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节标语

春节标语

时间:2022-03-07 15:19:15

春节标语

第1篇

1. 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2. 春*明媚山河披锦绣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3.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4. 求真务实抓转型,全心全力搞跨越!

5. 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6.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7.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8. 喜迎猴年!欢度新年!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9. 欢天喜地迎新春,尊老爱幼促和谐!

10. 文明过新年,快乐每一天!

11. 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12. 张灯结彩欢度佳节,齐心协力共创伟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3. 新年伊始,向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致敬

14. 群策群力,迎难而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5.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16. 恭祝全体员工及家属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创xx美好家园

18.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 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20.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把xx建设成为民富区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xx新城

2017年欢度春节宣传标语(简单篇)

1. 春满人间民泰安。

2. 人寿年丰喜事多。

3. 神驹腾跃吉祥年。

4. 梅花香遍神州地。

5.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6. 山青水秀风光好。

7. 庆佳节,创新业,夺取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8. 欢欢喜喜过节 平平安安过节

9. 新年伊始,向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致敬

10. 过欢乐春节 文明春节 做文明市民

11. 欢度春节,祝福万家

12. 辞旧迎新 来年更上一层

13. 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14. 瑞雪映兆丰稔岁。

15. 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率先发展。

16. 笛弄梅花曲。

17. 华人欢度万荣春。

18. 龙族喜迎千禧岁。

19. 瑞雪兆丰年。

20. 莺歌绿柳楼前。

21. 政协人和天地春。

22. 跨越江河架宏桥。

23. 东风迎新岁。

24. 兔降葡旗别澳门。

25. 龙游沧海江湖小。

26. 文明过新年,快乐每一天!

27. 欢天喜地迎新春,尊老爱幼促和谐!

28. 春到神州,福佑中华

第2篇

【关键词】 COCA语料库;春节英译;春节英译的检索;春节英译的外宣

近年来,在中国文化全球化的热潮中,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春节的年味和习俗悄然在世界各地扩散、传播,而美国人对中国春节等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的探究却并不多见。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只有四篇相关文章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局限在春节在海外的传播影响。本文拟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全新视角,来研究春节在美国的可接受度,以探寻相应的外宣途径,推动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去”,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习俗。

一、COCA语料库中的春节英译

1、COCA语料库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是第一个大型的语料平衡的美国英语语料库,由美国杨百翰大学的Mark Davies教授主持创立。[1]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将语料和检索软件结合起来,有助于语言研究者方便、快捷地分析和研究语料。本文基于COCA语料库来检索有关春节英译的词汇。

2、COCA语料库中春节的英译

根据检索结果可知,与春节有关的英译词汇检索率很低。其中娱乐活动词汇诸如 “舞狮”搜索频次只有2次;美食词汇诸如“年糕”、“蒸花馍”检索频次只有4次;节俗词汇诸如“贴福字”、 “贴春联”、“拜年”、等没有搜索结果,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搜索频次仅1次。其它相关的词汇,诸如作为每年中国新闻热点的“春运”,没有任何检索结果。可见外国人对春节传统习俗和相关文化了解并不多,而春节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盛节,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伦理哲学,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往往举行各种民俗特色浓郁的节庆活动。在春节全球化热潮中,提高春节民俗文化在国外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则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COCA语料库中春节英译的可接受度

1、春节英译的检索情况

(1)研究方法。本课题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作为研究载体,筛选出中国春节节日文化负载词,确定其相应的英译,并检索出春节节日文化负载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通过分析其分布特点来判断春节在美国当代的传播情况。

(2)研究载体。COCA语料库可供免费使用的网络在线英语语料库,由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以及学术文章五种不同的文体构成,词汇量高达4.5亿词,每年更新1~2次,其词汇量达到4.5个。[2]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是可供免费使用的网络在线英语语料库,为翻译者和研究者提供便捷的语料支持。

(3)目标词汇的选择。本课题主要涉及春节的可接受度,在确定目标词汇时主要考虑与春节有关的词汇的英译。一方面,要选取最能体现春节这一传统民族节日特色的词汇。另外,在选择词汇力争涉及领域要广泛,避免以偏概全,给研究结果带来误差。本研究选取的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负载词大致分为5大类。①节日名称:春节;②节日食品:年糕、春卷、饺子、汤圆;③节日娱乐:猜灯谜、舞狮、扭秧歌、春节联欢晚会;④节日习俗:贴春联、贴“福”字、放烟花、拜年、发红包;⑤其它:春运。

(4)确定相关词汇的英译。参考各种中外资源,力求给出这些文化词汇最准确的英译。诸如关于“春节”的英译有三种,分别是“Spring Festival”、“the 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而在COCA上分别检索这三个词频次依次为87次、36次、149次。可见“Chinese New Year ”的认知度较高, “春节”英译则确定为“Chinese New Year”。

2、春节英译的检索分析

利用 COCA 的 CHART 功能,春节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统计以文本类型标准划分分析可得:春节(Chinese New Year)出现总频数是(149/0.28),报纸类语料中出现频数最多(55/0.52),其次是口语类(32/0.29),紧接着是杂志类(26/0.24)、文学类(19/0.18),最后是学术类(17/0.16)。可见,春节在美国报纸行业对春节的关注度最高,这说明春节在美国民间受众率比较高,然而在学术和文艺语料中的出现频数偏低。根据时间为标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990-1994年,频数是13/0.13;1995-1999这一年度区间的频数是25/0.24;2000-2004年,频数为27/0.26;最近的2010-2015年,频数是 40/0.33; 2005-2009年,春节出现频数最多44/0.43。[3]可见,从1995年至2015年,春的搜索频次并不高共计149次,但是其搜索频次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春节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美国媒体的关注,西方人士对中国春节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判断“春节”在美国社会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与春节有关的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分布情况。

可知,从总体来看与春节相关的文化词汇大部分的搜索频次都非常低。而民俗色彩浓重的春节文化负载词诸如“年糕”、 “扭秧歌”等词汇均没有检索结果。外国人民对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不十分了解。每逢过节,人们都会“放鞭炮”以寄托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而该词汇的搜索频次也只有5次。唯一搜索频次较高的词汇是食物方面的,“春卷”搜索频次为37次,“饺子”搜索频次较高共865次。可见,中国的部分传统美食在国外的知名度比较高。

由以上分析可知,春节以及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在国外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大大削弱了了春节在国外的传播力度和范围。究其原因,西方人对春节来历、习俗、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并不全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国外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力度之大、影响之广,究竟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如何采取措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的。

3、春节英译的外宣途径

从整体来看,自1990年至2015年春节在美国的认知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与春节相关习俗文化在美国的认知度整体上比较低。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进行广泛传播需要加大民俗节日文化外宣传播的力度和效度。

(1)注重春节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主体的多样性。各行各业的人们应积极参与到中国文化对美传播的热潮中。尤其是增强当今企业产品设计中的节日文化理念,比如在美国中餐馆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也提供了重要窗口。就个人来讲:在美华侨、华人、留学生都心系祖国,心系中国传统文化。每逢中国传统佳节,他们都会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甚至比国内组织的文化活动更具中国传统风味。所以,要调动美国华侨在中国文化宣传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不断为给中国文化在美传播增添新的民俗色彩。

(2)扩宽中国春节民俗文化在西方传播的途径。在节日文化全球化热潮中,中国不仅需要引进西方文化,更需要中华文化走出去。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CCTV-英语频道、新华网(英文版)等国内各种传媒的合作,另一方面,增强境外媒体全面、客观的报道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他塑”传播中国文化中,做到“借船出海”,以提高中的民俗文化的认知效度。

三、结语

本研究选取了与春节有关的英译词汇利用COCA语料库检索、分析这些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频次情况以及分布特征,将网络英语语料库和跨文化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跨学科究,一方面证实了节日文化在语料库中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了解中国春节在当今美国的传播提供了客观理据,进而让中国的民俗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高红玲,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6.

[2]何宇茵,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词汇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10.

[3]汪兴富,刘国辉.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COCA)―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良好平台[J].外语电化教学,2008.9.

【作者简介】

课题组成员:胡晓红、史耕山、马永良、刘睿、张晓惠、曹易娟

曹易娟(1988.03-)女,汉,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科技翻译.

第3篇

【关键词】春考语音 音素 音标 开音 节闭 音节 读音 规则

春季高考的正式名称为福建省高职院校入学考试,招生对象包括福建省普通高中的高三学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笔者2015年6月刚送走一批高三学子,2015年9月又留任高三,教学生涯的前20年所带的都是夏季高考生,而且已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情的“夏考复习模式”。但此次接手的是刚流行两年的“春考班”,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低且班级学生数达到96人。对笔者来说这是教学上的超级新挑战,因为春考卷在题型上不同于夏考卷,春季高考取消了英语听力考试,改为语音辨析题,单项选择题为三选一。完形填空由夏考卷的20题缩减为10题,阅读理解也改为三选一,书面表达的字数减少……这一切变化,都意味着笔者这个“老新手”要彻底踢掉旧鞋,寻找适合“卷情”和“生情”的教学新模式。以下是笔者对春季高考中语音辨析题教学的几点设想。

一、语音辨析题的样例找出画线部分读音不同的单词

( ) 1.A.pea B.meat C.weather D.beach

( ) 2.A.pack B.fast C.have D.map

从如上样例可以看出此题所考查的单词都属于较容易的高频词汇,学生想得高分还是有可能的,但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经过分析多套春考卷和春考模拟卷,决定从巩固学习音标入手。

二、学习音标的意义可以说是受益一辈子

1.地道的英语源于准确的发音。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对于语言得模仿和学习能力很强,如果他们能够准确地把48个国际音标的发音弄清楚,他们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听、读英语的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

2.记忆单词最有效的法宝就是精确的读音。许多学生一直花费大量时间背单词,没过多久就忘了个精光。根本的症结在于他们是靠死记硬背单词表,这种不符合语言规律的记单词法是徒劳无益的。如果有扎实的国际音标发音基础,学生就可以高效地记忆单词。

3.能够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扩大词汇量。学生们掌握了音标,他们就可以易如反掌地掌握读音规则并高效地记单词了,使得他们能更加饶有兴趣孜孜不倦地学地道英语了。

4.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学生烂熟国际音标之后,教材里的英语文章他们就可以很溜地高声朗读出来。经常性的朗读还能不知不觉地提高他们的语感。

三、渐进式进行音标教学为了让英语水平低于夏考生的春考生学有成就学有兴趣学有信心笔者按以下步骤采用地毯式搜捕的方式打好音标战

1.了解国际音标和音素的定义。

(1)音素的定义:语音的最小单位就是音素。

(2)音素的种类:辅音和元音。

(3)音素的数量:共48个音素,元音共20个,辅音共28个。

(4)音标的定义:音标是用来记忆音素的符号。

(5)国际音标的定义: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协会规定的一套音标,主要用来记录世界各语种的语音。

(6)(开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不发音的e b) 辅音+元音

(7)(闭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b)元音+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定义。

3.具体教授48个音素表。

4.比较容易出错的常见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

(1)字母组合tion有两种发音[t?n],[?n]

如: [t?n]question [??n]eduuation station organization

(2)字母组合ng发[η ]和[η ]两种音

如:[η] hunger anger England danger [η] ring singer wrong

(3)中国人说英语时经常不注意把[?]、[θ]音读作[z]、[s ],音标对比。

[θ] [s] [?] [z]

three seen that zero

thing sing these zone

bath grass there hers

四、语音的基本常识

1.音节的划分。

2.重读音节符号。

3.浊化音。以sp__,st___,sk___开头的单词中,清辅音/p/ /t/ /k/分别要发浊辅音/b/ /d/ /g/。

4.定冠词the的读音。e.g.the woman the important person

5.不完全爆破。爆破音[p][b][t][d][k][g]后面紧跟另一个爆破音时,前面的那个爆破音只在口腔内形成阻碍,而不能完全读出。e.g.handkerchief doctor handshake

6.连读。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如果相邻两词的关系相等密切,而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此时辅音和元音连在一起读。

7.意群的划分。如果出现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将其分成几个群,一个意群在一口气里说完。

以上零零总总的教学设想只是笔者在接手春考班教学工作后的些许陋见,今后还要立足学情做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第4篇

作为国内知名电影导演,2014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冯小刚的一举一动都格外惹眼,但他本人对自己革新春晚的力度没有过度宣扬,并多次称自己导春晚是外行,“我对春晚创作惯性的改造,能有百分之二十就很不错了,但是春晚创作的惯性对我的改造是百分之百的。”担任央视春晚总导演后,冯小刚曾广发“英雄帖”、招募人才,并携剧组主创多次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创作灵感。

赵本山、张和平、赵宝刚、张国立、阎肃、冯骥才、刘恒、印青等众多文化艺术界大腕儿纷纷参与了2014央视春晚的创作,或担任副总导演,或担任艺术顾问、或为策划团队成员。其中,张国立还将担任2014央视春晚的主持人,与朱军、董卿、毕福剑、李思思四位央视名嘴搭档。如此广泛、深入地起用台外人员,在央视春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央视马年春晚的“外脑”阵容涵盖词作家、文学家、作曲家、导演、编剧、演员等等,他们能从音乐、舞蹈、文稿、创意等多方面补给春晚。集中利用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了央视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的探索和努力,也必然提高观众对2014春晚的期待。

2014年春晚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节俭办晚会”规定施行后的第一个春晚,从目前各卫视的春晚布阵来看,都多少削减了规模,不在拼明星上做文章。冯小刚表示,央视春晚挑选节目的标准就是“好听、好看、好玩”,明星大腕来春晚演出是没有费用的,所以节俭办春晚和有没有明星大腕来没有关系。

1月18日,2014年央视春晚举行首次带机彩排,完成进入一号厅后的首次全要素、全工种合成排练。围绕着“真诚、温暖、振奋、欢乐”的艺术定位,以及“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今年的春晚更强调晚会的联欢性和互动性,快板、曲艺、戏曲等传统综艺元素被放大和强调。

《直通春晚》增加评选内容

本着“拆门”办春晚的思路,2013年央视综艺频道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再度升级,在保留2012年歌手对决环节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综艺节目版块的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视台推选节目,优中选精。

本届《直通春晚》节目评比全程共设10场直播,包括1场亮相秀、5场综艺版评选,4场歌曲版评选。为了优化节目效果,避免类型同质化,《直通春晚》采用了全新的“类型抽签”方式,节目组将各地报送的参演节目分为“杂技类”“语言及戏曲类”“歌曲类”“舞蹈类”四大类型五个板块,确保每场评选节目品种丰富,实现每期都是“小春晚”的阵容模式,让观众提前感受联欢晚会的文艺氛围。

综艺版节目评比采取的是累积票选制,待各省市推选的节目全部表演完毕后,根据每个节目的最终得票数进行整体排名,票数最高的前5个节目将有机会角逐马年春晚的登台名额——“富有地方特色、符合春晚标准”被视作综艺节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直通春晚》歌曲版由6个省级卫视演唱类节目推荐选手参演,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北京卫视《最美和声》、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以及山东卫视《中国星力量》6档节目各推荐3名人气选手参加,经过4场评选,最终角逐出直通马年春晚舞台的2014“春晚好声音”。

与上届相比,本届《直通春晚》的歌曲版更加强调比赛的专业性,每期直播均邀请10位在业界颇具分量的资深音乐人担纲专家评审,从专业角度考量歌手的现场表现和音乐素养。此外,现场乐队、和声、钢伴、音效等各环节也均由国内顶级团队操刀。

歌舞类节目化繁为简

2013年12月16日,央视马年春晚举行第三次节目集中审看,冯小刚携主创悉数到场。本次共审看12首歌曲、6个语言类节目、1个创意类节目和1个魔术节目。“三审”是春晚的最后一次“集中”审看,不过,直至晚会正式联排之前,春晚始终奉行“不关门”政策,全力挖掘并打造优质作品。

据了解,马年春晚三次审看共计60个节目,其中歌舞类节目36个,语言类节目16个,杂技、魔术、创意类节目8个。各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突破,比如歌曲节目,今年报送的原创或春晚首发歌曲多达13首。

另有消息称,擅长喜剧的演员黄渤已受邀首登央视春晚舞台,不过,这次他将不演小品改唱歌,演唱的曲目跟“梦”有关,且“温情、不失励志”。1月14日,《综艺》记者向央视春晚剧组核实获知,《我要上春晚》年度总决赛胜出歌手王铮亮已确定参演马年春晚,并演唱其代表作《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在王铮亮看来“走心”的歌曲曾是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主题曲,在2013年岁末因为电影《私人订制》再度走红,并曾让导演冯小刚“潸然泪下”。《时间都去哪儿了》因为引发观众对亲情的集体追忆,曾被网友誉为年度最暖心歌曲。

舞蹈节目方面,央视马年春晚的一大改变就是减少了舞蹈演员的数量,晚会常见的百人群舞大幅减少,列入审看的节目更加强调内涵和情感表达。2013年12月28日首次举行的舞蹈类节目审看中,既有春晚订制的形式创新的舞蹈节目,也有融入了力求引发观众共鸣的经典作品改编,戏曲、民俗表演和儿童歌舞等节目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语言类节目“真贴近”

语言类节目占据了春晚节目的半壁江山,也是保证除夕之夜观众欢乐度的重要指标。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曾对《综艺》表示,这些年春晚最主要的问题是语言类节目薄弱,冯小刚和赵本山的组合显然要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冯氏喜剧是中国电影喜剧最成功和最有票房保证的“类型”,赵本山的“小品王”地位几乎不可替代,人们都期望这样的组合能带来全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春晚总导演,冯小刚挑选语言类节目的标准是“观众的好恶”,并表示马年春晚会着力解决虚假空洞和浮华问题,做到“真诚、温暖、振奋、好玩”,且“不能是伪贴近、伪针砭,得真贴近、真针砭时弊,不能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拿表演者的生理缺陷开玩笑,不能东躲西闪、不痛不痒、不咸不淡。”

1月6日,2014年央视春晚举行语言类节目终审,总导演冯小刚,副总导演赵本山、沈晨、赵麟,灯光总设计沙晓岚,艺术顾问阎肃、冯骥才、刘恒、印青、张国立,策划张和平、赵宝刚以及执行团队一同参加了审看。本次审看共涉及10个作品,类型涵盖小品、相声、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题材多以社会热点和百姓生活话题为主。

此前,春晚剧组曾公开阐述,马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创作方针是“真、亲、小、乐”:“真”即为真诚,“亲”即为亲切、亲民,“小”即为“以小见大”,“乐”则是欢乐度的硬性指标。除此之外,节目组还要兼顾形式创新、主题贴切、表演真挚等考量标准,最终从四次审看的18个节目中遴选出适合的作品。之后,入选作品将参加春晚的整体联排,进一步调整、打磨。

1月20日,2014年央视春晚举行带妆彩排,沙宝亮、孙楠、王铮亮、蔡明、华少、岳云鹏、大鹏、郝云、黄渤、冯巩、沈腾、马丽、大张伟、曹云金、郎朗、韩磊等演员悉数登台。有消息称,本次彩排中,语言类节目仅剩下4个,成为春晚史上最少。

第5篇

电视仪式场外:“前春晚”与“后春晚”的民间话语突围

2014马年春晚还处于筹备期时,一条官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将担任马年春晚总导演。这一决定具有极大的话题性,打破了以往央视春晚既定的“体制内”招标模式,让电影导演跨界进行电视创作。更何况这位导演的个人风格还是以“犀利、幽默、民间”见长,极有可能形成与仪式性主流文化相抗衡的局面,于是带来了人们对文化碰撞后春晚的无限猜想和期待。

有别于往年春晚动员筹备的新闻会措辞,冯小刚在会上“就职演讲”的一开场就充满了“接地气”的草根语言:

“今儿呢,他们说比较正式,所以我写了一稿儿,别说错了话。”之后带着标志性地蔫蔫一笑,毫无掩饰、大方地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张纸,开始了其后几天流传颇广的通稿发言:“接到领导通知,我马上产生了两个念头:第一个是为什么是我?第二个就是挨骂。春晚办了31届了……让我导春晚这事儿,不是我胆大,是央视的胆儿太大了……聋子不怕雷,我就导一回。”

在春晚会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绝对官方和严肃的场域下,冯小刚以策略性的话语面貌形成了与主流文化形态对话制衡的局面,这也可看作是民间话语在电视仪式中确立权力地位的突围表现之一:以戏谑调侃的方式渗透和解构官方话语,迫使权力主体调整接受程度,扩大话语释放的可能性。因此,可以看到“烫手山芋”这样一个词语被冯小刚毫无避讳地在发言中多次提及;“我就不感谢领导了,顶着骂名,领导应该感谢我”此般言论也公开出现在结束语中。冯小刚无疑是在努力寻求话语表达途径的拓展,以营造出相对自由开放的对话领域,最终为春晚过程中民间话语的施展和对仪式的挣脱铺垫一个新的生态环境。

“后春晚”的“吐槽文化”同样是民间话语突围文化体系的最有力表现之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开放式的大众评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在春晚时间轴的“过去式”中体现得尤为强烈,甚至是一个节目刚刚“过去”,有关于这个节目的各种评论已纷至沓来,出现在微博、微信等多路传播渠道中,成为民间话语聚合的意义空间。一部分话题性强的节目还可能在春晚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延续,用“余温”刺激着大众参与讨论、围观评论的灵感和欲望。

根据“百度指数”权威数据,在春晚进行过程中新浪微博的话题讨论量为242万条,相比2013年上涨了14.96%,大有“将吐槽文化进行到底”之势。如果分析这些关于春晚的评论性话语,不难发现其中民间话语对春晚仪式的编码表达有着多重解读和争议态势,强化着大众在这个信息时代试图冲破主流框架、获取新话语场的能动心理,这是大众文化自觉和智慧的呈现,也是当代社会对创造性多元文化鼓励和包容的直接结果。“边看春晚边吐槽”已经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民间话语抗争话语空间的“加冕”,是对春晚主流意识的延伸和补充。

电视仪式场内:“被节目包装”的官方话语归旨

春晚在创办初期,其定位是“国家有话要说,国民有话想听”,①明显带有国家意识形态操控的色彩。伴随着公共空间的拓展开放和话语体系的演化突变,春晚在压力和争议中不断尝试各种创新变革,以适应大众审美情趣的需要。这其中,将民间话语纳入到仪式性的电视表达中成为主要手段之一——集中呈现草根群像、刻意运用网络流行语、反馈观众最喜爱节目评奖等,都是春晚主流意志让渡部分权力于大众的迎合和妥协,目的在于使大众相信:春晚正在由神坛“回归”民间。但是,如果仔细勾勒春晚话语空间的真实轮廓,不难发现春晚作为一档国家级的电视仪式,官方话语仍然是最重要的内涵归旨,民间话语的发声实际上是一种权力运作的策略。

2014马年春晚上,几个源自民间话语场域的节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影视演员黄渤的独唱《我的要求不算高》,用朴素的大白话唱出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开心麻花团队的节目《扶不扶》,用小品的形式巧妙应和了之前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直通春晚》选送的歌曲联唱,让2013年各大选秀节目中最受欢迎的选手逐一亮相;有着深深怀旧意味的节目《练兵舞》、《万泉河水》、《英雄赞歌》,勾起了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年代回忆。表面看来,这样的节目构成可谓“为大众文化代言”,彰显了央视“开门办春晚”的决心和实践。但是,倘若将纷繁复杂的节目形态外衣剥下,对具体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势力:在黄渤演唱的歌曲中,高潮部分的歌词反复吟唱:“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将前半段对生活场景的描述都归结为“中国梦”这一官方热词的具化表现;在《扶不扶》的结尾处,一句“人心倒了,就再也扶不起来”的台词,将小品主题升华为对主流价值观的宣扬和引导;各大卫视将最优秀的选秀明星主动输送到央视春晚的舞台,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凸显央视在电视媒体中对艺术评判标准的强势话语权;而怀旧情结的歌舞景观,内容呈现上无一例外是对“红色经典”的重温和再现。因此,即使民间话语在节目创作萌芽阶段的覆盖面再广泛,也终究不能脱离官方话语的归旨熏染,需要在主题上追随式地响应主流文化的召唤和需要。

春晚官方话语的首席发言人——主持人,也是进行电视仪式场内话语分析的典型模板。长期以来,春晚主持人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被修饰过和符号化的庆典式风格”,引领着大众参与对国家共同体想象的同时,也带来了距离感。②马年春晚的主持群中,破天荒地加入了影视演员张国立,以亲民的形象、亲和的语言丰富了春晚主持群的整体风格,提高了民间话语的参与程度,加深了官、民对话语境的活力和张力。但是,无论五位主持人的排列组合如何穿插调配,根本上还是贯彻着官方话语的主流地位,指引着话语线索向仪式性的方向推进延展。马年春晚的开场白中,几位主持人串词是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董卿:祝大家,福自天来喜冲冲!

朱军:入行大道三元中!

毕福剑:寿比南山万丈高!

李思思:喜花笑迎满堂红!

张国立:好!几位老主持人的定场诗说得真是太好了,现在该我这新主持了,我很紧张,练了很长时间,朱军你听听。

朱军:你来!

张国立:这里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现场。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台湾同胞、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向全世界的中华儿女拜年啦!

董卿:好!但是你还没说完呐!

张国立:我这练了好长时间了,还没说完呐?

朱军:还有!在这里,我们还要向全国人民,

董卿:向武警部队官兵,

李思思:向公安民警,

毕福剑:向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

齐声:恭贺新春!我们给您拜年啦!

张国立的加入,将主持人之间的开场互动包装得更为活泼和口语化,贴近了大众群体更为习惯的生活对话。但是在“开场”这一仪式性事件的表达上,充沛的感情、颂扬式的语调、模式化的程序,仍然是开场白的核心要素,即使经过富有情趣的对话包装,也还是要道出那几句“万年不变”的春节问候,这便是春晚特定主流归旨的直接表现。

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动态平衡

春晚搭建了一个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交汇的特殊平台,实现了国家意志与草根文化的互动性和共时性,在相对的两者之间重新达成话语体系的统一。这并非对立话语的纯粹斗争或妥协,我们不妨将这种局面看作是新兴话语与传统话语的和谐交融,是一种在动态平衡中建立起来的春晚独有的文化体系,发掘着春晚未来的创新空间。

春晚30多年的演变历程已充分说明:它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其本身并不是大众自发形成的民俗样式,早已被烙刻上国家意识形态的特征,所以我们无需指责其天生的教化意义。③这也决定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晚借由电视仪式表达官方主流话语权的主旨内核不会发生质变,只会通过更加灵活多变的节目形式进行包装。同时显而易见的是,民间话语也正从启蒙性的模糊意识转为具有愈来愈强烈的表达愿景,大众主体通过仪式场内外的多渠道对话流露出对民间话语的肯定价值评判,意味着其对主流文化的积极消解逐渐显性。恰恰是这样的话语体系,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创新本意和无限可能,让春晚的文化场域得以保持旺盛的牵制张力,并以不同的表征持续下去。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契机。

正如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如果说我在改变春晚,那么春晚也在改变着我。”只有交互性的双边改变才能容纳多元话语和题材的共存,完成社会主体对春晚的话语期待,而不是任何一方独霸的单调空间。在这样一个自我优化的动态格局中,精英领袖得以包容地透过迷雾把握话语互动的实质,草根阶层得以在张扬展现中化解不必要的文化失落,以共同为春晚的话语博弈过程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和精华。

注释:

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文艺工作委员会编著:《春晚建言——“新春晚”蓄势待发》[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第6篇

一、潜心会文深钻研,教学目标先要明

只有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设计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春联》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中五副春联,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感悟春联的内容。难点是: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学习简单运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把握了重难点,在教学中,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文章的关键字词句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顺应文章的思路来组织教学,领会作者意图。也即“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第一次上课,教师是让学生初读春联,指导读好,然后指导理解意思,体会感情。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应该先让学生大致读准确,再初步理解大意,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读出感情。这既符合一般的认识规律,也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课堂提问不宜忽,千锤百炼始出口

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感悟,不能在“问问答答”中肢解语文。所以,我们要从整体着眼提炼总问题,避免繁琐细碎。要锤炼教学语言,使提问更加简洁明了。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让问题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

如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让学生一条一条地读春联,理解意思,指导朗读。这样不仅费时,而且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二次上课老师就这样引导:出示句式(一)“______”,这副春联______了______。引导学生将读书所得化为流畅的表达,初步理解春联内容。接着又出示句式(二):我读了“____________”这副春联,知道了(明白了,懂得了)______。这样开放性的引导,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欣赏春联,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引发个性化的感悟与表达。

后来,我们又发现:五副春联的学习还是“各自为政”——教师一副副地讲,学生一副副地学,费时且不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堂课上,教师就重点指导其中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通过讲解示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读评评中,让学生想象芳草翠绿,杏花粉红,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让学生品尝到想象品读之乐。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其余春联。这样扶放结合,重点突出,既让学生充分自学,又能在全班交流时根据每一副春联的特点,抓住重难点及时点拨。

三、精心预设重生成,学生主体牢记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当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不是摒弃预设,而是要求教师更充分地预设,备不同的教法学法,关注学生,关注细节,相机点拨,互动对话,培养教学机智,抓住瞬间资源,推进教学深入,编织更精彩的生成。

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能够自己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能够自己解决的也坚决不讲”。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春联“对仗”的特点,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春联自己去发现,去揣摩,去总结规律。但在引导学生品悟每副春联时,教师就要把握每副春联的大意,深入钻研关键字词,确定重难点。如:第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教学,读着这副春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想象描述,体会意境,激感,再以情导读,动情诵读。在深入学习这副春联的基础上,归纳出“口诵心惟”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学。对于其他几副,教师也必须先理清自己的思路,确定明确而恰当的目标,才能当好学生的伙伴与向导。“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导而勿牵”,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肤浅到深刻,从狭隘到开阔。

四、省时高效启思维,语文实践促提高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应少讲精导,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自主感悟,放飞思维,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实践活动中调动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能力。

前两次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读书,自主发现春联写法上的特点:对仗,并结合“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理解“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这一特点,从中体会运用文字的技巧。遗憾的是,对于春联“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声律美特点,学生还没有深入体会就下课了。教师精心准备的拓展部分根本来得及展开。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教学时间怎么安排才更科学更高效。

本课的内容看似比较集中,其实对每副春联的感悟与探究春联的特点还是挺繁琐的。为了保证重难点的教学时间,必须在次要环节尽量地节省时间。所以,第三次上时,对原设计中导入环节中的对对子游戏进行简化,确保更快速地进入到重点部分的学习。

“时间才是硬道理”,要想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就必须控制好时间。有了充裕的时间,才能让学生适度地拓展——连一连,填一填,辨一辨,写一写。特别是对“雨润万朵花”的思辨,第三次课堂上就有时间充分展开。学生提出了多种答案:有“打、落、淋、洒、润”等,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公布“标准答案”,而是从容地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品味,在比较中推敲,让学生把“润”字与上联中的“拂”字对照,由此感悟到,两者都是动词,都有轻柔的感觉,“润”对得更准,更美,更有情趣。同时,“润”也体现了春雨细密无声的特点,用诗句“润物细无声”作参照体会。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提高。

第7篇

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交际因素少的话题,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学会申诉、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等等,给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挖掘这类口语交际话题的交际性,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中的互动生成呢?

一、交流拓展――变“百家讲坛”为“百科全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因素中的内在资源、社会活动中的环境资源、学生生活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对于叙述性较强的话题,教师更应该努力促进话题的深入和拓展,引发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聊聊春节”这个话题时,注意到班内有几名外地学生,于是,教师便让这几名外地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自然,每一名学生的介绍都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与好奇。于是,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好奇的提问也不断出现。在这说、听、问交融的过程中,无论是交流的学生,还是倾听的学生(其实也在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其思维都在不断的激发着,语言也在不断的丰富着。

因此,在类似于“聊聊春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等话题的交际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从他的介绍中,你听出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就这个内容,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等提示语,引导学生从聆听“百家讲坛”式的知识介绍,走向“百科全说”般的全员参与、全面了解,在体现课堂上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同时,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与生成。

二、探究生成――变“开心辞典”为“新闻调查”

仍以“聊聊春节”这一话题的教学为例,由于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恰逢春节刚过,学生兴趣犹存,于是,课堂上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说各的。说起过年时的事,其热闹程度非同一般,如同翻开各自的“开心辞典”,但如何在这热闹的口语表达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引导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与课堂的不断精彩生成呢?

一位教师在指导“聊聊春节”这一话题的交流时,一名学生在介绍放烟花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放烟花时,我爸爸点烟花时,因为没有来得及跑,结果把头发都烧了一半……”课堂上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样子甚是开心,许多学生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纷纷聊了起来。教师却没有放过这一细节,立即引导学生去回想:“你有没有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于是学生逐渐冷静下来,一一列举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亲身经历的危险经历,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放烟花、放鞭炮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但现在放烟花、放鞭炮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禁放,并非最好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不一会儿,学生就提出了自己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倡议在规定时间放,以免影响他人;在指定地点放,确保人生安全;尽量少放,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激一波: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春节中非常美好的风俗,你觉得春节中,我们还有哪些习俗需要改进呢?――不要大吃大喝、压岁钱不能越给越多等等富有思维力量的见解从学生口里一一而出。“我们如何促使这些建议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呢?”――教师再一次进行了有效的引导……

一次又一次的引导,犹如一次次富有意义的探寻与深入的调查,很好地落实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此时的学生口语交际,已不再是简单的口语交际,而是学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达,是学生探究生活的思考,是学生深入思维的展示,是学生合作交流的精彩生成!

三、活动体验――变“实话实说”为“共同关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例如,在教学“聊聊春节”这一话题时,时常会让学生模拟一下拜年的情景,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拜年,将传统习俗的了解与礼仪教育相结合。结果,我们看到的或者是学生毫无感情的语言表述,或者是过于夸张的表情语言,往往以课堂上哄堂大笑而不了了之。问学生为何,学生也笑着“实话实说”:在教室里有些话我实在说不出口。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活动成为学生共同关注的形式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感悟形式,如果运用合理,能缩小学生从课堂模拟情境走向真实生活情境。因此,为了达到效果,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主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即“表演化”);其次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比如:活动形式、简单道具、情感基调、角色分工等等,都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一下;第三,活动过程的指导,课堂活动不是舞台表演,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指导与点拨,活动结束以后应该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礼仪等)进行评价,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参与活动,从而实现运用活动促进体验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课标;个性化课堂;学情;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环节。尤其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又极其薄弱的学校,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呢?

首先要吃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简而言之,就是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其次就是要研究学情,立足学情,展示个性化的教学课堂。个性化的课堂首先需要教师自身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一、领悟课标教材的能力

领会课标精神,才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多时候课堂的低效是我们对课标与教材的学习研究不够而造成的,而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课堂驾驭掌控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立足学情,提升备课能力

既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备课的重点就应该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重。如果老师课前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实效就无从谈起。

1.承认并尊重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备课,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有层次和梯度的设计,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例如,在《找春天》一课,我设计了“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让学生从“读春天”“写春天”“画春天”“唱(咏)春天”环节中自选一项或两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课前完成。上课效果很好,这些孩子身上的不同优势与个性化的体会理解,既使学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又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主,同时也能激发小孩子模仿学习的意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这与《课标》提倡的“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一致的。

2.落实教法和学法。备课应详细设计出每一个环节的问题,及引导学生从事体验、实践、动手的过程,从中既要体现学法指导,又要体现教法指导,所提问题必须有价值、有启发性、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找春天》识字内容时,我设计了几种识字交流方法,有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做动作演示猜字“羞、遮、掩、探、触”,谜语、顺口溜猜字“羞”。只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实践是课堂的核心环节,不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学习效率也大为提高。

三、发掘整合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语文教学不能只依靠课本,要学会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如课内外活动,地域文化、自然风物、社会生活等,大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重视学科间的合作搭台,加强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四、组织和掌控课堂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变化的过程,有时会出现课堂失控的尴尬场面,因此我们应当逐步掌握一些调控技巧,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1.留心学生课堂反应,机智应对。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根据课堂学生反应的不同,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提问。既鼓励部分学生优秀拔尖,也要允许暂时有一部分学生落后,重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关注课堂教学焦点,恰当切入。我们要分析课堂教学的焦点问题,从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入手,从学法入手,找到症结,打开缺口,突破重难点,允许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渐渐进步成长。

3.精心创设教学氛围,情感带动。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充分发挥本文演讲词的特点,让书本内容回归到生活,切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读”和“说”把感情表达出来,教学任务在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顺利完成。

4.发挥小组学习优势,碰撞思维火花。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成员好中差搭配,性格互补,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安排必须目标任务明确,分工到位,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创新个性的课堂。

第9篇

上述人员均不是央视员工,如此大规模起用台外人员,在春晚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表示,冯小刚、赵本山等一批著名导演和艺术家加盟2014年春晚创作团队,充分体现了中央电视台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探索和努力。

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了31年历程,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向全社会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大。胡占凡说,中央明确要求央视要进一步开门办春晚,门要开得更大些,要集中利用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把春晚办成国家项目,广大观众也期待央视春晚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为此,面对2014年的春晚创作,央视在多年依靠社会力量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春晚导演选聘机制,面向全社会邀聘总导演、顾问、副总导演及主创团队,汇聚全社会最优质的资源,力求将春晚办成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实现“全民大联欢”。

“外脑”职责化

“春晚不好搞,多亏有冯导,为了百姓过好年,拼了(liao)!”在新闻会上,春晚艺术顾问阎肃用这样的开场白表达了对2014央视春晚的期待。

作为电影圈的知名导演,冯小刚谦称自己导春晚是外行,准确地说就是一观众,“让我导春晚这事儿,不是我胆儿大,是央视胆儿太大,从总导演决选上,可以看出央视有决心不拘一格办春晚。”

对于冯小刚、赵本山、张和平、赵宝刚、张国立等众大腕儿参与央视春晚创作,外界普遍持有较高的期待,认为这是春晚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变局,甚至是中国电视今年的最大新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这说明多年来公众所期待的“开门办春晚”举措大胆,有了十分现实的方向,这对于春晚、央视、观众和关注春晚的多种媒体来说,都是一个积极而正面的发展,人们都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期望这次尝试得到圆满成功。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接这个烫手山芋,认为吃力不讨好,闹不好晚节不保,折在春晚上。我知道甭管我闹成什么样也是会挨骂,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众口称颂的年代了,挨骂是做事的人正常的待遇,是一种关注。真要让全体都骂自己,就像要全体都夸一样难,能让一半的观众满意,我这累就没白受。”冯小刚说,他执导春晚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因为拍那些观众喜欢的电影,他已经名利双收了,用不着在春晚这儿追名逐利,他花力气导春晚是为了回馈观众对过去他执导电影的支持,相当于做一回义工。

作为春晚总导演,冯小刚挑选节目的标准是“观众的好恶”,并表示马年春晚会着力解决虚假空洞和浮华问题,做到“真诚、温暖、振奋、好玩”。

除了冯小刚,2014春晚的另一大热门是赵本山,在离开春晚舞台两年后,赵本山此次高调回归,担任副总导演、语言节目总监。“我已经参加了20多年春晚,曾经宣布过退出,今天又回来了,我觉得人嘛,难得让人重视,所以老百姓还认可、领导还信任,我觉得如果再不出来有点不识抬举。”如此表态之后,赵本山与春晚再次发生了关连,不过马年春晚赵本山是否会亲自表演尚不可知。

近两年央视春晚积极吸取外部建议,2012春晚筹备阶段,总导演哈文就曾向范曾、张艺谋、赵宝刚等文化娱乐圈名人征询意见,2013年春晚剧组刚一成立便组织召开多场春晚座谈会,邀请传媒界学者、知名媒体人士建言献策。2014年央视索性将这种意见征集的做法职责化、固定化,邀请阎肃、冯骥才、刘恒、印青、张国立担任“艺术顾问”,张和平、赵宝刚、沈腾、彭大魔组建“策划团队”。聘书一经颁发,“外脑”将面临更多的责任,他们需要参加与春晚有关的各种会议,要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相较以往相对松散的提议支招,这种“捆绑”会让春晚收获更多具有创新性、操作性的建议。

马年春晚的“外脑”阵容涵盖词作家、文学家、作曲家、导演、编剧、演员等等,他们能从音乐、舞蹈、文稿、创意等多方面向春晚进行补给。

担任马年春晚副总导演兼舞蹈节目总监的沈晨,来自东方演艺集团,他编导的作品曾于1998年、2000年获“文华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艺术节大奖”等奖项,从2012年起沈晨连续负责春晚舞蹈节目的编排;马年春晚音乐总监赵麟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儿子,赵麟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曾与张艺谋合作过《三枪拍案惊奇》,和陈凯歌合作过《和你在一起》;马年春晚执行总导演吕逸涛来自央视综艺频道,曾担任2012、2013年央视春晚执行总导演。吕逸涛表示:“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有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今天我们把中国文艺圈最贵的人才都聚集到春晚创作中来,我们一定以最大的诚意、最强的执行力、最努力的创新,为全国观众奉献一台别开生面的年夜大餐。”

语言类节目的变数

语言类节目占据了春晚节目的半壁江山,也是保证除夕之夜观众欢乐度的重要指标。

张颐武认为,这些年春晚最主要的问题是语言类节目薄弱,冯小刚和赵本山的组合显然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冯氏喜剧是中国电影喜剧最成功和最有票房保证的“类型”,赵本山的“小品王”地位几乎不可替代,人们都期望这样的组合能带来全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戏剧幽默和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要求不一样,就像郭德纲上春晚,之前呼声很高,但最终他在春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春晚承载了太多东西,有它自己特定的规律和要求,冯赵二人能给春晚带来多大改变有待观察,尤其各方还要面临内外磨合的考验,势必需要充分的沟通和理解。

冯小刚认为,春晚要好看,前提就是语言类节目要好玩、好笑,“这些作品不能是伪贴近、伪针砭,得真贴近、真针砭时弊,不能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拿表演者的生理缺陷开玩笑,不能东躲西闪、不痛不痒、不咸不淡。希望所有小品创作者把自己最想表达的、觉得最好玩儿的东西写出来,千万不要还没迈开步,就先自我、自我审查了。”

第10篇

五四青年节宣传祝福语【青年节祝福语1】 年轻只是一种心态,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幸福只是一种体验,愿你心态永远年轻,天天感受快乐,时时体验幸福。五四青年节开心!

【青年节祝福语2】 年节,愿你青春有朝气,永远漂亮美丽;梦想能实现,幸福生活天天;努力能成功,顺利到达顶峰;祝你万事顺利,开心如意,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3】 年节到,一声问候,送给青春年少的你;一声祝福,送你豪情壮志的你;一句思念,道给清纯美丽的你;祝你青年节快乐,心情真不错!

【青年节祝福语4】 青年节,送你一把时间锁,锁住你的年轻;送你一个无忧剪,剪断所有的烦恼;送你一句祝福话,祝你五四快乐,天天开心,所有梦想都会成真!

【青年节祝福语5】 寥寥数字饱含情义,万水千山传我心意;金山银山难以比拟,真心祝福捎上给你。五四青年节来临,只道一句万事如意,愿君诸事顺顺利利!

【青年节祝福语6】 青年节,送你一把时间锁,锁住你的年轻;送你一个无忧剪,剪断所有的烦恼;送你一句祝福话,祝你五四快乐,天天开心,所有梦想都会成真!

【青年节祝福语7】 摆脱烦恼的纠缠、挣开颓废的干扰、用拼搏去充实人生、用成就为青春增色。祝你做一个快乐、有为的小青年、过一个快乐的五四青年节。

【青年节祝福语8】 年节,以先辈为榜样,让我们彼此互勉:升腾起希望,追逐着梦想,雄健有力的步伐,迈开人生新的篇章。祝福在短信中流淌,祝你五四节日愉快。

【青年节祝福语9】 有志青年应以事业为重,要成就大事业就要趁年轻时代;有志青年应以理想为目标,不要虚度宝贵的青春,对你旁边的朋友大吼一声:预祝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0】 青春是人生的春天。青春花开花谢,四季雨飞雪飞,只要心态不老,人生便青春长驻。五月,借一缕春风,送去一份青涩的问候。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1】 青春是待放的蓓蕾,青春是耀眼的光环,青春是新鲜的血液,青春是浪漫的年华,青春是火红的岁月。没有什么比青春更美丽,祝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2】 青春真是无限好啊,今天又可以放假半天啦,青春易逝,假期更容易过,这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一定要过得有意义,不如你请我吃喝玩乐一条龙怎么样。祝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3】 青青翠翠树常春,年年岁岁人常红,深深地祝福您:身体如绿树常青,生活似红花常艳,青春时时在,笑脸常常开!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4】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记得将青春的快乐储存,将岁月的烦恼归零,将成功和平安提现,将健康的体魄结转每一天,让美好的心情收支平衡。

【青年节祝福语15】 青年节快到,短信提前来问候,愿你:幸福生活无烦恼,工作顺利压力消,爱情甜蜜不争吵,家庭和睦心欢畅,生活诸事皆顺利,快乐心情来绽放。

【青年节祝福语16】 青春美,好年华。风华茂,正当时。有朝气,有胆气。勇攀登,莫迟疑。青年节,祝福你。是雄鹰,展翅飞。是骏马,奋蹄疾。建功业,创辉煌。结硕果,显风流。

【青年节祝福语17】 年节到,祝福随时来报到,愿你随时都有快乐的惊喜,随时都有幸福的惊讶,随时都有美好的惊异,乘做五四春风,永葆青春心灵!

【青年节祝福语18】 青春如陈酒,芬芳而清纯;青春如蜜糖,温馨而甜蜜;青春如酸梅,苦涩而难忘。青春如诗如画,青春如歌如梦,青春是你最宝贵的财富!祝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9】 青春如松树,青翠胜五彩,青春如祥云,舒卷夜又明,青春如牡丹,百花最鲜艳,青春如清泉,潺潺永不停。青年节到了,祝所有人青春无敌!

【青年节祝福语20】 青春不是感伤逝去,而是把握眼前;青春不是容颜衰变,而是激情沉淀;青春不是用手去挽,而是勇于实践。激扬青春,奋勇向前,一生没有遗憾。祝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励志祝福微信【青年节祝福语1】 做为八九点钟的太阳,你要有轩昂的气宇,高超的技艺,非凡的能力,要经得起任何生活的磨难,从零做起,建功立业,做青年的风范。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2】 绽放花样的青春,激荡拼搏的纯真,打磨追求的灵魂,努力是成功之根本,汗水是浇灌事业之源泉,青年节,祝早日开启成功门。

【青年节祝福语3】 年节到,祝福你,希望能如愿,梦想能实现,拼搏永向前,幸福比蜜甜,愿你青春年少开心笑,万事顺利身体好,幸福吉祥好运绕,家庭幸福乐逍遥。

【青年节祝福语4】 从不在意,别人的眼神,年轻的我们,永远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从不懈怠,生活的要求,青春的我们,永远属于最最快乐的自己。五四青年节,祝同样年轻的你,快乐无比!

【青年节祝福语5】 年轻是一种永恒的心态,二十也好八十也罢,只要你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只要你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只要你对未来有无限希望,你就年轻!祝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6】 青春的年轻人的花海,青春就是五月的细雨,滋润着万物的心田。青春是年轻五月的你我,青春短暂必要好好珍惜、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五四青年节,年轻人加油。

【青年节祝福语7】 提前送你青年节祝福,愿你:青春永驻,快乐连连;爱情甜蜜,事业圆满;生活幸福,家庭团圆;财源滚滚,洪福无边;节日快乐,喜气不散!

【青年节祝福语8】 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与年龄无关,与爱情无关,与事业无关,与贫富无关。五四青年节,愿你淡然身外物,把握青春的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9】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未来的主人,“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们,是今天的弄潮儿。五四青年节,让我们面对着世界,面对着明天,燃烧我们青春的火焰!

【青年节祝福语10】 青春是一抹彩虹,让激情染遍苍穹;青春是欢快的舞步,让生活多彩丰富;青春是甜甜的咖啡,让甜蜜遍身畅游。五四青年节,愿你青春永驻,快乐幸福!

【青年节祝福语11】 青年时代可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可以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当你老来时,它是你无悔青春的见证!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2】 愿轻轻的短信给你留下满满的相思;留下美美的记忆;下甜甜的蜜语;留下密密的情丝;下浓浓的爱意;下深深的字迹: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3】 青春在快车道,稍纵即逝;青春在单行道,有去无回;人生旅途,青春没有回程票。五四青年节,愿你珍惜青春,幸福好运!

【青年节祝福语14】 青年节来到,短信祝福好:健康疾病跑,快乐烦恼消,幸福困苦少,吉祥厄运逃,顺心忧愁抛,平安坎坷杳。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5】 佳期如梦,青年节到,真情似水,祝福如潮。愿阳光洒满你的心房,永远拥有花一般的模样,花一般的青春,花一般的快乐,花一般的幸福!青年节快乐!

送给朋友的青年节祝福问候【青年节祝福语1】 青春是活力,青春是动力,青春是宝藏,青春是梦想,愿你拿出,你的活力,你的动力,带着梦想,努力奋斗,去实现你的理想。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2】 挥洒青春的魅力,唱出青春的旋律,燃烧青春的火焰,展示青春的风采。五四青年节让我们行动起来,传递青春的激情,传承青春的希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3】 青年节,我们奋发而过;情人节,我们甜蜜而过;母(父)亲节,我们自豪而过;重阳节,我们温馨而过。今天儿童节,我们快乐而过。祝你儿童节愉快。

【青年节祝福语4】 青年是松,四季常青;青年是风,清新爽朗;青年是山,高峻挺拔;青年是河,奔流不息;青年是竹,百折不弯,青年是雪,干净纯洁。祝大家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5】 年轻所以无敌,青春所以美好,梦想所以前进,奋斗所以充实,拼搏所以快乐,真心所以感动,真诚所以长久。朋友,五四青年节快乐,愿你永远年轻!

【青年节祝福语6】 青春相伴,活力无限,岁月如风,勤奋用功,功成名就,喜在心头,青春舞曲,快乐英雄,愿你五四青年节精彩无限,好事连连。

【青年节祝福语7】 不管千棵心,还是万棵心,愿你永远年青开心;无论千份情,还是万份情,愿你青年节好心情!预祝你五四青年节快乐,永远年青!

【青年节祝福语8】 青春是种能量,让一切皆有可能;年轻是种资本,让梦想飞得更高;愿你青春的小鸟永远不会飞走,年轻的歌声永远在心底吟唱。祝五四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9】 春天是自然界一年里的新生季节;人生中就只有一度的青春。让短信捎去我对你青年节的祝福与问候,青年节快乐!

【青年节祝福语10】 今年五四青年节不送礼,发条短信送给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幸福美满粘着你,还有我要告诉你,财神已经盯上你!

【青年节祝福语11】 当改革闯将,让九州生色,做时代英雄,以四海为家。好的青年应该懂得珍惜青年人的每一分每一秒。你要在分秒流过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年节祝福语12】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青年节祝福语13】 青年节,一个特别的日子。多少人从这里走向了成功。它也属于你,属于一个积极上进的你。祝你一切顺利如意!

第11篇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二语习得;信息加工;多用户虚拟环境;教学任务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7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3

1 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以语意为核心,兼顾语言形式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中的“任务”,不同于普通的课堂练习或传统的课堂活动,而是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言完成交际目的,达成任务目标的过程。TBLT以语意为核心,学习者在仿真/真实的交际场景中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语意协商或语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兼顾语言形式。Long将其定义为“语意与形式兼顾(Focus On Form,FonF)”的教学方式,以区别于传统语言教学“以语言形式为纲(Focus On Forms,FonFs)”的方法。任务教学法中的FonF,既可以通过教师在不打断交际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纠错反馈(比如重述等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教学任务,导引学生注意语法、词汇的正确用法,从而提升语言的准确度。

1.2 任务类型多元化

由于TBLT要求学习者在交际场景中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语意协商或语意交换,许多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小组讨论”作为主要任务形式。然而,任务类型不应局限于小组讨论,而应选择多样化的认知任务类型,从而发挥不同认知任务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工作记忆”,促成语言的吸收和习得。TBLT常用的任务类型包括:匹配(matching)、信息差(info-gap)、列举(listing)、排序(ordering and sorting)、对比(comparing)、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分享个人经历(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项目及创造性任务(projects and creative tasks)。任务类型的多元化,必然对技能训练的复合程度提出要求,需要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对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既有侧重,又有整合。

1.3 任务评级与排序

TBLT教案的设计应当以单个教学任务为分析单位,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贴近真实交际任务的需求。任务复杂度(Task complexity)是指任务构成(task structure)赋予语言学习者在注意记忆(attentional memory)、逻辑推理等信息加工方面的要求。它由任务设计本身的特质决定,是相对固定的属性。任务复杂度包含6个要素(见表1),是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评级(grading)与排序(sequencing)的重要依据。

1.4 任务连贯性

迁移恰当加工理论(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TAP)认为,为了语言学习者能有效地把一个场景中习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另一个场景中,场景之间必须具有相似度和连贯性,促使学习者在复习语言习得的同时有机会接触新的语言知识,从而提升语言流利程度。

2 TBLT在多用户虚拟环境下的应用

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s,MUVEs),是基于互联网建立的多用户虚拟社区,设有多样化的生活场景,用户之间可以使用互联网实时传递文字、语音、影像等,实现群组成员之间的交际互动。

在MUVEs中,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各学习小组的任务执行状况,利用MUVEs提供的录像和录音功能对小组活动进行记录,为日后的教学研究和反思提供数据资料。MUVEs为TBLT提供更生动、更便捷的实施平台,并且不改变TBLT的实践规律和本质要求。以Second Life为例,网络社区的虚拟场景和任务本身是无序的,而在教学应用中为达到教学效果,教师仍然需要划分任务类型、评价任务复杂度,科学地选择使用,必要时进行专门的活动设计和规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本文以Second Life中主题为“The Spring Festival”的场景为例,运用现场的文字、音频和视像资料组织实施课堂任务。

Task 1:与春节相关的物品(Vocabulary for items――Individual Work)

学生拿到乱序的春节物品图片和英文单词卡(如对联、灯笼、鞭炮等),需完成匹配,并能准确读出物品英文名称。根据完成先后次序进行个人积分。

Task 2:春节习俗(Traditions――Pair Work)

两人一组(A、B)拿到以图形和表格来介绍春节习俗的阅读材料(例如:物品摆放的位置、使用的时间、代表的含义等);A、B拿到的阅读材料有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需要通过语音聊天,互助弥补信息差(此处所填信息均以数字或图形形式出现,不涉及英语单词和句子的书写)。按照补全信息的准确度将小组得分计入个人积分。

Task 3:春节禁忌(Taboos――Pair Work)

A、B分别观看视频片段,两段视频介绍了不同的春节习俗和禁忌,内容有重叠也有差异;A、B向对方分复述视频内容,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共同记录内容要点;最后向全班进行口头报告。按照口头报告对要点覆盖的完整程度将小组得分计入个人积分。

Task 4: 情景剧场(Showtime―Group Work)

4人一组(A、B、C、D),A、B扮演留学生,C、D扮演中国教师和家人;留学生春节期间拜访中国教师及家人,并向他们请教春节的风俗习惯,得到了耐心的解答;留学生在赠送礼物、言谈举止中不小心触犯了一些春节禁忌(比如赠送钟表、打碎玻璃杯等);中国教师和家人需解释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禁忌,委婉地指出留学生的错误并提供建议。留学生所问问题和所犯禁忌的要点已给定,允许学生在演练中根据个人生活经历进行适度发挥和扩展。对表演进行录像,由学生投票决定最佳组合,对该组全体成员予以加分奖励。

Task 5:兼顾语言形式 (FonF―Group Work)

小组拿到对话文本,对话内容涉及春节习俗和禁忌,对话内容已打乱顺序,并留白一些重点句型和词汇搭配。首先成员之间通过语音对话,在Second Life 提供的电子黑板上对句子进行排序,然后试着补充空缺信息,最后观看对话视频,依据视频内容补全空缺的重要语法和词汇信息。根据填写信息的准确程度进行积分。

3 教学任务的设计分析

总体来看,教师在各教学任务的设计中融入积分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综合运用虚拟场景中的各种资源(如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保障语言输入的多样性与真实性;两人小组活动和4人小组活动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意义磋商”的机会,有利于提高目标语使用的流利程度和完善交际策略选择;结尾任务FonF,鼓励学生探讨语言点的使用,进行关于语法与词汇的“元谈话(meta talk)”,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之前的语言偏误,提高习得的准确性。

以单个任务为分析单位,上述活动的设计、选择和编排均能体现TBLT的基本原则。

第一,每个任务均以语意为核心,有明确的交际目标,逐步贴近真实世界的交际任务。在每个教学步骤中,学习者必须通过语意协商,排除生词、语法和其他语言交际方面可能会制造的障碍,充分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才能完成信息填写或情景剧等任务目标,并最终能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春节风俗、解释文化禁忌,并提供建议。最后一项FonF任务,虽然旨在让学生聚焦语法现象,但其过程的实施必须以重组对话、理解对话含义为前提,依然体现了语意的核心地位,和兼顾语言形式的原则。

第二,任务类型实现多元化,包括匹配、信息差、预测、列举、对比、解决问题与排序,即TBLT常见的大部分任务类型都在该教学设计中得以应用。多种形式的认知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有关认知、逻辑思维、信息处理的大脑机制,提升工作记忆水平,为语言习得提供立体化的认知平台和资源。同时,在任务设计中有机结合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并做到逐步扩展技能训练,循序渐进(见图2)。

图2 教学任务中的综合技能训练

第三,依据任务复杂度标准,对任务进行逐个评价,以由简入繁的次序组织课堂教学流程。Robinson提出的复杂度六大要素模型中,对于每项指标都应进行肯定回答(+)或者否定回答(-);“+”越多代表任务复杂度越低,“-”越多代表任务复杂度相对较高;据此,笔者设定“+”值为0,“-”值为1,以折线图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各个教学任务的复杂度递进关系(见图3)。前4个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可接受的程度内经历逐步增强的认知负荷,在不断完成更复杂的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对目标语反复进行深度加工,促进语言输入(input)转化为语言摄入(intake),为目标语的习得提供优化的环境;最后一项FonF任务在复杂度上略有降低,是为了适当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荷,将注意力导向语言形式本身,提高使用目标语的准确性。

第四,任务的串联符合TAP理论所要求的连贯性原则。新旧任务之间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有利于学习者把之前习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新的任务场景中,并在新任务中适度引入新的语言表达和内容,确保学生在每个步骤中都能“温故知新”,从而逐步提升语言流利程度。(见图4)

图3 任务复杂度评级与序列

4 结 语

本文以任务教学法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框架,选用Second Life网虚拟社区的特定教学场景为案例,对教学任务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与正在应用多用户虚拟环境和任务教学法的英语教师分享实践经验,为拓展可操作性更强的任务设计与处理方法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J 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 UK:Subject Centre for Languages,1996.

[2]MH Long.Focus on Form: 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C]//C Kramsch & R Ginsber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1.

[3]DJ Willis.Varied Activities for Variable Language[J]. Elt Journal, 1987 (1).

[4]D Willis, J Willis. Doing Task-based Teaching[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5]MH Long. 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raining[C]//Hyltenstam, K & Pienemann, M. 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levedon, 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85.

第12篇

一、仪式、情感、娱乐“三位一体”的模式化叙事 

作为一种将传统民俗进行“媒介化”组织与呈现的“新民俗”,春晚一直致力于通过一种更时尚与现代的方式将传统农耕社会人们杀猪宰羊、吃团年饭、点旺火、放鞭炮、祭祀拜神等的古老体验嫁接到一个综艺性的舞台上。历届春晚事实上都秉持了这样一套固定、已成规律的叙事框架——仪式、情感、娱乐“三位一体”。2015年春晚也是如此。 

首先,这届春晚严格遵从了大多届春晚已建构成熟的虚拟仪式。从时空布局上说,在舞台设计、主持人语言、晚会各环节等具体细节中注意对“天涯共此时”和“九州同庆”时空感的营造,是这届春晚完成其虚拟仪式的前提。从程序上来说,开场、拜年、回顾与展望、零点倒计时、结束五大环节一个不少,时间精确到以分秒计算,甚至还在魔术中登峰造极地制造了“21:59”的巧合。从叙事片段的勾连上来看,节目之间的搭配也遵循了春晚多年来摸索出的一条规律:语言类节目与歌舞类节目穿插,戏曲和“高调”歌曲偏后,短片或语言叙事的片段后衔接抒情歌曲(如公益广告《只盼这一天》后衔接歌曲《回家的路》、主持人叙述全国道德模范朱清章和母亲的故事后衔接歌曲《拉住妈妈的手》)。整场晚会看起来更像一场组织极为严密的文化仪式。 

其次,这届春晚多次使用了历届春晚所惯常使用的叙事手法——以情动人。小品《喜乐街》在笑闹之后凸显了友情;歌曲《回家的路》表现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改编自叶芝诗歌的歌曲《当你老了》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理解,既可以是爱情,又可以是亲情;歌曲《拉住妈妈的手》吟诵了母子情;小品《小棉袄》诠释了父女情;歌曲《多远都要在一起》表达的也是爱与陪伴……以情来缝合灾难、痛苦、不快、矛盾等等带给人们的创伤,是春晚制造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盛世”的不二法门。也正是对该手段的频繁、熟练使用,使得“情”变得商品化,具有高度同质化色彩,而春晚却成了推销这些廉价商品供人们消费的推手。 

最后,这届春晚生产了大量“迎合式”的娱乐元素。主持人的“接地气”效果靠的是“毕姥爷”的牺牲、对董卿当托儿的揭示;小品《喜乐街》的笑料频出归功于对贾玲所塑造“女汉子”形象的贬损;相声《我忍不了》的许多“包袱”出自对孙越“胖”的打趣;小品《车站奇遇》中潘长江的身高再次成为遭受调侃的对象……通过对无伤大雅的小人物、小事件的调侃、批判与嘲笑,来表现出其可笑、愚蠢、滑稽的一面,从而取悦春晚的叙事主题,为大众制造笑料,也是2015年春晚的一项“标准化”操作。 

二、“雨露均沾”式的群体联欢 

阿多诺晚年在谈及“文化工业”时曾说:“在文化工业所有的分支中,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①春晚程式化的背后,隐藏着节目筛选的一条隐性戒律:春节是全中国人的,春晚是大家的,联欢是群体性的,因此节目必须是“雨露均沾”式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个体的审美趣味选择的自由只是表面的,实际是被标准化和同一性的文化工业所操纵的”②,2015年春晚更像是一道只需查漏补缺的完形填空题、一件机器生产出的文化商品。 

从节目类型上看,魔术、杂技、戏曲等节目在2015年春晚上仍作为象征性“代表”而出现,它们上春晚可能并不表明节目本身的精彩度和受欢迎程度,而仅仅是因为“不能没有”。 

从节目所覆盖的受众群体上看,2015年春晚也明显非常“周到”:有令年轻人兴奋的混搭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有儿童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有歌颂警察的小品《社区民警于三快》;有展现海陆空军人风姿的歌曲《强军战歌》;有同时兼顾到56个民族的创意服装秀《大地春晖》;就连开场《四世同堂合家欢》一个节目中,也分别请出了老、少、中、青4个年龄段的演员登台作为代表。 

从节目及演员的选择来看,2015年春晚可谓在紧扣2014年娱乐最热事件、最热人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兼顾到了明星和草根双方的利益。明星中,2014年最热播的两部电视剧《红高粱》《武媚娘传奇》的主演朱亚文、张丰毅都有登台;第二季《我是歌手》中大红的邓紫棋、韩磊也分别献歌一曲;还有像“颜值”颇高、广受追捧的张震,独具个性的李宇春等也都表演了适合自己的节目;2014年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的神曲《小苹果》也在意料之中地走上舞台。草根中,音乐小品《高手在民间》是由综艺节目《星光大道》的草根明星表演,毕福剑率领,众草根飚才艺,这已几乎成为春晚的草根节目“标本”;歌曲《当你老了》《从前慢》虽然分别由莫文蔚、刘欢两位明星演唱,却是由2014年的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走红,原作曲分别是参加该节目的草根赵照和刘胡轶,而此时莫、刘的身份也只是《中国好歌曲》的导师。 

三、国家民族话语主导的传媒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