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7 06:32: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馆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2、体会在烈日下祥子的悲惨生活。
3、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作用。
4、学习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重点:
1、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2、体会在烈日下祥子的悲惨生活。
难点:
1、说出本文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在烈日炎炎或者暴雨中,你们上体育课是什么感受?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车夫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习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
二、作者简介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三、课文说明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5年,1936年在《宇宙》杂志上连载。本文是从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里节选的,可以当作独立的篇章来读。祥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旧中国,以拉人力车为生。
四、介绍《骆驼祥子》
五、生字词
憋(biē)闷 吆(yāo)喝
腥臊(sāo) 哆嗦(duō suō)
六、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可以分成几部分?
七、走进烈日
1、文中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天气的酷热?找出描写这些景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2、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感受?拉车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3、作者对天气、拉车人和物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了
4、在烈日炙烤下的祥子的心情又怎样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5、作者竭力渲染天气的极度炎热,目的是什么?
6、作者描写景物的用意是什么?
八、讨论
1、祥子的痛苦感受及苦难生活仅仅是恶劣天气所造成的吗?
2、好天气,祥子会不会有好的命运?
3、祥子的遭遇给你什么启示?
九、揣摩运用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在烈日下的所见所闻所感,要求叙述中要提及景物。
十、小结
看了九年级上册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的人还看:
1.初一上册语文书 绿色蝈蝈
2.绿色蝈蝈分段
3.标题
4.初一下册语文《绿色蝈蝈》试题及答案
关键词:教育博客;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39-001
新课改为信息技术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天不足,应试教育的树大根深使得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方面,离新课改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笔者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博客平台,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一、教育博客及其特点
博客的原始含义是网络日志,用于吸引用户及时发表自己心中的想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相互传播。博客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信息的交流、、管理,具有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等众多优点。教育博客就是教师与学生利用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的课程特点
第一,本课教材上提供的教学内容来有一定的滞后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比如,教材在讲分类搜索引擎时,仍然以搜狐为例,实际上搜狐的搜索引擎已经独立,改名叫“搜狗”,而且主要业务已经转换成全文搜索。此外,比如地图、翻译、音乐、文库等常用的搜索引擎,课本上只是一笔带过。而博客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则不受此限制,可以随时更新最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
第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中,单纯的讲解和示范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博客平台可以用文字、图片和视频3种形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将技法描述得更形象。此外,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上能力。
第三,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业或作品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让更多的同学来参与评价。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评价所有学生的作品,而且就一件作品的评价有时也会陷入教师的观点使得评价的公正性得不到体现。而用博客的评价功能则可以畅所欲言。
三、课前准备,以学案为依托,师生共同打造博客学习平台
博客的申请非常容易,因特网上有许多提供免费博客申请的。这里,笔者使用了自己学校的博客系统。首先,由笔者自己申请一个用户,博客命名为“信息神捕训练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真实姓名注册的账号和密码,下设几个模块:
(1)训练营招生:本模块用于创设情境,并表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博客使用帮助、博客公告等信息。内容简练,不到200字,以Flas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
(2)训练营:本模块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训练营,为起点不一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任务,内容的设置以我们所编制的学案为主。每个训练营最后都有一个“毕业”测试或展示,完成后便可从当前训练营毕业。
(3)加油站:结合上面的三个训练营,提供相应的帮助。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提供指导和操作示范。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到本模块寻求帮助。
(4)悬赏缉拿:当学生完成训练营任务后,便可以来有选择的完成本模块提供的任务(分为学习、体育、娱乐、艺术等多个方面,师生共同提供)。最后有一个评分规则,学生可以根据表现积极度、任务完成数量、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小组互评、自评。
(5)超级神捕:本模块由师生共同提供有关搜索引擎的拓展知识、技能、教程、心得等,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一层次的知识。
(6)神捕茶馆:留言板,教师、学生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所有用户都有回复留言的权限。本模块重点收集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所出现的错误以及解决对策。
各个模块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由师生共同进行增减、修改。
四、课堂实施,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后,首先由教师讲解博客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基本掌握博客的使用方法(也可在课前进行)。
(1)情境创设,自学质疑:学生打开教学博客后,进入“训练营招生”模块,观看相关的博文,进行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结合课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探究,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训练营”的任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到“加油站”去寻找帮助。每个训练营学完后,分小组进行测试的批改和展示(小组长手中有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帮助、引导,并参与其中。
(2)学生展示,交流质疑,教师点评。当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完成“训练营”任务后,可进入“悬赏缉拿”模块。本模块是对学生在训练营所学内容的综合检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任务或任务。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让大家交流、质疑、讨论。
(3)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可针对出现的问题到“神捕茶馆”跨小组、班级进行探讨。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让其担任小老师进行辅导外,还可以进入“超级神捕”模块进行“深造”。
(4)评价与总结。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评价规则,将每个小组推荐的优秀作品置顶,供大家进行参考、评价。最后评出优秀学生4-6名,优秀小组1-2个,在博客公告上予以表扬。
参考文献:
[1]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1):l0~l
【关 键 词】文本缺席 文本回归 “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个“哈姆雷特”
【正 文】
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学生创造性的阅读和个性化的体验,要求阅读教学让学生读出自我。但是实践中,我们往往从这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为了读出自我,我们抛弃了文本;为了读出个性,我们允许学生歪解。一千个读者是读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不是“哈姆雷特”,那是“唐吉诃德”,是“贾宝玉”。所以仔细思量这句话,其实,“一千个读者”应该是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那个“哈姆雷特”。
就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这“一千个读者”和一个“哈姆雷特”的事情,说说自己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缺席和文本回归问题的看法。
一、文本缺席的现状及其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虽然我们要等到下半年才真正使用新教材,但“教材未到,风先起” ,早将大家的大脑清洗了一遍。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改善给沉寂了许久(忍受着“唇枪”、“舌箭” )的语文阅读教学园地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借句时髦的话:课堂有了生命。然而:
(1)文本在课堂中慢慢“逃逸”,被纷扰的现代媒体“多情”地取代。从定义上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只是一个“辅助”的身份,然而它往往由于其美丽的外表“越俎代庖”。视频、音频等诸多多媒体素材的确可以让课堂生动很多,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阿Q正传》时,考虑课文太长,学生还未进入课文的阅读,就直接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然后直接开始教学,比如探讨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可想而知,不仅学生找不到文字所在的课文位置,而且根本就是将被电影导演、编剧“第二次创作”的《阿Q正传》当作鲁迅的作品来读。这怎么说是解读鲁迅的作品,最多也只是“第三次创作”。
这种情况很多,如用黄梅戏选段代替《长亭送别》文本,用电影《茶馆》代替文本《茶馆》。究其原因,除了文本本身原因之外,主要是考虑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因素。在电脑游戏和视频影像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他们对写在纸上的文字,特别是很长的文字几乎都是在没有东西可以消遣的时候才去阅读的,再加上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情况,常常将课文原作者的文本用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再创作”的“文本”来代替。虽然这也是阅读,但是它让学生远离了经典,没有了坐冷板凳的耐心,而只求感官的刺激,丧失对文本形象的大胆想象。
(2)文本在没有读懂得情况下,被无限制地拓展,导致“文本缺席”。李镇西先生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说:如果把创造性阅读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则只有“创造”而无“阅读”了。说的真的非常好。由于对 “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 和“提倡学生知识生成”等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我们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自己的多走一步让“真理”变成了“谬误”。比如在一个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教《窦娥冤》一课中,有教师匆匆处理了一下课文,就在课堂后半部分加了一个辩论“当你在受冤枉时是否会忍”,还煞费苦心将学生分成两半,调换位置。课堂是很热闹,但是这个问题与课文到底有多少关系,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有多少关系,不得而知。学生对窦娥的冤屈,也就是对古代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都没有读懂,就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哗众取宠吗?诸如这种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追求师生更多时间的互动,充分展现学生的主置,而粗读一下文本甚至稍带一下文本的情况是经常存在。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常有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将课文肢解,断章取义,只对课文的某个片断进行全面的探究,由课文到课外,神乎其神,到最后根本就不是语文课了。比如将《道士塔》上成世界文物保护课,将《神奇的极光》上成极光欣赏或其物理的解说课。适当的渗透是有必要的,但是不顾课本的存在显然是对语文的“背叛”。这样的“背叛”是想告诉学生语文的“无所不包”,还是想告诉学生其实老师知道的很多? “无所不包” 恐怕就是“什么都不是” 吧?语文之大大得无边啊!
“远离文本”的代价就是抛弃“语文”自己。
(3)没有作者出场的文本解读同样也是文本的“缺席”。文本是读懂了,但忽视文本背后的作者,课堂不是“学生”、“老师”、“作者”三者的对话,而是建立了文本再创作之后的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平时生活的体验)和老师(可能只是教参的解读)的对话。
教《师说》,我们可以对“老师”的定义进行新解,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老师形象,但我们不能逃避韩愈的认识和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如果让学生用《逃学威龙》的师生关系来审视韩愈那个时代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那简直就是对《师说》的“屠杀”。
对文本进行“新解”是一次创造性的阅读,赋予文本学生更多的个性化色彩是语文教学的魅力,但是“知人论世”的阅读精神还是语文教学中永远不可抛弃的科学精神。将《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说成是朱自清婚外恋的苦闷,《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的原因说成是刘兰芝的“不孕症”,都是对这种精神的离弃。试想经常浸染在这种新解的课堂中的学生,他还有什么经典不可以“新解”?将《望庐山瀑布》改成《望炉中烤鸭》虽然原因很多,但课堂教学中的这种“新解”恐怕也是一个因素。
二、文本回归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在热闹、生动的课堂中,文本在经常性的缺席。那如何让文本回归课堂,重构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呢?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些课堂,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的鼓励,经常会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是否贴切,是否针对提出的文本问题,总是一句话“好的”或者“很好”。这样的处理使得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很低,文本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反而起不到鼓励学生的作用,更不能谈学生对文本有什么深入的探讨。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及时地起到效果,等一会再讲,针对性就不强了。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回答上必须落到点子上,该引导就得引导,指出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引起重视。
另外,教师的指导还应体现在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引导。文本比起一般的媒体毋庸置疑它是显得无趣得多(一般情况下,特别是现在如Flash、视频、音频等这么发达),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像传达任务一样将文本阅读的指令传给学生,他们肯定只会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教师自己就对文本怀有极高热情,然后在努力创设情景的同时,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经常将学生鉴赏文本的优秀作文推荐发表,经常让阅读丰富的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这样不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也会促使部分学生对阅读有一种向往之情。再比如上古文《六国论》,原本很枯燥的内容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时代背景介绍或者用教师自身的朗诵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比如,如果我们在课堂当中经常让学生针对文本提出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带着这些富有探究意识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傅领进门,学成靠自己”,这个“领”就是“领”方法,“领”兴趣,“领”习惯。没有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根本不用谈阅读的创造性!
其次,创建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课文。从实践来看,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会没有作业。其实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是我们语文老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本学科应有的权利。但是,我们经常要么认为布置了学生也不会做,不布置作业也给其它学科让路;要么为了赶进度一天布置很多东西,让学生做不完作业,最终导致学生反感。可以说这些都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负责任。利用学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体情况,不仅仅能充分落实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效果,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好的方式!
另外,通过学案我们还可以了解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为课堂中的教师的科学引导提供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当然,我们所编制的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更不是将所有要解决的问题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主动阅读课文,主动探究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学案问题设计应呈梯度分布,难度根据学生水平分出层次,好学生完成多数题,一般学生解决基本问题。并且对学案上的问题,要有适当的讲解,能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案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拖教学的后腿,束缚教学。
第三,要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不照搬教参或随便下载资源,要全方位地了解课文,挖掘课文,充分做好课前预设。重视文本教学,我们应在精心研究文本思路的前提之下确定教学的思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有时可能对课文自己都没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就匆匆看了一下教师用书,然后匆忙去上课。这种没有对课本的深入理解的教学也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挖不深的教材是不是太简单了呢,学生对教材还有多少兴趣?在此基础上的任何讨论都只是建立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之下,任何拓展都可能是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式的延伸。在没有文本引导下的学习只能降低学习的效率,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涉及到的任何资料都要有所了解,有用的要充分利用,没有用的当作知识储备,以备上课预设外的不时之需。
另外,我们还要认真备课后作业。现在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髦,课后作业布置什么研究性学习,而其实该校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有些根本和课文没有多少联系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文本基础的作业根本和语文教学的“得法课内,得益课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作业不仅要切合学生实际,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不能是上课一套,上课一套,风马牛不相及,那只能增加学生负担,降低文本学习的效率。
最后,带领学生,构建老师、学生和作者的对话。阅读文本读出学生自己的体会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不是简单地满足于此,我们要教会学生“知人论世”,掌握阅读文本的过程,学会阅读文本,学会尊重作者、尊重文化。同时还不能把作者的观点硬塞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教学中自然生成。
比如在《病梅馆记》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梅花的相关知识文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本文的主旨,然后再出示龚自珍的的思想和时代特点,知人论世,由主观性阅读转入实证性阅读,从而和作者进行对话,加深对本文时代意义的理解。同时对于较难的文章,则可以让学深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能够顺利地解读课文,做好和作者交流的准备。
比如《巴尔扎克葬词》,文章属于翻译文章,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友谊以及巴尔扎克在法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学生在课前肯定不甚了解,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特别是文章的某些句子的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然后再进行阅读。
“一千个读者”应该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正如李镇西老师在《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那样,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阿Q,也不可能是冉·阿让。阅读不能远离文本,远离作者,只有忠实于文本,以文本和文本作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的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体验才是真正的阅读。回归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阅读的光辉才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文本也是特殊的“主体”——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哲学思考》
大多数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有效参与。因为学生的有效参与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活动更加民主,也更能体现教师的因材施教,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思考,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但是,目前少数教师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还会看到两个极端的现象:一种是课堂上死气沉沉,只见老师一人在讲台前进行“独唱”;一种是课堂上热闹异常,老师学生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赛过茶馆。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呢?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的必由之路。
一、转变教学的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解放自己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参与和学习的机会。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增强语言和教态的亲和力。其实,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角色中,教师更要关爱“倾听者”,毕竟课堂上更多的是那些在聆听的学生,因为聆听也是一种语文课堂的参与行为。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少数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被动局面,提倡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人人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参与度,从而逐渐减小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等的各种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二、创设教学的氛围
特级教师吕志范说:“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这不是翻翻课本,写写教案所能替代或交差的。它要创造某种情景、氛围和格调。”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借此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效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和谐的个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否则,如果在沉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受到压抑,创新的意识就很难得到培养。教师要努力排除学生的所有心理障碍,创设轻松、民主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时都有愉,没有精神压力与负担。平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鼓励学生质疑,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千方百计地创设乐学的氛围,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防止顾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的现象;要恰当组织小组讨论,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如果学生的分工不明确,再加上差异很突出的话,就会出现“优的更优,差的更差”的情况,这样的合作没有真正的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工作,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性别、特长、能力、兴趣的不同,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明确组内分工,让他们知道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并要认真履行职责,教师则要认真检查落实,做到人人都有事干。每组内的角色采用轮换制,这样,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他们就增强了参与的责任感,就会学会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的习惯。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容易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教师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形、声、色、光的综合作用,有效地渲染教学的气氛,创设出更生动的教学情境。
三、改变教学的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转变传统语文学习的方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会学习,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预习时质疑、精读时质疑、总结时质疑等等,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达到“用不着教”的目标。另外,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评价的手段,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快乐参与语文学习。“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内在性激励,形成稳定的学习小环境。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鼓励,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面对一些课堂上不理想的回答,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找出原因,委婉地提出建议,充分地挖掘、发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采用“表扬法”,想方设法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表现进行完善的评价,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给予“正评价”,教师可以用个性的、幽默的、智慧的语言来实行当堂评价或引导,从而使参与度的目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都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动口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变“强制性”语文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利用教材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如果离开了教材就失去了存在意义,那么我们要去拓展教学空间,首先就应该去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尽量让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呢?
1利用背景资料丰富教材
背景资料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语文学科的背景资料比较丰富,可以包括作者简介、写作目的、时代背景等。在教学时,合理利用背景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将王勃的生平以及描写滕王阁的著名诗篇如文天祥的《题滕王阁》、周弼的《题滕王阁》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滕王阁的美与壮,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所要表现的色彩与情感。再如,上《论语》选读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史记•孔子世家》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通过研读《孔子世家》对孔子这一人物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思想。
2利用读本
读本中有很多文章是和课本文章相关联的,因此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读本上的内容进行拓展,使读本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既此。”学生读到这个话就会想到――秦伯到底给了晋文公什么样的帮助?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读本中的《重耳之亡》,通过阅读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的疑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读本,把读本和教材联系起来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拓展教材教学空间时,一定要遵循“实需”、“实际”、“实质”的原则。实需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是既是教学实际需要的,也是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实质是利用的材料有实际用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帮助。
二、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教材是根本,是根据地,但仅仅靠拓展根据地是不够的,还需引入课外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课外资源来拓展语文的教学空间。我们可以将乡土资源、影视歌曲、专业知识引入课堂。
1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
我们都知道一些著名作家在写作时将民俗文化融进自己的作品,如我们在阅读屈原的《楚辞》时,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文化;沈从文的《边城》展现了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则是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为依托的;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体现绍兴文化的。
平时我们在讲解这些课文时,一谈到当地的民俗时,学生的兴趣就十分浓厚,讨论问题时也十分激烈,一改以往课堂沉闷的气氛。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最佳的方式是从当地比较有名的人物入手,像绍兴的语文教师就可以从鲁迅先生入手,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如果缺少名家,那我们可以课文为依托,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比如,教授《边城》时,讲到湘西的百姓端午节闹龙舟、抓鸭子,那么我们这里在端午节要干什么?以此开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年端午时,要求学生活动前一周分小组去搜集有关端午的历史、习俗、食俗、诗词、歌谣、民间活动。然后花三节课展示,要求学生采用PPT、画板等各种形式,在具体展示时请他们派代表表述他们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做进一步要求,比如旅游专业可以用导游讲解稿、美术专业的可以用画、幼儿专业的可以用歌舞。教师上课采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本地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2歌曲等影视文化
影视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它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将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堂,通过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丽多姿的美丽画面、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其综合多种信息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黄云老师在讲《警察与赞美诗》这篇课文之前引入了《怪物史莱克》的一个片段,片段中史莱克有这么一句话:“妖怪就像洋葱一样,洋葱是有层次的,妖怪也是有层次的,和洋葱一样。”黄老师通过这句话引到百度百科中对“洋葱”的介绍,请学生阅读百度百科上的文字概括出洋葱的一个特点:有层次(情节)、辛辣味(语言)、疗效性(主题),接着从这三个特点分析《警察与赞美诗》这颗洋葱的魅力。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认真,发言踊跃,听课教师也都是意犹未尽,都想知道下面的课黄老师怎么上。
分析黄老师这堂课的成功之处,除了自身优秀的教学素养外,开头一段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影片一放,学生的关注点就一直集中到洋葱上,集中到课堂上。
合理运用影视文化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使语文课成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活动。比如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运用了古典诗词。学生都非常喜欢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就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作品《台》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联系起来。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宫锁心玉》的主题曲《见或不见》与同名诗歌《见或不见》放到一起等。
学生喜欢流行歌曲,那我们还可以将歌曲欣赏和诗词鉴赏相结合,通过专题研究体验阅读诗词的快乐,开拓诗歌鉴赏的新角度,感受音乐之美,诗歌之美。
比如开展“挖掘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歌元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按活动准备、小组研究、成果展示、整合拓展四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创设情境(诵读诗词、欣赏歌曲)、组成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小组研究:各组根据计划搜集资料,专题研究(比较欣赏、专题阅读、展示准备);成果展示:展示以及相互评价;整合拓展:资料汇集,课后推广学习。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兴趣浓厚,对诗歌鉴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将专业教学适量地引入课堂教学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而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一些非升学的班级应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这样才能既不失语文教学独立的个性,同时又能使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步提高。
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幼儿园来学校招聘教师,在应聘之前学生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十分茫然,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就业。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通过对应聘书的学习,为学生增加应聘技巧,让他们成功地将自己推销出去呢?比如,利用4课时准备“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一堂课。第一课时讲述应聘的注意事项,应聘书的写作,课后请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应聘书,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第二、第三课时教师模拟情景,请学生展示,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课时,教师请学生谈他们的应聘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聘过程中有哪些是特别要注意的。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应聘书的写作应该比较清楚。应用文写作和专业结合比较简单,实施下来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具体教学时无论你运用什么课外资源,一定要记住瓶子里装的还是语文这杯酒,不要失去语文味。
三、开发校本教材
前面两点主要是依托教材,沟通课内外来拓展教学空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极审定制度。在此基础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即校本教材。国家、地方教材是由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制订的教材,具有周期性长、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特点等不足,同时这些教材针对的是全部,具有共性的特点,缺少自己的个性。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可以自己开发教材。当然,开发校本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也进行了一点尝试。
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尝试。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设计了以下训练课程:第一部分是演讲能力的培养,分讲故事和演讲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阶梯式职场应聘教案,有六个主题,认识汉语、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语言礼仪、自我介绍、应聘书写作、求职口才训练。将这些教案合编,编写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再去充实教学内容,就是一套适合学生的口语教材,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教学模式 话语权力 交际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经贸与交流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步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专业并于1985年正式招生。据网络数据,到2009年为止,已经有226所高校开办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226所高校涵盖了理、工、综合、医学等各类不同专业高等院校分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一度成为媒体上大力宣传的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热门专业。网络及各种汉语教师培训机构也加强了汉语教师人才的培育和宣传工作。短短几十年时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也由无到有,数量一路攀升。本文将以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就业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一.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调查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对河北工业大学2007到2009级三届共151名学生的就业状况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依据是学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主要考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程度。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去向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是考取研究生,第二种是教学工作,包括在各种培训机构包括外语培训结构和中小学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机构授课,还有一种是进入各地的中小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第三种是进入公司企业从事语言文字类的工作,第四种情况是进入新闻媒体进行语言文字的编辑工作,第五种情况是考取公务员,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第六种情况是进入企业从事其他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第一培养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第二目标是的汉语言文字应用和对外交流人才。
从第一培养目标来看,就业岗位符合目标的仅为0.7%,从第二目标考虑,就业岗位基本符合目标的为39.7%。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直接从事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极少,主要是因为留学生教育主要由高等院校掌控,而进入高等院校当老师对学历要求极高,目前教学岗位编制人员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这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是不可能直接到高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所以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其他就业渠道,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立足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达到这一目标,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日常教育可以采取潜分流式教育模式。
二.潜分流式教育模式
潜分流式教育模式指的是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自由选择,由教育主体操作和控制的针对不同分流对象的有层次、有计划、有差别地培养学生的活动和模式。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选择或就业意向及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相匹配的日常学习和训练模式。这种选择的前提是保证本专业培养体系要求。
我们可以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分为三种教育模式培养,包括汉语言文字能力提高模式培养、教学能力提高模式培养和交际能力提高模式培养。
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是结合汉语言知识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辨别的能力,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可以为以后从事各种文字语言处理工作打基础。
教学能力不仅仅指学生教课讲课的能力,还包括一切和教学有关的综合能力。包括不断学习,对教学反思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把握教学对象心理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需要着重提高的能力,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体现。对于日后从事教学的学生来说,教学能力的增长是工作的有力保障。
交际能力是人类与他人交往并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存活于世的不可逃避的问题。基于学生视角分析,从幼儿园时期一直到大学毕业,近20年的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的生存环境相对简单,人际交往也较单纯,学生的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加强大学期间的交际能力学习和训练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强调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职业角度考虑,也应该加强对内交际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潜分流模式下的教学体系与能力培养
潜分流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结合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选修课课程设置和课余训练两方面考虑学生三种能力培养模式。
(一)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模式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设置了语言类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对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学生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的基础。事实上,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到中国语言文化、外国语言文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这类课程只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且因为属于汉语理论基础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因此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字的专项能力需要精心安排。
1.课程规划
由于不同学生的人生规划不同,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设置汉语言文字小组,专门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设置的小组。对本小组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加强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从课程设置上来说,除了专业必备的汉语言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加强专项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增加选修课程,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自由选择、有所想有所选。主要包括以下课程:
第一、应用写作课
应用写作课注重应用,是立足于工作需求的写作,应用写作课的开设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的学生腔和自我角度。从应用角度谈写作,不仅有利于学生习惯于对用词造句的斟酌,对学生全面思维和换位思维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学好应用写作,学生可以加强对汉语本体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编辑能力意味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包括书面文字编辑能力和计算机文字编辑能力。编辑能力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遵守,编辑能力的课程训练通过对他人语言的修改和审核更能给审核人以警醒,有利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习惯,养成优良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和职业素养。计算机语言文字编辑能力主要包括对一些常用软件的文字处理和编辑能力,能熟练使用办公室工作软件即可。
2.能力实训
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课上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和熏陶。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课下时间来进行。课下训练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建立各种和语言文字能力有关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如应用写作社团、我是编辑社团等等,通过这样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与语言能力处理有关的活动或竞赛,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另外一种方式是建立与语言文字应用直接相关的实习基地,给学生以实际操作的空间,在真实工作场景下运用所学知识会更加务实。如和一些大中报刊编辑部建立联系,可以让学生在暑假或寒假期间去实习,真正融入到实践环节,从现实角度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能力提高模式
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综合能力,前者是学生教学能力的最直观的体现。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第一要素。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这种能力尤其重要,
1.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的首要表现形式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基础能力的培养,即指对字、词、句简单运用的能力,在交际时吐字清晰、语言连贯等。基础能力的核心环节可以在课堂上实施。在语音课堂教学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加强语音理论知识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练习发音。课堂上完成此类环节后,基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训练和教师的检查督导来实现。
学生的自我训练包括锻炼自己说话的清晰度和在公共场合流利表达的信心,要求对照汉语普通话测试教程联系单字发音、双字发音、儿化音和变调,每天播放和模仿播音员的朗读范文,结合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所学专业语音知识,自己训练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可以采取个体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多人团体的方式进行。采取个体方式进行方式和时间比较灵活,采用群体方式进行则需要考虑时间安排和场地问题。教师的督导包括定期的检查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倡学生相互之间的监督和纠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上的有意识引导和教学观摩课与教学实习实现的。主要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来实施。为了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理论应用能力,部分理论课堂进行了积极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实践型理论课程。如“古代散文经典选读”课程摒弃了以往由教师讲授的模式,先由教师讲授、示范,再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对进行教学实践的每位学生,从讲授的内容与方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教案、讲义的撰写都给予细心指导。学生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不仅多方面提高了教学能力,同时在配合其它学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师生角色的对换中,对如何听讲加深了理解,非常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学生也真正体味到了做教师的甘苦。
教学观摩课指的是学生选听不同老师的课程,就每个老师的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等角度专注于教学的安排和流程,不仅仅从内容上去学习,而是通过对他人上课过程的反复观摩和思考,从实践上对教学的“教”有感性认识,通过观察他人的教课过程时时去学习,从而有所警醒,有所借鉴。
教学实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学期和时间段去校外实习基地开始教学的真实操练,真正站在讲台上体会课堂语言表达、课程教案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这一阶段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开阔了视野,教学实战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实习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锻炼和上讲台经验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实习期间既有利于向老教师学习,也能及时反馈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这样,通过教学实践型理论课程对教学能力的初步涉及到教学观摩课的教学分析与观察,最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工作。这样的逐层深入和逐步加深,使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交际能力提高模式
“交际能力”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根据海姆斯的分类,我们把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两种。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知识能力,它是社会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
1.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具备汉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理论知识能力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可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则需要进行专门知识和策略的学习。就课程设置角度来说,语用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和把握能够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利用所学知识从语境、人物角色、所在场景等角度去分析,避免盲目和无所适从。同时在进行语用学的学习时,教师应多加强语言运用的实例分析,尽量从日常生活或真实职场交往中选择个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悟语言运用的奥妙。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也是重要的选修课之一,通过课堂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及沟通的艺术,为社会交际的开展提供知识保障。当然,这门课程的安排也适合采用教师讲解和交往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对人际交往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2.社会交际能力培养
社会交际能力的提高则必须依赖于真实的社会交际,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社会交往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有辨别力,有分析能力,能够随着不同交际环境和交际地位的变化来自我判断交际的策略和交际的方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尝试。一种是学生从学校环境中做起,主动参与与教师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的事务,锻炼与学校员工的交往。主要包括学生大型活动的场地安排和活动的组织。筹备学生社团的资金赞助等等,学校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走上社会做了一个铺垫,能够知道简单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学校是一个人际交往简单的场所,只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上去才能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就学生个人来说,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暑期实践,包括勤工俭学活动、支教活动。很多行业是最直接地面向不同人群的工作种类,例如餐厅服务员、推销员、茶馆、这些行业会接触到形形的人群,工作中首先是面向直接服务对象的交际能力,其次是如何与同事相处的交际能力,还有,如何与上级沟通的能力。面对服务对象可以使人学会应付各种层次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合理解决问题,与同事的交际可以提高如何面对长于自己或与同龄人的相处能力,面对上级的交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话语交际策略,针对不同性格人群采取不同方式。社会实践和打工经历可以使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交往的复杂性与个体性,从心理上有一个逐步适应的阶段。
学校应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并有专业的实习教师带队,掌握学生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或引导积极的解决策略。争取学生在二、三年级即可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尽早实现与社会的接触和交往,不仅从专业能力,也从交际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结语
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方向,本文提出来潜分流式教育模式。从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教学能力、交际能力三个方面以及课程设置安排和课外训练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方法。本文所论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潜分流培养模式,指的是在完成基本学业内要求的情况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考虑到任何人才的培养都应该服从专业培养目标的安排,因此,旨在提高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几个原则,即服从专业培养目标、以利用专业课学习之外的时间为主、以加大实践学习力度为基本原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模式培养体系是坚持以上原则与灵活引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健.贯穿全程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95-98
[2]周启红、牟莉.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5):136-138
[3]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6-92
[4]吴海燕、白雪.金陵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