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1:2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乐器毕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调整教学科目,增添一些紧跟时代的、符合当前中小学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
教务机构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现在社会的实际需求,认真做好调研,把一些距离现在教学实际较远的科目进行压缩或者去掉,以便于让学生拿出较多的时间去选修一些对当前教学实际有用的选修课程,从而既接了地气,又做好基本功,而不是一直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在教学上要懂得继承并发展的道理,要学会扬弃。
二、各级高师院校要定期为音教专业的学生聘请当前国内著名的教学专家来校进行示范课的讲学。
因为这些教学专家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当前国内外较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他们的教学理念很容易被现在的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快速地释放出生产力。因此,各高师院校要使这种教学安排制度化和定向化,并贯穿在学生在校的每个学期之内。这样就会使学生一直不断地接受新观念,从而跟上时代教育步伐。
三、学校一定要统一组织学生见习、实习,并要增加实习时间。
见习阶段是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将来教学的预习时间。学校要在学生行将毕业的前两年进行安排,而并非像现在各高校那样,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安排出实习的时间。各高师院校要让学生通过深入到各中小学的实际课堂,了解当前中小学校的教学模式,了解当前学生的现状和思想动态。学生还要在见习期间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讨论,接受和反思上课过程中收获好的课堂效果或效果不好的原因,从而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准确把握,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在实习阶段,学生有了前期的对课堂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可以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并在讲课后及时总结并调整对各自教学手段的应用。指导教师要带领实习生通过一次次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培养未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各高师院校不能省略和简化实习过程,这是各高师院校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四、教学计划中要相应安排出一些中小学生易于操作的小乐器的技能教学课目。
小乐器,诸如竖笛、口琴、竹笛、口风琴、葫芦丝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够自己来演奏的。这种小乐器由于其灵活性和易操作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而当前各高校音教专业的器乐教学多数是钢琴教学,非常单一,而它的难以操作和应用上的不灵活性也很会让学生望而却步。此外,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除了掌握钢琴演奏技术之外,能够灵活地操作各类小乐器是在音乐课堂施展教育艺术、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各高师院校音教专业只有在教学上与时俱进而不墨守成规,承担责任而不放任自流,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批合格而不落伍的后备教育人才。这样,中小学音乐课堂才能够洋溢出欢快、和谐的气氛,音乐艺术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够继往开来。
作者:刘扬 单位:河北泊头职业学院艺术系
高校青年学生的身心发育过程中,离不开艺术的熏陶与滋养,属于综合性艺术的管乐,它涵盖了表演、文化、音乐、乐器演奏。管乐教育在增长青年学生知识,扩大艺术视野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欣赏艺术、接受新鲜事物,更是培养了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理解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需要具备丰富的自然、社会、审美、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作为一名管乐教师势必要求自己知识渊博,能把问题讲透,教学能力要强,也要求学生文化底蕴丰厚,只有这样,大家对作品的理解才能愈深刻,演奏时才能与作曲家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最好的演奏效果。
一、组建管乐团的意义
(一)强身健体的功能
吹管乐是一种集脑力和体力为一体的复杂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的五脏六腑以及一部分肌肉就要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控制音色与音量,同时还能增强人类脑神经的机敏灵活。这对改善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肌肉乃至神经的功能是有很大帮助的。
1、增加肺活量。由于吹管乐需要的气量大、吸气多,所以,随着经常性的呼吸训练,势必逐步增强胸肺的扩张能力和肺的储气容量。这样,不但使肺部等呼吸器官得到锻炼,而且由于吸气多,所获得的氧也就多,这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2、增加肌肉的活动量。吹管乐的技术训练,主要是气、唇、指、舌的功夫。它不但需要有较灵活的手指和舌头,而且更需要造成较大的气压和控制气流的能力。因此,就大大加强了指、舌、唇周围、上呼吸道、胸、腹、腆、背等部肌肉的活动量,(尤其隔肌动作幅度最为显著)从而锻炼了这些肌肉的伸缩能力。
(二)管乐团的育人功能
在高校中,各种团队的建设与发展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而作为高雅艺术组织的管乐团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代表性,管乐团不光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高校以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方向与目标,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管乐团,势必肩负起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重任。
1、学生的音乐素质在管乐团实践中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管乐团的音乐教育突破了仅仅停留在音乐欣赏与审美层面上,它注重的是音乐实践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为了能够快速进步,学生们需要学习乐理知识等理论课程,不断提升音乐素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与内涵。
2、培养乐团成员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高校管乐团是一个活跃在学校乃至社会中的艺术团体,在实践中,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那么这将是一个懒散、无序的团队。大局意识放在首位,服务精神和协作精神贯穿其中,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相统一,把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这一思想始终装在心里,拒绝懒散、随意,听从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核心、有战斗力、有生命力的团队。而管乐团恰恰整合了这部分力量,通过排练、演出、参加比赛等实践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和组织能力。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管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滞后
通过对普通高校中管乐团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大多数教学工作者较多的重技不重艺,即使有些学生演奏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作品的艺术内涵往往很难表达出来。受到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老师们为了使学生多增加一门技艺,他们往往只传授给学生一些管乐演奏的基本知识,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管乐的同学来说,接受这些简单的基本知识或许乐于喜见,而要想排出一部较高水准的作品来,这或许要走很长的路。这种化繁为简、重技不重艺的教学理念在目前国内的管乐教学中普遍存在。
(二)对管乐课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管乐课的开设,每周需要安排至少四次的排练时间,每次排练约90分钟。而有些高校尽管开设了管乐课,但每周只排练一次,其他时间学生很少练习管乐,甚至有些学生从这次排练到下次排练,一次都没有碰过乐器,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仅仅了解一些皮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只会离他们越来越远,也根本无法组建高水平的管乐团。
(三)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管乐器价格不菲,需要学校集中采购,而往往那些更专业更昂贵的乐器将会被过滤掉,只会选择购买那些相对便宜的乐器,这将导致乐器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它们的维护与保养也需要大量经费来维持,特别是在南方,空气潮湿,使用后如果不及时擦拭这将导致管乐器会很快的锈蚀,为后续的排练增添烦恼。另一方面,排练场地较简陋且紧张,按照声部的分配,最好每个声部都有一处练习的场地。对合排的场地要求就更高一些了,各种乐器混合在一起,如果使用普通教室排练,最大的干扰就是回声,根本听不清楚各个声部乐器的声音,严重影响排练效果。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亟待提高
在普通高校中,专业管乐教师缺乏,为了弥补乐团教学的需要,就得吸收社会中会演奏管乐的人士来教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队伍结构不合理,自身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仅作为业余爱好来演奏管乐,这就要求他们多与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师多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步
在音乐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由于文化素养的缺陷,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即使有很好的音乐潜力,也难以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由此可见,普通高等院校应该把培养专业管乐演奏人才与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结合起来,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教他们做一个灵巧的匠人,教他们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同时演奏音乐。
三、钦州学院管乐团建设历程
(一)钦州学院管乐团建设历史及现状
钦州学院管乐团是在原钦州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类专业的基础上组建的。2001年开始在音乐表演专业开设部分管乐课(小号、单簧管、萨卡斯、长笛等乐器),后来由老师辅导学生以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甚至由七八个人组建的小乐队的形式参加演出,因此有了最早的乐团雏形。当时受招生规模师资条件的限制,管乐学生也就十几个,根本形成不了规模。后来钦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北部湾地区唯一一所国家公立二类本科高校后,随着器乐表演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器乐门类逐渐齐全,相继成立了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和西洋管弦乐团。目前管乐团人数61人,民族管弦乐团58人,西洋管弦乐团由于成立不久(2015年9月3日成立),目前人数为40人。管乐团指挥与艺术指导由笔者担任,管乐团先后排练了《义勇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拉德斯基进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等几十首作品。管乐团曾参加了钦州学院“2015新年音乐会”,首次以双管编制的形式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获得了极大成功。目前管乐团每学期都举办教学汇报音乐会,并活跃在钦州市各类演出中。
(二)乐团建设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
将乐团建设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将乐团排练常态化、制度化、课程化,使乐团能够得以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在钦州学院人文学院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第二课堂作为一门课程,针对所有音乐专业(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的同学,贯穿在大学四年的教学里,实施本科教学四个年级都参与的纵向教学,大一大二为必修课,6学分;大三选修课,2学分;大四则以到校外实习的方式作为实践学分。作为无论是在学分中占的比重还是学时量的多少,都体现了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每学期根据乐团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排练曲目,曲目涵盖西方经典作品和中国优秀作品,传统和现代兼顾,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作品,扩大知识面。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将乐团融入第二课堂,再将它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获取相应学分,这在普通高校中还无先例。
(三)乐团建设与艺术实践
钦州学院人文学院音乐方向的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有1学分的实践课程――艺术实践,就是在课堂学习以外,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演出实践或比赛。合奏训练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内在指挥指导下完成教学计划内的曲目排练 ;而艺术实践则是将这些教学成果搬到舞台上实践,到各类大赛中经受检验。学院设有第二课堂办公室,负责对外联络承接比赛和演出,保障乐团能定期有实践的机会,增加乐团和学生们的实战经验,了解市场与观众的需求,及时修改选曲和教学计划。
(四)乐团建设促进就业工作
钦州学院历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专业毕业生,很好的服务了北部湾地区的音乐教育事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用人单位对新进人员的要求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将以前本应在就业入职后的职前培训和培养前移到了高校。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的实践和实训必不可少。钦州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之一的白海豚演艺有限公司,就吸收了大量我校优秀毕业生,为其解决了就业问题。作为国立民营的演艺公司,担负着弘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每年上百场的演出,为我校毕业生搭建了人生的锻炼舞台,为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与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码钢琴 集体课 观点 教学方式 难点 解决方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基本是采用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高校的音乐系也不例外。但近年来,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在高校教学中日趋明显,虽然从站在已习惯传统钢琴教学的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对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仍不适应,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新颖的教学途径。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效果
数码钢琴与传统钢琴这两者在键盘和触感以及音质上皆存在着不同,一方面是因为传统钢琴和数码钢琴的结构组成不同,同时我们还需注意不管是哪种乐器,演奏者对乐器的掌握情况以及演奏的技能、音乐素养也会对其音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数码钢琴还具有传统钢琴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如体积轻便、不需经常调音,还配备软硬件功能以及强大的声音变化功能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数码钢琴必定有更好的发展。
数码钢琴集体授课的教学效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其中包括教师的能力方法、学生的素质态度以及双方的配合,教学方式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原因。采取集体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力量不足的现象,防止教师过于疲劳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出现。一直以来,钢琴教学都存在重一专而轻多能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可以弹奏程度较深、技巧性复杂的作品,而伴奏或即兴伴奏的技能不强。高校钢琴教学的培养对象均为音乐或者相关专业的学生,钢琴学习对于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这一点来看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反而对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有利。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难点与对策
(一) 程度存在差异
学生的水平不一致,学习进度不同是集体课教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难题。即使相同水平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也会形成一定的差距。故可采取以下的策略进行授课:(1)依据个人的实际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音乐素养的发展,及时调整。(2)因材施教。针对程度低、进度慢的学生,教师需给予辅导;对水平高、进度快的学生适当布置额外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3)不同程度的学生分组进行重奏、合奏的练习。(4)限制学生人数。每组人数在10至12左右合适,既保证教学效果又可以体现集体课的特点。
(二) 关于教材的建设
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教学过程中把乐理、和声、视奏、伴奏等学习内容融合到一起,补充重奏、合奏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新的教学理论。因此,传统的钢琴教材教学体系并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虽然已有学院编制新的教材,但是改良范围不大,效果不显著。
为实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使用适合集体课教学的教材。本人认为可通过研究现有的教材,总结、提炼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到教学中去,为新教材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教学方式的改进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一个崭新的授课形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实行改进、提升和完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首先,与传统钢琴教育一样需进行系统完整地教学,以音乐理论和教学实践作为教学基础。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其次,在回课前,教师需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易弹错的部分提前提示学生;并在回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配合演奏。这样,不仅愉悦了整体的学习氛围,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心理锻炼,提高自信心。
(四)更新考核评定的制度
由于数码钢琴集体课与传统钢琴教学存在差异,关于成绩考核评定应制定新标准,要将开放与全面作为主要考核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将其出勤率与自身学习进度、学习态度都纳入到考核评定内容中,同时还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出要求。
总而言之,数码钢琴集体课是高校音乐教学的一次改革和突破,它与传统钢琴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积极找出其中的难点,依据对策进行解决,配合教育改革地实行,提高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牛冬阳.运用数码钢琴系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06期。
[2]董晓红、董晓东.数码钢琴──未来的“乐器之王”[J].乐器,1999年05期。
关键词:孟宪洪 柳琴制作 柳琴改革
柳琴作为徐州的一个地方特色乐器,随着民族音乐的普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熟悉,成为民族音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高音乐器。柳琴能从一个沿街乞讨的工具,发展成为现在高雅音乐殿堂的珍珠,离不开这个乐器的作品、演奏技巧和乐器制作3个方面的共同促进,而乐器制作又是演奏技巧和作品的根本基础,没有一个完善的乐器制作和改革过程,就不会出现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柳琴的技巧和音色。
乐器制作的研究与改革饱含了几代人的心血与尝试,而孟宪洪老师正是柳琴制作与研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老师。他的很多改革成果都已经应用到乐器中,但是很多成功背后的失败和经验却不被人们所知道,其中的改革与探索的过程更是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很多珍贵的资料如果不去挖掘、回忆和整理将会随着岁月而一起流逝。笔者作为一名柳琴的学习者,一个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将通过本文为大家介绍孟宪洪老师及其柳琴制作的过程和经历,并通过此来研究国内柳琴发展的现状。
一、国内柳琴制造业现状
国内目前从事中国乐器制作的大多是木匠出身,都是依葫芦画瓢的外形模仿的工艺制作,真正具备音乐常识和演奏技巧、具备科研和改革乐器能力的乐器制作师是很少的。因为牵扯商业机密,所以可以去记录整理乐器的改革过程和经验的机会也是更少的,乐器制作的传承和发展现在更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口传心授,所以目前关于乐器制作和改革的文献资料几乎是空白的。而整理和挖掘柳琴的制作和历史研革的工作,可以更好地把前辈的探索经验留给后人做参考和学习,可以促进这个乐器的制作改革之路的继续前行,对这个乐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柳琴的真正发展是从1958年开始,离现在仅仅几十年时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乐器种类,而中国的乐器制造业,大部分制作者都是模仿类型的木匠,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只是按照大体的尺寸和厚薄去仿作,究竟什么样的音色是好听,什么样的尺寸有有利于演奏,这些木匠师傅是不清楚的。又因为很多制作经验牵扯商业机密,具备音乐尝试和演奏经验的乐器制作师又不愿意轻易地把自己毕生的经验积累交流给别人,哪怕给自己的学徒也仅仅是口传心授,所以在书面上的有迹可循的资料是非常少的。但是随着大自然的万物循环,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正在随着老前辈生命的消逝而逐渐失传,所以整理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乐器制作和改革起到传承和发展作用。
二、孟宪洪介绍
孟宪洪是原徐州乐器厂厂长,原徐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孟氏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柳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乐器改革制作协会常务理事、民族乐器制作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是全国柳琴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荣获中国民族乐器(柳琴)制作终身成就奖。
孟宪洪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先后师承王惠然、闵季骞老师。长期从事乐器制作、改革及音乐演出,创作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柳琴、中音柳琴、五弦柳琴、双共鸣箱柳琴、六弦柳琴、电声柳琴、机械轴柳琴及其它民族乐器的改革与研制。发明了柳琴支架与柳琴微调。先后发表了《半导体四弦柳琴》、《柳琴的沿革》、《柳琴微调》、《柳琴沙音的检查与排除》、《柳琴弹挑教学中的“三相等”等十多篇论文,1976年编写《柳琴教程》。先后创作了二百多首音乐作品,其中三十多首分别在各级音乐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柳琴的改革就是柳琴大师王惠然先生同徐州乐器厂的孟宪洪老师共同完成的,先后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文化部科技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柳琴的起源
据说柳琴的最早出现是在苏北鲁南佛教寺院四大金刚中琵琶天王的塑像中,民间在建立寺庙的时候为了简单,就把琵琶的模型,把比例缩小,用土制作而成,有两根弦,一般都是丝弦或者尼龙线,7个木头品或者竹品组成。传说有个沿街要饭的乞丐,每日流浪街头,沿街要饭,生活很艰苦。这一天路过寺庙,突然天降大雨,乞丐急忙到寺庙中去避雨,饥寒交迫中突然发现寺庙的四大金刚都在怒目圆瞪,仿佛在鄙视自己,由于琵琶天王,拿着琵琶咧开嘴角在讥笑自己, 于是一个箭步上去,从琵琶天王手里夺过琵琶,把琵琶高高举过头顶正要摔的时候,突然发现雨停了,雨后的阳光洒在琵琶上,格外好看,乞丐把琵琶抱在怀里看了半天,越看越喜欢,于是乞丐就抱着琵琶出去边唱边乞讨,这就是土琵琶名称的由来。后来这个乐器在苏北鲁南越来越流行,已经是大家茶余饭后喊两嗓子的主要伴奏乐器, 于是土琵琶改良成了木头的小琵琶,又由于从后面看特别像一个大火腿,所以也有人叫他“金刚腿”,右手也改用拨子演奏了。
四、柳琴改革的现状
柳琴的品。柳琴品最早由高粱秆做成,后来改为竹面镶铜品。克服了竹品不耐磨的不足,使发音更加灵敏;现在普遍采用29品的规格,上面镶铜条或者钢条,根据音高的不同,品有长短之分,拼的间距也根据音高的不同,有宽窄之别,品决定了柳琴的音高,也是柳琴最容易损坏的部位,除了音色,音准是柳琴的第二重要的因素,所以,好的音准直接决定了柳琴的价值。
柳琴的琴弦。柳琴的琴弦以前是使用的丝线,后来改丝弦为尼龙弦(坚固耐用但音色暗淡)后又改一、二弦为钢丝弦,三、四弦为合金缠弦,使之既坚固耐用,又美化了音色。达到一弦高音区清脆、明亮,有很强的穿透力,二、三弦音色柔美,适合演奏推拉吟揉各种技巧,富有表现力,第四弦音色浑厚结实的良好效果。现在也有人尝试用银线,主要是为了更加的有韧性,弹性,耐弹,并且银色通透,余音明亮。
柳琴的定弦。柳琴通过缩短琴体,使一弦从a1提高四度至d2,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音乐器,现定弦固定为g、d1、g1、d2。由双弦(d1、a1)扩为四弦(g、d1、g1、d2)、七品增为29品使音域由原来的一个半八度扩展为四个八度(g-g4)。在排列上改成十二平均律,可任意转调,方便演奏各类和弦。
音窗的形状和位置。面板双侧各开一个音窗,使共鸣音从窗孔有效传出,增大了音量。音窗的方位和音孔的大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琴轴的改革。琴轴以前采用木头琴轴,后来尝试用牛角、象牙、骨头,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现在主要采用牛角和木头的琴轴。
柳琴的琴码。柳琴的琴码经常大量的尝试和研究,改平底码为拱形阶梯桥码,减少琴码与面板的接触面,以减轻对面板的压力,使琴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振动,发音更加灵敏,并利用码端面上的阶梯形,调整了各弦的有效弦长,提高了音准度。
微调的借鉴与改革。柳琴因为采用是和琵琶一样的琴轴定弦,由于阴雨更高,琴弦的张力更大,在校对的时候,如果掌握的不是很好,很容易发生短线的情况,所以对于音准的调控,有了更搞的要求,但是新手就很难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参考小提琴的微调,改革制作了柳琴的微调,经过调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迅速就被大家所采用而普及。
支架的借鉴与改革。为稳定琴体方便不同身高人演奏,避免弓身弯腰等需要,又增设了支架。支架提高了演奏者的重心,使演奏者可以更加放松的去演奏乐曲,由于演奏者的不同,支架的高低和角度也有不同,这个就要演奏家在定做乐器的时候,和制作师有一定的交流和沟通,支架也有塑料的,牛角的,有机玻璃的,也有铜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柳琴的背板。柳琴的背板改柳木为质地坚硬、结构紧密的红木作背板,增强了发音的反射力,背板的质地,软硬,反射弧的角度对柳琴的音色起到很重要的因素;现在一般采用红木,紫檀木等材料。
柳琴的面板。除了背板,面板也是绝对柳琴音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面板材料的密度和薄厚,以及风干的时间,都是音色好坏的重要指标,现在柳琴都采用陈旧而质地干松的老桐木作面板,使音色、音量得到很大改善。
双共鸣音箱的实验。80年代开始,柳琴由于明亮的高音,非常适合乐队演奏,成为乐队的珍珠,但是在独奏的时候,柳琴的低音特别单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研制开发双共鸣音箱柳琴,这样加厚了低音的效果,丰富了独奏时候的演出效果;
五、六弦柳琴的实验。柳琴在改革的一开始就大量的借鉴了吉他、曼陀铃、琉特琴的特点,所以在柳琴4根琴弦已经满足了柳琴的大部分需要以后,又开始研究五弦、六弦柳琴的改革,从定弦、音域、演奏手法上都有了极大地丰富;
拨片,材料、形状、质地、软硬手感的选择。改竹制圆筒的“柳琴套”为赛璐璐或尼龙制的三角形拨片(厚约0.8毫米),使之软硬适度经久,耐用,便于控制力度变化,减少了杂音,发音敏锐悦耳,便于演奏多种技巧。
电声柳琴的尝试。柳琴在独奏的时候,经常由于受到场地的音箱,需要加扩音器,但是扩音器的效果往往并不是很满意,所以特别研制了内置的一种电声柳琴,这样在音色和音量上都可以更加自由的进行调控;
孟宪洪对柳琴的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篇文章的总结和概述也填补目前国内关于柳琴制作和改革过程在文字资料上的空白,为以后改良这个乐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为以后科学的发展这个乐器起到有力的科学依据,让大家解密乐器改革成功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 实施与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改革方向与整体思路也逐渐明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社会观念,这是现代高校教育宗旨的最优质体现。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管理对象,怎样使其发挥本质作用?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加以说明。
一、对于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管理的认识。
素质,是一个人遗传父母及从培养角度两个方向所体现的身体、心理等特点,是人类不断发展的依赖性条件。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是根据实际发展之需,以培养提高大学生基本能力为目的,尊重其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以及人格、价值观方面等的教育培养。
高校的素质教育分层次性,它主要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高校的素质教育是针对教育片面性、狭隘性以及过于功利性的专业科目类教育而衍生出来的,但是它并不与专业科目教育相分离。高校的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先为人、后行事的作风。我们将人文类的素质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的潜在能力,引导他们以学生文化知识为前提条件,扩展社会适应能力与发挥个性良好品质。强调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做为根基,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内在特性、整体协调性以及综合能力,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主观意识培养下,潜移默化的掌握社会工作与生活的本领。
二、素质教育的开展,应从更新理念开始,并以学生日后有较高能力迈入社会工作为最终目的。
(一)原有的高校管理方面的旧思想是只注重毕业率,不十分观注学生们实际运用能力,素质培养未提升到一定高度。毕业率要提高,而且要不断提高,这种观念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非常大。为了顺利毕业,老师和学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可是对于学生本身来讲,老师越看管,学生越对老师有依赖感,久而久之,高校最终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领着毕业证的毕业生,究其整体素质,不能够充分适应社会所需,进而在进入社会工作后,不能完全胜任工作性质和工作压力等。我们应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期间树立起良好的素质教育观念,积极应对各种外在变化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挑战性要求。比如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所不同的是,以往的大学社团只针对学生现有的基本素质加以发扬,而对于素质教育方面,校方应为其聘请专业导师。这类性质的校园组织,可以多多加进乐器类培训与演奏实习。掌握一门或几门乐器,可以在当今社会谋求许多就业机会,这种类型的素质教育培养,还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在这方面是极强的。高校方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社团乐器培训,并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登台演奏机会,让他们在校园这个小型社会团体中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在得到学生及老师认可的同时,还可走出校园,提前从事兼职类工作,把在学校学到的乐器演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日后毕业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二)改变“我为大”的尘封理念,使学生摆正社会价值观。高校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往往被归纳为文化教育占主导位置的单一教育模式,而人文类素质教育仍处发展状态。而价值观教育是人文类素质教育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观注他人的真实感受,不再把自己的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他人。而最好的体现便是让学生建立“服务思想”,这也是为步入社会打好了一个基础。从高中升入大学,很多学生由于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他们还仍处在享受阶段,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社会需要我”是怎样的概念。而“服务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园乃至以后进入社会都能成为一个在能力上或人格上都会被认可、尊重的人。“服务”就是让“我”“被人需要”。比如高校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养老院的服务人员,检验学生对于此类社会环境的适应态度与适应能力。选择敬老院的原因是,敬老院里住着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思考习惯与年轻人存在一些异同之处,如老年人的节约习惯、起居习惯、看问题的角度等,考验学生们对于这些情况的持有态度,必要时强化实际操作环节,从而推动学生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和养成。
(三)促进个性化教学理念的发展,推行“授权学生”的管理模式。个性化的培养观念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源。我国固有的传统培养模式与思想未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却更加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开拓精神的养成,高校所教育出的大学生以“中规中矩”居多,这种常规型学生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社会所需,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发展等领域都无法胜任有关工作。学生在个性化方面的发展也分“良性”、“恶性”,我们所指的个性化发展,是将学生的优秀品质发挥到极限状态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在“互为发展”的前提下,开创自己的个性优势。
在“授权”管理方面,要充分信任每名学生的个性能力,相信他们的可塑造性,相信每名学生都是集素质与能力于一身的人才。管理者或教师要制定出相关培养计划,并“以人为本”,使学生以自我意识为主要培养方向,在关爱学生的发展基础、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前提下,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辅助学生在课堂学习、日常活动、校园工作参与等方面进行自我创造。而开放的个性化培养方式也不是狭义上的开放,这种开放,是把学生心中的理想追求扩大化,并不是放任其自由发展。
总结:总之,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在高校管理中是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我们要一手抓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一手抓素质教育的激励引导措施,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便于素质教育的有利开展,进而实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素质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徐龙.《浅谈以人本集体主义引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文
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4(12)
[2]庞勃.《浅谈高校学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J].经
营管理者,2014(34)
关键词:昆曲;字音;依字行腔
管乐训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管乐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各中小学纷纷组建起具有本学校特色的乐队。笔者近几年在学校一直担任校管乐队的辅导工作,试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谈谈自身对于中学管乐队发展的酸甜苦辣。
一、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对乐队的发展极为重要
案例一:为了迎接我校五十周年的校庆,暑期学校开展管乐夏令营,以加强乐队的训练。在放假前就已发通知给所有队员家长们,并得到了他们的回执,表示支持。为期一周的管乐夏令营,乐队有四十位成员。在第一天训练点名时,就发现还有几位同学没有到场训练,我马上电话联系这些学生的家长,希望他们督促队员们期间要准时到场训练,家长们纷纷表态一定支持并督促,后又陆续来了几名成员。但是在第二天点名时,发现还有两名成员没有到场,我又打电话过去询问,让我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A同学的家长接电话的同时就说了一句:“怎么又是这个老师,烦不烦!”我听后还是很有礼貌的问号,并询问该生是否到校训练,学生家长不耐烦的说:“不在不在,出去了!不要再打过来了!”碰了一鼻子灰后,我又打电话到B同学家,电话接通后,听到学生偷偷在家长边上请家长欺骗老师,说去旅游了。打完了这两通电话,我的心也沉到了谷底,家长对管乐训练的不理解我可以接受,但是我接受不了家长与孩子的欺骗。
在管理学校管乐队这几年,大部分的家长很支持乐队的训练,有的家长还会来听我们的排练。但是也有些家长很不支持,他们认为参加管乐训练会分散精力,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有的家长通过打电话或者写信的方式,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退出管乐队。在此期间,我一一地与家长们进行沟通,告诉家长们课余时间参加管乐活动不仅不会妨碍队员们的正常学习,反而会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的家长接受了并支持,但是还是有部分家长依旧觉得中学课业紧,参加管乐队就是会影响学习,在这里我也只有无奈。在西方国家,管乐队十分普及,一般平均每一万人就有一个专业的乐队。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管乐教育做得非常成功,在全美各地校园中各式各样的管乐团数量之多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在我国,我们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
拟解决方法:
1、以学校作为媒介,发放管乐队宣传资料,并组织乐队成员家长们开会宣传管乐
2、可利用周末训练时间组织家长来参观孩子们的训练,让家长了解乐队的训练模式
3、拍摄训练花絮并制作成光盘,不仅给孩子们一个纪念,还能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学校进行训练的点滴进步
二、学校老师间的相互配合
案例二:我校十分重视管乐团的训练与发展,老师们都十分支持校管乐队的训练工作,但是在管乐队刚创建之初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从中我也体会到与科任老师工作间配合与沟通的重要性。校管乐队利用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与第四节课进行管乐训练。我们聘请了专业的管乐指导老师来校教授学生,但是每周三的训练时间,队员们总是来得三三两两的,极大的影响了训练效果,问其原因都是科任老师上课或考试等,人员到不齐,所以总需要我亲自去各班各年段叫学生,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觉得的很委屈,想不通原因。
后来我私下去各年段了解才知道,有的老师不了解管乐队,认为乐队训练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所以我与各年段沟通、与老师们沟通,向他们宣传我们的训练时间及训练模式,让他们了解参加管乐队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群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对平时的课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各科老师对我们的乐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都纷纷表示了支持,所以后来的乐队训练在学校老师们的支持下开展的非常的顺利。
拟解决方法:
1、制作管乐宣传海报及资料在年段、各班发放
2、通过音乐课、艺术节、迎新晚会等校文艺媒介来宣传管乐
3、对乐队成员们的学习进行跟踪,与各科任老师进行协调与配合
三、队员间的青黄不接
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的管乐训练一般从二年级开始进行培养,那么乐队的成员可以有极长的培养时间,很好的避免了毕业后没有接替者的难题。而在中学,乐队成员的培养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虽然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学习乐器容易上手,但是还是面临着训练及练习时间不够、在训练期间人员的流动较大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乐队的发展。我与训练老师们也多方探讨及改变训练方式,利用午休及周末时间让乐队成员们可以来音乐教室进行练习,或借乐器回家练习,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没有很好的改善这个问题,在今后的乐队训练工作中还要继续不断摸索与总结。
拟解决方法:
1、制作管乐训练跟踪表,定期了解乐队成员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并解决
2、午休或放学期间让学生借乐器进行练习,周末让学生将乐器借回家练习
3、定期开会,加强乐队成员组织纪律性及凝聚力
4、每个乐器组定期挑选一位进步最大的成员表演,让每个成员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可利用放假期间与其他兄弟校乐队进行交流,一起训练共同成长
6、定期观看国内外优秀管乐队的演奏视频,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艺术修养的提高
管乐教学时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管乐不但调整了情绪,陶冶了情操还开发了智力,在管乐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期望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与总结,以促进学校管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学管乐教学实践谈[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2).
[2]周宝良.管乐合奏训练课程化探索与实践[J]. 宝山“海岛杯”教师论文集,2008(1).
[3]朱汉城.美国学校管乐音乐的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2005(7).
毕业论文 摘 要
笛子是中国古老的乐器,以其圆润亮丽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力为人们所喜爱。本文从笛子的音色入手,重点阐述笛子的音色特征;分析研究影响笛子音色的主客观因素;探讨南北派对笛子音色不同的审美标准及新时期笛子音色的审美趋向。力图总结规律,为笛子的演奏和学习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中国笛;音色;气息;控制;风格
ABSTRACT
The bamboo flute is the Chinese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likes take its clear sharp timbre and the unique expressive force as the people. This article from bamboo flute timbre obtaining, elaborates the bamboo flute timbre characteristic with emphasis; Analysis research influence bamboo flute timbr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 The discussion north and south send to the bamboo flute timbre different esthetic standard and the new time bamboo flute timbre esthetic trend. Tries hard to summarize the rule, provides the science for the bamboo flute performance and the study the theory instruction.
Key words: Chinese flute; timbre; breath; control; style
引言
中国竹笛是1支魔笛,因为它从古至今流动出的乐波,把千千万万庶民百姓的耳朵,规范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审美习惯之内。基于笛所拥有的艺术价值,笛已成为历代文学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1。笛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与物质统1的1项文化财富,已从自身所拥有的不可磨灭的价值升华为1种跨越艺术门类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初探;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中学 学生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寓教于乐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所以要提供给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是苏联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我认为这就是针对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的。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也是参与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的任务是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用我们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舞姿动作,将音乐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总结如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1)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及音乐文化底蕴不同,在我的竖笛课上进度不能够统一,我就选用了学校的好办法,“音乐课上一帮一小组”,让学的快的学生教学得慢的学生,我把规矩定好,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尊重,并且举行比赛,看看谁教的方法好,谁的学生学得快。因此学生非常有积极性,也解决了班级的纪律和吸收程度不同的问题。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对学生好用。
(2)当学生对本学科没有一点点的学习兴趣,或者学习和操作演练的内容有比较高难度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无精打采、漫不经心、态度消沉,即使参与,大多数被老师牵制参与的,因此,我决定优化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我把手影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了,每节课开始之前,我带领学生们进行手影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多得积极性,学生能够运用手影组织一段小故事,运用手影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这个活动不断进行中,我发现孩子们能够运用音乐进行创造,让班级一些不喜欢音乐的男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有的男孩子在课下上网查视频,运用身体去做一些小动物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让音乐课活跃起来,在下面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进行。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我通过在网上收集图片,视频等方式制作电子相册,或者通过同样风格的音乐来导入是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来体验本课音乐的美,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体验音乐的美,才能真正受益。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来促进音乐学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学生体验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体验之中,亲自去感受,去品位,去接触音乐作品。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我们为学生配备了教学音响资料、各种音效资料以及可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乐器,以及能发音的物体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必要的物质以及材料、设备的准备,激活学生的研究参与欲望。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声效,给学生播放音乐片段或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乐器、声效资料、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铲子、塑料碗、酒瓶、易拉罐等探索声音,为音乐片段、电影片段加配声音效果。有些学生尝试用塑料碗有节奏的拍打,模仿马蹄奔跑,有的在酒瓶中加水探究音乐的不同音高为音乐片段配乐等。学生还利用日常用品的“打击乐”及乐器进行小乐队演奏练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演奏着他们的“锅碗瓢盆儿”交响乐。例:在《雷鸣闪电波尔卡》一课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部分音效,雨中雷鸣的声源,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去研究创作雷鸣电闪的声音,也有的用日常生活用品去研究,也有的学生运用身体敲击节奏或口技模仿等方式去模仿自然声。学生们用音乐语言来表现电闪雷鸣的景象,从而激发了极大的兴趣。在体验中,学生们通过敲击、吹打、弹奏等音乐技巧的尝试,既感受了音乐,也掌握了技能,也了解了理论,使学生较有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多为学生提供感受体验的机会,努力使学生在体验中享受音乐的乐趣,体会音乐的魅力。因此我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上总结了五个优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二、利用信息技术 更加真切的了解乐曲时代背景
三、利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了的音乐文化视野
通过我在音乐课上的大胆尝试,我的学生们能够愉快的在音乐课上学习音乐技能,体会音乐的美,能够洗涤心灵,做一位正直的中学生。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毕业论文 摘 要
民族乐器——筝,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奔驰,由最早的秦地之筝,传向全国,因各地地域气候、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差异,逐渐发展成为传统9大流派。建国以来,古筝艺术事业有了巨大发展,我国著名筝乐大师、筝乐作曲家、筝乐理论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湖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焦金海先生在筝乐的诸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筝曲创作方面更是独树1帜,在筝曲的风格性、艺术性、技巧性均具有新颖特色和独创性。他的筝艺在海内外被誉称为“焦派筝”。本篇论文从焦金海古筝艺术成就、在海内外的学术地位、焦派筝美学思想、焦金海筝曲艺术风格及创新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对焦金海筝曲探讨总结出其在全国古筝事业中的影响及对海内外古筝事业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焦金海筝曲;焦金海筝乐思想;焦派筝
ABSTRACT
National Instrument——zheng, with a history of 2,000 years in China from the Qin Dynasty to the first zheng, has spread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Due to geographical climates, tradition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 traditional nine schools have come into be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guzheng and the arts have mad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Chinas famous zheng music master, zheng music composer, zheng music theory research scholar, Xiamen University Professor, visiting professor to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achnology Mr.Jiao Jinhai Zhu ha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He is more creativ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music having innovative features and originality in the style of and artistic techniques. His zheng arts has won acclaim as "Jiao styled zheng home and abroad." The thesis from Jiao Jinhai guzhe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to his academic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o his aesthetic ideas, to his Qu art style and innovative techniques, to explore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and as a result, leading to his impact on the national Zhe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Key words: Jiao Jinhai zheng music; Jiao Jinhai zheng music Thought; Jiao Styled Zheng
初夏的激情在为梦想释放力量闪光的青春在这狂热的的季节散射光芒。在这斑斓的季节里,又一届贵大学子即将远航。母校用她博大的胸襟承载着一代代学子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展望,放飞学子们的梦想。大学时我们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四年生活漫长却又短暂,四年里,每个人逐渐蜕变,走向成熟。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同的事,遇到形形的人,这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二、活动目的:
六月底我们将送别08级毕业生,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起航。让我们携手精心打造本次晚会,让即将毕业的贵大学子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借此临别之际,给xx级毕业学子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在以后的路途中走得更好,特举办本次欢送晚会。
三、活动主题:
展望梦想·憧憬未来
四、活动时间:
xx年5月26日
五、活动地点:
贵州大学南校区食堂三楼
六、活动对象:
贵州大学08级金州籍毕业生
七、活动主要内容:
活动前期:
1.办公室做好人员邀请工作。
2.组织部安排相关人员选场地,布置会场,安装设施,及做好安全及应急措施
3.文宣部负责海报,横幅,传单的版面制作以及节目的编排。
4.实践部写好晚会策划书,并负责海报,横幅,传单的印发。
5.组织部安排嘉宾入场。
活动期间:
1.主持人做开场词、宣布晚会正式开始、自我介绍并介绍到场嘉宾;
2.请领导致辞
3.节目演出(有舞蹈、话剧、朗诵、合唱、乐器演奏),中间插入小游戏
4.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表毕业感言
5. 社团代表发表对大四毕业生的祝辞
6.集体合唱毕业歌
7、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
活动后期:
1. 组织部安排人员出场
2. 各部人员清理会场,归还道具
3. 把拍摄的照片只作为电子档以作纪念
4. 办公室和文宣部收集晚会感触及影响等资料 ,汇报总结
活动注意细节:
1. 负责设施和后台的同学注意音响设备的正常和故障后的维修,保障晚会顺利流畅进行
2. 参加晚会的同学保持活跃积极的态度
3. 主持人调动现场活跃气氛
4. 成员间活跃互动
5. 晚会后负责收拾会场,归还物品
八、经费预算清单:
1.绳子:(2元/m*10元=20元)
2.吹塑纸:(5张*3.5元=17.5元)
3.工具:(刀、图钉、透明胶、双面胶、固体胶=50元)
4.丝带及其他装饰材料:150元
5.海报:80元
6.气球:(24元/包*5包=120元)
7.卡纸:(45元/包*2包=90元)
8.邀请函:(50*1.5元=75元)
9.音响:一对(租用)100元
10.话筒:两只(租用)50元
11.节目单:1元/张*50张=50元
12.饮料:42元/件*2=84元
一座非常朴素的大门,里面却别有洞天;初进厂门便可见一巨大“古琴”,有着取自伏羲削桐为琴的斧子,但又是最原始琴的雏形的创意;简洁实用的厂房之前,栽有成排的桐树,几十年后,它们将会成为良好的琴材;一座把两边清澈的水塘分成龙池和凤沼的汉白玉石桥,而“龙池”和“凤沼”,俱是组成古琴的重要部分。无论是从美观还是实用的角度看,古琴及其所蕴涵的文化都深深地根植于整个厂区中。这就是北京钧天坊古琴技术研发中心。
谁能把自己的工厂叫作“研发中心”?是王鹏。
谁能把一个古琴工厂建设得如此规模和有品味?是王鹏。
几十年前,他怀揣着看似天方夜谭般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京南大兴租用的车库作坊里苦苦寻觅、踌躇满志,而今天却象阿拉丁神壶一样魔法般地实现了。历经建设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这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有限的资金和理想效果的抗衡,然而他始终保持在高昂的激情创作状态,种种的困难和矛盾反而更加激发他的斗志和灵感的爆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他竭尽心力地苦着,乐此不疲地累着,终于一天天眼看着梦想成真了。
王鹏,199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工艺系古琴制作专业,从事古琴制作事业20余年。由于他善于总结并刻苦钻研,再加上个人的天赋,他制作的琴在不断地超越,已经形成了一套精湛、严密、系统的古器制作工艺。他制作的古琴造型完美、声音古朴凝重、细腻典雅、余韵绵长,深受世界各地古琴演奏家和琴人的喜爱并争相收藏。他的琴多次在国内外重要演出中使用,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响起,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响起,曾在悉尼歌剧院中响起……
怀着一颗感受古圣先贤琴文化智慧和艺术的朝拜之情,本刊记者走进了这家博物馆式工厂。
记者:古琴可以说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您对古琴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感情?
王鹏: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不仅仅是音乐,也不仅仅是琴,在古琴的背后承载着一种很深的哲学和审美的理念,比如儒家思想、中正中庸的严谨治学和自修等,都属于如用古琴正音,正心从而修身这样一个过程。古琴还体现出很高的境界,比如说道家追求自然、清虚的境界,佛家追求圆融和谐的概念等。
从历史上来看,古琴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哲学、审美的一个标志。在当今社会,古琴不仅是需要传承的一个文化遗产,更承载着继承这种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责任。我们现在在这教室里所看到的都是创意作品,这些创意作品都是跟古琴分不开的,无论是当代的手法所表现的书画、山水,还是用古琴的琴曲《流水》和《梅花三弄》创作出来的曲水流觞(王羲之《兰亭序》里面讲的曲水流觞),传统理念表现的梅兰竹菊、高山流水,在这个空间里面能都有体现。这些体现并不是挂一幅画,而是完全变成了一种空间设计的元素,这些元素里面恰恰就反映了古琴的精神。
古人讲伏羲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其目的就是要移风易俗,通过乐教的方式去改变社会,对社会产生教育作用。要把这种文化的力量作用到当今社会,实现这种文化产业对社会进行教育的功能。文化产业并不仅仅是打着文化的旗号去创造经济价值,而是要运用文化的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这也是钧天坊一直以来所遵循的的核心文化理念。
对古琴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一是继承古圣先贤的绝学,二是要用创新和发展的意识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起到它对社会的作用。这就是我对古琴的感情和理解。
记者:北京钧天坊古琴技术研发中心由最初的一间古琴工作室发展成为中国古琴制作领军企业,这期间有哪些让您难忘的发展经历?
王鹏:我从1987年上音乐学院时开始学习古琴制作,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族乐器厂,当时并没有做古琴,而是做了很多其他的乐器。后来离开乐器厂,我又重新把专业捡了起来,从制作木雕、饰品到重新制作古琴,这个期间经历了很多艰辛,因为当时知道古琴的人很少,提及古琴,大家都以为是古筝。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我想创办一个古琴产业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我没有放弃,刚开始我租了一个车库作为工作室,后来又租了四个车库,这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与我们这个民族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乃至于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紧密相连的。我觉得古琴能够走到今天,我们自然而然地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一个领军人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这种文化的热爱,对这种传统绝学继承的态度。
【关键词】初中音乐;古琴教学;案例研究
在我国古代社会,琴、棋、书、画是公认的四大文人修养。其中居首位的“琴”,就是古琴。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象征着文人超脱俗世的心态。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魏晋时期的嵇康,都留有与古琴相关的动人故事。今人拍摄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也是动辄出现剧中人弹奏古琴的场景,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2003年,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虽然古琴是我国的音乐艺术瑰宝,但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甚至对于音乐老师来说,它仍然是一件比较陌生的乐器。而且古琴曲大多节奏比较慢,曲风比较古朴,与学生所喜爱的现代流行音乐相去甚远。所以,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古琴及其作品,音乐教师必须首先接触古琴。在前几年上这节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古琴的,但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对古琴不感兴趣,自然对本课的演唱作品――琴歌《阳关三叠》(以古琴曲《阳关三叠》为旋律,填入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不仅没兴趣,还觉得歌曲非常难听。症结其实在于教者本身对古琴不太了解,也就说不出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点。在本轮教学中,我特意订购了一张古琴,并且借助相关教学碟片和网络上查到的资料,开始自学。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于减字谱的历史、含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古琴的技法也有了比较粗浅的认识,甚至还学着弹奏了《阳关三叠》的主旋律。在学习演奏中,我逐步熟悉了这件乐器,慢慢也找到了一些学生会关注和感兴趣的点,于是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课堂设计由浅入深,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情境导入环节设计巧妙,使学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在这三个原则的框架内,制定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古琴实物和视频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古琴的构造、历史、记谱法等知识。
2.在感受《阳关三叠》这首古老琴歌情感的基础上,能够较有感情、较为流畅地演唱该作品。
教学重点:学唱琴歌《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古琴的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在课前,我放了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空城计片段吸引学生兴趣:诸葛亮在城楼上貌似悠闲地抚琴,司马懿阵前饶有兴致地闭目聆听,少顷,突然发出命令:“撤兵!”
然后我问学生:“诸葛亮弹奏的是什么乐器?”和我的预想相同:学生有的说古琴、有的说古筝。我接着他们的分歧,告诉他们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一定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在他们还有些疑惑的时候,我迅速揭开了古琴和古筝实物上的罩子,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个环节是认识古琴:我让学生直接接触古琴,加深他们的印象。再加上关于古琴的奥运开幕式视频片段欣赏、结合实物的古琴构造、名称讲解、老师现场演奏古琴旋律片段和古筝实物的展示和对比、古琴减字谱的讲解,学生的兴趣逐渐浓厚。课前导入的那段除了吸引兴趣外,我本来在“了解古琴”环节后设置了一个让学生找出表演错误的环节:因为古琴的声音实际上很小,司马懿最多只能看到诸葛亮在演奏,而不能听到。但是因为有古琴的实物,和现场音色聆听,学生不需我提醒,就主动质疑了这段电视片段在表演上的错误。也说明他们对古琴的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通过表格和实物的对比,也能很清楚地分清古琴和古筝了。
第三个环节是学唱琴歌《阳关三叠》,听完这个作品后,学生能感觉到速度比较慢,旋律古朴。那么,如何帮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体会呢?我首先通过歌词《送元二使安西》的诵读,结合指挥手势,让他们从语速上先慢下来,然后再学习旋律,就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慢速。后面又通过大漠戈壁画面的展示、语言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到作品内在的悲伤――有可能是诀别。而且因为是初三的学生了,我提示了一句:“也许这种离别的悲伤,同学们在下学期初三毕业的时候能有所感受!”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被带动起来了,也开始注意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了,再接着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给后半段设计合适的力度变化,并运用到实际演唱中。学生们的设计很符合歌曲的情绪,而且由于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力度,唱起来也非常认真投入。最后,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古琴的伴奏下演唱这首作品,进一步让他们体会到“抚琴而歌”的琴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