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00:5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一年级体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设计意图: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学,因此一年级就能跳得很好的学生并不多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三、学情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在教师地引导下,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敢于表现自己。
运动技能目标: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能将动作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双脚连续跳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敢于挑战自我,并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集体学习、互相观察与讨论,增进友谊,发扬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重难点:
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在本课教学中灵活安排了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徒手空绳练习、跳低台阶练习等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通过观察跳得较好的同学,让其他学生思考得到启示,促使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一种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的开心和自豪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常见错误和解决办法:
1、手摇绳错误。
有的小朋友摇绳时会将手内旋,或摇绳不连贯,或所用力量不均匀而造成摇绳间断。解决办法是一手并抓两绳头,一只手一只手的练习。老师可手把手――握着小朋友抓绳头的手一块摇,帮助学生找到感觉,熟悉绳性。用此种办法20%的学生初步能连贯跳起来。但要注意必须散开,以免被绳甩到。
2、脚跳跃错误。
初学跳绳的小朋友应以双脚并跳为佳。练习时请一个跳绳节奏较好的学生在中间摇绳跳,其他学生站在四周徒手模仿跟跳,练习并脚跳节奏。练习时要求学生紧盯跳绳,以找到感觉。还可以以一帮一,即一个会跳的学生带一个不会跳的同学一块跳。用此种方法15%左右的学生能初步连贯跳起来。
3、手、脚配合错误。
手快脚慢,手慢脚快,手、脚配合不够协调,是学生最易犯的错误。针对此错误的解决办法有:
(1)跳空绳。学生左右手各持一绳,双手同时甩,双脚并跳。
(2)集体跳空绳。两个学生在场中间甩长绳,其他学生看绳双脚并跳。此方法比单人跳空绳效果好。十几个学生同时跳起落下,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
(3)摇绳、跳跃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自己持绳,甩过头顶落地后停顿一拍,然后双脚轻跳过绳,同时双手将绳后拉。一个能熟练跳过后,连着跳两个,然后逐个增加。这种方法针对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效果较好,但易出现摇绳动作变形的现象。所以教学时应因人而异。
跳绳教材在小学体育课时中所占比重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掌握跳绳技术,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勤练,少数仍掌握不好的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络,请他们在课余、在家中进行辅助。
一、开始部分—时间:3分钟
(一)常规内容
组织:师生问好,宣布学习内容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精神饱满,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队列练习:踏步走,立定(一)齐步走,立定(三)跑步走,立定(五)
组织:教师喊口令,统一指挥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队列整齐,口号洪亮
二、准备部分—时间8分钟
(一)一般性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系列操《七彩阳光》
组织:教师领做,学生喊口令
要求:动作舒展,准确有力
(二)专项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1、徒手跟着节奏跳,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跳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四列体操队形(如图2)
要求:跳得要有节奏感
三、基本部分—时间26分钟
(一)单摇并脚跳
--18分钟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并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加一次垫跳或不加垫跳)连续做数次。
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环节:
1、教师讲解示范握绳和掌握适宜长度并脚跳的方法--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模仿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方法
2、按节奏徒手模仿跳绳动作--时间: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按照在专项准备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
3、单手拿绳跳,(左右手交替练习)--时间:
次数:左右手各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
4、两手各握一条对折绳的两端跳—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5、并脚跳绳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6、优秀学生展示—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加油鼓励,教师重点提示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7、并脚绳再次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二)游戏:并脚跳比赛--时间:8分钟
游戏方法:1、10秒、20秒、30秒单位时间内跳绳比多
2、一次性跳绳(失误为止)比多
游戏组织:体操队形
游戏要求:动作协调,速度快
四、结束部分—时间:3分钟
(一)放松
组织:教师领做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二)小结本课师生再见
〈一〉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集合;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关键词】 阅读;书写;肌肉骨骼平衡;视力;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7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73-02
青少年的读写姿势与身体发育、视力等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升学压力日趋严重和电视、计算机的普及,通过降低学生的用眼时间改善学生视力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因此,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调整学生的读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因长期坐姿不良导致的学生视力下降、脊柱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培养正确坐姿和良好用眼习惯的关键时期,该研究旨在调查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读写姿势现况,初步探索坐姿对视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基线资料及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06年11月选取北京市东城区5所小学的363名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0名,占55.1%;女生163名,占44.9%。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小学生读写姿势检查记录登记表》记录学生的性别、年龄。由保健所在小学一年级新生体检时,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按照常规方法检查学生视力,凡一眼或两眼视力小于5.0者即为视力不良。
学生读写姿势的检查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校医在自然无干预的情况下,检查学生的眼书距离、胸桌距离及握笔姿势。判断标准:眼书距离为1尺,胸桌距离为1拳,握笔手指距笔尖为1寸分别视为正确,否则判断为不正确。凡有1种或1种以上读写姿势不正确即为读写姿势不良。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一般频数分布、 χ2检验。
2 结果
2.1 读写姿势状况 有80.4%的一年级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从性别看,女生略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6,P=0.302)。被调查学生中读写姿势不正确的项数为548,平均每人有1.51项读写姿势错误,女生略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0,P=0.485)。见表1。
2.2 不正确读写姿势构成 在读写姿势不正确的学生中,40.1%的人有1项读写姿势错误,有2项、3项读写姿势错误的学生分别为32.2%,27.7%;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从不正确读写姿势的项数看,胸桌距离不正确者最多(37.4%),其次为握笔姿势不正确(33.8%),眼书距离不正确占28.8%。见表3。
2.4 视力与读写姿势 调查发现,读写姿势不正确的学生中视力不良者所占比例(49.0%)高于读写姿势正确者中的比例(1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09,P=0.000)。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9.72%,且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上升[1]。影响学生视力的因素很多,不正确的读写姿势是导致学生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调查小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率高达80.4%,平均每人有1.51项不正确。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及良好用眼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一年级正是幼儿阶段向学生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要逐渐适应不断增加的学业负担,他们的眼睛也要适应不断增长的视近时期。
一方面,由于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协调性及灵活性较差,握笔较早,导致了执笔姿势不正确。有资料显示:幼儿的执笔姿势将影响幼儿的视力、身体发育和行为习惯培养[2]。另一方面,儿童时期晶状体的弹性较大,眼的调节能力很强。刚开始学习(读写)的儿童,为了看清书本或笔记本的字体或笔画也需要眼与书本距离近些,这样可使视网膜上形成的字体影像更清晰[3]。如果儿童习惯于这种过近距离读写工作,而不加以纠正,加之读写时间过长或光照时间不良等原因,就会逐渐形成近视。目前,学前教育已普遍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所理想的小学,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过早写字握笔。而家长和幼儿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幼儿读写内容是否正确,忽视了其读写姿势,因而导致小学一年级新生中读写姿势不良的发生率极高。
研究发现,小学生读写姿势不良构成中以胸桌距离不正确为最高,达到37.4%;握笔姿势错误和眼书距离不当分别次之。幼儿对事物的关注时间较短,缺乏耐性,要长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有一定的难度。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度过幼儿阶段,虽然读写时间大大延长,但其读写姿势依旧维持在幼儿水平。因此,读写姿势不良的发生率远远高于高年级学生[4]。
本调查还显示,小学生的读写姿势(包括眼书距离、胸桌距离与握笔姿势)与学生的视力发育有一定的关系。读写姿势不正确的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读写姿势正确的学生,与李洪伦等 [5]的调查结果一致。由于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完善的,幼儿时期的眼轴较短,因此多表现为生理性的远视,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为正视。因此,笔者认为此次调查小学一年级读写姿势不正确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两者无因果关系,而是与幼儿时期的生理性远视有关。如不及时纠正,随年龄增长,可导致近视发生。但尚未发现不同性别学生视力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因所调查学生均为一年级小学生,其看书写字时间不长,性别差异尚未显现。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性别在儿童早期对其视力没有显著影响[6]。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长期的读写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到视力发育,还会影响到脊柱发育,导致脊柱弯曲异常[7]。小学生读写姿势问题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教师和家长应采取多种方法随时提醒、监督和引导处于发育期的小学生保持良好读写姿势。采取综合性措施,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在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开展读写姿势调查,对不良的读写姿势实施干预,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不断提高小学生对保持良好读写姿势的认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时间每天达到1 h,缓解学生长期用眼的不良因素,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6-8.
[2] 林克.幼儿执笔姿势现状调查.中国校医,2000,14(6):472-473.
[3] 叶广俊,主编.儿少卫生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78.
[4] 吴昌凡,何明光,曾骏文.儿童青少年近视危险因素研究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79-881.
[5] 李洪伦,秦连霞.邹城市学龄儿童视力不良原因现状调查.中国实用医药,2006,1(4):120-121.
[6] 章玉坤,吕美霞,施侣元.中学生视近习惯与视力不良的关系分析.华中医学杂志,2006,30(5):389-34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06-01
我国自古就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说法。德育要从小抓起,从小学一年级抓起。笔者针对当前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如何结合本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展德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德育教材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版,比较符合北方孩子的认知特点,但是与我们当地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现象;二是学校德育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且年段特点不强,大多注重道德规范知识教育。
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上来,幼儿园时多以游戏为主,不少一年级新生还没有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如果这时对他们进行单调乏味的说教,容易使小学一年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德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二、南宁市邕宁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位于南宁市邕宁区清水泉与八尺江交汇处的顶狮山贝丘遗址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邕宁区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目前邕宁区有30多万人口,92%以上是壮族人。这里的民间文艺活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极富民族特色:民间戏剧除粤剧外,还有山歌剧、师公剧、采茶戏等;民族舞蹈有春牛舞、白鹤舞、师公舞等;民歌繁多,其中“了罗”山歌闻名遐迩。流行于民间的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也相当丰富。邕宁区的节日非常多,不少节日非常隆重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庆祝方式,如正月会客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歌圩、清明节、九月十五丰收节等。邕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瓜果飘香。特色美食有那楼香榨粉、百济柠檬鸭、五色糯米饭等。以上这些,有不少是孩子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教师若能对这些民俗文化加以利用,可以使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民俗文化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下面,笔者以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为例,谈谈运用民俗文化开展德育活动的做法。
(一)将邕宁区优秀民间故事编成绘本
在城区文明办以及直属机关保育院的帮助下,四小编制了《五圣宫》《五象爱南宁》《崇敬青蛙》等有关邕宁故事传说的绘本,在阅读课上指导学生阅读,平时将绘本放在班级书架上,让学生在了解邕宁美好传说故事的同时受到爱的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每年五月份,四小都会开展“美食在四小”活动。一年级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做一些好吃又易做的点心,如芝麻饼、榨粉、糍粑、凉粽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了解壮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亲近大自然”主题活动是一年级孩子们最为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年六月是邕宁区火龙果开始成熟的季节,家长委员会组织一年级孩子们到蒲庙联团火龙果基地开展施肥、剪枝、移种、摘果、装箱等活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每年冬至过后是那楼淮山上市的季节,四小组织孩子们到地里挖淮山,并开展炖淮山汤、品淮山酒等活动。
四小引导孩子们体验生活,参与社会活动,让孩子们学会热爱自然、创造生活,在与家人、教师、同学的合作中提升多种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三)将抢花炮等改编成游戏
拥有愉快的童年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四小根据邕宁民俗改编并开展了抢花炮、舞春牛、抬花轿等游戏活动。
抢花炮具有浓郁的壮族特色,场面热闹、激动人心又催人奋进,深受邕宁区人民的欢迎。四小根据德育课程标准以及体育健康课程的相关要求将抢花炮改编成游戏,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开展。主要是在学校的运动场摹拟抢花炮,学生们积极参与抢花炮,体验抢花炮的乐趣,在躲闪跑、快速跑、抛接球的过程中增强体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笔者目前的研究仅处于初步阶段,还有许多本地的民俗文化有待挖掘,但是笔者认为,通过弘扬本地民俗文化提高德育有效性的路子是对的,今后笔者将对此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对这些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新学生来说,新奇,有趣却又一知半解:“就是跑跳等等,甚至就理解为玩。”想跑得快,跳得高却不知该怎么练,怎样入门,而队列队形中的集合就是入门课,就是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的关键之一,因为好的开头就成功一半。
什么是集合,就是学生按照口令成一定队形站列,对学生而言,第一课就要养成良好习惯,可前面说过小学生对抽像思维的不理解,在教学中往往上节课集合好了,下节课又是忘了,因为光靠口令是无法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并根深蒂固地扎根于脑海的。
那怎样的教学方法有趣、生动,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技能呢,下面是我自己平常的一些教法,抛砖引玉,供大家研讨:
队列队形中集合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口令分解法
我把集合的几个口令分成单个的,先把口令、以及口令代表的动作一起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个口令的含义,如立正、稍息、向右看齐,特别是手势口令,让学生明白教师举手左高右低,是排队时教师左边的是排头,约定俗成为高个子等等,同时和教师一起喊口令一起练习,或者要求学生练习时先喊口令,后练习,还可以组为单位轮流展示比赛……
这样学生动口又动脑更动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强化记忆。
二、图例法
什么是排,什么是列,什么是路,这些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基本是空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作一些图例(如排为左右相邻站列,路为前后相邻站列),让学生先了解,再用游戏的方法请学生与教师快速组成排或路(特别是学生间的),如两人成排,三人成路,看谁最好最快,并逐渐增加人数让学生自我体会练习,使学生尽快生动有兴趣形象地掌握排、路等概念。
三、记号法
记是记忆,记住,号是学生的位置号码,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学一年级新生往往上一节课站好队形,第二节课又不知道怎么站,主要是不知自己该站什么地方,教师就采用记号法,让学生记住自己是哪一排,哪一排什么序号。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教会学生记忆,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记排,用动作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先把学生整理成四排。教师按先后指出到四排,我喊1时,一排举手,二时二排举手,同时,记住排之后,记排号里位置号,按个强调位置号数,指着第一排或站在他们前面告诉他们是1号、2号直到排尾,喊到号后先举手,同时和游戏相结合,喊号作动作或举手或蹲下或围着队伍跑一圈回到原来位置等等。这个教法形式多,运动量又可调控,而且眼耳手脚联动,特别是注意力的培养,是最适合一年级开始的教法。
四、重复变换法
当学生记住自己的号之后,还要想想才站到位置上,这时就要强化记忆巩固技能,就要及时采用重复法,教师随机找两三个相近的地点集合,先慢后快,逐渐缩短集合时间,并且,以排集合或成纵队集合,让学生在兴趣高昂中加深记忆,巩固技能,当然在练习时,特别是重复变换法,开始时要注意学生安全,提示不得有靠、挤推等等危险动作,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五、找点法
前面几点都是将队伍成型,即完成了集合三大要素的前两点:快、静,第三点齐还要加以提高。队形不整齐大部分问题都出在排面,而鲜有在纵队的,原因就在于前后的点好找,左右的参照物不好找。知道了原因,就要想办法解决,找点法就是专门提高队伍的整齐度的,首先是定点(点就是参照物):定参照物,全班的第一个点是体育委员,集合时全班都向他靠拢,第二个点是第一排第一个学生,他是班的基准点,同时,他和其他排头构成排的基准点,另外第一排的所有学生是后面各排的基准点,这些是大点,还有小点:后脑勺、肩、胸等等。其次,定好点后,前后依次看点(后脑勺),纵队就整齐了,最难的是左右不易看齐,原来的教材中的教法是向右看齐时看邻近学生的腮部就行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佳,经过观察,可以先利用直线排好队,再定点看点,以自己的肩和相邻同学的肩点对点对齐,即在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后,先看相邻同学的肩,再用左眼睛的余光通视全排,效果要好得多。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基本情况:
﹙一﹚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开始上学,还不知道上学的大体含义,也不知道上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一下就解释清楚的,小学生会在慢慢的成长中知道这其中具体的含义的。今年秋季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况且学生也都是喜欢体育活动的,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学好体育。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
﹙二﹚、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与健康)包括理论和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体育和保健常识;实践部分包括:①走和跑;②跳跃;③投掷;④攀爬、悬垂、支撑、滚翻、平衡;⑤小球类;⑥队列队形、徒手操;⑦民族民间乡土体育七大类。游戏和发展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不单独分类,纳入各类教学内容之中;韵律活动和舞蹈不单独分类,包括在队列队形、徒手操之中。
﹙三﹚个人教研分析
1、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体育训练。
三、教学教研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5、观察并能够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和培养在一定困难条件下进行活动的能力。
﹙二﹚个人教研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走姿势。
2、队列和队形动作。
3、各种跑、跳动作。。
难点:
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调动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认真备课,做到深入了解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及材料。做好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能有从客观和主观上学习。
4、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知识起到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5、及时进行考评,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6、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同时进行考核改革,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六、教学工作安排:
(一)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制定计划
4课时
第1周
队列队形:成纵队站立、原地踏步——立定、齐步走——立定
4课时
第2周
队列队形:左(右)转、向后转、走成圆形
4课时
第3周
走:自然走、前脚掌走
游戏:踩点走
4课时
第4周
十一国庆
走:直线走;不同路线的走
4课时
第6周
走:直线走;不同路线的走
4课时
第7周
走:自然走步练习
游戏:各种姿势的摆臂走
4课时
第8周
跑:自然快跑
游戏:看谁跑得直
4课时
第9周
走:模仿蟹、熊、象、鸭子走
游戏:联想不同动物的走
4课时
第10周
跑:沿直线跑;对准目标跑
游戏:接力跑
4课时
第11周
跑:30米快速跑
游戏:30米跑比快
4课时
第12周
跳跃:模仿小兔跳、双脚连续向前跳
游戏:十字跳
4课时
第13周
跳跃:模仿各种动物跳跃
游戏:青蛙过河跳游戏
4课时
第14周
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猜拳跳
4课时
第15周
投掷:单手向上抛轻物
游戏:比谁抛得高
4课时
第16周
投掷:单、双手抛物,双手接物
游戏:看谁抛接次数多
4课时
第17周
期末复习
4课时
第18-19周
(二)个人教研安排:
月份
学习内容
九月份
了解一年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十月份
研讨各项活动技能
十一月份
队列队形
十二月份
校园广播操训练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一年级小学生 习惯 养成
随着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国家制定了《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以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看出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下面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课程中的发现的一些行为习惯现象。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常规教学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 上课 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操场上有纸屑时时,总有学生去打扫干净,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平时班级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同学和家长的欢迎。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随着同学们把自己的奖项报上来,我惊讶地感到学生们的好强与上进,"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最佳活力奖”、"不乱扔纸屑奖"、“跑步第一名”、“做操第一名、……这一个个自评奖项无疑是学生努力的结果,可以说这也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和口令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以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班级实际,与各位副班主任紧密合作,从点点滴滴做起,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1、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护的意识与能力。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班级风貌,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争当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班级环境方面: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在教室布置方面,可以设立“童年书吧(图书角)”、 “攀登之星”、“童年读书墙(把学生读过的书名自己涂画下来,张贴在墙上)”。
2、班级环境除了教室布置外,内在的氛围也很重要。努力培养学生爱书、读书的兴趣,使班级形成浓浓的书香环境要从学生入学开始渗透。通过评比、奖励等措施,养成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常规教育方面:
1、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2、在班级卫生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维护意识,引导他们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班级的角角落落。其次指导学生开展检查督促工作,每天请同学来做检查员,让卫生不太好的同学协助检查员工作。再次,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劳动方法,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意识。
3、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内每周开展评星活动,以督促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加强教育。
4、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还不会自主游戏,所以教师要在课间时指导学生有序开展游戏活动。(游戏内容可以在体育课或活动课上学习,然后课间时班主任老师进行操练。)
5、低年级的学生自护意识还比较弱,所以教师要不断通过讲解、反复强调,在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学会学习方面:
1、作为低年级教师,要从学生点滴的学习行为开始指导。不管是读书、写字还是听课习惯,都要指导到位,监督到位,以便学生尽快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习的保障,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学生会有激励和约束作用,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几条课堂堂规,并严格落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奖惩的意义。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爱校、爱班教育,了解校园及班级的意义。
2、引导学生开展基本的常规活动。
3、加强安全教育。
4、结合教师节开展活动。
十月
1、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爱护图书,培养阅读意识。
3、与家长之间能够通过博客、校讯通等平台有效沟通。
4、结合国庆节开展活动。
十一月
1、运用评比、奖励机制强化常规训练。
2、运用评比、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3、围绕班级工作,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十二月
1、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期末复习。
2、围绕元旦开展活动。
一月
1、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迎接期末考试。
2、做好班级各项总结工作。
本班共26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4人。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动作模仿能力很强,对于各种体育
活动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具有强烈的运动学习动机,是学习运动技术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使他们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有成功与进步的喜悦,也有失败与退步的痛楚,他们对此有很直接、很具体、很深刻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直接体验,逐渐认识体育运动中成败得失与情绪的关系,体验到体育运动中情绪体验的深刻性、易变性、两极性,知道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依据新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次
教学内容
1
阅读性内容——体育常识:课堂常规
2
运动参与——游戏:快快集合
3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4
运动参与——游戏:老鹰和小鸡
5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6
延伸性内容——韵律活动:基本舞步
7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自然走、直线走、对准目标走
8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各种姿势的走
9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
10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11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12
运动参与——游戏:老鹰和小鸡
13
体验性内容——跳跃:单脚和双脚连续跳
14
体验性内容——投掷:掷轻物
15
运动参与——游戏:换物赛跑
16
运动参与——游戏:拍球比多
17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听各种信号跑
18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自然快跑
19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垫上活动
20
运动参与——游戏:单脚跳接力
21
体验性内容——投掷:投准
22
体验性内容——跳跃:兔跳、青蛙跳
23
运动参与——游戏:钻“山洞”
24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25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30米跑
26
延伸性内容——韵律活动:基本舞步
27
体验性内容——跳跃:立定跳远
28
运动参与——游戏:换物赛跑
29
体验性内容——投掷:各种方法的投掷
30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31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
32
延伸性内容——韵律活动:律动组合
33
体验性内容——跳绳:跳短绳
34
体验性内容——走和跑:30米快速跑测评
35
运动参与——游戏:看谁投得准
36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
37
体验性内容——跳跃:立定跳远测评
38
体验性内容——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39
体验性内容——投掷:轻物掷远
40
体验性内容——跳绳:跳短绳
41
延伸性内容——民间体育活动
42
体验性内容——跳绳:跳短绳
43
运动参与——游戏:钻“山洞”
44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健康常识:坐、立、行
45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体育常识:做操好处多
46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健康常识:个人卫生
47
阅读性和欣赏性内容——安全常识:行路安全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化
一、教学情景生活化、导入学习生动化
导入新课是上课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开好头才能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产生兴趣,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相关的、又是学生有趣的学习情境。例如教学《8的分与合》一课时,因为我校是国家足球基体,孩子们特别喜欢踢足球。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下节课我们二班和三班都是体育课,体育老师领了8个足球,请我们帮助分一下,分给两个班,有多少种分法?每人拿出8个圆片当作足球分一分,小组里4个人分的方法不能相同,看哪一组分的好”。听到老师的话后,课堂活跃起来,孩子们立即动手拿出学具,很快摆出了几种不同的分法。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校为山区儿童捐款,丽丽拿出零花钱,捐了30个一角硬币;明明捐3张一元的纸币。你认为哪一位学生捐得多?首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学生们拿出学具人民币30张,一角一角地数,每10张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孩子们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角就是3元。加深认识1元=10角,30角=3元。交流得出结论:明明和丽丽捐的一样多。通过有趣的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用数学来服务生活,使教学生动化。
二、教学手段生活化、学习过程趣味化
数学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一年级应选择生活化教学手段。例如,在教统计“一(2)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一课时,我组织学生举手进行调查,统计出喜欢每一种动物人数,再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的正方体代替不同的动物,一块正方体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在搭正方体的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正方体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高矮;哪一种颜色的正方体最高,表示喜欢那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哪一种颜色的正方体最矮,表示喜欢那种动物的人数最少。又如教学8+7,用小棒摆一摆,不是简单地证明8+7等于15,重要的是通过操作来说明其计算的方法和步骤,用8根小棒添上7根小棒来表示:先在7根里拿出2根和8根放在一起,凑成10根;再把10根和剩下的5根合并起来,一共15根。也可以从8根里拿出3根和7根放在一起,凑成10根;再把10根和剩下的5根合并起来,一共15根。使学生从操作中逐步抽象概括出用“凑十法”算20以内进位加法。
不管用圆片、正方体或小棒,还是用多媒体,都需要教学生活化、情景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动心、动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学习方法情感化
低年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谈话法、演示法、指导练习法、活动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提问教学法、个别教学法等。选择这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让学生学得懂记得牢。例如教师组织学生用学具摆出十几的数。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小棒的个数?”学生有的2个2个为一堆进行计数;有的5个5个摆;还有的先把十个小棒放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讨论,优化出最佳方法,接着让学生思考:“你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从刚才的操作比较中,学生已经知道15就是一个10加一个5。再如: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我利用学生在美术课上用废旧牛奶盒做的笔筒,做成一个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重复操作几次,熟悉算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和趣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四、教学练习生活化、学习能力创新化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在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后,为进一步训练学生正确而熟练地口算,我采用的作业练习形式有读算、悄悄算、打手势算、听算、抢答等各种生活化数学游戏,使学生眼、耳、手、口等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口算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教师还应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如我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自己编了多种数学游戏:放风筝、拔萝卜、送信、过桥、配钥匙等,并在游戏中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再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让学生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打数学扑克,可以抽一块扑克比赛大小,可以抽两块求和比赛大小,还可以算多多少、少多少等等。孩子和家长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极大的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xx,男,现年7岁,xx县官xx镇xx小学一年级学生。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表现优秀。“我要当一名三好学生”,这是他入学以来的向往,他是这么说的,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思想品德良好。
身为班长,他模范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自觉遵守学校各行规章制度;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思想上进,积极进取。他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周一早晨升国旗,他比往常都起得早,准备迎接新的一周开始;坚持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坚持校内校外一个样,讲文明,讲道理,有礼貌,不说脏话,不说谎话。他还是老师的小帮手,作为班长,干得还挺称职,能负责地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任务,认认真真引导学生读书,以身作则管理学生秩序和安全。同学们说:“宋龙成是我们的班长,是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看来班上同学还真有些佩服他呢!
二、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
他勤奋刻苦,上进心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热爱学习,每天都能以昂扬的姿态面对学习、生活,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然后再按课程表收好书包,准备明天的学习用品。写字力求工整整洁,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字型走样了,总要重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从学前班到小学一年级,每次检测,成绩都是优等。
三、身体健康,全面发展。
他热爱运动,身体素质良好,进入小学以后,踊跃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比赛,为了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每天坚持锻炼和练习,孩子这种精神很难得。在去年的学校秋季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他荣获同年级第一名。他卫生习惯良好,不仅讲究个人卫生,而且积极负责地对待值日生工作。他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参加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和架子鼓的练习,每项活动课都听得仔细,练得认真,一个动作,一个笔画,力求到位,力求完美,老师称赞他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他热爱劳动,在家里能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抹家俱拖地板,不怕累,不怕脏,觉得劳动光荣。
点滴积累,促成进步。xx同学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栽培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优秀儿童和三好学生。他是一个谦虚好学,积极进取的孩子。我们相信,他今后将会做得更好。
广播体操教学的进度为什么这样快,原因是什么?一方面,广播体操的教学一般都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也就是九月份开始,对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九、十月份是一年中天气最舒适的时段之一。在这个时间里,学校喜欢举行团体活动,广播体操的比赛、演示就成为团体活动的主力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在课间操时间,没有学会广播体操的学生只能站在原地,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广播体操兴趣的培养和较好的示范作用,一些调皮的学生就会利用这段时间搞一些小把戏,让管理者有些头疼。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学校会对体育教师“施压”,让其尽快把广播体操教完,体育教师只能背着压力、顶着烈日、扯着嗓子尽快地进行教学。
又是什么拖累了广播体操教学的后腿,让教学的进度快不起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的方面分析
1.新学生 新规多
接受广播体操教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或小学升入小学或初中,其生活、学习习惯还停留或保留原有方式,很难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会给这些学生提出很多的规定、要求,这些规定、要求的布置和实施在不同程度上占用了体育课或广播体操的教学时间。
2.新学生 任务繁
刚升入小学、初中的新生都会受到“新人”待遇,校园的卫生、书本的收发工作都会让新生当主力,各种会议、活动前后的场地布置、气氛的烘托也会让新生来帮忙,甚至桌椅的更换、运动场地的清洁都会看到新生的身影。新生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面对这些繁忙的任务,学习广播体操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新学生 能力低
设计、编排广播体操时,创编者们会对本年龄段学生的体力、能力进行统筹安排,如小学生广播体操要符合六个年级学生锻炼身体的要求。符合二年级以上甚至六年级学生锻炼身体要求的动作,对刚升入小学的“幼儿生”就会显得有些吃力。同样,对初、高中学生适用的中学生广播体操会让“准初一生”感到力不从心,例如,舞动青春中踢腿运动第二个八拍5-6(左腿向右前方迈一步,同时两臂胸前交叉,拳心向后右腿侧踢大于90度,直膝,蹦脚尖,同时两臂经下摆至侧举)时,初中一年级学生手脚协同不是很好,会出现脚站不稳、腿踢不高甚至被自己的腿绊倒等情况。
二、从教师的方面分析
1.新学期 活动多
新的学期开始,体育教师要参加不同级别的教研活动、学时培训,还要在不同级别的运动会上进行不同的工作,尤其是本校运动会上,项目的设置、通知的、报名表的录入、秩序册的编排、运动会的进行等工作几乎是体育组“一组”。这么多额外活动让原本工作量较大、较辛苦的体育教师有些力不从心,同时,也会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广播体操教学的正常进行。
2.新学期 内容繁
面对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新生,要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教学,队列队形、课间操队形都要进行练习,校服定制的一些数据测量和入学体检也要在体育课上进行,运动会的团体、个人项目人员的确定、训练及班级出入场编排、练习等放在体育课上进行更是当之无愧。纷繁的课堂内容必然分散体育教师、学生的学习精力也会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广播体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
3.新学期 效率低
进入新学年、新学期,田径队、篮球队等队员的变更选拔,田径队、篮球队等的队伍重新组建,各年级、各班级课外活动的内容、时间的编排,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可见的实质性成果。与此同时,新学生在面对与已掌握广播体操迥然不同的新广播体操有些无处下手。再加上新学生能力较低,让学校、教师甚至体育教师都会感觉自己的教学工作、广播操教学效率低。
在面对想要快和快不起的矛盾时,希望体育教师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广播体操练习的长远角度出发,放慢广播体操的教学进度,增加广播体操教学的课时数量,把广播体操教好,让学生广播体操的动作做到位。如何让学生的动作做到位,把广播体操教好?广播体操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反复教反复练,熟能生巧。但在广播体操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兴趣培养要在先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没有兴趣再标准的示范、再耐心的讲解都是徒劳的。在广播体操教学时,不要急于动作的教学而要先进行目的性教学,告诉学生为什么学习广播体操,学习广播体操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介绍广播体操做的好的高年级学生,由他们进行广播体操展示并说明广播体操练习的好处,让新生受到美的熏陶并把身边的学生当成自己的榜样。这样,他们就会有了向榜样靠近、向榜样学习的欲望,进一步引发他们学习广播体操的兴趣。然后,教师再通过舒展而优美的示范、幽默而亲切的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动作要领要吃透
面对广播体操教学,教师要能熟练掌握整套操的动作要领,熟悉整套操的特点及各节、各拍操的动作结构。还要对整套操进行认真分析,看哪几节动作简单、节奏较慢,哪几节动作复杂、节奏较快,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再由难易程度来进行课时数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较难的节进行多角度的分解教学。较难的动作要进行多方面的讲解示范,通过教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让其做出正确到位的动作。在讲解示范时,教师除了自身动作要标准外还要注意讲解语言的加与减。如,舞动青春中体侧运动第一个八拍1-2(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在教学中可以改成“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上举,手臂伸直,手心相对,手指并拢。”,这样的加与减会让学生对动作的要领更加清晰明确。
3)教学方法要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