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

时间:2022-12-25 18:39: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

第1篇

世人皆知,中华民族的祖先用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国度。劳动人民在劳作中感悟生活,体会着自然美、人文美,同时也留下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古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古训的旗帜是否依旧鲜明?

看今朝的学生们,在“万般兼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家庭价值观和社会大背景的引领下,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纯粹生活。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现在学生在家庭中承担劳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一份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本校六年级中随机抽样的100名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每天起床叠被子的占9%,偶尔为之的23%,从不叠被的有68%;

经常帮家人洗碗的仅占5%,难得洗的19%,从不洗碗的达到76%;

会用电饭煲煮饭煲粥的25%,不会的占75%;

会用洗衣机洗衣服的12%,从没试过的88%;

经常整理自己房间的(一个星期一到两次)13%,一个月一两次的29%,完全由家长整理的58%;

经常在家里打扫卫生的5%,偶尔帮忙打扫的17%,从来不干的竟然有78%;

吃饭时经常摆碗筷盛饭端菜的18%,偶尔为之的16%,饭来张口的66%;

统计结果显示,每天累计家务劳动时间少于15分钟的86%,介于15至30分钟之间的有12%,还有2%的学生超过了半小时。

虽然,这是一次不够完善的调查,但它足以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且让我们作个横向比较,与英、法、美、韩这几个国家相比,英国小学生的劳动时间为每天30分钟,法国为36分钟,我们的邻邦韩国为42分钟,美国则为72分钟。我们中国的孩子,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这个结果是否令以劳动为荣的中华民族触目惊心,继而忧心忡忡了呢?

所举以上种种,从中我们提炼出一句关键语,即劳动教育的弱化。通过纵向的对照和横向的比较,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们四肢不勤、集体懒惰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家庭劳动教育的弱化对青少年品德养成的负影响

1.缺乏独立性

媒体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上海有一个大学生,住校之后还由母亲到学校替他洗衣服、整理床铺等。后来他考取了出国留学,出国前先要到北京参加集训。事情的转折就在这里,在北京集训时,由于他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致使他得了神经衰弱和恐惧症,最终不得不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

此例说明,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依赖成性的孩子将来怎能成才做栋梁?这样的“爱”是溺爱!

还记得孩子在蹒跚学步时,他会慢慢地推开你伸长的双手吗?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出生12个月后,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自我的意向,比如走路会推开你的手,食物非要自己来抓。这是种可贵的与生俱来的独立意识,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的成长中,遂其天性,让他的独立性得到健康发展,那么孩子长大后一定能独立自主,行事果断。

2.吝啬付出,自私自利

有个朋友抱怨:我女儿都六年级了,一点家务都不会干,连来月经弄脏的内裤都要我洗。自己的房间凌乱不堪,经常衣服、书籍、毛绒玩具随意堆放,乱得还不如狗窝。我下班回来要买菜、烧菜,有时没及时洗她换下来的衣服,她就对我又叫又闹。作业做得晚,还要吃各种宵夜,不合她口味就耍小姐脾气,真令我筋疲力尽,苦不堪言。

朋友的孩子其实是当下一个群体的缩影。当依赖成了习惯,家人的辛苦劳作和付出也成了理所当然。他们漠视家人的劳动,以学习为借口逃避家务劳动,这时孩子已经建立了家庭关系的不平衡模式。他们只会坐享其成而不懂得付出,只习惯向家人索取而不懂得感恩,从而形成了吝啬、娇蛮专横、自私自利的品性。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我们需要建立平等正确的家庭关系,明确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孩子从小就承担家务,他们一定会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艰辛。有了这样的领悟后,孩子会懂得珍惜,必然会对父母家人的付出感同身受,充满体谅和感激。

3.滋生不良恶习

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看到这句话时,不由联想到某卫视有一档收视率很高的青少年角色互换节目,叫《变形记》。两个少年在七天之中角色互换,转换人生,从而获得迥异的人生体验。

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少年,他是家境优越的城市叛逆少年,父母保姆式地伺候他,满足他所有的物质需要,上当地最好的学校,家里什么都不需要他做,只要他不在外闯祸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他跋扈暴戾、爱慕虚荣、网瘾成性,对父母、老师的教育嗤之以鼻,骂爸爸是猪,毒打亲妈和老师……这样的顽劣让父母痛苦万分。

造成这个城市小霸王如此品性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家庭劳动教育方面的缺失,也是滋生恶习的重要土壤。父母以为爱他就是给他最优越的生活,读最好的学校,殊不知这个闲来无所事事的孩子,开始靠网络暴力游戏来打发时间。从没有在劳动中体会过幸福快乐感的孩子,开始无事生非用各种出格的举动填补空闲,从而吸引旁人的注意。

因此,闲会闲出病来,这种病不仅是身体的疾病,更是思想品德的不健康。一旦背弃“劳动创造生活,创造幸福”的古训,我们的孩子更易走入懒惰、贪婪、暴力、冷漠、叛逆的歧途。

三、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对塑造青少年良好品德大有裨益

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1.劳动让孩子乐观向上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的源泉。――高尔基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象,无所事事的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而整天忙碌的人却活力四射,开朗快乐。这个现象无疑证明了一点――劳动是快乐的源泉。孩子在劳动中保持运动状态,那么他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在运动。劳动能够让孩子转移焦虑,自然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当看到光洁的地板,或是整洁的房间,或是洗得光亮的餐具时,孩子更是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持续的乐观态度将伴随孩子成长。

2.劳动让青少年得到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有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那么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不要担心孩子的双手磨出硬茧,因为劳动锻炼的不仅是肢体,更锤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精神。

洗一天碗,容易;打扫一次卫生,简单。难得的是――坚持不懈。

但凡坚持下来的,百折不挠的孩子,将会受益终身。美国对四百多名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

3.家务劳动让青少年珍惜劳动成果

当孩子洗过衣服之后,他才会知道要洗掉一个污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力气,需要用怎样的洗涤剂和怎样的清除方式才能彻底洗净。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后,不再需要家长的叮嘱,孩子也会小心翼翼尽量不弄脏衣物。

当孩子整理房间花了一个多小时,累得满头大汗还没有像妈妈整理得那样井井有条时,他会考虑:我要是平时注意物归其类,按序摆放的话,就不会这么难整理!

家长任何的言教都没有孩子自己动手来得更直接有效。家长们不妨放手,孩子也会在劳动之后,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4.劳动让青少年更体谅家人,懂得感恩尊重他人

再以《变形计》为例。与上面那个城市小霸王互换的是个山里的孩子。他的家境与之真乃天壤之别,母亲远走,父亲常年卧病,兄妹三人全靠年近八旬的奶奶支撑,全家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穷苦的孩子每天走20公里的山路上下学,在山上捉蜈蚣卖钱给爸爸买药,从小就懂得操持家务,照顾爸爸,带好妹妹,像个大人一样有担当。到了互换的城市家庭后,新妈妈给这个农村儿子买数百元的新衣服时,他哭着喊太贵坚决不要,又觉得在外吃饭太费钱而自己动手炒菜给新爸爸妈妈吃,逛街时体谅妈妈太累,就算自己晕车也要陪妈妈坐车……

这个农村娃娃的勤劳纯朴,孝顺懂事感动了无数人,虽然贫穷,但高尚的品德从孩子纯净的眼眸中闪着耀眼的光芒。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样的好孩子,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他们能在每日的劳动中品味生活,肩负担当,懂得体谅家人,懂得感恩别人的付出,也能尊重他人的劳动。

四、强化劳动教育的策略和行为

1.家长――放手去爱

从前有个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18岁成人之前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家人亲友提醒这个母亲,孩子慢慢长大了,你得让他做点什么。这个母亲回答,孩子这么小,会做什么呀?等他到了18岁成人了,他自然会做了。这个孩子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衣食无忧地长到了18岁。在他生日这天,妈妈高兴地说:儿子,今天开始你是大人了,你该照顾我了,以后这家里的活都得你干了……

这显然是个笑话,我们不妨续写省略号后面的内容,估计这个18岁孩子会说:“妈妈,你说什么呢?我饿了,你给我做饭去吧!”

当孩子一岁学步推开你的手时,家长就要懂得放手了。放手去爱,让孩子独立的天性释放,即使跌倒了,他也会挣扎着自己爬起来,在跌打滚爬中,孩子才能学会保护自己。

让孩子从小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根据他的实际能力,鼓励他完成一份份家务。比如3岁的时候,鼓励他给家人递进门的拖鞋;4岁的时候,请他每天把洗澡换下来的衣物放到洗衣篮;5岁时,让他尝试每天把各个房间的垃圾集中倒到一个大的垃圾袋里,等等。孩子不会一下子就做好做到位,在他们沮丧或将要放弃妥协时,更需要家长的耐心。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手把手地教导,孩子肯定会在家长的鼓励下越做越好。

放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孩子以后的路走得更稳健。

2.坚持――养成习惯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知悉了孩子接受家庭劳动教育的诸多益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引导孩子充分品味劳动的乐趣。有的家庭为了刺激孩子劳动,用“金钱的诱惑”作为交换条件,比如洗个碗2角钱,扫个地1元钱。这是个错误的观念,你似乎培养的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却忽略了孩子的家庭主人翁意识。给自己干活,还拿家长的钱,不合情理。我们可以迎合孩子希望得到夸奖、尊敬、受欢迎等这些心理,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把他的劳动成果晒到网络上,看到网友的点赞,孩子肯定会得意之余干劲更足;也可以时不时地在亲友过来做客时,适时地介绍哪些是孩子的劳动成果;还可以把劳动前后的照片对比下,在对比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孩子觉得他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能得到肯定的,那么自然会坚持下去。

引导孩子体悟到劳动的好处。在家长懂得了劳动的妙处之后,最关键的还是要孩子自己领悟,这样才能成为他持之以恒的动力。如一起看《变形计》时,家长和孩子可以参与讨论,为什么两个孩子有这样的差别?引导孩子意识到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从而孩子也会用这样鲜活的事例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除此之外,和家长一起劳动时,那份说说笑笑同甘共苦的氛围也会感染孩子,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会是他坚持下去的理由。

3.延伸――创造知识

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因为困扰于生火做饭的种种琐碎麻烦,有人发明了电饭煲;因为细小的垃圾很难清除,有人发明了吸尘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解读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都能发现一个真理――劳动创造生活,改变世界。利用这些发明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坚持劳动,善于发现,或许你不仅仅科学地总结了一套干家务的经验,还能在家务之外收获意外的惊喜。

4.巩固――家校携手

虽然在家庭劳动教育这一方面,家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学校的正确引导能巩固孩子的习惯养成。

第2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日程的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助学体制的问题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当中,大学门槛的降低,以及人民大众多余大学教育的渴求,使大学生群体急剧增加,由此而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得以进入高职院校求学深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而迅速增加,这种人数的增长实际上是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内容比较完善、方式比较灵活的资助体系,包括以学校奖励为主的奖学金,以财政支持为主的助学金,以社会支持为主的助学贷款等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资助体系日益出现弊端,并引发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质疑。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能否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也关系到保障社会稳定,维系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力图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提高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二、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资助体系的类别

1、奖学金。

我国传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优秀大学生国家奖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提供的以专业成绩的优秀为考核依据的专业奖学金,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专门为特定学校的特定专业所提供的专业奖学金,但是奖学金考核鉴定标准往往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对象,真正的贫困生能获得该类奖学金的人数并不多。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己比较偏远贫困、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进入大学之前,所获得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况且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勤工俭学,导致贫困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要少于平均水平。因此,奖学金虽然对贫困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很多贫困大学生成绩却并不乐观,所以,奖学金并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资助方式。

2、助学金

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企业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以国家财政为基础,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设置的一项助学基金。企业助学金是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基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国家助学金的扶持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来,但覆盖的学校及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依然十分有限。

3、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是指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是贫困的大学生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勤工俭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一方面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能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早点适应社会环境,相对于助学金的输血方式而言,更是一种造血。勤工俭学作用扶持贫困大学生的一种方式,目前已经普遍的受到社会的认可及支持。

4、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各级金融机构相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活力的情况下,利用金融扶持的方式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助学贷款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专门扶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银行有条件免息贷款。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借款学生无须担保,只要承诺按期还款,就可以向银行申请到贷款。现行的助学贷款分为两种: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湖南高校助学贷款由高校经办,金融机构发放;生源地信用贷款则由县(市、区)资助机构经办,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

(二)现行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助学评选机制僵化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助学体系,但此种助学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在资助过程中需要大多经过班级民主评议,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将助学金的分发。这种形式的评选导致平时人际关系不太好以及成绩较差的贫困大学生少有机会获得助学金的机会;其二,有的高职院校的在助学金评比过程中,完全忽视了评选的作用,助学金分发决定权在班级辅导员或者某些领导的手中,这样,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不能将国家的政策根本的落实下来,甚至有的辅导员收受学生贿赂,但助学金名额留给行贿的学生,助长了歪风邪气;其三,在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需要贫困大学生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困难,有的贫困大学生受到自尊心的驱使,宁愿放弃评选的机会。

2、难以形成科学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十分困难。目前通用的做法就是让贫困大学生回原籍开村级、乡(镇)级、县级的三级贫困生证明,学校依据贫困生证明作为自主贫困大学生的依据。这种方式确实节省了校方地鉴定成本,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县级以下民政部门在开出贫困生证明时,很少会细究该生的家庭确切情况,导致大量的非贫困生取得贫困生证明,并在班级民主评选过程中占用了贫困生的名额,而真正的贫困生并不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3、助学力量有限

大众化的大学教育导致大学人数急剧膨胀,贫困大学生的基数也急剧增加。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相对增多,但是在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国家在对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方面并不乐观,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助学金额的相对匮乏。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占据了奖学金的大部分江山,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在奖学金的竞争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而助学金的覆盖面及力度相对较小。

4、部分贫苦大学生依赖资助的思想严重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缺乏生活的自主性,过度依赖资助,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由于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会分担家庭的负担,因此,将国家对其的扶持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自身的造血,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他们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也因为缺乏自力更生以及社会的适应性,而不能在进入社会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这会社会的稳定买下了隐患。

三、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资助机制

为提高助学工作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

首先,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评选的透明度,让真正的贫困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让不诚信的大学生无法获得评选资格,使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的腐败得以消除。 一方面,进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某些大学生自觉认识到错误。其次,造血胜于输血,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提供更多优质的勤工俭学的岗位,使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资助,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

(二)形成科学完备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其实并不困难。第一,各个地区要建立统一的贫困生鉴定标准,根据标准确定该生是否属于贫困生的范畴。但也不能仅仅依据该标准,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但灵活的范围不能太大,灵活范围或者空间不应该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第二,高职院校和县级以下民政不分要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相互制约,不能互相推诿鉴定贫困大学生的任务。例如,民政部门不能随便开具贫困生证明,必须会同其他部门,调查该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另外,高校也不能仅仅依据贫困生证明而分发助学金,而应该实际调查该生在学校的消费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三)拓展助学渠道

有必要通过拓展助学渠道的方式,增加贫困助学的力度,从而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面进一步扩大,帮助到更多地贫困大学生。首先,国家财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毕竟目前在这一方面投入略显不足;其次,提高企业助学的比例。有责任感的企业众多,之所以企业在助学上的投入较少,一是因为我国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企业助学行为,企业助学资金缺乏规范的财务审计,这让企业担心助学基金无法流入到贫困大学生手中。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企业脱节比较严重,有的企业担心自己的投入并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四、结论

我国在面向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着力解决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资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助学体系和机制,才能最终建立起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资助制度,使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对于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完善贫困高职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SZ112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刘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及其认定标准研究[J].社会发展,2008,(12):78-82.

第3篇

一、《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建设的背景

《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是温州大学引进合作院校美国库克大学的必修课程。在库克创办之初,一个多世纪前,乔治?鲍尔(George Ball)就强调了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在20世纪40年代初,库克开始了它的体验教育计划。生涯规划体验教育已被证明为库克策略计划的主要成果部分。从全体教员到全体行政人员,有着广泛的共识,生涯规划体验教育是每一位库克大学学生实践的中心课题。本课程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开花结果,走过了“引进―整合―本土化”三个阶段。

(一)引进试点阶段(2000年―2003年)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于2000年引入美国库克大学“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课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对在读的学生开展了规划教育和体验教育的全程化课程。按照“引进―整合―本土化”的思路,把“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分设为两门课程作为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教育的必修课程,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安排。

(二)整合创新阶段(2004年―2006年)

2003年底,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次启动《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研讨会,共有天津科技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石家庄医科大学、集美大学在内的六所高校40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自研讨会结束之后,瓯江学院在对全院新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补充融入了库克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精华之处。可以说,生涯规划弥补了职业生涯规划只侧重学生一时一地规划的缺点,体验教育则直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拉向了广阔的实践领域。这也是我们对这门课程整合创新的结果。

(三)本土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经过一系列的“引进―整合―本土化”过程,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标准、组织机构、体验基地、学术交流和学生社团建设更加规范。

1、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2007年,瓯江学院成立了“生涯规划体验教研中心”,由专人负责建立了该课程的完整体系以及自己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

2、开辟暑期体验教学精品专线

每年暑假,瓯江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亲情、非盈利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分别参加了亲情文化体验队、人与自然和谐体验队、温州社区体验队、上海苏州体验队等四支体验队伍。另组织学生参加了温州市少年儿童暑期读书月活动的一系列非营利性体验活动。

3、拓展课程开设面

2008年,瓯江学院将该课程开设的范围扩展至全院所有新生,辐射面广泛。

4、开展学术交流

2008年3月,我院选派生涯规划师资参与“2008昆明生涯规划工作坊”,听取了清华、北大、中科院、人民大学等8所中国著名高校的俞国良教授、苏彦捷教授、樊富珉教授等的精彩讲课。我院的老师也参与了主办方组织的说课环节,我院老师的精彩表现获得了美国库克大学副校长黄天中教授的高度评价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于2004年9月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目前授课学生达13000余人次,经过几年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我们认为学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职业的指导与训练,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多方面的教育,因此我学院于2007年引进合作院校美国的一门核心课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和经验,我院对该课程进行了整合,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院学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竞争环境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年青人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成长心智―造就才干―强壮体能―完善人格―追求信仰”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生命、生活、生涯的人生历程中,帮助学生了解生命过程、规划生涯历程、探寻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完善和提升,要有突破和创新。《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开设就是这样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二、《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涯规划理论教育与体验教育脱节

《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都非常强,只有职业理论与体验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职业目标。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生涯规划体验教育时,将侧重点放在理论教育上,往往忽视乏体验教育的重要性,造成理论教育与体验教育脱节。

1、课程设置与体验脱节。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基本上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课程内容设置上理论性太强,有的教材是从国外引进的,未进行本土化改良,资料和案例也偏陈旧,忽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把学生的规划与行动统一起来,没有达到体验的效果。

2、职业技能培养与体验脱节。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职业成熟度的标准之一。当前很多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差距颇大。有的学生在校期间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职业体验活动。大学生的体验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真实的职场体验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客观现状都将大学生与外部的职业环境隔离开来,使其对职业环境不熟悉。

(二)大学生对自身了解不够,职业准备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这反映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之间的矛盾.表明大学生们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只知道概念缺少实际的实施这必将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

三、《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体验教育基地平台以及专项体验教学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分阶段推进下列实践教学活动:

(一)亲情体验,构筑人性本色。在大一阶段,强调通过参与或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家庭和社团组织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组织成员的亲情、友情和关爱之情等;这是生涯规划教学的第一步。亲情体验以家庭为背景,以体验父母、亲属、同学、朋友等情感体验为内容。课程在大一实施。主要帮助学生塑造知恩、感恩、学会回报的人格心理。典型活动是做一周的家务劳动。

(二)社团体验,培养组织才能、增强创新与参与意识。在大二阶段,帮助学生认知自己、破译自己、体验自己,帮助学生规划和设计专业方向、事业定位、爱情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孤儿院、养老院、戒毒所等机构的“义工”活动和爱心服务,帮助学生感知生命,关注生命,培养学生与弱势人群建立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念。参与非盈利组织的活动,体验非盈利组织的工作程序、工作规则及方式、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感恩和舍得的人性观念。这一体验在大一大二学期安排,体验时间为四个学期。要求学生自主创立社团、参加社团活动,做社团主持人等。

(三)营利组织体验,学做企业人,敬重职业生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营利组织体验,让学生感受企业生存、发展、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和动力,及早进入角色,做好职业准备,是营利组织体验的意义。该体验活动主要在大三、大四学年进行,由学生自己选择或通过学院安排,到各类企业或营利性事业单位体验。在大三阶段,主要设计两个方面的体验,一是盈利组织的体验与实践,结合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企业和相关盈利组织及机构,培养和指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企”(学生与企业)关系,增加就业信息。二是体验教学活动。通过组织体验跨省区域等活动,带着学生走出去,拓宽眼界,增加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经历。

在大四阶段,主要实施参与性的专业体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单位实习,进一步体验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具体操作,同时,指导学生对整个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职业、就业观念,搭建个人就业与发展的平台。

第4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现象和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作文教学脱离了生活

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老师受教材的限制,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没有能让学生真正的去观察体会生活,往往都是仓促上马,为完成作文而作文。从学生角度看,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不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的课记录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观察以积累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积累素材要引导学生养成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可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事事都在作文,时时都有作文,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线,视野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每天在往返于家庭、学校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的荒地建成了幢幢洋房,破旧的房屋改成了气派的高楼,还有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的素材。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决定了写作材料的丰富性,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这就得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常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

二、作文教学重技巧训练,轻能力培养

在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棱角,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现在中国很多大学生不会写文章,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时期作文模式化教学的恶果。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简单的套用模式。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写作训练当作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来做。

三、作文教学重书面习作,轻口语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这种“重文轻语”的倾向,导致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人际交往。有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甚至逐渐退化。有的小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然而一到口头说话,例如演讲或班会课发言,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笔者的一位同学书面作文成绩优异,但由于口头表达能力差,无法很好地与别人沟通,导致他在找家教时,多次被人谴回。这种现象归根到底还是与小学时期“重书面,轻口头”的作文教学分不开。

四、作文教学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讲评

第5篇

摘要:本文从临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临夏地区未成年人的社会问题,主要从失学、健康两个方面探讨了临夏地区未成年人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社会原因。

关键词:现状分析;未成年人;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03-02

俄国作家谢德林说过:“我们对儿童问题感到忧虑,是因为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与国家的兴亡有密切的关系”。非常深刻地指出了未成年人问题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诞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同时,社会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我国部分贫困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本文就临夏地区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浅析如下。

1.失学,未成年人心中永远的痛。在临夏,失学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随便走进一家临夏个体小型餐厅,你就会发现前来招呼你的“跑堂”(服务生)多半是些十四五岁的男孩,临夏人叫“尕娃”(男孩),他们应该在学校,可却成了个体餐厅的童工。在临夏周边农村的一些学校,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教室的大小与年级的级别成反比,年级越高,教室越小。低年级的教室一般是比较标准的三间室,到了四五年级只剩一间,原因主要是学生流失。在临夏,许多适龄青少年以不同方式离开了学校,走向了社会,从而也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失学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只是百分比中易忽略的小数点,而对单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因为失学,他(她)们失去了原本快乐的童年;因为失学,他(她)们的就业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因为失学,他(她)们走上犯罪的概率增加;同样因为失学,他(她)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夏,许多家庭陷入由于贫困而失学,由于失学而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我认为,今天的是失学者就是明天的贫困户。

临夏地区失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生活贫困是导致失学的主要原因。临夏周边山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落后,贫困面大,农民纯收入很低,据有人统计,一个普通农民要二十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位大学生。人们迫于生计,让子女辍学从事家务劳动或外出打工,形成了越穷越上不起学,越上不起学越穷的恶性循环。部分家长仍存在读书无用的思想。在临夏,不少家长或学生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有一份正式职业,与其初高中毕业后仍然当农民,还不如认几个字后趁早在家种地,打工挣钱,读那多书有什么用。有关部门并未真实上报统计数字。不少乡镇所上报的高入学率并未真实反映农村学生入学情况,原因归于各项指标都与村干部乃至乡镇干部的业绩考核紧密相联,一旦“数字”不达标,就会影响其工作业绩乃至工资收入。因此,宁可虚报,也不愿反映真实情况。

2.健康,一个应尽早引起重视的问题。健康的青少年不只看他身体健康与否,还应看他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在临夏,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各种各样不卫生的零食和方便面在青少年饮食中占了一定比重,只要用心留意,几乎每所市内学校门口挤满了儿童食品店和油炸食品的小摊儿,几乎找不到校门了,如果你走进这些摊位就会发现卫生不达标,比如小玩具里装糖果,油炸食品上苍蝇乱飞,甚至过期食品也让学生吃了,有些学生几乎用这样的零食和油炸食品作为一天的主食,而这些食品是青少年出现营养不良和生病的罪魁祸首。目前,在临夏的未成年人中视力下降、体质不良、营养失衡的现象很多。我调查过临夏市一中初二年级八个班的学生,有近40%的学生先后加入了“眼睛族”。在去年五一前后,临夏回民中学高一一学生因长期吃刺激性小食品,引起胃出血。临夏折桥中学在一次半小时的升旗仪式中,竟有两名学生因身体虚弱而晕倒。作为班主任,我感到学生不爱参加体育课,冬季早操晨跑等,时常找各种理由请假,甚至想方设法躲避。

与此同时,青少年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在临夏,部分青少年存在自卑、胆小、抑郁、暴力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导致心理障碍,形成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这些病态心里轻则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重则会助长犯罪。可是我忧心地看到,在临夏地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却基本被家长忽略了。

我认为引起临夏地区青少年身心不健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影响生理健康的因素有不健康食品的影响、网络伤害、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学生活动场地小、父母的溺爱。(2)造成心里不健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家庭影响。临夏地区大多数家长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走向随意性、盲目性甚至暴力性。离婚家庭的不幸也是部分未成年人心里不健康的原因之一。例如我带的班上,大多数差生都是单亲家庭或者无父母监护,跟爷爷、奶奶、舅舅生活的孩子,这些孩子表现为抑郁、孤僻、不合群、寻求不正常爱的慰藉、暴力等人格障碍。②学校影响。表现为过于注重教学成绩,忽视学生德育教育,教育工作不够细化,没有及时有效地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另外,将学生人为地以成绩划分等级,造成部分学生追求虚荣,部分学生自卑等,进而以畸形心态和行为变相发泄。③社会影响。受到不健康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一旦受到坏人利诱,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综上所述,临夏地区未成年人问题只是当代中国尤其是贫困地区未成年人问题的一个缩影,从这些问题中我也总结出了当代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可归纳为八类:暴富心理、无所作为心理、推诿心理、嫉妒报复心理、急功近利心理、逞强霸道心理、及时行乐心理、逆反心理等。正是这些不良思想的作祟,上演了一幕幕青少年悲剧,成为影响当代中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大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未成年人是国家明天的建设者。因此,全社会要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因为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第6篇

弱智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其智力水平低下,并伴随适应行为障碍。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从这两方面下手,而且做到两手都要硬。经过几年的实践,“严抓教学工作,康复训练并重”这条教育教学之路愈加清晰明朗起来,并且已有显著成效。下面具体说一下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这两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一、课堂教学实施分类教学。

培智班的分类教学是根据弱智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补偿其缺陷,使其发挥潜能,受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搞好分类教学必须遵循教育为主、分类为先、辅导有序的原则,确定好分类的关系,使分类教学的原则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1.分类为先的原则:

因学生的智能状况、行为缺陷、家庭情况等各不相同,差异很大,所以在进行分类之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生理缺陷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使分类教学在有目的,有依据的基础上进行。

2.分层次提要求的原则:

根据班级分类和教学中组合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过高要求和过低要求。

3.辅导有序的原则:

在培智班的教学中,个别辅导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练习时,我们把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教师辅导和学生独立练习,两者交替进行,使辅导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堂教学结构

1.集体授课,为各类学生创设良好情境。

讲授新知识时,先集体教学,共同学习统一的内容。这段时间相对较短。教学时要面对所有的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兴趣、情绪等。如在学习字词时,即使B组、C组的学生不要求掌握词义和词语应用,在集体学习时也要顾及这两组学生。因为分类的目的不在于划分学生的“级别”,而在于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原则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新知识,学会自己应该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2.分组练习,给各类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集体授完课之后,剩下的较长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练习了,新授时是分层次要求的,那么练习也要根据层次要求分组练习,才能使学生都学有所得。比如学习“摆、洒、扫”三个字之后,巩固练习时,A组学生听写生字,组词;B组学生找朋友(拼音写生字);C组学生看图读字,读准字音,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既提高学习兴趣,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个别辅导,补偿缺陷。

个别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环节和形式,几乎所有弱智儿童都需要不同程度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不仅可以突破集体教学的局限,有针对性地补偿学生的缺陷,同时,教师还能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下步的集体辅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个别辅导,学生的知识水平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加强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弱智儿童不仅智能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且存在适应行为缺陷,特别是普遍表现出自理能力差。而生活自理是一个人独立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我们的康复工作就从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入手。分为两大步骤:低、中年级重点进行个人卫生、着装、进餐、排泄、睡眠、安全这六个方面的训练;高年级学生把重心转向劳动技能、社会生活、社会初步适应生存能力的培养。

低中年级所训练的内容大都是生理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我们从养成教育入手。矫正与训练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基本方法。弱智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差,一些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只有靠不断的矫正与反复的训练,才能使他们形成习惯。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是培养弱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最基本的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具体做法:

1.激发兴趣。

弱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态度和上进心,所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学习。比如:我在培养学生洗手习惯时,带领学生做“变魔术”的游戏。我先把手弄脏,让学生看,说:“下面,我来给大家变个魔术。”然后低下身,在被讲台挡着的水盆里把手洗干净,学生看到手变干净了,感到很奇怪,非常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他们有了兴趣,注意力都集中过来,这时揭晓谜底:“真正的魔术师在这里。”边说边把水盆端出来,让学生都来“变魔术”。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来洗手,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每次饭前都组织学生集体“变魔术”,每个学生便后,提醒他去“变魔术”,同时讲要领,手把手地教,谁做得不对,当场纠正。教育学生勤洗手,渗透卫生知识。这样天天练,反复练,学生渐渐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树立榜样。

弱智儿童的认知能力差,头脑中的表象贫乏,导致了心理上的缺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要培养弱智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就必须多给他们提供一些观察学习的机会,多为他们提供示范,使他们有更多学习模仿的情境。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弱智儿童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模仿他人是弱智儿童的特点,模仿就是学习。因此,模仿榜样对形成弱智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特殊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在弱智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弱智儿童分辨能力差,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用正确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我们从学生一入学就要求他们要向老师问好。我先讲清要求,做示范,然后领他们观看大哥哥,大姐姐的礼貌表现,大学生的模范行为给小同学以直观形象的教育,使他们的行为有了标准。逐渐的,本班的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开,我又从中选出榜样,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既督促了“榜样”保持良好行为,又为其他同学找到了更近的模范行为,非常有利于巩固训练效果。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养成良好习惯。

3、奖励为主

奖励是调动弱智儿童积极性,塑造他们良好行为的重要机制。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弱智儿童也不例外,尽管他们的认知有缺陷,但是他们也具有荣誉感与自尊心,有一定的成就动机。奖励有口头表扬、符号奖励和物质奖励。在最初阶段,物质奖励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为的巩固程度不断提高,逐渐转向符号奖励和口头表扬,例如,午睡习惯的养成是十分困难的。刚入学时,我班只有两名学生能按要求午睡。我向同学们明确提出要求,只要中午睡觉,就能得到一份奖品。这个办法非常奏效。一周之后提高要求,坚持一周都能午睡,才能得到一份奖品,其间的奖励用小红花代替。之后再进一步提高要求,小红花积累达到期10朵、15朵……才能得到奖品。慢慢地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午睡的习惯。

奖励给学生带来愉快,为了继续得到愉快,他们就会重复受到奖励的行为,从而使行为稳定化,习惯化。

学生在低中年级这段时间,许多好习惯逐渐地养成,许多不良行为逐渐消退,为以后的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康复训练的重心转向家庭生活、劳动技能和社会初步适应能力。因为,弱智学生虽然有种种特殊之处,但他们终归是一个人,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回归主流,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是他们发展的最终目标。明确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方向,在进行训练时,也就找到了准绳。如培养训练学生能做简单家务劳动,会整理房间,会使用常用的家用电器;认识常用的劳动工具,并学习锤、刷、铲、剪、缝、补、钉、拧等简单的劳动技能;学习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如打人、偷东西犯法等),懂得遵纪守法。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还增设了计算机课程,使学生了解简单的科普知识,做到培智教育与时代接轨。

第7篇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家长的重点。作为家长,深知责任的重大。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家长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家长,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xxx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2)

在最后一天,为给这为期x的夏令营活动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举办了作品展。当天,共展出素描作品x幅,书法作品x幅,手工作品x件,x名留守儿童还进行了跆拳道表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赏。

在县关工委、镇政府、义工联团总支的合力组织、支持下,学堂村暑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了。学堂村夏令营是为把孩子们从繁琐的假期作业中解脱出来所举办的一个兴趣夏令营,主要包含书法、绘画、手工、体育四个课程。虽说夏令营的最终成果不错,每个孩子完成的作品都很优秀,但脱离整体,从局部来看,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间良莠不齐,存在不小差异。一方面是由于孩子间存在理解差异,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有高有低,这就影响了学习的结果。而且由于孩子喜欢凭喜好做事,对待喜欢的课程就认真些,对待不喜欢的课程就很敷衍,也会造成差异。更重要的一点,由于我们6名大学生志愿者所学专业和所交课程并不匹配,我们也只是懂一些皮毛,并不精通,在某些细节上容易犯是是而非的错误,让学生生成错误的理解。以上种种,都是从这次夏令营活动中得出的体会。而且由于这是学堂村第一次举办夏令营活动,经验、人力不足,所以有待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我反复回忆、思索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这15天的志愿者活动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这次活动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深刻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给学堂村的孩子们上书法课,讲一些书法知识和教他们写毛笔字。上课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而且还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能完全运用到实际,这才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次志愿活动,让我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让我对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交往有了新的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出真知,唯有实践,才能够把书本上别人总结出的经验真正地化为己有。充分的实践对完善我们的人格也很有帮助,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必须身经百战才能够完成自我的升华。更关键的是,我们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之下。竞争极其激烈,就业的压力时时刻刻压迫着我们的神经。很多大学毕业生,高学历,但空有一身功夫无处使,满腹经纶,却毫无社会经验,什么也不会做。毕业同时失业,到那个时候方才知道大学四年皆枉然,一切又全部得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学习如何才能摆脱多年来与社会的脱节,融入到社会当中。如果不在大学期间就认识到这一点,一点一滴的积累社会经验,丰富假期活动。难道非要待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骤然发现年华的虚度?

这次志愿者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也希望这个起点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3)

随着生活的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的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的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的学业家庭的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的苦楚。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为此回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十分积极。回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的孩子们。

义工联团总支组织回乡大学生,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回乡大学生们与留守儿童及临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中回乡大学生们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的忧虑使他们过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临时监护人的交谈中回乡大学生们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临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回乡大学生们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需要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4)

关爱留守儿童,不是一时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集中全社会的各方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在“社会大家庭”的帮助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希望此次活动能够激发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关注扶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队伍中来,为社会文明和谐做出更多的奉献。

在此,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乐观向上的精神迎接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用学习充实自我,用知识成就人生,用行动回报社会。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担,希望你们克服种种困难,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做合格的小公民;在学校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学习好各门功课,奠定个人成长的基础,增强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在家里孝敬长辈,加强锻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一个不让父母担心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准备了一点爱心物资,送给你们,这些物资凝聚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大家的关心和鼓励。虽然你们的父母远在他乡,但是你们有爷爷奶奶的疼爱,老师的关爱,还有千千万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与你同在,你们的成长不会孤单。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5)

随着生活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学业家庭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孩子有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苦楚。从小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陪伴,我深有体会这样感受。为此我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十分积极。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孩子们。

我们在村委会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渴望,他们最常说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忧虑使他们过早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有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未来,他们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 我跟着我团队,走去走访。看了才真正体会到,城市小孩与向下小孩就是完全不一样。

城市孩子干净整洁,但是也只是温室花朵;乡村孩子谁没有整洁外表,但是他们快乐着,因为他们自由。这就是城乡之间区别,包括环境,更包括孩子。面对着我们走进他们世界,他们明显没有城市孩子自信,有意识抗拒。但是我们花了心思去与他们游戏,与他们说话,他们才慢慢接纳我们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是城市来大哥哥姐姐们。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也是从他们年纪里走出来。他们心思我们懂——他们缺少了一种关爱。

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帮孩子很想像电视里面那样,爸爸妈妈带着去玩,特别是六一儿童节那天,这是专属于他们那一天。而不是学校就放假一天那么简单。可惜有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老人更不可能会陪着孩子玩(指大部分)。城里面会有孩子父母带来广场或者去吃大餐,玩个痛快。也会有孩子默默地在家看喜洋洋度过。而村里孩子最快乐地方就是田里地里和河边。慢慢他们缺少了一种特殊关爱。从而会使一些孩子变得叛逆和过度调皮。这将是对孩子们一种慢性心理破坏。所以我们从家里长辈入手开始我们第二项活动。

经过我们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我们这次更加深入到了村民们生活中,我们划分区域分工合作,随机调查,调查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有机会便会与他们拉家常,感受他们几十年来生活变化从他们口中读出他们历经沧桑,从他们眼神中读出他们生活喜怒哀乐。这次调查也非一帆风顺,有部分村民还是不了解我们目,对我们还有排斥心理,我也尽所能去化解他们这种心理,这对我也是一种考验与磨练,用我所学知识去解释给他们听,这样不仅锻炼了我表达与应用能力,也锻炼了我人与人之间沟通能力。在我们努力之下,问卷调查终于如期完成。这既有我自己努力,也有我们团队分工协调,我不仅更加深刻认识到知识作用,也感受到团队力量。

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以来首次亲身步入社会,尽自己能力将学到知识用应用出去。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知识。为以后社会生活积累了很多经验。最后希望我们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参加由大二师兄、姐组队实践小分队,我感到很高兴。活动时间为8天,在这8天里,所有队员共同合作明确分工顺利完成这次实践。在这次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我们农业院校学生吃苦精神,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较好地反映了我们学生干部整体素质;遇到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我心中,使我再三思索,颇有所获。今天,我将自己此行心得体会写下来,希望对于自己、对于我们这个群体能有些许帮助。

新店镇中心小学是xx市第一家留守儿童之家,这是一块急需社会给予关注年轻土地。随着经济发展,父母逐渐地从农村走进城市务工,而他们孩子却留在农村由孩子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而这就是问题所在,在这样教育背景下产生了隔代问题,小孩子们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性格孤僻等问题。有句话叫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么儿童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他们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我们这次实践主要就是希望能带给他们快乐,尽可能同他们敞开心扉地交流,享受到大哥哥大姐姐带来爱,实践证明我们是成功。

从走进校园看着孩子们微笑那一刻,我知道这次实践将是具有特殊意义一次实践。进入学校我就安排队友将他们行旅搬到教室安排住宿,由于我负责搞后勤,安排完住宿事我就去联系学校老师帮我们准备厨房做饭用用具。第一天晚上大家开了个会,讨论第二天教学任务。感觉真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师范专业,如何备课成了一大难题,想到以前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其实老师他们也是很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还好有一个从西华师大过来师姐帮拿主意才弄好明天上课内容,以后几天我们备课工作很顺利。由于是以暑期夏令营形式开展我们活动,上课时就没像平时老师上课那样严肃,就上课时间而言主要是给他们讲英语,让他们提前感受英语学习氛围;此外还讲述普通物理小实验,培养他们对科学热爱;也有剪纸课,让他们学会动手,锻炼自己动手能力,这都是教学上事儿了。

第8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电大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但这些应用一般都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怎样在网络环境下组织案例教学,实现网上案例教学,却鲜有人问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教学实验基地,从2004年3月开始,就对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进行了探索。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质和目标,将是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本文结合长沙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教改的实际,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希望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面授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相比,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学生的参与程度高

开放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担负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和繁重的家务劳动,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上面授课,有的学生一学期才来几次,如果把案例分析全安排在面授时间进行,则学生参与程度将会受到限制。而基于网络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由于没有授课时间的限制,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讨论区,所以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且可有效解决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时间的冲突。

2. 学习的灵活性强

传统案例教学普遍采用集中讨论的方式,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角色,从多个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而网络案例教学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且讨论的内容都会保留在网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

3. 互动性好

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交流会更充分。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课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由此,学生的满意度将大大提高。

4. 对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大

网络案例教学增大了传统案例教学的最佳学生规模。一般的案例教学,由于资源的限制,最佳规模在30~40个学生之间,超过40人教学效果则难以保证。但利用网络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案例教学规模可扩大到约100名学生。

二、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

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设计网络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案例教学在设计时,应坚持以能力发展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的原则,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其设计必须体现三个原则:(1)情景原则。案例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因此创设的网络案例教学环境应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互助原则。网络案例教学是以虚拟社会活动为媒体、建立在与他人互动的基础上的,因此网络案例教学环境应该有鼓励互助的机制。(3)基础结构原则。案例教学是通过基本活动、责任性和相应的支持机制来推进的,因此网络案例教学环境应该具有促导结构、责任机制等。

3.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

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可表述为“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案例小结-评价”六个环节。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流程图如下所示:

(1)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选好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案例不同于其他教学法所需要的例证。案例是教学的主线,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案例要有事物发展的过程描述,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因此,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在普通高校,教师都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但在电大,由于以前对案例重视不够,加上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很少有和教材比较配套、适合开放教育学生讨论的案例。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组织教师编写案例。我们编写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改编案例,即根据教学目标,从一些经典案例中提取与课程相关的部分,对案例进行改编。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自编案例。在案例的选取与制作中,我们强调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实践性。即教学案例应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二是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包括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这些问题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隐含,而更多的则是显而不露,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挖掘,问题的准确答案不是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得到的;三是典型性。即教学案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是目的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篇幅适中。由于电大学生以成人学生为主,工学矛盾比较突出,案例教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案例篇幅不能太长,以2~3页为宜。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10门工商管理主干课程共14万字的案例库,并把案例挂在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网页上,供学生阅读、讨论。为网上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案例之后,根据授课的进展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并在网上设立教师资料区、留言版、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答疑室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以此设计学习情境。教师既要考虑案例的生动、有趣、符合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案例媒体类型的合理组织和正常显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 进入教师资料库,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要把自己放到案例的情景中去,根据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

(3)在线讨论

A. 师生交流。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教师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对案例会有一个整体印象,经过独立思考之后会对案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并且也会有一些疑问,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在讨论区所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深入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利用网络教师答疑室直接向教师提出疑问,或在公共讨论区上发言,获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为下一步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B. 小组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在学生中成立若干个小组,在网上设立小组讨论区,对案例进行广泛深入地讨论。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我们认为6人为佳。小组讨论较之个人独立分析案例,具有集体的优势;而较之教学班的讨论,由于有人数少且联系密切,灵活机动等特点,因此,在发挥组织的聚焦、有序和调节功能上有独到之处。讨论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需非达成共识不可。小组成员利用活动区展开讨论的情况,由组长和组员共同修改整理后形成小组总报告。

C、总结交流。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各小组上传给教师主报告,教师把各小组的报告挂在网上,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评判他人活动成果的能力。组间讨论之后,教师组织一次实时案例教学,对整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对一些有深度、有创新的思想进行肯定,对积极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进行表扬。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网络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它有助于理顺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监控

在进行网络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对网络案例教学实施监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制度监控

由于网络案例教学是新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不理解,也不大会主动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依靠强制手段进行约束,我们通过制定《长沙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网上案例讨论实施细则》,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譬如,没有参加一次案例讨论的学生,该课程形考成绩为零分;没有在网上发帖的学生,形考成绩为零分;发帖数少于5的学生,形考成绩为零分;没有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学生,形考成绩为零分。此外,我们还制订了一系列扣分和加分的政策。

2. 实时监控

在进行网络案例教学期间,任课教师应每天上网查看讨论情况,对学生所提的主要问题进行解答,并巧妙地通过留言板、教师公告等多种形式,提示关键词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主题进行讨论,不要偏题、走题。在线讨论时,教师应只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如果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而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自觉加以修正。不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坚持以学生为主、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3. 事后监控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参与者发贴的质量、数量和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给予评分。指标主要有三个:第一,各成员在案例讨论活动中的参与度。参与度可以由以下指标来量化:发言的次数、张贴新帖的次数以及回复他人的次数。第二,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准确度。是否扣题、是否有独到见解、是否有实践意义都是评判准确度的标准。第三、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把每位学生的最后得分挂在网上,对积极参加网络案例讨论的学生进行表扬。

[参考文献]

[1]丁兴富,高克明等。 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8.

第9篇

个人工作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的重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工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个人工作计划开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个人工作计划开头1一、加强自身的保育意识,认真学习“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

当班时间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认真做好每天幼儿桌椅、饭勺、口缸的清洗消毒工作,活动室、午睡室的开窗通风工作。平时做到一日一小搞,一周一大搞,班级区域内卫生做到无纸屑、果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臭味。

二、引导插班幼儿稳定情绪,尽快适应新环境、喜欢幼儿园生活。

培养幼儿进餐、午睡时有良好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1、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饭前、便后要将小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2、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早点、午饭、午点能排队领取,做到细嚼慢咽,吃完才能离开座位。并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炊事班的工作人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衣服、鞋袜,午睡时能将脱下的衣服、鞋子整齐的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学习整理自己的床铺。

4、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

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三、协助班上的两位教师搞好本班的各项工作。

1、认真作好每天幼儿的出勤记录、带药情况记录、在园的各项记录等。

并按时为带药幼儿喂药。

2、针对部分特殊幼儿进行家访,并作好家访记录。

3、配合班上教师搞好园内组织的各项大小活动。

如:三月的爱妈妈活动、四月的课堂竞赛活动、六月的庆“六一”活动等。

2022个人工作计划开头2新的学期刚刚开始,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提高幼儿学习和游戏的积极性,做到一切以幼儿为主,具体计划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指导思想:

更新观念,以《纲要》和《规程》为指导,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保教工作方面:

1、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2、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3、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幼儿想说、敢说,发展幼儿的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按时完成本园的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安排,努力尝试英语教学,让幼儿在愉快游戏中学习,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5、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保健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展体育游戏、户外体能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2、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时惯。

3、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四、家园共育方面:

1、充分利用入园和离园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电话以及家庭短信箱等途径,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3、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耐心听取家长合理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自身素质的提高:

1、不断挑战自我。

一位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树立自信。自信使人自强。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教师要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甚至要撞击。

2、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我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会努力地、真诚地与老师们融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的老师。另外,我、尹老师、王老师一起承担中(1)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将做到与他们和睦相处,并将我们间的效应发挥。

3、充满爱心,受孩子尊敬。

"用爱心将孩子的心留下"。我爱孩子们,我将用我对孩子们的爱,将中(1)班的孩子的心留下。让他们爱老师、爱中(1)班、爱幼儿园,但不是溺爱。

4、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教师应当是教育家,而不是教师匠。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教师要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才能成为"大家"。

5、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教师跟其它专家不一样,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幼儿人格上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越高,他们越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而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6、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师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位理想教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须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着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幼儿园的民主气氛、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理想的.追求。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认真关注窗外的沸腾生活与精彩世界。

7、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坚忍不拔,刚强不屈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语)行百里半九十的人,不可能取得成功;而真正的成功者是坚持走完最后的十里路的人,这就要靠毅力。我们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只有不失败、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2022个人工作计划开头3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德育处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以德育主题活动为依托,建设学生喜爱的德育平台,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引导、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继续以班级、年段为实施幸福德育的平台,推进幸福德育工作在我校的深入开展,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恩师长、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培养高素质、明礼仪、善感恩的人才。

二、工作目标

反思总结上一学年幸福德育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幸福德育工作深入,积极推进德育校本课程——幸福读本实施,加强幸福德育科研工作,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地推进幸福德育的方法与制度;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育良好校园氛围,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结合教师节、拗九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推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继续推进我校体育节、艺术节、元旦迎新、社团节等大型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

1.增强幸福德育研究,推动幸福德育工作在我校的深入开展

(1)在总结我校去年幸福德育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幸福德育科研工作。以科研项目的推进带动我校德育工作团队理论水平的提升。我处今年将着力推进省级两个新的课题: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以幸福德育为目标的高中班会课课程建设》、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课题——《普通高中的幸福德育的分层次研究》的研究工作,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德育队伍的理论研究水平。

(2)继续以班级、年段为平台,大力推进幸福德育的实施。加强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建设工作,营造愉悦和谐的人际关系,组织有向心力的班级活动,培育多元包容的班级文化、形成阳光向上的班级气质,让幸福班级建设成为年级、学校的基础,从而推进幸福德育工作在我校的深入开展。

(3)有效推进年段工作,培育、塑造年段德育工作特色

立足我校德育工作年段分层次推进的特色,德育处根据学生三年成长特点,结合我校德育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年段德育工作重点,加强年段工作研究,从高一、高二、高三年段学生特点出发,优化落实分层次德育目标,依托我校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学生成长历程,推进年段管理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4)编印德育校本教材,打造三中德育特色品牌

编印《幸福读本》、《班主任工作指南》、《三中学生指南》、《高中班会课课程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校本德育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丰富学校德育资源。

2.加强高三毕业班管理工作,通过强化常规管理,使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年段、学校的要求上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思想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高备考效率。

关注高三年段班主任、学生心理状态,营造良好毕业班氛围,组织适宜高三年级德育活动,密切家校联系,促使学生、家长、班级、年段、学校形成合力,增强团队意识,为明年高三取得更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干部素质

除了依托班主任例会,以会代训外,还要转换培养方式,加强班主任培训。本学年成立三中青年教师“读书会”,将继续通过为班主任定购教育书籍,引导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相关理论知识;观摩学习主题德育活动,不断学习兄弟学校、本校先进班主任工作先进经验;定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读书沙龙活动,使班主任能够及时地接受到新思想,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定期聘请有经验的班主任就常规管理、班集体建设、育人的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经验介绍等四种方式不断引导班主任们学习先进的管理、育人经验,不断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水平。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注重发挥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力争打造一只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继续完善德育考核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针对近年来学生素质情况,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扎实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1)认真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完善我校的德育考核细则,依托智慧校园平台,进一步推进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日学生的检查制度,增强常规管理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落实《福州三中德育考核细则》,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让学生明确在校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文明礼仪教育,营造校园内对学生对行为规范养成的浑厚氛围。动员全教师,全员育人,引导学生讲文明礼貌,做时代新人,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4)依托校园数字化德育考评系统,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本年度,我们根据去年数字校园体系使用经验,修正,改进考核系统,并将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卫生、课间操、眼保健操等考核工作相关电子表格引入到德育考评系统,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评比促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5)充分发挥年段力量,落实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以三个段长为主要负责人,以班级为基础,引导各班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交流,对于优秀班级在年段会上给予表彰、鼓励,对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及时总结有效经验,互补有无。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推进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人格品质,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道德修养,作为三中的学生应该具有这种人格特质或一种习惯,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够使人体验生活的幸福感,对环境与他人充满敬重、关切和珍爱,还会激励人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美好而奋斗。本学年将做好以下工作

(1)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活动中,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学年开始,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公约中就加入尊重老师,礼貌可人,团结,对人友善,每天微笑。不抱怨,不沮丧,找到快乐,有爱心,能付出,有责任,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不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内心简单透明的人,多做自我批评,宽容他人等等内容。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本学年拟开展以下活动: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开好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内容的演讲活动,举办“感动瞬间”书法、绘画和摄影展,让师生用书法、绘画、摄影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开展“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师生中开展写一封家信、打一个电话、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师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6.进一步整合家、校、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开展

完善家、校、社会网络,充分、有效利用社会、家长资源,拓展德育工作资源,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与参与。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加强家校联系,邀请家长到校做讲座;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外实践和公益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与__市的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使社会实践、日常校外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常态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7.增强学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加强与__市检察院的联系与合作,特别聘请林承杰检察官为我校法制辅导员,通过邀请__市检察院领导、专家来校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讲座,外出参加相关法制、安全教育活动等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及安全防范意识,对违反校纪校规学生既要严肃处理,又要做好受处分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之明确自身不足的同时感受关怀、增强自信、树立正确人生目标、改正缺点。

8.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依托阳光小屋,认真研究我校学生心理变化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建立相关心理引导、疏导工作制度。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当前出现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鉴别和辅导。通过个别心理咨询、传授有益的宣泄方法,从而帮助有心理障碍或是心理困扰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深受情绪困扰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此外,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班会课渗透、宣传建设等手段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因素给他们健康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未来自我发展的潜能。

9.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改进实践育人。

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系列行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2个人工作计划开头4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有修养、负责任、会学习、善求真、有梦想、能创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德育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扎实落实“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理念,努力完善智慧德育体系,更新德育观念,坚持德育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智慧德育工程,以“涵养良好习惯,享受幸福成长”为重点,以“创设德育大氛围,关注养成小细节”为途径,以“注重活动全过程,浸染学生的心灵”为载体,引导教师发展智慧,指导教师应用智慧,激发教师创造智慧,享受德育工作的情感美、创造美和艺术美,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在“知对错、辨荣辱、明是非”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自理、自控、自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努力打造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德育,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基。

三、方法措施

(一)创设德育大氛围

智慧德育追求的是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而教育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本学期,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昂扬向上的成长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每天都有进步。教育的意图,应该潜藏在学校生活最常态的形式背后,良好的习惯,应该在不经意的行为中悄然养成。

1、加强队伍培训,提高育人能力

要着力打造一支业务强、素养高、有智慧、敢创新的德育队伍。我们将全面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逐步实施培养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

2、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审美情趣

充分利用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打造校园“美的使者”,使学生以实验为荣,有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越来越爱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喜欢这个成长环境。

3、关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本学期,要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效果。

第一,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学生家长的家教水平。通过家长会、家访、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学校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第二,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来,亲身感受学校的育人理念,增强家校之间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二)关注养成小细节

智慧德育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降低德育的起点和重心,从细微处入手,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小事入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学习道德。教育过程其实是由许多不经意的小事构成的,教育的作用和科学的育人理念,也通过小事显现出来。“细节决定成败,”对细节的关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要让学校教育的一切细节都具有育人的力量。

1、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最基本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入手。本学期,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年部制定每个年段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如低年段:整理书包的习惯、自己穿衣的习惯;中年段卫生清扫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高年段团结合作的习惯、帮父母、他人做事的习惯等等。在全校开展“坐姿、站姿、读姿、写姿,姿姿优美;走式、立式、语式、手式,式式规范”的文明行为竞赛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的成长。特别要培养学生厉行节约、发对浪费的良好习惯,并开展系列活动。

2、培养学生毅力,贵在持之以恒

坚持很重要。很多时候,包括我们成人,恒心和毅力都是最缺乏的。坚持的精神,要从小培养。本学期计划设立父母推荐“坚持奖”,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只要学生的一个好习惯坚持做下来一个学期,哪怕只是倒垃圾这件小事,也要树立典型,隆重表奖。因为只要一个学期坚持下来,这个好习惯就基本养成了。而这样的好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3、加强能力培养,关注成长细节

对于学生来说,做好身边的小事,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自控、自律能力非常重要。现在的孩子,依赖性很强,在家里,自己的事情都不能自己做,更不用说帮助父母做家务了,书包杂乱无序、做事丢三落四,在学校里能够参加扫除但不会劳动、不懂合作,规则意识不强,缺少爱的教育、责任教育。我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就要对学生要做的每一件小事加以悉心指导,脚踏实地,务求实效。做好小事的作用并不小,我们要教育学生做每一件小事都要“到位”,都要“认真”,比如劳动能力的培养:擦黑板用什么样的抹布、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怎样擦、擦几遍,抹布如何清洗,怎样折叠,放在何处等,还有窗帘的使用、扫除工具的摆放、操场清扫的顺序、分工和合作等等,都要做到“六有”——有示范、有讲解、有步骤、有标准、有指导、有检查,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三)注重活动全过程

现在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心灵太缺少培育的阵地,太缺少感染、熏陶与洗礼的.教育。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这更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独具匠心的手段和方法,善于捕捉育人契机、生成育人活动的敏锐,以突显德育工作中的聪明才智,突显德育工作中的情感魅力,突显德育工作中的艺术享受。

1、过程重于结果

教育的意义在于复杂的过程而不在于简单的结果,过程和经历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这是仅凭热心、耐心、爱心远远不够的,他更需要我们的艺术匠心。所以要运用教育智慧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之收到实效而不是走过场。国家特级教师李巍这样说:“一项活动,开头重要,过程重要,结果并不是很重要。对于孩子而言,经历是什么都不可替代的。”经历的过程,就是成长,就是收获。所以我们在设计各项德育活动时,都要注重活动全过程的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让更多的孩子体验,让学生享受活动,乐在其中。

2、内因强于外因

在注重活动全过程的同时,还要让活动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让学生由衷地喜爱,发自内心地感动。因为,没有谁愿意“被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活动只有走心了,才能“被收到”。无论是和风细雨般的习惯熏染,还是大气磅礴般的理想锻造,都要以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形式直指学生的心灵,只有真正打动学生心灵,才能使人终身难忘。

3、实效大于形式

本学期德育活动设计的宗旨是:活动的形式不制造轰轰烈烈,注重潜移默化的咀嚼和熏陶的过程;活动的内容不追求标新立异,注重持之以恒的实效和心灵的触动;活动的结果不期望立竿见影,注重日有所进的坚持与积极的心态,发挥增强学生精神力量的作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他们的心灵与思想,并使之走向饱满,走向丰厚,走向纯正。

比如各种竞赛活动,班主任要利用活动教育学生,结果不是比赛的目的,至少通过比赛要让学生懂得:团结的重要,个人英雄主义的危害;坚持就是胜利,放弃等于失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锻炼可以强身,拼搏就是精彩;相信我能行,大胆秀自己;幕后英雄更可贵等等,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参与比赛的学生就不会因太在乎输赢而心生不满,或因胜利而得意忘形,或因失败而神情沮丧,即便是没有参赛的学生,他们也会感同身受,获益匪浅。这才是开展每一次德育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并不件易事,它是一个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智慧、育人水平与育人思想的体现。

2022个人工作计划开头5一、熟悉银行新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

银行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特别在诉讼业务方面安排了专业法律事务人员协助。作为银行一名老业务人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银行规定的同时全力开展业务工作。

1、在第一季度,以诉讼业务开拓为主。

针对现有的老客户资源做诉讼业务开发,把可能有诉讼需求的客户全部开发一遍,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安排法律事务专员见面洽谈。期间,至少促成两件诉讼业务,费用达8万元以上(每件4万元)。做诉讼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以商标、专利业务为主。

通过到专业市场、参加专业展销会、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等多种业务开发方式开发客户,加紧联络老客户感情,组成一个循环有业务作的客户群体。以至于达到4.8万元以上费(每月不低于1.2万元费)。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3、第三季度的"十一""中秋"双节,带来的无限商机,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且,随着我对高端业务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相对提高,对规模较大的企业符合了《中国驰名商标》或者《__省着名商标》条件的客户,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开发,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可以安排业务经理见面洽谈,争取签订一件《__省着名商标》,承办费用达7.5万元以上。做驰名商标与着名商标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4、第四季度就是年底了,这个时候要全力维护老客户交办的业务情况。

首先,要逐步了解老客户中有潜力开发的客户资源,找出有漏洞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做可行性建议,力争为客户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到面,费用每月至少达1万元以上。

二、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专业知识、综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业务经理给与我支持。

三、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

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