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时间:2022-11-28 02:5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扁鹊见蔡桓公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第1篇

扁鹊见蔡桓公》应该是各位读友非常熟悉的文章吧?文章想阐明的道理是: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可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而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是,蔡桓公的死只怪他本人吗?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并未进一步解释病因,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当时蔡桓公也没有痛苦之感,他凭什么相信扁鹊?又怎么能随意相信呢?

其次,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转身就跑。他没有当面向蔡桓公解释病状,更没有尽力想办法说服桓公,只和仆人简单地说了几句,这是他疏忽了,还是胆小怕事呢?

最后,蔡桓公病入膏肓,而扁鹊逃出秦国。此举虽然可以理解,但在我看来,未免有负于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逃走,是医生的本分吗?就算蔡桓公的病不能治愈,他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医治,哪怕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拿今天的医院来说,任何一个医生都应当尽力挽救绝症患者的生命,而绝对没有未治先逃的道理的。

341000江西省赣县第二中学初三(6)班 指导老师封义珑

令人担心的“愤青” 张云帆

假期里偶读一本书,名曰《愤青时代》,书的文笔好坏、情节精彩与否另当别论,书中讲述的几个故事却让我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好脾气,着实地愤怒了一回。

“愤青”,据我所知就是“愤怒青年”的意思。我今年16岁,按年龄应该达到了青年的标准。我景仰鲁迅先生,也乐意去做个“愤青”。我认为人既然活着,就应该像大侠郭靖那样去竭尽一生地“为国为民”,做一个有益国家的人,对目光所及的形形的丑与恶,也应该敢于“横眉冷对”,哪怕招致“千夫所指”。但是有些“愤青”我无法理解。

《愤》封皮上的宣传语写着“韩寒出道的年龄+周星驰的无厘头大话+王小波的人文关怀”,通读之后却感到,无厘头的大话是不少,摆得上台面的人文关怀却少见得很,譬如“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我们黑道就算是第二光辉的职业了……”如此调侃,我不能接受。真正的幽默绝不是美丑不辨、是非混淆。

《愤》书开篇之作《宠儿》中,主人公从小便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另类角色,从技校毕业后更变成一个终日靠收取“保护费”为生的混混,整篇小说中对黑道的描写刻画无不淋漓尽致。如果说《宠儿》触犯的尚是文坛“治安管理条例”的话,第二篇《RPG杨家将》借一个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之口,将以杨六郎为代表的杨家忠烈贬低为欺行霸市的东京一霸,第三篇《乱世岳飞》将“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刻画成郓州的黑道老大,就实在该以“叛国罪”论处了。

回想起一两年前,上《纪念白求恩》一课,老师发起课堂讨论时,有的同学说:“白求恩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他的本职是一名医生,就算日本兵负了伤,他也一样会去救死扶伤的。”如此淡漠的是非观,实在令人震惊!我忍不住想问他:“今后你要是当了医生,哪天外敌入侵,你也帮敌人‘救死扶伤’吗?”但愿我对如此“愤青”的担心不是瞎操心。

030000山西省太原市三十四中初三(104)班

假如没有唐僧

缪佳

闲来无事,翻看《西游记》解闷,翻着翻着,脑海里突然出现个怪想法――假如没有唐僧,会怎样呢?

《西游记》整整一百回,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取经。这么简单的事,竟弄得曲曲折折,受尽九九八十一难,历时14年,取回的还是一部“残经”。

其实,孙悟空一个跟头能飞到雷音寺,八戒、沙僧虽然笨了点,也能腾云驾雾。若派他们去,即可速去速回。可是,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偏要成立个取经班子,跋山涉水的,多麻烦。

唐僧这人,有没有本事,我们且不管。可他不辨美丑,不分人妖。你打了真妖,不但无功,反而有罪,他念起紧箍咒,疼得你死去活来;翻脸不认人,把你赶回老家去……假如没有唐僧,可以省去多少烦恼,减去多少曲折,节省多少金子般珍贵的时间?不过也怨不得唐僧,他就这水平,没办法。主要责任恐怕在如来佛和观音菩萨身上,是他们用人不当。

我觉得,倒不如放手让孙悟空去取经,快去快回,将经文交给唐僧,由他翻译。这样一则免得唐僧碍手碍脚,耽误旁人的功夫;二则也发挥了唐僧的特长和优势。生活中如果少一点“唐僧”,我觉得蛮好。

410300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星河文学社24班指导老师李春华

阿木老叔:左手读书,右手写字。两件事情相辅相成,心灵会成长得更快更好。不仅是读书,看了电影电视、听了音乐后有什么心得感想,你都可以写来和读友们交流。

第2篇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第3篇

一、判断句式

文言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判断

此为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其中“……者也”中“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也”是语气词,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副词“乃、则、即、皆、固、诚”和判断词“为、是、非”等表判断

其中,“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为指示代词,而非判断词,应特别注意;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的判断句是判断否定句。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3.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由名词对名词进行判断。例如:

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这些特例有:①用判断句表比喻,如:夫鲁,齐之唇也(《左传》);②用判断句表因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用判断句表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二、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例如:

①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②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荀子《劝学》)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也跟在现代汉语里一样,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强调宾语,也将其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句中常出现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摇(司马迁《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地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一言以蔽之”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一般必须有否定词如“不、未、毋、无、莫、弗”等。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值得注意的是,“相”表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时,即使不是否定句,也要放在动词前面。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同样,“见”表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也要前置,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见谅”等。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来加强语气,无其他实际意义。(也有人认为“之”“是”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命是从、唯利是图。

(二)主谓倒装

1.表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介词(于、乎、以)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荀子《劝学》)

③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意思。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包括承前省(承前面的主语省略)、蒙后省(呼应下文省略)、对话省(在对话中省略)和自述省。例如:

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②(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④(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2.省略谓语

在特定情况下,谓语也可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省略宾语

省略宾语分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两种情况。例如:

①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机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司马迁《鸿门宴》)

4.省略兼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代蔺相如)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于”“以”

①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苏轼《石钟山记》)

②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五、疑问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一般借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的帮助而发出疑问,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疑问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等)的

①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用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诸、邪等)的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②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3.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用

①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又安敢毒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不用

①然天子读书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②倘汝有灵,可能告我?(袁枚《祭妹文》)

5.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分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见”“见……于……”表被动

在动词前加“见”字表被动,有时动词后面再加上“于”字,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与“见”表被动的形式很相近的,诸如“见谅”“见教”等句式中的“见”,是指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不表被动。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为”读wèi,介词,在这里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①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被”表被动

直接采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意思一样,但是这种情况在古文中比较少见。例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其实就表被动。例如:

①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②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七、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或实词配合,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又叫凝固结构)。固定句式一般具有稳定的整体意义,翻译时不宜拆开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四种:

1.表陈述或判断的句式有:所以(……的原因);有所(有什么……),无所(没有什么……);有以(有什么可用来),无以(没有什么可用来);之谓、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2.表委婉的句式有:得无……乎(耶、邪)(该不会……吧);无(毋)乃……乎(恐怕……吧)。

3.表反问或疑问的句式有:不亦……乎(不是……吗);何(安、奚、恶)……为、何以……为(还用……做什么);如(奈、若)……何(把……怎么样),何如、何若(怎么样);岂……哉(欤、乎、乎哉)(难道……吗);(其)庸……乎(难道……吗)。

第4篇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恐惧感

要想让初中学生学好古诗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原则、高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要具备高尚的文言修养、文言品行。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课文,对古诗文中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良好的展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古诗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鼓舞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如教学《三峡》一文时,我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知识设计导入新课《三峡》。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自然导入《岳阳楼记》。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用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是谁“病人膏育”?为什么“讳疾忌医”?又怎样“防微杜渐”?整堂课学生探索意识浓厚,积极发言、争相回答,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教学效果优秀,还温故知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引用故事情境,感染学生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爱听故事,愿意置身故事情境想问题。教师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又能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先回想、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遭遇,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生发学生的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四、改变教学手段,吟咏玩味古诗文

死记硬背不但不能让学生受到古诗文文化熏陶,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事与愿违,泯灭学生的灵性、兴趣;而吟咏玩味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愉悦的情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获取新知。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于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可见,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古诗文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古人云,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因此,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课文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蕴涵的精神魅力,让人物形象驻入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人格。

五、实现多样化、巧妙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奋点

第5篇

【关键词】 古诗文 积累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古诗文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高质量地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诗文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想取得成绩,必须要讲究方法。笔者以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自身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是对学生积极的榜样激励。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熏陶和感染。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因而,在教学之余,笔者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等古文作品,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更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

2. 温故知新让记忆更长久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笔者在教学时经常调动学生的积累,以旧知启新知,化难为易, 使学生易学乐学。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学生难以理解,笔者便提醒他们回忆《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之”的意义,学生便懂了,这儿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充当分句,不译”的意思,而且记得牢。

3. 授之以渔才能游刃有余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探索古文化的奥秘,才能真正让他们觉得积累古诗文是有趣的、是轻松地、是有用的。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用归纳法、表格法收集整理积累常用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注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教会学生借助语感和语境、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推断词义;教给学生先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再逐句直译或意译,理解大意的总的翻译方法;传授专有名词、修辞句、特殊句式等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结构、评点技巧、品味语言、赏析特色。在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充分动脑动手之后,老师再对疑难点进行点拨,把学生脑子里储存的知识点击出来,派上用场,让学生感到古诗文学习只要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并不难。

4. 让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有心理学家证明,人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已听到的20%,自已看到的30%,自已同时听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70%。这一结果说明,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在古诗文学习中,笔者经常制作或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色彩、声音、情感的神奇配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从画面上,从诵读者口中,从悠扬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古诗文的艺术魅力,从而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背诵效果也很好。可以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变换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古诗文。这两种背诵方式学生都比较喜欢。多媒体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习形式不再枯燥单一,事半功倍。

5. 适当延伸,加强积累

在学生有一定积累量的基础上,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笔者常由一首诗延伸到与其主题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同一诗歌流派的、或同一诗人的其他诗作,这样的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积累。如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调动学生吟诵其他咏月名句;学习《鸟》专题,鼓励学生比较三首咏鸟诗的异同,赏析各自的特色,查找更多优秀的吟咏鸟类及其他动物类的作品。

6.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另外,学生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常把灵活秀美的古诗文,像于漪那样引用或活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文章增色添彩,文采斐然,令笔者倍感欣慰。古诗文还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载体。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为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文贵自得这种境界,笔者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把这篇文言文用现代汉语改写成散文。这样,学生既能深入领会古诗文的内涵,又锻炼了文笔。

7. 竞赛中才见出真功夫

合理的竞争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引领学生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开展竞赛活动非常重要。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既可以提供展示平台,促使学生发挥特长,尽显风采,又利于激发成就动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曾多次开展古诗文朗诵活动、古诗文对抗赛、古诗文擂台赛、古诗文名句默写竞赛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展现了古诗文积累功底,更增强了积累的信心。

当然,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是,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才能对古诗文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古诗文,积累古诗文,在古文化的浸润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化功底,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