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

时间:2022-04-18 22:0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功能

第1篇

关键字: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68-02

“德育功能”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德育理论界一直颇受关注和争议。其实,人们对德育功能的争论不仅仅是德育有什么功能、有多少功能的问题,也存在着什么是德育功能的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德育功能?时至今日,这仍然不失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纵观当前的学术界,存在这么两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是高呼“德育万能论”,认为德育“包罗万象”,似乎可以完全囊括德育、教育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德育功能的无限扩大只会导致德育的泛道德化,它给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实践带来的也只能是无所适从。另一种则是消极的“德育淡化论”。有人甚至还引经据典地为此作辩护――“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既然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阶段,就很难避免商品社会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的潜在矛盾。对德育功能的淡化只能导致德育的无所作为,最终将走向德育无用论,让我们的德育黯然失色。面对上述两种对德育功能有失偏颇的观点,以及当前学术界对何为“德育功能”探讨的相对缺乏,笔者认为概念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从厘清德育功能概念的角度,梳理对德育功能的正确认识尤为必要。德育功能在德育实践中存在诸多概念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因之,对其造成了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其中与“德育功能”联系最为密切也最易混淆的有――“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那么,我们可以依此作以下辨析:

一、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作为德育理论极为重要的范畴,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两者各自的概念,可谓意义重大。“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事功和能力”;二是“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三是“同‘结构’相对,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② “德育功能”中的“功能”应取第一种意思,即“事功和能力”,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是德育以自身的属性为基础,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事功和能力”,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它突出的是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研究德育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揭示德育原本的“事功和能力”,回答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能够对德育对象的品德及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从而为人们选择、运用德育之功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但是“价值”并非是事物的固有属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马克思还指出,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④显然,马克思是透过物的属性看到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依之“价值”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表述可知:价值是一个主客体关系性范畴,它是主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不单是主体的需要,也不单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主体需要在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由此可见,“德育价值就是德育主体对德育培养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功能属性上的反映”。⑤德育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属性的相互契合,既有主体的需要,也有客体的功能属性。德育价值突出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中,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有需要的功能属性才有价值。

简而言之,“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切勿将两者混为一谈,但两者又是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构成的必要基础和客体依据,离开德育功能,德育价值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价值是德育主体需要对德育功能的对象化反映和实现,离开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便无从显示、无从确证。

二、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在德育实践中,有人误将德育功能认为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将其与德育的客观效果或发挥出来的能量相混同。其实都不对,德育功能既不同于德育目标又不同于德育效果。

先看德育目标。教育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规格要求。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德育目标为德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蓝图和依据。学术界关于德育目标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指出,“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⑥胡厚福在《德育学原理》中讲到:“德育目标是德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⑦胡守痹凇兜掠原理》里说:“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⑧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目标是主体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可见,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对德育对象所要培育思想品德的规定,是对期望要在德育实践中实现的美好理想德性状况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价值取向性。

再看德育效果。关于德育效果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所谓德育效果,就是指德育在实践中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等各方面的实际结果和影响的总和。

一言以蔽之,德育功能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具有先存性和客观性,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目标则是人们对德育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效果则是具体德育实践“已然”的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实际干了什么”是显然有所区别的,但三者之间又不是不无联系的。“如果说德育效果是德育功能的实然状态,那么德育目标则是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中介。德育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德育本来的功能,即‘想干什么’必定基于‘能干什么’,合理的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即‘所为’要基于‘所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德育功能”、“德育目标”与“德育效果”三个概念相关性的基础上,寻求德育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契合与内在支持,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基于德育实践中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从而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效果,更好地实现德育价值。

在分清区别,突出德育功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树立对待德育功能的正确态度:既不夸大,认为德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将德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从而将德育陷于“假、大、空”的低效状态;又不漠视,消极地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荒漠”现象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凸显德育应有的功能,对于德育实践的开展,对于人的德性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79页.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326页.

⑤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⑥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第2篇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体验。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因此也能动之于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乐本篇(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正是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净化心灵,使人身心愉悦,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乐这种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时起,许多的学者、作曲家把一些标准的行为规范、理想的道德行为编成了童谣、谱成了歌曲让孩子和学生传唱,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健康的音乐使人低沉消极,黄色歌曲、低级下流的音乐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音乐作品,则给人以振奋、鼓舞和鞭策。

二、音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健康的道德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身心由人的生命有机体和情绪、个性、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即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那么什么是人的健康的道德行为呢?我认为,除了智力正常、意志坚强、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以外,最普遍、最鲜明的标志是人的情绪稳定和有愉快的心境,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思想、意图是符合社会道德、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是健康的道德行为。

音乐作为强调情感性的艺术,它感动的是人的心灵,这种感动是能够与人分享的,可以消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隔阂,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托尔斯泰认为:“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可以说,一定的艺术形象就是某种特定情感的化身,它点燃人们内心情感的火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不仅对自身,而且对他人开始理解和关注,为他人的幸福而欢欣鼓舞,为他人的灾难痛苦扼腕叹息。当学生醉心于古代或他国的音乐文化中时,就会与之产生跨时空的精神共鸣,发现人类更多的共同话题;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音乐表演特别是集体表演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克制自己的表演欲望而服从集体的必要性。在多声部音乐表演中,学生担任的声部在织体中所处的地位在不断变化,一会儿是主旋律,一会儿是低音声部,恰似人的社会角色频繁转换,一会儿是主角,一会儿是配角,可以帮助学生洞察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自己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避免好高骛远和自卑、从而较准确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正确面对人生的荣辱成败。

三、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形成理想人格。

音乐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打动人心,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独白、真情的涌现,它对心灵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一切美丽激昂的语言。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强调理想人格的形成有赖于音乐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的形成与精神的升华是分不开的。

艺术作品具有提升人格的特殊力量,音乐尤其如此。一方面,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理投射的过程,这种心理投射比其他艺术更为集中。另一方面,音乐活动的本质是对音乐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这种艺术“美”就是特意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生命得以升华的境界。音乐是最典型的表现艺术,是主情的艺术,一部音乐作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情世界。黑格尔说:“音乐是透过人心灵与主体合而为一最情感的艺术。”“音乐的基本任务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

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道德理想,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和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音乐教育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实现创新价值等方面独具魅力。一是从歌曲的创作来看,本身就是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新过程;二是从作品的表现方式来看,无论是创作手法的创新、体裁的创新还是演绎方式的创新(包括老歌新唱、老曲新词)都体现了二度创作的创新过程;三是从以情启智方面来看,音乐审美活动不仅能增强人探索真理的热情,激发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拓展人的思想空间,指导人们对科学规律的探索。

五、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谐的人”。

教育是培育人的工作,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音乐教育对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积极作用,是培养“和谐的人”的有力手段。培养“和谐的人”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

第3篇

【关键词】 新童谣 新德育

童谣,即儿童口头上流行的歌谣。它的特点是形式简短,意义浅显,念起来朗朗上口,有趣好玩,易于掌握,是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时代的儿童中都有童谣在流传,这些童谣有的是出自儿童之口,有的是大人们为孩子们编的,有的是作家学者写的,它除有很强的娱乐性外,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有的健康向上,有的腐朽堕落,具有十分显著的德育功能。所以,开发利用童谣资源,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

“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此话不知是谁说的,它充分说明了童谣与儿童的密切关系。著名儿童诗人高波说“童谣是一面镜子”,也说明了童谣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每个人从“哇哇”落地来到人间,首先是在妈妈的哼唱中吃好、睡好,然后又在周围亲人们的吟咏中成长、懂事。“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精瘦”“摇摇摇,摇摇摇,小船摇到外婆桥……”这些哼唱,这些吟咏,就是童谣,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童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孩子聪明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人最初接受的德育。由此可见,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

二、童谣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可见,童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童谣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1. 美育功能

从思想内容看,童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积极、健康、向上的,称之为“健康童谣”;一类是反映消极、落后、腐朽的,称之为“灰色童谣”。健康童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灰色童谣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不良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谣本身存在着美和丑两种内涵,因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健康童谣反映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它所表现的每一事物都具有美的价值,学生在说唱这些童谣的过程中,无疑是在体验美,感受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美的陶冶。因此说,童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美育的功能。

2. 规范功能

童谣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诗歌。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童长大成人的,都经历过快乐的童谣时代,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谣时代,总能清楚地记得童谣曾经给我们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现代儿童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虽然不同,但童谣的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依然存在。如:“铃声叮叮响,钟声响叮当,我背着书包出学堂。出了校门快回家,不在路上跑和玩,红灯绿灯仔细看,安全第一记心上。”(本人编),在这则童谣中提出了“学生放学后不能在路上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规范要求。又如:“太阳当空照,小鸟喳喳叫,我背书包上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同学要问早。讲文明,讲礼貌,太阳公公眯眯笑”(本人编)。这则童谣提出了关于文明礼貌的规范要求。如此这些就是童谣的规范功能。

3. 同化功能

有人认为,童谣是贴近学生的德育语言,是沟通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的确,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趣好玩,唱起来有韵有律,易于掌握,且意思明白,道理浅显,学生很容易接受。基于童谣的这些特点,把它运用于德育,自然成为德育的语言,自然成为沟通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所以,把童谣运用于德育活动,能让学生在无限乐趣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思想品行,使学生改掉坏毛病,形成好习惯。这就是童谣的同化功能。童谣的这种同化功能运用于德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导向功能

童谣对成长中的儿童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教育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儿童的行为动作方面进行引导训练,使之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并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拿起小牙刷,刷呀刷呀刷。早晚刷两遍,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小牙白花花。不会生蛀虫,人人把我夸。”(福建新童谣《刷牙》)这则童谣对儿童养成刷牙习惯具有导向作用。“早晚刷两遍”提出了时间次数的导向;“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提出了方法的导向;“不会生蛀虫,人人把我夸”提出了兴趣意志方面的导向……这些都说明童谣具有导向功能。

以上所说童谣的美育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很普遍。大多数童谣对儿童的思想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有的指向行为,有的指向思想,有的指向品德,有的指向意志……童谣的这些功能体现了它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挖掘利用童谣的功能为教育工作服务,是当前德育工作的新举动,新方向。

三、正确、有效地发挥和运用童谣的德育功能

童谣具有不可置疑的德育功能,然而多少年来,童谣一直被视为“小姓”流落于民间,而未曾登上教育这一大雅之堂,直到近几年,社会上的灰色童谣冲击到了学校教育的宏伟殿堂之后,才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关注,开始在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中火热起来,出现了“新童谣”。但新童谣的出现,并未在德育这块阵地上扎下大营而是一阵强风般的、一股热潮似的匆匆流过。如何让新童谣生动、有趣、持久、稳步地发展起来,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和运用德育功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父母家长,乃至每一位社会人士应当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1. 领导挂帅,少先队牵头,营造德育新环境

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同样的,童谣要真正发挥其德育功能,也必须营造一定的氛围。首先是领导重视,认真做好安排布置和计划工作,把新童谣活动纳入德育工作重点,长抓不懈。如设立校园童谣节、童谣活动月、童谣活动周等集中固定的形式,为童谣环境的形成提供保证;其次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形式的说童谣、唱童谣、编童谣和演童谣等比赛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是利用广播、校刊、校报进行宣传推动,广播室设置固定的童谣节目广播时间,烘托一个热热闹闹的音响环境和文化交流环境。第四是结合广场文化、校外活动中心举办童谣说唱演活动,让每个学生,让每个家庭,让全社会都认识童谣,了解童谣,形成一个童谣大世界。

2. 给童谣插上音乐的翅膀,让童谣可说可演可唱

前面已经说过,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有韵有律,是一种可说、可唱、可演、可跳的儿童文学,是无曲的歌,它本身充满了乐感,富含着音律,如果给它插上音乐的翅膀,那可谓是锦上添花了。所以把童谣引进德育,还应当给童谣谱曲,让童谣真正可演可唱。具体做法两种:一是选择学生优秀作品谱上曲,让学生唱自己的歌,唱身边的活动,这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最近,我为学生编创的“校园童谣组歌”和“快乐童年组曲”,学生非常喜欢,预期效果良好。二是指导学生自己为自己的童谣谱曲。指导学生自谱曲,由于学生缺乏乐理知识和乐感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慢慢来,先从个别入手,培养兴趣小组,然后逐步推广。培养学生自谱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创建童谣俱乐部,为童谣的普及推广安家落户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隐性课程 德育

一、小学隐性课程的内涵

所谓小学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存在的由学校教学活动传递的未加明确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有的学者把隐性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把隐性课程看成是学习结果;第二类是把隐性课程看作是学习过程;第三类是把隐性课程看作是学校背景。布鲁姆则认为隐性课程在许多方面比显性课程更为有效,由于它渗透和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之中,所以由其传授的内容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记忆中,它的课程每天都要经历,并被牢牢掌握。

二、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小学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P・c沃思伯恩在《公立学校与政治社会化》一文中指出,传递政治信息的基本方法是包括隐性课程在内的各种方式。其中,隐性课程的影响是持久而有力的,有助于学生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小学隐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的隐性课程是通过创设和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论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愉悦中陶冶了思想情感,净化了心灵、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学校仅靠显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道德教育,虽会取得一些效果。但不会很显著,也不是很牢固的。因为学生很多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是不能仅仅依靠显性课程去直接传授的,而只能在交往中,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只能通过包括隐性课程在内的多种途径间接获得,而且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陶冶。

(一)小学隐性课程德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从个性心理学理论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性等心理特征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供了依据。学校的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从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从品德心理学成果看,道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且还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之中,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从社会心理学要求看,社会心理学十分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学生日益求助于同伴,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他们同样从教师的言行中来进行学习。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就很难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被他们内心承认和内化为品质。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加强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这一特征正好与隐性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教师和学生就是活教材。

(二)小学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途径

关于小学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途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总结。但是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是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品德规范的养成、情感的陶冶、精神培植、心理培育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的。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学校中以下几方面的要素来实现的: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与人格)和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及相应的实施方案、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总之,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导向、激励等来实现的,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发展。

(三)小学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优势

第一,隐性课程可以弥补显性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不足。对德育来说,隐性课程的作用非常之大。这主要是由隐性课程和德育过程两个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从隐形课程角度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则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从德育过程角度看,德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

第二,现代德育理论指出,隐性课程的成功更多体现于对学校德育的有效教育,它贴近学生生活,易使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力,隐性课程相对于显著课程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全面性、统整性,它不仅使显著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的各方面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它的目标是塑造完整的人格。

第5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 德育功能 大学生

近几年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造成这种就业难的现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和因素。就目前的高效就业指导情况看来,多数的高校还是比较强调于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以及信息服务与技巧上的培训,这虽然重视了实用性,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笔者看来,重视和提高德育教育的功能在就业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一环。这不仅有利于应届毕业生能顺利就业,而且还能有利于实现高效培养人才的目标。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大多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某些消极的思想正逐渐渗入到学生们的价值观中,并具体表现在他们的就业观念中。比如,一些学生就业时有的好高骛远,有的见异思迁,有的急功近利;理想远大却不切合实际;想要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渴望在芸芸人群中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却又期待自己被特殊化;希望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却又渴望别人给予帮助等等。通过提高就业指导中展开德育教育工作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三观”态度,进一步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政策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对于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的教育又成了就业指导中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两种观念的教育主要引导着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竞争,选择能充分发挥出自身优点、能力和特长的职业,并在此岗位上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习惯

现代社会是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社会,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以及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会随时影响到学生的观念。有些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良观念倾向。具体表现在对于职业的选择有着强烈的功利性目的的思维偏差,对于个人发展考虑过于纠结,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同用人单位恶意违约或是频繁跳槽以及不尊重自身职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存在体现了当代学生职业道德的缺乏,而这又恰恰不利于大学生在其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多元化、不稳定的职业取向和职业选择面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德育教育能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习惯。在就业实习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事多注重于品德素质的高低。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以及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大学生是多数用人单位青睐的对象。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加入并强调以爱岗敬业为职业价值观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通常采用课堂教学或是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职业道德素质的修养内涵。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在当今社会,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于界定高质量人才的标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想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用人单位的考验和问题就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想要择业成功,自信心和坚定的信念是必不可缺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良好心理素质内容的重要表现。所谓的自信心就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个人价值观,始终坚信自己的力量一定能达成目标的心里状态。而坚定的信念,则是一种不怕困难,能吃苦耐劳的态度,只有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过人的坚毅信念和从容不破的态度,才能在职场中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自信,对其抱有的理想持有坚定的信念,进而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里素质。要想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并能尽快适应社会,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必备条件之一。强调就业指导过程中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能有效地解决出现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得大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正确面对就业带来的压力和竞争。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综合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和心理素质形成的特点,采取专题训练与学科渗透综合、单独辅导与集体教育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价,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用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就业的竞争中去。

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意识

诚信乃是做人之根本,是思想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的诚信态度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是鉴定高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当下发现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诚信意识薄弱的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开展“以诚信为本”的德育教育,将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科学有效地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意识,如此一来就减少了,甚至避免了就业中存在的不诚信的现象。有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创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就业指导中开展诚信道德意识的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德育修养并能培养学生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加强德育教育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社会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高校是联系大学生和社会的平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应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前期培训的环境。在树立了学生的良好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压力,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为了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21):123-125

[2]朱秋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8):159-160

第6篇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比较注意狠抓双基,重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顺序渐进,但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径的作用,如班、团队、课外、社会、家庭等活动,这在事实上把思想品德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严重淡化和削弱了思想品德课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基础教育重大重大改革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品德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认真专研教材、学习《课标》,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在讲授我们ゴ笞婀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河山壮丽、历史文化悠久等有关内容时,可采取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教学手段,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山大川、一草一木,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2、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热”、“旅游热”、“精准扶贫”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确。内容充实,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而是材料要充分有力,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材料要“实”,就是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增强内容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多种,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结合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和中国国情、国策》的教学,供学生调查的内容就很广泛,如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人口和环境等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等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品德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教育

第7篇

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他们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堂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为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想品德教育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1.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师应着装得体,举止大方,谈吐文明,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榜样激励

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给学生讲述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成就,讲一些孩子心目中的偶像的故事,如姚明、刘翔,他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美好形象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善抓机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实时实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同一的口令下整齐协调地完成动作,从而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会不自觉地将一些不良的习惯带到体育课中来。体育教师应对在队列、队形练习中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伍不整齐,影响集体。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做到“快、静、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4.精心设计

体育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节体育课,把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思想品德。例如:30米加速跑的教学用接力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各组成员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不仅会发挥出自身的最大能力,而且会和队员团结合作,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再如:两人三足的教学,教师先不讲方法,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己去探索怎样才能协调一致?怎样才能提高速度?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品质。

二、充分利用多功能的大课间活动渗透德育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现今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思想品德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项目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以大课间体育活动特有的趣味性、竞技性、协作性和娱乐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解放,使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质和性格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进而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为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提供条件,也给校园体育文化注入勃勃生机。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理念能得到体现;在活动中形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自信不止的道德品质,形成的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精神正是学校应追求的人文精神。

三、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中渗透德育

小学在每年都会举行各种项目的运动竞赛,课余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田径、乒乓球、足球、篮球、跳绳、30人31足等项目的训练。开展课余训练对于推动全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体育骨干,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中如何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体育老师正确的教育和指导起到关键的作用。

1.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加强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首先,老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训练中利用“定强度、定量”的方法不断增强其体能,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其次,体育老师要适当从严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例如:在1000米长跑的训练中,体育老师应该分析有些学生不能跑完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故意不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再次,体育老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巧妙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比如,在1000米长跑的训练过程中,看到有些学生坚持不下来了,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富有激情的歌曲,例如:《奔跑》、《怒放的生命》。同时,老师可以让落后的学生手牵手,慢慢地跑到终点,让学生们知道“坚持就是胜利”。

2.在运动竞赛中培养小学生讲文明礼貌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运动赛场上,体育老师要教会学生讲文明礼貌,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做到“比赛第一,友谊第二”,与对手之间要互助互爱;在比赛当中培养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坚持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落后的情况下,激励他们要紧牙关,不要放弃,一点一点地追赶上去;在失败的时候,多一些安慰,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成功的时候,给予表扬的同时教育他们不要骄傲,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辉煌。

四、小结

第8篇

作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追古溯今,我们不难发现,自学校产生以来,尽管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成为当前我们深化学校德育功能研究的宝贵资源,但由于r代拘囿以及认识所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拔高或贬抑等曲解学校德育功能的弊病,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陷入被动僵化的境地。因此,澄清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的偏狭认知或误读,引导人们理性看待学校德育的应有作用,是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题中要义。

所谓学校德育功能,是指学校德育应当肩负的职责和应具有的效用。学校德育功能是对“学校德育能够干什么”“学校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定位和诠释。梳理学校德育发展史可以窥知,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的片面化理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万能论”,一是学校德育“无能论”,试分述之。

持“万能论”的研究者认为,学校德育能够统摄和化解所有的问题,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唯一变量,学生道德上的一切发展与进步都归功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无所不能、无往不胜,进而将学校德育工作凌驾于其他一切工作之上。这种观点看似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实则将超过其承受力度的额外责任强加其身,强为不可为之事,其超负荷运转的最终结果是学校德育的“力不从心”,给学校德育戴上了镣铐,消弭了学校德育的应有魅力,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德育。不可否认,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德育是万能的,现实情境中的德育问题,诸如学校德育的知识化、形式化以及低效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学校德育“万能论”必将落入矫枉过正的窠臼中无法自拔。

与学校德育“万能论”不同的是,持学校德育“无能论”的研究者责难学校德育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们以学校正规教育的影响被社会所吞噬为依据,将学生在校五天的教育被两天的社会教育所抵消的“5+2=0”现象归结为学校德育的不力或无能,在指责学校失职的基础上全盘诋毁学校德育,认为学校德育没有存在的必要,幻想通过学校德育培养道德高尚的人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主张对学校德育的攻击是毁灭性的,造成了学校德育地位的衰落。“无能论”的说法之所以经不起推敲,是因为一厢情愿地将学校德育外部环境的影响绝对化了,颠倒了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无论是“万能论”,还是“无能论”,均无法挣脱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怀抱。“万能论”泛化了学校德育的功能,使学校德育不堪负重;“无能论”质疑或抹杀学校德育的固有功能,异化了学校德育育人的本真。作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区域并不局限在学校这方狭小的天地内。因此,将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的不道德行为完全归罪于学校,以此认为学校德育是万能的或无能的,不仅在理论上无法立足,而且在实践中也将行之不远。况且,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原则也要求青少年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家庭和社会的大舞台上汲取源源不断的德育资源与养料。杜威的“学校即社会”、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也表明学校德育与校外德育难以割舍。将学校德育从社会德育环境中抽离出来,学校德育的乏力、疲软将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既不能线性地将学生的不道德行为、社会的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学校德育的效果直接挂钩,也不能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完全归结于学校德育的作用。

事实上,作为一种以育人为主要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具有自身发挥作用的界限,既非万能,也非无能。针对学校德育“万能论”与“无能论”的误读,我们既不能青睐夜郎自大的理想主义,也不能寄托推卸责任的本位主义,更不能逢迎取消学校德育的怀疑主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澄清。

一方面,厘清学校德育功能的两重性质,明确学校德育育人功能的限度。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进行不当定位的重要缘由之一,就在于没有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功能的性质。学校德育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但其固有的有限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并不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因而无法解决学生思想品德的所有问题,只能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作用于学生的德性发展。所以,我们不应将视野仅仅拘泥于学校德育促进个体道德品质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等正向功能上,同时也要关注到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阻抑个体道德成长的因素。学校德育的曲折性、反复性以及滞后性也要求我们准确定位学校德育的应有功能。对于学校德育功能问题,我们既不能认为学校德育包办一切,也不能认为学校德育一无是处,而是应该理性认识学校德育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为此,应秉持长善救失的原则,在发挥学校德育正向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反面教材预防与矫正负面影响,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确立整体观与全局观,创设全方位的联动育人环境。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物,人是社会的人,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浑然一体、难以分割。因此,青少年学生不断暴露的德育问题并非学校德育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德育问题、学校德育问题和社会德育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家庭生活方式裂变、社会结构渐趋多元以及网络化日益普及的当今时代,学生获取道德知识和所受影响的来源多样化,其品德培养的社会性更加凸显。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化,我们应以整体与全局的视野,冲破学校孤军奋战的禁锢,通过开门办学、家校互助、学社联携等形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互动,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道德格局,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贯通和联动,在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过程不断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建构起青少年学生实现道德自主发展的德性大厦,促进青少年学生基础文明素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程度。

【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

一、相关概念

1.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志愿者无私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不为获得任何报酬,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而提供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

2.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体现,是通过强化志愿者的内心信念引导志愿者的行动,是个体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积极态度。自愿精神以自愿为前提,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多种精神。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1.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群体处于从校园迈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混杂,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易使大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动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依靠课上老师的传授,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实践体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大学生践行高尚志愿精神的载体,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无私奉献社会,热心帮助他人,在活动的过程中践行着利他主义和高尚的仁爱精神,净化了身心,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更加高尚的方向发展。

2.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所蕴含的高尚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度统一。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秉承无私的精神,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为社会公益做贡献。有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促进志愿者个体内在的和谐。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走入社会,扩大了大学生的朋友圈,与社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群打交道,建立了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的了解和交往,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延伸德育工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为高校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延伸。大学生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进行公益服务,传播了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了“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新风尚,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更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了形式。使德育工作结合社会实践,既实现了德育的理论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发展了德育理论,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巨大实践意义。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在高校德育进程中,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弘扬志愿精神。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活动启发大学生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完成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锻炼自己、提升品质的任务。高校德育管理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引导大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高尚志愿精神。

2.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立法。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加快志愿服务全国性立法,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只在少部分城市形成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其全国性立法进程。法律应明确界定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涵,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志愿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志愿服务的奖惩措施规定。制定有关管理运营的规定。这样才能推进志愿服务立法进程,保障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才能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3.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德育体系。

高校应改变现状,重视志愿服务的重要德育作用,认识到志愿服务德育功能。将志愿服务规范为日常课程,纳入高校德育的常规教学活动中区,促进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首先,高校应设立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课程,给予学分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聘请专业的教师团队,一方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其次,高校应将志愿服务表现情况纳入大学生评优体系,例如将参加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作为竞选三好学生等的必备要求,作为培养党员的实践环节,作为奖学金的重要考虑因素等。用这些方式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

4.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要依托于大学生志愿组织,优化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有助于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德育价值的有效发挥。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要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内部责任制度,进行责任分工,制定小组负责人,避免责任推诿的现象发生。另外,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加以精神或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志愿者热情,激发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通过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结论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载体,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本文探究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并探究了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施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向更高层次上发展,更促进了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R].2009.7.19.

[2]蔡宜旦,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5).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关系到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德育首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计。因而,如何正确认识和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德育意识

(1)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德育在现实中被削弱的危险性,从而把升学教育转移到公民素质上来,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束缚,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结束“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

(2)要正确地认识传授知识与德育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授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德育的基础,而德育则是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如若离开知识教育的传授去讲德育,或若离开德育进行知识教育,都只能把政治课引向歧途。

(3)应充分认识到政治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竭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实现其“不战而胜”的图谋,攻心为上,潜移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激烈的。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紧迫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

二、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出发,努力做到从备课、讲课、作业和考核等各环节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避免无的放矢。

(1)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必须了然在胸,讲起来才有针对性。

(2)讲课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其思想觉悟的中心环节,是真理与谬论直接交锋的战场。教师应在讲清概念、原理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模糊认识,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

(3)作业和考试要结合学生思想。思想政治课的作业不能停留在填概念、背原理的水平,而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要进行改革,使其发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学作用,逐步实现从知识、能力、觉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发展,深化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三、要增强教学信度

教学实践表明:教育者所施加的一切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思考认可,方能付诸行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做到入耳入心,而信度的增强,也就成为强化德育功能的关键了。如何增强信度呢?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增强信度的前提。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坚持疏导原则,这是增强信度的有效途径。疏导就是如同大禹治水采用疏通河道一样,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坚持疏导:一要摆事实,即要善于公开地肯定那些现有的事实,而不是肯定那些感觉到的似是而非的“事实”。二是要抓住“热点”,引入教学,这是增强时效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做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有心人,以有效的途径去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

四、要变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促使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实现和强化德育功能的主要手段。

(1)要讲究“灌输艺术”唤起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入口处”。这就要求教师熔现实生活、教材内容、学生思想状况于一炉,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活泼地教学。

(2)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确立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不局限于教材,要把教学与沸腾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形式上,可力求把课外阅读、影视广播、社会实践、撰写小论文、时政讲座、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等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实际。同时,要使德育寓于所有学科之中形成合力,协同作战,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3)要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科研、努力探索教学最优化,以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把每个教师引入研究的幸福之路。”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母机”,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动力。为此,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对确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论证、提高、推广。要在本职岗位潜心研究,不断实践总结,努力探索出一条使所有学生都喜欢、主动学习的新路子,实现教学最优化。

(4)思想政治课要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社会、家庭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将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德育意识,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法,配合社会、家庭进行教育,不断增强教学信度,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宏勋,马燕.必须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J].中学政治,

1992(6).

[2]刘建勋,张凤云.论新时期如何强化中学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

第11篇

摘 要:高校德育所传达的是附着在一定的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德育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性的教育模式。同时,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和环境而单纯地实施。所以在新时期,为了有效地实施德育以实现育人的目的,我们需要积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德育 德育功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在我国渐成趋势,而我们的这种在一两年之间便扩大几倍招生规模的教育并不是在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的,而是在国家政策的规划下实施的,这使得高校的教育工作量空前加大,而高校德育也在此中,原本德育在高校中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原本就以抓襟见肘的德育工作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高校德育是社会道德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德育更需要强化,而有效的强化方法第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来完善德育工作,补充原有的单纯的德育模式,因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却不高,其关键症结就在于我们一直以来没有积极有效地依托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化传统的德育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

虽然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在目标取向上是有所差别的,即前者强调人的必备的社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后者则是主要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同时在实际的教育内容上也存有诸多的不同,即文化素质教育设计诸多的不同领域的思想文化内容,这里有音乐的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而德育往往只涉及与人的思想道德相关的文化内容的教育,因而它在教育内容方面具有极强的单项性。

但是,这不能决定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就不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恰好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关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是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帮助来实现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具效用的隐性教育模式。任何文化都是包涵着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之所以存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就是因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被包涵在这些文化之中,是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而不包含思想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包含着好的或不好的思想的文化,而却没有不包含思想的文化。所以任何文化素质的教育在实质上都将是一定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传达一定思想、观念和态度给一定对象,使这些对象在思想观念上达到一定的素质,形成一定的态度或行为模式。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甚至是一种更为无形但却更为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理解为单一的德育模式,它是各种实现这思想传达的思想教育的总和),它是以更为隐形的载体即文化来实施德育的。有的时候,我们把德育单纯地理解为是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所专门进行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传达活动,这就使得整个社会性的德育陷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其效用也会因为缺少其它事物的支撑和帮助而弱化。但是德育却是全社会的,对社会进行德育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进行,也是不可能有一种单一的德育模式来完成的,在有的时候,其它模式的效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为了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育我们有必要利用各种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具有持久效用的德育模式,它可以达到专业化的德育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从而对社会的整个德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传递社会道德文化,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的甚至是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积极的进步的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精神观念,人之成人的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化为人自身属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就是作为可以影响乃至是决定文化的接受主体如何为人的社会精神,而当这种文化成为了文化接受主体的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时,文化所达到的程度就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有层次的,社会群体为了社会的发展与存在都必然要对其成员进行文化素质的要求,因为一定程度的文化素质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有关于人之能够成为一个合格与健全的社会之人所必需的基本性的人文知识传达给人的教育方式。由于文化本身是一种由多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性的观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是一种单项知识或技术知识的教育模式,所以它必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文化素质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运作的持续与有效。因此,任何社会的主导力量都必然要把体现着自己利益与意志的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在社会中加以实施,这使得任何社会生活都不可能在没有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存在。而德育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单独地构筑起整个社会所需的文化背景,同时,它本身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也是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的,在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同质的文化环境的存在,德育所分配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不会被社会群体所认同,将会到处受到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的排斥,因此,社会主义德育的有效实施必要有与之同质的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作为思想接受的心理基础。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此,即通过教育的形式把社会主导性文化灌输给青年人,从而为德育有效实施和目标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创造同质道德的接受心理,对德育的实施起着先导作用。任何社会的德育都是一种文化教育,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任何德育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每个国家的德育都是针对这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而这些德育的对象都是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成员,这些成员从其出生之时起便生活在该空间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这些文化因子往往深植于社会成员的骨子里,因而这些文化成分对社会的成员具有不可无视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些成员对其它思想、观念的态度,甚至会决定他们是否接受这些思想,如果这些思想观念与他们日常所熟悉并已经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取向相冲突时,这些文化观念必然会排斥外来的德育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这将会使德育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必然影响其预期效果的实现,这样德育的有效性必将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如果不考虑克服这种文化的冲突性而影星地持续这种教育,不但会无功而返,而且还会强化这些控制着教育对象的文化观念中不良成分的生存能力,强化对德育所传达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排斥作用,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教育对象的这种文化固执,德育将无法实施,所以要教育必要先驱除教育对象的所有的不良观念和文化对其的控制。这一点的实现很难由德育自身来完成,因为它与这些文化观念对立太明显,太容易为人所觉察,也就太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在此,必须有文化素质的教育从心里、从情感以及从道德等方面来克服原有文化对教育对象的控制与支配,是与德育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相近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起到文化先导的作用,而这一点是德育本身所无法单独完成的工作,这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促成人的健康的道德情感素质的生成,这可以帮助德育有效地实施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单项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比较集中的方式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是人的社会化的综合形态,也是这种人成为社会指人的最为简便的形式,它是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而学习有关人的文化知识所采用的方式。它包括很多内容和知识,它是帮助人们形成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的活动,因此,它所教育的内容对人来说都是些基本性的知识、观念和情感道德,但是这些基本素质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必要的,是人进一步学习更为深化、更为抽象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与持久的人格、道德与情感的基础条件,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知识同化和激活新知识的并是新知识内化为人的自身属性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的道德情感来理解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使之内化为人的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的、情感的教育内容。例如通过对社会历史以及国家的历史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对象对本民族、自己的祖国的了解,使之不断地强化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逐渐地形成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生成积极的爱国情感。而这将有助于德育实施的更为深刻的也更为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单纯地对教育对象实施这些思想观念的灌输既不是自然的,也将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情感的基础而效果甚微。但是,如果在进行这些层次更高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知识教育之前,很有必要进行与德育所要灌输的这些内容有关的基础性的知识与情感,从而使德育中的道德情感内容具有一定的接收基础,以便有效地实现德育有关与此方面内容的教育效果。

第五,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德育有效地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与发展所要实现的一项宗旨。当然,它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存在与发挥作用而要实现和达到的一项目的和宗旨。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实现人在知识、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所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之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一项重要和必要的举措,并且,人在知识、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的发展的必要的基础性的条件,如果人没有在知识、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养成与健康发展,人的发展将不会是全面的,人的发展也会因为缺少智力基础和精神动力无法真正实现,那么人之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德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促进和实现人之全面与自由的发展,而积极有效的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无疑将有助于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德育可以凭借着文化素质教育对社会活动主体的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对整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条件,所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实现德育的有效实现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和宗旨发挥出重要的扶持作用。

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性的提高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当然,在此我们也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几个主要的方面,而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性的提高所起到的其它促进作用也将随着人们对此问题认识的深化而为人们所发现。总之,为了与时俱进地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夯实德育的文化基础,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的积极地位,我们必须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来构筑起德育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不能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这种功能与价值,而不能再延续以往应试教育的做法,必须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重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凝聚师生力量,影响高校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1德育内涵: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可分为思想引领类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创新类活动、文明礼仪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满足了教师及学生对课余生活的需求,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思想,搭筑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桥梁,加强交流,构建和谐校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从内隐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内隐的无意识的学习更能满足其潜意识的学习需求。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则是无意识的内隐式过程,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不断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思想引导等产生了隐性影响,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

1.1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影响力和说服力远大于课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化和需求满足功能是指根据高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合理融合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将收获体会内化为个人自身素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1]。

1.2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知、情、意、行逐渐形成的[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和主观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榜样示范与行为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是指,通过活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团结合作加强沟通,激发师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荣辱心、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产生激励力量,约束规范师生言语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期,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思想引领类活动以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施,丰富多彩,发人深省,可以使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悟将理论文化知识和思想哲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个人信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爱校情结,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激励学生为个人、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力量。另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时期,面对一种全新的环境和生活,经常难以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转变为大学宽松无人监管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容易由对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中同伴的归属需求。大学生较强的从众心理就是他们归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大学生极易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之尽快融入群体之中。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中树立的榜样示范要求自己,在学习及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模仿优秀榜样或大学辅导员、专业教学教师、师兄姐或同辈群体来规范约束言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善于逆向思考,富有创新精神[3]。

2道德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资金分配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校的硬件条件仍然相当薄弱,区域分配及校际分配不均衡,加之学生基数大,尽管部分高校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活动中心、礼堂音乐厅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上,一般为文体艺术类活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形式主义色彩浓厚,而忽视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型活动,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或志愿援孤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组织参与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未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需求。

2.2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脱节,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没有真正找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总是把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截然分开,导致两者严重脱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与教学活动相互补益的意义。高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文体艺术类活动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中与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教学技能活动相对较少,学生覆盖率较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不高,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或者募捐方面;而社会实践类活动也只是一些宣讲或者体力劳动,无法真正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到的理论脱离实际,幻化成为空壳。这不仅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内化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3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的高低影响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体艺术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志愿服务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居中[4]。可见,文体型、娱乐型活动较受学生欢迎,实践实用型次之,知识型、学术型和科技创新型活动受欢迎程度一般。思想引领、学术讲座等类型的活动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情操陶冶、科技创新类活动门槛较高,参与机会少,所以并未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柱,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设计单一,未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无法切实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继承性过强,依赖原有的活动形式,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与时俱进,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活动参与覆盖面小,吸引力弱,丧失了活动预期的价值,不利于隐的发挥。

3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应从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3.1加强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重视程度,保障硬件,合理分配活动物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在隐性德育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保证物资配备,不能以缺少资金为由减少削弱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优美的环境,符合美学要求,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礼堂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体育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区等,有利于开展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提高活动质量[5]。另外,要合理分配活动物资,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隐分配活动物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的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减少对文体艺术类重形式轻内涵活动的投入比例,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的凝聚激励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侧重对具备该功能的活动的物资支持,通过对活动物资的分配达到引导和协调各类活动全面均衡发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隐性德育功能的目的。

3.2寻求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6]。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军队、监狱、医院、太阳村或灾区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既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时间过程,也塑造了助人为乐、传递幸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品质,规范自我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校园文化活动还可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3.3提升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综合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将科研学术贯彻到文化活动中,树立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观念,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及团支部、班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充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突出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减小形式性,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事开展相关活动,使参与者及时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保证活动质量。同时学生党员及骨干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其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隐,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

3.4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知道参与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实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满足其内在需求,使参与者能够主动将所闻所见真正入耳入心,进行思考并内化成个人道德认知,激起道德情感的认同,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真正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其次提升参与者组织参与活动的层次。参与者不能仅仅局限于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竞争力等参与动机,还要以塑造品德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凝聚思想等为目标参与到活动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适应并融入社会,既能培养优秀人才,达成育人的显,锻炼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能强化德育隐的发挥和落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及隐性的双重需求。

3.5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活动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级报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的作用。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和后期汇报总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师生能够了解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更多的人受到活动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的隐,使隐显性化,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对学校及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活动的作用辐射到社会层面;其次利用齐全的媒体设备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将媒体设备运用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活动效果,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直观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德育教育,使媒体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载体,发挥活动的各类功能;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高校应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平等交流,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和传播文明的作用[7]。总之,高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林玉.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2]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继强,李华涛,贾斌,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38-139.

[5]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46-47.

[6]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