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调实习工作自我总结

计调实习工作自我总结

时间:2022-10-26 06:0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调实习工作自我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调实习工作自我总结

第1篇

除了探索实习改革、实习模式、教学设计等内容外,研究者开始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效果表示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探索实习效果,从侧面反证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找出实习改革的方向。如陈聪(2011)结合企业实践和教学进行本科实习生满意度调研,探究从企业和教学的角度对学生实习的实效性进行综合评估。专业实习效果的评估,大体可以从学生、高校、企业三方利益相关者的维度进行。其中,从学生角度进行专业实习效果评估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他两方而言,相对较多,并且大都集中在满意度的研究上,如徐昌贵、王丽丽(2012),蔡洁(2012)等。包富华(2012)则侧重于研究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消极心理,并提出退避抵触、抑郁气馁、焦虑不安、失衡困惑、行业偏见等五种常见心理,探究实习消极心理对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关联度。此外,王忠军(2010)从高校教学的角度构建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沈宏洁、严艳(2012)等尝试性地从企业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市场的满意度进行调研。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学生

1.专业兴趣缺失,专业认知存在偏差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普遍存在误解,人们认为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行业大都提供的是“服务类”的岗位,尤其是对酒店、旅行社等基层工作存在较大的歧视心理,而学生往往就是在这些基层工作岗位上完成他们的实习教学安排。通过实习访谈得知,学生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对传统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存在认知偏差,认为经受本科教育后不应当只从事“端盘子”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对传统旅游行业所提供的实习工作表现兴趣缺失,在实习过程中带有退避和抵触的心理。另外,学生普遍缺少兴趣意识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秉承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往往缺少对自身的反思和总结。职业意识不强结合个性认知的不足,加上社会经验和阅历的缺失,学生缺少对相关行业或职位职业发展过程和阶段的认知,导致学生在实习前后会陷入迷茫期。

2.对实习的认知缺乏深度,重视度不足一部分学生推崇“60分万岁”的侥幸心理,以“通过”来衡量大学中学习的课程。而一部分学生则把实习等同于平时课堂的授课,认为实习也是一门课程,寄希望和以往的课程一样,“应付通过”即可。因此在短短的实习期中,有部分学生找各种借口拖延和逃避实习,从而导致实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学生并未能认识到实习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不管是从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上都是为未来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进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后,面对基层的工作环境差、实习单位规章制度严格、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普遍增大的情况,一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工作形式枯燥、内容单一,并未能完全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高强度的劳动投入与低报酬产出的工作性质使得学生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并且对工作的抵触心理使得学生,特别是在实习的后期,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缺乏对实习工作的反思。

3.学生认为实习单位类型和岗位单一,在工作中难以获得成就感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单位和岗位都着眼于传统行业,涉及酒店、旅行社和景区,而新兴的旅游行业(如旅游电子商务等)则在其中占的比例不大。从以往的实习来看,几乎有98%以上的学生选择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区三大行业中实习,其中酒店和旅行社为重中之重。而其他实习的行业则分布在旅游局、旅游电子商务部门等,但比例极小。另外,从岗位选择来看,在酒店实习的学生普遍在前台、客房和餐饮三个酒店基层部门,在旅行社实习的学生则普遍分布在导游和计调两个岗位上,这些岗位通常是旅游企业劳动强度大且企业内经常性空缺的岗位。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所限,很多企业无法给学生提供轮岗的实习工作机会,学生通常会定岗实习坚持到结束。而这些单一重复的工作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极为薄弱的,不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

1.实习时段和长度安排不科学据了解发现,高校旅游专业实习时间普遍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这样安排的结果使得处在自我能力再提升阶段的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实习结束后学生马上面临着就业的竞争压力,此时留给学生总结提升自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不利于其调整职业规划和进行职业能力提升。且与此同时若其发现实习的企业类型不适合自身发展,让其积累经验的时间已经失去,对就业极为不利。同时实习时间不够充分,使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只是蜻蜓点水,基本上只是针对一个岗位或部门有一定的了解,没能及时进行岗位轮换。

2.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尚不成熟一是实习基地不稳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上缺乏战略眼光和长效机制,未能与企业建立实质性、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少实习基地只挂牌,不实习,造成专业实习“打游击”局面,“打一枪换个地方”。部分学生靠的是老师或者亲朋好友的人脉关系进入企业实习,分散的学生令学校难以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造成学生实习效果的下降。二是实习基地选择不准确。有的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一味地考虑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四星级、五星级等高星级酒店甚至国外高端品牌酒店,尽管相对而言这些高级酒店的制度比较健全,培训机制比较完善,但企业未能考虑专业实习的实效性。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非常集中,流动人口多、人力资源充足,对外省的高校实习生需求并不大,因此,这些地区的旅游企业常常处于优势地位,对高校及实习学生提出苛刻的实习要求和不合理的实习待遇。

(三)企业

1.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一些企业把高校实习学生当成“高质低价”的劳动力,着眼点不是放在如何培养实习生而是放在如何用好实习生上。这明显地表现在部分酒店借口实习期太短,不足以进行实习轮岗,而把实习学生安排在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低的基层工作岗位上,只是让他们进行简单重复的工作,很难学到新知识。还有一些企业压低实习工资,降低实习待遇,变相榨取实习学生的劳动果实。比如,在南宁,大部分酒店的实习工资都在800-1000元,远远低于广西最低工资标准1200元。

2.企业管理实习生的制度存在缺陷由于人性化管理和培养晋升制度的严重缺失,实习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导致企业往往将其定义为临时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认可。企业只关心其创造效益的职能,缺少实践教学培训环节,学生在整个实习期一般都被企业安排在固定部门从事工作时间较长与劳动强度较大的一线服务工作,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基层管理人员又很少对其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与指导,学生感觉既学不到管理知识,又未能受到职业关怀。

三、高校改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对策

(一)高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时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转变心态在学生实习前,高校应当首先引导和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实习,培养专业意识,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转变心态。实习对学生而言本来就是一个极好的适应社会、了解社会、思考社会的窗口,通过实习寻找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学生在实习中应当思索并收获的宝贵财富。高校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做好实习笔记,把在实习过程中针对性强特征明显的案例以及对实习单位的实习思考记录下来,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总结以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培养发散性思维,把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应当加强实习指导,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参加实习一方面是希望借机磨砺自身,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对实习的行业和岗位有更直观的认知,以便将来进行职业选择时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应当鼓励学生把对职业和行业的认识由“书本”转向“现实”,结合专业实习本身,积极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更清晰而准确地对旅游管理相关行业、职位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社会偏见等带来的学生的职业认知误区,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我,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兴趣、性格等方面,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思索,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高校应当根据人才培养规律,选择合适的实习时间实习时间的安排需谨慎,既能有助于学生检验和发现理论的不足,又能给学生缓冲的余地,达到实习的目的。笔者认为从教学培养的体系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及大三上学期为宜,长度一般为4至6个月,实习时间太短,学生在岗位上所观、所感、所思略显不足,时间太长,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

(四)高校应当鼓励创新实习行业和岗位,以扩大学生的职业视界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情况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深度的挖掘,旅游管理专业从传统的旅行社、酒店、景区已经扩展了众多新兴行业,如会展、游轮、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职业,比如旅游体验师等。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实习教学安排时,应当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鼓励学生选择旅游管理行业中除了传统行业以外的新兴行业进行实习,一来既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社会观念对专业本身的轻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对旅游管理行业有更深刻和直观的认识,扩大学生的职业视界,为学生在更宽行业内就业提供更多的认知机会,使得实习教学安排能够与时俱进。

(五)高校应当和实习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实习企业的选择是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至关重要的一步。从实习反馈来看,那些具有合作热情和愿望,对实习学生有自身的一套培训机制的旅游企业往往受到学生的青睐,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完善的培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以及更多的机会,而学生对在这些企业实习工作的经历满意度是最高的,实习实效性也是最强的。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筛选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并根据学生的实习反馈,选择适宜的实习企业建立长期、稳固、有效的合作机制,有助于实习教学安排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

四、结语

第2篇

招生当天,上午8点,新生报名就爆满;

创建临海市唯一一所“学生无手机进校园”学校;

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届蝉联台州市中职师生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

学校被当地家长称为“金牌”职业学校;

……

在秋日阳光下,在金桂飘香、满园生机的校园中,记者聆听着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敖华勤讲述近年来学校办学的点点滴滴,切身感受着这所学校的独特魅力。这些可喜的荣誉和成绩,是对学校坚持贯彻“把每件事情做实”的工作作风的最有力证明。

行三段式培养 塑优质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青年教师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校长敖华勤坦言:“青年教师是职业教育的未来和希望。”但如何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优质的教师,培养成“文武双全”的双师型教师,一直是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探索的命题。

近年来,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出台了“三段式”培养办法。所谓“三段式”,即将青年教师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入职培训阶段、中期考核阶段、终期评估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培养任务。“青年教师要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那股活水,就必须尽快完成自我塑造。”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希望通过分阶段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挑起教学大梁,投身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

记者了解到,凡是学校的新教师,都必须闯过“三关”。在入职培训阶段,学校主要以教学和管理作为培养方向,把青年教师放到班主任的岗位上,以实习班主任的身份,学习和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担任实习班主任的一年中,学校采取的是老教师带班机制,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中,我们都是‘学徒’的身份。”刚刚评上校级优秀新上岗青年教师的崔行银谈起教师培养感受颇深。他说:“这一年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如何与学生打交道,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了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崔行银还透露,“实习”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新教师不能胜任,实习期就要再延长一年。

除此之外,学校把中期考核和终期评估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延续性手段。在中期考核中,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在校级会议上谈“我的教学感受”,通过互相学习探讨和自我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终期评估则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年教师参与有效的教学行为或项目,由老教师和领导对其进行评估。“考核和评估具有倒逼的作用,能够监督和刺激青年教师在3年的‘成长’期间不断学习和提升。”学校办公室主任陆君信介绍道。

有针对性的实习、实打实的考核、延续性的培养,“做”字当头,“三段式”培养办法真正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做到了实处,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2011年,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台州市教师大比武,斩获8个奖项中的4个一等奖;2012年,许月桂老师获得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师说课比赛第一名;2013年,张通斌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他本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抓素质拓展 育优质人才

在语文综艺大舞台上,学生们吹拉弹唱各展所长;在“幸福・用心经营”跳蚤市场中,“店小二”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技能节里,师生们“比武打擂”热火朝天……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个又一个活动串联起学校素质拓展教育的主线。从2003年启动到现在,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已经坚持了十年。

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专门的技术人才,毕业后将直面就业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中职学生要顺利实现升学与就业,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文化、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各项素质。敖华勤认为,素质拓展教育正好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有益的途径。在他的倡导下,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以开发中职学生的人力资源为着力点,以学生的职业自我设计为载体, “导”与“选”结合,以“框架拓展,整体设计,个性选择,分段实施”为运作模式。

为了做实做精,学校通过调研,将素质拓展教育细分成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技能训练、健康审美四个基本模块,每个模块依据自有特点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培养明德正行的“模范人”,以始业教育、团日活动、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求知学艺”的体验活动,通过综艺舞台、演讲比赛、读书俱乐部、环保服务等,让学生在行动中提高、在竞争中进步,蜕变为“知识人”;营造“精技强能”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技能文化节,开展系列技能活动、职业讲座、创业实践,引导学生“寻梦、做梦”,把学生打造为“职业人”;帮助学生体会“艺术人生”,借助军训、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等平台,锻炼学生的体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爱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素质拓展教育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特色项目相结合。陆君信主任自豪地说:“我们的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学校素质拓展教育的要求,学生每一学年都要提交一份符合实情的《职业生涯规划》。11级机修专业学生王剑峰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两次“自我职业设计”。他说:“第一份是在高一时候写的,那时候只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非常初步的印象,觉得能找个对口工作就行;第二份是在高二的时候写的,通过不同专业课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技能特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参加了相关的技能训练和企业见习后,我确立了成为机修技师的目标。”

对比他的两份设计方案,记者明显感受到王剑峰的变化:对专业的认识更深入,对就业的方向更明确,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更清晰。正是这样循序渐进地完善,这样不断地“修正”,才让王剑峰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了侧重点,有了强化技能的意识。在今年6月结束的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中,王剑峰过五关斩六将,顺利拿到了一等奖。而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有无数个“王剑峰”,正在朝着自己的职业梦想前进、再前进。

重礼仪教育 创文明校园

在采访中,有两个细节让记者记忆深刻:在学校的教学区域内,每一个遇到记者的学生都会停下脚步,礼貌地点头问好;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穿着校服,男生们都顶着“士兵头”,女生们则都是干净利落的“学生头”。

“礼仪是一种外在的形象,更是一种内在的修炼。”作为一名在职业教育躬耕多年的职教人,校长敖华勤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可谓“情有独钟”。他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礼仪习惯和礼仪素养。如果说素质拓展是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项亮点工作,那么礼仪教育就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

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礼仪教育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了。每名新生在报到第一天都要接受仪容仪表的检查,并在换上校服后进行第二次“验收”。“如果不合格,班主任会亲自带学生进行‘改造’。”校长敖华勤指着厚厚一叠“验收”照片说:“用拍照片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当然,这还只是学校礼仪教育的“前戏”。在新生军训期间,学校将礼仪教育与军事化管理相衔接,借助统一的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每天晚上,学校安排不同主题的礼仪教育,包括正确的站姿、职业的微笑、待人接物的细节等培训内容。通过讲座、游戏、情境模拟等形式,深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实现礼仪习惯的养成。陆君信主任介绍说,每个专业、每个班级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班级文化,制作礼仪教育板报,潜移默化地实现礼仪常识的“内化”。

与一些学校礼仪教育“走过场”不同,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强化礼仪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在军训结束一个月后开展“新生校园礼仪汇报”表演,每个班级都要参加表演和比赛;另一方面,在值周班中专门设立礼仪岗,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问好、接待、引导,树立服务意识。

“礼仪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不断创新。”近年来,敖华勤发现,学生带手机进校已经成为影响校园文明礼仪建设的一大“障碍”,尤其是不健康信息充斥,给学生的礼仪教育带来了不少负能量。为此,学校在3年前开始开展“不让手机进校园”的主题活动,一旦发现有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就暂时没收,放在学校专购的保险箱里,到学期结束还给学生。“开始的时候,一下子买了五六个保险箱,才能放下被没收的手机。”但让人欣慰的是,学生们很快就习惯了“没有手机的校园生活”,被没收的手机越来越少。当然这也与学校采取的配套措施有关,为了防止家长有急事电话联系不到学生的情况发生,学校给每个学生配备电话卡,在校园内每50米左右就设置一个公共电话亭,并明文规定老师办公室的电话向学生开放。

常抓不懈的礼仪教育,让校园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和谐。如今,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成为同仁眼中的文明礼仪“标杆”,不少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都来学校取过“经”。

订单式合作 谋三方共赢

“当之无愧!”获知合作企业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校外实训基地时,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敖华勤底气十足。

2011年,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拉链分公司总经理章仁马主动找上门,希望和学校合作开设订单班。面对热情诚恳的企业代表,敖华勤犹豫不决:“过去和企业开设的订单班,有不少因为企业的‘热度’不持久而以失败告终,这次会不会又虎头蛇尾?怎么样才能找到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把订单班办得持久、扎实?”

经过几次洽谈,校长敖华勤最终拍板――订单合作,但有附加条件,企业必须先提供一套完整的合作方案,而且要在合作中做到“六个参与”:一是参与订单班学生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的“定位”,学生在就业5年内至少做到车间主任的岗位;二是参与订单班的课程规划,在3年的课程中融入企业的要求;三是参与订单班教师培养,由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由学校派老师下企业实践;四是参与学生管理,企业职工活动邀请订单班的学生参加;五是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规章制度等渗透到班级文化中去;六是参与订单班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

遵照“六个参与”,“伟星班”的学生们可以享受到双方教师的教学;可以以“准职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的职工活动,如篮球赛、歌咏比赛等;可以获得由企业发放的总额为5万元的奖学金。与此同时,“伟星班”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有了自己的生产实训车间。记者了解到,企业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拉链生产线“搬”到了这个实训车间,投入达100万元。

以“伟星班”为模板,学校还与华侨大酒店、国际大酒店和国贸大酒店三个五星级酒店开展订单班教学。在酒店订单班的实训室内,记者看到,学校把酒店大堂、餐厅、客房原封不动地“引”进校园,学生们则在“精华版”的“华侨厅” “国贸标房”内学习、实训。“如此一来,学生毕业后就能知道就业的酒店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且毕业后直接上岗,不再需要入职培训。”正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裘海威老师告诉记者:“过去,学生校内实训就只针对某一项技能,而不像现在这样形成系统,现在真正做到了校企无缝衔接。”

迎合实情、具有实效的订单合作,让学校和企业从合作逐渐走向“融合”,既给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从“我能做什么”到“我要做什么”转变,也给企业提供了一批忠诚度高、就业率稳定、发展潜力大的员工,切切实实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促进了学生、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

办年度家长会 建品质职教

家长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严肃而紧张的。但是,如果你有幸参加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家长会,就会颠覆对家长会的认知。在这里,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一边参观学校专业实训场地,一边欣赏自己孩子的学习成果,现场既轻松又欢乐。

像这样大规模的“游园型”家长会,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校长敖华勤认为,家长会是一个向家长展示学生个人和学校整体的盛会。“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长们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很多甚至不了解孩子学的什么专业、读的什么班。”为了让家长们对自己孩子在校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学校在召开家长会时进行分班活动,即每个专业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成果展示。如酒店服务专业,每个班级都会派出学生在门口为家长提供引导、接待、讲解等服务,并在实训室进行摆台、折花等实际演练;烹饪专业则将学生按10人一组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烧一桌菜让家长品尝。

没有长篇累牍的宣传演说,没有故作华丽的外在包装,亲眼看、亲耳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让不少家长当场热泪盈眶。一位新生家长在看完孩子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后,动情地说:“这还是他第一次写信给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优秀、懂事,还学会感恩了。让孩子来这所学校,我放心!”

除了学校和家长的互动,敖华勤校长还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家长会现场,给家长们讲专业的发展方向、市场的需求动态和企业的人才规划等。“这些东西都是与学生利益和家长内心想法切实相关的。”敖华勤校长坚持“家长会要开就要开到家长心里去”。这一做法立竿见影。以“伟星班”为例,总经理章仁马亲自上台,大到企业战略、岗位晋级规划,小到班级课程架构、授课方式,把企业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家长面前。家长们听后深受启发,对孩子的未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乐于送孩子去企业。仅今年,“伟星班”的51名学生就有48人最终在该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