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18:4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人教育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学分转换制度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我国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鼓励学分的转换与累积制度的施行。实践证明学分制更适合成人教育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以及富有弹性的指导性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提高成教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然而,我国成人教育在学分制的运作上尚且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学分转换与互认制度难以有效实行。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是学分制成功实行的典例,至今,欧洲学分转换制度已经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形成了固定的运作模式。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针对成人学习特点,贯彻学分制理念,实施学分转换与互认制度,通过推动不同区域成人教育学术成果的相互认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成人教育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一、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内涵及运作流程
1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内涵分析
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在欧盟不同学校之间取得的学分得以转移和承认,打破校与校之间的藩篱,消除国与国之间的障碍,1996年6月,欧盟来自于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并建立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的认证系统,规定学分可以在本高等教育机构以外的场所获得,并终身有效,在相关接受学校审核认可下即可转换。作为高校学分认证工具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加快了欧洲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2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运作流程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章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修得的学分得到认可和转移,以促进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承认。其实施的步骤主要有四部分构成,即交换信息包裹、提交学分申请书、签订学习协议书和成绩单审核认可。首先是参与系统的成员国必须为其合作的院校及大学生提供详尽的信息包,其中包括学校概况、学术权威、课程安排、社会实践等重要内容。
同时将其公布在学校网站醒目位置并实时加以更新,以帮助学生可以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其次是学生填写学分转换申请书,其中涉及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个人语言能力证实、出国学习缘由说明以及拟申请的学校信息等重要内容。ECTS规定学生申请学分转换系统需要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后期学分认证环节的成功率。其申请结果需由接受院校与官方机构共同联合签署同意,方可生效。一方面确保了真实性及准确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单方组织的舞弊行为。
再者是学生个人、原就读院校以及转入院校三方签订学习协议,其中包括跨校学习的学习计划、课程清单以及相对应的学分设置。协议规定双方院校都必须一致同意学生在转入院校中的课程学习计划,同时明确告知学生需要完成课程计划及考核标准。为了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协议书中还规定了双方院校的学分转换方法。如果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拟更改学习计划,相应的学习协议同样也需要经过三方协商一致方可生效。最后即为成绩审核及学分互认环节。在学生离开母校前,原就读院校应当将其已经完成的课程及成绩发送至转入院校,转入院校经过严格审核后予以存根。在学生完成相应课程学习之后,接受院校应当将学生留学期间的学习负荷量及成绩档案,同时附上具体的等级评定标准,一并发送至原就读校院,由母校相关权力部门对其审核通过后即实现了全部的学分转换过程,同时该审核结果需要上传至官方认证中心加以备案。
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制度的优势分析
从上述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运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在尊重各国教育系统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区域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及多维透明工具开发系统,外加官方认证中心的宏观调控,全方位打造出欧洲学分转移及互认系统,促使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学习产出及其学术资格具有可比性。具体分析之,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具备开放的教育理念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和合理的网络支持系统建设,值得我国成人教育系统学习与借鉴。
1开放的教育理念支撑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支付能够成功运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开放的教育理念支持。在开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国家间、校园间的教育壁垒得以打破,学生获得较大的自由选择性,不仅可以共享学习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真正共享,且学生的流动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流动,从而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欧洲国家间的教育水平不一、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然而,面对多种阻碍因素,欧洲尚且可以实行学分累积和转换,我们不得不承认开放的教育环境对此的大力支持。
2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有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欧洲学分转换制度在创立初期便得到法律保护与约束。在其发展过程中,多种法律文件不仅从侧面印证了学分转换制度的持续发展,且真正实现了对学分转换制度的支持与保障。伴随学分转换制度的普遍发展,其在欧洲获得了极高的认可,欧洲很多国家通过教育立法确保了学分转换制度的合法性地位。虽然一些国家还没有通过法律途径承认学分转换制度,但是很多学校通过颁发一系列认可文件来保证学生跨校学习后获得的学位、学历、文凭以及联合学位等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格都能得到认可。法律的强有力约束使得高校普遍承认学生在其他国家高校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学分转换系统在法律层面的保障下得以顺利进行。
3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
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可以为成人教育的发展供给物质性保障。当获得充足的物质保障后,成人教育才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置于提升教育质量工程上,如此,则更加利于实现成人教育学分的转换和累积制度。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运作过程中,学生想要实现跨国学习,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然而,阻碍欧洲学分转换制度发展的一大因素是资金缺乏。但是,为了顺利实现留学生的出国学习梦想,排除资金不足的困难,欧洲国家尝试以多种形式向需要帮助的留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的留学生而言,其获得跨校教育的资助机会更为容易。因此,欧洲学分转换的实施在资金保障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4完备的网络管理系统
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的网络管理系统较为先进,成人学生可以在网站进行实名注册,在成功注册后,通过登录网站获得承认院校信息及其他有效信息。在综合了解信息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院校与课程选择,之后打印申请表和学习计划表。完备的网络管理系统提升了远程教育互认的可能性,且在远程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升级,从而满足了学生跨校园课程学习进行学分转换的客观需求。为了保证网络管理系统运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信息核准人员同时也针对院校的课程调整和授课时间以及考核方式的变化进行实时升级与维护。
三、欧洲学分转化系统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1学分转换制度是时代所需
学分转换制度是欧洲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伴随欧洲教育的发展,学分转换制度增添了学分累积功能,之后其逐渐被应用于成人教育中。我国成人教育运用学分转换制度是时展所需。首先,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纲要点明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连接。因此,国家坚持中长期的教育改革要求,即切实实现不同教育结果间的相互衔接,是成人教育的发展所需。其次,学分转换和累积制度的建设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学分转换和累积制度满足了成人学习的特点,可以促进成人教育取得更好的发展,是成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最后,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的建立迎合了建立成人教育机构联盟的需要。教育机构间因缺乏沟通平台阻碍了成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的建立则可以使得各机构优秀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有效提升其办学质量及社会认可度。
2学分转换需统一学分标准
学分转换的实现需以统一的学分标准为前提。学分的核算依据包括学习量、时间和考核结果等。其中,学习量是指一切和学习相关的活动,学习时间是指课堂时间、个人实习、工作及自学等时间,考核结果是指多种形式的考核手段所测评出的结果。不同成人教育学校间建立学分转换制度需要一定的质量保证。成人教育学校的质量保证及资格框架、质量评价标准和工具、信息披露机制等是建立学分转换系统的必要前提,同时应当重视统一学术规范系统,杜绝不同的成人教育学校采用不同的学术实施标准,建立起一套可以量化及通用的学分标准,并在适当时机增加与国外成教院的学分认证合作,以增加我国各成教院之间学分流动环节的透明度及相互转换的成功率。
3学分转换需固定模式支持
学分转换系统的理念提出时间较为久远,目前,其已经受到各国各界人士的认同,然而,却未形成固定可行的模式。鉴于不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处于极为不平衡的状态,除此,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学校与学校间的情况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很难形成固定而统一的学分转换模式。然而,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与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探索出适用于不同国家与高校的学分转换系统是可以实现的目标。毋庸置疑,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学校自身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均是学分转换制度发展的阻碍,如果上述阻碍不能得到消除,那么,则很难建立真正的学分转换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国家仍然在探索途中,我国相关研究学者也应当研究学分转换的支持定式。
4学分转换需稳健机制推动
我国成人教育实施学分转换需要可行的机制推动。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推动机制,则需要学校与学校间自行沟通,则无论是广度或是深度都会受到限制。学校结构和规划如果缺乏灵活性和现代性,则会导致学校与其他机构间的活动的协调难度增大,加上缺少来自外界的协调主动性,学校的对外开放水平会大幅度降低。成人教育学分转换问题与成人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联系,仅仅依赖学校的力量难以实现学分转换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必要时,需依靠政府“有形的手”,通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研发、制定和推广学分置换体系,通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统筹规划,从而有效促进了院校之间在学分上实现同等互认的目标。
四、我国成人教育学分转换系统的机制建设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具有很大启示,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学分系统转换机制建设可以汲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精华之处,从公开课程信息与完善选课制度、逐层践行与实现学分累积与转换、加大对学分文件系统的开发力度及建立健全学分转换系统的保障机制几大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公开课程信息与完善选课制度
我国成人教育机构应当公开课程信息,不断完善选课制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选择权限。选课制的完善极为必要,原因在于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课程信息得到公开后,成人学生对于学校信息、课程信息等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当学校的课程信息被公开后,大批的成人学生会自主做出选择,选择结果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专业及课程在社会上的需求度。除此,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并非设有特色课程,而欧洲选课制度的成功在于不断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国的成人教育也应当针对学生的工作、学习需要不断开发出教学质量高的优质课以及改革力度大的特色课,同时,可以建立“课程认证专家审查制度”,实行优胜劣汰,不合格的课程应予以取消。
2逐层践行与实现学分累积与转换
我国成人教育应当逐层践行与实现学分累积与转换,从而促进成人教育机制的完善。首先,努力促进区域成人教育学分转换的实现。鉴于同一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学习资源等条件差异性较小,因此,区域内实现学分转换的可能性较高。其次,促进同类型成人教育的学分转换的顺利实现。我国成人教育拥有多种形式,成人教育学分转换可以尝试在同类别的教育机构间进行,为此,同类别的成人教育应当在教育内容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统一起来。最后,促进同级别成人教育学分转换的实现。即在对成人教育机构教育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后,由于同一类别的成人院校之间的教育内容、形式及课程设置上都比较相近,建议按照院校类别划分优先在彼此之间施行学分转换制度。
3加大对学分文件系统的开发力度
成人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成人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应扩大可量化范围,而非仅仅将学分与上课和考试相联系,可以将自学、合作、讨论和论文等纳入学分文件系统内。系统文件作为欧洲学分转换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载体,从学生到校报到,再到学生带着学习成绩单返回母校均具备对应的系统文件。伴随系统运行的成熟化,系统文件逐渐有了固定的模式,加上英语语言的规范性,系统文件的运行不会受到其他内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为学生学分的转换和累积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我国的成人教育也需要开发学分文件系统,这对改变成人教育院校自然隔离的诟病有着较大的纠正功能,可以先从某个区域着手,通过建立“大学城”类似的合作方式,逐渐开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整个地区,甚至全国,以实现统一、规范的学分文件系统。
4建立健全学分转换系统保障机制
欧洲学分转换和累积制度在实施的进程中,除了欧委会须负责协调工作以外,很多国家选择在学校内设置办公室,并配备专业协调人士。由此可见,组织保障是欧洲学分转换制度顺利且长期运行的重要支持要素。因此,我国的成人教育也应当强调培养专业化协调人士的重要性,要求其不仅充分知晓学分转换,且可以自觉承担起指导成人学习者的职责。其次,在成人教育机构内部可以成立关于学分转换和累积的专职管理部门,一方面为成人学生提供课程信息及学分转换与累积信息等服务;
另一方面做好与其他院校的联系和沟通工作,在保留自身一定自治性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与合作院校的融合性,以最大程度上促进双方的合作进程及运作效率。最后,亟须制定详尽的成人教育学分转换法律及行政法规,以保障各级成人教育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同时规定各院校不得以不合理缘由拒绝学习者在非母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成果(除非具有法律条文明确列举的情形),为我国成人教育学分转换系统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此外,针对我国成人教育学分转换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建议采取政府财政资助、高校基金会供给及留学生学费收取三元合资的方式共同解决此问题。其中政策财政资助需要依据院校课程设置水准、学生参与实效以及就业被认同程度等方面设定具体拨款标准。
一、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成人教育的确切内涵,学界尚无统一定论,笔者认为成人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是面向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是超过学龄而未能再进入相应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学习的人们,实施的在组织、人员、形式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呈一个极为多元、开放和发散型的向终身教育过渡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由于教育需求不同,成人教育可分为成人在职教育与成人离职教育两大部分。其中,在职教育(包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成教、自考、电大、网络教育)主要对象是在岗从业人员及待业人员,目的是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其本质是一种生计教育,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离职教育则针对离开工作岗位的社会人员,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以个人职业需要为出发点,而是,主要为了丰富个人生活和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在《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研究》一文中,叶忠海教授对职业教育概括为:“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定义中可知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对前成年期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好准备,而后者是对成年期从业人员、待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包括对他们职业所需知识、技能的补充和提高,以及转换职业所需要的教育。
从对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是两者的结合部。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两者的教育对象同为已经参加工作、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社会成年人,实际上是同一受教育群体。可以说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是同一教育对象的两种不同称谓。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成人教育学习者对成人教育的需要
以上是从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和内涵的推理上得出的结论,那么按照“按需施教”、“因材施教”这一重要的教育规律的要求,成人教育贯彻“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就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充分满足成人教育学习者的需要。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成人教育的需要,在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成人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将成人教育作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对于成人教育学习者的需求,我们通过河北省社科联《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2005年12月我们对河北大学成人业余教育2004、2005级本科学生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会计学、英语五个专业共148人和专科学生法学、会计、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保险学七个专业38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培养目标部分的答案结果统计如下:
(一)关于成人教育学习者学习的直接目的
成人教育学习者关于学习的直接目的,专科生首选“适应岗位需要”的占35.8%,首选“获得文凭或提高职务”的占31.68%,首选“转换工作岗位”的占14.14%,首选“从事科学研究”的占2.34%,首选“考研”的占2.09%,首选“兴趣爱好”的占14.66%;本科生首选“适应岗位需要”的占43.48%,首选“获得文凭或提高职务”的占33.33%,首选“转换工作岗位”的占7.97%,首选“从事科学研究”的占2.9%,首选“考研”的占6.52%,首选“兴趣爱好”的占5.8%。从以上首选结果看,本专科学生首选“适应岗位需要”、“获得文凭或提高职务”及“转换工作岗位”这三个以职业需要为直接学习目的所占比例分别是84.78%和81.62%。
(二)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可能成为的人才类型
从上表可以得出,成教专科生认为可能成为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合计达82.84%,本科生可能成为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合计达84.72%,说明成人教育学习者认为自己可能成为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上结论和笔者直接参与部分工作的浙江省社科联《我国成人教育中的法学教学研究》课题(张中瑞教授主持),对全国6省市8所院校成人教育学生调查问卷中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从国家和成人教育学习者对成人教育的需要以及成人教育学习者自己认为可能成为的人才类型来看,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三、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与个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实为一体,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当是职后高等职业教育。因此,本文对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与个性比较,实质上就是对职后高等职业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与个性比较。
(一)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
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均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明显的高等性、职业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1、高等性:所谓高等性,是与初等性及中等性相对而言,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均为职业教育类别里面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培养的人才既不是仅会动嘴、不会动手的书呆子,也不是仅会动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型“老师傅”,而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岗位工作能力的“专才”。
2、职业性: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均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为受教育者现在或将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及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做好充分准
备。
3、区域性: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用性人才主要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专才”的能力结构也不一致。学校应据此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培养当地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同属职业教育范畴的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上也是一致的。如在专业设置、课程构建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以应用性为主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注重加强校企联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等等。
(二)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教育的个性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前高等职业教育个性的比较,实质上也包含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个性的比较。职前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比较单一,应届高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从业人员。较职前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偏大。在职和年龄偏大的特点造成学习特点的显著差异。
1、职前高等教育的学生的机械记忆力较好,但基本无社会和生活经验,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不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和生活经验,尽管其记忆力有所减弱,但理解能力却不断增强,可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重要资源。
2、较职前高等教育的学生,成人学生更能够自主、自律、自控自身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成人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能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实现计划的顽强毅力和恒心。
3、对学习的看法,较职前高等教育学生,成人学生将对知识的“准备应用”变“立即应用”,从而他们的学习导向由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表明成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所面临的职业和生活问题,因而成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应该是帮助成人学生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由于成人学生承担了社会职业和家庭多种角色,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可供成人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因而使得成人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此外,成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会弱化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成人学习的特点,既反映了成人学生对培养目标的需要,更提出了对成人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特殊需要。忽略成人学生的这些特殊需要,同样是违背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四、启示
(一)按教育需求不同,将成人教育严格区分为在职教育和离职教育两大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笼统地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比较,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片面的。只有认清成人教育中的在职和离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根本不同的,才能正确认识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部,才能认清成人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才能有利于成人教育尽快从“普教化”模式中摆脱出来。
(二)如果只看到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的一致性而看不到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习特点上的显著差异,则会导致以职业教育代替成人教育的倾向
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虽属于职后职业教育,其与职前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两者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却又截然不同,成人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应一切从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实施各个教学环节。简单地以职业教育代替成人教育,将会脱离成人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危害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职业教育永远不可能替代成人教育
有人担心,将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阶段定位为职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会被职业教育所取代。事实上,成人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18―60岁年龄段的社会从业和待业人员,而且包括离职后的社会人员。成人教育覆盖每个人多半生的时间段,包含全社会至少10亿人口。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能否实现。事实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职后教育就是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凡是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因人们的主观意志替代或削弱。
关键词:德国;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在以一体化和科技化进步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通过学习,成人获得了知识、技能,获得了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同样受益。成人教育在减少贫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营养水平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与成员国一起为了确保每个成人拥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而努力。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内罗毕建议书》,该建议书明文规定了各国政府有义务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将推广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2年“富尔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1996年“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推广终身学习的发展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成人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成人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成人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他们没有接受过的基本教育。对于许多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个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初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那些通过成人教育来应对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教育的延续。成人教育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获得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
根据人的年龄可以将人的生命历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而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是提供和实施教育与培训的连贯的、有意义的框架,朝着人人终身学习的范式转变是必然的,而成人学习和教育是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
因此成人教育是“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的统称,不论它的内容、水平和方法怎样,不论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不论它是早起中学教育还是学院和大学教育、学徒教育的延续或替代,正是通过这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被所在社会认为是成人的人增强了他们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或专业资质。或者,这种教育过程在个人全面发展与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下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改变。但是,成人教育不应该视为独立的实体,它是全球终身教育与学习计划的一个分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成人教育的类型
成人教育学习即包括正规的、连续的教育和非正规的学习,也包括多元化的学习型社会所提供的,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正式的、随机的学习。
1.正规学习
正规学习是在教育和培训机构,通过有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和支持最后得到证书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非常规学习
非常规学习不是由教育或培训机构提供的,通常不会得到证书,但却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非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新东方教育,以英语学习为目的教育。
3.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与工作、家庭或娱乐有关的日常活动。它不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一般不会得到证书。非正式学习可能有目的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没有目的性的,或者说它具有“意外性”“偶然性”。例如对某国文化产生兴趣而开展的自我学习。
(三)成人教育的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一般都包含在常规教育政策里,很少在全面发展框架内成为主流。大部分成人教育政策既不连贯也不完整,更像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反应的拼凑,而不是密切关联的原则和项目的框架。在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中,有154个国家提交了国家报告,其中126个国家宣布成人教育已经直接或间接的包含在某些政府政策中。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欧洲比例最高,接下来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但是这里对政策的理解过于宽泛,从国家基本立法、宪法到行政命令和立法颁布,再到中期发展计划和十年发展计划等。
国家受困于普遍贫穷、高度的内部不平等和国际债务的程度,影响着成人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向。而每个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在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双重政策目标上侧重点不同,一些国家坚持以经济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一些国家强调“公益”模式,而且坚定地致力于将终身教育作为对个人和公民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做出人本主义贡献的事业。
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使成人教育政策在整合的终身学习政策框架内成为主流。普遍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可以为成人教育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一个共同的监测系统,这可以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补充。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起法律、经费和管理架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成人教育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体系。
二、成人教育的立法概况
各国对成人教育立法都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针对成人学习和教育的立法也有很多具体的实例,这些立法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成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见表1)。
成人教育的立法为将民主和可持續发展变为现实,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要想在世界各地公平和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还不能实现,但成人教育立法的开始,已经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项配套措施逐步到位,成人教育未来必将有良好的发展。
三、德国成人教育概况
(一)德国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一个思想的国度。教育和科学、研究和发展被赋予核心地位。在一个无国界的欧洲和一个市场全球化的世界里,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无国界和知识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在推行教育社会化、民主化的德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已相当广泛,以成人为对象并为之提供学习机会的主体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硕果累累。
德国的成人教育开始于19世纪前半叶,1919年《魏玛宪法》第148条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教育制度以业余大学为主,由共和国、州和社区共同来承办。”至1932年,德国有200多所業余大学。1949年德国政府的国家基本法就对成人教育高度重视,196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德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任务》。1969年德国又通过了《继续教育法》《教育假法》《工作促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令,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迄今德国已建立了兼具多元性和辅的成人教育体系。
(二)德国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
1970年,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德国开始受到重视。1990年,德国联邦议院的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未来的教育政策:教育2000》为德国未来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建议和方向。1994年德国又提出了《联邦法令规章与联邦、州、地区共同发展继续教育使之成为第四教育领域基本原则》。1995年德国的研究、科技与革新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信息社会:机会、革新与挑战》的报告书。199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了《终身学习:职业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展望》报告。1998年又发表了《终身学习的新基础:发展继续教育成为第四教育领域》。
(三)德国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二是国家、社会团体和大学主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三是教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四是其他机构。私人的函授机构通过训练班提供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普通和职业领域里的进修机会。而图书馆、博物馆、社会文化中心等机构也提供众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大众传媒机构则以讲座的方式和业余大学密切合作,进修计划通过媒体进入千家万户。
五是互联网教育。德国注重运用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扩展成人远程教学服务以支持成人教育的推广。德国在1996年便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
(四)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私人企业出资、举办单位筹资以及参加学习者交纳的学费。
四、中国成人教育发展
(一)中国的成人教育制度
中国成人教育近几十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制度建设还尚不完善。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无法典形式的中国成人教育制度。部分成人教育的内容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项制度有一些如:
(1)岗位培训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主体行为或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2)继续教育制度: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体行为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则。
(3)学历教育制度:是指以书面的文字形式反映在政府文件或法律法规文件中成人中、高等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包括管理体制、招生考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制度等。
(4)自学考试制度:是指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7)农村成人教育制度:扫除文盲、成人学历教育、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农村绿色证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村文明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督导评估等。
(8)社区教育制度: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目前,虽然专项制度很多,但是执行起来情况不一,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则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没有法律形式的规定,仅靠各专项制度是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有效实施的。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成人教育学萌芽期开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成人教育被纳入到大教育的行列中。建国初期称成人教育为社会教育,后又改称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1982年开始正式称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学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科群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成人教育学科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在成人教育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专著。
(三)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图1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又分为初等学历教育、中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主要以中高等学历教育为主。而非学历教育分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成人自我教育三种。类型多样,可见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四)中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而教育投入的主要形式有教育财政、学校财政、学生贷款、教育资助、教育经费筹措等。
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低学费虽然为学生报考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教育成本却不断增大。成人非学历教育经费基本上是学生的学费,也包括部分社会的经费。
五、从德国成人教育立法看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德国的成人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在金融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发达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实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配以丰富多样的人才队伍促使德国的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这对中国的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目前在中国,虽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并非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在边远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保障也存在一些问题,读书无用论、女童辍学率等问题常有发生。德国和中国的成人教育虽有很大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成人接受各类教育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必须从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成人教育立法提到日程上来。像德国一样,将成人教育纳入法律范畴,以法律的力量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成人教育制度是通过公共规则和社会规范而实现的个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成人教育制度要创新,主要表现在保障性、规范性、资源性三个层面,如理论创新、创制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创新、制度监督创新等。要解放思想,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理想;促进基本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保证受教育者权利的压制、歧视、阻挠都能被纠正;同时制度异化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进度和执法的力度,保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把成人学习与教育融入国家政策关注点之中,特别是教育决策部门要理顺、理解与成人教育相关的范畴、概念,使相关表述更准确;加大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各个部门协同参与成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扩大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全纳性;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成人教育队伍,提高素质;建立检测与评估机制。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使前人制度文明的成果必须在新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体现。一个制度、一部法律本应有的形式要件不得随意缺失,它的逻辑结构必须完整,否则理念再好如果技术上随意性太大、漏洞太多,这个制度、这部法律所应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就会付诸东流。另外成人教育制度规范化,需在立法和制度创制的每一个环节、在法律和制度执行的保障和督促等方面稳步跟上。
要落实成人教育依法治教的精神。第一个要义就是在成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有保障以人为本、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通过学习开发潜能并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第二,这些制度还必须能够从虚拟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真正走向现实,具体些、细致些、以便做到可操作、可落实。
虽然,成人教育立法还存在困难,但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一是巩固成人教育改革成果的需要。成人教育办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和确认。二是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需要。管理体制的多元、指导思想的模糊、生源的不稳定、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三是完善教育法制的需要。制定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操作性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成人教育法对于完善教育法规,实现依法治教有现实意义。随着成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行,将有效地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升.我国成人教育立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2]刘畅,黄梅.论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8(5).
[3]任春.德国成人教育[J].德国研究,2007(1).
[4]崔玉玲.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宋孝忠.欧美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6]李胜春.德国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6(2).
[7]孟庆梅.中德成人教育比较及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J].成人高教学刊,2006(5).
[8]黄日强.关于德国成人教育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关键词:成人教育;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23―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直接驱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变革的日益加快,知识增长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以往一次性教育就可终身享用的神话已经终结,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愈发激烈的社会变化,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现今,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是扩展到全体社会成员,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唯有学习速度大于现实变化的速度,才能站在竞争的制高点。所以,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把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我国也不例外。党的十六大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都昭示着我国已将建设学习化社会正式摆上了国家的发展日程。
学习是人们在学习化社会中的基本生存形态,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社会个体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另外,新时期教育理念强调个体越来越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学习,而且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个人独立面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能力。而成人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求生存、求发展,成人必须从社会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并没有赋予的生存技术,学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的各种挑战所必须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其职业阶梯上顺利前进,直至达到事业的巅峰。自我导向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成人终身学习的主导形式,是成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培养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提高成人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何谓自我导向学习
(一)自我导向学习的源起
自我导向学习是近年来在世界教育领域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自我导向性学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直到1961年,美国学者侯勒按照参与学习的原因将成人的学习分成了三类:目标指向性的、活动指向性的和学习指向性的(后来的研究者将“学习指向性的学习”界定为“自我导向学习”)。由此,自我导向性学习才开始成为一项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自我导向学习理论(Self―directed Learning)是加拿大著名成人教育学家艾伦一塔夫(A・Tough)于1966年首先提出的。他在《成人学习设计》中将自我导向学习定义为“由学习者发起计划和引导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教学”。他以“学习计划”作为衡量自我学习的单位,并认为每次的学习时间至少要七个小时,每一次的活动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动机是为了得到或保留某些相当明确的知识或产生某些持久性的行为改变,每次学习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信息的获得至少要保留两天。著名教育杂志Eric文摘给出的定义是:作为一个术语,自我导向学习被看做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负责和管理。自我导向学习包含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两方面:自我管理即对情景的管理,包括社会环境、资源和行为;自我监督是学习者自己监管、评价和规定自己认知学习策略。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自我导向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责任感。
(二)自我导向学习的基本特征
1. 自主性:自我导向学习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探索、自我学习,即自己选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自我支配和控制学习行动、调节学习进度、依赖于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2. 灵活性:自我导向学习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学习场所灵活多样、学习内容广泛丰富,适合各行各业的人员根据自己的特点、需求、时间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3. 普遍性:自我导向学习不仅能顾及学习者的个别差异,而且能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随时随地为各类人群提供需要。
4. 终身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已成为人们持续进步和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驱动力,而人的终身学习,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有辅助的自我导向学习。
二、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
(一)成人学员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
成人学员与未成年人相比,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感及较强的调控能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成人学习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具有明确性,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性,学习过程具有自控性,学习方法具有灵活性,学习结果具有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性。基于此特点,只有充分尊重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需要,并为其创造必要的自主学习条件,才可能保证成人学习的有效进行。
(二)成人学员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固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学习
成人教育哲学家林德曼说:“经验是学习者最有效的课本。”成人学员往往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自身也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经验,如果能将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合理、充分地调动,即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与自身吻合的专业、内容、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则会大大提高成人学员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成人学员学习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由于成人承担多种社会职能,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没有固定的时间按照教学大纲去学习一些理论性相对较强的知识,因此,对于成人来讲,其学习的内驱力即最重要的动力源,成人学员根据现实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并把这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生活或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人学习知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四)成人学员学习是一种同他人相互协作的学习
在通常情况下,成人的学习是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在其他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成人的经验尤其是社会交往方面的经验,是他们协作的基础,协作与经验的充分共享能够为成人学员群体共同解决问题提供宝贵的资源。
可见,成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丰富的经验、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以及自我导向学习所具有的普遍性、灵活性、终
身性等特征,使自我导向学习自然而然地成为成人学习的主要选择方式。
三、成人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从20世纪20年代成人教育作为实践领域的专业建立以来,成人如何学习一直都是成人教育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应是自我导向的学习。终身学习及其自学模式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础,而作为构成学习化社会主体的成人,必然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对于成人来说,其终身学习形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自我导向学习。既然自我导向学习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
在我国,有许多专家都致力于如何促进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例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李征、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焦冰清和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张典兵,他们均认为应从外部社会环境和成人个性特征这两个影响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核心驱动力人手来改善成人自我导向学习。因此,提高成人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就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一)成人个性特征方面
1. 激发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人在学习生涯中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其余的90%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因此,“二次教育”和“终身教育”被广泛提倡。为更好地激发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就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成人学员树立发展意识,让其充分意识到学习是需要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并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成人学员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培养成人学员的责任、义务意识,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激励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动机是成人学习的强大支柱,在学习过程中成人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动机状态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成人学习的动机来自于对知识、信息的强烈渴求,来自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然而,成人由于自身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很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培训者要在研究成人学员的不同学习动机及行为反应的基础上,向学员讲明学习目标任务,使成人学员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从而多方面地强化和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
3. 塑造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人格特质。自我导向性是一种人格倾向或人格特征,是指人在思想和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和自主的内部心理倾向和特点。成人学员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人格、能够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成人学员具有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并利用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同时,成人学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4. 提高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成人培训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增加知识、提高技能、转变态度、改变习惯、规范行为等五个方面,给学员以启迪,达到学习理论、补充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说,要使成人学员明晰自我导向学习的一般实施步骤、提高其规划学习的能力、培养成人学员寻找学习资源的能力、强化成人学员自我管理与调控的能力、提高成人学员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培养成人学员反思意识与能力。
5. 促进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协作能力。协作可以激发人的兴趣,开发人的智慧,增强人的能力。在成人学习和培训中,协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协作的基础是成年人的经验,尤其是社会交往方面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各异的经验为成人学员群体共同解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因此,合作学习、研究学习以及他人导向学习,都是成人学员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竞争、合作、辩论、伙伴、合计、角色扮演和解决问题等多种模式来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有利于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外部社会环境方面
1. 建立自我导向学习的社会支持系统。虽然成人学员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但人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任何人想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在变化发展的世界中解决未知领域的矛盾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整个社会都应加强对成人学员的关心和帮助,为其提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构成了“系统性的环境”,即成人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进修,调整知识结构;通过学习来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持续的职业培训来提高就业能力。这反过来又构建了自我导向的学习行为――成人学员可以在校学习、远程学习、自主学习。上海电大教学模式表明:提高成人学习的一种方法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拥有学习机会的环境。而这个学习环境,需要具备学习资源以及经费,合作的学习文化,学员间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组织氛围,为学员提供互相对话、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评鉴的时间和活动等方面的支持。
2. 用新的证明方式承认成人学员获得的能力。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化社会的构建,要求研究和制定对成人学员获得的全部能力都予以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潜在素质与能力通过业余学习活动逐渐地展现出来,进而在动态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自学考试制度可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四、结束语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自我导向学习的途径、资源、评价手段和信息交流与共享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为培养学习者自我导向水平和个体开展自我导向学习创造了理想的环境。然而,在我国,学者对学习这一领域研究的不多,对我国成人教育中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且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只局限在理论上,因此,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征,自我导向学习――未来成人学习的主导形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43―45.
[2]牛彦军,开放教育成人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24):161―162.
[3]焦冰清,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与成人学习[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55-56.
关键词: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大学后教育
作者简介:解建红(1966-),女,山西闻喜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务处,副教授;陈翠丽(1977-),女,河北滦县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务处,讲师。(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育教学与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29-02
教育是一个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众多学者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课程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载体,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成效以及课程结束之后带来的某种重大变化。课程设计是一种对课程进行的专门规划,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或观念支配下的课程要素的选择、组织与安排的方法过程。[1]课程设计对于规范的教育目标确立、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学习者学习的系统性、顺序性、延续性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尤其是在大学后继续教育领域。
一、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的作用
课程设置是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关键一环。它体现了继续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培养大学后继续教育学习者的总体规划。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次课程的价值,就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重视人的存在,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基础。[2]一个好的、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使学习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认真学习整个课程,汲取知识,而且也可以享有课程结束后所产生的某种重大变化,如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加深工作岗位的理解,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课程具有内容集中、时间集中、组织合理、循序渐进、集中讲授、形式多样的特点,提高了学员获取知识的效率,降低了学员获取知识的难度,加深了学员对获取知识的理解。[3]继续教育课程是改革和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一个新起点。全面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课题,建立起切合学校自身优势,同时又能满足学习者求学需求的具有大学后继续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学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的起点。
二、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的特征
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课程是成人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为已走上职业岗位的职场人士而设置的课程。由于大学后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教育需求具有极其多元性的特征,再有学习者之间年龄、兴趣、职业、生活环境和所属社会阶层等各方面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由于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的办学单位的多元性,导致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等实际形态十分复杂,包括不同的种类,有适应性的、补课性的和科研性的,除了各级学历课程之外,还存在大量非学校本位、非正规的课程。
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相比,大学后教育课程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类型课程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课程目标的专指性、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课程展开方式的实践创新性、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课程评价的柔性化。
1.课程目标的专指性
大学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受教育者适应职场变化的要求,圆满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自身职业专业化水平。大学后教育的最直接的教育目标是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更多地针对已经取得某种职业任职资格的从业者继续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提高,使半专业、准专业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职业者成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职业者;或在已有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专业化的程度,使从业人员不断走向外行人所无法替代的专业化境界,[4]这也是大学后继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2.课程内容的适应性
课程内容适应大学后继续教育学习者知识、技能及岗位职业需求的特点,考虑就业后学习者所面临的社会状况和生存状态,关注学习者的精神世界,同时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因此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诚如教育专家高志敏教授所言“未来的成人教育研究必须直面成人——直面他们最真实的社会境遇与最本真的社会生活,直面他们最真切的发展需求与最真实的人生向往,基此洞察、了解、分析和阐释他们的教育与学习问题,从而真正形成现实生活与教育的对接,真正实现人生发展与学习的契合。”[5]
3.课程内容结构的非常规性
大学后教育课程除了个别常规的学历课程之外,还存在大量非学校本位、非正规的课程。换言之,他们的学习课程要帮助学习者解决各种生活和工作难题,对课程选择要与人生发展阶段任务相适应,主要是与职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是以问题为中心,重在立即应用。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结构要让位于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性。相应地,其课程的结构就会呈现出一种非常规性的特征。
4.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由于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接受者之间能力和愿望上的差异性,同—课程的学习者在年龄、智力、原有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学习时间和学习压力等各方面情况完全可能大相径庭。因此,成人教育课程的实施就必须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以使个人的学习更富有成效。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方面应灵活多样,而不能整齐划一,应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视其自身水平和实际需要,分别为之设计相宜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起点、学习速度和学量,并建立专业课程社会认可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化特点。可提供时间上足够灵活的课程计划供学生选择,如专业培训、专题研修、技术讲座、学术研讨、个人自学、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多种方式。也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与老师共同拟订学生可自主实施的个别化学习计划,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实施完成这个计划。
5.课程展开方式的实践创新性
从成人教育课程实践的发展来看,成人教育课程的展开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作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最高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教学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知识更新与解决现实问题、知识创新与智能开发的紧密结合。在课程中常常青睐于各种实践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环境过程中,如“问题中心教学”,“行动学习”、“体验式学习”、“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6.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职业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性。大学后继续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其目的使接受大学后教育的高新技术人才能及时获得新技术、新知识的相关信息,适应多样、迅速的市场变化。因而要建立多学科综合化、多技术一体化的、反映最前沿知识技术的动态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注重产学结合,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或行业的“无缝”对接,提高成人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要积极与行业部门合作,兴办高层次的岗位培训,如招收硕博课程班;面向社会组织各种专业性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发给学习证明或资格证书。[6]
7.课程评价的柔性化
继续教育课程是基于学习者的职业需要开设,有需要才有课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各异,他们各自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必然有所差异,因此用普通教育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或标准去衡量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果是不合适的。相反,应建立符合继续教育课程的弹性化、灵活性、非常规结构特征的柔性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建构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标准,合理地评价学习者的成果。[7]
三、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
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以非学校本位的课程居多,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继续教育学习者的的特点,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性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Malcolm Knowles)在关于“成人”学习特点的总结中提到,成人的学习准备与发展任务的变化密切联系,对所学知识重在立即应用,是以生活、任务和问题为中心的,因而,继续教育应更趋于灵活性和自主性。在课程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成人的心理、知识结构特点和实际水平,包括需要与可能。必须按照成人身心发展各阶段所具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组织相应的课程内容,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将自身的需要和要求融入到课程设计中,进一步发展其高级思维能力。
2.符合课程价值主体需求,同时满足学习者和谐人格发展的需要为原则
在选择与设计继续教育课程时应坚持以继续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点,立足成人发展的需要,符合专业学科的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原则,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成人学员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在教育中受到尊重,还要清楚选择此类教育内容的目的是为了继续学习者全面的自我发展,力求从狭隘的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向兼容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等的全面综合素质本位转轨。使成人学习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和充分实现自身潜能,最终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3.学科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行,凸显课程的职业性原则
继续教育是职场人士为了满足继续职业塑造的需求连续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成人教育重要的一项任务是人力资源,对在职人员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市场要求。它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因此在专业课程中通过设置更多的专题课、实验课、学术论坛课等来完成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融为一体,冲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架,建立一种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新的学科体系。比如在德国成人教育中先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从事这种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采用“倒推法”确定应该向学员传授何种知识和技能,最终以课程大纲形式制定下来。同时把取得行业证书作为课程设置的参考点,将职业证书的培训及社会考证有机地融入到成人继续教育课程中。[8]
4.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
成人教育与社会的关联度最为密切,它对课程的需要是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诺尔斯曾指出,当代成人教育至少有三个含义:第一,它是成人学习的过程。第二,它是由一些机构为实现某个特定的教育目的而组织的一套活动。第三,它是社会实践的第一领域。在这三条含义中,成人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理论实践性得以全面阐述。各种调查也显示成人教育课程类型的选择是实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的。美国约翰斯通和里夫拉1962年的对成人教育活动第一次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成人学习者重视的是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他们注意应用而不注重理论,注重技能而不注重知识或信息。对我院的成人学生做的小规模调查也表明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课程。我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房地产经纪人专门化)成教专业,和很多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学习者完成了理论学习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一是实践升华,二是学了就用。
5.开放性原则
继续学习者教育的目的和教育需求具有极其多元化的特征。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对“当班人”进行的“开放性“教育,是针对成人各个时期需要的岗位教育以及适应“活到老,学到老”终身需要的知识充电教育,所以应及时以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成果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增设相关课程。[9]所以课程设置是开放性的,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按一定比例设置各种形式的课程,允许学习者按适合自己的速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成人不是别人为他准备好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他自己的课程的主动开发者、他自己课程的主体,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他人和教师共同开发属于自己的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开放合作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陈玉琨.课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0,(5):102-107.
[3]贺东辉,田朝凤,朱军.继续教育课程特点研究[J].继续教育,
2009,(9):29-31.
[4]宋江洪,陈理.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及其需求的回应[J].继续教育,2007,(2):26-28.
[5]高志敏.成人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6,(9):60-65.
[6]李海萍.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101-102,122.
[7]黄健.成人数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成人教育;混合学习模式;远程教学模式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远程教育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受教育群体接受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培养自身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同时凭借其具有开放性、不受时空限制性以及交互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相比,远程教学采取的是“以受教育群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免去了不可调和的工作与学习矛盾、解决了学习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培养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然而,远程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的教学模式中,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无法充分整合并合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双向反馈的过程,教学效果欠佳[2]。因此,需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寻求新的出路。在新形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BendedLearning)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远程教学模式的优势相结合,即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3]。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远程教学与面授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两种教育模式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学过程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成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围绕授课进行的,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课程的组织者以及成果的评价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听从教师安排的习惯,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得教学过程存在单一化的特点[4]。近年来兴起的远程教育模式开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在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定位发生了改变,扮演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逐渐向多元化的目标发展。
(二)人际互动由封闭向开放发展
成人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集中面授在缺乏互动的情况下结束。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受教育群体在课下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少之又少,面授教学的效果欠佳。此外,远程教学的人际互动也不尽如人意,成人教育受众群体较为分散,利用网络和聊天工具等进行互动,缺乏师生及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养成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氛围和开展趣味性的活动。同时即时性较弱,在学习遇到困惑时,教师很难及时进行解答,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现存的封闭式人际互动需要向开放性和即时性发展。
(三)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为面授和远程教学两种,受教育者多以自学为主,同时封闭的人际互动使得学生长期与教师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所谓学习支持服务,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提供资源、信息和咨询相关的支持服务,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目前部分成人院校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完善,还有一部分尚未意识到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现阶段目标需要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向完善化发展。
三、成人教育中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
混合式学习将传统面授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与远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利用学习资源,提高认知水平[5]。避免了被动的接受知识,时刻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及时反馈,合理调整教学安排,更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合理的管理学习过程。不仅在学习资源上给予学生帮助,也在心理上支持学生,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课上与课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促进群体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团体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很有必要。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体现为双向对话和反馈机制。而社会实践活动中则体现为通过群体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经验知识。通过混合式教学将网络交互平台与课堂实景相结合,实现互动式和实践性的课程学习,增进参与者之间的感情。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有针对性的制定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面授教育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远程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简单的套用传统教育。而新兴的远程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无论在完善性或是合理性上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传统教育模式。因此需要建立适合现代成人教育的混合型教学评价系统,即整合传统评价体系与远程教育评价体系。在两者的基础上,对教育者和受教育群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育者而言,混合式教育不仅仅是完成课堂的教学,同时需要具备网络教学和系统化设计教学的能力;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需要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在课上完成课堂学习,还需要在课下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重视实践和创新性学习过程。因此混合式学习的发展对于建立更全面、更具体、更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利的[6]。
四、成人教育中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方案
(一)课程导入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的起始阶段为课程导入式学习,也是混合式学习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师生交流,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共识[7]。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个性学习档案,全面关注个体的发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全局的了解,同时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将自己的学习管理计划与教师沟通,通过双向的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自动化管理;定制合理学习计划,细化学习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此基础上细化自身的学习目标,查漏补缺,在教师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目标;创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性体现在合作的理念上,小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为了检验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通过教师组织完成学习活动是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核心。活动组织的形式包括:基于网络或传统教材的自主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以及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包括学习活动识别、活动形式确定、教学资源准备、活动评价设计、教学安排制定及学习活动实施6个步骤。
(三)贯彻学习服务支持
由于混合式学习具有远程教学的特点,因此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服务支持应贯穿始终。所谓学习服务支持是为了及时全面地解决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而提供的全程跟踪式服务。包含技术支持、情感支持和学习方法支持等。通过学习服务支持,一方面方便学员顺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增进师生和团队的感情,增强学习自信心。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学员提供学习方法和建立新型的学习理念。
(四)多维教学效果评测
教学评价是调节和改进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的主要手段。由于混合式教学综合了多种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评价需要采用多维混合性评价方法(BlendedAssessment)。教学评价方法应遵循多样性、促发展、技术性、全面性原则。混合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成人学员评价、教学设计评价和教学过程评价。在混合式成人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学结果,更应该重视教学过程,在过程中不断进步,达到混合式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丹,高铁军.成人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管理模型研究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4(7):36-38.
[2]郭恒源.成人高等教育面授与网络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0(31):285-286.
[3]李立新.成人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3(5):24-27.
[4]崔巧红.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式学习的实施策略[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5]郭恒源.成人高等教育面授与网络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0(31):285-286.
[6]谢光汉,杜秋虹,陈舒怀.对成人教育实施混合式教学与管理的探讨[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27(4):34-36.
关键词:人本主义 成人教育 学习者中心 自我评价
人本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重要派别。其主要的思想是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观性,选择能力和意愿;并倡导潜能说,自我实现理论和自我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应用于教学中,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和“学习者中心”。即学校和教师尊重学习者,把他们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从而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成人教育是在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之外,对全体国民素质进行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一种广泛的教育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在成人教学中过分重视学术教育,成人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实践课和技能培养。而成人教育是一种终生学习的过程,必须用终生教育的思想来指导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人本主义理论应用于成人教育的教学实践,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人本主义理论符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人本主义“学习者中心”理论符合成人的学习特点。成人学习者与青少年学习者相比有许多优越性。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和自主意识能力趋于成熟,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是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他们往往根据自身的职业需求,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或参加脱产进修,或参加自学考试,电大、函授学习。他们能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在学习的各阶段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成人教育是成人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再学习和再教育。学习的内容与工作关系紧密,成人学习直接与他们的职业和生计联系在一起。因此通常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他们通过学习提高职业能力,学习目标与个人的职业追求同步。成人学习具有终身性,贯穿其成长的各个阶段。因具有成熟的心智特征,在从事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区别于儿童的优越性。他们具有超强的理解力,成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中善于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工作中,将新学到的知识点与已有经验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主要针对未成年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不符合成人教育的要求和成人学习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学生处于次要的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学习。过去的学校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复制某些知识材料,具有从事某些规定的智力活动的技能,并且能复制教师思想的学生”。传统教学只注重对人知识的传授,片面训练人的认识能力,忽视学生精神世界的知情一体性,因而只能培养僵化、刻板、墨守成规,不能应付任何情况的人。而人本主义认为:“知识是否被掌握,所学的知识是否系统,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举足轻重的。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个体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它们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
二、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实施成人教育
人本主义理论最成功并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教学重心置于学生身上,积极彻底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1.教师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人教育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已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的社会公民,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学生需要什么即学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制订学业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解决学生提出的学业问题。学生不再是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什么就接受什么,而是将学习视为自己乐于从事的事情,积极快乐地寻求学习的最大成效。这种教学地位的转变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更为灵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成人的学习成为一种消极的学习。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无选择机械地吸收知识,这样造就的学生只懂得书本知识,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传统教学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只是教授一些一成不变的事实材料。人本主义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唯一受过教育的人是已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已学会怎样适应和变化的人,已认识到任何知识都不是完全可靠,唯有探索知识的过程才是安全的基础的人。”在成人教育中系统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通过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现在的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函授学习、远程学习等形式为发展成人教育提供了良机。
3.成人学习专业更广泛。成人教育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人的一生无论何种阶段都要进行学习,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因此教育就要从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开发学生想学,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实用性课程,满足再教育愿望。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可以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也可从行业发展变化考虑,克服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性专业划分法,专业内容更广泛,以保证成人教育满足各类成人学员的需要,使成人教育充分融入社会生活中。
4.成人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沟通。成人教育的学员都是采用业余上课的形式参加学习,在学校的时间短,不像全日制学生天天面对课堂和教师。成人学生与教师之间只能在面授的时间进行沟通,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把面授时间排得满满的,想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根本不相信学生能自觉的学习,往往采取命令、责备的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真正的沟通。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在课堂上学不到,而大量的是那些学了过后很快过时的书本知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降到最低。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5.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的成人教育局限于解决成人的学历文凭,忽视实用技能的培养。实践课时不足,甚至为了应付考试不安排实习实验课,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得不到锻炼。人本主义则认为“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灵活地、理智地适应新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时,融会贯通某种灵活处理问题方式的人”。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有效训练,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询问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正确利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
6.科学的评价体系。人本主义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教学通过考试的手段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业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教师制定考试标准,执行考试测评活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书本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反映学员整体知识水平和实际技能。对成人学生采用与普通在校生同样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让学生自己对他们的学业作出评价。考试考核成绩把平时成绩、实践实训成绩进行综合考虑,成人学生通过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调节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应取得的学习成效,实现自我评价。
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提高全体国民文化素质和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等专门人才的重任。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实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成人学员的个性特征,实行个性化教育,才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喻朝善.成人学习基本特点分析[J].成人教育,2003,10.
关键词 慕课 成人英语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44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of Mooc make it develop rapidly and sprea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every country. The ap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oc ineducation in China is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and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explor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combing the existing course Mooc video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problems for courses inEnglish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deas.
Keywords Mooc;English educ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0 引言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张成艳 2015)。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十分关注慕课的开发及推广。成人教育机构和研究者也积极探索慕课在成人教育中的前景、挑战及实施措施等。不过,慕课在我国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及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探索。例如,成人英语教学中慕课的课程设置等问题。本文在调查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梳理现有慕课课程特征、制作慕课视频并让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探讨成人英语教学中慕课的课程设置,并提出相应的设想。在本文中慕课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慕课在整个成人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课时占比以及慕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1 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
成人教育学习者群体有其独特的学习特征。这种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成人英语教学过程。因此,深入了解其特殊性能让慕课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往很多研究(如Garrison 1997; 谢黎嘉 2014;唐韶P 2014;张成艳 2015等)谈到了成人英语学习者群体的特殊性,不过,多数论述是基于文献梳理,缺乏基于调查的量化数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学习目的、学习困难、慕课学习经历以及对慕课的期望等多方面总结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以期呈现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更全面的概貌。
我们向上海某理工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中学习者随机发放了50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3份未回答有慕课学习经历和期望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有效问卷作答的分析,我们发现成人学习者呈现以下学习特征:
(1)学习目的明确,自控力较好。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主要集中在提高。工作能力和学历层次两个方面,他们的兴趣点则集中在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以及用英语获取最新信息两方面。不管工作多忙,80%的同学坚持每周1次的自我学习,30%的学习者坚持每周2-3次的自我学习,每次学习时间为1-2小时,少数同学每次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这说明他们有现实的需求,能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学习时间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间上,由于成人学习者在社会上、工作中及家庭里扮演多重角色,他们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他们的学习相对零散不集中,70%以上的学习者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学习,还有20%的同学利用工作日少量的休息时间进行学习。
(3)精力不足,缺乏学习方法,自我学习有困难。60%接受调查的成人学习者表示自我完成慕课课程学习有困难,其中20%的调查者表示完全不能自我完成。其中最大的原因包括精力不足和缺乏学习方法。他们希望能在学习方法上也得到老师的指导。
(4)对慕课有期待,但不希望慕课替代课堂教学。在接受调查的学习者中,65%的学习者之前没有参与慕课课程的经历。在问及他们对慕课的期待与态度时,10%的学习者表示不喜欢慕课,50%的学习者表示可以接受和非常愿意尝试慕课的学习,其余学习者则觉得无所谓。不过,100%的同学认为慕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其中,10%不喜欢慕课的学习者不赞同采用慕课的授课方式,80%的学习者认为慕课最好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且最好不要超过整个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的一半。
2 现有慕课特征
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经过几年的发展,慕课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以慕课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edX和Udacity 为引领的慕课课程,无疑对当前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课程资源的公开性和网络技术让学习者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传播到世界最偏远的角落;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做到真正的按需选择及按兴趣选择;世界一流教授和专家保证了课程资源的优质性。这些优势使慕课课程“以爆炸式速度超越国界蔓延开来”(张鸷远 2014)。
慕课的优势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应客观地看待慕课的作用,要清楚认识到现有慕课课程的不足。对成人学习者来说,目前的慕课课程存在以下“短板”:
(1)缺乏针对成人学习者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及学习目的的慕课课程。以慕课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edX和Udacity 为引领的慕课课程要求学习者注册学习,完成所有内容学习并通过考试方能获得学分。课程选择多样,但课程和成人学习者的需求有一定差异。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课程注册学习人数可能爆棚,但通过率极低。原因在于慕课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及知识基础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成人学习者精力不足、学习时间少、缺乏学习方法等特征导致他们难以自我完成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
(2)现有的慕课课程集中在知识传承类基础课程上,这些课程更关注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是成人学习者十分需要的。
(3)缺乏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不太适合实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在慕课课程学习中,学生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相关的参考答案。但这种互动有别于课堂上面对面的即时互动,老师无法看到学生在现场学习情况,因此不适合实验实践类课程。具体到成人英语教育上,像口语和演讲这类需要学生现场操练及教师现场指导的课程,采用慕课形式授课就不那么合适。
3 成人英语教育的慕课课程设置
基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对慕课的诉求以及现有慕课发展的状况,很有必要深入探讨慕课在成人英语教育中的设置问题。具体而言,我们亟需探索以下问题:在成人教育中,是否可_始单独的慕课课程,即某一门课程完全采用慕课课程的教学模式?哪些课程可以采用慕课形式?慕课课程安排在哪个阶段合适?慕课在整个成人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时间中占比多少合适?如何在成人英语教育中发挥慕课的最大作用?
基于我们的调查及现有慕课课程特征,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1)对成人英语学习者来说,慕课不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可以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换言之,可以不开设单独的慕课课程,而是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慕课视频,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通过慕课视频自我学习。这样,既可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又可节约成人学习者花费在上课途中的时间,还可发挥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2)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形式的慕课视频,其内容占比不宜太多,最好不超过一半;其在教学时间的占比上,也不宜超过全部教学的一半。(3)作为课堂辅助形式的慕课视频,适合放在第二学期以后。根据调查,65%的成人学习者没有慕课学习经历,对慕课不甚了解。因此,更合适的做法是在他们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向他们介绍慕课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慕课学习,效果会更佳。(4)慕课教学视频中除了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包括相应内容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以避免成人学习者因为不知如何学习而放弃慕课部分的学习。同时,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5)为了确保慕课学习的效果,对成人学习者的考核应配合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慕课学习内容应成为考试考查内容。但在考试之前,教师最好能帮助成人学习者进行一定的复习指导。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及对慕课的诉求,优化慕课课程的设置,达到课堂教学与慕课良好的互补协作效果。
4 结语
成人学习者的独特性决定了成人英语教育中慕课的开发与应用有别于现行慕课课程的设置。应结合成人学者的学习特征及对慕课的诉求,开发与成人英语教育课堂教学配套的慕课视频,搭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慕课平台,形成的良好课堂教学与慕课视频互补协作机制。慕课课程在我国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希望今后有更多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推动慕课在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
本文系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题“慕课环境下承认英语学习者移动学习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Garrison, D.R. Self-directed learning: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1997 (1).
[2] 唐韶凤.基于成人英语学习者特征的移动学习探索研究.成人教育,2014(4).
[3] 谢黎嘉.网络环境下成人英语教学双导新模式的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关键词慕课;成人英语教育;课程设置
0引言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张成艳2015)。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十分关注慕课的开发及推广。成人教育机构和研究者也积极探索慕课在成人教育中的前景、挑战及实施措施等。不过,慕课在我国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及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探索。例如,成人英语教学中慕课的课程设置等问题。本文在调查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梳理现有慕课课程特征、制作慕课视频并让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探讨成人英语教学中慕课的课程设置,并提出相应的设想。在本文中慕课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慕课在整个成人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课时占比以及慕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1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
成人教育学习者群体有其独特的学习特征。这种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成人英语教学过程。因此,深入了解其特殊性能让慕课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往很多研究(如Garrison1997;谢黎嘉2014;唐韶凤2014;张成艳2015等)谈到了成人英语学习者群体的特殊性,不过,多数论述是基于文献梳理,缺乏基于调查的量化数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学习目的、学习困难、慕课学习经历以及对慕课的期望等多方面总结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以期呈现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更全面的概貌。我们向上海某理工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中学习者随机发放了50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3份未回答有慕课学习经历和期望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有效问卷作答的分析,我们发现成人学习者呈现以下学习特征:(1)学习目的明确,自控力较好。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主要集中在提高。工作能力和学历层次两个方面,他们的兴趣点则集中在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以及用英语获取最新信息两方面。不管工作多忙,80%的同学坚持每周1次的自我学习,30%的学习者坚持每周2-3次的自我学习,每次学习时间为1-2小时,少数同学每次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这说明他们有现实的需求,能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学习时间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2)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间上,由于成人学习者在社会上、工作中及家庭里扮演多重角色,他们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他们的学习相对零散不集中,70%以上的学习者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学习,还有20%的同学利用工作日少量的休息时间进行学习。(3)精力不足,缺乏学习方法,自我学习有困难。60%接受调查的成人学习者表示自我完成慕课课程学习有困难,其中20%的调查者表示完全不能自我完成。其中最大的原因包括精力不足和缺乏学习方法。他们希望能在学习方法上也得到老师的指导。(4)对慕课有期待,但不希望慕课替代课堂教学。在接受调查的学习者中,65%的学习者之前没有参与慕课课程的经历。在问及他们对慕课的期待与态度时,10%的学习者表示不喜欢慕课,50%的学习者表示可以接受和非常愿意尝试慕课的学习,其余学习者则觉得无所谓。不过,100%的同学认为慕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其中,10%不喜欢慕课的学习者不赞同采用慕课的授课方式,80%的学习者认为慕课最好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且最好不要超过整个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的一半。
2现有慕课特征
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经过几年的发展,慕课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以慕课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edX和Udacity为引领的慕课课程,无疑对当前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课程资源的公开性和网络技术让学习者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传播到世界最偏远的角落;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做到真正的按需选择及按兴趣选择;世界一流教授和专家保证了课程资源的优质性。这些优势使慕课课程“以爆炸式速度超越国界蔓延开来”(张鸷远2014)。慕课的优势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应客观地看待慕课的作用,要清楚认识到现有慕课课程的不足。对成人学习者来说,目前的慕课课程存在以下“短板”:(1)缺乏针对成人学习者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及学习目的的慕课课程。以慕课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edX和Udacity为引领的慕课课程要求学习者注册学习,完成所有内容学习并通过考试方能获得学分。课程选择多样,但课程和成人学习者的需求有一定差异。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课程注册学习人数可能爆棚,但通过率极低。原因在于慕课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及知识基础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成人学习者精力不足、学习时间少、缺乏学习方法等特征导致他们难以自我完成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2)现有的慕课课程集中在知识传承类基础课程上,这些课程更关注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是成人学习者十分需要的。(3)缺乏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不太适合实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在慕课课程学习中,学生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相关的参考答案。但这种互动有别于课堂上面对面的即时互动,老师无法看到学生在现场学习情况,因此不适合实验实践类课程。具体到成人英语教育上,像口语和演讲这类需要学生现场操练及教师现场指导的课程,采用慕课形式授课就不那么合适。
3成人英语教育的慕课课程设置
基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对慕课的诉求以及现有慕课发展的状况,很有必要深入探讨慕课在成人英语教育中的设置问题。具体而言,我们亟需探索以下问题:在成人教育中,是否可开始单独的慕课课程,即某一门课程完全采用慕课课程的教学模式?哪些课程可以采用慕课形式?慕课课程安排在哪个阶段合适?慕课在整个成人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时间中占比多少合适?如何在成人英语教育中发挥慕课的最大作用?基于我们的调查及现有慕课课程特征,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1)对成人英语学习者来说,慕课不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可以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换言之,可以不开设单独的慕课课程,而是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慕课视频,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通过慕课视频自我学习。这样,既可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又可节约成人学习者花费在上课途中的时间,还可发挥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2)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形式的慕课视频,其内容占比不宜太多,最好不超过一半;其在教学时间的占比上,也不宜超过全部教学的一半。(3)作为课堂辅助形式的慕课视频,适合放在第二学期以后。根据调查,65%的成人学习者没有慕课学习经历,对慕课不甚了解。因此,更合适的做法是在他们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向他们介绍慕课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慕课学习,效果会更佳。(4)慕课教学视频中除了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包括相应内容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以避免成人学习者因为不知如何学习而放弃慕课部分的学习。同时,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5)为了确保慕课学习的效果,对成人学习者的考核应配合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慕课学习内容应成为考试考查内容。但在考试之前,教师最好能帮助成人学习者进行一定的复习指导。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及对慕课的诉求,优化慕课课程的设置,达到课堂教学与慕课良好的互补协作效果。
4结语
成人学习者的独特性决定了成人英语教育中慕课的开发与应用有别于现行慕课课程的设置。应结合成人学者的学习特征及对慕课的诉求,开发与成人英语教育课堂教学配套的慕课视频,搭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慕课平台,形成的良好课堂教学与慕课视频互补协作机制。慕课课程在我国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希望今后有更多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推动慕课在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
参考文献
[1]Garrison,D.R.Self-directedlearning:towardacomprehensivemodel.AdultEducationQuarterly,1997(1).
[2]唐韶凤.基于成人英语学习者特征的移动学习探索研究.成人教育,2014(4).
[3]谢黎嘉.网络环境下成人英语教学双导新模式的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4]张成艳.慕课背景下成人学习者的机遇与挑战.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一、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工作场所学习由workplace learning直译而来,当然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其内涵远远超出了地理空间的范畴。追溯至遥远的中世纪,工作场所学习的表现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几乎融合在一起的学徒制,在真实生活实践中的手口相传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到了近代,制度化教育下,学校取代工作场所成为人类追求高效的科学的抽象的正式的知识的权威;然而至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发展对知识更新的需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的理论与真实的社会实践脱节等矛盾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之下,工作场所学习的相关研究蓬勃兴起。
1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范式
1970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开设了全球第一个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开始对工作场所学习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如何提高工作中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始终是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研究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该领域内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员工学习、生涯发展和组织发展为核心的三大板块,以工作中相关学习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和核心术语的研究范式。
2工作场所学习研究范式
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及英联邦的一些国家直接以工作场所学习来命名该领域的研究,1999年起举办国际工作与学习研究大会至今已有8届,各国学者的深入研讨推动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一样,该研究范式同样关注的是工作场所中的相关学习活动,提升组织内个体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的组织效能,从而提高员工队伍在日益变化的全球化知识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以上可以看成是工作学习领域研究的两大主流范式,在这两种研究范式背后其实隐喻着一个核心问题更注重人的发展还是更注重组织的发展的问题。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领域的主流思想强调的是以改善组织绩效为根本导向,也就是说成人在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学习更多的是被作为达成组织绩效目标的手段,[1]这其实是由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者所处的立场决定的。而工作场所学习研究范式则更关注人和组织发展的不同诉求,成功地规避了个人和组织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冲突,打破了前者将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对立起来的二元论。[2]
二、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尔科姆诺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他是第一位试图建构完整的成人教育理论的学者,他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立足于成人需求,关注成人学习的过程,在分析儿童和成人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建构了成人教育学理论模型。本文立足于诺尔斯所描述的四个基本假设来研究工作场所学习:[3]
1学习心理倾向上自主学习
人从未年成人向成人发展,其自我概念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化,尽管由于个体的生活内容、成长环境各异导致个体转变的速度有别,但这种从依赖型向独立型人格的转变依然是人的发展过程中日趋成熟的正常表现,教育者有责任鼓励和培养这种转变。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成人可能需要暂时依赖他人,但是他依然有一种强烈的心理需要,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
2学习认知过程上以经验学习为主
成人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成熟,积累起来的越来越多的经验便成了他们学习所依赖的丰富资源。从经验获取的方式来看,成人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也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赋予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以新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成人教育方法中的基本技术是依托成人经验而设的,如实验室工作、讨论、问题解决案例、模拟学习、现场活动等。
3学习任务上完善社会角色
在实际生活中,成人同时承担了多重社会角色和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际生活中面临的任务、解决实际生活中遭遇的问题,成就更加完善的自我角色的呈现,是成人想要学习的一种天然的心理需求。因此,教育者需要帮助成人学习者明晰自身的需求,围绕其社会生活中角色的需要来设计他们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与方法,根据学习者所要求的学习步骤安排先后顺序。
4学习目的倾向上解决当下问题
成人将其受教育看做是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发挥生命潜力的过程,他们希望自己学习所收获的一切都能得到及时的运用,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对成人而言,教育活动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成人的学习倾向性以实用和操作为中心,因此教育者应当围绕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组织教育活动。
三、成人教育学观照下的工作场所学习分析1工作场所学习的本质是基于实践取向
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经了关注学习者应对外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到关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和过程的认知主义,再到关注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自我主动解决问题的建构主义,与人类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基于实践取向有关的学习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它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里的学习为对象的学术共同体的统称,[4]该理论把学习者看做是社会存在,他们在具体的社会和文化的环境互动中学习,建构自身的理解,并且认为日常实践本身构成了学习,学习是日常实践的重要特征。实践一词内容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1)与理论相对立,意指具体或真实的事物;(2)人们通过在活动中不断重复和对集体活动原则的讨论从而在做中学习;(3)既可以指个体工作的活动领域,也可以指活动领域的知识体系;(4)完成事情的方式,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在学术领域中,实践具有以下特征:(1)它既可以是显性的惯例化、秩序化的行动模式,也可以是指导本土化行动的隐性假设,它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结构和意义,并且还塑造了实践者的身体和精神活动形式、事物及其使用、理解形式中的背景知识、行事技巧以及情绪状态与动机的知识;(2)它是一种共享的行事方式,即所谓的规范的实践,[5]是一致同意、可以识别、秩序化的活动集合,它由嵌入在实践中的价值、信仰、规范、习惯和话语维持,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制度化,因此其显著特征是它的循环性或再生产性。换句话说,实践不是一种情理之中的随机存在,而是可以被观察、被解释、被重复,并且是得到社会认可与维持的,它界定了学习的内容、方式等。在工作场所中,成人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的获取工作实践中所需要传递或传承的知识、价值、信仰、行为习惯等。
2工作场所学习的目的是成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同时完善自我
根据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概念框架,在工作中,成人学习的一个比较外显目的就是解决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带有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David Boud和John Garrick在《Understanding Learning at Work》中,认为应将工作中的学习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加以推进,因为学习可以提高组织绩效,改善学习者个体利益;[6]Sally Sambrook认为与工作相关的学习包括为了工作的学习(主要指较正式的教育形式和培训课程)和在工作中学习(主要指在工作活动中隐含的较不正式的学习过程)。[7]这些学者都是直接将工作场所学习表述为直接与其目的或者目标有关。有学者批判这种以获得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知识或技能为目的的学习会导向功利主义、功能主义的学习实践或绩效导向的学习观,笔者认为,这仅仅是成人学习动机的一个外显因素,真正促进成人在工作场所中进行有效学习的依然只能是依靠其自主性的思考与建构,在工作实践中,成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完善自我。
3工作场所学习的方式成人在特定场所中获取经验
工作场所学习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发生在特定场所中的学习,特定场所既是成人在工作中学习的情境,也是区别于学校环境的界定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时空边界。工作场所被视为特定场所其含义是很宽泛的,它可以是成人学习所在的物理空间环境,还可以是组织环境或社会环境,也可以是成人之间相互协作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情境。如Stephen Billett(1993)认为工作场所学习是一种在积极主动参与真实任务并获得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8]他认为,工作场所是个体参与真实任务进行学习的地方,工作环境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促成个体的经验增长,一方面工作场所为成人提供资源与机会,另一方面,成人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甄选并利用这些机会来获取经验。类似的如John Cunningham(1998)认为工作场所学习是某一个体试图帮助另一个体时所发生的一系列非正式互动,他尤其强调新手成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此外,Christian Helms Jorgensen和Niels Warring(2001)指出,工作场所学习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就学习过程来说,成人的生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它以过去的生活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创造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就学习环境来说,工作场所学习发生在成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持续不断的动态关系之中,主要表现在这三个维度:技术性的学习环境(工作划分与工作内容;获取资格认证的可能性和便利度;与社会建立活动关系的可能性、紧张和压力)、社会文化学习环境(工作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策共同体)、雇员的学习过程(工作经验;教育与培训;社会背景)。[9]此外,还有学者依据系统学习理论,强调工作场所内各要素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如Peter Young于2010提出工作场所系统学习理论,构建了系统学习的理论模型,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整合起来,认为工作场所学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个体以外,他提出了就组织环境要素而言,主要指组织愿景、投入、规则、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就环境系统而言,要受到市场竞争、经济变革、政治环境、技术发展、社会价值和教育标准等因素的影响。[10]
4工作场所学习的特点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形式共生
工作场所学习中的非正式学习被更多的学者所提及并关注,当然它更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学习形式。Victoria J. Marsick和Karen E. Watkins(1992)将工作场所学习分为正式学习(抽象的计划性事件)、非正式学习(非教室为主的和非高度计划性的)与偶然性学习(其他活动的一种偶然性副产品),在《工作场所中的非正式学习和偶发性学习》中指出,工作场所内的非正式学习和偶然学习关注的焦点是:在工作中人们是否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向同事学习。他们的研究还表明非正式学习不能代替正规学习,但是可以补充正规学习。另外,该研究还指出团队活动可以为非正式学习提供更多的发生机会。[11]Ronald Barnett(1999)的观点是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可以在组织的和个人的等不同的水平上,以正式和非正式的不同的方式存在,我们应该在不同水平上和不同的模式中确定工作和学习的内在联系。[12]Ronald L. Jacobs(2010)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梳理,尝试给出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性框架,一般意义上,工作场所学习已经被描述为人类发展中工作和学习这两大重要内容之间的联系,其概念性框架由学习的场所(分为工作外、工作中)、学习的计划程度(分为非结构化、结构化)、培训者/推动者的作用(分为被动的、主动的)等三个基本变量构成,三个维度、六个特点,形成了一个由八种学习形式组成了三维立体。[13]
四、工作场所学习的宏观建议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求学网委员会了德洛尔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学习宣言,其中心思想是终身学习和教育的四大支柱。实践终身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学习,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习型社会应以此为基础,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笔者认为从这四个角度给出的工作场所学习的策略,是成人教育观照下的最适合的表达。
1成人应理解并落实科学的学习观
工作场所中的成人有效学习首先应使成人对学习观念有科学的认识,工作场所学习领域,成人对当下社会中的学会学习的理解和体验尤为重要,也更具现实意义。学会求知,要求成人学会掌握知识、学会终身学习的工具,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手段,而前提则是要求成人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知的热情,有科学的人文情怀。同时,成人还应积极发现学习的机会和资源,他既可以是学习者,同时也可以是知识的传授者、激发者。
2以首创精神能动的参与广泛而生动的工作实践
工作场所中的学会做事注重的是培养成人适应工作需求、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它可能是工作中需要的某种具体的劳动技能,也可能是一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经济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竞争和资源重置是成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生存常态,在这种背景下学会做事,更多地体现在求知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学习适应工作万千变化的应对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以及在社会大环境中的自主创业的能力,还有在工作实践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培养一定的社会技能,如和谐的人际往来、管理团队的能力等。
3学会关心、分享与合作
相比较其他领域,学会共处在工作场所中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它意味着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站在成人教育学的立场来理解工作场所学习,他们应该是相互关心、平等对话、互相交流的。学会共处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创造并参与个体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实践活动,尝试寻找新的认同,达成共识,收获愉悦的工作体验。成人只有在组织中通过工作实践与周围的人或其他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刻的互动,充分分享、团结协作,如此他们才能收获更多、更有价值的经验,体验到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所谓网络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远程终端教室或个人电脑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早在1998年就有人预计在10年内,函授、夜大学等传统类型的成人教育将完全被网络教育所代替。但近十年过去了,虽然网络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但传统成人教育仍然进行的如火如荼。这说明传统成人教育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而网络化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是信息时代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终身教育”的可靠途径
通过网络学习,交互性很强,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并可进行讨论交流,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是实现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可靠途径。
(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是开创创新型教学和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伟大尝试
信息时代成人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主动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克服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成人教育的要求。
(三)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是缓解成人工学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成人自学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成人、在职、分散”的特点,导致其工学矛盾突出。网络教育将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带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通过网络,成人学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以更方便、更快捷方式获取新的最感兴趣的知识和最有价值的信息。虽然我们为缓解工学矛盾一再缩短面授时间,但要完成即定学时,每学期仍需要较长时间,工学矛盾仍然尖锐,以至于有些学生中途放弃学习,而通过网络学习系统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并能快速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实行网络化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势
(一)可行性
1.网络教育使自主学习成为现实,改变了传统教学对时间、地点的统一性要求,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资源,按照需求进行针对性学习。
2.网络教育实现了交互式学习,通过因特网和电子邮件学生可以下载所需的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可以选择喜欢听的课程,还可以要求某位教师补讲某节课的内容,反过来,教师可以抽查某位学生的作业或对其进行测试。
(二)网络教育具有完全适应成人学习特点的优势
1.灵活的教学方式、民主的目标选择、即时的信息传递、创新的教育素质。
2.网络教育具有充分满足成人学习要求的功能。首先网上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上网学习能够满足各种各样学生的不同要求,尤其是满足了那些已经成家立业或是上了年纪但还想求学的人的要求;其次网络教育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可以将图像、声音和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对原理进行阐述。
3.网络教育大大拓展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在网络教育中学习,学习者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快速及时,学生具有了很大的自主选择和创新学习的空间,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三、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具体措施
(一)学校通过网络提供本校课程的网上服务或新开教育项目,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
1.组建宽带校园网,建立优秀的相关学科的网络教材课件、素材库等,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建立基于校园网的BBS系统,搭建起教师与学员的异步交互系统,增进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建立起校园视频点播系统VOD,实现师生在网络上点播视频教材,扩展原有视频教材的作用;课堂讲授的课程做成多媒体课件,实验也可以做成用计算机操作的虚拟实验,这为许多不能到校参与实验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学习手段。
2.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前景在于网络化,建立教学网络,实现远程网上教学。建立由学校网站――远程教育教学点――学员个人构成的辐射型的远程教育教学网络是实施网上教学的基础,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实力、竞争力的体现。
3.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及管理人员队伍,满足现代远程教学的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虽然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培养一批既懂教学业务又懂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是实现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关键。
4.网络化教育模式的更开放、更灵活,必须制定一套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采用学分制,增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5.发挥网络化教学的优势,将管理优化延伸至教学全过程。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学可实现远程化、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可随时在家庭、办公室或远程教育中心上网学习。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跟踪、记载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改变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只管面授的临时教学观念,使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交流思想,交流感情
(二)开办具有创新特色的网络教育和传统面授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1.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就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实现网络化教育模式有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2.推动教学目的重心由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移。在传统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中成人学员获得某门课程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教材和听取教师讲课。成人学员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面授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讲授教学内容。应当将教师的教学目的由传授知识转化为培养成人学员的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师生的相互地位。传统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教师以教育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较差。而网络化教育模式因其开放性强、自由度高的特点从而更适合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使成人学员的自学真正成为有指导的平时的经常的活动,自学才能真正成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改变成人学员把学习寄希望于面授。教师的面授讲课不应再是整个课程的压缩,教师应把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服务于学生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
4.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教育的发展对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先进教学手段,改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促进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关键词:法学;成人高等教育;范畴;策略
一、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理论之维
1、社会转型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转型”理论被我国学者引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文中较早地阐述了社会转型理论,他认为社会转型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性发展、结构性变动、数量关系分析框架。笔者认为,社会转型理论比较复杂,应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一理论:首先,该理论的内容集中反映为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其次,社会转型的过程非常复杂,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范型相互渗透抑或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相互融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矛盾冲突;最后,社会转型理论充分剖析了社会在发展变革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社会转型的结果将导致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当前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整体结构变迁的重大任务,社会转型理论所揭示的要义及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转型,对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成人发展研究。发展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共同的人生任务,成人既面临发展的需要,也具有发展的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知识社会中,学习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引导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价值追求。第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共同的需要;第二,学习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学习是机体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越是高级的生命,学习行为越复杂、越明显,学习活动对自身发展和发挥其生命的张力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引导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育人是根本,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就是要挖掘成人的潜能,促进成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3、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概念提出后,由于其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极强的理论概括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开始广泛地传播起来。终身教育理论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对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它确认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引导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之途,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需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思想观念、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积极主动的变革。
二、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基本范畴
1、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同时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知、情、意的结合与交融。正是因为教育观念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任何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任何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任何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激烈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转变,许多问题和困难便有可能会迎刃而解。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首先从观念的转变入手,摆脱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观念。就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而言,当前需要转换的观念主要是:在教育目的观、价值观上,实现从“成材”到“成人”的转换;在师生观、教学观上,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转换;在学习观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换。这三方面观念的转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层递进。
2、创新制度。教育制度不仅是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更是一种重要的内生性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如不通过制度调整和重新设计使之具体化,则会落空。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笔者主张,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应该取消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实行注册入学的招生制度,放开入学条件,改全国统一招生为高校自主招生;改考试入学为注册入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凭高中会考成绩、学习工作的各种证明以及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等向有关成人高校提出申请;成人高校在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自主招生。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的成人都可以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入学时间、学习形式、学习专业、 课程安排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学生入学可不拘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原来获得的学分仍然有效。这样的招生制度,不仅符合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开放教育的特点,也适应了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现实需要。
3、调整结构。调整办学形式结构,使之多样。办学形式结构反映了成人高等教育不同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成人高等教育属高中后教育,面向广大在职、从业、待业人员,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和任务的多样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样化办学,以尽可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不同求学需要。调整类别层次结构,使之合理。类别层次结构是指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别,以及学历教育中本科、专科层次的组合比例关系。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类别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结构的合理化,它包括: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类别层次结构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契合,符合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体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类别层次的低重心特点,有利于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三、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推进策略
1、创建开放式网络化学习的转型策略。开放的学习网络是组织和个人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中,这包括:校、系、教研室和个人四级学习体系的建立;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报刊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学习基地、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各种论坛、沙龙、讲座、学术报告会等对学习氛围的营造,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创建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院构建了从校领导到教职员工的各级学习体系,创设了学校成员及时沟通、交流和讨论的良好学习环境,建立了各种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制度,形成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形成校内成员人人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成人高校开放式网络化学习模式的创建,不仅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系统转型的组织保证。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人高等学校应善于发挥已有学习资源的作用,引导全体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调动师生员工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习作为实现个人发展,推动学校组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首选。
2、建立市场化开放办学的转型策略。社会转型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社会背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与经济的转轨相适应,引入市场机制,这既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型的重要保证。首先是办学的市场化。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质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利用与经济部门、行业、企业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走出封闭,实行开放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筹措教育发展基金。此外,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面向行业和企业,还应该拓展自己的服务面,面向社会大市场,进入广大的农村、社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实施开放办学。其次是招生的市场化。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努力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自身竞争力:第一是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参照,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吸纳本地生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训各类高级应用人才,使他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的主力军;第二是扩大招生领域和范围,对各地生源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生源竞争策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是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的市场化。引入市场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成人高教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
3、采取分步推进、分类引导的转型策略。运作的有序化使得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任务艰巨而复杂,涉及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运作,应充分体现系统有序的原则,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分类引导。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是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走向和价值预设,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应该实施分步推进的策略。具体来说,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应先行职业化的改革,在职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引导整个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向学习型迈进,并最终实现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分步推进的同时,还必须同时注意分类引导。多样性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为:办学形式多样、学习方式多样、对象多样、层次规格多样等等。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注意分类引导,对不同类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采取不一样的转型方略,不能以同一个模式对待差异颇大的成人高等教育。笔者在前文中主要依办学渠道的不同,把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致划分为三类:院校类、考试类和远程类。对这三类成人高等教育,在转型的具体推进上应该有所区别。加强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确立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调节和管理成人高教工作,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也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保障,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与整个成人教育的法制建设密不可分。但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法制建设步伐一直滞后于成人教育发展的现实,也滞后于其他教育,尤其是我国一直没有一部专门的成人教育法,来统筹规范协调整个成人教育活动,加强立法是成人教育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陈联.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J].高教探索,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