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磁铁教案

电磁铁教案

时间:2022-12-18 20:5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磁铁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磁铁教案

第1篇

一、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最常听到的老师的开场白是:“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老师们把探究和玩联系了起来,学生听到“玩”字就异常兴奋。如有位老师上《电磁铁》这一课,一番导入之后,他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电磁铁。他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动手做实验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没有组织性,说笑声、打闹声不断,学生是在玩,而不是在探究。这样的探究价值不高,我们应该抛弃。教师要把握好“度”,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玩”的出发点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探究时没有压力。课堂上的“玩”和平时的“玩”是两回事。平时的“玩”很随意,课堂上的“玩”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玩,在玩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电磁铁》这一课是典型的探究型课例,有多个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有效控制变量难度相当大。我来自农村小学,深知自己的学生的探究学习水平,如果按刚才所说的导入方式授课,学生一节课下来也就是摸一摸导线,玩一玩电池和铁钉,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没有追形式、赶时髦,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授课。我的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三个因素,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该如何控制变量。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探究,他们就能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

二、提供适宜学生探究的材料

进行新的探究,得到新的解释,这是探究的本质。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搭建好脚手架。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相当准确的把握。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案,而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更有价值。如《神奇的水》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我把它单独作为一节课来教学。我列举了六种材料:白砂糖、铁钉、食用碱、木屑、食盐、高锰酸钾。我调查发现,学生对这六种材料的关注度依次为铁钉<木屑<白砂糖<食盐<食用碱<高锰酸钾。铁钉、木屑、白砂糖、食盐,学生比较熟悉,知道它们是否能溶于水。我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食用碱和高锰酸钾。我调整了方案,只保留了学生不熟悉的并且非常想了解的食用碱和高锰酸钾让学生实验。学生得到材料后,兴趣高涨,大胆验证,提升了探究的价值。

三、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时要有耐心“。放”即俯下身子和学生共同探究,当学生探究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扶”。“放”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扶”可以给予学生探究的勇气,给予学生行动上的支持,使学生的探究持续下去。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放”到位,“扶”及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定能独立探究学习。

作者:尹维谦 单位:江苏赣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

第2篇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真正体现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们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一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进行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大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另外小学《科学》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从起点三年级《科学》上册起就开始注重这样培养学生,我想几年下来,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所改变,有更大的发展。在这一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很好地将科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科学知识并不是单一呈现出来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呈现给学生,另外教材在编排中还非常注重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教材同时,要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都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大胆质疑激发探究热情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主动参与注重探究过程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实验培养探究能力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科学》这一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科学》在这一方面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课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非常好,符合社会和时展的需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第3篇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小学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科学课的培养、训练,使他们(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情,也是基础”。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最初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得好的加以表扬,当学生能踊跃提出问题时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质量,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的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是爬行动物,而其他的都是鱼。”于是我说:“大家不用猜,都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于是我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研究鱼的什么?还想多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既新颖又有趣,还有教育意义。

二、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电磁铁(二)》一课时,引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有关系?”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探究,例如对电话,电铃等进行直觉猜想,于是有的学生说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也是电流的强弱),有的说与线圈的匝数有关,有的甚至说与线的粗细有关等的猜测,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猜想”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正确,从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三、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刘默耕对科学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а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这个“势”,不是教师教案上的“势”,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趋势和规律。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例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蚕都有八对足,身边周围还有许多气孔等的共同特征,这时我还说了一句:“那蚕还有什么特点,你们课后再慢慢观察”。突然,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同学的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进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第4篇

一、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清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不管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或拘泥于教材的安排,或为了赶进度,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的环节。

针对当堂课所学内容的特点,我总是想方设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例如,我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电动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并不是按照课本上的安排,先做“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一演示实验,而是打开教室内的电扇开关,让同学们感受到风扇带来的丝丝清凉,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风扇为什么会旋转么?”对于初二的孩子来讲,这当然是一个难题,然后我就接着说:“等学完了“电动机”这一节内容后,同学们就会清楚藏在电风扇里的秘密了。”这句话一说完,我发现同学们的眼里充满了好奇,接下来的各种学习活动,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得非常主动、专注。

再如,我在进行“磁生电“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先演示“电磁感应”现象,而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小区停过电么?停电后你是怎样获得光明的?”有的同学说点蜡烛,有的同学说用手电筒或应急灯照明,同学们说完后,我说:“老师也有一种办法来对付停电。”接下来,我拿出一只小电扇上拆下来的电动机(电动机上事先装好了摇柄),把它的线圈与一只小灯泡串联起来,然后摇动摇柄,小灯泡亮了起来。同学们都兴奋地叫了起来:“亮了!亮了!”我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怎样发电的吗?”同学们都齐声回答:“想!”然后兴致勃勃地等待着学习新知识、新本领。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二、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课堂生成,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

例如,在“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与磁有关的现象,思考自己对于“磁现象”还存在哪些疑惑,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开展实验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分析自己关于“磁现象”的问题有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又如,在“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对于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试着让学生应用右手定则对课本中“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这四幅图进行自主学习,并引导他们注意线圈中每一条边切割磁感线的情况。通过将近10分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图中线圈每一条边中感应电流的情况进行了正确分析,从而判断出整个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教师充分了解了学情,精心预设了教案,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旁逸斜出。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我们应该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而非静止、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教学。课堂上,当教师按照课前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学时,学生会突然出现这样或那样意外的情况,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例如,在进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教学中,有一位同学按照我的要求用小钢钉代替小铁钉完成课本中有关“磁化”的实验时,发现在将磁体靠近小钢钉之前,小钢钉就把铁屑吸引了起来,这与我事先预设的此时小钢钉不会吸引铁屑的现象刚好相反,如果我此时简单地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模糊的处理,不予重视,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于是,我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告诉这位同学用的小钢钉是几天前已经磁化过了的,正是由于钢这种材料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磁性,所以今天它仍然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屑。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情况是教师意料不到的。而目前,教师对课堂的意外情况,有的是熟视无睹,缺少敏锐的反应策略;有的则一概封杀,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而意外如娇嫩的花朵,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意外是飞逝的流星,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在面对意外时,我们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流程,积极地面对意外,在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课堂中突发性的生成问题进行机智而又科学地处理,并利用这一课堂生成问题进行教学,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做到“以学定教”。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现有教材,适时进行拓展提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一演示实验中,教材中只安排了“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这一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运动,且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这一结论。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是否一定会受到力的作用呢?对于这一情况,学生并不清楚。为了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也为了给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我安排了一个拓展实验:将通电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放置,观察通电导体是否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了: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为零,即没有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在接下来进行的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的演示实验后,我又穿插补充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线圈转动)发生改变,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即磁场力的作用);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例如,通电线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刚开始线圈就处于平衡位置,通电后将不会发生转动。

又如,在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关于“磁化”的教学中,教材中只安排了“铁棒的磁化”这一实验,学生完成这一实验后,我又增加了一个“钢棒的磁化”实验,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学生不仅对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不同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学习电磁铁时,理解铁芯必须用软铁做而不能用钢做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后,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刚学过的电动机知识很容易混淆,我就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对比,并思考如何将一台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然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台小电动机、一个小手柄、若干导线和一只小灯泡,让他们根据自己讨论的方来案将这台小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当同学们看到自己改装的“发电机”让小灯泡发出光亮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