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20:26: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校园安全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作者:王沫 石佳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外国语学院
美国许多高校建立了信息通知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告知学生,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其网站上专门列出了“突发事件告知”专栏,包括紧急情况通告、公共安全警报以及电邮通告系统。[2]公共安全警报包含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近期发生的犯罪事件以及其他危险事件,阐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质、具体情况等,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建议,有些涉及犯罪的警报还会告知犯罪分子的年龄、姓名、照片及所用车的型号及颜色等。[3]电邮通告系统是一个紧急情况通告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经授权的普林斯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向个人信息和指示。它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即时性,而且可以直接地通过多种通讯方式与个人联系。[4]
此外,达特茅斯学院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学院建立了紧急事故通告系统。一旦威胁校园群体的突发事故产生时,该系统会警告学校全体师生。达特茅斯学院的紧急事故通告系统采用多种通告及信息传播的模式,包括达特警报(DartAlert),达特茅斯每日安全系统(D2UNow),达特茅斯主页以及达特茅斯紧急通知网。达特警报是指学校挑选了一所校外公司提供信息通知服务。如有紧急情况发生,该公司将把具有时效性的通告通过各种通信设备传送给达特茅斯学院的所有人员。所有达特茅斯学院的人员的通讯电话会收到一条自动消息,邮箱账户会收到一封附有关于紧急事故的简要资料及应对指示的邮件。学校认定并训练了一组倡议者,这些倡议者被授权以达特警报的名义发出通告。倡议者小组由安全监管人事部,安全治安主任、副主任,学院院长部的数名院长,危险及内部通知服务部主任组成;达特茅斯每日安全系统是一个快速传递消息系统,它于2009年春取代了学院的大众邮件系统。该系统每日自动地向全部或特定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发送安全信息,信息包括每日的安全情况及相应的提示。学院的安全部门主管、安全部门及高层管理人员都有操作此系统的权利,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通知。[5]达特茅斯主页以及达特茅斯紧急通知网与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通知系统类似,在这里不作阐述。
美国许多高校在其学校的主页上提供关于防范安全事故、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议,内容详尽,指导性强。普林斯顿大学提供紧急事件应对措施,告诉学生遇见紧急事件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其对各种类型事件都有相应的详细指导,如学生遭遇抢劫、火灾、身体意外伤害、化学药品泄漏、自然灾害等。此外,普林斯顿大学还提供意外事件前的准备措施,提醒学生怎样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2]学校开办各种培训班,让学生了解户外旅游常识、意外伤害紧急救援方法等,例如,户外先遣急救员课程(WFR)、心肺复苏术课程(AED)。[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向学生提供安全提示,涉及各个方面,包括一般性常识、居家安全、宿舍安全、取款安全等。[7]例如,取款安全的一条提示是这样阐述的:“不要把您的社会安全号码印在支票、驾驶执照或其他财务文件上。如果银行或其他机构使用您的社会安全号码或客户帐户,打电话或写信至公司申请一个不同的识别号码。”[8]
美国高校把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作为加强诚信教育的有力手段之一,将安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普林斯顿大学设立警报热线、危机支援热线,在学校出现紧急情况下,会有专人接听危机支援热线,提供有关紧急情况和有效支援服务的信息,在没有紧急情况下,此线路保持留言状态。学生也可以通过广播收听紧急情况报告,普林斯顿大学的电视频道也会播出紧急情况通知和公告,学校的餐厅和电话亭都张贴了有关安全信息的海报。[9]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学生编写了《安全手册》,全面地介绍学校的安全服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遇见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各种安全提示。此外,学校每天都有安全记录,详细记录保安人员巡查的时间、地点,在什么地方有安全隐患,隐患是否得到处理等。如遇到意外事故,如学生物品丢失、身体意外伤害等,保安人员会及时处理并做详细记录。[10]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忽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当提及保证校园安全时,更多是指向于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而不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处理事故。”[11]在理论研究方面,“高校安全教育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对高校安全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迄今为止,国内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著仍然寥寥无几。”[12]“大部分期刊论文在论述安全教育时,很少能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见解,其论述多为蜻蜓点水似的一掠而过。而且,对于安全教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中小学的安全防护教育,对大学是否有必要进行安全教育的问题探讨不透彻,对高校安全教育应如何开展的研究也显得模糊。”[13]此外,关于高校安全教育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在具体做法的实施上,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将安全类课程纳入了课程体系;北京市教委于2006年召开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委2008年颁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高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山东市2010年出台高校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虽然,高校安全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教育部门、高校的关注,但对其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模式单一,缺乏前瞻性,效果甚微。[14]
高校安全教育需要完善的、规范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用以指导和规范高校安全教育的落实。美国的校园安全立法体系比较完善,多年来其一直重视和致力于制定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形成健全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使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有法可依,为高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相比之下,“高校校园安全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死角,当前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校园安全法。”[15]只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大大降低了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利于高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借鉴美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明确权责意识,使高校安全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走上依法治校的法制轨道,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p#分页标题#e#
做好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公开安全信息,提高信息通知的时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安全状况、安全信息和必要的安全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有效加强自身防卫以及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从而大大降低危害校园安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公开安全信息,许多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安全信息通知系统,采用网络、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向学校师生及时安全警报、提供详尽的安全建议,并定期年度安全报告和校园犯罪统计。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我国高校应切实公开安全信息,提高信息通知的时效性,畅通安全信息渠道,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防范的常识和技能,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预防的长效机制。在具体做法上,我国高校应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安全信息通知系统,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前有预案,在事故发生时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送给学校人员;同时,提供合理化安全信息指导性建议,例如对防火、防盗、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建议。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注重校园安全环境的营造和学校安全文化的建设。环境氛围和文化熏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物质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精神建设是关键。”[16]美国高校在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方面做出了努力,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之中,渗透于无形,润物于无声。从美国高校的做法来看,我国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具体做法可以是课上课下,双向引导。将安全类课程纳入大学生课程体系,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在理论层面加强安全知识的传授,引起大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扩大受众群体;广泛开展课下宣传教育,如在班会、研讨会、讲座过程中进行分析、探讨、宣讲,在校园内悬挂安全宣传条幅,摆放安全和事故教育展板,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利用校园广播和电子屏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等等。
总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其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在高校开展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我国高校应积极分析和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防范技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校;危机预防;危机管理
高等院校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内部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危机管理也面临着崭新的课题。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危机处理。本文所说的危机预防包括危机检测与危机预警。
我国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现状
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非程序性、双重效果性和处理紧迫性的特点,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回应。而高校较之企业、军队更习惯于常态下的管理,所以面对危机容易按常态下的做法去解决问题,就容易贻误时机而陷入被动。同时,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的立法来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所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至今缺乏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和综合协调部门,也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的综合协调机制。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
我国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已经有了初步进展,基本做到了班级、二级学院、学院网络直报,建立了信息相互通报的机制,增加了危机信息的透明度等,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预警指标体系和网络不健全、监测报告系统反应速度慢、资金投入不足、预警反应措施不健全等问题。
构建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所以,高校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高校必须把危机管理放到战略高度而充分重视。
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危机发生几率,同时危机预防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事先有充分的估计,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选择最佳的对应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高校损失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高校如何构建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
(一)国家需完善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
构建校园危机预防机制需要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领导和统一部署,更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目前,高校危机处理一般由校保卫部门负责。这是由于现行法律只能解决校园内犯罪与治安的界定、处理,起不到前期预防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在校园安全管理的全局问题,如安全管理的责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等方面,仍无明确规定。同时,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有关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之中。但是,这些法律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既不具体、又存在一定法律空白。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学校并非执法机构,也无专业的安保力量,当面对各种危机时,常常处于无能为力之境。
校园安全形势呼吁《校园安全法》,这样可以对校园危机起到前期预防和管理的作用,也可明确学校应履行的具体管理职能和应承担的监护责任。另外,相关部门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也有法可依。
(二)通过宣传教育,增加高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
《校园安全法》不仅能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而且能避免运动式的公共治理,保障校园有长效安全机制。但是,指望一部《校园安全法》“包打天下”,还校园以太平,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教育部的《2007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犯等安全事故。高等院校亦是如此,高校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同时师生危机预防意识淡薄。
通过课堂教育、第二课堂参与、专家讲座、实战演习等方式加大高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当前,威胁大学生安全因素的范围越来越广,来自经济、金融、生态、信息、资源、疾病、犯罪、恐怖等等方面。当代大学生将在不同的领域接受各行业的安全考验,必然要求高校在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时,必须站在大安全观的角度,做到既要专又要广,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除了重视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外,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大学生应有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自觉接受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
(三)高校在常态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
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和思想上的重视,最重要的还是把危机预防融入高校的常态管理中,要切实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要落到实处,不能唱高调,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长抓不懈、分级预警、信息来源多元化、讲究方法等原则。
从危机的性质和特点划分,危机可分为人为危机与非人为危机。如一些突发自然灾害,这是非人为危机,也是防不胜防的。针对这种危机,学院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如地震逃生演练、消防演练、自救技能培训等。
本文主要研究人为危机的预防。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制的建立需要学院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并且成立危机预防机构,该机构由高职院校负责安全工作的副院长牵头,团委、学工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后勤处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同时需要学院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并且要形成政府、学校、社区、用人单位、家长、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共同构建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完善的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危机预防法规系统高职院校要根据相关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危机预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另外,预警机构的制度建设要体现奖惩措施。
危机预防监测系统建立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危机征兆,准确把握危机诱因、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要明确分工,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辅导员)牵头,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一旦发现危机征兆立即向上级汇报,保证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并作出决策。监测系统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库,包含学院师生的详细信息。班主任(辅导员)及时更新信息,机构要安排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处理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另外,也可开辟学生直接通道、校外网络通道,确保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
危机预防咨询系统该系统主要承担的功能是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危机处理的建议和意见。此项工作由二级学院牵头,各班级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实现资源共享,以丰富危机处理经验、提高危机预防处理能力。
论文摘要:缺乏安全常识、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在安全事件面前应急能力差等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彰显出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迫切性。高等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安全素质,将高校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由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存在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使得大学生虽然已经步入成年人行列却依然是容易受伤害的一个群体。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侵害。无论是在面对突发的安全事故,还是在面对一些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骗局时,大学生都普遍存在防范意识缺失、警惕性低、自我保护能力差等问题。高校应该承担起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的职责。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和谐、安全对社会的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辐射作用。
近几年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切实有效地将校园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是构建安全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二)营造高校良好的教育、科研和生活环境是基础和保证
随着高校校园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以及后勤服务工作的多元化,高校校园内服务业日益兴旺,各类不同身份的社会人员大量涌入,使得高校校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特征,大学校园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作为教育重地和科研重地,高校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须要有安全稳定的空间和环境作为前提和保证。面对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服务社会责任与一定程度的社会控制责任交织的局面,作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思考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命题。
(三)弥补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社会对人才尤其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时代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表现的应该是沉着冷静、机智应对,而不应该是因为安全知识的匮乏所表现出的无知无奈、无所适从。不少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并没有将安全教育列为必修内容,或者虽然进行了安全教育但仍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管理措施不到位、方法手段相对滞后等。缺少了基本的、必要的、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致使许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校的环境是相对安全稳定的,安全教育问题远不如生产经营单位那样重要,而且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理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有较强的自我防范能力,所以,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重视不够。甚至一些大学的安全教育明显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譬如上级部门强调了,就抓一段,上级不强调了,安全教育也就暂且搁置一边;上级部门进行安全教育检查了,就集中力量敷衍了事,检查过后就又恢复原状;有重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发生了,就抓紧搞突击教育,过后就又放松不管。这就难免使得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有效性
虽然目前高校都普遍制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每年都会通过安排一些安全课讲座或者采取宣传板报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体系,缺乏稳定规范的安全课程,对学生安全教育多是为了应急或出现事故后的“亡羊补牢”,而临时邀请公检法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举办几场讲座,以及通过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来代替,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教育效果被大打折扣,直接导致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缺乏计划性和安全保障工作出现盲目性。一旦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往往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致使事故扩大化或使学校整体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及分配形式等社会情况也将随之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给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安全教育一定要增强改革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用最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将安全知识传授给他们,特别是要把保护生命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却往往是形式陈旧、落后,停留于传统的说教和宣传方式;教育内容枯燥、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在面对安全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像“火灾逃生”、“生存技巧”等这些词汇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并不新鲜。然而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安全测试后却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一知半解。在测试中有七成的大学生承认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对灭火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不甚了解,能正确使用灭火器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在“宿舍要是发生火灾怎么办?”的测试中,对于基本的逃生知识,竟然没有一个大学生能够清楚地针对各种情况说出相应的逃生技巧。翻开大学生安全教材,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初起火灾时,用一杯水、一件衣物就可以将其扑灭。如果火势蔓延,不要轻易用水扑灭,如果是由于电路引起的火灾,需要断电后再灭火……但是这些知识学生却并不熟悉,大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观理解来处理。报警、灭火、逃生……这些必要的技能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只是箱底一本积满灰尘的宣传册、只是一场看热闹似的消防演习。 大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陌生,与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安全形式的发展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需求有很大关系。可见,在高校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急需加强,对安全隐患需要不断认识、加以重视,安全措施必须更加完备,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三、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高校是青年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种思潮聚集的场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学习热情高涨,接受新思想、新理论的能力较高,所以,如果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得力,能够在大学生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要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
要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从入学到毕业,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安全教育,实现全员覆盖、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安全教育体系。利用已发生的事故做典型材料进行警示教育,可防患于未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安全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法制教育、安全技能教育、职前教育、爱校教育等。也可以采取开座谈会、请校友作报告,让学生自己针对有关情况进行自我教育等,通过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虽然大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比较强,但青年人又比较单纯,容易脱离现实,缺乏社会经验与鉴别力,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为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行为管理上,而是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积极开拓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激发大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有些高校就尝试把安全教育列入新生入学教育计划,通过实施系统地讲授安全知识、组织参观展览、听取违法者的自省、开展专题研讨会、辩论会和安全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来教育启发学生,以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有些高校把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纳入总学时,并按相应的学分计入学生学习档案,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通过课堂讲座、案例剖析、模拟法庭、个别访谈、文艺活动等教育形式,紧密结合高校实际以及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以强化安全教育效果。清华大学已将安全教育纳入本科生军训课程,并在研究生课程中设置16学时的“实验室安全学”,解决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能否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素质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否注重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是否能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如何进行有效的高校安全教育则又需要各个高校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安全稳定的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高等学校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既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校园各类事故和伤害发生,又可以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安全教育对高校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个人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郑文爽.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5).
[2]苏明江.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论文关键词高校 政工干部 心理危机干预 作用
论文摘要高校政工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力军,紧密贴近学生,在心理危机防护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做好危机预警与识别、危机处理和危机后的管理工作”做出了阐述。
1 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1.1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构建学工条线预警机制
古人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 在高校的工作中要防止危机、控制危机、管理危机,首先必须理性地认识危机,并构建科学的预警机制。
第一,做好大学生心理测评工作。我校在新生入学时都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及评估,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方位、多层次地掌握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依据测试结果,及时预防并及早发现有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第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政工干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到学生教室、宿舍中去与学生交流,尤其是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并通过校报、网站、板报等媒体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积极营造校园“心育”氛围。
第三,构建畅通的学生信息体系。高校要建立起由“学校学工处学院班级宿舍”这样一个网络预警体系,从最基层起,从下而上,层层落实,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体系, 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畅顺,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 思其所思、想其所想、解其所难,确保危机事件能准确、快速、通畅、有效的解决。
第四,构建人员互动体系。高校突发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头绪繁多,问题重重,但有五组关系必须妥善把握好。努力处理好与司法机构、学校上级、新闻媒体、学生家属以及一线政工干部的关系,防止可能会引发的一些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出现。
1.2 整合校内外资源,健全学校稳定工作队伍管理机制
第一,合理利用校内资源。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因此,我们本着“大校园安全观”的理念,从完善队伍结构入手,从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安全保卫和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合力形成,并加强对应急力量的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队伍危机干预能力。
第二,积极吸纳校外资源。高校的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离不开社会,与国家、地方政府、社区、社会保障机构以及学生家庭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高校应该主动、积极地拓展高校危机管理的工作领域,保持与社会各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整合资源,共同为高校危机管理工作做出努力。
2 心理危机的应对与处理
2.1 观察和跟踪调查
进行专业的心理诊断和鉴别;跟踪调查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学生,立即转移到安全的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实行24小时全程监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同时上报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共同采取干预措施。在此过程需要辅导员要妥善安排中间环节,不给被监控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重要的是对这样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其感受到人际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2.2 实施转介
(1)请专业人士或专家进行心理评估。(2)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应该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住院治疗等措施。(3)对有自杀意念学生、已经实施了自杀的行动但没有完成或已经完成自杀的学生应立即送到专门机构进行救治。
2.3 及时挽救生命
学校各级部门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一旦得到危机信息,学校要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挽救学生生命。 转贴于 3 心理危机后的管理
危机后管理阶段中,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85页)在于安抚当事人及其周围人员的情绪,尽量让他们保持稳定,并努力将危机转化为发展的契机。
(1)将心理危机事件及时上报到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助做好减轻当事人心理压力,调试情绪的工作。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危机带来的遗留问题,把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尽快使他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2)做好对周围人员进行心理救助的相关工作。产生心理危机当事人的同学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对他们进行危机后心理救助。比如,可以和自杀者的同学探讨关于自杀者死亡的相关情况;询问同学对该事件的感受,给予同理心和情感的支持;允许学生表达他们的悲伤、内疚、自责等等情绪并让他们明白,这一系列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
(3)对学生进行危机后教育,教育学生“如果自己出现了心理危机,要主动寻求帮助,要相信有人愿意帮助你,可以向学校咨询中心求助或校外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4 高校危机干预工作努力方向
学校突发危机事件既能暴露出各项工作中的问题,又能促进日常工作在这种特殊压力下得到创新,因此需要不失时机地及时总结教训,认真评估结果,明确工作方向。
4.1 普及危机教育,提升应对能力
第一,加强学生的危机教育普及工作。从众多高校突发危机实践包括我校的几起事件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较为薄弱,对危机识别和应对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要通过宣传资料、电视节目、网络等途将心理危机教育的普及工作覆盖到全校学生,将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理既成为一种学校管理行为,又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意识之中,使他们成为危机事件的自助者。
第二,加大心理危机应对的连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针对危机应对,学校要培养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的意识,所有的应急措施离不开全体成员的配合和动员。因此,要加大对连接人员的应对危机能力的培训力度,对他们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只有这样,应对机制才更科学更有效。
4.2 加强实证性研究,拓宽危及研究领域
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较新的学科领域,由于危机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该领域的研究会涉及到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信息管理、传播学、心理学、伦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拓宽研究视角、拓展研究领域,并重视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强实例分析,改进措施,切实提高危机管理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理念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辐射源。高雅活泼、健康向上的先进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环境,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磨练意志的作用。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又包括校容校貌、校园的建筑特色、校园的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
但是在现实中,校园文化缺失的问题日益显现。大学校园文化沉淀单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校园制度尚不完善、校园精神文化较为贫乏、缺少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问题困扰着教育管理者,同时也困扰着渴望浓郁文化氛围的莘莘学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难题也将渐渐地被解决。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应改变以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内涵的思维,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植入文化内涵。为什么有的大学不愿拆除爬满青藤的老屋,为什么有的大学不愿放弃一个小小的雕塑?因为这些正是校园文化的标志,它们如春风春雨般熏陶着一代代的师生,润物无声。
尽管有的大学校园区有崭新优良的设施和设备,但是大学生真正向往的绝不是清一色单调的大楼,即使外表很华丽,设备很先进,那也只是一堆不会说话的石头。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会说话。”每幢楼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每条路、每个湖都有一个富有意义的名字,富有个性的建筑组合成一幅文化的画卷,这才是大学的校园。同时,校园可以修建一些有文化涵义的雕塑和建筑,让每一处都成为师生修身养性的场所。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
首先要逐渐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学校教学、生活正常有序的重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要有利于学生发扬个性、发挥特长。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和教风。教师良好的师德和教风,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风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要在建立完善制度的同时健全组织。针对后勤管理、校园安全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为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心智不断健全的特殊时段,我们要为其排忧解难、解疑释惑,要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和谐校园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大学生的和谐成长来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它们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重要作用。
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特别是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的讲座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要定期安排专家、学者和名人进行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为焦点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等,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开展科技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有大学生特点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在进行论文写作、相关最新信息获取、发明创造时,需要教师的指点、启发。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实践证明,一个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的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学应鼓励有作为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我们要以共同的理想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的建设。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要形成这样的思想共识: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坚持深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赢得学生的信任。此外,我们要努力避免影响校园稳定事件的发生,对危机事件苗头要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术,而且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中来,加深对大学生的了解,准确解读大学生心声,知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增强教学效果。
五、完善渠道,加强沟通,构建和谐的信息交流网络
我们要做到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有合理渠道予以上报,有专门的部门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完善院系学生工作机制,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接待日制度。校内媒体要做好信息公示,使广大学生能够及时知晓学校改革发展的情况。
和谐校园文化要靠身处校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大学的育人理念要体现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同时又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迈上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之洞.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A].张文襄公全集[C].文海出版社,1966.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论文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维护社会谐和稳定非常重要。高校学生安全稳定事关社会稳定、国家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讨论了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在维护学生安全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跨入到大众化阶段,在大学生群体特性的变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道德状况复杂多元,校园中学生不稳定现象也在增加。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面临的安全稳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高校要旗帜鲜明的讲稳定,坚决果断的抓稳定,认真扎实的保稳定。大学生是高校稳定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他们的稳定事关整个高校的稳定。所以,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作用,维护高校的稳定,营造有序、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确保学校和社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一、高校安全保卫部门
学校安全保卫部门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它既是学校安全保卫的专业队伍,又是学校保卫组织的常设机构,担负着维护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校园日常安全保卫任务,以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神圣职责。高校应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加强对专职保卫干部、保安员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队伍。高校保卫部门应加强平时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制教育及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方式使广大师生了解、熟悉法律、法规与学校政策,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首先,高校安全保卫部门要完善各种监控网络,学校互联网安装过滤软件屏蔽国内外各种不良信息,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处理。其次,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应坚持值班制度和校园巡逻制度,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以制度化管理和各类应急预案为依托,建立校园安全快速反应体系,提高保障学生安全和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应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高校周边综合治理,为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高校保卫部门要始终坚持以“稳定压倒一切”作为基础工作方针。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出发点,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优化个人品质,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成瘾、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关注每一位同学,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为学校预防学生稳定问题提供的重要信息。一旦学生有思想异常现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学校安全保卫等部门,帮助学校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万一有突发事件发生,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通过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心理咨询进学生宿舍等方式为学生舒缓心理紧张,消除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是学生个体成长和成才的内在需要,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品质。心理咨询中心开展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人沟通、经受挫折的考验、练就豁达开朗的心胸和坚强的意志,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高校资助中心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校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特困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贫困生和特困生问题已经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通过一系列助学措施,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通过勤工助学赚取生活费,使得他们能集中精神学习,减轻甚至消除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为严重的自卑、焦虑、抑郁、孤僻等。这些问题不是仅靠经济资助能解决的,资助中心要在资助的过程中艺术性地渗透着精神人文关怀。资助工作中要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接纳贫困,不以消极的态度回避现实,找到自己的自信和闪光点。资助中心通过助学金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助学贷款提高学生的责任和诚信感恩意识,通过开展勤工助学加强学生自强自立教育,使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
如前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高校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就业难是引发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高校和谐、稳定的隐患。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应思考如何管理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毕业生开展全方位就业指导,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工、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应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的重要责任,并且贯穿高校整个教育的始终。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应开展更深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状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修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最后顺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吻合。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应通过举办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加大型供需洽谈会和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畅通的桥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需求、特点,帮助学生处理好择业的关键环节,使得大部分学生顺利就业,消除大学生因就业难引发的相关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五、结语
维护高校学生安全稳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前提。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主要学生管理部门在对安全稳定事件中必须通力合作,协同作战,要本着对社会和谐发展、学校安全稳定和学生成长成材才负责的态度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形势下维护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峰.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创建和谐校园[J].新西部,2007,(20):79.
[2]陈于后.新时期加强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08):1025.
[3]谢守成.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姜纳新.大学生就业指导[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大学生;命案;诱因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我国高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片面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学生管理工作必将导致教育的缺失及学生道德的滑坡。近一段时期,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班级的前十名,大一就拿到了奖学金,从不与同学发生口角,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10级水平,还是业余的家教老师。无论从现行大学教育的哪个方面来评判,药家鑫都是让老师、家长、同学翘大拇指的优等生: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知识全面,爱好广泛,人际关系良好。没有人相信这样一个符合“品学兼优”普遍审美的优秀大学生,会在那个暗夜做出如此骇人听闻的决定。网络舆论铺天盖地,跟帖达数十万条,几乎一边倒的讨伐药家鑫的残忍、冷漠、甚至变态。但也有人说,药家鑫案只是一个个案,是在冲动之下做下的错事,他的罪行被夸大了。可是,药家鑫案真的只是一个个案吗?接连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校园安全事件,让人嘘唏之余,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大学生活是人人都向往和羡慕的,本应该在青春年华中度过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但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失去理智而走上了不归路?
我觉得大学生杀人犯罪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及学校、社会因素,大学生杀人犯罪人绝大多数为青年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生理发育成熟,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诱发其犯罪的主要的和决定性因素,学校及社会因素是次要的和非决定性因素。
一、自身诱发因素
一是世界观、人生观、恋爱观偏差,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尤其是包括杀人在内的大学生犯罪人中有相当的市场。2002年9月江苏省南京市公安机关抓获的南京某名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袁进,就是在享乐主义人生观支配下大肆滥交,除了与恋人发生关系外,又多次与他人发生关系,终因行乐中为寻求刺激,明知而放任危害他人性命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杀害了。
二是心理、生理素质较差,2003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公安机关抓获的杭州某学院大三学生周英民,生理素质差,因对性方面无知而向被害人请教,后因被害人正兴高采烈地给女同学发短信息未予理睬,但其嬉笑态度却让周英民误认为嘲笑自己,于是容不得别人“笑”自己短处,一怒之下为防自己隐私被泄露而杀了人。
三是思想品德问题诱发了包括杀人在内的大学生犯罪,如情感纠葛中屡屡发生的单相思不成而杀人,2003年5月辽宁省丹东市公安机关抓获的辽宁财专本科部大三学生虞忠维,就是因追求女同学不成一怒之下而将女同学掐死。自己不能拥有就让她毁灭,极端的利己主义使得这些大学生们在追求对象不成时而杀人。
二、学校因素
一是高校的教育腐败诱发了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变异,高校教育腐败集中在学术腐败、招生及教师的生活腐败等问题上较多,硕导博导抄袭别人著作,如北大教授剽窃,浙江台州某高校老师将别人发表的论文换上自己名字冒充自己成果骗取职称及荣誉。保送研究生问题上发生导师要学生陪上床,招生中收受钱财,硕导、博导不教学生做学问,叫学生为其打工、赚钱等。高校腐败直接改变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大学生如切身体会到高校腐败,那么任你老师课堂上怎样讲经传典,也不会听进去的。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一定会直接产生大学生杀人等犯罪,但若与大学生的品德、心理生理素质等问题交融综合作用时,大学生的犯罪甚至大学生杀人犯罪的危险性就会加大。
二是教学管理上的缺陷,如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以及大学生平时劣迹情况,相当一些高校放任不管或底细不清,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无法保障,对其生活圈、交友圈等情况更无法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品德等教育容易失控。
三、社会因素
一是社会上的腐败与不公平,使一些大学生在困惑迷茫中迷失方向,进而出现了信仰危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才会乘虚而入占领大学生心理世界。
2.论张伯苓的青年现代能力教育思想胡元林,HUYuan-lin
3.浅析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必备素质孙华玉,管淑侠,SUNHua-yu,GUANShu-xia
4.青少年的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宋晓蕾,徐青,SONGXiao-lei,XUQing
5.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助式心理咨询张陟遥,ZHANGZhi-yao
6.大学生健商水平的调查与提高张韶光,ZHANGShao-guang
7.人力资源视角下的欧盟青年就业政策探析林燕,LINYan
8.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语言对策朱潇潇,ZHUXiao-xiao
9.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张勇,杨瑞华,ZHANGYong,YANGRui-hua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机制探寻姜正国,周玉文,JIANGZheng-guo,ZHOUYu-wen
11."村级民主"在政治学语境中的解读戴玉琴,DAIYu-qin
12.自然观及其多角度应用刘娟,王彩晔,LIUJuan,WANGCai-ye
13.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陈友芳,黄镘漳,CHENYou-fang,HUANGMan-zhang
14."两型社会"背景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徐运红,王华东,XUYun-hong,WANGHua-dong
15.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孙强,SUNQiang
16.论"中国法体系"的建设思路黄建钢,HUANGJian-gang
17.家庭伦理背景下的亲属相盗立法原理刍议鲁昕,LUXin
18.人类遗传研究中的惠益分享问题探析张小勇,ZHANGXiao-yong
19.拐卖儿童罪之犯罪学探析高晓莹,GAOXiao-ying
20.中美教育行政执法依据的比较姚来燕,YAOLai-yan
21.高校创业教育社会经济效果的微观分析杨娟,YANGJuan
22.新时期继续教育领域核心价值体系初探黄国芬,HUANGGuo-fen
23.中国西部农村家庭教育决策实证研究张永强,杨中全,ZHANGYong-qiang,YANGZhong-quan
24.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探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例王丽娟,WANGLi-juan
25.论思辨能力的特征及其与语言知识间的关系张子宏,ZHANGZi-hong
26.浅谈维果茨基的语言思维观高霄,王慧青,GAOXiao,WANGHui-qing
27.从《中国制造》看国家形象广告创新策略徐静,XUJing
28.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陈东恩,CHENDong-en
1.新生代政治家成长规律初探陈立思,CHENLi-si
2.我国德育走向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辩孟利艳,MENGLi-yan
3.儿童犯及其影响——以六位女性为例陆士桢,其其格,LUShi-zhen,QIQi-ge
4.生命历程理论下的男童犯事件——关于H的个案研究常春梅,李玲,CHANGChun-mei,LILing
5.儿童犯的应对方式研究——对北京12位儿童期犯遭遇者应对经历的分析罗艳,漆光鸿,LUOYan,QIGuang-hong
6.未成年人死亡保险之研究梁鹏,LIANGPeng
7.论少年儿童是自身权益保护的主体陈宁,黄洪基,陆烨,CHENNing,HUANGHong-ji,LUYe
8.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刑法保护的立法问题探讨蒋娜,JIANGNa
9.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奕,代祺,王薇,FANGYi,DAIQi,WANGWei
10.青年生涯辅导的价值取向及其局限性陈德明,CHENDe-ming
11.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状及其创新路径章剑锋,ZHANGJian-feng
12.新社会阶层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分析——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为例邵明英,李蓓,SHAOMing-ying,LIBei
13.论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谭德礼,TANDe-li
14.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于俊如,杨明,YUJun-ru,YANGMing
15.高校学生深度辅导工作指导者角色定位丁少华,DINGShao-hua
16.罗马尼亚经验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刘勇,LIUYong
17.论政府职能的转变刘英琴,高立中,LIUYing-qin,GAOLi-zhong
18.对一般预防的否定论证李卫红,LIWei-hong
19.试论侵犯特定财产权引致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杨洁,YANGJie
20.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关系研究李旭鸿,LIXu-hong
21.论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依法行政张昭庆,ZHANGZhao-qing
2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陈鹏,CHENPeng
23.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股利政策研究王艳茹,WANGYan-ru
24.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思考王美玲,陈宇峥,WANGMei-ling,CHENYu-zheng
25.专业社会工作融入党的社会工作实践探析——以北京市商务楼宇社会工作服务站实践为例熊贵彬,XIONGGui-bin
26.浅析当前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苗艳梅,杨倩,MIAOYan-mei,YANGQian
27.政治文化与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转变任秀蓉,杨华丽,RENXiu-rong,YANGHua-li
28.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对吕碧城旅居海外词的分析吕菲,LVFei
1."三大法宝"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倪邦文,NIBang-wen
2.校园内惊恐的少年儿童——我国近期校园安全问题笔谈周晓燕,陈树强,陆玉林,陈立思,陆士桢,刘俊彦,ZHOUXiao-yan,CHENShu-qiang,LUYu-lin,CHENLi-si,LUShi-zhen,LIUJun-yan
3.我国开展幼儿灾害教育现状研究崔卓,于开莲,李莉,CUIZhuo,YUKai-lian,LILi
4.浅议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刘宏森,LIUHong-sen
5.当代青年的理想实现——以切·格瓦拉思潮分析为例吉生保,马淑娟,JISheng-bao,MAShu-juan
6.以满足需要吸引凝聚青年——基于对天津市共青团工作的调查关颖,GUANYing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中的学生党建郑彩莲,ZHENGCai-lian
8.建立高校学习型党支部以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李九丽,孟秀霞,LIJiu-li,MENGXiu-xia
9.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许华,许冲,XUHua,XUChong
10.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现状分析张晓东,ZHANGXiao-dong
11.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张瑞芝,张香忖,ZHANGRui-zhi,ZHANGXiang-cun
12.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田春生,TIANChun-sheng
13.社会改革进程中青年的政治价值观:中俄比较沈晖,连连,SHENHui,LIANLian
14.美国学校与政治社会化研究季乃礼,JINai-li
15.中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比较研究马铮,MAZheng
16.新时期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研究邓志强,DENGZhi-qiang
17.网络虚拟社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盛婉玉,SHENGWan-yu
18.马克思论理论的物质力量杨晓梅,YANGXiao-mei
19.广义上经济特区的行政管理体制石国亮,SHIGuo-liang
20.论当前国际关系新变化下中国"责任大国"的定位梁凯音,LIANGKai-yin
21.论"后小泉时代"自民党的派阀政治李晓晖,LIXiao-hui
22.国外劳动力市场中的中国移民社会身份认同危机——以意大利普拉托中国工人为例陈校,张义兵,杨怡,CHENXiao,ZHANGYi-bing,YANGYi
23.生态资源与人口增长关系的探讨樊新民,FANXin-min
2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利益的阐释王强,张森林,WANGQiang,ZHANGSen-lin
25.议员的权利与权力马岭,MaLing
26.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法律重构吕军书,徐明华,LVJun-shu,XUMing-hua
27.行政性驱逐出境制度研究赵春玮,朱斌斌,ZHAOChun-wei,ZHUBin-bin
1.青年、世代与社会变迁:世论的源起和演进沈杰,SHENJie
2.青少年问题与现代性王彬,WANGBin
3.公共治理、公民社会、制度——推进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三大引擎何成锋,HECheng-feng
4.从对的认知误区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以对北京市部分青年的调查为例刘东,刘卫兵,丁文,杨帆,LIUDong,LIUWei-bing,DINGWen,YANGFan
5.从青年志愿行动论公民意识的培养杨云娟,吕书杰,YANGYun-juan,LVShu-jie
6.未成年人犯罪统计数据研究林维,LINWei
7.论害犯罪中受害儿童的权益保护刘娥,LIUE
8.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青少年维权实务研究高中建,赵明,GAOZhong-jian,ZHAOMing
9.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诉求云书海,秦娟,YUNShu-hai,QINJuan
10.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的构建李俊,LIJun
11.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探索与实践马竹青,MAZhu-qing
12.用市场营销理念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姜鹏飞,葛雪亮,JIANGPeng-fei,GEXue-liang
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几点探讨蒋荣,代礼忠,胡同泽,JIANGRong,DAILi-zhong,HUTong-ze
14.人文化·个性化·审美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三境界郑晓容,ZHENGXiao-rong
15.高校"两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罗湘明,LUOXiang-ming
16.关于未来国民教育导向的思考孙抱弘,SUNBao-hong
17.简论人民群众观的与时俱进曲建华,QUJian-hua
18.唐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启示田霞,任倩,TIANXia,RENQian
19.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机制研究陈章龙,CHENZhang-long
20.韦伯研究中的理性化路向刘莹珠,LIUYing-zhu
21.我国青年失业问题的政策思路: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林江,LINJiang
22.民营经济发展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许高峰,XUGao-feng
23.中国社会工作者素质模型实证研究马灿,MACan
24.我国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观及其实践——对小时工生活世界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刘丽敏,LIULi-min
25.临时性救助管理机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研究王秀江,WANGXin-jiang
26.都市报新闻写作的镜头语言分析戚鸣,QIMing
【论文摘要】在高等学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不懂法甚至违法的现象,暴露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薄弱的问题。
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特别是在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一、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一)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社会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会的两大调节机制,两者共同担负着调节社会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某种价值体系、价值观念、行为和观念的准则灌输到人的意识中,使其形成相应的信息、品质和习惯,达到自我调节控制和自我监督的目的。法律代表了阶级的意志,是推行国家、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制手段。人们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还要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
道德和法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社会规范:
首先,道德与法律联系密切,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具有互补性。
其次,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法律并不是万能的,除了受到以社会为基础,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以及法律自身条件的约束外,还必然要受到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
最后,法律以道德为价值取向,并以道德为社会支持。“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果法律背离了人类基本的道德精神,将失去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基础。
(二)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1. 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关系的现状。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高校的法制教育一般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有些高校甚至全部是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只是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系已经逐步成熟,法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的情况下,虽然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有其必然的联系,但将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合理的。正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比例关系的失衡,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发生违法问题。综观在校大学生发生的不同方面的违法问题,一方面是其本身道德素质低下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法律意识的不足和淡薄造成的。
2.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应当并重。基于上述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道德和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是相互依存,共同发挥作用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仅靠德育教育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我们说提升人的品质,应当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宜采用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加强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法律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中,将道德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使法律至上的意识升华为大学生更深层次的道德义务要求。法制教育的价值在于倡导法制精神,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来满足法制社会的需要。
二、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减少大学生违法行为,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需要
(二)加强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些重点院校的大学生频频犯法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了。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毕业后是要踏上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法制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意识差的毕业生可能有意或无意的违法违纪,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造成终身的遗憾。
三、目前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目前高校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对该门课程的投入却非常少。由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举措。
(二)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社科部、学工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不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三)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几部法律,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四)法制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好坏的惟一办法是阅卷考试,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惟一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学生追求的仅仅是该课程的分数,考完后就将法律知识放在一边了,并未真正的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加强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律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规律,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在选择法律教学案例时,应选择那些既有利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案例。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观看、收听法律专题的电视片或录像带等,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列席旁听审判过程,增加其对法律学习的感性认识;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来高校开设大学生法制讲座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好。
(三)加强法律课教师的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现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和思想伦理观念急剧变化。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高校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五、结语
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涉及课程设计、教学安排、教师选拔、教学方式、考试考核等多个方面。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特别是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只有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大学生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崔长珍.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一、工作措施
1.实施学生网格化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除了学生干部外,学院为每个班级安排了1名班主任、每个年级1名辅导员、按学生比例安排导师外、还为每个班级安排了1名处级干部或教授联系班级,实施网格化管理。处级干部或教授对所带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学生思想、学习和班风进行检查和指导,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学院还确定了10个学风建设示范班,以先进为榜样,带动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建立维稳工作责任制。实行院、系、班上下联动,院系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团干部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辅导员包干入党积极分子,班主任包干一般学生,支部书记包干学生党员。从学生晨读、上课、自习、课余活动及就寝等实行全程跟踪,综合管理部3名处级干部亲自参与公寓值班。开学初由联班领导参与,辅导员(班主任)主持,导师参加,学生代表发言,组织学生签订了重大事件承诺书。全面开展了校级校规学习,不定期开展校级校规考试,获得大学校纪校规比赛第一名。
3.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充分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学团干部、学生党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后组织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团学干部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重点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职责,注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明确要求辅导员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严格执行坐班制,经常深入教室、宿舍、食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4.完善学生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和5分钟学生自我推介活动,通过例会、班会和推介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了学生工作的质量。
5.注重培养信息员队伍。学院注重学团干部、学生党员信息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在日常工作中,充分依靠信息员队伍来确保信息的畅通、准确。对相关信息准确排查、及时研判、妥善调处、严格稳控,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化解,提高了维稳工作的效率。
6.完善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制订出台了《青海大学医学院系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系部学生管理工作职责,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加强对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考核与检查,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为推进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7.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规程。制定出台了《青海大学医学院教学工作规程》,明确和规范教师资格认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见习、课程考核、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研究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规程。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讲课艺术培训、示范教学观摩活动、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培训、落实三级听课制度,以优良教风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8.加大日常宣传和安全教育。先后开展了“学风建设,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维护公寓秩序、保证卫生整洁”;“学丰富知识、养文明习惯、创优良学风、成美丽人生”的学风建设签名活动,并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和“抓稳定、促和谐、积极构建平安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建设优良学风、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开展师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经常对消防、水电、网络、实验室、宿舍、食堂和校园周边网吧进行检查,减少安全隐患,形成了学院安全管理覆盖到方方面面的“横向到边”和安全责任覆盖到全体教职工的“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9.关键节点提前介入,确保校园稳定。在敏感节点和重大节假日实施院、处、部门、保卫、学生干部五级联动值班制,完善信息员报告制,做到提前防范,信息畅通,加强巡查,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同时,安排专家和教授开展专业学术讲座,引导和教育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事可做。
10.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去年做好基础医学部综合楼文化氛围营造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校园、教学楼的文化标示及亮化、绿化、美化工作,为打造“士志于道、搏极医源”的院训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营造了很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工作成效
通过以学风建设年为载体、强化全员育人新机制,我院学生工作实现了一个降低、取得了两个提高、突出了两个特色、达到了四个突破。主要表现在:我院学生工作实现了一个降低——学生的违纪率大大降低;取得了两个提高:一是培养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的学生党员较以往有所提高。二是学生参与科研的人数和申报立项的科研项目有所提高。由以往申报10余项增加到2012的近100项,由原来每年立项七八项增加到2012年立项30项;突出了两个特色:一是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了科技特色。结合专业特点,打造了诸如临床技能大赛、实验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现场急救模拟大赛、大学生课外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答辩会等一批学院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进了我院优良学风的建设,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品味。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突出了多元特色。本人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深入基层宣传医疗卫生常识,帮助基层群众掌握防病治病常识。按照以医疗服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为主、以专业认采药活动为补充、以参与调研项目为延伸的思路,多层次、多方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了四个突破:一是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近三年我院本专科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二是困难学生的资助面不断加大。三是毕业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率、毕业生考研率稳中有升。四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奖比列不断提高。
三、工作思路
虽然学院以学风建设为载体,在强化全员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查摆问题也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个别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二是个别辅导员年龄偏大,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待提高;三是个别导师身兼数职,加之教学、科研任务重,难以保证“导”的质量。因此,今后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强。
1.进一步提高校园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把握原则,关口前移,研判形势,在精细化管理上多下功夫。
2.继续深入开展“三个意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辅导员、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确保沟通有效。
3.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加强对学生课堂、食堂、宿舍的管理,坚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年活动。
4.切实增强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严格实行工作责任承包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强化重大事件承诺制和处级干部联班制。
5.加强教学管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专业学习上来。继续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性的开展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08-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在京外籍人士的人数逐年递增,对外国人突发事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管理水准。由于北京在教育上的优势,来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人数一直高居各省首位,2015年北京高校的外籍师生已逾十万人。因此,对高校外籍师生冲突事件的管理研究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主题“突发事件管理”、“外籍教师突发事件”、“留学生突发事件”等为关键词模糊检索出相关论文,在学者们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做系统的综述和简评,以期健全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相关机制,对外籍师生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界定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即紧急状态、危机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定义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规范》(讨论稿)界定“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为来华留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遇到的由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伤、病、死亡事件,和由此引发的或涉及的经济、政治、行政、刑事、民事、治安案件等。袁海萍(2013年)认为,发生在高校内部或外部,由人为、自然或社会原因引发的,与高校人或事有联系的,由留学生主导的,影响、冲击或危害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及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事件都属于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
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及研究成果,总结高校外籍生突发事件特征为以下几个方面:(1)突发性。事件难以预测,不以管理者意志为转移。(2)扩散性。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外籍师生突发事件很容易带有传播者主观评价色彩的扩散。(3)事件主体为外籍人士。即使是个体事件,也可能波及面很广。(4)危害性。对个体以及学校教学、科研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5)社会敏感性。外籍师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容易引起媒体兴趣及公众关注。(6)影响的国际性。由于外籍身份使然,其突发事件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国际性。
笔者认为,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社会、个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涉及到高校外籍师生的,难以预测性,发生得较为突然,并且有可能演变或激化,对高校(乃至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外事无小事”,由于宗教、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高校外籍师生的突发事件具有特殊性,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影响整个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甚至给国家形象造成不良的国际性影响,演变成国家外交事件。
二、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的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在研究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的过程中引入了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社会学中的社会冲突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等。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的4R(Reduction,Readiness,Response,Recovery)危机管理理论,即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针对危机管理的具体程序,研究者建立了多种处理危机的模型和仿真系统,如伯奇和古斯的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三阶段模型;芬克(Fink)的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和痊愈期四阶段模型;米特罗夫(Mitroff)的信号侦测和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学习五阶段模型。1994年周贝隆提出了“中国教育的危机”,使他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研究高校突发事件及对策的学者;艾学蛟在《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中提出危机管理切割理论,运用预测法和切割法管理危机,构建危机管理的系统。
总体来看,国外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既有清晰的理论思路,也有完整的框架结构,研究成果颇丰。国外多数学者对突发事件管理的研究是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借助于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对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开展研究。尽管各国国情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多数学者认同将危机管理分为危机预警、危机准备、危机识别、危机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恢复、危机评价等不同阶段,并进行研究。可见,由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要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借助于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高校外籍师生的特点,交叉比较、分析和研究,不断地推陈出新,探索出科学的、系统的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理论。
三、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的实践
美国学者Lerner等所著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被公认为实际应用领域的权威著作。该著作对美国校园中出现的一些“急性精神创伤”(Acute Traumatic Stress)开展对策研究和教育培训。此外,国外实践工作者建立“校园危机反应网站”(http://)来应对校园的突发事件;美国学习管理人员协会(AASA)1986年成立全学校行政人员协会(NASE),北卡罗莱州1979年创建了校长培训学院等机构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研究;在“9・11”之后,西方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危机管理。在我国研究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问题比较多的是高校的外事工作者,他们在实践工作中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如陈东风的《留学生突发事件“聆听工作室”个案整理》、刘玉东的《留学生突发事件案例的整理、汇编及应急预案探讨》等。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一般都是外事工作者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多属于经验总结,而目前将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作为科研课题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的还比较少。
四、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和类型
张璐(2014年)认为,留学生的“文化差异、自我防范和法律意识薄弱、外部环境影响”是导致突发事件的主要成因。云建辉和孙康(2013年)认为,引起留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国际敏感问题、文化差异、留学生安全问题及意外事故。
教育部制定的《来华留W生突发事件处理规范》(讨论稿),依据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和性质,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类、刑事类、治安类、意外伤亡类、精神疾患类、卫生类、重大国际类等七类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损害程度、对学校教学和社会秩序产生的影响程度,将留学生突发事件分四级:一级为特别重大事件,二级为重大事件,三级为较大事件,四级为一般事件。徐乾(2011年)认为,留学生突发事件可分为治安类、刑事类、生理疾病、心理疾病等突发事件。叶昕媛(2014年)根据突发事件的成因将其分为社会治安类事件、校园安全类事件、各类疾病受伤事件及文化差异引发的突发事件。孙方娇(2012年)认为,留学生突发事件分为病理型、生活型、外出型、社会型和政治型。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他们更多的是研究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类型。由于引起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的因素很多,故我们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才能针对其成因及其类型进行更好的预防,采取更完善的应急措施。各高校可根据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的相应类型,制定出不同的应急预案,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出最快速、最有效的处理。
五、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2013年教育部国际司和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组织编写的留学生管理干部培训资料中,明确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的工作原则为:(1)加强教育,预防为先;居安思危,防患未然。(2)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3)加强保障,重在建设;引进技术,提升水平。(4)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分析总结,共享经验。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制度保障原则、诚信形象原则、信息透明原则、信息应用原则、积极沟通原则、快速行动原则、创新性原则、制度化原则等。
张广磊(2012年)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提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管理策略:加强留学生的汉语语言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外国留学生的物质生活需求;重视文化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留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为留学生提供跨文化心理咨询服务。刘芳(2013年)认为,应加强跨文化沟通,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冲突,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将留学生的突发事件管理纳入校园危机管理体系,同时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多元化管理。还有一些外事工作者从管理学的视角分析建立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如陈静(2014年)认为应健全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建立跨文化沟通模式,疏导留学生消极的心理因素,通过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手段,预防留学生心理原因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笔者认为,就“突发事件管理的原则”研究现状而言,学者们的研究很多,但尚未达成共识;对“策略”的理解和方案的制订比较宏观和空泛,严密性和系统性不强,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些策略都与高校外事工作者的实务工作“距离”较远,不能据此进行有效的指导,还应进一步的优化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着重分析外籍师生危机管理原则和策略,为高校外事工作者提供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的建议,仍然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六、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的研究
段伟(2013年)对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做了分析和展望,认为已有的研究对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机制的讨论较多,对留学生教育中的危机管理机制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尚未检索到以此为主题的学术论文。高校学生和来华留学生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应对留学生的特殊性予以充分的重视,不能简单地套用中国大学生突发事件管理的机制去管理留学生突发事件。此外,由于人的主观成见、传统观念、社会因素和新闻媒体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学术界对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的实证性研究匮乏。可以预见,外籍师生的危机管理机制研究必将成为高校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实际上也是目前研究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最欠缺的一个方面。因此,进一步加强研究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问题,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既是高校教育管理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的要求,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需要。
笔者认为,高校外籍师生危机管理机制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应在高校中常设外籍师生突发事件决策领导小组(主管外事的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外事管理专家、专业外事人员构成)、执行组(外事处长担任组长,专业外事人员为成员)、咨询组(由熟悉外事政策、跨文化交际与管理专家构成)、评估组(由熟悉外事管理工作的专家构成)。这四个机构的日常工作贯穿于预警监测、事发处理过程和事后评估反馈的全过程。同时,制定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预案中应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以及应对措施等。这样,才能有效的管理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段伟.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留学生教育的危机管理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3,(3).
[2]袁海萍.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
[3]张广磊.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
[4]张红.关于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
[5]李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障碍与社会行为问题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06).
[6]Lerner.School crisis response combat guide[M].Boston,Greenwood Press,1996.
[7]Office of Safe and Drug-Free Schools,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Crisis Planning:A Guide fo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M].US Dept of Education,2003.
[8]周贝隆.从“危机”的禁忌谈到中国的教育危机[J].教育参考,1994,(3).
[9]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10]陈东风.留学生突发事件“聆听工作室”个案整理[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07,(3).
关键词:大学高密度校园;特质化需求;交通组织
Abstract: This paper though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high-density campus and the research of particular requirement of the Road Traffic, put forwards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approach for high- density campus road planning.
Key words: High-density campus;Particular requirement;Traffic org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通过多种形式的迅速扩展,入学率从1990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11%,预计到2021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40%,而2035年将达到50%,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表1所示为大学校园毛入学率趋势分析图。
表1大学校园毛入学率趋势分析图(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网)
表2 部分城市型大学校园人均用地现状统计(数据来源:各高校网站)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大,入学率的增加导致用地压力也越来越大。国内规划新校区用地控制指标实行“人均一分地”的规划标准,即人口密度是1.5万人/平方公里,其人口密度已经相对较高。受扩招的影响,大部分城市型大学超过了这个指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情况更为严重,如表2所示。校园用地不足与原有建筑的土地使用率较低的矛盾成为城市型大学规划的主要问题。节约用地,促进校园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型大学校园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密度为切入点,提出“高密度”校园的规划设计手法。
1高密度
1.1高密度城市
香港规划师协会前主席潘国城曾提出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定义:密度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密度的高或低,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它描述的是一种城市状态,即在某一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与城市中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的建筑相对密集,居住或就业人口稠密,形成一个“高密度地区。中心商务区是高密度地区的典型代表形式。
高密度的规划设计理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得到了较早的应用,欧美的紧凑型城市理论、
新城市主义理论和精明增长理论都给出了城市向高密度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1990年欧洲社区委员会(CEC)的布鲁塞尔绿皮书中就已经提出:相对较高的密度能减少交通压力、能源需求以及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这一理论宗旨是推崇紧凑而且高密度的城市形态,提倡高密集而多样化的城市。
1.2高密度校园
大学校园是微缩的城市,城市的规划理论理应指导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本文提出的高密度是指“合理密度最大化”。即在满足校园舒适性、安全性、有序性的基础上、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实现的土地使用最高效率。
高密度校园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交通密度以及活动密度等。人口密度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大学高密度校园面临着的根本问题。虽然目前尚无关于大学高密度校园数值上的定论,但以大学所在城市的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作为参照系,本文认为大学校园人口密度达到或者超过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称之为大学高密度校园。
2大学高密度校园特征分析
大学校园是特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土地基础上所建设的文化景观。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校园包括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如建筑、道路、广场、绿化和小品等。它们构成了大学校园的物质空间环境。因此,大学校园规划的构成要素可以总结为:校园建筑、校园交通、校园公共空间、校园景观四大类。大学高密度校园由于人口密度高于普通大学校园,具有其特质化表现。
2.1聚合化的校园建筑
聚合化趋势的校园建筑表示的不仅是建筑功能的聚合,而且是建筑数量的聚合。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大学高密度校园建筑开始出现紧密相连的系科集群乃至巨型的教学、科研综合楼。
2.2高强度的校园交通流
大学高密度校园人口的大量集聚,直观反映的不仅是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同时还有交通量的明显增加。高强度的交通流直接关系着校园的安全性与秩序性。
2.3变异的校园公共空间
人类对于外界高密度的生理反映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在每一个特定的区域文化中,总有某种确定的空间利用模式来应对高密度而导致的偏离。大学生对于高密度空间的适应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学生们认同的公共空间不是同质性、等级性与神圣性的公共空间,而是具有场所感、参与性及互动性的新型公共空间。
2.4匮乏的校园景观
大学是城市难能可贵的“绿核”,是设施齐全的“城市花园”,大学校园的绿化环境对校园本身和所在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高密度校园建筑的大体量、高数量集聚以及道路交通容量的增加,对校园景观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许多高密度大学校园牺牲了大量的校园环境和景观来保证校园必须的建筑和道路容量,造成校园景观匮乏和人文环境稀缺。
因此,大学高密度校园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组织、更新的建筑技术、更高质量的公共绿化和公共空间、以及更高的防灾要求等来保证校园生活的正常运行。
校园道路是校园环境的主导性构成要素。道路连接建筑及空间节点,是校园空间形态的骨骼,是校园形态特征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取得校园整体秩序的最有力手段。如何有效组织大学高密度校园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创造安全、舒适及有秩序的校园环境是大学高密度校园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3大学高密度校园交通组织特点及问题
校园土地利用的高密度开发,必然会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流量和交通量,导致校园大量且集中的交通需求。大学高密度校园在一般大学校园交通特征的基础上,显示出其特有的交通需求和不足。
3.1不匹配的道路容量
大学高密度校园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均用地减少。体现在校园构成要素上,带来的不仅是校园教育用房的严重不足,更严重的是校园道路容量不足,从而引发道路交通拥挤不堪、停车困难等弊端。尤其是在校园交通阵发性和交错性特征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充分的疏导和流通的路网空间,否则极易造成交通状况的混乱和发生交通事故,对校园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3.2混乱的可达性
校园道路往往要承载步行、自行车行、机动车行三种交通方式。许多大学高密度校园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自行车保有量极高,校园用地紧张导致缺乏相应合理的停车设施和管理制度,大量的自行车停车场地冲击了良好的步行空间,极大的影响了道路交通组织的通达性。大学高密度校园在交通量增加的情况下,要求道路交通具有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性,以便更迅速的疏散瞬间爆发的大交通量和缓解主要道路交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