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16:4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少年心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政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国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探讨,2001年美国卫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办法。针对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地治疗。
(2)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数十年的反战,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最大分支。该分会在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中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专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从学校发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3)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手段先进,形式多样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手段的现代化,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时,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神经科学研究仪器,比如,脑电记录仪等。美国为青少年设计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学校生活适应、情绪波动不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利用以上活动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应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青少年自杀现象明显增加等问题。中国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不断增多,而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相对美国比较晚,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了中国急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期刊或医学类期刊纷纷开办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级甲等医院设立心理科,大、中、小学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样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科院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抑制对青少年的环境适应影响、诊断和干预等等,除了这个机构,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量表的编制和借鉴,比如,心理健康测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④青少年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相关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学者希望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分析脑的机制,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重要通过转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治疗。
二、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中美两国青少年进行调查,并采取随机选取、网络发放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0份。有350位美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占49.7%的比例。问卷结果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2.美国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帮助,这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不具规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三、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中国的启示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更具专业化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充分地体现职业性、合作性和广泛性。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仅仅是形式。随着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不断深入,应该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生活态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该不断增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质,有效地避免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善于调节自己,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娄文静,李义安.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一)回顾摇滚乐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某些或某支摇滚乐队的介绍,摇滚音乐人个人传记或者访谈。回顾历史的包括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和《摇滚乐的兴起与影响》、陆凌涛、李祥的《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个人访谈有周国平与崔健一起完成的《自由风格》;摇滚乐队介绍有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等等。其中,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为主,多角度阐释了摇滚乐的起源与壮大。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则以时间脉络来构思全文,自摇滚乐的诞生至今,整理了摇滚乐的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并且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主要摇滚人物的音乐、生活以及创作背景。周国平和崔健合写的《自由风格》则是以对崔健的访谈录为主的个人专辑。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则是以介绍北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0年左右的时间里,北京涌现的一些重要的摇滚乐队。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6] 薛艺兵《捕风捉影话田野――音乐人类学田野的中国思路》,载《音乐艺术》,2010年第1期。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书进行评述,研究认为该书从自主性这一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解读,深入到了青少年健身行为的核心。综合运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从主观能动性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初步提出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构建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量表研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53-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13BTY045)。
随着“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的《201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持续20多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深思:学生体质状况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下才有所改善,如若没有了他律的、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学生健身的坚持性能否持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到底是自觉、自愿,还是迫于学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压力呢?经过初步调研,曲阜师范大学房蕊教授观察到当前青少年健身自主性缺欠的现象,并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一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结晶。
该书是房蕊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七章,主要围绕“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进行探讨,整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深入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较为恰当地界定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评价量表,填补了“自主健身行为”在理论与评价指标研究方面的空白。
1 独特的研究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如果作为行为主体的青少年健身行为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外部环境再完善,其健身的坚持性将难以持续,增强体质的持续性也难以保障。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自主健身”仅仅是一个使用性语词,尚未上升到概念界定的理论高度。作者的这一发现,就使其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才能实现理论及测量工具的创新。为此,该书从主观能动性的视角出发,引入了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全面、深入地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建构了概念模型,确保“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科学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上,虽然这一研究取向对于防止青少年犯罪,纠正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种狭隘的研究逐渐背离了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本意,因为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消除青少年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激发青少年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正向发展。该书遵循着这一研究取向,在建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时,引入了两个有关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前者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即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和自我决定的。后者是关于个体行使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过程理论,个体通过设立目标,积极协调情境中的要求、资源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自身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作者明确指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中的“自主”采用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的含义,但是仅凭这一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它缺乏对自我调节过程中行为策略的关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提出的选择、优化和补偿策略则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基于此,作者整合自我决定理论(SDT)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的相关概念,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价值脉络作了清晰的界定,归纳得出了一个可操作化的概念。这就从理论上厘清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本质和内涵,使人们对于自主健身行为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全面的理解。
2全新的解读方式: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
运用符号互动论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关于健身行为的研究内容多为现象或经验性描述统计,主要体现在健身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至于附着在行为上的意义和解释则被忽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薄弱现状不无关系。国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健身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我国健身行为领域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理论及理论模型很难直接用来预测、解释我国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力图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颇有新意。
研究伊始,该书就从探索青少年关于健身行为的经验世界出发,自下而上地为现象寻找理论,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整合中,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此借鉴了符号互动论中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行为分析模式,刺激一反应( S-R)公式在解释行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仅仅把人的行为看成特定环境刺激下做出的反应,至于人为什么如此行为则不曾涉及。在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则走出了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分析模式,它关注人类行为的主观领域,主张对附着在行为上的解释和意义进行分析。因此,作者认为,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研究,既不能重复地沿袭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分析模式,也不能自上而下地直接运用某一现有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理解行为意义本身。从这条独特的思维轨迹出发,该书采用自下而上的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研究参与者自身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经验感知中,获得了一个敏感化概念。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敏感化概念”缺乏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但它却提供了从何处去发现经验现象的线索和启示。根据敏感化概念提供的线索和启示,作者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象的现象信息与自我决定理论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进行互动解读,最终归纳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操作化概念。这种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路径,对我国体育行为研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整体上颇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3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维程序
毫无疑问,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方法。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追问与反思中,张力为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体育科学研究者亟需解决的不仅仅是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方法问题,而更应关注的是对世界的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者所秉持的方法论理念,它决定了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研究方法和工具,指引着整个研究的取向。尽管学界已认识到方法论在整个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研究中,却没有给予方法论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导致研究程序出现逻辑错误而损害研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有学者曾对我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部分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失问题,科学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则表现出了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明确而突出的方法论意识指导下,科学规范地选择与运用研究方法,既合乎逻辑又合乎经验地完成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工作。
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该书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与测量工具的创新,首先在于并没有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刺激一反应( S-R)的行为主义模式下,而是站在社会学、哲学的高度,运用整体、辩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来看待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这一体育人文社会现象,并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渗透在整个研究设计和过程之中,使得青少年健身行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次,作者力图实践上下求索方法论,通过对“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的探讨,实现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完美融合,提供给我们体育行为研究纵深拓展的范例。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本着向上求索的“论道”精神,采用质化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解读、探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并且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在于如何精确地解读附着在青少年健身行为上的“自主性”,它关系到后续现象信息与相关理论的整合,直接决定着继之而来的建模工作和论证过程,关系到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为此,作者借鉴了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的现象信息,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为了不流于单一论证,作者继续实践向下求索的“道论”理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探索、论证概念模型,进而研制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评价量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论文摘 要:本文对我国现有各阶段的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对比与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生活形式改变、家庭教育环境与学生成长环境、以及校方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普遍下降的重要因素,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改革及相关部门的决议决策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与参考意见。
1、研究目的
05至08年连续四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心肺指标、速度耐力指标、身体协调性指标、力量指标等;另外在视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集体荣誉感、适应能力、营养不良、肥胖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希望通过本文对我国现有各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调查与了解,能够从中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正常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主要原因就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着手,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案,为不断完善与提高体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要求、任务成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我国能够在现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科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1、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08年与05年相比,同年级学生对比表明:反映速度指标的50米跑;反映爆发力指标的立定跳远;反映力量耐力指标的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反映速度耐力指标的1000米跑、800米跑等各项身体指标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身高体重比例不协调;错误减肥导致的营养不良;天气及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低;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弱;饮食、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肥胖;作息时间不规律、抽烟、酗酒等等都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罪魁祸首,其次缺乏课余体育锻炼;没有正确理解与认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错误的锻炼方式与方法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研究数据表明7—22岁汉族城市的男生与女生、乡镇的男生与女生就超重与肥胖在所有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7%、13.5%、11.7%、14.1%。
3、近视、弱视、散光、远视等不良视力在各个年龄段的体检数据中所占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至今12年中,视力不良率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率也在增长,就数据而言,会呈现出城市学生的高于农村学生;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的特点。
2.2 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进入普通家庭,节目琳琅满目,网络游戏更新换代,娱乐活动多资多彩,使得很多学生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过长,占用了本应用语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甚至有学生不惜牺牲睡眠通宵达旦。当代的学生出门可以坐汽车、上楼可以乘电梯、上课可以玩手机,微博、偷菜、聊天等,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和人数大幅度削减;作息没有规律;饮食没有节制;缺乏对营养摄入,膳食搭配重要性的认知;对路边滩食品卫生的忽视;居住环境及条件限制了体育锻炼的开展。这些方面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不良因素。
2、家庭教育与学生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大都受到家长的畸形“呵护”,担心子女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受伤,家长本身缺乏对体育的认识,认为子女应该把课余的时间都用在上补习班、学奥数、练钢琴等等,甚至牺牲孩子周末放松缓解学习压力的时间。也有部分独生子女自身意志品质薄弱,怕苦怕累怕流汗,更多的喜欢把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以及其他与体育锻炼无关的事情上。
3 、修改并完善相关对策
1、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吸纳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机制,全面均衡的发展与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教育。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摒弃传统教育思想中“重文轻武”的观念,树立全面的人才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将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使我国能够长久以往的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2、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证学生睡眠与体育锻炼时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中明文规定: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生不超过1.5小时。各级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注意培养独生子女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沟通和合作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改正不良的习惯。为其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与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巨大压力和复杂的人情世故。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咨询网络。
4、结论和建议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其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是否能够培养高素质、高体质的后备人才。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青少年全面素质和展示民族精神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中学生人际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课题类别:名师专项(A类)课题
课题编号:1201442497
承担单位:广州市铁一中学
课题负责人:黄雄
联系电话:
起止年月: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
E-mail地址: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制
2015年5月
一、开题报告(提纲: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的创新点、研究基础、预期成果、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研究进度、经费分配、参考文献,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阶段,在人际关系方面,在与家长、同学或者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由于交往策略不当引起各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业及身心健康;本研究在整合了中学生人际问题影响因素,结合中学生的在人际问题上的认知、情绪、行为、生理反应,建立理论模型。
拟通过国内外文献整理,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利用相关量表进行施测,获得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测试数据并利用SPSS处理和分析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中学生人际压力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干预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国内研究主要倾向于一个或者多个因素与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聂衍刚等通过《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自我效能感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其社交适应行为;而同伴朋友压力和家庭环境压力则负向预测社交适应行为。
刘红梅等认为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或破坏,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会使个体在人际交往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而带来不同的交往结果,随着个体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需要进行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时,采取适当的调节策略,成功地进行情绪调节,是影响个体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人际交往中善于选择良好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往往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那些交往能力较差的人可能在社交情境中进行情绪调节时往往选择的是一些不太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
程玉洁等认为家庭功能通过情绪智力间接影响中学生人际适应,家庭功能对人际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与人际疏离呈显著负相关;而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与人际疏离呈显著正相关。
2.国外研究
在亲子关系方面,Markowitz F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困难儿童亲子关系中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监控维度亲子依恋程度都有一定影响。
在同伴关系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儿童孤独感的形成等方面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而且影响其学业成绩。同时,儿童的班集体归属感对其后来的课堂投入与参与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同伴关系往往会导致较差的学业成绩。
在师生关系方面,有研究发现,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关系密切,其中师生亲密影响比较大师生亲密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师生冲突和师生依赖则产生了消极影响有研究者研究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他们特别关注师生关系对维持青少年生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类别中,其遭受社会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危机正在增加,需要教师适时给以帮助。
三、研究内容及重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1.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查找法,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人际压力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预想。
2.利用压力量表进行实测和分析数据(研究重点)
(1)通过国内外文献整理,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
(2)利用相关量表进行施测,获得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测试数据;
(3)利用SPSS处理和分析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3.开展中学生人际压力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干预策略。(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1.理论创新。本课题在已有的文献及理论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野,采用心理学、教育学实证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中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建立中学生人际问题干预模型,这对学校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2.内容创新。本课题修订和使用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系统地从中学生个体与群体二个方向三个层次(认知、情绪、行为),系统探讨中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从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同伴、家长五个对象、四个层次培训干预工作者。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干预效果,修订和完善理论模型。这样系统、综合研究中学生人际问题对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评价体系、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是一种创新。
3.方法创新。本课题针对学生人际问题构建干预层级模型,开展学校多层级心理干预实验,这也是同类研究少见的方法。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项目是一个实证性的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1.文献综述法与理论模型构建: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查找法,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人际压力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预想。
2.心理测验法:a)通过国内外文献整理,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b)利用相关量表进行施测,获得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测试数据;c)利用SPSS处理和分析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3.人际压力干预实验法:开展中学生人际压力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干预策略。
五、研究进展情况与课题成果
(一)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理论构建期:文献研究,建构理论,提出研究假设(2018.3-5)。
(1)前期的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提出目前中学生人际压力心理危机的研究的不足及研究构想,对人际压力进行定义,对干预策略进行整理归纳及构想;
(2)召开课题论证会和研讨会;
(3)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
(4)撰写理论综述文章。
2.第二阶段,研究准备期:包括研究工具、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的准备(2018.6-9)。
(1)修订相关工具,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等;
(2)制定心理测验方案,选择研究对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相关问卷的前测,筛选出具有人际压力方面心理问题的对象。
(3)通过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4)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从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同伴、家长五个对象、四个层次培训干预工作者。
3.第三阶段,实证研究期:干预研究(2018.10-2019.3)。
干预层级模型图
针对四个层级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和策略,选取具有人际压力问题的学生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对干预组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多层级干预实验,控制组的学生只进行单一干预。
4.第四阶段,干预实验期:干预实验研究(2019.4-9)。
采用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团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方法,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的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人际压力问题干预机制。
实验思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干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对象,制定干预(教育)措施,设立干预组和控制组,通过前测后测,比较实验后,干预组与控制组的心理状态水平的差异。
5.第五阶段,总结期:分析数据、进行总结,修订和完善理论模型(2019.10-2020.3)。
(1)撰写研究系列论文和结题报告;
(2)请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二)实证研究的手段和关键技术
1.心理测验技术
本课题将认真编制、修订和借鉴国内外信度效度高的相关心理测验问卷和量表,严格挑选测验对象,精心组织测评,保证测验数据的客观、有效。
2.关键点
关键点有三,一是要利用心理测验技术和访谈法筛选具有代表性的被试;二是要对量表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的影响因素;三是是干预措施的选择和制定,不同层级干预实施者的实施效果,保证研究数据的科学性。
(三)预期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主要阶段性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2015年—2016年
中学生人际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论文
2
2016年—2017年
中学生人际问题干预策略的研究
论文
六、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
序号
姓名
承 担 任 务
1
黄雄
项目设计及组织实施
2
苏宜欢
心理辅导干预测验
3
周虹
心理测量数据收集分析
4
徐雁
心理测量数据收集分析
5
蒋茂霞
学生人际问题现状调查及分类探因
七、经费分配
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用途说明
1.直接费用
1.9
问卷、量表印制及数据收集,参加相关学习及交流,费,邀请专家指导等
2.间接费用
0.1
开展开题与中期评议、验收或鉴定和其他管理活动开支的费用等
八、主要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沃建中等,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9-15
[3]聂衍刚等,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3),346-351
[4]贾接梅,国外青少年人际关系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04-205
[5]刘红梅,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6]李红梅,中学生自我表露训练对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2,11(27),1334-1337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二、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活动主持人(一般为课题负责人):黄雄
开题时间:2015年5月20日
开题地点: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小会议室
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黄雄、苏宜欢、周虹、徐雁、蒋茂霞
所在单位人员:
其他:无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与合理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估:
1.本课题力图从学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危机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采用心理测评和数理统计、学校心理教育实验等方法,利用行为观察、高级统计和学校教育手段(如校会、级会、班会、个体咨询)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人员也包括了政治学科、心理学科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具有鲜明的整合特色。
2.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基础,其结果探讨了中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从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同伴、家长五个对象进行干预培训,验证干预效果,可以为中小学开展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干预及应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本课题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这个大项目有支持作用,不仅在理论构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填补价值,而且可以为国家高效、有序应对校园常规危机事件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意见,为推动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应急干预创新型人才发挥作用。
建议:
1.研究中要注意测量工具和统计工具的科学规范性。
2.干预策略的研究要基于学生实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成员:
年 月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无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六、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意见
关键词:强迫症 强迫症状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40-01
1 强迫症概述
1.1 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源于自我且又违反自己意愿而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具有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为特点的神经症(傅安球,2001)。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国内一般分为三类: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1.2 强迫症的归因
目前流行的生理学理论认为,强迫症病人血液中的5-羟色胺代谢异常。但有研究比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RIs)、非5-羟色胺混合物和安慰剂对于强迫症治疗的功效,结果并不支持上述假说(Zohar&Insel,1987)。也有研究发现,血浆中率丙咪嗪(CMI)水平与强迫症状有显著相关,治疗效果方面,CMI也优于SRIs。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2 个案资料与治疗
2.1 临床资料
个案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理科,性格内向,过分要求完美和细节,独生子,2008年11月首次就诊于某市精神卫生中心,母述有自残行为,脾气暴躁而无法控制,经诊断为强迫症。住院治疗2个月,于2009年1月出院,病情有所减轻。2009年3月再次来诊,自述经常反复思考同一问题或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诊断结果为强迫症,尤以强迫思维为主要症状伴随强迫行为。
2.2 咨询过程与方法
2.2.1 与来访者的面谈
来访者在预约咨询之前,已经接受了两个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并未痊愈。来访者在辅导员的建议下,主动要求心理咨询。来访者共接受六次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40~50分钟。以下是六次心理咨询的记录摘要。
第一次面谈,患者不爱说话,表情沉重,自述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总会出现一些无聊的想法,上课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有时候脾气暴躁无法控制等。经过第一次的面谈,笔者与来访者建立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经过面谈,咨询师不断扩充来访者的资料,对来访者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后续的咨询工作作好铺垫。
第二次面谈,来访者表现出得非常焦虑,眉头紧锁,说好累,双手不停地揉搓,自感紧张、烦躁。
在这次面谈中,笔者了解到来访者的妈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在儿子的身上,不仅现在如此,未得病之前也如此,夫妻关系不是很好。
经过这次面谈,来访者对自己的信心增加,并且准备系统学习绘画,笔者鼓励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细心和追求完美用到绘画当中。
第三次面谈,由于来访者参加考试,所以是其母代来咨询。这次面谈,咨询师建议母亲适当放开,更多地让来访者自己处理生活事件。
第四次面谈,来访者表现出了很大的阻抗。这一次的面谈,首先教来访者做自我放松训练。学会后回家要反复练习。放松训练之后,来访者的情绪逐渐稳定,并愿意继续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看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探讨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和母亲的缠结关系,使其明白病症只不过是自己用来反抗母亲过度关爱和不合理家庭结构的方式。同时,咨询师协助来访者重建个人生活系统,并学习独立面对与处理自己的问题。
第五次面谈,开始进行了30分钟的放松训练。来访者说这一周的情绪比较稳定,能够在紧张的时候做自我放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候感觉放松不下来。
这一次,来访者更多地谈论自己的事情,对大学生活和未来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强迫症状明显减少。
第六次面谈是两周以后,来访者自述大学生活比较丰富,自己也很努力地做事,强迫症状虽然还不能完全消失,但是能够控制,能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2.2.2 病因分析
来访者从小对细节很敏感,追求完美,行为刻板。具有强迫人格特质。成长中的突发性事件(军训)成为刺激源,引发了强迫症状,家庭系统结构的失调又维持了强迫症状。
2.2.3 治疗方法
认识领悟疗法是钟友彬教授在心理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法。认识领悟疗法认为强迫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因此,这些症状具有幼稚性和初级思考方式的特点,只是由于成年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使恐惧带有成年人的内容,使人不能理解,认识领悟疗法主张用病人理解的、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它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可以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邹华综述,2004)。
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理论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森田疗法也是治疗强迫症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最常用的是暴露与仪式阻止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简称ERP治疗法。后续的很多研究都发现ERP疗法对大多数强迫症病人都是比较有效的,他们的症状在临床上有显著改变,而且愈后效果也较好。
近些年来,家庭治疗也逐渐兴起,并在一些临床领域诸如强迫症、进食障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单个成员作为干预目标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家庭治疗者看来,个体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个体的症状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的症状,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整个家庭功能。当家庭结构趋于合理,功能得到完善,个体的问题也随之得到缓解直至消失。
2.3 结果评定
按照治疗计划,来访者共进行了六周的心理咨询,期间配合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40~50分钟。咨询结束后,来访者强迫症状明显减少,自主活动增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3 讨论
近些年来,学界对于强迫症的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其治疗仍然十分棘手。本文中,笔者以家庭治疗的角度去看待此例强迫症个案,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强迫症病因复杂多样,单纯依靠ERP或家庭治疗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深入研究与发现强迫症的病因,并探索其有效治疗方法是今后临床与实践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
[2] 陈丽.青少年强迫症状的特点及其认知归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
人物档案
袁茵,副主任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四川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委会委员,现任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科教科副科长,成都市汶川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办公室负责人,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200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局授予“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2007年度被评为“第二届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2007年度被评为“2004―2008年度成都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苦行僧・乐在修行中
7:00 出发上班。
8:00 与夜班值班医生进行工作交接。
8:15 整理办公桌,打扫办公室,进行就诊前的准备。
8:30―12:30 开放门诊,进行心理咨询和科研工作。
14:00―17:45开放门诊,进行心理咨询、巡房、科研工作。
20:00 看书充电,继续进行科研工作。
这是袁茵普通而又充实的一天。袁茵家里没有安装光纤,因为她几乎从不主动看电视,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和书籍。比起电视,她更乐于沉醉在书籍或主题电影里。“电视会让人上瘾,忘记时间概念,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不允许松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一步步实践。”工作日里一天24个小时,除了午休和晚休,袁茵所有的时间和神经都围绕着“工作与科研”打转。在香港刑侦片和各类悬疑美剧里泡大的80、90后们,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心理学达人”的梦。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心理学被渲染出神秘和高端的气氛,但并非看完一本《梦的解析》或几本《心灵鸡汤》,你就真的进入了这门学科。学习心理学的过程漫长而辛苦,就像袁茵的工作表一般。
“选择心理学,喜欢自然是诱因。但真正走上了这一条路,才发现仅有喜欢是不够的。你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细腻的分析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坚持的耐力,抗枯燥的毅力,特别是永葆学习状态的动力。”在心理学这条路上走了14年的袁茵,犹如印度文化中的苦行僧,一面抵抗着枯燥和漫长的修行,一面享受着感知和进步的喜悦。坡曾在《与侄孙元老》里写道:“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忧。”即使已经发表了数篇心理学论文,屡次获得市级、省级医学科技奖,但袁茵仍然执着于修行,在枯燥学习与平凡生活中,保持着超然自得与不改其度的统一。
白衣天使・对每一个病人微笑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提到成都的四医院,便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精神病院,闲人免进。这种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对精神病人的误解上。“这绝对是偏见,极大的偏见。”袁茵激动地提高了语调,“为什么只看到他们精神上的问题,却忽略了他们病人的身份呢?精神病人与其他的各类病人一样,都是弱势群体。在他们发病时,是有可能伤害到其他人,但实质是,他们是急需要关注和关怀的病人,是病人!”
在袁茵以及四医院每一个医生的眼里,每一个精神病人都像孩子一样,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帮助他们战胜病魔,重获新生。身体的痛楚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痊愈,而精神的痛楚,却不似自然界里秋天落叶,春天发芽那样在生机中循环复苏。“精神的概念极广,所思所想,甚至信仰,都属于精神范畴。你可以通过手术修补伤口,但精神的创伤,更多需要爱心和情感去治愈。”
5・12大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袁茵也曾陷入极大的恐慌,然而数秒时间内她便反应了过来。在这样的时刻,神经敏感脆弱的病人们,更需要得到帮助和保护。剧烈的摇晃中,她飞奔下楼,和同事们一起开始疏散病人,有条不紊地将病人一个个带到安全的院落中,来不及给家人打个电话,只顾着继续安慰病人,平息他们的恐惧。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精神病人的观念和态度也有了转变。排除遗传因素,从根源上减少正常人心理问题的途径,还是人文关怀。试着对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努力为家人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是每一个人举手之劳的义务。”
心理医生・治愈三步曲
第一步: 换位思考,站到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处境。
第二步: 恰当的时候做引导性的建议,让对方说出心里话,建立咨询关系。
第三步: 采用合适的技巧进行引导,逐步实施引导计划。
三步曲,看来简单,却是最体现心理医生功力的部分。目前袁茵的工作主体,并不是参与已确定病症的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而是进行“提前防御”工作,即心理咨询。因此,研究并实践这三步曲是她目前最核心的工作。迄今为止她压力最大的一次挑战,便是汶川大地震后进行危机干预的“精神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大量的伤员从重灾区转移到成都的各大医院,由袁茵领队的心理咨询队开始深入到各个医院和各个灾区,对病人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抚慰。一个截肢女孩和一个失去双胞胎女儿的母亲,令袁茵尤其揪心。
截肢的小女孩在手术完的前几天,表现出了异于常态的安静和镇定,甚至会主动去安慰其他伤者。在普通人眼中,这当然是一个积极的好现象。而袁茵则敏锐地发现,小女孩的表现是极力压制内心痛苦的反应。她特别提醒主治医生注意女孩的情绪变化和日常举动。果不其然,仅仅几天之后,女孩便承受不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以暴躁的形式极端地爆发。脾气乖张,不再与任何人交流,开口便是谩骂,愤怒地砸碎了身边所有的物品。面对情绪失常的女孩,袁茵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从问询她之前的生活情况,讨论她的兴趣爱好开始,任由对方不理不睬,袁茵时而温柔,时而缓慢:“我明白你的感受,每一个正常人遭受这种灾难,都很难接受。所以,你尽管发泄你的痛苦,但我会一直陪着你。”伴着女孩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袁茵知道,她心中的苦痛开始用泪水的形式发泄,这便是第一步的成功。“女孩哭了很久,抓着被子埋头痛哭。不久,她向我说出了心中最大的顾虑――前途与未来。”自然,袁茵许不了女孩一个切实的未来,但却给了女孩重新憧憬未来和正视生活的勇气:“你可以放弃,你可以发脾气,但是如果你不努力,没人可以帮你。”
简单而朴素的语句,因为把自己与对方放在了平行线上,便有了直入心灵的力量。面对截肢女孩如是,面对失去双胞胎女儿的40岁母亲,同样如是。一个被拐卖到四川的女人,和一个外地农民工结婚后生下的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在地震中双双遇难。不幸发生后,老公一去不回,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拒绝救援,拒绝交流,拒绝参加社区活动,孤立无援的女人处在身体与精神的崩溃边缘,一会儿暴躁地谩骂,一会儿伤心地痛哭,始终不肯对袁茵开口。袁茵仍然从生活入手,只字不提灾难,亲切地嘘寒问暖,更拿起了一双孩子的照片,微笑着抚摸着那些定格的容颜:“真的很可爱。”仅一句话,失控的母亲突然安静下来。她开始不断地翻出女儿的衣物、照片、生前的各类用具,并主动给袁茵讲起了孩子生前的故事,一边说,一边泣不成声。整整3个小时,女人哭干了眼泪,也真正冷静了下来。“这位母亲的遭遇,是地震中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和写照,这个时候一味地给他们描述美好未来,是不明智的。只有先解开心结,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才有基础说以后。”
孩子王・永远懂得多一点
袁茵所在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05年,彼时的中心还设在医院门诊的二楼。整个构造和布置,都出自袁茵的创意。儿童咨询室里,彩色的桌椅别添乐趣,一些常识的心理问题也以卡通人物的形式挂在1米高的位置;发泄治疗室里,大红的墙壁,一个大沙袋悬挂在房间中央,极具“挑衅”意味。如今的心理咨询中心已经被改造成一座独立的三层小楼,设置了一个心理测评中心、4个一对一的咨询室和一个团体咨询室。每一间独立咨询室,都被设计得安全、安静而典雅。而团体咨询室里,两个大沙盘,和书架上摆放的各种玩具模型,尤其引人注意。
“沙盘引导法是目前较先进的心理治愈法,当孩子不愿意开口或年纪太小无法表达内心的想法时,我就让他们选择喜爱的玩具,通过在沙盘上摆出各种图案的方法,去认识和了解他们。”在袁茵受理的各类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中,最普遍的便是“亲子矛盾”。每一天,咨询中心要接待10余名青少年,逃学、自闭、逆反、人际交往障碍、离家出走……多数诱因都来自于“亲子矛盾”。“最近某网站的小组搞了一个‘80后反父母’活动。并且,有一个小组的成员的家长全是小学教师,而那些孩子们却在网上说尽了父母的坏话。”作为一个17岁女儿的母亲,袁茵对自己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信,“因为我懂得孩子的需要啊!”
叛逆、自闭、暴躁的少男少女坐在袁茵面前,不用多久便蜕变为“话痨”和乖宝宝,情不自禁地把不愿意和父母交换的心事,一股脑告诉这个比自己大了30多岁的不像医生的医生。“通常情况下,面对孩子的反常态度和行为,家长只会站在监护人的角度说‘NO’!但我会对他们说‘YES’!认真聆听他们的所有不满,并且做他们强大的后盾。”让孩子不排斥你,第一步便是学会聆听和鼓励。但要让孩子信任你,接受你,尤其接受一个年龄差距巨大的医生的建议,那就需要更多心思。
“我随时保持着孩子喜欢的我知道,并且还比他们多懂一点点的状态。”与女儿打成一片,成为袁茵探寻“青春秘密”的最直接方式。不爱看电视,但绝对要抽时间陪女儿看电视。快男快女、偶像剧美剧、音乐颁奖礼、明星演唱会都会关心,绝对掌握一手火热资讯。袁茵曾在一次讲座中,以周星驰的搞笑照片作为结束语,这便被她归功为陪女儿看电视培养的潮流感。网络更不用提了,“80后反父母”网上活动怕是很多80后本身都还不知道的新闻呢。而袁茵最享受也是最获益良多的方式,还是看电影,尤其是日本和美国的青少年成长电影。《歌舞青春》三部曲,宫崎骏的动画片,袁茵是绝对的达人。而一些普通家长排斥的灰,诸如《大象》、《恋空》和《朱诺》,则更是袁茵的心头好。“越是现实得可怕的电影,越是国内家长不能接受的故事,越能让你有危机感和具备超前性。”当某些少年以“怀疑自己的性取向”为理由来寻求帮助时,袁茵的一句:“你知道它的全部意义和表现特征么?”便让对方哑口无言。而当袁茵滔滔不绝地抛出理论与故事融合的各类事实、事例和数据后,坐在对面的少年蹭地站起来:“啊!我正常得很嘛!我好傻哦!”两人顿时一起大笑。
关键词:初中生物 素质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64-01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从学生的能力以及实验、教材的相关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生物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 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就是要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落实一种全面的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一种着眼于基础以及发展的教育,它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予以提高。在当今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内容就是能够用一种很丰富的,比如说动植物的资源、生物发展史,在当今的社会中,人类面临着很多国际性的问题,比如说环境、人口、以及粮食、艾滋病等等,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生物教学缺乏一种包罗万象以及千变万化,那么它就是一种较为残缺的教育,教师应该利用生物教材具有的一种知识面比较广,而且也具有某种生动的形象这种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到关于人口、能源、土地、资源等等一些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一种关心社会、自然、地球、以及国家利益的一种情感与责任感,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就始终贯穿着与社会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观点。能够使得学生懂得对环境不能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要学习多种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低于挫折的一种能力,积极的去适应环境,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心理。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在向学生讲述一些生物知识、规律、以及发展的历程时,还应该将一些生物学家的一些宏大的理想以及他们的爱国事迹,乐于奉献的精神与献身事迹等传递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对生物知识与以掌握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人格有一个提升。
2 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策略
2.1兴趣化的教学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要实行素质教育,就应该做到兴趣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持续化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这是孔子教育我们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材的编写风格、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来运用兴趣化的教学策略,这样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实验教学,设疑教学,以及竞争教学等方法。
2.2信息化的教学策略
当今这个社会是属于一种信息的高速发展时代,要保证紧跟这个时代的步伐就应该做到信息化教学,这种教学策略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成为一种记忆的工具,只是进行简单的记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在一种互动的信息中,进行知识的重组,这样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生物课本,不能只依赖于这些内容进行教学,要紧紧的跟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脚步,不断的为学生注入新的知识,及时的让他们了解生物的新动向以及化学的有惯性研究成果。
第二,教学的形式要丰富一些,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是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口授耳听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对于生物课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辩证、甚至是对于怀疑的内容进行采访验证,或者是上网查阅资料,观看一些关于生物知识的影片,对一些工农业部门进行实地参观,这样就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将他们的特长发挥出来。
第三,授课者不一定只是教师,也可以是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一些有经验与实践的人员都可以为学生进行讲解有关的生物知识,或者是做专题性的报告,这样来扩大知识面。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学,快乐的学。
2.3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首先,角色进行转换,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予以引导,要学会倾听,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欣赏、关怀。其次,对于后进生,要更加的关注他们,做到共同进步,对他们更加致力于人文关怀。再次,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的理论与实际向结合起来,可以做组织一些生活性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多列举一些实例,激起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快乐学习。
2.4鼓励学生阅读
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包括预习、课中、复习、课外等阅读方式,对每一种阅读方式教师就应该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比如说,要想使得学生做好预习阅读就,就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在对教材阅读结束之后,鼓励学生积极的去解答问题。比如说学习“生物的遗传以及变异”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遗传?变异?”、“一对夫妻生男孩女孩的几率是怎样决定的?”、“在我国,为什么药避免近亲结婚?”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3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生物教师要积极的探求新的策略以及方法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论文关键词:青春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春期中的孩子常会发现个别人中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型”。这种逆反心理.在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矫正和指导,也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把逆反心理和行为化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不听话”的学生背后往往隐含新奇的想法。假如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科学开发,必将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一、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特点
少男少女青春期中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管理制度约束的逆反;对班主任教育管理的逆反;对班级管理规定和对班级多数人的排斥;对学科教师的逆反;对家长短时期教育行为的逆反;对成绩优秀者产生无以名状的逆反妒忌…。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谈起某种现象,他们马上表现出你还没做到怎么能要求我做到,有的同学家长管教孩子学习,孩子却说:你是那个学校毕业的啊!你还没有我学的好呢!有的同学成绩不好,他却认为自己身后还有比着的呢?有的对理想、确立目标及政治教育不感兴趣,一听就反感,还有的就是当前社会父母离异后再婚的孩子反叛心理就更加严重,难以说教。如些等等。
纵观青春期中的逆反表现,可以看出逆反心理有如下几个特点。
1.盲从性:在些事情,不管是否正确.都盲目跟从或抵制,或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只要我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由于感情用事的多,理性分析、思考的少,理智被感情所支配,所以,逆反心理的人常常表现出很大的跟从性。
2.抵触性:即任何逆反心理,都与社会某些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
3.放纵性:由于盲目跟从,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是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劝阻、批评,我行我素。
4.从众性:看到人家那样做,他也跟着去做。如人家有文曲星、MP3,他也要有文曲星和MP3,甚至是有了这些后还不够,还想拥有kIP4或更好的,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这一从众性逆反心理在独生子女家庭表现尤为突出。
5.极端性: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极端性的表露。你止、我这么干,我偏那样干,干吗非听你的。就是不听能怎么样?不撞到“头破血流”是绝不回头的,如有些父母离异后再婚中的家庭矛盾多数是因为孩子的叛逆造成的。
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假如不加消除而任其发展,那么就会导致种种逆反行为,带来很大的危害性。
二、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正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社会因素,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或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
首先是教师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呆板化,教学方式强硬化,都会造成学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从思想方法上来看,青春期思维的发展加速。他们思维敏捷,敢作敢为。对世界和生活的追求具有极大的热情。但是,易走人偏颇,爱走极端。对周围反应快,但易主观武断,以偏激,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自尊心强。但由于过份自尊,往往是固执己见,爱强词夺理,缺少逻辑说法,只用自己的一种思维方法去想周围事物,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感情代替理智,因而,就会表现出逆反心理。
三、如何走出逆反心理
1.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出于你的关心。而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也就不会有逆反心理了。
2.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另外,还要主动与他们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3.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丽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小。
4.教育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即使一时犯了什么错,也不要横加指责。教育者应耐心地让孩子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课程比校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和基础教育师资市场需求的变化,从20世纪末开始,国内各大师范院校逐渐开始对传统的师范类人才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基础,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逐渐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质量来实现的。从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目前我国师范类人才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及利弊所在,为相关院校下一步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例,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具体课程变化、’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说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里模式
选择何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认同程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通常都嵌入到专业课程中,作为专业课程的一小部分而存在,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师范性’,基本让位于“学术性”。这种嵌人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对教师教育课程没有总体规划和设计,以老三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为代表。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师教育课程独立设置的模式逐渐清晰化。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来看,已经基本上都往教师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分开设置的方向走,反映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的加强。
北京师范大学位居国内师范院校的首位.办学定位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从1999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开始探索师范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剥离,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上移到研究生阶段,大力加强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职前与在职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的改革思路,实施了以4+2模式改革为重点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分为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本硕相连的"4+2"模式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都是非常明确地将教师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开设置,独立设计。其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学生自由选择修读,与毕业证书不挂钩,只有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自愿修读""4+2"模式则更明确地体现了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课程独立设置的理念。
首都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较早地探素了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建的“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在北京丰台区建立了“丰台区教学服务中心,,其教师教育课程也是自成体系,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设计,形成了以教育实践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师范专业打破了只培养教师的单一模式,除开设教师教育方向外,还开设其他培养方向。同时为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各专业必修课中不安排教师教育类课程;将教师教育类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结合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2004”年,推行了“4+2"六年一贯制。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一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从2006年开始,正式独立设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酝酿成立整合各类资源的教育学院,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同时积极探索"4+1+2"本硕相连,大学与中学共同培养的模式,将教师专业培养后推到研究生阶段。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上海地方大学中一所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文科见长并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其办学定位是“建成以培养高素质、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以教师教育为优势、若干学科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开放性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大学”。其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上海市,目前,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以本科为主,其教师教育课程也主要放置在专业课程内。
二、教师教育课程具体设里及特色
具体课程的设置,取决于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培养目标。除了在改变老三门的课程设里,丰富课程类别与门面各校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之外,各校的具体课程设置表现出更多的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必修课方面变化力度不大,仍然设置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实习这几门比较普遍的课程;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些学科教学类系列与教师教育相关任选课程,这些课程由相关学院开设,可记成绩,不记学分,由学生自由修读,学校的管理力度不大。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精心设计:必修课程除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20学分外,其他全部为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教学见习、教学实习;选修课程包括:学校德育与教师伦理、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评价、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STS课程及实践、数据统计与分析、个案研究、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必修课程在史论及研究方法类课程方面有所加强,选修课则结合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了能力培训设计,突出应用性与前沿性。
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分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在必修课程方面,与北师大类似,除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外.增加了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变化不是特别大。在选修课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根据自身教师发展学校的培养模式,着重结合贯穿四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并将课程理论应用到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其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基础教育改革专题、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班级管理、青少年心理发展、性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师心理、班级管理、教材分析、教育影视作品欣赏、社区教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教育科研实践、教育专题研讨、教育论文写作、行动研究实践、教育社会学专题、教育史专题、课程与教学论专题、教育文化学专题、教育经济学专题、教育政策与法律专题、教学管理专题、教育哲学专题等课程。课程丰富,而且根据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进程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结合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其基础必修课包括课件制作、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育与心理基础理论类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教育实践与技能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四大类30学分。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师口语、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学科教育类课程共计22学分,选修课程包括教育思想与历史变革、教育理论及其应用、心理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斑级与学校管理、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发展九大模块,开设有中国教育传统与变革、西教育史、当代国际教育思潮研究、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社会学、理解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课程文化、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35门课程,涵盖了基础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
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较为简单,主要设置了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原理、教学与课程导论、德育与班主任、教育科研方法、心理学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青少年心理与辅导、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在心理学及教育科研、德育与班主任方面、教育实践方面都有所加强,选修课程由各学院自由开设,学校未做统一设计。
从课程具体设置来看,各校在必修课程方面的设置都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普遍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方面有所动作,更大的改革集中在选修课程方面,选修课程的体系化与多元化是各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各校都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强化某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育技术与教育研究。
三、课程实施方式
有了丰富的课程设计,如果有效实施是能否达到设计目标的关键之处。由于各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都增加了课程门数,如何在学科专业课程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加强的情况下将这些课程有效实施,是各校面临的一个具体操作问题。以高层次的重点师资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师院校逐渐将教师教师课程放置到本科后阶段来实施,以4+X模式来解决四年内同时解决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基础的学时学分紧张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是这种模式的领军学校,从1999年就开始摸索,到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可以招收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4+2’可操作模式。目前采用类似思路的高师院校越来越多,2004年,东北师大开始试行"4+2"模式;华中师大从1997年试点,2004年推开六年一贯制的“4+2"模式;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先后推出“4十2”模式;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推出“4+1+2’模式,与上海市重点中学联合培养本硕相连的教师。在本科后以延长2-3年的时间集中地学习教师教育课程,这是国外通常采用的专业与师范分开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与师范性冲突的问题。但长达6-7年的培养时间,目前只适用于精英式的教育师资培养,不太可能被用来大规模培养高层次中小学教师,其培养规模目前还不足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优化的大批高素质师资需求。如何解决本科阶段的高素质师资培养问题,也是各高师院校面临的问题。
从操作角度观察,各校在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上,都有特别的设计。北师大因为上移重心到硕士阶段,因而本科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以教师资格证课程为主,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周末、假期开设,选修课程开设时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华中师大的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则主要以第二学位的方式修读。这两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修读基本不与学科专业课程冲突。
而在本科阶段有丰富课程设计的学校,例如首都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则不约而同地在课时和学分设计面进行了调整。在课程学分设计面,上述学校全都设计了以1学分为单位的短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门类较多的学校.像华东师大、首都师大,选修课程以1学分的短课程为主;同时在单列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而学生毕业修读要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教育课程虽然单列,但仍然以全部冲抵或部分冲抵的方式进人专业学分,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混杂的模式。例如首都师大的教师教育课程共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20学分,10个学分必修,10个学分选修,教育实践学分10学分,16学分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4学分属于通识学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了30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学生若选择师范专业,则教师教育课程成为专业课程,超出修读学分要求的课程学分则抵充通识教育学分。与同一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修读课程相比,专业课程少了30学分左右。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则分别进入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实践性环节等,混杂性更为明显。
一、问题提出
当幸福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词汇,当无论作为名人还是普通大众、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要直面“幸福了吗”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自然对影响人生幸福的学校教育增添了更多期待。然而,目前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和疲惫,较少感受到幸福,因心态失衡、失控导致的极端事件屡屡发生,以危机干预和预防为主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又常常让人感觉隔靴搔痒、收效甚微。有学者对最近二十多年来国内专业杂志发表的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没有明显改善,反而还有所下滑。虽然不能仅以此就否定二十多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已成为所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工作者和管理者都要面对的课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最基本的途径,而课程则是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现有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中缺少德育素质培养课程,尤其是以当代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心理素养为目标的系统课程,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对开发潜能、完善自我、追求幸福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效的提升。
具有区域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中小学师生心灵成长的“积极成长”师生幸福区本课程(以下简称“‘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可以弥补现有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中德育素质培养课程的不足,为进一步有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展开新的尝试,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支点和动力。
作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黄浦区,在全市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努力追求“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尽力满足未成年人幸福成长的需求,十分注重师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我区独特的人文教育环境和多年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和人才资源,为创建、实施区本幸福课程提供了可能性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程开发的理念
理念是课程建构的灵魂,“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核心理念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课程着眼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
在以往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中,一直明确或隐晦地把对问题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矫正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种“问题导向”,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负面问题。与“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是,“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即:通过发展解决问题,通过快乐化解烦恼,通过进取防止退步,通过成功悦纳挫折。不仅帮助处于“逆境”条件下的人们寻求生机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幸福的个人生活;不仅要化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更要培养人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通过潜能开发,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并最终获得坚实的、正向的心理力量,从而支撑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二)课程着重于关注优势和潜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疲于帮助中小学师生摆脱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幸,不如教给人们开发潜能、追求幸福的金钥匙。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塞里格曼教授提出了一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能量。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我们无法改变个人的遗传基因,但我们可以努力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幸福课程,帮助中小学师生获得主动控制自己的心理正能量,让他们学习做生活的主人,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三)课程着力于师生共同成长
实现国家幸福,基础在每个公民的幸福人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考虑到教师身心幸福对学生幸福的重要影响,课程将通过职后培训的途径,尝试把中小学教师也纳入关注范围,关注教师幸福状况的改善和提升,帮助师生共同成长。
三、课程特色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理念:贯穿“师生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在为“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制定的《课程纲要》中,对课程定位和实施课程的理念有如下表述。
1.课程定位
(1)幸福课程是为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满足学生和教师人格健全发展需要,帮助师生积极成长、获得幸福,并在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功能型课程。
(2)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由区域内国家教育行政机构规定每位学生选择修习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拓展型课程。
2.教学实践和评估理念
(1)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方法为导向,关注个体差异,培养主体意识,促进师生自身个体优势的发现、形成及健康发展。
(2)关注幸福情感体验,培养合作意识,为学生、教师的人际交往和情商发展提供合适多样的课程资源和学习交流的经历。
(3)关注心理氛围和同伴的积极影响,促进师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和提升。
(4)建立多元制和等级制相融合、鉴定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有利于师生个性积极成长、人格健康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以上表述可见,在课程的功能特征上,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指向“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目的明确指向“师生积极成长、获得幸福”。在课程的拓展特征上,强调了“区域特色”及其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是“必要组成部分”。从课程定位上,体现了积极成长、师生共同成长、着眼美德培养的课程开发理念。
在教学实施的理念上,强调“关注个体差异”,要求以学定教;强调“幸福情感体验”“学习交流的经历”和课程资源的“合适多样”,要求教学更关注“过程”和“生成”;强调“心理氛围和同伴的积极影响”,要求淡化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注重发挥“同伴的积极影响”,形成师生、生生良性互动。从课程实施的教学策略导向上,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强调从评价机制和评价取向上都要服务于“师生个性积极成长、人格健康发展” 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
根据中小学生人格发展需求及教师职后发展的要求,《课程纲要》借鉴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对现有心理活动辅导课内容进行改编、完善和优化,确定了以下五大主题单元内容。每个主题单元下面划分为3~5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可以根据教师和学情需要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具体见下表:
“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内容
主 题 专 题
积极优势:发现并利用个人特长(师生) 培育发挥个人优势
开发创造力
聪明学习
积极情绪:打开快乐之门(师生) 主观幸福感
探索人生意义(发现生活乐趣或意义)
心流体验(沉浸)
学习乐观
希望和梦想
积极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 改善亲子关系
发展和谐的伙伴交往
学习感恩
学习宽恕
积极成长:从挫折中重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师生) 在逆境中反弹
提高自决能力
促进行动能力
提升成功的信心
积极组织(对教师) 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幸福感及学校工作效率
《课程纲要》还为中小学师生制定了课程总目标和不同年龄段的分阶段目标及对应的课程标准。
1.总目标
开发中小学师生心理潜能,提升全体师生的心理素养,促进师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调控自我、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等,使学生拥有愉悦的情绪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阶段目标
(1)小学阶段(1~5年级):着重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体验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与习惯。
(2)初中阶段(6~9年级):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及生活。
(3)高中阶段(10~12年级): 帮助学生进一步改善学习品质,促进社会适应,有丰富而稳定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完善个性品质。
(4)学科教师及教职员工:帮助学科教师和教职员工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正向的心理力量,激发创造幸福的激情,提升创建幸福精神生活的能力,促进教师及教职员工的专业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程实施
“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部分内容和课程资源已经在黄浦区的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性的教学实践,并且在心理教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比赛中多次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黄浦区教育局已经决定,在区域内的中小学德育工程“小公民道德建设——文文明明幸福行三年行动计划”中,“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将作为主要项目之一全面推开实施。对于教师,则通过“十二五”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途径,以“教师成长幸福课程”的形式展开。
“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在区域内各中小学校的实施将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中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要求和本校学生年龄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课程实施途径:平行教学班安排心理活动课,或者主题班会、午会课、讲座等。
(2)确定课程实施方式:在完成总体40课时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般有集中、分散和混合三种实施方式。
(3)确定课程实施的教师:本课程由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或有心理专业背景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学科教师承担。
(4)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
(5)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注重发挥心理教师的个人优势,倡导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
《课程纲要》还规定了区教育行政部门、区教学研究机构和学校在“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管理、保障中各自的地位、任务和要求。《课程纲要》还分别对学校、课程对象和课程教师实施区本幸福课程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规定,努力从机制层面来保障“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有效、可持续的实施和发展,为区域内中小学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关键词:高职;心理学;教师;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职业辅导;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往往比较特殊。首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所教的课程多是以实践应用为目的。即使是理论课程,也是为紧接其后的应用类课程做准备。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部分心理学教师亦会从事一些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这一点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尤其多见。再加上心理学专业内容本身的实用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高职心理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都是其主要成长与发展的重点。而基层单位的挂职锻炼,无疑是全方位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
笔者作为一名高职心理学教师,曾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多个与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相关的基层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在不同基层单位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专业收获。作为高职心理学教师在产学研方面实践意义的探索,在此权作分享:
一、课堂教学与学生未来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头等任务。对于高职教学来说,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将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心理学中对于“能力”的标准定义。但是,目前不少高职心理学教师由于个人发展的原因,往往缺乏更多基层实务工作的机会。而挂职锻炼无疑是提高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帮助。
心理学本身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也正是由于应用面太广,造成不少教师在讲授时无法与实践很好结合,常常没有针对性地寻找心理案例。通过挂职锻炼,可以直接了解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与之结合,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符合高职教育的独特要求。这也意味着,高职心理学教师在选择挂职锻炼岗位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与自己所任教专业课程的相关。考量基层机构能否成为高职心理学教师挂职锻炼单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机构提供的挂职锻炼工作岗位能否与所执教专业课程的匹配。比如,心理咨询机构能够提供与应用心理学课程相关的素材,基层社区机构能够提供与社区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将实践心得带回课堂,作为教学案例分享给本专业学生;
第二,有利于了解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需要使用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师的选择岗位应尽量贴近毕业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最佳的挂职单位是与高职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基地,历届基本上都有毕业生前往该处实习或就业。这就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解决方案,加入到课堂教学的实例当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实践训练
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却是离不开大量的一线实践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的心理学教师往往在实践经验方面比较有限。除了日常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外,需要更多系统化的督导和训练。由此,额外的专业实践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某著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例,该机构不仅针对青少年和家长身心健康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且也是高职心理学教师进行实践训练的重要基地之一。由于对青少年人群的针对性,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有交集,因此服务期间也可收获不少直接经验与心得。比如,通过一线咨询服务发现,不少学生心理问题与其家庭成员的代际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和其家长的影响极为关联。这一点,是单在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服务时难以发现的,而在这里就能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此才能制订出正确的干预方案。另外,该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督导服务,也使得教师在这里获得了更多专业指导。
由此可见,凡是在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高职心理学教师,在进行基层挂职锻炼时,应当在实践中加入一线临床心理服务的内容,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对学生职业规划与工作实践辅导的帮助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但现实中有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所选择的职业与其所学专业并不相关。以某高职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在五届已毕业的学生中,每年从事相关职业的学生都没有超过10%,而相应当地社会工作行业每年的人才需要缺口却始终居高不下。究其根本,有学生自身在专业选择上的问题,也有教师教学与指导的问题。就后者来说,教师个人的直接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心理学的创始人F.帕森斯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即“人-职匹配”。如果遇到不匹配的岗位,自然就会出现难以维继的情况。而通过针对高职院校实习生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未对自己所适合的岗位以及成长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往往只是根据物质待遇、工作强度等情况盲目做出了选择。这是许多毕业生无法长久安心工作而频繁跳槽的关键,也突显出在高职院校心理课程当中职业规划与工作实践辅导方面的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往往是由心理学教师或职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教师通过大型讲座开展理论宣教。到了毕业实习指导时又常常只求完成实习报告或论文,缺乏深入的实践指导。这体现出教师对于基层工作岗位的认识有限、无法帮助学生树立“人-职匹配”的理念。而通过基层的挂职锻炼,尤其是前往专业相关的岗位中进行实践,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学生就业的过程及其遇到的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职业规划和实践的技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另外,由于教师直接到基层岗位中参与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以身作则的榜样,更能体会到他们就业过程中的真实处境,并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和鼓励,避免了无法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尴尬局面。从人本主义教学与管理的角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将真正促使学生达到用心投入的“有意义学习”状态。
因此,对于从事学生职业辅导的高职心理学教师来说,挂职锻炼是直观认识“人-职匹配”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以人性化的方式教育和指导学生完成职业规划与就业过程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心理学教师在基层的挂职锻炼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无论是教研、应用能力还是实践指导方面,都是良好的训练平台。基于本人研究能力的有限,在此仅作抛砖引玉的探讨,希望有更多专业同行能够以此为契机,获得更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d等译: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斯蒂芬.P.罗宾斯, 蒂莫西.A.贾奇著,孙健敏、李原、黄小勇译:组织行为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郑春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卷第4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