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时间:2022-05-20 15:1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第1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迈进,网络信息科技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以90后青少年为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为其学习、娱乐、消费、社团活动等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同时,被社会广泛关注的90后群体由于其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在网络空间环境中的生活也存在与其他年龄段群体不同的特点。因此,了解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心理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以往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展望,便于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生存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德育策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以往研究大多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1.年龄、性别、时间等基本情况特点;2.网络生活的内容和结构;3.网络生活的动机、情感和态度;4.其他特点。

第二,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研究。综合以往关于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交往、网络学习、网络消费、网络参政、网络游戏等方面,考察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等。例如:武昭阳(2012)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角色迷失、网络沉溺、情感放纵和内在攻击性四个方面的存在问题、成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温佳豪、张敏(2012)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蔡少辉(2013)对大学生网络阅读动机和行为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三,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以往关于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1.宏观方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探讨网络生活对于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王娟等(2009)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能力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对于人际交往、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负面影响。2.微观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特点和行为与身心健康指标或者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对其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例如:王炜炜(2012)的研究表明:网龄、平均每周上网次数和时间、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的网络功能、网络行为依赖程度与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第四,大学生网络德育策略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开展的教育对策研究,主要分为积极引导和消极矫正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根据网络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功能,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素质提升、潜能开发等积极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引导模式;另一方面,研究者从消极角度针对网络沉溺(成瘾)、网络道德缺失、价值观偏离等问题进行矫正对策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生活对其身心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国内研究评价和展望

第一,关于网络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还处于较浅层面的探讨,未能挖掘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并且大多研究仅考虑了网络环境内的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缺乏将社会、家庭、文化等外界因素与网络环境融合进行联动研究,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第二,以往研究中提出的对策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参考,但是大多是理论性建议,可操作的实践性对策较少,有待进一步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尤其是以案例为依托的对策方案。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现实表现人手,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深人分析,在肯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7月第20次调查,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 62亿,仅次于美国2. 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比2006年增长了2 500万人,其中大学生网民占了近40%。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行为和意识将影响整个网络能否健康发展,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决定着其网络道德行为和意识。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呈现出正反两种状况:令人喜悦的一面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通过积极探索,大量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令人担忧的一面是因网络发展太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又是一项新课题,对已出现的间题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新的情况又接连出现,还存在不少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开始,其间经历了艰难历程,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学校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作积极的主导作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网络道德,凭借《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积极引导,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和意识教育。加强网络的法制教育,促使大学生保持网上和网下行为的一致性与合法性,培养他们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Cz7,家庭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纽带,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学生在周末和假期中,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并将子女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学校沟通和交流,扩大了教育面,这也是对学校教育效果的有效检验。国家和社会积极宣传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的方略,各地根据实际,也制定了相应的网络规范,特别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对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明确大学生网络道德目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减少,网络道德意识有所加强

网络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使大学生对网络已不再陌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购物、娱乐已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能较为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特别是不良信息,不是不加选择地接纳和吸收,他们会根据自身需要和判断进行删减。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黑客中大学生的比例有所下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有所加强,在主体意识的驱动下,辅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大学生的重视,他们清醒地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识到他们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这样的认识势必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起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所减少。这对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网络道德教育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尽管与国外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比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最早涉及网络道德领域的著作是严耕、陆俊和孙伟平著的《网络伦理》,之后有吕耀怀的《信息伦理学》、李伦的《鼠标下的德性》以及刘云章的《网络伦理学》、段伟文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张震的《网络伦理》等,这些著作都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信息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介绍计算机网络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探讨适应我国网络人群特点和网络文明发展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为进一步具体研究我国网络道德建设和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发展至今,尽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节网络社会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进展并不是特别顺利,效果也不甚理想,其教育内容还很匾乏,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

网络强大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全面,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出现了大量超文本结构的教材,也促进了教育内容从通俗化走向科技化。教育者在教育中选择教育内容时,必须与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及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身心的要求保持一致。可以说,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在组织和编排上,也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网络生活是内容多彩的,而现行的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从活生生的网络世界中抽取出来,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以备学生背诵、记忆,将网络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物,使学生很难从中找到同自身的生活成长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把道德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明知网络文明公约,却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不道德行为,获得自我满足。 (二)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法落后

网络宣传地域的全球化和宣传功能的多样化,为德育教育途径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为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互联网这一新型的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建成一个新课堂、一条新纽带、一个新空间。但已创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着一些诸如网站的整体数量和影响力小,从事网络行为管理的人员少等问题。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持有一些疑问的心理:其一,认为网络代表的高科技足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不需要政治、道德等其它社会因素介人;其二,认为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其平等性、开放性和民间性,是一个开放的公共信息平台,极力宣传网络文化的多元合理性和信息的平等性,却竭力否认意识形态信息,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人网络,以及传播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其三,青少年学生被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和交互性吸引,由于青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一种抵触情绪。

网络集多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可在屏幕上创造一种活跃、轻松和愉悦的受教育方式,有利于新教育方法的产生。但是,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没有充分地利用开发网络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的新条件,没有根据网络和大学生的特点,开拓新的教育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教育”和“全程讲授”的教育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学上,过分强调外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学生没有机会对所教授的道德观念进行批评性思考,没有机会将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思想灌输并没有真正成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这种道德灌输教育法正如柯尔伯格所说,“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味的注人,不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对教育者来说它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来说忽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交流,用强制的方法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

网络道德教育忽视从网络生活中收集德育材料,忽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培养,忽视大学生自主道德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作为正式的道德内容写人教材;以往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得到加强;网络日常行为教育热衷网络道德知识的竞赛;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文明公约和网络道德规范抱有过高的、不合理的期望;以考试成绩评价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方面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积极有效的监控措施和监督机制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发展 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36

1 前言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保障。网络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的观念,心理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日渐突出,受到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就像去年的“网友‘走饭’自杀事件”,今年的复旦投毒案等也都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刻不容缓,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使这些悲剧不再发生。如何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目前还在不断摸索阶段,但是可以借鉴传统的教育模式,来探索适合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主要的外在因素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都有所关注,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多流于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深度不够或时效不长,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更是缺乏。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处于空白的阶段。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完善,是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在因素。

2.2 内在因素就是大学生本身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足

大学生面对种种心理冲突时,不能及时对自己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及调适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是大学生产生诸多网络心理问题最为基本的原因。网络的普及,对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由此也产生了各种网络心理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冲突。现实世界是复杂和具体的结合体,当大学生的“现实我”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体验不到成功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回避的态度,然后把目光投向网络所提供的虚拟世界,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寻自我实现的价值。

第二,网络交往需要与现实自我封闭的冲突。网络的虚拟性和身份的隐匿性,在大学生看来是他们安全交流的保障,于是他们就放下心理的芥蒂,在网络中,大学生通过发表评论、开通微博、微信、QQ聊天等网络活动流露自己真实的情感,缓解内心的压力、吐露自己的心声。但是长期活动在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慢慢疏远,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导致一些同学自我封闭的情况加重。

第三,性生理和性心理日渐成熟与大学性教育欠缺的冲突。这个话题不仅是大学生这方面教育的缺失,更是中国传统教育很讳疾的一个话题,我们的孩子不像西方的孩子那样从小就接受性健康教育,中国的教育往往把这些东西隐藏起来,不去教育孩子这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中国学生认为性健康不能拿到台面上去学习,他们往往会转向虚拟的网络去了解。尤其是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日渐成熟,由于他们从小对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会选择在网络上去了解,而网络上的价值观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大学生很有可能在这方面产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些心理问题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3 客观原因就是互联网特点符合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开放性以及传播的迅捷性,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压抑释放的主要渠道和选择。他们可以在网上释放压力,张扬个性,还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动态。这些互联网的便利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热衷和追捧。甚至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恋爱,网络这种交流方式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外貌,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与现实社会脱节,久而久之,这就会导致大学生网络心理出现问题。

3 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

首先,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主体,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课程、讲座、社团活动中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专题,同时要通过班级、宿舍、微博、QQ群、微信群等多平台、多途径对上网学生的网络心理和行为进行引导。通过“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产生合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及时了解到学生网络心理状态并适时给予关注,防患于未然。其次,高校也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保证其心理健康。

3.2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路的监管和网络立法

目前我国相关网络立法还不是很成熟,网络缺少相应的监管。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

3.3 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生自己在网络中要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自我调适能力。抵制网络上不良的价值观,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6):81-86,111.

[2]张由菊.“E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4):260-261.

第4篇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 用途

0 1 2-6 7 30 30以上 了解信息 娱乐 学习 联络

男生 0.00% 17.65% 43.14% 23.53% 1.96% 0.00% 68.63% 80.39% 13.73% 49.02%

女生 0.00% 5.80% 47.10% 42.75% 10.14% 3.62% 68.12% 87.68% 28.99% 74.01%

平均 0.00% 8.99% 46.03% 37.57% 7.94% 2.65% 68.25% 85.71% 24.87% 64.5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 少于5 6到10 11到20 20以上

42% 24% 14% 21%

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聊天工具 qq 聊天室 bbs 其他工具

70% 40% 40% 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 耽误学习 促进学习 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 18% 81%

2 网络信息可信度 较高 一般 较底

11% 73% 16%

3 网络黑客 崇拜 明确反对 有机会也想尝试

29% 27% 44%

4 网恋 支持 反对 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11% 13% 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提出。它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部分,着重对人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视角在于关注人正向的、积极的品质,所以它的研究方法在于关注有助于克服逆境、获得成功的优秀品质,重在展示个体优势特征,进一步增强自信心,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潜能,激发乐观向上的力量,以内在的积极思想因素,来引导外部的积极行为,获得积极体验,进而幸福快乐。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情感体验,主要包括人的主观幸福感、满足感和快乐感,重在研究人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情感体验,希望个体对过去的成绩表示满足,对现在拥有的感到幸福,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憧憬和快乐;二是积极的人格,主要是探索积极人格的类型,包括创造力与洞察力、感恩与希望、真诚与勇敢、仁爱与友善、公平与正义、谦虚与自律等积极心理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探讨学校、社会、家庭等组织系统提供哪些有利条件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产生积极情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包括诚信理念和诚信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两者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人们将诚信付诸于网络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幸福快乐”的积极情绪体验。在诚信教育中,关于个体的才智、友好、荣誉感、尊严等良好素质是人格魅力的基本体现。从社会公民素质高低看,“95后”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其主流和发展方向是也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因此,在“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积极潜能,塑造积极的诚信品质,在践行诚信美德的过程中感受诚信行为所带来的“幸福”情感体验,以期为“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路径提供思路,进而推进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工作。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路径

积极心理学把提高个体幸福感作为研究的宗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从积极方面去看待人、引导人和教育人。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探寻学生内在的思想,增加积极情感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营造积极的社会组织环境,从而培养“95后”大学生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的品质。

(一)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是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必然选择

根据对“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95.3%的学生认为网络诚信是维护网络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55.25%的学生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严重,29.28%的大学生意识到目前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现象较差,59.94%的学生把网络诚信理解为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做到一样的诚信。从这些问题数据中看出,诚信的信念在“95后”大学生中普遍得到认同,也能清楚的认识到网络诚信的重要性,希望在网络生活中被诚信对待,反感网络欺骗。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关键是对“95后”大学生这一网络诚信主体进行教育,而他们的认知、学习、接受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网络诚信教育中通过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来促进他们诚信信念的形成和诚信习惯的养成,以培养“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品质。一方面,学校要树立积极理念,积极搭建网络诚信教育平台,可以通过开展网络诚信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诚信演讲比赛、网络热点话题辩论赛、网络犯罪情景剧模拟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网络诚信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和团体活动中,在相对真实、宽容、友好的氛围中体验诚信、感受诚信,让其在活动参与中将诚信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网络诚信教育课程,并结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创新网络诚信教育载体,将网络诚信教育内容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形式呈现,可以将现有的积极健康舆论打造成有效的道德资源,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网站、页面上的教育内容,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网络诚信知识的兴趣,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关于网络诚信健康向上的标语,大力宣传网络诚信教育,让其诚信意识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得到熏陶,还可以通过“热线服务”、“直播”、“微课堂”等大学生喜欢、参与度高的形式提供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服务,使其愉快地接受教育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意识,自觉审视自己的言行,规范网络诚信行为,逐渐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二)着力挖掘和培育大学生积极的诚信品质是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95后”大学生是新青年一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尚未成熟,正处于巩固发展阶段,其诚信品质是可以挖掘和培育的。首先,教育者和管理者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应以身作则,实事求是,树立典范,以积极的心态去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往积极向上的方向指引,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若发现有偏离,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并引用鲜活的案例从正反面讲述网络失信的危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指导原则,帮助学生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对网络失信行为的鉴别力。其次,要多鼓励并推荐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观看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感人影片,让大学生深入学习其中催人奋进、乐观积极的美好品质,从而激发出自身诚信、正义、友善、向上的积极力量。最后,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网络诚信教育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敢于吃苦,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调适和抗挫能力的品质,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强、奉献友爱的积极精神,通过报纸、电视及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先进诚信人物和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强化自我教育,培育大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的积极人生观,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不诚信环境和行为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抵御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沉溺;解决办法

网络成瘾容易挤占原本属于学习的时间,容易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网络沉溺者在网络中充分张扬个性,获得心理满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网络内容复杂,良莠不齐,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为现实人际交往可有可无,拒绝融入社会。导致道德意识、和暴力、中放纵自己,道德意法律意识弱化,容易使其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错位。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沈阳体育学院560名(男)体育大学生

2.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认知、网络情绪、网络行为和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四个维度进行调查比较;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在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问卷552份,回收率为98.6%。体育生分别来自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社会体育学院;采用Young的诊断问卷,统计结果为网络成瘾有72人,占总体的13%,网络成瘾倾向有328人,占总体的59.4%;鉴于网络成瘾者需要更为复杂的心理介入和心理治疗,本研究以有网络成隐倾向(网络沉溺)的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在网络成瘾倾向方面体育大学生状况分析

体育生在网络认知、网络情绪、网络行为、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

(1)网络认知

体育大学生对网络很了解的人数较少,只占总人数的8.5%,而处于一般了解的同学却占75.3%,不了解的同学为0%,可以看出体育大学生多数处于半知半解的状态中,如果将这部分同学引导好,可想而知体育大学生发展前景是多么乐观。近一半以上的体育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关注内容是打游戏,上网学习的同学仅为3.6%,可见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只局限于游戏上,而忽略了学习。

(2)网络情绪

体育大学生上网时经常出现偏激、走极端的想法为7.9%,偶尔会出现该想法的为47.8%,这个数据这应该引起学校、家长的注意,更多的关注体育大学生上网的情绪,经常劝导,使其正确理性的使用网络。

(3)上网行为

上网行为具体表现在:上网频率、网龄、上网内容、上网习惯几个方面。

由于大学网络宽松,每天15小时供网,给体育大学生营造了长时间的网络生活,有85.1%的同学每天都上网,大多数人上网时间集中在3―5小时之间,同时还有10.1%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达到7―9小时,可见体育大学生每天在网上浪费的时间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工作的精力。

网龄在三年以上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1.4%。而网龄在半年至一年的学生仅占总调查人数的0.6%,可以看出过早的接触网络也是导致体育大学生产生网瘾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上网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以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认为网络对现实生活有负面影响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91.8%,同时网络在体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中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大学生应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转移注意力,冲淡网络的诱惑;与亲友、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集体生活的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学生社团,培养大学生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及社会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定期不定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理心理保健等方面给大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上网行为的调控能力,改善上网的心态。要加强心理疏导,将心理疏导工作“做早、做细、做实”。

(4)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首先,要按教育部要求,配齐思政队伍,并注重这支队伍的素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朱莉 余少兵,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4):117

[2]掌玉宏, 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实验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0):74

[3]万国华等, 体育活动矫正大学生网 络成瘾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2):59

本文是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09DDJ042。

第7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10-02

移动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信息功能和丰富的娱乐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网络发展之初,仅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和传递情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旋风开始席卷全球,网络的使用以指数形式递增。从用户数量来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截止201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截至2011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基金项目: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3年度专项调研课题(青少年工作研究)(QSNYJ2013124)],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最新的网络媒体,得到了全国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学家通常将青少年期的年龄界定为11岁左右到21岁左右,大致相当于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的认可和追捧。它已经涉及到青少年生活的几乎每一个方面。无可否认,网络正在不断重塑我们的生活。尽管对网络的作用一直众说纷纭,但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河南省属于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发展起步晚,经济水平还远远跟不上沿海城市,而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用工需求少,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失业人员增多,于是出现了大量河南人外出务工,衍生出了一些新群体“留守青少年”、“新生代青年农民工”等等,另外,手机等终端的普及也给网络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这是河南省的社会特征。从上文的数据中可知青少年是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建立亲密社会关系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所面临的网络互动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冲突也最多。

鉴于河南省青少年的新情况以及网络生活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本研究以河南省青少年为调查样本,主要从网络基本使用情况、网络使用频率、网络使用能力、网络使用活动、网络使用动机、对网络的观点等方面调查河南省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具有建设行、可实施的建议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河南省的两所高中、两所初中以及一所职业学校的308名学生接受了调查,完整回答了《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调查量表》,此量表参考了北京大学赵国栋等编制的《北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量表》,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86%,其中男生占57%,女生占43%,年龄主要集中在12―18岁,来自城市的约占52%,来自非城市的约占48%。

2.研究方法

参考北京大学赵国栋等编制的《北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量表》【3】,删除原问卷主要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方面的调查,增加适用于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的项目,修订原有项目表述以便适合青少年,最终形成本次调查量表《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调查量表》。本量表主要由人口统计变量和量表组成,其中量表又由几部分组成:网络基本使用情况;网络使用频率、网络使用能力;网络使用活动;网络使用动机;对网络的观点。量表内各条目按照1-5级评分,1分:非常不同意;2分:比较不同意;3分:中立;4分:比较同意;5分:非常同意。

3.填表方法

在正式实施问卷调查时,研究者在班级的自习课上进行发放,郑州市外的由班主任在自习课发放指导学生填写,所有的施测者按照统一的指导语指导学生填写,任何量表只要有一整个项目未填,即按无效回答处理,不计入统计分析。

4.统计方法

将收集到的问卷原始数据输入到Excel数据模版里,使用SPSS17.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

在填写问卷的学生中,63.2%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其中88%的人使用的是台式机,只有12%的学生使用的是笔记本,相比于大学生拥有电脑的普遍性,仍然有36.8%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电脑;在上网频率这个项目中,有占一半的学生回答“偶尔上网”,只有24%的学生表示经常上网、几乎每天上网、每天必然上网;在上网地点上,55.2%选择的是在自己家里上网,27%的选择在网吧上网;在上网时使用的电子设备选项上,用台式机和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一样,都超过了30%。在每周平均的上网时间上,总的平均时间达到17.43小时,平均2.5小时/天。

在网络使用活动项目上,问卷数据显示青少年只是偶尔会通过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讨论学习问题、下载学习资料、观看视频教程等进行网络学习;青少年网民网络应用的娱乐化特点比较突出,达到85.8%,青少年的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使用率分别占比例处于前列;网络沟通交流上也表现得非常活跃,即时通信、微博、社交网站和个人空间的使用率也高于网络学习的,经常在网络上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的达到75.3%;青少年网民网络购物行为较少,86.8%的青少年表示不经常网购;73.9%的青少年表示自己目前的休闲娱乐多半与科技产品有关(上网、游戏、听歌);而在其他的例如:在网络上经常做现实不允许做的事(19%)、我喜欢在网络发表我的看法和观点(29.4%);在互联网里找志同道合的朋友(24.5%)等等这些脱离社会的行为青少年并不如我们所预先认为的高比例。

在网络使用能力项目中,65.9%的青少年不认为上网和操作浏览器软件对于自己是很容易的;71.6%的青少年不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有关电脑使用的各种基本技能和方法;只有13.1%的人认为自己是个电脑高手;73%的人不认为学会使用各种网络技术是容易的;83.7%的人不会解答自己身边同学问的关于互联网的问题。

在网络使用动机项目上,较显著的特点是,青少年上网没有特别明显的动机,达到30%以上的几个动机分别是:和朋友分享心情(30.2);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感情(31.4);为了休闲娱乐(35.3);为了缓解压力(39.3%)。在其他动机如为了节省电话费、及时获取信息、网络购物、实现自我价值等上,青少年大部分都是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只有少数人有这些动机。

在对互联网的观点项目上,分别只有不到20%的青少年认为在网络中自己更有成就感;认为自己喜欢网络交流方式;认为在网络中感到兴奋和快乐;认为网络可以激发创造力;认为在网络中很容易找到归属感。大部分青少年对网络保持一个客观中立的态度,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家认为互联网是积极向上的,是能改变生活的,在“网络可以帮我提高现实技能(如沟通技能)”;“认为科技和网络技术发展得太迅速”;“认为互联网几乎对我的生活中的各个部分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项目上的比例达到20%以上甚至30%。

三、问题与对策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青少年网络使用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虽然使用的项目目的等方面与设想的不同,但从大体的结果来看还在可控之中。下边讨论下青少年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主要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网络生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1使用项目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音乐、视频、游戏以及社交网站与软件。

从统计结果上来看,青少年使用网络的项目奉行娱乐至上,很少触及下载学习资料、讨论学习问题、网络视频学习等内容,并且电脑使用时间较长,2.5小时/天,这应该与青少年平时课业任务较重,压力较大有关,导致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中,娱乐项目占了绝大部分。

1.2在网上做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比例虽然不高,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网络上做一些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自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长不允许青少年做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平时认为的网络危害,另一方面是现实中无法操作的事情,比如与较远地方的同学亲友联系等等。前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要进行监管和教育,防止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1.3上网动机不明确,需要引导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青少年使用网络,没有一个主要动机,所有项目都比较平均,但是从上文使用情况来看,最终选择娱乐项目的占绝对比重,与原始动机不明确不符。

1.4使用网络能力不足,需要提高网络使用能力

在统计中可以看出,上网时出现问题,青少年并不知道如何解决上网问题,对网络问题处理能力不足,当出现问题时不能自己解决或者帮别人解决问题,需要给青少年一指导,帮助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策与建议

为了解决青少年网络使用动机、使用项目以及使用能力方面的问题,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使用网络处理问题,并且防止网络对青少年造成伤害,提出以下对策:

2.1加强网络管理力度,防止对青少年造成伤害

青少年主要使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游戏,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在不适合青少年的音乐、视频、音乐中增加限制,防止青少年接触到不健康的娱乐项目,造成身心的损害;家长应指导青少年网络使用,帮助青少年在上网设备上屏蔽不健康信息,经常检查青少年网络设备,加强监管;网吧监管要加强,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拒绝进入,一旦发现有网吧接收青少年上网,直接关门整顿;净化网络环境,把毒源清除出网络。

2.2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青少年融入大集体,减少网络使用。

学校和家长应该增加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多组织大集体活动,减少青少年无聊独处时间,让青少年融入大集体,同时也能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到更多的社会技能,拉近家长、教师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建造和谐家庭、和谐校园,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家长和学校要做好沟通,多交流青少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青少年的真正想法,更好的处理青少年遇到的困惑。

2.3学校增加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以及解决网络问题。

中学应开始计算机课程,介绍计算机文化,教授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当遇到问题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多进行网络使用方面的介绍和活动,让青少年了解更多的网络知识;教授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学习,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针对河南省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部分已经可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其他措施需要监管部门、学校、家长通力合作,尽最大努力引导、教授青少年合理、健康使用网络。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让青少年不受网络的侵害,正确获得知识。但由于提出的措施还未全面,后续需要在大范围内检测相关措施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提出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pdf》.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pdf》.

[3]赵国栋等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vol.8,No.4 (147-162) 2010.10.

[4]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7.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0-07-15].http:///special/cnnic26/.

[6] 石绍华,高晶:北京市青少年的上网情况及心理发展调查报告。北京市政府、共青团市委编,2002年.

[7]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283.

[8]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 .社会学研究.1995 ,(4) :41-48.

[9]侯磷.网络消费行为对生活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33-34.

[10]吴明隆. SPSS 统计应用实务[M] .台北文魁信息股份公司,2000.

[11]郭良, 卜卫.2003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西宁、呼和浩特青少年互联网采用、使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

第8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负面影响;消解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捷,让我们真正搭乘上了信息时代的快车,使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信息,跨越时空的把握全球动态。但信息技术在给我们无限的方便的同时,也正在给一些人悄悄的灌下了“慢性毒药”。这对上网人数比例大、接触网络时间相对较长,而心智又不太成熟、血气方刚,甚至可以说有些“愤青”思想的大学生身上,这些负面影响就更为明显。本文试就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消解对策谈点笔者的认识。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身体的负面影响。我们曾就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问题进行调查。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每次玩游戏都超过6小时的学生占2.7%,一次持续最长时间超过20小时的人数已达到所调查人数的7%。这样长的时间和这样多的人数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学生在问卷中回答的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有手麻、胳膊疼、后背痛、懒得说话、做事不专心、什么也不想干等。可见,长时间操作电脑之后,学生大都感觉到了各种程度不同的身体不适,其中较为严重的是眼睛疼和脖子酸。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同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怕光、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症状。

2.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一是表现在认知方面,因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出现感知“适应”。即长期在感知同一事物后容易导致对该事物感受性的降低。二是表现在情感方面,在网上,大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思想感情的机器,无法体验与感受面对面交流的情感色彩,久而久之,必然引起情感匮乏和冷淡,在现实中不愿表露情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情感表达, 感受不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出现情感异化与迷失。三是表现在人格方面,“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模式上表现出较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种态度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多疑和不信任的偏执性人格障碍。

3.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网络中由于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性问题越来越多,有时合法与违法,罪与非罪很难得到判断,在网上可以避免与传统意义的社会直接接触,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并采取制裁措施,于是便导致网上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阶段也是学生道德观进一步确立的时期,如果网上所受的这种影响反馈到现实生活,便易导致学生不自觉地放松自我的道德约束与自由意识的泛滥。

三、消解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

1.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学校要把网络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把普及上网知识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经常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有关网络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在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的网络法律知识。教师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倡导网络文明,大力宣传网络文明公约,开展宣传公约的系列活动,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方法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上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认识网络中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提高自控能力。

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加强网络意识教育。要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教育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有选择地借鉴,有鉴别地吸收,培养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其次,积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网下和网上的心理咨询,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问题监督、预警机制,积极主动地对有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3.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立思想约束机制

第9篇

1.道德认知冲突。

由调查显示“,其中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影响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可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已经超过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尤其是网络的优势,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海量的信息有利于人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此间,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与道德冲突必然出现。西方某些国家会凭借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的“无中心化”和高度的“自由”、“无国界”等特性,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等,妄图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人生观渗透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会发生紊乱和错位,对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遗弃。网络空间是一种多中心秩序,每个人都是交往的主体和中心,没有谁是最终的管理者。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因此在网络中不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容易导致道德认知冲突。

2.道德情感冷漠。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在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中生存。在网络环境中,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被人与网络的关系所取代,我们在充分肯定网络的人际交往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负面影响。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通过qq、微博、邮箱等聊天工具进行交友,通过淘宝、天猫等进行购物,通过百度、腾讯等了解天下大事,这种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模式,大大减少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与家庭、同学们、朋友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感情联系淡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个人责任感缺失。同时,有的学生出现了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如有的学生在现实世界是沉默寡言,在网络中却花言巧语,游刃有余。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3.道德意志弱化。

网络的隐匿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意志,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可以在网络中摆脱现实中的很多束缚。“虚拟交往的匿名性必然导致交往过程的隐藏性。隐藏性引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实中以身份为依托的交往所形成的责任和道德规范容易在虚拟交往中失去作用。”互联网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另一方面网络的隐藏性,极易造成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缺失,道德意志弱化。上网的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的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与放大。当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自由空间过大时,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就会弱化,在网络上的言语与行为变得随意而不负责任,比如网上随便骂人、浏览不健康网页、人肉搜索等一些网络不道德行为。

4.道德行为失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早已深入我们的学习、生活。网络上的“QQ农场”、“牧场”已深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今天你偷了吗?”成了当下青少年流行的问候语。一些大学生痴迷于“农场”游戏无心学习甚至彻夜不眠,一款简单的播种、收获的农事游戏竟然能够让人如此痴迷,有的竟然演化成现实版的偷菜,以为和网络一样,可以随意偷菜,不受法律的约束。网络操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再加上大学生的自控力与责任感比较弱,极易导致不良的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网上“随地吐痰”。网络的言论自由造就了可以随意谩骂,垃圾信息,散布种种虚假信息和制造流言蜚语,毁人形象,侮辱诽谤他人等等;浏览黄色网页;黑客骚扰。部分电脑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充当黑客,他们非法侵入政府等的电脑系统,破换攻击信息资料等;利用网络犯罪。网络中的一些虚拟行为可能反过来影响现实生活行为。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传统道德养成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忽视。

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重点不是认知道德规范,而是内化和践履道德规范。但是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只是灌输道德知识,学生只是表面了解。至于是否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却很少关注。良好的道德教育史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灌输认知,关键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并以此指导行动,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所以我们进行了很多的道德教育,但效果却不佳。在缺少监管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会更差。网德教育就必须使他们在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时能做出正确选择。因此,除了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综合治理,规范媒介行为,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保护”外,更主要的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写、思考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信息的使用、辨别和创造能力。“目前,中国内地尚没有一本真正的媒介知识普及读物,也没有一所高校或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如果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不上去,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得很乏力,也会导致在网上的道德失范。

2.与陌生人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道德尚未能够形成。

按照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因此,在传统社会里的道德是在熟人社会里靠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发挥作用。而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交往有传统实体向现代虚拟交往叠加,即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在虚拟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虚拟世界里每一个成员都是通过数字符号的身份或陌生人的面目存在,不必面对面。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熟人社会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而大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道德自律能力尚未形成,因此,现实社会中的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往往失效,传统道德的约束力不够,网络道德出现真空。

3.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

现在网络环境空前开放,大量的网络文化涌现在各大网站。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1)隐匿性和不确定性;(2)不安全与不可控性;(3)开放性与多元性;(4)自主性与平等性;(5)虚拟性与无约束性。这些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了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网络世界各种信息的影响。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缺乏理性思考,面对多元的道德标准,很容易出现道德选择的迷失。在西方网络文化、思想的渗透下,对我国的主旋律文化,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潜移默化的侵蚀。同时网络世界的自由性、虚拟空间的弱规范性,使人们觉得比现实世界自由。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任意扮演角色,可以随意说话不管真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大学生获取和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自由性,极易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弱化,任意浏览低俗的网页、发放垃圾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

三、网络环境下道德失范的对策

1.道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

改善道德认知。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自我免疫能力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时,德育工作者要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对学生进行网络主体性教育,其一对学生进行网上自主性教育;其二对学生进行网上能动性教育,提高自身的主体选择能力,包括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其三进行网上创造性教育。要使网上道德教育取得成效,要避免大学生被网络异化,要加强主体性教育,使大学生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增强“免疫”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对道德的形成起催化和强化的作用,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在虚拟世界里黄色网页和导致大学生人格变化的网络游戏等,对大学生情感的冲击很多时候发生在德育关怀的空白地带,而情感关怀的缺失是大学生产生道德问题的主要一个原因。因此,应该把伦理精神注入网络技术发展的全过程,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出和谐的空间。培养网络道德意志。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需要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结合,关键是实现伦理道德和法律的结合。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要与法律、法制教育相结合,要教育大学生们遵守有关网络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增强外在的约束力。同时可以实行网上契约,与网络法律结合,能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网络道德和法律,自觉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日渐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道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的改善,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关怀、自我道德意志的锤炼,同时做到知行统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升,真正增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健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与大学生自身各主体的通力协作。学校是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主阵地,因此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要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形式,培育文明、健康、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首先,加强网上信息监管,净化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把关人”,帮助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其次,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课程中,端正大学生对网络影响的正确认识,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使用能力、辨别和批判能力、创造和传播真实信息能力。通过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育,促进大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家庭的教育功能对人的道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父母要熟悉孩子的网络生活习惯与行为,了解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3.实行网上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社交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WEB2.0大潮的推进,社交网络应用迅猛发展并成为网民的基础应用之一。以 微信、qq空间、微博为代表的一个个社交网络社区,以其独特的社交方式便捷性、成员信息可知性、内容传播碎片性迅速占领了高校市场,成为大学生日常网络交流和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平台。同时,这一变化又给高校辅导员开辟了一片网络交流的新空间,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不得不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由此引发的问题便是,大学生的社交网络群落愿意接纳辅导员吗;为什么要辅导员融入学生的网络社区之中;辅导员该怎样提升网络网络社区的亲和力。

为此,笔者进行了有关虚拟网络社区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问卷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对辅导员开展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并就如何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形成了一定的思路:

一、高校辅导员融入学生社交网络现状分析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参与度来看,调查显示,27.9%的学生表示希望辅导员加入到学生的社交网络社区中来,因为这样可以了解学生更真实的状态;38.3%的学生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辅导员过多地介入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中来,还有33.6%的学生则保持了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不会把辅导员当做什么特殊的人物来对待。笔者推测,此数据与学生本身的个性特征有关,再者也与辅导员本身使用网络的习惯、辅导员在过往时间里在网络社交社区中的表现和辅导员本身的亲和力不无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各大网络社交社区中的活跃度来看,22%的辅导员几乎不更新网络社交社区里的信息;12.1%的辅导员会频繁访问学生的信息,但很少主动更新信息;29.2%的辅导员虽然经常更新信息,但信息比较私人化,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只有36.5%的辅导员在社交网络社区中很活跃,经常更新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信息。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应用的参与方式和身份被认同程度来看,59%的学生希望在社交网络社区中看到辅导员给他们提供成长发展有益的道理;65%的学生希望得到考研、就业等方面实用的建议;36.5%的学生希望辅导员对某些校园或社会热点及时评论或表达观点;44%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更及时便利地获取校园资讯和通知公告,还有29%的学生表达了对班级发展动态的关切。由此可见,在他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群落里面获取信息是符合学生当下需求的。而高校辅导员的现实表现则差强人意,与学生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利用网络社交应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更加亲民、更加贴近学生的方式展现自己、表达观点、传达正能量,这才是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二、基于社交网络应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优势

(一)主动关注比被动接受更具“亲和力”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由教育主题建立相关网站、主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微信时代,高校也习惯于通过微信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动推送给学生,这一系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都属于防范性教育。而随着高校大学生认知的多层次化和思想多元化,传统方法必然要由单向转向多向,由灌输转向渗透,由重点覆盖转向全面覆盖,由强迫接受转向主动寻找。

(二)信息互通比信息单向更容易感受到“亲和力”

基于传统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信息或者公共信息分享为主要功能,它这种并不以个体为核心的运行模式,始终让思想教育者或者“高高在上”,或者被凌驾在外,并没有明确的信息回馈机制,而被教育者,却始终掩藏在话题之下,拥有匿名性的优势,也就同时拥有了对于内容的选择性和排斥性。而社交网络社区能够把思政教育者容纳入体制之中,有时还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师生交流,产生双向反馈的信息沟通机制,并能够快捷的掌握大量第一手的真实信息,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达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个性化话题比公共言论更易激发“亲和力”

传统的BBS通常都以学校或者专业为单位,靠多人互动式言论支撑。其内容通常也是大家都关心的公共话题。以北大未名BBS为例,曾经其最受欢迎的几大板块是:生活休闲、组织社团活动、心理感情等,近几年,关注实际和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风头正劲,BBS关注社会时政、国计民生等话题热潮日趋式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以个体自我展现、交换个体信息为主要功能的社交网络社区的兴起。它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力量正在以云速度崛起,这也恰恰说明了个体网民的意愿正在被表达和认可。通过利用社交网络社区,受教育者以独立观点人的姿态与他人实现交互,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受教育者作为独立人而具有的思考功能,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从泛化转向实际,从个体话题走向心灵沟通,从相互欣赏转向相互信任,进而产生思想的渗透。

三、利用社交网络应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

(一)注重生活化体验,让网络生活化、隐性化的特点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隐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显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教育环节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引导人的心灵的工作,但人的心灵并不是任意被捏弄的泥巴,不是被拖轮拽上就走的竹筏”。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网络社区化的趋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寓教于无形的网络生活中,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的方式而不是“说教”或“灌输”的方式,去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刷个朋友圈,为我点个赞……社交网络社区上一个个鲜活的字眼,似乎一下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灵感,网络上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体验的文章是多么地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如果这能为教育者所用,必然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抓住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话题、最关切的内容做“文章”,充分运用网络特点进行生活化的渗透,力求把思想政治理论创作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表现形式,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选择地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吸引他们主动使用,让强制性的教育转变为“无意识”的受教育。同时,重视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所反映的各种生活问题,即使不合理或一时做不到的,也要予以解释,利用社交网络的信息便捷性,进行信息反馈,化解、理顺存在于学生中的矛盾与情绪,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先贴近大学生生活、服务大学生生活,再实现其思想教育的目的,从而隐性化地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品质。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让网络世界“以人为本”的人格尊重力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任何一种形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有效地进行引导,就必须把他们的切实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平等地姿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他们给予尊重。社交网络社区的互相尊重则体现的尤为明显,大学生通常在社交网络平台上,通过上传照片、分享软文、等方式“晒”出自己的兴趣和思想。其心理本质则是渴望他人关注、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反映。所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便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社区,倡导教师以实名申请的形式融入到平台中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通过日志、图片、碎片式的状态更新,甚至是一次回复、一次跟帖、一次点击来给予学生尊重和肯定,进而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引导。同时,通过浏览不同性格特征的大学生的个人网页获取最直观、最准确的个人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根据他们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并转化为对辅导员工作的亲近感,极大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课本,不深入头脑”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凝聚大学生的网络共识,延伸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探索和思考。

(三)善用网络语言,让正确的舆论导向力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最近,蓝瘦香菇、累觉不爱这样的词汇不断出现在网络语汇中,笔者针对网络语言的调查显示,53%的学生都表示能够接受网络语言的使用,4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应该会用网络语言,这样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46.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至少要能看懂网络语言,但没有必要使用。由此可见,辅导员要想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不同于机关公文或教科书,还需要合理使用网络语言,积极主动出击,引导舆论。通过在社交网站注册,辅导员可以利用它的信息公开性,用更人性话的语言主动“晒”出自己的工作心得、班级活动、生活感悟、校园动态等,让学生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原则方法,这样做,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许多因为信息沟通不畅、工作方法不公开而导致的师生矛盾。同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网络平台,展现了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其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建立在教育主体和客体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是人格魅力所在,而网络社交平台,则给高校教育者提供了这样一个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倾听他们以“同类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投入真挚的情感体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善用鲜活的网络语言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风格和生命力所在。只有遵循它的规律,才能让网络这个工具,不断迸发出亲善的光辉。

参考文献:

[1]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3(10):74-91.

[2]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71-77.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研究进展;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6-0081-07

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在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傅荣(2001)较早的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1]。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2]从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李强从理解互联网出发,认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3]。这就开始从问题意识的角度界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网络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由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5]

毫无疑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心理教育也不仅仅是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必然要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的本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6]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的本质也必然会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中来。网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开放的联系。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的形成》一书中所写道的:“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7]

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创新。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换。崔景贵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主体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互动对话式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人本人性化的心理教育。[8]所以,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环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资源,网络心理教育就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促进网民心理潜能的发掘; 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系统。[9]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虚拟社会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带来了种种机遇: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拓展了人们的理论研究空间,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沃土。第二,社会存在的非实体性,为主体的个性释放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氛围。第三,主体个性自由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行为的非人性化趋势,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现实参照;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发掘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10]

同时,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增加了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11]65因此,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

首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数字化信息遍布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时,大学生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学习研究到休闲娱乐,从认知行为到情感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所引起的心理困惑(尤其是网络的困惑和现实的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时)都是不可阻挡的。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现状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开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径。[12]90

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丁玉祥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偏执关系;二是人性异化,表现为人格结构失衡,形成“数字化”的人格障碍 ;三是自我迷失与冲突;四是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五是技术崇拜: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13]。田益民指出,网络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自我角色混淆、网络综合症甚至网络成瘾症。[11]66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

最后,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4]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出现了“非主体化”趋势。教育主体不再是灌输思想的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主体,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传统的“教”与“被教”关系己不再明显。不过大多数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认为这种教育关系和工作氛围更具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转换,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界目前提出的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黄玉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在网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定期举办网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举办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等[12]91。二是将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郭加书等指出,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迷恋网络,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网恋心理教育等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16]。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学界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17]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包括利用在线、BBS、Email、聊天室等进得心理咨询;[18]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其可以设计的内容包括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介绍、优秀心理影片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网络介绍等[19]。

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文字书写本身就具有情绪抒发的功能,也是一种整理思想、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Day与Schneider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李书艺证实了焦点解决疗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可行性[20]。还有,王沂钊提出将多重模式理论应用到网络心理咨询中[21];Wright提出将写作治疗(writing therapy)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中[22];王智弘与杨淳斐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23]等。网络心理咨询的技术有:情绪深化的技巧、关系增进的技巧、文本呈现的技巧[24]。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咨询理念,具有现实心理咨询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点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巩固;不利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等[26]。可见,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27]也决定了它并不能替代现实心理咨询[28],只有实现两者的互补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9]。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的探索。廖桂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30]。宋凤宁等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教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应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分析网络心理教育时可以借鉴相关思路,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把握网络心理教育[32]: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根本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理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教育之中,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育向网络教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分析,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资源集约化, 信息生动性, 环境虚拟性, 活动自主性, 人机交互性和沟通间接性;网络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学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33]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3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张忠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35]

五、从工具视角到体系建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问题是关系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程度的根本问题,准确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对加强和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首先,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学概念、心理现象或心理疾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忽视了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建网站――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照搬到互联网上。这样做,一方面使一些访问者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许多访问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之所以如此,是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密切相关的。一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尤其是主干理论研究薄弱。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其客观规律。而目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研究得也还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薄弱。在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相应改变。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研究者,从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教育载体等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给予了理论上的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多是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工作等问题则很少触及,特别是没有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寻找课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次,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加强理论与系统性研究代表了一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大体经过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意识和问题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相应地,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上,体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延伸等。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它不仅指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即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去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研究。虽然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非常薄弱,但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

因此,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网络世代”的重新定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研究,形成主体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是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是“既现实又虚拟的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网络时代的人是“社会化”和“虚拟化”的统一。网络时代的人是具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存在,即是现实社会中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生命现实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虚拟社会的人。其次,网络时代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网络时代的人的状况既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也取决于他们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最后,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和关系,这个特定的联系和关系既包括了现实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包括了虚拟社会的联系和关系。[36]

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也成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网络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通过网络与外界(包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进行沟通。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从网络和网民的现实出发,研究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除了将网民作为直接对象外,还需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网络世代”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网络世代”的心理健康标准、“网络世代”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化与系统化。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基础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育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倾向于主张从多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整合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心理教育这一复杂现象,努力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统整的方法论来综合建构自己的理论范式。在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对那些事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重视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的研究,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等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二是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要认真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施行的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有从理性上、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我国网络心理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要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创新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并尝试模型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从沿用到整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不断整合。在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沿用了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

因而要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受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影响,其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求助于网络或通过网络发泄,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网络时代,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上和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网下”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能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2]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3]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224.

[4]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6]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44.

[7]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1-44.

[9]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2-24.

[10]杨建民.虚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刍议[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11]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12]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89-92.

[13]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13-16.

[14]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论因特网对教育之利弊[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30-134.

[15]王献敏,梁淑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4(4): 81-82.

[16]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9.

[17]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8]陈育新,江立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7.

[19]章巧眉.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97-101.

[20]李书艺.以网络实时通为媒介之焦点解决取向:网络实时谘商研究[D].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王沂钊.辅导教师如何介入学生之网络沉迷行为[J].学生辅导,2001,74:58-67.

[22]Wright. 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2, 30(3):285-298.

[23]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J].辅导季刊,2006(1):1-11.

[24]王智弘,杨淳斐.网络心理咨询中可行的应用理论与实务技巧[J].辅导季刊,2001(4): 20-27.

[25]纪国和,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51-68.

[26]曾晓青,陈美荣,刘建平.浅析当前网络心理咨询的缺陷与不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4):98-100.

[27]Castelnuovo G, Gaggioli A , Mantovani F , et al.New and old tools in psychotherapy: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s[J].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33-44.

[28]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0-145.

[29]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6-89.

[30]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J].理论界,2008(11):161-162.

[31]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32]陶来恒.关于学校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11-14.

[33]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58-60.

[34]徐露凝,孙丽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湖州师范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阐述分析了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着重就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从正确认识网络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成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质量的思政教育网站、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整合网上资源、营造网络文化氛围、健全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网络的发展与繁荣,提高了信息利用率,扩大了信息的利用范围,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开展。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不稳定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这就促使我们分析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网络思想教育的研究,一般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经历了初步探索、主动建设与深入发展三个时期。对于一般的地方高校而言,限于信息网络软硬件建设限制,网络思想教育的起步一般都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开始的。然而,在网络思政教育整体推进、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由于各地各校的情况不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地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普及,很多高校建立了“红色网站”,主动占领了网络这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兴阵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学校不仅建立了如先锋网等思政教育类的主题网站,同时,学校也整合了校报、广播台等传统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后放到网络上。这一举措拓宽了学生的获取信息来源,增强了思想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一项针对湖州师范学院学生对校园思政网访问情况的调查显示:超x~96%以上的学生至少每学期都会浏览1次校园网:72%的学生每周都会关注一下校园网上与学校相关的新闻报道;而仅有13%的学生会每天浏览校园网。调查认为.网站页面呆板、形式单调、内容上大而空、说教味浓等原因是造成了学生对思政类网站访问不积极的原因。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教育类主题网站都存在着不够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单纯依靠以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网络思想教育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与技术准备,重视网站技术建设而忽视网站内容建设,网站点击率偏低等问题。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很多思政教育类网站的定位不够准确:一部分认为网络思政教育即思政教育网站建设。认为单纯地建设和维护好一个思政教育主题网站,上传一些宣传资料即是做好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还有一部分则认为网络思政教育即传统思政教育在网络上实施,即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进行施教与受教的接受式灌输过程。

我认为,网络思政教育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把网络作为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注重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对网络思政教育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运用网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思政教育类网站没有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原因。

三、提高网络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改变传统思政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特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式。

观念创新是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先导,着力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教育的新理念,主动超前地实践和探索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才能掌握网络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制高点,才能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打开思路、明确目标.从而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取得切实的效果。网络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不可或缺的教育新途径、新载体,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觉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管是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管理者来说,还是对广大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将网络思政教育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这样,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才能向全体师生有效渗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增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认识和接受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信息量大、图文并貌和具有平等的沟通平台等特点,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包装,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努力使这种吸引力保持长久和稳定。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贴近师生、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实际,多开办一些针对性强、互动性强.有新意、有品味的栏目和节目,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着力打造校园网络宣传的知名品牌,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努力开创网络宣传的新局面。打造优质的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我认为可以通过丰富以下两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第一。把网站设计得符合大学生思想特点,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比如可以在网页上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还可以开办一些如“教学问答”、“心理咨询”、“校长书记信箱”等互动栏目。此外,还应该将网站的界面设计得清新怡人,能够较好地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浏览网站过程中感到“很好玩”、“有意思”。

第二,注重网站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将网站内容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格调高雅的网络文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缺乏思想性、艺术性的网站和内容,难以对广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对网站内容的更新,不断开发出与学生网络生活相关的新技术和新花样,可以始终保持受众对网站的好奇心和吸引力,这也是吸引上网者反复访问站点的动力之一。

3.强化教育载体交互性。加大传播方与接收方的互动沟通交流。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重在正面的宣传教育,但更多的是通过情感交流的形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来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最大特点及优势.是突出了其教育双方的平等,从而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所以低下,使学生厌烦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它总是把受教育者放在被动接受和服从的位置上。所以,网络思政教育要想改变上述情况,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同时处于网络这个自由而平等的世界,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身份的平等性,即在互联网上,人们没有时空、民族、文化、等级、年龄、性别等的限制,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网民”,他们可以与任何人进行自由的交流和交谈,庶民百姓甚至可以与国家元首直接沟通与交谈。

二是思想交流上的平等性.就是在网络上,尽管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可能不同,但他们交流的是信息、思想,在这种交流上他们是平等的。网络的权威是凭借着能力和魅力树立起来的,而不是以社会等级或官位、职称作基础。

三是参与政治的机会的均等性,即在互联网上,无论是平民还是总统,只要你愿意,就都可以发表言论,参与讨论,谁也不比谁的机会多,谁也不比谁的机会少。通过平等对话、沟通理解,求得互识和共识.最终促进交往双方政治思想境界的提升。

4.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上舆情引导机制,确保正面舆论的主导地位

观点多样,是网络舆论的一大特点。对高校来说,校园BBS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对社会焦点问题发表意见的集散地。网上舆论引导成为巩固意识形态的有效形式,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校园BBS必须严格执行实名制注册,加强信息人的责任意识,控制甚至消灭境外敌对势力和社会上低级趣味的有毒有害信息的,以此提高校园论坛的品位,提升网站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