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时间:2022-12-09 21:4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鉴定;试题

0 引言

根据中国核工业集团职业技能鉴定的总体安排,2004年,在秦山核电有限公司培训部的框架下,组建了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范围是《核反应堆运行值班员》等三个核特有职业;2009年,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提出申请,中核集团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审查,批准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增加“放射性废物处理工”等三个核特有工种职业。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先后组织完成了“核反应堆运行值班员”等四个核特有职业国家标准、职业培训大纲及培训计划、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在秦山核电企业范围内,完成了多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和工作准则及内容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在于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得到国家级的规范和指引,使同一行业中不同能力水平的从业人员有了国家级的相互比较和确认,使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更高等级的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是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得到社会与企业认可的有效途径。

1.1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要求和准则

首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全国各行业的专家编制国家级职业分类大典,明确各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范畴。

其次,职业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再联合相关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进行国家职业标准的编制。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概况(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培训要求、鉴定要求)、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工作要求(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和比重表。

在有了国家职业标准后,还需要由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制职业培训大纲及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和培训题库。按照规定,必须在有了完整的题库后,在每次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前,由职业技能鉴定站向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请考卷,行业或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从国家题库中随机抽题编卷,密封交由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鉴定。

国家制订了相当严格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如规定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必须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承担。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可以由考评员来承担,而技师及高级技师的考核鉴定工作必须由高级考评员承担。考评员必须具备工程师或技师以上资格,经过国家级培训与考核合格取得考评员证书。高级考评员必须是担任考评员一年以上,具有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以上资格,经过国家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人才能担任高级考评员。规定了多大的考场,可以有多少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了技能操作鉴定考核的场地要求和工业安全要求,规定考卷的保密要求,等等。

1.2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是国家职业标准,关键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重点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和相关管理制度

在三个核特有职业标准编制过程中,首先讨论并确定的是该职业需要承担的任务。如在《核反应堆核级设备检修工职业》标准中,明确了该职业从业人员是在常温、室内、放射性环境下从事核反应堆本体及相关工艺系统核安全级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和操作,其工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

a)初级:读图、看规程、除锈、进行简单部件的拆装检修等;

b)中级:读懂专业规程、测量、进行简单设备的检修和使用简单的专用工具等;

c)高级:读懂技术方案、进行设备操作和检修工作,能判断和排除故障等;

d)技师:编写技术方案、进行复杂和重要设备的检修、分析和处理设备和工具缺陷、担任教员等;

e)高级技师:制订系统性的改进方案、进行设备疑难问题的解决、编制教材等。

国家职业标准中确定了职业的工作任务,提出职业各等级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职业的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和从事这些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要求之和构成了该职业的知识点,或称之为鉴定点,这些知识点是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核心内容。

根据职业标准知识点,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求制订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要求每个职业(模块)每个等级的鉴定题量是3000题至6000题。国家题库是职业技能鉴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具有特定内容参数和质量参数的试题的有序集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能尽可能地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高标准、严要求,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公平和公正。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一整套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具体有:

a)《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规定了职业技能鉴定各个步骤的管理要求;

b)《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办法》规定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与管理要求;

c)《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办法》规定了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的培训、考核和考评管理要求;

d)《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规则》规定了对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管理要求。

2 秦山核电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形成前的做法

2004年,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成立后就组织了首批技师的鉴定考核。由于没有标准和缺乏经验,职业技能鉴定站参照操纵人员的考核管理规范进行组织,根据原工人等级标准要求,草拟了技师鉴定标准,采用秦山一、二、三期分别鉴定的方式进行鉴定。秦山一、二、三期各出一套复习题,各自进行考卷的编制和审批。2005年高级技师鉴定,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始采用同一职业、同一模块、同一考试卷的方式进行鉴定考核。

鉴定是门测量学,测量的主要工具和标准是考试题,包括理论考试题和技能操作考试题。为了保证考核试卷的公正、公平、有效,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利用电力行业相类似的职业鉴定复习题库,整理制作出几套相应的考核复习题库,整理的要求主要是将明显不符合核电行业特点的复习题,如火电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锅炉运行、检修、控制题目删除,再将公司内与核相关的辐射安全管理、核安全法规、核能基础知识的复习考题加入到复习题库中,综合成一套每个职业/模块题量达300题左右的相应等级职业鉴定复习题库。职业技能鉴定站将复习题库发给相关的考评人员根据职业标准的等级进行审核。职业技能鉴定站根据审核后的复习题库来进行鉴定考卷的编制。每个等级、每个职业/模块的鉴定考试卷同时制作三套不一样的考试卷(A、B、C卷),由上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在鉴定前指定考试用卷。

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规定要求进行,使得职业技能鉴定站在每次编制复习题和考试卷时,困惑重重,不易掌握难度、范围和等级的划分。

3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的编制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最终解决职业技能鉴定试卷编制问题的途径是完成三个核特有职业的题库编制工作,形成一整套满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的考试题库。

3.1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编制工作提高的重要保证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仅牵涉到生产一线职工的切身利益,公正、公平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可以起到促进公司和谐发展的作用,可以促进生产一线职工进一步学习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由各领域骨干兼职,只有各级领导重视,才能要求和给予考评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职业技能复习题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3.2 对考评人员加强试题编制专业水平的培训,提高考评人员试题编制的专业能力是促使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编制的基础

考评人员培训的重点一般是鉴定考核的管理和试题的编制管理,试题的编制技术涉及较少。试题的编制是一门系统性的学问,涉及到专业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知识、系统和设备知识等等,还涉及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作为一个标准鉴定的考试试题,职业技能鉴定人员还必须对标准做出准确的、一致的理解。因此,需对考评人员进行试题编制专业水平的培训。

a)职业标准的解读;

b)《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培训;

c)国家技能鉴定试题编制的要求;

d)鉴定要素细目表的编制;

e)测量学相关知识;

f)试题编制实际操作培训。

3.3 规范鉴定考试题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类型一般分为:经验型命题和模式型命题。所谓的经验型命题就是其试卷内容由专家依据培训考核要求文件直接编制试题、试卷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靠专家经验,单批次命题速度快,针对性较强,存在的问题是几个同等级、同职业之间的鉴定差异大,难以重复使用,无法从技术上控制质量,一致性差,经济效益差。而模式型命题是按符合测量学要求的命题工作模式进行试题和试卷编制的过程。其特点是命题过程建立在命题理论基础上的,形式和内容等效,可重复使用,等值水平和质量水平有保证,便于建立题库和卷库。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做好系统性的事前设计,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测量学理论依据和相应的技术方法,把握不好会造成效率低,费用支出大。

经验型命题一般就应用在还没有国家级题库时进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而模式型命题一般是用在进行国家级题库编制过程中。使用经验型命题,采用部分模式型命题的方法,应用测量学的原理,应用鉴定试题编制的主要工具-鉴定要素细目表来进行复习题库的编制。

首先,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比重表来制订出复习题库中各类知识要求的比例。核反应堆核级设备检修工职业标准中的理论知识比重如表1:

对于技师的技能鉴定理论复习题或考试卷中,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维修准备、培训与指导、管理的题分数比重是10%,而维修实施、故障判断和排除的题分数比重分别是30%和20%。考虑到基础知识、维修准备、维修实施、故障判断和排除的相应题量较多,可以多用些分数较小的题,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而其他的可多采用问答题的方式出题。

其次,编制出鉴定要素细目表。鉴定要素细目表是鉴定命题的主要依据,它的主要内容是对b定要素进行划分并组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表格,对应职业标准中“基本要求、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的主要内容,将鉴定要素逐级(层)细分,形成完整的测量评价要素集合。对各鉴定要素进行重要程度指标和鉴定比重指标进行标注。比较标准的鉴定要素如表2:

机械工业钳工初级工知识考核鉴定要素细目表(部分)

行业:机械工业(09),职业:钳工(039),等级:初级,鉴定方式:理论知识

根据比重表和鉴定要素细目表,进行鉴定试题的编制。在编制题目前,先制订出各类型题的标准性的模板,如:单选题的备选答案必须是四个,多选题答案不能出现“以上全部都对”的选项。同时,充分利用社会上已有的资源和企业内已有的题目资源,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编制、选择、修订,使之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4 结论

完成核特有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等基础建设,有利于职业技能鉴定站规范和科学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利于企业建立的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和选拔专业化、知识型高技能人才,保持和提升企业整体科学和技术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社会地位,增强职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职业技能 资格鉴定 发展对策

职业技能鉴定是由国家授权部门以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着眼点的考核鉴定活动,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条件下,科学评价和管理人才资源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劳动素质的必要措施行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现代人才资源的管理,是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职业技术能鉴定的功能意义,分析了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性对策。

1 职业技能鉴定的内涵

职业技能鉴定是基于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专业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和认证的活动。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施职能鉴定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职能鉴定规范和相应教材内容来确定的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鉴定与考核。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具有特定内容、手段和鉴定目的的考试活动,具有考试所有的共性特征。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步骤分为:鉴定前的组织准备、鉴定前的技术准备、鉴定实测、鉴定后的结果处理四大步骤。

2 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素质的有效途径,现代市场竞争机制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考试与培训分离制度,由相关单位进行培训、并由专任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考核鉴定,由国家认证。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职业技能鉴定成为向社会输送优秀职业技能人才的平台。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1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

职业技能鉴定,是对人才个体的职业技能的考核检验。不同得岗位培训,有着不同的鉴定要求。职业技能鉴定针对岗位要求,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的权威性鉴定标准,能够促使人力资源个体认真对待学习培训活动,为职业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2.2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人才个体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人才个体针对实际职业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及长远趋向,进行职业选择定位的预划。国家职能鉴定制度的实施,为人才个体的职业目标提供了学习动机,有利于个体综合职业素质的持续性提高,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力量。

2.3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市场化交流

现代经济的发展,受市场竞争机制影响,社会人才资源的管理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新形势下,企业市场化人才机制的多元化运行,为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现代人才市场的交流和运行

2.4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构建现代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职业技能鉴定是在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人才个体的专业技能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认证,通过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开展,使企业的人才评价有了比对量化的参考标准,通过将职业技能鉴定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职业管理相结合,完善了企业的人才评价体系。

3 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鉴定,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以下问题:

3.1鉴定管理意识落差,缺乏有效竞争机制

受客观条件制约,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方式由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来集中管理。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和行政权力的干预,使得鉴定机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不能及时反映人才资源市场的变化需求。

3.2法制保障体系缺失,科学鉴定功能弱化

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人才资源管理带来了重要影响,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监控体系,使得现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导致鉴定失真失实。

3.3鉴定模式僵化滞后,认证程序粗疏纰漏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相对于快速发展的人才市场需求来说,考核标准显得泛化滞后、内容陈旧,考核内容覆盖力不强,存在诸多弊端,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个别鉴定机关鉴定认证程序审核不严,粗疏纰漏现象严重。

4 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对策

4.1优化职能鉴定环境,提升考评人员素质,注重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效果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升华了职业人才管理的需求理念,面对市场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作为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必须提高鉴定考核人员的道德水准与管理素质,进行严格的职业技能考核管理,把好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关。

4.2深化职业管理改革,拓展多元管理渠道,创新职业技能鉴定的科学方法模式

现代市场人才运行特点,推动了人才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国家职业鉴定部门,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立足于客观实际,积极拓展和整合人才资源的管理开发渠道,创新职业鉴定的科学模式,实现公平、公正的客观性原则。

4.3统一职业鉴定标准,规范职业鉴定行为,搭建现代职业技能鉴定的科学平台

职业技能鉴定,应以特有的社会功能标准对专业人员的技能作出权威性的客观评价。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标准的社会化趋向,必须以整个社会长期发展需要为目标。因此,要强化多部门联合参与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体现鉴定标准的科学性。

4.4坚持人才市场导向,适度引进竞争机制,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的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集中管理的非竞争力机制,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现行经济环境下,坚持正确的人才市场为导向,由政府宏观调控,适度引进竞争机制,构建统一协调的培训与鉴定体系,是推动人才资源管理的有效保障。

4.5完善法制保障体系,严格职业鉴定程序,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市场接轨

新形势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完善科学、规范的鉴定保障体系,要转变人才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意识,落实就业导向政策,通过国家立法,形成健全的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法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权威性。

4.6健全运行监管机制,开放社会监督基点,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导向

职业技能鉴定是在国家职业分类的基础上,由国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一种行政行为。要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开放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平台,通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明确并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导向。

结束语

总之,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推动了社会人才资源管理的运行理念,科学的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社会人才发展的整体素质提高。新形势下,要优化人才资源管理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和深化人才管理改革渠道,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管理的科学统一,推动社会文明的和谐建构。

参考文献:

第3篇

根据市劳动局《关于印发〈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劳技发(**)**号〕和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关于本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考核和实行技术等级聘用制办法的通知》(沪人〔**〕**号)的规定,为稳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现将全市统一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市实行统一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工种)是指:依据国家劳动部、人事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市劳动局、人事局对实行社会化管理和准入控制的专业(工种)。经向社会公布通告后,全市统一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凡经公布实施统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工种),各区县劳动局、各主管局(公司)不再向社会组织考核及发放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单位内部的证书面向社会无效)。

二、全市统一鉴定的专业(工种),按照"八统一"原则,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统一鉴定机构条件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其鉴定质量。

三、全市统一鉴定的专业(工种)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协调,由被批准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体互助织实施。

四、全市统一鉴定的专业(工种)工作,原则上每年按季度分批有序组织统一鉴定(即: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每季度第一周内,确定该季度全市各工种理论知识鉴定和技能鉴定的统一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五、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校、职校)毕(结)业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原则上也按本规定执行,未列入国家及本市统一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工种),仍按《关于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技能考核(鉴定)的暂行意见》(沪劳技发(**)**号)文件执行。

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可发放劳动部《技术等级证书》和人事部《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

六、新老技能标准(技术等级标准)及新老技术等级证书的衔接问题:

1、凡实施统一鉴定(考核)的专业(工种),按照国家新标准规定的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的标准执行。

2、原取得市、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局(公司)以上的有关部门颁发的原标准(八级制,包括与八级制相对应的非八级制等级,下同)四级工证书者,在取得证书后,在技术工种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二年以上;原取得五级工证书者,在取得证书后,在技术工种岗位上工作满一年以上,可申报中级工技能鉴定。原取得六级工证书者,在取得证书后,在技术工种岗位上工作满一年以上,可申报高级工技能鉴定。

机关、事业单位的技术工人,原取得技术等级标准(八级制,包括与八级制相对应的非八级制等级,下同)四级工证书者,在取得证书后,在技术工种岗位上连续工作满四年以上;取得五级工证书者,在取得证书后,在技术工种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两年以上,可申报中级工技能鉴定。原取得六级工证书者,在取得证书后,在技术工种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三年以上者,可申报高级工技能鉴定。

3、**年及其以后参加工作,现持有四级工证书者,凡在**年**月**日以前尚未能获取新国家标准中级工证书的,原证书将视作新标准初级工;现持有五级工证书者,凡在**年**月**日前尚未能获得新国家标准中级工证书的,原证书将视作新标准的初级工。

4、贯彻实施新标准培训、鉴定后,持有老标准的证书不组织调换新证书,持原六级工证书者,(市、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局(公司)以上的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下同)认可为新标准中级工技能等级资格,持原七、八级证书者,认可为新标准高级工技能等级资格。

七、鉴定程序

1、凡参加实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工种)的考生(包括单位集体报名),可就近到经批准的相关专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报名。对鉴定人数相对集中,且所属单位硬件符合鉴定要求的可实施上门组织鉴定,但须事先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由鉴定中心统一安排鉴定工作。

2、各职业技能鉴定所及有关部门在正式实施鉴定工作前半个月须向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报送《上海市申请职业技能联系表》、《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名册》,经批准后,方可实施鉴定(考核)。

3、统一鉴定的专业(工种),其鉴定试题由职业技能鉴定所在理论鉴定的前一天(周日提前二天)持《上海市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联系表》到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题中心(卷)库中心中提取。试卷在开考前15分钟现场启封。

各考场监考员必须认真填写理论知识鉴定考核记录,并按要求密封试卷,考卷于当日统一交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郊县次日交回)。

4、理论知识鉴定成绩,在鉴定考试后二周内,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向各鉴定机构或有关部门,试卷及原始记录保存一年。

操作技能的鉴定,由各鉴定机构按核准的《上海市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联系表》的要求组织鉴定,鉴定成绩在鉴定考试后二周内,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向各鉴定机构或有关部门,鉴定的专业(工种)原始记录保存一年。

有关鉴定成绩资料,应妥善存档,以防遗失。

5、凡由于试题遗失,被窃或其他原因造成试题失密,各鉴定机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扩散,经查清失密、泄密范围后,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启用备用试题,重新进行鉴定,同时对试题遗失、失密、泄露的当事的人,应追究其责任。

6、各鉴定机构对申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申报鉴定专业(工种)等级,必须严格按本专业(工种)技能鉴定规范及市劳动、人事部门的规定条件掌握,不得任意更改。

第4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军队 士兵 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专门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内外发展情况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一般来说,可将其分为西方和东方两种模式的职业技能鉴定,其中西方模式以英、美、德等国为代表,以竞争性的分权方式管理和实施;东方模式以日、韩等国为代表,以非竞争性的集权方式管理和实施。

1993年7月,我国劳动部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规定》,文件首次提出了“职业技能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等重要概念。1994年3月,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不但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出了总体布署,明确了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的职责范围。

二、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概况

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由国家授权军队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照国家和军队规定有关标准,对现役士兵从事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等级考核和认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军队规定的考评标准,在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军队组织实施,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授权的军队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现役士兵从事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等级考核与认定的活动,是评价士兵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是士兵服现役期间从事专业工作和退役后就业上岗的重要依据。随着新军革的发展,军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2010年8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现役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规定》,明确从2012年起,对包括通信与计算机专业在内的31个军队职业岗位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并以此做为士兵晋升、选改和退役就业的重要依据。

三、项目管理与生命周期

现代项目管理认为,项目是由一系列的项目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而各个项目阶段又是由一系列具体活动构成的一个工作过程。

项目作为一种创造独特产品与服务的一次性活动是有始有终的,项目从始到终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对于项目生命周期也有一些不同的定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定义是:“项目是分阶段完成的一项独特性的任务,一个组织在完成一个项目时会将项目划分成一系列的项目阶段,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更好地将组织的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项目的各个阶段放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基本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控制过程和收尾过程。

四、按照生命周期管理职业技能鉴定

随着科技的发展、鉴定需求的增大,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开展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按照项目管理的五个基本生命周期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控制过程和收尾过程,认真开展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提高鉴定质量,确保整个项目的完成。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以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的要求去综合管理,以项目的范围管理来规划,以项目时问管理来排定职业技能鉴定各个阶段的任务,以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沟通管理来保障培训和鉴定的质量,以项目的成本管理来合理安排鉴定的经费使用,以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调整鉴定工作的各类人员,以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手段推行鉴定工作,以项目的风险管理来降低鉴定各环节的风险,以项目采购管理知识指导选购教材和编印培训资料。项目管理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保障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的成功。

总之, 职业技能鉴定为国家科技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人才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只有人民素质提高了,国家技术才能进步,经济才能发展,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美)项目管理协会著,王勇、张斌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 (PMBOK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2]骆珣著,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3] 彭瑜,王建华编,职业技能鉴定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4]劳动部文件,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通知[Z],劳部发[1994]98号.

[5]劳动部文件,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通知[Z].劳部发[1996]362号.

[6]邱志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5.

第5篇

Abstract: When the sergeant of petroleum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specialty students graduated, they must have the 5 level (elementary)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petroleum-equipment preserver. Carrying out occupation skill appraisal for this professiona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ork,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fostering students. The article brought out the thought and summary to practice for the specific working.

关键词: 职业技能鉴定;组训能力;油料装备;鉴定等级;考核

Key words: occupation skill appraisal;group training ability;petroleum-equipment;appraisal level;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59-02

0 引言

职业技能鉴定指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军队也于2010年印发了中国人民现役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士官油料机械与装备专业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后,对于促进该专业人才考评与国家相关制度的合理衔接,技术等级考核与士官选改的有机衔接,军队特有工种与国家职业工种的有机衔接,促进油料装备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纲规定该专业学员毕业时需最低具备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油料装备保管员执业资格,对该专业学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是该专业学员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是该项工作组织实施的具体总结。

1 工种介绍

部队油料装备保管员担负着对储存的油料装备进行验收、核对、记账、登记,按装备的规格、品种、型号等合理进行分区、分类堆码,进行维护保养,建立出入库手续等任务。该工种要求掌握油料、油库(站)及其安全管理、油料装备等相关基本知识。对应国家工种为仓库保管工,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级)。

2 鉴定组织实施

下面以初、中级油料装备保管员鉴定为例,介绍鉴定组织实施。

2.1 组训与鉴定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组训能力是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油料机械与装备专业学员第一任职工作岗位的需要。组训能力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课堂讲授能力、编写教案能力、拟制军事训练计划能力、实作训练能力。在开展鉴定工作之前对学员集中进行组训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取得了很好效果,为学员以后申报更高等级的技能等级及胜任任职岗位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个人持续发展及更好服务于部队建设储备了能力素质。

2.2 科学设置鉴定内容,紧贴军事斗争实际 根据总部制订的初、中级油料装备保管员专业考核大纲要求及部队装备发展实际,我们按牢把大纲、突出重点、紧贴军事斗争实际的原则科学选定考核内容,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粼选的目的。

2.2.1 牢把大纲——就是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做到考核内容不偏不倚。

大纲要求初级技能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一般工作任务;能在中级技能士兵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技术工作。

大纲要求中级技能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常规工作任务;能在高级技能士兵的指导下,完成复杂的技术工作;能参与技术革新活动;能指导初级技能士兵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学习。

2.2.2 突出重点——就是考核内容突出部队骨干、动用频率高的油料装备,突出关键知识点,并跟踪最新装备研制情况,着眼装备使用、维修和管理的新要求,不断跟踪装备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增加新装备考核内容。

2.2.3 紧贴军事斗争实际——就是根据部队战时油料保障实际,把油料保障链需动用到的油料装备作为考核的重点,考运用、考操作、考维修,做到练为战、考为战。

根据以上原则,初、中级油料装备保管员考核内容分别设置如下:初级油料装备保管员选定10大模块考核内容:①电动加油机常见故障排除及维修;②常用手动加油器材常见故障排除及维修;③发动机使用前的检查准备与操作使用、柴油发动机故障排除;④典型运、加油装备、新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封存;⑤软体油罐的展开、维护保养;⑥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⑦常用发动机泵常见故障排除及维修;⑧油料基本知识;⑨野战油库(站)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封存;⑩油库(站)安全管理。

中级油料装备保管员考核内容在上述10大模块基础上再增加4大模块:①钢质输油管线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②软质输油管线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③监测仪器保管;④搬运机械使用。

2.3 笔试与实操相并重,严密组织考核实施

2.3.1 命题组卷 考核命题包括理论试题与实操考核试题。理论试题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等题型,初级试题满分100分;中级试题题量稍小,以附加题形式附初级考题后(报考中级考生必答题),卷面总分30分,评分后按百分制换算作为中级理论成绩。初、中级设置总题量考虑保证学员在120分钟的时间里能答完,内容涵盖上述知识点。实操考核试题内容涉及装备操作、故障排除、装备拆装等。在题库完备后,考题从题库中随机抽选。

2.3.2 考核组织

①考前培训。根据考生要求及进一步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每年组织考核前,制订约2周的考前培训计划,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员对学员进行考核知识点的理论与实操培训,达到补缺补差,强化提高的目的。这是学员毕业前的一堂知识涉猎的升华课,胜任工作岗位的一剂剂,充分体现了以考促学的人才培养思路、院校执行职业技能鉴定任务的资源优势。②考场组织。初、中级理论考核在教室进行,时间120分钟,为闭卷考试,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实操考核采用现场抽题的形式,学员从题库中抽签随机确定考核内容,然后到设置的装备考核场地、按照初级不少于60分钟,中级不少于80分钟的时间进行考核。由经验丰富的教员3人一组担当实操考核考评员,做到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公平公正。③成绩认定。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实行百分制,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初级考题成绩和附加考题都合格的为通过初、中级的理论考试;初级考题合格而附加考题不合格的为通过初级的理论考试;初级考题不合格为未通过初级和中级理论考试。初级实操考核合格的报考中级学员才能参加中级实操考核,考核合格视为通过中级实操考核;如不合格视为通过初级实操考核。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都合格的学员取得相应工种等级的职业资格。

3 结语

组训能力培养与鉴定相结合、科学设置考核内容、严密组织考核实施,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开展士官油料机械与装备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必要举措,对于该专业士官任职岗位能力培育、促进部队油料装备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有效贯彻了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要义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法鸣,陈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中国人民物资油料专业现役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细则,2008.

[3]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部队用油装备与油料装备,2008.

第6篇

关键字: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题库;鉴定质量

作者简介:洪列平(1962-),男,浙江黄岩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84-03

职业技能鉴定指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鉴定的标准、机构、考务、命题、对象、方法、考评人员等都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要素。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在对促进劳动者就业,提高劳动者技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项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我们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从而保证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一、职业技能鉴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证劳动力有序流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流动。在农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需要流动;在企业,企业的富余职工需要流动;在劳务输出中,一部分劳动者需要进行境外就业;同时还存在着一部分在职员工的正常流动。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将为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能够促进我国劳动者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广大劳动者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而这种技能往往需要得到一定的承认后才有效。我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全国劳动资源的综合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建立起来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并以此来帮助劳动者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技能水平,拥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通过认证得到社会承认的从业资格证书,顺利实现就业。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能够引导社会重视职业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知识观及价值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可以引导人们自觉地去学习一些有用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会不断提示人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才可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而得到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评员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部分地区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标准,出现考评员素质不高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认为技能鉴定没有必要过于严肃,在考评过程中执法不严;在责任意识上缺乏责任,出现服务不到位、对考生有“同情”心理,人为造成鉴定结果的失真;在技术业务上没有跟上国家考评技术发展的步伐,对新使用的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不熟悉,无法履行考评员职责。

(二)鉴定机构工作随意性较大

主要是考务管理不规范,考评员委派没有执行不定期轮换和实行回避制度;鉴定所场外鉴定、超出等级范围鉴定,鉴定设备设施无法满足要求而降低标准开展鉴定,甚至在少数地区出现没有职业标准进行了鉴定,提一次卷重复考试,擅自修改试题等现象。很显然,以上的做法和职业技能的鉴定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严重地损害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三)题库资源的局限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新装备的应用,使得原有的题库资源不能完全满足鉴定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题库建设跟不上鉴定工作发展的需要,影响了鉴定工作的正常扩展,在一些新的工种,试题库在命题上无法做到统一,这就使其鉴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其次是题库资源的整体水平不够高,专业技能考核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没有量化的标准,仅凭考评员的主观判断确定考生的技术分值,随意性较大;最后是对于一些行业的特有鉴定工种,由于鉴定试题采取的题库开发与试卷送审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所出的试题水平参差不齐,范围、形式及难度系数不一致,试题的不规范和不科学,严重影响了考核的质量,对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第三方认证难以真正落实

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独立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第三方认证模式,即由政府批准的独立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出的认证,这是我国人力资源质量认证和资格管理方式的一个变革,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与国际通行的规则相一致,它能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在鉴定所的设置及职责划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依托职业院校和企业在鉴定设备及场所上的资源优势,批准其设立鉴定所,而另一方面又要依托设立在院校和企业内鉴定所的人力资源优势,让其承担实施监考、考评及成绩核定等工作,而这些是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核心工作。在此情况下,让院校和企业承接培训任务,而又在其鉴定所进行鉴定,显然有失职业技能鉴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但不让设立了鉴定所的院校和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也难有充足的理由。考培难以分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认证也就难以落实。

(五)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

一些行业部门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利用当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关法规法律尚不健全的空子,乱办班,滥发证;各自为阵,条块分割。还有一些个人和社会机构假借有关部门的名义,组织职业培训,自己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一些境外机构,利用大多数人想去国外打工赚钱的心理,渗透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欺诈性宣传,鼓动学生报名参加其虚假的考试发证活动。这些目前存在的不规范性、违法性的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国政府部门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市场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从而导致市场认证秩序极度混乱。

三、应对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努力提高考评员的整体素质

考评员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员既应该有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实际能力强的具有考评员资格的教师,也应该有从社会上聘请的具有一定经验的兼职考评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职业技能鉴定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考评员队伍的管理应改变以往的只要资格培训合格就可以聘任为考评员的简单做法,对于考评员应择优选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鉴定工作的质量,对于考评员明确其聘任原则、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使聘任制有章可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采取一定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考评小组,合理调派考评员并实行不定期轮换的制度,对于考评误差进行严格控制,以此保证考评工作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二)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宣传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为市场经济中职业技能开发的一种新制度,其影响极其深远。无论是从用人单位来讲,还是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宣传,不仅能够促进广大劳动者就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职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及督导人员的宣传与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熟悉鉴定工作流程,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化地操作,努力维护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三)努力开发职业技能鉴定题库

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是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为了有效开发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首先应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和指导,成立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开发技术指导委员会,联合院校、企业、业内外专家、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及现场会等形式,开展鉴定试题的开发、编审、推广实施及修订工作;其次是主动与职业院校取得联系,定期进行交流,根据其所开设课程组织专业人员开发与之相适应的题库,以保证学生所学的专业能够和职业技能鉴定有效地联系起来;再次是与企业取得联系,吸取其一些优秀内容补充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让题库更贴近生产实际;最后是定期组织一些职业院校开发题库的专业人员深入企业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使这些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各工种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地将其运用到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开发当中。

(四)重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鉴定工作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越高,职业资格证书就越具有权威性。“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始终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首要原则。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第三方认证”的重要性,改变由培训机构或用人单位自我培训、自我考核、自我认证的传统方式,要严格执行考培分离的原则,培训和鉴定要由不同的机构承担,这样才能保证鉴定质量,维护鉴定考试的客观和公正;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省、市建立的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批准其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扩大其鉴定工种范围,使其成为第三方认证的典范;三是推广被社会认可的全国、全省统一考试的工种数量及考试频次,提高其在鉴定总量的比重,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四是建立职业技能鉴定首席考评员制度和鉴定质量督导制度,争取行政部门的支持,设立相应的配套基金,切实做好鉴定现场督考工作,确保技能鉴定的质量。

(五)推动鉴定工作的理论研究,加强资格证书管理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于促进劳动者技术提高和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一是要会同行业等部门开展技能鉴定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形成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分层分类管理、有序实施、严格监管的职业资格管理机制,以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鉴定实施过程问题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好鉴定工作的研讨会和培训班,通过培训以实现鉴定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三是开展技能鉴定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积极与国际证书之间有效衔接,增加对外经验交流出国考察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四是完善全国联网的证书信息化管理平台,以进一步提高证书的管理水平,为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良性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鉴定对于培养我国目前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但只要坚持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广大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第7篇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学中渗透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高职院校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教学的改革力度可以锻炼,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论文关键词:高职;职业技能鉴定;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学历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要在高职教学中渗透职业技能鉴定。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情况

200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相关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据政策要求,高职院校大都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其作用主要是面向本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大多执行双证书制度,即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明确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纳入培养计划,并规定学生毕业不仅要通过全部教学环节,还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尽管各校双证书制度执行力度不一,但其客观上都推动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历来重视职业能力鉴定和开发工作,很多学校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凸显工科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体现工科专业优势。

有利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就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学生的就业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今企业对人才的价值取向不再以学历文凭为唯一的依据,对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才更加重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渗透职业技能鉴定,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增加学生职业技能的“含金量”,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以学校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保证。一方面,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毕业生可直接进入用人单位迅速顶岗,赢得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也迫切需要与企业合作。

二、建设功能完备、先进的实训基地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是职业技能鉴定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有的高职院校因为资金短缺,鉴定设备数量不足或者使用企业已经淘汰的陈旧设备,导致职业技能鉴定不能顺利进行,鉴定质量得不到保障。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考评员的工作是职业技能鉴定的关键环节,在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中,考评员必须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与地方有关规定,认真落实鉴定计划,规范鉴定实施过程。这就要求造就一支业务精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考评员队伍,必须以扎实有效的培训提高考评员的业务能力,还要加强对考评员的业务考核与管理。健全以质量为主导的职业技能鉴定方式方法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方法是影响鉴定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方式方法仍存在不足,应逐步加以健全。实行考培分离。职业技能鉴定分为“应会”、“应知”考核两部分,“应知”考核一般采用笔试,“应会”考核一般采取现场操作方式。编写高质量的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是支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保障。缺乏高质量且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教材,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加强试题库建设力度。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开展鉴定的技术保障,其质量决定着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不断增加,试题库建设滞后已经对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试题库建设力度。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环境。切实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树立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

我们要通过高职职业倾向与择业意向鉴定帮助学生进行选择职业。在应用职业倾向与择业意向鉴定时,我们应当注意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即鉴定内容、鉴定方法的科学和规范。要运用经过反复实地验证、被证明有效和可信的鉴定工具,而且,在用这些工具进行正式鉴定之前,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先经过试验验证,并做出相关分析,证明其在本地区或者本校也是适用的、有效的。必要时,还可以在进行正式鉴定之前,抽取小部分人,先对鉴定工具做一致性信度测量,确信其能够很好地反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再开始正式的鉴定工作。在进行鉴定工作时,要摆正心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运用到学生管理中,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能单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或者政策规定而进行鉴定,而要实实在在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的发展来进行鉴定工作。在鉴定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人员不能表现出对任何一种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的褒贬态度等个人主观色彩。职业倾向鉴定:对于职业倾向,至今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定义,有人认为它“是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还有人认为是它“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是了解一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有用的工具。”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定义,是霍兰德的职业与环境理论,认为职业倾向与人格特质有相同的意义,是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的一致。而对职业倾向的鉴定(又称职业倾向测试/测评/测验),也就是被测者基于对自己的自我评价,自己的理想职业、感兴趣的活动、有能力胜任的活动以及喜欢的职业等来对其职业倾向所进行的一系列鉴定和测评工作择业意向鉴定:择业意向鉴定指的是在被测人考虑所有内外部和因素和条件限制情况下,对其将来选择或者最有可能选择的职业所进行的鉴定工作。与职业倾向不同,择业意向不仅要考虑自身感兴趣的职业,还要考虑一系列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最终确定己的择业意向。

第8篇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社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3]18号),关于全面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加强国家题库建设和全国统考工作管理的要求,为规范本市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提高鉴定质量。现将有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 加强考务管理,统一鉴定考核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凡国家题库中已有的职业(工种),应从国家题库中提取试题的”规定,本市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纳入全国统考范围,一律使用国家统一鉴定试题考核;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鉴定场地及鉴定时间,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根据国家统考安排和本市工作实际,负责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

    二、加强培训管理,注重培训质量

    凡开展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培训的各类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报考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不得随意降低条件和扩大范围;使用国家材及鉴定指导用书,按规定学时开展培训,不断提高鉴定质量。

    三、 加强指导和检查

    物业管理员实行统一鉴定管理是对本市培训、鉴定工作的规范,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执行,特别是要加强辖区内,对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物业管理员培训机构的指导和检查,做好相关工作衔接,以保证物业管理员全国统考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实施中遇到问题,及时与职业技能培训处或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系。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第9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农机保有量迅速增加,大量新机具进入农机户、农机合作社,农机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农机从业人员、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愈来愈高。事实表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滞后导致农机从业人员不具备农机职业技能,就上岗从事农机技术操作工作,这是导致事故发生和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随着现代科技在农机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不具备农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已难以胜任工作。因此,加强农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就成为一项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

1.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适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术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可以参加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向有关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农机从业人员取得了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在农机从业人员中,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农机工作,推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2.农机工作的发展急需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而农机驾驶人的文化水平多数较低,因此缺乏高级农机技能型人才。农机技能鉴定工作的滞后也是导致实用型人才的匮乏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现状,开展农机从业人员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农机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农机新型职业技能人才缺乏,农机从业人员不愿意接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这是农机从业人员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上岗,导致许多农机设施运行不良,甚至处于停车或死机状态的主要原因。

3.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的迫切需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劳动者改善素质结构和提高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是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的环境;二是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并使其纳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可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实践证明,凡是经过必要的职业培训,具备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在竞争就业中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即使下岗失业也能在短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再就业。相反,则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对众多的就业机会而难以实现就业。因此,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机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和建立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从业人员队伍,提高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就成为一项急待加强的工作。

4.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推进农机工作社会化的迫切需要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快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农机安全意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机安全效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农机工作推进农机社会化进程。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农机安全资源,必将对农机社会化进程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农机安全大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中高职衔接;思路;实践探索

根据教职成[2011]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在2011年9月,经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组织和倡议,来自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水利电力学校、云阳县职教中心等库区的15所中高职院校共同签署了《三峡库区职教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赢共进”的三峡库区职业教育的新格局,在专业建设、师资交流、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积极开展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三方联动”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在三峡库区实现中高职衔接,能有效打通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型人才。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共性,如都具有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但培养的层次和深度不一样,他们是分阶段来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学院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体现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中职学校从事初、中级(五级和四级)职业技能鉴定,高职学院从事高级(三级)技能鉴定。

一、三峡库区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之困

教职成[2011]9号文件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实训设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衔接和优化

中高职院校目前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来设置专业,但中高职院校在某些专业设置上,一是存在着课程重复设置现象,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院后,重复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二是部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缺乏融通,没有真正做到“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体系”。由于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资格证书的职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职业教育不能完全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存在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不吻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等问题。在技能训练方面,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不适应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应加强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把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培训鉴定硬件条件有待加强

在三峡库区中高职院校中,学校在不断更新实训设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许多学校由于办学经费比较紧张,购买或更新实验设备比较少,一些学校培训鉴定设备存在严重不足。以万州区为例,部分中职学校招了数控、模具、汽车等方面的学生,而相关的机械设备比较欠缺,如车工设备、数控设备、汽车设备。有的学校用木料当金属在车床上实习,汽车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时,只有几台汽车发动机设备和汽车底盘在那儿,数控车床更少见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因为设备、材料等客观条件不能满足鉴定要求,他们只能根据现有条件改变鉴定内容,甚至某些评分项目只能送分给学生,其结果是降低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降低了证书的含金量。

(三)培训鉴定师资需要进一步充实

在三峡库区职教集团中,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数量不多,特别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考评员数量不多。目前,整个重庆市的考评员人数有3000多名,质量督导员有257名。这些考评员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区和一些高职院校。而三峡库区的职业院校的师资就比较差,特别是在中职学校,考评员的数量非常少,经常一个学校只有少数几个,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更谈不上有质量督导员了。部分学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所,他们有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人员,有一套完整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但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职业技能鉴定所,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职业技能鉴定流程不是很清楚,为了规范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需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四)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院继续学习的比例有待提高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升入高职学院继续学习的比例还不高,一般只有10%左右。201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在介绍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情况时指出: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71.9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54%;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数为54.28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6%;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数为47.3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00%。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要加大中职学生毕业后升入高职的比例,增加更多的高职学院面向中职学校按专业对口进行自主招生,让更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一步得以提升。

二、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职业技能鉴定改革之思考

中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在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应加大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对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根据不同阶段,分层次培养技能人才

中职与高职同属于职业教育,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因而也就决定了其培养层次的不同。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鲁昕副部长指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即中职教育要面向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熟练劳动者,而高职要面向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或一般技能,而高职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深奥、针对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能在生产领域完成一般技能所不能完成的高难度任务的技能,还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即高级技能。

(二)根据职业需求,合理布局专业课程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根据中高职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设置专业计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合理布局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在教学过程中把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在一起,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整合资源,形成共享机制

在三峡库区职业集团中,整合考评队伍和实训鉴定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做到共享师资,共享实训设备,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功能整合。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交流与合作,让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介绍经验,起到示范作用,以提高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整体水平。

三、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职业技能鉴定之实践探索

(一)结盟库区职业技能鉴定所,共同建设四支队伍

目前,重庆市有150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区,各区县一般只有一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在三峡库区,“院、校、地”三方联动,将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区县职业技能鉴定所有机结盟,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加强四支队伍建设,让职业技能鉴定更好地为技能人才培养服务。

1.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考评员是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考评员队伍管理既是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关键环节。考评员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将会直接影响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数量。当前各行业、各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更新速度快,因此,要在职教集团中定期组织开展考评人员培训,培训考评方法和专业技能。

目前,开县、云阳、奉节、巫溪等县考评员数量不多,特别是中职学校,某一专业的教师人数比较少,取得考评员资格的就更少了。在这些学校专业教师既是培训教师,又是考评员,这样与职业技能鉴定考培分离相违背。在职教集团中,应加大中职学校考评人员培养工作,加强考评政策、考评方法的培训,保证考评员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进一步推动三峡库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职教集团中,所有的专业教师和考评员可以拉通使用,对某职业工种来说,专业教师和考评员就增加了许多,可更好的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考培分离。特别是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高职学院的考评员。一般情况下,可由本校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再由职教集团中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派出其他学校的考评员对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目前,职教集团内已经开始在中高职院校互派考评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了。

2.加强质量督导人员队伍建设。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没有质量督导员参与,不利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发展。三峡库区几个区县中,质量督导员数量非常少,但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却比较多,互派质量督导员的时候不多。许多鉴定活动没有其他学校的质量督导员参与。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就放松了考核鉴定的标准。在职教集团中,要充分利用高职学院和鉴定机构现有的质量督导员,鉴定过程中异地互派督导员,检查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执行国家规范,是否有违规操作和破坏干扰鉴定秩序的行为,如有,应及时给予指导并限期纠正、监督整改,以提高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整体水平。

3.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做好技能人才培训评价工作,加快职业技能鉴定专家队伍建设,在职教集团中建立一支专家队伍,逐步建立库区专家信息库,参照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的要求,按照素质优良,水平上乘,年龄结构优化的目标,实行专家工作效能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职业考核标准研发、试题开发、评审答辩等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4.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各职教集团中管理员的交流活动,开展专题调研,开拓工作视野,学习借鉴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驾驭业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共享优质实训资源,合作携手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在三峡库区职教集团中,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专业情况,其教学实验设备、实训鉴定场地等方面,可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合理安排职业技能鉴定,优化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共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共享实训资源。为加快三峡库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可由政府、高职学院、中职学校、行业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中高职院校提供稳定优质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实训、培训与鉴定的基地。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基地,由专门的培训指导教师,针对某职业工种的标准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培养,然后由专门的考评员,对培训学生进行考评鉴定,这样不同院校的学生,可使用相同的实训设备。目前,万州区人社局也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库区综合性的共享型实训基地。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实质是面向社会开放,提高基地设施设备利用率,增强基地自身“造血”功能与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基地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等各项功能。企业和学校通过基地提供的条件,进行产品生产、产品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工艺等手段实现创收,转“消耗型”实训为“经营型”实训。

2.建立“流动实训车”,实现培训鉴定的灵活性。在职教集团中,可共同出资,打造“流动实训车”,以便在不同院校共同使用该实训设备,同时也可以让地方企业员工或者农民工使用。可参考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流动实训车”,如“流动电工实训车”装载着整套的电工实训设备,能够满足维修电工工种的实训操作,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实现车到哪里,培训鉴定就到那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王晓初副部长对这种培训鉴定形式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在2011年10月参观重庆的“流动实训车”时,指出“流动实训车设备新,技术先进,流动性强,能够较好地满足区县边远地区劳动者培训鉴定要求,对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共享学校优质实验设备,积极为兄弟院校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在库区职教集团中,有的院校的某一专业的实验设备比较好,管理和教学都非常好,它就可对周边的学校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就可组织来参观学习,甚至可以把学生带到这里来,利用他们的设备和师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特别是比较大型的实验设备,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培训教师要求比较高。在职教集团中,可整合中高职院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让中职学校、高职学院和地方政府共同使用这些实验设备,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让它在教学、培训、鉴定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利用企业先进实验设备,为中高职学生服务。由于企业要生产,所购买的实验、生产设备比较先进,中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培训、鉴定和顶岗实习,以培养更多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的技能人才。

(三)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优秀技能型人才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应紧密结合起来,各种职业技能行业可在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可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改善实训条件。

目前,职业技能竞赛形式不足,省级和国家级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较少,中高职院校内举办的校级技能大赛较多。还没有形成校级、区县级、省级、国家级相结合的立体式竞赛体系,从而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在三峡库区,由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牵头,由职教集团进行具体操作,在集团中举办校级、县级、市级(重庆市)的职业技能大赛,对取得成绩较好的,可给予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了激励中职学校优秀学生有更多深造机会,可向市教委争取政策,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的中职学生,可免试进入职教集团中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习。如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中职学校选手,毕业时可通过本人申请、单独招生高职院校审核、重庆市教委备案,免试进入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学院,对于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在中职升入高职招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四)统一标准,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质量

第11篇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对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机制进行分析,指出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推动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正规化和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资格鉴定

中图分类号:G807.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82-0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D89000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教育定位非常清晰,就是把就业当成第一导向,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适应市场和满足人民对健身需求,保护群众的基本健身权益。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大力推行和我国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进,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也开始实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在“体育经纪人”、“体育场地工”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三个体育行业特有的体育职业中展开。1999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列为正式职业之一,也标志着体育行业的职业工种逐渐的标准化和职业化。2001年8月.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使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向职业化迈进。随后,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所需要的培训内容、鉴定的方法等工作逐步展开。

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批准下,江苏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于2008年3月在江苏省体育局成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在学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技能,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保障就业畅通。

大部分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成为了省第一批培训基地,这标志着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正式启动。近5年来,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下,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培训和鉴定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对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能够为创建合理有效的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促进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

1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现状

1.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现状

目前,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均由省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鉴定,截止2013年9月底,共组织开展健身教练、救生员、游泳、健美操、跆拳道、网球、武术、体育场地工9个项目337批次的培训鉴定,13 589人次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了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体育产业人才培训为切人点,以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体育场馆从业人员、体育专业学生、退役运动员为主要对象,以考评员、培训师、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行政推动、市场推动、院校推动为手段,以培训、鉴定、市场监管为管理体系的江苏体育职鉴工作整体格局。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和《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探索体育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实行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能促进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能够提升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水平,有效增强体育院校学生的专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并且为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等成为首批省级培训基地(江苏省体育局文件好苏体人(2009)34号》)。

1.2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机制中的问题

虽然我省部分体育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体育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制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许多问题存在,这来源于高校内部在很长时间所形成的传统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根据实施的外部环境来说,特别是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

1. 2.1 国家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国家体育行业的资格认证是教育部、体育局、劳动部、人事部、商业机构和协会等多种组织机构认证的。每个行业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认证体系,在一些环节,各行各业欠缺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工作有脱节现象。这种职业技能混乱现象让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很多的职业资格证书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大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很多,导致体育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可信度降低。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来源于职业资格管理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合理的职业资格体系,缺乏足够的市场认可度。

1.2.2 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教育相脱节

从目前来看,江苏省高校体育院系的培训工作还适应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要求,很多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不相吻合,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标准两者之间缺少对应关系,职业资格的标准还没有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所教的方法和技能适应不了职业标准,所学的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试不一致,增加了体育院校人才的培养成本,导致“双证书”的资源浪费,间接地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力。

1.2.3社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证书管理混乱

当前,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和一些行业部门垄断发证权和考核权。高校体育院系的毕业生只有参加本校或者本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购买本校或者本部门编写的教材才有资格参加报名,所以出现了很多乱办班和乱收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还让高校体育院系的资源在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发挥不了作用。

2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分析

2.1组织实施机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江苏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在管理上依然坚持政府强制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执行方式上主要由政府部门与体育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管理与组织实施,根据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在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成立了江苏省高校体育工作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工作鉴定站的具体工作是负责组织实施体育行业特有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进行日常的管理,目的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新的职业技能项目和规范技能标准。

2.2行政管理机制

在国家劳动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下,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具体负责实施,并成立了由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领导的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经过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进一步规划开展体育职业技能工作,使职业技能解决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3技术管理机制

江苏省高校体育资格鉴定部门专门组建鉴定考评机构,负责有关技术人员对体育行业职业资格的考评,把职业技能考试当成重点,江苏省体育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职业技能鉴定。体育行业鉴定站各相关负责部门配合专业鉴定考评,承担对有关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

2.4政策法规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实施体育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除了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意见》、《江苏省关于加强体育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的问题》,这些法规性文件使得江苏省高校体育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得以顺利进行。

2.5 质量保证和监督检查机制

职业技能的考评核心是保证考核质量,规定了要鉴定和考核的两个基本环节。体育专业技能考评机构要实行“许可证”制度,与体育职业技能相关的考评员都要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各类职业考核题库、考务管理规程、计算机管理、统一证书发放等。江苏省体育行业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质量,2008年至今高校充分落实各类体育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与此同时,江苏省体育局开始对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使用证书进行调查,设立监督电话,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和建立举报制度等。目前江苏省已经有了一个健全的市场执法队伍,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市场的规范和良好的发展。

3结束语

第12篇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直以来在促进电力工业安全、持续、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员工素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自2000年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电力行业已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制度,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电力行业职业标准规范及其培训、鉴定标准和管理办法。

专题回顾:截止2012年底,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各级技能人员参加并通过鉴定已超过了150万人次。通过培训、鉴定和升级培训、鉴定过程,生产运行与建设人员的职业技术技能得到了普遍提高。企业也真正认识到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并将鉴定作为企业员工入职、晋升相应岗级的准入制度,从而衍生发展出了反映各企业生产技术与组织体系特性需求的岗位标准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伴随着员工自觉学习技术、参加培训和鉴定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一批与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甚至超前的企业培训基地应运而生,这些优质基地实现了行业社会化鉴定与企业岗位培训的有机结合。十几年来电力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坚守为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责任意识,通过大力实行国家职业资格准入标准,牵头做好行业有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质量评价与督导、考评员培训认证、鉴定考评手段建设、职业技能大赛、工作交流协作、高级技师评审、国家和行业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等工作,积极促进了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书等有关制度的建立,营造了良好的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薛静对多年来电力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出了全面总结。

“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作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教中心一项重要工作,每年组织汇聚各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相关人员召开鉴定工作会,全面总结经验,加强相互交流,推进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深入有效开展。2013年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4月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期间,江西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经验,内蒙古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就网络考试先行经验体会及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就职业技能竞赛备赛经验体会进行了深入交流。