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产品网络营销方案

农产品网络营销方案

时间:2023-01-02 20:1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产品网络营销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产品网络营销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营销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在我国崛起,并逐渐提高了农产品的营销量。但是,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传统的营销方式深入人心、农民的网络接受能力不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等,这些都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展,因此,我国必须重视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案,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培养国民网络营销理念,逐渐习惯网上购物,从而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

1.1传统的营销方式深入人心

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知识,网络营销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使得网络营销活动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但是,对于农产品来说,由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对于网络营销的手段接受起来很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与此同时,销售农产品的目的就是盈利,然而,在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时需要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在短时间内这些投入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很多的人都不敢冒险,不愿意去尝试网络营销手段;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一部分仍然觉得网购会有很大的风险,为了能够不上当受骗,他们都喜欢去现场购物,看到真实产品才会放心购买,这样也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1.2农民的网络接受能力不强,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我们都知道,农产品都是由农民种植而来的,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都不高,对于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并不是很熟悉;与此同时,很多农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人生价值观都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逐渐在脱轨。由此可见,农民的网络接受能力不强,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因此,对于农产品的营销,应该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展。

1.3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信息化人才

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来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人才非常的重要,只有完善了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才能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在大力倡导农村互联网信息应用技术,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尤其是在中国偏远的山区,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还是相对较低,农民接受互联网技术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除此之外,我国很多的农民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根本不了解高科技知识,农村非常缺乏信息化人才,最终使得农民生活观念与新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1.4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保障欠缺

为了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就必须完善网络的法律法规,增加安全保障,让消费者放心购物。我们都知道,网络营销是一种虚拟的市场营销平台,因此,很容易造成网络购物经济纠纷,而且在网络营销上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因此,产生了很多的网络安全问题。此外,我国也没有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网络营销缺乏安全保障,从而导致了很多的农民不相信网上交易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同时,在网上交易还存在很多的风险,比如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信用卡账号被盗等;假冒伪类产品也在网络上层出不穷,这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2.1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网站

为了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网站。但是,针对我国国情,要想真正实现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首先制定科学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规划,节约投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以便农民上网查阅资料,充分了解农产品网络营销情况。与此同时,在建立农业信息网站时,还要把网站统一化、简单化,方便农民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另外,当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建立属于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的农产品销售网站,提高数据库的开发及应用,并不断更新农网数据库内容,从整体上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2.2培养国民网络营销理念,逐渐习惯网上购物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起步晚,网络销售技术偏低,并且受传统农产品营销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民对网络营销存在很多的误解。因此,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大对网络营销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宣传,使得农民和消费者真正了解网络营销平台,学会接受网络营销。与此同时,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应了时展的需求,对于建设新农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我国政府还应该鼓励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培养国民网络营销理念,逐渐习惯网上购物,让更多的人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让网络营销被所有人都能接受,从而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

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营销策略。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能够让消费者更加信赖网络营销,放心购物。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资力度,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网上安全购物提供保障,同时,相关的农业专家应该研究出更多的拦截病毒的软件,为网购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防止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违法行为,从而破坏网络安全,从中牟利。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应该加大力度打击网上虚假广告,阻止他们勒索他人钱财,从整体上保证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还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安全的法律保障,从而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2.4培养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

要想从根本上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就必须重视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从目前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来看,缺少很多的网络营销人才,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学习网络营销知识,提高他们的网络营销业务能力,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网络营销意识,有条件的当地政府还可以聘用国外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帮助农民了解网络营销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网络的应用能力。只有真正培养了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步,才能保证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培养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并不断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从而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方兆妍 单位: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吉林市分校

参考文献:

[1]杨雄锈,齐文娥.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南方农村,2013,v.29;No.18309:9-13.

[2]颜加勇,赵海峰.我国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v.21;No.25912:84-86.

[3]孙学军.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No.19607:64-65.

[4]郑翠,张鸣峰.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北京农业,2011,No.49433:10-11.

第2篇

关键词:贵州;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

在贵州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许多农特产品企业都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农特产品网络营销网站,探索自己在网络营销的销售模式,致力于将自己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和宣传多彩贵州的品牌。

贵州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快速增长,虽然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但在贵州的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特产品营销的网络化,在贵州迅速蔓延,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它是农特产品网络营销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更好的推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中间商利益链长,是阻碍贵州农特产品发展的主要原因;网络营销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很好的解决这一个问题。它解决了传统商务活动的距离障碍,使买卖双方可以直接在网上见面,减少了线下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贵州当下农特产品在网络营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农特产品网络营销上的一些对策,旨在为贵州省农特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一些建议参考,以促进贵州省农特产品的网络营销。

一、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

(一)加强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改进提高网络设施设备,降低上网资费是促进贵州省农村网络营销的推广条件。一方面,政府应切实贯彻“村村通宽带”政策,改善农村网民上网终端硬件设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增加农村公共网络网点的建设工作。

(二)搭建好网络营销数字服务平台

贵州省农业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首先要建立自身的网站、开设网店,同时将本企业的产品数字信息化,有效的多渠道的开展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工作。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各种形式,如在线订购,网上分销,新产品开发,网络在线销售,在线服务等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互联网已成为商品营销新的主战场,已经成为各农业企业集企业形象展示、产品销售、服务提供和品牌宣传的新渠道、新平台以及农户连接市场的新通道。

二、加强农村电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培养大量从事农村电商技术人才培养,组建一支由农业技术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民、村官等相关方面人员组成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电商服务队伍,使农民能够便捷、经济、及时的获取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农业生产信息、以及便利快捷的销售通道。奠定贵州省农特产品网络营销的社会基础。发掘培养电商创业团队、通过举办全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大赛,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举办,全省选出创业团队,前期由政府请相关电子商务方面的实战专家开展电子商务基础培训,培训结束,由企业出资、提供货源,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网络营销实战,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培养一大批具有实操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

三、加强农村电商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一)建设完善的电商法律法规

建设完善的电商法律法规,促进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保障农民群众财产资金安全。建立完整的保障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安全的法律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亟待完成的工作。打消农民群众对农特产品网络营销资金安全的疑虑,规范农特产品网络营销主体买卖双方的行为,使农特产品网络营销能健康快速发展。增强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让农民群众成为当前农村电商真正主体。

(二)政府牵头做好宣传

各地区政府牵头,做好农民群众的农村电商宣传普及工作,同时政府应打造建立本地方具有特色的、具规模的农产品资料库,打造县域特色品牌,政府统筹规划进行统一品牌宣传。培育农民的网络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投入积极性及参与率。政府开展农特产品网络营销模范试点建设,使其形成强有力品牌示范效应。

四、加快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形成物流网络覆盖乡、村一级,各个农特产品批发市场与农特产品流通中心相连接的物流流通网络;加大运输设备的投入,加强对基础公路的建设;建立大型的专业快捷的物流中心,实现农特产品的快速运输。借鉴国内外在农特产品网络营销物流管理方面的成果,物流企业积极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通过政企合作,建立符合贵州省省情的农特产品物流运输网络。同时也可以尝试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吸收其在经营管理经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此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农特产品的特性,发展特殊的运输技术与运输方式。

五、建立农村电商专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扩大农特产品市场空间,发展电商品牌农业,开发产品定制服务,把分散的农民集中在一起,形成团队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视。通过电子商务公司和农户、养殖户、种植户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增收。

六、建立网上农特产品品牌推广基地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迅速,很受年轻人欢迎,具有明显的形式多样性、易统计性、实时性、经济性等特性。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利用网络来进行农特产品品牌推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嘉兴浙江南湖市就打造了南湖特色的网络推广平台,以建设网上农特产品品牌发展推广基地为目标,创建一个农特产品品牌培育中心,在线品牌资源整合服务中心,品牌保护和品牌信息中心,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优质农特产品产品通过网络推到全国。

七、全省农村开展电商大培训,提高“网农”素质

在农特产品网络营销主题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农村人才培训、实践指导、讨论交流、网络营销网站咨询服务等培训方式培养新型“网农”,让网农来学习获取有用的商业信息、农特产品的加工、生产管理、商务洽谈、网上交易和支付以及物流配送等业务知识。

八、网上招募分销商

网上招募淘宝分销商,通过淘宝天猫平台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网络推广能力,寻找更多优质的网络分销商对商品进行分销。通过平台质量管理;为网商的产品选择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全省商品库存管理与控制,能对平台仓储的出入库和在库进行管理,并形成台账管理。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的管理。通过平台供应商的招募,审核等业务。通过网络平台的展示,针对商品的动态变化进行展示、更新,形成业务的对外拓展能力。

总的来说,贵州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在不断发展,贵州许多特色企业都开始打造自己的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向全世界推销贵州的特色产品。未来,贵州将大力开展城市农特产品网络营销,搭建一个跨越地区、行业、国际的多元交易平台,提高贵州企业经营效率,拓宽经营渠道,促进贵州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洁.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

[2]郭娜,刘冬英.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03).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营销;PES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56-01

一、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分析,P指政治环境(Political System),E指经济环境(Economic),S指社会环境(Social),T指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这四项因素是衡量企业所处背景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中对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也适用PEST分析法来进行产业内营销影响的宏观分析。

(一)P政治环境

2001年黑龙江省颁布了我国首个地方性绿色食品法规,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2013年黑龙江省政府为了推动绿色食品市场推广颁布《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2014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的指导意见》。

(二)E经济环境

黑龙江省始终将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作为重点项目狠抓落实。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立项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达721个,新增耕地面积174万亩,增地率居我国第一位,土地总规模达2067万亩,累计资金投入量高达167.98亿元。其中“两大工程”实施的子项目达205个,整治规模达88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68万亩,总投资资金量达99.01亿元。

(三)S社会环境

一是人口环境。营销市场的发展受人口、购买力的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针对本省内部,更多的是销售到省外市场。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达13.6亿人,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为3835万人。伴随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在市场的认知度被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是人文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偏向健康、营养、环保的绿色消费,这有助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根据我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报告得知,被调查的人中73%认为开发绿色产品非常必要,他们支持环保事业,在他们看来绿色产品有助于改善环境状况。根据我国消费者协会市场调查资料得知,76%~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农产品。绿色消费的观念使得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不关注社会环境利益的观念得到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环保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我国公民所接受,这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有利条件。

(四)T技术环境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新型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能够减少产品流通的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营销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通过无纸化贸易、信息贸易、电子广告、网上采购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全球化、个性化、价格公开化、渠道直接化等特点。

二、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对策

(一)提高绿色营销观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将绿色营销的意识传承下去,将绿色营销的观念贯穿到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料农产品的定价、包装、宣传、服务到销售都需要进行绿化。同时注重培养绿色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全社会树立起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对消费者负责的公众形象,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展绿色分销渠道

营销渠道的通畅对绿色农产品企业的营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依据中间环节方面分类能够分为零层营销渠道、一层分销渠道、二层分销渠道。企业绿色农产品零层营销渠道是指绿色食品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部门、专卖店等实现农产品的销售。零层营销渠道是从产销一体化的方向着手,促进生产与销售的有机结合。黑龙江省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做好售前宣传、售中使用、售后咨询的配套服务。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

黑龙江省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进行绿色农产品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日益融入三农工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打造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是必然选择。

(四)增强品牌竞争力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整体品牌形象良好,但知名大品牌数量不多,这极大影响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造成产业效益整体水平不高。面对日益竞争的绿色食品市场竞争环境,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应深入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品牌。这需要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展绿色农产品,打造龙江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 李崇光.农产品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第4篇

一、农业电子商务与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网络消费群这一庞大的市场。这些企业利用网络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据调查显示,仅网上购物一项,2010年全年产生的交易额达1.61亿[1]。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农产品流通渠道差强人意。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则能够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农业企业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政府的推动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近年来“三农”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迅猛。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涉农网站近1.8万个,农村网民到2011年6月已达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截止2009年底近20%的农村网民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网民中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浏览并利用农村、农业类网站的比例已达到42.7%;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经销商、农民已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获取农业相关政策、种植生产技术,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乃至销售农产品。根据人事部对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电子商务已是近年来招聘单位需求最旺的岗位之一,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尤甚。这是因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者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农业农头企业。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由于受自身信息化水平及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所囿,直接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一般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经纪人承担,而这一部分人中能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电子商务活动的人才也不多。鉴于此,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农业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应能适应“三农”电子商务的要求,掌握高素质的实战技能,具有服务于“三农”的信念。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农业院校的发展特征,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规划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凝练与确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前提。培养目标确定后,才能制定和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活动,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要求,使电子商务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人才规划,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农科院校“服务‘三农’”的发展特征,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发展需求,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及农民的商务领域,培养具有一定的经贸理论知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概言之就是综合素质优良、专业特长鲜明、适应电子商务类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从事的岗位领域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技术和开发领域:网站网页制作、网页管理、程序设计等等。②管理和市场领域:电子商务咨询、网站筹划及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③战略管理:开发经理、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电子商务方案规划。这三个方面的就业岗位领域应面向“三农”电子商务市场,故在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学中应侧重“三农”电子商务应用及发展。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应考虑农业院校的发展特征,以服务“三农”为基本目标,故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也应将“三农”的需求作为重要内容。电子商务类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经济贸易类课程和电子商务专门化课程三大类[2]。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Flash制作等。经济贸易类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物流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农产品贸易实务、涉农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电子商务的专门化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网上支付与结算,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农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农产品网络营销与策划等。课程体系中课程教材选用优秀教材,如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随时关注教材的更新及其他优秀教材。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须注重学生的高技能,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农业院校的人才输送主要面向农村及农业企业,这更要求学生具备高素质及高技能,能真正为农村及农民创造价值。故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应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从传统的“理论加课堂”教学的方式走出来,增加实践环节比例,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实践教学一般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建立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室,充分利用各种模拟软件(如“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及校外互动平台(如各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模拟实习网站),进行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模拟实践,让学生了解实践的各个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步在各课程学习中增加实践周,让学生与地方企业合作,参与电子商务应用各环节的运作或帮助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化应用,例如:与地方农业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与农民合作,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等。通过这一实战环节,学生对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会有真实直观的认识。第三步即让学生完全脱离学校及教师,进入企业主要是农业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或一学期的实习。通过这一实习环节,可锻炼学生的综合实战技能,为将来服务“三农”电子商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教师选用及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选聘优秀人才。除常规专业教学需求教师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引进学科带头人一级的教师,同时要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建设紧缺人才。(2)建设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注重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有组织地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资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农业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与就业特点,从而为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学生打下基础。(3)以科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尤其是“三农”方向的研究,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4)利用国内外校际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竞争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培育富有学术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在相关领域中有校大影响的学术群体、科研团队。(5)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府的优秀教师、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人员做兼职教师[3]。

三、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服务“三农”的原则农科类高职高专一般是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定位标准,故在生源选择上偏向农村,将来的学生就业方向也以服务“三农”为主,那么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明确人才服务于农村及农民这一重要原则,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上与其他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相比更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点,在教学中则要整合“三农”及“三农”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教师与学生应关注农村经济形势及农产品供求市场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与地方农业企业及农民合作的机会,在学生中不断深化服务“三农”的理念。

(二)课程体系设置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变化日新月异,一些课程的知识结构可能随着技术的改进不再适应企业的需求,故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随市场需求进行不断调整,以期更符合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另一方面,因行业不同,对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差异也较大。如农业电子商务物流,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储存的特点,在保鲜、运输、后熟处理上较为困难,与工业品相比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仅仅具备电子商务知识难以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农业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除主修规定的主干课程外,应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选修一些农业及农产品类相关知识,如地方农产品特征研究、小农经济的前景、农产品物流等。

(三)侧重实践教学,与农业企业结对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目前已有不少高职院校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有些院校甚至实践教学占到总课时数的60%以上。同时,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应有自身的特点,要注重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因此,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可与农业企业合作,将学生以4~6人一组分成多个团队,一个团队结对一个农业企业,帮助农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这过程中也让学生有机会实战操作,锻炼学生电子商务运作的综合能力。在考核时,将实践成绩直接与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效果挂钩,比如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企业直接收益挂钩,等等。

第5篇

【关键词】商贸人才 高职专业教学 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协同 助农圆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74-02

“互联网+农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为高职农商类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高职商贸类专业教育是商贸人才培养的摇篮,崇尚经商、经世致用是高职院校商贸类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导向。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中,呈现出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等素质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影响了商贸人才培养效果。针对高职教育的实践,国内学者提出将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专业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构建多元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等教育新理念与建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秉持“立德弘商、兴贸致远”的校训,形成“秉商崇商、学商精商、为商研商、融商弘商”的商文化办学理念,找准服务现代流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依托创业中心和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聚拢院校、地方与企业力量,组构起多主体参与的教学协同网络,以课堂、讲坛、沙龙、项目、活动的形式,探索系统化的融合协同途径,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其中“助农圆梦”项目成效佳,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一、“助农圆梦”教学项目设计

(一)项目整体设计

围绕学院服务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的办学定位,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协同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教育,建立“互联网+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发挥学院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优势,搭建大学生服务农村新平台。学院“助农圆梦”项目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广告工艺等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依托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和院党委书记主持的国家社会科研课题“南宁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划”中农民合作社联建项目,以“互联网+”新模式和路径,借助创业班微商教学新模式,携手农民合作社,组建师生团队,聚拢校方、地方力量,开展农产品“产、供、销”调研及分析、农产品包装设计、营销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讲座、培训和沙龙及“互联网+农业”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等活动,与合作社建立“互联网+农业”校外经贸类专业师生服务基地,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共建生态美丽乡村。

(二)项目内容

专业教师带领创业班学生依托学院“现代农产品流通研究所”指导合作社社员转变农产品生产营销观念,以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为合作社社员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将板桂酸菜网络营销与微商教学课堂结合,创业班学生在微信、微博、QQ进行板桂村酸菜营销推广,推动“互联网+服务农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

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挖掘研究,开展助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资助调研活动,向当地群众发放资助政策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解读农产品的营销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创业班学生完成板桂酸菜品牌包装设计图标、产品标识设计图标、微商推广策划方案。进而组织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微商推广创业活动,通过“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流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充分利用宁明县东安乡板桂村“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联建的实训基地,帮助帮助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销售当地特产及板桂村酸菜,打造现代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基地。

二、“助农圆梦”教学项目实施路径

(一)凝聚力量,周密筹划

“助农圆梦”教学项目是全区第一个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学院党委采取“主题鲜明、专业指导、优势联合、实践长效”等策略和方法,对活动内容、主题、形式和要求做了详细的安排。组建了由学院创业学院、创业班专业教师(包括学院派驻宁明县东安乡板桂村第一书记)和学院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专业学生构成的“助农圆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获得地方行政支持,通过与当地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利用学院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营销优势开展“联―结―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建模式。

(二)梯度推进,多方协同

第一阶段在完成校内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广告与包装设计等专业课程知识后,项目团队指导教师专门针对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与广告设计方面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和项目实操。第二阶段深入地方,深度调研。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崇左市宁明县花山田园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指导学生对当地农产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以及当地合作社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采购价格、品质要求、包装要求、货运要求等“产供销”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参观、调研,形成板桂酸菜经营现状调研报告。第三阶段调研分析后,由学院农产品专业教师将调研问题带到创业班课堂,指导学生为当地合作社社员开展农产品广告包装设计、营销、微商推广知识讲座,解答农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利用学院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在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农产品互联网创业基地――广西南宁梦生活・微信电子商务公众平台”进行板桂酸菜网络销售。与宁明县政府建立“科技支农工程”长期服务机制,依托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特产网・WWW・GX123・COM”校企合作项目,指导农民创建“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

三、“助农圆梦”教学项目实施效果

(一)构筑教改实践平台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与务实并存,精心设计,张弛有度。“助农圆梦”团队,结合创业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课程实施的前期效果,成功申报并实践依托201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精品项目“携手农民合作社,共建生态新农村”,协同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专项课题“基于‘双困’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创业学课程项目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借助学院创业班微商教学新模式,建立“互联网+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和经贸类专业教师服务基地,通过开展创业讲座、营销创意创业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实践平台,提升专业技能,形成以赛促学教学机制,通过“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流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广西赛区)铜奖,深耕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凸显了实践育人效果,促进高职教学教改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形成服务三农长效机制

团队积极实践“以农为本、扎根基层”的农商文化,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培养出的一批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进行持续微信营销,帮助、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创建合作社,助力广西“三农”发展。通过务实进行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精心策划和实践微商推广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流通中所遇到的问题。目前,宁明县部分特产依托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这一平台走进市场。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并获得县扶持资金,为合作社规范运作与规范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拓宽宁明县特色农产品流通途径,形成以农产品网络营销推广实践活动的“科技支农、富农”长期服务机制。助农圆梦教学实践项目活动引起了各级媒体的持续关注,铸就服务广西三农品牌,社会影响深远。

(三)提升商贸人才培养效果

围绕学院“培养服务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通过精心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设计,以张弛有度、梯度推进的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开展助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资助调研活动,学以致用,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挖掘研究,搭建的“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农民生产经营交流互动平台,高职学生在微信、微博、QQ等多元、多轮农产品营销的微商推广创业的系列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和培养职业素养,形成积极上进、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也增强高职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做到经世致用。

四、结语

“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职商贸类专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时代背景。针对高职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等素质教育呈现出的“两张皮”的现象,需要通过顶层教学设计和多层次统筹予以破除。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助农圆梦”为例,阐述高职商贸类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蓝图设计、协同路径及实施效果,对商贸类人才培养与教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谭华云.导游负面形象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5(4)

[3]蔡小平.多元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8)

第6篇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发展思路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以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而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或流通方式。对于电子商务不能理解为仅仅是技术问题,技术的进步固然为商业的发展和转型创造了条件,但是,新兴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有靠商业领域的实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长沙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的现状

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之间是相辅相存的关系,由于长沙市互联网用户人数众多,因而电子商务在我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2013年长沙电子商务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相关交易额预计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23.8%。电视购物、移动电子商务在全国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长沙电视购物交易额占全国电视购物交易额的16%以上;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全年累计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大关,发展形势喜人。”

(一)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三流合一”的全功能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平台采用“实物流和资金流”双控的诚信体系,整合邮政配送网和营业网组成的连锁分销渠道,是全新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服务平台和网购平台。该平台集“进、销、存”分销供应链管理于一体,可为厂家提供连锁分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仓储服务、连锁配送和代收货款);组织集成“网上、网下”零售网店,为开店业主提供“零风险、零库存、零成本”的商品库存供应和销售结算;采取网上街景式店铺导购和网下实体店导购,让网上网下消费者都能方便选购平价正货商品。淘宝网特色长沙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创新C2B2B2S电子商务模式,即以C(消费需求端)为原点, B(供应端)为终点,并让S(服务商)参与其中,通过阿里巴巴湖南专区的诚信通会员、火拼频道、农食频道、淘宝网聚划算频道等渠道向淘宝网店主或淘宝终端消费者推荐和销售湖南特色农产品。

(二)商品交易安全保障更加强化

逐步建立商品可追溯体系,“国际稻都”现代农作物种子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初步完成了种子条码追溯系统中系统网络与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种子生产、加工、销售整个流程的条码批次管理,达到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可召回的目标。

(三)电商物流配套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商康农产品电商物流公共平台、湖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凭借企业自身的物流资源与先进的软硬件系统,通过对现有农产品流通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农产品网上交易与现代农产品物流、商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充分利用物流仓储设施,打造农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供应链,增强收、储、销能力。

(四)商品销售稳步增长

嘉丽购现代农村商品双向流通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特色长沙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粮油食品网上购物平台等一批电子商务工程项目,利用网络平台,重点推广和销售湖南特色产品,进而带动长沙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链。湖南中农传媒有限公司与湖南14个地州市多个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重点经营包括湘米,湘莲,湘百合,湘茶,湘油,湘肉,湘粉丝,金银花等安全、新鲜农产品,首创湖南特产黑茶网络营销新模式。

二、长沙培育壮大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一)电商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从整体上讲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多数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有关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的管理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并且,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当企业导入电子商务系统过程中,由于缺少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及这方面的应用建设做基础,往往使一些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

(二)网络交易平台和物流配送系统不配套

一方面,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兴趣较大,但

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的限制,企业独立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有限,普遍希望有一个综合性的商务交易平台,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低门槛、便捷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现代物流的起步较晚,水平也较低,难以对电子商务提供优质的保障这其中也包括了货物运输的安全保障。原本发展较快的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现在逐步让位于C2C,库存和配送等问题的困扰是相当重要的原因;另外在我市现有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都是被动地参与,因而原本不多的物流资源也没有被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这就更造就了电子商务饱受物流问题的困扰。

(三)传统交易的支付习惯问题

发展电子商务,最终必须依靠广大企业。广大市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在电子商务方面参与程度较高的群体还主要是学生、IT从业者、金融业和外贸行业从业者等。另外,网络支付对使用者还有技术上的要求,同时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始终是阻碍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巨大阻碍

(四)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电子商务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行业,所以人才的匮乏也造成了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买卖双方的矛盾不断,发展是一种井喷式、无基础的发展。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一方面,长沙作为全国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之一,探索发展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和集散新模式,需要大量懂业务、肯钻研的人才在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另一方面,由于涉农企业专业服务型人才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本地高校培养的服务型人才难以留在本地就业,大部分流向了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如此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三、培育壮大长沙电子商务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优化环境,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积极参与,促进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对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重点电子商务企业或对在国内本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应在资金、税收、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从宏观角度加强行业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保证培育壮大我市电子商务实现良性发展。同时,做好对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咨询服务、政策、技术、产业、市场导向等工作,对外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对内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维护行业竞争秩序,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再上台阶。?

(二)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应围绕着这个基础进行。就技术方面而言,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建成一个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保证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与外部交流信息的流畅,方便企业信息随时随地存取,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加强市场体系的培育,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围绕培育壮大电子商务需要,加大力度、加快频率、主动出击,创新地块招商、驻点招商等引资方式,整合资源,强化前期策划,积极对接央企国企及国际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努力招引一批服务业大品牌、大企业、大项目,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后劲和水平。一是,我市应该加速物流建设,提高物流、配送功能;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夯实基础;三是在市场需求方面,建好公共电子商品导购平台。

(四)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科技人才培训体系

有针对性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培养商务、信息、中介服务等专业人才,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鼓励资源整合,多渠道建设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坚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化培训机构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培养电子商务人才,重点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人才,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人才保障。

第7篇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建设 方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是以生产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强有力的农产品品牌,农业生产标准化率较低。立足现状,围绕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挥农产品品牌引领作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农产品品牌发展思路做一浅显探讨。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企业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三品”认证和科技创新,创建企业产品品牌,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新型农业。

2、坚持绿色发展。各经营主体要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生产标准化,创建绿色、有机品牌,实现优质高效。

3、坚持市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需求,进行有效的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和大众传播,大力提升本土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符合品牌农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4、坚持政策推动。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完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依法依规落实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各种违法行为,保护农产品品牌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环境。

二、目标任务

1、构建品牌体系。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幅增加品牌农业经济总量,着力构建以“三品”认证为基础、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2、打造整体品牌。组建绿色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将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注册为保护商标,以新闻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并对“三品”认证主体和符合无公害质量标准的生产主体进行使用授权管理。

3、创建区域品牌。将地方特色产品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对特色产业进行质量安全把控和区域公用品牌日常使用管理,将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成省级知名品牌。

4、培育企业品牌。充分发挥地方优良生态条件的天然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产业,在地方特色功能型农产品等行业打造知名企业品牌,使其成为带动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三、实施步骤

1、壮大农产品规模生产主体。立足地方农业现状,做到基地建设与农业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加快培育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产业带动能力。

2、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标准化。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生态特点农业地方标准,完善特色农业标准体系。组织相关产业种植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力求每一位种植户都能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并能熟练运用。

3、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生产基地进行监管。首先确保生产基地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其次对农产品生产过程采取全程跟踪监管和农药喷施、化肥施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业投入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最后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确保农残不超标,保证上市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全部符合相关标准。

4、提高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地方生态条件优良的天然优势,普通农产品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优质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特级农产品达到有机食品标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产品品质,一是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倡减量使用无机肥,提高有机肥用量,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二是广泛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提高种植户文化素质;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5、强化农产品品牌管理。由绿色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对地域型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统一授权使用管理,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并把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形成目录,由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并制定农产品品牌征集、审核、评价、保护和管理办法,研究地方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和区域公共品牌标志的使用授权和监管办法。对纳入品牌目录的农产品外包装全部实现统一品牌设计,以提升地方农产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6、拓展营销渠道。一是媒体方面,利用各利媒体进行多频率、大时长的新闻报道;二是地面宣传方面,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高速出口、旅游景点处设立宣传版面多角度宣传地方农产品品牌;三是网络营销方面,在各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地方农产品网上专营店直接进行宣传和销售;四是同旅行社的合作方面,由导游引导游客前往生产基地和土特产专营店进行参观和购物;五是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形式的展销、推介会,推广地方品牌形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地方政府牵头,地方农业、宣传、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经信、科技、扶贫等相关业务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调度、检查验收、资金拨付等日常工作。

第8篇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活动周以“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为创客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创意诞生的襁褓、梦想实现的工场。除了位于中关村的主会场外,北京、上海、沈阳、武汉、成都、西安、深圳、合肥等地还设立了分会场。

活动周期间,记者来到本次活动的主会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虽然天空飘着小雨,让深秋的北京有了冬的寒意,但仍然阻挡不了参观者的热情,入口处是排着长队等待参观的观众。在半个小时的排队等候之后,记者进入了展厅,印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创客们正在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着自己的创业项目。

浏览了整个展厅,记者看到参展的项目从“草根”到“高大上”应有尽有。

在科技人员、基层群众和青年创业项目展区,很多酷炫的高科技项目让记者眼睛为之一亮。

《哈利?波特》里曾提到“活点地图”的魔法道具,通过这个地图就可以随时掌握其他人的行踪,而清华精仪技术宅团队则将这个幻想出来的道具变成了现实。医院里需要特殊看护的老人和工厂里特殊岗位上进行维护的工人……这些都是有着精准定位需求的人员,但目前我国室内定位尤其是高精度的工业级精确定位几乎是空白的,面对这一千亿级的新兴市场,清研讯科的创业者们实现了定位技术突破,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10厘米,达到了世界级的技术水平。

清华x-lab,一个公益性的开放平台,围绕学习、活动、资源和培训四个功能板块搭建平台,从创意、创新和创业三个维度推进,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的训练、指导和咨询。截至2015年5月底,已经有超过1万人次的清华及社会的青年学生参与了清华x-lab组织的各类讲座、比赛、交流、实践活动,600多个来自于清华在校生的创意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项目加入清华x-lab,注册企业的项目直接带动的就业超过5000人,所有注册公司的项目融资金额已经突破3亿元人民币。

曾几何时,“国考者众”与“创业者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道绕不开的坎儿。而如今,创业已成为潮流。在这次展示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90后年轻大学生创业者,尽管一脸的稚气,但是当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时,都自信满满。

王文龙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萌发创业的梦想,曾在2006年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10万元创业基金开始边读书边创业,硕士毕业后于2010年进行二次创业,依托上海海洋科技园孵化平台,获得了风险投资,配备了创业导师,东海水产研究所提供了相应的研发力量和设备。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突破了海月水母、太平洋海刺等十余种水母的人工繁殖难关,使水母的供应不受季节影响,并开发出能满足水母摄食习惯和营养需求的液体天然饲料,水母缸体及专业养护用品,简化了水母养殖操作,使观赏水母进入普通家庭。同时,王文龙研发的水母观赏养殖设施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其中“海瞳”水母缸还获得德国纽伦堡国际水族博览会“技术创新奖”,多种产品已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

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乡9名大学生村官集体带领村民从事互联网创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引领村内年轻留守妇女共同创业,带民致富,增加收入。他们建立了江苏省特产货源网,培训创业村民5000余人,带动100余人开设网店,目前已带动村民注册淘宝店铺95家,阿里巴巴店铺5家,成功打造“牛牛农场”、“林地高能早餐蛋”、“金苏蟹”牌大闸蟹、“祖姚黄桃”等农产品网络品牌。一年内实现总销售额超1000万元,村民收入提高30%~40%,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还为多家企业提供网络营销解决方案。2015年4月祖姚村被省商务厅批准为“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参观者为一个个创业故事激动,创业者因观众的鼓励更加有信心,创业的热潮充满会场每个方寸之地。

第9篇

【关键词】消费品;在线展示;设计;实现;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98-0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产品网络会展平台方案设计与结构研究”(批准号:2012SJB630065)

【作者简介】焦微玲,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业信息化;

徐力,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网络营销。(江苏盐城224051)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网上购物逐渐被接受和喜爱,企业因此纷纷借助因特网开展营销活动,其中虚拟展览是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重要渠道。

虚拟展览就是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网络上构建“产品在线展示”平台,是“计算机生成的、3D的、互动的、多感知的、沉浸式的虚拟展示系统”,为消费者提品在线展示、互动交流、电子交易等功能。虚拟展览整合了网络的高效性、普及性、信息集散功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感知性,能够突破实物展览时空、语言、成本和精力的限制。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消费者不需要与产品进行实际接触,就可以在产品陈列室观察产品,与产品互动,甚至“触摸”产品,进而作出购买决策。所以,产品在线展示是决定虚拟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进而影响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

产品在线展示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产品展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而虚拟现实技术用于产品虚拟展示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很多学者从技术角度探讨了产品虚拟展示系统的构建与实现,但是缺少从使用者角度系统研究产品在线展示实现中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将针对网络时代消费品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网站、虚拟陈列室、用户浏览三个方面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消费品在线展示平台进行设计,并从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研究该平台实现可能存在各种的挑战,以期丰富和完善产品虚拟展示的研究成果。

二、消费品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企业产品研发的步伐,也导致了企业产品制造的趋同。与过去相比,消费品出现以下发展趋势和特征:

(一)产品中的技术元素在不断增加

产品中的技术元素越来越多,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功能,研发人员也会让它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比如模糊逻辑控制洗碗机,以至于现在很难找到没有技术概念植入的产品。事实上,消费者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功能,由于技能限制,他们在操作时会感到困惑,很多产品功能往往无法发挥作用。

(二)产品多元化

产品的同质化加剧了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消费者,企业选择通过改变产品颜色、形状、配件和其他属性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出现了大量的产品变体,可是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把那么多的产品都呈现给消费者,即便可能,消费者面对众多产品也会因为眼花缭乱而难以抉择。

(三)产品中有意会知识

很多产品中的意会知识在增加,意会知识需要消费者从实际使用中去感知。这些意会知识是可以创造的,包括在应用的过程对知识的探究,在实际的看、听和使用产品时产生的新体验,它们无法很好地用文字去表达,也不能够通过黑白照片去说明,企业需要一个正式的方式或途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传达这些意会知识。消费者则需要亲身体验,通过各种媒体描述或解释得到的信息肯定没有通过自己特定行为获得的感受丰富。

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消费品在线展示

产品的展示方式必须根据产品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进行调整,可是大量的产品实体、复杂的技术和含蓄的意会知识使得企业很难向消费者说明产品的重要特征和优势。而消费者在线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全方位了解产品,不仅了解产品的外观,还要知道产品的性能和内部结构,以掌握产品的全部信息。如果产品展示效果不好,消费者对展出的产品无法产生直观的感知,对感兴趣的产品无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会失去兴趣,而企业也无法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

在现有的消费品在线展示平台中,国内大多采用以产品缩略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2D网页,产品图片可以放大或缩小,可是静态的图片和枯燥的文字,无法让消费者产生直观的感知。国外普遍采用360°全景图像技术,本质是由单幅图像绘制生成模拟真实产品,做法是先用专业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下产品的照片,由专业的工具软件对图片进行无缝缝合生成特殊文件,再用专门插件显示出3D效果,其实就是将2D平面模拟成3D空间,该技术的实现相对简单,对计算量和存储量要求比较低,缺点是只能让消费者从各个角度浏览产品,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交互,如果图片之间缝合不好,就会出现畸变。

企业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形象、逼真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在文字、静态的图片和图像的基础上,加入动态的3D模型、动画、声频、视频和超链接,刺激用户不同的感觉器官,吸引消费者关注自己的产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在线展示可以实现企业的这一目标。虚拟现实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征,当它用于产品展示时,会有以下好处:(1)具有很好的展示效果。因为虚拟展品包含的元素多,信息丰富程度高,所以用户既可以看到产品的外形、内部构造和结构、性能指标,还能看到关于产品功能或使用操作的演示,能够让消费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产品。(2)具有娱乐的作用。因为在一个虚拟的有趣的环境中嵌入可设置的、栩栩如生的3D模型,让用户自己选择模型颜色、样式、配件等进行组合,甚至改装产品,就像玩游戏一样,因而会大大地激发用户的兴趣。(3)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对于消费者而言,由被动变主动,因为在线展示不受时空限制,消费者有更多的观察时间和自由去亲身感受、评价各个产品,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与产品交互,从而做出最佳的购买决策。他们还可以要求企业按照自己的需求修改虚拟产品,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对企业来说,由于可以及时收到用户的反馈,根据消费者需求设计的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因此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益。因为产品设计是虚拟的,所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另外,基于虚拟现实的在线展示增加了潜在客户与产品的接触时间,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几率将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

四、消费品在线展示平台设计

由于消费品的自身特征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消费品在线展示平台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可传播性,即在线产品信息能够让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知道;可获取性,即消费者能够通过浏览网站获取相关信息;通用性,即消费者能够使用一般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浏览和下载;易用性,即使用者不需要有很高的专业技能,检索、浏览和互动都尽可能地方便。为了让用户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产品,并与产品互动,激发他们对产品的兴趣,消费品在线展示设计除了要充分展示产品的外观、形态外,还要能够让参观者看到产品的美学品质和技术功能,保证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创新都能被尽可能多的潜在消费者知晓。

(一)网站设计

为了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必须精心设计产品在线展示平台,因为网站的结构、内容、功能和服务是决定流量的关键,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在线营销渠道的评价。

首先要确定网站的风格,这是一个无形的因素,决定消费者对网站“看上去的感觉”和“感知吸引力”。符合审美标准的、让人愉悦的网站设计风格能够让用户产生愉快的在线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反之则会让用户困惑并产生消极反应,进而让消费者不敢浏览和通过在线渠道购买。其次要注重网站的内容,网站的内容指网站提供的信息,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直接决定用户的“感知质量”,所以要准确提品信息、实时更新网站内容。第三要精心组织网站的结构,包括网页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产品的摆放等,这些因素将决定用户在网站中浏览和操作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不复杂的网站容易浏览、理解和使用,感知容易,直观上对用户有吸引力。所以,网站要有可检索的、友好的用户界面,栏目设置一目了然,有站内搜索引擎或者网站地图,便于用户迅速定位。

主页要有一个直观的索引页面,让用户在选择特定产品进一步了解前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产品的概况;有一个直观的产品长廊,可以让用户对整个产品展示的布局、氛围、风格有所了解;有横向滚动的产品的全景照片,简单并有效地给参观者对全部的产品有一个整体印象。每一个页面最好分成2D(HTML)和3D(VRML)两个部分,因为2D格式具有兼容性,可以支持不同的浏览器和接入设备,访问无限制;页面生成相对容易;常用产品图像格式能够快速显示,可以满足用户快速浏览的需求。这部分主要用来展示产品图片,进行文字说明,并负责管理2D产品。3D部分负责在线展示产品和虚拟场景,在这个部分消费者可以自由浏览,与产品互动,并操作虚拟场景,获得与传统购物方式更为接近的体验。

(二)虚拟陈列室设计

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场所,这会影响用户的沉浸感和好奇心,所以不能单纯地考虑产品如何展示,还要考虑氛围,要模拟真实的展示环境,简单的做法是创建一个类似于购物中心的结构,将之分成多个独立的陈列室,里面有很多陈列柜。每个陈列室采用不同的颜色,最好选择黑色作为背景色,因为黑色对于计算机图像来说是最适合的背景颜色。为了让场景更逼真,还可以加入虚拟的灯光、背景和雾效。接着根据产品特征分别设计风格。当然,不管什么风格都要体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跟现实的陈列室一样,在虚拟陈列室的合适位置放上货架、张贴板,根据需要加上分隔墙,实际操作中,由于视觉的限制,用户接近墙的时候定位会有困难,所以分隔墙最好采用透明的几何结构。接着在货架上放置3D产品,并设置超链接,让用户点击进入其他网站、视频演示或者PDF、PPT、TXT文本。总之,浏览的结构要简易,有引导,既要让用户能够看到产品的全部信息,又不会迷失方向,还要便于下载和传送数据。

用户以化身的形式点击走入陈列室后,产品在线展示平台开始播放背景音乐。用户首先看到的是导航栏,点击导航栏,会有声频或者视频向用户介绍陈列室的布局和产品概况。当然,用户可以选择跳过直接进入陈列室,以化身的形式在陈列室中自由浏览,随着化身前进或者回头,所见产品会随之改变,当用户中意某产品时就对其进行零距离操作,比如放大产品、从不同角度观察产品、观看产品内部结构或者观看视频介绍和演示。在陈列室的特定位置设置即时通讯工具,如在线聊天、QQ等,如果用户需要,可以随时与企业沟通。流行的社交网络链接是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让用户可以随时与好友分享产品信息。

(三)浏览设计

首先是虚拟环境的设计。为了避免单一、枯燥地介绍产品,往往需要营造一种氛围或者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或者要找到一些合适的比喻或者信号,这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高品质产品展示的一个挑战。一般来说,要根据产品的特征营造相应的虚拟环境,比如说卫浴产品,可以设计一个桑拿房的场景,灯具则可以酒吧为背景环境,而香水、珠宝则需要设计诸如宴会、职场、郊外之类的生活场景。

其次是互动环节的设计。不同类型的VR系统向用户提供的沉浸感和互动程度是不同的,功能弱的VR系统,也称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主要通过在2D屏幕上呈现3D环境来描述;功能强的VR系统,也称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更加以人为中心,能让用户完全沉浸并与产品互动,所以互动环节的设计也不同。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通过鼠标点击相应图标与产品互动,主要是视觉的感知,现场感不强,所以在设计互动环节的时候要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来吸引用户。在产品的外观展示中设计360度旋转,用户可以自由控制浏览角度,对任意角度进行高精度放大浏览,用户也可以从产品文件夹中选择变体进行颜色、形状的切换,还可以选择透视功能,观看产品的内部结构,并有声频和文字介绍供用户选择。在产品的功能展示中设计3D动画或者视频来演示产品的工作原理、功能特征及操作过程。在产品结构展示中,可以设计很多游戏,比如让用户对拆开的产品进行拼装,如果正确可以获得礼物。为了增加互动的趣味性,也可以设计虚拟游戏,让用户的化身在系统内做游戏,挣虚拟币,购买产品进行试用。总之,平台需要通过这些设计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需要借助必要的装备与产品互动,但是用户是以自然的方式(即各种生理感觉)与产品进行交互获得体验的,多感知且更加直接。该系统的互动设计在于根据产品特征让用户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感知,比如对于重量、速度、摩擦力等物理特征明显的产品,在互动中加入特征强制反馈和碰撞检测强化系统,让用户可以触摸感知虚拟产品。

五、消费品在线展示实现的限制

(一)技术层面的限制

虚拟现实技术自身和它的使用、效能还有待完善:(1)虚拟现实的本质是让用户沉浸于计算机的世界,这个环境是虚拟的,不真实的,而且往往夸大了虚化,从而让用户产生与真实环境的隔离。(2)现有的虚拟设备,如头盔式3D显示器、数据手套还存在缺点,用户获得的感知与在真实环境中的感知有冲突。(3)构建3D产品模型和虚拟场景是一项劳动集约、高度专业化的任务,只有受过高水平训练的专业工程师才能完成,而用来开发编码和工具的时间和努力也是相当可观的,可是目前缺乏成熟的编辑软件,迫切需要开发和设计好的编辑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4)3D可视化技术软件是非标准的,因为不兼容,用户使用一般要先下载相应的插件,进行实时渲染才可以浏览。(5)平台需要实时展示的最优化模型,因为虚拟现实不可能有实物那么复杂,它只是以潜在的形态存在,如何才能更好地表现产品的特征就成为要解决的难题,比如产品的材质、纹理、气味如何表示。(6)数字人的构建还存在困难,数字人是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化身,为了增加用户的兴趣,数字人越逼真越好,可是使用现存的建模工具来构建数字人和数字人服装、动作等还是困难的,而且成本非常高,且存在美学上的问题。

(二)应用层面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