调);但更多的情况是,不同的“腔调”对应于不同旋律,尤其是格律上要求严格的律诗,有着“定式”(九奇先生语)。其间的区别,在外行听来,似乎十分明显,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旋律,但是,对于熟习歌吟的人来说,又可发现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内在联系。
其三,诗篇内容固然会影响到音调高低,如朱东润先生吟诵《秋兴》八首等诗时,音调苍凉。但吟诵者心境、环境和根据不同表现的需要,也可以对同一首诗词采取不同的歌吟音调,即宗先生所说的“同一首诗(词),有如歌、如诉、如泣之别”,也就是说,以诗词的主题、内容为基础,吟诵者可以不同的调高歌吟。九奇先生对此也有一番归纳:“歌吟者,往往会因为个人心情之不同,或喜、或悲、或愤、或哀、或思……而去寻觅相应的诗篇,或选择‘高腔’歌之,或采用‘低调’吟之,以抒其志,以遣其怀,以泄其愤,以解其悲,以忘其忧。不过,歌吟者对于诗(或词)的文字,既很在意又不经意,因为文字乃是其借以宣泄抒发的媒介。歌吟者,歌时真情激扬,吟乃深意低徊,如醉如痴,浑不知‘(庄)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庄)周与’,全然融入于那种物我两忘的化境之中。”九奇先生经常以李白的五古《子夜歌》为例,示范三种“腔调”之应用。他在歌吟此诗时,经常对聆听者启发道:以“如歌”调式(颅腔鼻腔共鸣为主)歌吟此诗,就如同将军仰天望月,高歌以表达其豪迈之情;以“如诉”调式(鼻腔口腔共鸣为主)歌吟此诗,就如同诗人凭栏望月,诉说着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感;以“如泣”调式(口腔胸腔共鸣为主)吟此诗,就如同捣衣女俯首望月,望着水中之月,泣血般地哭诉着思亲之苦;不同身份、不同心境,对应着不同的调式;歌吟之时,既有“我”,又无“我”。
(三)“楚调唐音歌吟”的节奏处理
除了在平仄、旋律上的特征之外,吟诵与当代诗文朗诵的另一不同,就是节奏上的处理。正如研究者所发现的:当代诗歌朗诵,句子中间的停顿处往往是固定的,如遇到七个字的句子,一律在第四个字上停顿,这是所谓“上四下三”的读法。
那么吟诵,对于节奏的处理是怎样的?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吟诵的节奏处理大致有两种规律,秦德祥先生概括为“两字一顿、一句一停”。近时有研究者对秦先生的概括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吟诵音乐的基本节奏样式除了秦德祥先生所讲的‘两字一顿、一句一停’外,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即以仄声字结尾的诗的对句的前两字紧跟出句吟出。……这种吟法,笔者认为主要是由格律诗的平仄规律造成的”。华锋先生在《论古典诗词的吟咏》中也讲到:“吟咏时,凡遇韵字必吟,各句中间至少有一处要长吟。平起的格律诗,不论五言或七言,各句中的吟咏顿挫处。必须在第一句的第二字。第二旬的第四字,第三句的第四字。第四句的第二字,概括为二四四二。及押韵处若是律诗,重复一遍即可。仄起的格律诗,不论是五言或七言,各句中间的吟咏顿挫处,必须在第一句的第四字,第二句的第二字,第三句的第二字,第四句的第四字,概括为四二二四。”
上述概括,基本描述了吟诵的节奏规律,这些规律的形成,乃是基于我们语言“平长仄短”的特征。特别是入声字,更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发音状态。
“楚调唐音”在歌吟时,基本遵循上述一般规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停顿外很强调拖腔(衬字),特别是非韵脚的句尾字和韵脚字。拖腔(衬字)往往是对“字”对“诗眼”的内在涵义的放大、夸张和渲染,同时,还会对歌吟带来节奏上的变化,因此需要研究。由于长短句、古风的节奏更为复杂,此处仅以律诗为例,说明“楚调唐音歌吟”的节奏规律。“楚调唐音”律诗歌吟的基本节奏类型,可概括之为“二三”或“二二三”,就是五言句前二字停顿或拖腔,七言句前面四字中每两字一顿或拖腔,遇到仄声字,则一般将拖腔改为停顿,或在其后加一衬字以形成拖腔。另外,在吟诵仄声字结尾的诗句时,往往将对句的头二字顺连在出句之后吟出。如:
朝辞/白帝[加衬字]彩云间/千里[加衬字]江陵/一日还/
两岸[加衬字]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拖腔与停顿结合,是“楚调唐音歌吟”在节奏处理上的重要特点。
律诗的节奏特点基本如上,对于古风和长短句歌吟的节奏处理较难概括,大致以平仄为依据,以句子问自然停顿为基本节奏,但节奏变化丰富,中断和连贯的情况十分常见。正由于古风是以平仄为依据来吟诵的,因此,同样讲究平仄的律诗也可以古风来吟诵;但由于古风、长短句在句子上的自由和平仄押韵上的自由,律诗严格的平仄规律无法适用于古风和长短句的需要。故此,我们无法以律诗的节奏来吟诵古风和长短句。宗先生一再强调,以古风可以吟律诗,但律诗不可以吟古风,在这里也许可以得到解释。
由于歌吟本身的复杂性,对于其规律的探索需要多学科特别是民族音乐研究工作者的介入,以上只是对“楚调唐音歌吟”的规律的十分粗略的梳理,这一工作需要在大量分析吟诵实例的基础上得以不断丰富和验证。
四、余论:对歌吟整理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歌吟研究是在缺少借鉴的情况下进行的,所有的研究工作均属于草创阶段。因此,与一般的研究不同。歌吟研究的主要工作,应首先侧重于对各歌吟流派传人吟诵资料的记录、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研究。
以楚调唐音为例,目前能够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
(一)记录
记录工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利用现代录音、录像技术对歌吟传承人的歌吟进行音像记录;2,选择对不同类型的诗词作品的吟诵调式与方法进行简谱记录;3,对歌吟者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等。
记录工作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具价值的方面之一,如同任何一项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样,尽可能全面地记录出完备的原始资料。
(二)整理
当务之急,乃是将传承人全靠听觉记忆的丰富的歌吟之声,记录转化为今人可利用视觉来阅读、练习、试唱的标准化的曲谱,并精心选取历代诗词曲赋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结合吟诵传人个人偏爱及对不同类型吟诵文本的代表性,汇集整理出一部分量适中、能够较好反映楚调唐音歌吟面貌与风格的作品集,并配上音像光碟,以供学术界及歌吟爱好者中研习和推广。
(三)研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新课程;现状问题;方法对策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能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人的知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实用性,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初衷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明前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为一体,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民族素质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学从质到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先进的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然而,农村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致使诸多问题也日益彰显,让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感到困惑。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专职教师较少。
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此教师本身就缺少专业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缺乏钻研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让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反复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教师思想观念和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学的进行。师地位低,教学设备差。
(二)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八股式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课堂上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三)学生的厌学严重。
随着中招考试制度的革新,初中地理课在许多学生心目中成了所谓的“豆芽菜”、“小儿科”,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领导、教师不重视,学生厌学,使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学生的学习不太重视,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少,更使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其次,农村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新课标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的基础差,见识少,生活空间狭窄,知识储备也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而,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进程,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
(四)家长不恰当的期望,学生不堪重负的压力。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中有不恰当的期望,90%的家长依旧认为孩子考大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加之农村经济滞后,毕业分配的转型,导致家长两极分化,要么对子女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对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对地理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给学校、教师施加压力使地理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学习不重视,认为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大功告成,反正毕业后就出去打工的,把子女放在学校就让他们放任自由,这种学生每天两手空空,在教室是睡觉,回家就看电视,有得连书都没有。再则是留守子女,由于农村收入有限,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谋生,他们的子女都是隔代带的,父母管不到,爷爷奶奶管不了,外公外婆,叔叔婶婶不好管,这类学生大多会成为问题学生。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三岁就由爷爷奶奶带大,初一、初二还比较听话,到初三由于压力大,成绩不好,两次月考后,就破罐子破摔,成绩直线下降,开始就逃学,进网吧,慢慢上了瘾,有一次玩个通宵,教师把他的爷爷奶奶请到学校后,他爷爷奶奶气得老泪纵横,还请求老师与他孙子保密,千万别让他父亲知道(他父亲是高空作业,怕他分心出事),让他孙子在学校混几个月。
同时在另一部分学生中,由于中考这根指挥棒,学校、老师、家庭几重压力,学生超负荷运转,在上地理课上出现的是一张张疲惫的脸,把原有对地理学习的激情也磨平了,磨光了,加上教师教法简单,他们把地理课当成休闲课,做其它学科的作业,看课外书籍屡屡发生,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只有30分左右,80%的学生对一般地理常识所知甚少,有得甚至一无所知。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地理课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变“次”为“主”。同时适用开发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可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改变这些现状的几点措施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目标管理。
素质教育是指凡是有利于的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时,不等光打雷不下雨,尤及是学校领导,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给地理课开足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当防微杜绝,学校教导处、教研处除不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外,学校可以向各班班干发一份上课登记表,由班干填写当日上课情况,一经发现代课、占课现象,坚决处置,决不姑息,这样双管齐下,就会杜绝代课、占课现象,也会极大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朝着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提高教师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更新才能适应新变化,利用新信息,做出新成绩,否则工作再努力而由于观念陈旧,很可能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例如,有些课堂教学虽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却反映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未转变,先进的教学手段反而强化了传统的模式,这是值得深思的。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地理专业的各门基础课程,还要熟悉本学科的全部教材,并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3)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一批观念新、业务精、能思考、善创新的教师随时关注地理学、教育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等发展的方向,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拓宽研究领域,变换改革思路,从多角度和不同的层面上探讨地理教学中的有关热点难点问题,这势必将导致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4)优化教学过程。
要求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评价等。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制定教学策略即采用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测,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三)努力开放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
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也应不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关键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时区”一节知识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先布置各小组所探究的内容。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就可以充分开展活动,如: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时区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指正;让各小组代表不同的时区并出示所在时区的区时,其他小组根据所给区时求出自己所在时区的区时;各小组给布什当秘书,布什要就伊朗核问题与主席进行电话会谈,请各小组为布什安排合适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四)激发学习兴趣。
每学期第一节课上,教师要重点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谁知道黄河蜜瓜为什么特别甜?人为什么穿大袍子,却时常露出一只胳膊?为什么藏族人的脸是古铜色的?为什么双线铁路上行车在东面,下行车在西边?能不能调换位置?如何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出你所在的大致纬度?”当我告诉他们学习了地理我们就会懂得所有这些我们认为奇怪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我用地理知识一一解释了以上现象,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奇而愉悦的神色,我知道,学生已经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易激发,但不易保持。为了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持久的兴趣,甚至迷上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其所好,不时插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讲到“火山与地震”一节时,联系“印尼大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并教给学生预防地震的常识;讲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时,联系美国刚刚发生过的百年一遇的“卡特里那飓风”,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讲到某一点知识,可引用大量课外有趣的地理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常常在关键处留个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好奇心,真正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新课程在每章每节都设计了与之紧密联系的地理活动。如:白天用一块手表测量你所在地的方向,夜晚用自制的简易测高仪测量本地的纬度,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昼夜更替现象等。通过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加强探究性学习。
学生对地理产生了兴趣,有了研究的动机和愿望,教师要及时捕捉并认真指导,帮助他们确定探究的内容,教给他们研究的方法,帮助他们写出探究计划;也可与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指导,最后指导他们写出简单的报告,并对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要以鼓励为主,以肯定为主,要经常提供机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表现欲,激发和保持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水资源”一节时,针对学校附近有一家造纸厂,严重影响学校及周围人家的环境,指导学生确立探究对象,以造纸厂为对象,探究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学生平时深受造纸厂臭气及浓烟的危害,再加上探究方便,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根据学生的兴趣,组建了探究小组,并指导他们制定探究计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附近的造纸厂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收集资料,采访周围居民,最后写出了总结报告――《大坝造纸厂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查及整改措施》,并在全校举行的科技小论文评选中获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探究学生也掌握了许多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增加教学设备,开展实践活动。
增加直观教学。初中地理要求使学生获得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直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直接感悟地理事物的特征,因此学校必须增添一些硬件设备,例如:地球仪、地型标本、图片等运用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尤及是多媒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即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平时教学中,应大力鼓励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会极大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打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动手制作教具。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过程。比如,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时,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准备好制作地球仪的工具、材料,在上课时,让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按按课本步骤操作制作地球仪。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的深刻、透彻,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等高线、时区转动盘等教学用具,在教学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弥补了教具不足的现状。
(2)开展小型辩论会。
地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能力必须经过学生自主动手参与才能真正的获取。辩论会的开展就是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在辩论会上同学们口枪舌剑的辩论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进行地理绘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用“左书右图”来说明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正确认识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图表和绘制图表,能够做到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转换自如,是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绘图,把课本知识“活”起来,既能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演才能,寓教于乐。如学完“地图”后,布置作业――绘制学校平面图。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看哪个小组绘的最准确。小组成员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测量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制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在绘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学校平面图绘制的非常漂亮。
(4)开展知识竞赛。
地理知识竞赛的方式很多,如地理游戏、地理知识抢答、地理活动中角色的扮演等。地理教材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了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和我国国内的一些有名的旅游地区。让学生了解这些旅游景点,不仅可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所以,我让学生课余时间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模拟一次暑假国内旅行,设计好旅游线路,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介绍沿途经过的城市和著名景点。可手写,打印或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然后由学生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打分,评选出优胜者。在学习中国地图时,可以设计拼图游戏,看谁拼的最快、最准确,这样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很快的掌握了所学知识,比一味的记忆效果要好的多。
(七)挖掘乡土地理资源,丰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被一些地理教师所忽视,因而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地理课标》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总之,地理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优化教学过程,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