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10:3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作训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其实,先生曾说过:“凡富于创造的人必善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创造是一个最误人的名词,其实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三论信心与反省》)。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也说:“古人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确实,在我们一味崇尚创新,鼓励学生写出新意来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首先了解规矩然后才谈得上变化、灵活和创新;请不要忘记,仿写是中学写作训练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有效手段,因为“‘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茅盾)”,一切所谓创造都是以模仿为基础,“都是从模仿中来的(:《三论信心与反省》)”。
一.基础性决定了仿写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手段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其基础性决定了作文教学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水平不是中学作文教学所应承担、所能承担的责任。所以,中学阶段,特别是起始阶段,作文首先应教给学生的不是创新,而是规范,文体的规范、语言的规范、表现手法的规范,甚至构思的规范,只有牢固掌握了基本技能,掌握了规范,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
前几年盛行的话题作文,对作文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威力,从高考到中考,到处都是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其结果是,老师指导作文时,忽视甚至无视作文的规范性,学生作文以所谓的“创新”为旗号,花样百出,出现了大批无病,文体四不像的习作,更糟糕的是,这些作文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分数,为了升学,老师、学生对此类作文更是趋之如鹜。从高中延伸至初中,甚至蔓延到小学,无不充斥着这样病态的作文。
老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无不重视作文教学的基础性和规范性。朱自清先生认为,学生作文的最大毛病是文脉不清、层次不清、思路不清,“学生的写作往往抓不住题目,他们往往写下些不是支离便是宽泛的废话,在开篇时尤其如此。此外,层次的杂乱、意思的贯联,字句重复” (朱自清:《国文教学・谈作文的思路》)。他甚至重视作文最基本的标点问题:“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随处乱点。其实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朱自清:《因文教学・谈作文的思路》)学生不重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根源在于教师的不重视,在于作文训练中忽视这些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那么,这些基本技能从何而来?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一句话,基本的技能来源于反复的历练,而历练的重要和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认真阅读,反复品味,耐心摹仿。通过摹仿,掌握常见文体的基本要求,做到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思路,做到条分缕析;掌握各种表达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掌握语言的规范性,做到文从字顺,符合文体特点和语境。倘能如此,才能算完成了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仿写训练的核心是暴露思维过程
仿写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不是依葫芦画瓢,那至多只能是仿写的初级阶段,是低层次的仿写。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真正的仿写应是充分分析、仔细品味、认真研习基础上的“临摹”,其核心应是充分暴露范文的思维过程,暴露范文在立意、构思、结构、表达方法及语言处理过程中的思维。特别是立意、构思的思维过程,由形而神,最终达到“得意忘形”,化成已有的目的。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元认知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即“反映或调节认知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的活动”,以及“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和连续的调节与协调活动过程”。简单地说,元认知理论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对优秀范文(作者的认知结果)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评价,也就是要能暴露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包括构思立意的思维过程、语言选择的思维过程、表现手法选择的过程,并能对其思维过程的优劣作出评价,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中说:“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获得那统一的文字或语脉(文脉)。……因为朗诵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作文也将容易进步。”(王文彦:《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从朱先生的这段话可以清晰看出,朗诵的训练获得清晰的文脉,而朗诵之所以可以获得文脉,是因为在朗诵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剖析、探究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不乱走的。”学生在仿写之前,如果能对范文的思维过程进行充分的暴露,弄清文章的“路”,就绝不会仅仅停留于对文章简单文体等浅层次的认识,就不再会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倘能发现范文的不当之处,并在模仿中进一步优化,那就更好了,就往创新、创作又迈进了一步。有位文学前辈也说过,他原来虽有生活基础却不会写小说,于是他把鲁迅等名家的短篇找来,逐一研究其结构方式,看看这些名家是如何把各种“零件”巧妙地组装在一起的。经过认真的“拆卸”和“复原”,他终于琢磨出了,写作的门道。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肯花这位文学前辈的这等功夫,何愁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又如何说会埋没学生的创造性?
如果能对同一种文体的不同范文的思维过程进行暴露并加以比较,则可更清新地看到这一文体多种思维模式,看到不同模式的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则结合自身的习惯,选择最合适的思维模式。例如,在议论文仿写训练中,暴露鲁迅的《拿来主义》和苏轼的《六国论》两篇文章的思维过程,就很容易发现两者提出论点方式的区别。《拿来主义》是在层层分析的基础上,在文章中间提出中心论点;而《六国论》则开门见山,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紧接着将其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丧,流失强援,不能独完”两个分论点。通过比较就会发现,《拿来主义》的模式对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而《六国论》的模式更清晰,很容易摹仿。
如果能在暴露范文思维过程中,发现范文中的不足或可以进一步优化之处,则可扬长避短。当然,暴露一些较差文章的思维过程,发现其思维上的缺陷,则可有效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学会暴露思维过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学会暴露自己仿写文章的思维过程,进而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范文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找出彼此差别,从而进行修正。元认知理论认为,充分暴露、评价并修正自身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这种思维品质,就能在解决写作过程中不断地对思维过程进行定向、控制和调节,也就能提高思维活动的正确性、有效性,能获得独特的构思行文、谋篇布局以及选择合适表现手法和语言的技巧,从而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一、掌握、巩固词汇训练
坚持每天听写、默写、循环记忆单词,这是掌握和巩固词汇的有效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就词写词的常规,立足于词汇的系统上。不仅要求学生写出所听到的单词,还要写出与此单词有关的词,使词汇得到最大限度的复现机会。如听写strong,同时还应写出派生词:strongly、strength、strengthen,反义词weak,变化规则相同的词long-length等。或给出一句型,如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动词原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用于此句型的动词(see、 watch、hear、feel、notice、have、make、let…)。这种听写、默写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复习词汇,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二、句型操练
要使学生能造出完整的句子,系统的句型教学是关键。简单、直观的句型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也能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心理。此外,句型教学还起着化繁为简的作用,将句型作为一个基点,可以把语法规则、词汇搭配、课文重点都融入其中,反复操练后,使原来各成系统的语法、词汇、课文真正达到相互结合使用,让学生达到出口成句,运用自如的功效。句型的操练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替换式操练、改写式操练、联结式操练或者汉译英等形式。
三、连句成段、篇的训练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句型,并能较为自如地造句以后,应该引导他们作进一步训练,把句与句连成段或篇。连句成段可以是将打乱顺序的句子按逻辑关系重新组织,也可以是用适当的连接成分把独立的句子连成自然段落。在连句成段中,句与句之间要显得自然流畅,一些过渡词和从句连接词的使用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听、仿、看全面训练
在学生具备了组段、篇的能力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听,即听大意写文章,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较为复杂的语句用比较简单的句式写出来,或将听到的短文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种写的形式把听、理解和写有机结合在一起,多方面地训练学习。仿,即仿照学过的课文缩写或仿写文章。缩写或仿写课文是课文教学中的最后一步,也是写作训练的好形式。缩写要作出具体要求,如是否改换人称、缩减的幅度如何等等。缩写或仿写有着“温故而知新”的好处,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和新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长期坚持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活用所学的知识,增强学好外语的信心。看,即看图作文。这里的“图”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图表。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已出现过7次这种形式的作文。看图作文形式比较灵活,学生在看懂画面后可选用自己较为熟悉的句型来表达。
五、限时训练
教师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呼后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训练的初级阶段,每次时间可以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30分钟内完成任务。
六、广泛阅读,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
摘要:体校语文课写作教学应处理好与体育训练的关系,寻找出二者相结合的突破口,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在体育训练中寻找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尽情地描写体育训练的精彩场面,让学生把体育训练的精彩瞬间留存在作文里,把心中的喜悦化成训练的动力,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和体育训练水平。
关键词:写作 体育素材 观察力 想象力 教师引领 练笔 双赢
体育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体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很多学生不仅文字表达能力弱,写作基础也差,往往是教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头疼,觉得脑子空空,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下了很多工夫,但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是空洞无味,内容松散,没有中心,不知所云。究其原因,除了对语文基础知识中“文章结构”“修辞方法”“文学欣赏”等掌握不牢,不能进行实际运用外,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力、想象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选取素材,缺乏正确的指导也是其中很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体校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一方面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体育训练中寻找素材,让学生懂得生活是观察、想象的沃土;只要在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学习、训练中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去观察,用自己的身心仔细去体味,想象的翅膀就会展开、飞翔,就有了写作的思路,就不愁写不出言之有物的文章, 语文教师不妨进行以下尝试:
一、改变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观察,为写作打好基础
体校学生都喜欢体育训练,因为体育生的好动、活泼的天性在体育训练中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潇洒、矫健、优美、勇猛的技能动作、兴奋的叫喊、激烈地比拼是那么的激动人心。他们尽心的模仿教练的动作,一招一式是那么的自然。在体育训练中他们活动的空间很大,活动的形式多样,活动的内容精彩,手脚得到充分地舒展,他们想动就动,想叫就叫,和教室里正儿八经地听课完全不一样,没有拘谨,没有更多的约束,没有害怕,没有不断地批评、教训,在身体的碰撞中,在活动的尽兴中,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由、开心。可以说运动、训练是体校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是他们最喜欢、最感兴趣、最愿意做的事,而学习文化课,尤其是写作文则是他们最不喜欢、最不感兴趣、最不愿意做的事。体校的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同一个学生在训练场和教室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训练场上的“他”让老师敬佩、心疼,教室里的“他”却让老师反感、气愤。问题的症结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呆板,没有与体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没有寻找到语文
教学与体育训练结合的突破口,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道体育训练中蕴含着语文写作要素的窍门。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应与体育训练相结合,在学生们乐于从事的体育训练中寻找到语文写作教学的突破口,经常不断地给学生引导和教诲。
科学研究表明,想象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许多的科学发明创造证实了这一点。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艾青曾经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之于文学创作,就好比白云之于蓝天,流水之于高山。想象是使文学作品充满神奇魅力的源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曹雪芹笔下的美丽而性格各异的金陵十二钗;吴承恩手下本领通天、降魔伏妖的孙悟空;《巴黎圣母院》里面貌丑陋但心灵美丽的卡西莫多;《呼啸山庄》中阴郁怪戾的希克厉;《哈姆雷特》中优柔寡断的哈姆雷特……无数成功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无一例外都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没有想象力的作品,就像折断了翅膀的鸟,太实、太沉,缺乏飞翔的灵动力。其结果不是内容枯燥乏味、文辞粗糙,就是手法单调呆板,缺少感染力。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想象力应该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想象力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活体验是影响想象力的首要因素。当人们要开始写作实践之前,往往需经历一个生活积累的过程。体校学生由于环境和年龄等原因,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阅历相对肤浅,思维深度不够,这对于他们施展想象是极大的束缚。浅显的心智活动和狭窄的生活层面,很难使学生在写作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大千世界是那么丰富精彩,但学生的作文却多半跳不出家庭、家乡和学校的狭小空间,笔下人物也大多是教师、家长或同学。当然,我们不否认在这些范畴也产生过好的作文,但是一旦脱离这个选材范畴,学生写作就会感觉艰难,笔下人物也比较粗糙、模糊。因此,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写作想象力,应该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鼓励他们多深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生活阅历。在体校,语文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学会在他们最熟悉的体育训练中去观察、思考、搜集写作素材;用心去品味人物、事件、动作、细节等。如:将学生训练时如何模仿教练动作的细节与语文写作中如何观察人物、事件的细节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二者的相似点,引导学生将体育训炼的观察方法运用于写作素材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会提炼写作素材,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练笔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兴趣,尝到甜头。为规范的写作打好基础。
二、运用体育素材,引领学生写作文
体校的体育训练活动为语文写作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走进学生的体育训练场,我们发现可以写的内容丰富,多样,精彩,只要有心,就可以从中挖掘出多种多样的作文素材,写出精彩动人的好文章来。如:写人:可以描写同学们的练习动作、参与活动、进行比赛等活动中体现的合作、团结、刻苦、坚毅、顽强精神。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成为自己认真观察的对象和写作的对象,他们在体育训练时的表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认真记录下来。写事:写活动,写游戏,写比赛,写测验,写合作,写竞争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训练的各种场面给学生出作文题目。比如题目为“训练中的乐趣或收获”、“动脑筋解决训练问题”、“训练观察日记”、“我的体育技能是什么”、“教你踢足球”、“丰富多彩的体育世界” “我的训练内容” “一场训练比赛”等。还可以根据体校学生年龄较小,玩童心理仍存的特点用想象练习法教学生写童话,用全新的视角,使用夸张、拟人、幻想的手法表现有关体育训练活动的种种精彩故事。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变换一下角度,把体育训练放到森林学校去,将素材中的人物置换为动物,如:让青蛙学跳、刺猬打滚、狮子接力、兔子踢球。它们训练捣蛋、做恶作剧、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比赛、自由活动。一切场面和学生观察到的素才相似,充满趣味、对抗、快乐。可以通过变换同学、老师的位置来增加作文的趣味。如:让孙悟空来教学生翻筋斗;孙悟空是世界著名的翻筋斗教练,他办了一个培训班,招了一群学员,练习翻筋斗,其间的酸甜苦辣、趣闻轶事,完全可以大书特书。也可以让孙悟空变为自己的队友,他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训练,这一定也是很有趣的,让学生设想,大名鼎鼎的孙悟空作队友,训练一定让教练不好受。还可以站在运动器材的角度写体育活动的内容,如:让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池等说说自己独特的经历,借它们的视角,记录篮球赛、足球赛、游泳比赛的精彩盛况,或者写它们在主人家的成长历程等,这都是非常不错的作文材料。另外,体育训练以动作技术的传授、练习和比赛为主要内容,相对应的训练方法主要是讲解、示范、纠错和学生的反复练习等等。体育教练注重的是教“会”学生,而较少注重教“懂”学生,更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爱好。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同时也为了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把体育训练过程写成说明文、记叙文或一个片段。具体步骤是:先让学生把训练动作的过程在头脑中回想一遍,可采取课堂讨论、个人叙述、当场表演等形式,加深印象,以便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基础。然后让学生学着写出训练时每一个动作的完成过程,引领学生按照说明文、记叙文的写作思路练习。即:从教练的示范,到自己亲身的体验,从不断地失败到逐步地成功,克服一个个困难,解决一个个问题,最后完全掌握了动作要领,规范熟练地完成动作,其间的失落、害怕、困窘、矛盾、忍耐、高兴、激动等。如有的学生写整篇说明文、记叙文有困难,则鼓励他们进行一个训练片段的写作练习。比如让学生叙述或描写自己在训练中是怎么准备的、手脚如何配合、第一个动作怎么做、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等。经过这样多次反复的写作练习,学生在练中不断品味自己的作品,就会产生成就感,逐渐就会对写作文产生兴趣。同时,学生在对训练动作的回忆、复述、描写过程中又在脑海里重复放映了自己训练的历程,并从中重新体会、总结了训练中的成就和不足,意识到应在以后的训练中及时纠正,不断熟练,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体育训练内容、概念的理解、掌握,进而间接达到教“懂”学生的目的。这种写作练习能让学生把体育训练的记忆变成进一步参与训练的激情,能让学生把体育训练的精彩瞬间留存在作文里,能让学生把激动的情景不断回味;能让学生把心中的喜悦化成训练的动力,让学生把短时的兴奋变成长久的激情。能学生清楚的感知自己训练的效果,了解训练中的困难和不足。这种体验一旦被学生写成了文字,无疑会强化学生成功的,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
总之,体校的体育训练和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让学生动起来,尽情地描写体育训练的精彩场面,既解决了作文的素材问题,又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在写作中提高作文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增强了体育训练的效果,实现双赢。
【关键词】 小学英语;写作;训练
小学阶段虽是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但同时也正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最佳时期。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它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在练习书面表达时,要立足于打好基础,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的培养写作能力。持之以恒,才能写出好的英语文章。
一、上好低段英语课,打好基础
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必须上好每一节英语课,让学生从一(低)年级学英语就开始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素材的积累主要来源于课堂的教学训练,更重要的是体现于平常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我们知道高年级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很难下笔,如果一个学生词汇贫乏、词组不认识、句子不会翻译,又怎么能写出文章呢!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记单词的督促和检查,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激发学生想学、想记的欲望。上课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使字词教学更直观形象,还可以让学生做单词游戏来巩固。单词接龙,动词原形、单三、过去式、现在分词、汉意的多种形式练习,还有词性的变化,近义词、反义词的罗列等方法都可以渗透到游戏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巩固了单词的记忆。学生仅仅记忆单词是很枯燥的,而且记了也不知道怎么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进行一些词组的训练,如:a small mouth,a round face,two big eyes,two big ears,four long legs,black hair等,关于事物可写a long ruler,a brown bear,a tall tree,a lovely dog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些词组前面加上一些关键词It is……,It has……,It can……,学生就会顺利的完成一句话或几句话,使学生逐步向文章的写作过渡,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避免了学生一贯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二、多阅读课文,仿写对话或短文
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阅读课文,不仅能使学生增强语感,还会必然的加深对已经学过的英语词汇和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丰富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使他们自己的英语表达更加合乎地道的英语习惯。而且一些优美的句子会悄悄的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课文中的句型也是学生写作的依据,学生根据记忆中的课文和句型写作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中国式的表达习惯,摆脱母语的影响,才能写出语法正确、句意通顺、结构严谨规范的英语作文。
仿写就是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下面是学生仿写的对话和短文。
A: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B:I often stay at home with my family.What about you?
A:I often do my homework and play the piano.Sometimes I play computer games.Let's go to the park this weekend,OK?
B:Great!
这样的方法很简单,适合全体学生参与。在写作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同桌间的对话和课上口语展示。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随后进行仿写时内容会比较丰富,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的语言能得到再次重组和内化。
学生这样仿写过生日的短文。
It's a sunny day.We are in the park.The sun is shining.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trees.The flowers are smiling.The ducks are swimming in the lake.We are very happy.Look!Amy is singing.Lingling is dancing.Daming is playing the flute……
这样仿写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短后长,学生易动笔写,敢动笔写。
三、变化文章形式,强化知识点
在进行一定量的仿写训练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对话或短文框架上进行适当拓展,对其进行人称或时态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原来的作文由第一人称替换成第三人称,由单数替换成复数,由一般现在时替换成一般过去时,这样原来的文章就要做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强化了学生的知识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学生确实使所学过的知识点得到了复习巩固,实现了英语句型正确率的最大化。
如:I am a boy.I am in Class One,Grade Six.I am from Baotou.I have a good friend……
改写后He is a boy.He is in……He comes from……He has a……
一、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写作基本功训练。问题虽然出在学生身上,但笔者认为根子在于教师。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高中老师的事;更有甚者几乎将初一、初二年级的写作教学忽略,每单元一课时的Main task上成Reading,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训练成为一句空话。正是教师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思路出现的严重错位,导致学生错失英语语言思维形成的“黄金期”。因此,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整体偏低就不难理解。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端正思想和工作方法,坚决纠正写作能力训练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进行到底,切实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落到实处。
二、教学初探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在七年级进行英语写作能力的指导、训练和培养作了尝试,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以“仿写”为主要训练形式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包括母语学习。我们学习英语写作离不开仿写,因为要使用某种语言就得“入乡随俗”,服从这种语言的习惯。在写作训练的入门阶段,仿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训练形式。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仿写练习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仿写基本句型
仿写的第一步是模仿所学的基本句型来进行书面表达。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作文不要求多么的有文采,只要求能正确使用语言即可。通过仿写句型的训练,可使学生注意到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句型结构及语序上的差别,从而避免根据汉语随意翻译英语的不良现象出现,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英语思维习惯,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熟能生巧的程度。
2. 仿写文章的结构
英语作文的篇章结构相对于母语作文来说要简单得多。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总分关系的结构比较多,即整篇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句写,文章的每小节围绕着一个中心句写。因此,我很注重培养学生写中心句和围绕中心句展开的篇章结构的能力。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 仿写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
七年级学生所积累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语言材料有限,在写作练习中还谈不上什么发挥和创新,对课文的依赖性都很大,不仅会模仿文章的体裁,而且会模仿其思路和内容。因此,在学习课文时,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言知识和句型句式,还要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和内容。学生通过对课文写作思路及内容的模仿,会慢慢掌握审题、列提纲等写作技巧,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常言道,熟能生巧。只要学生的模仿写作达到娴熟的地步,自然水到渠成,就能灵活运用英语描述新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
(二) 要讲究写作方法和技巧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培养来源于在教师指导下大量写的训练。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呢?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就是教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写,写完上交即可。教师批改后,在课堂上作简要评讲。这种办法学生在开始写作时了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教师讲完之后,只知此篇作文如何写,下次仍无从下笔。
其实,写作的关键无非是写什么和如何写两个问题。具体来说,第一步是准备阶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和腹稿。具体内容有五项:1.阅读、分析有关材料(文字或图表等),有关材料,掌握事实,让学生弄清楚写作的题目、体裁、题材、格式; 2.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根据所给的材料找出主次点,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3.交流观点; 4.记笔记; 5.拟写作提纲。把问题提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写作就有内容可写,不再有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就有写作文的思路,知道如何下笔。
第二步是让学生把自己写成的作文进行修改。教师要求学生的基本修改有四项: 1.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 2.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这就和平时的阅读有关,也可建议学生写作时参考教科书或一些语法资料,或者向他人求教; 4.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
【摘 要】 就小学说写训练的内容而言,至少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生活性、体验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就教师应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说写训练,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总结出比较清晰、行之有效的指导。作文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其一,要在语文实践中指导作文;其二,指导过程要体现“三维目标”;其三,要重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无论从素质教育、国际作文发展趋势视野,还是“作文需要论”角度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对广大教师指导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训练 教学措施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都从现代社会实践要求出发,注重从生活需要出发,安排写作训练内容,并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进行写作训练。如美国、英国、法国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实用文的学习,日本小学二年级就学习写信,西德的弗兰茨·海贝尔教授主编的语文教科书中就注重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安排写作训练的内容。在练习项目中,占绝大多数的是调查报告、事件报道、科技说明、新书介绍、会议记录、讲演提纲、个人经历、商品广告等实用的题材,几乎没有什么吟风弄月、感时伤怀的散文题目。通过对国内外作文教学考察,进一步印证了读写训练的思路新、效率高,丰富了作文教学观的内涵的理解。但是,虽然相关评析性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端,却对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于永正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将对广大教师改革作文教学,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就是本论题所要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作文,学生不愿写,老师感觉难教,这是普遍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你会有这种感受:在教师的鼓励、帮助下,在教师巧妙的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如沐春风。这应该是最佳的教学境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这个交际工具学生又掌握得如何呢?我们发现,学生不会写申请书,不会写请假条,不会写借条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如何呢?说喜欢语文的只有少数,特别是作文,说喜欢的更是少之又少。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以“从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为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指导思想。它的教学原则有三:先有生活感受,而后写作的原则;在言语交际中学会交际的原则;立体交叉,和谐发展的原则。“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进行的都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至少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让学生感到说与写都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说和写都是有目的的,有对象的。当学生感到说与写是一种需要的时候,这种“内驱力”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所持的态度和思想认识。于永正搞“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他的教学观是什么?他的教学观是否突破了前人的认识?这些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潘自由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或思维的实践活动。“言语交际”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的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 用“言语交际”来限定“表达训练”,说明这里的“表达训练”不是没有听者、没有读者,为表达而表达的表达训练,也不是为文学创作打基础的表达训练,更不是因为考试要考作文而作的表达的训练,而是为言语交际需要服务的表达训练,是言语交际中的表达训练。“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训练的全过程。它的精神实质在于按照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改革作文教学,强调作文教学的社会效益。可见,“言语表达训练”有如下内涵:第一,言语交际表达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二,说和写是因“言语交际需要”而起。第三,“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有听众、有读者。
古人杨雄在《法言·问神》篇所说“言,心声也”,意思是写文章就是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刘勰《文心雕龙》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大抵可以理解成:只有情到深处,才能下笔成文。纵览祖国灿烂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堪称文化瑰宝。或抒怀,或感伤时事,或指点江山,敢问哪一首是奉旨而作呢?当然,学生的习作不等同于文学创作,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作文,都是作者在表达心中所想,倾吐真情实感。叶圣陶指出,“文题取材应广博”。学校中所诵习所闻见可以命题,即家庭社会之事,苟学生能思议及之者,亦无不可命题。事事物物,与学生接触而引起其思想情感者,均可为文题之材料。张孔义《美国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些特点》一文介绍:美国小学写作教学比较重视写作的实用性,使写作练习起到真正的交际作用。例如,要求学生写信邀请家长访问学校,给郊游的接待单位写感谢信,给著名作家、演员、运动员写信。为了鼓励学生和别人交往,有的教师还设立班级信箱,学生可以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或者和校内外的其他班级建立通信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使人们分享各种想法。
笔者以为,小学生说、写素材至少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生活性。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是作文之泉,是培植作文的土壤。于永正在教学中通过别具匠心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反映生活的本色,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灵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可见,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的源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体验的心,那么学生的习作才会是一棵有扎实根基有丰满枝叶的焕发生命活力的树。第二,体验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指亲身经历,“验”则指感悟。小学生人生阅历浅,只有亲身体验的事物,才能有话可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真正体现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就必须切实尊重做作文的人,让做作文的孩子写自己想写的话,写自己切身体验的生活。”第三,趣味性。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研究表明,好玩的事物最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说写训练中要精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或游戏方式,使其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第四,实用性。说、写素材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生活有用,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我们应该加强训练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训练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小学语文作文的训练还是存在部分问题。文章写作应该是内心感受在书面上的表现形式,不应该把小学生的作文写得过于浮夸,这样不利于小学生内心真实感情的表达。
一、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主要是不愿意在语文写作方面过多投入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简单认为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又不如中学作文那么重要,同时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刚起步,写得好与差基本是一致的。他们很多时候让学生自己去看作文范例,或者是自己“重点式”提醒。这样的教学模式到最后使小学生只知道套用其他优秀范例的写作,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以及这样写的优势是什么,带来的也是简单复制而已。
2.写作需要实地取材,但是安全问题阻挡小学生外出体验
语文的写作需要出外实地的取材,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内心的变化。然后再通过文字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出校去体验生活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小学生出一点的事情任何人都负不起责任。
3.对于小学生写作评判标准的改变
现在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评判标准不再是言辞的恳切,而是词句是否华丽,文章是否应用典故。对于学生真实感情的表达反而重视不够。
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改写的措施
1.教师加强对小学语文作文的研究
语文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不仅要学生学习范文,同时应该准确讲授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习。
2.调整对于学生语文的评判标准
小学语文的作文应当注意写文章要表达内心的感情,不是就知道词句和语言。文章要由心而发,才是真实的写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到文章和感情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使流动儿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空洞的鼓励和表扬效果是有限的。只有贴近生活实际,创设让他们有强烈倾诉愿望的话题,才能打开 “话匣子”,感受成功表达的愉悦,从而真正建立笔下的自信。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融入新家,感受生活的变化
流动儿童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有一个逐渐融入的过程,有对居住环境的融入,也有对社会生活的融入。
新家、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害怕、担心、期待、委屈、欢乐……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流动儿童的内心活动一定是丰富而剧烈的,有很多感受需要倾诉。但他们往往又比较拘谨,不轻易主动吐露自己的心声。如果说这是心门上加了一把锁,那么,老师真诚的关爱、同学热情的友爱,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我班上的小烨是一名流动儿童,刚来时没有朋友,我嘱咐班委多关心她,带她一起玩。我也多次和她进行亲切愉快的交谈,还上门家访。短短一个月,她就活泼起来了,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指导她学写日记、记读书笔记,经常点评、反馈,与其互动。渐渐地,她的语言表达开始流畅起来了。
《新课标》也特别提示我们:“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二、美食美景,介绍家乡的秀美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要引导流动儿童写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切忌空洞抽象的命题。我至今还记得一些流动儿童的描述:浙江的孩子写在溪流中,用竹子做的工具捕鱼;湖南的孩子写骑在牛背上唱歌;广西的孩子写他们那里美味的竹筒饭……多么有趣的话题,多么缤纷的生活!
好作文应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之,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挫伤孩子对写作的兴趣。
三、感恩父母,体会生活的艰辛
流动儿童的父母,以打工或做小生意的居多。我所了解的,有卖茶叶的,做铝合金门窗的,弹棉花的 ,也有搞建筑施工的。
父母的劳苦、生活的艰辛,可以成为打开流动儿童情感闸门的突破口。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从细微处体悟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爱。很多孩子在进行深思以后,对父母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怀着感恩之心,写出了凝聚着真情的文字:
“爸爸妈妈弹的不是棉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希望。在我心中,那是世界上最动人的乐曲。”
“看到爸爸戴着安全帽,站在那高高的楼顶辛苦地工作,我的心突然一酸,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爸爸,我为你骄傲!我一定会努力的。儿子一定要让你过上美好的生活!”
语言朴素,但真挚感人。这印证了一句名言:“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四、施展本领,讲述劳动的技能
流动儿童常年在外,生活自理能力往往都比较强。他们掌握了很多技能,有的还能成为父母工作上的小帮手。我搭建平台,给流动儿童展现本领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教大家生煤球炉子、有的谈撑船的技巧、有的传授买菜讨价还价的经验,有的现场秀厨艺,还有的给大家讲帮父母照看店铺的故事……同学们讲得神采飞扬、活灵活现,听得大家津津有味、欢笑不断。
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写作的思路也更开阔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原生态的生活写照、独特的个性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写作训练往往事半功倍。
五、思念故乡,抒发真挚的情感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可能动摇故乡在我们心中的神圣地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朝夕陪伴,但毕竟客居他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呢?谁不思念故乡的亲人呢?
1.“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词语.概括过去一年国内或国际发生的变化、人们关注的焦点。
请从“萌萌哒、心塞、蛮拼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任性”中,选择一个你认同的“2014年度词语”,并写出理由。(不少于300字)
2.80年代远去,偶像进入黄昏。“迭代”加速度来袭,“95后”长大成人。以10年划分一个时代是不够的,“熵增”使得发展越来越迅猛,“代沟”越来越明显。“85后”不屑于与“80后”相提并论,“90后”不懂“95后”的“亚文化”。
请以…××后’,我想和你谈谈”为题,写一段对话。(不少于300字)
3.春晚,你看到的最多最醒目的颜色一定是红色。不过,今天它有了一个新名称:“中国红”,不但春晚,政府宣传、商业包装,各种纪念品、礼品,它都是最常见的颜色。有人说“中国红”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就像龙一样,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中国人的魂”。不过,如果追溯历史,中国不但有中国红,还有中国黑、中国黄、中国白。
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颜色是什么颜色?请写一段文字,说明理由。(不少于300字)
4.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15年3月《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2014)》,对国内著名高校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佶,对象涵盖了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共115所高校。令人意外的是,评估结果中,清华、北大、人大等传统顶尖院校未排进前十:而地方大学则呈现异军突起之势,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湖南大学分列前三。高校透明度高低,关系到教育公平、廉政建设以及高校师生与公众权益,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为此,教育部2014年出台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将特长生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因公出国等纳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75所直属高校即时公开、确保真实,以提升高校透明度。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写一段评论,不少于300字。
5.很多人都读过一些经典.且多半是在学生时代。有人认为自己是因为年幼无知.在寻求知识和探索世界方面完全没摸着门道,也可能是因为能找到的好书实在太少,就被裹挟哄骗着相信了那些经典是人类智慧的最佳代表。可是翻来翻去,自己实在看不出那些经典有什么高明之处。其多半要么语义含混不清,要么逻辑跳跃,充斥无端断言,让人摸不着头脑,除了催眠没有别的作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阅读经典的经历。(不少于300字)
6.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给了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请你从中挑选两种事物,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
要求对话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想象要合情合理。
关键词:非正式写作;写作训练;写作教学;教学对策
一、非正式写作训练的界定及其重要意义
写作训练可以分为正式写作训练和非正式写作训练两种形式。正式写作训练也就是所谓的“精讲精练”,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写作主题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时间完成某一写作训练任务。学生将写好的文章交予老师,老师认真批改学生作文,最后就学生作文的情况进行评析,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并给予修改意见,从而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写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提高其写作水平。非正式写作训练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更大范围上的英文写作训练,几乎包括任何形式的英文书面表达训练形式,比如写英文日记;写英语书信;写英语假条;写英文留言;写英文博客等。与正式写作相比,非正式写作训练形式更为丰富和多样,它没有内容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也不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批改,学生可以自如的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和进行意愿的自由表达。
非正式写作在学生写作训练中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非正式写作训练在更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写作焦虑感,促进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写作水平。其次,丰富多彩的写作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创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表达欲望。再次,在不受写作内容和形式的限定下,学生的写作自主性更强,更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训练量。最后,非正式写作训练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即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某一现实任务的过程,比如完成日记、写完信件等,实现了用英语做事的目标,因此,比起正式写作,它更能催发学生的写作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功利性动机。
二、非正式写作训练的主要途径及其训练方法
激发学生的非正式写作训练动力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学生非正式英语写作训练主动性的发挥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的,而教师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的非正式英语写作训练:
(一)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日记写作的热情,使学生养成英语“泛写”训练的习惯
用英文进行日记写作是进行英语非正式写作训练的最传统和可行的做法。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英文写作训练具有多重的意义。首先,日记的内容千变万化,写日记可以改变学生为寻求一个合适的写作题材而冥思苦想的状态。而且,不断改变的生活以及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会激发学生进行事件陈述和情感抒发的欲望。其次,日记的内容可长可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来决定日记的篇幅,因此,学生完全没有任何写作训练上的压力。再次,日记是一种心灵历程和生活经历的印记,通过英文日记,学生不但可以体验到用英语做事的快乐,也可以通过对日记的阅读来感受生活给自己带的快乐,同时体验到自己英文写作水平在每一个阶段的进步和变化,从而促成学生积极的写作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热情。而在这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用英语写日记的热情,特别是在初始阶段。除了对学生传输用英语写日记的诸多好处外,更重要的是要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写日记的热情。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写网络日记,即以个人网页中日志的形式存现的日记。这种日记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可以便捷的将自己的“作品”公诸于众,从而得到大家的阅读、赏析和认同。为了吸引更大的阅读量,日记作者往往会想方设法去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这就间接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动机。
(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为学生的自由互动英文写作提供平台
除了网络日志外,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这种功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英文写作互动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英文表达和提高他们英文写作的训练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现在大学生热衷于用网络聊天工具QQ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建立一个班级QQ群,邀请所有的学生加入该群。并规定学生在群里进行对话的时候只能用英文编写信息,从而迫使学生进行自觉的英文表达训练。此外,教师也可以指定其中一两名学生作为群的管理人员,禁止学生发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并确保学生间的交流以英文的方式进行。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群聊的方式,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主题讨论活动。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引发学生的不同观点,从而让他们通过英文写作的方式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从而间接的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建立英语学习博客的方式,通过学生对博客的访问、留言和教师对学生留言的回复来实现师生间的英文互动交流。这种互动方式不受访问时间的限定,从而更能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定期在学校范围开展英语有奖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作热情
学生英文写作训练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文写作现实使用率非常的低。比如,具备较好的听力能力,学生可以收听一些英文电台节目和观看一些英文电视、电影节目;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可以阅读一些英文原著来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提高口语技能,可以有效的与外国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或参加英语口语大赛等。而在学生看了,写作训练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写作的训练就是要以提高应试技巧为目标。这种观点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自主英文创作热情,进而提高他们非正式英语写作训练的积极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定期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英语有奖征文活动。除了给获奖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外,更重要的是要将每一届比赛中获奖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篇章集中起来,制作成优秀作文集,并将它们发给学生传阅,以提高比赛的影响力,同时在无形中给予获奖学生更大的精神鼓励。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刘上扶.英语写作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多萝西娅・布兰德(Dorothea Brande)说,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在海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与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及美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达,莫不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创意写作课程和训练的科学开展息息相关。作为课程和写作训练,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单位、训练指向与方法上有何不同,即创意写作课程谁来学习,谁来教学,如何教学,如何分组,如何设置训练,训练指向等等,仍旧需要深入探讨。
本文针对传统写作课程的种种弊端,在充分考察海外尤其是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创意写作课程实施基础上,结合上海大学创意写作本科实验课程实践的经验得失,总结并提出创意写作课程活动和训练方法的方案,以待方家指正,共同创生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繁荣中国创意写作。
一
Workshop(工作坊)与Seminar(研讨会)
Workshop(工作坊)这种组织形式最初来自爱荷华大学。113年以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教学与学习单位。不同于一般大学课程由学识渊博的教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它一般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配以一到二名助教,以10-20名左右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展开创意和写作。10-20人的单位又可以根据兴趣、工作任务或者文体文类划分,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二级单位,如小说工作坊、诗歌工作坊、戏剧工作坊、文案工作坊等,6人或3人为一个小组。如果超过20人的班级,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更多的助教,划分更多的小组。在国外创意写作班级上的工作坊,一般由6人左右组成,严格控制教学规模。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创意写作教学单位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
在Workshop中,学生与老师组成合作团体,每个学生在课上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其他人提出优点、缺点、称赞、批评、修改意见。既尊重学生的写作创意和个性,又尊重创意写作规律,即写作可以教学,可以讨论。工作坊形式比较灵活,它可以走出教室,采取田野采风、写作(夏令、冬令)营、户外互动、实地观察等形式。它没有严格的空间的局限,也没有严格的时间的局限,师生可以建立多种联系方式,比如建立网上讨论群组、网页、论坛、博客、纸面或电子刊物,随时在课堂外交流沟通,分享,及时了解和掌控教学的进度。课堂教学可以围绕教学计划展开,根据写作的规律逐渐推进教学,也可以由项目或活动带动,全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后者既是教学,也是工作。
Seminar(研讨会)是创意写作课程又一重要组织形式,它为创意写作活动某一专题在一集中场合做主题性讨论、研究、交流而召开会议。与创意写组工作坊相比,其规模更大,主题更集中,形式更正规,学术色彩也更浓厚。
在规模上,Seminar邀请工作坊之外的相关专家、作家、行业人士做主题发言,参加人数最多可达200人,一般控制在20-50人左右,少于50人研讨会一般采用圆桌会议形式。在主题上,Seminar就某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参与成员可以从各个角度发表意见,展开交流与交锋。研讨会应满足不同观点意见的参与者演讲发言,通常安排有多个参与者演讲发言,为保证交流效果,每场演讲发言的时间设定为15分钟左右。专家发言后,配有相关点评人员,负责对上一发言内容做归纳、提炼、点评。专家发言之后,安排有讨论时间,专家与一般参与成员甚至旁听人员可以就某一发言展开讨论、提问。在形式上,研讨会一般由工作人员、与会人员和主持人组成。工作人员负责场地安排、会务服务、活动宣传、采访报道、会议材料整理等工作,与会人员主要由邀请专家、工作坊成员和支持人组成,一般有旁听人员参加。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会议的进程、问题的提出、话题的衔接转换、安排发言等。研讨会对主持人要求比较高,除了对研讨内容具有相当的权威和号召力之外,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应激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亲和力都是决定会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研讨会对场地有一定要求,通常需要在正式的会议室举行,会场应提供投影仪、音响话筒、白板等演讲所需的设施,在超过3个小时以上的研讨会,还需要安排会间休息,俗称茶歇或茶点时间。
对于创意写作课程而言,研讨会提供了一个高端、前沿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与相关专家展开面对面的讨论,也可以就自己的问题或作品请教相关作家、专家。如果说工作坊、同伴反应小组促进具体的写作,那么Seminar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理论认识。
二
Writer(作家、专家)
创意写作活动的组织者应该由Writer实施,而Writer我们不能将其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小说家、诗人,供职于各种组织、有特定头衔的“专职作家”,实际上它还应该包括在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原创力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创造性写作人才,如中国台湾的赖声川、李欣频等多次受聘于内地高校,做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和演讲。未来高校创意写作学科的培养目标是既要培养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更要面向现代创意文化产业链条,为以上相关行业培养写作人才。在海外,作家或相关创意写作人才都多出自创意写作工作坊,接受过创意写作工作坊训练的学员,在取得MFA或MA学位之后,也就取得了在高校任教创意写作课程的资格。那些有最低学位要求或有成就的作家、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记者、编辑一般进入高校工作,担任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
1897年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其实是“诗歌工作坊”)初具模态,1936年“创意写作系统”(Creative Writing Program)计划启动,文学院开始提供写作方面的固定课程,由驻校作家和访问作家为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写作指导,并提供英语专业艺术硕士头衔(MFA)。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是首批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的学生之一,他提交的作品是《破损的地球》诗集,这本诗集也让他获得了耶鲁青年诗人奖。由于他获得了该校创意写作MFA学位,1941年他谋得该工作坊教职并主持工作长达25年,亲眼见证了工作坊的繁荣并成为美国文坛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说,包括爱荷华大学在内的美国高校创意写作教师包括驻校作家和访问作家两种。驻校作家也就是取得学位的固定作家教师,如波士顿大学写作班教授小说的作家
(教师)有莱斯利・艾普斯坦(Leslie Epstein)、阿哈龙・阿佩尔菲尔德(Aharon Appelfeld)、琼・西尔珀(Joan Silber)和哈金(Ha Jin),教诗歌的老师有德里克・沃尔柯特(Derek Walcott)和罗伯特・品斯基(Robert Pinky)等人。约翰・舒尔茨教授(JohnSchultz)是哥伦比亚大学故事工作坊教学法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男子之舌:三个短篇小说和八个短篇故事》(1969)、《没有人死亡》(1968)、《议案将被否决:芝加哥阴谋审判的新报告》(1972)、《从开始到完成写作:故事工作坊基本形式修辞》(1982年初版,1990年出版缩写版)、《从开始到完成写作(教师手册)》(1983)。斯科特・杜罗是(Scott Tu-row)美国最畅销的悬念推理小说家之一,曾在斯坦福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the Stanford UniversityCreative Writing Center)教学,他的第一部小说《假设无辜》,以及后来的小说《供认不讳》(1993),《我们父亲的法律》(1996),《个人伤害》(1999),《平凡英雄》(2005),《限制》(2006)等小说创作都雄踞历年美国最畅销小说的榜首。
除了这些常年驻校的“固定”教师,各大学还不定期地邀请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等来校“流动”作短期教学。爱荷华大写作坊每年都邀请作家来访,教授诗歌和小说写作,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和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Warren)等在校停留过几周,讨论学生的作业并给学生们做讲座,带来了关于社会的新鲜的声音和丰富的经验。据爱荷华大学网页统计,有数十位赫赫有名的作家、诗人在这里访问教学。波士顿要求受邀的访问学者至少留校教完一个学期的课,杰弗里・伍尔夫(C,eoffa~y Wolff)曾在校讲过文学传记课,获得“罗格编辑杰出纪念奖”的(Roger Klein MemorialAward for Editorial Excellence)约瑟夫・卡侬(JosephKanon)讲过编辑技巧课,获得“美第奇奖外国小说奖”的以色列作家阿哈龙・阿佩尔菲尔德(AharonAppelfeld)讲授过《旧约全书》。
这些作家进高校,教授创意写作,带来了写作学新的理念。他们认为创作可以习得,也可以教学,他们的工作经历给学生以信心,工作经验也给学生以启发。但是在中国,作家一般进入各种形式的作家协会,并且相信创作不可以习得也不以教学,创作实际上在私密状态下进行,而包括他们自己,创作长期以来也都是作家(或学习者)自己摸索。就我们的了解。在海外创意写作课程教学中,它实际上由两类教师组成,一类是真正的“Writer”,一类是对“Crea-tire Writing”进行理论研究的“Expert(学者)”,而这些“Expert”却不担任创意写作课程的写作教学,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马克・麦格尔(Mark Mcgurl)教授,虽然著有《系统时代:战后美国文学与创意写作的兴起》(The ProgramEra:Postwar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Creative Writing)等这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作,但是并不是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师。这种安排是传统,也有其道理。了解创意写作历史及知识的人未必胜任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正如中国高校大量教学写作学的教师正是写作学专家而不是作家一样。
近年来,众多一线作家进入高校,如葛红兵进上海大学,马原进同济大学,王安忆进复旦大学,贾平凹进西北大学。红柯进陕西师范大学等等,这就为将来的创意写作的开展莫定了基础,我们期待着他们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起到特别的作用。
三
Writing Processes(过程写作法)
过程写作法(Writing Processes)的出现得追溯到20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它是针对二语写作(Second Language Composition)传统控制写作法和现时――传统修辞法的弊端而产生。许多美国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专注于纠正学生的写作错误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转向了“创意写作”的研究。托尼・席尔瓦(Tony Silva)发现写作不是简单的线型计划――纲要――写作过程,而是伴随着思考和探索的活动。贾特・艾米格(Janet Emig)等研究者开始观察学生与专业作家的写作行为。他们发现优秀的作家首先关注的是思想而不是拼写正确,若作家在打草稿时注重写正确,那么就会受到干扰。过程写作就从这项研究中发展起来,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过程写作法并不是为高校或各种形式的创意写作课程量身定做,但是其基本理念和方法与后者不谋而合,或者说相互启发,也可以说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有共通之处。因此它既是写作法,也是教学法。我们在考察多个美国高校创意写作课程介绍,研究许多相关创意写作教材及专著后,发现这种写作法或者说教学方法其实是体现在课程活动以及训练活动之中,并与各种形式的Work Shop(工作坊)相得益彰。过程写作(教学)法认为,创意写作不是简单的语言、段落、篇章以及技巧、修辞的组合,而是包含着创意、构思、写作及反复修改的全部过程,将写作活动延伸到了传统写作活动中忽视或者说不被重视的上游环节。在其写作和修改的下游环节,idea也是不断产生和得到修正,修改是学生创意活动、写作活动、认知活动的循环往复,换句话说,写作其实就是再写。对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优先于语言的字斟旬酌。在课堂写作活动中,写作也不被认为仅仅是学生单打独斗的私密行为,教师以及学生同伴都可以参与到每一个个体的写作活动中,教师、学生、同伴形成多向反馈,激发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的作家自然可以起到点拨和指导作用,但是同伴反应、集体构思、集体修改同样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过程写作法旨在管理学生的写作行为。
过程写作(教学)法一般分预写作(prewriting)、打草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校订(editing)和发表(publishing)五个相关阶段。所谓“预写作”就是写作前的集体创意、写作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给予3―5个诱导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交谈、商议确定小组(3人或6人)共同话题、创作目的、文类形式、接收对象,主要解决创作意图问题,关键环节在于以集体讨论开创思路,以问题引导激活思维。在打草稿阶段,学生迅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不必考虑语法、拼写和形式问题,主要任务是解决主题创意。在修改阶段,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口头或书面表达,根据同伴或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初稿。如果是项目设计或文
案写作,则指向集思广益,发现和培育最佳创意方案,综合与吸收成员创意中的精粹部分。如我们在九香汇主题餐饮设计中,最初分“海纳百川”、“菩提树下”、“美丽华府”、“四季养生”和“牡丹亭”等五个小组独立工作,分别从地方、宗教、时尚、养生和文化等方面掘进。形成自己的方案。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设计自己的主题创意,完成后在小组讨论,比较优异,最终选择最有创意的那一个,作为重点培育方案,随后的创意集中到这个方案上来,其他方案则备用。在大组讨论中,每个小组选出发言人,代表小组做主题报告,陈述小组的主题创意、根据、实施方案等。教师组织专家团队,听取报告后匿名打分,决定最后扶持方案,那么随后所有的小组将会集中到一个方案上来,从各个角度进行完善。第四阶段:校订。在这个阶段,侧重修改作品中存在的拼写、语法、标点等细节性错误,完善、集中和提高。第五阶段:发表。在班上或小组内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
过程写作(教学)法十分重视写作的合作环境,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创意的鼓励、支持和回应,更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在组织形式上,各小组内部和其他小组在功能上互为同伴反应小组和同伴校正小组(Amy Bloom称之为“戏水伙伴)。同伴反应小组要对同伴的作品内容而不是形式与写作模式作出回应,遵照鼓励原则,指出同伴作品的闪光点、最欣赏的内容,同时要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问,由作者作出阐释,最后根据自己理想模式对该作品作出评判。在这个活动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在交流、说服和沟通过程中碰撞出火花。而作者的阐释,其实也是在梳理和明晰自己创意的过程。
同伴校订小组其实也是同伴反应小组的原班人马,只不过是在集体写作过程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阶段,重心从“写作的创意”转移到“创意的写作”,即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作品的风格与腔调,作品书写中的语法、标点及其他技术性细节的问题等等。但是创意写作规律告诉我们,同伴反应小组和同伴修改小组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在写作过程的顺序也并非绝对先后,反应中有校订,校订中也有反应。
四
Jumpstart Your Writing(突破作家障碍)
创意写作课程显性形式是文字写作,隐性形式是思维训练。脱离了写作的创意是无根之木,但是没有创意的写作却是陈词滥调。在创意写作课程中,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与偏颇。创意写作在思维训练方面要向着关于“所有写作的写作”掘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创意写作思维训练十分重视借鉴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创意学甚至现象学哲学等科学探索方面积累的成果,反思自我心理认知结构,清理个人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阻塞。打通记忆、联想和想象通道,训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如此等等,重建一个积极的认知和反应模式。创意思维训练可以借鉴的模式有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心智图法(Mind Mapping)、曼陀罗思考法、逆向思考法、综摄法(Synectics Method)、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希望点列举法、优缺点列举法、检查单法(Checklist Method)、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强制关联法、创意解难法(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等,这些训练方法有交叉、重叠之处,如何选择和使用应视学生和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不做单纯的思维训练,而是将其融汇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之中。
但是作为创意写作课程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却是突破作家障碍。所谓“作家障碍”(Writer’sBlock),也叫“写作障碍”,是指不能用文字表达自身意思的现象。形成作家障碍有多种原因,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就原因来讲,有心理原因、技巧原因、习惯原因、时间原因等,就表现形式来说。有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无法阻止素材、难以开头、拘泥于一种文体、不能流畅地写作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和何种表现形式,都会对写作产生影响,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彻底丧失写作能力。但是在所有的障碍当中。最为有害的是心理原因,即相信“Writer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这个写作问题其实带有普遍性,即使在创意写作学科创建80余年的美国,创意写作课堂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在创意写作工作坊里,专门开设有Jumpstart Your Writing(突破作家障碍)课程,把创意写作心理问题突出到专门课程的高度。这个课程主要针对的是“Love towrite,hut hate the obstacles”(热爱写作,但憎恨写作障碍)、“Tired 0f battling with writer’s block”(被作家障碍折磨得精疲力竭)等问题。
创意写作课程不是学习写作,本身就是写作,这是突破作家障碍的首要信念。创意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创生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又是建立在自己的心思之上。有“心思”就有创意,会说话就会写作,给“心思”讲一个故事、赋予一个形式就是创意写作。“心思”的系统形式是世界观,最高标杆是创生新世界。没有目的的写作是盲目的写作,没有世界观支撑的写作不可持续,不为创生一个新世界的写作是徒劳的工作。创意是一种思考、建构世界的方法,是觉醒、敏锐、突变出来的,并非素材与规模累积而成。在创意写作思维里,现世世界永远不完美,创意写作的目的就是重建一个全新的世界。
思维训练(顺向、逆向,广度、深度等等)锻炼写作的敏捷性、创造性、原生性,它们在结果上不可预料,但是具体训练上有着指向性,并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思维训练的指向有二,一是向外,重新处理自我与世界、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一是向内,重新处理自我与智慧、经验、习性、偏好的关系。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的思维训练,都不可脱离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永恒)与空间维度(世界、地方、未知、宇宙),脱离了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思维也是井底之蛙、檐下之雀、鼠目寸光。去除标签,从眼开始,重新看待世界;突破障碍;从心开始,创生新世界;换位思考,以己度人,树立系统观念、个体哲学和相对主义立场;跳出自我。超越现世,进入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创意写作大师在各自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所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经验。
五
Creative Writing(创意写作)
创意思维训练要借助脑力激荡、创意解难方法等手段,但它们只是技巧,需要依附在具体的观、看、听、写、想具体活动中。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智慧的技巧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写作训练的思维训练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传授。
创意写作既是关于“所有写作的写作”,也是具体的文类写作,它与创意思维训练一起,共同组成创
意写作活动的两翼。创意写作训练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教师在这个活动中,承当活动的发起者、过程的维护者和结果的评判者角色。创意写作训练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过程。所谓系统训练,是指创意写作训练在内容上的包括各种文类写作训练(包括打破文类的综合写作)、感觉上的听、视、嗅、味、触和直觉上的运动、平衡、空间、时间、纠错等各种训练、思维上的回忆、联想、想象、推理等训练,以及技巧上的人物特写、场景描写、拼贴游戏、修改等专项训练;所谓循序渐进,是指创意写作遵循写作学普遍原理,开展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专项向综合、由模仿向独创、由个人向他者的创作过程。一般说来,写作从检视自身生活、发展个人心思、书写个人自传、家族史开始,走向更为理性、深入、外向和综合的写作,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写作者要经历初级、中级到高级三个阶段。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创意写作训练尊重学习者的写作经历、能力、禀赋和个人兴趣爱好,切身体己、量身定做,帮助学习者设置适合个人兴趣、有助于形成个人风格、可持续写作的训练方案。“快乐写作”(Having fun withwriting)、“写你知道的,写你想知道的,找到属于你个人的腔调”(Writing what you know;Writing whatyou want to know;Finding your individual voice)是写作训练的原则。
写作训练离不开文类,而文类写作训练在纵向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一个完整的真正的面向现代创意文化产业的创意写作课程,是也应该是已经打破了传统单一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的。以纽约古瑟姆作家工作坊(Gotham Writers Workshop)课程为例,它包含有如下课程:第一类是美国传统高校能够提供的创意写作课程,比如小说写作(Fiction Writ-illg)、性格发展(Character Development)、回忆录写作(Memoir Writing)、神秘故事写作(Mystery Writ-ing)、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非虚构读物写作指南(Nonfiction Book Proposal)、故事写作(No-vel Writing)、随笔写作(Personal Essay Writing)、剧本写作(Playwriting Writing)、诗歌写作(Poetry Writ-ing)、言情小说写作(Romance Writing)、科幻小说写作(Science Fiction Writing)、电影剧本写作(Screen.writing)、游记写作(Travel Writing)、纪录片写作(Writing Documentary Films)等虚构与非虚构文学写作,即我们所说的欣赏类阅读文本写作。第二类是应归属于非虚构文学写作,但是比较具体、倾向创意文化产业的课程,如专题写作(Article Writing)、对话写作(Dialogue Writing)、食物介绍(Food Writing)、幽默写作(Humor Writing)、博客写作(How toBlog)、歌曲作词(Songwriting)、清口相声(Stand-up Comedy Writing)、儿童读物写作(Children’s Book Writing)、电视节目写作(TV Writing)、从作家角度阅读小说(Reading Fiction from the Writer’s Point View)、剧本分析(Script Analysis for Screenwriters and Movie Lovers)等。第三类则是倾向于生产类创意活动文本写作,如出版技巧(How t0 Published)、作品讨论会(Writer’8 Conference)、即时写作(WriteIt Right)、剧本出售(How to Sell Your Scroenplay)。近似于创意活动策划或文案写作,虽然也涉及作品、剧本或者出版物,但是这些写作内容已经离文学很远了。他们的成果不是作为欣赏文本存在,而是为创造或生产一个活动准备。第四类课程则是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如商务写作(Bus-iness Writing)。第五类是关于创意写作心理的课程,包括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 101)、突破写作障碍(Jumpstart Your Writing)o
(一)文类写作训练
文类训练包括欣赏类阅读文本写作、生产类创意文本写作和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三个大类,面向文学消费、创意文化产业和一般事务性工作三个方向。一般来说,工具类功能文本有着比较严格的文类规范,在训练上着重文体的训练。生产类创意文本更多的是打破文类规范的综合性写作,着重在活动本身的创意,着重文案写作和活动策划。欣赏类阅读文本与传统虚构与非虚构文本多相重合,但是着重训练纸媒文本向影视文本的转换和二度创作。
(二)感知写作训练
感知训练包括实地考察式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空间觉、时间觉及纠错觉的训练和回忆、想象及移情替代式的感知训练两种,前者可以走出教室以田野采风、参观考察、人物采访、故地重游等形式,也可以在教室随意选定人物、器物、活动等为对象,分门别类地激活身体器官感知世界的能力,全方位地打开切人世界的通道,后者则在虚拟中以体验、想象方式进行,主要以书面记录形式记录感知结果,也可以口头描述。
(三)系统写作训练
经历感知写作专项训练后,创意写作进入系统写作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设置诱导性话题,结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展开以回忆、想象、联想和推理等多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从回忆录、家族史写作开始,激励学生打破作家障碍,发展个人心思,合理利用成规,提升创意品位,从个人性的写作迈向有个性的写作。创意写作一方面承认写作的个人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又破除写作的神秘性,打破写作的私密化状态,大胆鼓励写作对他人作品的借鉴和模仿,调查和尊重写作受众。总结和遵循文类成规,在开放、轻松和互动的写作环境中进行创作。在生产类创意写作活动中,更以workshop为单位,集体创作为主要形式,训练学生适应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写作能力。
(四)专项技巧训练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职高作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写作思维的训练。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不断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否形成、能否做到在模仿中不断创新、在娱乐中获得感悟,从而学会开放性思维和批判式思考。
【关键词】
职高作文教学 写作思维 新课改 思考训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综合理解表达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作文质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反应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我们在职高作文教学中,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意识到写作是自己的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流和表达的一种活动,我们的写作教学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审题目、按时完成、读范文的简单教学上。
一、写作思维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众所周知,语言的形成是以思维为前提条件的,越是优美生动的语言,就越有深刻的思维进行支持。职高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型关键期,良好的写作思维培养和逻辑思维训练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
1.理论基础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写作课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喜欢写作课并有所收获。所以,教育工作者就更加关心学生的写作教学,不断地去把握作文的方向,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美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作文教学体系,并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深化。美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写作的关键是先要学会忠实的描绘,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交际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和修养的方式。学生应该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不断地培养并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技巧。我们在这一套理论中可以看出,最重大的改变就是由关注语言修辞表达到重视写作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交流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在德国,教育研究者认为,我们首先要保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作文的难度需要降到最低。德国还开展过著名的“开放性活动作文”训练,就是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全面的写作思维能力。
在国内,我们对作文教育的探讨,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在不断地开展中,很多学者都认为,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都是缺乏良好思维品质的体现。教师应当将有关思维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写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写作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写作思维的概念
写作思维是什么,现在国内外依然在探讨和完善,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必须在不断地研讨中去发展这个概念,在相互的借鉴中完善这个定义。我们现今普遍认为,写作思维就是表达过程与写作过程的统一体。是我们将内在的思维通过表达外在化的一种方式。写作思维训练的意义在于教授学生们一种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职高作文教学中写作思维的训练
在作文中,能够很明确的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起来的思维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作思维的训练。
1.职高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学生普遍对作文课的兴趣不大,没有很好的将写作的思维意识进行融会贯通,实践能力很差。学生普遍反映自己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更写不出来深刻地文章。写作的后续反馈和思考能力很差,也没有修改意识。其次,老师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技巧和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对审题和选材的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关注。最后,真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学活动。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也会造成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写作思维训练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素材,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教师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新颖的教学素材,不能过于陈旧。教学素材应该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严重,从真实的生活中来,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学生的独特见解,体现出写作者的人生观。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作文立意,这能够从根本上反映文章品质的好坏。立意追求的是新颖和深刻,但是学生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立意的新颖而脱离主题。文章的立意能够充分反映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只有严密的写作思维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深刻创新。最后,教师应该训练学生能够合理的安排作文的结构,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能够很好的反映学生对作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文章上下结构的连贯性是对写作思维能力的最好反映。教师可以通过话题作文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对名家范文的解读来培养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构建能力。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作品积极的反馈,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建立学生对于写作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及时的沟通和反馈中,教师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改善,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建立更加完善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三、总 结
教育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我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展示都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写作思维的训练也应该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职高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专业化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在点滴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一定的教学系统,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反馈和交流机制,不断推动职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创新作文教学,提升写作水平【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