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04:4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化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化学专业英语的特点
化学专业英语用科技英语展现专业的化学及化工知识,它与大学英语有显著的差异,也有别于化学专业课程。尽管它所使用的语法都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在化学专业课中也曾出现过,但是化学专业英语的读写难度远超大学英语,其涵盖的知识面也比任何一门化学专业课大得多。这主要归因于该课程的几个特点,首先,化学专业英语包含大量的专业词汇,大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之前基本不会接触到这些词汇,因而对专业词汇感到生疏;其次,与日常使用的英语相比,科技论文的时态和语态比较特殊,经常使用被动语态以及祈使句等,学生对此类论文的阅读和理解比较吃力;再次,科技论文为了能够准确和严密地表述事实,经常使用学生难懂的长句,这些句子包含若干个修饰和限定成分;最后,该课程的知识面广,涵盖了化学的所有分支学科,这是任何一门化学专业课都不具备的特点。
二、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体制导致应试教育在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对于化学专业课程,学生知道其学分较多,考试难度大,所以会花大力气学习。对于公共英语课程,学生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TOEFL、GRE考试,也会集中精力学习。而对于化学专业英语,部分学生认为其仅仅是选修课程,没有任何考试的压力,学习目的就不明确。化学专业英语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传统问题。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学,课堂上主要讲授专业词汇,如同英语教师给刚学英语的学生传授新单词;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化学专业英语的兴趣不高,学习方式也相对单一,主要任务就是记词汇,无法在实际学习和交流中将知识得以应用。总的来说,该课程客观上的难度以及学生主观上对选修课的不重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之后写出的英文摘要语法混乱,用词错误,意思与中文内容大相径庭,无法表达所要叙述的事实。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兴趣培养是任何一门课程学习的关键,也是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尽管化学专业英语是选修课程,而且难度大、枯燥无味。但是,如果能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知道该课程广泛的应用价值,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他们也一定会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能让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接触可以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以及化学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从而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专业英语包含很多的化学化工专业词汇、实验现象以及计算公式,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进行理解和总结,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陌生的词汇、繁琐的公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学生接受和掌握,会逐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消失。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大量有趣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信息,让学生在快速接受知识的同时培养对化学专业英语的兴趣,提升教学实践的效果。同时,经常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进行课堂交流,使学生接触到超出书本范围的知识,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料,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最终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了解更多的专业词汇、掌握构词规律和更丰富的化学知识,提升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化学专业英语的兴趣明显提升,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积极向教师提问,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笔者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巩固了教学效果。笔者发现,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快学会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所需的英文化学资料,阅读英文科技文献并理解文献所报道的专业知识,掌握英文摘要的写法并基本了解英文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此外,学生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用英语和同行交流化学化工专业知识,甚至可以做简单的英语学术报告。总的来说,只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能使信息技术在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刘东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多元化交流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6-0046-06
作者简介:朱红(1957-),女,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应用语言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主要从事语言文化和认同、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为加强在全球人才市场竞争的实力,各发达国家正努力促进本土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发展接轨,按照国际化标准培养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强以国际学生和学者为主体的学术和文化交流。为此,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教育部宣布到2020年,在中国的国际学生将达到50万人。庞大的留学生队伍将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CAFSA,2010)[2],并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然而,目前中国的国际学生教育主要还是依照对来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留学生的传统思维和管理办法,面对当前多元化多层次背景的学术研究型学生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很多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国际研究生学位教育,以中国首例教育研究方向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班过去四年的实践为例,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人才培养、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新思维下国际型人才培养教育等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人才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一直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1994年迪·威特·汉斯(De Wit Hans,1995)[3]等学者在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大学发展后的总结报告中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意识与本土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其中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学者和学生的国际间互动,以此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反思过去二十年中各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回顾整合过去二十年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理论以及批判性解释,Knight(2004:11)[4]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将国际跨文化和全球视野融入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以及实施中去的全面过程。
无论从何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之一就是缩小国际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5],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说,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提倡国际理解和世界团结和平的教育事业。20世纪70年代末,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教育走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现本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1983年国家提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自觉主动地向国际化迈进。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逐步对外开放、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经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找寻中国高等教育生命力的探求过程[6]。
在高等教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国外学习并获得国外的学位。阿特巴赫指出:“国际学生不只是填满大学座位”(Altbach 2004:2)[7],而是人类共同知识的积极分享和贡献者[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0)统计,2009年全球有将近3百万学生在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其中大多数是进行学位学习。吸引国外高水平师资和优秀学生的能力直接反映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THES-QS)将国际师资和国际学生的比例分别作为高校综合排名的重要权重指标之一,反映了国际化水平对高校综合实力的影响。国际学生在选择国外高校时,不仅考虑其教学科研水平和文化氛围,语言上的便利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韩国高丽大学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的一个举措就是大幅度地增加英文授课课程的比例。该校在2004~2006年间,将英文授课的课程比例从7%提高到32%,其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上的留学生单项指标排名从2005年的193名提升到2006年的并列99名[9]。
从我国留学生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占全球留学生市场的比例仍不高。2005年我国留学生约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0.6%,而同为非英语国家的法国、德国的这一比例都超过10%。200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推出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有6所大学进入前200名,然而其留学生比例单项指标排名却都在150名之外,远低于各校综合排名。同时,来华留学生中高层次学历生的比例较低,2006年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仅占33.7%,其中还包括60%的汉语生。相比之下,日本的留学生中有约四分之一是攻读学位的研究生[6]。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教育的规模和培养形式,为争取达到“在2020年,在中国的国际学生将达到50万,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CAFSA,2010)的目标,我们的国际研究生教育任重道远。
二、中国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愿意到中国来学习,其中寻求学位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过26万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约有40%(107 432人)为学位学生(教育部,2010)[10]。这些国际学生获得学位后大多数回国服务,有些则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继续深造或谋求其他事业发展。而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提倡学习英语并将它作为国家的第二语言或教育语言。因此,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实际需要。但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全英文授课的学位教育发展相对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的增长比较滞后,令很多渴望来中国高校攻读学位而又不懂中文的国际学生望而却步。从目前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看,把握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在国内高校实施一定比例的英文授课并设置全英文授课的各个专业学位教育项目,无论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还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都实属必要。
在此背景下,中国高校在2006年开始开设部分专业课程的全英文课,2008年开始了教育方向的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项目。受教育部委托,2008年秋季,东北师范大学承办国际研究生全英文授课教育项目。四年来,东北师大教育学部、生命科学院、化学学院共招收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共计10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高级进修生。然而,所有103名国际学生全部都不具备用汉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其中绝大部分不具备最基本的汉语基础①。这些学生中有52名在教育学部学习教育学与应用心理学,其中47位获得中国政府全额奖学金的资助,7名由本国所在大学资助。所有52名学员来中国之前都曾在本国或其他国际教育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或非政府机构工作。截至2012年7月,已有39名学员顺利毕业,其中有11位高级学者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长城奖学金的要求完成了研究课题论文,28名硕士生在来自中国和国际外审评委的监督下成功答辩,其论文质量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
由于本项目为首例教育专业全英文授课国际硕士培养课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开办初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大学各部门协调,整合优势资源以及教育学部教职员的通力合作,在过去的四年里取得了初步成功,其中的经历、探索和反思对中国国际研究生教育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文从语言、学术研究、社会学习等三个方面就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语言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语言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对大多数国际学生来说,在中国文化和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普通话是交流的主要媒介。但本项目中这些国际学生来中国之前没有汉语基础也几乎没有做语言的准备,语言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第一大障碍。
按照全英文授课项目课程计划,第一学期安排了60学时的基础汉语入门课程,这样有限的入门语言技能训练甚至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交流的需要。面对汉语障碍,学生们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进行交流,比如运用肢体语言、向普通话和英语的双语朋友寻求帮助,与中国学生交换语言课程等。其中本课程研究生反映最有效的策略是向会说英语的中国学生寻求帮助。同时,项目通过招募志愿者搭建非官方的交流桥梁,请优秀的中国英汉双语研究生义务教授国际研究生汉语,并且让每位在生活与学术研究方面需要中文帮助的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建立起互学关系。例如,所有在中国做比较研究的国际学生都在中国研究生的辅助下得以完成查阅文献、访谈、数据转录和翻译等所有相关的文本工作。从这种志愿帮助和跨文化的交流中,中外学生在文化和学术上互相学习切磋,建立起了彼此的友谊。
与普通话相比,英语作为学术交流的媒介在国际学生的学习经历中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本项目中的国际研究生具有多种语言背景,他们中虽然没有一个人的母语是英语,可是英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其国家的官方语言或是教育语言,所以在学术方面他们的英语能力足以让他们顺利进行学术交流和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但是,由于他们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学习的英语,与在中国环境下的教育项目中使用的英语具有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口音在某些程度上给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最初的交流带来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熟悉对方的背景,习惯了彼此的口音,这些障碍渐渐消失。
尽管如此,英文资源的缺乏仍是导致学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在中国的大学里,大多数资源及其渠道都是以汉语为媒介,比如图书馆、电脑多媒体,对全英文授课项目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无法利用。其次,对于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其他服务,如公寓管理办公室以及医疗服务等,缺乏能用英语进行最基本交流的工作人员,同时各种服务手册和标识信息也缺少英文版本。再次,英文授课存在障碍。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所致,大学非英语专业中用全英文授课的教授不多。有些课程,特别是涉及到关于中国国情的课程,英文师资队伍较为薄弱。针对这些具体困难,学校专门指定了一位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经验的双语教授全方位地指导协调国际研究生之间、学生与教授和校方之间的跨文化学术交流和论文研究工作。同时,为少数课程配备了课堂专门翻译。此外,招募具有双语能力的中国研究生志愿者为不懂汉语的国际学生在学习上提供课后全方位的帮助。这些策略适时地解决了国际研究生学业上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如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学术研究
学生们拥有非常明确的专业目标,他们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包含课程、高等教育管理、音乐教育理论、心理咨询、应用语言学、早期教育、教育技术等。面对如此多元的研究选题要求,全英文授课项目为国际学生在教育研究方法上提供了扎实的训练,在学术研究上根据学生不同兴趣提供了各自研究方向的导师选择,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第一,“一刀切”的通用课程设计。项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方法、发展/教育心理学、课程基础、比较教育导论等;但就个体兴趣所需的专业课程,如心理咨询、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成人教育、儿童早期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等,仍然面临全英文授课完整选课体系的挑战。第二,论文指导的挑战。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双方的研究兴趣,但是由于文化和学术训练背景的差异,作为唯一的沟通语言——英语,却使部分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出现障碍。第三,图书馆和其他学习资源的限制。全英文授课项目的国际学生被置身于以汉语为教育语言设计的环境中,虽然项目安排了英文图书文献搜索的工作坊,但时间有限,并且缺少英文学术资源上的即时帮助,特别是关于中国情况的英文学术资料严重不足,这些阻碍了学生的独立研究。
为排除以上这些困扰,帮助学生获得对其职业发展有利的多种资源,本项目通过各种渠道聘请在国际上相应领域有较高学术名望的客座教授进行讲学,先后已有来自多伦多大学、诺丁汉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东密西根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的教授为本课程讲课。此外,所有导师们都贡献出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学生悉心指导,将自己已建立的国内外学术关系介绍给学生,并将私人英文图书和学术期刊收藏等开放给学生使用,同时推荐自己的中国研究生帮助国际研究生查阅翻译中文资料。所有这些努力的成效都在学生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各种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氛围的举措中值得一提的创新是本项目开设的全英文“国际教育与应用心理学学术研究论坛”。该论坛遵循国际上研究生教育传统,从跨文化和跨学科交流的角度出发,重点培养参与者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论坛根据志愿和机会均等原则由国际班学生轮流组成自治委员会。每期论坛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国家的2至3名演讲者,所讲内容都选取从科学、文化、政治、艺术或地理等角度来探讨教育相关话题。本项目以及其他院系,甚至其他大学的硕士、博士候选人纷纷利用这一平台,将自己的论文研究从选题到答辩各个环节都在论坛进行演讲,利用所得反馈,使自己的研究得到实质性的帮助。论坛向公众开放,到场的听众参加讨论和反馈,帮助演讲者改进研究设计和提高演讲技巧,并进一步完善论坛的组织。
论坛已经超越简单的教育课程学习,成为了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同时,共同组织建设研究论坛的经历为项目本身建构了一种特殊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即倾听合作、接纳包容和独立创新。论坛作为多元学习与成长的桥梁把本土和国际的学者联系到一起,参与者从中体会到学术的无疆界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亲历到国际化高等教育的魅力。由于论坛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学习和社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研究论坛已正式列为贯穿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必修课程。
(三)社会学习
本文中的社会学习是指国际学生通过参与目的地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获得学习经验和知识。实际上,学生的学术实践很难与其社会文化生活截然分开,在外国求学更是如此。跨文化学习也不仅限于跨越中国文化和学生来源国的文化,更是指跨越来自世界各国留学生来源地的多元文化。就像学生们交流时用的英语并不是单一的“标准”英语一样,也没有单一的“标准文化”。因此,不同形式或多种形式的跨文化学习形成了本项目的特色之一。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学习是一个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旅程。通过对比本国文化,他们逐渐了解中国文化。与此同时,在研究论坛和项目组织的非正式的社会文化活动中也有机会了解其他同学所在国家的文化。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本项目各个科目的导师组织国际学生参观本地区中小学及课堂,与中国一线教师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共有14位国际留学生从2008年到2011年的寒暑假,与中国大学生一起前往海南省定安县参加义务支教活动,留学生不但进行讲课,还到田间地头宣讲教育意义并参加务农劳动。这些义务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外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交流,并且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所有这些从语言、学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采取的各种策略和措施,都积极地促进了国际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及文化适应,其中有些策略和措施对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但是,这些策略和措施都是基于过去大学办学思维和体系下的一时“补救”之举。为了全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远景,中国大学需要有国际视野下的新思维和改革举措。
三、新思维下发展全英文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展望与策略
21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交流分享与共同发展的时代,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大学不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本土培养人才的封闭性学术单位,国际间学生的流动也远不只是为了向目的地国家学习。今天的大学建设需要人类可持续共同发展的宏观新思维。今天的大学是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研究的中心,是传递人类文明智慧不可缺失的殿堂,也是超越疆界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汇合的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和资料的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教授和学生跨国界、跨文化的互动交流提高学术水平,通过“生活在别处”促进彼此了解学习,从而实现人类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种方式,刚刚起步的中国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任重道远,可持续性发展有待规划,大量工作有待完善。诸如学籍管理、学术导师、课程设计、学术图书资料、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予以重视和改变。
(一)要改变对于国际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包括教育目的和学习资源。当今国际化背景下的国际学生高等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留学生教育,学生毕业后不再局限在一个或者两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域服务,而可能是回国或留在目的地国或流动到第三、四国寻求生涯发展机会,所以当代的国际学生教育是为世界人才市场培养人才。因此,学习资源上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留学生向目的地国学习这么简单。当代的国际化研究生教育是不同来源地的国际学生、学者聚集到某个目的地国,向目的地国的学者学习,同时也向其他来源国的学者学习,而目的地国的学者也与国际留学生学者互相产生学术上的思想碰撞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当代国际研究生教育是通过跨地域跨文化跨学科学术交流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育者都必须培养超越地域和跨学科的教育发展意识。
(二)导师甄选与国际研究生培养应具有国际视野。基于上一条,大学应该有意识地吸纳英文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研究经验的人才到教授队伍里来,从中聘用能给予学生从研究课题选定到实施项目指导的高水平双语甚至是多语教师,而不应拘泥于以在中国CSCI和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为标准来聘请硕士甚至博士生指导教授。更重要的是,大学必须有强烈的意识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国际交流能力的学术师资队伍。因为语言不仅是一个传达信息的符号工具,而更是思维的载体,甚至是思维本身。只有双方娴熟地掌握共同语言,才能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思辨。因此,中国大学应有意识地聘用具有多年国际高等教育经历,并在具有一定国际认可度的“盲审”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的学者作为指导教授。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完整的全英文国际研究生教育课程的规章制度。将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课程融入到现有的中文管理系统里来,行使学校组织机制实施保障,使学籍管理、选课以及图书馆资源利用等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让英文授课和中文授课的国际研究生、本国研究生能够自由自主地利用学校资源。完善全英文授课国际硕士教育相关课程和配套课程,如教育技术支持、图书馆资料系统等。逐步完善的学籍、课程以及图书管理机制,不但有利于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也同时能够为本国学生提供在校进行国际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
(四)以面向世界的视野拓宽图书资料管理思路。由于国际研究生要达到能用汉语进行学术研究的水平需要很多年的努力,而他们目前难以有这么长的时间进行汉语学习,所以他们非常需要关于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英文文字资料。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国人文社科图书资料和研究成果的英文等国际语种的翻译,让国际上对中国研究和发展有兴趣的学者及时掌握关于中国的知识。
(五)应在努力完善自身课程和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对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的筛选和管理,提高对候选人学术标准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输出国推荐制度,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让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资源得到高质量的运用,有效地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管理做出了新的尝试。全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项目看似从语言开始的变化,实际上是由外向内教育理念的彻底转变。英语作为沟通和交流、表达学术思想的工具仅仅是转变的开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正经历着跨文化交流学习培养世界性人才的新局面。来自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一股开放的新鲜空气,拓宽了中国教授及学生的国际视野,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完善大学资源管理、丰富大学文化乃至弘扬大学精神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为中国大学走向世界高质量高等教育行列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持多元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念认真研究全英文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2.28) [2011.5.20].
New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 Exploration into Full English I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Graduate in China
ZHU Hong,MA Yun-peng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巡礼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两大洲的一条重要的经济文化线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也认同将古代丝绸之路按区域分为四条:即西北地区的“沙漠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地区“西南丝绸之路”等四条线路。其中的“草原丝绸之路”则是西北草原地带连通欧亚大陆文化贸易交流的大通道,并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文化特性,也融合了中原文化和中亚西方等文化因素。丝绸之路的地域交流跨越亚欧大陆,可谓一个国际性的研究问题。草原丝绸之路也是如此,目前国内外学者也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来反映西北草原地带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日益高涨,成果迭出,以下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研究成果(著作、论文等)进行梳理总结,以求推动此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入发展。
一、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相关著作
“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目前学界已经出版了一些以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集。整体而言,相比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著作,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本,虽然很少,但是这些著作对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王博、祁小山的《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以反映亚欧草原游牧部族或民族文化的石人文化为研究对象,并论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了草原石人资料和蒙古石人及中亚石人的研究概况等内容,以草原石人为切入点来探讨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可谓“以小见大”,研究方法很有参考价值,是草原石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1]周慕爱总编辑,彭绮云英文编辑的《道出物外: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博物馆和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文物展览,汇集了突厥时期、契丹时期和蒙元时期的80件套具有浓郁草原文化特征及西方文化元素的珍贵文物,以中英文互照的形式进行叙述,形象地展示了草原物质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融合的精髓,集中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风采。[2]张忠山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货币》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各个时期丝绸之路的货币情况,可谓一本“丝绸之路货币史”的专著,书中第三章“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与货币”专门探讨了从秦汉至明清时期草原丝绸之路贸易活动及其使用的货币。[3]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论文集出版。 张志尧主编的《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一书是国际阿尔泰学研究丛书之一,也是一本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论文集。此文集分为三大板块:草原丝绸之路、中亚古代游牧文化、草原丝路与中亚文化交流。收录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化交流的多篇论文,是草原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很好的参考书。[4]张柱华主编的《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主k的“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精选收录了与会学者围绕“草原丝绸之路”这一主命题所撰写的35篇学术论文,内容是对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自唐代以来的政治历史变迁、民族流徙、文化传播、经贸往来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集中展示了国内专家学者在这一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5]
二、草原丝绸之路的综合性研究
学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起初大多都是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演变情况做一梳理,但又有所侧重,有的偏重于考古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或经济学等角度,这些对草原丝绸之路做的整体性研究也为我们做专题性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况
潘照东,刘俊宝的《草原丝绸之路探析》认为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于大禹时代,时间跨度自夏朝至民国时期,长达4000余年,地域覆盖整个北方草原地带。并重点论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发展(商朝至民国);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等问题。[6]张景明的《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草原丝绸之路既是连接亚欧经济、文化的通道,也是连接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北方民族对草原丝绸之路的贡献;北方民族沿草原丝绸之路的西迁现象等方面做了细致论述。[7]洪用斌的《草原丝绸之路概述》主要考证了西汉、辽金、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诸多线路问题,尤其重点探讨了蒙元时期的线路问题,并认为驿道的发达是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畅通的重要原因。他还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应在秦汉之前,而史书中最早记载有关草原丝绸之路的材料是《穆天子传》,其选址往往集中在河流、淡水湖沼等水源所在地,并且有它的历史继承性。[8]王大方的《论草原丝绸之路》一文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考察了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概况,是国内较早地全面概述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性文章,他认为草原丝绸之路可细分为南北两线,“其北道的开拓,肇始于北匈奴西迁之时,东起于西伯利亚高原,经蒙古高原向西,再经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东起辽海,沿燕山北麓、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同时认为草原丝绸之路还可称为“皮货之路”和“珠宝之路 ”。[9]
(二)草原民族与草原丝绸之路
葛根高娃,李晓的《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广义的草原丝绸之路是指历史时期的欧亚草原大通道,向东可达大兴安岭,向西可达黑海草原;而从时间上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七世纪。并选取了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兴起的匈奴时代及突厥时代为研究对象,力图还原草原丝路上的种种本相,即草原丝绸之路“能满足游牧社会对定居社会的结构性需求,即满足‘专化’的游牧经济所欠缺的部分,才是本相。”[10] 粟迎春的《环阿勒泰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及启示》认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东面与中国相连,西面则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文明相连,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而阿尔泰山则是这条通道上的中心之一,也是草原丝路民族文化的摇篮。重点论述了商贸往来、王朝兴衰、民族迁徙乃至城镇分布与环阿勒泰草原丝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昭示我们,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应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主动参与文化交往与交流,以多元文化整合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11]
王宏谋的《塞人及其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就塞人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做了梳理,塞人是对古代生活在伊塞克湖沿岸、伊犁河流域以及中西亚广大地区游牧民族的统称。认为塞人分布地域广阔、构成成分复杂、生活方式独特、风俗习惯怪异,塞人的迁徙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最早沟通中西交通的使者之一。[12]王子今的《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认为正是西汉王朝为了应对草原民族的活跃,汉帝国才占有河西,控制西域,成就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草原民族对于丝路贸易,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促进丝绸之路交通的历史贡献,在经济史、交通史、民族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都有诸多需要关注之处。[13]
(三)草原文明与草原丝绸之路
萨恒・松哈泰的《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对丝绸之路在草原路段的遗迹;草原城市文化;古代草原贸易商路以及丝绸之路在古代哈萨克族文学艺术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做了探讨。[14]吴团英的《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指出了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的原因所在和相关建议,需要提高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努力解决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应当从讲好草原文化故事、唱响草原文化声音、参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术批评等五个方面,积极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作出努力。[15]
三、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
学界对于历史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有所偏重,主要与北方游牧民族强大衰弱有关,一般而言,当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强盛期时,对外部的冲击、联系就越强,草原丝绸之路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学界对于先秦两汉时期、宋辽金时期、蒙元时期的关注较多,尤其是在辽金、蒙元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较多。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断代研究
1.先秦、两汉时期
杨建华,邵会秋的《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一文认为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是以亚洲草原为主,可分为东部文化交往区和西部交往区。东区在商末周初最为发达,其范围向西可推进到米努辛斯克盆地;西区则在东周时期最为发达,其东界延伸至蒙古国中部到太行山一线。到了战国晚期和汉代初期,长城的建立使得中国北方地区人群产生了分化,部分早先南下的北亚人群则退到长城以北,并与西面欧亚草原的文化因素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匈奴文化。在匈奴鼎盛时期,中国长城以北地区与亚洲西部内陆山麓地带的交流几近停滞,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丝绸之路开通。[16]
2.魏晋南北朝时期
石云涛的《3―6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重点论述了3―6世纪即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四个重要发展时期:一是由于曹魏、西晋政权与草原路东端车师后王国建立了密切关系而兴盛一时;二是北魏前期建都平城(山西大同),与西域的交往主要利用了草原丝绸之路。此时期以平城为中心,东达辽东(辽宁辽阳),西通伊吾(新疆哈密),逐渐形成一条贯通中国北方的东西国际交通路线;三是北魏后期北方草原民族柔然利用了草原路与西域交通;四是北朝后期,一方面与西域地隔西魏、北周的东魏和北齐交通西域需要利用草原路,另一方面北方新崛起的草原民族突厥利用草原路沟通与波斯、拜占廷的联系。[17]
3.隋唐时期
李青青、崔瑾等人的《试析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唐代参天可汗道为例》认为唐太宗时期修建的参天可汗道是中古时期漠北草原的重要商贸通道,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组成部分。并着重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条件、参天可汗道的修建以及参天可汗道的重要意义与影响等问题。试图以参天可汗道为例,从政治羁縻、民族关系和经济交流三个角度探究其对唐朝和后世历史发展两方面的意义。[18]
4.宋辽金时期
武玉环、程嘉静的《辽代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与经营》探讨了辽朝重点加强了对漠北诸部和西夏的控制,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位来保障草原丝路的畅通,进而以互市和朝贡的方式加强了和西域诸国乃至中亚、西亚等国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保障体系,并对双方的经济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19]王坤,傅惟光的《辽代的契丹和草原丝绸之路》从考古资料证明了丝绸之路事实上除沙漠外,还存在一条鲜为人知的草原丝绸之路,而草原丝绸之路始于新石器时代,经草原青铜文化时代,兴盛于汉唐,辽契丹进一步打通了草原丝绸之路。[20] 苏赫 ,田广林的《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认为自古以来,北方草原游牧区和中原农耕区就始终保持着互立共存的局面,草原丝路地带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对草原丝路的创建也建立了不朽业绩,特别是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疆域辽阔,把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1]
5.蒙元时期
卢明辉认为古代北方游牧文明的传播,主要依靠掠夺与贸易两种方式。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游牧民族起初用的是掠夺、战争的方式,以此来获取农耕地区的物质文化成果,其后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开始通过和平贸易的方式来获取日常生活必需品。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末,元朝建立之后,无论是仍然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带上的蒙古人,还是进入中原、中亚和欧洲等地的蒙古人,其、游牧文化、社会经济生活等,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2]李逸友探讨了内蒙古~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等元代纸币,认为额济纳旗黑城,其古城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等于1983年至1984年共同发掘黑水城,出土的一大批元钞和少量票券等纸币,为研究元代纸币和可流通的有价证券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元代纸币的使用和贬值情况也颇有意义。[23]翟禹《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兼谈内蒙古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论述了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内蒙古的重要地位,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通道始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经过蒙古高原向西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再向西进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这条路线横贯欧亚草原,大致方位在北纬50度附近。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南部核心区,在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始终发挥着黄金通道的作用。[24]
五、结语
综上所述,草原丝绸之路在中外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发展和繁荣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辉煌时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一直被视为对外交流的经典,对研究中西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之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成果日渐增多,国内外交流也日益频繁。2014年11月,中俄蒙三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了首次旅游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蒙古国草原之路的研究等问题,并就中俄蒙三国“草原丝绸之路”文物考古和旅游线路进行了对接。与此同时,国内也相继召开了多次以“草原丝绸之路”或“草原文明”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极大地推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而随着草原丝绸之路研究开发热潮在内蒙古等西部地区掀起,文物工作者以极大地热忱参与到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之中,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展览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前景无限。
参考文献:
[1]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2]周慕爱.彭绮云.道出物外―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M].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7.
[3]张忠山.中国丝绸之路货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志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5]张柱华.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6]潘照东.刘俊宝.草原丝绸之路探析[A]//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史学会、宁夏大学.银川:中国史学会.宁夏大学,2005.
[7]张景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
[8]洪用斌.草原丝绸之路概述[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S3).
[9]王大方.论草原丝绸之路[J].前沿,2005(9).
[10]葛根高娃,李晓.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1]粟迎春.环阿勒泰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及启示[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4).
[12]王宏谋.塞人及其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J].阴山学刊,2006(2).
[13]王子今.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4]萨恒・松哈泰.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西域研究,1994(4).
[15]吴团英.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
[16]杨建华,邵会秋.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
[17]石云涛.3―6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9).
[18]李青青,崔瑾,苏文泽,杨凯.试析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唐代参天可汗道为例[J].前沿,2015(5).
[19]武玉环,程嘉静.辽代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与经营[J].求索,2014(7).
[20]王坤,傅惟光.辽代的契丹和草原丝绸之路[J].理论观察,2015(6).
[21]苏赫,田广林.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2]卢明辉. 13世纪以后亚欧大陆“草原丝绸之路”与蒙古游牧文化的变迁[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7(6).
[23]李逸友.元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纸币―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J].中国钱币,1991(3).
[24]翟禹.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兼谈内蒙古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A]//2014年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学g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2014.
[25]张燕,王友文.清代伊犁将军与哈萨克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政治考量[J].广西社会科学,2015(10).
[26]宋阳.草原丝绸之路兴盛时期中西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以辽上京、元上都及其周边发现为例[J].沧桑,2013(4).
[27]王云鹏,庄明军.青州西辛战国墓出土金银器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佐证[J].潍坊学院学报,2012(3).
[28]哈木拉提・吾甫尔,刘文先等.草原丝绸之路时期维吾尔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交流―维吾尔医学发展之一[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7).
[29]朱存世,李芳.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J].宁夏社会科学,2001(3).
[30]耿N.考察草原丝绸之路的法国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1]李加洞.构筑丝绸之路右翼―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行性分析与内蒙古的路径选择[J].前沿,2015(3).
[32]屈燕妮.草原文化开放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33]徐平,王友文.中哈草原文化旅游合作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8).
[34]萨如拉,张银花.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学理论,2016(8).
1937年爆发,日军侵占了华东,随着该地区部分大学和蚕业学校的内迁,国内不少从事蚕桑研究的科研人员也纷纷来到贵州遵义,我国生物、动物学家,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的蔡堡(1897-1986,字作屏,余杭高桥头人)就是其中一员。到了遵义,蔡堡和一些科技人员分析了遵义的地理、气候和中国蚕桑发展的需要,决定筹办中国蚕桑研究所。经多方呼吁,他的设想得到了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即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和海外爱国华侨的帮助。1939年秋,中国蚕桑研究所在贵州省宣布成立,所址设在遵义山城南郊来熏门外“百艺厂”旧址(现遵义第三中学前操场一片),研究所所长由原国立浙江大学生物系主任蔡堡教授担任。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采纳了蔡堡的建议,亦将浙江大学迁至遵义,至此,浙江大学和中国蚕桑研究所成了当时遵城的最高文化学术单位。
中国蚕桑研究所主要研究桑蚕,同时也研究柞蚕。所内工作分育蚕及栽桑两大块,另设组织胚胎研究室、细胞遗传研究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细菌实验室、生理实验室等,当时的研究力量主要是依靠一批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教育界的科研人员,迁入内地从事蚕桑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当时浙江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理学院及农学院毕业生。除蔡堡是研究员兼所长外,以下还有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技术员等20余人,还有工人10余人。
出于科研工作需要,研究所成立后所领导就设法安排资金派专人到上海及各地购置了大量必需的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及图书资料(其中大部分是外文版专业研究书籍)。据曾在研究所工作过的高守仁撰写的材料回忆,当时的化验室和细菌室已拥有显微镜20台,其中高倍镜占半数以上,另还配有微米尺、切片机、分析天平、自动消毒器、自动调温箱、计数器、伸度测量仪、气象测量仪等,这些仪器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科学落后的旧中国,特别是交通闭塞的黔北,拥有这样的先进仪器,确属稀罕。
创建之初的研究所十分重视对桑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工作,当时从全国各地包括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收集到的家蚕品种资源已达50余种,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试验。有些家蚕品种经过多次配种饲养,遗传控制,已基本上达到了高产优质的生产要求。如“华临白”号,不仅出蛾率高,抗病性强,生活周期短,结茧率高,而且茧层厚,茧丝长,丝质好,很受蚕农及缫丝厂欢迎。此外还进行了家蚕遗传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家蚕组织胚胎、细胞、生理、生化、病害等方面研究。在栽桑方面,收集了当时可能收集到的桑树品种数十个,在研究所附近还建立了20余亩的桑品种标本园和实验桑园。
研究所还十分重视研究数据的记载和统计工作,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如:研究各种蚕卵卵形的特征,一个雌蛾的产卵一般有500-800粒,统计五个雌蛾蚕卵就要测量3000多粒,在显微镜上安装上微米尺,一颗小小的蚕卵,可以量出60-80微米单位。各种桑树梢头的第2-3叶,除了每天量出它生长的长、宽,还要量出它的厚度,计算它的日产量。各种抽丝,要测量它的伸度,观察它的横断面。蚕室内外的温湿度,每天24小时都有专人记载,室外的气压、雨量、风云、霜雪也有详细记载,当时已能够粗略预报2-3天的气象,尽量避免雨天采叶,不喂湿叶等等。
为培养人才,提高遵义地区参与辅助工作的练习生养蚕管理水平,1940-1944年,研究所每年开办两个班,设置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化学、遗传、栽桑七门课程,所长蔡堡亲自担当遗传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经过四年的学习和实习,这批练习生逐步成为研究所新生力量,有的还成为业务骨干。
虽然当时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差,但在抗战精神激励下,从事栽桑、养蚕、实验、调查、研究的工作人员情绪极高。研究所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职工的工作、学习、科研蔚然成风。建所第三年,即1941年,研究所开始编辑出版中国蚕桑研究所《汇报》,将本所当年的研究成果收录其中,第一卷第一期,收录研究论文、工作报告、研究简报共20篇;1942年刊印了第一卷第二期,收录研究论文10篇;1943年刊印了第一卷第三期,收录研究论文9篇。《汇报》在当时的遵义可以说是唯一的一种科研杂志,反映良好,曾引起过多方重视。
研究所创办的第四年,即1942年,英国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以中英庚款董事会英方代表身份来遵义中国蚕桑研究所视察时赞扬说:“在艰苦的抗日环境中,竟能在山城遵义办起一座像样的又节约的研究机构是难得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很多机关纷纷迁返江浙,因中英庚款逐渐短缺,1946年中国蚕桑研究所迁到杭州。在杭州庆春门外华家池借浙江大学土地建立新址,继续开展工作。1949年该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省农林厅蚕桑试验场。1954年该场并入江苏镇江华东蚕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前身)。
(责任编辑:张英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英语教学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应把英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抓住主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将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可见,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二者同步学习是掌握语言的捷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觉得不但要做一个语言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谈谈几点看法。
一、交际上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我们学习英语设置了障碍,给交流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举一些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对学英语造成的影响。
1.在称呼语表达方面的不同:不管是在宴会,在大会上,还是其他各种公共场合,一旦中国人发言,他们一般是先称呼在座的领导: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称呼用得很自然。但是,在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找不到对等词,他们一般称呼某一个身居要职的人士。Mr. President; Mr.Chairman等等。所以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应该经常在课堂上将自己平日积累的相关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有现实感。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中西方人都习惯于称呼对方的姓名,有时为了表示关系的密切,有的还直呼其名,或是绰号、昵称。但若是不注意,有的人也会把外国的姓、名混淆,甚至像汉语习惯那样称呼,这一点得给学生讲明。在初一教材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当问及How old are you?时,回答:Ah, it's a secret;这是不能随便问人家年龄的,而在中国文化中,问及年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时在未婚女子面前,也要避讳问其年龄,若要问,最好用“请问芳龄多少?”。
2.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初学英语的学生在打招呼时,有的会用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说出这样的句子“Good morning, teacher Ma.”而确切的说法应该是“Good morning, Miss Ma.”。又如English name,关于Ms这个单词以前经常用到的是Mrs,Miss;而Ms既可表示未婚女性,也可表示已婚女性(即对不明婚姻状况女性的称呼)。
3.西方人问候的内容往往是谈身体、谈天气,而不象中国人所问的:“你吃饭了吗?”,“你要到哪里去?”,“你在做什么?”。在双方进行交谈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年龄、收入、职业等进行询问,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英美人则不然,他们视个人的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等为个人的隐私,在西方国家不可随便问女士的年龄及别人的薪水多少,面对此问题,他们不仅不愿意向别人透露,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4.打电话在西方是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用英语打电话时第一个字应说Hello,只说一声即可,不象汉语中的“喂,喂”好几声。接着报出自家的电话号码或自报姓名。找某人接电话时,不要说I want to speak to sb.或I'm looking for sb.而要说May /Can I speak to sb,please?/May I have a word with sb?/I'd like to speak to sb.等,若对方拨错了电话号码,你应该说:No/Sorry,you 've got the wrong number.电话占线了你应该说:The line is busy /Line busy.线路不好时常用:The line is bad (not good.).
二、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中国有着二、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历史,封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里外分明,因而在称呼上有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外婆之分,男方家的亲朋是里,女方家的亲朋是外。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方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迥异。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叫“Grandpa(Grandmother)”,叔叔(姑姑)、舅舅(阿姨)都称“uncle(aunt)”。
在中国,“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遵循的古训,也是我们传统文明的重要表现;同时人们也喜欢把是否具备这种素质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但是外国人可不理会这一套。比如说在国外,你碰到一位老人,你给他让座,这是尊老爱幼的表现。而他却会对你说:“Don't worry about me , I don't think I am old.”并且会面带怒色。因为在西方国家中“老”是一个不好的字眼,意味着衰老了,将不会被社会所用。所以外国人特别是外国老人到处都会体现出这种不服老的精神,以表明自己还是有用人才,还没有被社会抛弃。再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礼于谦逊的传统,总是喜欢贬低自己或是对事情予以否认,不愿突出自己。而西方人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和中国人面对“赞赏”,就有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受到别人赞赏时一般会很谦虚,并习惯说:“过奖,过奖”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礼貌;而西方人会很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或者“I am glad to hear that.”。所以在教学“Thank you very much.”这一句型时,要尽量多地介绍它的使用场合。同时,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也截然相反,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
再如,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而英美人则表示“胜利”,我们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八”而在英美人眼里则是“二”。“house”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在美国人头脑中反映出来的意象是一个一层或二层至三层的单独房子,有车库、院子和草坪等,而中国人会想到一幢大楼,分几个单元、没有院子、草坪、车库和其他。这是中美两国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
三、语言习惯上的差异
英语词汇量大,表达方式灵活,习惯用法多,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词汇,一定要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两种文化的比较,有意识地对词汇在概念,内涵及语法意义的区别作必要的指导,决不能把两者轻易对等置换。如pull one's leg照字面翻译是“拖后腿”的意思,其实英语意思是“开玩笑”。又如欧美人十分喜欢养狗,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不会背叛,在此文化背景下,英语中的“dog”用以指代忠实的伙伴,有褒义色彩。Lucky dog不能译成“幸运狗”在英语中dog是个褒义词应译为“幸运儿”;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虽然意思相同,但在用法上却存有差异,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ou have got a black 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而非“red tea”;“green”在英文里还可以用来表示无经验、不成熟;“blue”一词在“You are blue.”句子中,则表示“伤心、难过”的意思。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还出现了一些音译词。在中国,我们有小吃,如混饨,饺子。然而国外许多地方的饮食结构中没有此类食品,所以他们将其统称为“dumpling”而不加以区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如“sofa沙发”、“hamburger汉堡包”、“sandwich三明治”、“tofu豆腐”、“huntun”(馄饨)“jiaozi”(饺子)“majiang”(麻将)等。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外国人现在也用汉语拼音来表示此类概念。然而,“风水”这个词在国外很流行,当然这个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但是许多外国人都知道它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我们也将其称作“Feng shui”而不是“wind and water”,当然,一个名族的文化不一定优越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我们也不会盲目地顺从于接收,但是了解差异是为了更好地交流。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认为既要做一个语言的教学者,又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通过他国语言,加深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别国的语言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这种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的了解,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 高中英语教学
一、在二语习得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语言和思维的差异,要学好外语,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及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及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在我们学翻译的时候,只有知道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分两者,走出用汉语思维理解目标语的误区。又如,在学习英文时,英国人经常谈论天气刚接触时会感觉诧异,但是,当了解到英国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我们就能理解它的“天气文化”了。再如,“无风不起浪。”,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会翻译成“No wind no waves.”,但是比较地道的翻译是“Where there’s smoke,there’s fire.”;“不要以貌取人”,翻译成“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则比翻译成“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更有味道;“龙生龙,凤生凤。”,如果翻译成了“The dragons will give birth to dragons;so will do the phoenixes.”,恐怕外国人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吉祥,而在西方,人们会认为“龙”是很恐怖的动物,那么,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翻译成“The apple will not fall far from the tree.”。根据上述差异,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Schumann曾提出“文化适应模式”,认为“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进入到陌生的语言环境后,除了语言休克以外,必然会产生文化休克,而且学习者会分散精力调整自己。有的学习者会选择拒绝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学习者则选择接受。在选择接受的学习者中,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新的文化中,甚至反复好几次,有的则很快就能度过文化休克期。文化休克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毕继万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刘学惠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文秋芳(1999)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三种交际能力模式后,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该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区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特别是学习者是否对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差异具有敏感性,是否具有处理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的灵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尤其表现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的恰当运用上。此外,杨盈、庄恩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现在高中生对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了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邓兆红)。很多调查都显示高中生目前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对习语的表达不熟悉,不能用英语进行地道的表达,并且不太了解西方人的行为方式,缺乏交际策略,不能抓住交际机会,在交际时害怕表达错误而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语言时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仍只注重词汇、语法的学习,很少阅读课外书目,很少关注英语国家的文化、英语国家人的行为方式及英语的地道表达。很多学生在与外教交流时羞于开口,或者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些都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应付完考试之后把所有的东西都还给老师。
洪元慧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知识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但教师本身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个别老师在大部分课文的讲解中介绍文化知识,大多数教师只在部分课文讲解时做简单的文化知识介绍。在“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时,教师认为以语言教学为主,而不够重视文化教学。对“理解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要求”进行调查时,了解很多的占四分之一,基本了解的有7位,其余均为有所了解。
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虽然教师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教师本身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程度还不够,这就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多读《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书目,以及读英文报纸,看英文节目,增加自己关于英语国家的知识,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教师还要深度分析教材,挖掘课文背后的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要多参加英语培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或教育部门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教师提供到国外学习的机会,教师也应该抓住这些机会。
(二)大力引进外教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即便中国老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提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还是和土生土长的外教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处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才能更了解文化。因为外教在体貌、着装、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带有异域风情,这就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外教课上,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感受文化之间的差异,更能了解西方人的想法,更能体会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就的人们的言语行为的差异。
(三)营造英语文化环境
环境很重要,外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延缓或促进的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创造文化环境。例如在教室办英文板报;在墙上张贴英汉对照的名人名言;在英语课堂上尽量做到全英教学;每天在黑板上摘抄一句英文名言以便学生积累等。
(四)建口语角
口语角是加强口语和思维训练,同学们及外教接触更多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同学们可以用英文谈论国内及国外的最新话题,可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和老师近距离接触,可以畅所欲言。他们不但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强自己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在这个环境中,同学们会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五)多举行英文文化活动
英语文化活动更能体现英语文化的魅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要多举行英语文化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话剧大赛、英语歌曲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不仅能享受英语文化的视听盛宴,而且能提高自己的表达及合作能力。
五、结语
本篇论文总结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中学生中的培养现状,以及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和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提出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和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能够找到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再为缺乏这种能力而困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36.
[2]杨静林.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65.
[3]邓兆红.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I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for Senior High Schools:[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一、加强书面表达基本功训练,夯实写作基础
语言知识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充足的词汇量、正确的语法知识、丰富的背景知识是英语写作不可缺少的前提。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遣词造句,以句、段、篇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句型、段落、语篇结构的系统教学,加强英语写作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
1.词汇的积累、巩固和应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写文章离不开措辞,文章好不好与用词密切相关。要做到用词正确,要注意:(1)具体生动的表达需要有足够的词汇量。词汇量增大了,才能在写作中左右逢源,随时能用上所需要的词。(2)为避免句子冗长乏味,措辞要简洁精练,文句言简意赅,既节省篇幅,又准确清晰地表达意思。(3)学会巧用承接词。语句或篇章都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通过一定的承接手段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的语义整体。学会运用承接词,能使文章清晰流畅,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思路。
2.扎实、灵活地使用常用句型
在日常英语写作中,学生往往只考虑到意思,而对语言规律本身顾不过来,文中错误比比皆是。因此在写作教学中,首先应加强英语句型运用的练习。可进行连词成句、简单句合并复合句等训练,强化学生运用各类句型的能力。写作实践中应注意:(1)句式选择应与语体风格协调。议论文中长句较多,记叙文中短句较多。(2)学生习惯采用所谓“规范的”句式来表达思想,不是主谓宾,就是主系表,文章结构单调。因此,应培养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运用多样句式的能力,如倒装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为作文增光添彩。(3)交错使用长句和短句。长句有其特点,短句有其妙处。为达到既简洁明快、生动有力,又严密周详、细腻委婉的效果,往往可以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的需要长短句并用。
3.掌握段落结构,学会谋篇布局
在英语写作中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许多写作技巧都可以体现在一个结构合理、安排有序的段落中。因此,学习英语写作,从写好一个段落开始是一条简便有效的捷径。平时要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1)学会构思。构思是文章写作过程的重要阶段,包括酝酿、构想、成型三方面。(2)列提纲。提纲是文章写作的计划,也是文章的基本框架,是执笔行文的依靠,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3)写好文章首尾段。这对文章整体好坏有重要的影响。(4)还应加强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的学习与训练。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书面表达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对待每一个训练、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二、写作训练活动要多样化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题目大都与日常生活有关。学生如能运用已学过的词汇写有关日常生活的作文,就可以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的作文来。英语写作课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把写作与生活话题、听、说、阅读结合起来。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写,以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平时我们可以进行的写作训练活动有很多,如英语日记、短文、命题书面表达等。另外,英语教材也是很好的资源,可利用默写、缩写、复述课文、仿写等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写作练习;既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型,并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举多得。而且,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配套有与听、说或阅读结合在一起的用英语设置语境和提示内容与要求的写作练习,既与本单元内容密切相联,又是本单元很多重要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的再现。学生通过听、说或阅读来获取写作信息与素材,还从中学到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手法,从而可以将这些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结构及好的谋篇布局手法运用到与本单元配套的写作练习中。这样就将听、说或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到一起,经常这样练习,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此外,我们可以在平时留意收集一些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经常写经常练,这样的练习一旦形成习惯,学生就会无意识中吸收一些优美的东西,使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具美感,也会收获一种成就感,强化他们学好英语的意志和信心。
三、培养语感,加强英语思维,注重语言文化学习
学生的英语写作很难摆脱汉语的影响,因而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着大量的“中文式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听、多朗读背诵地道的英文、例句,想方设法培养英语语感,锻炼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提高语感,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很多种方法。
1.在初期,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英语,锻炼学生灵活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技巧,使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大大提高,犯的错误也逐渐减少。
2.可以通过段落排序组文来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这种活动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情节,在锻炼其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帮助他们学会整体构思。
3.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增加阅读量,加强语言输入的数量和频率,多接触地道的英语表达,逐渐克服汉语对英语思维的负面影响,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写作其实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外语是读出来的,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读出来的外语是自然的、地道的,因为是从语境中学来的;靠练习做出来的外语是生硬的,常常也是不地道的,因为缺少语感,是依靠规则在拼凑。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阅读,英语也如此。阅读要讲究“量”,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培养出好的语感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样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就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逐渐写出语言地道的英语作文。
注重语言文化学习也是加强英语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基本功,教师要随时注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词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以避免语用失误。要写好英语作文,就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东西方人在进行表达时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以及这种文化差异在文章篇章结构上表现出的不同。如果对西方文化风俗比较了解,能在文章中使用正确的篇章结构及一些常用的英文谚语、成语或名言,会使文章锦上添花、表达地道,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就有所提高。可见,注重中西方语言文化学习,弄清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在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中是起重要作用的。
四、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习得写作技能,提高书面表达水平
论文摘要: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本文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出发,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1、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2.1 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2.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亩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3 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成因
形成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是对跨文化交际的片面理解和对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跨文化交际应该是“一种双方的相互行为,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交际模式算不上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还应该包括向目的语文化输出本国文化。交流除了意味着对目的语文化的接纳,同时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传播。而我们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交际的目的大多集中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却很少有学生想到传播本国文化,这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重要原因。对于说起圣诞节、情人节如数家珍,说起端午节的由来却一头雾水的学生来说,失去了中国宽厚文化底蕴做支撑,即使想表达中国文化也很迷茫。“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片面强调了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而忽视了其正迁移作用。刘润清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任何外来语言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外语界泰斗许国璋教授也承认,在说英语时不敢说完全不用汉语思维。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能不受到汉语的干扰,但是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不应该是英语学习的障碍,而应成为学习的桥梁。因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很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中国英语”是个客观存在。汪榕培教授甚至认为说点“中国英语”也无妨,主动学习一点“中国英语”也是必要的[3]。
2导入中国文化,克服文化失语现象
从上面分析看出,要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就要从重视本土文化入手,做到双向文化导入,将中国文化导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中国文化修养。
2.1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强化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理念的培养者,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理念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首先应从教师做起。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教好英语就可以了。但随着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地位的变化,单单教好目的语已远远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首先,英语教师应树立重视中国文化的观念,并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加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教育。据统计,获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的母语文化放在第一位,可见母语文化这种强大的归属意识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自豪感是语言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另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成为具有双文化水平的教师。只有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英语教学中的有的放矢。教师平时也应该注意搜集英语中对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
2.2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开展英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教育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文化素质选修课,一些英语教师尝试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他们的目标是在以西方文学文化教学的主旋律下增加中国英语的内容,在英语课堂开展中国文化教育。开设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使命感和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宽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英语语言能力。近几年,有些高职院校的英语选修课中出现了英文版的《中国文化概况》、《弟子规》等课程。在一些院校,这些课程很受欢迎,师生都体现出很强的成就感和满意度。
2.3增加中国文化元素,开辟第二课堂由于目前的高职高专教材反映中国文化的内容比例很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文化,将中西文化的同异作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渗透到听、说、读、写、译多门课程中。以《英国国家概况》为例,《英国国家概况》是一门综合介绍英语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经济教育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等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时可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自主搜集一些中国文化知识,布置值日报告、作文、论文等形式的作业,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中西文化的对比。再比如一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在这门课上学生则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详尽的介绍,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做不同的演示。通过这些展示,学生从饮食、节日、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地域历史等方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消除了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陌生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体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许多学生甚至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文化展示。除了教学实践,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成为学习中国文化的实践场所。例如,在新年英语晚会上,西方经典剧目《威尼斯商人》和中国的《木兰从军》交相辉映,无疑为师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中西方文化学习欣赏的机会。
2.4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促进教学发展语言测试最主要是用于语言教学方面,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测试对教学都有反拨作用,科学的测试会对教学起积极的作用。2012年专业英语四级考试中关于端午节的测试无疑给目前的英语教学一记警醒,失去了中国文化表述能力的跨文化交际不能成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在2012年9月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语测试中,就出现了关于中国功夫、饮食、戏曲和旅游胜地等中国文化的话题。这些英语测试题的调整也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即英语教学在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兼顾本民族文化的导入。在商务英语的测试环节,教师在考察学生基础的同时,适当将体现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入其中,考察学生对有中国特色词汇的拼读,对中国文化习俗的口语描述,翻译中国文化主题的文章,这些内容不仅使教师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促使了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英语学习者和工作者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起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中国文化失语症”反映出的中国文化教学的不足,在教学中导入和渗透中国文化,走出失语的困境。
作者:董艳萍孙红卫单位: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商务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对国际和国内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师资资源等进行有机融合,并渗透到课程体系、教学活动、教师研究及学生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过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具体来说,表现在中外教师共同授课、中外学生协同学习以及中外课程互补等方面。
一、融合课程体系,优化授课模式
综合考虑国际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特征,我们可以构建涵盖三种层次的融合式课程体系。首先,由中国教师开设的双语课程,这类课程应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限选课程,其中包括国际商法、国家贸易、国际金融学一级商务礼仪、项目管理相关的课程。其次,由国内和国外教师共同教授的双语课程,这一类的课程处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科平台课程,并具有专业核心的作用,一般应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及国际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再次,由国外教师授课的全英文课程,这类课程应当列入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限选课中,一般包括商务英语、企业战略管理及演讲技巧等相关课程。
在这三种层次的课程体系中,实际上形成了三种中外教师授课模式。首先,由国内教师通过双语授课的途径,对学生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教则主要教授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或专业发展动态,当然还有跨文化专业问题。另外,在课时上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国内国外教师通过双语授课时均应重点讲述自己较为擅长的研究。再次,可以采用外教负责全英文授课,而中方教师充当助教的形式,由中方教师负责学生作业的批改及答疑等环节,这种授课方式适合在商务英语或演讲技巧等课程应用。
二、融合师资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对于课堂质量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国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因而在国际商务专业中,应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国家教育背景、双语教学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对于外籍教师来说,需要提高其执教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聘请外国专家培训教学团队,另一方面选派本校优秀教师境外进修,同时还要组织校内外的学术研讨活动,对外籍教师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外籍教师具有较强的外语水平和外语文化背景,但是对中国文化及学校的教学要求缺乏了解,因而为了帮助其尽快融入到教学团队中来,应强化外籍教师对我国文化、法律、教学政策、学生特点等的了解。还应为中西方教师构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双方能够共同学习,开拓视野。
三、融合中外学生,构建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
为了适应我国学生对英语多元文化学习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学习兴趣,在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上,应加大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的力度。首先,对于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双语及全英文专业汇聚到同一班级进行授课,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培养目标及考核标准的一致性。其次,共享实践资源,可以组织中外学生一起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如暑期实习、社会调查等。再次,还可以组织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学术讲座、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及科技节等,让学生在文化碰撞和娱乐活动中,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针对经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组织专项的实践演练,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相同的场景中扮演本国人民会做出的反应,由此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文化背景的差别,并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能够灵活借鉴和应用。
四、融合学术研究,保持本校教学的先进性
国际商务专业和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学科的多样性、复杂性、交叉性也决定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学校应充分挖掘和应用国际、国内的学术资源,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本校教师参与到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课题中,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积极性,将学术论文的发表、学术研究的成果等列入教师的个人评比中,从而提高教师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确保本校教学的先进性。
当前国家间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不断深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具备坚实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相关的国家商务公约及管理外,还应对国际上习惯采用的贸易法则和商务程序熟记于心。因此,高校应在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以培养能够直接参与国家交流的国际通用型商务人才为目标,从多方面着手致力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10,(05).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电影观赏听说读写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处于渴望学好英语,却又因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举步为难。
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多年来一直是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输入和教学的重要资源。笔者曾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去年在美国也观摩了国外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及其电影欣赏来进行的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观赏是英语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非常富有成效。
二、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语言依赖文学展示她的美。文学依赖语言表达它的含义,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扩展了语言知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结构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中国人学习外语,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其主要渠道仍然是阅读。
那些脍炙人口、妙语连珠的传世之作至今为人所称道。让学生能充分地领略到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贴切生动的描述。(赵莉。2004)
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了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还能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分析、理解作品,赋予文字以符合新的生命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陈许,2001)。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王守义1991)
2电影
英语电影无疑是英语教学来的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愉快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英文影片以图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段,使其比很多别的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的环境。电影所提供的是语言交际的典型情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现实际生活的各个场面。
电影教学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地道语言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接触到大量形象生动、标准地道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口语流利性对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由中国老师来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的提高上有明显的欠缺。口语流利性所运用的时间性指标包括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方面。学生在观赏电影时,可尽情模仿。
电影有着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等场景对观看者的心里有极大;中击力,能让学习者感受真正的外语氛围。3,两者的结合 既然很多文学小说都被拍成电影。这两种媒体又很容易结合起来,给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带来多姿多彩的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和观看其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先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再观赏其电影作品,其中组织各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收效甚好。三、教学策略 1,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选择 教师对文学作品及其电影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和电影必须是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和文化,并且是男女学生都感兴趣的,避免选择语言或内容不适合的小说和电影。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学生的观后讨论提供了很多描述的空间。
2,文学作品阅读
1)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外阅读小说。
2)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要求学生上网和利用图书馆查阅作家的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以及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阅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时,要求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和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讨论学生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等等。
3)让学生分组讨和分享自己在此阶段的查阅成果和认识。
4)开始阅读后,要求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时间(time)、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piot)、视角(poinl of view)、结构(structu re)、风格(style)、语气(ione)、象征(symbolism)和主题(1heme)等。
5)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测试,鼓励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讨论和观赏电影的准备。
6)测试后,要有时间让学生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的覆盖面应广,包括情节发展、人物个性、文化问题、文学主题和个人的读后感。“在具体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文本和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作品的潜在美学价值没有被体验(experienced),作品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刘富丽,2004)
7)扩大学生词汇量是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不断地变换词汇的学习活动。包括词汇讨论和猜词游戏。要求学生平时把自己认为有趣或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词汇本里,然后互相交流,还可以做成词汇卡进行猜词游戏。
8)在小说里寻找描写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词汇,或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理解。
9)要求学生边读边写,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主题。还可以给小说里某个人物写演讲词、人物之间的书信,并阅读关于作品故事的报纸文章。
3,文学作品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1)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2)选择作品其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学生可以尝试人物的不同文化体验,克服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害羞心理。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便于反思和提高。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以论文的形式写作品评论。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家主要代表作、历史背景、作品的主题、作品 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等。通过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冯倩,2006)
4)就一下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影的结尾是否和小说不同?一些文学技巧,如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在电影里会如何处理?并对演员的挑选、布景的设计、音乐和其它电影制作的因素进行各抒己见。
4,电影的观赏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看电影时只是从头到尾被动地把电影看完,这种被动的行为不能产生可感知的学习,不会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预期学习效果。而且,他们习惯于靠汉语字幕来理解和欣赏电影。离开电影字幕,就不知所云了。教师要努力优化看英语电影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电影对话十分的地道和口语化,其中许多表达和俚语是中国教师本身也有不熟悉的,要在课前将影片的难词、俗语、俚语等汇编成词汇表,发给学生预习。
2)每观赏电影十分钟就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电影内容的理解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问题最好是多项选择题的形似,每个问题提供三个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答题,又不影响电影观赏。电影里的英语语速往往太快,惯用语太多,对学生来说完全理解难度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节目对话里比较清晰和容易懂的部分,或是画面里比较很明显的视觉细节。通过回答这些较为易懂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有信心地观赏电影。
3)在观看电影期间,还可暂停来进行语言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关掉声音,猜对话内容。
4)选择有趣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过后反复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发音和流利性。
5)要求学生注意演员讲话时的弱读、重音和节奏,并加以模仿。学生经常会发现演员对一些词的弱读有时会弱到无法听到,知道就是说本族语的人也无法听懂所有的句子,也要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的。
6)像唱卡拉OK一样,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带有感彩地进行口语练习。
5电影观赏后的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电影内容、主要人物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就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文化内涵、主题、乃至人物的某句精彩对白。挖掘影片给人的启示。比较文化差异。
4)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文背得越多,英语的表达就会越流利、越地道。正如李荫华教授所言:“背诵、朗读是我语言教学的一个经典作法”。
5)比较小说和电影,写电影评论,扮演电影评论家进行辩论,在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或写成文章。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貌的窗口,增强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