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教案

时间:2023-02-08 21:1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石潭记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石潭记教案

第1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师课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该从此关键之处入手,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多关注学生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是经常要注意的。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用多少时间、先介绍什么,然后再讲解什么,接下来如何练习,最后再总结等等。现在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因而教案只能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解读。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就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有的学生从人性方面去思考,认为“反抗”是本能的“挣扎”,我觉得教师也不能一口否认,不能老用传统的方式认为,对于孔乙己的“反抗”意义,一定要让学生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读“桃花源记”时,有的学生只被文中那宁静、优美的意境陶醉了,并没有领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哀愁”,在一定的意义上,这样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

二、教师要注重设计导语和引导学生全面阅读材料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兴趣是积极追求知识的一个前提,是学习的先导。凡是学生感到新奇或有兴趣就会引起注意,学习就会有成效。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一个好的导入环节,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引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例如:教学“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石潭竹林的浓密、山林的偏远、声音的柔弱等自然景致的美好与难得,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学生看完画面后,带着喜悦的心情并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接着,教师可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作者在找到小石潭之前用了哪些动词才可以见到小石潭的真实面目,让学生动脑思考一系列动词的准确性与情感性。教师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要注意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二者的和谐统一。

当教师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后,会明白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学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能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才。教师只有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在反思中重建,在实践中成长,才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作用 激发 配置 有效 开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第3篇

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是教师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是学生学习时间的减少。我对“减负增效”的理解是“减负”是减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与学业负担,“增效”是在“减负”的同时要“保证教学实效”,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我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一直以来也面临的这较为复杂的议题,也不断尝试着、努力着,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好分寸。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终于渐渐看到一线光明。

教师要常新。新在精神面貌上,新在教学理念上,新在语言上,新在和学生沟通的方法上,新在对学生的评价技巧上……不断挑战自己,让教师魅力长存,并时时吸引着学生。把这些学习的主体,激发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我弯下身子把初中时代的我找出来,仔细体会我当时为什么盼望着上某些老师的课,再回头看看这帮青春洋溢又略带叛逆的阳光少年,为他们量身调制“可乐、雪碧”。

我和我们组的李老师集体备课,钻教材,找来课外资料分享,把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每课的教学目标利用同在一办公室的有利条件沟通,再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对教案内容适当的增、删。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对容易写错的,在教案中提前标记,再利用早读时间巧妙检测,各班的情况肯定会不同,对出错率较高的,全班强调,或利用形近字对比等方式,或稍留时间同桌比比,学生会很快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

营造一定的情境,把握提问时机,使学生带着疑问或悬念进入教学过程。在这方面,我学习特级教师钱梦龙。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典型的范例是“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和“遗”,对此,钱先生不是越俎代庖一讲了之,而是这样提问的,他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此提问一出,同时带出了“孀”和“遗”,两个字的字义问题,可谓一箭双雕,妙到极致。学生在他导引的问题情境中,既能获得心智提升的愉悦。又能感悟到成功享受的乐趣。

精选教学切入口,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激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再塑生命》这节课上,我问同学们从教室门到你自己的座位这段距离长不,孩子们的神态告诉我离目标了近了,我请一位同学来量一量,众多孩子中挑了一位胆大的,等他上来我请他闭上眼睛来走走,同学们呢看着这艰难的努力、惨然的失败,很快明白了海伦凯勒的毅力,老师的良苦用心、编者的良苦用心!而这节课下来的写作练习更是让我理解了减负增效的重要性。

语文老师学会巧借,会事半功倍。语文教材是以文质并美,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标准精选了课文。它们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拐杖,也是学生作文学步的凭借。借课文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借教材中的预习提示、课后思考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他们会在逐步模仿、借鉴中成熟,而后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借精讲重点课文培养学生语感,教师可在晨读课上布置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感情的把握、语音、语调、节奏的处理等方面有朗读指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争取琅琅上口、熟读成诵。

对于“减负增效”课堂上所作的努力是最关键的,然而课后的辅助作用也很重要。作业是切实体现减负增效精神的重要载体。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如我在教完《小石潭记》后,给两班学生布置了一对联:柳柳州寄情小石潭潭清神凄。学生兴趣较浓,对出下联:范希文述志岳阳楼楼高文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郡偏绩高,虽不对仗工整,但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我们还任重道远。总之,只要我们所有教师的辛勤、巧妙付出,这条道路会越来越宽敞。我们变化,引导学生变化,变则通,通则达,还愁减负增效不能实施吗?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第4篇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我想结合我平时的语文教学谈谈我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第一,学生自己提前预习搞清文章的文体,必须对文体知识的把握到位。以便在课上交流时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课上学生能够感受劳动的成果。这样就增加了对学生语感和思维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走出了单一工具性的怪圈,同时也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并举,体现了人本精神,这是语文教育在自我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第二,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第四,找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关系,把握文言文的特点,找出异同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学习。注重教给学生译文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比如说:“译文五字法”即:“留、替、调、补、删”所谓的“留”就是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替”就是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调”就是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补”补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学生掌握了译文的方法学习起来就会觉得轻松。教师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从中也有不少意思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在这些词语上。对于古今异义词 ,即词的古义和今义不同。其它的绝大多数是与现代汉语意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词。处理好顾及意义的字词就会找到知识的源泉。例如:教师在《小石潭记》的时候,如果学生掌握了“乃记之而去”的去字和“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中的小生一词 等古今异义词,可以说,就等于搬开了脚下的石头。那么翻译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还有文中的通假字 。所谓通假,即同音替代。它是文言尤其是先秦古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通假字是同音替代,所以在教学法中不仅要注意到这一点,如遇到与古音不同的监察院时,必须读回本字之音。

第五,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第5篇

我想,我是故意的。

在手机和闹钟的铃声没有同时奏响之前,我就已经从纷乱的梦中醒来了。可我,不想起床,我想静静地躺着。在寂静的黑暗中,我想看着时间如何渐渐变白。

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深夜一点睡下,凌晨五点起床。而且,多数时候,我会在五点之前的某一瞬间突然醒过来,随手抓起枕边的手机一看,还好,刚刚四点半。但我也必须起床了,因为一旦闭上眼睛就意味着我上班将会迟到。我必须赶在6:30之前到校,因为我是班主任。学校一楼窗台上的石英钟每天都会冲着我笑:“又是踩点来的吧?看看你前面,已经来了多少人了?”我低头去看签到簿,一串黑乎乎的名字早已气喘吁吁地爬到我前面去了,我的位子被光荣地挤到了第一栏的最下边。趁着没人注意,我在狂草完姓名后,悄悄给自己的签到时间减了一分――6:29。不管怎么说,6:29要比6:30敬业!我庆幸地想着,就急忙心虚地离开了一楼。

由此,我白天的机械化运作流程开始启动。有条不紊地上课下课,灵活机智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如果实在太困了,我就会利用课间十分钟睡上一小会儿。最妙的是和学生一起上某些小科的课。在万籁俱寂的发言中,老师自得其乐的讲解常常会把我第一个先悠着,等我醒来时,前面的学生居然卧倒一大片。最可气的是历史课,胖弟好像天生就会制造笑料,经常在我小睡几分钟的时候,领着学生一起把我吵醒。“董思琪,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别往下瞅,抬头看我……嘿,小伙儿长得挺帅!”“哈哈哈哈……”学生的笑声一下就漫过了我的梦境,醒来的一瞬,我恨恨地想:“胖弟,做鬼我也不会放过你!”于是,拿起毛笔,接着写我的另类日记。继已经发表的《胖弟二三事》,我要续写《胖弟四五事》。

当然,不可能天天有开心事。没有检查的日子就是一首舒缓的小夜曲。批作业的红油笔、板书的白粉笔、记日记的黑毛笔、写教案的蓝钢笔……像大庆油田的“磕头机”一样,不停地打捞着我这块油田。我只要不觉得紧张,就永远也没有告罄的担忧,甚至会从平淡中看出生命的壮美来。可一旦逢上检查,铺天盖地的泡沫材料几乎淹得我窒息。而此时,又总会莫名其妙地钻出那么一群人来有求于我:“帮个忙吧,数你文笔最好了,不用多写,一千字就行。尽快啊,急用!”可人脑的内存太小,我不得不求救于电脑。而学校的电脑,永远病毒缠身,开机的时间足够航天飞机升上几万米高空。没办法,白天未竞的工作只好晚上带回家继续做。除此,我还要在半夜写我喜爱的文字。每晚十一点和一点之间的两个小时,是我一天里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似乎只有那短暂的两个小时,才能让我感觉到:活着,原来也可以为自己……

我胡乱想着,静静地躺在床上,犹如躺进了一片悲哀。窗帘阻挡不了晨光的到来,我也只能用消极怠工的方式折磨一下自己,而后,起床,像个画家一样写意地处理一番家务,便裹紧大衣冲进了寒冷之中。我还是要奔向那个巨大的灰色建筑物,尽管我高兴的时候叫它“鸟巢”,不高兴的时候叫它“蜂巢”,总之,它很吵。

今天,我迟到了,可那是我故意的!走在风雪交加的路上,我告诉自己:“做得很好!今天,你最漂亮!”风好像听见了。“有个性!”它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从楼群里冲过来,亲切地凌乱了我的长发。扑面而来的雪花似乎带来了梨花的清香,高高低低斑斑驳驳的楼房成了小城最美的景致,就连匆匆赶路的行人也似乎成了word文档上闪烁不停的光标。真的很美啊!我忽然又想起了去年的某个星期天,因为没有早课,我第一次走在八点钟的永吉大街上。早市还没有完全散去,熙来攘往的人流居然让我听出了小石潭的环佩叮咚,看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猛一抬头,我才发现,自己第一次看见太阳――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那一刻,我幸福得差点儿哭了。几乎是所有的早课晚课断送了我与太阳见面的机会!我披着一身星光出发,带着一袭月辉回家,白天的喧嚣让我无暇仰头注视天空,我和我的同事犹如行走在黑夜里的精灵,痛并快乐地任时间撕扯我们的生命!

但这是职业性质使然,我们没有办法。

米兰・昆德拉说:“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我同意他对人生积极达观的哲学解读,但有时,我也会这样想:生命中固然有不能承受之轻,可当沉重在我们拳头大的心灵上无限制地加压时,怎么办?压力,会让我们瞬时爆破!所以,我们不能总是加速度,要学会减速,学会刹车,哪怕犯了一次小小的错误,也要释放压力,保全自我。被后人赞誉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神”的南丁格尔,勤劳奉献一生,晚年却得了世界首例“赖床病”。最勤与最懒,倏忽一念间。假如懂得如何解压,不怕犯错,在不违背良知与道德的前提下,勇敢而又俏皮地“坏”上一次,除了安抚内心外,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早就劝慰过我们:“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我竟然品出“迟到”的妙趣来了?真是越想越高兴,我不禁加快了脚步。进校门的瞬间,我冲着摄像头笑了一下,然后在心里暗暗说:“只许一次,下不为例哦!”看来,这月的全勤奖算是泡汤了,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迟到,是我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