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化学辅导总结

初三化学辅导总结

时间:2022-04-08 01:1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化学辅导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三化学辅导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内地新疆高中班 预科化学课程 学习经历 学习需求 学习态度

1 问题的提出

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新疆人才培养工作,国家自2000学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招收新疆品学兼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1]。其后,内高班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共在24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内高班[2]。内高班学制4年,含预科1年。学生不分民族统一编班,使用汉语文授课。预科重点补习初中的汉语文、英语和数理化课程,以达到初中毕业水平[3]。除预科一年独立编班外,内高班在高中三年实行与办班当地学生混班办学[2]。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2学年开始承担设立内高班的任务。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内高班预科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一定的学习能力,符合学习高中课程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起点,内高班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重构以适应客观实际的要求。化学课程是中学重要的理科课程,也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科目之一。因此,极有必要了解内高班预科新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和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持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判断和行为倾向[4],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包括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同伴交往等内容,它既是学生在以往化学课程的学习结果之一,也是影响其在日后化学课程的学业成就和学习表现的重要因素,内高班预科新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值得人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笔者开展相关主题的问卷调查以进行较全面的试探性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笔者所在学校内高班预科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学生分别来自新疆各地区的城市或农村,且由新疆教育主管部门分派,研究对象也具有随机抽样的特点。其中,男生17人,女生28人;学生均为“民考汉”(指参加所在地区中考时使用汉语答卷,主要报考汉语授课的高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或“汉考汉”考生,其中24人曾在新疆区内初中班(简称内初班)学习;学生的内高班升学考试物理与化学科目总成绩为40.5~144分(总分150分),平均分为114.4分,90分以上的有37人,120分以上的有22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笔者自编的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共分为个人信息、学习经历、学习需求和学习态度4部分,问卷内容由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已咨询过化学教育领域专家和资深中学化学教师,并且作出相应修改。在调查问卷正式施测前,笔者已反复完善调查问卷各题目的文字表述。

个人信息部分了解学生的性别、生活地区等背景信息。学习经历部分有2道题目,分别了解学生在初三参与某些化学学习活动的频率和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的数量。学习需求部分有3道题目,分别了解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愿意参与哪些化学学习活动,并由学生自陈具体的学习需求和期望。

学习态度部分参考PISA 2006科学态度素养的维度[5]和学生问卷中科学态度的部分项目[6]来设计。学习态度部分有45个项目,分为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同伴互动3个量表,共7个分量表。其中,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量表分为化学学习自我效能(5题)、完成特定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6题)和化学学习自我概念(6题)3个分量表;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量表分为对化学学习的喜爱(6题)、对特定化学实验的兴趣(6题)、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6题)和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4题)4个分量表;同伴互动量表包含6个项目。这8个量表均是李克特4点量表,学生需要从每个项目的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项,分别给予4、3、2、1分。项目得分愈高,愈代表学生对项目内容持有正向的态度(非常同意、非常有兴趣、轻而易举);反之,则代表持有负面的态度(非常不同意、非常没兴趣、不能完成)。整份量表并未经过试测,但在本研究中,整份量表的Cronbachα值是0.91,各量表的Cronbach α值在0.71至0.87之间,符合量表编制的要求。

2.3 研究程序

问卷调查在内高班预科第一节化学课实施。笔者先向学生介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笔者所在学校化学课程开设安排和广东省高考的基本情况,随后即实施问卷调查,学生填答问卷的时间是20分钟。所有回收问卷数据均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学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

根据调查结果,53.3%的学生表示经常进行化学实验,46.7%的学生表示有时进行化学实验。这表示学生在初三化学课程具有不同的化学实验经历,近半数学生缺少充足的化学实验训练。另外,24.4%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化学专题研究,高达75.6%的学生表示以往较少参与该类活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缺少系统地进行实验探究的经历,可能缺乏足够的科学过程技能,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易受限制。

在师生课堂互动方面,55.6%的学生表示有时会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这部分学生欠缺个人表现的主动性。这可能是他们自信心不足而畏惧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可能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已经习惯了直接接受的学习方式所致。

分别有35.6%、46.7%的学生表示有时、几乎或从来没有在课堂上独立进行化学主题内容汇报,只有17.7%的学生表示有较丰富的经历。这一结果与初三化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有关。相对而言,曾参与该类活动的学生具有较多的学习和表现机会。

只有13.3%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刊物,分别有64.4%、22.2%的学生表示有时、几乎或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方面的资料。这表示大多数学生较少阅读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刊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的渠道可能仅来自初三化学教科书和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本研究同时以学生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的数量作为衡量其化学学习机会的一种方式。40.0%的学生表示没有化学课外辅导书,28.9%的学生表示有1本,31.1%的学生表示有2本或以上。学生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数量越多,代表其相应的自学的机会越多,以上数据均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机会有较大差异。

3.2 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

84.4%的学生认为预科化学课程在复习初三化学课程内容的同时,应该补充适量的高一化学课程内容,11.1%的学生认为应该直接根据高一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4.4%的学生认为仅需要复习初三化学课程内容。许多学生在陈述题都表达出预科化学课程需要复习和巩固初三化学课程内容的意见,希望教师能够做好初三和高一学习内容的衔接,“细讲一些对我们来说较难的知识”,“多讲初三上、下册几个重要单元”,更“希望自己在预科这一年把初中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笔者列举6种化学学习活动供学生选择(可多选),按照选择率的高低依次是:经常到化学实验室上课(86.7%)、经常亲身完成化学实验(73.3%)、进行一些化学专题研究(64.4%)、独立设计和完成化学实验(44.4%)、较多个人发言的机会(40.0%)、有大量的化学习题训练(40.0%)。许多学生在陈述题也重复提出相应的要求,希望教师“在课上多讲一些有关化学的课外知识”,“任课老师上课时不要太严肃”、“上课生动有趣,不要太枯燥”等。

3.3 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

3.3.1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有效解决化学学习问题、克服困难的一种自我知觉和评价。该分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62~3.04之间,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77.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清晰了解在化学课程遇到的学习困难,86.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学习困难,但只有55.6%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理解最难的学习内容。“最难的学习内容”是因人而异的,但是近半数的学生在面对自己认为困难的学习内容时缺乏自信心。虽然有72.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化学课程要求的化学实验,也只有53.3%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具有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男、女生评分的t检验,男、女生的评分在该项目上有显著差异(M男=2.94,SD男=0.90,M女=2.43,SD女=0.74,t=2.074,p=0.044<0.05)。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具有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一问题上更具自信心,这可能与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践的心理特征有关。

3.3.2 化学学习自我概念

化学学习自我概念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拥有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的一种自我知觉和评价。该分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36~2.96之间,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75.6%的学生认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容易的,66.7%的学生认为其很容易就学会新的知识和一直都具有良好的表现,62.2%的学生认为其很容易就了解新的观念。59.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在化学课程的测验或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只有38.6%的学生认为化学是其初中阶段表现最好的科目之一。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和个人表现持负面、消极的态度,学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对其化学学习自我概念影响甚巨,而这种负面影响又会延续不断。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男、女生的评分在“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容易的”、“我很容易就学会新的知识”这2个项目上有显著差异(项目1:M男=3.35,SD男=0.93,M女=2.71,SD女=0.71,t=2.593,p=0.013<0.05;项目2:M男=3.18,SD男=0.88,M女=2.64,SD女=0.62,t=2.378,p=0.022<0.05)。以上数据表示男生比女生更强烈地认为自己容易学习化学课程,这一结果也符合人们认为男生容易学习理科的社会印象。

3.3.3 对化学学习的喜爱

对化学学习的喜爱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内在动机。该分量表的项目得分越高,越能表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动力是出于对该学科的爱好,能够从该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喜悦的感受。97.8%的学生表示不会放弃化学课程的学习,93.3%的学生喜欢获得化学课程的新知识和乐意完成习题。在对以上项目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中,可能有一些学生是考虑到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而表示同意的。结合其他项目的回答情况,即分别有88.9%、86.7%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化学课程时会感到愉快和对学习化学极感兴趣,这能够充分说明学生对化学学习持有强烈的喜爱态度,具有较强的化学学习内在动机。

3.3.4 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

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外在动机。该分量表的项目得分越高,越能表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动力是由于肯定该学科具有的独特价值,并且认为该学科的学习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或未来的发展。学生对6个项目均持肯定态度,即肯定化学的独特价值,对化学学习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动机。对于努力学习化学课程将获得何种收益,100%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加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97.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了解生活上的一些问题,91.1%的学生认为能够应对高中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但只有77.8%的学生认为能够带来学校和教师的良好评价;在未来发展方面,88.9%的学生认为将对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带来帮助,84.4%的学生认为能使其人生前景变得美好。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态度与化学课程宣扬的“化学是中心学科”、“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化学能够造福社会”等观念相一致。

3.3.5 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

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在未来学习化学课程或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的意愿。88.9%的学生愿意在高中阶段多修读一些化学课程,只有46.5%的学生愿意在大学就读与化学有关的本科专业,分别有38.1%、32.6%的学生愿意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或研究。以上数据一方面表示学生具有多元化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愿望,另一方面也让人怀疑:这是否由于化学“有毒”、“危险”的负面印象促使学生对就读与化学有关的本科专业、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或研究失去兴趣?对于在该分量表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教师有必要为其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和持续维持其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

3.3.6 对特定化学实验的态度

完成特定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分量表和对特定化学实验的兴趣分量表借鉴了PISA 2006以具体情景了解被测者对某些科学主题具体态度的测试方法。2个分量表选择的6个化学实验均来自人教版初三化学教科书。2个分量表分别了解学生对完成这6个化学实验感到的难易程度和兴趣程度,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的态度评分分别列于表1和表2。

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评分相差颇异。只有实验3、5和6的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其中得分最高的实验3达到3.34分,91.0%的学生认为该实验容易完成,该比例也是6个化学实验中最高的。得分最低的实验4为2.60分,55.5%的学生认为该实验完成困难;事实上,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并不复杂,其得分不高可能与部分学生不熟悉该实验的具体内容而给予低分有关。除实验3以外,24.2%~55.5%的学生对其余的5个化学实验感到完成困难。这说明部分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较低,需要接受适当的化学实验训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自我效能。

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均感兴趣,这6个化学实验的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上,分别有77.8%~90.9%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得分最高的实验6达到3.50分,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总共达到90.9%,表示非常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也达到61.4%。另外,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既感兴趣又感到完成困难,6个化学实验在自我效能和兴趣这2方面的得分排序无必然联系。

3.3.7 同伴互动

同伴互动量表是了解学生在化学课程中与同学互动的意愿。88.9%~95.6%的学生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化学课程学习经验或知识总结、讨论双方遇到的学习困难等持肯定态度,10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与同学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化学实验。以上数据均表示虽然学生间相互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对相互交流、合作和帮助具有较强的意愿和较开放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评价同学的化学课程学习情况持中立态度,对该项目选择同意的学生比例仅达到60%。选择不同意的学生可能是考虑到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选择回避,也可能是以往缺乏评价同学学习情况的经历而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存疑。另外,男、女生的评分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化学课程学习经验或知识总结这2个项目上有显著差异(项目1:M女=3.43,SD女=0.63,M男=3.00,SD男=0.71,t=-2.105,p=0.041<0.05;项目2:M女=3.43,SD女=0.63,M男=2.94,SD男=0.90,t=-2.131,p=0.039<0.05),至于是何原因促使男生具有相对较弱的态度则待日后深入探讨。

4 讨论与建议

4.1 预科化学课程的设计

概而言之,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4方面:巩固基础、适当提高、强化实验、激发兴趣。笔者将在日后的预科化学课程中尽量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逐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在接手预科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时,曾对该课程的定位思量良久。笔者认为预科化学课程必须能够顺利衔接初、高中化学课程,因而不应该是对初三化学课程的重新学习或简单复习,而应该是通过深化初三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减少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产生的各种迷思概念,建立或健全完整与科学融贯的心智模式,形成精致的化学知识和严密的知识结构。在落实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教师有必要以专题形式适当穿插补充高中化学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能够从更宏观的视野反思初三化学知识,并为高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分散学习难点和减轻学习负担。

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化学实验经历差异甚大,学生对进行化学实验有强烈的愿望。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认识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希望通过一系列引导式实验或开放式实验,逐步让学生形成提出假设、下操作性定义等科学过程技能,切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体会科学是实验探索、论证和解释的过程。

某位学生提出“化学方程式带加汉意,多教读法,有便于背诵”,这显示部分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学习初三化学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整理方法也成为预科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研究同时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在公开场合发言持保守或抗拒的态度。合理地组织语言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必须具备和不断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笔者拟选择一些重要的初三化学主题知识,由学生整理其内容并作口头汇报,籍此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整理和口头演说能力。

4.2 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学生对化学学习具有中等强度的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和未来性动机,具有较强的内在动机、工具性动机和同伴互动态度。PISA 2006将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分为科学学习自我效能和科学学习自我概念2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将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对未来的学习期望,而且自我效能与学习表现很可能是互惠的[5]。一些研究已经显示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科学学习成就有密切关系。刘燕儒[7]使用PISA 2006芬兰、加拿大、爱沙尼亚、日本、香港与台湾6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探讨自我效能与科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与科学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且自我效能对科学学业成就有影响力。陈玉桦[8]使用PISA 2006台湾的数据建立科学学业成就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内在动机对自我概念与科学学业成就有直接影响效果,而且内在动机较工具性动机强烈;工具性动机对科学学业成就没有直接影响效果,必须透过自我概念对科学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效果;自我概念在个人动机与科学学业成就之间起到中间变量的作用。换而言之,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业成就。由此可见,除了常规的教学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化学学习态度也是教师在预科化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不可否认,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厌倦和逃避与化学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教学呆板、只重视机械记忆、忽视化学实验、一味强调解题训练都可能是造成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渐趋负面、消极的主要原因。因此,预科化学课程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结,提供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或许能够为学生带来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3 未来的研究建议

虽然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有必要持续不断地追踪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变化情况。日后可以尝试建立动态的化学学习态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水平,为实施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囿于研究条件,本研究仅以笔者所在学校内高班预科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调查且人数有限,未能深入分析不同化学学业成就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有何差异。笔者计划在日后尝试联系广州其他设立内高班的高中,采用整群抽样对所有预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获得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内高班预科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预科化学课程也具有独特性,但却一直鲜见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报道。内高班预科化学课程的设计、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表现等主题也值得日后深入研究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内地有关城市开办新疆高中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教民[2000]2号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教民[2005]10号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内地新疆高中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民[2000]8号

[4] 杨治良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75

[5] OCED. PISA 2006: 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 Vol. 1 Analysis. Paris: OECD, 2007

[6] OCED. PISA 2006 Student questionnaire. pisa2006.acer.edu.au/downloads/PISA06_Student_questionnaire.pdf

第2篇

一、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现状调查

经过对我校高一学生的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从来没做过家庭小实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老师对家庭小实验很不重视,从来没有布置过家庭小实验作业,更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实验的指导和督促,有的老师虽然布置,但只是口头布置,布置之后就置之不理,不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合适的评价,导致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不够。

二、初中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不仅能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和用科学眼光去思索身边事、身边物的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还能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与生产生活的重要联系,协调师生关系。在活动时还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即使学困生也能保证实验的成功,从而激发更大的实验兴趣。

三、将课后习题改编为家庭小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累积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很多化学知识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取和验证,由于受学校实验材料少、学生在校时间短、课内化学学习时间紧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已经很难满足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所以,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势在必行。

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中有很多习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若改编成家庭小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题目,更能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用科学眼光探索事物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弥补课内时间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的不足,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反思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我从初三化学沪教版2011秋季版(上册)和2012春季版(下册)教材的课后习题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家庭常用物品,将一些课后习题改编设计成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庭小实验,并提供适当的实验准备辅导,让学生回家完成。

(一)寻找合适习题,设计实验报告

课后习题多种多样,并不是每个习题都可以改编成家庭小实验,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习题来改编。在选题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可行性

将习题改编为家庭小实验并让学生完成,首先必须是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能从家庭中找到的常用物品或者能用家庭常用物品代替,学生才容易找到,实验才有可行性。例如:沪教版下册204页第7题,厨房里有两种白色固体,分别是精盐和碱面中的一种,在一般家庭条件下,可以用什么方法把他们区分开来?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此实验所需用到的实验药品:精盐、碱面以及可能用到的食醋、石灰水等,所需仪器也可以用碗、杯等代替,这些都可以在家中找到或很容易在超市买到,才可能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实验。

2.安全性

安全是家庭小实验最重要的前提。在家中做实验,缺乏老师全程的帮助和指导监督,所以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必须是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才能允许学生在家中完成。对于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像浓酸浓碱的实验、会燃烧甚至爆炸性的实验,例如粉尘爆炸实验等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就不能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3.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化学。选择生动有趣的化学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快乐,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教材第23页第6题,(1)加热一根铜丝,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把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第46页第3题,取一个小烧杯,杯底立放一支蜡烛(图2-22),加入一些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往烧杯中加入一些白醋,观察实验现象。请解释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几个习题改编成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且出人意料,整个实验生动有趣,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家庭小实验可引领学生走进化学知识的探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提高学习积极性。

4.可发散性

通过进行家庭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认识物质化学变化的规律和本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逐步培养从物质的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第159页第7题,在配制蔗糖溶液时,若只是将蔗糖置于水中,蔗糖溶解得比较慢,这时可以采用什么办法促使蔗糖加快溶解?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来体验影响溶解速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同时可以发散至几个因素同时影响时的情况,再由此及彼,生活中其他一些溶解现象也可以依此类比。再如:第184页第8题,某些植物的花汁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现取三种植物的花汁,分别用酸性、中性及碱性溶液检验,颜色如下表所示:

(1)取大红花的花汁少许,分别滴入无色汽水、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中,所显示的颜色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判断某溶液是否显碱性,可选择的花汁是________。

这个实验可以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生活中接触的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老师也可作适当引导,例如桑葚、紫薯、杨梅、各色花瓣等等颜色较鲜艳的物质,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

课后习题中大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药品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家庭中的器材做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设定实验注意事项、预想实验现象,再由老师审核修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实验安全隐患。

(三)实验汇总、评价

不同的学生对某些开放性家庭小实验的设计可能不同,同一实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作为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并分析成败原因,对于实验失败的同学,寻找原因后可以回家再次尝试,最后综合全班同学的实验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家庭小实验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和培养失败后再接再厉重获成功的欲望。

在新课程改革中,加入更多的家庭小实验,在家庭小实验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促进作用!

第3篇

1.认真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积极抓工作计划的落实,在学期初制订的各项计划,都有了较好的实施。本学期本组共开展教研组活动10次,集体备课15次,组内集体听评课8次。

2.积极领会和贯彻学校领导提出来的教研组活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组教师于3月37日在陈副校长的带领下,到普洱一中进行教研组活动。在活动中,各位教师均认真进行了听课学习和交流,全组教师感受颇深,觉得受益非浅,开拓了教师们的眼界。回来后,所有教师都写了心得体会,大家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高度重视中高考,狠抓中高考复习。针对中高考的复习,分别进行过两次专门的教研组活动,对不同阶段复习的策略,复习的进度随时进行了解,并请组内教师提出复习建议。在每一次模拟考后,都要求高初三教师们写出质量分析,在研讨会后,又及时组织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中高考化学、生物复习的顺利实施。

4.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在听课、评课、说课、研究课、备课、作业、辅导学生、资料的使用等教学教研常规工作中一丝不苟,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评好玉溪师院附中教师们的赴我校授课,让教师们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5.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针对拔高教师和未上过高三复习教师多的具体情况,组织了组内教师在高考前和高考后分别做和讲了两次高考题,安排组内公开课的授与评,安排组内说课的讲与评,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组内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

6.重视平时教学,认真检查组内教师的备课情况,掌握和要求好教学进度,督促教师作好教研活动。为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要求组内教师写出教学教育教研的心得、体会、论文,现每一位教师都已上交。安排专人抓好期中、期末试卷的制做,作好考试成绩的汇总,作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

7.突出生化组的特点,搞好有声有色的各种课外活动,共开展了化学兴趣小组活动25次,生物兴趣小组活动16次,与高二年级组合办了理科化学知识竞赛,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能力。

8.抓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对教学中需要开展的实验尽可能的开展,针对高三、初三的中高考越来越突出实验地位这一现实,专门安排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高三生物、化学;初三化学的中高考实验重点复习操作了一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9.抓好教师师德建设,促进教师思想提升。组内教师精诚合作,上下一心。对于学校的各项安排均积极完成。对学校交代的各种任务,毫不推委,做到了“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

10.抓好年轻教师培养,重视结对子工作。对于各个新老对子,要求做好结对帮扶的计划,落实结对子的具体情况,做好结对的总结。用好师大支教教师,发挥了支教教师的最大作用。

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1.计划中的教师课件制作,因为学校报告厅的一度修复和后来的使用频繁故没有开展,是一个遗憾。

2.少数教师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到位的情况,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新教师和未上过高三的教师还多,他们的成

还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快速让他们成长是将来教研组工作的一个重要话题。

3.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如何让教师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第4篇

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理化生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的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

1. 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常规教学:

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些问题,不搞花架子。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学期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充实、修改,使其符合现有学生的教学实际;并在组内共享。

2、开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安排了校内外的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及时交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争取将说课和公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外公开课方面,我们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

4、狠抓初三、高三教学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兴趣小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组将在高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针对竞赛,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

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并做好现有课题的结题工作。

8.多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9.团结组内力量,共同奋斗,适当时侯开展组内教师活动。

四、活动安排。

周次 内 容 主持人 备注

1 开学工作;准备教学用具、资料等 全体理化生教师

2 撰写教学计划; 全体理化生教师

3 制定教研组计划; 李丰英

4 理化组集体备课,王雪玲主讲初三化学 理化生教师

5 高考知识讲座 王生全

6 理化组集体备课,乔永春主讲初二物理 全体理化生教师

第5篇

关键词:促进;高一新生;化学;有效方法

升入高中以后,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材,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高一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这种问题。很多学生在困难面前,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还会影响其他学科学习,甚至导致学生辍学。

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把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有效的衔接起来。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学习困境,重新走上学习的正规,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下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详细调查学生学习现状,认真分析不衔接的因素

1.可能与初中的化学教材有关

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高中化学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可能与初中的化学教师有关

由于初中化学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初中教材变化频繁,与高中教材在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上脱节,造成高中教师未及时了解初中教材特征与学生能力水平,未能很好处理初三与高一衔接,出现高估学生能力水平,开快车,抓进度,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部分学生由于畏难情绪而产生厌学情绪。

3.可能与初、高中教学的目的不同有关

初中化学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的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需要。

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除明确“是什么”外,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

二、教学初应抓好衔接教学

1.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概念

高一化学教师对初三化学中出现的化学双基要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初可以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中出现的能力题、初中化学竞赛题或者高考中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三毕业生容易错的或者“难解答”的知识,然后编出一份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尽可能与将要学习的化学有直接的联系,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初中不少知识仍是高中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信并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唤醒学生记忆,做好衔接工作。

其次,特别要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如:实验装置的装配、气体收集方法等要规范操作,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仪器图,学会填写实验报告,逐步熟练设计实验方案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采用优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很多时候,教师可以退到幕后或共同参与,给学生机会。如开展师生共商研讨课、辅导自学课、自学提问讨论课、小课题研讨课等,充分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被肯定的兴奋感。

(2)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化学教学不能仅靠一只粉笔,在重实验的基础上,有些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可以借助于媒体,如:电视、录像、投影、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才能有所收获。充分地让学生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互进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首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树,每节课结尾时做小结示意图,每个单元结束后做单元结构图,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来画概念图,由于概念图是学生自己思维加工的结果,往往能将人们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其次,及时总结活动功能组块,如离子共存问题、离子鉴别问题、气体的性质、元素族的性质等,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固定的思路,小的功能组块可以随着问题复杂程序进行灵活的嫁接转化。

再次,逐渐培养学生用自我提问法进行元认识的训练。如在解决问题时,督促学生自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已知的条件?有哪些未知的条件?需要用到哪些知识或原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儿?还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案?

4.重视师生感情的培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故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首要条件。

(1)尊重学生、以平等人格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创设和谐氛围、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受尊重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一切正常学习所必须的前提条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

第6篇

有效的复习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是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以下是我做出的一些探索。

一、结合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年来中考试题的知识要求没有超出中学化学课本,因而复习时应充分发挥基础试题在巩固双基中的作用。但回到课本,学生总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太浅显,不屑一顾,结果是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二、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在复习过程中,只“招呼”几个优生,忽视后进生甚至对其置之不理是不可取的。因此不妨在课堂中为他们设计出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参与进来,融入复习的大军中。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教师在与后进生的互动中,一定要采取以正面鼓励为主的方法,把历年中考试题中的最简部分适时地推荐给他们,并能解决问题;对他们点滴的优点与进步也要放大开来进行鼓励,以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提起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初三化学知识点多且分散。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标为依据,按课本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在复习时,我主要采取以下复习方法:

1.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第一遍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都是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没有系统性,对记忆很不利。在复习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总结,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归类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比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在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许多概念相互对立,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单质与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等,抓住矛盾的关键,对比记忆最好;而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与氧气的物理性质,往往会相互干扰,影响记忆,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

2.联系生活,讲练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大多都是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对这些理论知识产生反感,甚至厌学。如果在复习时,将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实验,前后贯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复习实验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中考试卷,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

5.联系当年时事,响应中考要求。复习d 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d 学习和工作奠基,所以教师要结合当年所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分析,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从中还可以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自我复习,自我完善,调节心理,迎接中考

第7篇

关键词:学习理论;翻转课堂;微课

一、掌握学习理论

萨尔曼・可汗把掌握学习理论作为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布卢姆在继承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所修正完善而建立起来的。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该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掌握学习理论的实施过程

要做到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就需要了解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实施过程。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方法实施过程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进行第一单元的教学,然后完成形成性测验,检测是否达到标准。如达到标准则巩固拓展,后进入第二单元的教学;如未达到标准则需要补充教学,再完成形成性测验,达到标准后再进行第二单元的教学。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掌握学习是以“形成性测验反馈―针对性辅导教学”为核心的评价系统来强调适时地进行形成性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帮助,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掌握学习还将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较好地解决学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掌握学习效果尤为显著。

2.传统教学实现掌握学习的困难

(1)教师无法预测所有学生的认知前提特征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中,在开展新内容的教学之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新内容,就会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以便学生在进入集体教学之前具有适当的认知前提特征。比如,在讲述置换反应时,老师都会先把金属活动顺序表和应用复习一遍,这是因为置换反应就是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来进行反应的。但是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不是相同的,当老师复习完金属活动顺序表后,以为可以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能就有些学生连金属的化合价都没有记住,这也是书写置换反应的基础知识。

(2)师生难以实现对未达标学生的针对辅导

根据前面掌握学习的过程,我们发现:当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位学生,每个没有达标的学生都需要进行补充教学,再进行测验过关。那么该有多大的工作量啊!

二、掌握学习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1.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单在家中通过电脑、手机或DVD机等观看视频学习材料,进行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主要通过教师指导解疑、作业练习、矫正教学等不同形式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教学模式。

2.教学准备阶段

(1)认知前提测试

掌握学习需要对学生认知前提特征缺陷进行鉴定,在学习某课题前,教师通过问卷网平台,编辑能力测试问卷,再班级微信群,让学生自评知识掌握水平。如前面讲述的置换反应,我们可以先对金属活动顺序表和化合价等相关知识的考查,从而对学生进行分等级,比如A、B、C等级。

(2)学习内容安排

掌握学习需要对学生认知前提特征缺陷进行补足,教师依据本课题教学目标和学生测试结果,明确学习的方向,并提供相应数量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微课、微练习、导学案等。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根据导学案内容可以不停地按暂停键,边理解边学习,同时完成导学案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可以个性化地补足认知前提特征的缺陷。

(3)学习效果反馈

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进行形成性测验反馈,事实上无论传统和翻转课堂都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个事情。因此,要使学习更具针对性、时效性,这就需要借助现代智能平台,我们通过Storyline这个软件,对微课进行加工,使其具有对学生观看视频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比如,我们通过这个软件平台能看出学生看视频卡在哪里了,那我们就应该去研究一下视频在这里是不是讲难了一点,是不是讲得有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观看视频的学生即时进行测试,就能够看出学生看视频的效果,准确地侦测出学生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缺陷,从而给出精准的、有针对性的“形成性测验反馈―针对性辅导教学”方案。

3.教学实施阶段

掌握学习的实现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和需要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统一传递知识,课堂上很难让大多数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和需要来进行学习。

翻转课堂随着优质视频的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按难度和深度对视频资源进行分层推送给不同的学生,课外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课堂上就不需要老师统一讲解传递知识,课堂设计就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我们根据平台收集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分组,按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分层设置任务,在前15分钟,对本课知识进行集中讲解,后25分钟进行分组讨论,就前一天晚上的视频学习和测验情况提一些困惑或疑问,老师则从旁点拨,或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或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分析、讲解部分知识内容,充分利用小组学生之间交换解题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允许一些学生完成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适当加快节奏学习。

4.教学成果分析

2015-2016学年度笔者在初三化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我们发现掌握学习理论在翻转课堂的应用是能够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下表是我校连续五年在区里的排名:

从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横向比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我校化学科的平均分排名,纵向比较:翻转课堂实验班及格率比传统教学班高,说明翻转课堂更能增强中下层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掌握学习理论运用于翻转课堂,能够照顾所有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好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虽然掌握学习理论在翻转课堂运用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外在影响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布卢姆.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141-154.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第8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这种“填鸭式”教学是一部分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初三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

二、要正确认识和落实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和有效落实新的学习方式,既是现实的要求又是未来的需要。

1.有效落实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如,能用生活中的现象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进而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验证化学原理。只有重视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自发性活动,学生才会在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教师不但要以课本上的活动与探究为切入点,而且要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契机科学地组织和正确引导,从而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自主探究活动更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教师、学生、教材的合作,课堂与社会的合作。我们鼓励独立思考,更倡导合作学习,既要学会与同伴交流,又要敢于与权威讨论,在信息传递中相互影响,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启发。合作学习有利于倾听各种意见,不断完善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价值还在于把学习者置身于社会背景中,置身于交流的环境中,从而将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一步协调统一起来。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新的思考。

3.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获得概念与规律,又能掌握研究的方法,形成研究事物所必需的探究能力。与平常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课堂上应精心设计疑问,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如,学习物质间的鉴别与除杂质,关于铁粉和石墨的鉴别时,在情境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后又对各自的方法进行交流。点燃法、磁铁吸引法等等……方法各有优劣,学生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出更好的方案。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有效控制并及时追问上述方法中哪个更简便易行、现象更明显?解答鉴别题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规范答题?这样才能避免探究活动中的盲目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初中化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农村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都知道的。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进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当代化学教师们正在努力探求的问题之一。我个人在自己的化学教学中经常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这一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到我的课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的目的。

例如在讲溶液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我先例举生活中经常配置的食盐水,进而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把食盐和水放到一起的时候,为什么一段时间之后食盐不见了,它去哪里了?这时的这个混合物在化学上又叫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以及它的组成?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章第一节溶液的形成。通过例举生活中这一简单现象,进而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达到学生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来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的目的。

二、给予差生及时的表扬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存在天生的差生,只是他们的潜能尚未被开发出来!我们应该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不是把所有的一切原因都归结在学生身上。我想一名优秀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永远不会说自己的学生的成绩差原因在学生身上,而是怪自己没能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在我的化学课堂中,我经常采用鼓励的办法帮助那些我们所谓的“差生”。还记得刚刚来到甜水学校就开始教初三化学,其实当时心理压力特别大,怕自己经验不足教不好,怕耽误初三的孩子升学,怕自己掌控不住课堂……那时班级里有一个孩子特别聪明,但就是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好说话,搞小动作,影响到其他学生学习,自己成绩也不是很好。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我课下找到他,首先和他谈谈自己的梦想,谈未来,我没批评他上课时的总总表现如何如何不好,成绩如何低,反而是夸奖他很聪明,只要他肯努力,成绩肯定会非常优异。这令他很惊讶。最后我还竖起大拇指说:“我相信你的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这次谈话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课堂上,他的小动作少了,还能够积极主动发言,课后作业也能够按时完成了,成绩也明显上升。通过这件事,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尽量减少采用批评的教育手段,不妨试一试采用表扬的教育手段。我相信效果会很好,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受到表扬,这是对他们的肯定,这样会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队伍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应该推陈出新,给予差生及时的表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因为你的一句表扬会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老师是相信他们的,老师从来没有放弃他们。

三、布置作业讲究时机,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对当天所学内容加以巩固。

布置的作业要结合学生当天学习的内容,作业的量不要过多,要有典型性、针对性。既不能让学生感到压力或负担,又要让他们有兴趣的去做这些作业。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特别讲究时机,不会在下课铃响起时,大声布置作业的内容,否则即使作业的量是适合的,他们也会觉得过多,对所留的作业长生厌烦心理,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留了哪些内容。希望我们的化学老师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学生们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不知作业。

四、作为化学教师,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无论怎么说化学原理和计算对这些初中孩子来说都是枯燥乏味。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幻灯片、多媒体把学过的知识编成题目,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我们可以针对教学特点设计制作课件,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规格、用法,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留下的记忆已经模糊,复习时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如果重述实验仪器的构造、用途、用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如果制成实验复习课件,既可增大课容量,又缩短了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在制作复习课件时,要注意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深层次的扩展。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化学仪器分成若干组,构成实验专题,用录像分别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问题,然后精选不同层次的实验题组(最好是历年中考题)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出各种仪器,让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需要仪器,然后按步骤用鼠标拖拉进行组装拆卸,如果违反操作规程,计算机会及时提示。实验搭配好后,可选“开始实验”按钮,计算机会简单模拟出气体流向、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一个专题的复习,这在传统教学中至少需要半节课。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又如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蒸发时,该实验要求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这个较多量是不太好把握的,如果提前停止加热,固体不会被全部蒸发出来,演示起初学生是有兴趣的,在搅拌的过程中,性情校为急躁的同学逐渐失去耐心,导致注意力分散,到停止加热时,到底滤液被蒸发到什么状态,有些学生已不再仔细观察,而且后排的学生也看不清此处的操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实验规范操作的学习,也不利于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若把蒸发的演示实验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牢牢的吸引在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归纳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归纳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化学学科相比其它理科而言,知识的零散性较强,系统性较差,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不易形成系统化。为此,归纳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应用在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的教学上。新授课结束时,将课堂总结交由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要留时间给学生自我归纳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还想知道什么?……要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其次,教师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得到收获、自信和新颖的问题。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课堂总结既要求学生唱主角,又要求教师适时的引导,而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否则会使归纳变得无序而降低效率。

相信在我们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下,我们一定会逐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让我们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几点见解,请教育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第10篇

实习教师年中总结一

半年实习时间,在不经意间就从手中溜走了,在这期间有太多太多东西值得记住了,比如我的学生。第一次品味到了作为一位实习生即将离开自己老师和学生的那份依依不舍。

还未来实习顶岗前,我便满怀期待和憧憬迎接未来的路,我想象过实习时会遭遇的哪些困难,可是梦里走的再远,醒来还是在床上,终究要行在实习的路上才知道会发生什么,遇到什么,会收获什么,会得到什么。

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县级中学,学校规模较大,学生大概有八百人左右,分重点班。你去任何一个班都有各自风格,他们活跃的,开朗,有积极向上的求职精神,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看到了一种崭新环境的成长舞台,我看到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这样的学校里实习,既能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也能接触到最真实的基础教育。我努力珍惜这样的机会,利用所有可用的条件,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等学习,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

下面,我对半年的顶岗实习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思想观点方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准教师,享受青春的赞誉,拥有求知向上的精神,是国家的未来的建设者,在实习期间,我肩负起我的使命,认真踏实,严谨努力,我十分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好机会。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我在学校学习了就为了成为一名教师不断的锻炼自己,只为自己在踏入讲台上没有那么费力,这次的实习,我主要教授初三化学,在大学期间,我所学的专业是教育学,经过自己的认真踏实的学习,教授们的辅导和百年师大浓厚底蕴的的熏陶下,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实践不足,离合格的教师还很远,我还需不断的努力。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听课

来到实习地点,和指导老师见面后,进入的忙碌的实习生活,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教学经验的人来说,踏上真正地讲台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学校里虽有微格训练但那毕竟都是自己的同学,与初中生是有很大不同的,你面对他们的突发状况是该采取的措施,你怎么把知识有张有节的传授给学生,多大难的难度他能接受,得不断的观摩和学习才能了解,我的指导老师是学校理化生组的组长,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一个礼拜的任务是边听课边上课,在这一个礼拜里我主要听张志亮老师的课,他带九年级三四两班的化学,我带九年级五六班的化学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先自己试着备课,内心里盘想如果是自己讲怎么讲,怎么将才能讲清,学生他们的反应如何,我都在听课时认认真真的记着,听完之后,与指导老师讨论,看看有什么我为发现的地方,和那些想法。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2、备课与上课

听课是一个铺垫,是一个向他人学习、模仿的过程。关键还是如何把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国庆回来后开始上课,且上课量逐渐增加,首先当然是要自己构思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我的第一次上课是讲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还是会有局促不安的感觉,但得到学生与老师的鼓励,逐渐熟悉并顺其自然去讲课。有时一位老师上课,同伴进行听课,课后,我们组内的其他学员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请指导老师,切中要害地点评。从讲课声音与语速、讲课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纪律的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教诲。在教态方面的小毛病,也被指导老师指出,这让我们这些学员感到教师工作的确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教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悉心指导成为了我们进行教学实习工作信心的来源。

通过备课,上课,评课,改作业和试卷,再上课,我学到了好多。在教学心态上,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关键在于认真与爱心。有了认真的教学态度,才能严谨仔细地准备教学内容,多方寻求资料和理论依据予以佐证。有了对课题的兴趣和对学生的爱心,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求最为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收集资料,钻研教材,力图使课堂异彩纷呈。

一般每次课上完后,我都会仔细分析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反响的部分,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景再现、传媒环境的图片资料,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

2、突出悬念,加强互动。悬念感对于学习兴趣的调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学生很高的兴趣。

3、对比之中见真知。对比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为突出,进而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4、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画交融,为教学提供大量多媒体实景资料,直观生动。

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在这几个月当中,我做了大量的班主任工作,包括班会,组织活动,监督学生们的自习课等,让我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初步体验了如何管理一个班级。通过班主任工作,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当然,作为一名实习班主任,虽然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但真的要去做班主任,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以下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总结:

首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一个班级,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纪律。古人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纪律,也就是一个班级的规矩。班级没有纪律,学习就不能正常而有秩序地进只有班级有规矩才可能有序的进行下去,一个班,同学之间都会相互学习,有个良好的学风是一个积极良好班级的表现和必要条件,因此首先要树立良好地班风学风,加强纪律管理。

其次,选好小助手作为班主任,要认真选好班干部,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通过选取优秀班干部才能是整个班级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积极向上的班级体。再次,了解学生、交流沟通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在实习的头一周内,我通过班主任了解情况,拿着名单挨个的询问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参加所任班的班会活动,找学生个别谈心,悉心观察等方式,努力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现状、优秀生,家庭情况和后进生等。利用自习、早读、听课时间,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以及大体性格特征。然后,作好计划、繁而不乱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做任何事都要有有计划的进行,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跟着感觉走,就会使工作显得被动,而且繁重的工作就会显得更凌乱,以致工作难以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开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计划。在实习期间写一份详尽的计划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有了计划就更加有信心了,做起事情来也顺手有劲多。

最后,奖惩要公平。用奖罚作为提高教学效率,建立课室及校园秩序的工具,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重要事项的奖罚准则,大抵学校都会写得清楚,但是作为一些学生的小错小误,不可能都要学校处理,班主任也会具备一些技巧,公平的奖励与惩罚,是令奖罚这一工具发挥正面的功效首要原则。奖罚不公,在学生眼中,是无可饶恕的罪过;这样的老师,日后无论说话多动听,做事多勤快,学生只视作掩饰错误,欺骗感情的补救举动,终归失去学生的信任。

四、教育调查和研究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仍将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我们现在进行着的课堂教学,却又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它严重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小队积极响应学校的安排,对广平三中新课堂教学做了深入、探讨、科学的研究。为了使大多数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的课堂教学,所以本次调查分两方面进行,一是调查三中教师,而是调查学生。两方面都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包括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体系安排、教学互动程度、教学方式、学生的约束机制和课堂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喜欢分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们普遍认为其主动性得以发挥,课堂上有了新的生成,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积极和活跃了,善于放手的教师,学生在课堂上能描述自己的体悟,学生有了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读教材,有时课堂可以出现一番争论,生动活泼而又其乐融融,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

真正实现让每位学生都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进步。这是分组教学(小组学习)的优势,也符合实际,进入学校的小学毕业生来自不同学校,差异较大。有优秀生,也有学习相当困难的学生,在小学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总之后头很大,基础很差,只靠教师的力量显得很微薄,分组教学可以适当弥补其不足,通过小组互助,结对帮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有位领导举了这么一个生动的例子:这就好像几个人一起走路,走得快的拉着走的慢的,不走就拽着走。这也许就是实实在在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写照(其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次是导学稿,学困生是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的。导学稿设计的基础性问题,学困生通过自学和帮扶多少可以学点东西,可以在导学稿上做些题目,尤其是课堂活动,学困生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困生群体中活泼好动的居多,展示过程中它们显得很从容,虽然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总之,优秀生在辅导学困生时会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更深刻,学困生也不像以前无所事事,能够学些东西,教学相长,共同得到提高。所以,每个学生都学习,每个学生也都能有所进步。这样的课堂也少了许多不和谐音符。原本好动的孩子们有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自己交流的机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少了,自然,顶撞教师的也就少了。

半年的实习时间飞速就过去了。虽然只有短短五个月,但是我却收获了课堂上四年从来没有收获的东西,我想起曾经自己的老师说过,一名合格的老师三分的是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有七分是表达和传授的能力。如果你专业知识很深厚,但是表达能力很逊色,学生理解和消化不了你的讲解,最终的教育也都是归零。对于这一点,这段时间来我深有体会。初中的知识点相对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很精确。而且作为老师,你的授课方式如何才能让学生很轻松的接受,学起来不那么痛苦,这也很关键。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认真投入教学,学生积极热烈的配合,这是一种很开心很自豪的过程!实习虽然很辛苦忙碌,教学条件虽然简陋,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最后我想衷心感谢广平三中给了我一次这样的经历,也感谢指导老师给予我全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实习教师年中总结二

从XX年*月**号到XX年**月**号我在**市**县**中学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深受校领导的关怀与照顾,在指导教 师**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任务,并在班主任指导教师刘艳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各种班主任管理技能并且参与**班的班级管理任务。在实习期间,认真备课、讲课、参加数学组的联片教研活动并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指导教师与各位校领导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并指出不足和学习改进经验。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晃四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了,在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活过程中,我收获着许多的欢乐、幸福与感动,但也有着坎坷、苦涩和教训。这些成功的经历将激励着我在以后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后取得更大的成绩,失败的教训也将使我努力去改变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这些经历将使我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与成才,都将是我这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美好的回忆。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个人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方面

在**中学实习的第一周只是服务当地以及听指导老师的课,到了第二周指导教师才让我听一节讲一节,经过了半个月的紧张而充实的实习工作后,我逐渐适应了这里工作的节奏,熟悉了实习学校的作息时间,也从开始上课的羞涩拘谨到课堂上的谈吐自如,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一步步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化。在这当中最应感谢的是指导教师**老师,她为人亲切热情,她在教学工作方面提供给我的指导非常多,可以说竭尽所能,我非常感谢她!她为我制定了一个实习方案:

1. 学会批改作业以及试卷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易错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2. 个别辅导学生并提高其学习成绩,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

3. 学习讲课,能够灵活的导入新课组织课堂,传授学生新知,掌握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

4. 学习备课及制作教学案,能够独立地从事教师活动。

**老师让我倒着来学,减轻我的实习压力,让我能够轻松快乐地完成实习任务。**中学深入课程改革,上课模式是**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讨、教师点拨模式,对于这个模式我一点都不陌生,这一点我就要感谢我的母校邯郸市一中。

这个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好像很轻松,其实不是的,它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制作教学案,设计课堂活动环节,关键还是要求教师能够很好的组织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课堂实效。这一周当中,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如何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如何让课堂有序高效,如何让学生整理新知,学习老师怎么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控制课堂气氛,如何把握授课时间,好好驾驭整个班级教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让我走到了教学的第一线,深刻体会到教学工作的不易,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作为老师的责任。同时,也使我的教学理论变成为教学实践,使虚拟的教学变成为真正的教学。认识到了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教学经验不足的实习生,首要的任务就是会听课,本学期只要没事我基本上都去听各个年级各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在听课前,会提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2、在备课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教案编写详细具体,从复习提问、新课引入到讲授都精心设计,并不断归纳借鉴优秀老师的经验。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

3、在每次正式上课之前,我都会先进行试讲,让指导老师听课并评课,纠正不足之处。然后修改教案再进行试讲,主要把握时间的安排,提高教学质量。

4、在课后要主动虚心地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认真地做好自我分析、评价和总结,对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5、上课时注重与学生为主,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6、布置作业力求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检查,认真地批改并分析研究学生完成作业的优缺点,批改作业时要给学生写评语,态度要谨慎,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并帮助答疑,有助于他们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弥补课堂时间仓促等不足。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这四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担任了八年三班的实习班主任,做一名好的班主任的确很难。不但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而且还要管理好整个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又要顾及班中每一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感觉老师是在关心他,照顾他。如何形成亦师亦友,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团结的集体关系,对于实习班主任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

我在**班班主任刘艳丽老师的带领下,熟悉班主任的具体职责并学习一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技能与经验,参与**班独立的班主任工作管理,收获感触颇多。实习期间我的实习班主任工作主要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具体安排为:

1、每天坚持反思会之后到教室监督学生做卫生的情况、早读纪律及做好考勤工作。

2、在课间操时,陪学生跑操,和他们一起做课间活动。

3、在下午做眼保健操时,到班上监督学生做操。

4、每周的课余活动时间与几名后进生聊天解答疑难问题,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辅导,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及感情思想交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过关。

5、大扫除期间,安排,监督学生做好大扫除工作。

6、班会期间去看班主任组织班会,学习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并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7、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