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21:5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演讲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01-01
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阅读,作为学习最基础的方法,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解也有益处。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改善高中生阅读质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 高中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高中生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内容的调查,总结出了目前高中生在阅读时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阅读的功利性比较明显。高中生语文阅读的主要素材是作文选之类的应试书籍。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这类技术性的书籍属于专业教育范畴,在爱因斯坦看来只能让学生成为机器人,而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阅读的目的不单单停留在技术性的层面上,更应该使人从书本中得到有益身心的教诲。其次,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浓,中学生阅读的书籍主要集中在一些校园小说、时尚杂志或者漫画书上,这些快餐式的读物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大部头的文学作品由于其内容与实际生活贴合不紧密,中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其中的精彩,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快餐读物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悲天悯人和崇高人格的深刻内涵,久而久之甚至对于正常的语言发展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后,中学生阅读的方式有待改进,中学生阅读的习惯是精读少、泛读多,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要逐句感受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匆匆略过留下的记忆很少,浮躁的阅读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 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对策建议
1.建立立体式的阅读模式
对于高中语文来说,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生的阅读面较窄,阅读材料不够全面,所以建立立体化阅读模式的重点在于如何拓宽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的层面,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和过渡。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出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高中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师应该利用高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读好书,多读书”为主题的读写活动,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阅读层次进行规划具体的读书数量和篇目,鼓励学生互相传阅优秀的书籍,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名著、文学读物,培养学生们广泛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的阅读水平。第二,进行专题训练,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阅读扩展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应注意语文阅读解题能力的训练,如开展专题研究修辞手法特色在语文阅读中的运用、组织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训练、解题能力的强化训练等等。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对症下药,在扩展语文阅读层面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
2.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手段
阅读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如影视播放、歌剧话剧、听说书、朗读等等。对于中学生而言,要想集中精力地去读完一本冗长的名著是极其困难的。笔者认为,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前提上,可以将名著中一些经典的片段通过课本剧、话剧以及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表演完成后再请学生进行点评欣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对于原著的阅读兴趣而且在观赏、点评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对于名著内涵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事物思考事情的能力。再者,老师还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开课前5分钟演讲的活动,在每节语文课开课前,让学生进行一段简短的读书心得演讲,并长期坚持下去,让每位学生都有演讲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创办一个读书角,广泛征集图书,形成一个流动的图书馆,学生们在传阅图书的过程中的那种期待和欣喜、收获与感动都是不可多得的意外收获。
3.改进评价考核机制
针对高中生阅读的功利化情况,在教学评价考核中语文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层次和基础进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于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应对其采取适当的表扬措施并鼓励其再接再励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修养;对于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应该以鼓励为主,适当地降低评价的门槛和要求,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主要引导方向,在考核试卷的设计中对于阅读方面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日益加重。语文教育作为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担负起我国中学生素质发展的重任。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一些提高阅读水平的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提高中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兴趣爱好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循序渐进 悬疑教学
一、学生兴趣及其好奇心的培养
1.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及其好奇性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最基础条件。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良好的兴趣及其好奇心,其就很难实现创新及其成就的突破。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对高中生物充满兴趣,才能有利于其学习,兴趣会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创新性。这就需要保证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从而进行学生的生物课及其生物实验好奇心的激发,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兴趣培养。
在当下实验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生物学实验的穿插,这其中可以是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或者是某些生物名家的奋斗过程,从而保证学生的兴趣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到一系列的实验,比如光合作用实验、生长素发现实验、杂交实验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的描述基本原理,注意要绘声绘色的演讲,保证同学们与教师的良好配合。
在教学环节中,为了推动当下生物教学的效益,教师可以定期进行生物学科的最新成果的介绍,从而保证学生兴趣及其好奇心的提升。比如,进行DNA章节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穿插当代基因工程的实践应用,将其发展及其所取得前沿成果进行展示。又如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进行糖尿测定及其相关治疗成果的介绍,从而保证学生的兴趣及其好奇心的激发。
2.在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巧妙设问,从而进行学生兴趣的提升。思维活动的开始起源于问题的提出,学习的创新需要进行质疑,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一些问题的提出,不要着急给出结论,实际情况是,某些没有结论的问题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其好奇心,从而激励他们不断的去钻研、探索。又如在酶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酶的反应性质,让同学们列举自己身边的酶的存在,讨论酶的实验、酶的理论知识。
二、实验过程方法的创新技巧性
1.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验进行了实验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实验器材的应用,进行了实验药品的配置应用,无论是实验的方法还是步骤都是比较协调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不固定于权威的观念,比如,某些实验方法及其步骤虽然可能完美,但是他们并不是唯一的,也可能不是最好的,这就需要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鼓舞,避免仅仅进行高中生物实验,过于注重结果,却不重视过程。
在实验材料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其积极创新性,即使是针对同一个实验,不同的实验小组也可以进行不同实验材料的应用。比如,在叶绿素的分析课堂中,叶绿素的提取可以是多种材料,比如,萝卜叶、菠菜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材料的选用,满足实验教学模式的不同形式需要,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通过对不同实验材料的寻找及其应用,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及其结论。在进行学生的多种实验材料的选取过程中,要进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多种材料的反复应用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在面对不同的实验材料选择时,需要针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及其归纳,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在高中实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科学与现实的距离,因此更好进行课本实验材料的探索,保证学生的良好思维观念的树立,保证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了解到课本实验的具体实验结果后,可以安排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及其应用,保证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无论是针对实验器具还是使用药品,创新素质的培养不外乎如此。
2.在实验方法及其实验步骤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一种新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传统式的教法是让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方法及其步骤,进行具体操作,再得出相关的结论,这里可以看到其毫无创造性,通过对实验方法及其步骤的讲解,更加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方法及其操作步骤的设计,这和照搬宣科的实验差距比较大。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实验程序及其结果的创新性
1.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分析,从而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实验应用过程中,一些教师仅仅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这很可能忽略到实验过程中的某些现象,过度重视结果,就会导致其不能进行分析结果的有效应用,仅仅进行成功实验的肯定,却又不进行实验失败的查缺补漏,就容易导致学生创新力的降低,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实验程序及其现象的分析,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那些复杂系数比较高的实验,都是设计人员长期进行操作的,其经过了很多次的探索。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具体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作用,无论是一个现象,还是一个处理细节,都要将其处理的效果进行展示,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进行事物方法的研究,并且给出改进方案。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到实验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验结果是产生很多的差异,这需要教师积极进行结果出现原因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查找原因,进行相关改进措施的提出。这就对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提出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创新素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生物实验教学的观念,改变过去以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倡导学生注重过程并积极地参与,倡导学生创新,倡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和实践。让学生既学到了生物知识、学会了基本技能,又培养了探究新知识的科学求索精神。
四、结语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这三个步骤不是独立一体的,而是相互协调的,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桂兰,陈双慧,刘瑞,程木华.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
新课标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逐渐认识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高效课堂,是指课堂效率比较高。教师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提高英语课堂质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能够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学科修养。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高效课堂构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空间,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第一,教师过于重视课堂讲解,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缺乏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发散式思维的培养。第二,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注重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普遍偏低,很难达到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第三,教师的教学以应试为目的,不注重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英语教师,都要认识到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上升到新的高度。
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以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习题练习为主体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高中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借助师生互动,提高英语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教育部门和英语教师都要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英语质量和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三、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1.提出具体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情趣,实现对新旧知识点的良好衔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吸收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深度和广度。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 14 Festivals为例,教师以Festival为主题开展教学,根据新课标背景下的三维目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将其分别设定为Talk about festival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Learn about festivals and custom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Learn and 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eriod.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发散思维进行信息的掌握和催化,帮助学生进行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2.优化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课前准备
高中英语知识很丰富,词汇量也比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单词预习,并在课文中对难句和长句进行标注,课堂上着重对其进行解析,既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为学生后期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在英语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对世界各国的风光图片、英文歌曲和英语原声电影片段进行适当展示,将其导入英语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来,切实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
(3)优化教材内容
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将英语教材进行适当地删减和整合,抽取一些合作学习话题材料、任务型阅读训练材料和系统化阅读补充材料,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游戏、演讲、辩论等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有效缓解高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设置英语教学情境。以人教版高一Unit 18 New Zealand为例,学生对新西兰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对教材布局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先了解有关新西兰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和效率。
3.注重学生个性开发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英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次划分,着重对学生容易混淆、遗漏及犯错的地方进行讲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英语转化为主动学习英语,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大量的英语内容和知识。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部门和教师要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改变传统以课堂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对课堂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以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英语效果,保障高中英语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存铸.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100.
2.师慧.探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任务型阅读课[J].科技信息,2011(10):306-307.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9-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日渐提高,尤其在英语学习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策略,最终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仍放在写作和阅读模块。教师对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且教学经验不足,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口语教学定位不准确。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英语发音和单词记忆作为重点,缺乏合理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学生不能规范且流利地使用英语。②书面英语占据主导地位。高中阶段,教师迫于升学压力,对口语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导致许多英语口语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过程中仍以书面英语为主,传授学生英语理论知识,而忽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锻炼。③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知识,并且以校园生活为主,导致教学内容有点枯燥,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最终影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有效措施
1.引导学生大胆地说英语,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英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说。说更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从而达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读英语、说英语。一般来讲,中学生刚开始在说英语、读英语的过程中难免出错,这时需要教师多鼓励他们不要因为自己说错、读错而羞于开口甚至不敢开口,因为只有多说、多读,错误才会越来越少。
2.通过听力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在语言学习中听力起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口语的基础。教师通过设置听力任务,真实再现对话场景,使学生更加容易领悟和掌握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并且通过听力练习,学生能够自觉发现自身语音语调存在的问题,从而积极弥补自身不足。例如在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单元的学习中,教师以此为内容设置听力训练任务,在学生进行听力前先设定检测题:① Was it dif?鄄ficult for a woman to get medical training at that time? ②What made her scucceed?接下来,教师播放听力录音,要求学生听三遍,第一遍略,根据提出的问题,捕捉相关信息;第二遍细听,把握材料中的要点;第三遍进行疑难句子分析,明确“Lin Qiaozhi”如何度过她的每一天。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谈了解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掌握情况。
3.通过写作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阶段,学生要想打下扎实的口语基础,不能单纯依靠口语练习,必须配以相应的写作练习,以此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进而促进口语技巧的提高。例如在Friendship这一单元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以“friend?鄄ship”为话题进行写作,在写作前教师为学生展示相关句型,比如“We have been best friends since...”“I was deter?鄄mined to...”等,并要求学生明确这些句型的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区别。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就主题内容,联想自己的一位好朋友进行主题讨论,并通过口语表述他们的相识、他们之间的共同爱好及交往过程中是否出现矛盾等内容,这一过程不仅为写作提供思路,还能给学生提供口语锻炼的机会。
4.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高中口语交际,教学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然而,因为高考不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专门的考核,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尽管近几年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者并重,但是不健全的应试教育体制禁锢了人们的观念,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教育决策者、设计者的一厢情愿,无怪乎有人感慨:“正像我国的饮食文化忽视了营养学一样,学校教育也忽视了口语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欠缺。”
要想提升高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美化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口语水平。近年来,国外的一些教育家甚至提出:“要使每一堂课成为言语训练课。”我国一些优秀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这一点。斯霞老师曾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要使学生学会普通话,说话口齿清楚,咬字正确,声音响亮,语言完整高中口语交际,简短扼要,用词确切,那么,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这些。”于漪老师也说:“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自己的口头语言生动、活泼、优美,就能给学生以熏陶,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给学生示范性和影响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白流畅。
语文教师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纯洁流畅,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语文教师要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知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不使用生僻词和有歧义的句子,在组织语言时尽量用最简单明了的句子,让学生一听了然,心情舒畅。
2.优美生动。
语文教师语言不能太随意,不能像白开水一样无味,要在经过提炼之后,变得优美生动,要让学生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并乐在其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优美生动,就要多看书,吸取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丰富自己的词汇。语文教师只有积累了充裕的词语,才能使语言富于变化,异彩纷呈。学生不会喜欢语言贫乏的教师,更何况是一个语文教师呢?
3.轻松幽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轻松幽默。幽默的语言不能格调低下,滑稽无聊,应该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在带给学生愉快情绪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妙。
幽默的语言要富有启迪。语文教师的语言要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思考、再思考,在思考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不能话一落音,就随风飘散,不留任何痕迹。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鲁迅在《读书杂谈》 里说: “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只精不泛则太陋, 只泛不精则太浅。”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高中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选好书,读好书。
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可对学生推荐以下书刊:(1)书籍类:①纯文学类:如中外文学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集、当代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等。②人文社科类:如文艺鉴赏学、美学、心理学等普及性读物。③人物传记。(2)报刊类:如《散文》、《美文》、《杂文选刊》、《杂文报》、《中学生阅读》、《随笔》、《博览群书》、《中国青年报》、《报刊文摘》等等。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滋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思想变得深刻,语言能力会不知不觉地提高。
三、引导学生演讲。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这里,强调要“学会演讲”,我们可以把学会演讲定为高中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目标核心期刊。
要让学生学会演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
1.学习演讲范例。
可让学生观摩演讲录像,朗读名人的演讲词,以提高他们对演讲的认识,这是学习演讲的前提。我国许多著名的革命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演说家,他们的演说曾经吸引和教育了亿万人民群众。我们可以找出他们的演说稿加以分析和揣摩,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苏教版教材中也有很多精彩演讲,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可让学生在掌握了有关演讲的一些知识后,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悟出口语交际艺术的真谛。
2.学写演讲词。
演讲词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尾。开头部分,要根据听众的情绪、场合的特点,设计开场白,要在演讲之初就抓住听众。主体部分是演讲稿的核心,这一部分要具体到讲那些问题,分几个层次讲。结尾部分,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有总结性结尾、号召性结尾等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如何设计“”部分多花些工夫。
Ⅰ. 走出低谷的顿悟
可以是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讲出自己认识的“曲线”美。一位学生演讲“寻找心中的孤独”,开始对孤独的认识是:“孤独是忧愁的伴侣。”自己在忧愁中徘徊,后来在生活中寻觅、感悟:“孤独是思想的狂欢,是心灵的独舞。”“孤独是一杯刚刚冲饮好的咖啡,需要小口小口地慢慢啜饮,甜蜜中包含着淡淡的苦涩,苦涩之中又蕴藏着悠远的馨香,那种滋味足可以铭记一生。”把自己的独特感悟告诉大家,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Ⅱ.透过表象的析理。
可以是透过表象的析理。在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会上,一位同学先说了环保对人类的重要高中口语交际,接着讲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当他讲明了不注意环保的危害后,发出这样的呼喊:“朋友们,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天人合一’;我们应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吞噬绿色就是吞噬人类自己;我们应该叫响这样一个口号:绿色就是生产力!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卫家园,保卫地球,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还有那象征和平与生命的绿色。”
3.练习演讲。
写好演讲稿,不一定就能讲好,对于高中生来说,还必须反复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练习演讲时先要把演讲稿熟记于心,然后抛弃演讲稿自由地讲说。根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设计表达方式,确定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还要对态势语进行设计,确定一些必要的动作、手势等。
演讲时应注意的事项:
1.养成良好的台风:a、整洁的仪表。b、微笑的面容。c、谦和的态度。d、端正的姿势。e、悦耳的声音。
2.演讲“卡壳”了,怎么办?a、不可停顿太久。b、不可重复。c、不要放弃。
当然,提高高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全方位的锻炼。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就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总之,高中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如火如荼的展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天职。
参考文献:
[3]李海霞.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 2006
[4]于漪.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4期
[5]朱瑛.对语文课改走势的理性把握[J]. 辽宁教育,2006年9期
(一)设计时事板报
首先,教师应该对高中生进行组织和分配,利用班级黑板进行时事政治板报设计。设计的主要年内容包括近期国内外大型事件,例如: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的举行、朝核问题、MH370失联问题等等。通过这一方法和手段能有效让学生把握所学的时事政治内容,并较好的就教材展开系统全面的分析。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时事政治竞赛和演讲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时事政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导入时事新闻加深学习印象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可知,课堂中对时事政治的引入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在主题教育中提高感情基础,这也在时效性上给予政治课充分的肯定。在针对时事政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首要做到的是导入国内、国际大型事件,继而引入课堂内容,比如: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问题,使同学们利用政治、经济以及哲学等眼光和思路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社会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材滞后、枯燥的缺点。
(三)作业与练习中引用时政材料
政治课堂作业或练习能够有效辅助学生巩固知识,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教中深入练习,合理带领学生在政治理论的基本前提下,进行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并充分挖掘政治内涵。由此,不但能巩固政治的基础性知识理论,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准确把握时代规律和特征。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更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高中生政治知识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实现极佳的教学氛围和效果,一般而言,现今的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以及好感,可以把新颖、新鲜的事物引入课堂,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够让学生会作出自己的分析,还能使学生相互间实现评论,进而准确、全面、系统的进行讨论和分析,实现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这也对学会生的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最为有力。
(二)有助于转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
一般而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对有效转变传统政治教学课堂模式,实现全新的政治教学极佳效果。新课改下的高中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传递的主要对象,而已经演变为课堂教学的新主体,由此以来,就要教师在公平、平等、开放的政治教学环境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兴趣并予以激发,系统合理的引导学生体验和观察社会生活,从而不断提高中生在面对各项问题中的判断能力,积极把改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引向深入。
(三)有助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合理的引入时事政治能完善教材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利用教材内容和方法解决对时事政治的基本问题,并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抽象化,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第二,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实际教学课堂中,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作出思考和判断,能延伸课堂、丰富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爱国情怀。第三,时事政治的引入和运用,能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事件进行关注,有效防止学脱离时代轨道。
三、结语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材料包括了客观素材和主观思想。高中生的作文素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生活实践,是第一手资料,从高中生单一的生活来看,这种材料相对少一些;另一方面来自各种媒介,是二手资料。面对一手资料,一般人通常会熟视无睹,或者从个人观点出发,随意发表看法,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的是如何发生联想,触动情怀,善于从健康、独特的角度挖掘材料深度,避免视而不见地放过素材;在二手素材里通常含有很多主观的意见、态度,这些思想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时教师则要教会学生透过作者观点看到事实本身,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并且在各种观点中,有理有据地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一手材料,还是二手材料都是极具价值的,只是这些材料成为“有用之材”,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其积累起来,才能进入作文创作,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一直以来,不少老师要求学生写日记,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写,而且即使喜欢写日记的同学,一般写的内容也都是比较私密的,思想观点带有比较多的个人情绪,不写的肯定比不上写的,写的如果不加以引导,也有可能变得“三观不正”。于是笔者展开了动员,对学生讲述了写日记的原因,不喜欢写文章的那些学生立刻提出记一件事,即使是一行也算日记,笔者同意了,只要求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因为在课堂上,有时要求举例,同学们经常记得有那么一件事是相关的,但是,要说清楚发生在哪,什么时候发生的,以及详细准确的过程时,大家就有点糊涂了,这样的例子聊胜于无。而喜欢写日记的同学提出自己写的内容不想给别人看,笔者也立刻同意不看,只要给组长看日期就行了,因为就算这些同学的日记是抄来的,那也是在积累材料,只要作文时有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完成了作文的第一步,何况我相信他们。
除了写日记以外,笔者常会把时下的热门事件贯穿到课堂上讲述,如日本地震、郭美美事件、河北越狱、李阳家暴、李双江之子打人、地沟油暗流等,每讲到一件事,就会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写到黑板上,以示强调,久而久之,大家说一件事或写一件事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六要素带上。此外,班上还有同学自己办的手抄杂志定期出版,主要内容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文章,可以是记叙的,也可以是议论的,内容繁多,类似于“文摘”。其他诸如作文比赛、话题辩论等方式,不定期举行。笔者教两个班的时候,就举办班际“所见所闻所感”征文比赛,把参赛作品挂出来给两个班的全体同学评审,大家可以在文章后面实名跟帖,表达看法;举办班际辩论会,让班长抽签决定正反方,收集材料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们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进行思辨的过程。
二、提高自己的构思能力
有了素材之后,如何或准确、或形象、或通俗、或犀利地按照不同的文章要求组织和表达出来,这是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一些高中生自发地进行写作时,通常喜欢选择类似于随笔、札记之类的方式写,让学生们觉得有很多话可说,他们还会自赞文章浑然天成。但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时会水平不稳,有时会立意偏颇,感情偏激,或者表达混乱。此时笔者绝不会否定他们,只会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要选好材,二要表达好。
在选材时,要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尊重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经历要告诉学生,他们的所有经历和思想辩证地说都是精彩的,都应该写入文章。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的表达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其中“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己的看法”本身就是一次作文内容的海选,需要从自己感知的所有内容中,挑出能对自己产生影响的那一部分,这就是学生储存下来的、记忆比较长久的材料,真正进行作文时,又要从这些材料中再次按照作文要求进行筛选。对这么多的材料,可以像做多项选择题一样,选出相关的内容,然后按照与题目关系的紧密程度依次排列,挑出名列前五的材料,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等建构文章。这样建构出来的文章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但由于非常理性,有可能会缺乏浓烈的感情,所以,要鼓励学生顺应自己的感情,即兴创作,但一定要在写完之后,按照作文的评改要求重新审视文章,决定是否更改、怎样更改。
在表达时,要尊重他们以各种状态呈现出来的方式,比如,网络语言、方言、火星文等,这些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表达,但是要让他们明白,这样的表达有极大的局限性,会错过一群看不懂或不喜欢看的读者。《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它雅俗共赏,老幼皆宜,吸引了最大范围内的读者。明白了道理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所转变,有特别不舍得放弃的学生,或者会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或者会针对不同的文章,分成两种方式进行写作:一方面写作文、写演讲稿等面向公众的文章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写日记、写心情就会极尽所能,使用只有自己才懂的文字、词汇表达。这些学生都是最能变通,也最有写作潜力的人。
学生在学习表达的时候,开始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要鼓励他们模仿,但是,对于模仿的对象,应建议他们看的是高于自己水平的作品,而不应看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选”、“高考满分作文”等,因为一个人的欣赏水平是要高于自己的实践水平的,当他成天看的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作品时,他写出来的文章很可能就平于或略低于自己所欣赏的文章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 人文关怀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数,更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造健康的社会个体。但我们平时的班级管理教育只体现了“管”,“理”的份量却远远不够。做人的道理、事物的情理远远没有深入学生心中,化为自觉行为。如果给这样的教育看看病,拿拿脉,我们会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平时教育过分机械化,过分强调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人”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学生更需要的人文关怀。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人文关怀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基本含义
“班级管理”是指通过班级的一系列制度、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情绪、心理、意志都需要有效引导的特殊时期。因此高中阶段班级管理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人文”的内涵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人文关怀能有效的增进一个人长久、健康的发展。因为是“人文”的,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能够很好地辅助科学知识教育的不足。
二、在班级活动中利用人文关怀进行班级管理
1.运用“交流与合作”形式的班级活动
现在的高中生应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交流与合作,是当今高中生明显的一个弱点。有效交流能力及合作能力的缺乏,对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发展都有危害。为此,开展“合作交流型”班级活动,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学期,我校开展了“反思版黑板报”的评比活动。每两周一评比。经班委讨论,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思路:发动同学,加强交流与合作。首先请每位同学设计教室黑板报的方案,广泛征集意见。经过民主讨论协商、统一方案后,将各项具体布置任务进行“招标” ,择优选择方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轮流办报。每个小组只确定了办理黑板报的时间和主题。其它的如材料、版式、内容全部由小组成员内部决定,然后分头开始行动。根据评选的等级对同学进行奖励。整个活动,同学的交流能力原来越好,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也大大提高。这些都与重视每一个学生主体地位的人文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2.运用“展现自我”形式的班级活动
现在社会使得高中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很强。每个人都希望展示自己,都希望得到社会、同学、家人的肯定。如果能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展示自我中锻炼能力,提高认识,丰富情感,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班级活动也可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2009年10月1日前夕,我们班举办了庆祝祖国60周年生日的主题班会。这次班会我们选择在操场进行,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围绕“祖国生日”这个主题各画一幅画。下课后我们将学生的作品拍成照片,贴在了教室的四墙上。学生每天看到自己的作品都感到特别自豪。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的爱国心、自信心空前高涨。可以说,这样的班级活动将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教育方式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3.运用“与生活接轨”形式的班级活动
高中生不仅仅生活在学校里,教室里,课本里。他们更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他们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人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假如学校不适当的引导,高中生就会感到自己了解社会的愿望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他们就会从各种别的渠道去获得这些信息。现在很多学生沉溺于网吧、荒废学业的现象就证明了这一点。
源于此,我们班级广泛开展了“与生活接轨型”的班级活动。注意挖掘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文价值,用身边的事例与学生分享,使高中生在事实面前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感悟。从而拓宽视野,勇于前进。同时我们会不定期的开展各式各样的生活情境模拟课堂,使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各种常识知识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生活主体,也受到重视。
三、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人文关怀理念的实例
事实往往最具有说服力。让我们来看看同样的事情在不采用人文关怀理念进行管理和采用此理念进行管理会有什么不同。
事例:新生入校军训期间,两班同时发生了财物被盗事件。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抱怨、责问、叹息、猜疑。两班的班主任都马上联系学校保安处及宿舍楼管理中心进行检查,并安排同学统计被盗物品的名称、价值。各班乱的不可开交,不满情绪弥漫整个操场。
管理:一个班的班主任和学生一样恼怒不安,并对校方管理不力的谴责溢于言表。另一班的班主任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样的事发生了,每个人心里都不舒服,但我们必须面对它。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一课,学会处理这件事,我们也就学会了生活。被盗的同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先告诉我,或告诉你最近的同学。学校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这件事情,并且加强了对宿舍物品财物的安保工作。这件事情学校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静下来,继续进行军事训练。下午,第一班的军训没有继续进行,大家不满的情绪延至晚休。第二班的同学却很快平静下来,恢复了正常的军事训练,并且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团结意识。
结果:最后,这个被盗案没有侦破,第一班同学们心里始终有一个结。每当学校发生问题时都会怨声载道。第二班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了一次班会。让学生进行踊跃发言,讨论作为学生,应怎样加强安全意识?贵重物品,适合带进学校吗?同学发生了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大家畅所欲言,心情愈来愈舒畅,收获也愈来愈多。后来,班委还组织了一次财物安全知识小演讲,很多同学把自己的安全小窍门讲出和大家共享,展现了自己独特的管理钱财物品的能力。
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位班主任充分采用了“与生活接轨”、“交流与合作”及“展现自我”的人文关怀管理模式,将一件坏成了真正对同学成长有益的事。应该说,班主任的这种教育机制如果没有人文思想是很难做到的。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文关怀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它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能源”,是激发学习语文的先决条件。以下是几点策略尝试:
1.课前经典阅读
在一个经典被冷落的特殊时期,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给学生补充一点“经典文化之钙”。为了使学生“学有兴趣”“背有情趣”,笔者选择古诗词作为突破口。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诗或词,每天课前十分钟演讲。要求学生按学号依次轮流,提前一周到笔者面前先试讲后修改再演讲。
2.轻松愉快阅读
笔者认为阅读课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增见识,长才干。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
3.欣赏品评阅读
在已经完成了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笔者利用课外阅读课,借助于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给学生放映电影如《边城》等有助于学生品评作品的有利资源。通过读、赏、品、评的过程,学生不仅加深对作品描绘的景色和人物的印象,而且将作品向纵深处挖掘。
二、开展活动
为了保持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丰富实践体会,笔者主张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后的活动”,实现文本阅读与实践的和谐链接。
三、挑选读物
第一,选好书。书有优劣好坏之分,不加选择地阅读,难免被坏书引入歧途。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其实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多少严肃的、深邃的、全方位的思考,而只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我以教育部推荐阅读的高中20 部名著作为材料。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地推荐适合他们的一些篇目。浅显易懂的放在前面读,高深难懂的放在后面读。
第二,选有用的书。书海浩瀚,书册无穷,名著如山,新作迭出,而人生有涯,高中生更是精力有限。这就要在确定学习方向以后,拿出主要的精力阅读与自己学习的目标有关的书籍。
四、制定计划
青少年时期正是富于幻想和形成理想的重要时期,也是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如果每个学生找到了一本他最喜爱的一本好书,并如醉如痴地去读,那么这本书将在他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以至影响他的人生态度。
五、创造条件
为了高中生能有条件地进行课外阅读,希望学校办好图书馆和阅览室。除此之外,笔者督促班级成立阅报栏,并由专门小组成员负责张贴宣传。在课时允许的范围内,每周开设一堂形式多样化的“课外阅读课”。课上同学们可以互相借阅自带的文学作品书籍,也可以进行趣味性的阅读和欣赏活动。当然,每周四十五分钟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是希望我们的“用心”,能够唤起学生的一点点“动心”,积极主动地自己去读。
解答高考古典诗歌之我见贵州平塘民族中学袁永秀
在高考的答题中,掌握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技巧,做到有的放矢、快速答题,我想是可以寻找到一些捷径的。它可以让学生对答题的恐惧得到消除。在此,以高考中的古典诗歌鉴赏为例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根据《高中语文的考试说明》规定,古诗鉴赏通常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情感。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考前有目的去积累,全面的把握知识点、考点、以及必备的答案术语,就能在答题时具备模化式的快速的答题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有意识的收集。诗人们都脱离不了自然界、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来进行抒情言志,通过对诗歌的大量阅读有目的的进行积累。比如:梅兰竹菊,它们是高洁的象征,月亮代表思念,梧桐代表凄凉,边关、楼兰代表边疆。鸿鹄代表志向,鸿雁代表情书,杨柳代表依依不舍……这样便于对诗歌形象的把握。然后对这些形象用一些术语进行概括。
第二,积累诗歌的语言。不同诗人就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因而各自在思想的倾向性有所不同。了解大量的诗人,区分他们的思想类别,就容易把握诗歌的主旨,便于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评价;同时要有意识的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比如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李白的诗风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则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
第三,梳理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在表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复结各种表达技巧的答题术语,例如:渲染、铺垫、铺陈、烘托,衬托,对比,照应,自描,工笔,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夸张,比喻,拟人,借代,反复,对偶,互文,象征,寄寓,寄托等,这些术语是考题答案的关键词和得分点。有了这些积累。面对诗歌鉴赏这道题就会感觉轻松多了。
但是,掌握答题的技巧要想得心应手进行答题,还需要读懂作品的思想内容。为此,面对如何在考场中快速读懂古典诗歌谈几点简单的看法:
第一,看题目就可以了解作者创作此诗的缘由和创作的目的,这样就容易读懂作者的心意,他所写作的对象、场景,直接表现出来的情感。
第二,看作者,在高考中诗歌的选取上有一定的规律,即“名家非名篇”“名篇非名家”,有意识的把握诗歌的考查难度降低,这样的考查是适合高中生对诗歌的接触程度和学识水平的,看到作者是名家,学生应该学习的过程中听过,学过的,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了解作者创作题材的方向,所要表现的主题,还有诗歌的风格特点,语言特点。
第三,看诗歌的意象。诗人往往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意象是由物象转变过来的(在诗词中大多是事物的名词)。它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这些物象来进行抒情,理解意象就理解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往往特定的意象就会塑造特定的形象,通过写物来喻人来象征,以此充分的把诗人的情感流露出来。
1问题的提出
生物学科的学习与文科尤其是语文英语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生物教材、教辅资料、最新生物学研究成果、试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各类考试试题的源头,是生物学习的最佳阅读素材。学生如果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无从入手。近年来高考生物科的理解应用型题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必须通过阅读理解后获取解题信息,然后才能完成,阅读能力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高考成绩。因此,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成为许多高中生物教师的共识。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些学生上课听听都懂,课后却一“做”就错,老师讲评时一“点”又通了。究其原因,生物教学内容知识点多,课堂时间紧,教师讲得多,用“题海”练习代替教材阅读,学生忙于被动听课、接受知识,对知识一知半解,学生普遍不会阅读生物教材、教辅资料、最新生物学研究成果、试题,学生自主读题能力弱,找不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没有把教材及相关内容读熟读透。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理解能力成为必然。
2高中生生物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1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及教育观念严重影响学生生物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转变观念,加强自身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合理计划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设计。
2.2为学生创设和谐的阅读情境,控制学生的阅读进程:教师应把握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和谐的阅读情境,创造适合阅读的环境氛围及条件,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教学,使生物课堂生动化、生活化,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教材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去探寻答案。同时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时间太长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则会流于形式。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史及科学家的故事,如由邓肯与萧伯纳的故事引出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求知欲,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学科的合作对科学发展、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3强化学生阅读方式的训练,帮助引导学生构建最优化阅读策略:生物阅读按阅读心理机制分为主动式阅读与被动式阅读,其中主动式阅读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归纳综合、概括、猜想、预测、直觉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质疑、探究意识与精神。因此,阅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采用主动式阅读方法,以构建适合自己的最优化阅读策略,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生物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生物素养。
2.4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进而弄清知识脉络,这样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5循序渐进,应用小步子原则
2.5.1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式阅读的习惯:教师在学生的生物阅读中应循序渐进,训练开始阶段,可以允许学生采用被动式方法进行阅读,给学生以适应的过程。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通过阅读教材,领会各章节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知识点中的重难点,以培养学生利用关键信息进行估计及判断与推测的能力,进一步养成主动式阅读的习惯。阅读教材时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勤于动笔,对有趣的生物学过程、优美的文句、新奇的知识可以画图摘录或缩写,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读活书”、“活读书”、“书读活”。
2.5.2合理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以提高阅读材料的利用率,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具体可先文本、图片,再到实验;演示实验到自主探究实验等。
2.6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生理与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低年级或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讲读结合的方式,设置较为详细的导读提纲,以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可适当精简导读提纲或引导他们自己编写提纲,减少讲读。
2.7组织形式多样的生物阅读活动,以调动所有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生物阅读需要把握原理、明辨是非,需要经常交流读后之所思、所疑、所得与所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除了课堂正常的口头交流外,还可通过生物作业、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生物日记、每周一题、妙题巧解、生活中的生物、趣味生物、生物史话、生物长廊、生物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交流阅读体会与阅读心得,以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调动所有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
如学习基因工程的运用,可结合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基因可通过花粉传播导致基因逃逸,科学家为避免基因污染将目的基因转移到三倍体鱼中,为什么?引导学生参照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探讨,提升学生生物阅读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
2.8教材阅读穿插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论性的知识,更要关注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根据教材中知识目标的不同,选择详读或略读,合理分配阅读时间。了解性的知识可略读,简单直观易懂的知识以自学阅读为主,对理解掌握运用层次的内容则应品读并找出关键词,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章节则先师生共同探讨后再请学生阅读教材。最好边读边画示意图或适当做好笔记,如减数分裂前期I,一个着丝粒上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一个四分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出现交叉互换等概念很抽象,是重点又是学生的易错点,借助图表一目了然。引导学生文字与图表结合进行阅读,可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2.9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加强学生阅读过程与程序的监控管理:教师应加强学生阅读过程与程序的监控管理,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些课堂行为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如可以提问、微笑、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方法以及一些简单适当的鼓励性用语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行为、阅读方法与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效果进行实事求是、中肯的能让学生接受的评价,及时反馈,使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具有针对性,以促进学生良好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形成。
3结束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阅读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学中,教师应遵循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生物阅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将学生生物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福,林顺.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
一、高考满分作文典例
2012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我爱这时代》恰到好处地引用了“中国达人秀”人物“菜花甜妈”蔡洪平的材料:
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少年已经在华大基因中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菜花甜妈”作为2011年“中国达人秀”年度风云人物,她的事迹在当时可谓广为人知。一个卖菜的大妈改编帕瓦罗蒂的名曲《今夜无人入睡》,将其演绎成卖菜大妈版的《送你葱》,实现自己从固守菜场小天地到荣登音乐大舞台的甜美梦想,有力证明了“当下美好”、“机遇无穷”的观点。考生平时搜集的综艺节目素材在高考中就派上了用场。
二、日常作文训练实效
既然学生喜欢看综艺节目,熟知综艺节目的内容情节,那么,学生在日常作文写作训练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开发利用这些素材。开发好了这些资源,学生在写作中就会如鱼得水。
笔者在日常作文教学实践中,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综艺节目材料。贫家子弟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上的演讲《寒门贵子》感动了评委,也感动了很多正在挥洒青春的汗水不懈奋斗的出身平凡的年轻人。我们班的学生都看过这段演讲视频,一次考试中,就有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刘媛媛的材料。学生在《化“险”为“夷”》中这样写道: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向着目标奋进,无畏的傲视脚下的破砖碎瓦,笑对路上的刺骨寒风和千丈寒冰。……开始不被看好却成了“超级演说家”总冠军的“寒门贵子”刘媛媛,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走过水复山重的曲径之后,终会迎来柳岸花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刘媛媛的演讲催人上进,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据统计,全班使用了这个素材的作文平均得分比没有使用的高了3.5分,可见综艺节目素材在作文中的分量很大。后来,学生还从其他方面立意,同样写出精彩的文章。比如:寒门也可出贵子;拼搏改变人生;握住命运的手;相信自己;给寒门一个舞台等。
三、资源开发的途径
既然综艺节目中的人、事、物可以广泛运用,我们就该巧妙地开发这些资源。总的来说,开发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首先是直接引用人物事例。综艺节目丰富多彩,人物事例数不胜数,幽默睿智的主持人,自然朴实的嘉宾,感人肺腑的故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作文中,可以直接引用人物故事作为文章的论据。一位学生在习作《摆渡自己》中写道:
古今成大事者,皆能挣脱于自己的苦海的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乏这些铁骨铮铮的好汉,双臂断折的刘伟化双脚为双桨,穿梭于苦海之中,避免了被风浪吞没的命运。但是,也有些人经不起生活中的小波浪,毫无疑问,他们最终只能奔赴死海。
“中国达人秀”刘伟的事迹是学生常用的材料,刘伟的名言:“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更是被学生无数次写进作文。此外,像博学的汪涵,憨厚的毕福剑,势利的马诺等都被学生写入作文,或褒或贬,皆成文章。
其次是评价节目内容。综艺节目各有千秋,风格各异,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节目内容进行评价,就大大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思辨性,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深刻”、“丰富”的要求。学生习作《坚守文字,铭记历史》写道: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英雄”等节目的热播推动了近期的“汉语热”,很多人都竞相将自己的结果摆上网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处在华夏传统的新时代,且不说那些严重的提笔忘字和书写潦草的情况,单单是那些评论者说出“书写无用”的话就足以使国人寒心。民族文化的复兴定要依靠文字,我们这些“八九点钟的太阳”有责任担负着文字传承的时代任务。
这个文段评价了“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英雄”的节目内容,批判了“提笔忘字和书写潦草”的现象和“书写无用”的谬论。这种评论有着鲜明的导向,可以看出作者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区分善恶的水平,这样的论述视角无疑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是挖掘节目的社会价值。每个综艺节目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节目存在的社会价值就是节目的灵魂。挖掘节目的社会价值可以增加文章的时代感,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位学生在习作《坚守文字,传承使命》中写道:
坚守文字,可增强我们对历史传统传承的使命感。正当“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充斥我们眼球,稳居高收视率宝座时,“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横空“入视”,它迅速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并且收视率赶超其他娱乐节目。“汉字听写”注重对汉字的书写,坚守文字,从而唤醒了人们被现代技术弄得麻木的内心,以引起人们对文字的兴趣,对历史传统的追思及传承。
文段挖掘了“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节目社会价值,有力证明了“坚守文字,可增强我们对历史、传统传承的使命感”的分论点。文段说理透彻,时代感强,拓展了读者的思考空间,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综艺节目植根于生活,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作文这片“半亩方塘”提供“活水”。总之,在综艺节目中开发高中作文资源,可以解决学生作文议论空洞,言之无物的难题,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注: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作文资源开发与高效作文能力培养”[课题批准号2012YQJK29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课改 教学
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是中国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而科学素质又是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素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除科学知识外,还要强调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互渗透和整合等。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自然,中学生要想成为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社会里一名合格的公民,无论他是一名生物学家还是一名普通百姓,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即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下面就谈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科学素质教育: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创新思维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问题的设置和情境的创设.都要紧紧地围绕这个主题。例如在导人新课的时候.就要用生动的语言或者是有意思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同样如此.一个良好的导语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都被激发出来.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因此每节课的开头应该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既要符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所讲内容相关.又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能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直观教具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通过视觉传递的信息远比教师讲述和课本描述的更具体、更印象深刻因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因为实物给学生的新鲜感远远超过挂图.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做最多的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新课改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努力探寻合理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存有限的范围和条什下.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此成立生物兴趣小组也是一个提高素质的很好方式。
课外兴趣小组可以培养一批教学中的助手.这些小助手在课堂巾会帮助老师解决实验操作中甚至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帮助教师准备一些实验材料.预做一些必要的实验.也可以帮老师收集一些相天资料等等课外兴趣小组还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完成一些小的研究课题.课题的研究报告可以参加一些科技大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也可以得到学校领的认可和重视.这些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创设和完善。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生物课教学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生物课堂.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生物资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网络信息带人生物课堂.有选择地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不经常见到的知识性、趣味性一体的视频资料、动画会增加学生的兴趣,用声、色、光、影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还突出授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掌握学习要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有很多.主要表现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知识点的印象: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索研究.增加联想和操作能力:交流讨论.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例如课堂上有很多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是单纯地凭借教师的讲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配以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轻松的氛围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多媒体带给我们的便捷之处和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演讲者身份.在演播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辅助的引导位置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自觉参与程度不高.而在“人机对话”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会很快进入到教师准备好的情境之中.自主探索.踊跃发言.体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教学所引导学生进行的讨论和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只是的理解与辨识.还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是现代科技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条件。
但是教师也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要知道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要合适的选择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对学生学习的辅助.教师在更多的时候还是应该多掌握一些手段和方法.才能让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兴趣。
三、开展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体现STS教学
在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生物学基本概念,切实掌握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新信息题,这是一个从学习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迁移过程,更是一个知识能动飞跃的重要表现。生物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生物学课本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也是强化STS教育的有效途径。生物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开展科技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生物科技活动开展STS教学,这对于显示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多样性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