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12:3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辅导员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E-learning;远程交流;远程辅导员;媒体能力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在线学习(e-learning)突破了传统“面授”教学的局限,也称为远程教育。为求知者提供了时间分散、资源共享、地域广阔、交互式的教学新方式,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在线学习和交流,但人们对远程教育中远程辅导员的职责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加强辅导员的工作,明确辅导员的职责,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这一新的办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与课堂授课相比对远程辅导员的新的要求
E-learning与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由此我们看到远程辅导员的变化的职责。
(1)关于教学法的组织可能性与课堂教学相比有不同之处,教与学的过程不在跟随45分钟或90分钟的节奏,这与异步的交流形式有关联。此外,在远程交流过程课程中,特别是远程教学过程中,媒体帮助的个人学习,来自CBT和WBT的帮助比课堂教学更意义。
(2)在远程交流的合作过程中,多数小组学习成员可随时使用同步和异步的交流方法。但并达不到面对面的交流的质量,这应归咎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只能被限制的表达,这导致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学习材料的开发比课堂教学的要求高,它是有技术上的限制的,比如:HTML编辑和图形程序的知识的使用,以及在线与离线学习资料必须是可用的。另外附加,学习材料通常能够帮助媒体帮助下的个人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的多数教学材料的教育教学法的功能也应该被充分考虑。
(4)在有组织的范围内可以产生新的要求,比如说技术上的基本设施和技术监管的保证比课堂教学要有更多的含义。
在下面的段落中将着重强调关于远程辅导员的行为范围与能力要求。
2 远程辅导教师的行为范围
远程辅导教师有着共同的任务,远程学习过程的帮助,如以计算机远程辅导员作为依据:
2.1 远程交流学习的陪伴
这个领域包括每次交流中辅导老师和参加者之间的所有的观点。对此的先决条件是不同的同步和异步的交流方法的使用,这关系对每一个参加者的个人监管,辅导教师的知识领域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等宽度,一方面辅导老师作为信息提供人的角色,另一方面修改学习者的专业的家庭作业和回答更深入的问题,或向其他的教师或专家转交某些问题,此外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并引导一个适度的交流过程,远程辅导老师的任务是:“动员人们和他并与其他的参加者一起相互影响并形成一个在线团体”。
与参加者一起进行交流同时也是进行学习过程控制的先决条件。首先这取决于教学法的微观层面的决定,学习材料的使用和学习效果的控制以及时间的连续性。重要的是更进一步的及早对学习问题的认识,大量的教师直接参与的学习过程将被取消,为了继续保存学习过程的概况,远程辅导老师在网络上根据学生的主动性追踪学习的进步和学习中的问题,如进行引导、帮助、主持等干预。
2.2 远程交流课程的组织
组织的任务包括,约会的商定,学习材料的提供,人员监管的保证,与其他远程辅导老师的约定和学习小组的教育等。对于远程交流课程组织的重要性是:通过目标指向的学习平台的使用,对不同的工作流程给与相适应的帮助。
由此,上述所阐明的远程指导教师的行为规范包括下面两个重要的方面:
1)E-learning措施的有步骤的执行,特别是对参加者的监管。
2)教学方案和与教学措施相适应的管理。
3 远程辅导教师必要的个人特征
3.1 专业能力
远程辅导教师要有精而深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的保证。
3.2 使用计算机/Internet/媒体的能力
远程辅导教师不仅要会如何用Internet来传递教学材料,如何使用课件来辅助教学,更关键是如何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情景。例如运用Internet和数据库软件Access收集数据,使用同步和异步通讯方式与家长、学生交流。采用各种Internet等通讯工具,如使用E-mail案例,使用聊天室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问题讨论等。因此,在这种多种媒体学习环境中,掌握使用计算机/Internet/媒体的能力是对远程辅导教师的基本要求。
3.3 掌握必要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某种教学模式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开展反思性的元识知过程。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
远程辅导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支持认知过程,激发探索兴趣,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的具体观点和意见是必需的。在培训中可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4 远程辅导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4.1 媒体能力
媒体能力,确切的说是统治能力,在线辅导员必须处于一种境地,必须能够从教育学的角度思考如何使用委任的硬件和软件。包括:媒体的使用,媒体的组织、媒体的评价及Internet使用的能力等。
4.2 教育学和教育法的能力
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相互协调,在什么样的情况将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说必须知道我将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我将怎样做。
4.3 对自我控制学习帮助的能力对学习者来讲最特别的含义是对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在辅助措施下的变化。为此,远程辅导员构造了学习过程,为时间的管理提出建议,引入计划阶段,主持决定和要求工作结果。此外,重要的是除了合适的CBT和WBT外,还能通过CBT和WBT让自我控制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帮助。
参加者的自我组织,动机观点,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有利影响的因素有:感兴趣、变换、选择的可能性、反馈、挑战、肯定与奖励等等。
4.4 对小组学习形式帮助的能力,比如组织聊天、留言板等。
1)鼓励参加者的积极参与。
2)建立学习内容之间的连接。
3)强制执行达成一致的规则。
4)帮助解决学习内容上出现的问题。
4.5 社会交流能力和以Internet为基础的交流
1)每天要查看大量的邮件且不能随便删除。
2)必须熟悉以网络为基础的交流的规则和掌握控制专门的代码。
3)必须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避免由于不精确的措辞而产生的误会。
4)必须掌握战胜争论的策略,才能够对有针对性的危机形势给与帮助。
4.6 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
1)对信息选择的能力。
2)对信息的组织的能力。
3)对信息的批判性的评价的能力,远程辅导员必须能够对所描述的信息的作用进行评价和能够对内容进行解释。
总之,远程教育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教师接受过教育学的教育并且有一定的远程实践授课经验,并且除此之外,这个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远程辅导员是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化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学习动机的维持着、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信息源。为了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成功,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课程质量,必须重视远程辅导教师的工作,加大对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1)尊重学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取他人的尊重。”在师生谈话时,辅导员要认真对待每一位谈话对象,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从思想上尊重他们才能使他们消除心里的戒备,从而和辅导员畅所欲言,使谈话能够顺利的进行。
(2)师生平等。老师与学生这种身份上的差别,在学生身上必然产生一种被动和戒备的心理效应。谈话中要把自己摆到与学生一样的位置,有了平等的态度,无疑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谈话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a)以诚相待,以心换心。谈话是一种心灵沟通的方式,既是语言上、思想上的交流,也是感情的交流,没有心灵的沟通是不行的。辅导员要真心对待谈话对象,确实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交谈。只有交心,才能谈得诚恳,谈得真切。
2语言艺术
谈话是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因此,如何使用语言,对谈话的效果是有直接影响的。逻辑性强的语言可以严肃气氛,使人精神集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又可以使气氛活跃起来,减少拘束。总之,语言问题在谈话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以研究与掌握。下面就介绍几种主要的语言类型:
1)亲切委婉型:一般适用于胆小抑郁的学生,可使其在得到宽容理解的前提下主动向辅导员的要求靠拢。
2)语重心长型:一般适用于平时表现良好,自尊心极强的学生。俗话说“响鼓还须重锤敲”,要通过语重心长的话语激发其情绪上的自发意识,从而自觉改正错误。
3)严肃恳切型:一般适用于自律性较差,频繁触犯校规的学生,既要用语言使其慑服于辅导员严厉的态度,又要使其体会到辅导员的一番良苦用心,从而达到半强制半教化的效果。
4)迂回包抄型:一般适用于个性独立、思维活跃的学生。正面直接的语言往往会被其用“歪打歪说”的办法化解,不如先提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用诱导的话促使其自我认识,然后回归正题,加大点化启发,达到自我教化的目的。
辅导员谈话是通过口语得以进行的,即使有深厚的知识及理论储备,最终仍要“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理智与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语)。要做到“打动”,就必须讲究教育的语言艺术,从遣辞造句,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去传递观点和情绪,以达到锦上添花的功效。
3形体艺术
谈话中除了语言的运用,还要注意形体,即非言语行为的使用。由于非言语行为不仅能对言语内容作修正补充,而且很多时候还能比言语交流更生动、更直接、更准确地表达所谈内容。因此,谈话中必须注意非言语行为的使用。
1)目光的使用。在倾听学生的诉说时,目光要比较集中,因为目光太散表示心不在焉,也容易使学生失去继续说下去的欲望;同时也不能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睛,因为凝视既可表示亲密感,但有时也使人感到窘迫。在发表意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如果目光游移不定,会让人感到捉摸不定并显得缺乏自信,降低了辅导员说话的影响力。
2)面部表情。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一张冰冷的面孔,所以和学生谈话时更要注意微笑面对,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辅导员和蔼可亲,才会敞开心扉的进行交谈。当然遇到一些态度过于恶劣的学生也要板起面孔,形成威慑力。
3)身体姿势。倾听时,身体应稍前倾,空间距离宜小一些,表示你很关心,很有兴趣;发表意见时,身体应坐正并稍向后仰,显得很自信。时不时地可以适当拍拍学生的肩膀、点点头给予回应或表示鼓励。
4)空间距离。谈话双方身体距离和空间位置的把握,对沟通、交流起着十分微妙的作用。根据有关人际交往的原则和实际经验,师生之间的谈话距离可在1.5米到2米之间,这种距离能使学生准确获取辅导员输出的信息,也有利于辅导员捕捉反馈信息。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影响
西华师范大学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包括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
一、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内容板块及对辅导员的影响
初试是各学院根据学院辅导员实际情况,自行组织比赛,选出一名优秀选手代表学院参赛。
复赛包括教学竞赛、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自我展示、学生信息情况掌握、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情景再现等九个部分。
(一)教学竞赛。采用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含军事理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类型课程)的能力。在学校没有组织比赛之前,辅导员教学一直处于水平低下的状态,很多辅导员对所上课程没有深入了解,只是照本宣科,或者临时发挥,没有很好的备课。通过教学竞赛,促进了辅导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自身师范技能的锻炼,提高辅导员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实力和风采。通过教学比赛,加强了辅导员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在全校教师中树立了辅导员的良好形象。
(二)基础知识测试。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问题解答能力。业务知识包含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班团建设、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等相关理论和知识,丰富了辅导员的业务知识,拓宽了辅导员视野,有利于他们对日后学生工作事务的处理。
(三)博文写作。采用笔试、模拟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与写作水平。博客是宣传学生工作、做好学生工作的一项非常好的手段,利用博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辅导员有大量的学生粉丝团,并且熟悉网络语言宣传的方法,积极的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四)自我介绍与工作展示。辅导员对个人情况和特色工作进行介绍与展示,充分展现了辅导员风采,以及对学生工作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学生信息掌握情况测试。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程度。由辅导员提供所带班级学生的照片各一张及基本情况资料包括姓名、班级等九项基本信息,现场随机抽出五名学生的照片,参赛辅导员根据学生照片说出该学生的姓名及其它信息。该部分要求辅导员对学生信息要加强了解和认识,主动、及时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有利于班级工作开展。
(六)主题班会。采用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主题班会对于考查辅导员的组织、协调、应变、驾驭等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评判,主题班会的作品是现场准备。充分展现辅导员的风采和综合能力。
(七)主题演讲。主要考察辅导员逻辑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参赛选手在现场直接抽题,根据抽到主题稍作准备即进行演讲。通过主题演讲环节,辅导员展示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平时加强表达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并且班会主题要围绕关键词,观点要鲜明,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突出实效性和理论性。参赛辅导员根据所抽题目组织材料,思路清晰、观点独特、表达流畅,既有对个人工作的思考和感悟,又有对日常管理的总结和凝练,既有热情洋溢的感情抒发,又有心平气和的娓娓道来。
(八)案例分析。对所抽取的题目进行现场分析,解决。本环节对辅导员要求很高,需要灵活机动,又要沉着冷静的去分析问题,把问题的关键地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解决办法、启示等要详尽说明。考察了辅导员对于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辅导员需要结合日常管理经验进行总结阐述。
(九)谈心谈话情景再现。主要考察教师与学生在平时沟通的频率,和如何进行有效开导学生。再现与学生沟通时的情景。要求辅导员对学生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熟悉,平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断提高与学生沟通能力。
二、结语
通过参与和备战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辅导员深入学习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特别是平时很少接触的制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又不可或缺的知识,完善了辅导员作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比赛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沟通和交流,一些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将被学校推广,使学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比赛可以在辅导员中掀起比素质、比学习、比能力的意识,赛出能力、促进交流、提升水平,达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热潮。广大辅导员需要积极思考自身不足,不断加强交流工作经验,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辅导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建设高水平服务队伍,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李南,张瑞.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调查与分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 谭林,董海浪.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社科纵横,2013(12).
一、一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上半年完成天回校区学生事务工作
1、组织实施了学生时政教育。根据学生处下发的教育提纲,督促各系抓好落实。结合校区的实际,通过橱窗、校园广播营造了氛围。
2、坚持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奖助勤、校外实习实训、物品被盗、公寓上网及情感和心理健康等,凡有诉求,都通过短信,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及时进行了沟通交流。参与三个校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活动,组织了臧历年各民族师生座谈及联欢会。注意掌握重点民族学生的学业、思想及作风纪律表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引导工作。
3、指导和帮助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了每月一次辅导员工作交流制度,两次评析《辅导员工作手册》,并在全院辅导员培训会上介绍填写“工作手册”方法、要求和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程序。对辅导员开展学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经常性管理教育工作,提供了帮助。
(二)积极做好校区党建带团建工作
1、上半年兼任xx校区党总支书记,指导了所属支部党的教育和发展工作,处理了党务。下半年参与了部分党校培训工作。
2、去年5月以前兼任分团委书记,按照院团委的统一部署参与组织校区团学活动;参与田经运动会的组织工作;参与了学生文化活动,主持了宿管会、书法协会、广播站、纪检队、团业务培训,现场指导了纪检队工作。
(三)主动推进了校区学风建设
1、组织了校区学风检查。根据教务处和学生处统一安排,在上半年教学大检查中,7次进教室听课,并到图书馆和学生公寓了解学习氛围,组织了辅导员与学生代表学风分析会、参与了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树立先进典型,搞好了正面引导。
2、参与和督促了五分钟工程值班。对迟到早退学生和班级到课率排出名次,周周例会讲评,3次编发通报,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3、及时向教务部门和学院领导反映和报告校区教学管理和学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引起学院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关注,对促进个别系部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积极维护了校风校纪
1、注意把严格要求与耐心疏导相结合,纠正少数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校区周例会和辅导员月工作培训会上交流,统一认识,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
2、以公寓建设为重点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上半年在xx校区借鉴xx校区作法,推进辅导员工作模式改革,拟制了辅导员、宿管员和保安员联合推进标准化公寓建设的方案,组织天回辅导员在龙泉男生公寓参观见学,并带头整理5个样板寝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发展。
3、以人为本,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双休日和平时的夜晚,坚持巡查校园。全年10多次现场处置了少数 学生引发的纠纷,并陪去医院治疗;情节严重时,请派出所调解;先后对20余名酗酒滋事学生,坚持事后教育帮助;去年六月中旬,只身前往射洪县,找到了一位“失踪”一周学生,学生家长十分感激。
(五)有效地组织实施了学生国防教育
关键词:爱心教育;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83-01
2006年6月,我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同年9月我走上了辅导员的岗位,作为刚刚走出校门又重新走进校门的我,接手了辅导员生涯中的第一个班级,这是大学二年级的班级,前班主任因工作调动离开,就由我接下这个班级,当时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辅导员,无论第一批学生是否会责怪我,我都认为这是我的失职。那时,我对班级的管理仅限于早、晚自习和上课时间,至于学生课外的思想动态以及平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却从来没有关注过。三个月过去之后,我发现我对大部分同学都不了解,学生生源地、家庭状况、在校表现等辅导员本应该非常熟悉的学生资料我都不能立刻在脑中呈现,导致在做工作的同时,不同程度上遇到难题。从中我总结出,做学生工作首先得系统的学习和领会学生管理的各项文件精神和规章制度,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态度、工作标准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在具体工作时才能兼顾人性化和标准化。
班级中有位性格内向的同学,平时的交友范围极小,从不轻易与同学交流谈心,导致积累了过多的心事和压力,并表现出有不正常的过激行为,作为辅导员,我及时赶到现场稳定其情绪,迅速联系学生家长及学生工作部,并陪伴发病学生,关注其情绪变化,直到第二天身在外地的父母赶到学校,一起将发病学生送至医院,在此件事情上,我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经验,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以及家长的更多信任。
有一位女同学,入校两周时,因进食不当导致急性阑尾炎发作,作为辅导员,我陪同其去医院检查治疗,但情况危急需做手术,我迅速联系了系办公室主任以及其远在外地的父母,并告知紧急情况,征得父母同意后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术后一天后,其父母赶到医院,感谢学校及时的救助。事后学生跟我讲,那种紧急时刻,父母亲人不在身边,有老师在,心里就会很踏实。
班级中另有位家庭贫困同学的母亲病危,我及时了解了这一情况,并与其做了思想交流,了解到母亲病危在家,自己却因为路费问题而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时,我感到震惊的同时,将600元交到学生的手中,并鼓励他坚强的面对这个贫困家庭遭遇的不测,并打消了他想辍学的念头。
就是这些简单的事情,却有了不简单的效果,此后学生遇到难解决的问题都会来征求我的意见,与我做深刻的交流,我深知这是他们对我信任的一种表现,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毕竟这种改变让我知道,我已经适当的弥补了最初工作时错误的工作方法导致的不足。
2007年9月,我接受了辅导员生涯中的第二批学生,有了一年的辅导员经验,我总结了几个常规工作的重点,为后来的学生工作打下了很深的基础。
一、挑选和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管理班级的手脚和耳朵,一个工作能力强、积极团结班委会使工作事半功倍,选班委最重要的是肯干事情。所以,班委学生一定要精心挑选和精心培养。首先,在接手新班之后,通过名单分析毕业学校、进分等情况,进行初步的表面了解。家庭困难的学生常常会有一些能力较强的,特别在自理能力上,这样的学生进入寝室很容易建立威信;另外寻找有干部经历的学生,他们能较快适应工作,但很容易自满。素质较好的学生干部建立起来之后,需要辅导员的精心调教,我的经验是常规管理和拓展相结合。
二、处理突发事件。学生工作是琐碎的,我们曾经以“奶爸”、“奶妈”自居,只看得见日常工作的繁琐。但是,处理好突发事件才是真正考验一个辅导员是否成熟的标志。突发事件包括急诊就医、出走、考试作弊、夜不归宿、同性恋、打架斗殴甚至自杀等具体事件。处理突发事件应该对症下药,不同事情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待不同性格学生也应有所不同,但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要镇静,作为处理事件的老师,必须格外冷静,因为辅导员是突发事件时同学的唯一依靠,要以最理性的思维考虑解决之道;其次联系相关部门,辅导员的能力范围只是思想工作,没有明确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所以要及时联系责任部门和突发事件学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再次是与学生家长联系,不论是重病送诊的学生还是违反校纪的学生,均需要与家长取得沟通与交流,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取得谅解,同时也要注重与学生的谈心,了解事情的根源,取得学生的信任。
三、学生党建工作。当前高校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学生党建,辅导员首当其冲成为第一责任人。入学初,作为辅导员首先要进行摸底,在高中阶段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人数、其中参加过党校学习的人数、以及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人数,核对过相关档案材料之后与学生支部的支部书记沟通备案,另外,适当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发现好苗子,培养好苗子,明确入党动机,定期的思想汇报,这些日常工作能够适当的给予他们工作平台,调动了他们的政治热情,成为班级的排头兵。
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并不是毕业班学生的专利,它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两年的带班经历让我更早的接触到就业指导,也令我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所以在一、二年级进行新生专业发展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开始相关知识介绍,比如就业意向书的签订、面试技巧、礼仪知识、防骗等,目的是让学 生在就业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这样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给学生压力的同时,又不能打垮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对自己的信心。
我的生活只不过是一个缩影,我们这支队伍的辅导员,都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年长的老师责任心更强、做事更认真、办事更细致;年轻的老师更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眼里,是老师更是朋友。一路走来,学会了很多,比如应该怎样做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们自我挖潜的积极性,怎样做才能触动他们心里最敏感的地方,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明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成功……以前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当学生们一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就联系自己时才明白,辅导员的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当然要做称职的、优秀的辅导员,还是路漫漫其修远的,我们这支队伍,还是要再接再厉、继续奋战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辅导员;问题探索
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笔者立足于多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探究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提出辅导员强化资助育人能力的措施。
一、辅导员在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与学生关系密切,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上起着关键作用。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是及其基础的工作,其结果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得到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资格。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首先,必须时刻清醒认识自身的岗位职责,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其次,在思想、心灵、情感上引导学生、维护学生、陪伴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一)存在消极的受助模式
现阶段,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集“奖、贷、勤、补、助、免”于一体。赠予式资助最为普遍,也最受学生欢迎,这种赠予式资助指国家助学金、减免学费、特困生补助等。而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资助方式备受冷落,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申请。很多贫困生觉得贷款手续复杂、麻烦,因此,宁愿借钱上学,或者自己兼职、省吃俭用来交学费,也不愿意去贷款;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受资助有损颜面、不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穷,因此,不愿意申请国家助学金,也不愿意申请助学贷款。
(二)存在“伪贫困”等不诚实现象
现阶段,高校在审核贫困生建档内容时,辅导员首先要仔细勘察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度、可信度。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委会部门在接到学生的困难证明申请时,没有深入申请者家中去了解实际困难情况,而直接盖上公章,导致部分学生故意夸大困难情况。如,一些学生强调自己父母没有稳定工作、有高龄爷爷奶奶需要赡养、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患病身体差等等。一旦辅导员要求提供相关医院证明材料时,学生拿不出,打电话咨询父母又得到不同的说法。很多地区的困难证明开起来相当简单,很多都是言过其实,参考性极低等等,导致辅导员甄别贫困生真实性难度加大。
(三)缺乏合理认知贫困生认定结果
很多贫困生由于客观原因,往往无法全面、客观、辩证地去看待自己得到的贫困生认定以及认定的困难登记。对辅导员给出的最终认定结果全盘否定、以偏概全等错误理论。另外,一些学生认定自己能申请到国家助学金,如果没申请到,就会抱怨认定结果缺乏公平、公正性,发泄愤懑的情绪,或者直接攻击被认定的学生,导致学生之间出现关系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三、强化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辅导员的责任感,树立榜样
第一,辅导员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认定原则,立足于事实,提高贫困生资助认定调查取证的深度与广度。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在审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取证的困难材料时,综合使用抽样调查、电话采访学生家长、随机访谈申请的学生以及周边的同学,确保认定的学生是真的困难生。第二,辅导员在和困难生交流时,应注意沟通技巧,照顾学生内心感受,保护学生隐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第三,做好贫困生心理调适工作,在开学前期,积极与内心敏感、脆弱的贫困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他们身上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辅导员应予以援助之手。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引导作用
辅导员应根据贫困生的困难程度、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帮助学生申请勤工俭学、申请助学贷款等等。对于那些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辅导员应与专业教师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那些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去竞选学生会等社团干部;那些成绩不好、懒散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多去图书馆,做好时间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应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充满正能量,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三)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
诚信意识赢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始终,在认定贫困生时,辅导员必须公正、公平,坚持实事求是,杜绝虚假。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在认定过程中,辅导员要鼓励那些真正的贫困生们大胆申请,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关爱,也让那些不是贫困生的学生为真正贫困生让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贫困生学会感恩,引导鼓励他们从现在的受助者成为将来的资助者。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复杂、麻烦,需要政府、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配合,此外,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最终为贫困生解困。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指针,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品牌活动为有效载体,围绕党的中心,围绕时展,围绕孩子生活,以建国、建队60周年为切入点,既抓活动,又抓建设。加强督导评估,考核点面结合,保证我校少先队工作文明、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努力开拓我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坚持“以童为本,实践育童”的基本途径,围绕少工委2009年工作要点,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和“手拉手”等品牌活动;重点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少先队阵地建设;推动《少先队辅导员纲要(试行)》的普及落实,抓好少先队辅导员业务培训。
三、工作重点 1、全面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 2009年,要进一步做好《纲要》的学习和落实工作。我们要把学习《纲要》作为少先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考核措施,学校中队辅导员要定期组织好辅导员的培训学习,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各基层中队辅导员对《纲要》的学以致用。 要重视发挥少先队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板报及队报队刊等阵地的作用。加强中队少先队文化建设,使之规范化、系统化。中队阵地五项建设(中队标志台、中队队报(板报)、中队队角、争章园地、一面旗帜两条标语)。 2、深化“雏鹰争章”活动。 结合《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组织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把雏鹰争章活动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以雏鹰争章为载体,结合学校各类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使各项教育活动既有“章”可循又能自主创新。各辅导员在工作中,既要简化和规范雏鹰争章活动的操作顺序,又要使雏鹰争章活动落到实处,保持雏鹰争章活动良性发展。 3、“手拉手”快乐共成长 各学校在与相应的学校结为手拉手友好学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手拉手体验活动。各手拉手学校之间要在队室建设、鼓号队组建与训练、规范升旗仪式、主题队会等少先队工作上加强交流互助, 辅导员之间要经常沟通。本学期引导手拉手少先队员之间开展“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新本领)”的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活动,切实使少先队员在进城或下乡的实践过程中,接受锻炼,改变观念,更新思想。通过活动,相互了解和体验对方学习和生活,互相鼓励帮助,开阔手拉手小朋友的知识与生活视野,相互影响,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观向上、积极开朗、助人为乐的品格,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围绕局少先队工作计划制定校少先队工作计划,围绕局少先队工作重点组织安排校少先队活动。 2、少先队工作要形成长效机制,操作便捷,要有时效性,档案材料及时收集,规范管理。 3、期末大队辅导员以总结形式上报本校的少先队工作,一定要突出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特色。 五、主题活动: 二月份: 1、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抓好新学期校园环境布置。 2、《新守则》、《新规范》养成教育。 3、制订广播台工作计划,广播节目准时开播。 4、制订雏鹰争章计划,布置雏鹰争章活动。 三月份: 1、 开展“绿色小天使行动”系列体验教育活动。 2、扎实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3、开展绿化、美化校园活动。 4、中队会观摩。 四月份: 1.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师德教育专题讲座。 3、雏鹰争章达标活动阶段性考核。4、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五月份: 1、 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 2、法制安全教育。 3、筹备庆六一活动。 4、中队会观摩。 六月份: 1、“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2、以争章细则为标准,进行争章考核,颁发雏鹰奖章。 3、各项资料汇总,撰写少先队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大队部以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为蓝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优良传统,以培养合格“小公民”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积极推进少先队工作进程,努力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创了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校少先队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于常规管理,切实加强少先队员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有了规范,就要落实,红领巾监督岗正是使规范得以落实的强有力保证。红领巾监督岗由高年级选派出的20名优秀少先队员、队干组成,分成5组,由大队干部领导,负责学校卫生、队员标志的佩带等检查工作。
为使评比更加全面、细致、公平、公正,大队部制订了评分细则。为了制止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大队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红领巾监督岗加大检查力度,对违规学生进行教育——义务担任“环保小卫士”。逐渐的,我们的校园环境明显的整洁干净多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大有提高。
有了红领巾督察队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全面的检查监督,强化了队员的集体荣誉感,规范了少先队员的日常行为,通过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使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
(二)重视少先队宣传工作,净化少先队员的心灵。
1、坚持中队黑板报、手抄报、学校橱窗定期更换制度
为充分发挥传统少先队阵地对队员的教育作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及少先队的工作计划,每月更换中队黑板报,并进行评比。班级黑板报是队员接受专题教育的主要阵地,大队部规定一二年级由辅导员帮助完成、三年级以上则由队员们自主完成,因此队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队员们在这个阵地中自己组织、活泼发展,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每个中队都成立了自己的“宣传工作小组”,结合学校阶段性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活动主题设计黑板报的内容,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建设
少先大队利用红领巾小广播,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队的知识,让全体队员时时牢记队礼、队旗的实际意义。在这里,队员们可以充分的展示自我,红领巾广播站还能起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使学校德育工作的盲区大为减少。
(三)丰富少先队的活动,促进了队员的个性发展。
我校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大队活动。如:庆“国庆”手抄报比赛、建队日开展知识竞赛、感恩节开展感恩活动、迎元旦入队宣誓暨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等一些有影响、有特色的活动。
深入开展“手拉手活动”。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结成“手拉手”小组。在学习、经济、精神上相互给予帮助和支持。大队通过同学们相互赠书、借阅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读书和交流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养成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营造了校园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二、所取得的经验
1、在工作中敢抓敢放。
对于常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队员出现的各种问题敢抓敢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但是对于小干部们的工作敢于放手让他们开展,给足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可以创造性的完成各项任务;大队部充分作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2、重视大队干部的培养。
好的队干部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好的队干部可以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在选好队干部的基础上,更注重的是对他们的培养和指导,由扶到放。队干部由“老”带“小”,指导小干部们如何开展日常工作,而辅导员的现场指导使他们能更快熟悉工作要点。辅导员与干部的工作感想交流,可以让干部们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得到辅导员的正确辅导;在对工作的不断传承中,大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也与时俱进的得到了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 技术 网络 少先队 管理 活动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少先队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少先队辅导员是教育培养孩子们的领头羊,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日益融合的今天,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少先队工作,为少先队工作注入活力,是新时期每一位少先队辅导员都应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的课题。
一、少先队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信息化人才是时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体现出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的趋势,没有电脑和网络,我们将寸步难行!当历史的巨轮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脚步悄然逼近的时候,少先队工作也要以崭新的姿态抓住这一契机,搭上时代的快车!
2.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少先队工作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奏紧凑,使学生在感观上受到震憾,精神上得到振奋。少先队活动形式较为丰富,许多活动需要大量的素材,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在组织活动中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找资料,费大量人力去美工绘画,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会快捷高效地完成这些原本繁琐的工作。
二、用计算机进行少先队队务管理,培养小干部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
健全组织机构是开展少先队工作的基础,利用计算机网络办公提高少先队工作效率。平日各种档案材料的整理、积累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有了电脑就方便多了。如:大队会议程、主持词,各类获奖情况统计、打印表格,板报、广播、值周等队务,少先队工作计划、总结,活动报道等工作都用电脑来完成,并进行树状管理排列既省时又省力,而且一目了然。
在此基础上,大队部为小干部们设立了属于自己的文件夹,网络资料库,每到自由活动时间,小干部们都象着了迷似的围坐在电脑旁一起讨论、研究,于是WORD程序中留下了少先队的一份份活动记录、工作表格,并从他们的目录中了解小干部工作情况及中队特色活动,电脑使少先队资料档案走向规范化、少先队管理走向科学化。
三、在少先队活动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1、应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少先队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辅导员最为难的是:队员年龄小、知识面窄,对那些抽象的知识难以产生兴趣。怎样把抽象的概念、悠久的历史等内容生动地展示在队员面前,让他们兴趣盎然呢?多媒体技术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校在胜利60周年时,利用多媒体教室在学校开展“爱国影片展播”活动,让队员们真正感受到时期人们受压迫的情景,为了赶走侵占我国领土的侵略者,人们积极地投入到抗战的行列中的情景。少先队员们通过观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抗战影片,真实地看到那个年代的英雄故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地埋入心中。
2、应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手拉手”活动
由于地域、交通、通讯等条件的限制,不少少先队的“手拉手”活动,只能组织队员就近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大地阻碍了队员间的交流与学习。如果通过网络互发信息,队员便可不受地域限制,广交伙伴,开阔眼界,共同进步,并可以定期互约互访,这些会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
①两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手拉手,互相切磋教育教学经验,相互交流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此促进双方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共同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
②两校大(中)队手拉手,大(中)队辅导员定期交流各自开展的各项活动,使两校的少先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③两校少先队员手拉手,通过网络结成对子,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
为了提高队员的动手动脑能力,许多少先队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课余活动。比如,我校大队部成立电脑制作小组,电脑制作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是通过层层选的,他们在手抄报的基础之上开始有组织的进行电脑大队报的设计工作,从创意到编辑,从排版到输入都由小干部负责,当一张张漂亮的队报缓缓地从打印机中打出来的那一瞬间,十几双眼睛是那样充满自豪,因为它是孩子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队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反映中队活动的,队员在阅读报纸的同时进行中队活动交流。队员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收集网上信息、进行小发明创造等,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四、因势利导,规范上网活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上网也越来越方便。队员们通过上网了解各地少先队员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同时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网上不健康的信息侵蚀着队员们的心灵。在我校组织的“学生网络活动”的问卷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家长不同意孩子上网。我校针对这些开展了“我与家长话网络” 主题中队会活动。通过家长与孩子零距离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家长的顾虑。学校还开展了“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专题讲座、网上绘画比赛、网上知识竟赛、向队员们推荐优秀的少儿网站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得到队员及家长的好评。
五、校园网站,为队员们开辟了全新的生活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高专辅导员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89-03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当前中央和高校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广西共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柳州市有8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生源85%主要来自广西各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民族身份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回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各民族风土人情有的相似、有的迥然不同,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也与非民族地区院校辅导员工作有迥异之处,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更需对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民风民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与学生交流、沟通。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进度,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间接影响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各民族学生在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社会学视角,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要依靠国家政策、高校重视、扶持、辅导员自身提高多方面相互作用,才能从制度、发展前景、职业评价、职业声望、工作条件等方面探索、实现专业化途径。本文以广西柳州市为例,对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作深入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专业化的含义
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获得专业标准和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到职业如果要被认可为,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专门职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三是专门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自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实施专业性守则。那些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功能,社会赋予从业人员极大的责任并提出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专业群体又有更多的社会地位资源,如权利、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途、工作条件、职业声望等。换言之,能占据社会分层中的较上层。因此,对于一些新兴职业来说,其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提升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过程。此外,不同的学者对专业含义有不同解释。如社会学学者弗雷德逊认为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他的特定的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利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实质上是辅导员具备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以及相应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概念是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工作在广西柳州市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
二、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调查问卷分析
本文主要以广西柳州市为切入点,对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包括年龄、民族、学历、工作年限、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岗位津贴、职称评定、思想状态、进修培训制度、职业声望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发放问卷(包括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共156份,回收问卷142份,回收率91%。以下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问题一:辅导员年龄。参加问卷调查的柳州市辅导员(包括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中,年龄在23~30岁年龄段的辅导员占的比例为87.4%;年龄在30一40岁之间辅导员占9.7%;年龄在50岁以上的辅导员占2.9%。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柳州市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年龄的比例偏向于年轻化,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中年辅导员、班主任少。
问题二:学历。高学历的辅导员比例较大,本科生占56.3%,研究生(包括在读研究生)占30.7%,大专9.1%,中专3.9%。
问题三:岗位所属。辅导员工作在您所在的学校属于教师岗位还是行政岗位?96.6%的学校直接把辅导员的岗位设置为行政岗位,只有3.4%的学校让辅导员自行选择,根据自己的意愿,既可以选择行政岗位,也可以选择教师岗位。调查显示,把辅导员定向为行政待遇的院校在提拔行政人员时,辅导员也不占优势。
问题四:培训、继续再教育。您是否参加了辅导员岗前培训?65.9%的辅导员明确表示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校即派到由教育部委托的辅导员培训基地进行了培训;13.7%的辅导员工作的第二年参加培训;16.4%的辅导员则轮流参加辅导员的岗前培训,而4%的辅导员参加工作五年仍未有机会参加任何培训。
柳州市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任职工作年限、职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在辅导员队伍中,获副教授、教授职称的在岗人员很少,即便有,这些获高级职称的辅导员几乎均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或主管,而不是在一线工作的专职辅导员。
问题五:民族。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民族成分,汉族占96%,壮族占3%,其余占1%。
问题六:职业声望。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在各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情况如下:91%的辅导员自我意识在学校的地位最低;其他非专职辅导员教师队伍当中,有95%的教师不愿意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同时,89.5%的教师从事班主任带班工作的,带满一届之后基本上不愿意继续带班。
在调查岗位职责当中,柳州市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烦琐、分工不明,相关责任不清。
调查问卷显示,柳州市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范围包括: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心理疏导、奖助学贷、宿舍管理(宿舍卫生、宿舍安全、辅导员晚上值夜班)、负责学校教室卫生、家校联系、社团文化、勤工俭学、党、团员的发展、实习工作、就业指导、就业材料的收集、整理、征兵工作、毕业生学费的清理、毕业生代偿学费的跟踪、毕业生在校期间贷款还款的跟踪、催款……辅导员的工作几乎在学校的每个部门都涉及。学生宿舍有问题,灯坏了、水管漏了、垃圾没有人清理,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反映到后勤服务中心,得不到解决,还得辅导员亲自去交涉。甚至,班级同学的东西被盗,都要由辅导员了解情况,写明材料。因此,在民族地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的工作不但琐碎,而且得不到重视。
三、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与教师队伍相比较,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烦琐、复杂,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没有有效发挥其工作的有效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职业评价偏低。由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辅导员在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声望偏低,仅有7.3%的调查对象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许多学校领导和专业课教师认识层面上,对辅导员工作存在认识误区,使得辅导员职业评价普遍低于专业教师职业评价,甚至出现一些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目前有两种现象:第一,偏重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认为辅导员只是简单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人员,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均要落实到辅导员、要求辅导员去做去布置。第二,认为政治教育就是传统所说的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为指导的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学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校认为,辅导员工作无足轻重,认为辅导员从事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相比可有可无,学校往往以教学为重点,教学工作在学校的管理当中不可无视,但是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除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外,辅导员在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就业指导课程、心理课程教学工作,也是主要的课程任务。学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定、毕业生就业、心理教育,等等,需要辅导员耐心细致的开导、教诲,工作内容多而繁杂。
三是辅导员队伍整体思想不稳定。在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当中,由于学校对辅导员队伍重视程度不高,学校没有给予辅导员从培训机制、职称评定、外出学习等发展空间的机会,辅导员队伍变动较大。问卷调查显示,如果所学专业在学校有相应对口的专业,大部分辅导员在从事辅导员工作3年之后,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就会想方设法转岗,转到教师岗位,所学专业不对口的辅导员转不了岗位,在原来的岗位上做一辈子的辅导员感觉不到希望,工作不积极,影响工作效果。这不利于辅导员队伍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管理队伍人员的有效培养、管理。
四是专家型辅导员培养力度不够。工作在一线的专职辅导员每天忙碌于琐碎、任务繁重工作当中,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再者学校不重视辅导员培养,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不舒心,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者比比皆是。民族地区辅导员职称评定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再继续教育没有系统策划,辅导员外出学习机会少,更新、吸取新知识、新理念机会不多,从而对自己从事职业最新理论前沿、最新研究动态的信息闭塞,对本职业研究兴趣不大,产生的效果不明显。另外,不断转岗、变动岗位的辅导员队伍对培养专家型辅导员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所调查的柳州市的高职高专院校,副高、正高职称专职辅导员均不在一线工作。
五是重学历、轻能力。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选聘一般均要求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聘用的辅导员所学专业多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及其他专业,高学历、年轻化的辅导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生事物比较快,与大学生年龄相仿,容易沟通,但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辅导员缺乏社会阅历,人生阅历,在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有时候不能够深入浅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效果不理想。
四、实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一是适当选聘少数民族教师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有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各民族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迥然不一,学生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在学校与同学交往、与教师交流的方式各有千秋,少数民族辅导员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选聘少数民族辅导员有利于与各民族学生交流和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在学校正常学习、生活,更有助于少数民族辅导员人才培养。
二是提供辅导员工作必要的条件。辅导员队伍是一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群体,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在交通、通讯、住房分配适当优先考虑辅导员队伍,解决了辅导员后顾之忧,使辅导员在工作中能更放心,更安心。
三是提供辅导员专项经费。学校每年提供一定的辅导员专项经费,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培训、再教育的机会。适当考虑培养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在科研项目当中能为辅导员考虑,不能无视辅导员队伍的存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要体现在文件中,更要体现在经费支持上。
一、活动时间:20XX年9月25日晚
二、活动地点:一教学楼101教室。
三、辅导员:XXX
四、主办班级:机电学院高08机电2班
五、主持人:XXX
六、活动背景
步入大学,大家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面对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琐碎繁杂的社交活动,大学生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08机电2班针对这一现象准备开展一个以我的大学我的梦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以此来帮助班级成员更加明确自己大学梦想的方向。
七、活动目的及意义本次班级活动根据辅导员的指示,决定组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这次班会希望班级成员能好好找准自己在今后大学生活的方向,确定自己大学奋斗的目标。从而达到重新审视自我,明确目标,定位人生的目的。大学的路还很漫长,每一个班级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大学梦想,为将来计划就是我们成功的前提条件。班会会用多种形式来帮助班级成员构建一个美好的大学梦。
八、活动具体流程
(一)宣传工作
班长、团支书下达活动通知,宣传委员采取积极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如海报制作,黑板报。组织委员配合团支书介绍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主题以及目的内容。积极动员班级成员的参与,力求将活动举办得尽善尽美,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二)、主题班会开展
1、团支书和组织委员负责教室布置;宣传委员协助会场布置:劳动委员负责会场的卫生。
2、主持人致开场白,介绍活动主题、目的以及流程来调动会场气氛。
3、辅导员致辞。
4、第一个节目,由同学代表发言,关于我的大学我的梦讲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和同学们互动交流。
5、班级成员自由发言,争取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6、由同学代表带来诗歌朗诵《我的大学梦》,播放柔美的背景音乐,让大家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来思考大学的梦想。
7、班级成员带来歌曲《蜗牛》,用此励志歌曲来激励班级成员。
8、给每人发张小纸,自己写上自己的梦想或者对大学的希望、或人生追求等等,最后贴到班级宣传栏。
9、辅导员总结。
10、班长、团支部书记对活动进行总结。
11、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并致结束语。
(三)、班会后期工作团支书自主组织班级。劳动委员负责教室的清理工作。成员进行交流,对此次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并收集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活动材料的一部分
九、注意事项
1、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动员全班所有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2、分配好工作任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去。
3、提前布置会场。
少先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少先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将来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然而,就目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教师依然在为了“名次”拼命地教,学生照常是为了“分数”没命地学,家长仍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送孩子不停地进辅导班,结果使孩子的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紧张、压抑、厌倦。频繁的测验、考试、竞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经常使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
2.急躁、焦虑、任性。面临各种小考、抽考、择校等压力,很多孩子焦急不安,疑虑重重,总处于一种“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成绩上不来怎么办”的担忧之中。
3.内疚、自责、抑郁。家长“全陪成长”和教师“盼铁成钢”的迫切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一份份不十分满意的考卷,学生不是责备自己“不争气”,就是埋怨自己“脑子笨”,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4.自暴、自弃、堕落。这种状况在差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干脆破罐子破摔。还有的孩子越来越不爱与人沟通,往往做出让人想象不到的事。不难想象,上述种种表现摧残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l生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m应能力和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让孩子在少先队这个大熔炉中健康快乐成长。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队员的真实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队员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少先队辅导员一方面要根据每个队员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然后,针对学生不同实际,对症下药。利用信息技术,让孩子自己上网收集相关材料,自我教育。如我们学校最近开展的创建满族学校的活动,有不少队员对此事漠不关心,我们辅导员就开展搜集满族生活资料,讲满族故事,做满族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孩子自觉地走到创建活动中来。
二、要耐心疏导。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年龄在7~13岁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孩子认知环境,感受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且心理上也经历着幼稚和粗浅认知的混杂和交替。其表现是情绪波动大,思想单纯,易被人诱惑,感情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少先队辅导员要针对队员的这些变化,反复耐心地帮助教育,利用信息技术,选择性地选用网络教材,因势利导,切不可操之过急,以成人的思想去要求衡量队员。尤其对一些差生,万不可一味训斥、责怪,而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对少先队活动的认可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