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时间:2022-02-08 05:4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第1篇

上海社科院7日公布的一份上海市民医疗健康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上海医疗资源相对丰富,沪人仍然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众高度关注政府医改新模式。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中国民众感受最深、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的社会民生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基于民生民意民情年度调查数据,分析出18至65岁上海常住居民医疗健康现状。

报告分析认为,排队时间长,与外地来沪就医人数过多、部分民众喜欢去大医院好医院有关,这反映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多做检查、开贵药,可能与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利益挂钩,这反映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医药分离制度的必要性。

该份报告指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百姓就医无序带来的看病难问题已成为医改必须面对的顽疾。因此,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成为政府医疗改革新模式。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他们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课题组因此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也能看得起病。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受访者,其健康意识和状况越好;年龄越轻、受教育越多、收入越高、职业越好的上海人,也越愿意投资健康。

第2篇

20*年,县委办公室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注重智力服务,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不断创新信息工作理念,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服务水平和覆盖面。高质量编辑好《*信息》、《参考信息》及《重要信息报告》等,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基层的有关工作,编发《*信息》60期。向上级报送信息1000条以上,全面提高采用率。年初准备召开一次全县信息工作会议。要不断创新文字综合工作理念,高标准做好领导讲话、文件、报告、汇报等材料的起草工作;要尽快编辑出版《*印象》礼品书;在《辽宁工作》、《鞍山工作》等上级刊物上发表领导署名文章10篇以上。要不断创新调研工作理念,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民生问题解决、环境保护等课题,撰写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10篇以上。

(二)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机关管理。要进一步细化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按章程办事;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文办会,高质量承办县委工作会议和其它重要会议,确保热烈圆满,不出任何差错。编印新的全县领导干部电话号码薄。要进一步改善后勤服务,做好办公地点搬迁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确保有条不紊,不影响县委正常工作。进一步加强财物管理,做到精打细算,满足办公正常支出。

(三)增强服务意识,科学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工作,密切县委与基层部门和群众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机要保密工作,确保县委与上级党委机关的工作联系和安全顺畅。要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进行全面升级改版,提高广告经营和创收能力。要加大县(直)乡公文传输系统管理力度,确保其安全运行。

(四)强化督查职能,深入开展各项督查工作。要做好各种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督查,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得到及时贯彻落实。要做好领导批示件的督查,及时准确的将督查结果向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

(五)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要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水平。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知难而进、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

同志们,20*年的工作大幕已经拉开,我们县委办公室的工作平凡而光荣,任务重要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实现快速崛起、构建和谐*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3篇

关键词:课程创新 《大学生形式与政策》 优化

《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增进他们对我国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理解;并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进行客观看待。不难看出,创新《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路径,就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之所以提出创新要求,主要出于这几点原因:(1) 伴随着我国社会诸多民生问题的突显,单纯依赖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支撑教学;(2)在各高校不断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背景下,教学路径创新则是其中的应有之义;(3)目前大学生群体间存在着事实上的阶层分化,若使他们正视当下的社会问题, 不仅关系到高校校园氛围的和谐,还影响到他们的人生信仰。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客观因素交织下,针对该课程教学路径的创新便成为必然。

在创新教学路径时,应在校本课程建设要求下来进行;同时,对于目前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应给以保留。因此,创新的本质实则在于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创新该课程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门实效性要求很强的思想理论课程,在创新之前应充分把握目前的时代特征。这样一来,才能在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编排上做到与时俱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概括:

(一)国内经济发展下民生问题突显

我国在2011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水平已达到3000美元。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成效的当下,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却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障碍。据国际统计数据显示,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圆左右,将是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阶段。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高房价,以及农民工被欠薪等问题,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不难理解,大学生群体中间的许多人,其父母、亲戚、朋友正面临着以上问题的捆绕。这就意味着,教师仅是空洞的说教,已难以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了。

(二)国际政经演变下地区问题突出

近一年来,中东诸多国家深受政治经济演变的影响,国内形式不稳。在此背景下,地区间出现了武装冲突。如何让处于和平时期的中国大学生客观看待这一事实,则是引导他们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原理的鲜活案例。然而,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课程讲授,不仅缺乏必要的科学解读,还缺少对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启发。而只是实证性的给予事件以阐述,则无法建构高校“两课”教学的完整体系。

二、时代特征对创新该课程的内在要求

以上时代特征对《大学生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创新要求,在具体构建课程教学模式时,还应讨论其中的内在要求。“内在要求”实则成为了创新活动的原则导向。

(一)校本课程建设要求

众所周知,校本课程要求:一切依托学校、一切为了学校。这就说明:该课程的创新,应建立在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整体架构上。具体而言,课程教学创新应遵循这样几点要求:(1)课时数的要求;(2)考核标准的要求;(3)教学目标的要求;(4)校党委所给予的各项要求等。

(二)解决教学短板要求

上文已经指出,该课程教学创新应是局部创新。因此,创新过程中实则在于解决教学短板问题。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所存在的教学短板包括:教学内容缺乏延展性、教学模式缺少启示性;与此同时,长期不变的考核形式也应在创新中得以优化。

由此可见,以上所给出了两项内在要求,就为该课程教学路径的优化规定了原则导向。

三、内在要求下该课程教学路径的优化

结合以上阐述,针对该课程教学路径的优化,具体如下所述:

(一)与实证相契合下的路径

该课程的特质便在于,向大学生突出当前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表现形态,并引导他们客观、发展的看待这些问题。然而,重大问题的类属及形态特征,却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现状。因此,教师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还应及时将当前最新的社会问题引入到相应的知识点中。

(二)与校本相适应下的路径

一般而言,“两课”教学都是校党委亲自来抓的课程建设。这就意味着,在校本原则下不仅应遵循该课程的教学规律,还应配合大学管理层的目标导向。具体而言,在该课程的教学领域保持原有合理成分的同时,应大力改造考核体系。目前存在着大学生因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为此需要给予优化。优化的路径可以通过,如让大学生结合家乡的发展现状,利用假期实践环节撰写调查报告。该报告占考核总分值的50%。

(三)解决教学短板的路径

上文提出了短板所表现出的特征,如教学内容缺乏延展性、教学模式缺少启示性。不难看出,这些都属于教学过程中的模式建构。为此,教师应加强对当前诸多重要实证事件的关注,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探究性。惟有这样,才能克服以上两项缺陷。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该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从而,创新要求也就一并满足了。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四、小结

在创新教学路径时,应在校本课程建设要求下来进行;同时,对于目前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应给以保留。具体而言,应分别在与实证相契合、与校本相适应,以及解决教学短板上开展路径优化。最后还须强调:以往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大都集中在课程结构及教学领域。实则不然,对该课程的考核体系的改造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给出了一种改造途径。

参考文献:

[1]赖中平.大学生"形式与政策"教育研究[D]. 赣南师范学院,2011,(5).

第4篇

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就是要把民生实事进一步制度化,让人民群众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新提升。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作为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底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工夫,像安排经济工作一样安排民生工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物价、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将民生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篇文字中,改善民生方面的内容占了22%,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而且,“七年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做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使“倍增计划”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十二五”规划》把“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改善民生的重点更加明确,思路也更加清晰。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后,2011年4月21日,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立即做出《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提出实施包括“民生幸福工程”在内的“八项工程”。2011年6月2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突出“四个群体”增收,拓宽“五大增收渠道”,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增加居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正式出台,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三家权威媒体均以“收入倍增计划”6字作为文眼,统率“民生幸福工程”,可谓突出了江苏的“民生之重”。

案例背景:民生问题与居民幸福感关系密切

1. 贫穷成为影响人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量化,即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有的学者指出,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人们的幸福感,主要包括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感、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还有的学者指出,幸福指数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所处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没有一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的幸福感。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当代中国,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大约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些非物质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安全保障以及社会公平等非经济因素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

许多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成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社科院所做的《2010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调查中也发现,有自有住房居民的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生活满意度几乎等同于幸福感,对未来预期也对幸福感很有影响。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总理曾经指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清楚地表明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发展不再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也不是以现代化为我们的终极目标,而是切实回归以人为本的层面,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的感受。幸福感、尊严这样的心理感受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2. 不断加长升级的江苏“幸福公式”

“民生幸福”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小撒探会》节目中写下的幸福公式是:2011+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分配公平+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幸福。罗志军解释说:“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和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对于大学生群体,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是幸福。江苏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有两万亿的产值,预计到2012年能达到三万亿,到2015年能达到五万亿,甚至达到七万亿,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60%,这样大的结构转变,需要大量符合新结构的人才来支撑。这样的发展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了很大的好转。”

第5篇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18-04

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十七大”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第6篇

民生档案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加强和改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民生档案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于3-4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民生档案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我县的民生档案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包括:下岗职工档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档案、再就业档案、低保档案、残疾人档案、社会救助档案、婚姻档案、退伍军人档案、土地承包(延包)和流转档案、失地农民档案、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城镇居民医保档案、独生子女档案、公民出生档案、移民档案、房产档案、公证档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地籍档案、林权档案等近50种。近几年,我县的民生档案种类、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涉及社会管理方方面面和诸多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这些民生档案具有重要的原始性、基础性、凭证性特征,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部分涉民单位档案管理较规范。部分涉民单位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库房配有防火、防盗、防光设备,配有档案柜等档案基本设施,有的还安装了档案密集架等。建立了以单位分管领导为主的档案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档案做到有人专门负责收集、管理。

(三)民生档案查询率高,社会效益好。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不断推出,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查阅需求越来越大,民生档案的查询率越来越高,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据统计,全县涉民部门已为20__多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发放小额贷款842万元,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640人次。特别是县档案馆为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查阅移民档案、集体企业档案等工作,为县里争取了上级政策补助资金逾千万元。

二、 我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民生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加以改进和加强。

(一)多数涉民单位的民生档案管理较为混乱。有的部门档案管理分工不明确,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明,流动性大,对下属单位(股室)的监督指导不到位。有的乡镇、县直单位只注重文书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和移交进馆,而对专业档案(也就是涉民档案)则很少有进行整理归档的,造成大多数涉民单位的民生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有的乡镇、县直单位的民生档案资料不仅没有交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留存在有关的股室或乡镇七所八站保管,而且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整理归档,零零散散地随处堆放,处于无序管理或失管状态。有的单位随意借阅,不履行借阅手续,遗失现象较为严重。如:20__年10月份以前的婚姻档案由乡(镇)登记、保管,造成丢失损毁现象;20__年10月份以后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对全县婚姻档案进行了集中收集、整理,但是,20__年10月份以前的婚姻档案资料只是散件。调查发现,全县70多个国有(集体)转制企业的档案都还留存在主管部门或是各自企业,只有原县化肥厂的档案整理较好,其余企业的档案都没有进行整理归档。有的甚至把档案资料作为废纸卖掉或烧掉,有的企业已经找不到一份档案,全部遗失了。

(二)部分单位不愿移交到期民生档案,安全保管无保障。一是个别涉民单位档案法治观念不强,以平时业务工作要经常查阅为由,不愿意把到期的民生档案移交给县档案馆。二是部分单位、乡镇的档案室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的甚至还在各自业务部门(股、室)保管,很容易造成流失;三是有的单位因受人员、技术、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使档案无法得到安全有效的保管。

(三)民生档案资源管理分散,不利于资源共享。民生档案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应为社会所用。民生档案涉及面广,形成的主体多而复杂,致使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不同的部门,因而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群众查阅利用很不方便,民生档案的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如房产地产档案、公积金档案、各类社保档案、婚姻档案、学籍档案、出生档案、户口迁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都由各形成部门自我保管,比较分散,而民众又往往直接到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结果难以查到所需档案,这就给广大民众查阅民生档案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难以使民生档案资源真正为社会所用。

三、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档案法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民生档案意识。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民生档案意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及档案信息网等宣传媒体,宣传民生档案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信息,使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要依托档案教育培训平台,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中,引入民生档案的内容,大力宣传民生档案工作,整体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民生档案意识。

(二)抓好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民生档案来源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内容丰富多样,而要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一是建议

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将民生档案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县直及驻县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二是从源头上抓好民生档案的管理。要从产生民生档案单位的建档工作抓起,切实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项工作,县档案局应本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密切关注民生工作的热点,提前介入对民生档案的指导,及时帮助各有关单位建立完善民生档案,特别要加强对新领域民生档案工作的管理,以推进民生领域建档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三是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各乡(镇)、县直及驻县单位要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宜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细致,有耐心,服务意识较强的人员担任,并确保人员相对稳定。要按标准设立综合档案室,添置档案保管设备。乡(镇)的民政所、农经站、国土所、财政所、统计办、林管站、计生办、农医办、中小学、派出所等十个站所的档案由主管部门综合档案室归口管理;其它站所及行政村的档案,根据档案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乡(镇)综合档案室负责管理。四是县档案局要指导和规范涉民部门制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等相关的业务标准,规范民生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健全民生档案监管长效机制。(三)整合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形成“大档案”格局。针对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各部门,给民众利用带来不便的客观情况,必须整合全县民生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接收、寄存、代管等多种形式,把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全县民生档案集中到县档案馆收藏保管。一是加大接收、征集力度。各有关单位形成的民生档案在本部门保存一定的期限后,应依法向县档案馆移交到期档案。逐步将全县范围内婚姻、公证、房产、林权、地籍、移民、土地承包、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管理等关系社会管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的民生档案全面完整地接收进县档案馆,从而形成“大档案”格局,实行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实现民众利益保障的最大化。二是加强对濒危民生档案的抢救、保护和整合。全县国有(集体)转制企业档案濒临损毁,转制企业档案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和妥善处置,如果档案缺失,将给他们的养老保险、退休等手续的办理带来麻烦,将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婚姻档案也面临散失,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四)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档案查阅利用平台。一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民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全县建立互联互通的民生档案数据库网络体系;二是县档案局要在丰富馆藏民生档案的基础上,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集中力量,优先编制各种专题目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建立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的平台,满足民众查档利用需求,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快捷方便的目标。

第7篇

关键词:地方公共政策 网络舆情 公民参与

一、网络舆情的概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1月3日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34报告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己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报告得出结论,互联网正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互联网舆情已经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1]。近些年来,网民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的影响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网民已经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演变成为公众的代表,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的意见和态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网络舆情应是借助互联网产生的,它是指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围绕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既可以通过网络言论,如有形的文字、声音、符号、图形等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某些网络行为来推测[3]。

(二)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数据显示,在半年内,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半年内增加了4334万,已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中国的网络舆情的兴起于发展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其发展速度迅猛的,其影响力不仅是在社会公民的生活中,也对政府管理者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目前,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舆情传播载体的多样化

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目前,人们可以通过电邮、博客、维客、博客、BBS论坛、新闻组、搜索引擎(例如,百度、Google)等方式了解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QQ群等即时通讯的方式在网上发表意见、态度和观点。

2.政府官员加强关注网络舆情,与网民形成互动

互联网创造了公民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展开讨论的公共领域。公众第一次拥有了对公共事物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对话,2009年2月28日总理也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聊天。这种互动情形不仅能够吸引广泛网民参加,也能接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实性的想法和意见。

3.基层矛盾凸显,民生问题受关注

根据2010年两会舆情报告显示,网民关注的两会议程多集中于与社会公众紧密联系的民生问题,网民点击、回复、反映率较高的多是在关注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网民关注这些热点问题,是因为这些事件是侵害了个人的自身权益和安全,同时也可能发生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人身上,因而,推动了网民参与事件的讨论,也让事件在公共舆论的压力下得到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发生被网络化凸显出来,不在是隐蔽的矛盾,能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缺失

地方公共政策就是各级地方公共权力机构在与社会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依法对辖区内的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作出的规范性安排[4]。地方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这是地方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它要求政府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参与政策制定的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履行公平、公正、民主、正义、法制、责任、效益的价值观,以确保公民能够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的过程,实现公民的自身的利益。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不正式,这是因为我国没有健全关于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很多制度或法律规范也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这导致了公众参与决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规范的程序或规定,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同时,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的薄弱,不能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参与的普遍性。例如一些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和对信息掌握程度、对政策目标的认识的不足,致使参与政策制定的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符,参与效率较低。

网络舆情的产生,弥补了公众参与性的缺失,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关注地方公共政策产生、制定和执行、评估,加大了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公民的参政欲望的增强,还在于地方公共政策靠近社会公众,公众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地方公共权力部门,他希望在地方公共政策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取向,维护自己权益和安全。

三、网络舆情对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公共政策体制中集权色彩较为浓厚,在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往往在逐级传递过程中“过滤”、“异化”一部分民众利益表达,也导致一部分民众利益表达根本没有被关注。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公众价值取向多元化并且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公众的利益诉求多重化、利益表达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构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也凸显了网络舆情对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原生态”民意确保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可行性

“网络世界是现实生活的镜像,网络民意是现实生活的观照”[5],网络舆情反映的是一种原生态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地方公共制定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地方公共政策制定是否合法有效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为大多数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只有绝大多数人民满意的决策才是具有可行性的决策。在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网络舆情是公共决策科学重要的基础之一,网络舆情涉及人民根本利益问题,表达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意志,它为决策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它对能够诊断社会问题的决策可行性。

(二)推动政策议程并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

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政策议程,根据政策议程,才能针对具体的议程制定出公共政策。在社会生活中,公民有大量的愿望,希望能得到重视或予以帮助,网络可以绕过传统的转换机制,将网民的民意直接输入到政策制定者,从而产生压力迫使政策制定输出回应网民的要求,这一过程推动了政策议程的确定,避开了众多的中间层级的守门人,将网络民意迅速聚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让地方政府的信息部门及时抓住网络热点并予以重视,从而使政策的制定更贴切民意、更有效的推动政策确定的过程。

(三)扩宽了政策制定的主体

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公众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享有充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力,但是传统的地方政策制定的中,只有少数公众能够参与政策制定中。但是,地方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道的原则,协调与平衡不同个人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维护和实现公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网络舆情扩宽了政策制定的主体,公民可以从网上获得更多的第一手的资料,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平等对话的权利,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从而使决策的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网络舆情实现了对普通民众话语权限的解放。在网络社会里,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舆情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自愿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看法。

(四)网络舆情对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

1.网络舆情主体缺乏代表性

根据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按照职业分布计算,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一般职员和管理者以及机关工作认为上网所占比例为59.9%,而下岗、失业、农民等上网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我国目前的人口比例来看,农村人口比例比城市人口大的多。这种比例与网民比例对照,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的主体不具有代表性,只是社会某一群体的意见,而不是大多数的,还缺乏完整的代表特性。

2.网络舆情中的非理性民意

网络民意并不总是正确的,况且互联网信息虚实皆有、真假混杂;互联网舆论有的理性,有的偏激,有的独立判断,有的盲目跟风[6]。网络主体的隐蔽性、匿名化,使得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责任,而且网络主体在发表言论带有个人倾向,根据个人利益来影响政策的制定,同时,信息泛滥会造成公众理性的收集和选择信息,因而导致了网络舆情反映的民意不一定合符理性。公众的舆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是“缺少理性,甚至偏激的情绪或态度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后,就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四、总结

地方公共政策可以将公众利益转为现实,真正的实现公众的权益,而网络舆情出现,改变传统的利益表达的方式,将民意直达,让政府直接倾听民意,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不仅应考虑网络舆情的特性,同时也应考虑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实现政府政策制定的民主、科学性及合理性,保证地方政府制定顺利进行,推进其执行的速度,并能保证监督的全面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省略/html/Dir/2010/01/15/5767.htm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

[4]毕剑明.地方公共政策研究一种政治学的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2012年5月10日,苏浙沪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剑虹、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建国、上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及三地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相关负责人共40余人出席会议。

目标:推进预防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

近年来,苏浙沪检察机关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专题交流,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此举已成为三地检察机关的一项长效机制。今年,三地检察机关根据当前预防工作最前沿、最热点的问题,确立了“进一步推进预防职务犯罪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提高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的主题,以期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加深交流、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化对预防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特点、规律的认识,提升预防管理水平。三地同行普遍认为,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正面临着新课题和新挑战。当前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呈多发易发态势、社会管理领域问题比较复杂、深层次系统性问题逐步显现,预防部门不仅要有及时发现问题、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的能力,还要有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协调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地检察机关更需要在思路、理念、方法以及教育、宣传等方面加强交流、共享资源。

带着“两省一市”各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新做法和新成果,带着三地检察机关20余部廉政公益广告获奖作品和各地16篇书面交流论文。浓浓的吴越软语、真诚的交流讨论,上海闵行、闸北、徐汇、江苏无锡、浙江苍南等三地基层检察院也参加了座谈交流。

共识:

专业化预防职务犯罪是必由之路

近几年实现预防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一直是苏浙沪预防工作的努力方向,三地检察机关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通过案件分析、预防调查、检察建议、警示教育等专门手段,对职务犯罪进行专业化预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上海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高永昌在发言中介绍,2011年,该市检察院预防处协调全市预防部门力量,成立了工程建设、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型人才四个专业化预防工作小组,吸纳相关行业、系统的专家学者或领军人物组成专家智囊团,先后开展了高校科研资金管理、政府行政审批职能中的“中介贿赂”等问题的调查研究。由于吸纳了专业人士参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方面明显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比泛泛而谈的对策建议就更容易收到效果,此举得到高检院检察长的肯定。上海检察机关今年又继续成立了涉农惠农专业预防小组和服务东航试点课题组,今后还将适时成立文教、卫生、科技等领域的专业化研究小组,为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出谋划策。

上海的探索实际上在苏浙检察机关也能看到,座谈会上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来交流,一些地区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产业项目、惠民工程等专项预防方面,总结了一系列专业化的经验和做法创新。

切口:

直指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民利

这几年三地检察机关预防部门都将工作切入点放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上,出手果断目标集中,成为三地预防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共同做法。

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剑虹在介绍该省预防部门的做法时说:“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扶持、政府补贴发放、海洋滩涂开发等多个领域,成为江苏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群众利益纠纷的焦点,我们非常重视领域的专项预防,特别突出对渎职侵权犯罪的预防力度,2011年全省开展此类预防调查964次,从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并被立案侦查78件。”上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深有同感地说:“上海市检察机关也加强对社会福利、食品安全、教育等领域的预防监督,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整改。”她特别提到,“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发生后,所在地检察机关宝山区检察院预防部门第一时间同步介入案件,在市检察院的指导下很快形成专项调查报告,剖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五重五轻’问题,向食品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得到市委、高检院领导的批示肯定。这样处理的结果是,社会反响很大,预防工作的力度就很大,效果也明显。”

聚焦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征地拆迁、两委换届选举等热点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热点,也是三地检察机关交流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三地的“高招”令人耳目一新。

交流:

预防犯罪工作制度推陈出新

“排查危险源点,强化预控机制。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机制。”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张国华的详细介绍使在座诸位很受启发。该院通过各检察工作站点的联系,对全市100余家单位排查廉政危险源,对那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情况排出危险源点3000余个,并完善整改措施及管理制度2700余项,进一步规范了岗位权限等针对性措施,严密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

三地检察机关结合地方特色,纷纷建立了案件剖析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侦查和预防一体化等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社区检察室、检察工作站、检察建议、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等在推进预防腐败体系方面的作用。

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建国专题介绍了他们开展案件剖析会制度。他们对所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分门别类深入分析发现共同的漏洞,提出针对性的对策,8年来已经在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全面推开,以点带面推动堵漏建制,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而据许佩琴副检察长介绍,上海市、区两级检察机关都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纪委监察机关的联席会议制度,市检察院主动加强与40余个市级机关、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联系。■

期待:让更多的人

参与预防职务犯罪

座谈会上播放的20多部廉政公益广告“小片”部部精彩,而就在座谈会场不远处的徐家汇商业中心,巨大的商业电子广告屏正在滚动播出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制作的廉政公益广告片。该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冯伟丽介绍,他们依托徐家汇地区商业繁华、人流量大的优势,先后制作了四部廉政电视短片,在地铁、机场和徐家汇商圈等2万多块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制作廉政灯箱广告在地铁主要站点亮相,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展的“廉政公益宣传进社会”在座谈会上得到推崇。

怎样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预防职务犯罪廉洁勤政建设中来?交流探讨中,三地检察机关普遍认为,通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能有效增强公职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工作的热情,这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第9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其实质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生态环境能力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基础承载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界是具有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的,是一切生命之源、宇宙万物的生命本体及人伦道德的价值根源,从而告诫人们不要以自己的偏见、爱好去破坏自然的和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可以说,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既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又受制于客观自然环境。因此,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必须在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恩格斯也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利用自然规律。”[2]生产力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生态环境就是自然生产力。马克思说:“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的进步。”[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少自然物质的潜能被人类所开发,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的使用等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自然生产力的使用对于资本短缺的国家发展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劳动过程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例如厂房、运河、道路等等”[4]211,还有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586。“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4]587-588人类历史上发展好的国家都是能很好利用自然力的,兴修水利是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产业繁荣的秘密。自然力具有可垄断性,具有不能由投资人为创造出来的自然性,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人类长期生存、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一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生态环境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要依靠环境来供给物质和能量;人的健康长寿,也需要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以森林为例,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宝贵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而且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比如阻挡粉尘污染、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我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供养,以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无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小康全面不全面,绿色生态很关键。现实证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某种物种数量的突变必然带来物质与能量输出的不平衡,能量守恒定律被打破,其结果必然会以惨烈的方式来呈现,比如生态灾难爆发性地出现。因此,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工业文明带来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但是当人们还陶醉在工业化的巨大胜利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加剧,甚至导致大面积、全球性公害的出现。长期受到以物质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掠夺自然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给世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相应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各种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在发达工业国家爆发,致使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患病,甚至死于非命。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编写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环境因素是导致人类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也提出了一个估计:“现今全球大约40%的死亡病例应归咎于生态环境因素。”[6]在工业文明下,全球性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正如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所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创造出这种手段,不仅能够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7]当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后,自然界对人类展开疯狂报复,干旱、洪水、瘟疫……人们逐渐认识到,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和自然界才会协调一致地得到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惨痛后果,逼迫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片面单纯地追求GDP,导致的是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愈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严重。人们为了发展工业生产,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同时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从而改变了地球的生物化学进程,使得人类赖以创造经济繁荣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事实上,地球上大部分资源的生成周期远远赶不上人类的使用速度,而人类制造垃圾的规模却远远超过大自然的吸收和分解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势必造成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无限应用这种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摆脱“经济增长―环境危机”的怪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不仅缔造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世界地位,也创造出了“中国奇迹”式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若不采取断然措施,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会继续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当蔚蓝的星空、清澈的河流、青葱的森林不再存在,我们将如何生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中不断下降的环境质量逐渐演变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些地方,长期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的损害已从隐性转变为显性,典型表现就是不断增高的癌症发病率。很多地方遭遇的雾霾频发、资源紧缺、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大城市病”“区域病”,都为过去的粗放式发展亮起了红灯。污染的反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蚕食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从资源供给能力来看,有限的资源供给能力与强劲的市场需求间的不平衡,导致基础资源价格飞涨,不仅加大了我们发展的成本,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因为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发展,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短板,已成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是基础性工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价值导向、以节约低碳循环为内在要求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既是人民长久的美好期盼,也是现实环境倒逼下的迫切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关键期,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复杂形势下,坚持绿色发展执政视野,贯彻“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战略,不仅是党执政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执政使命的责任担当。

三、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抉择

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迫切任务。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生态环境质量要得到总体改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更是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职业规划 心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48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今年全国将有699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19万人,这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社会知名调查机构麦可思一份针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同比下降9%;本科毕业生为35%,同比下降1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同比下降13%。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就业环境中的竞争愈发的激烈。很多的大学生到了即将升入大四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自己以后未来的职业发展,为时已晚。社会对大学生的印象主要局限于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感,好高骛远,重视物质名利和目标模糊[1],怀抱着希望不通过一番努力便可在毕业后进入大型企业或机关部门的幻想,不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详尽实际的规划,这样终究会在毕业的时候失去竞争力。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畸形,首先应该在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不应想着一蹴而就便能够得到终生并且优质的岗位。其次要对想要从事的职业进行规划,结合自己的能力所长以及兴趣爱好,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短、中、长期目标。最后要提高自身素质,锻炼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职业规划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给各位应届毕业生以建议和意见。

1 职业规划

1.1 使用职业兴趣测评

在进入大学后,便要对未来的职业有所规划。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时,可以参考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职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人们在符合自身人格以及自己所喜爱的职业环境中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便是一个非常简便和有效的职业兴趣测评工具。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建立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之上,得到验证并且广泛使用于国外各大机构与企业。霍兰德认为兴趣可以使人们积极、愉快和高效地面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这种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有相关性。他将人格分为了六种类型,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根据职业人格理论,霍兰德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VPI),量表由160个职业条目构成,他把职业兴趣分为六个方面,即对应着上述的人格的六种类型,有六种环境模式。同时职业也分成与之相对应的六个领域,根据受测者对160个职业条目的得分高低在职业分类表中查找职业。最终的职业兴趣可以是广泛的职业领域,也可以指向具体职业。自我导向探查表(Self-Directed Search,SDS)是在VPI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量表,可供测试者自己来进行管理、计分和解释结果的职业咨询工具。整个量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列出自己的理想职业,第二部分是测试部分,分别有测量活动、潜能、爱好的职业以及自我能力评定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建立在霍兰德的理论之上所编制,每个方面有题目38道。第三部分按六种类型的四个方面测得结果的得分高低,按由大到小取三种类型构成三字母职业码。(每个职业根据研究均有职业码)第四部分为职业寻找表,包括1335个职业,每种职业都标有职业码和所要求的教育水平。

1.2 使用人格测试

当人们从事与自己人格特点相符的职业时,会更容易感受到舒适感、并且也更易于获得成就感。在确定梦想的职业前可以通过人格量表对自身有更加准确具体的了解。

《NEO-PI五因素调查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考斯塔(Costa)和马克雷(Mccrae)在他们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编制的。考斯塔和马克雷将人格分为五个基本维度,即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认真性。量表包括300个题目,受测者在量表上(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共五点)指出每个句子表示他们自身特点的程度。受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得分来了解自身的人格特点。

1.3 目标设定

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可以更有根据地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符合自己的工作才是适合的。找到自己喜爱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目标去敦促自己实行。设置目标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目标的设置需要什么样的标准并不是人人皆知的。好的目标设置是遵循SMACRT原则的,即S(具体性)、M(可量化性)、A(可达成性)、C(挑战性)、R(奖励性)和T(时间限制性)。意味着要设定具体明确的行为标准,设置可量化的目标以便执行;定的目标不宜过多,要可以达成;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切勿过难,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目标本身要有一定的意义,让人感觉为了达成目标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使人充满成就感和愉悦感;需要有完成时间的限制。

一个长远宏大的目标是需要分解为许多个小的短中长期目标的,这样便于一一攻破。在将目标分解的时候需要注意每一个小的目标都是具体可量化并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这就保证了我们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的执行能力。首先我们需要将目标按照时间长短进行分解。长期目标一般为5~10年内的目标,需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信念,具有可达成性也不失一定的挑战性;中期目标一般为3~5年内的目标,需要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基本符合价值观,能够对目标的实现做出预估;短期目标一般为1~2年内的目标,需要与中期目标保持一致,目标具体,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具有可操作性,可分为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职业目标按照性质分解为外目标以及内目标。外目标的制定侧重于职业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职务目标等外在标记。内目标的制定则侧重于职业生涯中知识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以及内心的感受。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进行差距分析,将目前的状况与目标相比,可找出差距,从而使目标的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差距分析的过程分为4步,一是找出差距,二是找到缩小差距的方法,三是寻找实现的途径,四是将可能实现的途径列入自己的目标中,将其具体化。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参考自身的人格特点以及能力特长,最终可以确定自己的未来的职业方向,为自己的职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选择发表文章,做实习,提高自己的绩点,提升科研水平等,增加自己的筹码,在未来面试就业的时候将拥有更大的胜算。

2 调整心态

2.1 就业前心态调整

大学生就业中的不良心态包括消极等待、好高骛远、自卑自弃和择业单一。造成这种不良心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普遍模糊的就业目标、缺乏自我认识和择业期望过高[2]。在学校生活中就应该多了解职业的新资讯,扩大职业的选择范围,将眼光放长远,调整就业的期望值,同时还需要大学生直面现实,切实地提高自身的能力,让自己真正地在将从事的职业中发光发热,肯定自己的价值。

2.2 就业后心态调整

入职意味着大学生将要走出象牙塔,走进真正的社会,压力相较于学生时代显得更加复杂和重大。

根据某国营公司对其青年员工的调查发现,目前的青年员工除了自身目标所带来的压力(渴望领导同事认可、收入增加和职位提升)外,还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高物价、高房价、经济民生问题、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以及收入分配问题),这些压力都是不可避免以及需要予以重视的。这份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的生存压力很大,因此更加需要调整心态。

刚入职时,一定会面临不少的困难,不断地试错,易产生挫败感,使人变得沮丧甚至颓废。调整自己的心态,融入新的环境显得格外重要。班杜拉曾指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过去的成功经验。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高自我效能感意味着人能够更有动力去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地试错从中学习得到长足的进步,有成功的经历和体验,便会使我们更加地有自信,将来也必定会充满信心地完成这份工作。同时学会并保持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可以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尽快融入新的群体。

其次,部分大学生在入职后逐渐发现工作内容与自己的价值观念有所偏离或者不得上司的赏识,而受挫。在工作中应当摆正态度,勇于接受及面对批评和挑战,不断地挑战自己的不舒适区,将性格锻炼得更加强韧。应当以优秀的工作业绩作为追求的目标,用优秀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及价值。

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转变为精神压力时,应当尽快纾解。可以多进行体育活动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空暇时阅读书籍陶冶心灵,还可以尝试着参与到新的群体中,主动地去与他人交流,他人面对真诚的交流时也必定会投以真诚的回馈。

3 结语

当代大学生应当戒除好高骛远、盲目跟风和崇尚物质名利的心态,端正对未来职业的态度,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有一定的把握,以此为依据选择职业,做出合理可操作的规划。同时也应戒骄戒躁,保持谦和认真的态度对待社会中的人与事,力求在入职前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增加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旭.浅谈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J].商情,2012,(44).

第11篇

学院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紧扣主题、把握导向,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做到统筹协调、科学安排、确保成效。要把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加强学院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增强解放思想的针对性,着力探索加快学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紧密结合我院实际,围绕学院发展规模问题、办学特色问题、产学结合问题、利用外资问题、科学管理问题、积累和消费问题等6个问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学院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主要任务:

(一)围绕学院发展问题,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学院的建设发展取得新的成绩,20*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年学院获*文明单位、*教育厅安全文明学校和卫生学校,成为*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单位,但学院的基础建设和校园规模与我们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就这么一所专门为商务事业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每年要求就读我院的学生大大超过录取计划,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学院的规模问题,有多少老百姓的子女失去了读好书的机会。学院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发展战略问题,有的同志思想转不过弯来。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确分析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和我院发展的实际情况;认清形势,抓住主要矛盾,寻找发展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着重讨论学院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把握又好又快发展与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关系,明确没有规模发展,学校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没有内涵的发展,便没有学校科学的发展,寻求内涵发展与规模发展的最佳接洽点,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始终坚持以学院发展为第一要务,把学院的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争取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完成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二)围绕学院办学特色问题,继续加大培育力度,形成外向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我院的外向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和全国外向型人才匮乏,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经济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泛*经济区域合作的加快,*将再次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成为我国与东盟和世界各国交往的主要市场,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几年来我们在外向型人才培养方面目光短浅,思路比较狭隘,还没有真正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外向型人才培养的路子;在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没有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没有放眼世界眼光。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们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调整发展战略思维,不断增强开放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树立世界眼光,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区规划开发建设的机遇,多方位、多区域与东南亚各国合作,闯出一条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利用已经建立的良好学校合作、校企合作关系,拓宽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范围,提高交流层次;组织教师围绕外向型人才培养,编写具有我校外向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教材;建设一支由外教、企业高级技术革新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品德好、素质高、技能精的适应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树立外向型人才培养特色,在观念上、行动上、体制上解决影响和束缚对外交流合作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外向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三)围绕产学结合问题,创新改革思路,提升职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结合具有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学校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应围绕市场办专业,针对企业岗位设置课程,实现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二是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即依据理论搞实训,根据岗位练技能,力求岗位适应期的“零时间”。三是学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是产学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产品的“出口畅”才能使招生的“进口旺”,力求就业的“零等待”。四是学科专业品牌建设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建设品牌专业生产实训基地和指导中心,力求学校产品与社会产品的“零对接”。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产学结合模式,目前,已拥有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8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了2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一个是*经贸对外服务公司,另一个是*商业汽车运输公司,学校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每年都为公司企业培训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极大地促进了学院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等工作。随着学院的大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着力在校中有企、企中有校上做文,最全面把我们现有的两个企业搞活,使它真正为教学服务;利用金陵校区建设,积极引进公司企业到学校投资建设,合作办学,实现校中有企;围绕学院的学科专业品牌建设实训基地,如建设股票交易中心,旅游纪念品实训基地,开设对外营业的旅馆饭店,开办物流中心等等,力争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建设品牌专业生产实训基地和指导中心,实现学校产品与社会产品的“零对接”;进一步创新高职教育机制,使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育在组织结构、合作形式、合作内容、运行机制、合作模式等方面发生全新变化,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更好的为商务行业、企业培养人才。

(四)围绕利用外资问题,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学院全面可持续大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很少,我院建校至今,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上没投入一分钱,全靠学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起来的,近年来,通过利用外资(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促进了学院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BOT方式,引进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综合实训大楼和办公大楼,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利用外资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目前,制约学院继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是资金问题。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利用外资促进学院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紧紧抓住阻碍学院发展规模的资金、土地等主要矛盾,明确利用外资进行金陵校区开发建设的大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外来资金加快学院建设。要树立为外商服务,为投资者服务的意识,不断改善学院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到校合资办学或合作办学,确保学院在解放思想大讨论过程中得到大发展。

(五)围绕科学管理问题,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发展再上新台阶。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学院的科学管理,理顺学院与各系部、部门等方面的关系,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今年学院将进一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解决影响学院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努力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抓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学院恢复建校30周年的契机,加快重要制度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六)围绕积累和消费问题,增强奉献服务意识,提高学院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问题,是学院的发展与教职工生活的关系问题,重视积累是为了学院的可持续再发展,确保教职工的长远利益;重视消费是为了改善教职工生活,确保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建校30年来,学院在保证教职工利益的基础上,克服国家财政拨款少的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加强教育投入,使学院的国有资产积累由建校初的几百万达到现在的近两个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积累和消费的问题上有些教职工还存在个人利益高于学院利益、集体利益的思想。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正确把握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找出积累、消费与充分发挥教职工积极性的最佳结合点;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投入,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围绕学院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教职工的福利待遇问题;今年重点抓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奖励机制;抓好明秀校区开发,解决职工住房难问题;教职工也要增强奉献服务意识,提高主人翁责任感,把学院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多为学院做贡献,实现创建一流职业学院的目标。

三、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方法步骤

这次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用3个月左右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学习动员阶段(2月21日至3月28日)。主要任务是抓好组织发动,加强学习和宣传,营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强大舆论声势和良好校园氛围,为整个活动奠定思想基础。各支部、各部门要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广泛动员和宣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举办多种形式的报告会、学习会、讨论会,帮助党员干部学习理论,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在学习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二)讨论调研阶段(3月28日至4月28日)。主要任务是围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各支部、各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学院情况,了解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撰写调查报告,总结推广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在凝聚群众智慧中解放思想。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学院和本支部、本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开展集中大讨论,通过广泛讨论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进行分析梳理,形成决策意见。

(三)完善措施阶段(4月28日至5月28日)。主要任务是集中研究改进工作的意见,形成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方法、措施、政策和制度,推动工作。各支部、各部门要针对学习讨论阶段查找出的问题与差距,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办法、措施、政策、制度,着力解决存在问题。学院党委对本次活动要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要认真总结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培养和推出典型,形成总结性报告。学院召开总结大会,表彰本次活动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总结学院本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支部、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把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思想大解放推进学校大发展。

(一)成立领导机构。学院成立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支部、各部门由主要负责人任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并明确责任,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分类指导,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第12篇

【关键词】工作搜寻;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0.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长期困扰着政府的决策。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今年也被称作“最难就业年”。而从求职者这一就业主体看,就业能力不足成为求职者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以提升求职者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求职者全面就业已逐渐成为人们共识。因此,积极看待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就业问题,从提升求职者就业能力的角度来探讨就业难的本质原因,为构建健全匹配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搜寻与市场匹配的模型奠定基础,从求职者自身,人才市场以及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本研究的问卷主要采用对求职者的工作搜寻状况调查的量表。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法进行评价,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五个层次。

本次调查以湖南人才市场为例,对求职者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让求职者填写问卷,调查影响他们求职的主要因素;第二次调查在两个月后,调查的对象仍是第一次调查的求职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他们是否求职成功。第一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达到100%。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筛选,剔除问题回答有较多缺失的、自相矛盾的和填写明显不认真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9%。

样本的具体情况如表1。本调查的样本大部分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从工作年限看,39%的人工作年限为1-3年,其次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从学历上看,大部分都具有大专或者本科的学历,就读的专业大多是理工类和经管类;这部分人的相对素质高,对问卷调查配合的积极性会高一些,从而能够确保问卷填写的质量;从户籍来看,求职者大多来自农村。

1.2量表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7.0对量表的内在信度进行分析,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和拆半(Split-half)信度系数。克朗巴哈α系数用于测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即项目的同质性,系数值在0-1之间。当评估项目数一定时,系数值越高表明项目的内在信度越高,系数值越低表明项目的内在信度越低。取舍标准是:克朗巴哈α系数在0.9以上表示量表的内在信度很高;在0.8-0.9之间表示非常好;在0.7-0.8之间表示相当好;大于0.65而小于0.7为最小可接受值域;大于0.35而小于0.65表示量表的设计存在很大问题应重新设计;小于0.35表示信度过低。拆半信度系数主要用于外在信度的评价,其基本思路是将评估量表一分为二后分别计算两部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即拆半信度系数,进而对两部分的信度进行比较。

从分析结果可知,整个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49,表明本研究使用的量表的内在信度相当高。

然后计算拆半信度系数。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影响求职者就业的因素有23个变量,拆半信度分析时,第一部分有12个变量,第二个部分有11个变量。第一部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47,第二部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27,整个量表的拆半信度系数为0.838。

通过对心理契约量表的信度分析,整个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49,拆半信度系数为0.838,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信度达到了测量的要求。

1.3影响求职者就业成功的因素分析

本文共涉及17个关于就业能力的基本指标。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户籍、学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外貌条件、健康状况、应聘技巧、政治面貌、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父母的行政级别、家庭的收入。就业能力是影响求职者就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17个反映就业能力的指标进行了探索性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主要因子,来分析就业能力对求职成功的影响。

首先对本研究进行巴特利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如表3所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值接近于0,说明本文所使用的变量适用于因子分析。KMO值为0.801,同样表明本研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初始解下变量的共同度都是1,说明可以对原有的变量提取特征值,并可以很好的解释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调查表明了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由此共提取了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1.091%,即解释了原有17个变量总方差的71.091%,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运用凯泽标准和卡特尔陡阶检验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且项目因素荷重不低于0.5的标准,抽取了三个关键因子,得到了一个具有三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的分析影响就业成功因素的量表。这三个维度分别包括6个项目、7个项目、4个项目。

研究表明,就业能力包括三个维度,给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人口学特征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和社会资本变量。三个因子分别用F1,F2,F3。

2.分析结果

首先,就人口学变量而言,从上表中可知,分析结论如下:(1)性别与求职成功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这比较符合中国的现状,因为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少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因此求职成功与否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求职者年龄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工作年限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企业招聘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因为这类劳动者在适应新环境和掌握工作技能方面更具优势。(4)户籍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说明尽管户籍仍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户籍歧视的效果越来越弱。(5)学历与求职成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求职成功的机率也就越大。(6)专业与求职成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经管类专业的求职者更易找到工作,其次是理工类专业的求职者,不显著的是文史类专业的求职者。由此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假设1A、假设1B、假设1C、假设1D、假设1E和假设1F。

其次,表中显示,人力资本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求职者人力资本越丰富,其成功就业的机会越大,由此验证了假设2。从人力资本的七个维度对求职成功的作用关系可以得出:(1)求职者工作经历的丰富度与其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的工作经历与丰富,其成功就业的机会愈大;(2)求职者工作能力与其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越高,其求职成功的几率愈大;(3)求职者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其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愈强,其求职成功的几率愈大;(4)求职者的外貌条件与求职成功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求职者外貌条件愈好,则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性会越大;(5)求职者的健康状况与求职成功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求职者的身心健康的好坏对求职者就业有着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有利于求职者成功就业;(6)求职者应聘技巧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的应聘技巧愈高,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愈大;(7)求职者的政治面貌与求职者求职成功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十分显著,求职者的政治面貌级别越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求职者成功就业。

最后,从表中分析数值可以看到,社会资本变量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正的相关作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则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验证假设3。具体来说,(1)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与现实相符的,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说明其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的可能性越大,接触的社会面也越广,能为子女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2)父母的职业与求职成功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父母从事的职业,并不是影响其子女就业的主要因素。(3)父母的行政级别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504,说明父母的行政级别越高,其能享受到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则其为子女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会越多,那么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4)家庭收入与求职成功间也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其中回归系数为0.346,Sig.值为0.037,表明是显著正相关。家庭收入越高,则其用来建立社会资本,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相对而言,其子女获得就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3.总结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到的所有假设均被证实,即求职者在工作搜寻的过程中,个人求职成功在人口变量学上存在差异,而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与求职成功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如果求职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则其在工作搜寻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不难得出导致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求职困难的原因。求职者择业观念的不正确、求职者个人拥有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局限,是导致求职者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科]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54-56.

[2]查春燕.农民工求职的信息障碍研究――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视角[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3]黄琪.中国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8.

[4]田永坡.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作搜寻研究――对我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D].2005.

[5]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和职业流动.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77-89.

[6].江村经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85.

[7][美] 萨尔.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8.

[8](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9]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85.

[10]张炳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层矛盾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58-159.

[11]赵树凯.1997年民工流动:新阶段新问题[M].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76-78.

[12]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2006.

[13]杜凤莲.搜寻理论、失业救济金与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17-22.

[14]高静.生产要素配置、信息均衡和人力资本投入――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J].特区经济,2009(5):171-173.

[15]桂勇,顾东辉,朱国宏.社会关系网络对搜寻工作的影响一以上海市下岗职工为例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2005,(2):45-51.

[16]何亦名,张炳坤.国外工作搜寻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15-18.

[17]钱永坤.搜寻理论与下岗职工再就业[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1):48-51.

[1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题研究组.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8):71.

[19]张雄.工作搜寻理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释[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6):9-11.

[20]张本波.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