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学科论文

小学语文学科论文

时间:2022-05-21 13:5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学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学科论文

第1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所以有别于其它学科,取决于它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即该学科的本质属性,它不仅在理论上制约着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而且在实践中也制约着该学科的教学原则、方法,以及最终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都是对该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首要问题。中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自1949年由“国文”、“国语”改称“语文”而独立设科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就随之展开,但一直存有争议。由此语文教学也走了一条并非坦直的路。在此,本人拟就语文学科性质作进一步探究。

首先,看一看语文的内涵:最早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拟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明确地解释为:“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后来,有人从“语文”字面来解释:“语”即语言;“文”则为“文字”、或“文章”、或“文学”几说,对此,叶圣陶先生曾做过浅显易懂的解释:“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可见,这一解释与最早界定的语文内涵是吻合的,也与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内容相一致,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字、词、句、篇,篇包括文章、文学,如语文课内选编的记叙文、诗歌、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节选等。语文教学过程即以这些内容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这里,听说训练落实了口头语言的运用,读写训练落实了书面语言的运用,听说读写并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可割裂或偏废,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带动前者,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学科的内涵决定了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而如何完成任务,完成质量如何,则首先取决于对学科性质的认识。

谈到语文学科的性质,真可谓众说纷纾有人曾统计,仅1980年-1989年间公开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专著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竟有十二种之多。此后,仍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工具性、知识性、科学性、基础性、技能性、实践性、社会性、社会实践性、社会应用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移情性、统一性、螺旋性、直线性等等。另外有人又进一步从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上加以区分和概括。到底哪种表达比较正确呢?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语文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线性”、“统一性”、“综合性”、“知识性”、“科学性”等,显然可以用以表述许多学科的特性,没有将语文学科在“质”上与其它学科区分开来;其次从逻辑角度看,有人将“基础性”和“工具性”、“综合性”和“统一性”、“知识性”和“科学性”等并列用于一种表述中,而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关系的概念,这里一并使用,在逻辑上是欠斟酌的;另外,“实践性”、“技能性”都应归之于语文教学操作原则与方法范畴,不是对语文学科的内质的界说。尽管如此,这些见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文学科从内到外的纵横关系,包括语文内部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编排的前后关系,以及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与学习主体的关系等。各种关系无疑都是我们进一步探究语文学科性质所必须触及的立体界面。

我们以上探讨的语文的内涵,主要是指中小学的语文,它是区别于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同时也区别于高等学校教育中各类有关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另外,它还是区别于社会大范围内应用的“大语文”的“小语文”。而且,后三者都以前者为基础,而中小学教育本身总体上为基础教育,那么,中小学语文就是基础的基础,这一地位决定了中小学语文必定是为人的各方面的发展打基础。按照教育总目标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内涵,概括前人的语文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教育性、审美性。

(一)工具性

关于工具性,绝大多数人一直持肯定意见。建国以来多次制定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从未否定过工具性。直到1992年审定的《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仍然坚持语文的工具性,肯定“语文是一种工具,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而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

其实,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正如导师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也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这表明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工具性还表现在,它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因为人的思维活动,即形成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都主要借助于词来完成,而且人的语言清晰度与其思维清晰度是密切相关的。概括来说,就外部语言而言,主要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就内部语言而言,主要是思维的工具。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语言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因为语文学科内容,包含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是我们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始终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理解,可以归结为现行《新大纲》中的概括:工具性,指语文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识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工具。

第2篇

一、工作成绩:

(一)以培训比赛为主渠道,提升教学能力

以专业发展培训为主线,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按照局教育工作会的要求,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教研室小学语文学科组以网络教研大讲堂为主要形式,对全县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培训。同时,组织各联校(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了相关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培训学习,4月组织全县12名语数骨干教师参加山西省“小学名师工作室”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会;5月参加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试题评估反馈暨命制培训会”;8月参加“部编本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培训”;11月参加“新时代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研讨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课堂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驾驭和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县打造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以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县教育局开展了平定县第五届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12月,在进修校对参评的41名小学语文参评教师从课堂教学、现场答辩、作业和教案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二)以活动交流为主形式,提升教研质量

为了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县小学语文学科指导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了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1.联盟教研活动:3月份由县教育局各学科教研员参与的“平定县小学联盟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各联盟校分别选派教学名师到承办学校进行了作课、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县教研室全体小学教研员参与了活动,并做了观课、议课点评。来自相关联校的领导和教师共计246余人参加了活动。

这次小学联盟教研活动,安排有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得到发挥。本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为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校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县域小学语文基地校建设,发挥优势学科带动与辐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切实抓好基地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工作,2017年12月1日,“平定县小学语文基地校教学研讨活动”在平定县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与岔口、娘子关联盟校及各联校的60余位教师参与。

这次教学研讨活动,准备充分,组织有序,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是基地学校教师苏世华、王瑞莹分别执教习作指导课,其次是在说课评课议课研讨环节中,县语文学科指导组成员深入剖析,积极主动的进行沙龙式研讨,并将情况进行反馈,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白建明老师最后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活动中,教研员白建明老师结合小学习作课堂教学现状,做了题为《毕飞宇的写作经验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的专题讲座,让每位教师从中明白:小学生习作最该保护的是童心,尝试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才会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收获表达的秘钥。

   (三)以常规监控为契机,诊断教师课堂

根据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县教研室组织各学科教研员深入示范小学开展教学视导工作。4月份,我们一行4人(闫贵文、郗艳妍、蔡喜娥)对各联校、县直各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过程监控管理工作进行了评估。对于常规管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等热点问题,都进行了面对面细致深入的研讨,受到联校领导教师的一致认可。

教研员通过深入地调研,了解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发现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亮点”,协助学校分析、诊断问题,找出“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确立学校今后新的“发展点”,扬长避短,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以学期测评为手段,诊断学生学业

在每年期末两次考试命题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标”为标准,充分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既注重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考试真正起到教学工作“指挥棒”的作用。及时地进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不但总结出题的经验、得失,而且有效地对教材作了深入解读与准确把握。

二、问题反思

学习新课标以来,教师的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新课标的精神领会不是很深刻,与现代优秀教育理念仍有差距,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我们深入教学一线,分析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首先,一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还不是很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课堂上,教师讲得还是多,唯恐讲得不全,讲得不透,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的机会少;其次,对新课标和教材研究不透,有些教师不明确课标对各学段学生具体的教学要求,不能科学地处理教材,出现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或深或浅,尤其是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再次阅读课上重思想艺术挖掘,少写作思想的渗透,少写作方法的指导,不能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学习运用上看,多数教师能经常参与教学研究活动,但不少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精力搞教育科研,只能是培训时学一点,不培训时就不学习也很少运用。一些学校受各种因素的冲击和干扰,教育科研活动只是个概念,没有具体实在意义。

(三)从教学管理层面看,联校(中心校)中心教研组管理有待加强,教研活动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创新;农村边远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教师年龄、知识结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开展教学研究;网络教研工作进展缓慢,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助教、助研、助学的独特优势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工作计划: 

在反思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我县多种模式办学的优势,充分发挥联校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到新课标学习和课程改革的行列,共同进步,为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积极为全县语文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要和教师常交流互动,及时解决教师的困惑和困难,服务好基层,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三)继续着力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我们要结合新问题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努力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的整体教学研究水平。

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偏颇

工具性和人文性始终是语文学科的长期争论的问题,尽管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没有因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准定位而结束,但“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一直得到了广大的语文教师的认同。特别要注意纠正小学语文教学仅仅对工具性重视,忽视人文性显著的效果。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很多的层次、段落的分析和字、词、句、段、篇等的训练,老师的课堂讲解沉闷乏味,学生学习也饶有兴趣。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更注重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在课堂中总是能看到老师指导学生分段阅读、反复讨论、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谈感受。其结果是,整堂课的时间,学生只是浅显的明白了文本的微言大义和主要内容,然而作小学语文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却十分少有。

2.片面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参加很多语言的实践活动获得了较好的语感能力,所以我们拒绝零碎的讲解、分析以及大量的机械式的训练,主张“每个时期的语文教学都应重视默读和朗读。”“部分诗文还规定学生要诵读,有助于培养、体验、积累语感”。因而,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会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读中体验、读中理解也渐渐是广大的教师的共识。

但是冷静地反思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只能深表遗憾,因为很多课还是以分析为主要。以往是逐段或逐句只提问不朗读,如今却是一边朗读一边提问。一边朗读一边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依然只是鉴于文章的内容的本身,没有较大的可供思考的价值。表面上是书声琅琅,但实际上以为什么而读书,怎样读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不深入,所以也不会通过朗读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教导。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之外,诵读、默读、朗读也确实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手段和方法。

3.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激励性,通过合理、有效公平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逐渐被很多教师认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能看到教师对学生投以赞美的目光,能听到教师的赞美言辞。然而,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式也有着很多的问题。如:单一的评价手段和形式。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只在口头上奖励“你真聪明!”“你的回答太好了!”等层次较浅的评价,或者采用小奖品、小红花暂时性的激励学生,可以造成学生有效的对更深层次的学习的思考的方法的缺失。此外,还要评价的结果不公平、随意评价、没有确定的评价目标。

二、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1)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写字识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还必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给以重视,让学生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2)要正确了解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规律:一是人文性突出―语文课程中人文含义对学生精神思想领域的影响十分深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具有多元性。这就需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二是实践性很强―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很多,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方式的单一,造成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厌倦情绪;更重要的是不能完全体现语文课程的特殊规律,单纯的接受性学习难以发挥语文课程多重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倡导语文学习的多样化和主体化。

(4)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主要操作“切入点”为多读书、少做题,积累感悟,品味熏陶;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互贯通,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等。

(5)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由过去追求片面的短期的效应,转到现在的重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在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标教材中,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思考练习题,还是“语文园地”或“语文天地”;也无论是提出学习任务、启发读书思考,还是引导发现、交流、展示,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心理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出发,或以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示,或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显得十分生动、亲切、自然,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中,设计了引导学生“读、比、写、说、填、连”等图标;人教版课标教材中,以“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说”、“我会猜”、“我的发现”等形式设计训练题)。

三、总结

老师们,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渐进性的过程,我们每一位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践行者、新课标教材的具体实施者,都应该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出发,坚持用新课程理念指引教学,用新课程目标规范教学,用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正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实践”中推进课改、深化课标,让语文教育永葆生机,为提高全市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关芬.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33期

[2]徐培林.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6期

[3]方炜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应对策略[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9期

第4篇

上师范,并非我的选择。我的中学生活是在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下中学度过的。那时之所以努力学习,只是觉得学习好、被老师和同学关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填报中考志愿时,我本想填报高中,班主任老师却在我的第一志愿里填报了师范。就这样,我阴差阳错地跨进了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的大门。1988年暑假,在家静等分配的我收到了师范班主任的一封信,他说有一个机会推荐我到人民小学。那时的我(包括大多数同学)对工作分配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反正是有工作的。我想自己可能会被分到我们乡中心小学吧,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进城当老师!就这样,我在人民小学开始了教学生涯。

一节公开课,捻断三根须

因为喜欢语文,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一开始教学,每天把作业改完后就忙着抄教案、背教案。把备课手册上的教案抄下来,再花功夫背出每个步骤,准备小黑板,再到课堂上实施,竟然也渐渐教得有模有样,得到了随堂听课的老校长的鼓励。

而第一次真正执教公开课,是在我工作后的第四个学期。我代表学校参加全市情境教学课题的研究课展示。当时教的是一年级,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情境教学研究的实验班。我执教的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如何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体现情境教学的特点?如何在课中进行朗读和语言训练?此前,我曾认真阅读过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与研究》和《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也曾在《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教学杂志上研读过情境教学的相关专题研究与报道。其时,我对情境教育的思想精髓已有了一定的理解。特别是几种情境创设的途径,在教学中重视语言训练,重视朗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课文的语表形式等内容,已经成为我日常教学的重要关注点。

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把“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对话方式练习说话,仿写对话”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初步的教案。那时,学校没有什么电教设备,而课堂之中又要设置角色扮演环节,我就自己动手设计了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及头饰,后来为了拓展又做了啄木鸟、小马、公鸡等动物的头饰。我的绘画功底不太好,就从幼儿园借来图画书,认真临摹书上的动物简笔画……

第一次试讲是在学生放学之后,自己面对空空的教室,一边做老师,一边演学生,自问自答,自说自做。在扮演学生时,我想了好多种答案,有的甚至是错的,以此“为难”自己,让自己“引导”。第二次试讲,我的同事当学生。他们按我的要求学习,回答提出的问题,有时还故意使些绊子来“为难”我,让我顺学而导。课后他们简单鼓励了我几句,便开始给我“挑刺”。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生暖意。开始进班试讲了,在年级组内选了一个班,请区教研室的老师和本校教研组的老师一起来听。他们也给我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我对教案又做了进一步改进。为了把课上好,我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练习教学基本功: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回到宿舍就对着镜子试讲,看自己的表情动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

正式上课那天,来自市、区教研室的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济济一堂。面对这么多听课者,当时的我竟然没有一点紧张感,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课堂上,我全心投入,娓娓引导,把预设的教学环节逐一落实。学生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说敢演。上完之后,市教研室的领导作了点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次公开课让我第一次经受磨练,可谓捻断三根须,也成了我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我上公开课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送教下乡,校级、区级、市级的研究课、赛课,后来到了省级……在这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一张稿费单,唤醒梦中人

一直以来,我似乎从没认真地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过。我始终认为,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一直感觉自己积累太少,文笔生涩。发表文章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直到1996年的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张50元的稿费单,才一下唤醒“梦中人”。

我从来没有投过稿件,哪来的稿费单?几天之后,收到《淮阴师训》杂志,刊登了我撰写的期末教学经验总结。经过打听,原来是学校推荐给市教研室,市教研室推荐给杂志的。

初尝甜果之后,我更加认真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写稿任务。再后来,市教研室、市电教馆几乎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比赛,我都能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用心撰写。这样被动地写作,也让我陆续在《淮阴教育》《教师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真正开始主动写下自己教学感受的,是在2002年之后。其时,新一轮课改已经开始,作为市骨干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我参加各级培训或教研活动的机会逐渐增多。我开始尝试用新课标的理念去实践与反思,也学着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捕捉教育的契机……

2005年冬,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执教的《春联》阅读课。杨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有所获。听后,我颇为感慨,当晚就写了《意蕴独特 情怀隽永》一文。几经修改之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小学语文教师》投稿。大概过了四五个月,竟意外地收到了用稿通知书。这次中稿让我信心倍增:只要用心,我也能在省级杂志上发表文章!

就这样,带着思考去实践自己的教学,带着思考去欣赏别人的教学。在这过程中,三十余篇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陆续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管理》等杂志上发表。与此同时,经我指导的学生作文也有数十篇在《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刊物上发表,我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作文指导奖。

一项真研究,追寻语文路

2008年4月,我校《和乐文化下教学文本适度开发的实践研究》获批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校长黄艳梅提出了酝酿已久的“言语主题”的教学构想。我很有同感,课程标准关于各学段的习作目标表述比较上位,在能力要求上过于笼统,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写作训练没有方向和重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用课程视野观照当下的作文教学,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努力构建合理的小学习作教学体系,使作文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促进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我们建立了语文学科工作站,带领学校骨干教师,积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我深入课堂听课,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上研究课。同时认真研读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等书籍。

通过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以表达为中心展开,更利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当前语文教学课型多样,看似热闹,却难见成效。究其原因,恐怕与这些课各自为政有关,与教学的目标模糊有关。事实上,这些课往往缺少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即便在一个单元中,教者也会忽略他们之间的联系,因而教学效益会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必须让写成为语文教学的主线,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在作文教学,还是在阅读教学中都要有明晰的判断。要增强写的意识,想方设法整合几种课型,让几种课型联动。特别是阅读教学课,要发挥教材作为语言学习范本的导写作用,让读指向写,使教材学习为写服务。要重点从关注教材的言语形式着手来学习课文,始终把读写结合放在心里,落实在教学行为上,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写作知识。由此,我写出了《让写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关注“前作文”指导 让习作变得轻松》分别发表在《江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上。

研究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为了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等建立联系,我们积极进行课例研究。围绕一个主题同时展开课内阅读课、口语交际课、课外阅读运用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等研究。我和工作站老师一起研究教学设计,深入听课,进行课后点评、总结,进行课堂的重构。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以学生年段思维特点为依据,构建了小学作文能力目标序列;以言语主题单元为抓手,构建了小学作文内容序列;以写的训练为主线,构建了小学多种课型的联动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我的《作文命题:为儿童的心灵松绑》等十多篇研究论文应运而生,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等刊物上。作为副主编,与同事们一起编写了小学语文“言语主题”系列图书:《读出好作文》《教出好作文》和《写出好作文》。我校的省级课题《和乐文化下教学文本适度开发的实践研究》也于2012年6月结题。我负责开发的校本课程《和乐礼仪》被淮安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校本教材。

一段深反思,风格渐形成

2004年,我走上了学校行政岗位。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2007年10月,走上了副校长岗位的我,主抓学校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但仍然坚守教学第一线,教高年级一个班的语文。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去看,我经历了“由新手到熟练”的阶段,但有没有进入第二阶段——“由熟练到成熟”还不敢说,更不敢说能否进入第三阶段——“由成熟到卓越”。

课改搞得轰轰烈烈,各种教研活动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教学流派异彩纷呈,一位位名师登上教学舞台,尽展自己的教学技艺。他们丰厚的文化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独特的教学风格……让我羡慕不已,也让我望尘莫及。

在这众多的名师中,最让我敬佩的是于永正和薛法根。虽然他们是两代人,但他们的课堂教学却有着相同的特点:朴实、扎实、真实。他们都把课文当做一种教学语文的资料,课堂教学是根据学情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现了生本思想。他们的课非常准确到位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关注了语文学科的内在本质,采用简单而又有效的语文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的语文学习目标,使人真正产生了一种“语文回家”的感觉。

对比这两位名师的课堂,再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不禁问自己:我真正把自己放到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了吗?我关注到全体学生了吗?我是在走教案,还是关注学情,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吗?在我的课堂中,学生既“得意”,又“得言”,真正得到“生长”了吗?……通过对比反思,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决心努力去改变、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于是,我认真搜集了两位名师的课堂实录、教学视频等资料,一有时间就观看、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我以他们的课为例写了《谈第一课时的实与效》和《好课之好,指向学生》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山西教育》和《小学教学设计》上。我的课堂也在发生变化,不再追求新颖、热闹,而是尽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努力探寻本真的、言意相生的课堂,追求让学生“生长”的课堂……

我深知,由于受自身学养的限制,我所上的课无法与名师相比,但我始终是一个“行者”,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并在教学中努力实践自己的思考。《看漫画 写漫画》《三打白骨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夹竹桃》《改写送别诗》等校级、区级、市级乃至省级的研究课、观摩课或赛课见证了我的成长,也使我逐渐形成了严谨而富有张力的教学风格。同事们评价我的课堂:学科特点鲜明、实在,不搞花架子,课堂容量大,学生学有所获……

第5篇

我是一名普通、平凡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青年教师,在小学这块育人的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学生是我工作的原动力,而“爱”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

一、优化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素质。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我曾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我从自身做起,加强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学习,尽量对孩子多一些信任、多一份尊重,努力创设民主化的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近年来我在班中实施了班干部竞选制,采用先民主后集中的方式。通过活动一方面使班干部树立了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同时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于是一种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形成了,受到了家长和同事的好评。近几年的学校团体比赛中,捷报频传。

二、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我热爱本职工作,平时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身正为范,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用满腔热情点燃学生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神秘的大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了孩子们,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常常是早出晚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要求使我形成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三、尊重学生,以爱育人。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成功的原动力。我热爱教育、挚爱学生。爱,滋润了孩子,成就了事业,也升华了我自己。正是这份挚爱,促使我深入地了解孩子、公正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并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和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创设最好的教育氛围。老师的一个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课堂上发言优先照顾,作业优先批改,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事实证明:孩子在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后,常常会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动力,在行为上出现明显的趋善性。当学生有痛苦和不幸时,老师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慰籍,当孩子有缺点时老师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会使他们从中获得信心。

四、学无止境,致力科研。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工资比较低,个人购书还不盛行的情况下,我毫不犹豫的订阅了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弥补自己的不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如此,由于读书,我了解到了课堂教学最前沿的东西,并把它们实践于课堂。在我的执著努力下,我们终于看到了丰硕的果实:

XX年在山东省举行的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XX年评为区课改先进工作者、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同年出示市级观摩课;

XX年在淄博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同年被评为高新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区优秀教师、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XX年被评为淄博市优秀女教职工;同年撰写的教学随笔《那只可爱的小黄狗》获省级二等奖;教学论文《低年级口语交际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二等奖;教学随笔《一段意想不到的小插曲》获市级二等奖;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理念 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72-01

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质,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来促进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周围的一切产生情感的体验,逐渐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的教育,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也可以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病,可以说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认可的一种共鸣,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强调和不断的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充分地发挥出语文教学所具有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语文教育的语法分析和逻辑肢解中解放出来,用情感的本性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完善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的效果。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都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却轻视了情感经验的累积,重视提高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的训练,却轻视了情绪感染的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这种教育倾向在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对文章的讲解中,往往会化整为零,从应试的需要出发,把原来的文章按照教学中的惯有模式,比如: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来进行公式化的肢解,将本来充满着人性美的,最有趣味的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

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素质教育应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明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探索出情感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运用科学的情感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逐渐的构建语文情感教育的立体化格局。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理念的实践

因为受到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根本体会不到作者的感情,或者说只能体会到很小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用真情实感,来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重要的催化和导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情感的感染力。首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认真研究课文所要表现的感彩以及表达的方式,调动自己的情绪,随着课文的情感路线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酝酿良好的心境;其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要饱含情感,语言应该要具有亲和力,让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师的情感不知不觉地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反复的推敲和品味,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文章要传递的感情,准确地把握情感,获得真切的体验。比如,在《草地夜行》里就有这样的一句话:“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序进行变换,“我掉进泥潭里了,”他急忙说,“小鬼,快离开我!”学生通过比较,就会认为变换之前的语序,更加能够表现出老在危机的时刻,首先想到别人的高尚品质。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配乐朗诵、即兴表演或者复述等形式,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增加学生对于情感的深刻体验,提高情感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该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习之余,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是教给他们知识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索。同时还应该有计划地去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书籍,通过书籍的阅读,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感和气质,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隋玉双.语文阅读教学之情感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2]李金原.如何进行语文学科的愉快教学[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3]姚雪勤.让语文教育回归人文关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罗林秋.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塑造[N].黔西南日报,2009年.

第7篇

此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许可范围,团结和组织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小学语文学术理论研究、教学科学研究;搭建平台,为培养有开拓创新的新人作出贡献。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福建省语文学会王立根会长、福州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钱本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宝铝、王光中、吴秀锟、海峡文艺出版社社长何强、海峡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林玉平、海峡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茅林立、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副校长林莘、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何捷老师以及一百多位来自全省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成立大会。

林玉平在大会上宣读福建省社科联批准“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批文。陈宝铝宣读第一届小语会理事会名单。

福建省语文学会王立根会长代表福建省语文学会,向“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指出,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是一项盛举,而且意味着从此在闽派语文的阵地上又树起了一面旗帜,一面凝聚力量的旗帜;福建省所有钟情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志士仁人,将汇聚到这面旗帜下面,成为一支驰骋于语文教坛的劲旅。福建省语文学会在原有中语会的基础上成立小语会,有利于贯通中小学语文的连接,满足了广大教师“打破阶段教学”, “一以贯之”的要求,将让“闽派语文”进一步脱颖而出。“闽派语文”将立足于海西,推向全国。

王立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语文学会所开展的工作情况:

一、提出“闽派语文”的概念,在全国语文界引起较大反响

2004年,福建省语文学会为配合“海西”建设的全面部署,提出创建具有海西特色的“闽派语文”。“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宗旨不仅在八闽大地深入人心,也逐渐在全国语文界产生影响。2004年12月,“第一届闽派语文论坛”在厦门举行,2006年4月15―16日又在建瓯市举行“第二届闽派语文论坛”,为福建省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了广泛交流沟通的平台。在闽派语文的大旗下,福建省语文学会还积极配合福建省普教室、福建师大文学院的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做好中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老师学习、研讨新课标。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等先后前往全省各地,分别为参加全省新课标培训的几百名语文教师讲课,深受好评。

二、积极协助福建师大文学院编写语文实验教材

为探索构建“闽派语文”,学会积极协助福建师大文学院编写由教育部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材(北师大版),鲜亮彰显“海西特色语文”,得到课改专家的高度评价。

三、举办两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促进两岸文化教育的交流,增进海峡两岸亲情和中学生青少年的友谊,2005年和2007年,福建省语文学会连续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以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珍爱母语、推广国语普通话为目的,与台湾六市的师生同台比赛切磋。还与台湾中学语文教师一道举办两岸母语教育恳谈会。受到国台办、福建省台办和福建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网和福建的各大媒体报刊均作了报道。

四、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语文教学论坛活动

2005年10月,福建省语文学会与全国中语会在武夷山市举办“全国中学语文教育高端论坛活动”,邀请语文教育界代表人物就当前语文教育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对话与交锋,深入探讨语文教育改革之路。2003年和2007年12月,福建省语文学会与语文教育艺术研讨会在福州和武夷山举办了两届“全国语文教育艺术研讨活动”。2008年4月28日―29日在福州华侨中学举办“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学语文研讨会”。此次会议鼓励学生热爱经典,走进经典,感受经典魅力,在全省开风气之先。

五、编辑出版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论文汇编》,开展全省中学生征文活动

近几年,福建省语文学会连续成功举办了“国土杯”、“金鹿杯”、“东方伟业杯”全省中学生征文大赛,出版了学生优秀作文集《为了迷人的土地》、《和谐之美》、《关注》。三次征文活动,全省有200多所中学参加,参加征文活动学生达数十万人,起到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

六、举办我省语文名师教学思想及实践研讨会

为打造富有特色的“闽派语文”,建构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福建省语文学会于2004年在厦门市举办了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2007年在福州举办了福州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2008年在宁德地区举办了宁德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特级教师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学研讨会”。对我省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研讨,有力促进了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七、成立福建省语文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在2008年4月19日召开福建省语文学会扩大理事会上,成立了福建省语文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福州中语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福州市的中学校长、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近百人。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将为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帮助青年语文教师加快专业成长,在学术研究上发挥积极作用,为福州教育做大做强尽力。

八、组织“名师百校行”公益讲座

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举办“名师百校行”公益讲座。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会长、常务理事多人奔赴全省十余所中学开讲,并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开发“国学短信”,在全国产生良好影响,受到福建省社科联的好评。

福建省语文学会小语会理事长钱本殷在大会致辞中说,小语会成立后除了继续研究“闽派语文”外,主要还要打通中小学语文的隔阂,让中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师定期互相切磋,互相交流,互通有无。在此基础上,将挖掘、扶持一批有实践创新意识的年轻教师,对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帮助及包装,让福建省的更多教师走向全国。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50-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在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评价制度的特色又从何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首先抛论文格式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③教师指导两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师生互动;具体措施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学科。说到底,小学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 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临和关注的课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我们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 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评鉴阶段

第10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县农村小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角色正逐步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走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是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真正让素质教育占领高地,就必须努力与时俱进,强化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能针对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适时、科学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

1、老师设计的环节多,许多环节值得深入推敲,使其更精湛。教学中老师浅的痕迹比较重,问的问题也多,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

2、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还不是很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课堂上,教师唯恐讲得不全,讲得不透,所以,讲得还是多。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的机会少。

3、重思想艺术挖掘,少写作思路剖析。

(二)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看

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长时间在农村,信息闭塞,教师走不出去,新的教学理念引不进来,从而导致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部分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站在课标的高度,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从教学管理层面看

1、学区中心教研组管理有待加强,教研活动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创新。

2、农村边远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教师年龄、知识结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工作进展缓慢。

面对我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研究工作情况与成果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县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实际,务实创新,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年来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促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教研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与文件,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探索学科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动向,并认真撰写理论学习笔记,为指导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积累资源,奠定理论基础。为初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我们通过网络及时传递新的教学信息,帮助各总校、县直小学及教师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明确教学方向,以实现集思广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及时组织教师业务培训,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为使课改健康开展,使教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的培训工作仍以新课标、新教材、新策略为主,努力使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1、组织全县语文教师参加教材教法培训活动

年3月,组织全县顶岗实习教师120名,对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进行培训,会上郝晓颖、王英华两位老师分别作示范课,内容是二年级《画风》和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年4月上旬,我们组织全县特岗教师和各学区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培训,会上请薛丽娟、冀月宁两位老师做观摩课,通过教研员评课,教师说课,大家议课,最后达成共识。县级培训后,各学校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乡校级培训。

2、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年8月,组织4名骨干教师到秦皇岛参加河北省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活动,并为教师购买了参赛教师课例光盘,由各学校组织学习。

年9月,我们组织语文骨干教师40余人参加了《语文周报》社组织的“小学语文名师优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会上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现场作课《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后与全场老师交流互动、解疑答惑。此次活动开展使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三)、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改进学科教学。

为使全县小语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策略实施教学,逐步把新的课程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除抓好教师的各种培训外,还重点探索了“研训一体”、“研训结合”的教研思路。

1、制定教研例会制度,促进课改深入开展。

从年开始,我县教研室为促进学校教研工作顺利开展,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学校校长或主任参加的教研例会。汇报交流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课改专题,如“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等进行研讨,最后达成共识并以教研信息的形式下发。在此期间,我们还制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促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2、深入学校课堂,“研训一体”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每周三天深入学校,与一线老师一起摸爬滚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指导教学。近三年来我们先后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总校两所县直小学共计60余所学校,深入课堂听课近200余节,同时组织听课后的互动研讨活动,培训学校教学领导、教师千余人次。

3、抓好研训基地建设,开展校本教研。

年我们继续抓了研训基地(校本教研试点校12个)建设。与他们建立组织、研究思路,一起开展活动,先后多次与基地校领导教师一起开展课标培训,课例评析、案例反思等活动。并且及时总结基地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经验辐射全县各个学校。

4、组织学科教学评价,促进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越来越引起教师关注,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教学评价。在各个年级尝试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期末书面测试评价,以及终结性、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由重点知识、能力向重视“三个维度”综合考察转变,以此促进课程的全面改革。

(四)、以赛促研,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为激励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按照计划我们每两年组织全县青年骨干教师,参加语文学科教学标兵评选活动和教学设计现场答辩比赛活动。比赛活动既重结果更重过程,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由学校到乡镇选拔出优秀者参加县级活动。教学设计比赛采取现场方式进行,规定时间,统一阅卷。今年我们将于5月下旬举办县小学第五届教学标兵评选活动。

另外,我们每年12月,还组织全县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反思)评选活动,征集论文百余篇,评出优秀论文,然后参加市级论文评选。

通过各种比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使大批教师得到了锻炼,有相当一部分骨干教师逐渐成长起来。

(五)、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学和谐发展

年4月,我们组织我县语文学科教学标兵,青年骨干教师齐英坤、鲍慧琴、薛丽娟等老师赴山区神南乡、河口乡送教。送教前教研员根据农村教学现状,指导做课教师认真备课,把新课改的理念、鲜活的范例,送给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课后城乡教师相互交流、共同研讨,教研员坦诚评课,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6-02

新课程改革召唤“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小组的环境里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从根本上改善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课题的提出,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具体研究方法及具体做法

1.研究的方法。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教师备课、参与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参与公开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前小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依据。

公开演示讨论法:通过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主持教学讲座等交流的平台推介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问题的讨论,赢得他们的参与、支持,并听取合理化建议。

行动研究法: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总结经验,在反思中提高。

经验总结法:通过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并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研究和总结,从实践中归纳和提升小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具体做法。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利用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字典、词典,训练查字典、词典时迅速,准确。教会学生抓住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和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拓宽学生视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制度。

(4)科学分组。在试验中,我根据学生成绩、特长、性别、爱好等各方面的不相同,将学生分为几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前后排合作四人为小组效果最佳。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两个四人小组进行合并八人小组合作最佳。

(5)合理分工:小组长主要针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内进行调控,课外进行管理;记录员是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员是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各尽其责;报告员是在反馈或交流时,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或活动结果等进行汇报。

(6)培养合作意识。在学习生字、阅读、古诗、分角色朗读、口语交际等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调控下共同探究,完成任务;反馈交流;老师小结。经过课内外的合作,校内外的合作,学生有了合作意识,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有效合作能力得以提高。

(7)双向、多元评价。在试验期间,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要从课内外的有效合作、组员成绩之和、组间互评、小组自评等方面去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对每个组员的评价,要从成绩、特长、综合能力、品质、与他人的合作、组长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方面去综合评价。

二、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合作技能初步养成:

1.合作中,学生已学会了根据教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合理收集问题解决所需的各种数据,具备了运用这些数据,分析、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数据的收集中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2.学生能够用富有逻辑性、条理性的语言来阐述小组的基本观点,描述小组开展的相关活动,叙述小组讨论的结论。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有层次。

3.在交流中,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对事物的观点,能结合同伴的观点,调整自己的思路,产生更为新颖的想法,合作的意识初步的养成,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在合作中,学生能认真记住老师提出的操作要点、合作的要求;能认真按照小组的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思考老师的提问、倾听同学间的发言,合作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5.学生能客观地从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等。

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好局面,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了。在课题研究期间,我本人重在体现合作学习的论文获省第七届蓝天杯论文大赛三等奖,示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巨人的花园》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受到好评。靳晓宁多次代表“茉莉花开”工作室成员在全区上好“阅读教学”示范课,得到一致好评。我、靳晓宁、胡春玉、徐培华、冒伟五人分别获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宿迁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所以,合作学习的运用使教师实现了有效教学,更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与历练。

三、总结

第12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所用的课时多,占用的人力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谈谈粗略的感受。

〔关键词〕激发兴趣 震撼情感 正确感知 自主巩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天地.小学语文教学所用的课时多,占用的人力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谈谈粗略的感受。

1 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饥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赵州桥发大水时的视频。“你从片中看到赵州桥发大水时是怎么样的?”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这么长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我看到了赵州桥有四个小桥洞。”“我看到了发大水时大桥洞流不完的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壮观的赵州桥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而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西门豹》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方法,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片,看着生动形象的动画,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运用多媒体的视听结合,进入情境,震撼情感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利于他们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3 利用多媒体再现历史,陶冶情感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在学习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学习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再让学生淡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收到了出乎我意料之外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代讲,突出教学重点。

总而言之,人们在理想的状态下开发了多媒体工具,让每一个人都憧憬到了它的美好,并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往往不是以八小时来计算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等。当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自在自主学习,投入多点时间是值得的,就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