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23:2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班建构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一
设计思路: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的日子,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的节日气氛,知道尊敬国旗,在升旗时立正、行注目礼等知识特设计了本活动。活动中通过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和运动员得冠军时的升旗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目标:
1、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有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掌握词:五星红旗、国旗、尊敬。
3、能大胆在同伴中交流,发言,有为国争光的愿望。
准备:
1、国旗及各国国旗的图片。
2、有关升旗的录像。
3、红、黄腊光纸若干,双面胶。
过程:
1、谈话“我是中国人”,激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各国国旗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我们国家的国旗。
3、观察、认识五星红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讨论:为什么要有国旗?国旗代表什么?
幼儿相互交流话题一:
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在电视上面,在小学里面……)
话题二:
你有没有看到过升旗?(有,奥运会上运动员得奖牌时就有升旗的;还有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早上也要升旗的,他们是敬礼的)是怎么样的?(他们都是看着国旗的,一动也不动的……)
4、观看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5、模拟升旗仪式。
6、手工活动:做国旗。
幼儿园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二
一、主题名称:快乐国庆节
二、主题来源
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在一片欢乐之中,电视、报纸、广播等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由此,我们设立了“我爱祖国”这一主题。
三、主题实施时间
三周(2019年9月22日——10月10日)
四、主要教育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学习升旗。
2、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及伟大的建设成就,能参与收集陈列各地特产以及风景名胜,有爱祖国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散文等,复述故事时会使用不同的语气,学习归纳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4、爱护幼儿园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喊叫和奔跑。
5、能叙述自己的游览见闻,介绍自己熟悉的特产、民俗风情等。
6、了解国庆节的来历。
五、主题知识网络
快乐国庆节
我的国家
庆祝国庆节
祖国各地的特产
六、智慧活动内容
1、语言智慧
1谈话:我的祖国、祖国各地的特产
2诗歌:我去台湾岛
3诗歌:天安门
4自编儿歌:我的祖国
5幼儿英语 2、自我认识智慧
1庆祝国庆节
2我是中国人
3、人际关系智慧
1参观:民俗文化村
2“国庆”联欢活动 4、逻辑智慧
1)分类记录 2)立体图形分类 3)数的二级分类 4)复习分类概念 5、音乐智慧
奥尔夫音乐教育 6、空间智慧
美工:自制中国地图
建构:长城 7、身体运动智慧
1)我去台湾岛 2)小飞行员 3)小小奥运会 4)到北京去
七、主要活动内容及过程
活动一:学习与祖国有关的儿歌、歌曲等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诗歌“天安门”、“我去祖国台湾岛”,还学习了歌曲“国旗红红地哩”。通过谈话和分享交流,孩子们对祖国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孩子们在表演他们学习的诗歌“天安门”!
活动二:粘贴国旗、粘贴中国地图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班化教育 可行性研究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所谓“小班化教学”,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1 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优质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现代化学校的新模式。 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在我国势在必行。
1.1 小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人数多在20~30人,符合教师的最佳关注范围,有条件实施网式连接。在小班化教学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方便互动交流信息,整个课堂是一张网,教师和学生都是这网上的线,任何一根线如有所反应,整张网都能颤动,教师随时进行调节,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案,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1.2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方式的变革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否则只能成为空谈或沦为形式。而“小班”正是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切合的教学环境。
1.2.1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物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阅读和娱乐。
1.2.2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小班的组织形式给师生彼此的认识提供更多时空。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关心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加强了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传递。
1.2.3 小班化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小班化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体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不再是看客,而是真正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充分进行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加强。
1.3 小班化教学可以改善我国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小班化教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课程的综合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作者”。在师生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建构课程意识,同时也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小班化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舞台。从而改变我国学生缺少自信、恭顺无创造精神的个性。
1.4 小班化教学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做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 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发展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教育不容小视。在亚太一些地区,如新加坡、泰国等都在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缩减班级规模。在我国,小班化教学也已具备了可行的条件。
2.1 计划生育效应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制,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班级的庞大给教师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但随着80年代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升学压力降低,这就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可能。
2.2 我国GDP总值的不断增加是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投入是小班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以泰国为例(泰国的各方面情况类似于我国),政府资金是泰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来源,总的教育支出从1987年的13.48usd增加到1997年的68usd,再到 2000年的70usd。2000年,总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预算的25.7%。从1991年开始,教育支出成为中央财政预算中最大的份额。而在我国如果能提高教育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份额,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可能。我们来算一笔账(以某城市为例):现任小学教师为6000人,按师生比1: 19.5 的比例来说,学生有117000人。一个有50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有2人左右,把班级拆为25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1人,但是他所面对的学生数却减少了一半,若实行包班,就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教师的情况下实现小班化教学,也有利于综合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的GDP已达到小班化实施的前提条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长的过程才能见到效果,但是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后续发展。
2.3 师资条件和教育资源为小班化提供了可能性
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的继续教育,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他们可以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学,为“综合性的课堂”的推行展开一片新天地。其次,本科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也大大提高了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壮大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推行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的教学资源,缓解小班化校舍紧张的问题,将就近的学校整合起来,共享教学资源,合理分配老师以及教学场所。
2.4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应“由点及面”进行推广和普及
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小学已开展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策略和模式上已有了初步的经验,这就为我们在较大范围内推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小班化教学继承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大班授课制的弊端,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既不过分增加教育的成本,又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教学成本提高了,但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特别是享受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而大班教学使部分学生得不到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克服。
不难看出,小班化教学以它特有的优势,逐步引领着世界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小班化教学带给我们的将是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小班化教学”为素质教育带来了曙光。
参考文献:
[1] 乐毅,朱雪雯. 也谈小班化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基于美国缩小班级规模实验的比较研究[J]. 常熟高专学报, 2003, (6): 15-17.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现状;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351-02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in Education
ZHANG Li-juan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the strategic responsibility to cultivate new talents. Their ability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meets the requirment of modernlized education.This thesis analysed the basic skills teachers must own in this informationalized enviornment, what's more, it discusses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and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 words: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Status quo; integration
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课程“教”与“学”的内容和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接收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1]。这种变化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与教学很好地整合。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1 教学信息化现状
1)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上,仍然是高校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满堂灌。由于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已经接近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转。除个别超冷门专业可实现小班(30人以下)教学外,其余专业均存在大班(90人以上)授课。一名教师负责主导课堂教学、课下批改作业及辅导等一切教学活动。采用教师讲,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体,一本教案原封不动地用几年的教师也大有人在。在当今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以裂变的速度发展的信息社会,这只能传授给学生比较陈旧的知识。因而,对于有很多企业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评价为“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面较窄,教学内容陈旧”的评论就不足为奇了。
2)在教学媒体上,大多数教师还是以粉笔、黑板和讲稿为主要工具,最多加上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教师对媒体的驾驭能力不强:包括运用媒体能力、操作媒体能力、排除故障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
3)在教学评价上,仍然是以记忆、理解、判断、综合及简单应用书本知识为标准,计算机考核评价系统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2]。来自学生的反馈: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软件的表现力比较一般,有的学校的学生认为用多媒体教学比不上传统教学。教师使用媒体教学的作用一般,没有提高教学质量。
2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2.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文字可以说与教师终生为伴,从远古时代的刀刻到毛笔、钢笔的使用,再到今天的计算机对文字的处理,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文字处理的探索,总是在寻找一种快捷方便的传播方式。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文字处理软件是WORD和WPS软件。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人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应用。
2.2 网络环境的利用
充分利用校园网、教育网和互联网资源(包括收发邮件、上网查询、电子资源利用等),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3]。学生的答疑、作业提交均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往来、网络课件平台中的教学反馈系统省时高效地完成。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反馈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通过网络查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相关资料。网络对于今天教师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熟悉它、利用它,最后驾驭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掌握更为丰富的科研信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快捷高效的工作效率。
2.3 信息化教案的制作
信息化、电子化教案以其方便、美观、视觉效果和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电子教案可以使展示的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静动结合、形象生动。教师还能适时方便地修改补充教学内容,实现常讲常新。多媒体技术的引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的讲授效率。因此,任课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去掌握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教师一旦掌握了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出符合自己讲课风格和教学思想的电子教案[4]。
3 信息化与教学整合的思考
在运用信息技术于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以便利、迅速地检索与获取丰富的、合适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要清楚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准备情况。正如麦德克斯在文章中所指出的:“技术支持只是给教学过程提供了外部的技术环境,而课程支持则把这种技术条件转化为教学过程的直接促进力量,两个条件都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麦德克斯的这一说法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整合的关键,即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运用”问题,而且是一个“课程资源”问题。更进一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意味着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而且意味着课程资源的选择与比较。只有先有了课程资源的选择与比较,才会有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进而才有建立在技术运用基础上的其他发展[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程与教学、促进学习与发展,更直接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获得学习经验。虽然信息技术为课程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便利的获取方式和全新的沟通机制,但信息不等于知识,学习也不纯粹是信息获取;运用信息技术接触信息和获取资源,不等于掌握了知识和获得了知识经验。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整合者必须对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比较,即把这些信息资源同学科课程目标、具体教学任务,以及学生认知特点等联系起来,选择和比较出有效的部分。信息资源的质量、组织、结构、交流工具等均是在整合实践中进行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比较的首要考查因素。
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利的获取方式和全新的沟通机制,给课程与教学带来了形式的多样化、过程的优化和效果的提高。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广大学生获得了从多渠道学习的机会,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获得了更多进行再学习的自由。基于此,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整合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等概念相继出现。这些做法针对传统教学中刻板划一和机械灌输的弊端,对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注意,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不成熟、待发展的主体,而不是能力完备、只等发挥的主体。诚然,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特征,使其自身的主体性大大增强。但这种转变不是必然的,而是有条件的,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对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特征,又要深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内在条件与能力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充分发挥”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并不是把信息技术的设备和资源放到学生面前,学生就能自然地主体性增强、主动性提高、创造性发展,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被系统地运用于课程与教学的优化过程中[6]。信息技术于课程与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与教学,实质上是教育工具与手段的更新以及这种更新引起的其他诸方面变化,即整合的最直接目的是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效果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可以说,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是翅膀,课程与教学是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活动应紧紧围绕和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首先,它是教学手段的变革,信息技术于学科课程与教学,不仅可作为一种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助教工具,还可作为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助学工具,或者两者兼可。其次,通过教学手段的变革来带动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性变革,目的是要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一方面在课程物质载体上创新和建构信息化课程材料包,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结构上注重知识体系、情感维度与能力梯度的全面整合。可以说,教学手段的更新是过程,课程形态的信息化是结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应以现有课程与教学条件为基础,根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通过对过程的组织,把信息技术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课程与教学中,从而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参考文献:
[1] 朱新伟,周小浦.关于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1(1):10.
[2] 陈榕芝.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人才问题探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1):36-40.
[3] 赵国栋.教育技术研究的新课题:交互网络运用于学校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1996,(12).
[4] 黄伟,谢利民.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辩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关健词:学生、班会课、教
班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学生个人品德、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有效形势,如何上好班会课,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潜能和服务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班会课基本上是班主任“批评―表扬―总结”的简单操作方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扼杀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人多年来实施的“学生主持班会课”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班级管理的主人,锻练了学生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及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主持班会课的基本做法是让学生充当“小班主任”主持班会课,使之成为班会课的操作者和实践者,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指导学生主持班会课的各个环节,每节课由学生分别担任主持人,评论人等,实行轮流或临时指定,课后全班同学评议、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当各种角色。实施“学生主持班会课”使学生这一受教育者、受管理者,既充当学生又充当班主任,把学生从被告动管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了管理的主人。这与以往传统的班会课相比,有下列几方面的优点:
一、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目标追求,新课改所提出的“主动探究”理念不仅只在学科学习上得以贯彻,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班会课的特殊作用,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赋予每个学生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发挥学生个体的最大创造潜能, 组织好学生全员、全程、全域参与的自主管理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班会课的作用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和服务中来。所实施的学生主持班会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是班会课的主持者或评论者、讨论者,都有备课、主持、评论、讨论等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班会课的作用自觉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和服务,并在班级管理和服务中,不断将个人融入集体、不断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树立"班兴我兴、班荣我荣"理念,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关爱集体、奉献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二、有利于锻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主持班会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能力的锻练提高过程。备课需要观察、了解、总结班级情况,需要翻阅资料、学习新知识,对怎样选择课题,怎样选择授课方法,怎样写教案等,还要仔细思考、推敲等,有利于锻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写作能力;主持班会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论、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评价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曾有位学生杨棋,刚入校时,少话,内向,不善表达,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下,经一学期的学生主持班会课的锻练,该生从少话到敢言,由内向到开朗,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不断提高,一年后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还荣获二等奖。
三、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使班会课变得活泼轻松。
新课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班会课的建设过程也应是师生间、学生间彼此分享经验和认识的过程,班会课的平台搭建起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共同交流的机制,通过知识传递、对话交流、相互回应、相互评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使学生获得成长。而传统的“批评―表杨―总结”的班会课模式,学生处于被动者地位,老师批评学生惊,老师总结学听,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实施的学生主持班会课,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师生间、学生间互动。如问题的讨论、争议,课题的评议等,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见解,交流经验,既锻练了学生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活跃了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锻练了能力,学习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作为教师需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计划。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计划范文1本学期,我们将根据上级及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以及孩子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自我加压,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尝试、探索课程改革的研究,渗透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中班共有幼儿20名,,教师1名。通过小班一学年的在园生活,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1、本班幼儿特点及优点分析:
(1)基本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和用茶水杯喝水情况较好。
(2)幼儿基本都能愉快地入园,并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相处、交往。
(3)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
(4)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老师、同伴打招呼,部分幼儿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2、薄弱环节分析:
(1)部分幼儿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不够集中,对于老师的提问,有的表现为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有的则是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上,有的就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孩子喜欢在下面做小动作,而且有时会影响到他人。
(2)在进餐方面,约有1/4的孩子速度较慢,而且经过了一个暑假,有部分孩子对于餐后的卫生工作(清理桌面、擦嘴、搬椅子等环节),有所淡忘,在洗手环节上爱在盥洗室逗留,玩耍。
(3)幼儿在操作能力及操作常规上,有待提高。
(4)幼儿在户外运动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提高,有的孩子在动作的协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5)个别幼儿(新生)在与人交往上表现的较胆小,他们不敢主动地寻找同伴交往,而是坐在椅子上等待别人来和他交流,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
(6)当遇到困难时,幼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叫老师,缺乏自己动脑筋解决的主动性。
(7)幼儿的任务意识较弱,任务不能及时、按时的完成。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两位老师将会团结协作,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和幼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新《纲要》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进行行而有效的指导,用适时的家园沟通方法,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班务管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班上两位老师要搞团结、讲合作,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坚持常规培养一贯性。
2、定期开展班级会议,找不足、定措施、认真实施。
3、以一日活动中的安全为重点开展安全活动。
如:通过照片再现的形式或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幼儿对自己的安全提高警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重视常规指导和体育锻炼:
1、培养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建立为他人服务意识。
2.在平常的教学中穿插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教给幼儿一些增进健康的方法,使幼儿初步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3.开展家园活动,双方面的促进幼儿体能和行为习惯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经过小班一学年的教育,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语言方面,班级幼儿学会了安静的倾听,能用普通话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的连贯性及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大多数幼儿喜欢幼儿园,愿意亲近老师,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并且尝试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并体验其中的快乐。在科学方面,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不断增强,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事物,通过上个学期总结,我班还存在问题:
1、安全情况存在隐患,所以这学期本班教师应该继续把幼儿安全放到首位,把事故降到最地点,时刻给自己敲警钟;
2、区角创造不够完美,在区角创设中我们会修改去年的不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出更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区角活动。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主题有《我长大了》《豆子大家族》《轮子滚滚》《红红的新年》《鸟儿飞飞》以及数学资源包《认知与探究》,根据这些主题我特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幼儿需要在适宜的情境中,在与环境,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我将充分利用资源包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实验,让幼儿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教学时一个教室与儿童积极互动,合作建构的过程。其中既有儿童独立完成的部分,又有儿童必须借助教室的支持才能完成的部分。因此,我们要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自主的探索,主动地构建,教室也要适时的,恰当的为孩子提供一种暗示性,建议性的知道,并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提供给幼儿的支持的内容和形式。
幼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操作探究,自主建构,即幼儿再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对各种事物的探究中自主的建构关于自然的经验;二是对话协商,社会建构,即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与协作中,进一步深化着自己关于自然的经验的建构,同事也建构者自己关于社会的经验;三是了解体验,文化建构,即幼儿在对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的认识与体验中,建构自己关于文化的经验;四是探索经历,自我建构,即幼儿在对自我与自我成长历程的探索总建构关于自我的经验。除此之外,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使用日常英语常规,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主题性目标:
主题《我长大了》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关注周边的环境;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及与他人相处的快乐;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主题《豆子大家族》以豆子大搜索、豆子的生长、好吃的豆子和豆豆玩游戏等线索展开。让幼儿了解豆子的用途及生长过程,积极运用豆类进行艺术创作,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主题《轮子滚滚》以各种各样的车辆为切入点,引领幼儿走进轮子世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启发幼儿去运用多种感官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初步了解乘车、过马路等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在体育游戏中,进一步感受轮子滚动的特点,体验团队协作,客服困难的喜悦心情
主题《鸟儿飞飞》引领幼儿走进鸟的世界,了解一些常见的鸟的形态和习,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应该保护鸟类朋友。
主题《红红的新年》让幼儿体会红色搜象征的喜庆热闹,吉祥祝福的含义,了解各地传统的民间习俗,感受中国特有的年文化,学习一些基本的拜年礼节,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以上便是我这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会认真的书写教案,准备教具,上好每一节课并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积极配合,做到家园共育。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计划范文3一、班况分析
朵朵二班有幼儿46名,其中男生 23名,女生23名,通过两周的观察,发现我班孩子有以下优点:
1、能礼貌待人,高兴入园,乐于主动帮助同伴、教师。
2、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主动积极为集体、同伴服务。
3、喜欢听故事,大部分幼儿能听懂故事寓意,讲述故事基本内容。
4、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有集体荣誉感。
5、敢于大胆讲述自己的意愿。
不足之处:
1、孩子天生好动,但有部分孩子太好动,还要影响周边的小朋友。
2、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完整讲述一件事。
3、倾听习惯弱,不能安静听别人讲话。
二、工作任务
结合本班实际,首先要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抓好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后漱口,擦脸,保持衣服整洁等;抓好幼儿的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幼儿相亲相爱,不挣抢玩具,不打架骂人,小朋友有了困难要主动地帮助他;在学习方面,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在艺术活动中要求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平时应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儿歌、故事等形式提醒幼儿已经升入了中班,有些事情应该自己来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普通话训练,逐渐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于发音不准的幼儿做一些纠正和帮助。
三、保育方面
1、每天做好室内外清洁、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执行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整理好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2、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把脏东西放入口中,以防止病从口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在日常的清洁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并做好各项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的卫生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保护的一些常识。
全班人员要做到因人施教,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特殊帮助.
四、教育教学方面
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向成人刨根问底的提问为什么?他们喜欢与同伴共同操作和探究,并进行相互商议和交流以满足好奇心和活动的愿望,45岁儿童在动作的灵活性和认知经验上强于34岁儿童,但在控制能力和认知活动的深度上又不如56岁儿童。因此,要很好地把握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1、树立正确的观念,认真思考各科教学的活动价值,有效地实施活动整合课程。
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各类教研学习,采取分组、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活动。
2、加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谈话的水平和幼儿良好地倾听习惯。
3、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并在主题活动中通过活动区的规则培养幼儿的责任行为和自控能力。
4、根据主题活动多组织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多开展合作性游戏和年级组间的交往等手段,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的发展。
5、注重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班级管理
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强班级安全和管理工作,认真督察安全工作的实施。
2、认真制定月、周、日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幼儿一日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
3、管理好班级物品,培养幼儿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4、抓好区角活动和早操活动的管理。
5、三位老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班级各项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商讨,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六、家长工作
1、尊重每一位家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家长服务,尽力让每一个家长都满意。
2、不来园的孩子当天电话联系,了解情况。
3、通过多种方式,如家访、电访、个别谈话、园地、家长会等方法与家长沟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理论依据 评价指标 评价原则 课堂教学质量
一体化课程在改革中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各高职院校、各研究机构和人员也在此领域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在其过程中也迫切需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解决一些课改中面临的问题,诸如,如何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予以整合以提高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否真正做到了以教学项目为载体、基于项目、案例的需要组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体现在项目教学中等实际运行层面上的问题,如何通过建构“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积极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导向作用,如何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进行整合,如何将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融合为一体,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评”,以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新教学体系探索其建立途径的需要,怎样评价一节一体化课是否实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为此,只有构建了统一、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一体化的课程改革起到导向的作用,也才能使教师有章可循,最终才能使教师实施一体化课改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实现学院内部的督导“客观、全面、有效”[2]地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与教师积极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观、个性、实用”地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相统一,促进高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及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关于印发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厅发[2012]30号)中明确指出:“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为此,如何按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使一体化教学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加以探讨的问题。
“一体化”就是划一体的过程,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组织,一般在实际教学中是以项目教学、小班教学为特点,在实习实训环境下,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即“教学做”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创设多样的学习活动情景或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景,最终以学习成果的形式,完成一项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组织方式。在这里,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教学、小班教学为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目前,经过近两年的督导听课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听课评价的五个基本维度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一)“教学做一体化”听课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指我院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的、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基于“教学做一体化”听课评价规程或听课评价标准的、由对教学过程实施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的各项指标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听课评价系统。
(二)建构对“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导向作用的听课评价标准是前提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如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中指出:“器范自然,标准无假”。“教学做一体化”听课评价标准是对该一次课中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落实《一体化课程技术规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遵循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听课考核准则。
它包括: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议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议。同时,也包括对一体化课的量化和质性的考评。只有构建了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才能对一体化教学的课改起到导向的作用,也才能使教师有章可循,最终才能使教师实施一体化课改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体化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从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教学效果这五个基本维度来考查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而且,在每一个基本维度上,进一步明确对师生发展有价值的若干观察标志(如学习状态又可分为: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并对各个标志进一步明确评价内涵,最后构建出的一个富有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学科课堂教学听课评价体系。
二、“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整体论
姜大源教授指出:所谓整体论是一种辩证的教育原理,它既关注整合技能与知识的专业能力、学习与工作的方法能力和共处与合作的社会能力基础上所体现的职业能力的提高,又关注整合个性发展、价值取向、行动反思和责任承担的个性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教学无非要回答三个问题: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教?的问题。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教知识和技能、学原理和方法、做探究和实践、促德才全发展”的目标。为此,教学应该以教学生知识和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基于整体论的“专-基合一”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以教学生原理和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为导向应用知识与能力,构建基于全纳教育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是要实现“教、学、做一体”,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评,这是整体论的教育原理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要求,也是运用整体论的教育原理检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客观需要。
(二)素质冰山模型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Lyle M・Spencer,Jr・& Signe M・Spencer)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
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其中展露在冰山水面上的表层部分的知识和技能称为基准性素质(Threshold Competence)。它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因而也是容易被模仿的;也可以说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后天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提高的。而潜藏于水下深层部分的如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称为鉴别性素质(Dif-ferentiating Competence)。它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这部分素质具有内在属性,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提高。因此,“一体化”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方案时就要以此为考量依据,将学生可以通过训练而达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科学化,使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又确保理论知识的够用,使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工作性又确保知识学习的必要为度。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探究和实践(涵养品德和职业能力)为载体实现德才全面发展,构建以“素质冰山模型”为基础的品德培育体系。这样才能实现“教知识、学技能、做德人”的一体化课程目标。
运用此模型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帮助甄别教师关于该(次)一体化课的课程目标、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等制订得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价该(次)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做一体化”听课评价指标(包括权重)、评价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听课评价指标是应用整体论和素质冰山模型的研究成果,将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教学效果这五个维度作为评价指标项目,以对评价指标项目的具体观察标志作为评价内涵而构建的听课评价指标准则。具体的评价项目和评价内涵如下:
(一)教学准备(15分)
教学准备的评价项目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价内涵。
1.主要评价授课计划、任务书等材料齐全规范,教学设计具体、清晰。
2.应评价着装得体,符合教学规范及环境要求,必要时着工装。
3.教师要做到提前做好设备材料及相关设施的准备,安全检查后按时上课。
(二)教学组织(35分)
教学组织的评价项目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价内涵。
1.能力目标清晰,紧密结合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
2.新课导入自然,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3.任务步骤明确,讲练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
4.讲练结合、学做合一,师生操作符合职业操作规范。
5.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及精神。
6.教学组织有序,教学环节设计完整、时间分配合理
7.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总结评价,考核标准具体,课后作业适当
(三)教学能力(25分)
教学能力的评价项目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价内涵。
1.主要评价语言表达清楚,讲课有感染力亲和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应评价专业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教书育人。
3.根据实际恰用手段信息平台,板书工整、PPT简明扼要直观。
4.应评价有效掌控课堂,启发与引导指导结合,创设真实或仿真情境。
5.应评价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的要求,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四)学生管理(15分)
学生管理的评价项目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价内涵。
1.主要评价严格考勤,贯穿始终。
2.应评价维护课堂秩序,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3.学生考勤、课堂纪律及课堂参与程度纳入成绩考核。
(五)教学效果(10分)
教学效果的评价项目有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价内涵。
1.主要评价重视职业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做效果良好。
2.教学设计组织严谨,学生积极有序参与,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四、“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根据《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关于做好技工院校第二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的通知》(人社职司便函[2012]8号)精神,开展高职一体化课督导听课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打破重理论或唯实践的倾向,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于“教、学、做”中,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表现在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如教师在课程初始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指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学会方法、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运用“实践导向”教学方法,使能力目标具体明确、有实施步骤,易于衡量。
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突出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理论精讲,将从工作细节入手从子任务做起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解决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问题,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创设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促进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如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学生活动设计方案要突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将学生未来的职业体验搬到课堂中,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锻炼能力,在针对性增强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应用“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准备方面
一体化课与普通的理论课不同,也同实训课不同,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不仅要携带审核后的教案首页进行授课准备,而且还要携带项目任务书、指导书、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等教学文件授课,这样才能将教师对本门课程整体性备课和一次(节)课的备课情况一目了然,也才能更好地对教师本次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有的教师认为只带教案首页就行了,实际上因为每个教师临场发挥情况是不同的,尤其是有评课者听课的情况下,如果在教师临场发挥不好的情况下及时将自己精心设计和精心准备的项目任务书、指导书、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等教学文件及时出示并加以简单说明的话,就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得以清晰的展示,更有利于评课者对讲课者学习任务的布置、难易度的把握程度、学习步骤的层次性、递进性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二)教学组织方面
一体化课的教学组织一般包括七个程序或步骤,即讲授、演示、提出任务、分组研讨-案例分析-做出计划、模拟-实物操作-角色扮演、成果展示、讲评。它同具体工作任务的布置和完成不同,一定要突出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评,讲练评结合。而有的教师在实际上课时要么布置任务后学生自己动手做,要么自己先做学生看着,而后学生自己做,没有将职业教育与工厂培训相区别,既不是师傅带徒弟,也不是传统教师授课的形式,只有在任务讲授中将本次课所涉及的理论要点和实践动手要求首先教给学生,一面讲一面进行规范演示,然后再布置任务,给出具体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再动手实践,最后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点评和讲评,指出不足或可以提高的地方或更简便的方法,这样才符合“举一隅而反三”的教学原则,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虽然不能每次课都按照七个步骤完成,但至少要能体现出教、学、做的效果,这样才能体现一体化课与普通课与实训课的区别,才能真正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得以彰显。
例如,有的教师讲课时将任务布置、任务演示、任务操作都做得很好,但就是没有针对示教板所展示的工作原理图给学生照图讲解,使得学生半懂不懂,学生是会操作了,但为什么这么操作,它的工作原理没有教给学生,再出现类似问题时,学生就不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是需要教育者深思的问题,不能为了省事只教给学生怎么操作,而没有将为什么这么操作的工作原理教给学生,这样的危害是严重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能力方面
一体化课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一种特殊模式,因此,课程教学带有普遍性的教学能力仍然需要教师们具备并能实时运用和体现。不能出现以多媒体教学取代粉笔板书、挂图、示教板等传统辅助教学手段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其适用的范围,也不是什么课、什么时间段都适用的手段,必须结合粉笔板书、挂图、示教板等传统辅助教学手段的恰当使用,才能更发挥出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才能更检验出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
例如,有的教师在讲一个概念时居然用一整幅PPT版面、共计8行、每行22个字来表述,且该PPT版面停留时间为2分钟,如果以教师每分钟念330个字的速度来计算,该概念讲的时间只为念了一次的时间,教师根本没时间具体解释这个概念的含义和运用,更谈不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了。实际上课时,学生在笔记本上只记录下该概念的两行,教师就翻页了,所以,根本谈不到理解,更谈不到运用了,只能说教师讲了,但没有实际教学效果,这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又如有的教师在给出了一个定义后,评课者上网查了相关概念,发现网络上有多种解释,但权威解释即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与该教师的解释是不同的,这说明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只是从网上下载下来后,根本没有反复推敲,就直接将答案给学生了,这样既反映了该教师教学准备的不充分,也反映了该教师的学术水平的差异,但也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了不严谨、不规范的后果,这是需要教育者注意的问题。
(四)学生管理方面
一体化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师生应合理互动,但有时学生动手操作时。并没有直接参与操作而是玩手机或大声议论事情,直接影响了课堂秩序,而有的教师认为我是任课教师又不是辅导员,课堂纪律、学生学不学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我只负责教课就行了,实际上,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仍然要关注学生管理问题。因此,为了使学生重视课堂表现,教师应将学生课上表现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之中,这样才能在督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时,更能遵守课堂秩序,以使全体学生能在秩序井然中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效果方面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我讲得精彩、做得好就行,至于学生学没学、会没会,那是学生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如果学生没有学会,一体化课就没有起到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工作的目的,因此,在考查一体化课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了,积极动手了,制作出的学习成果具有差异性和创新性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才能说有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如何把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有机结合,把督导听课评价的客观标准同教师进行一体化课改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需要不断的实践、研究和总结,一体化督导听课评价标准也要随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和发展,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一、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与信仰体系的转化
、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如何有效推进“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向信仰体系转化,是“基础”课教学研讨的重要议题。围绕这一议题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徐维凡副司长在回顾“05方案”实施5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方面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首先需要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让“基础”课教师对教材体系、教材优势形成统一的认识,进而明确高质量的教材体系、突出的教学优势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体系中涵盖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加工提炼,整理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达到依据内容的逻辑安排教学、改进教学的目的。再次,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通过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等的评审、课题资助的导向、专题研讨会的召开等方式有效推进“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测评工作也是实现转化的重要举措。
唐凯麟教授认为,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怎样把握教材的总纲和主线,而这个总纲和主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基础”课教学的一个主题,“基础”课教学改革应牢牢抓住这个主题,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课程评价标准。
吴潜涛教授结合“基础”课教学体验、教材编写体验、项目评审体验,深度总结了优化“基础”课教学、实现两个转化应处理的七大关系:一是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不能离开教材另搞一套;二是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把握教材的与时俱进;三是处理好“基础”课教材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关系,明确“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归宿点;四是处理好理论的系统性与重点难点的关系,把握好教材本身的重难点,避免“避重就轻、省力讨好”;五是处理好理论讲述与案例视频的关系,强调“基础”课课堂是理论的课堂,而非娱乐的课堂,要追求理论的感染力、说服力,而非感官的刺激;六是处理好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优势与教材的逻辑魅力的关系,不能无视教材的逻辑而讲教师个人的“专长”、“兴趣”;七是处理好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师生的合理意见、建议的关系。
卢黎歌教授指出,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应当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系统的区别即两者的含义不同、功能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不同、思路不同。其次要明确实现转化的总原则即针对问题与传授理论相结合原则、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原则、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原则、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原则、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原则。最后应把握好实现转化的具体路径:吃透教材、确定问题、设计教案、师生互动、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环节。
罗映光教授认为实现两个转化首先要承认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教材有优势需要转化。具体而言,教材体系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学体系是指导教师系统地传授教材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是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注意内容的口语化表达、问题的选择性切入、方法的互动式启发、结构的承转式连接、讲授的形象化打造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陈勇教授认为需要借鉴大众化的成功经验,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而转化为教学实效。对如何转化,具体包括: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把单一教学转化为多样教学,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理论德性,把共性要求转化为个人素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认识学生又要把握学生、既要对学生理解尊重又要引导引领、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亲和力、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既遵循规律又因材施教、既要有学识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
就如何把握教材体系、理解教材优势,实现两个转化,还有很多学者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如边和平教授认为,教师要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树立系统思想和整体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材优势转化的路径,即在教学观念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教案设计上突出强化问题意识;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双向互动启发;在教学手段上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空间上做到两个课堂有机结合。邵龙宝教授认为,在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次才是内容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有赖于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有赖于教师对待上好课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学生的悉心调研。
二、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教法、模式创新优化教学实效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不断改进“基础”课教育教学,增强“基础”课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有章,教无常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应在遵循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富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
陆树程教授认为,“基础”课教材优势主要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系统性、纲领性、开放性等特征。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从“主―客”模式向“主―客―主”模式的转化。与“主―客―主”教学模式相适应,人格魅力法、激情渲染法、案例教学法、视听共振法、主题研讨法、实践体验法等教学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张丹华教授对上海大学推进“六个为什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试点情况作了介绍,从“问题逻辑优化教学过程;‘项链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学科支撑实现良性循环”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大学回答“六个为什么”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具体经验,并着重对“项链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的主线,构成“项链”的基底,同时聘请其他学科专家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像“钻石”那样镶嵌在“项链”的基底上。这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资源,有效地增强了“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研讨会赴上海大学现场考察交流会上,上海大学进一步全面介绍和分享了该校作为教育部“六个为什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试点校的成功经验。徐维凡副司长认为,该校试点经验具有向全国推广的普遍价值。
马莹华副教授对大连理工大学“基础”课教学团队的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进行了介绍。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即教学团队按照“基础”课的教学要点,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的内容逻辑,分十个专题开展教学,每个专题集体备课、专人负责,围绕该专题撰写教案、编制案例、制作课件、设计教程、制定试题,开发了研讨型案例、辩论式案例、考试型案例、多媒体可视化案例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而形成的多样化的“基础”课案例专题式教学方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则是该校“基础”课教学团队依据课型理论,开发与“大班授课”紧密衔接的“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以自然班级为教学单位,配合“大班授课”的教学内容,开辟“小班研讨”的教学空间,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学时,配备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大班授课”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疑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开展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
另外,刘志山教授对理论性课堂与趣味性课堂有机结合的“灵境教育模式”进行了介绍,董丁戈教授全面介绍了吉林大学通过由“基本课型+辅助课型”而建构“课型群”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大学陈中奇副教授对如何积极探索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建新教授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阐发。在研讨会论文集中,有学者还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剧场式”教学模式等进行了研究。针对丰富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要结合自身实际。
三、有效形成“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明晰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
此次研讨会作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是研讨会的重要目的。
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一线“基础”课教师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专家作召集人、由两名教指委委员作顾问,小组讨论热烈而充分。在小组讨论中,与会代表们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研讨会质量很高、很充实、收获大、应常开。通过小组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课一线教师们对如下“基础”课教学问题形成了聚焦:一是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教材优势如何转化为教学优势、知识体系如何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问题;二是“基础”课教学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理论系统性与学生问题针对性、内容稳定性与变动性、通俗化与理论深度的关系问题;三是“基础”课教学与不良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四是“基础”课教学与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五是“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的失调、脱节问题;六是“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对接问题;七是“基础”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与结合本校实际的问题;八是全国“基础”课教学经验、资料如何有效交流、共享,形成教学合力的问题;九是“基础”课建设如何赢得学校的重视,并与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协调共建的问题;十是“基础”课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十一是“基础”课教师的语言风格与魅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的培育提升问题;十二是如何提高”基础”课教师地位,优化评价方式,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十三是“基础”课教师如何做到真信、真情、真心、真爱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问题;十四是高校“基础”课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观照问题;十五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资金短缺、留于形式的问题;十六是“基础”课教学对象的深化研究问题,如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方式、兴趣、偏好与影响因素等。有效形成“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宏观管理,有针对性地推进“基础”课教学研究和改革,显著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为此,研讨会期间,“基础”课教指委还给与会代表下发了“基础”课教学研究的100道选题,以进一步聚焦问题,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四、分享教学经验与共享教学资源相结合,积极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
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此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共同推进全国“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李林英教授以“三管齐下功到果成――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为题,对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从“理念”、“目标”、“指导”、“教”、“学”、“行”、“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基础”课整体架构上的重点、难点主要有3个:一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即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把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融合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即针对课程特点,改变单一考核方式,建立不同于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估体系,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即探索和建立富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北京理工大学在过程控制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作法,取得了突出的教学实效,体现于“教、学、行、果”四个方面,即教――实施“423”螺旋式集体备课四步法;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活动;行――形成“地毯式全方位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果――取得了整体提升、多点开花的教研实效。峰教授则从坚持一个信念、创新四个理念、种好三块“责任田”、推进四个教学方法、明确五条途径等5个方面对中南大学“基础”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
冯秀军教授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基础”课教学以“主题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平台,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行走的课堂”拓展教学时空,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教学经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杨航征教授分享了坚持“三贴近”构建“基础”课全程教书育人模式的经验,提出“基础”课教学应课前贴近学生,坚持“因材施教”;课堂教学 “三贴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间欣赏精心设计,延伸课堂教学效果;课程考核“三贴近”,试卷讲解再育人;加强课外交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罗石教授对情境教学模拟实验探索的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和动漫展示。杨一平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创建教学文本推进“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经验。作为“基础”课教学名师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的施索华副教授同与会代表分享了她个人的教学心得,并对施索华工作室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此次研讨会经验交流的内容和方式十分丰富,如在小组讨论中祖嘉合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专题式轮讲的教学经验,陈大文教授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基础”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经验等。
摘 要: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教师努力从选材、目标、形式、过程等方面实现“游戏化”,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的情况又如何呢?特别是较为抽象的数学领域,存在更需要“游戏化”但也更难“游戏化”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尝试从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师和幼儿的状态等五个方面分析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和阻碍因素。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到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但现实是在实践中我们的课程还没有真正的“游戏化”。特别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在理念上都能认同游戏化的观点,而在实践中往往因为班级人数多,繁杂的日常事务等原因没有将教学活动的游戏化落到实处。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又因为其抽象性、逻辑性强以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游戏化的程度应该说是最不理想的。那到底在现实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程度如何,实践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或者阻碍因素呢?这一系列问题促使笔者决定对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情况做一个调查,通过对现有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幼儿园是一所镇中心幼儿园,于2007年成功创办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现有小、中、大共20个班级,老师43人,其中在编教师23人,镇合同教师7人,代课教师13人。本研究拟对全园43名教师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态度和理解。在问卷的基础上,对照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学历水平(见下表)在三个教龄段中分别选取不同学历类型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现场观察,每种学历观察2位老师,共观察数学教学活动13节。其中大班4节课、中班6节课、小班3节课。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的梳理,收集有关游戏理论、幼儿园数学教学以及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等一些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法
从幼儿教师关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化的理解、游戏材料、游戏内容等几个方面对所在幼儿园全园的教师(共43人,其中包括3名园长)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回收43份,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3%。
3.观察法
观察时利用观察表进行核对与衡量,观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学评价、教师和幼儿的状态,从主、客观对教学游戏实施的现状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观察表包括数学教学游戏环境、数学教学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师、幼儿五个部分。
4.实物分析法
在本研究中,收集了教师的教案、教具、一周活动计划、一周活动预设安排表,教师培训记录表、教师培训资料、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记录等文本资料,这些实物将为本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佐证,为分析问题提供多种视角。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环境的现状分析
本文研究的幼儿园数学游蚧肪持饕指活动室内空间且能够在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环境。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在准备数学教学时并不将环境的创设作为准备的一个方面,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在调查布置数学游戏环境中教师是否会注意贴近幼儿园生活时,有75%的老师都选择了会考虑。但是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是教师在布置环境时能考虑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但是从幼儿生活实际出置的环境未必都能与教学内容符合并发挥教学作用。无论是在活动室还是走廊等公共环境中笔者很少能观察到具有数学意义的环境。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材料的现状分析
1.游戏材料种类的现状分析
班级中幼儿在数学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避免游戏材料的单一,选择与教学内容、游戏内容相关的2~3种游戏材料,设计在游戏的不同环节,体现一定递进性。在调查中82.5%的教师觉得自己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材料单一,只有17.5%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学游戏材料不单一。笔者观察的结果与调查基本一致,一次教学活动中,幼儿手中只有一种学具供摆弄,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一刀切”,没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2.游戏材料与内容符合的现状分析
教师在进行数学游戏时所使用的游戏材料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要能发挥一定的教学作用,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并达成教学目标。在问卷调查中,60%的教师在准备数学教学游戏材料时总是考虑与内容相符合,32.5%的教师偶尔相符,7.5%的教师选择一般不会考虑。在实际的观察中发现13节课中有11节课的游戏材料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所占比例为84.6%。
3.游戏材料数量的现状分析
当缺乏玩具的现象发生时,儿童之间往往会出现争抢玩具以及无所事事的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5%的教师每次教学活动都能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的游戏材料,75%的教师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准备充足的材料。观察结果显示,53.8%的课不能在数量上满足幼儿,另外争抢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个别教师只为自己准备了教具,而没有为孩子们准备学具。
(三)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内容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基本都是按照年级组审议制定的主题计划表中的安排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来源于教材但经过一定的修改。虽然教师也认为内容的选择应该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但也表示在实践中这样的生成活动几乎没有。观察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基本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但是孩子对游戏内容的兴趣不是很高,状态并不积极。
(四)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分析
1.教师关于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态度和理解
教师对数学教学游戏的态度影响实践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调查显示,只有12.5%的教师表示非常喜欢,喜欢的也只占20%;虽然没有教师选择不喜欢,但是认为不太喜欢的教师占了67.5%。即便如此,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游戏化的价值还是比较肯定的,能意识到数学对幼儿的意义,也知道只有游戏化才是早期数学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2.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教师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76.9%的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但是对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较低,只有30.7%。面对小班35人,中班45人,大班40人这样的班容量,要求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兼顾班级所有的幼儿确实很难。
对于教师的指导,笔者在13节课中均有观察到教师的指导行为。但是在指导时,教师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几乎没有关注到幼儿学习品质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活动最后环节的评价大部分采用整体评价的方式,13节课中4节课运用到了幼儿评价的方式,但也有2节课没有进行评价。
(五)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分析
现场观察活动后的统计数据表明,符合幼儿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游戏的比率为46.1%,而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更低。幼儿在参与游戏时,表现出不喜欢摆弄学具,有的丢在一旁,观看其他幼儿,有的甚至将玩具乱扔。这些和游戏环境、材料以及教师等因素都是相关的。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和观察情况来看,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仍将数学知识视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方法单一;较少运用游戏;游戏材料单一反复使用,没有真正地游戏化。教有的时候对于教学和游戏的结合,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游戏真正的内涵和实质并未被理解,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数学学习的特点不了解以及班级人数、材料、场地等客观因素制约了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开展。
四、讨论与建议
(一)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学前数学教育的总体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重视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重视多种感官的操作活动,重视数学教学游戏化、多样化和具体化,重视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教师在面对这样一些变化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如何采用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改善游戏材料
幼儿数学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幼儿有效获取知识、提升经验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在生活情境中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小班《“1”和“许多”》在环境创设上可以在墙饰上制作一棵树和树上结满了许多的果子,这些果子可用布质材料做成,挂在树上,幼儿可以随意摘取。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可以为以后计数内容的学习所应用。
游戏材料选择首先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其次要在数量有所保证的基础上注重多样化,避免单一。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吸引幼儿,教师在材料的制作上还要生动、有趣、新颖。
(三)完善职后培训,以教研促教
教师职后培训是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教育变革、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幼儿教师提供长期或短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关于幼儿数学核心概念,了解“教什么”和“怎么教”。
幼儿园教研工作正常、深入开展需要一定的组织保证,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当前×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主要以全园和年级组的形式开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我认为应该在教研活动中突出学科教研组。根据需要明确建立数学教研组,对参与数学教研活动的人员、内容、时间、经费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幼儿园小班保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千家万户,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保育工作,才能让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让家长们放心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计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计划一
一、班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本班幼儿在常规方面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入园后比以前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习环境,小朋友们都喜欢上幼儿园。
入园以来,幼儿以往那种自由散漫、蛮不讲理、不听大人的话及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有明显进步;在自理潜力方面,他们能够独立用餐;午睡时大都能先尝试自己独立穿-服,遇到困难再请老师帮忙;在常规方面,他们能够遵守纪律,不再乱走乱跑了。
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以下问题:由于男孩较多且由于多为独生子女,有部分幼儿在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中仍表现的比较自我……所以接下去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应给这些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逐步引导这部分孩子融入群众生活。
根据以上状况,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每名幼儿的不同个性,重视促进幼儿的发展,对幼儿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
本学期班级工作人员将继续以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使入园的孩子能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二、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1、幼儿生活管理方面:
随时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有认真按顺序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时不玩水,会擦肥皂,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正确使用餐具,有礼貌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持续桌、地面和衣服的整洁,餐后会擦嘴和用水漱口;能安静入睡室,在老师的帮忙下,能按顺序-裤,放在固定的地方,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2、教育管理方面: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纲要”目标和围绕华东师范大学的建构式课程,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育资料及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用心参与、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三、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合理利用分区、分组、群众、方案活动、游戏等形式,确保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园本课程与叙事性智能理论的结合,教研时间,用心讨论,吸取其他班的长处。
认真开展科学领域以外的“语言、社会、健康、情感”等领域的探究活动。
认真参加园内观摩教学活动,从中相互学习与提高,用心并准时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潜力。
1.重视个别教育
幼儿年龄相差较大,性格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动作慢,有的爱哭闹,有的爱发脾气,所以在活动中,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性格的幼儿,我们要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找到适合不同孩子的不同方法,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2.环境布置
根据主题资料及时并逐步地更换主题墙,并主要以幼儿作品为主,做到与探究资料相结合,材料尽量丰富。
教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并且,为了让幼儿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我们还将在每月开展各种环保活动,使孩子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3、家长工作
严格按照家园常规管理制度完成各项常规工作。
鼓励家长用心参加志愿活动,发现本班的用心分子进行表彰。
透过网页,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园。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和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状况。
透过家长园地,使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资料,并且使家长了解一些最新的幼儿教育知识和育儿知识。
做好家访工作,普访一次,家园同步共同教育好幼儿。
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计划二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孩子已初步树立自我动手的意识,同时社会交往潜力、学习生活常规已初步建立。但孩子还存在
动手意识弱、动手潜力差和依靠性强以及缺乏交往技巧、语言表达弱等不足。而本学期刚进来的新生,总体存在情绪不稳定,比
较难融入群众活动,没有构成规则意识,群众活动的时候,喜欢自由的单独活动的状况。这些孩子之间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
是相信透过一学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完成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
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新纲要”的精神,坚持以幼儿园的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用心开展奥尔夫音乐、的特色教育教学
工作。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将从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入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动的活动环境,促进其健
康、自由、快乐地发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从过去-式的组织者,讲授者,转变为幼儿活动的伙伴式的支持者,合
作者和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状况,参照本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时时加以对照,了解并把握我班幼儿的发展水
平,用心引导,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并组织生动,搞笑的教学计划,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一)合理安排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具体措施。
1、制定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教学计划和班务计划。
2、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环境创设这一资源,促进幼儿认知潜力的发展。
3、根据幼儿对游戏的爱好,充分运用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对幼儿感兴趣的动手活动中训练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
,同时帮忙幼儿认识一些基本图形,并会尝试图形的匹配。
4、教师在活动实施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经验、知识的准备)。幼儿的操作材料根据潜力强弱安排准
备。
(二)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1、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每一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的时间。
2、每个幼儿能随着音乐愉快地、精神饱满地做早操。
3、注重平时的观察,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构成良好常规;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本班的状况,以《幼儿园班级管理》为指导,制订合理、科学的班务工作计划,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落实,帮忙幼
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运用标记,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明确一日要求,继续养成良好的常规。
3、用心配合幼儿园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四)安全教育
1、注意个体差异,鼓励个别胆小、缺乏主动性的幼儿用心参加活动。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些体育活动器械,丰富幼儿体育活动资料。
3、会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增添衣物,不在尖锐物边追逐,注意安全。
(五)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信任、配合的具体措施:
1、开学后利用接送幼儿的机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状况,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2、每两周更换“家长园地”资料,资料的选取体现丰富性,实用性,教育性,让家长根据家长园地的资料对幼儿的薄弱环节加
以辅导,复习。
3、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从而使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状况。
(六)培养幼儿快乐阅读和快乐歌唱的兴趣,发展班级特色。具体措施:
1、利用班级环境创设特色氛围。
2、区域活动投放充足的材料,以便幼儿在活动中自由选取。
3、将幼儿的手工作品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布置主题活动墙饰。
4、将分享阅读和奥尔夫音乐相结合,做好课题的实施和开展工作。
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本期将继续贯彻我园“尽职尽责为幼儿发展,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构筑优质教育为主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学《纲要》,用《纲要》,认真学习区教师进修校和镇教管中心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园实际,尽力让《纲要》的理念与精神落实我园的保教管理和保教第一线中,使幼儿在园能得到快乐的玩耍与学习,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继续呈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情况分析
经过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园幼儿人数已达200多名,园所发展事态良好,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保教质量。本期又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是幼儿园保教队伍人员有所调整,新进的三名教师,教育经验不够丰富,年纪均偏小,教师既要从事教师工作,又要从事保育工作,教师的培训成为本期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幼儿园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城幼儿园升级为一级幼儿园,提高级别,增加园所收入,提高教师保教要求;龙岗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均以控制生员增加收入,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保教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园所知名度,稳定生源的目的。这给幼儿园带来了机遇与困惑。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解决困惑,让全园保教质量越来越高,才能稳定生源。
三、本期幼儿园工作目标
师资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础,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教师培训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从教育科研工作入手,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优化一日保教活动;制定符合本园实际的保教常规制度与检查制度,落实保教常规管理;拓展教研工作思路,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园教育融入社会,同时继续进行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完善幼儿园的装饰和设备的添置。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教师培训
1.加强师德教育。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各类法规文件。加强教研组建设,配合学校学习《重庆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规程》细化教研组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继续抓好教育故事、教育反思、教学随笔的评讲活动,期中开展教育故事演讲比赛,提高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合作进取的精神。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
2.抓好园本培训工作,加强专业培训。
园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之一,本学年,园本培训将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学习:(1)对《纲要》及《规程》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题讲座。在专题讲座的同时,教研组长深入班级指导各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并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对教师的基本功学习与指导。利用周五业务学习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值周教师组织学习游戏、美工、儿歌、律动等并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与文章、活动方案等,其余教师做好学习笔记。继续实行每周一节听课并检查制度。在听其他教师的上课后也应该把它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思考怎样来更好的组织活动。教师在听课与上课过程中,要学会对自己工作负责,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思考“我要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保教人员的保教行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优化一日保教活动。
(3)教育教学技巧方面的培训。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教研活动内容分为理论学习、优质课探讨;园外参观学习、教学反思评比、教育故事演讲等。采用摄像让实践者参与评比过程,实践活动的教师通过录像观察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清晰地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反思”让教师对已有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修正、替换、增减,提高研究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让新老教师通过教研活动都要有所成长。期望通过教研活动既能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新的骨干教师,又能探索出一些教研的方法,提高教研的质量,并能通过研究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使大家接触更多的幼教信息,有机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成长。
3.开展好帮带工作。
帮带活动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块阵地,幼儿园要利用已有条件开展好帮带指导活动,老教师每人帮带两名以上的教师,特长教师每人找一人为互助对象,利用业余时间帮带,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加快进步的步伐。帮带教师对帮带过程及效果要写好记录,为今后的帮带提供参考。
(二)优化一日保教常规。
1.本学期的教学常规制度和常规检查制度。
教育质量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要抓好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端正教风,将教学常规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幼儿园保教常规制度与检查制度随着新的岗位调整发生了新的变化,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实际完善保教常规检查制度,使其更具有操作性。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将《规程》中的一日保教常规体现在我们的保教每一线和保教管理中,怎样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评价,既能对保教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督,又能通过制度的落实和调动教师积极性。这学期将结合实际,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2.提前备课,定期检查,每周评比。
认真及时制定各种计划,坚决做到提前一周备课,并按时上交或贴于规定的地方。过去两年里,老师们设计了一些教案保存在电脑里,本期我们已经可以共享。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它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们根据我们每天所要组织的活动、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来整理好自己的教案,要突出活动的重难点,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教案使用时做到有横批,有教学后记,有教学反思,能有的放矢,教学的时候针对性才会更强。初步探讨教师合作备课和教研,形成集体智慧,做到备课、教具、反思分工合作,优化教学过程。
3.狠抓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教学的规范化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园长、教研组长、保育组长要工作计划要注重为班级计划、教师工作计划服务,做到早安排,经常深入一线,观摩活动,了解保教现状,及时有效地实施保教管理,注重互帮、互学与引导、支持并重,对教学过程、一日保教活动进行探讨,思考并提出适宜的意见与建议,管理中做到严格公正及时。
4.课题研究不能放松。
科研才能兴园,今年我园课题研究顺利结束,本期要结合我园开展的一些工作和本园的特色发展方向,结合我园与实验小学结合紧密的特色,确定幼小衔接这一课题为研究内容,开学后第二周星期五各班制定一份落实计划,注重研究过程的反思、成果的收集,放假前一周星期五上教科研课题总结,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做好与小学的交流,在交流互动中,纵向的看待孩子在大大班和在一年级的共同与异性,思考教学的适宜性,探讨大大班怎样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加强卫生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安全。
1.期初,做好新生幼儿和插班生的体检工作,严防肝炎病的传入。做好感冒的预防工作,幼儿的毛巾、杯子、碗筷等日用品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保持园内整洁,室内经常通风,“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常识,做好晨间检查和幼儿服药记录。
2.组织教工重温《幼儿教师职责》、《保育员职责》、《幼儿园安全制度》、《幼儿园教师工作条理》强化教工的工作责任心,严格做到上岗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认真做好值周工作,巡视幼儿安全,严格使用解送卡接送制度,确保幼儿在园和接送的安全。
3.严格按照重庆市幼教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要求,规范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健全完善卫生保健制度。
4.加强膳食管理,提高伙食质量。督促炊事人员遵章办事,严把食品卫生关。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继续做好午餐24小时留样工作,严防餐饮事故的发生。
5.加强保育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保育员的工作行为,用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保育目的。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渗透教育。特别是三岁以下幼儿的护理工作中,提倡保教一体化的教育。掌握幼儿常见病的保健护理知识,随时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协助教师进行教育环境的创设。
(四)重视家园联系,实现一致教育。
《纲要》总则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的确,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足够让我们重视家园合作。比如:“一个小宝两个样”的现象到处可见,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一回家就要追着喂。再如,一些家长强烈要求孩子三岁就开始写字,而幼儿园对三岁的孩子是不教写字的。针对这些现象,本期的家园联系工作中,除了利用家园联系栏和日常接待零散的介绍幼儿园的工作外,还将结合家长学校工作围绕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什么?幼儿应该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幼儿园将围绕这三个内容来介绍什么是幼儿教育,以提高家长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孩子的保育工作,每位教师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身体健康是其它一切活动的前提。
1.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召开"家委会",向家长汇报我园工作情况,听取家长意见。
2.巩固我园为做好家长服务工作所制定的若干项措施。根据家长的意见,结合园内条件,随时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每周按时更新家园栏。
3.作好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各班教师也应结合本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全体家长或个别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共同做到家园联系工作。请家长参加我园重大活动,征求家长对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
4.根据季节和节假日情况,向家长做好防病及安全问题的宣传教育。
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计划四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起点,在新的学期中,我将和另外5位老师共同步入小班的生活。我们本着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交往、有创造性的新一代儿童。以“尊敬幼儿、尊敬家长、一切以幼儿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出以下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及工作重点
本学期我们将重点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通过把主题探究活动与日常的保教工作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⒈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情绪基本愉快。
⒉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独立喝水、进餐、洗手、入厕,学习穿脱简单的衣裤、鞋。
⒊了解简单的卫生知识,愿意接受健康检查,认识五官懂得保护。
⒋愿意和同伴参加体育活动,发展走、跑、跳、钻、攀爬等动作。
(二)语言领域
⒈学习普通话,乐意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与需求,学习用普通话与人交流。
⒉学习安静地听他人讲话,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其行动。
⒊喜欢念儿歌、听故事、看表演、看图书等,学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三)社会领域
⒈愿意上幼儿园,能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愿意亲近老师或熟悉的成人。
⒉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尝试学习分享等待,体验其中的快乐。
⒊在成人启发下学习关注他人明显的情绪表现,学习关心他人。乐意招呼熟悉的人,学习求助和感谢。
⒋学习在性别、外形等外在特征上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⒌学习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批示,学习在集体生活中遵守基本规则。
(四)科学领域
⒈在成人引导下,学习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
⒉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了解物品颜色、大小、形状等明显特征。
⒊喜欢操作、摆弄。
⒋亲近大自然,喜爱与学习爱护周围的植物。
(五)艺术领域
⒈在成人引导下,能逐渐注意和亲近周围环境中熟悉的诸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美的事物,并产生愉悦的情绪。
⒉喜欢听音乐,能借助动作,语言等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活动,学习用画、剪、贴、撕、提等技能。
⒋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学习用身体动作自由地进行歌表演、做律动,喜欢打击乐活动,学习和老师、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
三、教育教学工作
⒈做好新生入园的情绪安抚工作。由于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入园,因此他们会产生哭闹、不愿来园的情绪,我们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学前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接待孩子入园,召开家长会,介绍班级情况,让家长填写一份幼儿家庭生活调查表,使家长、教师、孩子三者之间能尽快熟悉,减轻孩子来园的消极情绪。
(2)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
(3)教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
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
(1)认识自己的标记;
(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能安静午睡,不吵醒别人;
(4)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学习自己吃饭等。
⒊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
(1)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
(2)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
(3)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将玩具归类收好;
(4)学习看书的正确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前阅读习惯。
⒋深入实践园本课程,将主题探究活动与区域活动结合进行,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让孩子主动学习,从而获取各方面的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⒌注重活动区活动的计划,做到学习有序。在活动时,教师将加强对孩子的观察与记录,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孩子。
⒍丰富幼儿一日生活,充分利用每天的音乐活动和文学活动时间,丰富音乐活动和语言活动的形式。
四、卫生保健工作
小班的卫生保健工作非常重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园里的要求认真实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在工作中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给幼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活动环境,坚决杜绝传染病的流行,照顾好生病的孩子,定时定量给幼儿喂药,保证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与此同时,坚持每天的户外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幼儿生理与心理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本学期的保健工作中,增强保育员的教育意识,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提高保育员的参与意识和配班意识,真正做到保教合一。
五、家长工作
在本学期的家长工作,我班重点以“尊重家长”为原则,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班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以填写调查表、家访、约访、电话、接送时的交谈等形式,了解每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家长的需求和是否愿意参加班上的活动。
(2)按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本班教学活动内容,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并不断向家长提供新的幼教信息。
(3)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参与助教,发挥家长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师个人计划五
我认为新学期新开始,园里的一切都要以"新"字打头,尤其是我接到的新小班的小朋友,更是从零起步,是完全空白的一页,需要我们教师帮助他们在上面画上漂亮的图画。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非常重要,要在接到每一批新生的时候,在原来的经验上不断的创新,给他们画上崭新完美的一页。要做好这一点,肯定离不开在做之间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对小朋友的学习,常规,家长,各个方面,现计划如下:
一、思想工作
本学期,我仍将以一名更为优秀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言行,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园,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关爱每一位幼儿,坦诚面对每一位家长,积极认真研读幼儿教育的相关书籍,认真准备、组织每一次教育活动,按新《纲要》的理念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心理、物质环境……多反思,多听,多做,勤于实践,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二、能力发展
本学期,我将继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从以下几方面获得提高:
教学方面:我将认真准备幼儿活动所需材料;写好每一次教育活动计划;多学习,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多反思,结合自己班幼儿情况实施收效好的教育方法;多到平行班级走走、看看、听听、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发展;多和有经验的教师交流,争取获得她们的指导、帮助。
课题实践中:细心记录专家们的教育理念,认真揣摩,多提问,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疑惑得到有效指导并付诸实践。
生活中:热情待人,友爱助人,谦虚为人,团结向上,争取和同事们成为朋友。
特色教学中:细心分析幼儿情况,认真准备英语磁带、道具,提前编排好适合幼儿的英文舞蹈、律动,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继续带好本班双语特色,让幼儿在刚刚接触到英文的时候,爱上英文,对英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班级工作中: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地做好班级工作。
三、努力方向:
1,使兴趣成为开启幼儿英语教育的大门。
首先,在教育目标的制订上,我立足幼儿期幼儿的特点,将目标制订得浅显易接受,我们的英语教育注重口语培养,以听说为主,不搞认读,坚持听说整合,先听后说,以听促说,自然习得的原则,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初步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基础技能。
2,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适当整修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我们力求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选择幼儿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能理解、易吸收的内容,且生动有趣,富有童趣,又贴近幼儿生活与情感喜好,其难度既符合各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又略高于幼儿的年龄水平,使幼儿既不至于感到太难,又感到有一定的挑战性。
3,在教学方法上,我以游戏为主,各种教学方法灵活交替使用,以此吸引幼儿,抓住幼儿,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我还经常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和模型玩具等幼儿喜爱的事物,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幼儿学水果类单词时,我准备了各种水果或水果玩具,以水果店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单词,幼儿很感兴趣。
4,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等直观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来激发和帮助幼儿学习英语。如:在教幼儿学习各种动物类的单词时,通过播放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形式演示给幼儿看,让幼儿觉得学习英语非常有趣。此外,还播放有关的英语短剧给幼儿看,播放一些英语歌曲给幼儿听,这一些都激发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5,在本学期幼儿英语口语放面,我应该作为重点,具体措施如下:
(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与孩子多说英语,让他们多听(包括磁带),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
(2)、创新英语区,提高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熟悉、了解字母和单词的特性、掌握学习的规律。
(3)、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及时的向家长反馈英语教学内容,以便父母在家帮助孩子复习巩固。
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开发设计更多更新更好玩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让孩子学好英语,快乐掌握“第二语言”!
四、努力提高自己:
师德------对幼儿充满爱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评价幼儿,注重幼儿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尊重幼儿的人格,不岐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同事间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合作共事。
专业技能-------加强钢琴,绘画,舞蹈等各项基本能力的练习。
教育教学-------认真上好每个月的新教师月汇报展示课,努力有新的突破。组织好每个星期的英文小广播,使幼儿喜欢上英语,爱上英文儿歌。在师徒结对的形式下,认真像师傅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经验,尤其在自己比较薄弱的环境布置方面,要努力更进。在骨干教师展示观摩活动中,认真揣摩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在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时,要吸取以往的教学经验,请教师傅和园长,认认真真给家长们展示的一面。
园内英语教研-----认真带好年级组的英文教研工作,使每一位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积极组织每个月的英语教研,做到新的教学方法大家一起分享。有误区,大家一起避免。在例如圣诞节狂欢活动中,大家一起参与,商讨出一个能让小朋友们感受到外国节日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园内纲要的学---在纲要解读:教与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一),教与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二),课程实施中的资源综合利用,课程实施中的家园合力中,我要认真学习纲要知识,并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纲要与实践的完整统一。
集体教研-------在集体教研:如何提高教师观课评课能力,如何增强区域活动的有趣性和有效性”,如何发挥幼儿户外体育运动的价值?,骨干教师展示观摩活动里,我对本次研讨会的内容,认真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是从其他方面找资料,一定要努力深入探究,争取自己有更多的新发现和新收获。
五、家长工作方面
家长工作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要能深刻认识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把每一位家长当成是自己的朋友,本着我的原则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处处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进行思考,认真细致的做好家长工作。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开展家长小组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同时增强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凝聚力,激发家长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因此班级工作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好评,我们才会更有信心的教育好幼儿。在学校的例如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中,鼓励家长全部参加,增进家园共育,并及时关注我们的博客,了解幼儿的最新情况!
五、出勤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时间,做到一学期不请假,不无故迟到,不缺勤;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一、全乡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县西北部,北邻肥城,西接汶上、东平,是比较偏僻的山区乡镇,辖49个行政村,人口5.5万人,总面积99平方公里。目前,全乡共有8处幼儿园,均是全日制。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2处,市级规范化幼儿园2处,县级规范化幼儿园4处,在园幼儿1638人,教师111人。学前一年、三年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100%、95%以上。托班在园幼儿90人,各园都办起了亲子园,0-3岁幼儿入园受教育率达到31.5%。
二、主要工作:
(一)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办园条件
办园条件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保教质量的物质前提。所以幼儿园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对硬件设备予以补充、更新,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需要。今年以来,中心幼儿园投资3万元,重新装修室内外环境和亲子活动室;大辛幼儿园投资10万余元,新建伙房,并更新设备,全部实现电气化;刘楼幼儿园投资20余万元,充实了科学发现室、图书阅览室、教具资料室,购置中小型玩具,装饰了多功能活动室;赵庄幼儿园投资90万元,新建1500㎡的幼教楼一座,明年春天启用;中皋幼儿园投资60万元,新建1000㎡的幼教楼,今年暑假后已启用;其他园也都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办园条件。总之,一年来全乡共投资200余万元,极大的改善了办园条件。
(二)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不断优化幼儿教师队伍
谁抓住了教师谁就抓住了根本。基于这一点,我们狠抓了幼儿园的两支队伍建设。
1、强化园长队伍,竖起幼儿园的旗帜。截止到暑假,第二届园长2年的任期结束,教办重新组织园长竞聘,通过演讲、答辩,任命了8位园长,新上任的园长在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更趋于合理。
6月、11月分别在中心园和刘楼幼儿园举办了“鹤山乡第九届、第二届园长论坛”,分别以环境创设和特色办园为主题,园长们都结合本园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以后办园的路子,收到良好效果。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⑴加强师德建设,通过组织全体幼教工作者在深入学习《纲要》、《规程》、《宁阳县幼儿园管理工作手册》的同时,还学习幼教法律、法规,增强了教师依法办园、依法治教的意识,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的现象,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⑵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函授、教师资格认定等形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今年,全乡共有22名教师在成人大专函授班学习,52人参加了幼师中专班学习。
⑶通过教材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构新理念,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结构特征及实施时的注意点,从而为教师更好使用教材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区角布置、板面设计、幼儿作品等,必须符合教材内容,与教学进度相吻合。
⑷开展乡级“优秀教育活动反思”、“优秀教学经验总结”及“优秀活动设计”“教育笔记”的评选活动,要求老师及时反思教学、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
3、政策激励,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给幼儿教师以物质和人文关怀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所以幼儿园对教师的考核更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奖惩条例。本年度,我们重新修订了《幼儿教师结构工资方案》,将报酬与工作的绩、质、量、责挂钩,实行按劳分配、优绩多得、责重酬厚的奖励制度,全乡统一发放,各园幼儿教师的月工资平均在550元以上,个别优秀教师工资已在700元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另外,为了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养老问题,今年7月份,我们制订了《鹤山乡幼儿教师企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为38名非公办幼儿教师办理企业养老保险,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极大的调动了她们的工作热情。:
(三)强化保育管理,确保幼教工作健康发展。
1、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管理,确保幼儿在园、离园安全。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人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家长通知书等形式,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学期组织2次幼儿园安全工作大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场反馈,并填写整改记录,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切实加强了我乡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管理。
2、结合预防的相关要求,加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首先,为切实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按常规我们组织全乡教师、伙房工人7月份到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查体,共有111位教师参加,均取得健康证。
其次,针对今年“手足口病”、“甲流”严重流行的状况,我们邀请县防疫站专业人员来我乡做专题报告,通过会议、宣传资料向园长、教师及家长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甲流”的有关常识。要求各园加强餐食管理,注意食物、点心的卫生、保鲜,做好厨房、进餐用具的消毒工作。定期对巾、杯、全园环境、玩具等进行消毒。做好
幼儿每日晨、午、晚检工作,关注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上报。教办与乡卫生院联系,8月份,为新生体检,把好新生入园前体检这一关,并要求各园做好健康卡的管理工作。10月份,又对全乡在园幼儿进行健康查体,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处理。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流行病的传播,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扬。
(四)继续推进课改工作,全面贯彻《纲要》精神。
1、每月组织全体教师集中教研一次,按大、中、小班分组,定期检查教师的计划、教案,互相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通过深入学习《纲要》、教材等,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建构新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教办每学期深入各园进行保教质量视导,从早操、教育活动、保育水平、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促进全乡均衡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中心园作为贯彻《纲要》及实施新教材的试点园,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观摩研讨活动,9月份,选出一名骨干老师(杜丽梅)到县里参加公开课,获得好评。
3、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新《纲要》的精神,10月份,举行了全体幼儿教师学习新《纲要》《宁阳县幼儿园管理工作手册》知识竞赛(笔试),旨在了解教师对《纲要》的理解、运用情况。
(五)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1、搞好庆“六一”活动。为了丰富幼儿生活,促进幼儿个性良好发展,各园安排了以“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周,活动期间做到了“三全”:全体幼儿教师、全体幼儿、全体家长都要参与。各幼儿园教师自己动手设计每个节目的服装,既新颖大方,又节约成本,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和家长都能展示自己、欣赏自己,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2、抓实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4月份和10月份,教办专门制定“鹤山乡环境创设与户外活动大赛”的方案和标准,从材料的种类、数量、玩法等方面作了相关规定,利用三天时间,带领全体园长到各园进行评比,有效的促进了户外活动的扎实开展。
3、举办元旦“家园联谊会”。元旦来临之际,教办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幼儿园上报“家园联谊会”活动方案,从活动形式到内容都做好充分准备,给家长展示一年来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学期末的到来,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小班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作为小班的班主任,知道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0年终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新的一年新的期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本学期我们班新的组合(___教师、___教师、___教师,___教师)一齐迎来了39名天真可爱活泼的小精灵。一学期很快过去了,在本班四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园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1、经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教育幼儿要尊敬国旗,升国旗时要行注目礼,唱国歌,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过各项主题活动、节日活动,如三八节、母亲节,六一节等亲子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尊老爱幼等良好情感。
4、经过自我服务比赛,卡拉ok比赛,让幼儿萌发初步的团体荣誉感,并经过活动学会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忙,团结友爱。
二、常规教育
全班大多数幼儿能够遵守园内的一切规章制度,进取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本学期我班主要结合幼儿《规则意识课题》有关生活常规方面的研究,对他们进行一些班级生活常规的培养,如良好的饮食习惯,自已动手吃饭,独立大小便,安静午睡等。我们三位教师经过每周的讨论,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培养和教育在这方面有了必须的成效。
三、教育教学方面
教育工作----以整合为特点,深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们班进行了课程改革的主题教学活动,经过学期初和家长进行的交流和探讨,并结合季节和园本实际,我们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实施情景,向家长传达幼教新理念,使家长转变教育观,达成幼儿教育观念上的共识。通两个主题《年》《彩色世界》的教学,结合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掌握的情景十分的梦想,在三八节,母亲节的亲子活动中幼儿充分展示了这学期经过主题教学学到的本领和知识。在开展的3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幼儿这学期在课改的主题教学中能大胆的表现自我的想法和创造,许多幼儿在绘画,音乐,表演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幼儿园举行的区角及环境创设比赛中我们班幼儿还取得了优胜奖。
四、差生转变工作
本学期在抓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及常规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做好个别幼儿的工作。杨妍妮,张宇桐等幼儿常规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在教师的帮忙及家长的配合下,经过其自身的学习、锻炼也有了必须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大多幼儿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曾振辉比较幼稚,不能遵守班级的常规,我们便和家长进行个别谈话,进行针对性教育,对其一丝提高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到家园教育一致性,帮忙幼儿树立信心,不断提高。
五、家长工作
本学期在学期初召开一次家长会,四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和亲子活动,期初向家长介绍班级计划,以及班级本学期要开展的课改活动主题课程和实施情景,传达幼教新理念,使家长转变教育观,达成幼儿教育观念上的共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提议,期末将本学期工作进行小结,与家长探讨如何更好地教育幼儿。
六、教研工作
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幼儿供给充分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充分调动幼儿的进取性。本学期我班与市教科所进行合作教学研讨,进行一教三研活动,取得必须的成效。教师做到多观察、了解幼儿学习情景,经常进行分析与反思。制定个案观察记录表,可随时记录幼儿个性的发展,在日常中随时做个案分析,还常常反思自我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做好各项记录。结合本班实际情景,开展《生活规则意识习惯培养》课题研究。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做好阶段计划、周计划、教学计划、观察反思、阶段小结等各项记录。进取参加课题研究,做好跟踪幼儿,课题报告。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调整教师的主角,明确教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
本学期在班上四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工作上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并获得“___区礼貌班级”的光荣称号。可是我们在班级工作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班教师将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作为我们工作的信念和目标。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2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不经意中,20__年下学期接近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他们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醒我们的美好童心,可美好的时光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走。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这下学期中,我们竭尽自己的努力,倾注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细心呵护,做好保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尽心尽力为幼儿服务,从每个细节上切实照顾好他们,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带他们出去散散步,天凉时,提醒他们添加衣服的同时,也不剥夺他们去户外活动的权利……孩子即将升入中班,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了,于是我们抓住幼儿渴望长大的契机,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加强观察与指导,积极鼓励幼儿学做自己的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对幼儿进行生活照顾的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重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积极为幼儿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与空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二、教育教学的灵性发展
现在使用的《建构式课程》中,虽然进行了社会、语言、健康等领域的划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都是打破了各个科目领域的划分,根据新课程教材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机地将各个领域知识加以融合,以更好地使课程适应并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我们不能依赖教材,而要抓住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整合的观念对教材、教案进行选择、创造,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资源。
根据教材中各个主题的目标,精心地备课,使每个活动的目标不仅能很好地体现主题目标,更突显该活动的目标。在课前准备方面,充分发挥幼儿和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一起收集资料。在活动中,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更加注重让幼儿将学到的本领加以展示、总结、归类,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大家的知识。
这个过程中,我经常为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活动中努力做到动静结合,寓学于玩,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活动后,积极地反思,使自己能迅速地找到活动实施的不足,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是我们班的一个特色,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不少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乐意发言,但却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看电视、听故事的时候不能安静地看或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我们觉得有必要抓紧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本学期我们利用在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间、离园前后等时间引导幼儿安静地反复倾听故事,隔一段时间请幼儿来讲述故事,渐渐地,幼儿对听故事、讲故事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培养倾听习惯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如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或结果,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歌曲、乐曲或绘画作品的感受,对于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我们积极鼓励他们发言,并在各种活动中要求说话完整,学习用较恰当的语句表达。因此我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比较好。
当然户外活动也我们也很注重,因为这是孩子们最自由、最释放的时候,但大多数时间孩子们只能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游戏,每天玩着幼儿园固有的体育器械,久而久之,孩子们早已记住了每天所玩的玩具,兴趣不是很浓。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游戏活动材料,这学期,我们用很多废旧物品制作半成品,如制作了“跨栏”、“沙包投准”、“扣纽扣”“毽子”等活动材料供幼儿活动使用,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娱乐中学习。
三、人之初,性本善,说品德行为
我们通过各种朋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平时及时发现一些好的行为等,如:互相帮助扣扣子等,及时表扬,逐步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像__、__等小朋友能帮助其他小朋友系鞋带、拉拉链等,我们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其他小朋友像她们一样。慢慢地爱帮助别人的小朋友多了,守秩序的小朋友也多了。看到这种场面真的很高兴,不过也有些小朋友爱欺负别的小朋友,例如:__、__等小朋友总是会欺负别的小朋友,一会就有小朋友来告状说他们又在打人了,于是经过一段一段时间的留意、观察,及时发现他们不好的行为。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3时间过的真快,不经意间这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始终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牢记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工作责任心强,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尊重幼儿,做到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学期,较出色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看着总结班的孩子走向中班,伴着他们的笑脸,陪他们度过了这个学期,看着他们长大,我很欣慰,很幸福,希望迈入中班的他们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下面将这学期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日常活动方面
我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园内工作计划,精心安排好每周计划活动内容,认真组织好每个环节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个性的发展。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努力方向。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积极想园长和老教师请教。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投放活动材料,根据教学活动进展需要设计了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时增减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认真参与区域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
二、常规工作方面
从日常生活抓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我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卫生制度,配合保育老师严抓幼儿的卫生情况,教育幼儿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更换衣物和袜子等。提醒幼儿多喝水,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
三、安全教育方面
严抓幼儿的安全问题,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增进幼儿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经常检查班上的环境有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桌子上的一些钉子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除。每次出外活动前,先观察四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果有便及时清除,然后再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本学期我班未发生安全事故。
四、家长工作方面
一个学期以来,我与家长们相处得很愉快,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和表扬。平时,经常通过面谈的形式来与家长们交流教育心得,交流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共同寻找出教育幼儿的方法,仔细聆听家长们的意见和看法。其次.按时更换家园联系栏.给家长们提供最新的幼教咨讯。班上的各项活动需要家长支持时,家长们都给予了的支持。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4不经意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去年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孩子们马上要升中班,成为哥哥姐姐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学期中,我们竭尽自己的努力,倾注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
一、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幼儿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孩子是生活的主人,小班生活活动给孩子各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生活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获得了生活的本领,更重要的是体验了自我的价值,获得了自信。
小班的孩子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体验,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虽不如成人一手包办省事,但这个机会正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二、行为习惯方面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是在有条不紊的每日生活中受到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因此建立并坚持每日生活中教师和孩子的行为规范是首要的,在集体中,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都要形成常规。
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让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一定范围的自由,从而表现出自得其乐,不拘束不压抑的心情,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孩子们心情舒畅的重要保证。
三、教育教学方面
随着春的脚步渐渐地临近,自然界万物开始复苏,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教育环境,是丰富孩子自然常识、激发幼儿探索的一个有趣的小天地。于是,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一系列探索、种植活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纸杯里中下花的种子,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给花浇水。幼儿体验了种花的乐趣,也观察到了种子的发芽。每天他们都有新的发现,带给我新的惊喜。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自然的,无私的,孩子们享受着妈妈的爱,却还无法完全理解妈妈的这一份关爱。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从小培养感恩的情感,我们就利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这一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谈谈“我的好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爱的礼物”……在和孩子们讨论“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情”时,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原因,用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心。接着孩子们又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很多关心妈妈的方法,并了解了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在这一刻,师生共同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对母亲充满了感激。
当春天这个多彩的世界来临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近春天,感受春的灿烂,春的宜人。和孩子们讨论:春天到了,小草醒来了,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和他们一起观察迎春花、和他们一起感受春雨的乐趣、和孩子们一起捉蝴蝶、放风筝……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乐趣。
四、家长工作方面
家长是我们与社会连接的直接窗口,他们关注着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本学期我们本着帮助家长消除一些顾虑,使他们能更好、更主动的配合教育的原则,与家长主动联系,没想到小小的一个举动却产生了如此良好的效果。家长们直观的了解到了我班的教养工作的内容及幼儿的常规要求,使家长有目的的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高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时间利用率。现在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有准备的灵活的展开合作与沟通。
本学期我们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家园同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经常和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候探讨教育好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改进我们的保教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使我们老师和阿姨的心愿,在以后的保教工作中,我们会随时的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5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断努力,积极思考如何做好幼儿教师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奋进。总结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学习,关心学校大事,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技巧技能水平。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配合组里搞好幼儿活动。不迟到早退。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保育方面:
开学初,我是新到幼儿班,所以对幼儿比较陌生,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幼儿,也让幼儿能尽快地适应我,我一有时间就合幼儿聊天,拉进我们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我产生安全感、亲切感。
在教学上,针对大班幼儿心理情况,我开展了舞蹈、国学、英语、儿歌教学活动。以发展幼儿的独立性思维、大方、开朗的性格为目标,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
在开学初的一个月半内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常规、游戏常规、活动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月学习一支舞蹈,半年来,幼儿都可以熟练地跳《宁夏》、《爱我你就抱抱我》、《###》和《好运来》。在新年汇报演出前,根据幼儿特点,为他们编排了诗歌《喜欢》和《妈妈的爱》,以及儿歌《一只哈巴狗》,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得到了锻炼。
三、自身的进步
当幼儿教师是很累,特别是大班的教师事情更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近幼儿,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孩子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孩子把你当成的朋友,当家长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关键词:高校 课堂教学组织 中国 新西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大学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教学组织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现场、教学各环节和教学细节。没有好的组织,很难有好的过程、现场、环节和细节。只有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近期在新西兰的高校课堂教学体验、课堂教学观摩和当地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得一个出结论:认为继承了英联邦教育制度的新西兰与中国大陆高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较大差异。为此,我们选择两国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比较。
一、文献研究回顾
前苏联教育学家季亚琴科认为“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是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最紧密地相联系的,而且教学过程只有通过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实现,没有教学组织形式就没有教学过程可言。正是教学组织形式构成这样一种物质骨架或机制,这种骨架或机制的总和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和进程),即全部教学方法。”[1]日本学者佐藤正夫认为“教学组织是指在教师指导之下,如何组织学生,掌握教材的外部组织框架。”[2]我国学者陈桂生教授认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由其结构的属性(即各要素特殊的综合性的联系)所决定的。”将教学组织发展视为“教育过程的社会结合”过程,得出“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三类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总结了教学组织形式由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由一元化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3]。20世纪80年代,教育社会学家开始研究教与学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始关注班级规模与教师教学的关系,从学生入手考察班级规模教学组织对学生成就的影响;从教师角度关注在不同教学组织中的角色定位,更多聚焦于组织资源、时间、材料、技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尽管也有从东西方教育比较研究,但缺乏针对高校教学组织比较研究指导,在遭遇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时,常常手足无措,并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
二、中新高校课堂教学组织现状比较
(一)班级授课制与分组合作制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绝对主力[4]。一般规模较大,人数多,40人以上居多,尤其是新办地方本科院校。分组合作制将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形成一种合理的组内互助互教的良性机制,新西兰高校课堂教学形式以此为主,一般规模小,30人以下,经常采取5 ~ 6人小组讨论,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起主体作用的情况居多,虽然也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但学生学习普遍比较被动,要么较为拘谨、要么乱哄哄,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的学生主体已经失去其主观能动性,很少有教师把重心放在学生如何学习上,往往以讲稿代替教案,以课件代替教案。新西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但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强调学习的互动。
(三)以知识体系和问题导向为主
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知识容量较大,强调一个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往往从概念入手,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新西兰教授知识容量较小,知识比较零散、属于发散型,强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四)以讲授和探究为主要方式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组织虽有问题导向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组织方式,但更多倾向于知识内容、技能的传授,满堂灌形式仍能存在。新西兰大学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思维训练过程,其路径公式是:“面对问题情境产生探究欲望出现探究行为接受反馈信息调整探究行为获得探究成功尝试拓展学习”
三、中新高校课堂教学组织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 开放程度与管理体制的不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融入全球化趋势加大,但由于时间较短,高校更多承担培养本国学生的任务,大多高校国际化程度较低,培养全球视野的人才不是主要任务,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特色的区域性人才成为首要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天地国师”、“师道尊严”思想比较盛行,这种传统思想影响到高校教学组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权威感不容置疑[5];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受到同学的质疑或挑战,就感觉很没有面子、心中会产生不愉悦的情绪。而新西兰的现有教育体制在高校课堂教学组织中学生可以通过项目研究、分组讨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明显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众所周知,相对于大班教学小班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经费投入,这包括教学场地、教师、教学设备等等。有着近14亿人口的中国教育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已占GDP的4%,但由于目前我国人均GDP仅为6700美元,与发达的新西兰相比人均教育经费额投入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笔者认为这是中新教学组织形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三)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思维方式属于整体、具象思维,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侧重于传授知识结构体系完整性,整体划一,强调结果统一,并且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新西兰人属于西方人思维方式,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崇尚自由,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也注重考虑照顾学生的这些特点。
四、完善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组织的路径
(一)由班级授课制为主体逐步过渡到班级授课制与分组合作制并重
班级授课制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因材施教。如何破解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禁锢,在班级授课制中注入差异和个性化变量已是我国教学组织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分组合作制与整班授课制兼容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方向。分组合作制是通过有计划地向各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小组内成员运用相互协作、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一直延续大规模招生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应有机结合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因此,教师应根据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努力使多种课题教学组织形式高度结合,做到优势互补,进而推进课堂教学优质化发展。
(二)由教师为主体向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并重
一直以来,班级授课制大都是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习惯了以往的单一讲授,现实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恰恰忽略了课堂上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一直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科学的教学论断是:学生是课堂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主体[6];只有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获得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教学目标。
(三)由重目标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培养个性化教育意识
注重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组织课堂教学的重心没有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上,如课堂上师生互动只满足于一问一答的烘托场面,学生未能实质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替换学生厌倦的活动,应该精讲多练,尽可能多地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7]。
新西兰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当,但由于新西兰参考英联邦的教育体制,两者在高校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尽管中国高校现在的课堂教学已不是单纯的大班讲授形式,其中融合了分组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网络、学生的力量,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总体上学生的特点是知识量丰富、知识结构体系完整,模仿能力强,趋同性多。而新西兰高校学生特点是个性较为鲜明、善于思考和发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较强。究其原因有三:社会开放开发程度不一、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西方思维方式有差异。中国高校课堂教学组织若能把中国优良传统发挥出来,并借鉴新西兰成功做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实现路径,就可能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联]季亚琴科.季亚琴科论教学组织形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4(2):25- 31.
[2] [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84
[3]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
[4] 夏葳.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困境及其出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9):93- 94.
[5] 鲍洪猛,胡立国,遇洪涛.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与管理艺术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2):139-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