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21:1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个规定发言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检察委员会 会议记录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一、检委会记录的产生流程及使用现状概述
检委会记录的组成材料来自四方面,一是承办人,二是承办部门负责人,三是检委办主任实体审查发言,四是检委会委员发言。加工组装者为检委办工作人员,其生产流程如下:参加检委会检委办工作人员一般是在检委会委员发言时才开始记录,前面承办人发言是不记录,承办部门负责人的发言也不记录,这些提请检委会报告上皆有。下来是检委办负责人的发言,由于上级院并不要求对全部案件进行实体审查,故检委办审查意见也比较简短,多为程序性审查。检察长宣布检委会委员发言开始,检委办的书记员才开始进入真正的检委会记录环节。在检委会结束后,检委办书记员将各位委员的发言记录整理打印出来,然后找每一位检委会委员核实修改签字,修改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点符号,字词用语,表述方式等。等全部委员修改完毕和签字核实后,一份检委会记录正式出炉了。检委会记录的生产流程亦是其价值和效益产生的过程,此后该检委会记录与该次检委会其他材料一起归档。在以后的岁月里,检委会记录一般只有只有两种机会示人:上级考核检查,领导升迁相关部门查阅。一份凝结着检委会集体智慧和历史价值的检委会记录,一般来说就产生了上述两个效益。
二、如何在检委会记录生产过程中提升其内容价值
检委会记录的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块:首先是承办人意见部分,其次是承办部门负责人意见,接着是检委办审查意见,最后是检委会委员发言。这四部分既存在者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各有其重要的价值。承办人的意见是案件和证据审查后的原始意见;承办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反映了部门其他同志对该案的意见,并常会有案件背景分析,属于同行和背景意见;检委办的意见属于次原始意见,由于其相较与检委会委员、承办部门负责人能直接接触卷宗,其基于卷宗而给出的意见可称之为第二承办人意见;检委会委员的意见多基于承办人的提请报告而作出,而且许多委员也是资深检察官,其意见可视为专家意见,同时检察院是集体领导负责制,其意见也带有权力色彩,检委会最终决定由检委会委员意见决定。这四块意见是组装生产检委会记录的基础原料,其“陈色”最终决定了检委会的决策水平。现有的检委会记录存在着三个问题影响了检委会记录的含金量和价值发挥:一是检委办实体审查不重视,导致案件关键点在会议记录中反映不够;二是承办部门负责人发言不规范不充实;三是不少委员仓促发言,导致会议记录含金量不高。对此生产中的三个问题,可进行三方面的改进:
1、强化检委办实体审查,将其为三个部分。依次为案件事实,证据情况概述,案件争议关键。所以,检委办实体审查记录里应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事实查证情况总述,二是证据分析概况,三是案件处理的关键点和争议点。这样以来,既充实了检委办发言记录,也使后面的发言能有的放矢。
2、部门负责人发言规范化,内容充实化。承办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先要反映本部门有几人同意,有几人不同意,不能用概括的多数和少数带过。特别是对本部门其他检察官就这件案件的不同意见,要及时反映出来,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为少数意见。此外也要反映有案件之外的其他重要背景材料,承办部门负责人有更久的社会阅历和较广的社会资源,需要其多方协调收集汇报,为案件合法合理和情处理做好重要铺垫。
3、委员们应在检委会专用发言记事本上做好检委会发言草稿。书面发言,使委员们的发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避免了人云亦云的现象,有利于准确定案。具体的做法是:为每一位检委会委员配备一个检委会专用笔记本,当检委会提前报告在会前发到手中时,就可以在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做出对案件的初步评价观点。然后,在开检委会时根据检委会笔记本上所载发言,这样就能使检委会委员提前预习,并带着问题去开会,从而大大提高检委会委员发言的质量。
三、强化检委会记录的责任追究和权力制约价值
根据《人民检察院错案追究条例(试行)》规定: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有错误的,由检察委员会集体承担责任。2009年出台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有规定,少数检委会委员的意见可以作为保留意见记录在卷。这是否意味着当检委会决定案件有错误时。少数保留意见的委员可以因此二不承担责任,不得而知。检委会开会时,责任追究机制宣讲不明,检委会记录上也没有任何反映,容易导致一些委员不重视自己的职责或不认真研究相关的讨论事项,在检委会时,不认真发言,导致检委会记录中的委员发言记录含金量不高。
(一)确立检委会开会前责任分担追究机制宣告。
具体来说,就是检察长在每次看检委会前,向与会人员告知其权力和责任。告知内容包括:主诉案件的检察官应对案件事实的真实性、证据的确凿性和充分性负责;检委会委员亦应对自己发表的案件定性和处理意见负责,不能以集体决策为借口逃避个人责任;主诉检察官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负责的依据是结案报告,检委会委员对案件定性和处理决定负责的依据应当是检委会记录。检委会记录的准确性由办公室记录人员负责。如此一来,既增加了检委会会议的严肃性,亦次次阐明检委会记录在追责方面的重要性,促使与会人员负责任地发言。
(二)明确检委会记录如实记录内容和修改范围。
会后,检委会记录先有检委办工作人员整理出,然后经过检委办负责人审查修改,然后找检委会委员一个个签字核实,在委员们核实的过程中,一些委员会对自己的发言作出修改。有些是文字表达上的,有些是法律观点上的,甚至不排除修改案件观点的可能。对于检委会记录的修改范围应该明确作出规定,夯实检委会记录作为追责依据的基础。对于检委会记录,原则上应该不需修改,对一些语言表达上和法规阐述观点上,可以在不影响委员最终观点的前提下修改。对于最终观点和发言阐述有矛盾的,可以提保留意见,该保留意见只能作为个人见解保留,检委会追责应当以检委会委员在会议时的最终观点为准。
(三)同步录音,为责任追究做好原始副本。
――“课本”是一课之本。与专题课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有课本。既然有课本,就是教师上课之“本”,学员、学生学习之“本”。
有了上课的课本,就应该有教学大纲的要求,就应该有考核、考试的要求,就应该纳入毕业成绩的总汇,有“通过”或者“补考”的规定。
有了课本,就应该承认其中的章、节、目三个层次,就必须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逐章讲授。当然,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对其中的章、节、目进行次序的调整、轻重的分配。
有了课本,教师尤其应该高屋建瓴,理解全书的结构,理解编者的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分清主次,把握轻重,进而在某些方面超越课本。
――把每一章当作一个专题来讲。关于讲授专题课的体会,笔者在本刊的上一期已经谈及。也就是说,应把每一章作为一个专门的论题来研究,作为一个科研问题来探讨。为此,必须在一章内容的基础上补充许多内容,丰富许多材料,把课本上的几页文字不断递加和展开,由薄到厚。
有了丰富、精彩、翔实、可靠的内容还不够,如果把内容铺得很宽、展得很开还不成,必须由厚到薄,即善于理论升华,归纳总结,形成纲纲条条,让听课的人便于掌握、理解,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认识,这堂课是没有力度和深度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是研究问题的必经之路。
――组织适当的讨论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课本一般附有思考题和讨论题,如果没有,授课教师有责任补上去。即使是专题课,也应该安排讨论。
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三大类:1. 分组讨论;2. 全班讨论;3. 课堂授课时互动式讨论。讨论应当把握以下五个要素:(1)开列合适的讨论题目。题目应该紧扣课文内容,便于联系实际,而不可出一些怪题、偏题;(2)讨论前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3)参加讨论的人数以10人左右为宜,让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思想碰撞、争论的机会;(4)全班(如50人)讨论也是可以的,那如同大会发言,这就需要事前安排重点发言人。大会发言当然可以互动、可以争论、还可以即席发言;(5)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必须进行总结。这个环节特别重要。
现在有的地方很流行所谓“哈佛教学”,他们的做法就是一筐案例,分组讨论。本人对此也曾做过尝试。问题是,其一,有的内容可以进行案例教学(或病例教学),有的内容则不然,比如学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师更应该采取“讲授式”,或者叫“灌输式”。其二,有的地方讨论不起来,这跟地域、听课对象有关,他们不习惯案例教学方式,结果冷场了半天,浪费了时间。其三,有的地方讨论十分热烈,争完、吵完时间到,教师不善于把握时间,最后无法进行归纳总结。如何引导、启发讨论,如何安排最后总结,还可以继续探讨。
――考试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领导科学这一门课的教学如何、学员(学生)的学习怎么样?最后要检验一下,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考试,以考试成绩分高低、评优劣。
一、抓提高认识,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提高对“三讲”教育的认识,必须贯穿于“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要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驻公司后,针对有的班子成员对“三讲”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着担心影响工作、担心走过场、担心走过头和没必要搞的思想,我们协助党委组织班子成员重新学习中央、市委文件,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国有企业开展“三讲”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方法步骤、具体安排;消除了顾虑,坚定了信心,提高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三讲”教育的自觉性。做到了贯彻中央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实现中央提出的要求不降低,落实中央提出的步骤不走样。
二、抓读书学习,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思想基础
为保证学习质量,我们指导检查组要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为指导,联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首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际;联系京仪公司改革、发展和开展“学习、创新、发展”活动的实际;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围绕如何在国有企业实践“三个代表”,认真思考,专题讨论,提高认识。同时,我们向党委建议做到“五有”,即: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讨论有题目、发言有提纲、出勤有制度,并定期检查讲评。为把学习贯彻始终,结合各个环节提出必读篇目,并印发学习了《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和《“三讲”好比“一杯酒一包药一壶茶”》等文章,保证了“三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抓发动群众,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重要保证
“三讲”教育以自我教育为主,但也必须依靠群众,创造条件让群众参与“三讲”教育全过程,这是“三讲”教育不走过场的重要保证,也是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我们指导帮助公司党委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三讲”教育的积极性。一是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用党的政策发动群众;二是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发动群众;三是用领导干部诚恳的态度发动群众;四是用边学、边查、边改的实际行动发动群众。
第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帮助查找问题。我们采取发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接待来电、来信、来访,查阅有关原始资料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先后谈话69人;召开座谈会四个,有25人参加。共收集意见607条。
第二,请群众民主评议班子及成员的总结材料。发动群众围绕总结标准高不高、问题找得准不准、表现写得实不实、危害讲得透不透、原因挖得深不深、决心下得大不大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
第三,请党员代表列席班子民主生活会,了解和监督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
第四,整改方案交给群众征求意见,帮助完善,使方案更加全面和具体。
第五,邀请群众代表参加班子成员“三讲”教育收获座谈会,使他们了解领导干部思想上的变化和提高。
四、抓意见反馈,这是帮助班子成员找准问题的重要途径
指导检查组与“三讲”办将收集的意见进行汇总、归纳,同第一责任人交换意见后,如实地分别向班子及成员进行反馈。针对有的同志爱面子、放不下架子、心胸狭窄、听不进群众意见的问题,在班子会上组织大家重温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要求做到“三心”、“六不计较”和“四个正确对待”即听群众意见要真心、虚心、诚心;不计较意见是否百分之百的正确、不计较用词是否恰当、不计较提意见人的态度、不计较方式方法、不计较谁提的意见、不计较提意见者有没有这个毛病;要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氛围。班子成员听了群众的意见,都认为意见提的中恳、准确、实事求是,是对领导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是对京仪公司更大发展的期盼。
五、抓总结材料,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关键环节
我们认为,做好“三讲”总结,写好总结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三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写好材料首先要突出问题。我们发现有的班子成员讲成绩多、讲问题少;讲抽象概念多、讲具体表现少;讲小事多、讲大事少。存在着怕丢面子、怕影响威信、怕否定成绩、怕失去信任、怕影响关系的思想,我们抓住这些思想及时教育,要求查找问题不怕丑、不怕疼、不怕严、不护短,同时要求大家围绕“三个代表”的思想和改革发展的大局,从中央、市委和工业工委文件提出的问题中查找;从群众反映最集中和最强烈的问题中查找;从主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大事件中查找;从廉洁自律规定中查找;从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中查找个人的问题。其次要认真分析问题。针对有的总结材料强调客观,不检查主观;就事论事,不触及思想;空洞议论,不从“三观”和党性上找原因等问题,我们同第一责任人对每份材料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与班子成员交换意见,让他们认真修改并要求他们自我把关,做到问题找的不准不放过;表现摆的不具体不放过;问题认识不深刻不放过;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改正决心不大不放过。第三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我们针对有的材料不符合标准,加强了个别人的工作,启发觉悟,有的谈话达6、7次,做到了严格把关。班子及成员的总结材料,经过群众评议都比较满意。
六、抓民主生活会,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重要步骤
能否开好民主生活会是检验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保证生活会质量,我们明确提出“五不开”,即:学习不认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没提高不开;对自己的问题找得不准,认识不深刻不开;自我批评与批评别人的态度不端正,思想不见面不开;谈心不深入,隔阂没消除不开;发言提纲没准备好不开。要求做到:
一是广泛谈心。领导干部之间的谈心必须真心、诚心、以心换心,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交换意见,提高认识。有的领导干部之间,长期思想不见面,产生了隔阂,我们就牵线搭桥,促使他们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谅解、理解、消除误解的目的。
二是写好发言提纲。自我批评的发言提纲,不是照抄总结材料,而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群众评议和谈心情况进行修改,对存在问题进一步补充、剖析和认识。对群众的意见要有个交待。相互批评的发言提纲,不是别人自我批评的重复,重点是围绕突出问题摆表现、论危害、就事论理、分析原因、提出方向,帮助别人提高认识。
三是正确开展批评。开展批评要出于公心、开门见山,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坚持原则,不要自由主义;要抓大事,不要纠缠小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分寸,不要乱扣帽子;要贯彻“团结—批评—团结”,不要泄私愤。大家普遍反映生活会开出了团结,开出了信心,开出了觉悟,开出了感情,开出了干劲,开出了希望。
七、抓整改方案,这是“三讲”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三讲”教育成果如何,归根到底在整改。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民主生活会后,有的班子成员认为紧张阶段过去了,该歇歇脚了;有的觉得“三讲”快结束了,该松口气了;有的认为整改方案是少数领导的事,可以不操心了。我们抓住这些问题,在班子会上反复强调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绝不能虎头蛇尾。
第二狠抓“三讲”教育个人总结。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我们建议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认真总结“三讲”教育中的收获,把自己的思想变化、认识提高,心得体会写成提纲在班子内部交流,从思想上巩固“三讲”教育成果。大家反映这是民主生活会的继续,是一次集体谈心,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整改。
第三狠抓整改方案的制定。在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我们就建议党委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整改方案起草小组,整改方案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达到“高、准、细、实、新”五个字的要求,与此同时,还根据“三讲”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制度上查原因,有制度没有认真执行的要制定措施保证执行;制度不完善的要加以完善;没有制度的要抓紧限期制定。整改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为保证整改方案和制度的落实,我们还建议由办公室组成督查小组,加强督促检查,巩固“三讲”教育成果。
八、抓“两不误、两促进”,这是企业“三讲”教育中的重要方针
一是思想上统一了“三讲”教育与当前工作的一致性的认识。“三讲”教育解决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二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三讲”办的作用,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两不误”。
三是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群众的意见能改的马上改;一时不能改的,做出计划创造条件改;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改的,向群众解释清楚。“三讲”教育以来,京仪公司各项改革、发展、稳定措施在全面落实,比预计速度加快了。四月份生产经营成绩显著,工业总产值完成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销售收入1.3亿元,增长了17.5%;利润完成700万元,增长了17.6%,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基础。
一、立法听证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一)立法听证制度的概念
综合地说,立法听证制度是指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为了收集、获取与立法有关的资料、信息,邀请有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当事人及与法律法规有利害关系的公民等到会陈述意见,为立法机关审议法律法规提供依据与参考的一种制度。[1]
(二)立法听证制度的主要功能
立法听证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决策信息的收集功能;二是利益表达和利益衡量的功能;三是决策宣传功能。
二、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可行性讨论
(一)如何理解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听证是“可以”采取而不是“应当”采取
笔者认为,既然立法法规定听证程序是可选择的,那就应该就立法听证的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在立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类法律法规应该举行听证:第一类是与群众利益关系特别密切,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法规。这一类法大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涉及的问题有的社会矛盾集中,有的是本地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选择这一类法进行听证,不仅有助于法的制定,提高法律法规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法律法本文由收集整理规的贯彻施行;第二类是对本地区有较长远影响的法案。这一类法律法规往往是内容重要,涉及面广。制定这类法本身要求慎重,因此有必要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第三类是没有上位法依据,或者上位法规定不明确的创制性法案。这种情况大多集中在地方。这一类法规所涉及的领域因为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而变数较大,调整的内容较为复杂,地方“吃不透”“拿不准”,同时问题又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规范。经过听证制定出来的法规,质量高,针对性强,不但切实可行,能解决本地区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
(二)如何确定立法听证的参加人员
笔者认为,在听证陈述人的范围确定上,应当形成以普通听证陈述人为主体,专家为辅助,有关利益群体积极参与的模式。对于不同听证陈述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对于公民个人,采取公民个人自愿报名的方式为主;如果法案内容涉及有利益群体,但利益群体又没有报名情况下,应当采取邀请的方式促其参加,代表利益群体发表意见。如就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举行听证,消费者协会应作为消费者的代言人陈述意见,这样更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公正性。听证会也应当有专家作为陈述人,从专业角度发表意见,专家既可采取报名的方式,也可采取邀请的方式。政府部门代表应当出席听证会,但不应以陈述人的身份出现,可在听证开始时增加一环节,由政府部门先就听证事项内容依据作说明。因为听证事项一般是政府报送的草案中规定的内容,对于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其依据何在,政府部门可以说明,公开决策初步依据,起到说明和释义的作用。这样做有助于公众了解,也能够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接受公众的质疑和监督。但如果政府部门代表以陈述人的身份出现,会产生与其他陈述人地位不平等的问题。但是,在涉及行政管理性的法律法规在听证时,应该指派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参加听证辩论。
(三)立法听证的程序如何规范才算严格
笔者认为在制定听证程序规范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听证通告的时间和途径要保障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都能获知。听证通告应尽可能提前,鉴于地方立法听证陈述人的范围一般只涉及本省公民,故提早十五日通告即可。听证通告应通过多种途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法定刊物等,听证事项涉及特定专业的,还可在相关专业报纸、杂志或网站上通告。
二是听证会的地点、时间及参与方式的确定要遵循便民原则,如将听证时间确定在周末以免影响听证参加人的工作,又如由政府解决弱势群体的参会费用
三要确保听证参加人了解相关信息和资料。
四是合理确定听证陈述人的发言时间。
五是合理确定发言顺序和发言形式。发言顺序的确定应当有利于听证参加人进一步了解情况和充分表达意志,可依听证问题的支持方、反对方及持其他意见的听证陈述人的先后顺序发言。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比例已较高(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比例达82%),但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现象却依然严重。陪审制度的运行不尽如人意,以致人们把陪审员当成摆设,“陪而不审”几乎成为对陪审员的普遍评价。不少陪审员也自认为参加陪审是为法院帮忙,是应付差事,甘当陪衬。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众普遍认为陪审属于“陪衬”呢?本文将研究“陪而不审”现象是否存在,以及如果存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陪而不审”的产生。
一、公众得出“陪而不审”结论的理由
(一)陪审员在庭审中的表现
公众得出“陪而不审”这一结论,首先在于陪审员自身在庭审中的表现。开庭审理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过程,开庭过程中各方的表现对当事人是否认可人民法院的裁判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人民陪审员在庭审中有无发言权和发言频率如何,就成为外人了解和感受人民陪审员的陪审活动最直接的“窗口”,能够使人们对陪审制度和人民陪审员产生最直接的印象。就我们调查到的陪审员在开庭过程中的发言情况来看,陪审员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时发言和一般不发言的陪审员人数所占的比例超过70%。
虽然陪审员不发言并不表明其不关注庭审的情况,也不能表明陪审员对案件的裁判结果没有影响,而且陪审员在庭审中很少发言也有多方面的考虑,但是,陪审员在庭审中的表现确实难以让当事人信服。
(二)不了解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流程
就人民陪审员而言,除开庭过程之外,当事人几乎不会见到陪审员的身影,陪审员究竟从何时开始参与案件的审理,是否会在庭前了解案件的基本事实,是否认真参与案件的评议,是否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等问题均不得而知。加之陪审员在开庭过程中的多数时间的沉默,普通民众得出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结论并不难理解。
(三)对陪审制度不了解
普通民众对陪审制度不了解而得出“陪而不审”结论,是因为部分当事人对人民陪审制度根本没有听说过,或者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上。由此而言,人民陪审员也就不能在最基础的层面代表民意,也就不能实现其预期的价值。
(四)现阶段司法公信力的缺失
公众得出“陪而不审”结论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现阶段司法公信力的缺失。司法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普通民众对自己权利的维护意识越来越强。
第二,随着法治化的进程,普通民众对法治的预期大大提升,对司法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司法活动实际具有的能力。
第三,媒体滥用了公众的信任,常常会抓住一些司法不公的现象甚至仅仅是媒体不能理解的司法现象进行带有商业性质的炒作。
第四,传统儒家文化导致司法公信力长期难以确立。
第五,法学界和律师界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利益集团希望推动司法制度的改革,强化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往往更看重或着力针砭现行司法制度中的一些制度弊端和丑恶现象,有意无意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第六,儒家德治思维惯性仍然存在。在儒家伦理思想指导下,自古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和绝对的优先性,社会习惯于将各种问题都从道德上来找原因。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下,遇到当事人不满司法裁判结果的,就理所当然地开始怀疑法官的道德水平。从而得出司法不公的结论。
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对比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改变以上导致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几乎无能为力。既然无能为力,那么陪审制度也就是形同虚设,公众得出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结论在逻辑上也就顺理成章。
二、“陪而不审”现象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就“陪而不审”现象而言,普通公众得出这一结论虽然多数是凭借其直观的感觉,多少有些盲目的倾向。但就客观事实而言,在人民陪审员参审的案件中,确实存在着“陪而不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重名而不重实,不参加案件的审理。
少部分人民陪审员更加看重的是人民陪审员的名称和荣誉而不是其实际的意义,真正出于社会责任感而参与陪审工作的人员不足一半。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陪而不审”现象的发生并不难理解。
(二)部分人民陪审员虽然参加了案件的审理,但存在如下问题:
1、参与案件审理的时间过短,庭前不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
部分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仅仅是参加案件的庭审过程,但对案情缺乏庭前的基本了解,庭审过程中又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案件的材料进行认真地查看和分析。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在庭审结束时,陪审员对案件的基本事实仍然处于一种朦胧的状况。由于陪审员对案件事实难以做到一清二楚,也就难以充分行使其权利,其直接后果就只能是“陪而不审”。
2、在庭审中难以发挥法官的基本作用
作为法官,在庭审中要通过双方当事人所提交的证据及陈述来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判断。除审判长之外,法官如果认为自己对案件事实不清楚,会要求审判长补充提问或者自己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而在现实审判实践中,则几乎没有陪审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3、不参加或不认真参加案件的评议
少部分人民陪审员对合议庭评议案件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了不参加评议的现象,或者虽然参加合议庭评议,但在评议过程中仅仅是附和了事。从笔者主审的案件来看,陪审员不参加案件评议或不认真进行评议的不在少数。
4、不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由于我院对评议过程做出要求,即由人民陪审员首先发言、承办人发言、审判长最后发言,因此,人民陪审员基本均能在评议时对案件做出自己的判断。也有部分陪审员在评议时要求法官先行发言,绝大部分陪审员虽然对案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但是如果法官对案件持不同看法,陪审员一般均会修正自己的意见。
当法官与陪审员对案件意见产生分歧时,有40.9%的法官会在坚持自己意见的前提下说服人民陪审员;而从人民陪审员的角度看,只有20%的陪审员会接受法官的说服而同意法官的意见。另外有高达80%的人民陪审员不会接受法官的说服,其中坚持自己意见而写入笔录的占37.1%,分歧严重而提请上报审判委员会的占42.9%。
但是,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至今尚未发现有因为陪审员的意见不同而导致案件上报审判委员会情况的发生。
上述数据也说明了“陪而不审”现象的确存在。
三、“陪而不审”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初级层面上的客观原因导致了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
从初级层面上而言,“陪而不审”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法院和陪审员两方面。
1、从法院的角度而言,虽然人民法院对如何保障人民陪审员充分行使权利制定了较为全面的保
障制度,但仍然无法杜绝“陪而不审”的发生。
(1)由于案件数量的激增和审限的限制,导致法官难以在庭前将案件的基本材料交由陪审员查阅。
(2)由于办案周期不断缩短,导致法官难以与陪审员一道对案件进行彻底的评议。合议庭一般只对案件的总体结果进行合议,而对具体的问题难以进行充分细致的合议。
(3)法官思想上尚未认识到陪审制度的价值。
突出表现为:第一,运用陪审员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法官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第二,认为陪审员不懂法律,故而很少与其进行法律探讨。
2、从陪审员自身角度而言,其自身的认识不足也是导致“陪而不审”的重要原因。
(1)绝大多数陪审员没有能够了解国家设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原因及陪审制度的价值所在。
(2)部分陪审员观念上存在差距,认为自己的法律知识欠缺,因此不愿意与法官进行交流或者对案件进行裁判时简单地听从法官的意见。
(3)由于陪审员在法律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虽然愿意与法官进行交流,但在客观上造成了交流的困境。
(4)少部分陪审员缺乏责任意识,参加陪审仅仅是为完成任务。
(二)缺乏对陪审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价值认识是导致“陪而不审”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就人民陪审员制度而言,其不但是一种司法制度,而且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政治制度。后者才是该制度的核心和内在价值之所在,前者不过是该项政治制度的外在体现或者工具性体现罢了。陪审制度具有的价值包括:1、政治民主价值;2、权力监督制衡价值;3、法制宣传教育价值;4、在全社会营造权利、公平、民主、正义的价值取向;5、维护司法独立、增强司法权威的价值。
然而,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并未认识到陪审制度的价值及其重要性之所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最终导致了“陪而不审”现象的出现。
(三)缺乏对陪审员的考核制度是“陪而不审”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承办人需要对案件的裁判结果负责。而对陪审员则有所不同,虽然按照法律的规定,陪审员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但实际上,裁判结果的状况对陪审员毫无影响。当裁判结果无法为社会所接受的时候,无论从各个层面上而言,均不会追究陪审员的责任。缺乏这样的压力,陪审员对权利的行使就缺乏充分的动力。这样的原因必然导致“陪而不审”现象的发生。
(四)人民陪审员――新的司法公正干预者?
设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初衷是保证司法廉洁、促进司法公正,但是,现实审判工作中,人民陪审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反而由司法的监督者、司法民主的参与者变成了司法的干预者,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立法者始料未及的。
四、解决之道
解决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加强对陪审制度政治意义重要性的教育。
2、加强对陪审员的培训。
3、保障陪审员的权利真正得到充分行使。要充分尊重陪审员的权利,在案件合议时,应当首先由陪审员发表意见,法官不得引导或强迫陪审员按照自己的意见进行合议。
4、强化陪审员的到庭义务。
5、设置人民陪审员办公室,负责对陪审员的选任、资格审核、培训,受理当事人要求人民陪审员参审的申请、通知到法院履行职务、支付报酬,对人民陪审员进行考核、惩戒等管理工作。
6、增加陪审员的惩戒条款。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的法官行为“十三个不得有”,对陪审员执行职务时的行为进行规范。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全方位的深入拓展,对人们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以对英语的要求最为突出。为此,我国正在逐步更新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教学大纲,力求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美国作为一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因其多元化的民族特点和一直以来面临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如何使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的英语教育尽快适应和溶入美国社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为此,美国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协会在1998年推出了一部旨在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新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学标准文件,并要求所有美国的有关英语教师将其贯穿执行于教学中。该文件对处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美国的EST文件最高阶段(即高中与成年人阶段)的英语教学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这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更显重要。
我国在1998年制定的最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中,根据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奠定的英语水平基础,特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教学阶段与应用提高阶段。而美国的ESL标准文件根据语言的不同使用目的,规定了为达到各个不同目的的三个语言学习目标。
一、美国ESL标准文件述评
美国ESL标准文件中针对英语教学最高阶段规定了为实现不同的语言使用目的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在社会各环境中用英语交流;二是在各个不同领域能用英语成功地达到必要的学术要求;三是能用英语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与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和文化内涵的思想与行为。它体现出英语在以英语为主导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种为生存而必备的交流手段与技能的特点。
美国ESL文件还规定了要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应分别达到的三个标准。在社会各环境中用英语交流的三个标准分别是:一是学生能用英语参与社会活动;二是学生能用口头或笔头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和其它个人的喜乐;三是学生能用所学到的策略来拓展他们的交流能力。在各个不同领域能用英语成功地达到必要的学术要求的三个标准是:一是学会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相互交流;二是学生能用英语来获取、处理、组建和提供口头或文字形式的关于某科目的信息;三是学生能恰当地使用正学习的技能来遣词和运用学术知识。能用英语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与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和文化内涵的思想和行为的三个标准分别是:一是学生能根据听众、目的和语言环境使用适当的语言方式、语体和风格;二是学生能用非词汇的交流方式恰当地与不同的听众,为不同的目的,和在不同的场合中进行交流;三是学生能恰当地使用学来的技能来拓展他们的交流能力。文件中还非常详细地制定了每个标准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进步实例,举例如下。
为达到在社会各环境中用英语交流的第一个标准所制定的表现形式为:能表达和获取信息;能表达需求、感受和观点;能使用非词汇和词汇的语言在社会活动中交流;能满足个人的需要;能参与交谈,能主持讨论。在这个层面上的具体进步实例规定有:能获取、完成和处理申请表,如驾驶执照、社会安全保险、大学入学表格等;能通过戏剧、诗歌或歌曲表达情感;能拟定约会;能就某一立场进行捍卫或辩驳;能为面试或会议准备讲稿;能寻问同学、同事的观点、喜好和欲望;能写个人情况的短文;能为社会交往做计划;能在超级市场购物;能以词汇或非词汇的方式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能与人交流信息和回答关于自己或家人的问题;能探出信息和询问、澄清问题;能澄清或重申需要的信息;在看一场电影后能描述感受和情感;能对课程设计表达兴趣、观点、或喜好;能给出和申请许可;能提出问候、评论、邀请、介绍和道别以及作出反应;能协商解决问题,如个人间的误解和争执;能读和写邀请信和感谢信;能使用电话。
为达到在各个不同领域能用英语成功地达到必要的学术要求的第一个标准所规定的表现形式为:能正确执行口述或文字的指示,无论是含蓄的还是明确的;能要求确认某事或提供某事的解释;能参于班会(小组)或两人间的讨论;能提问和回答问题;能寻问信息或要求帮助;能协商或成功地组织一项活动;能说明所开展的活动;能详尽解释或说明他人的观点或用语;能表达喜欢、不喜欢和需要。在这个层面上的具体进步实例是:能理解老师非直接的命令并投入恰当的行动;能向老师或同学核实自己对所布置事项的理解并完成;能证明作业中所做改动的必要性或有必要做的补充;能用礼貌用语形式来协商并达到意见统一;能按要求分成小组活动并在其中校排序讲话;能解释同学所说之事;能口头转述或写下老师的指示;能就老师关于学校的一般性谈话作反馈;能向老师解释缺席或迟到的原因;在准备小组或班级活动时能用语言协商来确认自己的角色;能要求老师重述或简述要求;当小组或集体回答问题时,能在恰当的时候加入;能根据课堂规范形式聆听和融入同学的反馈中;当走进教室时能向老师打招呼;能收、发课堂使用材料;能和同学一起合用教学用品并成功地合作;能寻求某项任务的援助。
为达到能用英语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与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和文化内涵的思想和行为的第一个标准所制定的表现形式为:面对不同的听众和环境能使用适当的不同层次的语言模式;能识别和使用标准英语和适当的本地方言;能根据不同的读者、意图和环境使用不同的写法与文体,并能对俚语作恰当的反应和使用;能决定何时恰当地使用其它非英语的语言;能在社会活动中选择合适的谈论话题。在这一层面上的具体进步实例有:能在找工作的面试中,辨论或正式会议中识别和运用不同的谈话方式;能翻译和解释一出政治卡通、场景喜剧或笑话;能在不同的上下文或内容中识别出反语、讽刺和幽默;能在商业场合和与朋友接触中使用不同的语体,能针对不同的听众准备和作简短而有说服力的讲话;能写商业和私人信函;为某产品的需要能独创恰当的符合商业用途的语言体裁;能写卡通或喜剧故事,能带动和进行适当的简短谈话(如,在同学家、公共汽车上、在晚会上等);能决定讲笑话的恰当时间环境,正确地使用惯用语;能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幽默;能与成人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中交往;能与成人在电话中以恰当的角色谈话;能礼貌地表示请求;在多语言的社交场合中能恰当地使用英语和本族语,能用合适的语言形式写信或发e-mail给成年人、同事或同学;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给予或接受赞扬、感谢、道歉;在不同的场合会恰如其份地打招呼和道别。
为达到能用英语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与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和文化内涵的思想和行为的第三个标准所制定的表现形式为:善于观察别人在特定环境和场合中的谈话和行事而定出自身的模式;能试验在社会和学术场合中使用不同的语言,能寻找使用合适的语言和行为的信息;能根据场合和观众自导和自估语言的使用;能用不同的方式朗读适合不同的社会和学术场合使用的语言;能决定何时恰当地使用俚语。在这个层面上的具体进步实例为:为有效地阐述某一观点能评估不同的交流方式;能通过影响意义的文化因素知识来解释语言的意义(例如词汇的选择,语调、组织方式等),能效仿他人在不同环境和场合中的行为举止和用语。能评估在不同情况下的举止,根据不同场合的正式程度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能测定新要求的手势和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
仅从以上例子就可以了解到美国ESL标准文件之详尽非同一般,而贯穿整个英语教学高级阶段的实质是学以致用的精神。无论从哪一个应用层面的要求都极为重视要求学生以掌握的语言技能来实现与社会融合或协调的目的,并提倡具备自我开创与自我完备的能力。由于无论为达到那个目标,而设立的标准均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策略或技能来拓展交流能力或应用学术知识。总之,文件所要求的整个学习过程贯穿于应用当中,在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并在实际运用中学到更多的语言技能从而提高社会生存能力与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融入美国社会中。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述评
我国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指学生入学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将教学分为六级。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一般将一学期的学习与一级相对应。应用提高阶段是对专业英语学习和对高级英语学习的要求,即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后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来完成从学习阶段到应用阶段的过渡,通过对高级英语课程的选修来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而达到高级要求。它体现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及其在以本族语为主导的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后备交流手段和补充技能的特点。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将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并对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在不同要求下对词汇的掌握程度、阅读、听、说、写与译各方面能力作了具体的规定。
1.词汇
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为,领会式掌握42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为2500单词,较高要求为;5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为3000单词。应用提高阶段的基本要求为领会式掌握1000-15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为500单词,包括一定量的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词汇,但不包括中学和基础阶段的词汇,高级要求为领会式掌握6600单词,其中复用掌握的为3300单词,并与基础阶段一样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包括中学和基础阶段所掌握的单词,但不包括专业英语的词汇,并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阅读能力
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分析,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材料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较高要求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较高、题材广泛的一般性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有关的事实和细节;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概括,领会其隐含的意思,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材料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应用提高阶段之基本要求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文献及参考资料,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对其中重要的资料、文献等材料能正确理解,抓住要点,并能对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领会其实质,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高级要求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较高、内容广泛、体裁多样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有关的事实和细节,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分析篇章结构,了解其表达的技巧,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顺利查阅和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参考资料。在阅读材料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50词。
3.听的能力
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一般性内容的英语讲座。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和讲座,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了解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较高要求能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不太复杂、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50-170词的篇幅较长的讲话,交谈和讲座,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了解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应用提高阶段的基本要求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比较熟悉的英语讲课或讲座,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并抓住要点,高级要求能听懂题材熟悉、内容广泛、语速为每分钟180词以上的英语讲话、广播、演讲等。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分析和综合概括,了解讲话音的观点和态度。
4.说的能力
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较高要求能就教材内容和一般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讨论,能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应用提高阶段的基本要求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会话。经过准备,能就与本专业有关的问题进行简短的发言和讨论,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高级要求能用英语进行题材较为广泛的口头交际,讲话比较流畅,语音语调自然,能比较,自如地表达思想。
5.写的能力
基本阶段的基本要求能就与课文难度相仿的阅读材料做笔记、写提纲和回答问题,能就一定的话题和给定的提纲写短文、短信或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较高要求能就与课文难度相仿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写提纲和摘要;能就一定的话题和给定的提纲、表格或图示写短文或日常应用文,如信函、简历等。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80词;应用提高阶段的基本要求能根据专业阅读材料做笔记、写提纲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30-150词;如读书笔记、论文摘要、论文简介、信函等。文理基本通顺,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高级要求能写摘要、报告、评论、发言稿、应用文等。内容完整、文理通顺,表达思想清楚。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80-200词的短文。
6.译的能力
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能借助词典在一小时内将与课文难度相仿、长度为300词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长度为200字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忠实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较高要求在以上同样条件下将英译汉的长度增至350词、而汉译英的长度不变;应用提高阶段的基本要求能借助词典在一小时内特长度为350词的有关专业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能借助词典在一小时内将内容熟悉、长度为200-250字的有关专业的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忠实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高级要求能借助词典在一小时内将有一定难度、长度为400词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译文通顺,表达清楚。能借助词典在一小时内将题材熟悉、难度一般、长度为250字的汉语文章译成英语,内容完整,译文达意。
从上述大纲的核心部分,可以看出我国大纲为方便教学与测试将语言能力以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分别要求,各项除听力外,均做出了详尽的数据指标的要求;但也可明显地看到该大纲对学生达到各层次的要求标准后能具体具备那些实际能力未做足够明确的说明。
三、比较和分析
综上对比,两部大纲虽形式迥异,但内容都具体明确。我国的大纲尤其有利于实施教学和制定测试标准,对听、读、写、译作了定性、定量的规定。但我们也应看到,它对非直接语言因素而又包含在语言能力范围的交流技能,营造协调的交流环境与氛围方面的表现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明显欠缺。加之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大纲的实施也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他们的大纲要求通过课堂教学,配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优越的语言教学条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得以充分实施,例如:教学上除安排一定的课堂学习外,还安排相应的由学生自己操作的语言实验室的练习时间,并由计算机管理。若学生未达到每学期的最低练习要求,就失去考试资格,从而需要重修该门课程。而在我国除课堂教学外、很难控制掌握学生相应的课外训练时间,学生除了考试外很难有其它语言实践机会和条件,再加上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如学生多、教师少,现代化教学工具缺乏等,使我们的大纲要求除基础阶段外,其余要求实难保证,高级要求更是处于展望的状况。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在科技外交、商务或民间交流等各个方面,语言交流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语言是交流的必然条件,交流技能又是实施交流目的的必备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大纲精神,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加强课外训练的管理,使学生能真正灵活而扎实地打下语言基础,是一个值得广大同仁探讨的课题。当然,借鉴美国大纲中对交流技能与语言文化素质培养的要求标准也应是提高学生乃至教师本身语言交流能力的途径之一。同时,加强中英两语所蕴含之显著文化背景差异的介绍与比较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加上现代教学工具的充分利用,例如:通过计算机来强化学生在模拟英语应用环境下的训练和教学管理,让学生通过全球互联网系统在真实的英语交流语境中得以实际锻炼等。目前,我国对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培养祖国21世纪的优秀人才的大学英语教育任重而道远。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效果
近两年高校的理论课改革把原先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改为基本原理概论,内容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54学时),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课时减少了,且三门课属于不同的学科,各自有着特定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好、教师教好都不容易。可以说这对学生、教师都是严峻的挑战。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教师教好、学生学好,是每个两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应该努力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重视课堂讨论在原理课教学中的作用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课堂讨论及其在两课教学中的作用、实施、检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讨论及其在两课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交流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沟通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比较而言,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即教师从头到尾满堂灌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不利于师生沟通、交流,不利于检验教学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配合讲述式教学的课堂讨论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教师小结、课堂练习或课堂讨论、布置参考书或思考题。其中,讲新课前的复习和讲课后的课堂讨论都具有呈前启后的作用,但比较而言,课堂讨论的意义更重要。首先,课前复习旧知识具有检查、验证教学效果的性质,而课堂讨论是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具有转化、深化和强化的性质。转化是指通过课堂讨论把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深化是指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强化是指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加强对新知识的记忆。其次,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看,课堂讨论也有着重要作用。我们把教师单纯的讲述课和讨论课做一比较。如下图:
两种授课方式比较(见表1):
很明显,在讲述方式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在这种方式中没有让学生的反映作出反馈,所以不能考察反映的强化作用和学生的理解程度。”特点是教学过程的单向性,缺乏学生的反馈。而在课堂讨论方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沦,最后作出总结,它“能熟练地按照学生的反映,随时引出一系列适当的提问,使大多数学生能高效率地达到学习目标。”特点是教学过程的双向性。相比较而言,在讨论方式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会提出很多问题,迫使教师思考并回答学生,也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讨论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文流,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也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另外,课堂讨论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论题为中心的论争,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二、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准备、组织与实施
课堂讨论的准备是一堂好的讨论课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必须做到三个熟悉,即熟悉教学大纲、熟悉教科书和熟悉教学参考书。因为教学大纲规定了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服务于教学工作的综合资料,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的工具(桥梁)。只有切实做到三个熟悉,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纲为纲(教学大纲)、以本为本(教科书)。其次,课堂讨论在内容安排上,应难易搭配,有概念理解题、原理阐述题、辨别分析题和联系实际分析题。这样既能使学生通过讨论熟悉所学内容,也能训练学生适应不同的题型。再次,教师做好应对焦点、难点问题的准备。第四,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熟悉学生的想法,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使课堂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所准备,做到胸中有数。
课堂讨论的准备(见表2):
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实施是一堂好的讨论课的关键。根据讨论内容的多少,可分为两种。一是结合一个单元内容进行的讨论,目的是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一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由于内容少,在时间上可安排10到15分钟。比如讲完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的内容后,我们出题:“怎样认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把握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劳动的两重性以及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都要熟悉。这是考察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总体把握,有一定难度。二是结合几个单元内容的讨论。由于内容较多,在时间上可安排l5—20分钟。比如,在讲完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后,要求学生“把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特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就几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讨论,难度要大些,因为这需要对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为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和便于统计平时成绩,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应把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做简要记录,讨论结束时,发言好的给予表扬,发言不足的给予鼓励。同时,对讨论做出总结。
课堂讨论的实施(见表3):
课堂讨论的准备既包含当堂课的准备,也包含长期的准备。长期的准备既是教学材料的准备过程,也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没有材料准备,不可能进行研究;仅有材料的准备,没有研究,对问题的把握不可能深入。
三、课堂讨论效果的检验
课堂讨论效果的检验是对讨论过程和效果作出科学判断的活动,也是改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课堂讨论效果的检验应从师生两个方面。从学生方面看,可以观察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踊跃程度;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普遍发言积极、踊跃、对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较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把握的较好则为优。从教师方面看,可观察所布置讨论题的内容、形式;教师对课堂讨论进程的把握是否到位以及对课堂讨论内容的总结。讨论题内容设计全面、形式多样;教师对课堂讨论进程把握的较好;最后的总结准确、无误则为优。实际上,在课堂讨论的进行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方面还是教师方面,都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教师的总结方面看,一节课下来,你会发现课堂总结不到位,或是内容有遗漏,或是内容总结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记录下来,并将其补充、完善。这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25-3
低年级作为小学的起始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听课、作业、书写、回答问题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1.精彩的引入
如果能针对低年级学生还沉浸在童话世界里的特点,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一种情境,而且可以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那么一定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他们自然会很认真地听。
【案例一】 比如学习《9的乘法》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还有一些数呢?是多少呀?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师: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从小学好各种本领,努力克服困难,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而且是很喜爱的动画片,以此作为开头,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同时,教师也可采用一些新颖的疑题,制造认知冲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中产生疑团,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情境之中。
【案例二】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把1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不断交换位置,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通过老师创设情境,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如此这样,学生强烈求知欲望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的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生动的语言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别说是小学生,就是中学生也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
【案例三】 (教师课堂语言)
师:“小朋友们,把书翻到42页,一起说“翻到42页””;
师:“某某小朋友动作真快,已经找到了试一试,其他小朋友找到了吗?”
师:“找到了坐坐好,看谁坐得最好!”
师:“好!做一做试一试的两题,看谁做得最快。”“做好了,举起手,眼看着你的题目,再检查一遍,没做好的加快速度了。”
师:“某某小朋友回答得真好,奖励一个小星星,别的同学也加油多多思考哦,看谁得到的小星星最多!”
师:“同学们,一起表扬他。”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第一组今天表现得真好,一直都在认真听讲!其他组要赶上他们哦!”
师:“拿出学具盒,找出里面的小棒,然后合起文具盒,收收好,看谁的速度最快,收得最好!”“某某小朋友收得最快,做得最好,其他小朋友也不错!”“(任务完成后)好,收起小棒,看谁这次收得最整齐,最快!”等等还有很多类似语句,这些虽然听起来有点幼稚,但对于孩子就应该这样,很符合这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3.巧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钟》这节课中,如果依靠教师的描述或是学生的回忆,是难以达到准确讲解的,如果用多媒体展示或演示给同学们看,那就生动形象得多了,学生学起来也很感兴趣。
4.讲练结合
数学课教学,特别注重它的讲与练的结合。教师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达到图和数的配合。学生摆弄着小棒这段时间,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兴奋和投入,个个像个探险家。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也增加了,更加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规范的书写习惯,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
1.书写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写字姿势的端正
握笔和坐姿是否规范既影响写字的速度与美观,又影响学生的视力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并随时提醒学生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
2.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书写上,教师一定要先做好表率作用。即使是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
3.注重书写习惯培养中的激励作用
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时,要注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书写习惯的重要。如:可以让学生坚持写一日一句或写小日记,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手抄报等活动或比赛,由教师评出书写规范、漂亮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学生一定奖励。
4.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要持之以恒
任何一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严格要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当学生的书写习惯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出,从而把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及时改正。总之,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练习,只要从严要求,规范书写,相信学生的字会越来越漂亮。
三、培养优秀的作业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
1.规范每个细节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作业,这时候需要老师耐心加细心的指导。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作业本封面上应写明所在的年级和班级、学生姓名、学科种类等,从家长或教师代劳的过程逐步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封面和封底都需保持清洁,最好包书皮。这样学生可以从重视作业本进而重视作业的书写。另外,涂改是在很多学生中存在的一种不良习惯,教师应当对学生作业的涂改要限定次数,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可适当放宽,但当学生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后就应当严格要求,使其从小养成思考细致、下笔准确的好习惯。
2.互作榜样,共同进步
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此阶段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树立榜样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作业工整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根据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整洁程度、认真状况等,教师可采用打分和贴小星星的方式进行鼓励。对学生作业每一点进步,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在班级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学习环境,要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
3.家长合作,帮管有方
有些学生在作业碰到难题的时候,往往不肯动脑筋就敷衍了事,或者依赖父母的帮助,家长应从方法上给予指导,而不能直接将答案、算法告知学生,以防在更高年级学习中学生自己不肯动脑,从而发生抄袭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另外一部分学生有磨作业的现象,做作业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比如:很多学生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摆弄玩具边做作业,也有的学生做几分钟作业就开始吃零食、喝水,有时几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半小时还做不完,这就需要家长监督和帮助,可以帮学生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可以以时间分段作业,也可以以学科分段作业,每段作业之间适当休息,做作业期间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教师可以做个硬性规定:做题目之前,必须把题目从头到尾读两遍。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其次,在做题目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学生检查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道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养成解题验算习惯。低年级学生还不懂得怎样检查,老师要告诉学生检验的方法。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选择哪种方法因学生而异。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能及时检查的同学给以当众表扬,起到及时激励作用,也能给其他同学做榜样!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准提前交卷,监考老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检验。
四、培养良好的回答问题习惯,反馈学习效率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在低年级时,学生往往由于害怕出错而不敢发言。这就需要教师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另外注意利用“同桌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2.规范回答问题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鼓励学生“说”,又要让学生做到“会说”,数学问题的回答,不能乱无章、漫无目的。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一定的条理,用规范的数学语言陈述,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回答问题要完整。当然,在低年级中,完全达到老师的要求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指正,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回答问题习惯。
3.改只向老师一人的发言方式为面向全体的发言方式
鼓励学生大声发言,让全班同学都听到自己的回答。同时老师要灌输学生倾听的优良品质,告诉他们倾听是尊重一个人的表现。所以要求学生发言时,应声音洪亮面向所有同学,并注重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发言的意见正确与否由同学判断,而不只是由教师判断或教师指定的学生判断,当学生发言精彩时,应当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对其表示赞赏。要实现这样发言方式,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参与学生,走进学生,尽量少站在讲台上,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势。
4.在培养发言习惯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培养倾听学生对发言学生的尊重态度
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告诉学生发言时既要积极踊跃,又要相互谦让。要使学生懂得,课堂上的交流发言就是一种学习,全班同学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要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在发言时,平时发言多的同学要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发言少的同学,让学生有耐心听完别人发言的习惯,做到尊重发言人。要有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如要插话要举手示意得到他人允许。教育学生不能嘲笑他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出错时要给予理解和帮助。
五、培养潜在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创新教育的呼喊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能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难点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
【案例四】 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自己伸出的4个手指,让学生自己谈谈可以怎样分成两部分,很快学生就得出了答案,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这一操作过程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地调动学校、家庭等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产生有益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孩子总归还是在家里待的时间更长些,还有其他影响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剖析发言材料1:
“勇于担责”是思想大解放的关键。思想上有新认识,行动上有新改观,工作上有新起色,创新上有新突破,灵魂深处有新变化。要努力创新理念,积极谋划新思路、新办法,善于站位全局,审时度势,见微知著。不能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矛盾就退缩,沾上问题就甩手。没有责任心就没有工作激情,没有责任心就没有工作动力,没有责任心就没有工作效率,没有责任心就没有工作质量,没有责任心更没有工作业绩。责任心体现在工作岗位上不能仅仅是“过得去”,而必须是“过得硬”。在表现上应该是有一种吃苦耐劳的干劲、出力流汗的拼劲、只争朝夕的冲劲、敢督敢查的闯劲。
“强化学习”是能力大提升的基础。树立生活上要“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学习上要“不知足”的观念。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丰富自己,增强才能,跟上形势。不能把学习只挂在嘴上,而要真正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做一个学习达人。提升能力包涵了动手的能力、用脑的能力、用心的能力。向师长、书本、实践学习,增强能力储备,才能在干事创业中取得完美成果。
“主动作为”是工作大见效的前提。干工作必须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要么不干,干则必成,干则必精,干则显效。主动作为就是把自已的身心全部融入到工作中,把事业当作施展自已才能的舞台。坚决克服“六气”,着力在整治“庸、懒、散、浮、拖”上下功夫。有了主动性才谈得上执行力,面对艰难任务不讲困难、不找借口,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剖析发言材料2:
通过此次“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活动的学习,以及作风效能建设的相关规定。我认为对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我办的工作效率,并树立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有很大帮助。同时促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树立起“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观念,建立起“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促进我们建设服务型机关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是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执政为民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这一事关全局的战略部署,是优化发展环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津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对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是创先争优,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责任心。责任感就是事业心,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会使一个人对这一事业牵肠挂肚,会想方设法地去做好这一工作。
三、“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警示钟.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近期出现的人民币汇率即将调整升值的传言缺乏根据,是对中国现行汇率政策的误解。发言人说,中国政府近日在多个场合阐释了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基本点:自1994年起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逐步探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证券协会:创新券商须披露七大信息
对于即将开始创新试点的证券公司们来说,除了业务和产品的创新,还将在信息披露方面有所突破。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公告称,从事创新活动的券商须对公司创新动态、公司概况、高管人员、十大股东、财务信息、公告报告和公司章程等七方面内容进行信息披露。
银监会:信托公司分类监管标准年内出台
日前,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高传捷在中国长沙信托国际论坛上透露:信托公司公司治理指引、内部控制指引、对信托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管分类三个分类监管的标准性文件有望在年内出台。
三家券商拔得创新试点头筹
首批创新试点证券公司经评审产生。在10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事相关创新活动证券公司评审委员会”第一次评审工作会议上,17位评审委员在认真审核申请材料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严格评议,最后投票表决同意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通过评审,成为首批创新试点证券公司。
外资行向中国公司推出金融衍生品
荷银控股、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荷兰国际集团计划10月开始在中国提供并交易衍生产品,帮助中国公司防范货币波动风险。这将是首批在中国开展此类业务的外资银行。今年3月1 日,银监会推出新规定,允许外资银行直接和中国公司交易衍生产品。过去两个月,包括上述3家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获准在华开展衍生产品交易。此外,摩根大通等9家外资银行的申请正在等待中国监管机构批准。
中行、建行预计明年上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出席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发言时表示,今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均迈出重要步伐,中国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预计这两家银行明年上市。
一、基本情况
局党组根据《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通知》(昭区学办〔2009〕10号),结合我局实际,在认真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对搞好局分析检查阶段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局属各科、室、队、站、所按照《关于印发〈××区环保局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流程〉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交心谈心、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四个环节的工作。向各相关委办局和乡镇、街道办事处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发出《××区环保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38份,设置征求意见箱1个,党组成员分别主持召开分管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建议。通过认真疏理,共征求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5条。主要包括对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提出的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以及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分析检查阶段,党组成员之间、各科室和单位领导干部之间开展各种形式交心谈心27人次,党组成员撰写了发言材料,分别参加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局党组于2009年6月24日召开群众评议会议,征求对分析检查报告的修改意见。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按时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学习实践活动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为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转段前多次召开会议,就如何开展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环保局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5月11日上午,我局召开学习实践活动转段动员会,回顾总结了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布置第二阶段活动。会议由××区环保局副局长陈昌高同志主持。学习实践活动第五检查指导组同志参加会议。
王志全同志对第一阶段工作做了回顾,他指出,根据《××区关于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区环保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在区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五检查指导组的指导下,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检查指导组王开华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局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并就第二阶段任务对我局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将学习调研贯穿始终;二是按照区委安排部署,按时高质地完成规定动作。三是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争取能做出亮点动作。
(二)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
分析检查阶段一开始,局党组及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征求意见作为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关键,采取积极措施,将征求意见贯穿于整个分析检查阶段始终,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三个环节都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建议。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征求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二是认真梳理汇总,查找突出问题。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分层次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分解,并形成了《××区环保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反馈情况报告》。
(三)紧扣科学发展主题,认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把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开成一般工作总结会,确保“两会”不走过场。
一是多层次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局党组坚持把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作为征求意见、找准问题的有效手段,作为沟通思想、增进团结的重要途径,坚持坦诚相待,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党组书记、局长与党组成员谈、两位副局长和分管的部门负责人谈、支部书记与党员谈、党员与同科室的群众谈,围绕本单位和自身在履行工作职责中的思路、措施和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情况,对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科学发展等进行沟通。要求谈话人做到说真话、实话。
二是认真撰写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以及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建议和谈心情况,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撰写了发言提纲,提出班子和班子成员整改的打算和建议。
三是及时召开“两会”,确保质量。局党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完成领导班子发言材料的撰写、多层次开展交心谈心等工作基础上,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2009年6月17日下午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局党组成员作了发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出席民主生活会并作了讲话。各成员深入查摆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议。同时,各成员还从党风廉政等方面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局环保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主题集中、重点突出、内容务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月24日上午,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生活会。会议由局长王志全主持,××区环保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通过此次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一位党员对环保工作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晰剖析,大家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交流沟通机会欠缺,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薄弱;二是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创新和协调能力不强;三是深入学习不够,忙于事务,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少,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四是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要为基层提供更多的服务。一致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要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进一步增强敬业意识,尽心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总结、善创新。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环保工作能力。“两会”的召开为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紧密结合实际,组织群众评议
按照分析检查阶段第三环节的工作要求,局党组在认真查找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6月24日下午,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区环保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座谈会。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和局职工干部参加了评议会。局长王志全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分析检查报告全文,就报告的起草、修改、征求意见的过程及有关评议要求进行了说明。会议还引导参评人员着重从认识深不深、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思路理得清不清、措施定得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
会议还指出:环保局的分析检查报告是客观的,从环保能力建设方面、思想观念方面、农村环保方面、环境保护宣传方面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是全面的,深刻的。从查找的问题看,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以科学手段抓监管促治理,在学习实践中全力做好污染物减排。三是以科学理念抓服务促发展,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四是以科学观念抓宣传促建设,在学习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切实加强区环保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参评人员以无记名填写评议表方式进行评议,现场共发放群众评议表27份,收回27份。通过评议,大家认为,××区环保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客观地、深刻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合××区环保工作实际,与会人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评议结束后,我局认真吸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分析检查报告的内容,并在参评人员范围内公开了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结果。
(五)以赛促学精心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
为更好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党组以赛促学精心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活动,活动要求××区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向邮政局订购答题卡27张,并于6月2日在昭通新闻网上下载了昭通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试题,认真组织职工学习、答题。
三、初步成效
一是找准了突出问题,透彻分析了原因。局党组紧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和分析检查阶段各环节广泛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深入剖析。
二是理清了发展思路。局党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三个环节的工作,明确了推动环保工作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是明确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举措。局党组经过充分分析论证,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表现为交心谈心活动的广度、深度不平衡。领导干部之间、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交心谈心较多,职工之间的交心谈心相对较少。二是分析检查阶段时期,我局工作任务重,分析检查阶段时间紧、要求高,少数的分析检查报告分量不够,原因分析不够透彻。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涉及许多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政策性强,时间紧,要求高。把学习贯穿始终,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各环节工作,把能不能解决突出问题、制定可行措施、创新和完善机制体制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有没有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整改落实工作的主动性,通过扎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要把局党组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措施、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具体化,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整改方案要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便于操作。要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中长期安排,逐项分析研究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将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最后,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对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及时通报情况,接受监督。
三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要把抓落实、求实效作为抓好整改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到时间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一要按照整改方案,分轻重缓急,从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抓起,从几件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办起。逐项明确整改责任人,狠抓落实。二要多措并举,务求取得整改实效。要把整改的各个环节把握好、各项措施落实好,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督促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责任单位、部门抓好整改落实;对有条件解决或近期内可以创造条件解决的,及时加以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跟踪问效,逐步予以落实。三要尽力而行,量力而行。要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通过求真务实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
但口语交际的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成,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故事会、演讲赛、辩论赛诸如此类的形式主要是作为一种检验训练结果的方式。某些语文教师说举办几次上述那样的活动,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是一种形式主义。实际上,这是不太可能的。只要稍稍分析一下,就会知道那样的活动虽然对学生有一定激励作用,但这是极其有限的。首先,它不可能经常举行,因此也就不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产生长期的作用,使学生得到经常性的训练;其次,在这种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作为一种能力培养,它是一项长期不断的工程应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多年来,我有效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学生口语交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把它整理起来,与语文界同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
一、含义及利用形式
1、“课前五分钟”是指上本节课内容前的五分钟而不指—上课铃之前的五分钟。利用课前五分钟是指导在这五分钟内进行听说能力的有序训练,与阅读、写作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2、利用的形式有讲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一事一议(内容可以是身边发生的小事,社会热点,国际时事等),两分钟小辩论等。
3、每次两人发言,每人两分钟左右。然后让一至两名学生简评,最后教师适当总结。
二、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9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都有详细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三、具体操作
课前五分钟的利用分为两部分。第一是训练,第二是检验。训练又分为叙说古今故事,关注身边事物,探讨热点话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细致而明确的目标,三个阶段由易而难,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一个阶段结束后,就进行一次检验。
训练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下:
叙说古今故事。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轶闻趣事,都是讲述的题材。故事每个人从小经常听,也喜欢听。利用这一点,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课前发言的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以便使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能做到情节完整、吐词清晰和基本流利。同时初步让学生了解讲述故事要注意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声音变化和态势等。
关注身边事物。每个人的身边会接触许多事物,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的事情。即便是学校的生活,只要善于观察,有一颗敏感的心,也会觉得身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要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对看到的(包括从书中读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课前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即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良好习惯。
探讨热点话题。这是第二阶段的深化和提高,所谓热点话题,是指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而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比如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中国足球冲入世界杯、9.11事件等,也可以是电视新闻栏目,当然也可以向学生征集他们关心的话题。探讨之前,教师或同学讲述事情的基本事实,或者先让学生观看电视,然后请学生就听到或看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阶段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并且从这些事情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学会提出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两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评价之后,获胜者将在平时考核成绩中加分。
上台发言以座次为顺序,每个人都参与,评论则自由发言。形成规律后,每个同学都知道该哪一天发言,往往很早着手准备。要说得好,就必须认真准备;要评得好,就必须认真倾听。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评论的同学也往往能说出子五寅卯,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要求是相符合的。这不是子虚乌有的凭空想象,关键是教师重视的程度,以及如何去引导。
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对学生每天的发言都有及时的评价,或表扬或指出不足,但是举行活动进行检验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可以使学生有—种成就感。检验的方法是上述每个训练阶段结束后,依次举行一次班级故事会,讲演比赛和辩论赛。这样的活动不但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在整个学校牛活中,其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
四、作用与效果
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训练,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情况是,学生的胆量提高,参与意识大为增强,表达能力提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班队活动中,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的亮点,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这一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一方面每一阶段的训练都促使学生去阅读,去观察;另—方面一个人的阅读面极其有限,—个人的精力也是极其有限,但在课前的发言中,学生把各自所知道的知识讲述出来让大家听,使同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加了许多知识,无疑这也应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像在热点探讨中,许多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启发,使他们学习到从多层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而这样就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