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

时间:2022-03-29 15:0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层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层教学

第1篇

【关键词】 物理课;分层教学;基础;动力

开始上C层次这几个班的物理课时,课上得让人难受,没办法把学生调动起来,也没办法把学生吸引过来,他们自己干自己的,自己说自己的好像你这个老师不在教室一样。每次上课中途都得停下来几次,苦口婆心地说,“要努力学习什么的,明年就要高考了,连一个高职院都考不上怎么办?”“不努力学习,长大后拿什么来生活?难道让父母养你一辈子?”,“说听不懂得慢慢坚持,一点一点地跟随老师就能听懂了,也就有兴趣了。” 但课上得还是力不从心,一眼望去任没有几个人在听,学生任是自己做自己的,或是无所谓的表情,好像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问三不知,老师讲了还不知记下来,提醒他们还半天没反映。上一节课后的感觉是,好悲哀,好吃力也好无奈,面对这样的学生怎么办?总得想办法让学生学习,让老师看到学生的那份朝气,那份灵气,我不相信这些学生就没了本该属于他们充满激情、充满阳光的笑脸。

如何让这些C层次的学生也能发展?赞科夫认为:教学对差生提供智力活动的机会和可能性最少,他们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在发展上落后于其他学生,单纯的补课和作业,对改善他们的发展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造成恶性循环。提高他们的根本方法:注意发展其智力和个性品质。要使这样的学生也获得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学,即进行分层教学。下面就是针对这个C层次班级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感悟。

1 了解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了解、关爱学生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次,有效地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准备不同的课堂内容、进行不同的辅导,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失去了“匿名性”,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了解学生呢?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呢?

1.1 了解学生的知识状态: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知识状况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班级的学生知识状况也不同。如高二(七)与(六)都是C层次的班级,但是七班的物理成绩就没办法与六班比,而且就七班全班34位同学,每位同学都各有特色,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很好的了解他们,就没办法真正达到分层的效果。

1.2 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C层次班级的学生实际上是学困生,造成这样的结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个性心理品质。这些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差,注意力没办法集中、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缺少克服困难的毅力、有的是自暴自弃。所以要分析这些学生造学习物理困难是什么性格造成的,上课才能针对不同的原因即层次进行教学。

1.3 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认识方式、认识水平不同,据了解我们很多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方法还停在初中阶段,只会机械背诵物理概念和公式,不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他们记住的是陈述性知识而不是程序性知识,缺少“真知”所以要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一筹莫展、无法下手。因此了解学生分层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

2 培养个性心理品质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内在动力

一般C层次的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都存在缺陷,分层教学仅仅靠老师是没有生命力的,必须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分层教学的内在动力。培养个性心理品质要从下面几点着手:

2.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入C层次班级,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才会表现出一切无所谓的态度。要对这样的学生分层教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学生动起来、要学生自主的学习,所以必须重拾信心。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的进步、恰如其分的表扬,要让学生偿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慢慢学生就会发觉自己还行、还真的不错。

2.2 培养学生正解的认识自己:据了解大多学生都不能正解的认识自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所以学习时,只喜欢去做那些难题、大题,而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往往忽视。老师根据他们的水平分到C层次班级时就会大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老师针对这些学生的分层教学他们是拒绝接受。

2.3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由于注意力、意志品质的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上课时老师要特别关注,时刻观察,并不停地提醒:这些学生的提醒不是泛泛地说现象,那是没有用的,而是要点名或提问等方式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过来。这要求老师每时每刻都得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仅注意自己的讲课内容,还要对课堂上时刻要发生的现象灵活机智的准备问题提问他们。但是这还是一个表面现象,把学生注意力吸过来,听你的课,没解决本质问题,分层教学就没有落实。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注意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才有内在动力。

3 学法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外在动力

有的学生非常努力、非常刻苦,但就是学不好物理,学习困难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存在缺陷,不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认知能力,分层教学也谈不上效果,所以说学法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外在动力。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呢?

3.1 对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死记硬背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去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要知道每一个物理概念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概念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适用范围等等。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能力,学习物理就是学习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物理过程并不是凭空想像,而是要建立在一个非常直观的情景中,所以要学会把题目描述的情景转化成直观的图像,然后再进行分析。

3.2 由于认知能力的问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去讲哪些难题,而是创立适合他们这个层次的智力活动情景。在他们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组织材料,让学生去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如:讲《万有引力》这章,在学生理解了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概念之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推导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这就训练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第2篇

提纲:一、分层教学与英语分层教学

二、中专英语分层慢班师生状况

三、对中专英语分层观点建议

四、推荐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

五、结束语

一、 分层教学与英语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想必是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大概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有集体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分层教学产生与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是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

分层教学最基本的类型是根据受教育的年龄,或者教育者的平均智力水平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集体对其进行教学,其优越性主要是投入成本较小,获得的产出集中、均衡、量大。当然仍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或一定的目的要求,进行更深细的再分层教学的类型划分。无论是实施了多年的大学英语快慢班教学,还是现在出现的中专英语分层教学或其他类型的分层,大体都可归为再分层教学的类型。

目前英语分层教学的依据主要是学生英语考试分数或结果,所谓英语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将同在一定分数段范围内的学生组合,构成一定人数的集体进行的教学。中专英语分层教学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参考大学英语快慢班教学机制而提出的,结果利弊各异,成败界定的标准各异。西方历史上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昆体良曾著有被誉为“整体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雄辩术原理》,其中反映了昆体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材施教。昆体良所理解的因材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个性不同的学生;二、是发生发展各个人的特长。这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出发点,后者是目的`结果。英语分层教学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改革,其结果评价应该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的结果一致,服从“人本位的精神”。事实上、现在的英语分层结果的评价更多的是“国家集体本位”为主流,这和现代教育强化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关系,即国家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公民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劳动者,评定教育结果就是以能否训造出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这个标准。合格劳动者是各种具体资格的集合、而多数资格已经演变成各种考试分数成绩。自然,英语分层教学也按各种考试数据论英雄。大学英语不管快班、慢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大学英语班级考试,中专英语也参考各类英语统考、联考、全国考、区域考,各目繁多的考试数据与学校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结构,至于学生到底在英语教育方面获得怎样的个人潜能训练与培养已经不在关注范围。

二 中专英语分层慢班师生状况

在心理等方面:从分层教学工作开始起到分层重组班集体结束,大多教学生是处于负面心理状态下,表现出紧张、焦虑、无助、失望、甚至绝望、抵触情绪、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漠视他人外界,躁动易怒的课堂行为,这些负面刺激,导致任教慢班的老师同样紧张、焦虑、烦躁、如果没有充分心理准备,可以断定任教老师很难消化学生的负面行为影响。

在经济等方面:中专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形成的原因和分布情况一定比大学生复杂。在各类原因的差生组合班所进行的组织教学投入肯定比不分层的普通班级多`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连接速度,效率无法与普通班的相比。简易公式表达即:投入>收益。

在行为学方面:人因群居而发展到今天,伙伴行为和权威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在班级集体形成了负面的权威中心或负面群体,那么负面行为就像传染病一样很快在其他的范围,群体之间播放影响,为防止不良的学习行为的传播,任课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方法,建立模范良性组合或转化一些权威中的群体,并激励各群体组合之间对抗、竞争、模仿、追随良好学习行为方式,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状态平稳过渡,并适应归属新组合的班级学习环境。

在教育管理方面:分层教学是在正常普通教学班分离打散后重新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在教学组织、记录、实施的各个环节上调控到位,而且还要求教学后勤或行政部门的配合、支持,否则,教学管理很容易出现漏洞、失误、差错,增加了不必要管理环节。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内容、形式、方法、程序等,都要因为分层教学而及时跟进或额外增加。

在教学实施方面: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设置等方面因为分层教学而需要另外构思、选择、安排。因为分层教学班不是正常普通教学的缩小模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层教学就是教学速度放慢些,教学要求放松些,教学内容简单些;相反,分层教学班(无论快班、慢班)都应该在一定的教学精神、教学原则的指引下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实现相应的教学计划,达到相应的教学标准,一般而言,根据何种原则、确定何种教学目标是由分层教学的决策者指定,任课教师和学生是无权选择和决定的。决策者所定目标太高,太偏,太急,只会给任课教师和学生带来疲惫不堪的压力或扭曲分层教学的宗旨,其结果令人怀疑、失望、分层教学也失去了本意,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中专英语分层对学生,尤其是对慢班的学生、教师和有关教学辅助部门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分层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和降低负面师生影响,这对决策者极具考验。

三、 中专英语分层的几点建议

虽然大学英语快慢班与中专英语分层快慢班教学都从“因材施教”的发在有限的教学资源设备的情况下,尽量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为学生英语水平提高而设计,但是中专英语分层教学不能搬大学英语分层机制,理由是被分层教学实践的对象不同。首先,大学英语分层的结果直接与学生能否顺利大学毕业、学位获取结构,其压力明显直接,常言道: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所以,对大学生而言,分层快班慢班的学生一般都会把压力转变成动力,很少出现对抗,绝望的情绪;其次,大学生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一般而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较好( 比如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都较稳定、良好、成熟和全面)。英语教育专家以色列大学B.波斯基教授全面归纳了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条件共74类项,如果按照他的理论,至少大学生占据了较为有利的许多成功条件;再次,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比中专学生高,要求的英语水平程度也不一样,列宁认为:社会需要胜过造10所大学。中专分层快慢班教学的目标不能像大学英语快慢班那样要求统一,即大学英语Ⅲ级或Ⅳ级考试,而应该将快班与慢班分别明确一个基本目标,先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尤其对分层慢班的学生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参考教师,学校、社会提供的信息,定位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确定采取相应的有效学习行动,达成相应目标,真正受益于英语分层教学。总之,大学生与中专生整体素质和基础根本就不在同一层面, 所谓系列大学生分层英语教育,中专生英语教学分层机制不能照搬,虽然中专英语分层教学刚开始,难免稚嫩,曲折,但是毕竟迈出实践的步伐,成熟的操作尚未开始,不过在实践中是可以注意一些明显问题的,以避免今后走过多弯路。第一个问题就是:组合分层新班时原来班风不同的交叉搭配。对组合分层慢班,尤其注意避免班风一致的两个生源搭配在一起,较好的是班风各异的组合,让沉闷与活跃,激烈与文静的对比生源组合后相互调剂,中和,这样对课堂气氛调控有帮助,避免太吵太闷的组合班出现。第二问题就是:分层后的快慢班学生流动方向和时机选择。较为理想的是从慢班晋升到快班人次大与快班降落到慢班的,如果从慢班进入快班为正流动,从快班转入慢班为负流动,那么,理想的结果是:正流动大与负流动(无论是人数,次数)负流动的人次尽量降减为零甚至不流动,除非学生自愿申请,而且负流动的人数每次最好控制在两人以下。因为负流动几乎带来的是负面影响,那些负面影响甚至冲击慢班正常教学局面,笔者任课的一个慢班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自从转入4名负流动的学生后,原来已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慢班教学程序倾刻发生动摇,负面情绪,负面学习行为传染到学习成绩中间分子,最后严重到覆水难收的局面。第三个问题是:任教慢班的教师教学态度至始至终要坚守耐心,不能因各种原因而产生激进情绪,否则,师生之间形成的稳定信赖关系会破裂,产生误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热情的改变。解决师生误会最好事后立即进行,可以借助任课老师以外的教学力量,比如:家长,教务科,学生科,团支部,学生会等,协调沟通加强监督联系。笔者曾遗憾地碰到因师生误会解决不畅,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放弃了英语学习,考试成绩大大降低的情况。第四个问题是:对于分层教学班尤其是慢班老师管理和支持要有保证。尽管任课老师是教学的主要角色,但不能包揽一切,其他辅助条件环节需要配合到位,否则不利于检测分析总结分层教学的阶段性和全面性结果

四.推荐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

任何改革都要有阵痛和代价,中专英语分层教学首先遭遇的是学生和任课教师会出现负面心理问题。因此,决定分层前应该充分调查摸底分层的可行性,预测困难,分层教学决策者与任课教师需经常性共同交流,沟通,商议应对措施,涉及到教学要求,教学管理,教学检测,授课待遇,教学服务等方面,实践中适当推出一些优惠条件和倾斜政策。具体操作可如下:分层前后多次召开不同场面的思想动员会,倾听学生呼声的会议;组织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各种规格的问卷调查工作;收集记录分析学生问卷内容及时调整分层教学方案;任课教师想尽一切方法改善提高教学气氛方式,激发学生热情,舒缓慢班学生烦躁,沮丧情绪,淡化因分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常性召开学生面谈会,经常联系家长,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于分层教学操作的失误或不当环节,要实事求是,及时汇报纠正;有关教学质量监督人员尽量经常巡堂记录,听课了解,确保获得教学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完整地参加了两年一届两年教学循环,中专英语分层教学(慢班)操作过程,(三个慢班从分班组合到送去参加全国英语等级Ⅰ级考试),亲自设计组织两次学生全面性和随机性问卷调查,英语分层前后各方面调查问卷的数据都表明:经过实施相关措施,英语分层对学生心理负面影响范围较小,在一次全国英语等级Ⅰ级考试后的随机问卷调查中,三个慢班共148人,发出约80 份,返回61份问卷。学生在回答被分到慢的感受时“26%不适应 ;在回答分层教学的看法时,肯定和中间态度为86 % ,

由于调查方式完全不记名,学生自己填写选择,所以,可以说结果是客观和真实的。

在分层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手段与结果成正比,遵循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适当给慢班学生一些伸缩空间:纪律空间,学习量空间,潜质表现空间等,笔者在慢班教学中曾进行过以下尝试,曾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打破教师指定学习座位惯例,让学生自由组合一排或一个集体,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信任亲切的学习伙伴选择权,消除孤助无援,增加友好互相的机会和人际关系。

利用作为变换调整对任课教师的心理距离盲从而影响课堂学习行为,每个学生不仅自己搭配同座同学,小组成员,其座位前后顺序在小组内协商解决,而且每个小组排列纵向,横向不拘,只要每周纵向前后座位变换一次,这样,学生个个都能坐最前,最后,最中,最边,即新鲜又合理,但由于同排座位学生课堂开小差等互相影响现象也增加了,所以座位这样的安排一定要和课堂一定的教学手段合并进行,否则课堂纪律失控。

因为重新组合班难免在课堂凝聚力方面存在不稳定,所以,课堂教学程度设计时要充分保证一定集体小组学习环节和紧张度,例如:课堂练习和提问环节,规定小组集体讨论回答,小组个别成员代表小组意见回答或两种混合式回答,让小组成员不因程度能力差异而出现“掉队”“脱队”“摔队”现象。

对于慢班学生应褒扬其学习表现为主,对于学习成绩的取得掺入小组集体成绩比率,让每个学生坚信自己可以多小组集体出一份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感,学生往往在取得个人或小组成绩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互谅互助,集体向上的精神面貌。

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也能享受教师的爱护和同学的尊重,鼓励学生不分班级,不分性别组合成小组集体,在提问,练习,测试的难度上均衡布置分配,同时采用竞赛式课堂教学方式,创设公平竞争,力争上游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渗透民主,自由的思想,作业难度上多层次,不要求同一性,学生可量力而完成,保证作业真实性,从而了解到课堂效率高低。

对于慢班学生教学,辅导必不可少,尽量课堂预留一定时段让学生提问,完成部分或基本要求类别的家庭作业,一则杜绝家庭作业不认真,抄袭现象,二则可即时检查课堂教学问题,并给予矫正或辅导

对于个别确实存在因生物学因素智力结构原因导致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要适当体现人性的关怀,尽量认可其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改善的程度,在成绩分考察时适当给予照顾。因为,教育的最高成就是促使受教育者自醒,激发其内在的潜能机制,不能因掌握不了一门外语,就否定其个人综合能力。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渗透:知识、技巧、道德、信仰、情感。教育输入与产出在量次方面肯定不能全等,关键的是要看用什么标准,在什么时段,在什么范围内进行评价。如果有一个学生,因受教育后从粗暴野蛮变得知书达礼,或者从懒惰投机变为勤奋踏实,或者从无心向学而变为觉醒认真,或者从孤傲自闭而变为和群友善,或者从愚钝稚弱变为聪慧成熟等,那么,这些都可认为教育的良性产出,教学的成功。教学的效率不仅要考察知识、技巧、能力的积累和运用,而且还需对受教育者道德,情感,人格等个性化的方面进行度衡,不可偏颇一面。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0

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即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中国教育延续到今天又演变为高中阶段的分层次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分层次教学呢?简言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分层。对于学生分层,教师特别是本班班主任首先必须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而学生分层的最佳时间是在学生刚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根据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状况、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学生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这个层次的学生为艺体生。由此"走班"这个新鲜名词应运而生。所谓"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其次就是备课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对A、B、C层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结合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都要分为三个层次。比如对于A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素质;对于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对于C层学生就要求他们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就足够了。因此,我们就不能不谈到授课分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

教学的分层就要求学生作业要分层。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对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所以,减少差生的作业量,而优秀学生的作业量反而应该适当增加,增加到能够体验到挑战成功的愉。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个别化辅导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加强个别化辅导是为了普遍提高后进生的全面素质,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制定辅导计划,定时、定人、定内容。定时每天集中答疑,处理学生的共性问题。定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对成绩教好的同学答疑和点拨,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后进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降低问题的切入点,梯度小一点,速度慢一点。当学生作出正确答案后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其有成功喜悦和自信感。对于后进生的作业一般采取"面批"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中等生可以采取"互批,面批"的方式。对于好的学生,因为他们自主性比较强,有的作业可采取"免批、抽查批或者集体批"的方式来处理。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

根据以上要求,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用赏识评价法,和家长沟通好,有些进步就要共同对孩子加以肯定与鼓励。中等生则是激励评价。对于优等生,我们不但要激励,而且更要严格要求。

以上主要是谈了分层次教学的几种步骤和方法。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确实在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首先,分层次教学加重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准备至少两个教案。而作业的分层更给教师的精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本人觉得传统的班级分班制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在这样的班级教学氛围中更能培养出学生的凝聚力。班级中学生成绩呈梯次分配,学生之间可以做到互帮互学,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至于后进生或边缘生的进步可以在老师和优等生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这比教师的单方面努力成效要大得多。其次,在进行分层次教学后,每天学生必须到各自不同的班级去上课,可以说在最初的上课几分钟时间,学生的情绪一直稳定不下来,这对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同时对于原班级的正常管理设置了诸多不便,为班主任增加了负担。再次,毋庸置疑,分到B层次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基础比较差、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如果管理跟不上,教师授课的效果就大受影响。对此本人深有体会。开始的时候,那些想要求进步的学生还能认真听课。但是隔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受到周围成绩不好学生的干扰和影响,其学习兴趣慢慢消失,以至于最后沦落到和别人一样的地步。这种互相影响的现象是分层次教学的一大弊端,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

综上所述,分层次教学即有优点,也有其缺陷,但优点还是主流。因此,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各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切忌一刀切。但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坚信这一点: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第4篇

1. 学生分层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学生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然后,再根据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适当搭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不同层次中一优二中一差四人组成. 学生在这种小组中讨论交流时,较为优秀的学生可通过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通过概括组员的发言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中等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得到启发,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较差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可得到他人的帮助,利于他们在教师点拨或讲解时听懂、理解和掌握.

2. 分层备课策略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 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 分层授课策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如分解多项式16(a - b)2 - 9(a + b)2,对于A,B层次的学生而言,显然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掌握,如果把它分成三个问题:分解下列各式(1)x2 - 9y2; (2)16x2 - 9y2; (3)16(a - b)2 - 9(a + b)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1)(2)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第(3)题要求B,C层次的学生掌握,同时鼓励A层次的学生也尽可能掌握. 课堂提问更应该分层次,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和智力问题,往往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对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4. 分层练习策略

适当的练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 如完全平方公式的训练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2 + 4x + 4; (2)25a2 + 10ab + b2;(3)(x + y)2 + 10(x + y) + 25;(4)(a + b)4 - 18(a + b)2 + 81. 老师不宜明确指明哪些学生做什么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 课外作业也应分为几个层次,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择,其中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几名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这样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5. 分类指导策略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 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

6. 分层作业与评价策略

分层设置作业,使作业要求有梯度,学生能做;作业评价富于激励性,学生要做;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富有思考性和创造性,学生想做. 分层设置作业时,一般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一般由低到高为A,B,C),低层次(A组)作业内容一般不低于课标的下限要求,可以是课本上的练习题或例题的简单变形题,同时要适时配置与新知识相关连的旧知识的补缺补差题,作业量要适中;中层次(B组)作业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及复习题中的简单的综合应用题,作业量要充足;高层次(C组)的作业内容,可以是习题或复习题中较难的综合题,或新知识的拓深拓广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自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量不宜过多.

7. 分层教学模式

在一个班内开展的分层教学模式是“分类试学——分层指导——异质学习”. 分类试学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后的一种学生个体或组内群体的自主探究或合作研讨学习;分层指导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试学情况,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而轮流给予不同水平的指导. 这种教学共分6个环节,即复习铺垫——尝试练习——分类自学——分层点拨——巩固检测——小结收获.

第5篇

一、分层教学,兼顾整体与个体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兼顾整体与个体。而分层教学符合上述要求,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与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分层教学。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分层。

第一,学生分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体育技能、体育兴趣与心理特点等情况,引导学生构建若干学习群体,然后围绕特定内容、目标与要求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各有所获。比如在开学初期,教师可对新生展开身体素质测试,然后结合人工与计算机加以统计,以班级为单位,根据一定的标准统计教学对象的几项体育成绩,依照他们身体素质测试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水平的体育小组。

第二,备课与授课分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照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以学生分层为基础,打破常规备课法,注意分层备课,优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任务,制定分层目标:①结合课标要求,制定共性目标;②制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加深与拓宽运动技能;③制定提高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分层目标制定后,教师可进行分层授课,引导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如教学立定跳远时,为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以合作性游戏为主线,分析学校场地与器材实情,考虑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已有手段将立定跳远的空中动作进行分段教学,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逐步把握立定跳远技术。

第三,辅导分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指导,以随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同时,注意分层辅导,重点帮助差生。比如对那些能力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师可巧妙启发与提示,或者通过动作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留出更多的时间辅导那些体育技能一般或较弱的同学,让他们感受成功,增强体育运动信心。其次,通过观察巡视,教师了解到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根据学习情况,适时变化练习要求,以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

第四,评价分层。在分层教学中,分层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教学篮球:反弹传接球与耐久跑后,教师需要依照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与运动能力进行分层评价,以发掘同学学习中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其中,测验目标可分为如下层次:高级、较高级与基础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核级别,从而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使其不断挑战自我。即便是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其中,有所进步。同时,还可让学生组内或组际互评,为了获得大家的肯定与赞扬,学生会更有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自学与合作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与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学生终身运动奠定基础。

第一,明确目标,巧设情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适宜的体育学习情境,以唤起学生学习动机,诱导学生自主探知。如教学体育理论性知识时,教师可联系学生已学知识,巧妙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迁移知识与能力。或者借助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设置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引入新知学习状态之中。比如教学“篮球基本技术――投篮”理论知识时,教师可播放NBA的有关视频,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进入篮球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理论性知识为实践技术提供了基础与理性认知,有助于学生由表象逐步过渡到深层理解。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近几年来,农村学校的学生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有部分家庭经济好、家长素质高的孩子一个劲地向城里学校跑;外来临时工的孩子在农村学校比例越来越高;本地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的家长破罐子破摔,对孩子不闻不问,以上一些原因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给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就拿我教的五年级(3)班学生来说,全班有40位学生,其中数学达到优秀的(90分以上)大约占30%,中等生(80分至90分)大约占35%,尤其大约有10%的同学是基础和思维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差的学生。对这样的班级学生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实行同一标准的教学,势必造成优等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如何能让一位教师对差异较大的众多学生进行学,而又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呢?我尝试利用分层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施教,从而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

通过一个阶段的分层教学实验来看,教师首先必须和每一位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自已的学习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应采用的学习方法;其次必须帮助中等学生和后进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利用多种手段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着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把分层教与学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和课后的教学活动中去;最后教师必须注意开发每一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各个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必须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做到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数学学习素材,让每一位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下面就谈一谈我在尝试分层教学时的操作方法:

1.建立有层次的学习小组

1.1 建立课内的稳定学习小组。对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通过观察、谈心和向以前所教的老师咨询进行全面摸底,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分类,大体确定有优(A)、中(B)、差(C)三个不同层次。具体划分标准:A层学生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能稳定保持在优秀行列;B层学生智力因素较好、有一定潜力、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不稳定、成绩有一定的起伏;C层学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上极不主动和自觉、成绩不理想。然后把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一般每组6位学生,1号、2号学生为A、3、4、5号学生为B,6号学生为C),让每个学习小组实力基本均衡。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A、B、C三类学生制定并清楚地呈现A、B、C三个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承认和正视他们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当然这样分层是隐性的,教师要心中有数,在设置学习目标、编写学案、设计达标题和评价时,心中都要分成三个层次来要求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1.2 建立课后的流动的学习小组。一般是把课堂上的A、B、C三组中的每一组同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学习需要等方面情感因素自愿结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确立一名组长,便于进行课后教师的辅导和作业检测,分类讲评等。教师要对各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提出竞争性的目标要求,让他们开展学习比赛,增强每一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老师对全班同学布置了三个层次不同作业要求后,每组之间同一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比一比谁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高,对高的流动小组的组员和组长要进行适当的表扬,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2.确定有层次的课堂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时,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层次渐进化”,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将会起导向作用,教师首先要制订出分层要求的学习目标。要求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达到“较高学习目标”,做相应的练习;要求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必须达到“基本学习目标”;让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目标”,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在导入新课后,要让各层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课上紧紧围绕各层学习目标来进行,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和无效的脑力劳动。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时,可节约60%的时间。例如我在教学小数乘整数这一课时,制定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是:A类学生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法则、会正确熟练计算一个小数乘两位整数的乘法;B类学生能理解一个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会熟练计算一个小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正确计算一个小数乘两位整数的乘法;C类学生能理解一个小数乘整数的法则、会计算一个小数乘一位整数的乘法。

3.进行有层次的教学设计

备课要分出层次。在依据标准、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学法,重点考虑如何排除差生的学习障碍,提出让优生能“吃得饱”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设计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时要考虑A、B、C三种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般要求达到较高标准,能运用法则、性质解答和解决综合性有一定难度及灵活性的习题;对水平较低的学生一般要求达到最基本标准,在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正确解答课本上要求的习题;对水平中等的学生除了正确、熟练完成书本上配套练习基础上,要鼓励他们向较高标准努力。备课中要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学习思想,始终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

备学案时要按级别注明ABC,教师利用成立的流动学习小组的组长对本组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统计出每个同学A类、B类、C类分别对了几道题在题后统计表上打勾)。这个是隐蔽式的,学生自己选择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题目,但不做强行要求。

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内的高效率、高质量,在统筹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下,注意选用最佳的教学思路和合理的“动、静”搭配。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里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重组教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删教学的容量、密度和节奏,设计分层例题,备学法,备分配最佳的教学时间,确定知识、学生各自的分层点,设计分层作业,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让整节课能达到“动”与“静”有机地融为一体。

4.开展有层次的教学活动

4.1 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努力为中等生全面达标创造条件。对A层学生,让他们独立学习后再进行点拨、指导,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放低起点,降低要求,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2 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点拨方法,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3 练习、反馈检测要层次化。分层练习是分层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针对性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矫正。在练习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低层次学生有参与课上练习的机会。我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使A层学生有更多的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检测也要分为三个层次出题(如果是现成的练习册,教师可以先在每道练习题后面标上A、B、C三等),这样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进行有层次的达标考核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还可根据学生分化的程度,设计两张试卷,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给他们成功感。评价时采用分层评价形式,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暂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制定改进方法。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评价时要为高层学生指明方向,为中层学生提供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关注送给低层学生,对他们实行“三多三优”原则。即多指导、多鼓励、多练习;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面批。

总之,课堂教学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主阵地,延伸学习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补充。我们要充分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把“微笑、尊重、宽容、民主、探究、合作”带进课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重视学法研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尊师、乐学、勤问、争先”的良好风气。

第7篇

一、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分层教学能满足当前中职生源现状和学生成才的需要

近几年来,中职学生入学成绩差异十分明显,落差很大。这些学生中,有1/3学习欲望较强,有较好的学习成绩,渴望学知识和技能,愿意今后继续升学深造,还有部分学生愿学一些专业知识,能够顺利就业。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习困难生,有些学生甚至初中就是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美国当代教育家垆坶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目标”。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可塑之才,关键是我们能否为其提供成功的教育模式。同时,根据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就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培养模式。

2.实现分层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如果不实行分层教学,仍按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方法的旧模式教学,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也无法两头兼顾,目标过高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透,目标太低,好学生吃不饱。长久以往,造成恶性循环,势必会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也差,课上坐不住,搞小动作和恶作剧,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抓课堂纪律,还要抓行为习惯,往往使得教学内容无法完成。不实行分层教学,教师也无法组织正常的课堂教学,使得中职教学的整体水平下降。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

1.分层定向培养目标

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参考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进行正确的学生发展定位,把学生分成升学班和就业班两个层次。对升学班注重专业对口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对就业班则以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2.分层把握学生梯次

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以后,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实际情况,结合文化、理论和技能测试成绩,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缺乏学习信心,基础、理解能力差。B层:基础一般,学习态度较积极,有上进心,理解、应用能力一般。C层: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理解能力强,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出发点。

3.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要求作实际分析,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拟定的各层次教学目标既不能要求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其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好”与“吃不饱”的矛盾。

对A 层学生,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熟悉简单实际问题;对B层学生,在A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对C层学生,在A层、B层目标基础上,学会应用有关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如电子专业的《电子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总体目标分三个层次:A层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应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学会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基本上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及使用方法;B层学生在A层基础上还要初步具有排除电路简单故障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C层学生在前两类基础上还要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具有组装和调试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

4.分层开展课堂授课

按照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中体现明确的层次,我们主要采取了时段制。第一时段,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感性认识(针对全体学生);第二时段,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针对B、C层学生);第三时段,让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针对C层学生)。比如电子专业在教授学生学习移位寄存器时,要求学生掌握移位的原理和记数原理,并学会设计实际电路。第一时段教师先面向全体学生教授两位移位寄存器设计方法,第二时段面向B、C两层学生讲授三位、四位移位寄存器的设计方法,第三时段再面向C层学生学习八位移位寄存器的

设计。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分层,学生可在已完成的基础上向更高层跃进,还可为该题增加“行数由键盘输入,得到相应的图形”,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学习。

还可指导优秀学生设计一些可融入自身智慧的程序题,比如设计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小程序,而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则要求读懂已有程序,进而模仿一些相近程序。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调节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分层授课能调动各层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分层指导训练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并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简单实例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复杂实例题或复杂综合题。第二、第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比如工民建专业的瓦工技能训练为三个标准:A层学生训练标准时砌墙训练达到每小时80块砖,并且垂直、平整度每次误差要小于7毫米;B层标准是砌墙训练达到每小时120块砖,并且垂直、平整度每次误差要小于5毫米;C层标准时砌墙训练达到每小时160块砖,并且垂直、平整度每层误差要小于3毫米。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B、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分层实行考评测试

包括知识和技能测试,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答卷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大纲要求,每次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的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和自信心,也可使B、C两层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技能测试根据学生层次确定不同的测试标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相应标准,一般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三个等级。如计算机专业的文字录入技能测试,要求C层次学生每分钟最低达到120个字,B层次的每分钟最低达到80个字,A层学生每分钟最低要达到60个字。对A层学生教师个别指导,提供多次测试机会以确保顺利达标。采用分层考评,对A层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对B层学生,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层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这种分层考评的方式给优等生展示学习能力的机会,中偏下的学生能检查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能够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的情况,使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先估计了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

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组织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次教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及体会

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实施分层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不同个性发展需求和不同层次基础水平需求,有效解决了“一刀切”教学模式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突出了技能训练和技术考核定级,就业应用能力较强,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第8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14-01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1 以人为本 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 因材施教 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

3 分层教学 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她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索

1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最初接触知识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接受知识都存在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了解他们的不同的学习能力与侧重点的差异进行划分,需要参考心理素质、习惯以及能力等许多因素。将一个集体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指导与培养管理[1]。一是按照已有的基础;二是按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实践操作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小是一成小变的集介体,而是过程的集介。”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划分小组,并对理念不断地更新,合理的分层是建立在合理的标准与不断的更新之中,并及时将其落实到分层教育模式之中[2],因此,才能使得每个层次的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提高,这种理念下的教学集体才能整体得到全面的提高。

2结合分层学生,分层备课

将学生进行分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教师进行不同种类的备课与知识梳理,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分层备课则是一重要前提。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充分熟练掌握好知识点,将教材知识进行对应分层,将这些融入备课环节之中,分层进行很好的对应与联系[3]。本着这个原则与出发点,贯彻这一分层教学模式。备课的过程是耗时最多且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第一教者需要很好地把握教材知识分层与学生分层的结合。第二,备课中需要考虑到如何将这种备课知识转换教授给学生,教者需要掌握好教学方式与策略[4],以及如何转换与应对引导。第三,教者在备课之中时需要转换好角色,要以学生为主,备课时最大限度发挥好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种理念下才能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好[5]。备课的过程中要避免废除以往的填鸭式,线路学习模式,教者的教案需要很好的灵活性,语文这一课程其具有本身语言的独特性,在教学之中需要将学生引导到更宽的面。

3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分层教学是实现分层教育模式实现的关键步骤,也是最具效力的一步。这个环节中,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主位作用。这一教学模式需要与教学理念相融合,将其形成一种理念,使学生也形成这么一种理念,最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6]。其次,如何将课堂的主体由老师转换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教者把课堂交给学生,需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上进行不同的定位。比如,教者可以在课堂上将一些有趣的故事[7],将教学的知识融入到这些课堂之中,方法灵活,效果十分显著。要使课堂上课能够达到预期成功的目标,每一堂课都需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与主体,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位,立足于实现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这一根本出发点[8]。例如在朗读中,选择不同层次学生阅读,促进学生自己将能力进行提高与改善。在其他各个方面[9],比如写作,默写,遣词造句等等方面都可以按照这一理念,分层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有很好的认识与把握,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将学生教得参差不齐,而是达到学生整体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4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最好途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最为重要的。分层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补短的最好方法,教者不仅要做到分层对待,分层教授还要做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性[10]。不能将这一教学作为一种固定模式,更好地贯彻到多层学习模式之中。在分层教学中,许多教者会错误地把它定位为一种模式,过多地去追寻模式的模板,在多层教学之中精髓是将其作为一种理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树立多层教学的理念,需要教者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11],还需要做好学生与教者之间的及时互动,这才是多层教学的核心理念。“分层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是因人因地而改变的。在一堂课上一成不变地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不可能达到素质教育预期的教学效果。一次成功的教学课堂,必然会糅合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以整体学生为整体就必然会形成一种多层教学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教者必然会选择多层的互动,取长补短、教材知识拆分之后分层灌输[12],达到教材知识全体学生不同方法的吸收,实现教材资源共享、要注意层次互动、共同提高。在多层教学互动中,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自然想法不同,对文章的主体与主旨,人物事件均有自己的见解。如在文章一处情节是:“不对,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一部分学生会感到,说:“老爷爷视线不佳。”有的学生会觉得是:“老爷爷是故意说瞎话呢?”这些成功的教学理念充分流露出教者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的灌输与引导,成功把握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学生的讨论之后,不同层面学生的讨论碰撞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达成共识[13]。文章的主旨即为老爷爷的那句含义深远的话,只有这么一个值得称赞的孩子,因此他只看到了一个孩子,这一共识表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理解文章的主旨[14]。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做好多层互动。发掘学者的情趣潜力,使得多层教学的教学目标逐一实现[15]。

5分层对待,多层评估

第10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快乐学习;因材施教;积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07-03

一、目前班级授课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我们所在的学区滨临港口,经济比较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外地经商者,这势必造成学校班容量大的现状。再加上家长工作变动,每学期都有不少学生从外地或者乡下转入县城来就读。由此造成了外来学生所学的英语进度与本校学生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差距也较大。另外,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家庭学习氛围也不尽相同,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就拉开了一定的距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验,笔者发现如果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尖子生吃不饱、中等生勉强糊口、后进生吃不了”的状况。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但以目前的教育形式,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又是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鉴于此,如何发挥班级授课的优越性,摒弃其弊端,这就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督促我们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人,给足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分层教学模式便是我们日常授课的最佳选择。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目的及其理论依据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目的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分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性,注重实效,从而起到拔尖、提中、促差的作用。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除了古老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外,现代的“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都为分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个理论也为当今的分层教学法提供了依据。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所学的内容,并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将会提高。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一种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个体的差异出发,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理论,也充分阐述了分层教学的优势就是最终要达到目的――分层是为了无层。

三、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记忆、理解、运用以及到最后的创造性使用语言,都是有不同维度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针对上述情况,我实行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即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我把学习能力强,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并且表现欲强的学生分在A组;学习能力稍弱一些,但喜欢英语,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在B组;把学习主动性不强,存在惰性思想,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分在C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也充分考虑三组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目标定得更切合实际。既让A组和B组学生觉得学习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C组同学觉得目标定得不是太高,稍加努力便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情绪。

(二)教学内容分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努力给每个孩子都提供一个能够自如交流的平台,因此,在课堂上我本着低起点、慢功夫、大容量的方式制定适合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A组的孩子需要知识大容量的输入与输出,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造性的使用所学语言的能力;B组的孩子需要慢功夫,用耐心和时间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而C组的孩子要低起点,多鼓励,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分层教学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即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深入了解后,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日志本上分好类,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不让他们知晓自己所在的层次,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在教学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当他们达到相应的标准后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通过教学证明,这种隐性分层教学更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如人教版英语Book4,Unit5 How much is it? A Let's talk这一课中主要学了新句型“How much is this dress?”及其相应的回答 “It's 99 yuan.”在本课教学中,针对A组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我大量输出了有关商品交易的语言,比如,"Can I help you?" "Yes,I want…" "I like…" "I'll take it."和一些相关的礼貌用语,目的就是给A组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信息,让他们能够创编课文对话;而B组同学在一堂课的学习中,能够把课文对话表演出来就完成了教学目标;相对C组同学,对他们的要求便是能够运用重点句型进行交际,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即可。

又如教授人教版英语Book4中 Unit4 It's warm today. A Read and Write时,A组学生能够根据课本提供的句型再说出、写出许多相关的新句子,不仅让他们所学知识达到升华,而且他们的表现对B组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对C组起到了激励的作用。B组的学生虽然不能像A组那样说出写出许多新句子,但他们能模仿课本写出和自己密切相关的部分句型。而C组的学生也在我的指导下较扎实的掌握了本课两个新句型的书写和运用,C组学生达到这种水平,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成功了。

(三)作业分层及分类评价

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业布置得当,学生受益匪浅。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这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对或错,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特别是C组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我尝试使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习惯上我布置的第一项作业基本都是最基础的内容,需要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完成好并完全掌握的,这部分作业的布置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第二项作业是自选作业,在这部分我一般会布置三个小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选择其中一项。这样的作业形式既有了梯度,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的目的就是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英语作业。并且保证学生在现有水平上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是:A组学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B组学生在保证夯实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有更大的进步,并在灵活运用新知方面有所提升;而C组学生则保证达到课标的要求。

如学习人教版英语Book2 Unit1 A字母时,首先布置了少量的抄写作业,然后就是自选作业,让孩子们选择所喜欢的字母看看他们像什么,并且简单描述出来。

下面以三个作业案例及教师简评阐述一下作业分层法的好处。

1.A组某同学的作业:我把大写的字母F想象成了冲锋枪,然后枪口冲上又变成了大写字母L。我还把起伏的山脉想象成了大、小写字母Mm,把直升机想象成了字母Y。这些设计,都展现了我作为男孩子特有的心理特点和独特的想法, 在想象中我也感受到了学习中的快乐。教师简评:同学,带着欣喜欣赏了你的作品,我被你的创新和童真感染了,你看,你的字母书写那么清楚工整,你的描述那么形象逼真,让老师也感受到了你完成作业时的快乐心情,你,不是在做作业,而是在享受作业。

2.B组某同学的作业:我把小写字母a想象成了在水中游动的小蝌蚪,把大写的字母I想象成了墨斗鱼,把字母F想象成了牙刷,把C想象成了弯弯的月亮。这些形象让我感到字母是那么美。教师简评:你以一个小女孩的心思和感情把这几个字母都感性化了,把抽象的字母变得生动有趣,每一个字母都是一个唯美的小故事了,老师真喜欢。

3.C组某同学的作业:我把小写字母a想象成了一个梳着小辫的小女孩的头,把字母f想象成了长头发,把字母C想象成了嘴唇。教师简评:老师看出你很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也非常用心,并有自己的创新,老师真替你高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简单、富有感情的点评,会让学生找到自豪感,并从作业中感受到莫大的快乐。

运用作业分层法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标准的评价法,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价值,保持积极的情绪,快乐地学习英语,是每位英语老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第11篇

【摘 要】语文是百科之母,而作文作为语文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个体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小学作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因材施教。但是我国目前的作文教学却强调共性,实施均衡教学。这就导致了那些自觉性较强,善于学习的学生由于课业要求太简单,而丧失了深入发展的机会;对于那些懒于动笔的学生,由于作文难,进而导致学生厌倦作文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背离,那么如何才能让所有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发掘呢,我认为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不失为一个良策。本文就将讨论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教学措施,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作文;分层教学;分析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家庭、环境、学生主体的努力程度的不同,导致学生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有着显著地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面对差异任何整齐划一,搞一“刀切”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从实际出发,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采用不同方法,用不同的目标来进行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得到提高。

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与文字应用能力,但在传统的的作文教学模式里,教师被要求严格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训练学生,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个性化的语文表达能力,写出来的文字选材大同小异,缺乏活力,甚至连作文的格式也基本相同。这造成了学生在习作之初就丧失了对作文学习的兴趣,部分困难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要求都难以达到,而部分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目标来教育学生,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跳动,对促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有很大裨益。

2.分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2.1目标分层

学生的素质千差万别,如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那么就会显示出较大的差距。因此,分层制定作文学习目标就成为必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目标分层不是将学生张榜,分成三六九等,这种分层应该放在教师心中,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展,及时的调整。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将目标分为三层,即相当于将学生分成三个等级,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合理划分。以六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为例,第一层的要求可以为:联系生活实际,中心明确,感受生活,构思巧妙,情感真实细腻,行文流畅,几乎无错别字,无病句。第二层的要求:文章较流畅,虽生硬一些,但也可成文,错别字、病句少,感情真实。第三层的要求:文章能让人读懂,错别字、病句不太多。当然教师若有足够时间,可以给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效果会更好。

2.2题目分层

作文题目分层能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选题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字可写、有情可舒,对于作文难度而言,具有讨论性、思维发散的作文题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一些叙事类的文章难度较低。在设置作文题目时,可分设一个,学生们自由选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有创意地表达,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不会因题目过难产生畏惧情绪,这样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还会适度激发出其潜力,长此以往,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将会慢慢提升。

2.3点拨分层

在课上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应该在教室内巡视,实时观察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对于基础好,思路清晰的同学,教师没必要对他们投以过多的注意力。但是对于基础差,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急得抓耳挠腮的同学,老师可以轻轻地走到他们身边做些指点,帮他们开个“头”,帮他们理清思路。至于他们作文中的小毛病,简单提示,但不要一个不漏的批评,思路正确,就放过去,以后再慢慢纠正,这样保持了他们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今后的作文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2.4评价分层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消失了。”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赞美。特别是在批阅困难学生作文的时候,教师的评语措辞要诚恳亲切,包含赞赏和激励,作文中哪怕只有一个闪光点,都要勾画出来,并写好批语。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平时他们学业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们渴望被注意和表扬,及时地鼓励能让其重获学习的信心。对于成绩斐然,文采出众的学生,要适当“浇冷水”,在批阅其作文时候要从技术方面进行评价,确保他们知道进步的方向。一位德国教育家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教师都应牢记。

3.结束语

分层教学可以说是根据孔子“因材施教”的观念脱胎而来的。毋庸置疑,在作文中实行分层教学,正视学生们作文水平的差异,依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标,特别是对于困难学生给他们以切合实际的目标,能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自信,对他们今后的认识都会有巨大的影响。作文分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其内在的竞争体制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超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成绩。作文分层教学的优点很多,是班级授课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在学生作文水平差距较大的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补救措施,这一点教师一定牢记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讲授写作知识时仍应以合班教学为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施教之功, 贵在引路, 妙在开窍”。 师者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均衡教育[J].学周刊:中旬.2014.(4):52-52

[2]龚晶.浅述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9):60-60

[3]王平山.浅谈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228-229

第12篇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使教学受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

二、指导思想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因此教也要有差异。教学要促进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努力使各层次学生发展所长、互相帮助,形成合作学习的气氛,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目标。

三、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2.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提出不同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呢?下面我们以高一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的知识点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A组的学生能记住公式:n=m/M,并会做=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1.5mol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他们能用上述公式计算:19.6gH2SO4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16 gNa2C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对c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还对其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少克H2SO4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lO%的盐酸所含的HCl分子数相等?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收获。

4.分层作业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对学生实施分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还是以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为例,我是这样对学生布置作业的:A组作业:教材17页中的2、9,B组作业:除A组作业外,加补充习题1、2,C组作业:除B组的作业外,另加创新课时训练习题5、6、7。

5.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个重要环节。具体办法是:我在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只有你在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还对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老师的负担,假如所有的学生都靠老师一个人是辅导不过来的,给学生讲明了这样的道理,学生都积极配合、支持我的工作。

6.分层测验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我自从采用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测验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试卷,以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测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A组的同学可以选择B组的试卷,同样,B组的同学也可以选择C组的试卷。每次测验后各个组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上升一个小组,而退步的同学则降到下一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