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

时间:2023-02-09 06:23:54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现状 实施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手段确保人类不同群体间关系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世界人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体系中,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趋势和方向。面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较为落后的现状,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探索研究、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现代世界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然趋势,给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已成为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趋势和关键理念,并在世界各个国家音乐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但就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现状来看,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研究和实践尚较为少见,许多院校和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体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严重阻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推广的进程十分缓慢。

二、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因素

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受到了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及广大院校的高度重视,并不断扩大倡导力度、深化实施推广。但针对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来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并未得到充分实施,各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迫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这就需要必须明确造成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历史因素

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多以西方音乐教学模式为核心,在结合西方音乐教学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这就使得我国本土化音乐教育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形成民族化特色音乐教育文化,从而严重阻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体制内部因素

目前,造成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滞后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音乐教育体制内部存在诸多复杂的不断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音乐教育体制内部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师重视学术研究、忽略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过于严谨、安于现状,不能与时俱进改革教学体制。

(三)师资因素

教师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核心力量,对于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推广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具有一批先进的师资队伍,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师资源素质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教材及音响资料等因素

教材和音像资料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工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就必须要求具备丰富充足的教材和音响资料,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材的编写仍处于起步阶段,教材及音响资料都十分欠缺,从根本上限制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发展。

三、我国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

在充分认识到影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因素的基础上,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我国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必须深化认知,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近年来,音乐文化认知训练的缺乏是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重大问题,使得文化交流缺乏对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受阻。受西方音乐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化特征严重缺失,使得音乐教育固步自封,难以对多元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这就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从而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必须立足本土,建设民族音乐课程体系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须在结合本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其他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建立起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体系。

(三)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

在现代教学体制下,素质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理念,对于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素质教育。

(四)必须兼容并蓄,学习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教育模式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于通过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知识水平。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局限,更需要在保存自身特色的同时兼容并蓄,不断吸收外来优秀音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战略分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现代音乐教育的重大理念转变,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在现代教育教学体制下,我国音乐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成为了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面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诸多阻碍,必须在充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需要,大力推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对此,本文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制

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中,课程体制建设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重点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课程的高度融合,丰富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多元化综合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制的建立完善需要对音乐教学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本乐理课

基础乐理课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其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有效结合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教学的乐理与试唱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乐理与试唱课程多用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选修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音乐课程教学沿用的基本以及专业音乐教育的教材教法,均相对简单,表现出了明显的肤浅化。这就需要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这些基本乐科的教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在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可以将中国音乐理论的内容纳入教学中。同时,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理论与实践课程,应相互结合、补充,促进对学生的多重乐感的培养。

2.音乐史论课

全面综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强调在提高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融会贯通、跨越转换等多种能力。因此,在音乐史论课程中,应重视研究、认真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具体实施中,普通高校可在原有的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外音乐名作鉴赏等课程中加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中外音乐名作鉴赏课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大学生以视觉、听觉、感觉、心灵上全方位的震撼。

(二)不断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的丰富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关键作用。因此,为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不断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1.翻译、编写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

教科书是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关键,能够有效提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因此,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特点,编写切实可行的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势在必行。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的编写应在国内外权威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呈现出我国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立足点与定位,体现出教育者对课程实施的规划与设计,并根据学生接受多元文化音乐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达到该课程最佳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需要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以强化教材在教学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2.选择正宗的音响音像资料

任何一种音乐都是在它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产生、存在、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在原本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学习不同的异文化音乐,以保证其音乐文化的正宗性。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选择正宗性的音响音像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民族化特征突出、并未经过加工改编的音响音像资料。同时,积极引导、启发大学生充分地融入不同的社会语境,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并深入自然和生活,强化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体会和感悟。

3.充分应用音乐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音乐网络资源也逐渐深化到音乐教育中,成为了音乐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开拓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充分应用音乐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多地域化的交流和沟通,将网络作为关键媒介,推进学生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

(三)加强改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1.理论课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提高,其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具体很强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的特点,往往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学方式的低起点、大容量、多角度和多元化。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不同的、新颖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参与协作中激发创造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确保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实施。

2.实践课教学方法

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音乐教育对于课程实践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参与到多元化音乐表演中,获得更直观的音乐体会和感悟。实践体验课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种课程类型,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技能、艺术实践等专门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实践体验,以获得理论教学难以替代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其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音乐文化。这就要求必须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因此,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师培训班,为任课教师进行短期进修。

参考文献

[1]蔡麟.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几点浅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2)

[2]吴琼.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24)

[3]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李劲松.反思与对话——评《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J]. 艺术教育. 2008(01)

[5]舒畅.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6]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J]. 人民音乐. 2006(04)

第2篇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多元化

当前我们的高校素质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高校如何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的途径有了一些新的要求。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音乐教育一直以来作为素质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拔高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关注。

一、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

高校音乐教育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操而进行的,同时也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来说,还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课程是非常单调的,尽管内容比较多但并不具有多样化,特别是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以及世界上的各种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也鲜少涉及,除了一些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之外,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知识实在是少得有限。另外,从高校的音乐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教学模式来考虑的话,依然是以老师直接的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的内涵,因此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以后势在必行的。

二、高校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当中,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大方向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更加是对高校学生的负责。通常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进而让学生能够提高对知识的更新能力。如今音乐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艺术领域的一项课程,它在素质教育当中需要担任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促进活跃的思维模式,音乐是欣赏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沟通和模仿,更是一种活跃的精神活动,通过音乐可以表达出一些无法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情绪。

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一些涵盖多种文化的音乐内容的课程,非常利于培养学生认知多样性文化,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来培养出比较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侧面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怎样在高校中开展包含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开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需要进行比较系统且广泛的改革的,因此在高校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要从这样几方面入手的。

(一)完善体制,构建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制度,以此来保护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相对的,教育学领域的学者们也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促进音乐教学能够开展和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老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乐适当的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各个地区的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带动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在这基础之上再开展纯理论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

在具体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进行过程当中,首先需要保证音乐老师能够先了解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意义,同时构建比较正面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授课的老师除了需要一定的纯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之外,同时还需要有非常正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比较创新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当中进行音乐类课程的培训,不仅是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因此发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也是在指导学生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

(三)提高音乐的学习主动性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习而不注重交流,这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学习,是比较单一且没有趣味性的。在我们进行高校的音乐教学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我们说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达到具体的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开展这项教学方式的过程当中,也要适当的加强音乐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参加更多的具有实际作用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我们如今的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和前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也给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在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艺术价值,进行比较多元化的教学的话,将会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比较先进的音乐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认识到世界上的音乐具有的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健.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第3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多元音乐文化是在培养学生熟悉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尊重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音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认为学校应该抛弃、压制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做法,正确面对多元文化这一事实,并且积极回应这一现状,从而达到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对文化差异的误解和恐惧感。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会合理的鉴别和取舍,学习其他国家先进、优秀的文化,从而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 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学活动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着练习发声,然后教师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提出本节课的要求,然后进行教学,缺乏相应的引导式教学。此外,在教学模式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常常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趣味不高,降低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许多中学的音乐课程设置还停留在音乐鉴赏的层面,还有部分音乐课程是传授歌曲,学唱歌成了上音乐课的主要教学目的,缺乏音乐演奏、创作以及表演的内容,在课程安排上缺乏多样性。这种情况在很多中学院校中都普遍存在,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争取不断创新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加强多元音乐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多元文化在中学音乐中的运用

3.1 我国传统音乐

由于我国自身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文化构成上也具有多元性,因而,我国的音乐文化也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要想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推广多元化的教学理念,首先应该发掘自身的音乐文化,提倡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积极学习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比如可以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歌融入教材,例如酒歌、劳动号子等,还有一些地区的民族舞蹈,例如傣族舞、竹竿舞等,此外,在教材中还可以介绍一部分民族乐器,比如葫芦丝、竹笛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还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歌曲类型等。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音乐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因此我国在对中学音乐体系进行改革时,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不断了解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吸收其中的精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体现本民族音乐的价值。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才艺表演、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歌曲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本土音乐

本土音乐是指与本土居民息息相关的音乐,是本土居民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音乐,能够体现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时代精神。作为音乐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将地方的乡土音乐引入音乐课堂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能够弘扬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度、认可度,增强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本土音乐不仅包括本土的民间音乐,有的还包括某些地方戏曲种类,比如江苏无锡地区的音乐教学,在对音乐教材进行学习和赏析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无锡本土的民间音乐,比如著名的《二泉映月》、《良宵》等,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锡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再比如,浙江地区的中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融入越剧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还可以组织模仿大赛,培养学生对昆剧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了个人的潜力和才华。本土文化是中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加深学生对家乡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有重要作用。

3.3 世界音乐

世界音乐文化不仅包含了欧洲音乐文化,它还应该包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实际的中学音乐教学中,不可能涵盖世界上所有的音乐种类。目前来说,我国现有的教材仅仅局限在对中国本土音乐和部分西方音乐的鉴赏之上,缺乏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比如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等,加强世界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视,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进行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培养多元文化的思维和认识,加强自身对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的音乐教育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其他国家的音乐视频、民族舞蹈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了解喜欢的歌手、音乐歌曲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添自己的课外知识。

第4篇

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美国,率先在所有大学都开设了《世界音乐》的公选课,多元文化音乐能力已经成为州立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和音乐教师资格认证的必备条件之一。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成功实施,成为世界各国多元化音乐教育改革的优秀典范。作为欧洲中心音乐的德国,其音乐教育的主流观点已开始脱离欧洲中心论而转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音乐教育学联盟39届会议上,众多专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认为: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它应当属于人类的每个人,音乐来自人类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认识活动之一。这一观念在教育和音乐教育中具有世界意义。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被官方实施了13年之久。在英国音乐教育中,非洲、印尼、加勒比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已被纳入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南非认为,音乐课程模式必须摆脱以欧洲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开始寻求“不同音乐自由交融”的境界。我国为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国际化的趋势,2004年10月15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江苏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分析了目前多元文化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此次会议加速了我国对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必要性

自近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经历了四次浪潮,20世纪初学日本;20-30年代学欧美;50年代效仿苏联;80年代再学欧美。由于受到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中国内地无论是音乐专业院校、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还是接受普通音乐教育的学校,绝大以欧洲音乐理论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由于从小接受的是欧洲音乐体系下的音乐思维方式,想当然的认为中国的音乐教育理应如此。然而,这些“正宗”的基本课程体系根本上是代表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民族附加模式”的教学。管建华先生认为,这种“民族附加模式”教学的实质即是殖民意识形态下的本土教学。所以,我们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学习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看看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音乐美学等课程内容,无一不是欧洲音乐文化体系的经验总结,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这些课中充其量只是“民族化”口号下面缺乏实质内容的点缀,涉及亚非拉一些国家的音乐几乎没有。当我们一提到世界音乐时,很多人就会立刻想到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会想到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等音乐形式。在很多人眼中,世界音乐就是指欧洲音乐。我想,这不仅是接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生的观点,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师范院校的很多学生也这么认为。显而易见,我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势在必行。

世界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它们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是平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有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学习世界其他各民族权力。“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如何表现自己的音乐,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别人,也学会了如何观察自己,通过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听力基础,发展多充乐感的才能,而且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在共享世界音乐的同时,共建人类的地球村。”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不仅是对学习欧洲音乐课程视野的进一步扩展,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和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也是加强音乐教育国际性理解的必然举措。

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

针对我国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如何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我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

1、树立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

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斯娄宾在讨论全球音乐观时说:“世界音乐就像一股脉流,贯穿在各种音乐风格、音乐文库和音乐实践之中,在世界景观的宽广或狭窄范围内延伸或紧缩,世界音乐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单一的历史和地理源流上的范畴。”多元文化教育观对新一代学习者的音乐教育不能再被视为仅仅是一种智力视野的扩展,而是一种社会需求。他的功能是形成一种跨文化理解的均衡,并对国际社会的未来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抛开以欧洲音乐理论作为学习音乐的核心理论和把欧洲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的主流文化的观念,世界音乐是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不同的国家都有它本身的特色文化,我们须知欧洲音乐只是世界音乐的一小部分。我国也是如此,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多元文化视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从而使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共存、共融、共生”。

2、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体制。

开设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课并非简单的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它必须是进入全球化时代教育课程的总体建构,并与其他课程的国际化趋势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并不是要另设一门学科,也不是将所有民族的文化资产纳入现有的课程中。因为这将造成学校课程的壅塞,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且也未必能真正使文化间有充分的交际或互动。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到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反映文化的观点,并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通过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发展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和态度。所以,我们在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时,一定

要注意这些问题,根据本地区的教育状况建立合理的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3、立足中华民族本土文化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首先应该体现在对待中国本土民族的文化上。费孝通先生曾讲: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才能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56个民族的不同音乐构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它是中国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积淀和精华,在电子信息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流行音乐极大的充斥着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音乐也在全球化的今天,逐渐脱离其音乐的社会环境走向市场,从而失去了民间音乐文化的特色。印度人曼哈特玛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吹进我的房……我不会让狂风除去我的根基,”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本首先要植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沃土。所以,当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飓风扑面而来时,我们的音乐教育切不能乱了手脚,随波逐流,盲目的吸收多元,而是一定要先认清当前的音乐教育现状和自己本土音乐文化的现状,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分析,实施可行的音乐教育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促进了本土多元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4、培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和研究世界音乐文化的人才。

教师是否具备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知的效果。在校的音乐教师除了自己通过业余时间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之外,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培训,加强于国内各民族音乐教育以及各国音乐教育的合作交流,拓展世界音乐文化视野。同时学校应培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包括实施中国各民族文化音乐的教学。一直以来,中外音乐界对外交流的重点是学习欧洲专业音乐方面。以“欧洲中心论”为主流的、单一文化路线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今后,教师们应该多多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拓宽和加强对学习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留学人员的选派,并邀请世界各国的音乐家、音乐教育者和学者来华讲学。

第5篇

一、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及发展

在西方被称为“Ethnomusicology”的音乐人类学是一门起源于欧美的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文译名为“民族音乐学”。20世纪中期由美国人类学家、音乐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最早提出,早期名称为“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人类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所关注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而是以音乐为研究主体,在对音乐艺术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提出了音乐”是什么”的概念,对音乐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阐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旨在更好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和音乐行为。1980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音乐人类学随之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涉及到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发展各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已逐步取代了20世纪初以”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单一观念,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音乐人类学把音乐艺术置于历史、社会等生活环境中,打破了西方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界限,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关注音乐文化的人类性。在立足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把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

随着文化人类学思想的渗入,音乐人类学家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价值研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对音乐自身的研究,重视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为音乐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音乐学的蓬勃发展,让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两学科相互取长补短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音乐人类学家开始探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着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文化、跨文化的音乐教育,这一做法对于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众多国外学者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是受音乐人类学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他们将音乐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投入历史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在多样化的背景中感受音乐教育,重视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研究。上世纪50年代,英国涌入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使其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所提到的:“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学家、教育学家要立足于21世纪,面向世界,用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思维模式,来发展音乐学科。很多国家面对这一国际潮流,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纵观今天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难发现:中国至今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一直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加西方音乐的传统模式,欧洲中心主义论一直占据主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必须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音乐发展特点、中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关注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放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趋向于把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用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

二、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现状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将每个时期颇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及重大的音乐事件等史实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纵向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挖掘蕴含在音乐史内部的文化价值。正如德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布洛克豪斯所说的:“音乐史研究的对象是音乐的历史,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迄今为止还未被音乐史学家严格地遵循过。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人们……在讨论历史的联系、各种关系和条件时,必须考虑到音乐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但是目前,中国音乐史在各高师院校中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的现象。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过于强调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中国音乐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音乐专业就是唱歌、跳舞、弹琴,对于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理论学科则轻描淡写,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方面始终摆脱不了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出现了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尴尬局面。殊不知,要想在技能上有所突破,除了勤学苦练掌握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分析作品。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形成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较为持久的音乐行为变化过程。而学习方法是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与音乐技能转化为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桥梁。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过于陈旧,认为学习中音史死记硬背即可。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前突击复习。这种心态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缺乏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音乐人类学的多维角度出发,透过我国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学的现状,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点渗透到中国音乐史的教授与学习中,旨在用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多元音乐文化思维框架来构建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动力,推动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及发展

在西方被称为“Ethnomusicology”的音乐人类学是一门起源于欧美的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文译名为“民族音乐学”。20世纪中期由美国人类学家、音乐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最早提出,早期名称为“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人类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所关注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而是以音乐为研究主体,在对音乐艺术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提出了音乐”是什么”的概念,对音乐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阐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旨在更好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和音乐行为。1980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音乐人类学随之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涉及到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发展各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已逐步取代了20世纪初以”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单一观念,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音乐人类学把音乐艺术置于历史、社会等生活环境中,打破了西方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界限,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关注音乐文化的人类性。在立足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把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

随着文化人类学思想的渗入,音乐人类学家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价值研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对音乐自身的研究,重视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为音乐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音乐学的蓬勃发展,让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两学科相互取长补短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音乐人类学家开始探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着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文化、跨文化的音乐教育,这一做法对于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众多国外学者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是受音乐人类学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他们将音乐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投入历史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在多样化的背景中感受音乐教育,重视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研究。上世纪50年代,英国涌入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使其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所提到的:“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学家、教育学家要立足于21世纪,面向世界,用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思维模式,来发展音乐学科。很多国家面对这一国际潮流,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纵观今天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难发现:中国至今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一直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加西方音乐的传统模式,欧洲中心主义论一直占据主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必须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音乐发展特点、中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关注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放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趋向于把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用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

二、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现状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将每个时期颇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及重大的音乐事件等史实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纵向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挖掘蕴含在音乐史内部的文化价值。正如德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布洛克豪斯所说的:“音乐史研究的对象是音乐的历史,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迄今为止还未被音乐史学家严格地遵循过。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人们……在讨论历史的联系、各种关系和条件时,必须考虑到音乐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但是目前,中国音乐史在各高师院校中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第6篇

[摘 要]在多元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从事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工作者,是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弹、唱、教等多种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推广多元化钢琴教学势在必行,它将为高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实用基础。

[关键词]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

当代对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影响较大的学术观念首推当代音乐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关于“文化中的音乐”或“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对欧美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逐渐扩散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多元文化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音乐(Musics)加(S)复数在国际音教会上的广泛使用,正是这种观念及意义的体现,跨文化或多元化音乐教育成为当代注视的焦点。国际音教会世界大会会议18届主题为“音乐教育的世界性观念”(1988),主题为“音乐教育面向未来”(1990),20届主题为“共享世界音乐”(1992),“传统与变迁”的会议论文都明确体现了这种学术观念的指向。而1996年7月召开的21届主题为“音乐教育为21世纪做准备”,提出四个角度对此主题进行了讨论:(1)、各年龄层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2)、各时代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3)、各文化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4)、各民族的普遍音乐与语言形式。国际音教会世界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有世界各国上千名学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参与,影响很大。从上述各次会议主题我们似乎己经感觉到21世纪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向的雏形。

钢琴教学在中国发展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与欧洲三百多年的历史相比相差甚远。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钢琴教育事业也随之大踏步的发展起来。面对学习钢琴热潮的推进,高师钢琴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高师钢琴教师,我们必须及时地发现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高师钢琴教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师范性特点,把握住它的基本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高师钢琴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当今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这就要求它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评估体系都要符合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高师钢琴教学正在改革的大潮中前进,无论在教学模式上还是课程体系设置上都有了创新和提高。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高师钢琴教师将长期肩负着教学改革的重任,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高师钢琴教学也应及时调整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之所需。现今,加强对各国、各民族的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是高师钢琴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区别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学生偏重演奏技巧教学的特点,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音乐审美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个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一门新的音乐教育哲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到除音乐学之外的很多学科。在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付出许多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在钢琴这样一个欧洲传统乐器的教学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更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和实践。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在我国,近十几年来,原先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正在发生改变。民族音乐、世界音乐逐渐受到重视。2004年10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了“世界多元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并提出了在我国要建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之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因此,对于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来说,进行多元化的钢琴教学已经势在必行。在高师钢琴教育的多元文化实践中,一是要加强对各国、各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二是要加强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高师钢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能力、教学能力于一身的合格基础音乐工作者,为高师学生毕业后能称职的走向中小学教育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多元化音乐和多元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中拓宽多元文化视野,进行多元文化钢琴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建立多元文化音乐视野,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符合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熊入静.创新与实践――浅析高师钢琴教学改革[J].钢琴艺术.2002.

第7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拓展了音乐领域,多元化音乐教育被大多数教育机构所关注。音乐文化教育是基于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教学模式的选择应用等,反映出不同的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进行分析讨论。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

1、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内涵音乐文化是人们利用音乐来传达文化的一种方式,而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是多元化互相渗透的,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音乐文化包含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形式决定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文化音乐是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途径。音乐文化离不开音乐教育,而脱离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则没有意义。2、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传承特点音乐文化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和特征,音乐教育中关于音乐教学的观念及教学内容和方法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多元文化教育为的就是加强对音乐的创新和音乐观念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1]。音乐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音乐文化反映了音乐教育价值。不同的民族的音乐有不同音乐价值,音乐教育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形成了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包含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和音乐背景,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过程中,首先先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和内涵,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文化存在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之中,音乐教育是人们对音乐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由于音乐文化不断的更新与传递,使得音乐呈现出了多元化变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人们通过音乐文化的传播,使人们对音乐文化有了基本的认知,保证了音乐文化的民族风格特色。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选择运用,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发展及社会的要求进行的,通过音乐教育将音乐文化内容进行重构。例如,有的音乐家就将西方曲式与小提琴的技法相结合,创作出了著名作品《光明行》,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作曲特点,形成了音乐文化特点,发挥了民族音乐文化。多云文化音乐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借鉴了多种音乐的特色、风格及文化精神,在保证民族音乐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将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更新改进,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键途径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音乐文化的创作过程,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音乐教育将各种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培养了人们对音乐文化的创新能力,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2]。音乐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民在进行劳作时,在音乐娱乐过程中学习了音乐文化教育,为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种音乐文化汇聚成了多元文化音乐,形成了音乐特有的风格和特色。通过对传统的音乐文化的教育提高人们对多元化音乐文化知识,进而达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目的。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将不同的音乐文化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多元文化的系统性知识,传承音乐文化的特色与风格,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精神和价值。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增强音乐文化凝聚力音乐教育可以适应其相应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形成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统一整体,音乐教育具有增强中华凝聚力和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作用。人们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建立音乐价值观,体会音乐的美好情感,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欣赏,达到对音乐精神和内涵的认知[3]。例如,某一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本民族的人民可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民族音乐进行认知。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到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中,可以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得以流传。在多元化音乐文化中,学习音乐文化知识,要根据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内涵,形成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风格和特征,利用适当的音乐教学方法使得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渗透到整个音乐教育中,使人们可以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与特征,进而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形式有利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助于掌握音乐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实现了多元音乐教育理论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袁文.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56-157.

[2]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212+176.

第8篇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民办高校;多元文化;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整体的有机性,结合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体系的构建加以实现,从而发挥出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多元化的特性。恰当的教学管理体系的辅助实施是保障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将培养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定为主要目标,从而达到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当前现状和问题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趋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民办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则逐渐增加。由于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当前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这主要是因为相关民办高校没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一些教学模式完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的一般教学模式,并未按照课程内容的差异化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安排,让学生仅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守旧,欠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如声乐和乐器的课程,仅仅是从操作技术、技巧的熟练性进行教学指导,完全忽视了音乐文化教学和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和人文情怀的形成。音乐审美和人文情怀的欠缺,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的工作中,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受到相关文化角度的制约,非常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民办高校中对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往往跟不上进度,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二、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完善学前音乐教育的理论依据

根据当前学前教育的总体形势,民办高校必须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前教育培训为主,所以从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和安排上,需要对这一理念有绝对的满足。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始,在多元文化课程的体系构建基础上,使学生建立起专业性学习的观念,实现科学、合理的学习能力培养。只有课程体系专业化构建,完善学前音乐教育的理论依据,才能对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提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实现高就业率。使学生储存较强的专业知识系统,获得较高的专业管理学前音乐教育工作的能力。明确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与音乐专业课程的本质差异化,在课程的设计中加强与实际关系的结合,优化专业知识教育课程的结构,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专业性、明确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充分理解学前音乐教育的深层含义,实现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前提。学前音乐教育理论依据的完善还需要从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互协调进行,从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来看,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储备都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实现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二)完善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

虽然在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已经初现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身影,但是在实际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实际操作中依旧会发现,其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与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了分离,并未将两者有机的统一于融合,这显得课程内容的设置过于呆板和刻意化。在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课程中为了突出多元文化课程的特征可以加强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不仅需要有中国传统与现代的音乐踪影,还需要多西方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进行体会,对多元文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从思想理念、教育活动等层面进行。丰富和完善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化的设定,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内在实质性后对各个内容板块进行专业化的充实,调整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结构,做到合理化、科学化的安排,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同时再设计教学内容板块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体系结构的联系性与系统性,是教学内容框架得到层次化的递进,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循序渐进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贯穿实施。

(三)完善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完善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而教学方式的选择是促进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可见,完善教学模式就促进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环节层面的完善需要在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的前提下进行,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可以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坚持以理论为引导,实践辅助教学活动为支撑,相互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学习能动性充分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学方式的完善主要从教学形式进行入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问答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促进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完整构建。

三、小结

虽然我国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导致了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构建的难度加大,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进行经验的积累,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重视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同时,突出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文化性,深化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培养方式,促进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以达到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多元文化课程的实际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杨宏凌.多元文化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26-129.

[2]游怡.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5(23):245-246.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音乐欣赏课;多元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90-2

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课,“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文化为背景,以音乐为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就应当侧重音乐教育的文化性,让大学生在音乐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而音乐文化本身又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必须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

一、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多元音乐文化概述

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多元文化这一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但由于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见仁见智,所以音乐理论界对融入多元音乐文化的态度也是各持己见,于是,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合理运用多元文化,找到多元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理念的平衡点,也就成了我们音乐欣赏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多元音乐文化上升为一种教育理念,“今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提法己被音乐教育界广泛接受,它涉及到音乐课程中一个广阔领域内音乐文化的教授”。虽然,在音乐教育理论界对于多元音乐文化还存在很大争议,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这些争论都不能阻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的会议上曾多次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主题,并提出了一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指导性原则。由此,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已经成为提升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的途径

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一方面是多元音乐文化理念的渗透,重在思想观念上,诚如宋瑾教授所言:“仅从音乐欣赏教学的角度讲,也应突破‘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将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和全球多元文化中的音乐都纳入音乐欣赏教学的框架之中……安排音乐鉴赏内容,这其中应包括传统音乐、现代专业音乐和流行音乐”;另一方面是具体内容的实施,重在方式方法上,因此,在高校的音乐讲堂上,“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改变了‘音乐’教育的性质,由此,音乐教育不等于‘歌唱教育’和‘乐器教育’”。

(一)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理念

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理念,首先,要体现其审美性。学生通过听觉来直接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活动,是音乐作品从创作到表演再到欣赏这一完整音乐活动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艺术有时候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如果少了审美性,音乐将毫无意义。其次,要体现其文化性。将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教学与交流,可以说是世界多元文化教育重要方式,“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观点总结正试图冲破传统音乐模式的局限,使音乐教育有了文化的特性和文化的身份,并在音乐中开拓出新的领域。再次,要体现其多元性。论及多元性,绝不是要摒弃中国传统音乐,或者否定欧洲经典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直接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理解:没有唯一的标准可以评判其他音乐文化的优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欧洲音乐文化、阿拉伯音乐文化等均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之中的一元,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多元音乐文化

在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上融入多元音乐文化,主要体现在对包括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在内的,所有民族、所有时期、所有风格、所有文化的音乐的讲授。但显然,要做到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是不可能的。对于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而言,我们一般以欧洲音乐、中国传统音乐、通俗音乐、现代音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分类标准,从中挑选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与民族文化结合紧密的代表性作品。值得强调的是,通俗音乐虽然良莠不齐,大多审美价值不高,但作为大学生音乐视听的主要来源,我们不能忽视对部分艺术性较高的通俗音乐的赏析,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因为音乐从本质上讲,不论何种风格类型,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特定生命形态和生命方式的产物,没有横向、纵向的比较,就不可能让学生对音乐的阐释获得深度和广度。

(三)提升教师的多元音乐文化诉求

第10篇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教育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更日益彰显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碰撞早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人们所接受。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尤其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也随着进行了调整。但目前进行的调整显然还是略有缺憾,即在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方面大家更多地关注到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交流推广,对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却很少涉及。

纵观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音乐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他们在重视本土音乐与欧洲音乐的同时,对于世界各民族音乐也都给予了重视,大多已放弃了对德奥音乐的盲目崇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发达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兴起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潮流。

在美国音乐教育中,1994年通过立法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把“多元文化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贯穿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课程”,并在规定的9项音乐学习领域中也特别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被官方实施了13年之久。在英国音乐教育中,非洲、印尼、加勒比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已被纳入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南非认为音乐课程必须摆脱以欧洲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开始寻求“不同音乐自由交融”的境界。

当前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界也正在把目光投向多元文化音乐基础教育,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以这个标准为指导的各个版本的新教材中也都有所体现。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第13册中第三单元“欧洲风情”,其中包括意大利民歌的学唱,俄罗斯民歌、爱尔兰民歌、西班牙乐曲的欣赏等。再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第14册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从教师用书中提示的教学目标来看,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层面,还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层面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去进行教学。

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母机”。面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全新变化,音乐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仅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就存在不足。许多高师的在校生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知识。试想这些在“欧洲音乐中心论”中成长起来的高师学生如何能胜任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新教法呢?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关键在教师。

当前在欧洲、日本的著名大学和研究院中,都已开设了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演奏世界民族乐器的课程。在美国,凡是参加了全美音乐学院协会(NASM)组织的学院和大学,也都承诺在课程中规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用更宽阔的视野去替代西方音乐。因此,“将教授音乐的多元文化方法纳入到所有师范音乐教育的各个阶段:各种音乐史、文献、理论、创作、表演、音乐教育方法的分类、实习的经验”是我们的方向。教师是否具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音乐教育中立足本国自己的音乐是必须的,但还不够。音乐教育要补充的一项目标是,个体应在全球视野中立足本国,在互不损失的前提下,在各民族人民之间展开自由的交往与交流。”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应根据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多元文化价值观来调整课程结构,培养音乐师资,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1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视野;音乐教育;教育理念

和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学进行比较,高校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乐理等,同时还配光学生的审美等能力。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文化教学策略,不仅使学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音乐素养得以提高。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进行分析,对高校音乐教学具有一定帮助。

1 运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设计,对多个学科进行综合,在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学习,在一定文化语境中学习音乐,从而对音乐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了解。[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教学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在大学音乐理论教学中穿插,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从音乐中感受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从感性的认识音乐发展到理性认识音乐。

例如,对某地区音乐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特色建筑等内容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从中了解这一音乐所处的文化语境。

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多参加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体会特定的音乐氛围,深刻的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对其课上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文化音乐。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独唱、独奏或者即兴伴奏。通过这些形式,进行民族音乐的演绎,促使课堂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多元化音乐,从而实现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2 树立新型观念,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传媒组织、信息通信技术等得到了飞速发展,促使多远音乐得到了有效推广。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树立新型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借助良好的环境基础和技术基础,实施音乐教育。教师树立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促使学校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更加稳定和深入的发展。树立新型观念,促进音乐向着多元文化方向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全球化观念,对当今音乐大融合这一背景进行充分认识,对音乐无国界这一内容的含义进行深刻了解。世界的音乐文化,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的民族音乐多姿多彩,世界民族音乐更是异彩纷呈。[2]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对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的审视,对世界音乐文化进行广泛借鉴,最终使中国音乐得到丰富。

例如,教师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演唱,如摇滚形式、放克形式、爵士形似等等。从不同的演唱形式中,体会歌词的所表达的内涵。

通过这种形式,将多个国家的演唱形式,融合在一首歌当中,丰富了这首歌曲的内涵,赋予这首歌曲新的生命力。

3 加强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教育的内外环境建设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参与到多元视野音乐教育环境建设的实践当中去。因此,教师丰富自身文化,这也是成功开展多云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高职院院校当中的音乐教师,大部分来自于高校音乐专业。其培养模式是相对专业化的,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对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进行模仿,这就促使普通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苦追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导致自身所承担的音乐文化教育传播责任难以实现。

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视野的音乐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技能,还要使音乐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得到完善。首先,教师要提高多元化审美意识;其次,提升教师多元化审美情趣;再次,重视激发音乐教师多元化审美追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音乐教师对自身音乐理念进行科学优化,从传统教育理念向着多元化教育理念转变,并且重构自身知识结构。人们都知道,音乐教育和文化提升是相互联系的,本着多元文化原则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例如,进行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民族情境。为学生准备民族音乐当中使用的乐器,利用这一乐器进行伴奏,对所学的民族歌曲进行演唱。还可以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布置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等,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学校广播,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民族音乐。在学校食堂,为不同民族学生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餐具等。[3]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校园各处可见民族文化,为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元文化就在自己身边。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存在自上而下的唯一途径,也可以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的。现实显示,很多观念的改变,甚至是国家制度的转变,经常是自下而上的。当下,部分音乐教师的观念是以倒逼的形式发生改变的,并不是因为主观能动性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教师自身审美的影响;第二,制度的引导;第三,我国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失衡和断裂。因此要对师资队伍加强引导,同时也要进行教育制度上的引导。

4 结语

当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和地区文化、学校实际情况等相互结合,打造出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音乐大融合的背景下坚持自身特色,同时坚强面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多元文化中包含民族、种族、社会阶层、性别等多方面内容,进行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坚持自我特色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蔡兆梅.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方向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4(01):66-69.

[2] 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22-126.

第12篇

伴随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多元文化”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上个世纪中后期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前提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人们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以文化统领音乐教学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正向各大院校音乐教育逐步渗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帮助学生、教会学生懂得音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其对本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加以强调,为我们展现一个全球化、新型地文化空间。在教学内容、审美评价等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将世界音乐文化民主、平等地纳入到音乐教育整体体系内,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世界各地、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充分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与审美价值。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方式

作为现阶段世界音乐教育的焦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是世界音乐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育发展模式与其发展息息相关。为更好地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用于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必须重视该教育的开展方式。

(一)在本土音乐教育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现阶段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与世界文化发展、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及高校自身特点,在音乐民族性与多元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特点等多方面全面把握与处理的前提下,应始终坚持本土音乐教育,对高校学生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必须在教学中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比例进行合理安排,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音乐多样性,在中国音乐文化和其他音乐文化学习、比较中,进行充分交流、碰撞与融合,本在发扬与继承的原则,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顺利实施与媒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应在原有课程的前提下,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逐步渗入,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进行适当添加,以此对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加大训练力度,促使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内容逐渐接受、熟悉及理解,以此达到多元文化音乐审美取向的建立。目前,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音乐鉴赏、中外音乐史等具体课程都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密切联系。

1.基本乐科课。基础乐理课、视唱练耳课等为高校音乐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如有效结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以上基本乐科教学,将提升学生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西洋大小调系统的讲授,还要在教学中纳入中国音乐理论,对减字谱、工尺谱等相关知识简单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扩宽、延伸音乐理论知识面,并对学生多重乐感进行培养。

2.音乐技能课。综合类高校,在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充足地情况下,应进行音乐技能表演类课程地开设,如声乐、器乐、舞蹈及合唱指挥等。同时进行世界各民族民歌、乐曲、舞蹈等选编,以此补充原有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可对其世界音乐文化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提升,利用自身表演、演唱,可达到学生与音乐的共鸣,缩短学生和音乐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表演技巧、音乐领悟能力及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感悟与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

(三)计算机音乐软件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为顺利实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高校必须合理配置基本教学设备,如多媒体音乐视听教室的建立等。通过物质手段与教学实践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加以强化,并进行异文化音乐社会文化语境地创建,这些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都与计算机音乐软件教材息息相关。目前专业音乐软件包括MIDI、Encore、band—in—box等。在音乐教育中数字化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提高。

(四)良好学习情境地创建

作为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音乐文化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须进行良好学习情境地创建,不能选取传统单一的满堂灌方式。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利用语言引导、实物演示、场景模拟及多媒体应用等进行音乐文化课堂环境的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能够使学生听觉更为灵敏、能易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异文化音乐社会情境人为创建中,良好学习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更深入地了解,更能帮助学生进行音乐要素特性的分析,是顺利进行音乐教学的关键。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