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17:0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单红红
从教二十一年,原来都是教中高年级,只是近几年才教低年级。当我听到又要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时,前年第一次教一年级语文时的迷茫、心酸涌上心头……但既然任教了这一学科,就要积极面对,不能将情绪带进教学中去。一年级是基础教学的起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一学年我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现将这一学年做的工作作一回顾: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周,我配合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用顺口溜等学生易学易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课文、读生字);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并通过校讯通发信息尽量取得家长的合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将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将孩子带进拼音王国,用开火车、做拼音操、声调操、摘苹果等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让他们爱上语文。一年级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尽量根据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变换游戏形式,如识字中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些会意字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一做,变枯燥的识字为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自然就浓了。
三、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我们的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而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多看课外书,如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交换角色睡前互相读童话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读到的好故事,要阅读中的新发现跟同学交流,在阅读中既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四、鼓励学生结对子互相帮扶。
(日本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大阪;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针对当前日本教师缺乏“实践指导能力”的现状,以培养保育员、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为主的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其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一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每个学生“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与由专职教师每周指导实习学生一次、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用于交流讨论的专题研讨会。同时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
[
关键词 ] 实践指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育课程
日本长期以来在教师培养课程中多注重理论,缺少与实践的融合,造成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弊端。大学毕业被录用的新任保育员和教师,在保育教育现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年9月公开发表的题为《重新评估提高教师资质对策》的研究报告显示,新毕业就职的保育员和教师往往无法很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学校校长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在回答“是否必须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时,认为新任教师能力“不足”或“非常不足”的综合评分为62.1%,其中与“实践指导能力”相关的不足事项高达50%以上,如认为教师“指导儿童/学生的能力”不足者占58.7%;认为教师“班级组织能力”不足者占58.6%;认为教师“学习指导/授课能力”不足者占54.8%;认为教师“解释教材的能力”不足者占53.7%;认为教师“理解孩子的能力”不足者占51.6%。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新目标,要求2010年所有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则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20世纪80年代,日本把“实践指导能力”作为改革教师培养的
关键词 。1987年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的报告《有关提高教师资质能力的对策》就指出:对教师而言,应该深刻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对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对幼儿、儿童和学生的教育要充满热爱,同时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品行教养以及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能力。这种资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录取、培训、在职研修等各个阶段来完成。为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制定的各项对策也应综合考虑,使之能够贯穿于各个培训阶段的始终。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举措。对志愿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除了重视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的教育实习外,还通过选修课、课外各项活动(福祉体验、义工体验、大自然体验)等,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学生与孩子接触,了解观察孩子。为此,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与地方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校联合协作,保证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每周可去实习一天,以此作为学校的辅助课程。中国的教师教育同样存在着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问题,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创办于2006年4月,是以培养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四年制专门大学。该大学在注重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与保育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保育所、幼稚园和小学携手合作”(保幼小一体化)的呼声下,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了可以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的课程。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自创办以来发展顺利,根据2012年度的数据,学生由创办时的80名定员增加到现在的110名定员;能够取得的资格证除原来的保育员资格和幼稚园教师资格外,又增加了小学教师资格。该校根据障碍者权利条约的理念,构建了障碍儿童与健康儿童共同学习的“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体系。针对近年来患LD(学习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障碍的儿童增多的趋势,考虑到担当特殊教育的老师明显不够,该校还设立了一种为特殊支援学校服务的教师资格证。当然,对当今的日本大学来说,课程安排是有“上限制”(CAP制)的。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该校规定了一个学年选修课程数量的上限,因此也不是全部的学生都能获取这四种资格证。但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还同时享受“上限制”的例外规定,即该校可根据学生一、二年级的成绩,为其提供获取四种资格证的可能性。例如,对没能取得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只要认识到“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就可以得到奖励,获得与特殊支援教育相关的学分。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是培养从事婴幼儿/儿童教育的人才的专门大学,原则上要求学生必须获得保育员、幼师或小学教师中任意一种国家资格证作为毕业条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在日本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是在大学或者文部省指定的培养机构修完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向大学所在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审批同意后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要求毕业生必须修满124个学分以上,其中基础科目24个学分,学科科目100个学分。取得保育员资格的必须修满87个学分以上,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需修满64个学分以上,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需修满79个学分以上。学生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可向大阪府教育委员会提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申请,由大阪府教育委员会审批决定授予教师资格证。
二、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课程设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下面根据2012年度该大学的教育课程、儿童保育学部与儿童保育学科课程选修科目表对照讨论。
(一)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
基础科目是学生的必修课,共设14个科目,24个学分(见表1)。通过学习教育学概论、社会学、日本国宪法、儿童文学、信息处理、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宽广丰富的常识与教养,提高学生的对话交流能力(其中包括外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特别设有哲学科目,但不是纯哲学,而是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人间论。设置这些科目的目的是要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者”来培养。
(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
学科科目设置主要分为保育系科目、幼儿园/小学相关科目、实习相关科目和特别研究科目四种。
1.保育系科目。
保育系科目是在保育所以及一些保育设施开设的实习课目,从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一年级的课程和二年级的前期课程多以《保育原理》《保育内容(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综合表现、造型表现)》《表现技术(音乐、基础造型、儿童体育)》《幼儿保健》《幼儿饮食和营养》等为主,还设有与实习相关的科目。在四年级开设《家庭支援论》和《保育内容总论(I.Ⅱ)》,这样可以使学生以更加综合的视角来全面审视在课堂或实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理论)。
2.幼儿园川、学相关科目。
与幼儿园/小学相关的科目,幼儿园及小学的教育实习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有关各科实习的指导方法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重点设置在二、三年级。学校对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保育指导法I - II》,作为实习后的指导;对2010年入学的学生,开设作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教职实践专题研究讨论》。在此专题研讨会上,学生要回顾实习生活,查找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弥补,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为拓展未来提供机会。当然,在幼儿园/小学的相关科目中,还设置了其他课程,如为培养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与自豪感、一体感的科目《保育者论》《教育者论》;为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幼儿/儿童成长发展能力的科目《保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培养学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的科目《学校咨询》(I.II);为培养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科目《保育指导法》《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指导》等。
3.实习相关科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的实习相关科目,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化知识的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为目标,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学校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作为获取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实习条件,分别设有二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和三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两种。教育实习安排在三、四年级(幼儿园或小学)。特殊支援学校的教育实习将于四年级实施。
4.特别研究科目。
特别研究科目是与实习相关科目有着紧密联系的项目。一年级设有“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二年级设有“综合专题研究讨论”,三年级设有“毕业论文I”,四年级设有“毕业论文Ⅱ”。这些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达到两者的融合。同时,它还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研究各种学习方法、培养不断钻研求索的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三年级期末举行“毕业论文中期发表会”,四年级期末举行“毕业会”,学生发表各自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此作为总结性的学习成绩。
三、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教育课程
如上所述,实习相关科目是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孩子们的实际状态,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编制了理论与实践能够融合的教育课程。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往返于现场实习和学校理论学习之间,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学校实施了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
(一)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特色实习课程,是在一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二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I》,并且每周组织一次相应年级的学生到保育所、幼儿园、小学,进行“现场实践实习”。该大学还将另一种“保育/教育实习”置于重要地位——职前体验,就是为学生毕业后选择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或特殊支援学校教师等职业进行的择业前培训。学校与附近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大阪市、京都市、堺市、池田市、门真市、寝屋川市等)以及私立保育所或幼儿园签订协议,积极指导学生选择在被指定的保育所、幼稚园或小学进行“体验实践学习”。学校还负责与相关的公立和私立机关、保育相关设施的接受部门,确认条件、委托接受、掌握实习活动状况,应对解决体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与“职业生活支援室”和相关授课(包含讨论科目)的单位共同合作,将职前体验培训纳入到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总的来说,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体验实习”具有以下特点:自一年级起就安排学生去体验实习;体验实习固定时间,每周一次;在一年时间里,每周去同一场所实习;通过一年的体验实习,学生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学会组织现场教学活动,熟悉相应的工作流程;学校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体验实习,进行学分评定;每一学年有8位担当体验实习的教员,负责体验指导和实习体会的交流。
从一年级就开始的保育/现场教学的体验( Practice),是与各科理论课程的学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体验实习计划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计划”。1700个小时包括获取毕业资格所需的740个小时以及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每周用时一天,总共960个小时(见表2)。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参加体验实习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部分学生多采取在保育所、教育现场等做义工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学分和工作体验。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为保障体验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相关的授课科目,在一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I》《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在二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Ⅱ》《综合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教学(大概人数为14~15名),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日志以填写表格的形式提交,详细记载参加次数、学籍号码、实习生姓名;详细日期、当日天气、实习单位名、详细时间段;观察对象儿童、指导者/实习生的活动;考察与反省;指导担任者的指导意见等)。通过这样的总结和交流,加强学生对孩子、保育、教育的共同理解,从而使个人的体验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同时,通过体验实习,还能使学生对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的职务有基本的理解。主持研究讨论会的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体验实习日志”给予点评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下周的研究讨论会上反馈给学生,同时进行讲评,其评价基准为5分制,它将作为学生学分评定的依据之一。
(二)个人学习档案卡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每位学生定制了“个人学习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的高中毕业校、毕业年份、合格人试种别、毕业后的去向、体验实习场所(单位)、实习单位的评价、希望取得的资格证的种类以及就职内定去向等。通过这张“个人学习档案卡”,学校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梦想与目标,还可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与孩子面对面的相处,了解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理解不同孩子的要求,培养与孩子同喜同悲的情感,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
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的特征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虽然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师培养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探索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理论课程学习外,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有助于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其一,其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同时学校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其二,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至四年级持续每周一次的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为学生直接接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其三,为每位学生定制“个人学习档案卡”。从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其四,设置与体验实习相关的专题讨论课程。该课程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小班教学。在体验实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在研究讨论会上,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分享、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论文摘要: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清专业脉络,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提高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本文结合测绘类学生专业教育过程,对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专业教育,从创新实践层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专业教育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增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理论体系、实践环节、发展前景以及就业去向等内容。[1]专业教育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引领与导航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学生专业教育体系。本文结合近年来测绘类专业新生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介绍总结了新生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做法。
一、抓好新生专业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它是专业学习的支撑与动力,而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专业教育活动则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开展好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注意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新生入学后,从熟悉的高中生活到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因环境的变化,也导致学生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其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尤为突出。因此应合理统筹规划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注重教育的时效性,绝大部分工作都应该在大一上学期开展,像告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等则应在学生开始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2、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新生专业教育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应涵盖学校教学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应具体可见,而不是空泛的说教,尤其是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等例证,让事实说话,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和故事打动学生,使得教育更加实用,具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
3、强化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专业教育还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有机会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亲身参与,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专业教育形式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会更加充分和丰富。
二、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形式的创新实践
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涵盖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从新生入学一直持续到一年级期末,笔者结合近几年学院在测绘类专业学生当中开展的专业教育实践,就如何创新活动形式,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转贴于
1、充分利用校内外行业平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
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建筑、学院实验室是专业教育当中的常规做法,除此之外,学院更是把专业教育拓展到了校外: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博物馆这个专业科技平台,组织新生参观了解专业发展历程。通过博物馆声、光、电等专业的教学化、实体化、可触摸、可操作的展示手段,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参观相关生产单位及数字产品生产中心,了解专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印象,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组织高精尖专业仪器展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
测绘专业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近几年专业仪器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尖端,从普通水准仪、经纬仪到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跟踪仪、探地雷达、遥测直升飞机等,科技含量非常高。仪器展示期间,学院配备专业教师讲解,学生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动手操作,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具体。高精尖的专业仪器设备展示、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3、开展“名师导航”及“博士论坛”活动,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与引导
学院院长为北京市教名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专业领域颇有影响,学院安排其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学院邀请国家测绘局副局长为学生做报告,讲解测绘学科发展最新前景;学院还安排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新生开系列论坛。通过名师、专家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影响、感染大一新生,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职业生涯教育”与“校友访谈”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学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全球职业规划师讲座、优秀校友“点拨”、学长经验交流会等。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直击职场”、“校友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经验指导的同时,也走出校园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情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这两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巩固了专业认知。
三、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
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以来,受到了大一学生的欢迎与肯定,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经问卷调查,92%以上的一年级学生表示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活动,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清晰具体。学校组织的专业教育情况调研座谈会上,测绘类专业学生对专业教育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肯定,显示出学院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实践效果明显。
关键词:高等院校;出国留学项目;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
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对我国教育的投资拉动呈直线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与2013年相比较,增长了11.09%,出国留学催生了我国高校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为了方便高校学生出国留学,我国高校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把雅思英语教学纳入了英语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对实际雅思英语阅读课程开发设计有极大地指导作用,其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提高英语水平顺利留学,所以,设计好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势在必行。
一、雅思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调查
1.问卷发放
通过旁听其他教师的泛读课,并结合自己在本科期间所上阅读课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学校发放了125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
2.统计数据分析
对阅读的兴趣:数据显示,只有22%的学生对阅读非常感兴趣,而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学生占了被调查的约9%,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34%。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不高必然会影响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文章标题的作用:统计显示,84%的学生认为标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标题能够预先激活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上级图式,从而降低阅读文章的难度。
阅读习惯: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在平时阅读时没有用笔指词读、头随视线移动、出声读等习惯,但回视(回读)、依赖词典和边读边译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于“视线在每个单词上停顿”和“成组视读”两项习惯上选择较为模糊,说明还未完全养成这两个有利于阅读理解的习惯。多数学生能够跳读、略读和根据语境猜测词义,这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后作归纳总结的学生并不太多,这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个人情绪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很大(见下表)。
二、影响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能力提高的因素
1.阅读课程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
阅读策略――指阅读过程中的四种技巧,即prediction(预测),pattern(句式),personalizing (个人化)和context(语境)。阅读在现有课程安排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没有放太多精力在课文的背景、整体结构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上,课时数偏少,也没有专职的教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行连续的、系统性的阅读课教学,课堂上往往将重点放在疏通语句、讲解知识点而非阅读技巧和方法训练上,使很多学生在阅读课上还是采取字斟句酌的方法,速度慢、效率低。
2.词汇量掌握太少
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程度的基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如果阅读文章中的生词比例过高,势必会对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雅思考生感到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词汇,特别是涉及不少的专业词汇。如,抗衰老药物研究、卫星传感技术、药品推销、火山爆发等,如果不掌握这些专业词语,根本就看不懂这样的文章。另外,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学生基础英语水平较差,雅思的专业词汇涉及面广、专业精深,因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讲,阅读雅思的文章无异于看天书。如abandon的同义词是give up,而班级上的学生三分之一不知道答案,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abandon的意思,教师告诉他们abandon表示“放弃”后,学生均能做出。
3.学生自身的原因
(1)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对阅读(泛读、速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精读课以及听、说、译方面,导致了阅读量不足、阅读范围不广、阅读训练不够。(2)阅读方法的问题。学生实在是太习惯精读了,即使时间来不及而未读完,也不肯轻易地去换一把粗梳子将课文的脉络去做一遍从头到尾的梳理。由于速度慢、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得不到阅读的乐趣,就会对阅读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心理。(3)心理焦虑。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者弄不懂某一句话,就觉得阅读是不成功的,或者产生了焦虑、不安的情绪,这都会降低阅读效率。
三、高等院校出国留学项目中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设计
所谓的课程规划就是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对“教什么”进行设计,要按照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学生实际和专业特性,要根据一定的思想理论开发课程体系,在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去探索作者在读物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成果和认识程序,让学生对读物有了自己理解后,就要通过复述、诵读、评价、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根据调查和实践教学经验,本课题的规划设计如下:
1.阅读课程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
(1)对于基础英语知识的巩固,这对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中学习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2)给学生雅思英语阅读的题型进行讲解,重点教授学生解题的方法;(3)引入英美国家文化知识、历史背景、科技状况等。对于这三个方面同时兼顾、不可偏颇。
2.大学一年级课程阅读规划
强化和巩固学习的基础英语知识,辅助引入英美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成果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水平,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一年级课程阅读规划的英语教学不能类似传统的英语教学,要以各种类型的文章阅读为本,辅以基础语法知识。在阅读材料的分类要以主题单元为主,有利于文化知识的融合。同时开设第二课堂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听英语广播,表演英语小品,组织英文歌曲演唱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
3.大学二年级课程规划
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题型进行讲解。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多引入国际国内的热点话题,并进行一些陈述练习。大学一年级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语法掌握的基础上,大学二年级应该以题型为单元,阅读练习与相应的题型相结合,从掌握雅思英语阅读方法的熟练程度上,逐步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与此同时,专业领域的热门话题的题型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理解能力,通过自己专业领域争议性话题的关注,提高学生英语文献的搜索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尽快熟悉国外学习环境和教学理念。这一年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讲,是国内最后的学习雅思英语时间,因此,要从紧迫性入手,强化雅思英语阅读课程的真题演练,一次演练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同时,还要辅助以往的阅读课程总结和知识不牢固的查漏补缺,使学生在最后的时间内形成清晰的、完整的雅思英语阅读框架,为雅思英语考试冲刺,也同时为出国生活学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纪康丽,宋丽丽,崔荣佳,等.根据学生需求设置大学英语阅读课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
(一)打造行业订单
经济社会面对的行业按营销对象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消费者市场,另一个是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的消费对象人数众多,分布比较分散,决策时间短,每次消费数量不多,但频率高。而组织市场以单位为对象,每次购买量大,购买频率不高,但决策时间长,决策人数多。相对比而言,组织市场对企业的营销人才尤其是销售人才提出的要求较高,毕竟客户和销售人才互动时间较长,成交的未知因素特别多。但同时这笔大业务需要企业的其他营销人才在前期和后期的精心设计和策划,才能帮助销售人才更快地完成任务。这类市场目前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最迫切,薪酬也最高。基于以上认知,以及鉴于师资资源和学生兴趣爱好的有限性,专业可以以薪酬的高低以及学习的难易程度为标准,筛选出市场上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几个行业,两大类市场都应该涉及,深入调查行业对营销人才的就业要求。同一个行业中虽然企业之间的具体要求不一样。但他们对人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要求。长期和企业接触的老师一般都能总结出来。这些要求大概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知识技能,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工作态度。三个方面以第一类包括的内容最多,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弥补的行业背景和技术知识。后两个方面需要教师在全程追踪过程中不断启发和提醒学生,它可以同学校的课堂表现,考试,作业,学生工作,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用这些经历来形象地教育学生个人良好人品的培养。这些方面是促成人才高级化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团队导师的产生
按专业选出的行业分类,教师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以往的社会经历进行选择和调整,一个行业可以有多个小组,一个小组可以有2-3个导师。
(三)导师的准备
教师需要在课余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可由学校出面联系或教师自主联系,深入了解行业所需技术知识,并把它具体到与高校哪些专业哪些课程哪些教材联系,有的甚至要自己编写。这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最弱势的一块。所以教师应该花的时间稍微多一些,整理成目录表,以便在未来教学计划中列出,以及布置成作业形式让学生自学。
二、大学一年级
新生入校,学校一般都会有专业介绍和职业规划。过去在全系大会上会隆重进行。但在没有行业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泛泛的宣传,会让学生产生误解,觉得什么行业都可以去。一开始的扭曲引导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启发学生以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收集资料,危害比较大。在实施全程追踪培养模式后,这部分工作应由行业小组的导师逐一介绍。到后期学生选好小组后再加强介绍。根据学生自行选择以及老师调配,产生多个小组。一个小组以5-6人为宜。当然,一开始的选择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允许学生在三年级时及时修正一次。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与他们大谈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不太现实,只需大概介绍一下小组所在的行业背景和发展前景,能让他们憧憬美好的未来。当然,导师所在的行业到底有什么特点,归属哪个市场,不同的市场对营销人员尤其是销售人员有哪些不同的素质要求这些知识在学生学习了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后可以着重强调进去,让学生初步判断行业营销工作的难易程度。因此,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应该在一年级开设。这一年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展,除了集中精力在学业和实习外,鼓励他们多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多与其他班级,其他专业的同学打交道,打开自己性格中开朗的一面。这也是市场营销工作所需要的性格。导师在这一年要与小组学生多沟通,最好是面对面,这样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和这个行业,为下一个阶段的岗位分类打基础。这一年结束的时候可以由小组进行一次性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自我评估与小组评估,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适应营销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三、大学二年级
这一年学业课程加重,各种学校实习也出现了,专业课程也出现的比较多。由于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按照市场营销各个环节所需的知识来安排的,所以这些专业基础课实际上已经与企业的岗位设置联系起来了。导师可以在这些课程结束后增加课程实习,以所在行业为例,形式多种多样。让小组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参与课程实习中比较初步了解营销中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要求,比如市场调查,公共策划,渠道流通等。除此之外,导师在这一年应要求学生补充课外跨专业课程,向他们讲清楚弥补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主要以行业背景的技术知识为主。布置读书书目,可以自学,可以到相关专业上课,以读书体会结束,导师应该严格督促和评估。比如房地产行业的,应该布置学习有关建筑设计类,施工类,预算类,物业管理类等课程。跨专业课程的布置要与该学期的专业课程负担相匹配,应该循序渐进,平均分摊到二至三年级。
四、大学三年级
市场营销的主干课程在这一学年绝大部分要学习完。在这一阶段,导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按照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把营销岗位串联起来,向学生介绍它们分布在哪个时间段上,主要工作内容,对员工的要求等等。如售前可以做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宣传、公关策划等,售中就涉及具体的销售工作,有直销型的,有做渠道的,在不同的行业这二者所占用的资源不同,地位也不同。售后有客户服务。这部分知识让学生对企业的营销工作就有了组织上和时间上系统的认识,对这个专业的认知也就不再局限在是做简单的体力劳动这种肤浅水平上了。他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性别、性格、爱好、能力进行对号入座。行业小组在这一年中允许学生可以重新选择导师和行业。在确定小组名单后,学生要向导师提交自我评估报告,阐述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业的某个岗位的工作,可以是一至两个岗位。在随后的学习中导师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该行业该岗位的实习机会,与学校短期的生产实习相配合,用实践来证明学生的选择。学年结束后,导师要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并把报告内容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五、大学四年级
在海外建立实习基地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学院领导的决心和支持是促成此事的首要因素。对于我们来说,潜心完成大学四年中的专业学习,多么希望自己能在专业上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实习,提供给我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实践自己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机会,是锻炼和检验自身专业素质的最好方式,也是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时自我考核的一种必要手段。鉴于此,我想再次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所做出的努力,感谢梁院长和高老师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海外实习机会,感谢刘老师在异国对我们一行五人的指导和关怀。使我们在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人生阅历,巩固了在校所学的专业内容,获得了看待问题和事物的新的视角,同时在工作之余也了解到些许热土外的风俗文化,增长了见识。
yonok大学在这项交流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双方领导达成对这次实习的意义共识,yonok大学的幸老师则对我们的实习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幸老师的热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异国的个人奋斗经历成为激励我们不断上进的动力。在成长过程中结识到优秀的人是我的福气,幸老师与梁院长和高老师一样,看到了对外实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我们指点和帮助,让我们在此次短期的实习工作中受益匪浅。
来到泰国之前,我对泰国的了解,对泰国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对泰国学生的心里印象,可以说是完全不成体系的主观臆断。那时的依据只能是媒体的报道、他人言论的传播和小范围社会对其的普遍认知,没有自我的感受和实际的经验体会,缺乏对异国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使自己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免狭隘、片面了许多。
在泰国经历了为期5个月的教育实习,我亲身感受着这里的一切。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同的学习氛围,每一种新的认识和体验都成为丰富着我人生的资源和乐趣。
一、泰国南邦康朗中学
在yonok大学完成了为期十天的泰语学习后,我们一行五人分别被分到了不同的学校进行汉语教学。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南邦市郊,是南邦府教育局下属的一所公立中学,占地面积280多亩,学校在职教学员工100多位,初、高中学生一共XX多人。
初到康朗中学工作,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而又模糊复杂的。想着自己为人师表站在讲台上身兼重任为给异国学生教授自己母语,无限的自豪感和言语的亲切感不时涌上心间。但是,如何开始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起步时就接受并喜爱汉语,如何和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更多更现实的问题顿时又成为我倍感兴奋之余的担忧。
2010年5月18号是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校明确了对我的管理及要求。布置给我的教学任务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授给学生汉语。我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和高一年级的学生,程度全部是零起点,每周正常教学时数为十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外加周四下午一课时的兴趣活动课(兴趣活动课为学生自选课,主要介绍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活动内容安排为编中国结、学习书法、学唱中文歌等等)。
我所带的初一汉语课属选修课范围。周二a班选修人数为23人,周五b班选修人数为24人。高一汉语课是必修课,一周六课时,学生一共39人,必修课要求学生自备课本。
康朗中学开始汉语教学的历史已经有五年了,这期间先后聘用过三位中文老师。郭老师作为这次我派往海实习的当地指导老师,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实习之初,我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专业理论与实际教学的契合点。在积极向郭老师请教教学起步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和必要的方法的同时,也在学习和准备必要的教学用语,为了尽量减少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陌生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余保持他们对学习汉语的热情和新鲜感。并从对自身提高要求做起,让学生在先接受老师的情况下,乐于接受一门新的语言,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的自觉主动而不是被动怠倦。
在康朗中学工作的这段经历,成为我走向社会,展示专业技能运用的珍贵财富。康朗中学校长的信任以及老师们的无私与慷慨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学生学习汉语和使用汉语的热情是我曾想象不及的。
二、实习工作总结
下面,我将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到的教学方法汇报如下:
(1)结合时事整理教学内容。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生动而富有情感的交际工具。大众语言的传播,需要话题和事实参考为材料依据。因此,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会结合国家时事,地区大事件和学生感兴趣的校园话题,把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为日常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便于学生理解并且主动使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2)对较低年级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教具的使用是必要的。 (1)
初一学生的心智发育程度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阶段,用单纯的语言现象去授课也许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辅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图片、教学卡片、拼音挂图、各种形象手段及实物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活泼氛围。使学生在习得第二外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生词和对话。
(3)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虽然学生都是汉语零起点程度,但是我在安排教学的时候必须区分对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授课内容。对高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必须具体而系统,对初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兴趣出发,将语音教学和日常对话教学相结合。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角度的不同,必须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合本国母语进行教学。
因为学生不是在目的语国家进行学习,只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接触汉语,如果教师一味用汉语去授课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状态是用汉语去解释汉语,但是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汉语知识的积累,没有用汉语思维去思考语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所在国语言。在教学中不断拿所在国语言去对应目的语,逐渐培养学生对简单目的语的认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总结规律。
教学中遇到挫折和困难都是些在所难免的事,尤其对于我们来说,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课业难题上不免显得生涩。因此,总结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成为实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汉泰语语言结构及语序的不同成为教学中分析和解释句子内容的重点。
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泰语和汉语一样是一种分析型语言,语序和虚词同样成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语言习惯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固守的标准不同,汉泰语在表达句型意义时所遵守的顺序也不尽相同。
例如:我很高兴。
在泰语的表达中将副词放在形容词后表程度,当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我”、“很”以及“高兴”这三个词之后,他们很容易将句子表达为“我高兴很。”依此类推,他们的习怪表达便是“我喜欢妈妈很。”“我爱吃苹果很。”“你可爱很。”
在对低年级的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便引入语法的概念。初中或者年纪更小的学习者在习得第二外语时很难在头脑中构建系统的思维。因此,我在对此类问题的教学上将语法概念转变为语序概念,告诉他们在汉语句型中针对此现象的顺序定义,并且巩固练习,使得低年级学习者在接触后就能够记忆并且灵活运用,在今后更加高层次,更加系统的学习中最终掌握语法。
(2)熟练运用教学活动中的经典框架,预习—习得—复习。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同样是零起点学生,高中和初中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和最终掌握程度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中学生的思维发育和能力完善程度要远远超过初中的孩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各个不同阶段年龄段的学习者分门别类,从他们最现实的情况出发,总结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具有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的自主能力,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酌情减少预习和复习的时间,以增大课时限度内的知识容量。而对初中以及更小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工作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讲授,需要运用个人的创新精神,不断寻找语言学习的兴趣点,运用趣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加大对学生的监督和学习程度掌控,让语言现象和片段不断出现在学生面前,加深记忆,从而达到最终活学活用的目的。
近年来,泰国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大力提倡中小学学生学习汉语,在本国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鼓励的同时,中国国家汉办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只从康朗中学来看,汉办每个学期都会寄来最新版本的汉语课本以供学校参考使用,并会在中国传统节日临近之际,寄给学校有关节日的礼品或节日介绍。就此来看,中泰两国友好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前景是很实际并且可观的。
作为语言文化传播的使者,作为中国人最直接的形象立足于异国。一个平凡的对外汉语教师身肩的责任可谓是重大的,在小小的工作岗位上尝试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知学生之所想所感,懂学生之所错之所畏难之因。专业的系统知识成为我们在异乡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圆满完成的教学工作,是我们外派实习生对学院培养的最好回报。
关键词:经贸英语课程;主题式教学;PBL;MOOC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43-02
一、我国高校低年级经贸英语课程开设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对既懂英语又懂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适应当前人才需求趋势,我国高校普遍在英语专业和经济类专业中开设经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贸易类专业知识和相关英语表达方式。
一些高校在三、四年级开设经贸英语课程,课程定位是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两年大学英语课程,大多数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且修读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此时开设经贸英语课程可以保证大学四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还有一些高校在一、二年级就开设经贸英语课程。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有关文件精神,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多样化的需求,该校于2015年4月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方案》。该方案以经管学院2015级新生为对象进行试点,入学后进行大学英语分层测试,根据成绩分为A、B两层。第一年学习《大学英语》教材,在一年级末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二学年,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拓展课或应用课,未通过的学生与同年级非试点的学生同步,继续学习《大学英语》(3―4)教材内容。
二、我国高校低年级经贸英语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课程定位困难
经贸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简称ESP)的一种,它是经济体在从事经济与贸易活动中使用的英语语言,是经济与贸易活动的媒介手段和工具。在此基础上,经贸英语还可以分为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简称EGBP)和特殊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简称ESBP)。一般商务用途英语与普通英语课程类似,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经贸活动的背景、情境和资料,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并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通常是为缺少工作经验的学生开设。而特殊商务用途英语主要是为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开设,是以英语为媒介和工具进行商务专业知识学习,用英语或双语开展教学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课程都可以划入此类。
由此可见,一般商务用途英语课程以提升语言技能为主,以经贸知识为学习工具;特殊商务用途英语课程则是以经贸专业内容学习为主,以语言技能为工具。在大学开设经贸英语课程,首先要考虑其课程定位是一般商务用途英语还是特殊商务用途英语。一般来说,在大学三四年级用英语开设的经贸专业课程属于特殊商务用途英语,其重点在于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经贸英语课程则属于一般商务用途英语,涵盖经贸活动内容,其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在大学低年级开设经贸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较差。首先,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之前,学生的词汇量低于4500词,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未受过专门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英语交际能力低下,写作和翻译还停留在简单句和短篇章的水平上。在此基础上,经贸英语的“教”与“学”都面临很大困难。其次,学生几乎没有经贸专业基础。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只修读了部分通识类课程和公共必修课,还未接触经济学、贸易、金融、管理、财务等专业课程,此时学习经贸英语,很难了解经贸词汇和术语的内在含义以及经贸主体之间的关系,用传统的词义解释和语句分析法难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大学低年级经贸英语课程面临与其他课程同样的困难,包括如何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面临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三、提升高校低年级经贸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基于主题式教学理念选择教学材料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内容(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简称CBI)的语言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确定一个合理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和加工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文本和素材,根据主题开展训练,提升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主题式教学是对传统以语法形式和以功能为基础进行大纲设计的有益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单纯学习语用规则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主题式教学材料选择目标语言的原创各类主题和话题,很多经贸英语教材都吸收了主题教学理念,按照商务主题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以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经贸英语课程为例,其教材选择了国际贸易、广告、市场营销、培训、品牌、领导力、企业文化、管理、商业道德、商品交易会、电子商务、经济危机、文化多样性等十余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设立分主题。例如,在市场营销一章,既有介绍营销基础知识的营销规划内容,也有体现营销行业最新发展的在线营销内容。
(二)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组织教学过程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是指在教师引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直接呈现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特别适用于强调知识性和应用性的经贸英语课程。
利用PBL教学法组织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课前搭建问题体系。任课教师依据经贸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研究经贸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联系,以及低年级经贸英语与高年级专业英语的联系,并根据学生特点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构建问题结构模型,向学生介绍教学任务和要求,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搜集学习所需资料,针对问题情境进行准备和预习。第二,课中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内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帮助学生开展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活动,包括将学生分组,鼓励学生进行组内和组间讨论,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引导与精讲,最终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建构。第三,课后总结评价问题,实现知识固化。对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可以采用口头叙述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评价则采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巩固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并实现知识扩展。
(三)运用“MOOCs+SPOC”资源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开放型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大规模”主要指大量的学习者参与课程,也可以指大规模的课程活动范围。“开放”是指任何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学习,同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评价过程都是开放的。“在线”意味着它能够随时随地满足学习需求。针对MOOCs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哈佛大学等名校又开始尝试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小规模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限制性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进来。“MOOCs+SPOC”为全球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开放、免费和平等的学习机会,在经贸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这些资源,有助于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经贸英语课程中运用“MOOCs+SPOC”资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本校的课程设计为主,将“MOOCs+SPOC”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作为资源进行引用或嵌入。二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颠倒过来,即学生课前先在网上学习视频教学模块,而课堂时间则用于提问和互动讨论,教师的角色从知识讲授者变为辅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雷春林内容教学法(CBI)与复合型外语专业教学――以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2-38.
[2]汪琼MOOCs与现行高校教学融合模式举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 14-15.
[3]吕世生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J]外语界,2013(4):19-25.
关键词: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 师生互动 主要问题
一、引言
课堂师生互动,根据左斌[1]的《师生互动论》,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的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师生间若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在学习上就将取得进步,受到启发。师生互动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一大热点,许多学者纷纷对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对于师生互动的特征,学者叶子、庞丽娟[2]、陈丽[3]、裴跃进和宋五好[4]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师生互动的属性。对于师生互动的分类,国外学者艾雪黎、勒温、Sibeman、C.howeshe,以及国内学者吴康宁、李玉宁、郑金洲[5]、傅维利[6]等人都以不同的标准对师生互动的类型予以区分。在师生关系方面,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学界共识。在师生互动实施策略方面,赵含韫[7]、陈丽[3]等学者都提出了师生互动实践中应采取的具体态度与方法。
然而,这些研究以抽象认识论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为主,实践指导意义有限,而其他关于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大多针对中小学教学,深入大学英语课堂情境的师生互动实证研究仍有空缺。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深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年级综合英语课堂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调查力图反映综合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并探究其中的问题。现状调查主要针对以下三方面:(1)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情况;(2)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收获情况;(3)学生对师生互动的反馈。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2010级所有学生(共五个班)。调查时学生正处于大一年级下学期或大二年级上学期,已适应大学英语课堂并形成较固定的课堂行为表现与学习模式。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目的是亲身体验,深入了解不同班级的课堂互动现状,为问卷设计做准备。为保观察结果的客观性,研究者对每个综英教师的课堂进行了连续3次的课堂观摩。观察中,研究者主要针对互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等进行记录。
根据观察所得结果,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用以统计学生对互动的态度看法。为保证问卷科学有效,研究者先在小范围内发放问卷并据反馈修改问卷,而后向英语系2010级全体学生发放问卷。共下发了110份调查问卷,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90.9%,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94份。研究采用了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频度分析。
为深入分析问卷所反映的现象,研究者制定了访谈提纲,对2010级英语系不同班级的10个学生进行了访谈。据此了解到更多关于综英课堂师生互动的信息及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态度。
三、结论
本项目从以下三方面对大一年级综合英语课堂进行了调查:(1)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情况;(2)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收获情况;(3)学生对师生互动的评价。
1.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度。
(1)学生的总体参与度
调查发现,12%的学生很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互动,对于教师的提问或在与教师的讨论中,只要会表达的就都主动发言,不怕说错被同学笑,受焦虑情绪影响较少。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现一般,比较被动,不会积极主动地发言;然而,这部分学生却能比较自如地参与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表演)。此外,22%的学生因英语表达水平的限制,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因而很少参与师生互动。可以说,大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表现比较被动,学生在互动中的参与度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2)学生在互动中不积极发言的原因
针对师生互动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研究者根据受访学生的表述,将其原因大致归为以下四条:(1)学生对交流的话题不感兴趣;(2)学生认为发言对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3)学生不自信,怕说错了被笑;(4)性格内向。表1显示,半数以上(53%)学生不够积极的原因是缺乏自信。
可见,影响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的首要原因是学生不够自信,怕说错了被笑。在访谈中,许多学生表示自己语音语调不标准,担心自己被笑话或是词汇量少,语法比较差,担心不能用英语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此,有些学生还表达了对教师的期望,希望教师多鼓励不自信的学生。
2.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收获程度。
(1)学生的收获程度
调查显示,师生互动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但收获程度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综合英语课堂互动中收获较大或很大,占68%,其中7%的学生表示自己收获很大;其余32%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收获较少或很少。
(2)学生在互动中的收获内容
调查显示,互动中学生的主要收获既有课内知识,又有课外知识。具体而言,其收获主要包括英语基础类知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与英语国家风俗文化及其他课外知识。
同时,学生在互动中期望的主要收获包括口语表达、语法词汇、课文理解及课外知识。课外知识包括课文相关知识背景、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思维上的启迪,等等。
3.学生对师生互动的反馈。
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张敏教授2016年对高校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当前高校师范学生群体中各有65.5%的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情绪突出等等, 在男女大学生中, 男生的敌对情绪、偏执等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而女生在忧郁、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则明显高于男生[1];电子科技大学陈华教授对该大学生中的1500名大一到大四学生 (男生850人, 女生650人) 进行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分析, 结果显示该校一年级大学生在学习、恋家等方面的水平要高于其他年级学生[2];二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以及情感问题等方面的问题明显比其他年级学生大;四年级大学生则由于就业压力等因素而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存在着性别差异, 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3]。尽管各个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尽相同, 但总结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 我们可以对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现状作如下几点估计:
1) 从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来看, 在校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大概占到全体学生的30%45%左右, 这是一个让人伏案沉思的数字, 而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则占到学生总人数的8%左右, 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为抑郁等情绪问题及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等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城乡差异。从年级角度来看, 大学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 也最为突出, 一年级次之, 毕业年级最少;从性别角度来看, 高校男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家庭以及偏执等方面, 女生则主要集中在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从城乡角度来看, 相对于城市大学生来说, 农村大学生由于经济相对贫困往往在存在着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3) 尽管各方面的研究都显示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其中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性救助,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策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 不同的心理问题往往有不同的形成原因, 这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必须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1 建立常态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查机制
定期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查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积极在新生入学、中期普查等时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工作,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介入。同时, 应努力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建立专业的学生心理档案, 以便更有效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救助和治疗。
2.2 通过专题讲座、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等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高校应努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日常化、机制化, 切实通过专题讲座、专业课堂等途径向大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这是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之策。例如可以通过如何做自身情绪的主人、如何与他人交往等主题讲座,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2.3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中心
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紧紧将宣传和咨询有效结合起来, 这是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努力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 []定期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的同时, 对在心里健康调查中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进行心理指导及咨询的时候, 还应该将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辅导积极结合起来, 其中团体指导用以解决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共性的心理问题, 如人际交往紧张、焦虑、敏感, 有效应对学习压力等情绪问题等等;个别指导用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解决具有个体特征的心理问题等,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 总结
总之, 大学生群体中面临着较为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及时、有效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摆在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实际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现实性问题, 这需要相关教师及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及时把握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与求职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教育, 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近.优化环境自我调适走出误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 1994, (3) :4-8.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综合实践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年级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要触摸时代脉搏,学习鲜活语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我们旅游去”“巧手剪剪”两个专题进行研究。学生进行了六次小活动,将最美的照片、最美的画和最喜欢的食物进行了介绍。用自己的小巧手进行了剪报、识字小报和拼图活动,在动手动脑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的家长非常重视,给孩子良好的引导。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二
本学期我担一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了教材里的几个课题,围绕着这些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还根据学校大队部的相关活动组织了几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学期,我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大队部活动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智,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好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更积极主动地做好每次活动的策划,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我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调查访问的技巧,知道了如何有效收集整理数据,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收获良多。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三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一年级(2)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取得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四、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了解自然环境。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转变教师职能,强化指导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要求教师的指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定,不等于统一要求。
2、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为了要突出学生主体,我们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我们的教师则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3、注重学科整合,强化综合性。
我们提出了“生活化的教育”强调课堂内外的沟通、融合,倡导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大学科”观、“大课堂”观的思想,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通过实践活动沟通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孩子们的学习渠道。使“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得到拓展与延伸。
4、精选教学资源,尊重兴趣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编制的。但事实上由于学生往往缺乏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的经验,在实施的准备阶段我们往往采用教师提出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这也许是变通之策。但我们要求教师在提出活动主题之前也应该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调查,以便由教师提出的活动主题或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加了解了火烧坪的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家乡的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可以说困难重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做得更好。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五
这学期我呆了一年级的实践活动课,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知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六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要求,今年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生态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张扬了个性。现作如下总结: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关爱,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与人的相容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如同学们在进行叶子小调查时,老师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分组合作,每个班级分为8个大组,每组都有两位组长负责,分工并合作。在活动中,同学们有的调查叶子的形状、有的调查叶子的气味、有的调查叶子的纹样···不一会孩子们对叶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二、在实践中长知识,体会劳动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比较重,平时难得参加体力劳动。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就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亲历劳动的快乐。当孩子们来到校园的生态园时,仿佛是一群欢乐的小鸟,一下子扑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橡皮泥作品,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活动,同学们心里个个乐开了花,一起体验着橡皮泥带来的快乐。
三、在实践中了解校园,培养爱学校的感情。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另一个特点是,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学习时空的突破,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因此,我们时常要带领学生去户外活动,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学习成长,我们应该为校园做点事。主题六的活动就是我为校园做点事。有我为校园做点事活动方案、美化校园我行动、我给树木做名片、制作校园提示牌等活动,让孩子们都动起脑来,都有动手美化校园的愿望和行动。是啊,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也来自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源于生活的课程,让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服务吧!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七
本学期,一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我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二、活动开展方法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学校20xx年度表彰大会主持稿(一)我们的大会即将开始,请在座各位把手机调为静音状态或者关机,谢谢!
一. 主持人开场白并宣布会议开始,介绍领导及嘉宾【未完善】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来参加此次计算机维护队换届暨表彰大会。在过去的一年里,计维队员不畏寒暑,尽心尽力的为同学们服务,获得了不错的口碑,每位队员也都从风险和汗水中收获了幸福与快乐。转眼间,计维有一次注入了我们这股新鲜的血液,再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计维换届表彰大会。
现在,请允许我宣布:计算机维护队换届暨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
()
二. 嘉宾发言【未完善】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信息学院软件学院**老师出席本次换届表彰大会,相信老师有不少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掌声有请**老师上台致辞.
感谢**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发言,刚才**老师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今后工作中应该改进和注意的问题,我们会按照**老师的谆谆教导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感谢**老师的发言,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振奋人心呢?老师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获得广大学生的敬佩,一直以来都深受大家的敬爱.学院的各项学生工作老师也都十分支持,让我们再次以掌声向老师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
三.前任队长发言
接下来有请计维前任队长烁钟师兄总结一下这一年来计维的工作情况。
感谢烁钟师兄的发言,听着师兄的报告,这一年里大大小小的活动尽收眼底。感谢师兄带出08计维这莫一支优秀的队伍,让我们再次为师兄,师姐们作出的努力和付出鼓一次掌吧。(谢谢大家)
四.实践部部长发言
大家也都知道计算机维护队是隶属于团委实践部的。纪委和实践部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在合作过程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面就有请实践部部长泽雄师兄为我们上台讲几句好不好呀?
感谢泽雄师兄的发言,相信实践部和计维会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邀请电脑被修过的同学代表发言【未完善】
接下来,我们请到了被维修过电脑的同学,请同学代表上台讲讲对计维的认识和对服务的感受。有请***。大家鼓掌欢迎。
感谢同学们对计维作出这莫高的评价,我们会再接再厉的。
六.表彰一年来的优秀队员,领导及嘉宾颁发奖状【未完善】
今天的计维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努力。,当然其中也有表现突出的个人.下面让我们为这些默默奉献而不求回报的优秀个人颁奖。
首先,有请xx上台宣读获奖名单并颁奖。请念到名字的同学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具体过程,防止混乱?)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获奖的队员表示真挚的祝贺。
七.优秀队员代表发言【未完善】
谢谢大家,请优秀队员代表**发言,其他人回位就坐。(待大家坐定,主持人示意请发言)
再次感谢08师兄师姐为计维做出的努力,我们09的新队员也一定会传承这种精神,为计维这个大家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计算机维护队会更加壮大,更加优秀。
八.队旗交接仪式,新任队长发言
接下来,开始举行队旗交接仪式。有请烁钟师兄和颜秀师兄上台。请交接队旗。(示意大家鼓掌)
下面,请颜秀师兄为我们讲几句,大家鼓掌欢迎。
九.计维新队员发言[未完善]
相信在颜秀师兄的带领下,计算机维护队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远。那摩这届的新队员有谁想发言一下呢请举手。
()【注:发言形式待定人员已确定:....】
刚才计维新队员都说了各自的想法和感受。我想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会共同努力,秉承专业,专注,用心服务的理念,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服务更多的同学,愿计维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鼓掌)
十.大会结束,合影留念
现在我宣布计算机维护队换届暨表彰大会圆满结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嘉宾,队员们出席本次会议,谢谢大家。
下面请在场所有队员在台前合影留念,谢谢。(注意秩序的维持,防止混乱)
学校20xx年度表彰大会主持稿(二)主持过程:
一、开头语: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伴着20XX年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这学期的表彰大会,此时,我们心潮澎湃,因为这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或多或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我们对学校老师和爸爸妈妈对我们学习的关心和付出!现在我宣布:益群小学20XX至20XX年度第一学期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二、颁发优秀值勤队员、优秀旗手护旗手。(共12名)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有一部分队员,在默默地为学校工作着,他们就是学校的文明标兵、值勤队员、旗手护旗手,虽然这学期的他们的工作并不理想,但是他们之中还是有工作表现突出的队员,下面我宣布这学期的优秀值勤队员名单,他们是三年级的、四年级的、五年级的、六年级的,优秀旗手名单,他们是三年级的、四年级的、五年级的、六年级的,优秀护旗手名单,他们是三年级的、四年级的、五年级的、六年级的,请以上12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三、颁发积极分子奖。(共12名)
同学们,我们要向这些获奖同学学习,学习他们无私的为学校工作,认真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每一份工作。他们付出的汗水,今天才能收获这个荣誉。接下来,我宣布获得这学期的班级积极分子奖的名单,
他们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四年级、;五年级的、;六年级的、;请以上12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四、颁发优秀班干部奖。(共6名)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我想,从刚刚获奖的同学身上,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让我们以此为榜样好好加油吧!下面我宣布这学期的优秀班干部奖。他们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六年级的;请以上6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五、颁发优秀学生奖。(共27名)
(一)一至三年级
同学们,刚刚我们表彰了,这学期以来,在学校和班级工作中最突出的队员,下面我们还要表彰这学期,在学习和表现上最好的54名同学。首先是优秀学生奖。获得这个奖项的有,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以上13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二)四至六年级
同时荣获优秀学生奖的还有,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以上14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六、颁发三好学生奖。(共27名)
(一)一至三年级
接下来,要颁发的奖项是三好学生奖,获得这个奖的有: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以上13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二)四至六年级
同时荣获三好学生奖的还有,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以上14名获奖队员上台领奖。
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七、颁发镇级奖项。
同学们,刚刚这54名获奖者,都是我们班级里的佼佼者,我不但要在学习上向他们学习,更要在表现上向他们看齐。如果说这54名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接下来这些同学,更是我们的榜样,因为他们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得了宝贵的荣誉。他们是:
六年级李国平获镇六年级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三等奖;
二年级蔡金川获镇二年级小学生现场百词听写竞赛三等奖;
三年级蔡冬梅荣获镇低年级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三等奖。
请以上3名队员上台领奖。
请校长为他们颁奖。
八、活动结束语。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班集体建设 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17
Reflections on the Class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Take a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Wei, WU Baon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Class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minzu universities student work, is the surest way to promote good style of study and school spirit 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las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orientat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al factors, such as actively to establish good style of study class explore new channels and highly cohesive force.
Key words Minzu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class; five in one
大学班集体是在高校学生工作者带领下,由学生有意识并创造性地发挥积极作用的集体。班集体是在学生群体基础上形成的,优秀的大学班集体将会对班级成员起到影响性甚至是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它能明确并统一成员的奋斗目标;凝聚起成员的合作和集体荣誉观念;对成员形成内在的影响和约束力;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主阵地。
大学班集体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生组织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承担学校各项教育管理任务的基础,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必定与打造过硬的班风不可分离。对于笔者所在的民族院校工科类学院而言,班集体建设除承担基本的职能任务外,因学校办学宗旨、定位及班级成员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其班集体建设需要把握其特殊主题,通过有效的项目运作载体,形成特色鲜明的班集体建设思路。
1 以目标为导向,准确把握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主题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紧密把握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要高度重视班团组织这些主要组织形式。班集体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强大力量。正如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重视班集体建设工作,以此发挥学生群体中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教育和管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对于民族院校工科类学院,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按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及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推动班级凝聚力建设,以打造优良学风为归宿塑造班风,最终形成以团队凝聚力和优良学风两个核心兼具的优秀班集体。
2 以项目为载体,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的工程化运作机制
图1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民族院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实施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项目工程。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大连民族学院第三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七项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树优良学风,创先进集体,争做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等通知文件,笔者所在的工科类学院在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牢牢把握班集体建设这一主渠道,以集体发展带动个人进步,让个人增光为集体添彩。通过制度建设、队伍组建、特色活动、考核表彰、总结创新等五个方面,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完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成为提升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突破口,形成体系化的班集体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1 制度建设
围绕学校下发的文件要求,学院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奖学金实施办法及一系列通知文件,明确先进班集体的建设思路,把学风建设和团队建设确立为班集体建设的两个基本落脚点。
2.2 队伍组建
学院学生工作者密切与各班级班导师的联系,重点引导班级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对学生干部吸纳和评优入党工作的过程管理。
2.3 特色活动
开展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载体,学院围绕学风建设和团队建设两个基本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富有特色的集体活动。在学风建设领域,考虑到工科类学院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特色,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因此会分年级举办有针对性的学科竞赛活动,一年级举行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科目主要为“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二年级举行专业基础知识竞赛,重点考查对数字电子技术和电路原理等专业基础学科知识的应用掌握;三年级举行电子产品设计大赛,重点考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比赛结束后,学院将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比赛成果认真评定,对优胜的班级团队和个人予以表彰。团队建设方面,近年来,学院针对不同年级阶段举行了校歌合唱比赛、英语话剧比赛、拔河比赛、校园running man等团体赛事。校歌合唱比赛在一年级入校后举行,将入学爱校教育与团队意识培养相结合,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场大型集体比拼活动;英语话剧比赛和拔河比赛在二年级举行,英语话剧比赛在四六级考试前举办,绝大多数同学会在二年级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有益于增强班级英语文化氛围。拔河比赛在二年级开学后举行,作为集体活动的传统项目;校园running man是一项户外综合素质拓展的团体活动,二、三年级都会举行,既有益于增强身心锻炼,也为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4 考核表彰
每年9月份,在学校统一部署奖学金评比工作后,学院随即对一年来的班集体建设进行总结评比,通过确立的量化考核指标,对各班级在守纪、班级及格率、班级操评分、班级荣誉、寝室卫生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分年级召开先进班集体评比会,由参评班级进行现场汇报展示,综合这两个环节评选出年度先进班集体。学院将在年末召开“三好”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体进行表奖,积极宣传优秀集体的业绩经验。
3 以成效促改革,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生组织夯实基础
3.1 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团队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年轻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举行,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被激发,有力地维护了集体内团结氛围,进而在参加学校举办的红歌会合唱比赛、运动会、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12・9长跑比赛等文体活动中,学院队员和观众都展现出良好的团队比赛风貌,比赛成绩连年取得新突破,已经位居学校前列,这为学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
3.2 充分调动个人对集体的正面影响力,发挥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注重个人对集体的正面影响力,明确集体锻造个人,个人成就集体的共荣辱观,努力引导优秀学生代表在集体建设中发挥榜样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近年来,在各类评优入党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年提升,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为所在班级的评选评优起到了积极推动影响作用,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辟一个新渠道。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培养教育工作既是贯彻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途径。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调动积极性,通过学生会定期举行少数民族学生联谊帮扶活动,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发挥其在班级内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成为先进班集体的重要贡献力量。
3.3 把握学风建设主线,将学风建设常态化、过程化
始终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贯穿学风建设这条主线,使得学风与班风、院风相结合,让学风建设常态化、过程化。坚持把搞好学风建设放在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每年11月份作为学风建设月,集中开展学风主题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紧密结合,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此外,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始终把学风表现放在首位,形成相互监督、比拼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学风建设工作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班级在进入二年级后,成绩差别化现象日益突显,学习后进的同学逐渐对搞好学业动摇信心,努力程度也在退步,不及格科目会逐年累加。因此,在班级加强学风建设中,应当要重视对这一部分同学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及时重拾信心,避免问题累计拖延,积极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家长、成绩优异学生的多方合作,督促帮助这些学习困难学生及时摆脱泥潭。注重年级间的有效沟通,充分利用学生会和代班机制的桥梁作用,实施优秀学子驻班计划、学生“一帮一”互助学习活动等特色帮扶措施,在年级间建立有效联系,让高年级在班集体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能够被低年级学习接纳,促进经验传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