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时间:2022-12-07 01:0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联想和想象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第1篇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抓住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石,在整个高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词汇也是阻碍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英语基础不好,究根结底还是词汇量不足,以至于很多学生提到英语就头痛。词汇是语篇的载体,脱离了词汇的英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没有语法,人们就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东西。”由此可见,改进词汇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研究和突破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尝试创设词汇记忆的场景,联想记忆,做到音形义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举例说明这种记忆方法的运用。

一、花(r想象成花)系列词汇记忆topictropicbushbrushfiendfriendbotherbrotherbroth

这一组单词的共同特征是相差一个字母r,我们在区分记忆的时候,可以把字母r联想成一朵花。比如,r加上主题(topci)就变成了热带地区(tropic),我们可以联想热带地区花很多,所以有花的主题组成了热带地区。还有矮树丛(bush),我们可以联想布什总统,手里拿着花(r),当作画笔(brush)在作画。同样我们可以区分记住friend与fiend:有花的是朋友,没有花的是魔鬼。则可以串记为:有花的是兄弟(brother),没花的是打扰(bother),兄弟无人是肉汤(broth)。练习Agood_____foracompositionThisplantonlygrowsinthe______Ididn'twantanyoneto_______meTheoldBushisholdinga______

二、MM或者妈妈(mi想像成美眉或者妈妈)词汇记忆loomgloomgloomymendImageimaginemoral

这一组单词本来没有任何联系,单独记忆起来,会加大学生的记忆负担,但是,如果能够把字母m想象成美眉或者妈妈,那么这些单词就会立刻鲜活起来,记忆轻松而有趣。我们可以想像一下,loo很像我们的阿拉伯数字100对不对,你想啊,你在100米以外看一个美眉(m)你能看清楚吗?不能对吧?所以,gloom这个词就表示若隐若现;而一个哥哥(g)如果在100米之外看一个美眉看不清楚,会什么感觉呢?很郁闷啊!所以呢,gloom这个词就是一个动词,郁闷;而我们在这个词后面加一个y就变成了形容词,表示郁闷的,那么人在阴天的时候是不是容易情绪不好啊,所以呢,gloomy这个词还可以表示天气昏暗的。当然M也可以想象成妈妈,妈妈都是操劳辛苦的,所以,在生命的最后(end)还在为我们缝缝补补,这样就轻松记住了mend(缝补);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妈妈一天天变老,i表示爱,爱的妈妈(m)一天天老去(age),这个形象(im-age)是不是深深的影响了你呢?加in在心里,就是一种想象(imagine)。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变换一下思路,妈妈也是人,有时候妈妈也挺调皮的对不对,妈妈总是让我们要排队,自己有时候却也不排队对不对?所以啊,妈妈也只是口头上(oral)讲道德的(moral)的,学生记到这里,都能联想起平时妈妈对自己的教育,很容易就联系起来了。练习:Themountainousisland______onthehorizonThepoetsareawlaysvisitedbyfitsof_____Idon'tliketostayinthat_______houseItwonttakemetoolongto______thecarWehavaan______oftheUSAasarichcountryItishardto_____howdifficultheisliving!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单词与情景的内在联系,善于让学生发挥其想象,有时候,只要稍微颠来倒去一下,也能发现小小单词背后隐藏的巨大智慧。比如说,曾经有学生记不住abroad和aboard的区别,很多时候会混淆两个单词的意思。其实,稍微区别联想一下,我们都说,现在出国的人很多,出国已经成了很多人选择的一条出路(road),所以啊,有road的就是出国,剩下的那个就是上船上飞机。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也很容易成了教学的素材,而能将这些带到我们的词汇教学中去,将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发学习的潜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勤思考,勇创新,提高教学方法,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独立解析、运用词汇的能力,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寒英 单位:湖北省襄阳东风中学

第3篇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 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 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 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 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 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 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小升初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联想记忆

掌握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学习,只有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学习离不开方法,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

2013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英语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高中学生觉得英语词汇很难掌握;其中9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不好的主要原因在词汇。可以看出,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决定着这门学科的好坏,而影响词汇掌握的关键原因在于记忆的方法不当。传统的记忆方法就是通过死记硬背,多朗读多背诵,从而加强记忆。这种方法除了记忆时间不长,记忆效果不好之外,还会打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见,一种科学的词汇记忆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联想记忆法是目前为止研究出的较为有效的记忆方法之一,能大幅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

二、联想记忆法的策略

1.结构联想

(1)词缀联想记忆法,词缀在英语中的数量不多,但是实际应用却很多,比如表示否定的前缀词:im-impossible,un-unbelievable,dis-disappeare,il-illegal,non-nonstop等;表示人物的后缀词:-or:actor,-ese:Chinese,-ee:employees;-er:teacher等;还有一些形容词的后缀:-ful:beautiful,-y:cloudy,-ish:childish等。

(2)词根联想记忆法,单词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词根,它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含义,与词缀组成单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归纳以前所学的同根词,然后应用联想法扩充到其他同根词。例如“view”词根的意思是看,观察,相似的同根词有preview,review,viewpoint等。“port”词根的意思是港口,与不同的词缀可联想组成不同的词,如import(im-):输入,进口;report(re-):报告,报道;export(ex-):输出,出口。

(3)合成联想记忆法,合成词在英语词汇中非常多,合成词的意思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新词。类似的合成词有:lunchtime,sunrise,basketball,classroom,hometown,income,afternoon,snowfall,website等。应用合成联想,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词汇。

(4)词形联想记忆法,英语词汇是一种非常丰富的文字,其中就不乏有许多拼写相似的单词,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相似单词搭配记忆,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形相似有几种情况:

①首尾字母不同:bad-dad,foot-root,cab-cat等。

②中间字母不同:vocation-vacation,pin-pen,complement-compliment。

③多一个或少一个字母:palace-place,horse-hose,exist-exit等。

④字母相同但顺序不同:from-form,evil-live,China-chain,night-thing等。

2.语义联想

(1)同义联想法,指在认识新单词的时候联想与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单词,从而加深记忆。在英语中,完全相同意义的词很少,大部分的同义词都有区别,比如:little有小;可爱的意思,small也有小的意思,但不形容可爱。有些则有语法和搭配的不同,比如:worth、worthy、worthwhile,它们都有值得的含义,但是用法上有区别:Something is worth doing,Something is worthy to be done,It’s worthwhile doing something.

(2)反义联想法,指由一个词联想到与之意思相反的单词。“Everything is known and better understood by its contrary”这句英语充分说明反义联想的有效作用,其中文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能从其对立面获得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反义词有三种意义,第一种是指两个单词意思完全相反,比如:alive/dead,true/false。另一种是指意思相对的两极,但是在它们的意思中间还有其他的词语,比如boiling and freezing,在它们两个意思中间还有hot,warm,cold,cool等词语。第三种是指在意思上两个单词相互依存,比如:husband/wife,doctor/patient等。

(3)上下义联想法,指由一个词联想到上下义单词,比如:creature,可以联想到它下义词有bird,fish,animal,再联想到bird的下义词有pigeon,swallow,swan,再联想到animal的下义词有dog,cat,elephant,cattle等等。上下义联想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联想方法,意义所包含的东西非常广泛,因此这种方法对扩展学生思维有很大帮助。

3.语音联想

语音联想有同音联想、谐音联想和近音联想三种。比如同音联想,由whether联想到weather,由right联想到write,由site联想到sight、cite。谐音联想是一种根据单词读音找相似汉语发音的词进行,比如double,英语意思是双倍、双份,单词读音可以联想到汉语“打包”。近音联想是指字母发音相同,单词读音相似,比如sake中的a:[ei],可以联想到make,take,pay等等。

4.想象联想

指根据单词的意思想象,将单词的意思运用想象转化成一副形象的画面。比如:scream:意思是尖叫,运用想象联想将单词拆分成“s”和“cream”,s代表蛇,cream是奶油,组成一句话的意思是“她看见奶油里面有条蛇,吓得尖叫了起来”。

5.谚语联想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单词联想相关的谚语加深记忆,比如学习单词“idler”,意思是懒惰者,通过联想谚语可以有:Ayoungidler,anold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5篇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抓住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

(1)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再局部-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里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各具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很多状物类记叙文常常是通过描摹物体的外形特点,来揭示某种深刻的意义。作者先描写了物体的外形特点,再写物体做过的动作过程,最后由这件物体联想到农民,想到农民们也像该物体一样辛勤地播种、耕耘、收割,“为别人贡献多,为自己留得少”。这样把物体与农民联系起来,突出农民们辛勤劳动,为大众服务的精神。这样的描写,文章才有一定的思想性、可读性。

怎样才能使状物文章的写作目的明确呢?

首先要仔细观察所写的物体,熟悉并掌握它的特点,分析思考这些特点与人或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6篇

【关键词】;美感;休谟;同情;效用

“”是指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愉悦和快适的感觉。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指生理上状态,更包含美学的、伦理学、心理学价值判断,与美感等概念交织在一起,一直引起美学家们的思考。

在西方美学史上,很多美学家都把美感理解为一种。赫拉克利特认为美的事物能够给予我们。柏拉图认为的来源是美的形式,悲喜剧中的是与痛感交织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分析了艺术作品产生的多种原因,模仿、净化或者是其他,看到了由于审美对象不同所引起的各有特殊性。但是他们对审美的和一般的都没有认真地加以区别,所以往往把美感和看做是一回事,对美感的特性并没有作详细深入的研究。此后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美学家们虽然在谈美感时也都讲到问题,但很少作深入的心理探讨。真正探寻美感的生理心理依据,建立“美感即”学说的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休谟。他不但发扬了英国经验论的传统,从心理方面深入探讨了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比其他人更多地考虑了艺术的规律和发展艺术的社会条件问题。[1]

一、休谟论美的本质和来源

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中,通过对情感的产生、原因、性质及情感不同类别的研究,涉及了美或美感,从而树立了他的虽不系统却相当明确的美学观。[2]休谟的美学其实是一种情感论美学,他关于美的概念分析也是从情感上的和痛感入手的。休谟认为精确有助于美,正确的推论有助于情感,因此将哲学上的精确性应用于美学,突出地表现在他大量细致的经验心理分析。休谟正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美和美感,认为美感即,即美。

“美是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美与丑(丑自然倾向于产生不安的心情)的区别也就在此。所以和痛感不只是美与丑的必要的随从,而且也是形成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 [3]

休谟在此论断:一是构成美的本质,和痛感作为美和丑的本质的区别;二是分析了美感产生的原因,休谟认为美感产生的一个特征就是人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激起一种愉快的情感,美感的产生是伴随着的。休谟虽然承认美和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结构、秩序的关系,但他根本否认美就在事物本身;美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美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的,强调了美的主观性。他还举圆的例子说明美并不是圆的一种性质,只是圆形映射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是因为人心的特殊构造使它可以感受这种情感。

关于美感的产生有两个因素,对象的“秩序和结构”(形状和外观)和“人性的本来构造”(心理感官和功能)。审美的对象要刺激起人(审美主体)的感官上的愉悦,然后在心理上产生,审美主体才会肯定这个审美对象是美的。在这里最后产生的显然不再单纯是生物学上的感官,而是心理学上的感觉。休谟这样做是企图说明美感不是初生的消极的感官反应,乃是次生的积极的心理活动,这具有合理的因素。[4]

二、“效用说”和“同情说”

休谟还分析了这种产生关联的其他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客观方面审美客体形相的方便和效用;二是审美主体的同情,也即“效用说”和“同情说”。休谟多次提到对象的形状、比例、位置、关系等,是美产生的对象所要具备的某种性质和条件。美丑等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是人心内的情感,是由对象的某些性质引起的,效用和便利对于这个产生美感的对象来说也是必要的。他还列举了动物、宫殿、肥沃的田地来说明从这些对象上欣赏到的美大都是源于便利和效益的观念。休谟还把美分为感觉的美和想象的美。感觉的美(例如宫殿的形体、建筑的外貌,平原和山岗单本身)是由感官直接接受来的,只涉及对象的形式;想象的美则起于对象形式所引的对象的便利和效用之类观念联想,这就必然涉及内容意义。美是产生快乐的形相,是由感觉出来的。[5]

与之相关的是“同情说”,即休谟所说的“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休谟认为大多数的美的根源就是同情,而能引起同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类似联想。对象能够引起人的“特殊感情”,并被同类借助类似联想而感受到,这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传递就是同情。审美的同情能够让一个人体会到同类所具有的美感。我们看到栽满葡萄和橄榄的山岗,尽管它们不是我的,是业主的,我们分享不好什么实际的好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幻想”,“仿佛置身局内”和业主分享这种心理上的。

休谟认为美有利益的美和形式的美,也就是想象的美和感觉的美。我们是借助想象感受到了利益的美,但是这种美还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而是得益于同情。这种美的愉快情感的产生还必须是审美主体的人心构造与审美对象的价值两者共同起作用才可以。休谟的“同情说”对后来的“移情说”有重要的影响。

三、休谟“美即说”评价及影响

学者论及休谟的“美即说”来界定休谟为主观唯心主义者、客观唯物主义者或者是两者之间的中间派等等。我们认为虽然休谟把当做美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主义,但是的产生离不开对象的某些客观因素(如对象的形状、比例、关系、条件、效用等)因此,休谟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是带有一定客观因素的主观唯心主义。

休谟的美学思想得益于他之前稍早的哈奇生和贝克莱。哈奇生在《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中把美分为“绝对美”(事物本身某种性质令人感到的美)和“相对美”(由观念联想而感到的美)两种,同时他认为审美活动的内在感官不依赖于对象的原则、原因或效用的知识,也同利害观念无关。贝克莱在《阿尔西弗朗》中就美的本质提出过“效用和目的”说。事物是因为合乎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效用才被人们认为是美的,并且认为审美活动必须要使用理性的思维和判断。休谟的“美即说”在二者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试图从心理层面分析美的本质,区分了感官与心理(审美意义上),完善了“相对美”的观念与“同情说”相联系,给予了理论上的依据。

休谟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更加突出了审美活动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克服唯物论的经验论美学的机械性,从审美主体方面(心理层面)寻求美的本质,建立起心理学层面审美意义上的美感()体系。同时他的“同情说”成为西方后来利普斯“移情说”的滥觞,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朱兵.论休谟的情感论及其美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7篇

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矗学生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就能顺利地把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辨别它们的本质区别。

1. 类比训练,培养类似联想

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并且在教材的编排上也充分体现了阶段性归类特征。因此,教师应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或形式的联系,以某一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式特征为联想触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串联起来,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成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第七册第11课《动物装饰――鸡》一课时,教师就应抓住第10课《动物装饰――鱼》?和第9课《动物装饰――虎》的装饰方法,利用虎、鱼与鸡在装饰手法上都必须经历变形这一图案装饰方法的一致性和相似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虎、鱼在简化、添加、装饰的处理方法,从而演变为鸡的装饰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动物装饰的一般方法,即通过对动物原形体的变化(或简化,或添加,或装饰),达到图案装饰的艺术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就能举一反三地学到新知识。

2. 转化训练,培养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即是说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如第十册第5课《铅笔淡彩――静物》一课,要使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的技法特征,教师不能一味地从铅笔淡彩的技法特征和绘画步骤进行讲述,而应引导学生将铅笔淡彩这一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素描明暗知识和未学习过的水彩画知识,通过展示同一静物的铅笔淡彩作品、素描作品和水彩作品,让学生从用线和用色上对比研究。从静物素描中分析出铅笔淡彩的用笔较轻、用线简略且只用疏松的线条将暗部略加调子。从水彩作品中分析出铅笔淡彩的用色是只把颜色用水稀释、淡淡渲染或根据物体明暗略加变化。通过两组作品的对比分析,学生便可归纳出铅笔淡彩在用线、用色上的独特技法特征,从而理解了这一新知识。

3. 反向训练,培养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从具有相反的事物想起。?如第四册第6课《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冷色,学习在画面中大面积地运用冷色。?要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结合第四册第4课《温暖的阳光》一课,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和认识暖色,以暖色为主想象创作一幅画。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他们已能掌握红――橙――黄为暖色,并能体会到暖色使人感觉热烈、欢快、激奋、刺激。所以教师在教学新课《海底世界》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色彩感觉暖色谈起,同时通过出示大面积的蓝、绿、青与红、橙、黄的色彩对比,使学生本能地体验到蓝、绿、青具有给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有了这种心理感受,学生对色彩的冷暖就有了初步的接触,他们就可凭直觉经验辨认、鉴别、分析色彩了。

4. 推理训练,培养因果联想

美术创作教学的形式既包括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在这五种美术创作教学形式中由于作品题目与作品的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包含有因果关系,作品的题目制约着作品的内容。因此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合乎规律地思考,判定出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这样经常的推理训练,学生的因果联想能力就会提高。如第十一册《为童话、寓言配画》一课,其教学目的是初步使学生掌握插图的基本要点和方法。根据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原因(文字),仔细研究文字所表现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重点抓住文字内容中的典型、主要的情节及形象,然后运用造型手段将分析出的典型的主要情节及形象描画出来,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应扣住原因(文字),从文字中揣摩、合理地分析色彩因素,这样通过造型和色彩两方面的分析与表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插图即结果就产生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由结果(画面)求证原因(文字),看画面是否准确、形象地表现出了文字的内容与思想。这样,学生通过多次推理训练,强化了因果联想能力。

5. 发散训练,培养自由联想

要善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由联想能力。?如第四册第7课《去太空旅行》,本课教学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太空、幻想太空是什么样子,发挥其创造能力,大胆想象飞往太空的工具。由于太空的极限无人知晓,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

第8篇

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素质教育的理论下,学生机械的学习方式已受到众多学者和家长的诟病,传统的模拟和被动的接受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丧失了兴趣,从而也不会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自主、合作式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其原因是这种方式符合了学生心底里的愿望,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教师因势利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艺教”需走入孩子心灵

心灵是想象的世界,心灵是创造的世界。孩子们的心灵纯真无邪,自由浪漫,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孩子们不仅要反映眼中的世界。在教育的领域中,孩子作品有主张临摹的,有主张创作的,临的教师认为画的就得像,和书上画的一样就是好学生,就能得100分,这是应试教育。他们注重眼中的世界,而忽略了心中的世界。另一种主张创作的不可求于画准画像,而应注重内涵、崇尚自然。他们顺着孩子特有的天性和特点,顺其自然地引导他们自然发挥,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经过心灵重新设计。从现象走向本体,从表面走向内涵,从现实到现象,从眼中的世界走向心中的世界。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感知和理解能力有限,他们还不能完全明白现实与想象的区别,在他们的意识中,多少还存在着人类初期的混沌状态,他们周围的一切现象都是有生命的存在,在一种不完全的感觉中,他们凭着想象认识世界,创造世界。这样他们的作品自然以心灵的想象为主体,不合常理而通画理,是这一时期孩子们的基本特点。艺教中孩子作品不能再被束缚了,要充分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反映心中的世界。孩子创意画要把生活中的真实变成艺术的真实。这个构思可以创造,造型可以创造,色彩也可以创造。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儿童画无拘无束,幼稚天真,自由浪漫,奇思妙想的可爱可贵之处,这才是“艺教”中孩子对画创作最美妙的境界。

二、“艺教”需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指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和无穷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造道路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而这些创新就必须从“发现”问题开始,才能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作为美师在传授理论和技法同时,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1.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对新鲜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美术一般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以绘画而言教材中有好多种,而每一个画种的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学生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并力求获得认识。有了好奇心,也就必然会去探究,同时也会去研究表现物象。因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造的发展。

2.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鼓励学生多方面联想,联想过程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应提供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七册《线描写生――鞋》这一课时,根据线描基本画法和鞋的样子,请学生联想,可以得出各式各样的鞋的画法,别的也基本掌握了。在通过想象,在画鞋时加上一些鞋柜或鞋架之类的物体,画家厅一角就容易多了。在联想升华到想象,学习进步就更快,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艺教”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人类的不断创造与发展,都是向着美好的方向迈进,没有了“创造”,就没有今天的世界,没有“美”,世界也变得淡然无味。儿童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必须拥有更为敏锐的美感,才能体现儿童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这种意义不在于他们当中能产生多少职业艺术家,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自然流露出的审美愿望上。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体现于人们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具有良好审美素质的人,不至于目睹庸俗的习俗、杂乱的环境和丑陋行为熟视无睹。因此,审美不是简单的“好看”或“漂亮,它将引导人类和环境向着更合理、更富于人性和创造的方向发展。

美术教学是一个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美术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

第9篇

一、细看图画,弄清图意

看图作文的前提是“看图”,其内容大部分是从图而来。图是作文的依据,是作文材料的来源,是准确表达的保证。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先看图,并且还要看清、看准图意。

1.有序看图

如果是单幅图,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整个图画,形成一个总体印象,然后按照空间位置的变换,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由近及远(图画中由大到小),或先中间后两边,仔细观察各部分。

如果是多幅图,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图序分别进行观察,一般是先人后物,由主到次,由粗到细,由明显到隐蔽。因为人在图画中是主要的,是活动的主体,而物仅是人物活动的环境。因此,写作前必须先认真逐个看清、看准人物的年龄、衣着、神态、表情、动作等,再去观察图中环境及物件等。其次,要分清主次,我们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人物时,必须先观察主要人物,再观察次要人物;观察画面时,要先看主要画面,再看次要画面。主要画面一定要多看、细看,做到详细透彻;次要画面则可以相对地少看、粗看,了解即可。抓住了主要部分,也就捕捉住了重点,准确把握住了作文中心。

2.细致看图

只有观察得全面细致,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细节,我们才能全面把握画面的内容和含义,才能发现问题,探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细致地写好作文打好基础。“细节之处最动人。”文章有了细节才能感动人,也才能为联想和想象提供依据,使文章散发出真实的气息。例如,以反映生活事件为主题的图,人物往往是画面的中心,所以指导学生观察时既要看到人物所穿的服装,又要看到人物佩戴的饰物和所拿的物品;既要注意人物的神态表情,又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姿势;既要弄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找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所以我们还要对环境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环境既要看到表示季节、时间、地域的事物,也要看到与人物活动有关的内容,还要看出富有城市风貌、乡土特色、民族风情的环境布置或特色陈设等;既要注意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也要找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

二、根据图意,合理想象

看图作文,图上画的人和物都是静止的,既不说话,也不行动,所显示的只是人物、事物在某一瞬间静止的情景。所以学生在看图作文时,必须根据图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观察理解,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我们绝不能静止地、孤立地去理解图意,它其实就如电影或电视剧里的一个精彩定格,所示事物绝非一成不变、毫无联系的,所示人物也绝非静止割裂、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有其来龙也有其去脉,所以让学生写看图作文,联想和想象是其重要方法。对于以人物为主的图画,我们指导学生要从人物的形体、表情、姿态出发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兴趣爱好、品质性格;对于以描绘事件为主的图画,让学生通过观察环境、人物、事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并由此追溯事情的由来,探索事情的经过,想象事情的结果。这样,将其连成整体,知其图中,也知其图前、图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此操作,使画面上的人物动起来,画面活起来,故事完整起来,让无声的、静止的、平面的图画变成有声的、活动的、立体的“电影”。

如果说看图作文犹如一只雄鹰,那么对画面的写实描写就如鹰之身体,合理的想象则似鹰之粗大有力的双翅,只有同时展开,雄鹰才能翱翔于天空!

三、安排顺序,具体表达

观察图画有观察的顺序,想象和联想又给无声的、静止的图画增添了声色和动感,赋予画面以生动的情节,精彩的细节。“看”“想”之时,我们已在有意无意中基本形成了具体表达的顺序。一般来说,完全写实的描绘,其顺序应同观察图画的顺序完全一致,即按观察的顺序表达;而对想象和联想内容的表达,则要因内容而定,灵活安排。一般来说,细节的补充式联想和想象应采取插叙或补叙的方式表达,而对情节的想象、联想则应依据事情发展的顺序表达。重点部分、需要具体表达处,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致刻画,切忌以概括式语言一笔带过。

第10篇

每天至少1分钟思维训练

孩子的绘画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步,如果按照美术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引导,孩子的进步则更是飞速。为了让孩子感受画画的乐趣,我在女儿3岁的时候给她编了一套美术思维题,内容涵盖了对构成画面的点、线、面等基本要素的认识和运用。

一、认识线

1.直线。初次练习时先让孩子画单个的竖线、横线、斜线等,再比较线的长短。一段时间后可尝试将直线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如米字线、放射线、折线等,再过渡到情景画。

2.曲线。描画不同的带曲线的图形并添加多个组成花边。这个部分可以结合折线一起练习,孩子慢慢从画开口的图形过渡到画封口的图形,然后到图形的组合变化。除了绘画练习,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找找生活中的曲线,让孩子触摸和速写。

二、认识图形

1.三角形。蛋糕对小孩子总是充满诱惑。我特意买了三角形的蛋糕对切,形成新的小三角,然后孩子自己动手切,边吃边玩,三角形的印象映入脑海。接着给孩子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彩纸,先两个两个拼摆,再逐渐增加个数,拼出不同的图案。

2.圆形、半圆形。为了让孩子体会圆形的多变,我尝试了圆形折纸的练习。如《鱼儿游》,在拼摆的过程中加以折叠,改变圆的形状,形成了新的半圆形、扇形、三角形……

3.方形、梯形。在方形练习中,我结合了线条来练习,如《斑马》,先和孩子一起观察了斑马的身形及斑纹特点,然后用撕纸的方式,撕出大小不一的方形拼贴成斑马,再用线条添画斑纹。

三、应用

1.补全画面。

①连线组合:如《水果盘》,先分别画出水果,然后组合在果盘里。拓展训练一: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给孩子10秒钟记忆果盘里的水果。家长迅速用手遮住其中一个水果,请孩子说出少了哪一个,反复3次。拓展训练二:请用盘子里的这些水果编一个故事。

②添加想象:初次练习时可提供物体的部分线条让孩子添画……

③找另一半:调动左右手,左手画左半边的缺口,右手画右半边。这样的对称图形生活中有很多,练习几组后,就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有形的空间想象。

①抽象的形:刚开始画圆的联想时,女儿画不出来。我就让她找有圆形结构的东西,她找了镜子、扣子、碗、宝贝的脸,还说水龙头的出水口也是圆的(这个角度只有个矮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再次画圆的联想时,轻松多了。

②具象的形:我们可以找一些果蔬、动物、器皿的外形,让孩子尝试着添加里面的部分。刚开始孩子添画动物的五官时,不同的动物眼睛和耳朵都画的差不多,这时候我们应及时带孩子看实物或者图片找区别,再画时孩子就会注意区分。

这些思维训练题从孩子3岁起是每天或者隔天进行的,时间短、趣味性强,容易坚持,一口气可以画一大叠。家长可以找一些线描画,复印时遮掉一部分,把遮掉的部分给孩子练习,也可尝试着自己画一半让孩子画另一半,既练手又增进了亲子关系。练习时不要怕重复,启发孩子二次创作。

每周至少一次创作

一、借形来想象

在孩子对形的表现还不那么熟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现成的形,来弱化绘画的技法,提升孩子主动画画的兴趣和信心。

1.用身体来想象。

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总是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自己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男孩和女孩不一样,我们的身体到底有什么秘密?

①手的联想:手印画——在手掌上涂颜料,做各种造型印在纸上,再想想可以变什么。刚开始如果孩子不接受,可以只涂手指尖,感受点的组合,慢慢地增加到全手。手形的联想——年龄大的孩子可以用描画手形的方式展开联想。练习时,先把手摆成各种造型,用笔把手形描在纸上,描一描、想一想、添一添。

②脚的联想:脚印画——用脚印画的形式记录下孩子的成长,不失为一个好的记录方式。结合手印可以完成很多作品,背景可以用孩子容易掌握的油画棒或者水粉来自由添加。脚形的联想——仔细观察一些动物的椭圆形身体跟孩子胖乎乎的脚形倒是接近,便有了脚形的联想。

③眼睛的联想:在学画过程中,单纯的写生显得枯燥,单纯的想象孩子又画不出来,结合写生的联想让想象有了依托。如写生眼睛,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眼睛的形状、结构,然后和家人对视,观察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什么,再发挥想象。

④嘴巴的联想:画嘴唇。观察自己的嘴唇,了解嘴唇结构,先写生嘴唇,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变成一个动物的脸。

⑤五官组合联想:当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人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假如脸上出现了三只眼睛、两个嘴巴,头发没有长在头顶,那会是什么样子啊?孩子既惊讶又好奇,画了一张又一张,为了让女儿大胆地表现,我们一起欣赏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然后展开了想象。

用身体来画画,不仅能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在观察中还使孩子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除了五官和四肢的局部联想,还可以尝试画画自己的整个身体,如《影子的联想》、《猜猜我是谁》等。

2.借物来想象。

每个人家里都有很多可以画画的宝贝,孩子可以一个个去尝试:吃剩的玉米棒、蔬菜的切面、发黄的菜叶、瓶盖子、透明胶带、棉棒……给他们也涂上颜色印在画纸上吧!这两幅作品,你能找出是用什么材料拓印出来的吗?

二、联觉想象

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我们常对孩子说“把你看到的东西画下来”,强调的是视觉,其实画画的过程是调动了多种感官的。如写生时,孩子不知道怎么下笔,我说,你走过去顺着轮廓(内、外轮廓)摸一摸就知道线条怎么走了。反复多次,孩子的眼睛就可以像手一样去触摸每一个眼前的物体。画水果时,我们能闻到水果的香味,甚至可以尝一尝味道,有了丰富的感受便形成了质感丰富的画面。

1.触觉联想。

把物体藏在盒子里或者蒙住孩子的眼睛,用手触摸实物,摸形状、质感、温度来感觉物体,然后画出来。如坚硬的金属勺子、柔软的枕头、光滑的瓷碗、粗糙的果壳……

2.味觉联想。

品尝不同的味道来画画,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可以记录在我们的画纸上。

3.听觉联想。

孩子听到音乐就会起舞,听到声音会想画画吗?听自然界不同的声音,让孩子猜猜;听儿歌,让孩子画画;听妈妈自编的故事让孩子想象……通过丰富的联觉培养,可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

有一天,我对孩子说,我们换一换角色,你当妈妈我当宝宝,你给我讲故事好吗?孩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故事多以动物和人物为主,其中不乏她的亲身经历。一段时间下来我想这些故事她能不能画下来呢?我买了几个木头人,让她每天给它们摆不同的动作画速写。渐渐地,她记住了很多动态,我说你每天都画木头人,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木头人的故事呀?孩子爽快地答应了。有了写生和记忆画的前期训练,想象画也就诞生了。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既然词汇学习如此重要,那么初中生是否应重视词汇的掌握和积累?他们能否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否运用各种构词记忆单词?在日常交际,特别是在书面表达中能否真正准确自如地运用他们的词汇?新课标的指引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创新教学,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已成为每个英语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1. 词汇教学具体化和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对词汇的教学已达成共识,即词汇的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form即词汇形式,包括发音和拼写。(2)grammar即使用词汇的语法规则。(3)collocation即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4)aspects ofmeaning——enotation,connotation and appropriateness即词汇的意思、感彩和使用场合。(5)aspects ofmeaning-meaning relationship即某单词和与其相关词之间的关系等。(6)word formation即词根构词、词缀构词、合成构词等组词规律。

词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词汇的学习的枯燥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词汇教学的理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词汇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重视词汇的学习和积累。

2. 词汇教学的游戏化和实用化 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玩的天性,以游戏的方式改变呆板、沉闷、枯燥的词汇记忆和巩固方式,使词汇学习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注重词汇巩固的实用性,也就能调动他们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提高词汇的巩固效率。

3. 词汇教学的语境化和情景化 “语境不仅包括文章或言谈的上下文,而且也包括了各种社会环境。”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得没有意义。由此可见语境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词汇一定要放在某个语境里学习。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汇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体现其用法。”当我们引出一个单词时,应想方设法地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落实、巩固并掌握其功能和用法。

4. 词汇教学的联想化和形象化 在学生掌握一定词汇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新学单词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发现单词间的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个别单词纳入一定的语言组合中。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表明,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地进行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对于有联系的单词,要指导学生合理联想。

5. 词汇教学的创新化和拓展化 存词汇教学中,当学生感知了新知识,我要求学生遣词造句,鼓励他们造与众不同的句子,看谁的最新颖独特,为主体性目标的实现和发展独特、敢于创新、标新立异。通过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6. 词汇教学的合作化和交际化 合作学习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方法,它不但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养。

以下就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谈谈具体教法:

(1)直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初一学生,这些学生所掌握的基本词汇较少,难于正确地理解这些英语单词的真实含义;另一方面许多简单的物体名词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更加简明、扼要,学生一看便知。使用直观教学能够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操练阶段。

(2)单词故事法。在新单元的开始或学习课文之前我较常用单词故事法,课前用文中将要出现的英语单词编成一个简单易懂的小故事,课上讲给学生听,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新单词。单词故事法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将所学过的词汇融入一个奇妙的故事。这种活动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活动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3)构词法。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法是掌握构词法。在浩瀚的英语词汇中,其中的派生词占了很大一部分。教会学生构词法也是词汇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初中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构词法,但常见的词缀构词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大显岂能。例如: work-worker, teach-teacher, use-useful, help-helpful……掌握了基本的构词法,学生面对大量的新词汇时也不会手足无措。词缀教学法完全是“授之以渔”的方法。教师教学生学会自学,而不仅仅只是“授之以鱼”。

(4)联想法。联想就是有一个词想起另一个词,由当前所学知识想到旧知识。

(5)读音规则法。我们知道英语单词是拼音文字,它的拼写和读音很多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拼写形式。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

(6)比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近义词,根据中文意思完全看不出他们的区别。那么在这时,教师应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区别这些单词。如:在教bring、 take、 fetch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语境。对同义词,近义词或行近词进行比较辨析,选择运用是学习词汇的难点,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比如be in, put on, wear, dress .

(7)巧记法。在英语词汇中,有许多词的构成,变形非常繁杂,难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明一些简洁,易记的顺口溜。例:巧记家庭成员 爹father 娘mother 哥哥弟弟brother 姐姐妹妹sister.

(8)滚动记忆法。经常听学生反映英语单词是记了忘忘了记太难了,有些学生几乎都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单词的重现率,并让学生对遗忘规律有所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12篇

    联想是与表象的相似因素有关,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前者是创造性想象,后者是再造性想象。联 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元素,形象思维本质上就是表象的运动 变化和改造。表象的运动变化和改造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分解、组合。它是表象活动的开始,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教学义务教材第一册拼组图 形,让学生从所给的图形中,剪出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再把这些基本图形拼成教材上的蝴 蝶、帆船、汽车、小人图。这里“剪”是表象的分解,“拼”是表象的组合。我们可借助分解与组合的方法, 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而表象的丰富性,分解、组合的多样性,正是形象思维丰富和灵活的基础。

    第二个层次:类比、联想。它是形象思维展开的形式,和表象的分解组合紧密相联。自然界的事物在其形 态结构、运动方式诸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而类比就是运用事物的相似性比较其异同,抓住事物的特征 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类比的发展。如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通过联想发现长方形和正方 形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联想时,学生在头脑中要找出上述几种图形的联 系与区别,这实质上就是先利用表象进行分解,然后再利用表象的组合,把分解出来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找出 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

    联想一般可分为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三种。类似联想是因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性质类似,由一事 物而想起另一事物。接近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空间上或时间上与之相接近的事物。对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 知或回忆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

    第三个层次:想象。它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想象综合了分解、组合、类比、联想 等思维方法,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联想能力的培养

    联想是发散式的思维,运用联想可以增强记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供解决问 题的线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1.引发类似联想,促进知识的迁移。旧知往往是学习新知的原型和基础,我们可以抓住契机引发类似联 想,促进知识的迁移。如教学现行教材六年制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图形的直观感知,得出:3/4 =6/8=9/12,再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学生逐步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但往往把“0除外” 丢了。这时可以及时启发学生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原型中展开联想,发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 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补上“0除外”,否则这一性质不能成立,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 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诱导接近联想,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八册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平行 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让学生 自己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总结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3.培养对比联想,训练逆向思维。有些教材内容本身具有可逆性质,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相互 关系等。教学时分析知识的可逆结构,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进行对比联想打基础。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当学生掌握了(5+3)×4=5×4+3×4时,不仅让学生练习(5+3)×4 =_×_+_×_;9×(4+6)=_×_+9×_。还可让学生填下面的方框。

    5×4+3×4=(5+3)×;

    5×4+3×4=×(+)或者设计趣味练习:

    ×(+)=_×_+_×_;×+×=(_+_)×_。

    思维的灵活性与可逆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可逆性,再经过训练,思考问题时,不仅能 正向思维,而且会逆向思维。但必须注意,有的知识逆推后,答案不止一个,有的知识不可以逆推,即不存在 可逆性。

    (二)想象能力的培养

    思维过程有了想象的参与,智力才能得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正 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在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认识直线时,先让学生认识线段,形成线 段的概念,建立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表象;然后把线段的两端向相反方向延长,引导学生用 “直”的表象和延长的动态表象,去想象这条直线穿越空间,没有尽头,帮助学生建立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 长的表象,形成直线的概念。

    2.在知识的发展、应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有位教师教学分数意义时,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 义后,要学生在下面的正方形中画出表示分数3/4的阴影部分,并标出它的分数单位,学生画出了如下七种 图形:

    (附图 {图})

    画图过程中学生应用分数、正方形概念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发挥了想象力。

    3.在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 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当学生解题思路受阻 时,我们引导学生用图解法寻求解题途径,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运用再造想象,创造性地探索问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