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学习计划

建筑学习计划

时间:2023-02-23 20:0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学 教学 改革

21世纪,建筑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教育与学生素质,特别是建筑学和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世纪,认真探讨建筑教育的改革,为发展我国的建筑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先进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与广义建筑学地诞生充分说明了建筑学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师徒交接地手艺活,而是一个及景观,人文,经济,以及心理的综合学科,这就新形式下地建筑学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早, 学习研究他们建筑学专业的发展经验, 对于明确建筑教育的改革思路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 但在教育思路、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成果评判等方面具有相近的特点。国外地学科协同创新理论开始地比较早,俗称广义建筑学理论: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学专业的研究范围已不仅着眼于空间与时间, 而是融合进了更多的人文、环境, 这一现象被称为广义建筑学。研究其高层次的教学情况对我国的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历史相对较短。1978 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学专业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建筑学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建筑师注册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建筑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建筑学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由于在20 多年的时间内,建筑学教育经历了多方面的冲击和变革,缺乏一段稳定的过渡发展期,导致目前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内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缺乏理论性研究能力、知识体系单一、交流与表达能力欠缺等方面。对比发达国家的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不难发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办学思路,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建筑学教育在本科阶段有连续性的提高。

二、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现状

80 年代之后,我国建筑师以及建筑院校的师生在国际竞赛中频频获奖。我国建筑院校师生参与国际竞争的热情与渴望是我国建筑教育走向世界的内在动力。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为我国建筑师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也吸引了外国建筑师和国际建筑界的浓厚兴趣。在国内主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竞标当中,国外高水平建筑师事务所带来的不仅是竞争力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一种先进的工作模式、思维取向和隐藏在其后的教育体制。以上诸方面从不同层面体现出我国建筑界与国际建筑界的全面了解与多层次交流,建筑学教育也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和影响。总体上讲,有利因素有:多元的建筑理论思潮打破了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教学工作更多地围绕实践需要展开;教育体制逐步向国际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其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建筑学的发展在观念上是广义的, 要更加广泛、更加综合、更加实际地贴近人的生活。建筑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扩大视野, 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 既要有科学的专业训练, 又要有人文学科的培养。未来的建筑师将不只是和传统的土建工程中各专业人员打交道, 也不仅仅是和建筑工程类的工程师、规划师打交道, 而是要跨出建筑类各专业的范围,与更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专家合作, 把各专业理论融汇于建筑。

三、建筑学专业改革的方法

1.逐渐转变建筑教育观念

建筑系学生普遍有一种不良的倾向,也就是说专业学习偏重于建筑构思、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而普遍忽视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及规范、建筑经济知识和现行法规等多项内容。上述相关的技术课程部分已开出,然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以前大部分建筑的功能和技术比较简单,因而建筑设计偏重于建筑的造型和图样表现。学生深受其影响,而目前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建筑技术也随之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建筑技术的学习。这几年,我国实行的建筑师注册制度(考的内容有建筑技术),也将促进建筑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发教育各个层面的改革。

2.拓宽专业口径

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随着建筑业发展,其相关产业也随之发展。如:房地产开发业、室内设计装修业、环境艺术设计、模式制作、透视效果图绘制等。它们每年也需要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学生毕业生,除了到各级设计单位工作外,还有多种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除了设计能力外,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公关能力等也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准。再加上,大学毕业分配后,岗位轮换现象也日趋普遍。昔日的人才讲究“深”与“精”,当今社会要求复合型人才,则追求“博学”而“面广”。因此,在教学课程体系上,除应满足基本的职业需求条件外,应尽量拓展教学体系上所能覆盖的知识范围。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第2篇

1.有利于系统训练,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导师制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设计课题,有充分的时间调研和思考,毕业设计时间相对延长,从而使学生早着手、早准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因为有毕业设计这一目标,会有意识地加强对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实践教学环节作用的充分发挥

根据教学安排,土木工程专业从大三暑假开始有较多的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将这两次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导师或带队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有重点的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把实习阶段获得的知识直接运用到毕业设计中,既可以避免以往学生在实习期间无目的、走过场的情况,又可以拉近学生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尤其是建筑设计部分异想天开的做法。

3.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

大学的课程安排决定了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近距离的交流接触。实施导师制,不论是实习期间还是毕业设计期间,导师与学生都是面对面的交流。由于一名教师只负责指导几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和薄弱之处都有比较清晰的把握,在给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后,下次指导时能更有针对性地审查。在不断的接触中,导师的人格、品德、治学态度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成长,成为学生的榜样。

4.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大部分指导教师不仅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还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实施导师制,在导师给研究生上课或布置任务时,许多本科学生主动来听讲,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研究生学习、生活,并参与到研究生团队的科研活动中去,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开阔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精神。

5.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实施导师制,导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介绍学生去单位实习;导师可通过加强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追踪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毕业设计课题,使毕业实习和设计的过程成为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过程。这样对于学生来讲,解决了实习机会难找的困境,增加了可靠的就业机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从学生的实习与设计中了解学生的工作态度,避免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另外,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方案和措施

1.确定合适的实施导师制的时间

在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大三学期末开始实施导师制,因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前三年,以积累基础知识为主,过早实施导师制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实际作用有限;选在大三期末,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有利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和统一。

2.按学生的不同层次划分毕业设计小组

将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按专业课成绩划分层次,然后由每个层次中的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可实现学生在毕业设计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探讨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模式

从本科生三年级末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计划(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四年级时为小组的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并保证毕业设计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一般由老教师牵头2~3名教学年限不同的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一个大组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学生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导师往往还要承担其他教学任务,不可能及时为学生解疑答问,因此可以尝试某个阶段以一个教师为主,多个其他教师同时兼职指导的模式,使学生知识结构得以向多方面交叉渗透。采用这种方式,导师之间可以彼此协调,既能保证及时解答学生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不会耽误导师的其他教学活动,还能实现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优势互补。

4.探讨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模式

几个毕业设计小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定期交流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研讨氛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促使小组成员间互相学习、补充、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使学生最大化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进程中,同时指导教师可以对各个学习环节进行观察、调控和指导,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5.采取毕业设计中期答辩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第3篇

建筑工程测量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不合理,跟不上工程建设需要。现有的教材多是沿用本科教材或其基础上进行修改,理论知识比较多,案例较少或没有,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求。而且,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制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多而深,专业技能训练无法体现,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等往往滞后。目前的教材仍以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为基础形成的,旧内容所占比例仍较大,新测量技术只是概括介绍,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的测量工作与教学内容差别很大。

同时,随着工民建专业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测量教学的课时却不增加,较少时间完成较多的测量教学任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满足施工岗位的需求。二是测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适应现场施工要求。目前的现状是:一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授课原理偏多,理论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出现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等不良的教学现象;二是仪器更新快、费用高,而学校经费有限,测量设备更新跟不上时代,仪器少,学生多,测量实习效果不好,实践课内容不能和工程实际紧密相连,实习内容空洞。三是由于免试入学,各大中职院校扩招等诸多因素,中职学生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难以掌握各类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流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课程内容的调整。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以项目教学为出发点,将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划分为各个小项目,通过建筑现场工地的广泛调查,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来确定教学内容。例如在工程勘测设计时资料测绘;在工程施工时进行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在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基础工程和主体砌筑中的施工测量,构件的安装测量,鉴定工程质量而进行的检查、校核测量,施工竣工后的竣工测量;工程运营阶段,对某些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装性和稳定性进行的变形观测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项目,根据所需掌握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仪器安排教学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为辅。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各个项目进行学习。教村内容适当增减,如测量仪器教学,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微倾式水准仪已经不常见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讲,只要让学生知道水准测量原理和微倾式水准仪操作就可以了,将节省出来的时间用在广泛用于工程中的全站仪、GPS定位仪以及数字化测图仪中。另外,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融入新的科研成果和重大工程实践经验,制作电子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教学形式的改变。教学中贯彻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实训、实习为主线,理论教学为实训、实习服务,实训实习中贯穿理论指导,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分成各个小组,选定学习项目,合理分工,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实训、实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讲授知识,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可以采用以下流程,先是教师给出多个实训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需求选定学习项目,再是各个小组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定任务。例如说某个小组选择某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任务,小组的成员就要先学习相关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的操作使用,再制定方案,团体合作直至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评价也要随之变化,建立本课程学生考核档案系统,随时记录项目及任务学习情况,其中任务实践占综合评论比重的60%;理论考查占20%;再结合学习表现、技能认证等方面

综合评定。

3.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应根据学生IQ、EQ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采用案例教学法,以行动为导向,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施工现场实训对比,反复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由课业任务书明确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然后通过调查、上网、实践等种种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其后获得的成果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

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和技能一点一点的积累。分组分层次的学习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错开,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仪器少、设备有限的客观因素。在完成实训、实习任务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最新的工程项目甚至是正在施工建设的项目,密切与建筑施工单位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多开展施工现场教学活动。测量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程,而是穿插于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等各相关学科中,在课时安排上灵活调配,贯穿于中职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结果表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了,基本理论知识也有不小的进步,有信心也有能力胜任建筑工程测量岗位的工作。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教改,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岗位技能人才。随着测量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仍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完善。教学手段,和蔼可亲、好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准确、熟练的教学过程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而师生沟通少、教学手段单一、不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导致课堂教学评价较差的主要原因。

1.教学气氛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及对策。教学气氛较差,师生沟通少是影响当前中等卫校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较差的第一因素,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只有使用合理的方法,把自己与学生的沟通从外转化到内,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为此重新整理学生的评价原始资料,得出师生良好沟通的途径大致如下:

(1)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居高临下,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要求学生一套,对待自己又是另一套,一定要俯下身,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愿意与教师沟通。(2)保持微笑。微笑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赞美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亲近,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还必须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具备丰富的学识和一定的幽默感,才能让学生感到真切、自然,喜欢与之沟通和讨论学习,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完成学习。(4)必要时用心倾听。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法,愤怒和冲动的学生在自由地表达了压抑的情感后,心理压力才能得到一定程度减轻。通过教师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被教师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励,这样才会主动与教师平等沟通。

2.教学手段对教学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机会接触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直观性教学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愈来愈显现的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更是如此。在文化基础学科如《语文》、《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等教学中,运用具体案例、VCD等直观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增大信息量,补充社会实践素材。在专业基础学科中如《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等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标本、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VCD、护理临床案例等,可以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比较欢迎。在临床专业课如《护理专业实训》、《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学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VCD、反示教系统、模拟病房等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但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教学方法对教评价的影响及对策。当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现实,中等卫校的许多学生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就业才来学校学习,他们的学习理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从最近一次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素材发现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法有:启发讲授法、讨论法、理论实践一体化、参观法、游戏法、练习法、实验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从而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让教师获得较好的评价结果。

第4篇

摘要: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文章从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中铁国际班培养模式,完善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两个方面论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桥梁工程实践课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桥梁工程;实践课教学

一、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

华东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桥梁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本科招生,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建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点,为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等培养了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分支,工作内容为解决社会需求的实际问题,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计算能力,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随着江西省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指出通过加快建成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路径。在此背景下,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桥梁工程专业进入双一流建设体系内,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但课程体系构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完善,使得当前桥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尤为重要。首先,我校结合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前沿性和实践性进行论证,对2018级后本科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调整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其次,我校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作为教学的新内容,突出该课程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教学特点;在实验实习环节,通过分级设置实验实习,分层指导,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最后,我校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双语教学,逐步开设“桥梁施工”“桥梁工程测量”等双语课程。

二、紧密结合中铁国际班培养模式,完善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

学校构建包含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培育的分层递进式校内、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教学体系。基础技能训练模块夯实技能基础,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育模块提升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作为原铁道部高校,我校与原铁道部其他单位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为铁路部门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主要以中铁各工程局为主。一方面,我校中铁国际班为瞄准“一带一路”海外基建市场,与中国中铁联合成立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主要工作地点为海外国家,对专业知识和外语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是我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式。针对国际化基建市场需求,在开展桥梁工程实践课时,我校积极主动与中铁各单位沟通,中铁国际班学生采取就近工程实习实践的原则,只要周边有中铁在建基建项目,学生就可以参与相关的工程测量实践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现场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工程的测量,提高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兴趣和成就感,利用施工单位的全站仪直接进行实践教学,做到将实践课的课堂放在工地上。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抓住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核心,我校提出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第一,有专任导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培养学科与专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合理选课,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督促检查学生按时完成学业。第二,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专业分流,让学生明确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通过学业导师制,每个专业导师定点协助指导数十名学生,指导周期从大学入学开始至毕业就业,学业导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交流相关指导经验和进度,及时调整指导进度,解决实践教学学生多、导师少的矛盾,让其他专业导师也能参与实践课的教学;通过与中铁等施工单位的主动联合教学,解决教学仪器型号和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

三、结语

随着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启动,地方高校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急需对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我校结合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优化课程构架,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型、复合型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紧密结合中铁国际班的需求,开展相关的双语教学,将学生协调到周边实际工程进行现场教学,让实践课的课堂设置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双一流”背景下实现本科教育人才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5篇

关键词:土木与水电工程 研究性学习 个性化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日益受到重视。根据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强化学生智力因素,优化学生人格,注重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提高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会解决问题能力一直是人们关住的焦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学习活动,是通过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尝试研究活动而学习研究、学习知识进而促成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 [1,2]

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已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而个性化教育工作在高校开展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较缺乏。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岩土工程专业,着重在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这两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对本科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面对当今日益严竣的本科生就业压力,我们必须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强调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重视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这两方面对本科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1)实施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助于弥补旧有的学习方式的不足。(2)实施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3)实施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品格。(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与人交际、与人合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5)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研究的内容

本文针对如何在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主要进行了如下3项内容的研究:

1.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原则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原则研究内容包括:

(1)主体性研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制定符合学生心理,智力发展要求的研究性学习计划,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实用性研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要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既要学生感兴趣又是不明的内容。

(3)实践性研究: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深入研究活动中去主动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假设能力、决策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可操作性研究:选题难度要适中。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起到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质疑、探究和创新的作用,加强监控,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2.研究性学习教学环节设计研究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增加背景性、活动性、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等教学内容。在设计程序应加强以下环节:①相关知识的导入;②背景材料;③知识延伸的闸述;④有关问题提出;⑤学生研究活动的展开;⑥研究结果分析;⑦师生讨论和评价。

3.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

提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各种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训练方法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推行的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基础上,有效地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好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和协调者,熟练引导学生主动、灵活地学习,注重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设问技巧,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塑造创新品质,创新人格。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学会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4,5]

三、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研究的实施方案

本研究具体实施步骤为:

1.课前查阅文献

在调查阅读文献资料时, 围绕研究目的和课题解决三个问题: 前人已经做过哪些研究?我们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作出什么样的新贡献?精读1-2篇文献,重点对该文献从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研究数据、研究结论等方面进行质疑,并在打印文稿上做笔记。

2.课堂教学的科研专题讲述

科研专题根据项目组成员依托纵横向项目研究成果整理所得,与后期的项目时间过程中内容相互对应,建立了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践的联系。

3.课堂教学中的疑问式教学

课堂教学前为学生提供将讲授的专题,每名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应文献的阅读,并对特定1-2篇文献进行精读,并对该文献从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研究数据、研究结论等方面进行质疑,质疑可以是正面的进一步改善、也可是针对性的理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质疑进行回答或深入认识,尽可能转化为深入研究的方向。

4.课程中期或结束后实践期的科学试验

首先,根据相关纵横向课题要求进行实验的构思与设计,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首要环节。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精心操作,细致观察并准确记录,对试验结果分析整理,确定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最后,对试验结果作出理论解释。

课程考核方式灵活,强调个性化,可以是学生阅读文献形成的疑问汇总、学生根据某一专题讲座内容形成的小论文、学生自行设计的试验方案等均可作为成果提交,创新性是主要衡量指标。

四、教学效果

本研究经过两个学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过较系统的课程学习和锻炼过程,该部分学生在科研文献综述、科研试验设计、科研程序操作、科研仪器操作、科研论文写作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取得与同级生相比的领先优势,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为个人、学院、学校获得更多荣誉。并且以好的成绩作为示范,树立榜样作用,以点带面,激发更多学生的研究和创新热情。

(2)参与该课题为可能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础。

(3)由于教学活动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背景和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项目组成员正在进行的相关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总之,事实证明,在本科生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灵活的、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马一平,龚正行.研究性学习[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梁彩群.论研究性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3)

[4]植瑞东.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3)

[5]张庆林,李艾丽莎.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