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下册生物小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小结

时间:2022-10-20 11:4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下册生物小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八年级下册生物小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科书;修订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0-0011-03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实验教科书自2001年开始实验以来,已使用了11年。2012年1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正式版)颁布,自2012年秋季开始,七年级学生将使用根据课标正式版修订的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修定后的教科书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科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科书修改的直接原因

(一)课程标准:教科书修改的根本依据

教科书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修订。与实验稿相比,课标正式版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上都没有大的变动。实验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全面体现了课标实验稿的要求。在课程标准未做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教科书的修订在总体编写思路、内容编排体系上也未做大幅度变动。修订后的教科书保持和发扬原实验教科书的以下特色: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科学方法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意反映生物科技的新进展。

与实验稿相比,课程标准正式版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强化了关于动物类群的内容要求。鉴于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突出和重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成为修订教科书的重要任务。例如,教科书对概念的讲解比原实验教科书更加详细透彻,表述更加明确,表述概念内涵的文字以黑体字排印;每节开始的“想一想,议一议”激发学生学习相关概念的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活跃思维;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每章最后的“本章小结”引导学生对本章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由于课程标准正式版增加了对有关动物类群的内容要求,修订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册将对现有内容做较大的调整,补充有关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等动物类群的内容,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重要参考:来自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教科书修订时要认真听取不可忽视的使用者对教科书的意见和建议。自2001年以来,我们就一直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座谈、个别访谈、开研讨会、收集书面意见,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教科书使用信息,为教科书修订提供参考。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入研究教科书的使用情况,为教科书修订提供实证基础。自2001年至今,教科书编写组承担和从事的有关课题研究,有国家级课题4项(其中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各一项);有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的课题3项。

研究发现,实验区的广大师生总体认可教科书。例如,2004年、2007年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都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认可教科书的框架结构,肯定教科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生物课本。

但是研究发现,在生物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七年级课时紧张。课时紧张的原因,有课时分配不足方面的原因,也有生物教科书内容安排方面的原因。七年级教科书,尤其是上册的知识内容丰富,实验、探究设计也较多,实际教学时课时确实紧张。在修订教科书时,我们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对七年级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和实验、探究等活动都做了适当的精简。

实验、探究完成情况不理想。问卷调查表明,只有约60%的教师能完成教科书设计的半数以上的实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从教科书编写本身来说,教科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数量总体偏多(其中有些探究活动本身教育价值不高),有些探究活动可行性不够理想。在修订教科书时,我们对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必要的精简;认真考虑了目前许多学校的现实情况,尽可能地遵循低成本、简单易行的原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替代方案从而提高活动的可行性。

关于教科书知识内容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教科书的开放性较大,有不少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总结;有的则是以图代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再做补充。例如,七年级下册在讲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教科书以图代文,而没有在图后详细阐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科书修订时针对这些合理意见做了修改,对必须要讲清楚的基础知识,教科书做了适当的补充,以便于教学。

教科书中某些具体知识内容可进一步完善。例如,生态系统的知识安排较散,七上“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部分内容与八上“生态平衡”的内容重复;七年级下册中用照相机成像来类比人眼的成像,而学生要到八年级才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类比后更不好理解。教科书修订时认真考虑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又如,有一些教师反映实验教科书中“光合作用”这样的重要概念被分割在两章里讲,中间还穿插了“呼吸作用”,不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也有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突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能改,否则就失去了特色。教科书修订时,一方面按照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章安排,另一方面,对呼吸作用内容的安排顺序适当调整,使光合作用在教科书中虽然是分章阐述的,但在教学上是连续的。

第2篇

关键词:线索式教学;利用线索; 构建线索;总结线索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也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剖析文章结构时经常性提到的。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却可以触类旁通。一次准备地理赛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这部分内容上过了很多次,内容比较简单,大多采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对比的方式来上。由于是赛课,如何上出新意,与众不同?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在反复研读大纲、教材之下,决定从”极“字入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极”的意思是“顶点、尽头,程度上不能再超越。”,于是“醍醐灌顶”般联想到语文老师经常说的线索,确定了这节课的线索式教学法。我就带着学生从“极”字入手,突出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极”,自然环境的“极”(其中地形、气候中的气温、降水、风力都是“极”),自然资源的“极”(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是“极”),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极”。就连板书设计也很有特色,不仅把“极”摆在了最中心的位置,突出了“极”,而且使板书的形状又看似南极轮廓的形状。从这次成功的使用线索教学以后,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线索教学,大至整本书的结构梳理,小至某一章节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线索式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中线索式教学的细节。

一、利用教学线索,理清知识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服务而设置的贯穿教学进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体现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都感觉乱七八糟的,可想而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很高兴,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外,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把本节地理课的内容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教学线索。而在日常评课中我们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教学过程流畅,层次清楚。”实际上也是评价老师是否巧妙运用了一定的线索。在地理课堂中,有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出线索让学生跟着线索学习内容,如刚才提到的“极地地区”就是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极”字;有的时候则是先按着线索的顺序上,在总结中点出线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国》的时候,实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内容就是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工农业经济发达,可以在按课本内容讲解完之后,提醒学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America,我们把他翻译成美国,美在汉语当中是“好”的意思。你能说说美国有哪些“美”的地方呢?”于是学生记得了美国好,好在哪里。除了我们学的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外,还可以再做相应的“美”的补充。

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合理的教学线索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和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教学风格提炼而成的,教学线索能使教师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找到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散乱之中显示出完整,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十分有效地突现文本内涵的最佳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知识网络。

二、构建合适线索,指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中找出教学线索往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课不是语文课,不需要学生自己辛苦的挖掘线索以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大;地理课的线索只是把地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的途径,好比精美项链的绳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地理知识获得上,所以地理课的教学线索主要是由教师找出来并指导给学生的。并不是每一堂地理课一定能有一个清晰地线索,也不一定每一堂课都去找一个“极”或“美”字这样的线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线索式教学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思考运用合适的线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增效”。 教学线索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教学内容原有的顺序为教学线索

教材的内容在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上有很多种,多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如果这种线索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教学内容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内容较多,难度偏大,学生经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材编排的线索始终是“由近及远”。七年级下册的第六章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又分为两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七章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这当中又是按照围绕中国周围从东亚到东南亚到南亚再到北亚(还有欧洲的一部分)的顺序;第八章的内容虽然还是在东半球,但是从空间上看离中国更远了,这是位于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部分的四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也有一个空间线索,就是先介绍一部分在亚洲的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中东,然后是欧洲,再是非洲,最后是大洋洲;第九章从空间线索上说到西半球了,又分别选取了北半球的代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南半球的代表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介绍;最后一章到了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的极地地区。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有“中国的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编排上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有着非常明显顺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线索,要善于利用,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脉络,有利于知识前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的线索,老师不难发现,但关键是在教学中要主动地运用。

2.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在编排上是突出了本节内容的核心,围绕核心编写的教材,教师也可以以核心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例如七下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地区,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大,如果单纯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可能让学生觉得内容多而记忆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核心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然后围绕核心也就是线索“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文化差异等都是原因,从而内容结构清新,层次清楚。再如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核心内容即线索就是“特色旅游”,围绕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习“特色植物”、“特色动物”、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围绕“特色旅游”这一线索,提纲挈领,过程流畅,而且学生会牢牢记住。类似的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章节在初中地理中还有一些,如“欧洲西部“的教学时突出“发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突出“因地制宜”等。

3.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只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教学线索,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材中不管是教材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际上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为线索的,教师要善于理清教材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例如在初中地理中公认的最难的内容是初一一开始学习的“地球和地图”的内容,和地球、地图两者都有关的就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认识、掌握和区分。虽然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历来都是对比着上的,也是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总是会混淆经纬线和经纬度。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横纬竖经”四个字为线索,在新课教学和练习、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让学生牢固树立“横纬竖经”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经纬度、经纬线混淆的难关,为学生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八上的中国自然环境的教学,我们首先不一定上来就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可以先帮学生理清自然环境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学习通常包括的几个方面:地势地形、气候和河湖;气候中又具体分为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学习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再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点。

4.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力求改变以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抻和创新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印度》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看了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然后抛出参观泰姬陵的一个规矩“一年四季必须光脚参观泰姬陵”,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思考这个规矩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突出印度的气候在热带的特点,也对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比较零散的铁路相关的知识和铁路干线的分布串联到一起呢?我设计了一个“招聘网管”的案例,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一下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知道这个“网管”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管理员时,便开始以此为线索,探究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铁路相关知识的教学。

三、重视总结线索,提高学习效率

第3篇

教材中(例如八年级上册共设计了59个活动项目)活动项目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即活动、演示活动和建议活动。一般情况下活动部分的内容是要求完成的,这些活动对学生的能力体系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教材的活动设计还考虑到一些实验的材料和实验装置等问题,而将活动设计为演示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耗材,既经济,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建议活动” 中有的是一些实践活动,有的是进一步探究,这些“建议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但对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考虑到一些发达地区的情况,教材也有一些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活动,如建议活动“利用互联网了解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历史”等。

所以根据上面所谈到的情况,教材中的活动并不是全部需要开展的,是有选择性的开展的,同时也给教师一定的弹性,如果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自然也就可以多开展一些。

教材中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分别是观察性活动、验证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和问题讨论式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各有侧重,所以它们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主次之分。

问题2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感觉教材中的资源不够用,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教科书和与之配套的系列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式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生物学是实验性自然科学,实验室活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有关人员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营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2)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应成为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城市学校应利用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乡村学校可以利用良种站、养殖场、试验田、果园、农业科技站、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广阔的自然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4)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软件、互联网等信息化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对于一些难以开展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设计一些替代性的活动,尽可能选用简易的实验装置和廉价的实验材料,只要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即可。

问题3如何把握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教学要求呢?是不是每个探究性活动都要全程的开展呢?

在教材设计中还注意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活动“探究霉菌的生活条件”中,给出了探究的问题,并对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以探究温度的影响为例)等给出了提示,从难度上降低了探究活动的要求,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探究活动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难度,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第二个探究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则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分析结论、表达交流等基本环节的全程探究活动,但是不再对具体细节给出提示,而使在情景的描述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这样就对学生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后续的几个探究活动中则更加放手让学生发挥……这将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渐能够主动地去研究生物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从总体上考虑了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逐步加深,同时每个探究实验所培养的能力也是各有侧重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目的要求来开展探究活动,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问题4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介绍得非常详尽,这样写是基于什么考虑?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这部分教材内容实际上是概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材围绕光合作用概念的要素,简要介绍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及成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适合选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自主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为进一步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活动奠定基础。

探索光合作用的四个验证性实验实际上是在重复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们的结论相似的结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问题5教师利用本套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套教材从多个角度来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顾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2)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性的、国家的、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相关的问题。特别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爱祖国和爱家乡的情感。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更应关注上述问题。

(3)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问题6教材的活动特别强调安全性,强调安全会不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开拓精神?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事故,诸如手指被割破等,教师要做要充分的预防措施,同时要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慌张,学会妥善处理紧急事件。这不仅是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活动中的事故处理不当,常会使受伤者及其周围同学惊慌失措,秩序混乱,这不仅影响到实验的正常进行,还会给学生留下实验危险的心理负担,可能会抑制学生探索精神、开拓精神。

问题7教学中是否提倡学生预习、复习?

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经过长期实践证实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预习和复习仍然需要教师加以提倡和强调。

预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能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的欠缺和不足之处,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使之顺利实施和开展。

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理论中的概念、原理的表述还需记忆;复习巩固是有效的措施。

问题8教材强调“做中学”、 “活动中学”、“探究中学”,部分领导和家长仍然认同“书本中学”、“课堂中学”,教师如何面对这种矛盾?

新的课程按照<<标准>>强调“做中学”、 “活动中学”、“探究中学”,符合新的课程理念,传统的“书本中学”、“课堂中学”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的课程理念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问题9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探究活动,在学生评价方面应做哪些调整和变化?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论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批示简明、方法易行,使第一线教师容易使用。

问题10文字量相对较大是本套教材的又一特点,设计中是如何考虑的? 是否可让学生自学某些部分?

本套教材的文学量很大,形成了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教材特点:

(1) 知识教学是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除了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之外,相当比例的知识仍要通过教材的叙述、通过教师的教授、学生的阅读来直接获取间接知识,继承生物科学知识遗产。

(2) 除了“正文”,在每章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增加了“学习目标”和“章的小结”;“学习目标”用第二人称描述出“你”在学完一章后,应该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要求。“章的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简洁而又系统的总结、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使学生掌握学习要点、构建概念体系、把握复习要点。

(3)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探究、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验证等) 、演示和建议活动。

(4) “思考与练习”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的设计既注重练习和理解知识,也注重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5) “小资料和课外读”给学生提供与教材 相关的、但又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补充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正文中的某些叙述如有些科学史实的介绍,不必由教师讲授;“建议活动”不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小资料和课外读”为学生提供了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补充知识。这些内容可让学生自学完成,其它部分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问题11《生物课程标准》中谈到课程的具体目标,其中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请问这一点在这套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材注意考虑了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七年级上册教材开篇即以学生能够感知形形的生物将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中来,接下来演示的实验材料是取自学校附近池塘中的水样,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物,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可提高学生的兴趣的。

又如全书的开篇章节着意从情感上引领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多媒体技术;有效教学

教育是依靠一定的教育媒体进行的有目标性的一种社会活动。实践表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学生的对学习的要求,着眼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式的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纳和喜爱。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式的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学习环境地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实现了信息技术特别是较常用的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亲密接触,不仅促成了教学理论的新陈代谢,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更进,而且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课程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的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有机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科学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科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多媒体技术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各种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技术,还可扩展到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一般就被总称为多媒体技术;二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多媒体系统,系统中的各种媒体互为补充,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功能要比各个媒体功能的总和更为强大和丰富有效。本文所指多媒体技术是仅指第一种涵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有限时间里,合理地运用教材,并且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尽可能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益,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科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学双方互动的场所,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科学课件,以课件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一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吸引并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后发现,兴趣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倾向,更是学生成长的起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说教,学生坐在那里安静地听为主,是授和受的简单关系。这样的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甚至会引起一小部分学生产生昏昏欲睡离开学习情境的感觉。事实也发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难被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较难保持,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容易被打开,课堂教学和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优点,那就是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如果尝试着找回自然存在的东西的活力,原本比较枯燥的科学知识将变得有生气、有生命力。

案例一:《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上课伊始,展示一段视频(两百多只白鹭飞临某大学城的壮观场面),给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导入氛围,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课堂中。基于本节课感性知识较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也较丰富,在课件设计中,建议融入了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视频,可包括鱼的洄游和大雁南飞等色彩斑阑的图片;一段斑马迁徙的视频;燕子低飞、蚂蚁堵洞、猫头鹰、老鼠昼伏夜出;牵牛花、夜来香、迎春花、夏荷、秋菊、冬腊梅等等赏心悦目的图片。采用你赏我析,我问你答,个体观察小组讨论,你质疑我释疑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整堂课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被吸引被保持着,课堂教学相当有效。

可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并运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并且还伴有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清晰明了的图文说明,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初中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并沉浸在当前的教育情境中。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保持注意力,更能主动参与理解教学的新内容。

案例二:在《动物的觅食和防御行为》一节中,课程设计了一个动手动脑的小练习,请根据动物防御行为的特点,对以下动物进行分类。可设计一个Flash课件,利用竞争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玩中学。设计为,显示分类项目和动物图片为两栏,用鼠标点击拖动动物图片放置在相关的分类项目框中,如果分类错误则该动物图片将会强行返回原来的位置,直到学生将其分类正确为止。在反复练习中,不仅动手还可动脑,即在游戏又在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培养了学习兴趣,也掌握了每种所列动物的防御类型。

可见,多媒体技术一旦恰当地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并促成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实现了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角色转变的。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有启迪、有收获,就会进步了。这吻合了体现科学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即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怎么学、会不会学、学的好不好”。

第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准确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说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新知识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建立某种联系后,才能建构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某种科学事物或现象的表象时,却要让学生通过教师对该科学事物或现象的语言描述来达到认知消化的目的,对学生而言无异是水中花、镜中月,让人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难以突破教学的难点,但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是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低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浙教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纯知识记忆转向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是指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当学生需要时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出来。但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智力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某些知识理解不深不透,仅停留在表象的层次,难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形成深层理解。因此如果教师在注重教学细节的前提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断地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尽可能多地促成学生理解向深层递进,就有希望使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用于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几个案例。

案例一:《月相》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虽然学生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能观测到不同的月相,但是对月相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却不大清楚,即使是通过两个课堂活动的操练学生也还是很难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就达不到深层理解。针对这个教学难点,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月相变化的课件,先利用课件分别依次演示每一个典型月相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同时还让学生在脑子中想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大致的位置,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轮播一个月里典型月相的变化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两个层次的递进演示,帮助学生先建立从具体到抽象、从片断到整体的认知过程,后实现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这一难点的突破。课后许多学生反映,能真正理解了月相变化这一自然规律的来龙去脉了。

案例二:《原子结构的模型》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核外电子及其微观运动,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人的肉眼观测不到,也无法触摸到,以往凭教师讲解、学生想象总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核外电子的运动制成相应的动画课件,在课堂中边演示边讲解,既可以认知原子的基本结构,又可一目了然地观测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规律。

多媒体技术地运用不仅仅是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对知识地深层理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科学课课件,可以创造性地更合理化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地开发和再设计,能做到把过程全面科学展示出来,实现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处理、归纳和总结,能让学生在变中求联,在联中求变,可以做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导向,让学生的认知在“最近发展区”不断产生冲突,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状态主动地从平衡状态过渡到不平衡状态,再从不平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平衡状态,在动态变化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直至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准确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第三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传统课堂教学依靠一本书,一支笔,再加一张嘴实施,但目前浙教版初中科学涉及的内容广且杂,一堂科学课的内容牵涉到的信息量很多,如果完全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因为大量的板书书写、语言描述等原因,造成课堂内容完不成,导致课堂有限时间的利用率不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需要书写的板书内容,例题的解析过程,课时小结等融合到课件中,还可以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在课件中以一过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甚至还可把需要的人文历史、科学家引入到课堂中,这都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特别是习题练习课和单元复习课如果引入多媒体技术的话,更能扩大教学的容量。只要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较大密度的教学任务,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料仪器等,成为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提出课堂有效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更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相结合,不断去探究、去研究、去优化,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完美,更有实效性,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张建伟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