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近代史课程总结

近代史课程总结

时间:2022-05-13 12:2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代史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代史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研究型教学;翻转课堂;问题导向;本科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73-02

研究型教学,就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课程主题研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理论和学科方法,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国内外公认的能有效促进课堂互动、进而提高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之一,其特点是“由问题导入”,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国内并逐步得到推广。与传统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的优越性是不容质疑的,如能把握得当,将能极大地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对研究型教学也必须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辩证理解和灵活运用,否则会使研究型教学本身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优势。以笔者长期任教的《世界近代史》为例,本人认为,要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有赖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做好一系列的协调工作。

一、教学资源的统筹调配

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培养具有团队协作习惯与能力、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通过华中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第2学期史学基地班必修、第3学期师范生必修)多年来的研究型教学实验,课程组认为,做好本科低年级研究型教学、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首先应做好基础性教学资源的统筹与调配工作。

研究型教学与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学生从课题设计、资源搜集、文献分析到论证、表现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包括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完成与否和完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课堂规模的重新设计。研究型教学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一个以上主题任务的论证、文献准备、分析和写作、报告过程;同时,力争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所有其他各组主题报告的辩论。由于课堂的学时有限,必须要对现有班级规模进行重新设计。从《世界近代史》课程和国内外其他研究型教学经验来看,文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课堂规模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30~40人较为理想,这样能够兼顾教师理论教学和课堂研讨的需要。如果是文科专业选修课,则课堂规模应该进一步压缩,以15~20人的规模最为合适。过大的规模难以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机会,也会给个别主动性欠缺的同学提供“搭便车”的条件。从以往实践来看,60人以上课堂的研究型教学,将会出现大量学生只完成本组任务、而很少甚至从不参与他组活动的情况,这对大学教学改革的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

2.文献资源的保障。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代高等教育对包括传统纸本、电子数据等在内的文献资源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研究型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是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可借阅基本参考书,能够让师生方便、迅速地查找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除少数“985”高校外,国内多数高校在文献资源保障方面远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科研所需。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参考书单本存量过少,严重影响大批量学生同时借阅的需求与动力;专著等研究型文献过少,难以满足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国内高校图书馆近年来虽然引进了大量中外文数据库,但受传统的经费分配制度影响,大量外文数据库。如Springer、Sage等这样一些国外应用面极广、查询极为便利的数据库,各高校并未紧密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整库购买。这一情况长期存在且并未因近年来高校办学经费的大幅增长而显著改善,不仅对教师的科研、也将对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带来长期的、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通过教学框架的重设与实施重构师生关系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程教与学由过去的线性关系结构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网状关系结构。教师身份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由知识传授的“权威”变为问题探求的共同参与者。这种平等的关系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如何通过良好的课程设置重构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以《世界近代史》为例,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跨度长,前后历时四百年左右;知识范围广,涉及史实、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个领域,理论性非常强,稍欠把握则会使整个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研究型课堂的框架设定上,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不能忽略教师在理论教学和议题设定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具体而言,《世界近代史》教学框架的设定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层次上,研究型教学可根据学生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研究型课堂学习还主要是方法的学习,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和质疑精神的传播。在《世界近代史》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前对课程选题作充分准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小组协作撰写发言稿,最后在课堂上宣读并接受提问;每次研讨结束,教师除了对讨论涉及的理论观点、重难点问题做出及时的总结之外,还应对本次研讨活动的全过程做出适当的点评,并由此对后续的研讨设计、学生的分工等问题进行不断的修正。在这一层次,小组协作尤为重要,正如德国教育家洪堡所言:“人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协作才能有所进展”。[1]

对于低年级的基础理论课而言,研究型课堂教学应侧重于讨论和研究学科的重要文献,研究文献作者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学习和掌握《世界近代史》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下一个阶段的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目前流行的PBL教学观念认为,应坚持从学生的旨趣出发,但笔者则认为不应一味地追求学生的主体性,而应将其与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培养的方向结合起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定一些具有可行性、适合本课程特点的课堂议程,然后予以贯彻。从整个《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来看,引入、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在公共教育的开始就应该接受这种教育,很明显这是不可能,也是不正确的……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过早地引入这种独立研究的方法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1]这一观点对本科一、二年级文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尤其重要。

因此,在《世界近代史》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把握的基础问题,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其间析出若干可供思辨的小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诱导、培养学生的学理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可在中、短期资料分析中自行获取的知识和观点,则大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研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在集体的讨论和辩论中探寻真知。同时,这种讨论和辩论也不是简单的成果展示,而应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启发成为新问题的起点。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加大研究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这样更符合国内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特征。

第三,教学效果的评定上,《世界近代史》研究型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考核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该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协作、课堂的语言表达、课程论文的研究质量以及期末的闭卷考试等多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都不是一次客观性考试能够决定的学业评价,而是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宗旨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的考核体系。因此,设计合理的评价表格与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们仍可借鉴传统考试方式,对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定适当的得分比重,并分别设定评分细则,以使得新的考核尽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总结

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之下,我们实施、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在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使之迅速适应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当然,在教学改革中,任何教学模式都其一定的合理性。包括“满堂灌”式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这种方式在研究型课堂中,仍可部分使用,以便利学生在有限课时内迅速掌握学术研究动态和重要的理论问题;但过多使用,无疑会抑制了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过来,研究型教学对于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无疑是一把利器,但在《世界近代史》这一以本科低年级为对象的基础理论课中,过度强调研究型教学的结果也同样是片面的,它会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任何本科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均应在充分考虑各自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应用

多媒体技术即以数字化为基础,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载体相整合,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控制与现实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多媒体强大的交互能力以及全面的媒体表现力等优势,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呢?

一、引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开展教学前,教师一般先要为学生介绍本册教材教学的内容和含义,概括整体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的线索,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笔记方法,这就称之为导言课,导言课与其他的教学内容不同,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和理论高度,在开展导言课时,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新知识,对于教学目标也不了解,也不明确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就给导言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在开展《中国近代史》上册的导言课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需要向学生介绍大概的近代史知识,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时,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图片和音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等相关的信息,再尝试让学生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大概的复述,并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待学生分析完成后,再利用多媒体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又一目了然。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内堂内容,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单一传授知识的课程较少,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的传授中,教师常常要完成新知识讲解、复习巩固、检查测评等多种教学任务,这种课程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类型。为了优化教学的效果,即可将多媒体课件穿插在教学课堂中,为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尤其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好针对性的课件,这种课件不仅需要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还应用要起到启发思维、设疑激趣、创设情景的作用,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优化多媒体课件。

如,在讲授《中日》一课时,就可以将战火燃烧的动画、具有震撼力的交响音乐、中华民族奋力抗敌的图片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创设出一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勇敢反抗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复习课,强化学生记忆

复习课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内容,开展复习课能够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种课型的分类较多,包括单元总结复习课、考试复习课、单元阶段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等等,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复习课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课时,就可以先使用影视资料来向学生展示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待学生观看完材料之后,在展现出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图,教师则根据表格图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由师生共同来完成表格,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参与性活动,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各类专题探究活动、制作活动、辩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与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开展这类活动,就可以很好的优化活动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寻访自己身边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将其拍摄成图片或者视频,制作为PPT课件,在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言,最后由大家投票选择其中的优胜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活动课的开设效果。

当然,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度”,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云.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05).

[2]魏德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9).

第3篇

一、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堂教学现状

1.复习课=复述课

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往往会把复习课上成复述课。即一堂课下来,全由教师代办,把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内容罗列一遍。稍好一点的,是教师整理出复习提纲,带着学生一同重温一遍所学的知识。这种课往往是在刚开始进入复习阶段最常出现。

2.复习课=测试课

完成第一轮复习后,很多复习课堂就成了测试课。由此而诞生的模拟考试多之又多,据我了解,我们这里就有学校提出每周一次模拟考。测试,这是很多教师最喜欢的,它可以省了很多备课的时间。

3.复习课=讲评课

进入总复习后,特别是到了4月份后,由于测试多了,很多时候课堂就是试卷讲评课。 一测一评,一周的时间就打发了。

4.复习课=问答课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少教师也很喜欢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集体或个人回答。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其实收效并不大。

5.复习课=自习课

到了复习后期,经常会出现教师觉得该讲的东西都讲了,学生也会觉得该练的也练了,都会觉得无事可做,这样也会出现让学生自习的现象。

二、提高农村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课堂效率的思考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中考历史复习课堂教学效率应关注下面的一些问题。

1.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方式

第一阶段(3月份以前),课堂教学主要以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单元知识为目的,讲述课、问答课、练习课上使用较多。第二阶段(4至5月份),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为目的,此时应多采用练习课、测试课、讲评课。第三阶段(6月份至中考前),此阶段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分数的能力,因此讲评课在此阶段非常重要。临考前几天自习课也有必要安排一些,让学生把课本浏览一遍,回归课本,调整状态。

2.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复习

中考复习说白了就是把课本知识“读薄”然后又把它“读厚”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根据近年来的备考,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个工作,就是要把《考试说明》里的范围做一下归纳,这样好在学生的心中有个总的印象,即把课本“读薄”。如今年贺州市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里,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5本历史课本共38课的内容,其中《中国古代史》为5课,《中国近代史》为9课,《中国现代史》为10课,而《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都是7课。再结合《课程标准》,今年中考所涉及的考点为60个,其中《中国古代史》5个,《中国近代史》14个,《中国现代史》15个,而《世界近代史》15个,《世界现代史》11个。通过这样疏理,就可在学生中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要在38课书60个知识点里考取50分。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个安排复习进度,逐一突破各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3.要以近年来中考试题为范本,全面把握中考试题特点和答题技巧

贺州市自2005年开始把历史学科列为中考科目,命题的原则多年来基本保持一致,命题的方式和难易程度变化不大,这就给备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近年来,我对中考试题的使用一般都是采取如下方式,效果不错。即在复习前把上一年度的中考试题印发下来给学生测试,让学生一开始复习即可了解中考试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好比是揭开中考的神秘面纱。学生做题以后,又可知识自己就算不复习也可得不少的分数,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不足分数复习补足即可,从而减轻了学生对复习的畏惧心理。教师要带学生认真分析答案书写的规范,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4.要以课本为原型,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很多教师特别重视去组织一些复习资料,诸如“知识要点”“分类知识”等,然后把资料印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按复习资料去背、去写。刚开始时确实能起到较快提高考试成绩的效果,可到了复习后期,成绩就很难提高。学生做题时,经常会出现张冠李戴或丢三落四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对课本知识的把握不牢。为什么这样说呢?课本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的范本,是第一印象。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其实并不单是这样。因为课本有图、有色彩、有思考题,这些在人的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是复习资料和试卷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复习时绝对不能丢开课本。

5.要合理分配讲授、练习、阅读、思考的时间,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学习金字塔”,我们知道,不同方式对人的大脑皮层的刺激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从中所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效率也不同。如从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来看,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注意力的保持时间。这好比吃菜,一餐就只有一样的菜,就算是再美味的佳肴,吃多两口也没有胃口了。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复习课,一堂课上都应有教师的引导讲授,学生的动手练习、自主阅读和思考互动,而且还应在时间的分配和方式的选择先后上多加考虑。这样,才能使40分钟的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效率。

6.要重视寻找当节复习内容与相关旧知的联系,关注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遗忘规律

第4篇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自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教育领域开始大行其道。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引入国内,经过不断传播和发展,如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成为指导当前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理念,引导着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反思性教学,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优化历史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反思梳理历史知识。科学建构知识结构

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以中国历史为主,记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史实,具有清晰的时间脉络和鲜明的历史性。也为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首先需要掌握这些历史史实,完成大脑中历史知识结构的构建。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历史材料。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梳理历史知识脉络,可以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在学习有关“”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一上课就引导学生一起反思学过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回忆从开始到爆发的整个历史阶段当中,发生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回顾所学的内容,由运动,到,最后到维新变化,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代表着农民、守旧派和维新派所主导的社会革命,促使学生理清了我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实,形成了比较清晰和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并且学生在反思已学的历史知识时,也对于爆发的社会原因形成了初步的认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不断完善头脑中的历史知识结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不足。及时解决学习问题

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都认为,人无完人,课堂教学也没有完美的。即使老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师生的配合也十分默契,也必然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只有及时地反思教学中的缺憾,发现不完美的地方,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老师通过认真的反思历史教学活动,包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回顾师生的表现。主动发现缺点和问题,有效进行改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如,在学习有关“”一部分内容时,由于部分学生看过的电视剧,通过对剧情的了解,很多学生认为已经掌握了这些历史知识,对于这一节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反思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开始自主的学习。“同学们,很多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影视剧中的内容与历史教材上所描述的情况是否一致呢?历史教材上是尊重历史史实的,大家可以认真阅读对照比较一下。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呢?”通过老师这样的引导,学生们也就产生了好奇心。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思维也调动起来了。

三、借助反思练学生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传统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初中历史的学习效果。在新形势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效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如:在组织教学“”一部分内容时,老师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活动接近尾声时,老师运用反思的方法,师生一起回顾原来学习的相关历史知识,尝试着分析爆发的真正原因,提示学生重点抓住我国近代史上重大革命事件进行分析。学生们在积极的回忆思考中,对于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学会了从社会背景中寻找各类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思维模式,最后在自主独立思考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之,反思可以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是大有裨益的。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反思性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效应对,创新历史教学方法,高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训练学生的历史学习技巧,培养思维能力,从而优化历史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第5篇

摘 要:由于初高中历史教材及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心理的差异,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脱节问题,给高一历史教学造成不便。本文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的研究做了初步阐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高一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历史课程;初高中学生;历史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简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较初中课标内容丰富

初中历史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部分内容,在每部分内容中基本按年代顺序分专题内容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课程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既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又避免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引领学生在比初中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历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4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不足之处在于,以“模块――专题”、中外史混编为体系结构的新课标,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概念内在逻辑关系,容易造成时间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新旧知识联系不紧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并且和以通史状态出现的高考有差距。

2.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强调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古代史的要求:“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注重对历史能力、历史规律等史学方法的考查,并且拓宽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现代文明社会的现代公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还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二、初、高中学生的比较

1.初、高中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思维差异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初二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初步完成。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有转型就有阵痛,其具体表现为很多同学上历史课跟不上节奏,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历史失去信心。

2.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通过对我们县城几所高中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一学生中对历史课很感兴趣的有12.7%,比较感兴趣的27.3%,一般态度54.5%,不感兴趣的5.5%。初中历史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掌握历史知识类型方面,喜欢死记硬背的占10.9%,灵活运用的占25.6%,开放性的占54.6%,不知道的占8.9%。

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历史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上,高一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转变,38.1%的学生不喜欢探讨历史问题;42.9%的学生不善于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42.8%的学生没有独立学习历史的习惯;38%的学生不能迅速掌握历史学习材料的核心问题。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研究方式初探

1.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为顺利实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必须有一本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整合不同模块、不同专题或同一专题的不同课文;不同模块的历史知识;不同版本的教材等资源,通过比较、整合,节省时间,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一套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2.认真研究学情,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现状,高中教学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这既是对初中的“补课”,也是高中专题史学习的必备通史基础。

3.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不仅要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初中历史教学。从自身做起,加强与初中历史教师的联系,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理念引领上的差异,增长智慧,丰富自己;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我们应寻找机会与之进行交流,认真吸取经验和教训。

4.做好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做最好的复习方法。那么,开卷考试的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学历史,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1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般地,应拟定三轮复习计划:(1)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以课本为纲,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加强落实,在检测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知识疑点,对知识的把握达到“准、全、牢、熟”。(2)抓重点、难点,搞专题,提能力。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 本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打破教材体系,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由点到线、到面,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再次巩固。注重扶优补差,设法缩小差距。 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层、个别补漏。充分利用手边资料加以练习。每月进行全级统一的月考,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公榜表扬,重视宣传工作。(3)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做好考前辅导。练习各种题型,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选典型题练习。从考前心理、答题技巧上加以指导

2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怎样夯实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从整体着眼”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整册书。具体的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些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从局部入手”就是要从微观上掌握每个知识点。具体办法就是详读每篇课文。要注意每课有哪些子目,每个子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各子目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文字资料、表格和注解。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哪些历史信息。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加强识记训练,背书要做到“放大”,有针对性地背。“抓小”就是要背课本上清楚标明的或者是隐含的第一、最、转折点等零散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要背有明显特征的小知识点;“放大”就是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背大段的课本上的内容,至于其它资料上大段的内容,也没必要去背,但要记住大段内容的标题,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知道到何处去找就行了。

3找考点,明要求,重学法

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另外,还要弄清考试的基本要求,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历史中考,我研读了近两年同时期的历史试卷,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笔者在研究的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其有如下几个特点:难易适中,虽然是开卷考试,但如果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查找资料也难;综合性强,侧重同类知识的归类比较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整理;突出重点问题,对于重点问题的出题频率和角度频繁出现。所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将知识教深教透,很多内容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想到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第7篇

初中《世界历史》是初中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因中考在即,应考的压力下使得初一、初二《中国历史》有声有色的课改到了初三《世界历史》时就已偃旗息鼓、冷冷清清,形成目前“初一初二轰轰烈烈搞课改,初三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尴尬局面。其实,新课程改革与中考应试并不矛盾,新课改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而目前的中考改革也已表现出突出能力的导向。因此,二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如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更深一步推进产生积极作用。

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习体会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特别是对新课改中初中《世界历史》的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考方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调整和整合,但要保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缩编和简化,去掉了一部分初中学生不太好懂的繁难、晦涩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辅的直观的图文资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因为《世界历史》是初三的课程,迫于中考的压力,必须提前结束新课、尽早进入复习,因此《世界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又必须向中考紧密靠拢。但大多数学校教师却又因此而急功近利———中考考的内容就学,中考不考的内容就干脆删掉,背离了新课改的科学的学习精神,也破坏了世界历史的完整性,是不可取的。

世界古代史部分是非中考内容,但如果跳过不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易理解,不利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且学生刚刚由中国历史转到世界历史,视野骤然开阔,既有些茫然也有些好奇,而带有很多神奇色彩的世界古代文明会成为吸引和引导他们进入世界历史学习的好工具,不应错过。因此,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将世界古代史部分整理成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以海洋为中心的欧洲古代文明”和“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三个专题,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金字塔之谜”等问题提前布置搜集资料,利用暑假补课时三节大课(1.5小时)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学习,既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了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初步有了世界、人类历史的意识,加深了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对“亚非古代文明与欧洲古代文明对比”、“欧洲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等较深层次问题的初步讨论,使学生对“把黑暗的欧洲变成为世界近代文明中心”的资本主义产生浓厚兴趣,为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世界近现代史的调整幅度较小,尽量不破坏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以利于学生架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原则。

二、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替学生“咀嚼”的做法,注重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这也是让学生真正适应选拔性、能力型中考考试的根本解决办法。

1、增强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和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我的课堂上一直较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是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它认为: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学生对自身经验世界的组织,但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需要合作学习分享他人经验。

由最初的不太重要的、难度不大的内容放开,到后来几乎节节内容都能合作讨论完成;由老师布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到“自己阅读,初步感悟”———“讨论,明确知识要点”,“应对老师必答、抢答式问题,明确重点”———“学生提问,老师或学生作答,化解难点”,几乎形成“自动化”学习程序。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积极性也非常高。即使不提前布置,很多同学都能提前预习,并查找课外资料以作补充。比如,在学习《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自然科学革命》一课内容前,我只是布置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抽签决定)介绍,形式不限。没想到同学们准备的非常认真、充分,不仅从广度上概括了教材中内容,又用翔实的补充资料作了深度上的拓展———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影响,居里夫人成功的启示等,有一个小组竟然用小品的形式形象的反映了生物进化论前后人们思想认识的不同和微生物学创立前后战场上救助伤员措施的变化,整节课的效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料。

其实,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2、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

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和按历史发展规律学习的方法外,还从另外几方面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

(1)让学生尝试自己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由个体主动建构,而非消极接受。当然,前提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这除了要求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外,也需要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多种的知识结构形式,如表明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箭头式”:表现包含关系的“括号式”、“树突式”,表明对比关系的“图表式”等等。开始放开时,我也有些担心,害怕学生做不了反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放手让学生去做了之后,我发现担心有点多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都能在最初模仿老师的方式上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创新,逐渐的有些同学的知识结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类似于电脑程序式的、框架式的等等,而且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这种方式也会暴露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个同学都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逐步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尝到了甜头,便由开始时的被动的完成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性学习,只要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或复习,很多学生便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写、画起来。

(2)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学结、反思的习惯。

自我调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上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是能够达成自主、自助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

我在课堂开放、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老师分析结合自己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和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结和计划,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我经常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例子,为学生介绍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及一些记忆技巧,如笔记生成技术、联想、谐音的方法等。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学生介绍的“口袋小笔记”的方法(将一些知识要点摘录于小纸片或小本子,放在口袋中,随时可看上几眼),方便实用,被学生们竞相效仿。

三、世界历史教学中,尤其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

1、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中国历史一样,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其清晰的线索、脉络,明确了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和因果等关系,也就准确牵起了世界历史纵向的发展脉络。

2、不同地域的横向联系。尽管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有共性的,但各国、各地历史还是都有自己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经常进行历史知识的横向对比联系,有利于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有利于强化对发展共性的认识。

3、与现实的联系。增强现实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考改革的方向之一,如2003年中考历史题中就有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革命影响的题目。在世界历史学习中,我尤其注重引发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因为世界近现代史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等人们关心、熟悉的现实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也常有这类“现实中的历史问题”。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可以在世界历史学习中找到答案;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又能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第8篇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要改些什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书则提出,新课程改革要构建新学生观、新教师观、新学习观、新师生观、新课程观、新教学观、新评价观。这些说明要做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带来观念的变化: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对教材观念的变化以及对学生观念的变化。

二、第一次设计: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前提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学影响非常大,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没有教学方式的改变。以笔者教学《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这一课为例。刚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脑海中没有新教材的理念,仅凭着老教材的上课模式和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式,对新教材进行了如下设计。

第一次设计

一、“师夷长技”

1.“师夷长技”的提出

(1)两个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②魏源与《》

(2)“师夷长技”的原因

2.“师夷长技”的实践――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为什么要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实行的目的

(4)与林则徐、魏源的关系

(5)实行的结果

二、维新变法思想

辩论:要不要维新变法

正方:要维新变法

反方:不要维新变法

(1)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2)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的区别

(3)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4)维新思想的影响

第一次课下来同组的教师就提出了几个问题:“新课程的理念是什么?”“本节课有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观念的变化?从哪些方面体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观念变化?”这几个问题抛出来,笔者一下子就懵了。因为设计本课的时候笔者更多考虑对教材如何处理,教学如何围绕着本课的核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的三个内容,即背景、过程、影响,引导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辩论。因此自认课堂设计还不错,以为这就是课程改革。一直都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为了教而教,围绕着教材教,学生跟着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想到这样设计给同事的印象是笔者的教学观念没有变化。

于是笔者开始思考: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变化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变化,其次要求对教材观念及对学生观念的变化。教学观念变化的基本要求是做到以学定教,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打破原有的教师满堂灌、学生闷头记的教学现象。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学会在课堂中留白,让师生的思想得到碰撞,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带着这一认识笔者再次进行课程设计。

三、第二次设计: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不容易

第二次设计

一、“开眼看世界”

1.原因

2.代表人物

3.影响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提出的背景

2.实践――

3.影响

三、维新变法思想

1.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2.实践――维新变法运动

3.影响

这次设计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理念,所以上课时自我感觉不错,但是同事听完课后认为“和第一次设计相比可以看出教师思想观念已经有意识地转变,但是对教材观念、对学生评价观念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两次教学设计并没有多大区别”。经过自己仔细对比、分析两次教学设计,才发现表面上看两次设计是不同的,但从深层次分析就发现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变化。从对学生的评价看,两次的教学模式都习惯于以背景、过程、影响这三方面进行设计、授课,侧重点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评价和认识依然停留于知识点的掌握与否,忽略了学生心理和思想的成长。从教师对教材的观念看,在教材的处理上两次授课都侧重于如何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思想史的特点没有体现,教学的设计严谨有余,而让师生思想的碰撞留白不足。

两次教学设计都沿袭旧教材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新教材的理念!这时笔者才意识到原有的教学习惯影响有多大,要上好新教材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而要改变教学习惯还要对新旧教材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于是把新教材的教学大纲和课本阅读了一遍,体会新旧教材的区别:旧教材是以通史的形式编写高中课本,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脉络比较清楚,它给学生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对专题史不太重视,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侧重于对知识前后联系的分析。旧教材反映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做,能背书就可以把历史学好。而新教材把初中的教学纳入了高中教学的视野,高中的课程不再是初中课程的重复,而是在初中的基础上以专题史的形式编写教材。要把高中的历史学好,得有初中的通史知识,否则很难弄清历史发生的前因后果和相互间的联系。因此反映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侧重点不在于是否能抓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而在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收获些什么;反映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关注的重点所在。

找出新旧教材的区别后,要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还需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于是笔者又找来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郑大华、彭平一的《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刘大椿、吴向红的《科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罗怡明的《康有为君主思想研究:康有为君主思想的演变及探析》等一些书籍、文章来阅读,通过阅读、查找相关的书籍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知识的积累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使教学达到举重若轻。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才有了第三次的教学设计。

四、第三次设计:教学理念的改变带来授课方式的转变

第三次设计

一、两面的林则徐

1.我们熟悉的林则徐

2.你不知道的林则徐

二、不一样的李鸿章

1.先进的李鸿章

2.彷徨的李鸿章

3.传统的李鸿章

三、变法的康有为

1.强烈救世的康有为

2.无奈的康有为

第三次设计才真正把握本节课要从哪些方面体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观念变化。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要以学定教,所以笔者决定把本节课的第一大亮点放在以人物为导向讲述中国近代思想史。对教材处理的变化,不再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通过史料的补充丰富教材的内容,所以本节课的第二大亮点放在以史料的比较推动教学发展。对学生评价的变化,不再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在于拓宽视野,培养思想情操,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中就借助以人物为导向讲述中国近代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这样在反复的思考与修订才最终形成完整的思路。

第三次设计的第一大亮点在于以人物为导向讲述中国近代思想史,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看,要把思想史的内容上得既有深度学生又爱听有一定的难度。思想文化的内容不能讲得太抽象,否则学生不好理解,而且容易上成政治理论课。在寻找本节课有什么亮点的过程中,笔者想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给15岁的孩子讲述哲学的方法是:让一个个历史名人重新站起来,让他们来讲述自己的思想,让站在历史这一端的我们和站在历史那一端的他们跨越时空界限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烈感受思想巨变的沧海桑田。

教学理念的根本改变,带来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笔者最后决定选取三个历史名人,引领学生感受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第一个林则徐,选他而不选魏源,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的两面性深刻反映了在西方文明大举进攻的时候,即使如他这样的先进人物、民族英雄,也认识不到当时中国不改革就没有活路的状况。第二个李鸿章,他是的代表性人物,是在“师夷长技”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主要通过他在中的彷徨,反映新思想到来时社会存在的强大阻力和国家面临的艰难局面。第三个康有为,他是维新变法的代表,用他来说明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学西方已不仅是朝廷的官员,还扩大到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通过康有为变法前后思想的变化,说明当时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学技术的同时要变革旧的制度,同时也突出以他为代表的社会先进思想,还不可避免地刻有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用三个历史名人带领学生体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中国思想的近代化是如何蹒跚前行的。

五、总结

教学理念的变化带来对教材处理和对学生评价观念的变化,这体现在本节课的第二大亮点――用史料比较推动教学。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认为,知识与能力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也进一步印证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第一,选什么样的史料?使用这些史料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本课是思想史,要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进行思想交流,教学中要让学生倾听历史人物的声音,触摸他们的思想,所以设计时应首选第一手史料(历史人物的原话或文章),能反映近代东西方的碰撞中,历史人物如何看待西方的思想主张。其次是后人评价的史料,这一类史料(有些是资料)的选取是为了立体展现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名人,培养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第二,如何把史料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本课讲述的是、第二次、中国战败后,社会思想文化受到的巨大冲击,夹在新与旧、东方与西方剧烈冲击下的历史人物,他们是矛盾与彷徨的,课程设计意图是通过三个历史人物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的矛盾与彷徨,突出在近代东西方的碰撞中,中国是如何艰难地向近代化社会迈进的,所以围绕着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分别设计的几个大小标题,既是为了突出历史人物在东西方碰撞中内心的矛盾,更是为了把史料与教学内容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整合。当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的评价就不再受原有的教学习惯的影响,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几经修改最终成稿,多次试讲反复修订才形成最后教案,在这个过程中,才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给自己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冲击,才知道所谓思想观念的改变既要包含自身教学理念的变化,也要包含对教材观念的变化,更要包含对学生评价观念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新教材的理念: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96-02

1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课的依据

思维导图运用于历史课堂的理论依据 历史教学引入思维导图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建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自主学习。依据格式塔理论,一般大众在审美观上形成一种统一的认知,即需要做到整体美和和谐美。简而言之,就是映入眼帘的物体形象必须首先是以一个较为完整、统一的事物形象出现,然后方可被分为若干部分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只有首先看到作为构图的统一整体,之后才能够发现构成图像本身的各个部分,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而认知心理学则这样认为追根溯源,知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概念和概念内涵之间构成的各种联系,只能通过这些促成的内部的复杂联系来一步一步地认识世界、探索未知。其中思维导图能够冲破知识分类的领域,以元认知的形式来应用到学习中,将传统的授受教学转化为自主探索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实需要――应对历史教学改革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历史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阅读技能,能够灵活选择学习方法来获取所需的历史信息资料;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分析和利用,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类比、归纳等认知活动的练习,积极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养成利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的素质。因此,从最终落脚点来看,历史教学并不是以让学生熟记那些发生的历史事实,而是应该借助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积累自身的历史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归纳出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方向和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生。高中阶段是锻炼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关键时刻,因此,怎样在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成为历史教师的重大任务。

符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大趋势 21世纪初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深层挖掘内在的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大量应用信息技术科学,是适应当今历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的大趋势,将信息技术融入历史学习中,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历史教学传统方式的必然选择。

历史复习课的特征 复习课作为一种巩固学生习得的知识的课程类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养成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课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很熟悉[1],在头脑中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往往比较琐碎和散乱、不成系统,学生记忆起来较为困难。这些已经习得的知识并不能真正化为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更加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希望通过复习课在最近的时间段内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来弥补缺漏。

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和掌握近代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熟识事件中的人物及事情发生的背景、过程、意义及影响;②归纳总结旧民主主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以多种角度来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②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③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培养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②思考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③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危机意识和强国的崇高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目标激励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制作思维导图的专业软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在展开新课之前,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一些优美、简洁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并对作品作出评价,说出自己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教师激起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激励他们制作历史知识的思维导图。

2)收集、整理信息。在处理信息的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回顾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时期的重要知识点、时间定位,有顺序地进行梳理,让学生知晓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内容;同时,教师给学生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网站地址链接,让学生在课下能够通过网络资源进一步充实历史信息和知识。

3)分小组讨论,协力制作思维导图。最终各个小组依据已经整理完善的历史信息,有序组织讨论和交流,探索制作出思维导图。教师需要给出些许提示,帮助学生对要学习的主题知识板块划分成两大部分进行绘制,为别为“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小组内人员分工负责不同的部分,再进行分工任务的交换。这样有利于思维的发散,补充遗漏的内容,使绘制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为遇到技术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4)学生作品展示。教师提前申请360云盘,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将作品提交到云盘中教师指定的位置,其他学生和教师浏览各小组提交的作品。

5)总结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每个小组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正。

3 结语

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是贯彻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重大体现,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但是,思维导图要在教学中运用得当,还要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思维导图。因为只有教师习惯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全篇记笔记的方式,选择历史知识的关键信息进行记录,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记下教学内容。

2)在引导学生个人单独完成思维导图绘制的时候,可以先从学生较为熟练的知识着手进行练习,降低难度;教师主动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做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引导者。

3)思维导图的制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勤加练习、反复应用,逐渐熟悉如何制作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善于应用思维导图来授课,经常为学生提供与重点历史知识相联系的思维导图示例,给学生一个标准参考,让学生有方向和目标。■

第10篇

一、情感教学

1.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要用表情表现情感,感染学生,在教学中快乐、充满激情,这样才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获取新信息,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

2.由景入情。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讲授中国古代史讲“四大发明”时,学生满怀自豪之情;讲中国近代史“”时,学生义愤填膺。

3.以学生的主观情感理解历史。如讲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烽烟》时,为了让学生牢记《》内容,我这样做:让学生充当一回侵略者英国,那么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个条约应该这样签署,大家争论不休,最后我总结大家的争论焦点,使之规范化。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由历史的接收者变为“改变历史的人”,无形中好像历史条约是他们签订的。

情感教学就是投入感情的教学,以教至学,以情至教。总之,在历史教师中应着重理解课改的本质,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并运用到教学中。

二、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一堂课是否成功,课堂的导入是关键。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驱使学生主动学习。以精彩的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持久的学习兴趣成为历史学习的原动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例如在讲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课《为民族独立而战》时,以展示美国国旗的方式导入新课。由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讨论探讨:“美国国旗由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组成,13代表什么?50个星代表什么?红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师最后总结并指出:“13代表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一个星代表一个州,50个星代表现在美国的50个州;蓝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气。”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就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呢?华盛顿又是怎样的历史人物?又如讲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时,我采用2008年北京开幕式的部分场景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科技文化的绚丽多彩,大气磅礴,并把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传统儒学文化串联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走进历史,感知现实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让学生体验历史,才能使学生理解历史。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回归现实、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知和体验历史。

1.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初中历史课堂必须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引入课堂中,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如讲述“丝绸之路”时,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吃的石榴、葡萄、胡萝卜等蔬果都是由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内地的,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2.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命历程。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与历史知识的互动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如讲述《》时,引导学生观看影片,并谈观后感,使学生进一步成长。

3.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把历史知识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领域,让学生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效地反馈,从感性体验上升为精神的升华。

四、创设历史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1.妙问激境。教师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方向、角度提出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适当的问题,从而吸引学生走进问题情境中。如讲授北师大版八上《的烽烟》的结果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查办,中国能取得的胜利吗?”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

2.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历史情境。在教学中用生动形象、充满浓厚感彩的语言描述历史人物、战争场面、事情经过、故事情节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获得真切的历史感。如讲南宋初岳飞抗金的“郾城大捷”,岳飞命令岳云为作战先锋,并对他说:“不胜,先斩汝!”生动地表现出岳飞的抗金和夺取这场决定性战役胜利的决心,而且把这次战役的严重性、艰巨性都表现出来。

3.播放音乐,渲染历史情境。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都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具有时代的气息,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可播放歌曲。如讲授“”这一节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要求学生体会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歌曲的播放,学生深深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离乡背井的悲痛之情,使学生完全陷入这样的情景之中,然后学习。

第1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素养;生命价值

在新课标背景下,历史教师要立足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课堂为平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历史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史为鉴,通古贯今

历史一去不复返,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在历史课堂中,让学生从现实的角度,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评判历史,“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更好地展现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实现高中历史的育人功能,现实世界是历史的演化,是活化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现实的眼光审视历史,体验历史学科“通古今之变”无穷魅力,感受历史跳动的脉搏,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如《》的教学,用多媒体演示英军侵略中国领土的动态路线,展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图文并茂,形象逼真,全方位的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心理触觉,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影片段,把的经过直观的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电影《林则徐》中的人们受鸦片所害的镜头:人们吸食鸦片家破人亡,官兵吸食鸦片,丧失战斗力,使学生了解到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到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远离,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启迪现实,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融合

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从现实的角度解读历史,发挥知古鉴今的作用,历史教学要体现时代精神,倡导有生命的历史教育,透视历史问题的本质,例如,《近代中国的产生》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在当时的条件下,会把工厂开设在哪里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寻找问题答案,学生思维活跃,教师把学生的回答与教材内容比较,帮助学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在沿海地区投资设厂。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把历史学科与社会焦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获悉和读解信息的能力,实现历史教育价值。

三、用情感点燃生命火花,感悟历史人物的人性美

历史教育改革要回归人文教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培养人文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健全的人格,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历史是人性的科学,无论是秦始皇的非凡气度,还是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都体现出人类的本性,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认识自己、自然和社会,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历史人物高尚的情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格,进而形成强烈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例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感受英雄烈士的民族气概,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超越自我的故事,历史人物用不同方式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历史教师要挖掘合适的材料,巧妙展开课堂教学,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航路的开辟》的教学,课堂教学结束时,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探险精神,教师总结一段话,巧妙地完成学生的情感升华,“在当时航海技术很低的情况下,哥伦布历尽千难万险,四次航海到达美洲,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同行船员的动摇,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哥伦布的自信和勇气,面对困难不放弃的执著,正是他完成这一环球航行壮举的原动力,哥伦布的坚强意志、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总结性的陈述,恰到好处地激励了学生的意志,促使情感目标的达成。

总之,面对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师要明确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时代脉搏,探索科学合理的历史教学方法,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历史教学要提高对“史论结合”的认识

1.要正确理解史与论的相互关系,这是解决好史论结合问题的前提。“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可见,对史料的研究也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历史教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2.要提高对史论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史论结合”,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如何,反映了对教学大纲的贯彻程度,实际上也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对考试而言,既然考试说明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对史论结合问题落实的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在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拓宽、挖掘教材内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落实能力培养。

二、历史教学要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做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

“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的原因,要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的原因,要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

中国人民的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而且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

“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会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这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了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如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危机。

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是用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经过正确的评估、总结,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历史。

三、历史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史论有机结合

重史轻论,理论分析不到位,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剖析教材的具体内容,采取科学可行的教法对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教育,强化史论结合的教学。

1.在宏观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分析,使史论有机结合,且以理论统率教学。如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系统的教学应贯穿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社会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进步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在它们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曾经是很先进的社会制度,都曾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最根本的决定作用,阶级斗争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表现形式,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社会统一体中。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斗争,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源泉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著名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对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2.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样要注重理论分析,突出理论的统率作用。如对世界近代史上日本和俄国改革的教学,应以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去分析问题:近代日本和俄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自行宣布改革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且资本主义发展都比较迅速,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由于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强大的改革势力,没有经过像日本倒幕运动那样剧烈的社会动荡以对封建顽固势力形成足够的冲击,因而改革中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显然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系统和全面,从而决定了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日本那么快。上述分析虽然没有出现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之类的字眼,但思维过程显然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就使学生对两次改革的本质有所认识,而且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历史教学要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再到史料中去的科学方法

史论脱节,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有关题目作答时既有史也有论,尤其对中学生而言,结合政治学科背背理论条文是没有多大困难的。但是,学生对某些理论条文往往是死记硬背,而对其精神实质不甚了解。在答题中,真正需要这些理论时,他们往往只能从做题的操作方法上加以利用,而不是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使用,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有关题目的答案中,史与论往往是“骨肉分离”,而不是“水融”。

1.从史料中来,即向学生展示某些理论观点从史料中得出的过程。任何理论体系,往往只是体现了一种认识的结果,并没有展示出这种结果得出的思维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只是把这种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不能把的理论和方法仅仅当作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可见,理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的教学方法,正是这一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尽量挖掘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结合对史实的讲述有意识地阐发这些理论内容。

2.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去正确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作为加强“史论结合”教学的方法,到史料中去突出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提高能力,就要实践,因为知识可以传授,但能力却必须通过训练去获得,即必须让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反复操作。讲课过程中,教师在涉及某一理论观点的时候,要让学生尽量多地举出史实例证,学会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