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时间:2022-12-18 15:5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第1篇

关键词:重污染天气;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04602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辽宁省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治理效果,但是重污染天气在冬季期间依然频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较重。如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空气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当前该省大气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2]。

2辽宁省重污染天气现状

辽宁省是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建成并按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监测数据统计2014~2016年期间全省共计发生重污染天气451天次,其中供暖期发生391天次,占比86.7%;非供暖期60天次占比13.3%。辽宁省冬季取暖期是重污染天气高发期,发生频率是非供暖期的重污染天数的6.5倍;2014~2016年全省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分别是细颗粒物(PM2.5)占比90%、可吸入颗粒物(PM10)占比6.9%、臭氧(O3)占比3.1%。根据近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辽宁省的冬季取暖和春季沙尘造成了重污染天气发生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取暖期不利气象条件、受外源输入型污染与本地污染源叠加更易形成持续时间长、污染重的重污染天气过程[3]。

3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存在的问题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和修编完成了两版省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2014~2016年间全省累计启动应急预案75次,在APEC、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的环境空气保障工作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3.1预警预报能力急需加强

目前,辽宁省已建成省级和沈阳、大连市级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对外预警预报信息。其余12个市也相应的建立了预警预报系统,但很多未形成真正的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体系。由于预报能力和经验有限,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报可能出现偏差,导致出现“预警失误”、“滞后响应”或“提前结束响应”等问题[4]。

3.2责任部门责任未有效落实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应急响应的内容根据不同等级包括限产停产、车辆限行、学校停课等一系列措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在辽宁省近3年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实践来看,有的地方存在着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现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责任部门未有效落实相关责任。

3.3预案响应实施的监督和后评估制度不足

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对应的是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目前,该省的重污染应对工作中,重在对预警预报的形势研判和是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等的监督。虽然该省建立了现场督导组现场督查制度,但是对应急响应的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行的后评估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各市每次的应对相应措施效果和实施后评估都主要以工作总结形式为主,缺乏好的量化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部分城市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相对较低。

3.4预警信息时效有待提高

从近年的工作实际来看,预警信息涉及诸多中间环节,比如应急预案的启动一般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传真或是短信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再根据自身的职责传达给相应的部门执行预案响应措施,这样的中间环节就容易出现遗漏和滞后情况,影响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时效。此外,对公众预警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有的缺少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对公众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等内容,其时效、覆盖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和引起社会舆论、谣言等不良反应。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预警预报工作

加强完善全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建设,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好技术支持,提高省级和沈阳、大连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对各市做好技术指导。同时要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基础性工作,开展全方位污染源调查,建立排放源清单,建立排放源清单的动态更新及维护机制,确保污染源数据的连贯性和时效性[5]。注重培养专职预警预报人员,加强环保、气象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率。

4.2强化政府主导和应急预案体系衔接

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切实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分工和主要责任人,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响应措施逐一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预案体系衔接,细化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4.3科学论证,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措施

加大科学研究投入,细化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做好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专家库,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出台、响应等方面和每一次发生的重污染过程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6]。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和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响应调控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精准治理雾霾。

4.4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后督察

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要求,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根据各地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报信息和启动应急预案情况,加强对重污染天气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落实工作情况实施后督察,对工作中履职不力的个人和部门依法追究责任,以确保应急预案中的各项响应措施落到实处。

4.5加强信息公开

针对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容易发生负面的社会舆论。要加强信息公开宣传工作,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预报信息、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流程、工作效果、防范措施等信息,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给公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以客观和及时的报道把控社会舆情,避免谣言造成不良影响。

5Y语

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短期内辽宁省整体大气环境不能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对大气污染物的“削峰减频”的有效抓手,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落实,对改善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郜会青.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40(7):98~101.

[2]马寅,曹兴,薛丽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现状及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 2017 ,31(18):7~9.

[3]张晓峰.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浅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13):137~138.

[4]杨岚.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16 (1):44~45.

第2篇

1.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柳林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缓解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切实减轻重污染天气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柳林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山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吕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吕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吕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吕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柳林县行政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沙尘暴天气应对工作不适用本预案。

1.4预案体系

《柳林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县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各乡(镇)人民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县直有关部门重污染天气专项预案和企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与《柳林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衔接,共同构成柳林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

1.5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属地管理,部门联动;

科学预警,及时响应;

信息公开,全民参与的原则。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领导机构和职责

县人民政府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县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研究确定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

批准有关信息等。总指挥由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为指挥部成员单位。

2.2办事机构和职责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主任由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局长兼任。负责贯彻指挥部的决策和部署;

组织重污染天气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的报送;

指导全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准备和应急演练;

组织有关单位督导应急响应措施落实;

指导和帮助企业编制“一厂一策”实施方案;

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组建重污染天气专家组、监测预报组、督导检查组、宣传报道组;

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专家组。由环保、气象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参与重污染天气会商、预报、预警、响应及总结评估,针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涉及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技术指导。

监测预报组。由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和县气象局有关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实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进行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观测及预报,向指挥部提供监测、预报数据信息,为预警、响应提供决策依据。

督导检查组。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应急管理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县交警大队、县教育局、县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组成督导检查组,负责对各有关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响应等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巡查、考核,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并对履职不到位的人员、单位提出问责处理意见。

宣传报道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应急管理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县气象局、县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县交警大队、县交通局、县卫健局、地电柳林分公司、各电信运营企业及其他新闻单位组成宣传报道组,根据指挥部的信息,组织开展新闻报道,进行公众宣传,正面舆论引导。

2.3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本部门重污染天气专项实施方案,并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在启动预警响应期间,有效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并对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按要求做好应急响应各环节工作记录和台账,每日12时前向指挥部办公室报送进展信息。预警解除2个工作日内将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县级预警信息通知后,按照应急响应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动员辖区内居民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各项防范措施;负责本辖区秸秆禁烧工作。

县委组织部: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的干部考核,配合县政府办公室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的应急准备和应对工作。

县委宣传部:发挥媒体作用,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的宣传力度;

督导宣传部门(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等)做好各类信息的及时、准确;

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县政府办: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及解除信息的;负责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各成员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县纪委监委:为全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提供纪律保障,对各部门贯彻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不力、消极懈怠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县应急管理局: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的安全工作;负责应急响应所需应急物资的紧急调度;牵头重污染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配合县政府办公室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建立并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联合县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会商,提出预警建议;

负责预案的修订及应急减排清单的更新;

配合县工信局督促相关企业落实限产、停产措施;

参与应急期间的督导检查工作。

县气象局:制定特定气象条件下的气象干预措施、方案;

完善城市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气象预报能力建设,提高预报准确度;

联合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共同开展重污染天气会商、研判、预警,提出预警建议。

县住建局:负责督促城区已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施工现场重污染天气下落实应急响应措施;

建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动态数据库;

落实重污染天气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扬尘及以柴油为燃料的非道路工程机械污染等的应急响应措施。

县城市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建成区范围内露天烧烤的禁止工作。

县交警大队: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上路车辆管控措施的落实;

负责对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违反规定上路行驶的车辆依法查处;

为修订应急减排清单提供车辆保有数量等相关信息。

县交通局:制定重污染天气期间增加公共交通运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的道路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工作;

督促指导工业企业落实秋冬季错峰运输。

县发改局:综合协调清洁生产有关工作,将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县工信局:督促指导工业企业落实秋冬季错峰生产,按照不同预警级别落实限产、停产措施;

在重污染天气期间,配合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加油站、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正常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县能源局:负责督促全县煤炭及洗(选)行业有效落实应急响应措施;

加强煤炭质量的源头监督管理,建立重污染天气期间的优质应急煤供应体系;

负责发电节能减排调度工作和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县教科局:落实重污染天气期间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停课等措施;

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的重污染天气预防与改善个人环境行为的环保知识普及教育工作。

县卫健体局:负责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开展重污染天气造成的急性疾病预防知识宣传;

组织医疗机构做好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疗保障和救治工作。

县财政局:统筹安排全县重污染天气应对、各相关部门应急能力建设、专家咨询、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工作所需经费,为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县农业农村局: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及时为各乡(镇)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县水利局:负责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

负责河道、湖泊、岸滩露天焚烧的禁止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督导露天矿山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清洁煤和油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检。

地电柳林分公司:负责对限产、停产企业实施供电管控;

负责对长期停产、取缔企业采取断电措施。

各电信运营企业:配合县委宣传部做好应急响应期间健康防护、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等信息的工作。

3预警

3.1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采用aqi日均值为指标,aqi日均值按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滑动平均值计算,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将so21小时均值浓度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补充条件。按照重污染天气发展趋势和严重性,将预警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各级别分级标准为:

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短时出现重度污染、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或监测so2浓度(1小时均值)>500微克/立方米。

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预警条件;

或监测so2浓度(1小时均值)>650微克/立方米。

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

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或监测so2浓度(1小时均值)>800微克/立方米。

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1天时,随空气质量预报信息。

3.2监测与会商

3.2.1监测和预报

由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会同县气象局联合建立县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平台。监测预报组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观测,据气象条件变化趋势,结合实时环境空气质量及本地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未来3天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对未来7天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3.2.2会商

建立日常会商制度,利用视频会商,联合省、市气象专家指导提高本地小气候精细化空气扩散条件预报准确度。县气象局预报未来1天可能出现不利气象条件时,应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指挥部办公室发起会商。采暖季每日会商1次(上午10点),当会商认为达到重污染天气预警条件时,监测预报组形成《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意见》(附件1),于12点前提交指挥部办公室。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每日至少会商2次,专家组参与会商。未预警信息,重污染天气已经出现时,根据需要进行实时会商。

3.3预警启动、打断与解除

3.3.1预警启动和程序

原则上应提前24小时以上预警信息,当预测应启动红色预警时提前48小时。

监测预报组形成《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意见》,于1小时内提交指挥部办公室,形成《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解除)审批表》(附件2),预警时,原则上《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解除)审批表》报指挥部,黄色和橙色预警由副总指挥签发,红色预警由总指挥签发。

预警信息对象为需要采取响应措施的成员单位。预警信息包括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时间、范围、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预警级别及气象条件情况等。

3.3.2打断判定及预警级别调整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但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严启动预警。

预警信息后,由于气象条件变化,监测预报组会商认为达到其他级别的预警条件,预警需要升级或降级的,按照预警程序调整预警级别。当空气质量监测aqi已经达到重度污染及以上级别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不会有明显改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启动或升级预警级别。当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预警级别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当全县空气质量指数在不同预警级别条件内频繁波动时,可按高级别预警执行。

3.3.3预警解除

当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改善到轻度污染及以下级别,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监测预报组形成《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意见》,提出预警解除时间,于1小时内提交指挥部办公室,形成《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解除)审批表》上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批准,按照程序解除。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分级及内容

对应预警等级,实行三级响应。

当黄色预警时,启动三级响应。

当橙色预警时,启动二级响应。

当红色预警时,启动一级响应。

当紧急橙色或黄色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可根据专家组会商意见,要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实行更为严格的响应措施,以达到应急调控目标。

4.2应急响应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是在落实大气污染治理日常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减排力度,实现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大幅和快速削减,确保实现全社会so2、nox、颗粒物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级别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20%、30%和40%以上,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和30%以上,so2和nox的减排比例可适当调整,但二者比例之和不应低于上述总体要求。

对涉及民生和安全生产等原因不能停产、限产或生产工序不可中断的企业,通过提高治污效率、限制生产负荷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4.2.1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

(1)公众防护措施

①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各通信公司向公众预警信息、健康提示信息和倡议性减排措施。

②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

③室外工作、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④已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的幼儿园、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等,及时开启空气净化装置。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政府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设定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18℃。

②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

驻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③生产过程中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自觉调整生产周期,减少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时段的污染物排放。企事业单位、工业企业用煤主动替换为优质燃料煤。

④so2超标严重且未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区域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使用型煤等清洁燃料、环保型炉具,或采用电能进行短期替代。

4.2.2三级应急响应措施

在落实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1)公众防护措施

①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

②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

③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单位和公众尽量减少含vocs的涂料、油漆、溶剂等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

②倡导排污单位加强管理,尽量降低生产负荷,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提高治污设施处理效率、缩短生产时间,可安排设备大修、炉窑冷修等工作。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工业企业减排措施

工业企业按照“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采取限停产、运输管控等减排措施。其中,重点行业管控措施如下:

当研判预测未来较长时间段内,有可能连续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将频繁启动橙色及以上预警时,可提前指导行政区域内焦化、氧化铝、玻璃等生产工序不可中断或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停产的行业,预先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在预警期间能够有效落实应急减排措施。

焦化行业:延长结焦时间至48小时;

热回收焦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延长结焦时间24小时;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氧化铝:熟料烧成和焙烧工序停50%,以生产线计。

水泥:水泥制品、粉磨站停产;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砖瓦窑:非隧道窑企业停产,禁止运输。

玻璃:按前一年中,日生产最低负荷运行,自启动预警日当天起计;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石灰窑:停产;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工业涂装:使用溶剂型涂料的企业调漆、供漆、涂装、干燥/烘干等涉vocs排放工序停产;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工业锅炉:绩效等级与所属企业或服务企业绩效等级挂钩,按绩效评级水平较低级别计,按照所属企业采取相应减排措施。

火力发电和热力供应企业:执行二氧化硫20毫克/立方米或氮氧化物35毫克/立方米排放要求,无法达到的企业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煤炭井下开采及洗选、其他矿物井下开采: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有色金属露天开采:停止破碎、筛分、爆破等工段;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非金属采矿与加工:停止破碎、筛分等工段;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化工行业:停产30%,以生产线计(单条生产线以70%负荷运行);

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酒类制造: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建筑材料制造:沥青建筑材料停产,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其他建筑材料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储煤场等堆场: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焦化行业协同供气企业:按要求实施以气定产。

对于生产工序不可中断,通过采取提高治污效率、限制生产负荷等措施减排的重点排污企业:需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cems),并提供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一年以上数据记录,自证达到减排比例要求。

②机动车控制措施

按照“移动源应急减排清单”执行。微、轻、中型载货汽车(汽油、燃气)和微、小、中型载客汽车(汽油、燃气)国1及以前非营运车辆全天禁止通行;

微、轻载货汽车(柴油)和小、中、大型载客汽车(柴油)国3及以下柴油车8:00-20:00禁止通行;

中型载货汽车(柴油)国3及以下柴油车全天禁止通行;

重型载货汽车禁止驶入限行区域,引导外地过境车辆避开限行区域行驶;

大型载客汽车(汽油)公交备用车辆全部上路,增加运营班次,延长运营时间,主干线路首班时间提前,晚班时间适当延后;

三轮车、低速汽车、摩托车全天禁止通行。施工工地和工业企业厂区内20:00-次日8:00停止使用国2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其他企业车辆按照“工业应急减排清单”执行。

③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矿山、石料厂、石材厂等应停止露天作业;

施工工地应停止土石方作业、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建筑工地裸露地面实施全覆盖;

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路段应增加机扫和洒水频次;

未安装密闭装置易产生遗撒的煤炭、渣土、石料等运输车辆停止上路。

4.2.3二级应急响应措施

在执行三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1)公众防护措施

指导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弹性教学,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倡导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延长公交车运行时间。

②自觉停驶2007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燃油机动车。

(3)强制性减排措施

①工业企业减排措施

工业企业按照“工业源减排清单”采取限停产、运输管控等减排措施。

氧化铝: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

水泥:水泥熟料生产线停产。

砖瓦窑:停产;

禁止运输。

工业涂装:使用粉末、水性、高固体分、紫外光固化等低vocs含量涂料的企业调漆、供漆、涂装、干燥/烘干等涉vocs排放工序停产50%(含)以上,以生产线计。

有色金属露天开采:停产。

非金属采矿与加工:停产。

建筑材料制造:停产。

机加工(金属结构加工):停止露天大气污染物排放环节作业(喷漆、打磨、电焊等)。

汽修:调漆、供漆、涂装、干燥/烘干等涉vocs排放工序停产。

②机动车控制措施

施工工地和工业企业厂区内停止使用国2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矿山(含煤矿)、洗煤厂、物流(除民生保障类)等涉及大宗原料和产品运输(日常车辆进出量超过10辆次)的单位应停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汽车(含燃气)进行运输(特种车辆、危化品车辆等除外)。其他企业车辆按照“工业应急减排清单”执行。

③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在非冰冻期内增加洒水降尘频次;

企业堆场防尘措施到位,同时非冰冻期内洒水次数在原有基础上每天增加1次。

4.2.4一级应急响应措施

在执行二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1)公众防护措施

接到红色预警且aqi日均值达到500时,在县教育局指导下,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停课措施。对已经到校的学生,学校可安排学生自习;

对未到校的学生,学校可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安排学生在家学习。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自觉停驶2008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燃油机动车。

(3)强制性减排措施

①工业企业减排措施

工业企业按照“工业源减排清单”采取限停产、运输管控等减排措施。其中,重点行业管控措施在二级预警措施基础上增加:

水泥行业:停产。

工业涂装:调漆、供漆、涂装、干燥/烘干等涉vocs排放工序停产。

煤炭井下开采及洗选、其他矿物井下开采:禁止运输。

有色金属露天开采:停产,禁止运输。

非金属采矿与加工:停产;

禁止运输。

储煤场:停止装卸等露天作业,禁止运输。

机加工(金属结构加工):停产。

②机动车限行措施

微、轻、中型载货汽车(汽油、燃气)和微、小、中型载客汽车(汽油、燃气)实施区域限行;

微、轻、中载货汽车(柴油)和小、中、大型载客汽车(柴油)国3及以下柴油车全天禁止通行;

重型载货汽车禁止驶入限行区域,引导外地过境车辆避开限行区域行驶;

大型载客汽车(汽油)非公交车外全部停驶,公交备用车辆全部上路,机动车限号期间,实施公交优惠(免费)政策;

三轮车、低速汽车、摩托车全天禁止通行;

市域内工程机械停止使用(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③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除塔吊及地下施工外,建筑施工工地整体停工。加大城市道路保洁力度,非冰冻期内主要交通干线加大机械化湿式清扫频次每日2次以上。

4.3信息报送

黄色及以上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办公室在当日以书面形式将初报报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内容包括预警级别、时间、主要污染物等;

之后每日将续报上报,内容包括预警级别变化情况、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取得的效果等。终报在预警解除后2个工作日内上报,内容包括应急响应终止情况、应急响应措施总结等,并填写《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统计表》(附件3)。

4.4总结评估

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

指挥部办公室对每次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进行评估,内容包括:重污染天气发生及预警情况,各部门响应情况,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总结应对经验、教训,评估措施效果等。

指挥部办公室于每年5月前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前12个月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评估,重点评估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应急措施环境效益和经济成本,以及预案内容的完整性、预警规定的详实性、响应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专项实施方案完备性,评估结果应在5月底前报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根据总结评估结果,应急预案、实施方案需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在当年10月底前完成修订和报备工作。

4.5督导检查

预警信息后,督导检查组及时以现场抽查和记录检查的方式,对部门专项方案和企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以及各项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重点检查工业企业减排措施、道路保洁、建筑工地停工以及机动车限行等措施的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组及时将有关情况汇总报送指挥部办公室,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5应急保障

5.1组织保障

指挥部办公室统筹重污染天气的预报、会商、预警与应急响应等工作,组织安排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专家库,并做好业务培训。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企业分别成立应急响应工作组,安排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

5.2经费保障

县财政局应加大重污染天气应对资金投入力度,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与救援、监督检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应急技术支持和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县直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保障各自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5.3物资保障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要制定应急期间应急仪器、车辆、人员等装备调配计划。县能源局和地电柳林分公司等相关部门应根应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做好煤炭、电力等能源的调配和管理工作。确保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顺利开展。

5.4预报预警能力保障

县人民政府应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设备、预报预警模型等软硬件配备,实现重污染天气应急数据库管理。

5.5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值守制度,健全应急人员通信信息库,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并制定应急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应急信息和指令的及时有效传达。

5.6医疗卫生保障

县卫健体局应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所致疾病卫生应急专家库,同时做好患者诊治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应急状态下相关医务人员及时到位,加强相关医疗物资储备与应急调配机制建设,以易感人群为重点,加强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常识宣传教育。

6预案管理

6.1预案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及信息网络,加强预案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及时、准确重污染天气有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6.2预案培训

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培训制度,根据应急预案职责分工,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与时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对各自职责的落实和监管方式进行培训,确保应急时监督执法到位;

重点企业对“工业源减排清单”应急措施响应及落实进行技术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确保培训规范有序进行。

6.3预案演练

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针对政府应急预案、部门专项实施方案以及企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进行演练,尤其对具体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进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指挥部每年在进入采暖期前组织一次综合性演练,可采用桌面推演加部分环节拉动演练的形式。演练结束后,进行演练总结,针对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并填写《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记录表》(附件4)。

6.4预案修订

本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当出现需要适时修订的情形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7附则

7.1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柳林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3篇

一、组织机构

成立我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统一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和S O₂浓度指标(1小时均值)为指标,AQI日均值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I大于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严重性,将预警划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大于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短时出现重度污染未达到高级级别预警条件;或监测SO₂浓度(1小时均值)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大于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级别预警条件;或监测SO₂浓度(1小时均值)大于650微克/立方米。

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大于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大于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或监测SO₂浓度(1小时均值)大于800微克/立方米。

除以上预警等级以外,预测AQI日均值大于200持续一天(24小时)时,需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减少户外活动)

三、应急响应措施指令、降级和解除

(一)预警启动

按区重污染天气指挥部预警及区教育局通知,我校启动相应预警应急预案。按照预警信息做好应急相应准备工作,并启动相应预警响应。

(二)预警的级别调整与解除

按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预警降级别调整与终止预警行动及区教育局通知,预警级别调整或解除预警通知。

四、应急响应措施

Ⅲ级响应措施(黄色预警)

健康防护措施:我校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的活动(在室外停留不超过30分钟的教学参观、社会实践等活动不受影响)。

Ⅱ级响应措施(橙色预警)

健康防护措施:我校停止所有户外课程和活动。

Ⅰ级响应措施(红色预警)

健康防护措施:我校义务段按照区教育局的通知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高中部停止所有的户外课程和活动。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重污染天气对广大师生身体的危害,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细化分工,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

2.规范操作,及时响应。我校在接到预警措施指令后,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响应,将告示栏摆放在学校前后门显著位置,利用LED屏滚动播放防雾霾知识宣传标语,并组织学生在室内上好体育课或者开展智力运动项目。Ⅰ级(红色预警)应急响应启动后,我校义务段要严格按照区教育局通知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的等防护措施,高中部停止所有户外课程和活动。停课期间,各班要通过“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告知家长,区域红色预警和Ⅰ级预警响应解除后,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恢复上课时间。另外,Ⅰ级(红色预警)响应期间,我校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特别强调:每次应急响应启动后,在未接到解除预警或提高预警级别通知前,执行好本次预警。

3.多措并举,加强教育。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课的主阵地作用,利用班会、队会、黑板橱窗、校园广播加强重污染天气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对呼吸类疾病的防护宣传,提高师生防护能力,通过“班级微信群”“校园网”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普健康防护措施,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另外,要及时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4.严格履职,严肃追责。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履职。对于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

第4篇

几十年来,经过几轮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于东方大地,初步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梦想。但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背后,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活富足的人民对美好环境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走群众路线,解群众所需所盼,倾听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群众迫切希望改变的环境问题。

自去年以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开展污染防治的群众呼声日益高涨。为此,环保部等三部委于2012年底联合《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近期我国第二个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按照计划,未来四年我国将投入1.7万亿元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在前后间隔约七个月的时间内,两个大型治理规划相继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群众呼声的关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

无独有偶,我国首个以区域为单位的重污染应急预案――《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日前正式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官网上公布。预案要求,当珠三角出现区域空气重污染Ⅱ级响应时,政府将在媒体上健康防护警示,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并建议中小学停止户外体育运动,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关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最广大群众的环境需求的理念,在预案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两项工作,不单是政府或者环保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必须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

近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结合工作实际做出了八项公开承诺,其中就提到要坚持环保为民,加强环境污染整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健全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环境投诉渠道,健全环境问题处理工作机制,限期查实公众检举、揭发、曝光的环境违法行为。

群众日常的举报和投诉,既是环保部门关心群众、改善环境的重要线索,也是监督环保部门工作的“监测仪”。因此,保障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才能够激发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自觉行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

第5篇

(一)、 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保、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公司企业特点,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制定《配电房应急预案》。

(二)、 编制说明

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突发火灾情况,该预案自然启动。

(三)、 事故应急职责及分工

1、职责及分工

1.1 现场应急自救组织

发生电气火灾时,火灾现场成立应急自救小组,其人员构成一般为:值班电工、地勤、机修、调度、等。

1.2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1)现场应急自救小组:组织火灾现场的应急抢险,处臵出现的紧急情况;与生产部、实验室和地勤班长保持联系,报告灾情,执行救灾指令等。

(2)当班电工:是现场应急抢险的主要执行者。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的应急自救,负责向生产部、实验室和地勤班长报告情况。

(3)其他成员: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积极参加应急抢险,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四)、 应急处理原则

1. 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2. 及时发现火灾等险情及时自救

3. 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 事故特征

1. 危险性分析

变电站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引发一系列重、特大事故发生。

2.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火灾初始阶段,附近地点往往能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继而可能看到烟气。一般地,突然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时,应引起可能要发生火灾的警觉;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六)应急处臵

1 事故应急处臵程序

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1)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扑救,并迅速向调度报警,同时向其它值班领导报告。

(2)现场迅速成立应急自救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组织开展灭火抢险和自救行动。如果事态难以控制,应迅速拔打119向消防队请求增援。

(3)在自救行动中,应急人员与生产技术部、安环部和车间领导保持联系,随时报告灾情变化和自救进展,贯彻指挥部救灾命令,引导救援人员赴事故地点救灾。

2 现场应急处臵措施

(1)火灾发生的初期,现场人员应抓住灭火有利时机,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立即采取措施全力扑救,将火灾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住火势。

(2)断电灭火 ,电力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扑救人员身体或所持器械可能触及带电部分而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发生火灾后,应该沉着果断,设法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没有切断电源时千万不能用水冲浇,而要用砂子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3)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4)灭火扑救应按照“先控后灭”的程序,先采取措施控制火势漫延,然后扑灭、消除火源,防止事故扩大。

(5)当现场灭火条件不具备或灭火无效时,在救援人员未赶到现场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报警

3.1 报警电话:119

4 注意事项

(1)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强度降低,因此拉闸时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操作。

(2)先断开负载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

(3)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恰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火灾的扑救。

(4)变压器油闪点大都在130~ 140℃ 之间,有较大的危害性。如果只是容器外面局部着火,而设备没有受到损坏时,可用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应先切断起火设备和受威胁设备的电源,然后用干粉、水扑救。

(5)要防止着火油料流入电缆沟内。如果燃烧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时,沟内的油火只能用干粉、沙子等覆盖扑灭,不宜用水喷射,防止火势扩散。

(6) 灭火时,灭火器和带电体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灭火后要注意通风。

5、预防措施

5.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5.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5.3安全专职负责组织消防知识教育、消防反事故学习,确保各级人员熟悉消防知识,加强员工消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6、触电救护应急预案

㈠、对人体的危害

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流引起人体外部的烧伤;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及至危及生命;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㈡、触电急救:

a) 紧急处臵:迅速拉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b) 就地抢救: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应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此时,应使触电者平卧,四周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衣服解开,以利呼吸;重度触电者:触电者有假死现象。呼吸时快时慢,长短不一,深度不等,贴心听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脉膊,证明心脏停止跳动,此时应马上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挤压,抢救工作不能间断,动作应准确无误。

c) 触电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方法。

③、烧伤救护应急预案

热力烧伤包括火、开水、蒸汽、电弧等。化学灼伤一般是强酸或碱等。

㈠、对人体的危害:皮肤或皮下组织烧坏,严重时导致死亡。

㈡、化学灼伤分类:浅一度(红斑);浅二度(水泡型);深二度;

㈢、烧伤的急救:

a) 迅速移去热力对身体的伤害,采取用水冷却表面的方法。若是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b) 用湿纱布包好创面;

第6篇

一、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初见成效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北京市政府设立环境保护督查处,承担对全市环境保护方面的督查任务,专项督查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情况。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50余次做出批示,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河北省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各级都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区域联防联控取得积极进展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框架下,逐步形成了跨部门、跨省区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京津冀与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分别签订“煤改气”保供、散煤清洁化治理协议。北京已与天津、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城市就重污染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开展协调,在可能发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时及时通报预警信息,会商预测结果。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保障了“APEC”蓝。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平台也即将上线。

(三)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不断深入

京津冀先后开展了污染源解析工作,并公布解析结果。在PM2.5来源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机动车(31.1%)和燃煤(22.4%)、扬尘(30%)和燃煤(27%)、燃煤(28.5%)和工业生产(25.2%)。这些解析结果为精准发力、有效治污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燃煤压减和煤炭清洁化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在压减燃煤方面,北京市燃煤总量已从2012年的2300万吨压减到目前的1500万吨以下;天津市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236万吨;河北省2014年煤炭消费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在煤炭清洁化利用方面,通过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后的燃煤发电机组和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当前国家对燃气机组和锅炉的排放标准。同时,进一步开展散煤治理,2014年河北邢台财政补贴2000万推广10万吨洁净型煤;天津市在农村地区推广12万台先进炉具,完成散煤清洁化治理180万吨。

(五)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环保部大力推动下,京津冀区域加大对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治理力度。2014年,北京市在提前完成全市脱硫脱硝治理任务的基础上,率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通过环保技术改造实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1.56万吨;天津市淘汰电力行业落后产能76.5万千瓦;河北省对241家重点行业国控企业实现烟粉尘在线监控设施全部联网,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工程246个。

(六)污染治理和监察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京津冀三地均出台了相关条例和规定,明确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和能耗限额标准,以及违规处罚措施。河北率先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了环境监管全覆盖;北京出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天津河东区依靠科技强化网格化管理,集实时监控、网格管理、数据库信息共享、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等主体功能于一体,实现每寸土地都有人管理。

通过上述措施,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联防联控初见成效。与2013年相比,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4%、13.5%、12%,京津冀区域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5.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3.7%。

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形势仍较严峻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初见成效,但与国家新标准和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全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8位;2015年1季度,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仍占6位,3月,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不足四成。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区域联控联防联测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区域排放标准尚未统一,机动车环保监管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天津自2014年7月起将二氧化硫等4种污染物排污收费平均提高9倍。如果周边区域不实行相应政策,既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又会导致一些企业继续观望,不愿加大环保投入。北京、天津已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而河北2014年年底才开始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汽油。

(二)兼顾治污与发展有一定难度

2014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治理大气污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约1.75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增速约3个百分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大气污染及其他环境治理的持续投入,巩固提高治污成果压力较大。

(三)煤炭清洁利用政策相对滞后

当前,随着煤炭清洁技术的发展,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应根据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煤、气发电成本,研究制定支持清洁煤发电等煤炭清洁利用的相关政策,这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各地供气不足问题。此外,对煤变油、煤变气,鉴于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完善的经验,且煤变气污水成分极其复杂,治理难度非常大,应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

(四)分散用煤污染日益严重

分散用煤占比偏高(约占50%),排放量大,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污染是集中发电的20倍,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目前各地主要做法是通过财政补贴更换先进炉具及使用洁净型煤替代,但成本高、执行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保定800万农村人口的农村炉具和型煤补贴就需要70多亿元。

(五)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一是京津冀区域机动车减排压力较大。该区域机动车总量已超过2500万辆,大型运输车辆排放标准更新较慢、油品质量标准低、污染排放大。二是相关规定不利于黄标车淘汰。一些地区新增淘汰任务量包括被盗抢、查封、扣留、抵押车辆,依照公安部《机动车登记规定》,不得对此类车辆进行注销报废。三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效果不理想。受认知水平、政策落地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国仅建成600座充/换电站、2.6万个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数量完成计划率不足1/5。北京个人申请安装充电桩数量与成功安装数量比为13∶1。

(六)污染源解析难度偏高

一是京津冀区域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传统烟煤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叠加,给污染源解析增加了难度。二是京津冀区域城市密度大,城市间大气环境相互影响较大,现行的各省(市)独立进行源解析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展广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交流与联防联控。三是区域间传输污染源解析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四是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研究刚起步。目前仅天津市颁布了全国首个《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启动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清单编制。

(七)监管和执法的基础性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大气污染违法犯罪执法规范和法律依据存在空白点,公安机关很难进行有效打击处理,配套的信息化基础工作及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环保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美国每百万人中平均约有3100名环保管理人员,而我国仅为144人,环保队伍力量严重不足,难以应对当前严峻的环保工作形势。环境执法人员还没有统一的执法服装,不能体现正规、庄重、公正的执法形象。

(八)社会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公民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信息传播渠道被动接收环保信息,环保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志愿服务等参与环境治理的渠道和平台比较欠缺。

三、协同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积累而成的,其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深刻认识到大气等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结合调研情况,建议:

(一)加强京津冀区域大气联控联防联测协同机制建设

一是联控方面,建立由环保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联控机制,定期会商,各地具体负责。同时,继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促进各地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核实性”原则,认真修编应急预案,并建立完善综合大气污染决策指挥系统。二是联防方面,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优化空间布局,适时从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等有关气象学的角度研究风道规律,并及时运用到区域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之中。重点研究和解决保定等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三是联测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联网联控,充分发挥各地联测技术比较先进的优势,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放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任务分解要明确,责任对象要具体。此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

(二)大力推广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燃烧技术

立足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目前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的现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对改造后达到燃气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和锅炉的煤炭消耗量给予折算核减,纳入区域减煤指标,视同完成改燃任务;对相关燃煤电厂给予上网电价支持,使京津冀大型电厂实现全面清洁排放并在供热方面全部运用清洁煤燃烧技术。

(三)切实推进气、电代煤工程解决散煤燃烧问题

一是在加大天然气供给力度的同时,将更多的天然气、焦炉煤气用于中小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减少其直接用煤数量。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集中式电采暖。特别是在张北地区等清洁能源较为丰富的地方要更加重视以电代煤。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兼顾城乡,新建与改造并举,提升清洁供暖立体化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为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推广集中式电采暖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项目投融资环境。

(四)重视尾气排放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

一是解析尾气中PM2.5组成及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二是加快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尽早解决断头路问题。三是加大交通堵点治理力度,提高公共交通效能,加大城市圈地铁密度,使公共交通真正便民、快捷。四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要从发展电动汽车是将我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充电桩建设,推动公务用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城市物流车、工具车、港口机械等的电气化、清洁化。鼓励天津等具有汽车工业基础、电池技术领先的地区,在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积累有益经验。五是尽快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共同开展区域机动车超标排放联合执法。

(五)加大对河北节能减排支持力度

一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鼓励和支持河北重化工业走出去,把产能释放出去。二是在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中,支持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在河北布局和落地。三是把河北建成我国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河北清洁能源发展条件成熟,张北地区风电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沿海地区海上风电资源也很丰富,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河北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四是加快河北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提高对京津等地的输送能力。

(六)在深入开展污染源解析的基础上逐步列出排放源清单

一是国家统一组织开展京津冀区域污染源解析研究,分析和研究大气污染的成因、构成和传输变化规律。在进行本地污染源解析的同时,研究区域传输污染源占比。二是在污染源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列出排放源清单,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掌握污染传输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

(七)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健全节能环保标准,严格行业准入,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依法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同时利用市场手段整合、化解高污染行业过剩产能,调整钢铁、玻璃、水泥、化工、电解铝、造纸、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并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生产高附加值的钢铁、水泥、玻璃等新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八)完善监管法规并提高执法能力

依照新《环境保护法》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环境监管和环保行政执法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快环保队伍建设,充实各级环保队伍力量和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同时,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着装,提高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庄重性。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执法资金投入力度。

第7篇

Abstract: Abrupt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are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i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warning, promote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to enhance abrupt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This paper deals with building a command platform for environmental security early warn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Function objectives,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platform are systemically analyzed,and the key business such as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GIS, environmental safety supervision and warning,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command scheduling process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as well as integrated emergency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预警;环境应急指挥;环境管理;信息技术

Key words: abrupt environmental accidents;environmental warning;environmental emergency command;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187-04

0 引言

伴随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渐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突发环境事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任务繁重、形势极为严峻的局面[1-2]。

为了有效应对、减少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各种环境预警系统和用于处理环境应急突发事件的系统相继建立[3-8]。 但由于这些系统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低,应急处置手段单一,实际处理能力较差,在环境事件的处理处置和风险防范方面,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致使一些环境污染事故由于处理不当或者事后无法进行有效应对,贻误了污染防治或控制的最佳时机,造成很大损失。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我们要改变以往面对环境突发事件时的被动应对、事后处置及经验式管理,从事前主动预防防备、监测预警为主,事中及时指挥与处置,事后科学评估与修复角度出发,围绕各种影响环境安全的风险源展开,摸清各类风险源底数,应急资源底数,建立风险源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加强风险源应急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机构与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整体水平,逐步提升环境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立足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与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以 GIS 为基础平台,综合 3S(GIS、RS、GPS)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和传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9-10],构建包含环境安全预防、环境安全预警、应急指挥与处置、环境评估与修复等在内的环境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全面提升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的管理效能,对环境安全管理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平台建设目标

环境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总目标立足当前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实际现状,以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管理为核心,建立基于动态联网的前台环境安全预防系统、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损益评估与修复系统等和后台基于GIS的环境风险源与应急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加强环境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能力,逐步完善环境安全预警与环境应急体系,实现数据集成――通过整合环保部门业务数据、改变以往各种环保数据分散在各个环保部门的情况,解决信息孤岛;业务集成――通过整合日常管理、监控预警、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灾后评估,使用户可以在统一的用户界面下使用;数据共享――建立与上下级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以及政府各部门应急指挥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决策支持――通过二三维仿真调度平台,展示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多维度信息支撑。

2 业务流程分析

本平台涉及的环境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总体过程分为事前预防预备、日常监测预警,事中应急准备、应急指挥与处置以及事后评估与修复四个环节(见图1)。其事中应急指挥与处置又分为应急响应阶段、应急处置阶段和善后处理阶段三个方面[11](见图2)。

3 平台架构建设

坚持“平站结合、双管齐下”的战略,构建具有监测监控、预警预测、信息、辅助决策、指挥调度、资源管理、应急处置、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估等功能的环境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重在预防和准备,通过事前控制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有效措施,只有做好了预防,做足了应对准备,才能在发生突况时有序应对,妥善。为此,首先要对环境风险源进行常态化、预防性的监控管理,重点建立区域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做好监控预警,能够针对环境隐患及时预警,使环保管理部门能够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的响应、联络、勘察、处置、指挥、调度、决策、评估等,总体框架见图3。该平台的关键系统结构包括环境安全预防系统、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环境应急指挥系统、损益评估分析与恢复系统、环境风险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应急资源库管理系统、12369接警通讯系统、环境GIS管理系统、专家知识决策系统、车载应急指挥移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等(见图4)。

4 关键业务分析

4.1 基于GIS的环境数据管理

本系统以二三维GIS平台为基础,实现对环境风险源预警及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使其具备以下功能:①基础地图数据管理功能,如地图数据制作、浏览、测距、导航、定位与查询、等;②环境专题图管理功能,如环境风险源企业分布图、应急资源分布图、救援物资GIS分布图、防护目标分布图等;③GIS分析功能,常规分析如统计分析、插值分析、空间分析等和专题分析如风险源周边敏感区分析、救援物资最短路劲分析、应急资源调度分析、污染物扩散模拟分析和模型分析等。④三维仿真模拟,如对企业或标志性建筑物的三维模拟,对重点风险源动态跟踪分析,对环境事故的模拟以及对事故现场的还原等。

4.2 环境安全日常监管预警

①环境安全预防管理:面对环境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的局面,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常态管理、轻应急管理,重处置、轻预防”的问题[12],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环境安全预防系统,用于平时基础性应急预防、预备管理工作,主要从水环境、气环境、辐射源、风险源企业四大方面做好日常基础性的预防防备工作,做到对重大危险源底数清、等级清等,同时摸清各级环保单位的装备、设施、物资等各类应急资源。

②环境安全预警管理:本平台首先要满足对各种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管,在摸清各级各类风险源与应急资源底数的基础上,主要以预防性监控预警为主,通过应急值守中的预警情况、人工监测、自动监测监控、视屏监控以及各设备的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等,实现对风险源、放射源、重金属、重点监管企业、污水处理厂、流域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预警。

4.3 环境应急指挥调度过程管理

在抓预防、抓常态管理的基础上,重视应急指挥调度过程管理,实现环境安全预防预警与应急双管齐下的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格局。环境应急指挥调度过程管理主要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三个阶段中相关信息的记录、报送、跟踪、查询和分析。包括值班接警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指挥调度管理等功能。

①值班接警管理:该模块具备事故接警记录,拟办、跟踪、反馈、结案等常规案件办理功能。系统接警信息主要通过12369 环保热线系统、环境管理系统及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系统获得,并根据预警规则,设置报警阀值,实现自动接警。其次通过系统自动分拣与评估,初步判断接警案件是否属于应急案件,对于常规投诉案件直接报送投诉处处理,对于应急案件则启动应急程序。

②应急预案管理:它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开展环境应急管理的有效抓手和对接平台。对于值班接警自动报送的信息,通过预先设定,确认应急预警信息后,按照提前规划的处理流通过应急平台自动上报至管理部门,确认上报结果。同时按照应急响应流程启动相对应的应急预案,该预案应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以及其他应急预案等。

③指挥调度管理:包括人员组织、专家支持、物资调度、调度报告四部分,实现现场的指挥调度及相关信息的记录。借助GPS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隐患点,再通过应急指挥中心向各部门发送调度指令,通过应急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将这些指挥调度的命令发送给参与本次应急事故调查处置的工作人员。同时支持应急车载视频的远程访问链接,可实时接收现场视频信息,了解事故发展实况,也支持应急车辆历史轨迹的回放,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动态采集、跟踪记录,形成完整的应急资料库。

4.4 辅助决策管理

①污染扩散模拟与预测:建立基于GIS的污染物扩散模型,并提供污染扩散模型接口供其他系统调用。根据常见的具有毒性、危害性、可消除性等特性的致灾因子,应急事故点的水文特征以及当地的地理因素、气象参数、源强参数、污染物浓度等,模拟、预测污染物的降解、扩散趋势。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污染物扩散的范围的直观显示及对污染发展趋势的初步预测模拟,为应急指挥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是根据应急监测数据进行实况污染态势模拟,及时反映污染的现状。

第8篇

守护住肇庆的青山绿水,这在肇庆的发展中早已成为共识。

“全市上下要坚定目标,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科学施策,全民参与,切实做到严治、善治、共治,继续深化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工作。”在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工作上,肇庆市委、市政府态度明确、立场坚定。

去年以来,面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良局面,肇庆精准定位、主动出击,打响大气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同时用好新环保法赋予的权力,着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显成效,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精准发力,打响大气污染防治“四大战役”

市政府印发《肇庆市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度实施方案》、《肇庆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办法》;

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肇庆市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四大战役专项行动方案》等配套文件;

市政府与各地政府签定《2015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以及考核方式;

市环境保护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制定《肇庆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实施细则》。

……

2015年以来,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指示下,肇庆市一系列大气污染整治方案及考核办法密集出台,大气污染整治战役拉开序幕。很快,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肇庆把工业源、扬尘源、机动车污染源和农业源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目标,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四大战役”。

5月,“四大战役”的第一枪在工业源治理领域打响。一个月时间,肇庆频繁开展对企业的环保检查,查处了一批涉嫌环境违法的企业,震慑了不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6月开始,肇庆市政府多次组织环保、公安等部门开展夜间联合突击执法,市长赖泽华、副市长冯敏强亲自部署,并带队参与检查。联合执法行动采取交叉执法、交叉监测等方式,对端州、鼎湖、高要、四会等地的陶瓷、金属加工、印染、生物制药、造纸、玻璃等重点行业进行突击检查。联合执法中,违法企业一经发现,直接曝光、当场查处,提升了环境执法的震慑力。

在“严打”的同时,肇庆加快推进以火电、陶瓷、水泥、玻璃、印染定型、燃煤锅炉、挥发性有机物、金属熔铸加工等重点领域工业大气污染源和各类乡镇工业大气污染源为重点的工业源治理,加强陶瓷企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推进全市在产生产线改造达标任务,推进高污染燃料锅炉综合整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鼓励企业使用水溶性环保型原材料。1月至10月,肇庆共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或改燃清洁能源144台。

与此同时,肇庆市不断加强扬尘治理力度,将道路、堆场扬尘纳入管治范围,1月到10月份期间,共对31个扬尘源污染防治措施没有落实或执行不到位的施工工地责令整改,并予以扣分,对10个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工地责令停止施工。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肇庆市公安局完善黄标车禁行区内电子警察的设置,并配合路面执法,加强对“冲禁”黄标车的执法力度。截止到10月30日,肇庆共淘汰黄标车13073辆,完成年度任务的74.03%。

农业源今年首次被列入肇庆空气质量污染防治的对象。在环保、农业部门积极协调联动下,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废弃物综合治理,畜禽禁养区养殖场清理整顿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端州区禁养区养殖场已基本清理完毕,鼎湖区完成猪舍清拆面积达3.75万平方米。今年,肇庆还计划推进全市30万亩水稻秸秆还田,提升耕地有机质,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利剑出鞘,日均立案查处一宗环境违法行为

1月至10月,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14804人/次,检查企业5666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84宗,行政处罚案件230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8宗,查处金额1418.85万元,同比增长69.68%;责令整改企业326家次,停产整改企业122家次,关停企业127家。

一组组的数据,展示的是肇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效与决心。

今年以来,肇庆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和“环境法治年”等活动,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不仅加强了夜间、雨后和节假日等敏感时段的环境执法频次,而且采用跨区域联合进行的方式,提高了执法成效。

今年6月到10月期间,肇庆市环保局就多次组织端州、鼎湖、高要、四会等地环保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采取交叉执法、交叉监测、联合检查、夜间突击等方式,对废气污染排放较为突出的地域进行突击检查,对其中27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分别依法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媒体进行曝光。

为了提高环保执法的力度,今年1月,肇庆成立“环保警察”,成为全省第二个率先成立“环保警察”的地级市。肇庆市市公安局和环保局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突破环境保护领域两法衔接工作的制度瓶颈,推进环境执法联动的常态化、制度化,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环保警察”成立以来,公安机关共查办了12宗环保部门移送的违法犯罪案件。

肇庆市环保部门还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权利,对欧文斯(肇庆)玻璃容器有限公司废气超标排放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连续按日处罚,开出了全省第一张按日计罚罚单,罚款总额达48万元。对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的肇庆金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处以“按日计罚”罚款225万元,为全市按日处罚单宗最大金额。目前,肇庆按日计罚案件数在全省排前列,让违法企业付出沉痛代价,带来了巨大的警示作用。

多头并进,不断完善污染治理的软件硬件建设

陶瓷企业,大气污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肇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关注对象。

今年,肇庆印发《肇庆市2015年推进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肇庆市经信、环保部门通过联合督办等方式,推动陶瓷企业主动实施清洁生产,完成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并申请污染治理综合验收,肇庆市环保局、监察局继续对全市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挂牌督办。

目前,全市65家陶瓷企业268条生产线中,共有建筑陶瓷企业污染物排放口154个,已安装的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控设施共149套并与市监控平网,已完成验收129套。

11月上旬,受气象条件影响,肇庆连挂灰霾黄色预警信号,肇庆各地各部门按照《紧急通知》要求,迅速开展各项专项治理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提前应对工作,最大程度控制和减缓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肇庆市在应急工作上的未雨绸缪。早在2014年,肇庆就印发实施了《肇庆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并且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大气重污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今年1月,肇庆组织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演练,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印发实施《关于加强肇庆市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冬春季节气象条件不利污染物扩散的特点,加快推进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陶瓷企业综合治理、黄标车淘汰和扬尘源污染治理等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项目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3YJC630196);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GL018);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30241)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2日

一、我国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演化过程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动机制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大气污染属地管理模式到“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分区域管理”,再到区域环境保护督察中心设立;第二阶段:从区域环境保护督察中心设立到局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实践。北京奥运会期间环境保护部与北京及周边六省区市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成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开启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模式;第三阶段:从局部区域、临时性的实践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点区域联防联控长期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2010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制度。也就是说,解决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应当走点源防治和区域联防联控相结合的立法路径(常纪文,2010)。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是我国第一次以全国五年规划形式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但是区域联防联控仅局限于规划的编制,缺乏持之以恒的行动力(柴发合等,2013)。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立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新模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分别于2013年10月、2014年1月开始启动区域大气染防治协作机制,但具体的联动内容、联动措施、联动执法等方面的长效机制都还很不完善,联动工作进展缓慢。

二、河北省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一)城市内源过量排放污染是河北省雾霾爆发的决定性因素。河北省的内源污染主要来自煤烟型污染源、石油型污染源和扬尘型污染源。

1、煤烟型污染,主要由工业、电厂、垃圾焚烧、小锅炉、餐饮业、居民生活等炉窑燃煤释放出的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以及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首先,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能源结构导致煤烟型污染严重;其次,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烟(粉)尘是煤烟型污染的首要来源;再次,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火电、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石化六大行业。最后,餐饮业及市民生活排放对PM2.5亦有重要贡献。2012年河北省常住人口7,280万人,目前市民生活燃料主要是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和用量家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

2、石油型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尤其是高污染的“黄标车”排放。一是巨大汽车保有量导致大量尾气排放。2012年河北省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647.8万吨,全国排名第一,其中排放颗粒物7.42万吨,占全省颗粒物排放总量的5.05%,排放氮氧化物56.18万吨,占全省所有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31.13%。同时,由于城市道路拥堵严重,低速、怠速等产生更多有害气体和细颗粒物,使污染严重;二是长期存在的“黄标车”是各类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最大“制造者”,全面淘汰“黄标车”,可降低PM2.5浓度9%~10%。河北省的“黄标车”总数105万辆左右,却占了80%左右的机动车污染排放。与国IV标准车辆相比,“黄标车”排放高出5~10倍;三是燃油品质较低是造成机动车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巨大的机动车燃油消耗制造的尾气污染非常可观。

3、扬尘型污染,主要来自城市施工建设。2012年,全省各种房屋施工建设、道路建筑工程,缺乏有效扬尘管理的巨大施工量从土方作业、堆场、渣土运输等多方面制造大量扬尘,雾霾的污染源中约10.35%来源于工地扬尘。

(二)外源输入污染是河北省雾霾爆发的重要因素。河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有利于气态污染物朝颗粒状污染物的转化和累积,且秋冬季节多西北季风,容易受周边城市传输的影响。PM2.5污染物由于粒径小,易漂浮在空中随风传输。经分析2013年10月~12月河北省与周边城市PM2.5爆发规律发现:河北省与华北区域内其他城市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气一般在一天内先后出现,河北省PM2.5浓度与距离较近的北京、天津、济南、太原等城市有较高的一致性。外源输入污染加剧了河北省雾霾污染程度。

(三)内外源共同作用生成二次污染。在内外源共同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气溶胶等颗粒态物质,成为PM2.5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控PM2.5污染,不但要减少一次颗粒物的排放,还要降低二次颗粒物前驱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四)不利天气是河北省雾霾爆发的诱发因素。由于污染物产生量远远大于城市大气环境容量,一旦遇到逆温、静稳、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不易扩散而累积,马上导致雾霾污染爆发。不利天气只是城市雾霾爆发的诱发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要想彻底消除雾霾,必须从大量减少内外污染源的污染物产生量。

三、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综合借鉴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成功经验,构建河北省大气污染区域环境转移补偿体系,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并对管理体制、机制、组织、技术、标准、监测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一)联防联控机制与目前属地管理相结合。根据区域内不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划分重点控制区与一般控制区,实施差异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区域内大气污染减排的责任与主体。环保厅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标准,区域内市级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达标方法与时间表,县级政府负责具体实行并针对本地特殊情况对此进行补充的大气污染防治三级管理体制。

(二)总量控制与质量改善相统一。建立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控制、评估、考核体系。根据总量控制与质量改善之间的响应关系,构建基于质量改善的区域总量控制关系体系,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和均衡控制,有效解决当前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从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抓起,以点带面,集中整治,着力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

(三)组建权威的跨市区域环境管理机构。根据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划定大气污染控制区域,组建河北区域大气污染管理委员会,隶属河北环境保护厅,实行区域联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监管,增强对区域内各地市的约束力,确保区域内大气环境资源协同管理。并赋予其执法、监督、处罚的权利,通过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排污许可、检查、监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实现治污目标。

(四)采用行政或税收手段推动市际联防联控机制的协同管理。考虑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管理体制和政策实施难易程度,采用行政或税收手段推动市际联防联控机制,既能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发挥区域各地市污染物去除成本差异优势,又具有强制执行、公平感强等优势,考虑到征税立法程序时间比较长,可先以征转移费作为过渡,等排污转移税立法获批后,再用排污转移税取代转移费。在此基础上,应尽快地建立一个跨市的区域级税收征管系统,制定具体的排污转移税征收政策、征收标准和对象、征收资金的征收和补贴办法。

(五)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河北省区域内地市级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下,定期召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相关部门与区域内各地市级政府参加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主管省级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域内各地市轮值召开年度联席工作会议,通报上年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进展,交流和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制定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

(六)提升大气污染相关数据统计能力,扩展统计范围,加强统计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建设河北省区域大气污染相关数据库,确保数据的时效性、真实性、全面性和一致性,为科学政府决策的提供保障。首先,要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强化全方位、多角度统计,只有真实的数据经过计算才会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真实的数据是决策科学的保障;再次,要确保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区域各地市统计各种数据、各项指标值时口径、标准应一致;最后,要确保统计数据的时效性,适时公布、及时更新并及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编发报道统计信息,实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及时的数据支撑。

(七)建立河北省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加强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实现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构建区域内地市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将保障任务层层分解。当出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时,所在区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限产、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紧急控制措施。

(八)完善区域内大气污染治理法律体系。发达国家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成功经验表明,大气污染的治理,必须是配套体系的多管齐下,除了技术上的保障,还要有立法的配合。而我国现行法律远远滞后于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不健全,排放限值过于宽松等,积极探讨、完善具有河北省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迫在眉睫。

主要参考文献:

[1]常纪文.域外借鉴与本土创新的统一:《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之解读(上)[J].环境保护,2010.10.

第10篇

#北京中高考英语科目“瘦身”#

10月22日至28日,北京市教委就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按照方案,从2016年起,本市中、高考科目分值有所变化,其中,语文各提高30分,英语则将双双降至100分。此外,小学一、二年级学科设置也将有所调整,拟取消英语课。

11月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英语教育网络调查报告》。45758位网友参与“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家长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九成家长认为学语文比学英语重要,但孩子每天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依旧超过语文。超七成的家长认为,孩子学英语就是为升学。

@炊烟袅袅:虽然孩子不爱学,家长也并不认为学英语很重要,但不少孩子却依旧在加班加点地学英语。学生英语学习负担的畸重,主要被升学和考试所累。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受英语和应试教育折磨的孩子也太多。重新定位英语在教育中的角色,对祖国下一代的培育至关重要。

@历史是个圈: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时候,我们学习日本、法国、俄国,学习了国外的思想、技术、语言,如今,我们经济发展了,口袋里有钱了,但精神没跟上,脑袋变空了。或许真应该给英语和外来文化降降温,让我们清醒清醒,数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还有多少完好地保存着。

@云里雾里:台湾地区的英语政策也很有意思:台湾当局8月29日通过“补习及进修教育法修正草案”,未来像英语、珠心算、作文、速读班等都不能招收六岁以下幼儿,违者最高可罚50万元(新台币),且可连续罚。

有网友表示,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报告》虽然样本量不小,但是统计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利用了人们对应试教育的厌恶感。如果把这个调查改为《2013年数学教育网络调查报告》,我想同样会有很多人说学数学没有必要,日常生活能用到的只有加减乘除。

@桃李不言:被调查者中,22.70%的调查者认为不太重要;有8.94%的调查者认为英语在工作中很重要,需要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这说明什么?不正说明还有一小半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英语吗?

@大爱无疆:很多人不爱学英语,但他们还学着;很多人说英语没用,但当他们坐在HR的位子上时,他们还是要问“英语水平怎么样”。英语,是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是我们冲破保守藩篱,拥抱外部世界的臂膀。没了英语,世界将会被再次割裂。我不反对学英语,但我反对以遗弃母语来换取英语的做法。

@蓝天白云:有多少人平时不看英文电影?有多少人不看外文网站?有多少人平时不说英文单词?英语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英语的确能给人带来一种特别的感受,带你去一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不要说英语没用,因为你还没用到它;不要说英文电影不好看,因为你已经OUT了。

微吧

三问“车患”与雾霾的关系

近日,北京一周之内四次霾预警。面对污染,很多城市祭出了汽车限行的法宝。不久前,北京市公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当重污染达到红色预警级别时,将启动单双号限行等强制措施。与此同时,天津、河北也出台了相应的汽车限行政策。

1问:汽车排放污染有多大?

为北京本地第一污染源

根据2012年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监测数据,北京市PM2.5的污染源占比情况为:机动车22.2%,燃煤16.7%,工业及溶剂使用16.3%,扬尘15.8%,农业及畜禽养殖秸秆燃烧4.5%,区域污染传输24.5%。这意味着,如果排除24.5%的区域污染传输,机动车在北京本地PM2.5污染源中的占比为29.4%,排在本地污染源的第一位。

2问:限行后治污效果如何?

单双号限行,北京本地污染物排放约减15%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介绍,简单估算,由于机动车排放形成的PM2.5占本地PM2.5来源的近30%,重污染日启动一半车辆限行措施,本地的污染物排放约能减排15%。

3问:能否做到量化控污?

重污染时,只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专家表示,尽管分析污染源结构,对于长期治理空气污染,可以形成一定的依据和方向,但如果空气达到重污染并发出红色预警时,为了避免进一步恶化,一定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采取一切能采取的办法。

点评

@重出江湖:重型车辆对大气的污染相对小客车更为严重。一辆国Ⅲ排放标准重型卡车的排放,相当于近百辆国Ⅳ标准的小客车。环保部规定,进京重型卡车必须达到国Ⅲ排放标准,不少进京重型车辆其实并未达到国Ⅲ标准,却弄虚作假获得国Ⅲ“绿标”,污染更为严重。

第11篇

关键词:慈溪 酸雨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32-03

慈溪位于杭州湾喇叭口南岸,是一个位于经济金三角地带的新兴城市。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车辆的急剧增多,大气污染中酸雨已逐渐成为当今大气污染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人们对酸雨的危害认识也随之加深。为了了解及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慈溪市区2003年布设了一个降水点位,现统计了2006―2015年的酸雨常规监测数据,分析慈溪市近十年来的酸雨污染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今后提出酸雨治理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1.1 pH值方面分析

慈溪城区酸雨情况近10年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酸雨率虽有下降趋势,但好转趋势并不非常明显,酸雨等级一直是Ⅳ级,5年里慈溪一直属于重酸雨区,而从pH值角度看,pH值呈起伏状态,也没有呈现下降趋势。酸雨状况在“十二五”期间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15年,酸雨率明显下降,酸雨等级跳到了Ⅱ级状态,pH值也上升明显,慈溪终于跳出了重酸雨区的行列,具体数据等详见表1、图1。

1.2 从降水化学成份分析

该市降水的化学成份中,硫酸根、硝酸根占很大比例,而酸雨的强度、pH值的大小主要由降水中的硫酸根与硝酸根的浓度所决定,从图2看出硫酸根浓度、硝酸根浓度在“十一五”期间呈上下起伏状态,进入“十二五”期间硫酸根浓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硝酸根起伏明显变小,趋于稳定状态。

该市酸雨的污染类型基本一直处于硫酸与硝酸混合型,且硫酸根影响占优势地位,特别在“十一五”期间,硫酸根浓度远远大于硝酸根浓度,两者比值较大。进入“十二五”期间,硫酸根与硝酸根浓度比值总体处于变小且趋于平衡状态,详表2、表3。

2 慈溪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酸雨的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分析其主要来源于人类工业废气排放及机动车的尾气。

“十一五”期间原煤及燃料油为主要能源,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较大,二氧化氮排放量从2009年开始统计。据统计2006―2010年全市工业总用煤量分别约为90.42万 t、82.97万 t、92.56万 t、57.9万 t、53.6万 t,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6 361.34 t、4 519.24 t、5 266.68 t、4 119.84 t、4 875.79 t,2009年开始统计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达3 902.94 t,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达3 946.81 t。“十一五”期间用煤总量达377.45万 t,二氧化硫总量达2 5142.89 t。较大的工业用煤量及相应巨大的二氧化硫气体排放量,使该市在“十一五”期间一直处于重酸雨区。详见图3、图4。

2011年至2015年全市工业总用煤量分别约为40.67万 t、37.49万 t、29.81万t、29.40万 t、22.98万 t,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4 929.59 t、4 700.79 t、4 350.23 t、4 273.88 t、4039.42 t,相应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达1 702.27 t、1 660.39t、1 557.46 t、1 731.09 t、 1 998.50 t。“十二五”期间用煤总量达160.35万t,二氧化硫总量达22 293.92 t。详见图3、图4。

由此看出,“十二五”期间比“十一五”期间用煤量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的也相应减少,该市的酸雨现状得到相应的好转。

另外,2006―2015年期间机动车辆成倍增加,致使城区车流量增加,据统计至2015年年底,慈溪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万辆,也成为了产生酸雨前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3 酸雨治理措施与成效

该市“十一五”期间一直处于重酸雨区,“十二五”期间,该市以解决重点区域、行业的环境污染为工作重心,以区域性行业性污染整治为重要抓手,主要措施如下。

3.1 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

全面实施集污纳管、中水回用、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重点减排工程,落实总量控制制度管理,分批推进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全面实行A类排污许可证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双重控制,有效控制全市主要污染源排放总量。

3.2 全面开展涉气重污染行业整治

“十二五”时期,开展橡胶再生利用、电镀、废塑料行业以及包括印染、造纸、化工、化纤、金属表面酸洗、有色金属熔炼等六大行业的整治。

3.3 做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出台了《慈溪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14―2017年)》及《慈溪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体系,成立大气重污染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大气重污染预警工作。

建设了中心城区“禁燃区”,建成投用2家机动车尾气监测站,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实现全市50余家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建立健全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与监督管理体系,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实行黄标车全域限行。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至2015年底,该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远远低于“十一五”期间总量,详见图4。在2013年时,该市终于从重酸雨区转为中酸雨区,并保持到2014年,2015年降水的pH值为5.07、酸雨率为48.5%,是2005年以来酸雨程度最轻,酸雨率最低,成为轻酸雨区,该市终于彻底摘掉了十多年来的重酸雨区“帽子”。

4 未来酸雨控制对策

(1)改变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针对该市的能源来源仍是煤炭的现状,持续加强能源管理,限值、淘汰煤耗高、污染重等的工业设备,积极开发替代燃煤的清洁能源,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从而控制酸雨前体物的排放量总量得到控制。

(2)持续开展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

(3)继续严格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制度,加强尾气检测机构管理,严格环保标志发放,配合完善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执法体系。

(4)建立健全大气环境应急响应制度,根据宁波监测中心环境空气预报系统建设进程,联合气象部门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及工作,继续实行大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制度,提高空气质量预测能力,适时启动大气重污染预警响应。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为有效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我市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决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底,开展蓝天保卫战秋季攻坚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市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强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重点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确保2020年底前,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完成上级考核目标任务。

二、工作任务

(一)突出燃煤污染管控。

1.加强燃煤锅炉治理管控,对建成区已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开展“回头看”,防止列灰复燃,对全市20蒸吨及以上燃煤供热锅炉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继续推进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2.推进城乡结合部生活用散煤污染治理,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无照销售、使用劣质散煤行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二)深化工业污染管控。

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2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综合治理;深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建立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管理台账,对已完成整治的散乱污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管,深化治理成果。(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市工信局分工负责)

(三)强化扬尘污染管控。

1.开展扬尘污染排查,强化施工扬尘、堆场扬尘、裸土扬尘、道路扬尘治理;对新的建筑工地,房屋拆迁工地、物料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污染源,及时组织排查、督办、考评,年底前,建成区消除裸露地面。(市住建局负责)

2.开展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严肃查处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防止物料遗撒措施的渣土车辆;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市城管执法局负责)

(四)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

1.全面开展柴油货车治理,加大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限行和禁止使用区域监管力度;加快柴油货车禁行、限行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划定;加快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公安、生态环境、交通等部门联合全面开展路检路查,加大超标排放柴油货车处罚力度。(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分工负责)

2.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油品和车用尿素行为,坚决取缔黑加油站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分工负责)

(五)统筹秸秆禁烧管控。

按照《省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实行扁平管理和“5+1”模式,市生态环境分局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限烧区计划烧除和秸秆无害化处置工作。

一是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制定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方案,农业部门负责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和饲料化利用及相关工作,发改部门负责秸秆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及相关工作。

秸秆全量化处置要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农作物秸秆产量、利用方式和具体去向等基础数据、建立清单台账,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数量分解落实到具体村屯、地块。各乡镇街根据清单台账,编制上报本辖区年度工作方案,方案应包括禁烧区和限烧区秸秆产量及分布;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计划烧除总量、地块和时间安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形成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时限清单和责任清单。(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各乡镇街分工负责)

二是开展好限烧区计划烧除。

各乡镇街细化限烧区烧除轮次与时间安排,按省要求根据气象条件自行安排专人采用“攒堆”集中焚烧的方式进行烧除作业,并组织民兵等人员实行旁站式监管,在气象条件允许情况下,争取最大限度完成烧除作业,避免春耕生产前集中抢烧。(各乡镇街负责)

三是严格秸秆禁烧监管。

各乡镇街为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主体,依据省调整新的禁烧区、限烧区划定范围开展管控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不变,充分发挥好网格机制作用。做好日常监管、重点时段监管、重点区域监管、确保不出现违规焚烧问题。(各乡镇街负责)

(六)做好重污染天气管控。

1.严格实施燃煤采暖锅炉错时启炉,制定错时启炉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市住建局负责)

2.按国家和省要求实行重点行业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制定错峰生产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工信局负责)

3.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机制,为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经验和保障;当达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条件时,要立即启动相关级别的应急预案,果断采取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建筑工作停工停业、高排放车辆限行禁行、增加道路清扫频次等各项应急管控措施,减缓重污染天气影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主体责任,落实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

(二)圧实工作责任。

要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圧实,制定各项任务清单和台账,包括集中供热错时启炉方案,重点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方案、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措施等内容,将工作任务、工作责任明确到具体单位、具体部门和工作人员。错时启炉、错峰生产,“一厂一策”等工作要明确到企业、设备和具体操作人员,秸秆“两区”管控责任要精准到村屯、地块、农户和责任部门、责任人。

(三)积极宣传引导。

要加大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向人民群众介绍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的相关知识,宣传“攻坚”行动相关工作情况,引导公众支持参与改善空气质量行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