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12:5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营养与健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饲用酶制剂,维生素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是配制全价配合饲料的核心内容,饲料添加剂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群生产发育繁殖性能。饲料添加剂分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大类。
1、营养性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是根据猪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按照饲养标准补充饲料原料中缺乏或不足的养分,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其添加方式采取的“少什么添什么,少多少添多少”的办法。
1.1氨基酸类添加剂
市售氨基酸有固态、液态两种。一般饲料中常添加氨基酸类添加剂以补充配合饲料中相应氨基酸量的不足,完善氨基酸的平衡。应用较多的有蛋氨酸和赖氨酸这两种必需氨基酸。也有在猪日粮中少量添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的,但成本较高不常用。一般氨基酸在猪日粮中添加量为0.05-0.3%。
1.2维生素添加剂
猪日粮中维生素的添加剂量一般比饲养标准略高。VE和VC能防止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减少PSE肉的产生,能比较持久保持肉质新鲜外观和颜色,改善肉质。添加VE还有助于消除饲料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产生的酸败异味。VE和VC常在应激和疾病的情况下添加,添加量比正常标准加倍量。其他维生素(β-胡萝卜素、核黄素、VA、VD、烟酸、泛酸、胆碱、叶酸等)均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生长发育繁殖。为方便添加维生素添加剂,采用复合配方,配合饲料中添加量为每吨饲料加上200-300克。
1.3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添加剂
猪日粮中,常以添加高钙高磷矿物饲料的形式补充钙、磷。钠和氯常用食盐形式同时补充。微量元素锰、锌、铜、铬、硒、铁的添加剂有无机和有机两种形式,以无机为主。一般情况下,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生物利用率高,但价格昂贵,若将有机和无机微量元素混合添加效果常比单一添加好。实际生产要按标准需要量添加各种微量元素,添加时考虑各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防止某些微量元素过量或有一些不足。
2、非营养性添加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是主要用于预防猪群常见疾病、刺激生长、提高饲料报酬、增进健康的一类添加剂,包括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抗菌增长剂、驱虫剂、饲料品质改善剂等。
2.1微生态制剂
饲用微生态制剂(益生素)能改善猪群机体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有益于猪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发挥,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耐药性。论文格式,维生素添加剂。常用的益生素有乳酸菌类、酵母菌类、芽孢杆菌类、光合细菌类及其复合产品。EM制剂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益生素,是选用对动物生长发育有利的菌群经过特殊培养加工制成的含八十多种细菌的复合活菌制剂,实验对鸡、猪等多种动物均有显著增重效果。在猪群日粮中添加益生素,能加快猪群生长速度,降低仔猪黄白痢和腹泻发生率,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在高温高湿季节有缓解热应激作用。
2.2饲用酶制剂
酶制剂是一类具有特殊高效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主要包括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类。消化酶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主要用于补充猪群消化酶分泌不足;非消化酶猪机体不能分泌,以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为主,能促进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或抗营养因子降解。论文格式,维生素添加剂。除植酸酶外,饲用酶制剂常以复合酶制剂形式应用,效果也较好。复合酶制剂以几种酶制剂为主体,加上其他单一酶制剂和载体混合而成。常以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为主,以纤维素酶、果胶酶、植酸酶为辅。
2.3抗菌促生长剂
抗菌促生长剂包括中草药添加剂和抗生素两类,通过对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起到改善猪群健康状况、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中草药添加剂属纯天然物质,具有与食物同源、同体、同用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生态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常制成组方制剂使用。常用的饲用促进生长抗生素有杆菌肽、土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黄霉素等。抗生素易残留,可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应严格遵循规范限制性使用,育肥期应严格休药。为避免产生耐药性,最好与其他抗菌促生长剂轮流使用。论文格式,维生素添加剂。
2.4驱虫保健剂
驱虫保健剂是防治猪体内外寄生虫,促进猪群生产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饲料添加剂。论文格式,维生素添加剂。应用较多的是驱虫蠕虫类添加剂。论文格式,维生素添加剂。
2.5饲料品质改善剂
饲料品质改善剂可有效改善饲料品质,主要包括防结块剂、黏结剂、调味剂、乳化剂、香料。论文格式,维生素添加剂。防结块剂如硅藻土、高岭土、沸石等,它主要作用是保持饲料疏散,均匀进入搅拌机,保证饲料成分均匀分布。也含有部分矿物质,有补充饲料营养物质作用。黏结剂可增加颗粒饲料的黏聚力,常用黏结剂有膨润土、淀粉等,它们也含有营养成分。甜菜碱、糖分、食盐等作为调味剂使用。此外还有抗氧化剂、防霉剂常作为饲料保存剂用。
2.6其他饲料添加剂
生物活性肽具有无毒副作用和无残留的特点,它可以在体内被分解代谢为氨基酸,也可作为功能活性肽改善动物吸收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水平,提高健康水平和促进生长。卵黄抗体可替代药物添加剂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性能稳定。L-肉碱、甜菜碱、低聚果糖、壳聚糖、半胱胺、糖萜素等,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使用。
饲料添加剂的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所选添加剂的性能,根据饲用目的、价格等因素选用。饲料添加剂所含比例较小,一定要搅拌均匀。一般采取逐级扩大的方法,保证添加剂与饲料原料充分混合、搅匀,均匀度变异系数应控制在5%以内,以免影响添加剂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56-02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是毕业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与提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毕业生就业前一次岗位能力锻炼与体验的机会。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130学时,5学分,占实践教学总量的1/5。由此可见,毕业设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学生多,教师少 扩招使高职院校各专业招生规模大增,学生人数增多,师资力量不足,出现一个教师指导二三十个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现象。规模扩大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般为每周20多学时,而教师精力有限,这是许多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仪器设备和经费投入不足,选题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有多个校区,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训仪器设备往往只集中在一个校区,各校区之间实训设备分配不合理。为了方便学生就业,毕业生迁往离城区较近的校区上课,很难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完成毕业设计所需的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所以选题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加之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所选题目脱离岗位工作过程,致使有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完成时间短 毕业设计一般在最后一学期进行,而即将毕业的学生急于找工作,心情浮躁,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很难完成任务。
创新能力不强,论文写作水平低 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培养操作能力的课程占了半数以上,忽略了文献检索、写作等语言应用方面的课程,致使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获取文献资料,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没看过期刊论文,没查过文献,也不知道对本专业有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学生自己想出有创意的毕业设计课题和方案,往往依赖指导教师布置的题目,照着指导教师的设计思路去完成毕业设计。最终结果是,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创新能力不强,没有真正实现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预期功能。毕业设计试验完成后,如何组织语言把结果用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成了一大难题。有时,往往有创新的设计思路,有很好的试验结果,却不能很好地通过论文表达出来,学生论文写作水平欠缺。
缺乏监管和激励机制 对于毕业设计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制定出一套具体的管理办法。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单靠指导教师监督检查是不够的,学生自觉性方面也需提高,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之间缺乏一套激励机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几点经验
延长毕业设计完成时间 把论文设计教学工作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至毕业之前完成。这样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也可充分利用主校区实训室仪器设备资源,解决校区之间实训设备配备不平衡的矛盾。指导教师方面,在不增加师资的情况下,可把外聘教师利用起来,适当给予报酬,采取自愿的原则,指导一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开设的某一课程,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题目来做。如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教师把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在系统讲授课程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当然,也可根据指导教师的擅长进行选题。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高职院校把顶岗实习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计划来实施。与很多高职院校的做法一样,以往在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单独设置、单独进行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现场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完成。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摸索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是将毕业设计(论文)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进行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的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环节同步进行。三年来,学校组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前往广州酒家、东方宾馆、流花宾馆、广州尚加食品有限公司、珠江饼业、东莞东升酱油厂、广东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和单位顶岗实习,学习糕点生产、酱油生产等质量管控和检测,完成了近200人次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实践。此外,也有学生到自己联系的各地食品营养咨询机构和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实践。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学校规定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要轮流带队实习,实习带队教师住在企业里,或每周至少有2天下企业实践,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指导水平。同时也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实习教师共同评价,分别占60%和40%。
完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 我们更加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学院、系、教研室负责人共同参与其中,定期抽查和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在激励机制方面,把学生各种评优与毕业设计成绩结合起来;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课酬,如由原来的2学时/组计算课酬,增加到3学时/组计算课酬,并把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纳入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对于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这样,提高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补修文献检索和写作类选修课程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出现论文设计不够新颖、写作水平低的问题。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化学和检测类等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开设,而忽略了文献检索和写作类课程。鉴于此,我们指导学生在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同时,补修了文献检索和应用文写作等类似选修课,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实践过程中,既有与高职其他专业毕业设计共同面临的问题,又有其特有的问题,以往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弊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能否以更合理的途径来进行,以便更加体现其特色,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崇炯.高职工科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24-26.
[2]穆学玲,吴凌云.对高职化工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28-29.
[3]徐立志,贾敏.对高职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36-37.
[4]吴红,冷士良,徐冬梅.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的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6):110-111.
[5]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36(11):210-211.
图片提供/刘 帅
荞麦是不含麸质的谷物替代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可提供大量的单宁酸、儿茶素,以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还有可溶与不可溶纤维素。
荞麦所含最重要的两种营养物质是D一手性肌醇和芦丁,荞麦是D一手性肌醇最大的天然来源。D一手性肌醇是一种能够降低血糖水平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芦丁则以其抗炎和抗血小板凝结作用而闻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荞麦可有助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过敏和肥胖症的防治。
荞麦的营养价值
尽管叫养麦.但它既不是麦子,甚至也不是谷物,而是可用作谷物替代物的草本植物的种子。但荞麦的独特营养配置使得它的营养价值甚至比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其他一些谷物还略胜一筹。
荞麦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大量的赖氨酸。正因为如此,养麦是丰富蛋白质的天然来源。与其他一些谷物不同的是,荞麦不合麸质。
荞麦对健康最有利的影响源自于其丰富的植物营养素。荞麦高含量的D-手性肌醇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荞麦中含有的儿茶素和单宁以及丰富的芦丁和槲皮素,这几种营养素以抗自由基和抗炎症而闻名。
荞麦中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有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3)、磷,锌、铁、钙、钾、硒、铜、镁和锰,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铜可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要;镁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还是许多种酶的辅助因子;锰可保持骨骼和皮肤健康。
荞麦可提供纤维摄入.极大地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对于维持血糖水平平衡极为重要。荞麦所含纤维素的含量是藜麦的300%,而藜麦的纤维素含量也大大高于全麦和大米。
荞麦的健康益处
除控制血糖之外,荞麦中的纤维素还能提供许多额外的健康益处,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和排便正常、降低痔疮和大肠憩室症风险、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炎症。有证据表明,荞麦可通过促进肠道毒素的排泄,有助于预防结肠癌、直肠癌。
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荞麦含有的多种营养对心血管健康大有好处,包括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和降低胆固醇水平。能够带来如此多好处的重要原因是,荞麦含有丰富的芦丁。科学家发现,芦丁可防止血液凝块形成,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
哈佛研究人员对4900种化合物进行测试后发现,芦丁是最有效的抗凝血化合物。芦丁还有助于降低血压,荞麦中还有多种有助于降低血压的其他元素,如镁和丰富的纤维素。此外,荞麦中的高纤维含量还可通过减少炎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从而促进心血管健康。
中国的研究人员对国内某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了荞麦(还有燕麦)摄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他们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称,经常大量摄入荞麦的饮食习惯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总胆固醇相关。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荞麦可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芦丁常被推荐用于治疗静脉曲张,以促进血管健康。有人猜测,饮食中缺少芦丁,可能是导致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芦丁还可强化脆弱的毛细血管壁.改善静脉功能不全症状,包括痔疮和视网膜出血等。预防糖尿病
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都表明,经常食用荞麦面可改善糖尿病和肥胖症症状。加拿大科学家对荞麦改善糖尿病症状的能力进行了调查,他们给患有糖尿病的老鼠服用荞麦种子提取物,分别于90分钟和120分钟测量血糖水平。服用安慰剂的一组老鼠血糖水平没有变化,服用荞麦的一组老鼠血糖水平降低了12% N19%。研究认为,荞麦的这种降血糖能力归功于其所含的化合物D-手性肌醇,这种化合物被认为在葡萄糖代谢和细胞信号传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他研究也已表明,D一手性肌醇可能令细胞对胰岛素更敏感,有可能通过模仿胰岛素活动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
养麦中的D-手性肌醇对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也有所帮助。这种因激素失衡导致的疾病在生育年龄女性中很常见,通常与胰岛素抵抗增加相关。研究发现,荞麦中的D-手性肌醇可帮助PCOS患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激素,增加排卵频率。另有一项研究表明,D-手性肌醇还能帮助PCOS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抑制关节炎和其他炎症性疾病
荞麦中丰富的芦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炎和其他炎症相关症状。巨噬细胞是免疫反应过程中炎性介质的主要来源,一项发表在<关节炎研究和治疗》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证明,芦丁能够修改人类巨噬细胞的炎症基因表达。试管实验发现,芦丁可减少源自人体巨噬细胞的炎性介质。动物实验还发现,芦丁可以抑制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另一项研究发现,口服芦丁可以减轻结肠炎等炎性肠道疾病症状。
抑制过敏反应
禾本科植物中的某些谷物含有的麸质蛋白,可引起易感个体消化道不适和腹泻,其中包括脂泻病等较为罕见的疾病,症状包括头痛、腹痛、腹胀、肠胃气胀、抑郁和皮疹等。荞麦完全无麸质蛋白,是谷蛋白不能耐受者的理想替代食物。
荞麦还有抗过敏作用,发表在《国际免疫药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指出,荞麦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荞麦具有抑制组胺释放以及阻断肥大细胞内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能力。
抗癌活性
有证据表明,荞麦有可能帮助抑制癌症的发生。《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荞麦蛋白质提取物可通过减少细胞增殖,为实,验鼠抵抗结肠致癌作用提供保护;研究中还发现,荞麦含的一些化合物可减少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扩散。
荞麦作为健康食品,虽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因其热量较高,应计入日常饮食总热量中。链接一:荞麦的保存与食用
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的荞麦可保鲜几个月,但保存时间过长会导致荞麦酸败变质。
摘要:以我国1999~2009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较多,纯基础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较少,选题创新性不够,出现选题重复和与运动实践脱节的现象;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为主,而以人体的相对较少;论文研究方法以实验法和定量分析法为主;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相对较多,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及学校体育的相对较少。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pecimens on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se theses in terms of thesis topic selection,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 of these the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there were more fundament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than pur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researches, and there were signs of inadequate novelty of topic selection,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and deviation of topic selection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animals, seldom the human body; the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more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 area than to mass sports fitness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集中反映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运动人体科学,检索范围从1999~2010年,匹配条件为精确,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获得963个检索结果,其中通过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学位论文35篇,最后将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动物的优点在于动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在模拟人体运动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较有用的,其实验结果也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选择一些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能够在短期内复制出大量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模型运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使实验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还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动物实验同时存在着很多缺陷。运动人体科学毕竟是要研究人运动的一些机能机制,动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运动特征及环境与所效仿的人类运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体育领域中,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人体实验的研究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 贝尔纳J D. 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 张瑞华,朱晗,张哲,等.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 张雪霞. 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 黄翠,藏威,李国金,等.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 方千华,黄汉升.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发病原因
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作用损坏,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下降。这类患者多有家族自身免疫疾病史,本身有遗传的易感因素存在。
营养治疗
要在糖尿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个体化营养治疗。个体化营养治疗应考虑的因素有:患儿糖尿病病情及其变化;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体重、身高发育的不断变化;各年龄阶段的活动量变化等。
营养治疗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每期应有侧重。如:
急性期即发病初期
治疗目的:积极治疗酮症酸中毒,纠正高尿糖、高血糖。
营养治疗应注意:(1)严禁食用糖及其制品、甜点、水果、果汁等。(2)在胰岛素注射半小时内定时进餐,防止低血糖。(3)三餐配以科学的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分别占20%、25%~30%、50%~55%,定量摄入。如治疗得力,此期的酮症酸中毒很快能够得以纠正,尿糖也会在短时间内转阴性,血糖在3周左右逐渐降至正常,患儿症状基本消失,病情明显缓解。(4)胰岛素治疗中为防止低血糖的出现,患儿身边要常备一些饼干,一旦出现低血糖要及时补充。
缓解期
治疗目的:摸清饮食规律(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规律,控制好血糖,纠正营养不良或肥胖。
营养治疗应注意:(1)根据患儿活动量的增减调整饮食进量,使饮食量、胰岛素量、活动量三者之间维持平衡,如若把握好了这种平衡,也就找到了患儿营养治疗与药物治疗的规律。(2)强调膳食的定时、定餐。(3)科学的定量膳食是减肥或纠正营养不良的关键,应了解热能摄入量的计算(见营养处方)。
慢性期
治疗目的:维持好血糖,摄入同年龄段正常儿童营养素标准量,以利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营养治疗应注意:(1)了解本年龄段各营养素摄入标准。(2)了解本年龄段活动量。(3)了解血糖、本年龄段体重、身高发育的动态是否在正常范围。(参见表1、表2)
健康教育
在儿童糖尿病各年龄段,给予相应的儿童糖尿病生理、病理及心理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孩子自信心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意识。
总之,少儿糖尿病的预后与病情控制好坏关系密切。若控制得好,孩子可正常生长发育,且成人后可正常生活、工作。若控制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还会促使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良好的饮食管理常对少儿糖尿病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得到少儿和家长的重视。
专家简介
吕利,女,现任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全军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警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警医学》、《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编委和顾问。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曾荣立三等功、多次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武警科技进步三等奖、武警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全军中青年优秀论文奖1项。第二完成人获总医院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30余篇,多次于国际、全国、全军学术大会交流并发表于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编及参编《防老抗衰营养与饮食》、《军事营养学》等专著7部。
专长:擅长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营养治疗调理及危重症的肠内、外营养支持。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论文摘要食管癌患者手术后通过鼻胃肠管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使用时注意营养液流入的速度与温度、营养液反流、防止脱管、防止感染、营养管道堵塞等问题,大多数患者使用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营养补充方法。
资料与方法
我们对110例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均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
方法:术晨将鼻肠营养管前端插入胃管前端的侧孔内并与胃管前端30cm捆在一起,经一侧鼻孔置入胃内,术中吻合结束后将胃管放于胃窦内,将营养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抽出引导钢丝。
应用和护理:使用方法:建立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登记表,记录手术方式,营养管的放置方法、位置。术后第1天给予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20ml经鼻肠管以50ml/小时均匀输入,患者无腹痛,腹胀不适,术后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500ml+安素(能全素)3匙,以50~100ml/小时均匀输入,以后逐日增加,5天以后可以增加鱼汤、肉汤、蔬菜汁等,一般术后4~7天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同时尝试经口进食,鼻肠管一般在术后能正常进食后即可拔除。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注意营养液的速度与温度: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控制滴注速度,太快容易发生腹泻、腹胀、恶心,太慢则不能完成输液量。保证营养液温度合适,可以使用恒温加热器使输入的营养液保持在38℃;过烫易烫伤肠内膜,过冷易引起腹泻。②营养液反流:多发生于胃肠道蠕动不良存在腹胀或营养液输入速度过快,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输入过程中,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取半卧位,输注速度增加不宜过快,冲洗推力不宜过大;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腹痛、发热等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停用肠内营养并及时处理。③防止脱管:脱管主要与鼻肠管固定不牢以及患者烦燥,自行拔除有关,术前要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活动时注意保护鼻肠管,加强巡视,发现有松动,应及时固定。若鼻肠管滑出,可插人导丝后重新置管于胃内,患者右侧卧位易使鼻肠管随胃蠕动到达十二指肠[1]。④防止感染:由于鼻肠管患者缺乏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并发感染。因此需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为确保卫生要求,每日需更换输液瓶、输液器1次,每次输注完毕后用开水冲洗输液瓶、输液器。⑤营养管道堵塞:导管不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肠内营养液沉淀或肠内黏液凝结造成,这种情况应以预防为主,每次营养液输注完毕都应使用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以保证再次使用不至于管道不畅。注射药物应碾碎充分溶解后注入,并在注药后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腔,以预防药物和营养液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的堵塞。另一种原因是管道打折或打结,可用导丝将导管伸直。
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鼻胃肠管和肠内营养,有惧怕心理,尤其是经鼻插管的不适感,使患者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有的患者对肠内营养持怀疑态度,这些不正常因素对肠内营养的安全、有效实施十分不利,一旦施行过程中,出现不配合或出现轻度的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的极度不配合,甚至拒绝应用,因此做好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十分重要。术前应使患者及其家属真正理解,积极配合;术后早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应更加做好解释工作并分析其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结果
110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例出现轻度腹泻,经减少营养液量,降低营养液浓度,减少输注速度使症状消失。2例出现重度腹泻给予止泻药物后缓解。
讨论
肠内营养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符合生理、疗效好、患者易耐受等特点,有人指出,肠内营养克服了完全胃肠的营养(TPN)价格昂贵、易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的不足之处,能避免长期禁食导致的胃肠黏膜萎缩。食管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对病人的恢复具有以下优势:促进肠蠕动,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促进肠激素的释放,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2]。
肠内营养同样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管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促进病人恢复。
鼻胃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细心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本组资料表明,在认真细致的护理前提下,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总之,鼻胃肠管和各种合理的营养要素膳的应用使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大大减少,随着鼻胃肠管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应用其适应证也正在扩大。有迹象表明对某些患者可能是有效的基础治疗,其作用机理尚待结合细胞营养学、分子营养学、免疫营养学等多方面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在鱼体内大量富集残留和病原体的抗药性等问题,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既危害了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开发和生产安全、高效的无公害鱼药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多样化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高的功效。为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绿色无公害安全水产养殖生产,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草药的作用
1、抗菌、抗病害
如大黄、黄柏、黄岑有抗菌功效,能够抑菌;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2、增加机体免疫力
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力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3、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配伍,提高饲料转化率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的作用。
二、中草药的特点
1、资源广、成本低
我国地域辽阔药学论文,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
2、在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细菌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残留于水体中。
3、毒副作用小,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抗药性
通过中草药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消减了毒副作用。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此外至今医学研究还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三、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大黄 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抗菌的作用最好,有收敛、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瘤的作用。用以防治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嘴病等。
2、乌柏 又名柏树、木蜡树,其叶含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不酚酸尖物质,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可以用来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3、五倍子 含鞣酸,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粘膜、溃疡等局部蛋白质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效果;能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抗菌范围广,用于水产动物细菌疾病的外用药。
4、辣蓼 鞣质,黄铜类,蒽醌衍生物及蓼酸,用于防治细菌肠炎病。
5、黄芩 多年生草木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病。
6、黄连 双名鸡爪连,川连,味连,上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学论文,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7、穿心莲 一年生草本植物,含穿心莲内脂及黄酮化合物等,有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药用全草,防治细菌性肠炎病。
8、黄柏 又名案木,聚皮,无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血病站。
9、大蒜 药用鳞茎,其有效成分大蒜辣素,有止痢、杀菌、驱虫及健胃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类病。
四、存在的问题
1、水产用中草药基础研究落后,目前水产养殖用中草药不论是单方或复方制剂,其作用大多借鉴中医药历史资料记载、临床用药经验的累积来确定。但传统中草药理论缺乏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像西医那样做药敏试验和解剖实验,对临床反应和临床实验数据等有关详细记录。要从药理方面逐一进行试验研究,尚缺乏相应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因此,在应用过程当中要注意配伍禁忌问题。
2、中草药研究与开发受到了重视,但产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在免疫增强剂尤其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上的研究开发较多。但总体而言,我国中草药产业基础研究与开发薄弱,生产工艺落后,工程化水平低,中药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状况,即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及自动化生产水平低。此外,中药剂型落后。而国家投入到中草药研究中和资金也少的可怜。目前养殖用中草药行业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3、剂型混乱,消化吸收存在着障碍,严重影响了药效。目前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应用的中草药,剂型呈现多样性,基本包括了粉剂和水剂。其中粉剂有普通粉碎剂和超微粉碎剂;水剂有水煎水剂、化学萃取水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水剂。而这其中大多数剂型是以普通粉剂形式存在。中草药大部分品种成分组成基本以粗纤维和几丁质为主药学论文,而水产动物特殊的消化结构又决定了它们对几丁质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效果很差。所以普通散剂由于水产动物对它有着消化吸收障碍而显效果差显效慢,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1、加强中草药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和部分有效成分的研究上,许多中草药及其复方中草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提取、有效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毒理学等药理学方面均缺乏对水生动物的促生长、疾病防治、诱食、改善水产品品质等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其特征、作用机理,以期筛出效果良好的水产品用中草药。
2、形成以市场规律为导向的中草药研究机制。食物源性的农药、兽药残留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疾病,尤其是动物疾病的防治转向中草药的研究为目标。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3、结合水生动物消化吸收的原理,在剂型上给矛改变,如超微粉碎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其消化利用率,从提高了疗效。
4、统一质量标准,严格把握好原料的质量关、产地关,同时避免原料的污染,使组方更合理与科学。
5、中、西药结合,弥补中药某些药理显效慢的不足,使组方药更快、更好。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58-02
一、课程的重要性
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品质的好坏,水产品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卫生、无公害的水产品将会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而正是动物饲料、水产品、人类食品这样一条食物链,使饲料的质量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源头。对饲料进行分析和检测,则是饲料质量与安全的技术保障。
二、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饲料原料,饲料的加工工艺还是饲料成品的保存都关系到饲料的质量,因此通过《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们既能掌握各项检测技术及原理,熟知相关仪器的操作,又能根据饲料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挖掘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成为一名具备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验以验证型实验项目为主,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一个实验充其量有三个学时,学生们因为没有全程参与,故对某些环节半知半解,质疑或改进技术并在管理工作中加以灵活应用的锻炼机会较少。为通过饲料分析与检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在饲料质量安全评价和管理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概括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必要利用课余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基础上,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成为有思考能力的管理人才,是我们在目前的教学实验课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饲料分析检测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顾名思义即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打破教学和科研界限,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在接受最基本的理论和实验学习的基础上,以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为契机,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在校内外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1)实验内容的改革。根据饲料质量评价要求按部就班检测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各项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再与相应的标准相比较,得出待检物是否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是本课程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培养目标。为顺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趋势,结合课程学习进行科研成为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1]。建议采用由简到繁的培养方式,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单一验证实验调整为综合实验,针对某一种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饲料质量评价实训,鼓励大学生进入专业教师的研究队伍,开展相关创新实验或毕业论文设计,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2]。①综合实验方案的确定:以3人小组为单位,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撰写针对特定原料或配合饲料质量安全评价的实验方案,选择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再由教师修改实验方案。②饲料原料的识别: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配合饲料学》等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常见的饲料原料实物,给同学们最直接的感官认识。③检测分析过程:每组派出若干名代表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实验仪器使用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配合老师指导其他学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2];在实验教学课堂上,老师给每个实验小组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④数据的处理:除计算检测结果外,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实验结果可靠性的能力,分析出现非正常结果的可能原因,提醒学生避免用实验指导书上的“注意事项”代替可能原因。设置三人小组的目的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确保每一小组至少得到三个“平行”数据用于统计分析,若条件允许,还可比较三人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同一名学生得到的三平行结果的异同,让学生在教学实验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⑤安全质量评价:根据选定的单一指标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饲料或原料的质量,并分析影响原料或饲料质量的可能因素。此过程须以熟悉原料及饲料标准,饲料及添加剂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为前提。⑥作业要求及反馈:实验报告的撰写,强调对结果的分析讨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及时讲解分析。据笔者六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学生尽管在实验初期不能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但只要经过2~3次针对性的反馈和辅导,就会写得非常流畅。模仿小论文的结构和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饲料分析与检测质量安全评价实训。校园内的教学不容易给人紧迫感,因此有必要把学生派到公司或专门的质检机构强化饲料分析与检测能力、饲料质量安全评价和管理能力。据笔者几年的带教经历,发现饲料企业是非常不错的实训平台。与学校里比较枯燥的说教相比,在企业进行的现场教学显得更为生动。在那里,学生可以亲眼目睹各种饲料原料,真真切切了解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在两周左右的实训中,同学们除了巩固、强化原料和配合饲料成品的质量安全指标检测能力外,配合饲料半成品的车间质量监控也能弥补因校内无成套饲料加工设备而缺少相应学习内容的遗憾。实训中,与一线工人同工,能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到多种技术;与相关部门领导的交流,能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学到针对性强的饲料质量管理方法。期间,邀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开设专题讲座,更能针对性地解答实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践六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与水产饲料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或拔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企业领导或部门经理作为校外兼职导师,能切实有效的为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3)饲料分析与检测的延伸。通过分析与检测,获知了饲料或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性能,但还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其对水产动物安全性的影响,为此,通过创新项目的开展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均能使饲料分析与检测结果用生物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在科学研究中使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内容得到升华。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1~2年级的学生而言,专业水平有限,因此开展创新研究有相当大的难度[4]。笔者指导的几名学生尽管当时没有取得预期的研究结果,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远远超过未做过创新实验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大有提高。因为任何创新实验的实施,学生们都经历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原料营养成分的检测,饲料配方的设计,实验室条件下配合饲料的制备以及饲养试验;实验结果的处理和项目结题材料的汇总,对饲料或原料的质量安全评价已经有了大概的框架,因此到三年级参加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学习时,就会有较强的全局驾驭能力,也具备了多角度分析、解决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也能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思路会更开阔,这样,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②毕业论文设计。尽管毕业论文设计是独立于实验教学的课程,但是从培养专业人才角度而言,如果能把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专业课程的延伸,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因为实验教学课时数不够,学生无法全程参与实验,或创新项目限项申报,受益面不广的不足。因此就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逻辑思维的连贯性而言,建议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失为变零散的专业知识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有良好的科研训练基础的学生,较易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也较易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从而也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放时间的保证。为保证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就必须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指导老师和教辅人员也应该在开放时间内继续上岗,这就需要学生层面划拨经费给予劳务支持。另外,可适当安排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指导本科生,实现大学生培养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赢局面。允许学生跨学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也是不错的方法。
四、考核方式的转变
考核方式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难点,没有标准答案可供参考,全凭指导教师主观打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果实,以高度的责任心,用伯乐识骏马的慧眼发现学生任何可能的闪光点。任何一项能力的培养、实验项目的实施都是以充足的时间保证为前提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投入是本课程的考核基础。其次,在注重实验技能考察的同时,把每一个实验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结果的呈现和分析讨论等环节都作为考察要素,将综合实验的整体性作为重点考察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接受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五、结语
开放式教育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分析、检测饲料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切切实实提高科研能力,这无疑是新教育背景下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饲料质量安全管理人才的有效举措。
论文作者、美国塔夫茨大学傅莱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戴瑞什・莫萨法利安博士主导进行了上述研究。研究人员针对2010年涉及186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发现,全球超过71万例心脏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死亡是源于欧米伽-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死于“坏脂肪”摄入过量的约为25万例。该研究第一次证实了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会导致心脏相关疾病增加。
脂肪摄入不足反而危险
据介绍,脂肪分子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又可以大致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脂肪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并参与机体各种代谢活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周春凌指出:“脂肪摄入过多会造成肥胖,带来一系列代谢相关疾病,但摄入不足也会危害健康。”
营养不良。脂肪参与人体代谢活动,脂肪总摄入量不足时,很容易造成能量营养不良,尤其是老年人,食物摄入量减少,消化能力衰退,更易出现营养不足问题。
湿疹等皮肤病。必需脂肪酸缺乏也可引起湿疹、皮肤粗糙等皮肤疾病。
代谢能力降低。磷脂本身参与脂肪的转运和代谢,胆固醇是性激素、维生素D的重要合成原料,而植物固醇能够促进脂肪的代谢吸收和利用,长期缺乏上述脂类,人体脂肪代谢会受到阻碍。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脂肪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缺乏,出现干眼病、夜盲症、骨质疏松等。
此外,女性腿部和臀部脂肪属于能量储存的一种方式;对男性来说,雄激素的分泌也离不开脂肪。如果长期过分坚持低脂饮食,就易导致疲劳乏力。
掌握好脂肪摄入的原则
一般认为,饱和脂肪酸分子相对稳定,可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但也会直接导致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常被称为“坏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其分子不稳定,进入人体后可起到调节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多被称为“好脂肪”。
“目前公认的‘坏脂肪’多指反式脂肪酸。”周春凌说,它是已知的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膳食独立危险因素,常见于加工类谷物,如饼干、糕点、曲奇中,还存在于超市、饭店反复使用的食用油里,这些是日常饮食中必须控制的。
从不同种类的脂肪含量来看,橄榄、花生、杏仁、榛子、鳄梨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葵花子、南瓜子、大豆油和玉米油富含欧米伽-6脂肪酸;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深海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都属于较好的脂肪摄入选择。富含亚油酸或亚麻酸的食物,如亚麻子油、紫苏油等,可提供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椰子油、母乳、牛乳所含的中链脂肪酸能较好地为人体供能,也是不错的选择。
唐大寒就是这样一位从事在给老百姓普及健康营养知识第一线的工作者。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机会从来不会一直等待着你,需要你时刻做好准备去抓住它。在曾经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谁会去考虑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食物没有营养呢?谁会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个营养专家呢?
六七十年代有很多的赤脚医生,唐大寒的从医生涯也是从赤脚医生开始的。后来,他获得了一个去卫校学习的机会――护士专业。卫校毕业后,唐大寒回到县里的基层医院当一名男护士。唐大寒有很强烈的敬业精神,他勤奋、爱学,什么工作都抢着干,表现积极突出。几年后,被保送进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时,正好赶上国家重视教育,唐大寒被作为优异生留校。当时许多人都选择了当老师,但是唐大寒却选择了当一名临床医生,他喜欢在病房里穿梭,更好、更直接地为病人服务。
虽然唐大寒对很多临床学科都非常感兴趣,但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永恒的内分泌科或心血管科大夫。1984年,国家卫生部开始重视临床营养工作,唐大寒所在医院在湖南率先成立了营养科。唐大寒心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营养迟早会受到重视,也许15年以后营养科就会由冷门变成热门。于是,他在1985年放弃了从事8年之久的临床内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临床营养科,开始学习和研究营养。先后参加了上海营养食疗函授班,又在1986年考取了本院内分泌科的在职研究生,成为我国著名内分泌营养代谢专家伍汉文的学生。
刚进入营养科时,唐大寒参加了所在的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开设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学习,并与其他学生一起做实验,为其今后的临床营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营养工作中,唐大寒发现他之前的医学临床工作经验非常重要,对他帮助特别大。理论学习,实践起来与临床医学不相同,唐大寒身边的任何大事小事他都认真去做,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都当老师去请教;他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特别是积极参与治疗饮食的全部过程,无论是看营养门诊还是日常营养会诊,他都会认真对待,以致在营养方面的实战工作经验得到很快提升。这是他的事业追求,所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山外青山楼外楼
自医疗体制进入市场化改革后,由于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终止和临床营养科无法给医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等原因。于是,临床营养工作不被医院重视,很多医院甚至撤销了营养科,所幸的是唐大寒所在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还保留了营养科,但是营养专业工作人员由9个人逐渐减少到了4个。那时候,医院营养者不仅没有地位,而且开展工作也相当艰难,甚至当你告知别人是从事临床营养的都会有人感到不理解,于是,许多同行都纷纷改行。唐大寒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内心更加坚定了:“自己做自己的,继续追求自己的事业!将自己的营养事业进行到底。”
作为一个专业的营养师,在唐大寒看来,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和营养学理论,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最关键的是要善于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还有,对相关的知识如食品加工技术、烹饪原理、药理知识等也一定要有所了解,才能运用自如地指导病人或居民的饮食营养实践。生活中的唐大寒,对烹饪技巧、刀工也很有了解,在家里还经常亲自主厨。他开玩笑说:“如果自己不会做饭不会做菜,指导病人饮食的时候,等于是外行人在给内行人做指导,这样肯定不行。”
唐大寒对营养研究,从来都是严谨,精益求精的。他继续在工作中总结,并收集资料,也写一些营养方面的文章,医疗工作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忙碌了,他乐在其中。他还经常与农业种养殖、食品加工、药膳食疗及餐饮大师等营养相关方面的专家一起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知识,让自己更加智慧更加渊博,也更加专业。
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00年前后,唐大寒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调整,除做好日常工作外,经常深入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居民对饮食营养知识的需求,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科普写作和健康教育。至今已发表了很多深受读者欢迎的饮食营养科普文章,编写了很多科普书籍;也经常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给大众做健康知识讲座。
1996年,唐大寒开始编写他第一本科普书籍《糖尿病饮食治疗》(现名为:《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120》),他与周智广教授合编,差不多两年时间才完稿。但是书籍编写好以后,出版又遇到难题,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意承担风险,要求付风险保证金,并以需要修改为名退稿。唐大寒信以为真,每次都回去仔细修改,但是修改都是手写的方式,修改了六七遍。直到2002年,遇到了人民军医出版社的社长,社长对糖尿病比较关注,同意出版。终于经历了6年时间之久,这本书出版了。后来才又相继编写其他的书籍,已经完稿的《糖尿病营养师》科普书籍也即将与读者见面。
唐大寒为社会各界人士做健康知识讲座时,不断更新知识,经常变换课件,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讲不同内容的健康营养课程,一年的讲座多达30场。唐大寒认为:只有营养知识慢慢普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才会发生良性改变,直至影响整个社会。
唐大寒一直坚持不懈地为社会做健康科普教育工作。他的目标是――将健康教育进行到底!
后记
唐大寒教授想通过杂志对广大的糖尿病病友说:“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饮食控制非常重要,可以说:失去饮食控制的任何治疗,都将以失败告终。只有好的膳食,没有绝对好的食品。均衡饮食,适可而止,这才是饮食的真谛。而且,一定要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
专家简介
唐大寒,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 高级药膳食疗师;湖南省科普作家,兼任湖南营养师协会会长、湖南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湖南药膳食疗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公共营养师)考评员、《东方食疗与药膳》杂志编委、常务理事、《糖尿病新世界》杂志顾问等。
【关键词】 健康;健身;营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市健身俱乐部的健身会员
实验法:为能更准确的说明问题,对部分经常有规律健身的人进行了5周的跟踪了解。
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多种有关于健康,健身,营养类的核心期刊,书籍及各种有关健身与营养的资料;在intenet网上查阅了有关健身与营养问题的著作与论文。进一步了解健身与营养知识及营养对于健身的影响。
调查访谈法:在健身会员锻炼或填写问卷时,对于和问卷有相关的问题进行访谈,了解更为详细真实的资料。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需要初步设计健身人群的简单健身情况,饮食习惯及饮食状况的调查问卷,重在了解在健身过程中的饮食情况。总共发放了300份,收回了292份,回收率97.33%。有效问卷245份,有效问卷率83.90%。数据分析法:对收集的所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分析,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表明:在健身人群中,认为营养“不重要”的人,只占了6%;对于营养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了58%,21%;占了整个饼状图的多大部分,其余的15%则认为“无所谓”。总体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每天都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能去健身俱乐部锻炼的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他们物质生活进一步的提高,基本的生活都能够保证,对于自己的生活,健康在认识上有了全面的认识;再有就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于人体的研究越来越透彻,各种文明疾病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于营养对健康产生效果深受现代人的重视。
1.健身营养――研究对象对健身中营养补充认识现状
表明:研究对象中能“了解”和“非常了解”合理饮食对健身效果影响的总共有89人,占有37%的比例,大概占有整个饼状图的三分之一;“了解不多”占了37%;剩下的26%是“不了解”的。健身可以使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在健身中能以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人却不是很多。说明现代的人,虽说能为身体的健康去健身俱乐部锻炼,但对是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上了解还有些欠缺。分析其原因:
(1)合理饮食对于健身效果的影响是一个比较科学性,系统性的问题。
(2)合理饮食对健身人群的影响是因人而异。
(3)健身俱乐部对健身会员有专门的营养为指导是个缺失。
(4)我国各级医学和健身指导部门在营养学知识方面重视不够和普及不够。
前两方面的原因是:根据不同人群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学习和接触的知识也不尽相同。
2.研究对象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查分析
表明:在我市健身俱乐部中锻炼的男士,在日常饮食习惯上“根据自己爱好”“没有安排”的总占有三分之二;“有安排”的最少;“偶尔有安排”的占了总体的四分之一。从比例上看,男士比女士在“没有安排”“根据自己爱好”占的稍多一些。分析其原因:最多可能是因为在工作上男士没有太多时间考虑饮食上的细节;由于众多原因现代人经常性的晚上过多饮食。
3.研究对象日常饮食表现的调查分析
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米饭,面粉,谷类和淀粉类食物男性在300~500克和500克以上的区间占总去有91.7%,300克以下只占有8.3%。女性则中间区间300~500克占有51,8%,300克以下,500克以上占了48.2。总的来说,北方人大多都是以面食为主食,现在以米为主的人也有所增加。相对来说,日常饮食中,男性食用米饭,面粉,谷类和淀粉类的食物比女性多。
表明:研究对象男性每天饮用400克以下和500~600克区间相差不大,400~500克的占有比例最大,600克以上仅占8.3%;女性400克以下和600克以上的比例相当,400~500克和500~600克的占了77.4%。总体来看,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丰富,对于蔬菜及水果饮用量都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女性日常饮用蔬菜和水果比男性比例要多。
三、结论
(1)我市的健身人群能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于营养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从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重视。可是对于营养知识了解不够,没有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掌握。总体来看,我市的健身人群对合理营养认识与营养知识及健身中的合理补充营养成反比关系。
(2)在我市健身俱乐部中,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合理营养与健康的重要关系,为了健康选择健身俱乐部来达到健康,但对于自身的饮食习惯能注意的不多。致使在健身过程中,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更不能达到自身健康。
文/良石
柳春英年轻时也是十分困苦的,她不止一次说:“年轻时俺遭老罪了,吃不好、吃不饱,身体很弱。现在好了,天天能吃到饽饽,身体也越来越好了。”那种饥饿生活带给老人的除了积极的心态,就是吃饭八分饱的习惯。
柳老现在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有4儿1女,祖孙加起来有几十口人。现在生活虽然能够自理,但是为了方便照顾,还是跟年近70的儿子住在一起。老人虽然年轻时因为贫苦留下不少病根,但是年老了倒也算是健康,以前那些所谓的病根也都不算什么了,老人平时说话很慢,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耐心听的话,柳老的话也算是口齿清楚、思维清晰。
柳春英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晚8点半就会按时睡觉,早晨5点半准时起床,中午肯定是要保持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午休;柳老对自己的饮食也十分讲究,每天多以馒头、蛋类及萝卜、白菜等清淡蔬菜为主,基本不吃肉食。并且,柳春英老人强调,每顿饭只吃八成饱,不挑食、不暴食,这才能让自己的身子骨轻松。
老人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能跟着村里的老人一起跳秧歌,现在虽然腿脚不灵便了,还保留着饭后喜欢出去走走的习惯,也十分喜欢晒太阳,经常围着一件毛毯,坐在靠窗的土炕上,透过玻璃,享受温暖的阳光。
用柳老的话说:“俺年轻时能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下坡种地、绣花缝织样样都行,现在老了,孩子们都不让俺做了。勤劳动,才能身体好啊。”
老人的儿子张行玺插话说,老娘虽然年迈,但从不愿意闲着,每年都要轮流帮儿子们摘花生、剥玉米皮,衣服、被褥都坚持自己洗、自己缝,不喜欢别人帮忙。老人的心态非常好,性格平和,从不嫉妒他人,也不会背后议论人,与儿媳、周围邻居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融洽。
“4个儿媳,孙子们对俺很孝顺。可惜俺老了,成累赘了,不能帮他们做什么了。”老寿星感叹地说,“俺经常叫他们要忆苦思甜,不能被现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骗了,毁了肠胃不就是毁了身子?”
在老人看来,也许活这么大岁数是一件轻轻松松没怎么注意就发生的事情。也许就是因为老人的合理饮食,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达到长寿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了。
李美筠:寻求“平衡”的营养学家
文/金芷雯
李美筠,女,1895年10月生于上海,现居南京市北东瓜市12号。李美筠是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所著论文《营养不良对儿童智力和行为的影响》荣获1985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与一般高寿老人不同之处,是她一生没有组建过家庭,也没有收养过一男半女。但她有一位如同女儿般的保姆刘阿姨。老人进入高龄以来,肩部和腿部曾患过骨质疏松,大便困难,但经过保姆的精心照顾之后,上述疾病基本消失,后来她的身体状况很好,耳聪目明,生活自理程度较好,平日几乎没病,一直在服用钙片、养胃冲剂等药物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老人日常饮食起居科学而有规律,饮食上一般什么都吃,没有特殊的饮食嗜好,不沾烟酒。老人的日常饮食简单而有营养,易被吸收,口味偏淡,一日至少吃一个鸡蛋,坚持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一般每天早晨6:00~7:00之间起床,吃完早饭后,由保姆陪同在室内做适当的运动,晚上看电视,看到10:00左右就睡觉,一般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