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工安全实训报告

化工安全实训报告

时间:2022-02-17 07:4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工安全实训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工安全实训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化工设备 考核方法 实训实习 化工仿真

《化工设备》课程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综合了《化工容器与设备》、《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学》、《机械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是一门理论与实用并重、工程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掌握化工设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如材料的性能、分类和牌号等);要有基本设计思想,掌握设计原则,具备基本设计能力,如能选择设备材料,进行基本结构设计,会查各种表格及常用手册;知道如何校核强度;具备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和绘制一般零件图、化工设备图;掌握各类化工设备的结构、用途及维护,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等。总之,本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造就一批又一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实用人才,甚至要培养出如庖丁、卖油翁、鲁班、养由基那样身怀绝技的特殊人才。高职生是高考的落榜生,他们虽不善于考试,但善于动手。《化工设备》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期末考试,就达不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更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从培养实用人才的目标出发,对《化工设备》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加强实训环节的考核

《化工设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实训、多实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院建立了化工综合实训中心,包括化工设备模型实训室、化工管路拆装实训室、化工仪表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和甲苯歧化中试车间等。满足了校内实训教学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课程生产实训和仿真实训的需要。它们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与职业对接创造了条件,为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基础。我们对每个实训项目进行考核打分,整个实训环节占总成绩的30%。通过实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1设备拆装实训

在设备拆装实训中,我们发现采用口试的方式是了解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采用简单的口试答辩方式,在生师比大的情况下,是评定学生实训成绩的最适用方法。例如:1.在压缩机的拆装中提出:(1)气缸冷却有什么作用?要求结合物理化学中的PV图解释;(2)气阀弹簧刚度系数对吸排气压力有什么影响?要求用物理知识解答。2.在离心泵的拆装中提出:(1)为什么开启泵前要灌泵?泵的蜗壳为什么设计成螺线型?要求用化工原理知识解答。3.在反应釜的拆装中提出,(1)为什么焊接夹套前要进行水压试验?(2)密封类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要求用化工设备知识解答。总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实训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发挥能力等)。

1.2设备模型实训

在化工设备模型实训室,我们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化工设备结构的认识。当《化工设备》这门课快讲完的时候,指导老师带学生花两节课的时间到化工设备模型实训室进行参观学习,老师详细地讲解每个化工设备模型的结构及其特点。然后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模型,并提出具体的制作要求(包括:1.可以采用单人或组队的方式制作,自由选择要制作的模型;2.每个制作的化工设备模型要附带一个化工设备模型制作说明书(内容包括制作者、设备模型名称、使用的材料、制作过程、时间等);3.模型的提交时间及其成绩评定规则等)。在制作过程中,指导老师积极地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制作化工设备模型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物(例如硬纸板、塑料瓶、胶水等)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精致的化工设备模型,达到了加深对化工设备结构认识的目的。

1.3化工仿真实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化工生产逐渐向集中化、复杂化、连续化的方向发展。化工生产现场环境下集散控制系统DCS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的化工生产中,成为化工生产自动控制的最基本控制,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引入化工仿真实训,可以让学生练习各种设备的开停车及故障处理,比传统的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很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于每种设备的仿真实训,会安排2—4个课时的自由练习时间,然后采用仿真软件自带的评分系统对学生进行该设备的操作考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在化工设备课程教学中采用化工仿真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各装置的操作步骤,具备了独立使用该软件的能力,不但掌握了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学生在化工仿真操作训练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自学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为今后走上岗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现代技术人才的需求,打下了良好基础。

1.4化工厂实习

工厂实习是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化工行业的企业文化,加深对化工设备的认识,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我们组织学生去市自来水厂、炼油厂、焦化厂等工厂实习,学生穿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安全帽,实习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告诉他们要多听、多看、多问,实习后要写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给出成绩。这样学生就可以安全高效地实习了,也为学生将来与职业岗位对接创造了条件,学习也更有针对性了。

2.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

高职学生一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常规的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加大了考勤的力度,考勤占总成绩的20%。迟到、请假、旷课分别扣不同的分值,如果学生一学期无迟到、请假、旷课,考勤这一块得20分。学校有很多助学金、奖学金的政策,但这些都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因此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很在乎,这样平时迟到、请假、旷课的现象就少了很多。此外,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更能反映其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成绩区分度也更明显,很少出现以前成绩相同的情况了。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各方面就都要努力,不能像以前那样靠考前突击了,因此整个学风和考风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高职《化工设备》课程的考核方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期末考试。注重实训和平时成绩,淡化期末考试,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成长、成才。这也是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艳君.高职院校《化工设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5):45.

[2]黄冬梅.化工设备维修钳工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0,38(07):252-253.

第2篇

一、化工实训大赛的目的

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 等特性的化工生产过程决定了实现“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方法难度较大,而且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实训设备实质就是实验设备的放大化,远远谈不上进入工厂实际环境后学生那种肃然的感觉,学生操作、着装甚至思想上都没有把这个实训室当成一个真实的化工厂。他们接受的仍然是仿真实训环节那种操作可以无所顾忌、过程也可以有充足时间去考虑的操作模式,根本就谈不上应急事故和能力的培训。通过组织化工实训大赛,可以以点带面,推动实训教学,使学生在化工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中,通过在装置上进行正常的开、停车操作,进行实际的操作能力训练;能通过在装置上设置真实的模拟工厂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现象,使学生具备发现、分析、动手解除故障的技能,实现工厂情景化、故障真实化、操作实际化和控制网络化。

二、实训大赛的组织

实验大赛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个部分,试题内容和评分标准的设计既重视对基本技能的考察,又重视对综合实验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察。

比赛现场网上直播,各参赛院校领导、指导教师能够观看到比赛实况,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一)笔试试题(占总成绩的30%)。

主要考察化工原理实验中涉及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的变化规律及一些测量仪表(流量、压差、温度)的特性等。在实验设备的结构、外形尺寸的设计及流程安排,尽量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二)实验操作部分(占总成绩的70%)。

大赛组委会给出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给出一定浓度的物料及设备参数一定的精馏塔,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将该物料提纯到某一浓度以上,且回收率不低于某一数值;着重考察学生对操作条件的了解及操作技能的掌握。

1.精馏设备的结构、测控点和工艺流程。了解精馏装置的基本情况(考察学生的化工基本理论知识);2.开车前实验设备上存在设备故障,如仪表显示错误、设备不能运转、阀门不正常的位置等。(考察学生开车前准备工作的知识);3.正常开车进行全回流操作、判断精馏塔稳定、部分回流操作、停车。完成任务情况的考核。(考察学生开车操作规程);4.继续操作,评委老师对实验施加一定干扰,让学生判断异常现象,自己排除干扰,使操作恢复到正常状态。(考察学生处理事故的能力);5.安全文明操作、数据记录和报告。(考察学生职业素养)

三、实训大赛对实验教学的推动作用

1.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增强了同学的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近几年,在全国举行了各类化工实训大赛,推动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与师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了化工技术类专业院校的交流平台;提升了化工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实现了工厂情景化,激发了学生学习钻研科学实验理论和技术的热情,启迪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学生对实训大赛的认可

(一)天津翔宇科技贸易学校学生。

通过比赛,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了专业技能,更磨练了我们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我们发扬学校勤奋、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团队的合作中,我们拼搏努力,不断进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们付出了、我们也收获了。

(二)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当我们听到精馏操作时,脑海里会立刻出现精馏单元的全部设备,紧接着就是操作步骤――开车前准备,开车,全回流,部分回流,停车和注意事项。您可能会问这有什么用呢?这很有用!不论我们以后是进工厂还是从事科学研究只要是涉及精馏操作的,那么我们都可以自信的说“我行!”这就是能力的提升。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安全教育;目标要求

化学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农业、轻工、建材、纺织、电子、国防、医药及日常生活等密切相联。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行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因此,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严格[1]。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将直接负责企业一线的生产操作、管理等工作,其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的安全和发展。

一、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化工安全教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行业、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高温、高压等特点。一些发达国家统计的资料表明,在所有工业企业发生的爆炸中,化工企业约占1/3。化工行业的中毒事故数量及职业病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随着化工科技的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急剧增长,化学品生产方式及化工行业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的改变,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5年间,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达48000多起,平均每天27起[2],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化工行业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化工安全事故中,人往往是事故的受害者,也是事故的肇事者,据世界各国对事故成因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7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矫正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3]。因此,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2.安全教育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和基础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l0%以上。预计到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增长到l6万亿元左右[4]。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化学工业引发的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的会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引发次生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恐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也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面向当前及未来化工行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将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安全性,为化学工业的继续快速增长提供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安全教育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安全教育是化工专业学生职业安全与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从事生产操作、工艺控制、质量检验、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化工生产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素养。高职学生大多无化工行业经历,对化工行业及物料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缺乏安全生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了解安全生产规程及事故的原因、防范及应对处置措施。在校期间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进入企业很难应对复杂的岗位生产环境,势必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及自身职业生涯的隐患,也会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顺利推进和实施。化工行业固有的危险性与学生薄弱的安全基础间的矛盾,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必须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奠定岗位安全生产基础,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当前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二、安全教育的目标要求

1.明确安全教育的要素

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物、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人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作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某些环境因素也会引发物的性能的变化。因此,安全教育要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研究人、物、环境三方面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出现的条件和形成事故的规律,探讨控制危险、预防事故的有效对策和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5]。安全三要素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安全教育要使从业者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技能,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排除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三不伤害”等安全发展理念,掌握化工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危险性,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待各项安全工作,能在任何活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养成遵纪守法、按章办事、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3.充实必要的安全知识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了解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常用化学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能、潜在的危害性,能应用相关参数及物质的理化性质辨识物料、储罐、设备、装置等存在的风险,掌握燃烧、爆炸、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各类危险事故防范和处理处置方法。

4.掌握必须的安全技能

围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要求,掌握化工安全操作技能,能根据安全规程从事生产操作,规范进行电器及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安全检修、静电防护,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运输,安全防护、安全分析与评价。能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分析生产、储运等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可能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预案,正确排查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工程技术方法和科学管理手段控制危险。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化学灼伤的方法,并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避免伤亡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等事故的发生。

5.熟悉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

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安全状态。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管理要素及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能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生产实际,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危险源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基本方法,利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将化工安全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手段相结合,实现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的目的。

三、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

1.开设化工安全技术相关系列课程

开设《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工业防毒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装置安全检修、电气安全、劳动保护、安全分析与评价、安全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对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与防护、应急处理与处置等有全面的了解。规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控制、考核评价等管理,提高课程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都达到化工安全生产的要求。

2.专业课中融入安全教育

高职化工专业开设《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维护》、《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与化工安全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化工设计》课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综合评价,确定设计方案。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设备选型、施工建设到投入运行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分析,提供防范措施,同时要对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进行危险性分析。将先进的安全监控方法、设施和预警系统引入课程,通过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消除隐患,实现本质安全。在《化工工艺》课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典型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产成品的理化性质,比较各工艺控制条件(反应温度、压力、投料的速度、配比、顺序等)下存在的风险,学会优化工艺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使学生理解流体流动与输送、吸收-解析、精馏、离心泵、反应器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的同时,介绍单元操作中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对于《化工设备维护》课程,要强化设备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特种设备、大型生产设备、压力容器、储罐、仓库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同时要强调各类安全环保装置、防电、防雷、防爆设施的重要功能。在《化工仪表与自动化》课程中,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虚拟车间里预设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使学生辨识安全隐患,分析各类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引导学生结合化工岗位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安全分析和评价,找出事故隐患,通过仪表与自动化控制进行事故预警和预防,并能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3.加强实践环节的安全教育

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化工专业学生学业期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其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直观性、实效性。制定实践环节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多途径推进实施,注重科学管理,使安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将安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每次实验实训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理解实验实训目的、原理、操作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报告,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安全注意事项在预习报告中明确列出。实训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危险性分析,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前对每次实训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有清晰地认识,明晰实训的安全要求,规范操作程序。实训结束后要做好安全善后工作,及时关闭仪器设备,清理现场并做好记录,记载实训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存在问题,消除危险。在顶岗实习前进行专门的系列安全教育,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危险性分析流程、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运转失灵到故障、异常、事故、灾害)及防范措施等,事故多发部位、原因、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常见事故和典型事故案例,生产劳动保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制定企业实习安全须知,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岗前安全早预知。充分利用校外实训环节开展企业生产现场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具有危险隐患辨识能力、电气安全监控能力、防火防爆监控能力、安全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4.将安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

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全过程覆盖、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各重大节假日、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环节直至学生毕业前,开展全过程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有专项安全教育,每周有普适性安全教育。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员、专业消防队员、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等来校开设多形式的安全讲座,实现安全教育全员参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系列讲座、案例分析、火灾逃生及灭火演练、安全救护演练、视频图片动画观看、化工典型事故处置软件操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选取企业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实例,引导学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开展模拟操作训练。指导学生编制重大活动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使学生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掌握防护和急救常识,了解应急救援装备的选择、使用、检查及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及事故现场处置能力,提高防范意识,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5.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教育和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提升安全素质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以培养和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从精神、物质等多个层面营造安全氛围,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使参与安全教育和管理活动内化成为师生的自我需求与自觉行动,将“要我安全”转化成“我要安全”。加大校园安全宣传力度,在学生活动密集的公共场所、各实训中心、校园内配电房及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设计安全提示宣传板块,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广播、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进行安全宣传。开展事故案例、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安全知识图片展,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聘请专家开展安全法规咨询,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演讲会、安全宣传小报制作比赛、暑期安全宣传社会实践、家用化学品安全防护宣传等活动,定期开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四、结语

为行业企业培养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安全要求的,有实践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保障。面向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强化安全教育,既是本专业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人身安全、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开展全面的、高效的安全教育,可使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建立符合时展的安全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安全素质和系统安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景良.化工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2]陈晓伟.多种隐患亟待全面排查[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2):30-31.

[3]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07-208.

[4]陈瑞峰,等.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化学工业,2012,(Z1):8-10.

第4篇

关键词: 技校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 一体化教学 分析检验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化工企业的大规模发展,社会上需要更多既懂理论又具备娴熟操作技能的分析检验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拉近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职工之间的距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完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为了使技校生尽快地适应岗位要求,我们应对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进行改革,以达到技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技校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工业分析、有机分析等专业技术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化学结构式、反应方程式等枯燥繁杂的内容。由于高校的扩招,技校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文化基础差,缺乏数学计算、抽象思维、表达和推理能力,厌学情绪较强,使得理论课难以推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学理论,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二段式”教学。教师如果整堂课都给学生讲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那么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则“似懂非懂”,只能“死记硬背”,就不利于全面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时,积极性虽高,但因理论知识掌握不好,只能“依葫芦画瓢”进行简单的模仿操作,实训结束后也不知道该课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教师想提高学生的系统综合技能也就无从谈起。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结果是越学越不懂,越不懂越不想学,专业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目前的现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操作技能。

三、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涵义

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研究开发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检验人才的要求,将理论教学与配套的实习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教学模块。全部教学内容分解成四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分为各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又分若干课题模块,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实训与理论的比例控制在7∶3。

四、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课程体系

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我校培养分析检验人才的规格。表1为本专业课程体系说明与相关课程。

在校期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取得分析专业相关工种1―2种技能操作等级证书。

五、建设一体化教学体系

1.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技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突出技校教育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再根据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

2.编写一体化教材。

传统的教材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适应技校教学的需求。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坚持:(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专业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2)教材应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紧跟时代。并采用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强调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我们参考了有关的杂志、期刊,对《仪器分析》、《工业分析》等课程进行了合理取舍,使教材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构建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

为了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我校构建了校内一体化教室(即仿真教室和实训车间构成一体)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训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功能配置,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是改变过去教室和实训室的功能。在分析检验实训车间旁设置仿真室,学生可以先在仿真室内学习理论,再在该室进行模拟分析检验练习,最后到实训车间进行实际分析检验训练。二是建立运行良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分析检验岗位能力的培养。它是校内一体化教学的延伸,企业利用学校场地和师资优势来培养企业所需的分析检验人才,学校则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来弥补校内实训设备不足,并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

4.一体化教学安全管理。

“无规不成矩”,进行一体化教学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同时动用了许多教学设备。因此,一体化教室应在明显位置挂置“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学生进入一体化教室前应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概念,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离开教室时应及时对当天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六、一体化教学实践

1.分组。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成绩、性格爱好等进行分组。每组以5―6人为标准,采取成绩好坏相搭配,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仪器设备、材料的检查,本组考勤和任务完成的情况,等等。

2.教学演示。

一体化教学是先让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实训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如电光分析天平、移液管等)是学生在高中化学从未接触和操作过的。如果先进行理论教学,学生会因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理解,增加教师的讲解难度和授课时间。教师可以先设疑,再用探究法对实训课题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教师演示的动作必须规范。

3.讲解。

教师在进行演示的同时,应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来讲解课题,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讲解电光分析天平的使用时,先复习托盘天平的结构和用法,再用对比法讲解分析天平。把新知识依附在学生已知的知识中,使新知识更具稳定性。

4.实训。

在系统讲解课题后,让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练习,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教学,使全体学生都掌握操作技能。例如,在软锰矿中MnO%含量测定模块中,由于反应影响因素多,操作步骤繁琐,学生不能很快地掌握操作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操作,教师在几个小组之间巡回指导,教会学生判断样品溶解完全的方法、温度的控制等细节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习伙伴和引导者的身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5.讲评、重复练习。

教师对每天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理解误区,纠正操作错误。通过第一次实训练习和教师的讲评,学生讨论小结,反复进行规范操作练习,强化操作技能。当每个学生都过关,才能进入新课题。

6.评价与反馈。

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对每个课题都要填写实践报告,并进行自评及小组评价,再由教师每周对学生进行课题的操作技能考核(仪器药品选择,仪器洗涤、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等等)。根据考核结果、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给出综合性评价。自评能帮助学生反思技能训练;小组评价能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的评价能给学生提出技能训练改进意见和指出发展方向。在评价中,教师应以褒奖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结语

现代企业提出了产品“零缺陷”的理念,在化工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中,分析被喻为化工产品生产的“眼睛”,分析检验工提供的数据对生产过程起着监督控制作用。因此,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完成化工产品分析检验工作。一体化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第5篇

本文简述了高校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从教法、培养模式和多元化考核三方面深入探讨了该方向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为化工行业培养具有扎实工程基础的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级人才。

[关键词]

安全工程;化工;教学;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运用,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生产过程正朝着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然而对于一个化工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在生产经营中需要贯彻的一个重要理念。[1]这就对安全生产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掌握化工过程及安全技术相关知识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从事该行业生产与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具有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学习阶段较好地掌握化工安全方向相关知识,[2]如何将安全工程专业特点融合到化工生产的教学中去,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以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立足点,探讨如何推进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的教学问题。

一、教法探讨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要提高教学效果,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根本。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这也给人们带来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得专业信息的唯一有效途径。与几年前相比,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心智、储备的信息量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已远远超越以往的学生。以90后学生群为例,他们在课堂上更具活力和自主性,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对于知识的前沿性和综合性有更高期待。“教师讲,学生听”的常态上课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水平不断提高,而教师依旧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这势必使师生产生代沟。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树立顺应时展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变成以学生为主,从灌输式变为引导式,从以理论学习为主向实践教学为主转变,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技能的提升

化工专业课程内容相对抽象,习题教学更是枯燥、乏味,且单凭文字和公式的阐述难以形象表达具体的科学过程,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它以化工过程中的单元操作为研究对象,是引导学生由纯理论学习转向实践性和工程性学习的一门工程技术基础课,包涵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计算公式。从以往的教学回访来看,学生认为老师的讲授太过抽象和枯燥,自己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第一,重视绪论的讲解,引领学生入门。绪论是一门学科的开篇,也是学生开启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教师需要在绪论课上多做功课,将化工原理这门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及化工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联系起来,对学生熟知和比较关注的热点案例进行归纳和讲解,让学生还没开始相关内容的学习,便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精选教学内容,教与学相结合。对于少学时课程而言,课堂教学时给学生讲得过多、过细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局面,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克服困难与创新的精神也显得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概念理解,抓理论本质;优化教学内容,针对重点内容开展有层次的教学;合理精简理论内容,突出基本概念与共性规律,抓主线和重点,对非重点问题采用监督自学的形式,做到少而精。如教师将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入教学,针对关键内容、难懂内容及易犯错的内容进行提问,注重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从单纯的书本知识灌输转变为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将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上,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树立工程观念,培养工程思维能力,用工程观念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3]此外,教学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PPT中融入生动的flash及视频等方式,[4]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开展课堂辅助案例教学、分组主题讨论并结合学生自主讲解,能够让课堂教学更立体、更直观,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第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论意识是师生进行互动的重要基础。教师要经常下企业接触实际生产,丰富自身的化工领域知识体系,将安全工程专业与化工专业知识体系融合起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避免教学与实际生产部分脱节。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求异创新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教师课上可采取提问题、做游戏、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学生的自主性;课下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征求学生意见,及时获得教学反馈,掌握教学效果,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

二、培养模式

(一)渐进式课程群结构

处理化学工程问题常常要求把简单问题做严格的数学处理,复杂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遵循此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6]由于化工知识体系庞大,非化工专业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相关知识,难度很大。以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为例,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消化和深入学习化工知识,我们从大一到大四递进式安排了学生的化学化工相关教学课程(见表1)。化工安全方向以无机及分析化学为入门课程,以化工原理、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化工安全工程三门主干课为基础,以危险化学品管理、设备腐蚀与防护、燃烧与爆炸学等限选课为辅,结合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以化工过程中的单元操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由纯理论学习转向实践性和工程性学习,将安全工程管理与技术融合到化工知识的学习中。种递进式的课程安排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过渡,学生对化工知识掌握得较好,教学效果显著。

(二)实践教学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更能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7]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教学实习、仿真实训、课程设计、工厂实习、创新性项目及毕业设计(论文)。基础实验是针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我们根据理论课程各章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多个系统性实验。以化工安全工程基础实验为例,我们针对化工安全工程理论课程中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化工燃烧爆炸及控制措施和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这三章重点内容,分别开设了物质自燃点的测定实验、气体/粉尘的爆炸特性参数测定、易燃建筑材料的燃烧性及危险性分析实验及流化床干燥过程的安全技术分析实验等。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课程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教师出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的工艺计算、绘图等能力得到了真正提高,能够把零散分布在各门课程中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8]化工安全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某硫酸厂的厂区平面布置及特定工艺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并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事故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对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以安全学原理和技术指导硫酸化工厂的设计,在化工工艺流程的布置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工安全知识的理解。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到相关厂矿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参观,例如参观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了解该公司的厂区布置及安全管理模式等。教学实习以参观为主,专业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观,并进行演示和讲解。该环节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感性认识,使其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应用联系起来。仿真实训是在计算机上直接操作,模拟化工生产过程。以精馏过程为例,学生可任意改变参数,主动引发生产事故,进行探索性试验,但不会造成实际的损失。学生通过仿真实训可汲取教训,及时更正操作,强化安全意识。工厂实习是在专业主干课程之后开设的为期一个月的进厂跟班实习。工厂实习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工艺技术流程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工厂实习不仅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化工生产类别,熟悉工艺参数、单元操作、设备操作与管理,掌握化工的工艺流程,懂得分析和控制设备的原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化工厂车间危险源并提出安全对策,强化自己对化工生产的认识,明白安全生产与管理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通过实习,学生能直观地接触化工生产过程,真正体会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与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进一步紧密衔接。

三、多元化考核

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我们将考核形式多样化,减少应试闭卷考核,引入论文写作、动手操作、答辩等多种考核手段,使学生注重知识的探索与运用,并非单纯为了考试才学习,从而与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接轨。以化工实验考核为例,根据前期实验内容,老师拟定数个实验考核项目,学生随机抽取考核内容,进入考核现场独立完成实验,并离开现场。考核由现场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两部分内容组成。操作技能包含实验预习情况、实验记录、操作手法及实验台面整洁程度;实验报告撰写包含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操作过程中教师还需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工作习惯等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前期实验教学过程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提升了学生实验操作的独立性,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习的考核也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当日主题答辩及当日工作总结,二是实习报告的撰写。在石油化工企业实习过程中,老师根据工作性质,每天布置实习任务,采取“师傅引导制”,使学生在工人师傅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下班后撰写当日工作总结并答辩。在答辩环节中,老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正确引导,对于优秀的实习成果给予肯定和表扬,及时指出学生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在下厂工作和后期答辩过程中会注意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提升了实习成效,也让学生真正懂得了如何处理现场突况及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等。通过将安全科学知识与化工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及工作竞争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我们以教学方法、培养模式、考核方式为教改切入口,充分利用科技发展和教改带来的机遇,加强安全工程和化学工程的结合,让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受化工过程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地位,建立工程意识,树立工程观念,掌握化工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的复合型人才,为有效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输送力量。

作者:廖婵娟 魏祥东 卢丽丽 苏龙 蒋娇莲 杨冕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树鹏,刘大斌,董伟,等.化工大类招生体制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J].2015(4):11-14.

[2]潘鹤林,齐鸣斋,陈敏恒.少学时《化工原理》教材内容简介和教学法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09(2):77-92.

[3]于湘,童汉清,李燕.化工原理教学中工程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60-61.

[4]王杰,叶启亮,潘鹤林,等.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6):66-68.

[5]王韵芳,李双志,樊彩梅,等.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12(1):67-70.

[6]谢艳,姚方.化工原理理论教学的改革[J].广州化工,2012(10):178-179.

第6篇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400

摘要 在高职化工拆装实训课程改革中,采用过程考核的评价方法,分析了传统考核方式的缺点和过程考核的主要作用和特点,在《化工拆装实训》课程过程考核的具体设计中探讨了: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出勤考核和课堂表现成绩应保证一定比例、考核评价指标应突出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操作要点。实践证明,过程考核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应是高职教学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 过程考核;化工拆装实训课程;传统考核方式;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社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检查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等,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学中,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制约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某些程度上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应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系统、深入地改革,开发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相融合的考核方式。高职《化工拆装实训》课程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推行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探索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 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之处

1.1 传统考核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工拆装实训》课程现行的考核方式采用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先是老师讲授化工拆装理论知识,并现场演示操作过程,然后学生训练,最后根据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给出学生成绩,传统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内容空洞,很难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考核方式造成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思考,缺少参与,投机思想严重,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追求课程的及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和提高。

1.2 传统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职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考核方式偏重于学习结果的检验,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能力和过程的考核。高职教育对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分数和能力已经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能力之外,还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开口说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学生能力的考核,很难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能适合高职发展的需要。

1.3 传统考核方式的量化指标不明确

《化工拆装实训》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和实验完成情况为标准作为成绩判定的依据,没有对实训项目和实训过程形成完善的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无法按照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因此考核结果不能体现真实性,同时还存在“同学之间替做”和部分同学“懒得动手”等现象。传统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自主评价意识的培养,强调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过程考核的主要作用和特点

高职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过程考核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技能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考核,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过程考核还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控制教学质量的作用。

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点在于使所有学生参与考核。在成绩评定过程中,除了有教师的打分,也有学生的打分,最终课程的总成绩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给出,学生的参与度得以大大提高,突出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这种考核方式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体验,学生还能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

过程考核注重能力考核和学习过程的一贯性考核。在考核的评价指标里,重点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重点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前适应企业的职业岗位氛围。过程考核把项目和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成绩的评定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课程考核中如果要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在平时努力学习。

过程考核应注重体现“全过程”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只有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全面监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并进行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减少由于结果考核的偶然性带来的片面性。过程考核要求从课内到课外都应该被纳入考核的范畴,在考核标准里,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课内外实训实践活动。

3 叶化工拆装实训曳课程过程考核设计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考核方法要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同步,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化工拆装实训》课程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嵌入过程考核,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化工拆装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按小组完成任务。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内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相结合,得到学生的评价成绩。在自评和互评阶段,学生要根据自己负责的子任务完成情况做汇报和总结,提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实际拆装实训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出勤考核和课堂表现成绩应保证一定比例。上课保质保量的出勤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过程考核要求学生分组独立完成任务,更需要老师严格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行抽查点名或全班点名,对于旷课、迟到、早退、请假的学生进行严格考核,按考核细则扣除相应分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课堂表现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动手操作、善于发现创新点,按照考核标准,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加分,课堂纪律不好视情节扣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核评价指标应突出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化工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调研,企业对岗位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安全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因此在过程考核标准中,将上述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使考核评价指标更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力求做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做到无缝对接。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通过对《化工拆装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实行过程考核,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实践教学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得到了良好的实训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巩固,这应是高职教学的发展和改革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慧慧,张艳红.基于过程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

[2]侯梅英.高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4).

[3]曹洁.高职营销专业过程考核方式和效果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4]张晓峰,徐伟,鄢长卿.高职“单片机技术"过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5]夏继军.基于过程考核的《电机维修实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基金项目

第7篇

关键词:化工实习 教学质量

生产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化工实习,培养学生对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了解化工生产安全知识及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认识化工过程的主要设备,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工工艺和工程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化工实习教学质量呢?

一、加强化工实训体系的建设

1、基础性实验,充分利用学院的实训室把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整合到一起,满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

2、进行富有专业岗位特色的认识实习,就是让学生到相关的化工企业相应岗位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了解工作环境,认识岗位特点及性质。

3、校内实训,其中的实训项目不局限于某单一的课程,而是根据该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情况设计,注重岗位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的培养,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4、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广州石油化工总厂等实习基地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并完成毕业论文。其中,毕业设计题目由岗位师傅针对企业的某一问题给出,由专任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习的情况来进行研究和进行探索性实验。这种方法也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经过这四个环节的学习和锻炼,学生不仅非常熟悉将来自己从事的岗位特点,并且也具有了一定的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样就可以在就业中拥有自己的优势,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采取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操作练习方法

操作练习是实习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技能的基本方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练习,机械式的重复,是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一般到高级的过程。对于每个练习项目,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基本原理上搞清弄懂,更要在操作技能上达到规范要求,做到应知应会。

如何使学生的操作练习和教师的讲授做到有机的结合,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它的基本方法是:

1、单项操作练习与综合操作练习相结合操作练习从形式上可分为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单项练习即任何一项基本操作练习;综合练习即几个单项操作练习联在一起的练习。把操作练习分为单项和综合练习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操作训练时,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刚刚进行操作练习时,往往情绪、精神紧张,动作不协调,顾此失彼,难以连贯地完成操作过程,尤其是面对比较复杂的设备或难度较大的操作过程更是如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的实际,把复杂或难度较大的综合操作练习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局部操作练习,即单项操作练习,释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当学生分步骤的单项操作过关以后,再将各单项操作连成一个单元,进行综合操作练习。继而,还要根据企业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置事故让学生分析处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亢奋的情绪之中,增强了学习技能的自觉性。

2、集中操作练习和分散操作练习相结合技能的形成主要靠练习,但练习的效果并不和练习的次数、时间成正比关系。尽管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让学生多加练习,但随着课程的进展,时间的推移、学生操作技能的逐渐提高,此时学生对操作练习的新鲜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导致学习和练习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求知欲望下降,技能形成的速度减慢,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变化、每个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开展分散操作练习和集中操作练习。其基本做法是:

对于难度较大且关键的步骤、复杂的操作,把学生集合一起,进行集中练习,方法上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即让操作技能掌握较快、较好、较准确无误的学生做师范、当小老师,起到学生教学生以点带面地作用;让操作技能掌握较慢、较差、操作中易出错误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评判,认识错误与问题怎样发生,以及它所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继而根据操作学生存在地问题、错误程度,其他学生反映和认识程度进行讲解和纠正。如此循环往复进行示范,“抛砖引玉”式地操作练习指导,造成“比、学、赶、帮、超”的实习教学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激发练习热情,促进技能形成,是比较理想的实习教学方法。此时,还可根据学生情况,让他们结成对子,互帮互学,把学生分成操作小组开展操作无误比赛,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对抗性操作,激发学生的操作练习热情。

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 虚实结合教学法 生产技术实训 高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

【项目资助】湖北省教育厅教科研课题资助(G2012C078)。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53-02

近年来,我国职教工作者尝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大量探索,职教课程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虚实结合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笔者在高职化工专业高聚物生产技术课程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协作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为化工专业从事生产实践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之处。

高聚物生产技术综合实训是化工专业学生在学习了高聚物生产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后进行的一次配套的集中实践训练。其目的是通过一周的集中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高聚物生产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将来就业能适应新产品研发及小试实验工作岗位和生产中控岗位。为此,笔者按照工作过程,精选与相应知识点相关联的实训项目,并分解为系列任务,使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问题的解决,领会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同时通过知识拓展,加深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领会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达到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一、综合实训项目的选取

实训项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内容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 (2)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应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 (3)项目选择符合学院资源和学生实际; (4)项目应具有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项目选择要有目的性,要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选取了代表四大传统聚合方法应用和两大聚合原理特征的有机玻璃制备、脲醛树脂制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和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实验等四个典型的实验项目,同时还通过网络租用了北京东方仿真公司开发的聚氯乙烯生产仿真软件,即一个具体的典型产品的模拟生产操作控制项目。

二、制定综合实训计划

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潜能,主训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书后便将确定好的实训项目告知实验管理教师,以便实验员制定实训项目耗材,协同实验员一起制定综合实训计划,明确实训目的及意义,告知实训班级具体实训时间及内容安排,提出设计要求,明确考核范围和方法,并以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到实训班级,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自行分组,确定小组负责人,并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实训项目计划书的制订,同时对每位小组成员做出明确的职责分工。

三、综合实训实施过程

综合实训第一天,首先选派几个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做事认真仔细的学生去实验室配合实验室管理老师做好一周实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实验仪器设备、药品的领取和准备等工作;其余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按组汇报本组准备的实训项目资讯、详细计划及实操方案,时间分配依然是一组一节课的汇报,用PPT形式展示本组实验方案,每个小组这一节课45分钟的具体分配方式是汇报20至30分钟,师生提问5到10分钟,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认知错误、提出改进意见并强调实训纪律及安全等。

第二天开始将学习小组分为两个大组分别进行实验项目和生产仿真项目实操训练,为了让学生等到比较全面的训练,除四个经典的实验项目和PVC生产仿真操作外,还选取了丙烯酸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水质稳定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两个选做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准备一到二三套实验仪器设备提供给学生轮换实操,三天内(周二至周四),两个大组轮换在实验室和仿真室进行实操训练,每小组轮流完成这些实训项目,并进行交流取经。对于耗时比较长的项目,采用化工企业交接班制度,这样安排即解决了实验设备台套不足的矛盾,又让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素养。

最后一天周五,带学生进行生产现场参观或观看生产现场录象,对仿真实训项目进行上机考核,并总结一周的实训情况,提出汇总编写报告的要求。

四、综合实训教学评价

本着“单项考核要达标,综合考核要全面;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贯始终;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融一体”的思路完成课程的考核评价。本实训教学的考核将着重倾向学生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重视团队的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促进。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评价体系。

终结性指标则就依仿真软件闭卷考核成绩。最终整个实训任务完成后,采用过程考核占60%和终结性考核占40%的方式来统计此门课程的成绩,以综合成绩来核定个人成绩,各分项均以总平均分为准。

五、教学改革成效

在综合实训教学中应用仿真实训教学、虚实结合模拟教学和项目教学法,不但能使学生对高聚物的合成和应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体体现在:

(1)实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 在实训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工和任务分配,让每个学生在一定的任务和难度范围内自主选择,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实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

(2)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社会能力 实训项目的完成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准备阶段的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工艺,到实施阶段的仪器和药品准备、合成反应的完成、产品性能的测试,以及项目总结、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答辩,这些都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分工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获取知识、整合资源的能力 在综合实训前准备阶段,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到图书馆查找图书,查阅多媒体,进行市场调查,获得了大量的项目资料,从而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为了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学生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组合和整理,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整合资源的方法能力。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引者,教师对生产岗位需求的认识程度、对岗位技能的把握深度,直接决定项目选择的侧重点,也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 通过这样一周充实而又忙碌的虚实结合实操训练,学生最后很有收获,并有成就感,学生经历了虚拟真实生产工作过程,在与工作过程各要素的交互中,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并将个人技能、天赋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主动建构学习的意义和未来在企业中的社会身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鲁昕. 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J]. 教育与职业,2011,3:26

[2]李鹰. 有机合成单元过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0第12卷第2期

[3]李耀中,洪霄. 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设计选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4.

第9篇

一、打造特色培训优势,开展多形式培训

学院利用长期以来积累的校企合作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巩固扩大校企合作成果,积极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岗位技能提升”“职工核心能力培训”“顶岗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1.“入学即就业、毕业即成才”式订单培养

学院坚持特色传统做法,持续保持订单培养的领先优势,增大企业覆盖面,扩大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做到订单培养量质并升。近年来,学院与50余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每年订单培养人数达到1800人,占全年招生人数的50%。在培养深度上,学院以“入学即就业、毕业即成才”为培养目标,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把企业的用人计划列入招生计划,设立冠名班,共同招生,定向就业,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教学场所和生产场所、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无缝对接。如自兖矿集团转型发展煤化工产业以来,一直在学院进行“招工即招生,毕业即就业”定向委培式的订单培训,由兖矿集团负责组织招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学院先后为兖矿国泰化工、兖矿山西天昊、贵州开阳化工、新疆能化、鄂尔多斯能化、榆林能化进行订单培养,仅2011年至今累计培养1020名合格的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为兖矿集团发展煤化工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联想集团联泓新材料、新奥能源化工集团、宁波镇海石化建安公司、瑞星化工共同制订联合招生简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企业工程师来学院上课、学院老师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联合进行培养。从近几年订单培养的学生情况来看,特色的校企共同培养目标,先进的校企实习实训条件,鲜活的校企教学模式,稳定的就业吸引了大量学生加入到订单培训班中,促进了订单培训数量的不断提升。

2.“私人定制”式企业核心员工培训

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班组长以上核心员工的能力培养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对于企业核心员工,学院实行“私人订制”,针对不同企业特点,开展企业核心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培,受到企业欢迎。如瑞星集团是山东省大型化工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班组长以上的核心员工在企业的关键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提升这些员工班组管理、员工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的能力,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优质、高效运行,学院对企业900名核心员工分期进行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培训,效果十分明显,员工对公司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升,推动了企业管理队伍建设。

3.“回炉再造”式企业大学生、研究生员工培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岗位技能培训不但面向企业一线技术工人,还应面向企业高学历新员工。鲁西集团是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随着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招收了大批研究生、大学生。但是高学历新员工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学院与鲁西集团联合对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新员工进行岗前“回炉”培训,学员们到学院接受机械设备、化工单元装置、仿真操作、仪表自动化、分析检验等实践技能训练。依靠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训设施、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决了高学历员工理论知识扎实但实操能力不足的问题,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4.化解产能过剩企业转岗职工培训

随着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优化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部分职工面临转岗,这些职工迫切需要掌握新技能,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转换能力。同时,结合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升级需要,在岗职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也需有效提升。学院根据企业需求,积极为企业进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如学院与兖矿集团公司达成员工转岗培训协议,为兖矿电解铝公司转岗煤化公司242名员工、兖矿国际焦化公司47名转岗员工、未来能源工程公司164名员工进行培训。根据企业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培训时间,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制订专门培训项目,使工人在新的专业技术方面达到或接近中级工水平。根据化工企业特点,培训内容一方面包括化工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使学员掌握典型化工单元的开车、停车和典型事故处理过程,增强了员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有效开展职工心理调适,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落心理、畏难情绪、焦虑心理,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活动,培养职工积极阳光心态,以饱满向上的精神投身于新的企业和工作岗位。

5.“准员工”式顶岗实践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性教学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通过“准员工”式的毕业顶岗实践,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职业岗位的相关环节,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操作能力,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校内实习操作后,学院与企业联合,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工作,使学生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动手生产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如京能集团、潍坊新和成、博汇集团、东营联合石化、中华兰星等大型化工企业,接受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顶岗实践,学院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学生毕业后,企业可根据学生实践综合表现选用人才,学生也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选择企业,实现了学生就业“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让留下来工作的同学更安心、更稳定。

二、实行新型学徒制,探索校企双制培养模式

实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对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改革创新企业职工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按照“企业为主体,学校为基础”的原则与四家大型化工企业开展试点,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立校企一体合作模式

学院在实践企业新型学徒制中,积极建立校企一体合作模式,实现了学生与员工身份的统一,实训基地与生产岗位的统一,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的统一,教师教学与师傅指导的统一。如北京京能在锡林浩特投资建设煤化工项目,项目启动即开始员工培训、储备工作。学院与京能集团、新能凤凰公司签订了新型学徒制培养协议,共同招收156名本科以上毕业生进行学徒制培养,学校对其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这部分学徒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在校学生。校企在协议中明确双方在生产实训、教学内容、师资组成、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责任,使学院和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建立了新学徒制考核体系,由校企共同对新员工进行理念和实操的考核,对学院选任的教师进行考核,同时,新能凤凰公司也与师傅签订协议,对师傅教学指导情况进行考核。集团根据考核结果,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基数给师傅发放带徒补贴,并发放新员工实习工资。

2.采取“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学院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实施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等方式开展教学,教学场所和学习场所由学院延伸到企业,学生企业生产实践与校内学习实训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在培养内容上,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模块,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基于生产过程知识技能的培养。如在内蒙古京能西林煤化工培训的新型学徒制中,学生在校进行了一年的理论和实习实训装置学习,第二年老师带队到新奥集团、鲁南化工、明水大化公司进行同类装置的学习,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院同新奥集团、明水大化公司进行多次磋商,共同研究企业培训方案和内容。学徒培训期满,经鉴定考核合格,按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至今,通过新型学徒制,学院累计为新奥能源培养400余人,为青海盐湖镁业培训新员工224人,楸本┚芘嘌敌略惫156人。

3.实行“校企双师培养制”

校企双师培养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目标的关键。企业为培训学员选派高级工及以上有经验、有技术的业务骨干担任企业导师,与学生签订“师带徒”协议,明确师、徒的责任。每位企业导师带5至10名徒弟,以“传、帮、带”的形式在现场组织实习培训,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具备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学院同时为学员指派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承担学院教学任务。如学院与鲁南化工公司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学生在校三年,采取上半年理论,下半年老师带队下厂顶岗实习,师傅手把手教徒弟干活,徒弟跟着师傅倒班,老师进行现场教学,遇到厂里大修,师傅徒弟一起参战,学生技能和素质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三、举办“校中厂”“厂中校”,构建产教发展平台

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借助企业生产经营优势,将生产项目引进校园,以“校中厂”带动师生实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化工工艺专业建立了啤酒生产线、洗涤剂生产线,从基础材料的购置、使用及成品的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实习实训,提供了真实工厂场景;以4S汽车实体店为依托,汽车维修专业设立了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利用汽车实训中心资源,为教师车辆进行维修保养,让学生体验汽车维修的实际场景;依托阿里巴巴电商公司,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校园4S超市,让学生从进货到销售全过程体验,做到了实训设备和企业生产设备、学生技能水平和企业工艺水平、实践活动劳动强度和企业就业的劳动强度的有效衔接。目前学院被省商务厅批准为“电商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在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益康药业、金能科技等企业内挂牌建立“厂中校”,作为师生实习实训基地。与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冠名“兖矿鲁南化工实训室”,既满足了兖矿集团职工培训需求,又丰富了学院的实习设备。学院与金能科技公司联合培训员工,为不影响企业生产,学院把学校“搬进”工厂,选派优秀教师进驻工厂进行现场教学,并采取弹性学分制,学生可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共计500余人考取了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院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专家来院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第10篇

【1】在继续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工作重心从会计核算向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稳步推进。

【2】构建科学完整的内控体系,积极推动内审工作的监督职能,强化预算和资金风险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3】有计划有步骤促进和稳妥解决原有双轨管理体制下遗留的突出财务问题。

【4】做好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对往来款项清理,加大财务规范化管理。

【5】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网络化信息工程建设,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全面实施。继续做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培训。

【6】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对重大投资和基建项目进行财务评审,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围绕上述目标,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严格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强化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

培训一批既懂会计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推进高级会计人才和会计领军带头人的培养;进一步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技术实训和职业道德、专业品质培养,实现会计核算、监督和财务管理职能必须做到同步提升

二、对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调研,科学而有严格执行年部门预算,提出年财务收支执行计划。

三、进一步加强收入管理,理顺投资关系,促进经济实体健康发展。

四、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局管理工作实际,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一是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为全面信息化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将相关会计准则制度与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自动生成财务报告,确保会计信息等相关资料更加真实、完整;三是根据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要求,将内部控制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促进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更加有效,形成自我评价报告;四是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标准化。

五、强化内审职责,担当全局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

第11篇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焊接生产实践是一种消耗性实践,必须以钢材作为原料,同时还有焊材的消耗,实习所需费用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有限的经费下培养出合格的高职焊接学生,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理念相对落后、投入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对实践基地的投入少,焊接设备陈旧,采用便宜的钢材和焊材如普通碳钢钢板和钢管或将已经用于练习的钢材重新进行切割,多次利用。同时为了减低成本,增大理论类实习,压缩焊接生产实习,使得焊接技能训练严重受损,达不到高职焊接教学的要求。这也使得焊接专业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学生的认可度较低,学生第一自愿报考的比例偏低。

2.行业企业参与不足[2]。企业既想招到掌握一定技术的操作人员,又不想进行投入,同时学校的实践基地的建设仅依靠上级行主管部门的拨款,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能与企业对接,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差甚远。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已基本走样;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微乎其微;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需求。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我院依托区域行业、企业共建优良的教学资源环境,建立以“生产性实训,零距离就业”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的思想,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了有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来自企业的专家共同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他们对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把关。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岗位标准和要求为依据,遵循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集合焊接操作人员、焊接工艺员、焊接生产管理人员等岗位标准融入到课程中,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依据,使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岗位要求接轨。

第一学期初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增强专业认知,开展焊接新技术报告会,焊接安全教育。明晰同学们对焊接技术发展方向的认识,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能够意识到实践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二学期开展专业认识实训,内容包括钣金实训、机加实训、热加工实训、焊接认识实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现场教学活动。了解钣金、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铸、锻、热处理有初步的认识,对企业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具体的认识,并初步掌握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及碳弧气刨等初级工具备的操作技能。

第三、四学期安排校内焊接技术专项训练和技能强化实训,并通过焊接中级工的证书考核。实训过程中采用项目化实训,分别针对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进行为期四周到六周的专业实训,每一种焊接方法又针对不同的焊接位置和坡口形式进行项目化的训练,随后进行多种焊接方法交叉采用的焊接技能强化训练,每一个小组选定不同的焊接结构,进行整个产品的焊接,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第四学期末举办焊接技能大赛,邀请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领导和有意向进一步合作的企业领导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多个企业实习,保证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焊接操作能力,顺利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同时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毕业设计的题目全部来自与企业的生产实践。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焊接专业; 实训基地

[DOI]10.13939/ki.zgsc.2015.41.215

高职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从目前各职业院校焊接专业发展来看,实训教学环境及条件仍然是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结合滨海新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三个世界级产业基地的目标,焊接行业的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根据自身焊接专业发展,示范性焊接实训基地的建设十分必要,并且,焊接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将改善地区行业发展需要与人才供应之间的矛盾现象,有利于培养该领域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模式

1.1 学校主建模式

学校主建模式,即以学校为主,组织实施建设的一种模式。此模式主要是根据学校自身实力及所属上级单位意见,针对专业实训教学与社会服务的需要,由上级单位拨款及学校自筹资金,进行投资购买设备建设实训基地,利用学校师资力量,结合具体实训设备、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完成设计实施实训基地建设的任务。

1.2 企业参与模式

企业参与模式,即与企业合作组织实施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亦即通常的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及购置相应专业设备,学校提供实训基地配套资源,共同完成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

本次项目的实施开展,采用第一种模式建设。

2 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组织与管理

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拟建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负责劳动力等其他施工环节。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属于小型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相对常规的项目,项目的建设期比较短,项目领导小组的设立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将建立相应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管理,具体包括:①项目进度控制:根据《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3-92)及《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规定,编制总进度计划和子项目进度计划。②项目质量控制:按2000年版GB/T19000族标准,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质量控制。③项目安全控制:项目经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项目安全员并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④项目成本控制: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并编制成本报告。⑤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动态控制,并降低成本。⑥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施工合同管理范围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争议解决。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律师,根据《合同法》规定,对项目合同进行管理。⑦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经理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MIS),优化信息结构,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地传递给各信息需要点。⑧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经理部搞好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现场设承包人标志和和工程概况牌,规范场容,做好环境保护、防火保安和卫生防疫工作。⑨项目组织协调:项目经理部做好人际关系、组织机构关系、供求关系、协作配合关系的协调,排除矛盾,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⑩项目竣工验收:项目承包方向项目建设单位交付工程,其程序按竣工验收准备、编制竣工验收计划、组织现场验收、进行竣工结算、移交竣工资料、办理交工手续等依次进行。

3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节能环节的设计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应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城市建设与能源供应相协调,本项目重点考虑建筑物的造型及结构、建筑材料、采暖通风、采光照明和焊接设备的选型,以及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的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3.1 建筑节能措施

(1)规划布局:建筑采用南北向设计,从而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照明、取暖,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采用自然排风方式,节省设备购置安装费和用电量。

(3)建筑单体体形设计:建筑造型简洁规整、体型系数小,减少了外墙传热面积,从而减少热损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

(4)外隔墙作隔热保温处理,屋顶选用良好的隔热保温材料,门窗采用中空玻璃以减少能耗。

(5)建筑外窗气密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性能分级及检测办法》GB/T7106规定的6级。

3.2 电气及设备节能

(1)机电设备节能:①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及运行管理要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技术规范。②机电设备的选型在满足使用范围,确保安全可靠的同时,要选择节能型的设备并做到合理配套,以提高电能利用率。③机电设备的负荷率要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电能消耗。

(2)照明系统节能:①有效利用天然光,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照明区域,降低电能消耗。②室内照明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合理选择光源、光效等光电特性指标,并优先采用高效光源和节能灯具。③采用功率损耗低,性能稳定的灯具附件。④采用各种类型节能开关,如定时开关、节电控制器、限电器等。⑤金属卤化物灯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所有电器设备应采用低损耗、高效率产品。

3.3 节水措施

(1)所有用水器具选用节水型产品,合理配置节水器具和水表等硬件设施。节水型洁具主要为厕所洁具。

(2)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给水系统分区合理控制各用水点处的水压,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3)公共卫生间配置的洗手池采用红外感应水咀,配置自动感应冲水阀,消除长流水的现象。

(4)采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冲厕、喷洒道路广场和绿地。分质供水,节约大量高质量的生活饮用水。

(5)严格控制用水点的水压,以免管网跑、冒、滴、漏流速过大或静压过高而造成水源浪费。

3.4 暖通节能措施

(1)实训基地采用屋顶自然通风系统,选用若干屋脊式通风器满足厂房通风换气需求。卫生间采用壁式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通过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

(2)供暖水管的保温,按照节能标准进行材料和厚度的选择。

4 项目建设总结

本项目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焊接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弥补学院焊接专业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配置的不足,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该项目建设的设计与实施,主要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实施,其他职业院校可依照本项目的建设过程有所借鉴,此项目是落实国家和天津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滨海新区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该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笔者对项目建设内容也有自己的思考:一是本项目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单元,建议项目建设应结合专业发展与使用需要,合理规划项目新建建筑物内部功能使用单元,做到资源善用、物尽其用。二是本项目属于非盈利的高等学校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学院申请的基础上,能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提高项目建设水平。三是本项目的实施是推动滨海新区行业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事,项目建设应以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为目标,同时,总结建设规律,形成建设实施模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惠媛媛,党杰,靳全胜,白钰枝.校内生产性焊接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2013(15).

[2]丁志平,许宁.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