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

时间:2022-04-27 10:4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孙权劝学中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传世的佳作,开篇即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一次精彩的演讲,开场即能震撼听众的心灵;一段新颖的导入,开始即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文言文的课前导入常常容易在教学中被忽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初探了一些文言文教学课前导入的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笔者总结如下,与同仁探讨:

一、故事导入:初中文言文中有不少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采用故事导入,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隆中对》这篇文章时,我先讲述了《隆中对》的故事:建安十二年,军阀混战虽然尚未停息,但曹操和孙权独霸一方的大势已定,二分天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对此,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而且颇有争霸诸侯,统一中国之雄心的刘备,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他便积极搜罗人才,以期共计大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通过故事讲解,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学生借助听到的故事,降低了理解文言字词和内容的难度,并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情景导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上《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时,我先播放《刮目相看》动画片,通过动画情景的导入,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分析课文也就更为容易。

三、介绍背景导入:文言文大都与当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息息相关。时代背景介绍导入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比如上《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先介绍了齐国为什么要攻打鲁国的时代背景: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政权,但对鲁国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天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理解"齐师伐我"这句话中"伐"这个词就容易理解多了。这场正义与非正义战争自然也就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战争的结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成语导入:成语是由古代一些故事中概括出来的精炼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成语,学生都能耳熟能详。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成语导入,更能吸引学生急于了解故事情节,走进文本。如我在教学《论语》时用"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导入;讲《桃花源记》时用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导入;上《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用"讳疾忌医"导入。采用这些成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成语的理解。

五、讨论导入: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讨论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一环。课堂讨论在文言文教学导入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在上《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就是先让学生讨论:杨修为什么被杀?学生讨论也许得到以下答案: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罪名把他杀掉;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并煽动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大部分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触及到文章的中心。在此讨论基础上,再教学课文,学生就对文中的内容产生更深的感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课前导入还有名言警句导入、歌曲导入等很多种方法,在此本人不再赘述,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都是大有益处的。

第2篇

一、备课关注学困生,重浅易

学生爱说话,则多设计几个讨论问题,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坐不长久,则上台板演,或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爱乱说,则是几题简单的延伸或积累题;学生看不懂艰涩的文言文,讲几则生动的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学生厌倦朗读,则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或个别,或集体,或高声,或默读等。备课对学困生的充分关注,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课堂上关注学困生,激兴趣

课堂关注的形式多样,关键在于激发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具体有:

1、要有良好的心境。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情绪饱满,目光有神,满怀激情,最佳的情绪状态定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情燃烧的老师定会和精神抖擞的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语文岁月。

2、要善于表扬,善待插嘴。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的闪光点,不吝啬表扬。学生置身于这种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中,就如同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床,主体意识被催生勃发,思维活跃,心理潜能随之释放,创造性思维也就油然而生。

3、要动用新方法,运用新武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听听、看看、说说、想想、做做,多种感官运动起来,他们才能专心致志并乐此不疲。笔者采用了多种策略,如:变掌握字词为听写比赛,成语接龙,词语对课;变自读课文为分角色朗读,或师生配合朗读,变学习诗歌为欣赏音乐。

多媒体、电脑已走入校园,涂涂抹抹,唱唱跳跳是学困生的最爱。笔者曾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幻灯片上设计了孙权劝学与鲁肃赞学两幅图画,学生们万分欣赏,看了如此漫画,他们展开想象,讲述人物性格自然积极。

4、对话要有启发性、开放性。李海林教授曾这样说:语文课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人际交流。语文课所要培养的学生理解、思维、表达、倾听等能力,更是师生、生生的双边和多边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注重启发性和开放性的对话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5、要优先关照学困生。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学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学生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笔者曾采用幽默方法妥善处理了学困生的违纪现象:一学生把脑袋仰搁在后边同学桌上,嘻皮笑脸享受美好人生,他和我们课堂格格不入,刚好笔者讲到了“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于是我巧妙造句,XX原来上课嘻皮笑脸,爱打爱闹,现在专心致志,语文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不再是吴下阿蒙,真令人刮目相待。同学们先是一楞,继而会心地大笑,该学生脸红耳赤,整节课再没出现如此现象。优先关照学困生也应把握一定的度,只有把握分寸,才能“活”而不“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

6、要师生互动,更要生生互动。许多老师感叹作文批改劳而无功,学困生根本不关注你批了什么,写作能力原地踏步,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就能较好地消除这一弊病。老师出示此次批改要求:有无错别字,有无完整的叙事,有无你喜欢的句子(写作要求可逐渐提高),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及老师的要求自由点评身边同学的文章,让他们满足一下“权威瘾”,同时作文的优劣他们也有了认识。其他形式的互动式课堂,学困生更乐此不疲,如大量的自读课文与综合性阅读尽可以大胆放手,学困生和优等生合并组成各个小组,事先搜集、整理、分析,课堂采用抢答赛,幻灯片成果展示,小组献艺等等,效果很好。

7、要培养高尚情操

我国著名哲学家陶行知也有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语文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它的基本特点。对学困生在重知识和能力传授的同时,还应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初中阶段的每篇课文都凝聚着人类思想的结晶,闪耀着迷人的人文光芒,应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三、课外关注学困生,讲实效

第3篇

关键词:主体性 阅读教学 引导 策略

一、提倡平等互动,营造课堂民主的环境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或者说是以教师提问之下产生的一种变相的互动,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主体性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民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建立民主的人际关系,彼此平等、和谐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孙权劝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多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自悟,疏通课文的环节,教师走下讲台,在学生间巡回,俯身指导,然后面带微笑,亲切地询问学生:“读过之后,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马上主动举手提问,教师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当学生提问告一段落后,看来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其实作为老师都知道,还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突出强调,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老师说:“还有问题吗?没问题了?那老师也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来帮我解答一下,怎么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这篇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样的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巧妙而自然地加以解决了。

二、优化阅读程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实践。要改革阅读教学,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应该还主体地位给学生,把出发点、立足点真正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实行主体性阅读教学。

主体性阅读教学,即“在阅读教学中,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能力、人格作为双重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核心,通过培养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情境,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等,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模式。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预习),自主提出问题。叶圣陶先生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之中,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点,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第二步,在教师引导梳理下,归纳、分类、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浅显的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教师做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比较切合课堂预设目标的问题就作为探讨的重点。如果学生的问题一直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在他们所提相关问题上巧妙引导,抓住整合的切入点,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也即课堂预设的目标)。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筛选后的问题自主定向阅读课文,切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适时加以“扶”“放”,提高阅读感悟的能力

要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要巧妙处理好主导与自主的关系,也就是“扶”与“放”的关系。所谓“扶”,就是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反三”,以便自己去探索的过程。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和在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或与同伴的合作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能解决问题的潜在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他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和与同伴的合作达到第二发展水平,可见,教师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适时”地采取“扶”和“放”的教学策略。该“扶”的时候不能“放”,该“放”的时候绝对不要去“扶”。 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先“放”后“扶”; 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扶”后“放”,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慢慢地摆脱对教师教的依赖,然后再“放”。

四、加强语言训练,体现阅读教学的本色

一般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而阅读教学是以教材文本为例子来训练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吸收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中小学生而言,语言文字的教学始终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不重视“双基”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仅仅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明显是一种失误,架空了工具性,实际上也就架空了人文性。教材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人的“骨肉”,文本所折射出的情感、主题、思想是人的“灵魂”,二者不可偏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关键之处,重锤敲打,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咬文嚼字”的精读,“提纲挈领”的略读,“一目十行”的速读。教会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捕捉文章中心的方法,审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筛选并提炼加工信息的方法,合理想象补充有关情节的方法,以及规范、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的方法等等。总之,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揣摩与积累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体现阅读教学之本色。

参考文献:

[1]田泽生.试谈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4)

第4篇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第一种重视“言”而冷落“文”。教学只注重文言字词教学,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缺少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忽视对作品审美因素的发掘。第二种侧重“文”而忽视“言”,学生文言知识积累薄弱。教师片面强调文章结构分析和思想教育,架空文本语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则如雾里看花。

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文言特点。“言”,是形成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字词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石。“文”,是文学、文化,反映的是历代文人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两者是不能分割的。[1]这一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阐述得很清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2]也就是说,对初中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不是词法、句法等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而是基于文章整体感知基础上的理解。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选择学生愿学乐习的教学内容,“言”“文”合一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二、构建“言”“文”合一的文言文课堂的策略

(一)文言文教学“言”“文”合一的原则

1.以文为本

从教学方法论看,自古以来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采用“吟诵”、“感悟”和“习得”的方法,就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来讲,这种方法仍然是最好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正如特级教师朱昌元指出,阅读的基本程序是整体感悟―深入揣摩―内化言语。阅读教学崇尚大量阅读、整体感悟,进而潜心涵泳、深入揣摩,最终达到内化言语、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目的。

那些文质兼美历经了历史考验而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存在,也是教学中以文本为中心的重要意义所在。中心并非一切,更不排他,所有其他因素包括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这一切的中心。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理解或是对具体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引导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紧密的接触,因为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在“言”与“文”的和谐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2.以生为本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奥苏伯尔的观点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都认为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经验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原则上说,每个学生都有学好文言文的愿望和需求,只是由于个体先天的潜能、心理倾向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环境等的复杂性,他们在需求上表现出的程度也因人而异[3]。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唤起他们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言”“文”合一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首先还是对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需要依靠读者的知识、阅历、情感等。文言文、现代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生活中存在着的成语名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学生与文言文的陌生感就会大大消除[4]。既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又渗透与文本相关的文化信息,让学生的兴趣能始终围绕在对文言文文本的品析解读中。

1.紧扣关键词句

语文教学应坚持整体感知在前、细致分析在后的原则,这样才符合课堂教学的规律。反复品味词语可以造就真切的审美情境,引起体验情绪的高涨。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词句进行作者思想情感的寻觅,让学生通过这条独特的语言通道进入文本,随文解义,体会作者情感,领略文章意境。[5]

如《童趣》一文,内容浅显易懂,有趣味性。笔者在授课时就尝试用关键词句“物外之趣”来引领全文、设计问题。

什么是“物外之趣”?作者有哪些“物外之趣”?怎样才能拥有“物外之趣”?你有过与作者类似的“物外之趣”吗?

“物外之趣”即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课本注解上就有释义,学生不会有理解上的疑义。这一连串的问题非常切合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本课的学习目标包括能读准字音、句读,熟读并背诵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理解一些重要字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汇;理解观察和想象对于获得生活乐趣的意义。从课堂效果和课后反馈来看,学生都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再如教师的公开课《湖心亭看雪》,把“痴”作为文眼,也作为课眼。紧紧扣住“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设计学习环节,三个主问题一线贯穿。

“痴”――痴迷,让张岱如此痴迷的西湖有怎样的景色?

“似”――相似,张岱与湖中两人有何相似之处。

“更有”――还有,张岱与湖中两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上还有什么相似点吗?

该课例的设计找到了三个关键词“痴”“似”“更有”,以这句话作为关键句、主旋律进行强调对比,把“痴迷于山水之景,痴情于人,痴心于故国往事”三个板块结合起来,由集中到精练,巧妙而有趣有效,可以说达到了“言文合一”的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2.辨形识记词义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讲清汉字的形音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字词、文章的理解,潜移默化中也让学生在欣赏汉字的形美时多了一份感悟。如“暮”字,总有一些学生把底下偏旁“日”错写成“目”,这是没有准确理解字义造成的。“暮”的意思是傍晚,即日落的时候。从字面上看,像极了太阳落在草丛里,表示天快黑了,再结合成语“朝三暮四”“朝思暮想”“朝秦暮楚”加深理解,书写就不会出错了。

如《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学生常把“狱”的意思误解为“监狱”,这是未能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之故。《说文》:“狱,确也。从犬犬,从言。”犬犬,即两犬。朱骏声《通训定声》:“狱,讼也。”犬好斗,用两犬示相争;打官司要争是非曲直,故从言。狱为会意字,本指打官司,后引申为案件。打官司,往往有人会因犯法而入狱,故又引申为监狱。知道了“狱”字的形体和词义引申的轨迹,就不难理解文中“狱”的含义。

这种说文解字因形索义的方法结合了文化信息,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些词义的理解[6]。

3.补充文章背景

分析字词句篇等言语对象,需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作品的写作背景等要素联系起来。背景介绍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如学习《桃花源记》一文,学生了解到当时社会战乱连连,明白了陶渊明避世退隐思想的现实基础,就更加理解了他虚构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境界的无奈与期望。

孟子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所谓“知人论世”,也即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历史意义。它强调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进而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与作者笔下的人物同喜同悲。也就是说,学生在对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由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如《小石潭记》第3段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第4段写潭境的“凄神寒骨”。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主旨,笔者作了如下设问安排学生讨论:小石潭环境如此幽美,同游者三五成群,作者为什么却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其境过清”?学生在纷说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遭遇之后,理解了文中凄清的景物描写正是作者因仕途失意而带来的悲凉抑郁心境的投射,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抑郁悲伤是何等的深沉厚重。

4.引导价值取向

教材中的文言文,在内容上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有介绍古代科学和艺术成就的,有抒写伟怀抱负的,有赞美杰出英雄人物的。这些内容都可以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辨别美丑善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毋庸置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源于自身经历和经验的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正是课堂的价值所在。

如学了《马说》一文,可以围绕“人才观”展开辩论。

甲:人才的发现是离不开机遇的,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上合适的人,他才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否则就像老死在槽枥间的千里马一样无人赏识。

乙:人需要展现出他的才华特质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不能等待别人的发现,机会要靠自己主动去争取。

这两种观点可以代表大多数学生的看法。课堂中气氛热烈,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思维得以拓展,思想的火花也不时闪现,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文本、作者、自己等多角度来看待问题,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辩证,学会了表达。

教学《孙权劝学》时可以与《伤仲永》进行比较阅读。“吕蒙与方仲永两人不同的结局对你有什么启发”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只要发奋努力,一定会学有所成”,有的说“学习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说“我们需要聆听别人的建议”,有的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等。这些感悟不仅说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显示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郸. “言”“文”合力,突破文言文教学的怪圈[J]. 考试周刊,200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4] 黎胜.对改革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