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

时间:2022-07-18 11:5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理体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

第1篇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失效,亟待反思风险管理的方法、目标及体系构建

■实施内部评级体系离不开完善共享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任何脱离现实的硬性与国际风险管理惯例接轨的做法都只能形成障碍。

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处于核心地位,风险管理能力实际上构成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基础。衡量一家银行的关键主要是看其能不能驾驭风险,能承受多大程度的风险,如何通过所具有的组织框架来认定、判断、识别和管理风险。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属于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论是解决目前的风险还是应对未来风险环境的挑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特别在以下4方面面临着现实抉择。

风险管理方法:艺术还是科学?

银行的风险管理在目前仍然被认为只是一门艺术,而尚未发展成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是由目前通行的风险管理技术本身所决定的。然而,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是一种依据过去而预测未来的基于统计的方法,而由于管理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的持续性变化,以过去的数据为基础并不能对未来进行准确的判断,甚至还可能造成误判。

代表了目前国际银行业较为先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法,旨在通过风险敏感度更高的监管资本要求来影响银行的行为,促使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设计内部评级法的过程中,巴赛尔委员会借鉴了国际银行业近年来开发的多种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经验,即在对信用风险的处理上采用风险价值的基本思想。具体来讲,就是运用VaR来确定监管资本要求和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处理信用风险,并在风险权重函数、期限调整因子的确定、风险集中度的调整以及风险要素的估计等方面广泛地运用了这些模型的理念。

内部评级法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如下特点:

■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从计分卡向模型化转化,并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

■从单项贷款分析转向组合分析;

■从盯住账面价值转向盯住市场价值;

■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型转向连续型;

■尝试考虑宏观周期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广泛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保险精算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并结合运用计算机大容量处理技术。

国际银行业开始大量开发、使用并依赖于各种风险模型以识别、衡量并管理风险及进行决策始自于上个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风险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配置、银行系统信用风险、信托资产管理及内部获利能力等方面的衡量,并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现有的模型也显示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特别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模型本身并未将金融业变成一个更安全的世界,甚至可能带来模型风险。

任何分析工具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们都试图通过有限变量的模型来描绘真实世界。但一个模型可能会抓住它所描绘的真实世界的大部分特征,但也可能同时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内容,而且模型还可能会逐渐改变市场行为,从而使模型本身失去作用。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模型应用的实践中,当银行的经营者使用模型不当、或依据了错误的数据估计或夸大了模型解释能力时,有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誉与获利能力水平严重恶化,这种现象被学界和业界称为模型风险。

这一现象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就现有的模型能力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来看,由于真实世界要远远复杂于任何我们能够创建的用以描述它的数学模型,因此我们有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模型来描述真实世界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模型,但由于数据过时、出现偏差和错误,实际业务也可能与模型的前提假设相互脱离从而造成银行操作中的模型风险。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立的模型工作组对10国集团国家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现状的调查表明,国际银行业主要有三类评级过程:基于统计方法的评级过程;部分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完全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

只考虑各种定量技术(如信用评分模型)的内部评级体系和完全基于贷款和信用人员的个人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的内部评级体系,这只是两种极端的做法。

大多数国际先进银行根据多年的风险管理实践得出了如下结论:即使在根据模型进行等级评定的系统中,个人的经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信用评估人员或贷款评估人员就可能会根据个人经验来模型所评定的等级。此外,在开发、实施这些模型以及构建模型的输入参数等方面,个人的专业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所考察的银行中,绝大多数银行都表示,在内部评级体系中使用了大量的主观判断因素,其中对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没有正式的约束。半数以上的银行是利用专家对大型公司进行内部评级,而在所有基于无约束专家判断的内部评级过程中,评级人员在进行等级评定时,都可以使得最终等级明显偏离于统计模型所给出的结果。

总之,在风险管理模型尚未完备之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风险专家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风险管理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属于管理艺术的范畴。

风险管理目标:效益还是风险?

效益与风险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现代银行的本质是通过管理风险来取得收益。但从国内商业银行近年的管理实践来看,存在着通过缩小信贷规模来降低风险的趋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引发了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陷阱问题。2002~2005年我国银行业贷款复合增速率达到12.6%,其中增速最快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达到27.2%和21.6%,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期间的增长速度却仅有8.3%。

风险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时时存在于银行的各个层面,随着国内存款比例的不断上升,银行风险主要表现为流动性过多带给商业银行的困境。自2000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由流动性不足转为流动性过多,特别是2005年以来,金融机构流动性相对过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存差资金9万亿元,是2000年的3.7倍。

流动性相对过剩,将导致银行业过度竞争,盲目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从而放大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将过高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也将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与存款利率倒挂。由于流动性过剩涉及到金融市场很多方面的问题,故影响性及牵动性极大。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将使银行业金融资产被动性膨胀,收益率持续下降,使得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规避风险在短期内的凸现,那就是从结构上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比重。2004~2005年底,中国银行业短期贷款比重由42.16%降到43.64%,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则由42.96%上升到44.93%,上升了2个百分点,且逐季上升。在银行分类中,国有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为56.6%,超过53.9%的定期存款比例;尽管股份制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略低,为46.2%,且低于定期存款47.33%比例,但出于避险等目的,股份制银行也在逐季不断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

按照新资本协议中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广泛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任何业务部门和人员都要树立风险观念,都有责任控制本部门和本岗位的风险,并为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组织、机制和体制奠定基础。同时必须认识到,加强风险管理与提升经营业绩是相得益彰,加强风险管理会降低不良贷款率和风险成本,能按季收到足够多的贷款利息,从而提高创利水平和经营业绩。讲拓展必须要权衡数量质量、成本收入、风险效益、投入产出的关系。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既要有效益观念,也要有风险观念、成本观念。

风险管理体系:引进还是自建?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刚刚进入打分卡阶段,多数中小银行的发展程度更低,有的还停留在分析模版阶段。与发达国家先进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差距不仅仅是资本充足率低、风险评级处于初级阶段等方面,还有更多方面,既有体制上的差距,更有机制、观念、文化、技术、理论、工具、模式、管理上的差距。

就内部评级体系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析模型和计算机系统问题,它涉及客户评价、项目评价、资产五级分类、资产组合分析和信贷政策等多方面内容。而中国银行业目前还只是从信誉、履约记录上粗略地考察客户,而不是以风险为核心进行深入分析。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部门等后台部门对客户风险评级具有的权限,以及如何应用评级结果进行决策和管理,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项目评价、债项评级、市场风险分析等功能,更是散落在多个部门手中,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完整的体系。数据基础是内部评级体系能否成功运行的保证,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质量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三个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开展内部评级的时间不长,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首先,许多客户的财务数据可能不真实或不够准确;其次,评级基于客户过去的财务指标,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使评级结果不能反映客户未来的偿债能力;第三,指标的权重设置主要依据经验或专家判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评级结果的准确性;第四,评级过于依赖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对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和地区风险的分析不足,指标设置缺乏预警功能,导致评级结果对风险的敏感度不高,难以及时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同时,缺乏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应的数据接口,无法满足包括风险评级在内的各种管理工具的数据需要。

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规定,采用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银行至少需要5年的数据来估计违约率(PD),而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至少需要7年的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LGD)。由于中国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时间尚短,目前最缺的就是数据积累,特别是缺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数据,难以进行合理的压力测试以及对评级结果的返回检验,这几乎是所有银行面临的最大困难。

针对这种现状,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构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型存在着模型风险等水土不服的问题;全依靠自己又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基础和足够的数据;将项目采取外包的方式即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况且国内尚不具备能为商业银行提供这一服务能力的外部机构。不论以何种方式外包,其结果还将是由国外的机构来完成最终的工作。

从国内商业银行实践看,工商银行的内部评级法构建似乎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之路:那就是依靠外部机构根据国际经验提供需求,同时工行内部人员参与评级体系构建全过程,以达到培养自有人才之目的。最后再由工行的相应技术部门完成评级体系的设计和构建等工作。这一做法既保证了自有人才队伍建设和数据安全,同时也使其体系的设计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水平的充分对接。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独立还是联合?

风险管理体系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要适应风险环境,并渗透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在协同、贯彻以及风险文化建设等方面较为薄弱。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并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目前,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广泛收集、总结各国成熟经验、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的最基本的标准,对评级的主要环节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2篇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by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着方面,英国的学者J.P.Turner的着作《TheHandbookofProject-base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TI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PGupta和AnilK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Dailami和Danny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管理学术研究与培训等工作,使项目风险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目前,国内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较为初步的定性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 平行作业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贯穿于商业银行三百余年发展历程的永恒话题,所以如何防范、管理和化解风险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是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和国外的大银行相比,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经验上,国内银行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提高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试图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

银行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最初的资产风险管理到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到现今的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范围、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范围表现在涵盖所有的业务、所有的风险种类。全过程是指对各种业务从发起到终结实现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监控。全员参与要求全行共同承担整体风险管理目标,上至董事会,下至每一名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责。

三、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花旗集团董事会下设花旗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首席风险官担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负责审核花旗集团的风险政策和标准:审核花旗集团的主要风险敞口,特别是跨业务单元经营活动的风险收益状况;审核当前的和正在出现的风险问题,以保证能够采取主动的对策并制定有效的计划;审核包括政策、人员、信息、过程和系统在内的风险管理的基础架构等职责。

德意志银行是出资者主导型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管理模式是在股东大会下设立监事会,而董事会下又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稽核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比董事会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稽核审计委员会更具风险管理的权威性。除执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管理的总体决策外,德意志银行风险经理还必须服从监事会对银行风险全程监督的指导。

由此可见,国外商业银行成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为我国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基础。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具有如下缺陷:(1)重信用风险,轻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2)对衡量银行经营优劣的标准认识不充分,过分注重规模、轻视资产质量和盈利的现象比较普遍;(3)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4)内控制度缺陷大,操作风险突出,尤以银行高层领导渎职或金融犯罪为主;(5)对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互协调认识不充分,银行业片面追求一时的业绩,而对银行的市值考虑甚少;(6)电子化水平低,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和分析工具;(7)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利润追求基本上还处于对立状况,缺乏整合风险管理与业务开拓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8)对资本的有限性认识不充分。事实上,资本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覆盖敞口风险来约束规模扩张。

五、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组织结构设置。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整个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管理和决策机构,并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其成员可由银行内部和外部资深风险管理专家、金融专家等组成。首席风险官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并且各业务单元及各级分行设立风险官和风险团队,同时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由监事会对审计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二)业务流程优化。

业务流程优化主要体现在前、中、后台的流程改造。前台业务由原来的业务处理改造为业务营销和市场拓展,而把业务处理全部信息化输送到后台集中处理,主要负责业务监督与咨询等直接支持部门。这种 “以客户为中心”,并且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之中的业务运作机制,就是平行作业。平行作业使得风险管理关口前移、集体参与风险决策,加强前中后台的整体联动和有效制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价值创造。

(三)配套机制建设。

银行需严格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管理部门与应用部门的职责,建立和健全计算机风险防范的制度,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数据、系统安全和系统环境的安全。其中,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平台包括渠道层、交换平台、核心业务、数据仓库和柜台业务。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也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当然,在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防线的设置受时间约束,不能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

六、总结与展望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推进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落后,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紧迫而又必须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并使之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体。然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商业银行制度尚未建立的形势下,本文所提及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在国内商业银行运用中仍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黎桂林.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第5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

前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有句名言:事实上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句话道出了银行的核tD职能就是管理风险。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的却是一个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解决巨额不良资产和应对未来环境挑战的双重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刻不容缓。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和失效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大银行开始在信贷管理中全面采用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方法,后来陆续引进了信用评级、授信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并成立风险管理机构统一专事风险管理,在审慎的会计原则、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进一步完善,随着银行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扩增,风险管理涵盖的内容由表内业务到表外业务,从国内到海外分支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也作了大量实践,近年来,风险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提到了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上来,制度、规则、方法和相关的研究得以丰富、完善,一个比较集中、统一风险管理架构雏形在四大银行内建立起来。与风险管理架构建设的进步相对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却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风险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之一是体制造成的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扩张上,对资本金、准备金充足与否并不真正关心,长期不良资产问题并未真正列入管理者的考核目标,四大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因整个风险管理局面的形成和一再恶化而被免职的事例。在产权和公司治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国家信用担保和注资行为使四大银行在技术上破产却免于遭受挤提和清算,事实上助长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原因之二是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逐步被重视的过程中,虽然学习引进了西方银行的很多制度、方法,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但是框架粗糙、基础薄弱、制度和技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经常被异化走形。原因之三是人员风险管理素养和银行文化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西方银行数百年的商业锤炼,缺少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家队伍,缺乏规范的行业经营作风和优良文化氛围熏陶,形成了普遍的粗放经营习惯。

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再造的思路

1.熟悉现代风险管理的国际通行规则和构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方法、步骤,借鉴对照优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确立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目标体系。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其对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指导原则得到普遍认同,也为指导国有银行再造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已经形成齐备的体系,用于指导变革、补充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体系的缺陷。以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作为学习标杆,借鉴其经验,寻找差距不足。结合三个方面构造出国有商业银行一个较标准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

2.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现状出发,抓住影响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特征和薄弱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措施、策略造就风险管理效果。无论是与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是优良银行的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市场环境、管理基础等方面有很多条件并不具备,所以只能从实际出发,在现状与目标之间,针对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基础风险管理薄弱、风险管理人才和体制环境较差等特征,提出有效解决方法。

3.拓展建立和改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不仅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和现状着眼,还应在银行外部建立更广泛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在面临新的风险管理问题上拓展思路,寻求良策。

三、国有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

1.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风险处置方法机制

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与系统因素引起的资产价值波动,是无法进行分散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与个体因素相关的风险,能够通过组合进行分散掉。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可将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主要指价格波动风险,操作风险指网信息、程序、控制系统问题引起的操作不当、失误引起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预期的支付风险,各种风险往往相互蕴涵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风险处置手段主要有:避免消除风险、抑制风险、转移风险和承担风险。避免消除风险包括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化、过程标准化、政策合理化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和错误决策,通过约束激励机制防范投机冒险和失德行为,通过各种组合来分散风险。抑制风险主要包括对冲、掉期(严格讲前两种是组合的特例)、互换、期权等技术的运用。转移风险是通过保险和其他手段将风险转嫁。承担风险主要包括不可避免和难以转嫁的信用风险,这是银行需要积极管理的重点。对于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规定了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监管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机制,并针对银行业面临的信用、操作、利率等主要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内部法两种计量办法和相应的资本管理原则,其中在资产风险加权基础上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作出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不得低于资本的50%的要求。

2.管理设施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设施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风险管理战略是为了一个目标使风险管理设计、方法、工具和经营发展环境、业务结构相契合匹配的过程,战略把风险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机组织起来。风险政策是一定时期内风险战略贯穿于业务的具体处理原则。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是一种较为集权的风险管理模式,其优点是集中管理风险、保证控制,但是依赖于有效的信息传递,对风险反应敏感性差,不利于锻炼队伍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风险管理组织一般包括风险决策的委员会、具体负责风险管理事务的职能部门以及独立的审计部门,一般的职能包括:政策制订和督导,授信管理及尽职调查,资产质量监控,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与评估,风险业绩考核。文化由对风险普遍认同的理解、观念、信条、嗜好、习惯而形成的组织氛围。

有效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设施适应风险环境,设施之间能够协调一致,渗透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设施的形式,但是在协同方面、在贯彻方面、在文化等软件方面较为薄弱。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完善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和策略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战略,设立中短期和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是尽快扭转现有风险管理局面,达到银监会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未来三年改革目标中的风险管理指标;长期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银行所应具备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

(一)实现中、短期目标的措施、策略

1.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的特征,将不良资产比率控制下来,保证新增信贷质量,是最主要、最紧迫的目标,其次是保证达到符合巴塞尔协议原则的资本充足率、拨备水平及风险分散要求。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将极大缓解资本金补充和呆帐准备金计提的压力。控制不良资产比率,一方面对存量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处置,更为重要的是防范新的不良资产,对此,加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是事前控制方面,加强授信管理工作,加快风险指标体系和内部信用评级建设工作。补充资本和提足呆帐准备金可结合注资、发行次级债和上市妥善解决。

2.与产权及公司治理改革结合起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不上来,引进的先进方法发挥不了效果,原则执行不下去,与体制息息相关。巴塞尔协议原则以及借鉴西方银行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并不是复杂的框架和技术,而是制度基础、思想和机制。结合这次改革上市,将公司治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协调起来,包括制衡、激励、内控和决策等方面。

3.通过业务转型改善承受风险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主体在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现有风险管理水平缺乏对信贷风险有效管理,使得传统业务在风险收益上不对称。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加大现代综合零售业务(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既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也是避开管理难度较大的高风险环境的良策。

4.总结过去风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斯蒂芬·罗斯在新近发表的论文《法治金融》中,认为学习过去的失误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事实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包括西方银行)风险管理改进的路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危机事件、重大违规或失误案例引起银行的警醒和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漏洞查找、弥补整治,甚至引发立法和政策的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有无数的不良资产案例,从中可以进行很有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并可能导致发现并形成独到的风险识别方法、能力,遗憾的是,西方银行比我们更热衷研究这些案例。

5.注意防范新的风险。未来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风险有资本市场运作风险(包括上市操作和并购风险)、跨国经营风险、银行衍生金融交易风险,以及信息技术时代特有的网络银行安全风险等。这里仅叙述近期上市的风险。上市信息披露风险不仅使国有银行的风险信息暴露于众,而且因不熟悉境外上市规则以及境内外标准差异造成操作风险,中国人寿事件就是—个例子。基金投资者可能只对短期逐利有兴趣,而对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无恒久兴趣,这可能使得借助海外机构投资者力量实现公司治理的意图落空;而战略投资者的操作往往会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甚至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复杂,操作动机不局限于逐利。防范新的风险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

(二)实现长期目标的措施

1.对风险管理战略长远目标和政策长期不懈的执行。以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和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适合的做法为标杆,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对照,持续改进。贯彻落实和机制建立是一个关键性工作。第一,风险管理不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专属职能,要建立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和全员参与的积极风险管理的理念。第二,风险政策制定要与业务政策相协调,在推行过程中要和业务有关部门、环节、人员充分沟通。第三,机制建立是长期作用力的过程,要强调建立强大持久的规范力量,对违规行为也要有强大的抑制力量,责任必须能够落实到人,激励约束要到位。第四,要有切合实际的推行方法,效果在于细节。比如:在向基层经办人员推出每一种产品时都要附上产品风险说明书,载明该产品的风险原理、操作原则、行为禁止等内容,起到提醒、帮助熟悉、规范操作指导的作用。第五,允许适当创新,例如,推行银团贷款办法,使单独决策中存在的约束软化在银团决策中得以硬化;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业务的同时可以设立抵押公司在二级市场运作,不仅使住房抵押贷款保持活跃性,而且在利率波动时,银行和抵押公司形成风险对冲,以稳定收益。

2.强化基础工作。无论是授信、评级等基本风险管理手段还是资产组合管理、RAROC等高级方法,均要求以坚实的基础工作为前提,风险定量管理以及各种模型建立更是需要及时准确的数据和长期的验证,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的落后在于基础工作的薄弱。

3.人力资源、文化环境建设

将恰当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对于风险管理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推行人员风险履历;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风险理念教育和业务风险管理技能培训,例如可以实行产品风险导师制度,任何岗位说明里都提供有该岗位范围内每种业务风险可咨询的导师名单,员工随时可向某类业务的风险导师进行咨询。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管理与防范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贷款损益的不确定性,它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担负着转轨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薄弱,伴随银行业自身的高速发展,信贷风险不断积累扩大,进入2005年以来,国内银行大案频频曝光,如山西“7.28”特大金融诈骗案,中国银行哈尔滨高山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6亿元骗贷款案等,又主要集中于信贷领域,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因素大量存在,直接威胁我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银行信贷状况堪忧。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信贷风险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这对银行的风险管理颇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当前,我国有不良资产量多面广、积累加速。就其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的残缺、市场机制扭曲、管理体制不顺、信用基础薄弱所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历史沉积性、政府干预性、管理失误性、法律缺陷性。 

 (一)历史沉积性风险。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和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下,产权制度不完善、利益约束机制不对称,使得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信贷配给、投资饥渴症、企业行为短期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支撑企业营运的资金大部分由银行铺垫,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混乱,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造成了银行不良贷款。且没有更多的转化渠道和分散途径,只有通过企业贷款向银行集中,使银行信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难控性,商业银行承担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成本。因此诸多风险因素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的可控性。 

 (二)政府干预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各级银行都受制于当地政府,这就为政府行政干预提供了可能。这种特定体制下行政干预的再生产机制导致银行贷款自主权难以落实,成为供给财政资金的口袋和企业经营风险转嫁的牺牲品。有的地方政府则将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完全寄托于银行贷款数量的多寡。为提高任职政绩,地方官员会千方百计令银行放贷。贷款一经发放,银行就犹如掉进了无底洞,因为这些项目往往由地方财政支出,而地方财政每年都在透支,拆东墙补西墙,常常只能勉强支付利息,银行出于终止贷款会得不偿失的考虑,只能给企业展期或要求企业资产重组。地方干预导致银行贷出了不少不合规的款项,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管理失误性风险。银行内控机制存在问题。首先,银行管理者贷款决策过程缺乏制约,行政化色彩浓厚,“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其次,银行内部控制还存在空白点,比如很多银行都拥有额度较大的抵债资产,但还未制定抵债资产管理制度等;此外,银行多层次的组织架构导致银行市场反应迟钝,影响了全行统一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收益的匹配,导致经营效益低下,不良资产大增。 

 (四)法制缺陷性风险。我国的法制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部分法规制度缺位,导致某些金融活动无章可循,市场秩序混乱;二是部分法规不尽合理或有效,导致某些金融活动相互矛盾和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法律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金融法律盲区甚多。法制缺陷表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企业逃废债、金融舞弊、地方干预等,有些是无法可依,有些是处于法律的边缘。可见,法律缺陷是信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形势仍然严峻,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任务艰巨,应尽早制定对策,从防范、监测、预警、化解等方面全方位入手,采取积极措施,从源头上逐步消除存量风险,严格控制新增贷款,从而达到降低信贷风险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建议与措施 

 (一)构建先进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风险管理,这既是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应对未来挑战的要求。运用现代金融工程的技术,贯彻全面风险管理思想,构筑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应对面临的严峻金融风险的挑战的重要举措。当前商业银行应加快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垂直化的风险管理体制,风险管理重点应该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要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改变单一依靠贷款企业报送报表获取信息的做法,广泛收集有关行及相关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才能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发挥银行同业工会的作用,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采取欺骗的行为。三是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或企业法人代表)监督检查中的信息和资料,再将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要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三)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做好内部防范工作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是防范当前信贷风险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在所有的风险中表现最为突出。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经过两次不良资产剥离,但不良资产仍然较高,这已成为威胁我国银行安全的首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要从培育内控制度入手,建立事前内控机制,强化过程监控,突出内控重点,逐步实现补救性控制向预防性控制的转变,切实防范风险,稳健经营。 

 (四)要建立依法管理贷款制度,强化依法管理贷款,降低贷款风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确保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离不开依法管理贷款。国际上商业银行管理信贷均采取合法的贷款担保制度,是实现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面临众多的法律困境,如恶意逃废债现象严重,法律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制裁缺乏应有的惩治力度,还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处置工作在准入资格和依法管理能力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而法院判决的结果往往与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的意愿相悖,再如资产处置中的多重行政制约和高额费用造成“处置即损失”现象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不仅要靠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民事案件风险处置机制,而且也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法律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内部律师”的培养,逐步将法律规避风险方法用于金融资产管理。 

 (五)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实施银行和企业共担信贷风险制度,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1、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抉择”的原则,盘活贷款存量,优化货款增量。国有商业银行对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信贷风险要有一个认真、清醒、全面的认识,不能谈虎色变,实行一刀切。以前由于银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没有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相关机制,不仅为企业拖欠债务和相互占用资金培植了土壤,而且加剧了银行间、银企间的矛盾。现在要主动改进服务,主动送贷上门,大力支持和倾斜;对转制后扭亏有望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支帮促”活动,实行“一厂一策”;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或扭亏无望的企业,鼓励和促进其改制,把债务落实到新的经济主体,明确承贷主体。现在,商业银行要想方设法盘活现有信贷资产质量,严把新增信贷资产质量关,多渠道多方式提高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第7篇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2.1.2 财务风险分类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2.2.1 财务风险识别

2.2.2 财务风险评价

2.2.3 财务风险应对与控制

3 Q生物制药公司概况

3.1 Q生物制药公司的基本情况

3.2 Q生物制药公司的行业背景

3.3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现状

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4.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4.2 基于筹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2.1 筹资渠道单一

4.2.2 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4.3 基于投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3.1 投资管理效率低下

4.3.2 产品技术与附加值低

4.4 基于营运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4.1 应收账款变现的风险

4.4.2 存货变现的风险

5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5.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功效系数法

5.2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与结果

5.2.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5.2.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6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6.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6.2 筹资风险的控制

6.2.1 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6.2.2 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

6.3 投资风险的应对

6.3.1 科学进行投资管理

6.3.2 进行产业升级

6.4 营运风险的应对

6.4.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6.4.2 强化存货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结论

第8篇

    论文摘要:风险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国际实践证明,风险限额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集中性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的事前管理和控制,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出发,介绍了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组织框架.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一、引言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是由多个产品、部门、地区等维度组成的资产组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决策者需要在组合层面上判断业务与产品的风险与价值,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业务决策。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金融危机的发生更进一步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上的失控,不仅容易导致银行遭受难于承受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风险十分容易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对于超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管理层级多,分散风险、控制集中度风险的难度更大,且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国外先进银行开始应用经济资本管理方法,设定各类产品和交易的风险敞口设定七限,实行风险限额管理。这些限额之问相互联系和制约,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制约、分散和预警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二、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

    风险限额是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最大化原则,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的风险敞口(EAD)或风险价值(、aR)的最高上限。风险限额代表了银行在某一项业务中所能容忍的最大风险,凡在限额以内发生的非预期损失,都可以通过银行经济资本来抵御,超出限额则意味着损失会超过承受能力。限额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计量的管理方式,它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与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类敞口的限额都是根据对风险变化的预测提前设定的。当某类风险敞口保持在限额以下,说明业务发展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当风险敞口逼近限额时,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风险经理采取防范措施;而风险敞口一旦突破限额,就预示着风险正在显着上升,风险经理应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可见,限额管理应发生在资产损失形成之前,属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

    (二)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实时动态管理。限额管理强调实时动态监控,即在每个时点上,系统都可以根据最新市场变化和业务数据,计算调整各项限额,并监测所有限额的执行状态。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客户终端,随时从限额管理系统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所辖业务的风险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必须依托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畅通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全行范围的连续监控。

    (三)限额管理是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管理。风险限额是对业务经营规模施加的一种硬性约束。从短期看,限额管理可能会对业务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而言它有利于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某项业务的开展在初始阶段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而如果业务规模突破风险限额,就会使RAROc降到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值,反而不利于银行增加实际收益。因此,风险限额不单纯是业务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的,它是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限额管理是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贯穿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该体系不仅包括对单笔业务或某一客户的交易限额,也包括国家、行业、区域、产品等资产组合层面的额度限制。它基于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的准确计算,也通盘考虑了资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银行的实际资本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功能,是银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管理模式的基理就是在一定资本约束的条件下,按照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最大的规则将贷款限额总量分配到各个债项。风险限额设定是整个限额管理流程的重要基础,其本身就构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风险限额的设定分成四个阶段:首先是全面风险计量,即银行对各类业务所包含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各类敞口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根据BaselⅡ的要求,信用风险可通过银行内部评级系统进行计量。第二,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对各业务敞口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其中制定一套合理的成本分摊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运用前文介绍的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模型,对各业务敞口确定经济资本的增量和存量。第四,综合考虑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以及银行战略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最终确定各业务敞口的风险限额。

    (二)风险限额监测。银行总行在风险限额后,需要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施连续监测,限额监测是为了检查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否服从于限额,是否存在突破限额的现象。为监测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变化情况,设置单笔业务的贷款限额和经济资本限额监测指标。总行风险监控部按月对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内部评级系统和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有关监测信息。当实际新增贷款余额超过新增贷款限额的理想额度时,或贷款实际占用经济资本超过该业务经济资本限额的理想额度时,对贷款限额按旬进行监测。此时,信贷经营部门应对资产组合结构情况进行分析,甄别出潜在突破风险限额的行业,及时调整营销重点。

    (三)风险限额预警。根据经济资本配置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针对设定的各类敞口理想额度和限制额度(即风险限额),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当实际交易额超过理想额度时,系统发出蓝色预警信号;当实际交易额超过风险限额时,系统发出红色预警信号。当行业出现预警信号时,风险监控部应对出现预警信号的业务单元进行差别化分析,向总行有关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部门及一级分行发出预警提示书,同时抄报首席风险。

    (四)风险限额控制总行相关部门及一级分行在收到预警提示书后,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在单笔信贷业务的审批及贷款发放两个环节分别采取先核准后审批、暂停审批、先核准后发放等相应的措施,在核准时应把分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是否下降作为考虑因素,促使分行进行结构调整。确保信贷投放在行业限额内。对于限额执行情况,应定期在风险报告中加以分析描述。对超限额的处置程序和管理职责必须做明确规定,并根据超限撷的程度决定是否上报5风险管理部门要结合业务特点,制定超限额后的风险缓释措施,定期进行返叵检测

    (五)风险限额调整。风险限额的调整分定期调整和不定期调整两种,定期调整是指在限额执行的中期,总行风险管理部在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及行业风险变化、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酌情提出调整行业限额的建议报营彳亍风控委审议。不定期调整是指总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充分理由认为需要调整某业务单元的风险限额,以书面形式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提出调整限额的建议,风险管理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测算后,提出调险限额的意见,报总行风控委审议或报首席风险官签批。

    四、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框架

    风险限额管理工作由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监控部及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集团客户部等经营和管理部门分工负责。

    (一)风险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组织设计、优化行业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管理模型;负责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的计量;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系统计算的评级结果和风险限额进行论证和调整,并上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负责拟定贷款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将审定后的风险限额录入内部评级系统;负责行业经济资本占用比例变化的监测;负责对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调险限额的需求进行审核并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

    (二)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职责、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包括总行公司业务部、总行机构业务部和集团客户部。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指令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调控措施;负责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指令性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负责指导和督促分行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在行业限额内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三)信贷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审批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风险限额管理的相关风险政策和预控措施。

    (四)风险监控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风险监控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对风险限额的监测和预警,并及时预警信号。

    (五)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负责综合经营计划与风险限额的衔接。

    五、风险限额管理的体系构建

第9篇

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银行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历史包袱的消化等诸多方面。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体系

一、与西方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的体制性差异较大。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运作规范,具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2.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比较明显。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1)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2)风险报警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3)风险决策系统。确立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4)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5)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3.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4.人为的行政性垄断导致银行运行的低效率和高风险。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导致了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甚至是垄断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还是通过间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而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困难。

5.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盈利渠道狭窄,无风险盈利产品比例偏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是存贷利差,而中间业务、新业务等无风险盈利产品偏少、偏低,这样,就造成盈利越多,管理压力越大,管理成本越高,未来的风险越集中。

二、如何构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1.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所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离的现代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并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应明确区分出资人的所有权与银行独立法人的财产权和经营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银行执行管理机构并分别赋予其真正意义上的权利和责任。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原则.重新梳理产品和业务流程,相应调整组织机构、部门、岗位和员工安排,建立真正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有利于一体化营销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制,为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改革单纯追求数量型的经营管理理念,创建现代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化而来,在几十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经营管理理念。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涵盖银行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结合自身的实力、业务特长、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经营宗旨等,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才能使之真正起到统领国有银行经营发展的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单一的“贷款管理”、“存款管理”等数量型管理模式,树立起全面风险管理观念,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银行内部自觉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将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科学管理统一起来。

3.尽快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涉及到整个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和银行内部对于数据的采集和运用两个方面。从外部看,我国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刚刚开始,需要政府起到推动和规范作用,由政府协调,银行监管、工商、税务、司法等各职能部门配合,搭建数据平台、规范立法等.建立覆盖全国统一的企业代码、个人身份证标准,并确定其惟一性、终身性,以此代码或号码为基础建立整体信用数据库.汇集企业和个人的各类信息,并确保数据的共融、共享。同时,通过立法等形式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促使其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银行及其他单位提供、有效和规范的中介服务。

从内部看,国有商业银行在外部环境不够完善且短时期内难以完善到位的情况下,应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内部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采集的范围、来源和标准,加强对数据采集、录入和数据分析运用人员的培训.特别要通过培训提高有关人员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识别和把握,确保数据真实和准确.同时,做好自身内部基础数据的返回验证和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模式。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基础数据库的同时.也要相应改变对于各类数据分析、监测的手段,提高数据运用的技术含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尽量避免数据在内部各环节传递过程中出现的衰减和不实.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真实与准确。

4.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研究内部评级法(IRB).改进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和贷款分类管理方法。新巴塞尔协议对信用评级提供了两种方法、如果国有商业银行采用其中的标准法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求多数企业提供外部评级结果.但现阶段我国的中介评级机构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单纯依靠外部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确定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资产的信用风险权重是不妥当的。而如果不采用评级直接套算标准法系数.大多数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只能定为100%或150%.这将严重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敏感性。事实上,我国社会中介评级机构的现状在短期内是很难根本改变的,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标准法缺乏足够、必要的外部条件。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以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广为契机,积极推行内部评级法,建立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改进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的指标分类和标准值,科学考虑地区、行业、规模、性质等差异.改变评级的固定频次为动态频次,增强其时效性。使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并把信用评级的作用重心从单纯的信贷调查、审查和审批环节转移分散.增加对条件准人、风险预警、贷后跟踪管理等指标的重视和运用。当然,在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内部信用评级的一些技术性工作.也还要充分考虑借鉴外部评级机构的做法和意见。与此同时.进一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推进贷款分类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设立标准,把对客户的信用评级结果与其信贷分类结果结合,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某项银行债权的风险暴露程度.为实行内部评级法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经验。

第10篇

【论文摘要】:文章在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指出目前国有企业面临集团化、信息化不断加强的趋势,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监控方面的财务造假、资本运营和内部人控制等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理念指导、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中央企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迅速提高,2007年7月13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500强企业名单,内地企业有19家,其中中央企业就达13家。但是,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团的组建,国有企业的发展又面临新的问题:即集团化发展趋势下的财务管理模式、风险监控和管理等,探讨如何在目前经济日益发展、业务日趋复杂的形势下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 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国资委于2006年12月颁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推进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强强联合要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2. 集团化趋势加强 

 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重组:通过简化企业组织机构,对层级过多的下属企业进行清理、整合,通过关闭、破产、撤销、合并、取消企业法人资格等措施,完善大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强化母公司在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结构调整、财务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对业务和资产的调整或重组,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3. 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 

 国资委2007年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充分运用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战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支撑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 财务造假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了在考核中过关或多拿奖金,一味粉饰经营业绩,做假账,虚报利润,导致资产不实,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质量,不断滋生潜在的财务风险。从管理上看,由于企业集团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变程度严重,导致集团公司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2. 资本运营问题 

 资本运营是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的分配。目前,有些企业集团采取非关联性的多样化经营,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企业集团自身管理能力又较差,导致企业资金回报率低,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投融资管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或只投不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有的企业不严格执行有关会计核算制度,该提留的不提留,该调整的不调整,该入账的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违规操作资金。 

 

 3. 资金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流动与监督控制严重失调,出现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一是部分内部人员利用权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使企业集团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闲置;二是子公司都掌握一定数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由母公司贷款获得,如果母公司对贷款难以及时调回会影响母公司的财源和资信;三是集团公司内部整体资金调剂无序,资本经营意识不强。 

 

 4. 内部人控制问题 

 有的企业经营者相互勾结,通过多种渠道向外转移国有资产,或披着合法的外衣,肆意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能不到位或者虚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1. 创新理念,提高风险监控意识 

 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应当将国有企业集团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项基本制度保障、风险监控工具、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解决措施等。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监控制度安排和工具应用对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由此可见,风险监控在集团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提高风险监控的意识。 

 

 2. 注重财务风险监控制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对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要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单靠一两项制度、措施是很难达到的,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国外大型公司都十分重视监控体系的整体性和层次性。譬如一些跨国公司,其内部的财务监控,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委派会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通过多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监控制度的设计,形成了互相牵制、互相补充的体系,发挥出了较好的整体效率。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监控机制的运作效率 

 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快速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从而保证监控机制的有效性。 

 

 4. 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设计 

 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的重要部分,需要对风险监控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能和流程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 

 一方面,结合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五大步骤。内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集团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所处行业状况和企业经营环境;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与企业愿景相适应的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各项财务或经营报告目标以及指导企业业务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制度的合规目标;通过内外环境的分析和企业制定的各种目标可能或已经实现的程度,动态的对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评价潜在风险可能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程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需要进行控制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包括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等。 

 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它需要确立明晰且被企业全体成员认同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级;需要系统的组织体系和明确的职能来保障执行;需要相应的工作流程、制度、考核、信息管理等进行支撑;并需要通过文化的培育、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套企业内部的长效机制。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参照国资委2006年6月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关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等主要内容,规划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树军. 母子公司财务监控系统研究[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3). 

 [2] 段富贵. 论国有企业集团采用混合财务监控模式的必要性[j]. 科技信息,2007(02). 

 [3] 王日丹. 国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 金融经济,2006(22). 

第11篇

矿业集团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于矿业集团的正常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矿产资源领域市场环境的不断调整,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对提高企业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了我国矿业集团管理中针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漏洞,并提出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矿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矿业集团在开展各项经营发展活动中,受到传统管理模式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各种财务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矿业集团的经营效益,同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强化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矿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对于保障矿业集团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矿业集团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正常生产管理阶段,在开展筹资融资、投资建设以及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财务风险,对于矿业集团而言,财务风险主要是集中在矿业集团开展投资决策以及账款处理等方面,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财务管理控制目标脱离财务管理目标,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1)财务风险在矿业集团的管理发展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活动风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风险发生的因素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风险是难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消除风险,只能依靠风险控制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

(2)财务风险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在矿业集团的一定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的影响条件下发生的,因此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的控制分析难度较大,难以进行量化与定性分析。

(3)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作用是两方面的。伴随着矿业集团投资建设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与矿业集团的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影响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4)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对矿业集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性。矿业集团在生产发展阶段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会促使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矿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矿业集团的财务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2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时有发生,给矿业集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全面。矿业集团只要开展经济活动,就必然存在着各种财务风险。因此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这也是财务风险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部分矿业集团为了提高自身产量,盲目扩大矿业资源的产能,对矿业集团在超过自身实际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扩建,忽视了财务风险问题,导致矿业集团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发生。

(2)矿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系中缺乏对风险控制的方面。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矿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在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生产以及销售各个阶段的财务管理上,由于通常情况下,矿业集团的大规模投资建设项目相对较少,这就导致矿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系中缺乏对于风险进行控制管理的内容,同时也没有指定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因此,制度结构的缺陷导致矿业集团财务风险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矿业集团的经济决策不够科学合理。决策的失误是导致矿业集团财务风险问题出现的重要诱因,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矿业集团经济决策普遍存在着主管以及经验决策的现象,决策过程没有经过辩证的统一分析,导致决策情况难以与矿业集团的实际财务状况相结合,财务风险问题时有发生。

3矿业集团财务风险体系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措施研究

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仍然属于矿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对于企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强化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效果。综合分析,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措施,提高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效果。

(1)优化矿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机构及经济决策方式,避免决策导致企业出现风险问题。矿业集团的许多财务风险问题是由于矿业集团的经济决策所导致的,因此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必须优化企业的决策方式,提高矿业集团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分析。对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可以采取建立决策模型进行分析的方式,集合定量以及定性模拟分析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矿业集团的经济决策活动。

(2)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形势的变化,提高对风险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在矿业集团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矿业资源的市场环境,分析判断现阶段风险问题的主要诱因及表现特征。通过全面设置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并结合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对财务风险问题的处理能力,保证矿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避免因为由于对市场环境适应能力差导致矿业集团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3)树立矿业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意识。矿业集团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全面认识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在集团内部各部门树立全面的风险意识,促使集团内部工作人员在集团的投资建设以及日常工作过程中,综合考虑分析各项风险问题,提高对风险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矿业集团的整体风险防范水平。

(4)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矿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与精细化。对于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不仅应该具备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同时也应该注重革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于矿业集团的生产以及决策阶段的各种信息的进行收集和处理,同时协调矿业集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协调处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之中,实现矿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以及规范化,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5)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系统。为了有效的控制矿业集团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状况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该针对集团经营过程中的经济运转状况,制定出准确、科学的财务报表,进而分析确定矿业集团财务风险易发问题,并结合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反映风险状况,以便于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措施,将矿业集团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发生的初级阶段。

结语

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现阶段矿业集团财务管理重要方面,也是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矿业集团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实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对于规避企业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重要作用,并协调集团内部各部门配合财务管理部门开展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优化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迟旭升.李明 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期刊论文]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5).

第1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风险偏好;信用评级

作者简介:陈 游(1974―),男,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教研室(湖州,313000)。研究方向: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管理。

一、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及其特点

巴克莱银行是仅次于HSBC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大类: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业务、零售银行及商业银行业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并购,拥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巴克莱银行早已号称是一家全能型的跨国大银行,在近十多年以前,这家英国银行仍然被认为是一家传统意义的零售型商业银行,决策风格谨慎而保守。但在过去的十年之内,巴克莱银行已从一家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转变为以投资业务为重心的投资银行,在多个领域拓展业务并取得显著进步:(1)规模迅速增长。2000年巴克莱银行的资产仅为4253亿美元,不及当年Citi Group 9022亿美元资产的一半,大约只占HSBC 6726亿美元资产的三分之二。而到2005年,巴克莱银行的资产规模翻了几倍,达到15924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2)业绩大幅提高。近十年来,巴克莱银行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内部调整,大力拓展银行的盈利空间。2000年巴克莱银行的盈利就突破了30亿英镑,2005年则大幅增至50亿英镑,2006年更超过了70亿英镑(约合140亿美元),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盈利超过百亿美元的超大型金融集团。[1]巴克莱银行飞速发展的秘诀就在于其成功的风险管理。在推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方面,巴克莱银行远比欧洲其他银行更为积极。从国际清算银行修订新资本协议伊始,巴克莱银行就开始研究并准备新协议的实施工作,其过程历时8年之久。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代表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趋势,新协议关于银行业三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对各国对于银行风险的界定有着重大影响。但不足的是,巴塞尔协议是从监管者角度定义三大风险的内容的,更多考虑了监管当局的实际需要,因此不能完全满足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巴克莱银行根据本行实际,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风险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风险界定。

(一)清晰的内部风险管理架构

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责分工贯穿于整个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具体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具体为:董事会通过管理,架构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定期检查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确定风险偏好,监控银行整体风险轮廓是否偏离风险偏好。风险总监在CEO和CFO的授权下负责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分类风险的控制框架由对应的风险主管及其团队负责建立并实施风险监控。各业务线的负责人主要负责识别和管理本线的各类风险。业务风险团队在业务风险主管领导下,负责检查、审核、控制各业务线的总体业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则独立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同时检查监督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除此之外,巴克莱银行还有其他执行类似风险管理职能的专业委员会。

(二)定位明确的风险偏好体系

对风险偏好体系的运用是国际大银行成功风险管理的普遍经验。巴克莱银行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内部实施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以银行未来3年的业务为基础,充分考虑银行损失的波动性及预防违约风险所需提取的资本金,将评估的结果与预设的经营目标进行对比,然后确定每个业务板块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的数值必须通过敏感性验证,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为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巴克莱银行风险偏好体系的建立,首先能帮助银行制定经营战略,稳定业绩;其次能通过避免过激的风险偏好来提高投资回报;第三有利于董事会监管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最后也使得巴克莱银行的主动风险管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银行的声誉。由此看出,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其风险偏好体系,它是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既能有效地评估和量化银行各业务线的风险,又能帮助银行抵御非预期风险和配置经济资本。

(三)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

针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风险的定义,巴克莱银行规范统一了风险管理流程,要求各风险管理部门按照流程统一管理风险。流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理解巴克莱银行战略实施的主要风险,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体系,进一步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体系,明确各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关键控制。第二步,批准业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程序,创建和实施计量及报告风险的标准及方法。第三步,拟定包括拨备经济资本标准、风险限额结构及监控的计划;分析限额结构、风险分布及其参数;及时发现偏离风险偏好的早期预警信号并进行控制;保证风险管理相关操作与实际相吻合。第四步,向董事会解释和报告风险的敏感性及关键风险指标;解释和报告银行风险承担、风险暴露及风险集中度的结果;与外部机构的交流。第五步,从各个方面分析检查银行的整体风险轮廓,提出优化银行整体风险轮廓的建议,检查评估风险管理操作实践,评估银行新的风险与收益机会。

二、巴克莱银行对三大风险的管理

巴克莱银行已为各类风险配置经济资本,其对内部风险的分类早已超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但最主要内容仍是对传统的三大风险的管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国际主流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备受质疑。相比之下,巴克莱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这归咎于其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富有成果的管理。

(一)对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风险是主要由交易对手或者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外生性风险。信用风险仍然是巴克莱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巴克莱银行约占70%的经济资本被配置到信用风险上。信用风险的管理强调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对于信用风险,巴克莱银行主要通过利用银行设计的五步骤风险管理流程和COSO内部控制框架来进行管理。内部风险评级是巴克莱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巴克莱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完善的客户历史数据库,通过内部开发的计量模型进行处理,同时参考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对客户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一些从外部引进的模型和信用评级工具,巴克莱银行都要经过反复的验证。

(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巴克莱银行主要运用日风险价值、年风险收益、压力测试和经济资本等风险管理技术,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其中日风险价值(DVaR)通过历史模拟法对两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运用返回检验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年风险收益(AEaR)测量年收益对市场利率波动的敏感性,使用的置信区间为99%,观察期长度为1年,用来测量结构性利率和结构资产管理的风险。对于三大风险中的市场风险,巴克莱银行将其划分为资产和负债风险、交易市场风险以及其它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总监负责制定市场风险的战略目标和管理准则,并根据银行的风险偏好建立适当的市场风险额度机制。市场风险管理团队和业务线风险管理部门协助和分担市场风险总监的工作,每天都要监控和上报关于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新动态,并判断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流程和政策是否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动。业务线风险管理团队协助业务线负责人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业务线的市场风险。

(三)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巴克莱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畅通的风险沟通机制和管理架构,明确业务及职能部门的各级管理层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层参与并定义操作风险框架,并成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体系,为各层次的操作风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关键风险指标、风险自我评估、情景分析和损失数据库等是巴克莱银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巴克莱银行在风险计量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有效损失数据的支持。巴克莱银行提出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更多应用柔性数据对风险的量化进行分析。这些柔性数据主要来自于关键风险指标、风险自我评估、情景分析及业务和流程专家在经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非实际记录的损失数据。[2]

(四)风险偏好体系考虑总体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使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互相叠加,风险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对此,巴克莱银行风险偏好体系囊括了其面临的总体风险,它的实施是建立在两个方面的假定基础上。第一个方面的假定是收益波动,银行的真正风险实际上是其可能的非预期损失。银行一般运用产生的净利润冲销预期损失,用提取的经济资本来预防非预期损失。置信水平是风险偏好体系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置信水平越高,银行需要提取的经济资本越多,巴克莱银行设置了99%的置信区间,使银行有足够的经济资本抵御非预期损失。另一个方面的假定是授权和规模。通过授权和设定市场风险限额(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来控制银行业务线上的单个风险,预防可能由风险叠加引起的极端损失,从而将非预期损失控制在银行承受范围之内。[3]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机制选择

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银行的经营实质上就是承担风险和安排风险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迄今为止,我国很多商业银行还未设计和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特点、科学明晰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系统仅在几个业务部门存在,有些银行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则象征多于实际,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这种零散的风险管理,使得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很难发挥披露和控制风险的作用,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4]

(一)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强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绝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的业务和利润来源主要集中于信贷业务,经营范围比较狭小。我国银行业比较集中,其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占了很大的份额,一旦形成风险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很多商业银行过分看重短期目标,为了追求利润,业务人员往往把风险管理看成是获得良好业绩的障碍。

(二)风险管理流程还不完善

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风险监管四个环节组成。相比之下,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存在不少漏洞。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业务为例,信贷部客户经理首先对贷款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经过实地调查认可后,客户经理将审查后的材料提交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核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后,由主管信贷业务的行长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很明显,这样的信贷风险管理缺失了风险控制与风险监管两个环节,既没有相应的风险应对及控制计划,更未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监管。

(三)风险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

由于起步较晚,一些在国外银行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的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还处于开发应用的最初阶段,同时风险量化模型所必需的历史损失数据库还不完善。由于缺少一些关键参数和数据,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很难完全利用VaR等风险量化模型管理控制风险,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模型的能力有待加强。

(四)缺乏风险对冲工具

金融衍生产品既是银行投资的重要产品,也是银行转移、分散风险重要的风险缓释工具。金融衍生产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际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交易量巨大。但在我国,金融市场衍生产品比较稀缺,无法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阻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五)风险管理文化植根不深

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实质就是银行在风险承受范围内如何取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对于银行家来说,把风险意识融入银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风险管理体系能否成功运转。我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能够独善其身,并不是因为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文化有多成熟完善,而是我国不发达的金融市场阻隔了危机的扩散。我国银行疲软的风险文化可能会导致潜在的经营危机,或许这是致命的。[5]

近十几年来,欧美主要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逐步从“购买-持有”转向“发行-分散”,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功能不断弱化,银行对批发型负债业务的依赖性增强,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交易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而不是发放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在经营模式转变过程中,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更加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叠加风险,逐渐成为欧美大银行的最主要风险。随着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银行越来越多地采用量化分析工具进行风险的计量和定价,存在着过度依赖模型的倾向。由于一些风险计量模型的假设是建立在市场平稳运行时期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也由于相当一部分金融产品的交易数据不足,已有的历史数据不能反映市场动荡时期金融产品的波动程度,导致模型预测的损失明显低于危机期间的实际损失。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与欧美银行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成因上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欧美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银行仍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我国银行的经营模式仍以“购买-持有"为主,在我国银行总资产中,信贷资产的比重超过60%;而在银行的总收入中,利息收入的比重更是超过90%。可见传统意义的信用风险仍是我国银行目前最主要的风险。而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衍生金融工具及各类新型风险,在我国银行的业务中并不常见。因此内部评级法对于国内银行来说,仍是非常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其次,我国银行现阶段的风险管理模式还处于主观判断阶段,风险管理方法也以定性分析为主。对我国绝大多数银行来说,即便是刚刚引入的量化分析技术,银行对风险价值的分析与运用也很有限,就是目前银行应用最为成熟的市场风险模型技术也是如此。因此,在风险计量上,国内银行的主要问题是量化程度不足,而非过度模型化。

第三,我国银行信贷损失的历史不断证明,主观判断型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通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商业银行采用风险量化技术、不断提高科学风险管理水平是国内银行避免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6]

第四,金融危机客观上为国内银行提供了审慎评估风险的参数。在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的损失率和违约率已经降低,因此银行估计和收集的风险参数无法充分暴露极端条件下信用风险及其变化。欧美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教训有助于我国银行检验自己的信用风险模型。

第五,金融危机中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之间相互叠加,反映了金融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我国银行一贯注重识别和计量单个各类不同风险,金融危机使我国银行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这促使我国银行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方案。

最后,金融危机反映了欧美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其在危机中采取的针对性补救措施为国内银行业提供了经验参考。尤其是西班牙银行在危机中表现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抗风险能力。这是西班牙银行业对其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的结果。只有经过多轮验证和现场评估,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才被运用到信用风险的控制中,以不断应对市场外部环境的负面冲击。[7]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区经营和战略转型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还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仅凭直觉、经验和意见的习惯性管理方法,对客户分析评价只注重财务报表数据而不考察实际等。从风险管理的操作实践和效果来看,巴克莱银行严谨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架构很好地发挥了风险防波堤的作用,其风险管理的审慎理念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学习。

(一)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经过长期发展,风险管理理念在巴克莱银行早已深入人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不能规避风险而只能控制风险。经验证明成功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其精神核心是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只有银行所有从业人员自觉地将风险管理理念渗入到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中,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风险管理理念必须坚决贯彻到银行的全体员工,贯穿到业务拓展的整个过程中。只有不断突出和强调风险管理,才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达到预期效果。

(二)风险管理流程要与组织架构互为补充

巴克莱银行结构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成熟风险管理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实行业务单元制模式,也有部分银行选择事业部或矩阵模式,但无论何种业务管理模式,都必须建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架构,这有利于在各个业务层面对各类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管理在管理上必须相对独立,并有机地融入到银行管理的各个方面,使风险管理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业务每一个环节。风险管理流程要与银行的组织架构相互补充,不但有严格的管理组织架构,而且要有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作为支撑。我国银行应着手对现有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逐步简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中互相重叠部分,从而建立现代风险管理体系。[8]

(三)完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

巴克莱银行通过长期实践,其比较成熟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较为充分完善的历史数据,保障了各个层面对信用风险的评估、测量与防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尚存有不少差距,但也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建立与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步骤。信用评级部门要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负责调查授信客户的信用,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档案,监控客户的信用记录监控等。在授信前,信用评级部门的信用分析报告是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授信后,信用评级部门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提交的信用监控报告,更是银行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参考。

(四)加强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巴克莱银行作为英国一家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完善。一项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评估,从放贷到贷后管理,直至最后的业绩奖惩,各分行都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制度。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技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断时难免会带有主观倾向,造成评定结果不够理性。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周密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银行员工避免个人主观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地评判风险。

(五)综合利用各种管理手段与工具

在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中,最底层是在业务线中对单个风险的管理,中间层是在职能部门中对类别风险的管理,最高层是在高层管理层中对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其风险管理架构内达到资产组合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我国银行要提倡在项目融资中运用银团贷款,提倡在贸易融资中进行信用保险;要降低对特定行业或重点企业的信贷集中度,建立严格的信用限额和银行风险拨备制度,以控制信贷的预期或非预期损失;要积极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研究使用信用衍生工具等风险转移或对冲工具,为实现积极主动的信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石凯.华莱与巴克莱银行的崛起之路[J].经济导刊,2007(8).

[2]王 惠,潘建国,王树民.操作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石家庄市学院学报,2005(7).

[3]黄大海.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其启示[J].新金融,2006(12).

[4]刘 爽.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R].2011-04-25.

[5]李华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6]王胜邦.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再思考[J].银行家,2010(1).

[7]崔志成.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美国银行风险管理新方向[N].国际商报,2005-06-27.

[8]成君忆.银行精细化管理之海外镜鉴[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09-09.

[9]王曼怡,郭海婷.浅谈从中外银行成功案例看商业银行[D].风险管理,2010-06-09.

Barclays Bank's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nlightenment

Chen YouAbstract:In the short ten years, Barclays Bank turned into an investment business focused investment bank from a commercial bank mainly in retail banking。In 2005 it became the largest bank in assets in the world。The secret of its rapid development is its successful risk management。Compared with foreign banks, China's banks with the buy-hold business model。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credit risk remains the main risk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The main problem is lack of quantification instead of over-modeling。Therefore the experience of risk management of Barclays Bank still worth for our reference。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problem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