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普通话小诗歌

普通话小诗歌

时间:2022-11-20 07:4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通话小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普通话小诗歌

第1篇

当了几十年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有必要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尽可能多读一点古典诗词。但我又怕自己的这种想法纯粹出于个人对诗词的偏爱,因此,即使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也不敢过于热心地从这方面鼓励他们。但最近看报,一条消息支持了我。据报道,春节期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连演10场,场场爆棚,连加座票都成了紧俏的“抢手货”;目前,一项名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海内外传媒和全国文化教育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并且正在全国青少年中逐步推开。这确实使我受到鼓舞。

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日益变得功利和浮躁的人们,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古典诗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编纂了《诗经》这样完备的诗歌总集,拥有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200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足可引以为自豪的诗歌遗产,而唐诗宋词——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什,更是诗歌遗产中的“极品”,说它们“字字珠玑”,绝对不是夸张。作为现代人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会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实在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

当然,现在的青少年升学压力重,课外作业多,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我想,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再则,在紧张学习的间隙,伸一伸懒腰,慢声吟诵一两首优美的小诗,正好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我看,关键还在于培养读诗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要培养对诗的兴趣,首先是用心灵去接近它、解读它。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它们所蕴含的古代诗人的情感体验,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纵然有时代隔阂,也不致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再说,那些真正的好诗,大多明白如话,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语言,对今天的读者却依然充满了魅力。比如下面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它真挚的感情全从肺腑中流出,即使从未有过远离亲人、作客他乡的生活经历的人,也不能不为之动情,不能不为之从内心升起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更不用说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了。记得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离开乡下到上海求学,虽然路不算远,但少小离家,总有一种游子思乡的心情。不幸又在初中毕业之前忽遭丧母之痛,悲痛中反复地读这首诗,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不太会写诗的我居然也写出这样的诗句:“密缝针线今犹在,不忍开箱检旧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这首《游子吟》给予我的巨大的冲击力。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韵味。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平声,也要拖长),从而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

读古典诗词给予人的影响,不是外显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读诗词的人自己也许并不感到这种影响的存在,但当他诗读得多了,积淀丰厚了,人们就会从他不俗的谈吐和文雅的举止中感觉到一种特有的气质,一种超凡脱俗的“书卷气”。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确实如此,一个饱读诗书、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即使身穿土布衣服,也无法掩藏其内在气质之美。

当然,唐诗宋词的作者毕竟都是封建时代的文人,他们的作品中不可能不流露出封建时代文人常有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叹老嗟卑、孤芳自赏等消极思想。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相反,正好可以借此锻炼我们的分析、辨别能力。

第2篇

诵读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即小学1-2年级,又称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我校低年级晨诵课的内容在体裁上重点选择简短的儿童诗、散文诗,题材以歌颂祖国、校园生活、四季变化、生日赠诗、自然乐趣、走进科学、美德少年等为主,要求内容精炼、以小见大、富有一定哲理,能够让学生在晨诵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和世界的美好。

晨诵课主要包括清晨问候、复习诗、新授诗、梦想开花、结束语五个环节。下面笔者以我校晨诵读本《晨韵》之二第三篇章《从耳边掠过的风》晨诵课的教学为例,介绍低年级晨诵课的操作要领。

一、清晨问候

清晨问候其实是师生间在清晨相互问候的礼节。黎明时分,师生间富有诗意、书香的相互问候,能够给彼此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心情,更预示着我们将“与黎明共舞”。从学生好动的特点出发,低年级的晨诵问候允许并鼓励学生配合自主创编的灵动动作,边动边说。

[片段实录]

师: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亲爱的小朋友们,用你们最美妙的声音开启崭新的一天吧!全体起立!

师:爱读书的树叶/捧着阳光读/

女生齐:一天一遍/读得兴奋满脸/

师:爱读书的树叶/捧着月光读/

男生齐:一夜一遍/读得平平安安/

师:一听说风老师来检查/

生齐:每片树叶便/摇头晃脑/齐声朗读

合:我们要读书的小树叶,用朗朗的读书声开启每一个崭新的黎明!

师:请坐。

晨诵课的时间短暂,强调以读为主,极少讲解和说教,低年级尤其如此。

二、复习诗

复习诗主要是诵读上节课所学的诗歌,旨在以旧引新,温故知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优美的诗歌。这节课之前,我们学的是诗人刘炳钧的《小蜗牛》这首诗。

学生集体诵读诗歌内容:小蜗牛,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不着急,不着慌,/东张西望慢慢走。/遇到一只小蚂蚁,/向着蚂蚁点点头。/风来啦,雨来啦,/雨水“哗哗”满地流。/“小蚂蚁,别发愁,/躲进我的房里头。”

三、新授诗

新授诗是晨诵课的b读重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教师要努力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且诵读形式要丰富并富于变化。通常教师范读在先,学生诵读在后。学生诵读的形式有自由诵读、自告奋勇展示读、师问生答或生问生答读、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读、根据诗歌内容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PK读、配合画面诵读、配合音乐诵读等等。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在诵读中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展现诗歌的魅力。

[片段实录]

师: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的王国旅行,跟着风出发,我们要学一首新诗,《从耳边掠过的风》。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

生1:金波。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这首诗的作者!在诗的王国旅行,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现在由我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课件出示诗歌内容)。

从耳边掠过的风

金波

从耳边掠过的风,

一点也不冷;

因为风里,

有我们的歌声。

从心中飞出的歌声,

比鸟儿唱的更动听;

因为歌声里,

有甜蜜的友情。

歌唱友情的歌,

就像春天的风,

从耳边流进心中,

消融了心头的寒冷。

师:(读毕)同学们,你们知道从耳边掠过的风为什么一点也不冷吗?

生2:因为它“像春天的风”,春天的风是不冷的。

师:为什么像春天的风呢?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生3:“因为风里,有我们的歌声。从心中飞出的歌声,比鸟儿唱的更动听……”

师:说得不错!谁还有补充?

生:“因为歌声里,有甜蜜的友情。歌唱友情的歌,就像春天的风,从耳边流进心中,消融了心头的寒冷。”

师:是呀,从耳边掠过的风,就像是歌唱友情的歌,它动听、甜蜜,让人备感温暖,消融了寒冷。大家想读读这首温暖的诗歌吗?

通过对话,师生一起给诗歌定下了“温暖”的情感基调,于是便开始了多种形式的诵读。第一次是让学生自由诵读;第二次是老师读题目和作者,三名自告奋勇的学生“小诗人”各读一节诗;第三次是老师读每节中的前两句,三名“小诗人”再跟读本节的后两句;第四次是分组齐读(全班齐读第一节,第一、二组齐读第二节,第三、四组齐读第三节),学生对照老师和“小诗人”们多次范读中对语气语调的处理,进行简单的朗读模仿;第五次,老师肯定了大家读得大声、响亮、有感情,然后引入“男女生PK读”这一促成阅读的赛读形式;第六次,在学生情绪激昂、饱满的时刻,教师调出了课件里的音乐和图片,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下再一次带着感情齐读一遍这首诗。

四、梦想开花

梦想开花环节是晨诵课新授诗之后的一个补充,是一种思维拓展训练。学生可以用画笔描绘诗歌内容,形成具有个人解读风格的读写绘文本;可以简单地仿写诗歌;还可以制作诗歌贺卡;等等。这节课中,学生的“梦想”是这样“开花”的。

[片段实录]

师:你觉得友情还像什么?你也用一两句话赞美友情吧!

生:友情像小伞,为人们遮风挡雨。

生:友情像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生:友情像灯塔,使航船找到方向。

师: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同学们,付出一份友爱,你将收获两份快乐。今天的晨诵到此结束。(生全体起立)

五、结束语

好的开始,好的结束,让美好的情感伴随学生的每一天。

师:感谢同学们给了老师一个清新的早晨!

生:感谢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充实的早晨!

第3篇

[关键词]儿童诗;课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17-05

[作者简介]张君燕(1971―),女,本科,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园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儿童诗是指一种节奏、声韵充满美感,文字流畅自然,内容生动活泼,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儿童诗篇幅短,诗中有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是最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的最好启蒙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低年级学段要适当诵读优秀诗文50篇,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年四季,轮回更替,周而复始,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化每天都呈现在儿童面前,是最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教师以四季景色的儿童诗为课程内容,和儿童一起读写童诗,设立课程目标,规划课程进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赛诗、写诗活动,让儿童掌握童诗的朗读、仿写的基本方法,促使儿童诗情激荡、思维飞扬,从而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儿童语言,不断丰厚儿童的人文素养。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儿童天生是诗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记忆力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只能运用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小诗。

(二)儿童诗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在儿童文学浩瀚的海洋中,我们发现儿童诗清新活泼、质朴纯真、琅琅上口,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集美感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于一身,能拨动儿童的心弦,还能引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儿童诗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儿童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们开发的“儿童诗”第二课程旨在提高儿童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和谐发展,这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儿童诗”第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完善儿童的个性特长,增强儿童的人文底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具体目标

1.喜欢朗读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3.对感兴趣的诗歌乐于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背诵一定数量的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浅近的诗歌,并能用断行的形式记录下来,初步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6.在诗歌仿写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课程内容

春天诗歌:春鸟、春风、春的消息、春天的秘密、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味道等25首。

夏天诗歌:夏天的许诺、美丽的夏夜、夏天的催眠曲、夏天的故事、夏天的色彩、夏天的味道等25首。

秋天诗歌:秋风、秋歌、秋天的信、秋天的落叶、秋天的雨、秋天的声音等25首。

冬天诗歌:会唱歌的雪花、冬天的树、雪花的快乐、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无言的冬天等25首。

四、课程实施

(一)朗读儿童诗,让诗意润物无声

朗读是用形象化口语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儿童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是一种应该贯穿在儿童诗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学要求,也是对儿童进行长期训练的一项基本技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在朗读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从环境布置、音乐调节、多媒体课件展示诸多方面来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去,给儿童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引领儿童展开想象,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儿童细细品味诗歌优美生动的词句,从而感悟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意境。

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可适当描画冬天的布景,如雪花、雪人、玩雪的孩子们等。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冬天的雪景,播放轻柔的音乐渲染,营造冬天静雅、优美的环境。

2.教师范读,示范引领

低年级儿童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情感体验等方面决定了他们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感悟还比较肤浅,所以,儿童读熟诗歌往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课堂时间又很有限。这时候,老师的范读会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儿童以激发和感染。范读是指导儿童有感情朗读的一种有效朗读方法。在学习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以精彩的示范朗读给儿童正音,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提升儿童的朗读水平,还可以通过师生共读悟方法。

(1)你是否能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如图1)

(2)你是否能读出节奏感呢?根据画出的停顿线来练一练吧!(如图2)(教师范读)

(3)你是否能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赞美,读出美感呢?(如图3)(配乐)

(4)你觉得要读好儿童诗,我们应该做到哪几点呢?(师生交流后归纳朗读方法)

(5)那就让我们来比赛背诵吧!

这样做不但可以引导儿童领悟儿童诗的朗读方法,让儿童读出层次,读出感悟,读出美感,还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上下工夫,从而扩大儿童的语言积累,提高儿童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方法导航,举一反三

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领和过程的体验,引导儿童感悟理解,尝试自悟自得。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掌握朗读要领,形成朗读能力。

(二)仿写儿童诗,让诗情表达酣畅淋漓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在朗读基础上,儿童已经对诗歌的形式初步明晰,初步了解了儿童诗的特点。所以,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儿童尝试仿写,促使儿童诗情激荡,诗思飞扬,当然也就水到渠成。

1.融合语文学习,强化句子训练

(1)句式训练

小学语文句式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句式训练的基础。中年级的写段练习、高年级的写篇练习都与学句、说句、写句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写出完整、通顺、具体、生动的语句,才能写成优美、流畅、诗意的儿童诗。

低年级的句式训练,主要包括肯定句、疑问句、反问句、否定句等。句式训练可以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进行专题训练,让儿童学会句式之间的转换,增强儿童诗的表达效果,为儿童诗的诗句增色添彩。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引导儿童体会“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三个句子的不同,并体会肯定句、疑问句、感叹句要表达的语气,从而学会使用句号、叹号、问号。

(2)修辞训练

修辞手法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低年级学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等。学会运用修辞,对于儿童写儿童诗无疑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增添了诗歌创作的神奇功力。比如在学习比喻句时,教师给儿童提供了鲜明的对比,让儿童在对比中体会比喻事物和被比喻事物的联系,并学会自己写出生动的句子,为后面的片段写作打基础。(如图4、图5)

2.观察四季变化,尝试仿写训练

在前面句子训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体验四季的变化,在观察、感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让儿童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感悟生活、表达情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仿写训练中,儿童从会写一句两句稚嫩的诗句开始,到后来成段的诗歌,逐渐成为一个个小诗人。

(1)体验感悟,口头表达

因为低年级儿童倾向于直观形象思维,喜欢具体感知的事物,所以,在四季轮化中,教师首先组织儿童观察季节的变化,体验景物的特点,感悟季节的美好,从而让儿童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其次,教师可组织儿童口头交流看到的景象,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尝试仿写,落实训练

仿写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与读诗、诵诗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仿写《秋天的诗歌》时(如图6、图7),教师就组织儿童在观察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后,让他们按照提供的句式写简单的诗歌。

(3)独立作诗,放飞诗情

在读诗、诵诗、仿写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诗情。比如,秋天的时候,教师和儿童一起把各种颜色的树叶收集起来,夹在书里,镶在镜框里,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图案……让儿童仔细观察秋叶的独特,秋叶的色彩,秋叶的韵味……然后让儿童小组交流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象,最后让孩子们仿照《秋天的诗歌》里的句式自己尝试写秋天的观察所得。于是,一首首诗歌跃然纸上。(如图8)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儿童诗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儿童创作的资料,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对儿童学习的日常表现,首先以教师的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其次将教师的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儿童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另外也让儿童家长也参与儿童诗评价活动,丰富评价形式,提高评价力度。

在儿童诗评价过程中,制订朗读、诵读、仿写评价标准,形成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儿童自评、互评、他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自主化、科学化、民主化。

(一)朗读、诵读、仿写星级评价办法

1.朗读评价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朗读要求制定《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具体内容为:

(1)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拉长腔;

(2)停顿合理,语速适中,语句通顺;

(3)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4)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处理得当,对作者的感情有较好的体验。

根据《儿童朗读评价标准》对儿童朗读进行一一评价测评,确定等级,优秀的儿童被评为朗读之星,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2.诵读评价

在朗读基础上,诵读评价主要突出量的积累,每个阶段根据制定的儿童诗数量提出诵读评价标准,如诵读《四季篇》儿童诗时,全部背完的儿童可获得诵读之星,颁发证书。

3.仿写评价

当儿童尝试写儿童诗时,教师可以将作文和小练笔有机结合,从句子到段落,逐渐过渡,从用词用句、标点符号到写法运用,根据年级不同制订不同年级的《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我们依据标准评价儿童创作,促进儿童在儿童诗创作上不断进步。

(二)自评、互评、他评评价办法

1.自评

制定《儿童诗自评量表》,让儿童根据儿童诗内容而进行自我评价,如根据《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自评朗读情况,根据《儿童诗诵读评价标准》自评诵读情况,根据《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评价仿写情况等。运用自评手段,让儿童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习惯。

2.互评

“互评”主要是小组评价,包括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之间的评价等。通过这种评价,儿童与儿童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他评

“他评”包括“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儿童朗读、诵读、仿写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这最常见的指导环节。教师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儿童诗的学习情况,因此,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儿童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儿童儿童诗读写水平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与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对孩子学习儿童诗的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指导。只有这样的家校合作,才能让儿童把儿童诗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落实评价制度,构建评价机制

立足学校现状,从儿童实际出发,坚持日读、月诵相结合,坚持儿童诗读、写相结合,坚持活动开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儿童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每月落实一课一展一评,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融合,让儿童诗教学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每学期定期开展儿童诗专题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成果展示活动,等等,让儿童诗教学工作成为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一抹亮色,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六、取得效果

经过两年的读写童诗,儿童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对童诗的浓浓的眷恋之情。儿童的写作水平不但有了明显的提高,还能运用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笔者相信,“儿童诗”第二课程将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另一扇窗,成为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一、创设悬念激发语文兴趣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常为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一些困惑,从而在似懂非懂、似知非知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渴望解决悬念的亢奋的心理状态中激发追根求源探索奥妙的兴趣。如教学《鲸》一文,在导入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鲸在水中的投影片,然后对学生说:“这是遨游在大海中的一头鲸,因为它的形体像鱼,所以人们管他叫鲸鱼,但是它不是鱼,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中写鲸不是鱼的理由找出来。这个违背常识的结论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把学生带入了最佳学习状态。教学第六册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时,我开门见山直接导课,板书课题后问: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产生哪些疑问?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小老师是谁,有的说我想知道小老师长得什么样,还有的说我想知道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我接着说:“喔,你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呢。学贵质疑,同学们,有了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呢?”有的学生说:“读读书!”“对,读读书,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书吧。”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激发起来,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他们的兴趣易被新奇的东西所激发,因此可以从更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新异刺激,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刺激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演一演等方式方法,把教学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三、组织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1.组织新颖的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时,最能激发好奇心,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如教学反义词,让学生与老师对词,由单个字扩展到两个字,再三个字、四个字,最后扩展到短语;在积累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带某字的词语,或者采用词语接龙等形式,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积累知识、学习知识。

2.组织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过深,学生望而却步,会降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生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深浅得当,难易适度,这样才可有效地激发兴趣。如在让学生习作《家乡的变化》时,为了降低习作时的难度,先让学生回家调查了解,然后利用口语交际课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然后再让他们写出家乡的变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即使作文水平低一点的也不再感到无话可写。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可启发我们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猜谜语、对诗、看谁知道的名人多、谈体会、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可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张琳同学为参加书法比赛苦练钢笔字,李飞同学为参加书法比赛星期天和爷爷一块揣摩运笔、研究汉字的结构,还有的同学为争当故事大王苦练普通话、广泛阅读。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利用多元化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及时反馈学习结果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如作业反馈中一个红红的大大的“优”字可使学生为自己的认真、细心感到欣慰;习作中一个赞赏的、中恳的激励评语,会大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朗读教学中一句“你读得真美,此时老师的心情和作者一样”,会使学生充满自信;故事会上,一句“你肚子里的故事真多”,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语文兴趣

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68-001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对低年级的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朗读不只是简单的见字读音,而是一种语言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朗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示范读,让朗读成为“催化剂”

好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那么在我们范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情感充沛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范读时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就能把书面语言还原为丰富形象的口头语言,就能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就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

2.时机恰当

范读不可滥用,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范读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动听的声音和极富感染力的感情能一下子感染学生。教师应准备充分,还应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课中讲读文本时,我们应选择重点的段落或特殊的句子加以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全文。教师要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自己准确的语言和满腔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如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这时教师恰当的范读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特殊句子的朗读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小池塘》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学生读来如“白开水”一般,于是我便顺势抓住了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范读引领,范读时,声情并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白云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白鹅,星星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听我朗读的孩子们仿佛走进了那个美丽的世界……就这样,通过范读,无形中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二、情境读,想象中加深感悟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但他情感的流露不是随时可以涌现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找到一个“爆发点”,再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会让学生更无趣,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朗读与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是密切相连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也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所以我认为只有给学生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细胞,使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如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第三小节时,我是这样问孩子们的,当时得了奖杯的小蜗牛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讨论了起来,这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小蜗牛们,我想采访采访你们!

师:吃早饭的时间到啦!小蜗牛,快过来吃吧!(咦,你怎么还背着奖杯呢?)生:我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飞行冠军。

师:心里都想着炫耀自己呢!

师:哎呀,天不早了,小蜗牛,快放下奖杯到软软的草地上睡觉去吧!好不好呀?

生:不,我睡在奖杯里。

师:为什么呀?

生:生怕被别人偷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

师:蜗牛就是这样,白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晚上就睡在奖杯里,真是太(引读)――“得意洋洋”了!

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蜗牛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蜗牛的得意洋洋,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把那种得意的感觉读了出来。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学生已经悟出了蜗牛的得意,我们还能说学生对课文不理解吗?没有自己的感悟吗?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学生一定能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三、表演读,感受文本乐趣

第6篇

1.读准本课的会认字,识记“至、死、久、粒”四个会写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通过对“困”字的逐步理解,初步懂得字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渗透学习用字典的方法。

3.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用不了多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都会”一句,通过实验以及“蒸”字的动画演示、想象说话等感受小鱼的困境,产生对小鱼的同情。

4.适度渗透珍爱生命、感恩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鱼儿在大海里自由生活的图片)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好多漂亮的鱼儿。

生:看到了许许多多鱼儿在大海里游。

师:是呀,大海是鱼儿们温暖的家,鱼儿们在海里幸福地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能这么幸运。每当大海涨潮的时候,总有许许多多的小鱼(板书:小鱼)会被带到沙滩上,当退潮的时候,有的能重回大海,有的就只能孤零零地留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板书:浅水洼里)而回不了大海。(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浅水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浅水洼吗?

生:就是小水沟。

生:不是小水沟,是小水坑!

师:对。洼,是指一些低下去、凹下去的坑,这些低下去的坑里有一些浅浅的水,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浅水洼。

师:在涨潮的时候,沙滩上就会留下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浅水洼。(在黑板上又画出五六个“浅水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注意“里”要读轻声。

(师范读,生跟读。)

二、读文识字,以境激情

师:咱们把书翻到第132页。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咱们在第一次读课文时一般给自己提怎样的要求?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这位同学给自己提的要求很高哦。老师给大家的要求不高,第一次读,咱们做到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把每句话读通顺就好。好,大家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

师:这篇课文的生字不多,也不难记。可是,要把它读准了却不容易。老师先请出两个音节――(课件出示:shèn zhēng)谁能来拼一拼?

生:shèn,zhēng。

师:他已经注意到了,要注意区分什么?

生:翘舌音,不,不是,是后鼻音。

师:哈哈,别着急,两个都是翘舌音。第一个是前鼻音,第二个是后鼻音。咱们永康人学普通话特别要注意区分前、后鼻音。你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生领读,众生跟读。)

师:这两个音节的生字朋友来了,(课件出示:“甚”“蒸”)谁能把它们读准了?

(一生读)

师:除了要注意把前、后鼻音读准,还要注意把平、翘舌音读准。(课件出示“至”“死”)谁来?

(一生读)

师:大家发现了吗?刚才读的四个字正好可以组成这两个词。(课件出示“甚至”“蒸死”)谁来读?

(一生读)

师: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得挺好的,但是连成词语时要同时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有些难。来,跟着老师来试一试!

(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继续读生字。

(生认读“乎”“叨”)

师:组成了词,你还会读吗?

(一生认读“在乎”“叨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在乎”的“乎”是轻声。

师:你真了不起。这两个词我们是第一次接触,“乎”在“在乎”这个词语里念轻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师范读,生跟读。)

师:(课件出示所有词语)词语们集合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生开火车认读)

师:刚才在拼音的提示下,每个生字大家都认得了。现在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读吗?一起来试一试!

(师出示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生齐读“甚至”。)

师:读得真好!(把“甚至”卡片贴到黑板上的浅水洼里,继续出示其他词语,读完后依次贴到一个个浅水洼里。)

三、紧扣“困”“蒸”,引发共鸣

1.聚焦“困”字,体会小鱼的困境。

师:同学们,请看(指着黑板)――这就是一条条小鱼被冲上沙滩后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形,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你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哪个句子打动了你,就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边读边画)

师:老师把这几个句子打在大屏幕上了。(课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1)体会鱼多。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一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师:是啊,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谁再来读一读?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把“甚至”读得很重,众笑。)

师:我听出来了,被困的小鱼真的有很多很多。这么多的小鱼被困住了,你一定――

生:很着急。

生:很难过。

师:那你再来读一读。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语速越来越快,语调越来越高。)

师:真好,你能用声音传达情感了。一起像她这样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

生:被困的小鱼许许多多。

生:被困的小鱼成百上千。

生:被困的小鱼不计其数。

生:被困的小鱼数不胜数。

师:是呀,这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的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课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2)体会困境。

师:句中的“困”字我们在第五课中学过,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师:“星星困得眨眼”,这个“困”是什么意思?

生:星星累了,想睡觉了。

师:对,孩子们,咱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字典中关于“困”的义项)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疲乏困倦”,就是你们认为“累了”的意思。那咱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师:小鱼困在水洼里,是指小鱼想在水洼里睡觉吗?这个“困”又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生:包围,小鱼被包围在水洼里了。(众笑)

2.聚焦“蒸”字,体会小鱼的险境。

师:孩子们,被困的小鱼仅仅是被水洼包围吗,它们还将面临怎样的危险?请回到课文,再次认真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它们将面临着什么。

(生边读边找)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

(师课件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长句子?其他同学拿起笔来圈一圈小鱼面临着的几个重大危险。

(一生读,其他学生画找。)

生:被太阳蒸干。

(1)从字形中体会“蒸”干。

师:“蒸”是我们刚才学过的一个生字。大家发现了没有,“蒸”字下面是什么?

生:四点底。

师:古代造字时,四点底是由火演变而来的。所以现在看到的有四点底的字大部分都和火有关。(课件演示“蒸”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的字形变化)

师:可是老师觉得很奇怪,沙滩上哪来的火啊?

(生争先恐后想回答)

生:是太阳太热了。

生:是太阳快把沙滩烤出火来了。

师:(课件演示“蒸”的象形文字动画:在太阳照射下,水洼下面好像一堆火在燃烧,水洼里的水一点一点地被蒸发。)是呀,水洼里的水慢慢地被蒸干,小鱼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啦!

(2)从实验中体会“吸”干。

师:不光太阳会把水蒸干,还有呢?

生:沙粒会把水吸干。

师: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一点,老师特别做了一个实验,请看我在沙坑里倒水的情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水染成了蓝色。(师演示实验)

师:沙子和沙子之间有很多很多细小的缝,那些缝就像无数根吸管、无数张嘴把沙坑里的水给吸干了。没有水,小鱼的处境就很危险。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来看看这些小鱼!(指读)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

师:太阳出来了,更是无情地把本来就很浅的水一点一点地蒸干了。(在黑板上的浅水洼上方画出水蒸气)此时,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它们会说些什么?它们的感觉会怎样?

(师课件出示: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说:“

。”)

生:快来救救我!

生:我快喘不过气来了!谁来救救我!

师: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鱼处境的危险。

(生读)

生:太热了,快把我送回大海!

师:那就请你急切地读一读!

(生读)

(3)回扣 “困”的含义。

师:此刻,让我们回头再来读读有“困”字的这个句子(出示句子),这个“困”只是被包围住那么简单吗?你觉得还有怎样的意思?

生:我认为应该是选另一种解释:陷在艰难、痛苦里面。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陷在了艰难、痛苦里面。

师:是啊,这些小鱼困在浅水洼里,陷在了艰难、痛苦里面。我们学汉字就应该这样,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字典中不同的义项,学习它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师:一个“困”字让我们读懂了小鱼的遭遇,读出了对它们的同情和关爱。老师为大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四、书写指导,拓展导情

师:同学们,还有谁也像我们一样读懂了小鱼的遭遇呢?咱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个生字,(课件出示:“至”“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生:“至”,我用减法记住它,“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生:我来记住“死”,夕阳快下山的时候,一个人被一把匕首杀死了。

师:第一自然段中,还有两个生字要求会写。(课件出示:“久”“粒”)

师:这两个生字,是以前就认识的,今天要会写。在写之前,我首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写字的姿势。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检查一下老师写字的姿势。

生:一拳,一尺,一寸,老师的姿势很棒!(众笑)

师:“至”和“死”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啊?

生:上下结构。

师:大家再来检查一下老师握笔的姿势,注意大拇指和食指离笔尖远一点。(范写“至”字)看,这部分刚好是在上半格。“土”呢,刚好是在下半格,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笔要长一点。写好了!咱们跟书上的字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生:老师写得很有笔锋!

生:老师和书上写的一模一样,100分!(众笑)

师:谢谢鼓励!每一个字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写两遍。

(生书写)

师:就写“久、粒、至、死”这四个字。写完了第一遍,先不忙着写第二遍,先看看第一遍写的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能够一遍比一遍写得好的,我们把它放在展示台上,让大家学习。(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一、聚焦“很慢”,读懂男孩

师:课文中有没有人听到小鱼的求救声?

生:小男孩。

师:(板书:小男孩)去文中找一找哪一段讲小男孩读懂了小鱼的心里话,在救小鱼?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课件出示: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你从句子的哪些词语中看出小男孩在拼命地救小鱼?

生:“不停地”“弯下腰”。

师:是的,一刻没停过。还有吗?

生:“每个水洼前”,表明他一个都不错过。

生:“捡起”“用力地”“扔回”,表明他很用力。

师:是的,很用力。每一条小鱼,都很用力地扔一次。我们一起跟着小男孩来做一做。(课件出示句子,师朗读,生做捡鱼、扔鱼的动作。)

他来到第一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二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三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四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累吗?

生:(不停地揉手臂)累,好酸呀!

师:(笑)你们只做了四次动作,就觉得累了。而这位小男孩,他不停地捡,不停地扔,不停地捡,不停地扔,重复了几百次,累吗?

生:累!

师:这么累,他为什么不放弃?

生:小鱼在等着他。

生:他停下来,小鱼就死了。

生:他想多救几条小鱼。

师:是呀,小男孩想救出更多的小鱼,因为他在乎每一条小鱼!

师:虽然累得汗流浃背,捡得腰酸背疼,扔得小手都酸疼了。但他还是走到每一个水洼前,用尽全身力气把小鱼扔回大海。所以,他走得很慢,生怕――

生:错过了一个水洼。

师:所以,他走得很慢,生怕――

生:漏掉了一条小鱼。

师:所以,他走得很慢,一起读――

生:(齐)“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愿意跟小男孩一起去捡浅水洼里的小鱼吗?

生:愿意!

师:来,一起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

生:(齐)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我替小鱼和小男孩谢谢你们!

二、深化情感,拓展导行

师: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许多被小男孩救起的小鱼又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快听,小鱼在和小男孩说什么?(课件出示:小鱼又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它对小男孩说:“

。”)

生:谢谢你救了我!

生:幸亏你及时赶到,否则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我和伙伴们都会。

生:我是你在第四个水洼里救的小鱼,你救我的时候,我已经因为缺氧而晕倒,多亏你用力把我扔回大海,把我扔醒了。(众笑)

师:哈哈,原来用力扔还有这功效。

生:谢谢你,小男孩!你救了我们整个家族,你是我们的恩人。

生:小男孩,谢谢你救了我们!过几天你到沙滩上来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会送你一个海底的贝壳!(众笑)

师:你太客气了!看,小鱼儿还给我们送来了一首小诗歌《谁在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师生同读。)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感恩自然的馈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