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信息

时间:2022-08-02 15:04: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馆信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馆信息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服务 网络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54-01

今天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使图书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因此,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现代信息服务方式产生,并根本上加快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脚步。

1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1.1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服务方式

网络化发展和深入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用户在不受地理限制和环境制约,通过网络就可以迅速查找到自己的阅读资料,资源共享得到充分体现。信息方便、快捷的传递使文献传输过程中时间、地域的局限被忽略,而且提供给用户的资源是经过再次加工的、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从根本上推进了图书馆从传统功能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1.2 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为满足市场经济竞争对信息的需求。既要对各类需求的用户提供原始的文献信息资料,还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增加服务项目,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如定题服务、编译服务、决策咨询服务、查新服务、专题检索等等。此外,各图书馆都很注重网站的建设,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及增加。这些网页承载的信息也是图书馆面向信息用户推出的一种重要信息产品。

1.3 服务范围的扩大

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交流速度,从互联网查获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段,于是越来越多的信息投入网络中交流。图书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从单一的、传统的服务中解放出来,明确走信息化服务方向。

1.4 精品化的服务

精品化的信息服务以信息的内在质量为保证。例如,使用户一旦进入自己的信息查询服务后,都能查找到他所需要的资料。

2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图书馆信息服务在这些年有长足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普遍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非常重视,然而忽视了对用户查找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各种服务手段。近年来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又存在求快求多的情况。建设不是针对现实的需求,而是盲目地建数据库,形成了自用数据库多,联网使用的少,共享程度低等不良现象。

基于以上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应对方法如下。

2.1 专业素质的培养

馆员本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与利用的质量和数量。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专业化和高水平化。不断加强在职馆员的继续教育深造,切实提高馆员的素质。

2.2 管理水平的提升

培养职工对图书馆有份荣誉感和自信心,塑造优秀的管理者是图书馆开拓发展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

2.3 以市场为向导,服务用户为目标

图书馆开发信息服务资源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用户满意,服务周到”作为专业修养的宗旨,以“自信、高效、奉献”为标准,确立图书馆的服务是“以用户为基础”不是“以书或资源量为基础”;并且进行信息获取方式开发。改变以收藏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

2.4 加强合作,重视发展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以网络为基础,既要重视本馆内信息的组织和检索,也要重视网络信息的组织、开发和使用。在信息开发、使用、管理、传递服务领域,图书馆要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面,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态势

3.1 资源网络共享趋势

近可能创建大范围的共享的信息资源库,通过先进的网络和通信技术,达到各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补充作用,弥补单一馆藏资源的不足,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更好发挥信息资源的集群作用。

以因特网为支柱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及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用户找所需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如果能在网络上轻松的获取信息,而不依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说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或内容已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信息服务中的资源的进行有效的整合及网络共享化。形成既有传统印刷型资源,又有经过数字化处理的电子资源;既有采集的多媒体文献资源数据库,又有通过网上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来信息链接的综合信息服务型图书馆。

3.2 个性化趋势

信息服务网络共享化,使得信息更新周期变得很短暂,信息容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也造成信息领域出现信息“沉淀”的说法,也就是说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不容易查找到,大量的“无效信息”、“垃圾信息”浮动于表面。正如奈斯比特所说:“大量但无序的信息,不但不是资源而是灾难”。所以我们图书馆必须在用户需要的时候,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便准确快捷地获得最佳信息。

高校图书馆可以向着地区性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建设,馆藏特色显得非常重要。图书馆只有在某学科领域或某个专题方向,或数量、类型上达到一定规模。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情报价值,才能在市场化中革新中赢得得读者,也才能在综合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发挥长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其他图书馆的共享资源造成浪费的同时,使自己有读者信赖的一面。

3.3 市场化趋势

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会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交流,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逐渐没办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从而导致读者从面向图书馆的信息需求转向社会的其他的信息服务。并且信息服务目前已趋网络化和国际化,虽然某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展的网络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为广大师生开放的数字图书馆,但目前一般只是局限于学校内,大多数并没有面向社会。其中数字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在主页上用超级链接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帮助读者在其指引下到特定的网址快速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

3.4 主动寻求合作机会

主动地为企业单位提供某领域的专业信息,可利用企业资助主动参与市场,面向社会上专有领域开展信息服务。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规律对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准确可靠、对口、最优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信息领航人。

4结语

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业扮演一个重要组成角色,其地位举足轻重。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潜力,积极进取,主动开发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新领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步入可持续化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詹自强.当前高校图书馆虚拟咨询服务模式探讨[J].情报探索,2006(7):3~5.

第2篇

一、馆员信息素质提高的意义

1.适应现代图书馆任务和职能的变化。众所周知,从藏书到为读者提供查询、借阅服务是图书馆功能上的第一次飞跃,但是这种传统的服务,受馆界、国界和时空的限制。各种因素导致大量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已经影响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而传统的资源共享模式和单一型人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2.信息组织管理的新要求。以往图书馆的信息组织管理是一种顺序的、线性结构式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读者手工查询需求。但当前社会信息量的迅速增长,仅因特网上就有9000多种共8万个数据库,信息记录总数达50亿条。面对巨大的信息量,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已经无法为读者提供快捷的服务,现代图书馆采取直接的、网状结构的有序化信息组织管理方法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环球网所使用的超文本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满足读者网上浏览、阅读,而且可以跨馆界、国界去跟踪自己最感兴趣、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获取声音、图像及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甚至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在信息检索方面,传统的“分类标引”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网上资源全文方式检索的需要,而“主题标引”方法却由于能够反映信息内容,更有利于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而成为国际趋势。因此,只有学习和掌握新的标准和技能,具备相关的信息素质,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当代先进的信息方法。

3.数据库的组织模式和规范化建设要求馆员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现代图书馆一方面要进行网络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库的组织模式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和建设专门的文献资源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相对集中,专业分工明确,而分散建库是不可取的。建库如不考虑本馆特色而把重点放在目录数据建设上,即使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却很可能是在做重复性劳动。从读者角度来说,他们要求在网上不仅能查询目录,更要求同时进行文摘或全文的检索和阅读。因此,图书馆要下力量开发出各种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如专题数据库、全文检索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等。否则,即使有了网络环境,也很难体现出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那么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馆员如何从网上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获取读者所需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服务;其次是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延伸馆藏资源,更好对文献深层次的加工和快速传递。第三是如何做好导航员及编译、情报等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作为读者“耳目”的作用。只有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服务水平,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才能使图书馆的读者共同利用文献信息,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二、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图书的编目、借阅、网络等服务均需借助计算机完成。馆员应当尽量掌握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信息存储、网上资源检索、联机检索等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能指导读者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

2.外语读写能力。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已经涵盖了多种语言。英语在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如计算机软件语言中占有垄断地位。图书馆除了主流英文文献,还有多种其他外语资源,他们的分类、编目、检索等都需要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

3.多学科知识的汲取能力。图书馆员需具备较全面的各学科基础知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引发学科知识从彼此相对独立逐渐走向互相渗透,相互融合。为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环境,图书馆员必须扩展自身视野,加强多学科的知识学习。在面对读者各种提问时才能提供正确的导航,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咨询需求。

三、调整队伍结构,提高馆员素质

1.转变观念,重视馆员的信息素质培养。所谓信息素质,也就是未来资讯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图书馆是信息采集、存贮、分析和开发利用的基地和中心,那么对馆员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对馆员的信息素质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公平;和谐社会;构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55-0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适应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目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所谓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使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建设和发展成果,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社会资源公平配置的价值观。和谐社会理念要求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及其成员在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社会道德和公平的问题,必须平衡社会、个人和公共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公共图书馆是一种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知识信息服务的机构,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则是建立了一种实现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公共图书馆精神,就是从制度上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使社会成员有可能通过图书馆得到公平获取信息的机会。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阶段,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公平的现象,其中就包括信息不公平的问题。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所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的不同,使之拥有和使用信息的权力和能力不同,由此便产生了信息不公平和知识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延续会进一步弱化信息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文化程度,削弱他们的自主发展潜力。这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公平的现象已形成当代社会有的信息富人(信息强者)和信息穷人(信息弱者)两个对立的群体,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最终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信息获取不公平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的程度差别,已经成为人们物质财富占有差别的重要原因。使用信息首先需要获取信息,而获取信息取决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手段。信息富人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有利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条件和手段,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而创造出新的财富和发展机遇;而缺少知识的人们不仅欠缺利用信息和知识的价值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缺乏使用知识信息的有效手段,如利用互联网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一般而言,知识贫乏往往是造成一个人物质贫乏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直接原因,而物质贫乏和社会地位低下会进一步限制其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使其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信息弱者。信息获取能力的不公平形成的这种“信息鸿沟”造成信息富人更富和信息穷人更穷的两极分化后果,已经成为当前一大社会弊端,并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构想实现。

二、知识权力不平等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日趋激烈的工作、市场、科技竞争中,谁能更快更多地掌握必要的知识和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知识化,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获取知识,成为个体谋取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诉求。由此,如何保障人的知识权利问题,在现代社会的权利保障体系中显得愈加突出和紧迫。人的知识权利,是指个体人在从事知识活动时所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自由地从事知识活动的权利――知识自由的权利,平等地利用并获得知识资源的权利――知识平等的权利,共享人类知识成果的权利――知识共享的权利,自由地享受知识生活方式的权利――如知识休闲的权利,等等。公共图书馆精神主张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多年来,我国各级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在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已做了诸多努力,但“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仍然难以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中充分具体地体现出来。一些图书馆员有种盲目的优越感,虽然实质上只是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却误以为自己是信息资源的拥有者,有权决定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一些馆员对文化程度较低、残疾人、低收入者等社会弱势人群抱有偏见和歧视态度;,长期的政策影响,使公共图书馆管理者习惯性地将“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服务优先的目标。许多图书馆,读者被划分为若干群体,如按职称、职务、文化程度及户口所在地分别使用不同的借阅证,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方面享有不同待遇。有些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也主要针对重要的服务对象和项目开展,而针对普通读者的提出的信息咨询要么采取收费要么不给予重视,这些现象其实是使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向信息强势人群和国家的政策指向倾斜,并没有认真地考虑社会是否需要信息公平,没有将公共图书馆当作一种实现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机构/制度。

三、公共信息资源配置不公平

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的公共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在内部资源配置上,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相互协调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导致身处不同地域的公众在满足自身知识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由于社会发展状况不平衡,各地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资金投入差异很大,尽管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往往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拥有充足的资源发展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羡慕,但更多偏僻落后、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而举步维艰,不能满足本地区民众的求知需求。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可以用纳税人的钱建新办公大楼,搞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却不肯为当地图书馆建设投入充足的资金,有的甚至还要挤占挪用图书馆的建筑和场地,这些行为都是对和社会信息公平原则和公众知识权利的漠视和剥夺,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违背的。这种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行政干预造成的信息资源分配不公平,需要有公平的资源配置价值观作指导,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帮助这些公共信息服务部门和机构建立起内、外部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

如何解决信息不公平、维护公众的知识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基本信念。

(一)推进信息资源公平利用,消除信息鸿沟

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也包括拥有和使用信息的公平。相对于信息富人,信息弱者不仅缺乏获取信息的条件和手段,更重要的可能是缺乏利用信息的意识,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针对信息素质较低的读者开展必要的辅助,例如,为读者提供图书馆利用咨询,为有特定需求的读者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等。网络技术普及为社会公众带来的大量可获取的信息,但对于信息弱势人群,他们由于缺少利用网络的经济基础与技术能力,无法自由地利用网络。上网技能及搜索网上信息的技术对信息弱者而言无疑是新的障碍,其影响甚至大于以往“文化教育程度”对获取信息的障碍。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传统的纸质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应当增加了对这部分人的上网服务。

(二)维护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

图书馆人要始终明确读者应当享有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平等获得读者资格的权利;平等获悉文献信息收藏情况的权利;平等获取文献资源的权利;平等阅读的权利;平等享用空间、照明和空调设备,享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权利;平等享有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平等咨询的权利;平等享有对图书馆工作进行监督批评的权利,等等,并在工作实践中把维护读者的权利当作职业道德和行为守则。

(三)公共信息服务向弱势群体倾斜

图书馆服务与义务教育一样,弱势群体也同样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在我国,读者中的弱势群体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城市里的农民工、下岗工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人群、甚至包括劳教所和监狱里的服刑人员,也包括老弱病残等生理上处于劣势的人群等。属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员由于经济原因与其他信息资源隔绝,更倾向于以公共图书馆作为满足知识信息需求的首选,并渴望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善意的服务。弱势群体改变自己不利的生活处境和地位的惟一途径,就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图书馆必须坚持平等原则,维护社会公平,主动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对弱势群体抱理解和关怀的态度,消除偏见和歧视,为弱势群体提供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和条件,为他们提供公平地获取知识技能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四)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公平配置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公共信息资源配置不公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原则实现的重要障碍之一,为此,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致力于为图书馆等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创造一个平等的发展环境,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与人本价值实现的关系,完善政府在调整资源分配方面的职能,完善社会资源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形成较为完善的公众知识权利保障体系。

对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的劣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信息资源的浪费,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相互封锁,使信息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广泛的利用。图书馆作为向公众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重要社会机构,是知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活动和行为将直接影响用户及时、准确、公平获取知识信息和有效的利用信息。要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打破行业、部门分割,整合各方资源,把促进信息公平,保障用户的知识权力的理念贯穿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所有环节,通过更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服务,整合网络资源,构建适合用户需要的信息传输平台,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守蕊.维护信息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J].世纪桥,2008,(6):141-143.

[2]王立荣.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信息公平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09,(5):36-38.

[3]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J].图书与情报,2005,(6):2-22.

[4]肖希明,水亮.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制度[J].图书馆论坛,2006,26(6):66-69.

[5]丁占罡.关于和谐社会视域下信息公平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30(2):129-131.

第4篇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能够便于借阅服务。随着计算机的大范围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地加快,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读者带来巨大的方便,读者只要办理借书证之后就能够随时找到自己想看的图书。由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显著性地提高。在现代化数据库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随着图书馆图书量的不断增加,在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的今天,图书馆服务完全冲破了围墙的约束,读者通过互联网,无论是处在什么地方,都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图书资料的查阅,促使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能够成功地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这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图书馆由以往的传统服务形式逐渐向现代化服务方式不断转变,从而促使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于图书馆人员的相关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能够促使工作效率需求获得显著性的提高,促使图书馆逐渐向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而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聚集地,能够使得所有的信息获得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图书馆将会把更多的信息提供给广大读者。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技术性资源。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我国逐渐形成分层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未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观念对图书馆进行管理,从而促使图书馆内部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得到明显性的降低,进而使得图书馆服务效益大大提升。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预防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复建设问题,更注重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把开展与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作为重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否则,即便投入巨量资金的情况下,如果各图书馆信息系统依然只提供简单、重复性的服务,只是不断地更新内部工作方式,不能实现与外部信息系统间的互相沟通,那么即使有许多的交换资源,在这种环境下开展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必定也是以失败结束。

三、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严格遵守整体性基本原则,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要根据当前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够促使当前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发挥。为此,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图书馆人才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文化修养,同时更要具备丰富的图书馆知识;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具备现代化图书馆先进的管理能力;要具备充分的外语知识,同时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能;要具备良好地公关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同时要具备对信息的科学处理能力。为此,图书馆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契机,以促使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不断加强图书馆人员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技能考核,这样才能够促使图书馆管理逐渐向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向不断演变。

2.扩增图书馆服务范围,创建全新的服务模式

在经过较长时期的文献资源建设后,现代化图书馆有着非常丰富的馆藏资源,对于图书馆而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将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图书馆要从目前广大读者的需求,分层次地对馆藏资源进行开发。同时遵循广大读者的实际要求对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进行相应程度的增加,这样才能够创建出具有自身显著特色的图书馆。同时,要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学校团体、出版社等的密切合作,建设虚拟化的馆藏资源体系。在图书馆日益信息化的今天,过去传统的服务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目前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有效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创建全新的服务模式,才能够确保图书馆得到更好地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引入更多新技术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有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才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针对。譬如: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服务,能够将各地区的所有文献资源组成统一的整体,以此读者查阅起来非常便捷。但是,我国的一部分基层图书馆中,技术问题依然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影响要素,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处于起步阶段,与目前读者的各类需求相比简直是相差甚远。为此,唯有不断加强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引入更多的新技术,这样才能够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的早日实现。

四、结束语

在现代化网络信息大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趋势。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图书馆必须要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这样才能促使服务水平得到明显地提高。只有不断地完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才能够更好地供应具有特定价值和重大意义的信息资源与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卓.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4,17:163-164.

第5篇

1.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应用现状

为了解我国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应用现状,笔者利用微信平台公众微信搜索关键词“图书馆”后,发现目前我国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平台不多,且多处于初级应用阶段。由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平台呈现较明显的地域差别。笔者综合考虑选择五家高校图书馆和五家城市图书馆为代表,对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应用受多因素影响,各高校、各地区呈现不同程度差距,应用还不成熟。

2.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方式分析

2.1开展读者导航服务

图书馆承担着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等相关信息查询服务,承担着文化交流、社会传承职能,图书馆需要更高服务效率对信息进行处理。在笔者实际调查中,注册图书馆公众微信号的高校图书馆和城市图书馆,90%以上的图书馆设置了读者导航服务,为读者提供快速查询服务、咨询服务、互动交流服务、预订服务以及精确推送服务等。但是,这些图书馆提供服务并非全部覆盖,笔者认为可以针对读者导航服务设计服务清单,在图书馆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进行服务应答。或者,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自定义设置,对读者导航服务中的程序性咨询服务设定答案,实现读者自助服务。这样读者利用微信平台就可以轻松获取馆藏分布、本馆地址、图书查询等基本信息,不仅便于读者第一时间掌握图书馆信息,还便于图书馆效率的提升。

2.2建立服务信息共享

图书馆除了可以应用微信对读者进行导航服务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员―读者―读者―图书馆员”之间建立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即,图书馆员利用微信平台将搜集整理后的图书信息出去,读者在导航服务引导下对图书馆信息再次进行搜集整理,并将所得信息再次出去,在读者与读者之间实现信息传递共享。这样形成读者之间信息共享模式,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信息获取、消化的便捷性,甚至引起尝试性冲动,增强信息共享机制的活跃程度。另外,信息共享机制还可以大大缩短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读者社交能力。另外,读者还可以将自己阅读所得、体会、感想进行分享交流,加强读者之间的互助学习,推进读者共享行为。同时,图书馆员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加入到信息共享机制,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对读者进行指导。

2.3实时在线咨询服务

第6篇

【关键词】图书馆,现代信息化服务

引言:

如今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成为社会产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各行业必要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而得以发展。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是一样,也必须依靠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从而图书馆要发展现代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要在高校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是现代化科技发展为图书馆行业提供网络服务,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现代信息化服务的必要性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使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行业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有新技术支持。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应采用计算机对图书管理进行编目、分类、记录、借阅等进行工作分类,相对应的图书管理软件也相继出现多样化,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在图书管理行业应用的空间。并且,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是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进程,是现代科技对图书管理提供新兴的服务模式。如:传统图书管理以借阅的形式为主,图书借阅的管理展开服务。如今图书资料将运行于现代信息化管理,从而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阻碍现代信息化服务管理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院校图书资料的现代信息化管理,这样一来我们就应采用一种现代的、能促进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服务――即现代信息化服务。 所谓现代信息化服务,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而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要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享用和相互传递信息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可以提高图书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流通的速率,能进一步促进院校图书资料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以促进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二、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要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增加现代化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图书资料数据的信息化和管理服务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必要条件。2、在现代信息化服务建设方面,部分院校的图书馆做得比较好,借助于各种教育网站和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将图书馆与教育网站相互关联,建立图书馆现代信息网络系统。3、图书馆的信息化方面,技术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图书馆的信息化才能更加完善,才能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4、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会促进图书现念的变化和发展。图书馆现代信息化服务就是依托信息化人才,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基本,以信息资源建设为主体,通过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综合体系。加强图书馆现代信息化、科学化、自动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是在于人才的引进。5、信息时代图书馆人才资源的目的是追求人才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以保证人才质量满足信息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引进图书馆管理人才,引进管理人才提高图书馆现代信息化的管理能力,在图书馆人才队伍的选取上必须要考虑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管理人才是图书馆建设和运行的保障。积极开展对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培训,促进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化建设与发展。

现代图书馆更为重视信息的传递交流利用,它可以通过各种传递服务方式和手段,为社会以及读者提供了便利信息来源。以现代信息为中心,以信息为对象和服务驱动的图书馆将传统图书馆转变为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主要任务将不尽是占有信息资源广泛,而是动态开发和联结各类资源与服务,帮助用户搜寻、分析和利用信息。具体表现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学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手段在图书馆各项业务中得以广泛应用,为信息化的读者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使图书馆从手工方式的馆藏文献服务迈向信息化的读者服务成为现实。为了实现图书馆与信息受众的交互,就是实现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承诺,就是实现图书馆的传播功能与角色定位 。这种交互的实现,需要我们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调查信息受众的心理倾向,发现与分析受众对信息的选择 机理,重视和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为图书馆与受众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创造坚实而可靠的传播基础,从而相辅相成地完成两者对信息化社会的共同适应。

结束语: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开展信息化服务中,是根据当前图书管理的现状,从图书资料的基本特征入手,以信息需求者对资料索取的目的和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为工具开展的服务。它是发展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是现代科技发展为图书馆行业提供的新兴的服务模式,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图书馆现代信息化通过这种一体化的知识利用过程,更好地支持着知识创新加快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定位,面向未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建设发展信息化平台,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有优势,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为图书馆专业人才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玉瑶、蒋一锄 《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5期

第7篇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化; 水平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图书馆也在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图书馆信息化是指图书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图书馆的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时代的需求,更是图书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进行有效的发展和更新。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影响着社会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精神与文化水平的提高。

1图书馆信息化现状

图书馆的信息化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图书馆的信息化要求和实现在不同的年代是不同的。在反映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中,人均藏书量是一个重要的测评内容。据国际图联规定:在城市主要居民区,步行3~4公里就应有一个较大的图书馆,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09年底,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2 833所,相当于约50万人才能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还有3 368个县没有图书馆,有600所图书馆常年不买新书,在西部地区步行30~100公里才能找到一所图书馆。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图书馆在藏书量和信息化方面,都明显存在不足。在图书馆信息化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在高校的图书馆中,技术上有些已经比较先进,如有些学校采用mylibrary来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mylibrary是一个由用户驱动的个性化集成定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用户定制、系统推荐和推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mylibrary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技术、个性化定制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等支持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能够全面满足用户对于深层次、多元化信息的需要。

目前,在各大城市和学校中,图书馆一般都配有计算机。但是,我国图书馆目前在计算机的配置和使用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前提条件。在网络建设方面,我国一些大学的图书馆做得比较好,借助于各种教育网站和文献信息系统,将图书馆与教育网站相互联系起来,建立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图书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供读者进行有效的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只有在被用户搜索到的时候,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电子图书的出现,有利于图书馆加强其对资源的整合和数据化处理,如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古籍或者是绝版书,图书馆在不能买到原版书籍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电脑将其制成电子图书,不仅保存的效果比较好,而且也可以在没有原版书的时候方便读者查看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2图书馆信息化的不足和改进的措施

2.1加强资金的投入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图书馆购买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自主研发应用软件,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图书馆的藏书,随着物价的上涨,书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引进也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但是,并不是每座图书馆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与其他的图书馆联合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购买,如在一些大型的数据库方面,可以进行联合购买,以降低图书馆信息化的资金成本。

2.2加强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

在图书馆的信息化方面,技术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图书馆的信息化才能更加完善,才能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如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服务,可以将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但是,目前图书馆在信息化方面,技术仍然是一个难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仍然处在比较低的阶段,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潜力和作用。

3结论

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数字化的图书馆,要经过一个数据化的过程,这个数据化的过程的实现,需要图书馆具有良好的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只有在这两方面得到有效的加强,才能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化,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承鉴,申晓娟,刘刚.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十年回顾——综述[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

[2] 申晓娟.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8).

第8篇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图书馆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应明确图书馆产业化的基本涵义及其现实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认识图书馆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优势,由此探索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新思路及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图书馆产业化的墓本涵义和社会条件

图书馆产业化是指图书馆走向社会,在一定范围内按商品经济规律和市场导向来组织图书馆馆藏资像商品化的信息产业的过程。馆藏资源商品化并不意味着一切馆藏资源都成为商品,只有那些与经济活动联系密切或投人图书馆公益服务以外附加劳动的信息才具备成为商品的条件。

图书馆产业化是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产业化过程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

1.图书馆文故信息需求日益高涨和多样化趋势。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迫切。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活动异常复杂,所以社会对文献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因此,寻求一种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各种用户需求的开放性、社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应是当务之急。

2.图书文献资料数量的急剧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导致图书文献生产量的迅速增长。据统计,全世界印刷图书年年递增,现在已接近8U万种。我国出版的图书1978年有14987种,而1997年已达12U888种。面对如此巨大的图书资料,只有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新的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文献信息产品生产和服务效率,满足人们对特定文献信息的需求。

3.人们需求信息童的增加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信息化使人们的情报客观需求增加。图书馆文献信息商品化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扎实基础,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开发图书馆信息产业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十分必要。

4.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图书馆产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企业推向市场,企业的信息情报需求大大增加,从而扩大了社会对信息情报的需求,而且企业购买信息情报商品也有较大的经济和心理承受力;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图书馆工作入员和信息需求者逐步形成了情报商品和信息市场观念,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营销观念的逐步确立,为图书馆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5。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信息情报处理和服务手段受到严重挑战,为了满足用户在更高层次上的信息需求,提供更为快速、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必须要大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这就大大增加了图书馆对经费的需求。迫使其寻找新的合理的经费来源,正是在这种经济压力下,有偿服务作为图书馆产业化的一种尝试应运而生。

6。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涉及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已渗透到产业和社会各部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如目录、数据库、计算机等无不由信息产业来提供,并通过其直接或间接经营和传递图书馆文献信息商品,遵守价值规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手段,从而也促进了图书馆产业化的发展。

二、图书馆在商业活动中的优势

信息的商品属性已被普遍认同,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相比,有如下几项特有优势:

1.文故信息资源优势。资源的多少、好坏直接影响着信息服务提供的质量。图书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传递信息的功能。多少年来,从古籍到现代著作,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学科,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源。正是由于这种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广泛利用,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上才被视为信息集散地。在信息时代,文献仍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并将完成从印刷型到电子型的转变。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馆藏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各种电子出版物和od——nom均成为其收藏对象;而且图书馆亦将成为信息源图书馆或终端图书馆,以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个节点的形式存在。因此,图书馆是大部分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和提供者。

2。信息深加工优势。图书馆对于文献的信息揭示与加工是有传统的,从最早产生的题名、著者法到后来逐渐成熟起来的分类法和主题法,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信息资源深加工理论及实践技术,对文献的揭示也从外部形式深人到内部信息单元,从而使相关信息更为精确地组织在一起,并有针对性提供给所需用户。另外,网络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大规模的联网,互联网上信息资源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图书馆必然对原始文献信息资源深加工,使信息有序化、浓缩化、精细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经过深加工如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及高次文献,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斋要。

3.信息收集的技术优势。1980年以来,计算机、数据库、软件技术在图书馆界得到广泛普及,至今,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及网上资源管理经验。伴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电子化图书馆研究工作的深人展开,在信息检索系统、人机界面、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以及自然语言、专家系统等方面将拥有丰富的软件技术开发经验。同时,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集散地,图书馆引进各类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设备。使图书馆在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发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

4.人才优势。由于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图书馆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在信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吸引了大量人才加人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之中。目前图书馆具备了多元化人才,即通才式的管理人才、传统的服务人才、开发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参考咨询型人才。研究型人才。这些高素质人才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人力资源。

另外,图书馆的信息用户较多,读者队伍稳定,这些都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营销括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实现图书馆产业化,探索信息营销新思路

在经济转型时期,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各类图书馆先后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模式,纷纷打开馆门,走出了宁静安逸的高楼深院,走进了繁华喧嚣的现代市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是,图书馆既不是工商企业,又区别于投人、产出的新闻、出版单位。如何实现图书馆产业化,笔者有以下思路。

1.遵守营馆的塞本原则。图书馆营销主要是图书馆信息营销,必须遵守“四步原则”,即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采用正确的销售手段,销售到合适的地方。

2.进行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图书馆的体制改革,创造新的组织管理体系,搞好资源配置,从而打破旧有的图书馆与生产、科研及市场分割的封闭格局,形成信息的获取、加工、使用、配置和传播的产业链,积极参与知识的生产、消费和收人分配活动,使图书馆的产权得到充分的实现和适度的扩展,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3.建立特色数据库。网络时代到来,数据库建设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积极收集社会活动中呈现的经济热点,比如,开发多媒体房地产咨询信息系统,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分散无序的、多层面的房地产信息加以整理,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整合和处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就是以技术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图书馆信息营销。

4.开发规范创收渠道拓展图书馆外延,加大创收力度。随着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不断地延伸服务范围,高质量快捷地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如社区居民的日常信息需求还没有专门机构去满足,通过建设社区图书馆与其他部门合作搜集反馈信息,参与社区活动将能在解决居民日常信息需求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二图书馆创收应规范化。如果处理不当,人才、资金、设备过多的向创收部分倾斜,则势必使服务读者这一功能受到影响,如果收费合理,使读者少花钱、多受益、查阅资料迅速方便,那么,不仅能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使用价值,而且,馆内经济紧张的状况也将有所缓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关法律,通过宏观调控和监督,制定并实施图书馆作为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规范创收比例分配。例如,英国的政策规定,英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利用信息服务创收的收气不得超过预算的30%,70%要靠国家……这是为了保证其公益性不变。

5.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的社会管理二我国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服务的社会主体之一,在知识信息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公益的传统模式在市场经济中正面临着挑战,于是决定了在管理上实行双轨制。其一,对于公益性目录信息服务与文献服务,通过网络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其效应体现在用户利用服务的社会效应和间接经济效益中,可以实行公益件服务机制、即向用户收取网络通讯费。免收增值业务费;其二、直接面向研究开发业务或微观知识经济的知识信息服务,进人信息服务市场,实现网络化市场服务的运行机制。

四、图书馆信息营销存在的不利因素

政府历来都重视图书馆事业逐年增加投人,1980年以来对图书馆事业的投资甚至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人的增长幅度,但是,由于书价上涨过快等原因,图书馆每年购进新书的数量反而大幅度地递减。另外,据全国信息资源调查领导小组调查,中国已建立数据库1038个,其中,书目数据库不到100个,数据库记录多为10万条以下,达到50万条者为数廖廖,数据库更新、维护工作困难较多。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正在进行一场大的变革,图书资料越来越多,资料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搜索成为图书馆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素质非常关键。管理好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是对高校学生以及高校教师负责。

1图书资料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现状

有的高校图书馆由于管理疏松致使大量图书资料被损坏或者丢失,以我校为例,各个期刊阅览室、借阅室、自习室等,图书丢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复印资料以及文史研究类期刊丢失比较严重,致使很多期刊因为其中的几期丢失而无法装订,对图书资料信息不能记录。有一些读者因为对图书不够爱惜随处乱扔图书、不将看过的书放回原位,导致一些比较珍贵的图书丢失。还有的图书被撕去数页甚至乱涂乱画,有的学生将书放到书包里将其私自带出图书馆,如果图书管理员没有及时查出,将导致图书资料信息管理混乱。如果将这些损坏以及丢失图书加到一起,损失将会很大。图书馆是我们大家的公共财产,如果将这些不良的行为发展下去,不仅会造成学校名誉损失还会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管理不当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图书管理员素质较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结构复杂,知识水平也都各不相同,有的管理员不够敬业,对图书馆资料信息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正处于图书馆改革的时代,有的图书管理员不能够跟随改革的步伐“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以及专业知识,以至于在数字化图书馆不能合理的管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信息。

1.2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国外比较相对落后。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还有许多高校都是手工管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跟目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明显脱节,与其存在一定的差距与适应力。图书馆图书资料作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资料管理不够认真,没有将其放在重要的地位,对数据以及文本资料的管理意识不足。部分工作人员不注意保存期刊以及具有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等,导致其丢失无法记录相关情况。有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图书馆的硬件而不注重软件方面的提升,因此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受到阻碍。对于不同类型图书资料的保存缺少一定的规定,图书资料分类不具科学性,管理不够合理。图书内容分类、编号、目录等没有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保存,致使在图书馆查阅的高校学生、教师在查阅资料时受阻,而且因为图书资料保存不完整大量丢失。因为现在高校提倡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所以就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数,然而专业的工作人员不够导致图书资料管理没有条理,易使图书资料数目出现漏洞。

2对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2.1加强高校学生的素质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首先要把思想教育的内涵确定下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统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教育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培养学生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兴趣的场所,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们意识到图书馆是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中参与活动应该遵守其一定的行为规范,不在书上乱涂鸦、不随意乱撕图书、不私自将图书带出图书馆,这样有利于图书管理员对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的管理。

2.2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

作为新一代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以及教学科研的教育教学服务,并不是只为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人群服务。在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大环境下,如果想更加准确无误的搜集到有关的资料就要在平常涉猎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各个高校都设有不同的专业,因此学生就要参考各类相关书籍。各个学科有的联系较大,有的书籍联系较为密切,而有的书籍没有联系甚至差距很大,这种情况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将每一本书籍都做好详细记录,尤其是学科之间有交叉的一类书籍。对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学校应该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可以利用图书馆内部资源对工作人员进行馆内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信息平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为将来学生或者老师在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料的搜集阅览做准备。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向从事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退休人员学习管理经验,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结合现在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阅读者查阅。

2.3逐渐规范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

为了使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更加规范,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料,使图书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逐步实现图书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提高图书馆资料的服务水平。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现有的网络及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信息建立及时、有效、直接的沟通,提供多种方式的可靠、稳定、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效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的质量。在图书资料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关的技术人员来支撑系统的运行,因此就要配置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软件编程等计算机人才,同时要引进一些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设立相关的专职岗位,从专业的角度对图书馆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图书资料服务质量。

3结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不断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是图书馆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还不够完善,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上文提出了目前我国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不足,同时也对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相信在不断改进后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会有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柴森.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与对策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07).

[2]李昊生.高校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2(11).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

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提供知识储备及学习空间的场所,随着师生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大,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迫在眉睫。

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结合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整体规划的缺乏

图书馆建设不是单一的文物保护,也不是纯粹的对书籍进行数字化管理,而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及手段对书籍信息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将二者结合起来,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获取想要的知识。但是从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来看,在整体规划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没有抓住建设的重点,只是按部就班地照着数字化建设的要求进行机械的整理,没有发挥图书馆现有的文化优势与资源优势。

(二)技术有待提升

除整体规划的缺乏以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技术问题。众所周知,技术是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基础依托,少了技术条件的支撑,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基本就是空谈。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整理的技术,但是依然有一些细节的技术问题需要处理。

(三)文献购置及设备购置成为制约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不足等问题,在前期的文献购置以及设备购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内容进行填充,保证整个搜索平台丰富功能性的实现,拓展今后的发展道路。但是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文献及设备购置成为阻碍图书馆发展一个较为明显的因素。

(四)文件格式不统一

除上述问题外,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另外一个现状就是数字化文件格式的统一问题。文献在被检索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最大的检索效率,必须对数字化文件的格式进行高度统一。但是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文件的格式多种多样,由于技术条件及人员力量的限制,统一工作迟迟没有踏上日程,成为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阻碍。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措施

结合现阶段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实际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学用功能的同时,引导图书馆向社会化发展不断迈进。

(一)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生产、存储以及传递技术开始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模式,整个信息环境也相应发生了本质的、根本性的变化。网络环境下,读者衡量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已经不似传统理念中,去衡量图书馆藏书的多少,而是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使用性信息的多少以及能否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标准去进行估计和衡量。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图书馆服务业的强大优势,能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及资源保障。结合图书馆信息化的现状来看,如果能基于建设现状,及时地引入一些定制化的服务设备或是技术,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及信息化改革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二)特色资源的挖掘

特色资源始终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培养与建设的重点与要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个性化服务的落实,除了技术硬件的支撑外,还需要特色资源作为软支撑。如果说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是为人们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创造便利,那么特色资源的挖掘就是在进行实质内容的填充。在特色资源挖掘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突围:首先,是纸质文献的完善。应组织科研队伍加大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究,结合自身实际,发掘出具有高科研价值及高实用性的文献资源。其次,应同步更新网络资源,优化搜索引擎,将资源开发与个性化定制服务进行连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与其他图书馆达成合作关系,拓展图书馆平台,搭建一体化数字图书馆。

(三)文化娱乐功能

所谓文化娱乐功能主要指的是图书馆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形式出现并且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使得文化娱乐功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对这一趋势进行回应的话,极有可能在面临竞争和筛选的时候被淘汰,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将这一要素着重考虑在内,充分发挥图书馆设备及馆藏资源的文化娱乐特性,丰富人们的图书馆时光,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解读途径。在发展和完善图书馆文化娱乐功能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娱乐传播功能,健康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年学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高水平信息增值服功能

信息数字化趋势的推动下,由于虚拟图书馆广泛的链接功能,使大量的知识信息成为一个无序的大系统,传统意义上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主的评价指标已变成了图书馆可供检索所获得的文献数量,从而使得大量的随着现代技术产生的新信息与读者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现代读者越来越需求一种系统化、专门化、个性化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创造性的信息增值服务。这部分任务是我们最迫切、最需要花大力量解决的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的长期课题。

图书馆信息化的实现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完善图书馆信息功能,促进图书馆长远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结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要想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须得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更新技术,推进资源共享,以“网状”结构促使信息化综合平台的搭建,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那伟.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反思[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5):104-106.

[2]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 陆颖隽.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

第11篇

1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检索的平台

对网上海量的微信息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信息仓储,掌握网上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对网上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标引、评注,将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用微信、微博发送给读者。图书馆可以收集国内外知名网站的地址,连接到本馆网上,拓展信息范围,有效地加强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搜索相关网站和数据库,建立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高职图书馆应构建本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和信息导航系统,直接展示访问路径,以指引读者能快速有效地检索使用网络资源,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解决异构平台微信息资源数据库检索问题,检索不同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对来源于不同媒体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界面,进行跨库检索,实现资源展示、搜索、导航、咨询、推荐、个性化服务。高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实现阅读分享与互动,使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阅读效果最佳化。

2开展自助信息资源推广服务

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的自助服务是指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和工作内容交由读者本人自行完成,包括自助借书、自助还书、查询服务等内容。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先后推出了24小时自助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实现了全天候的自助服务。这种由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提供的设备和资源,自行查询、检索、浏览和利用的自助服务,将成为未来微服务视阈下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的重要趋势。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操作台、网络查询成图书信息浏览,实现读者自助阅读、自助借还书、申办新证、网络续借、FAQ参考咨询、自助扫描、自助打印、自助缴纳超期罚款等。还可以将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数据联入互联网,使读者在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前,查询馆藏目录和读者的各种信息、读取数据库等,事先查好所需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的全部信息。高职图书馆通过自助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可以拓展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空间和服务内涵,延长了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读者对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的利用。

3移动咨询信息资源推广服务

移动咨询就是让读者在馆外获得信息资源推广服务馆藏资源,延伸各项信息资源推广服务。目前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将电子书等数字书刊资源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载入手机、PSP、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移动阅读服务,使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外的校内办公室和共用空间进行学习和工作。高职图书馆馆员和读者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问题咨询与解答,并通过相应平台向读者推送信息内容。这种移动咨询是传统信息参考咨询和数字参考咨询的服务内容嫁接在移动平台上进行的,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便捷、主动地开展咨询服务。

4微媒体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注意事项

4.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是规范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创新的不竭动力。高职图书馆需要在信息资源推广工作中坚持推行“服务承诺制”、“意见反馈制”、“首问责任制”、“专业服务馆员制”,使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管理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4.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资源推广实施方案微媒体时代,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创新应突出教育特色,围绕特定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核心读者群的现实服务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实施方案。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文献建设,还要注重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信息资源推广。

5前景展望

第12篇

1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

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逐步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大众的服务模式受到了网络科学技术的挑战,要求当代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从而为大众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平台。网络技术被应用到数字化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来,不仅提高了人们对信息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而且顺应了时展的趋势,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文章从数字图书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以及数字图书信息服务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1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的便捷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首先就表现在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化。在网络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当中,人们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自主地去选择信息,而且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参与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中的各个环节,把自己的需求,以及对信息的要求,还有自己的一些爱好与习惯,通过数字信息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传递给图书馆的服务者,这样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为人们做出个性化的符合个人需求的服务体制。除此之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者也可以与需求者进行互动与交流,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需求者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来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获得人们的满意度。网络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当中,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度,而且也增加了服务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互动,使得信息交流更加的便捷。

1.2信息服务模式更加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其次还表现在信息服务模式更加得个性化。在网络信息技术没有应用到图书馆之前,在传统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围中,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只是限制在自身图书馆内,并且传统图书馆为人们提供的只是单一的、一般的服务,有时候是很难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但是在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时候,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会给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样的变化使得有信息需求的人们位于主导地位,改变了其在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中的地位。因此说,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更加地个性化。

1.3人们需要的信息资源逐步数字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除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地便捷化、信息服务模式更加地个性化之外,还包括人们需要的信息资源逐步数字化。传统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一般是纸质的,电子设备的信息资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数字化引入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可以把许多的信息资源到网上,包括一些文献资料、电子出版物、或者是特色数据库,使得人们获取所需的信息更加便捷。网络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把一部分信息资源变为网络资源,使得人们在网上获取信息资源更加的便捷。因此说,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得人们需要的信息资源逐步数字化。

2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2.1个性信息服务模式。个性信息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模式中的一种。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人们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主要是指图书馆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或者是分类,从而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一定的个,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个性信息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数字图书馆可以为人们设置定制的服务,而且还可以运用信息主动推送服务。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一定的便利,而且能够及时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2集成信息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除了个性信息服务模式之外,还包括集成信息服务模式。集成信息服务模式指的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模式,把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充分的整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功能,用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集成信息服务模式也是数字信息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中的最为明显的一种服务模式,对用户获取知识是极为有利的。这种集成信息服务模式的功能在于充分发挥了信息资源的整体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得用户获得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服务,这也是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最大的优点。

2.3网络智能知识服务模式。网络技术条件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除了个性信息服务模式和集成信息服务模式之外,还有网络智能知识服务模式。网络智能知识服务模式指的是用户在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时候,可以选用智能代替检索服务,也可以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用户可以把自己的爱好或者是习惯到网络智能知识平台之上,与有需求的用户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且这样可以不断地加强用户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数字图书馆为人们提供更为智能化的服务。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